化学初三下鲁教版9.2化学与材料研制说课稿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化学与材料研制》【创新课件】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化学与材料研制》【创新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61d1853ddccda38376baf74.png)
要解决 “白色污染”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如用布袋代替塑料袋等; ②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塑料盒等; ③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如微生物降解塑料 和光降解塑料等; ④分类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材料技术的发展史
复合材料时代
石器时代
铁器时代 青铜器时代
高分子材料时代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一、用途广泛的非金属材料
青铜器
合金餐具
陶瓷餐具
玻璃制品
以上这些物品,都是由无机材料构成的。那么,无机 材料都包含哪些呢?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பைடு நூலகம்上一页 下一页
无机材料
金属材料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3.材料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关于材料的说法错 误的是( D ) A、玻璃钢是一种复合材料 B、塑料是一类有机高分子材料 C、不锈钢是一种金属材料 D、玻璃是一种纯净物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二、来自石油的有机合成材料
塑料
合成橡胶
合成纤维
它们都是以石油化工产品为主要原料,通过化学合成方法 制成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被称为三大有机合成材料。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塑料 优点:质轻,易加工成型,不导电,不传热,抗腐 蚀性强,价格便宜等。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合合 成成 纤橡 维胶
定优玻 义点璃
钢
新知学习 课堂小结 知能训练 上一页 下一页
九年级化学 9.2 化学与材料研制教案1 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 9.2 化学与材料研制教案1 鲁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533cf394b35eefdc8d333fb.png)
第九单元第二节化学与材料研制一、简介本节课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属材料科学知识的教学。
在了解了化学与能源的关系之后,本节课旨在使学生认识到通过化学方法可以使价格低廉的、用途小的物质转化为质地优良、用途大的物质,有意识混合可以改善物质的性能、扩展物质的使用范围,使学生再次体验化学的神奇,领略材料的开发和应用与化学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站在社会的大背景中去认识化学,体验化学与技术及社会之间的密切关系。
二、学者分析: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初三年级的学生刚接触化学,对化学怀有极大的好奇心,生活中常积累一些与化学相关的知识,具有一定的判断能力。
再者中学生年龄在14-18岁之间,正处于体力、智力迅速成长阶段,他们精力旺盛,求知欲强,思维敏捷,信息源广,易于接受新事物,渴望展现自我。
此时正是培养其关注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大好时机。
2、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对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如:玻璃、塑料、纤维等能加以区分,并能说出玻璃、塑料的性能和在生活中的应用。
3、学习者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已经具备的水平尽管学生对普通玻璃司空见惯,对塑料制品也早也熟视无睹,但玻璃、塑料究竟是用什么原料,通过什么方式方法制成的,化学在它们的开发与研制中有什么样的作用,多数学生却不一定思考过这些方面的问题。
而且,绝大部分学生从未接触或参观过玻璃、塑料的工艺流程及生产车间,所以他们很难将玻璃与指间流过的沙子,将塑料用于又黑又黏的石油联系在一起,也不可能知道塑料和玻璃钢之间的关系。
学生对化学材料只是有些肤浅的认识和了解,根本不清楚化学在材料的开发与研制中扮演的角色。
三、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1、知识目标:(1)知道材料是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了解材料开发和应用与化学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
(2)了解普通玻璃的生产原理和应用。
体会通过化学方法可以将用途小的物质转化为用途大的物质。
(3)了解常见塑料的主要特点和应用,并能用分子聚合的观点认识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形成过程。
化学与材料研制-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
![化学与材料研制-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5c770c5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37.png)
化学与材料研制-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与材料研制的基本概念;2.掌握化学与材料研制的基本实验操作;3.能够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化学与材料研制相关问题;4.培养学生的逻辑分析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1.化学与材料研制的基本概念;2.化学与材料研制的基本实验操作。
教学难点1.如何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化学与材料研制相关问题;2.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分析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教学内容节数教学时数化学与材料研制的基本概念 1 45分钟化学与材料研制的基本实验操作 2 90分钟化学与材料研制的基本概念课时安排本课时需要45分钟。
教学重点1.化学与材料研制的定义;2.化学与材料研制的基本内容和应用领域。
教学难点化学与材料研制的基本内容和应用领域。
教学内容1.化学与材料研制的定义;2.化学与材料研制的基本内容:化学反应、化学与材料的结构关系、合成新材料、改进现有材料;3.化学与材料研制的应用领域:轻工、建材、化工、航天、能源等。
化学与材料研制的基本实验操作课时安排本课时需要90分钟。
教学重点1.化学与材料研制的基本实验操作;2.实验中各种设备和试剂的名称及用途。
教学难点实验操作中各种设备和试剂的名称及用途。
教学内容1.化学与材料研制的基本实验操作;2.实验中各种设备和试剂的名称及用途:量筒、烧杯、三角漏斗等实验室基本设备;非金属元素单质(硫、氢、氧等)、有机物(醋酸、葡萄糖等)和无机物(盐酸、氢氧化钠等)。
3.实验要求:严格遵守实验室规定、注意安全、准确测量、正确记录实验数据。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化学与材料研制的基本概念、实验操作的基本方法;2.实验演示法:展示实验操作中各种设备和试剂的名称及用途;3.实验探究法: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观察现象、推理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设计实验一:盐酸与碳酸氢钠的反应实验目的1.学生掌握盐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性质;2.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九年级化学-9.2-化学与材料研制1-鲁教版---副本解析PPT课件
![九年级化学-9.2-化学与材料研制1-鲁教版---副本解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8f3000bad51f01dc381f16d.png)
2.复合材料:
2021
10
保鲜膜 吹塑成型的聚乙烯聚薄乙膜烯
生活中白色污染随处可见
的可 透耐 明两 橡千 胶度
高 温
白色污染:废旧塑料制品造成的污染
防治白色污染的措施: (1)、研制使用可降解塑料 (2)、用纸制品、布袋或其它易分 解的物质取代聚乙烯塑料
补:
1、请判断课本P100多识一点中三个方程式的
石器时代
青铜器时代
铁器时代
•铁耙 两汉时期 西汉农具
现代
纯金属 金属材料
合金 硅酸盐材料:玻璃、水泥、陶瓷 材料 有机高分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
合成橡胶
复合材料:玻璃钢
一、玻璃是如何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 1.生产原料:
石英砂(主要为SiO2)、纯碱、石灰石
2.生产原理:
CaCO3+SiO2 —— CaSiO3+CO2 Na2CO3+SiO2 —— Na2SiO3+CO2
反应类型:
、
、
.
2、选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玻璃钢既不是玻璃也不是钢
B、干冰不是冰
C、食盐不是盐
D、纯碱不是碱
我会做
2021
7
3.常见新型玻璃 钢化玻璃、防弹玻璃
4 .光导纤维
多识一点
从沙子到芯片
SiO2+2C=Si+2CO↑ Si+2Cl2=SiCl4 SiCl4+2H2=Si+4HCl
2021
8
二、塑料王是怎样诞生的 1.塑料及其特点:
2.常见的塑料: 3.白色污染:
2021
9
三、玻璃钢是钢吗 1.什么是玻璃钢?
《化学与材料研制》 说课稿
![《化学与材料研制》 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0b4fbfde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94.png)
《化学与材料研制》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化学与材料研制》。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化学与材料研制》是初中化学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它位于教材的某个章节。
这部分内容不仅是对之前所学化学知识的综合应用,也是对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通过学习这部分内容,学生能够了解化学在材料研制领域的重要作用,认识到材料的性能与结构之间的关系,从而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教材首先介绍了常见的材料,如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有机合成材料等,然后重点阐述了化学在新型材料研制中的应用,如纳米材料、复合材料等。
教材内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丰富的实例和实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中某个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
在这个阶段,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通过实验和探究来获取知识。
但是,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还有待提高,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化学概念和原理,可能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讲解。
此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材料,但对于材料的性质和研制过程了解较少。
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从身边的材料入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常见材料的分类和性能。
(2)知道化学在材料研制中的作用。
(3)掌握一些新型材料的特点和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和观察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2)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在改善人类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九年级化学 9.2 化学与材料研制教案2 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 9.2 化学与材料研制教案2 鲁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095143f89eb172dec63b7bd.png)
讲解:刚才同学们展示的还有一些是塑料制品生活中有多种塑料,你会区分吗?你了解它吗?
分组实验:在一支试管中放入少量聚乙烯塑料片,用酒精灯缓缓加热。熔化后停止加热,待冷却固化后再加热
交流展示
演示实验:取一根玻璃管,置于燃着的酒精喷灯上,把玻璃管拉成两支尖嘴管
思考、回答
重
难
点
重点
树立合理利用各种材料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难点
识别几种常见塑料制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教 具
酒精灯、试管、玻璃管、试管夹、聚乙烯塑料
教
学
设Hale Waihona Puke 计教 法设 计
本节课主要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自学,讨论互动等方式解决,自主得出结论。从而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探究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单元第二节化学与材料研制
课 题
化学与材料研制
课 型
新授
课 时
1
教
学目
标
知 识
与
技 能
1了解普通玻璃的生产原理,知道几种常见新型玻璃
2、了解塑料的特性,知道“白色污染”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3、通过对玻璃钢的成分、性能的学习认识复合材料,知道混合的方法可改变物质的性能和应用,认识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课前搜集:搜集有关玻璃、塑料和玻璃钢的相关内容。然后进行整理并在课堂上分别交流展示。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师巡回指导:规X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提出问题: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说一说使用塑料的利与弊
归纳:任何事物都要用辨正的观点看,都是一分为二的,塑料任意丢弃会造成白色污染。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十一单元 第二节 化学与材料研制 教案(表格式)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十一单元 第二节 化学与材料研制 教案(表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052c982d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e1.png)
化学与材料研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材料是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了解材料开发和应用与化学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
(2)了解普通玻璃的生产原理和应用。
体会通过化学方法可以将用途较小的物质转化为用途较大的物质。
(3)了解常见的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和塑料的特点和应用,知道“白色污染”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4)通过对玻璃钢的成分、性能的学习认识复合材料。
增强对材料开发和研制重要性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
(1)认识几种常见的玻璃和塑料。
提高查询、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2)积极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化学与技术及社会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化学使社会更美好”的概念。
(2)培养学生用辩证的角度看待问题,形成科学价值观,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
化学材料的分类、性质和用途;“白色污染”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三.教学难点
认识材料的发展史;了解各种材料的重要应用。
认识常见的塑料和合成纤维。
四.教学过程
五.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较为熟悉的知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方面不存在太大的问题,可以在本节课中教学活动的多样化方面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改进,比如在实际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让学生自行查询资料,上台汇报,又比如把聚乙烯、聚氯乙烯的鉴别设计成探究实验,可以让本节课的内容更加的多样化。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二】化学与材料研制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二】化学与材料研制](https://img.taocdn.com/s3/m/9228241daf1ffc4ffe47ac83.png)
第二节化学与材料研制一、简介本节课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属材料科学知识的教学。
在了解了化学与能源的关系之后,本节课旨在使学生认识到通过化学方法可以使价格低廉的、用途小的物质转化为质地优良、用途大的物质,有意识混合可以改善物质的性能、扩展物质的使用范围,使学生再次体验化学的神奇,领略材料的开发和应用与化学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站在社会的大背景中去认识化学,体验化学与技术及社会之间的密切关系。
二、学者分析: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初三年级的学生刚接触化学,对化学怀有极大的好奇心,生活中常积累一些与化学相关的知识,具有一定的判断能力。
再者中学生年龄在14-18岁之间,正处于体力、智力迅速成长阶段,他们精力旺盛,求知欲强,思维敏捷,信息源广,易于接受新事物,渴望展现自我。
此时正是培养其关注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大好时机。
2.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对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如:玻璃、塑料、纤维等能加以区分,并能说出玻璃、塑料的性能和在生活中的应用。
3.学习者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已经具备的水平尽管学生对普通玻璃司空见惯,对塑料制品也早也熟视无睹,但玻璃、塑料究竟是用什么原料,通过什么方式方法制成的,化学在它们的开发与研制中有什么样的作用,多数学生却不一定思考过这些方面的问题。
而且,绝大部分学生从未接触或参观过玻璃、塑料的工艺流程及生产车间,所以他们很难将玻璃与指间流过的沙子,将塑料用于又黑又黏的石油联系在一起,也不可能知道塑料和玻璃钢之间的关系。
学生对化学材料只是有些肤浅的认识和了解,根本不清楚化学在材料的开发与研制中扮演的角色。
三、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1.知识目标:(1)知道材料是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了解材料开发和应用与化学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
(2)了解普通玻璃的生产原理和应用。
体会通过化学方法可以将用途小的物质转化为用途大的物质。
(3)了解常见塑料的主要特点和应用,并能用分子聚合的观点认识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形成过程。
化学初三下鲁教版9.2(化学与材料)研制导学案
![化学初三下鲁教版9.2(化学与材料)研制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b5a4f0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f3.png)
化学初三下鲁教版9.2( 化学与资料 ) 研制导教案知识梳理【一】玻璃是怎样制成的玻璃是一种 _________资料,在工业生产中,往常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按必定比例混淆,在玻璃窑中高温烧制而成,反响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塑料塑料是一类 _________料, _________是一种最常用的塑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誉为“塑料王”。
【三】玻璃钢1. 玻璃钢是在塑猜中加入 _________制成的,它既有玻璃般的_________性或 _________性,又有钢铁般的 _________。
2.复合资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复合资料和它的构成资料对比所拥有的长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优秀性能,在综合性能上 _________。
知识导学1. 认识一些对于玻璃的知识,玻璃是一种硅酸盐资料。
由它的制法可知其成分由SiO2、CaSiO3、 Na2SiO3等物质构成的混淆物。
2. 塑料作为人工合成的高分子资料,主要认识聚乙烯是一种常用的塑料,它是由很多乙烯分子连在一同、聚合成大分子形成的。
聚四氟乙烯被誉为“塑料王”,它的最大特色是耐腐化和摩擦系数特别小。
同时还要认识跟着塑料的大批使用,荒弃塑料难于降解,污染环境,还有的塑料会惹起人类新的疾病产生。
因为塑料荒弃物多白色,我们将此称为“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是现在社会的一大公害,愈来愈遇到民众和政府的关注。
回收荒弃塑料主要有两大利处 : 一是减少荒弃塑料的数目,减少“白色污染” ;另一个是节俭石油资源,因为有些塑料回收后能够再利用。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一】化学与材料研制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一】化学与材料研制](https://img.taocdn.com/s3/m/7609b41858fafab069dc0288.png)
课题:第十一单元第二节化学与材料研制学习目标:知识技能:1.了解普通玻璃的生产原理,知道几种常见新型玻璃。
2.了解塑料的特性,知道“白色污染”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3.通过对玻璃钢的成分、性能的学习认识复合材料,知道混合的方法可改变物质的性能和应用,认识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过程与方法:1.积极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2.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科学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化学与技术及社会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化学使社会更美好”的概念。
2.培养学生用辩证法的观点看待问题,形成科学价值观,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知识点重点:树立合理利用各种材料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难点:识别几种常见塑料制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实验准备:多媒体。
【提出问题】上述建筑都是由哪些材料建成的?哪些是自然界存在的?哪些是用化学方法合成的?【导入】材料开发、利用和发展都与化学紧密相连,材料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特点:强度大、耐高温用途:制造门窗、灯罩、茶几、餐具防弹玻璃:多层玻璃与某种胶片叠合而成特点:强度特大用途:制作汽车门窗、坦克和装甲车的瞭望孔玻璃纤维:用途:用于光导通讯、摄像、诊断、医疗、制造玻璃钢、光导传感器、环境监测和飞机导航二、来自石油的有机合成材料。
【提问】白色污染是我国城市特有的环境污染,它是由那类物质引起?【提出问题】为什么会产生白色污染?【交流共享】列举你所知道的塑料制品?如何在生活中减少“白色污染”的产生?1、尽可能减少使用白色制品2、回收废旧塑料3、制造和使用降解塑料4、制造和使用回收塑料【提问】猜测这是什么材料做的?玻璃钢是玻璃还是钢?通过阅读课本,你能获取什么信息?复合材料: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复合成一体而形成的材料。
常见的复合材料:玻璃钢、钢筋混凝土等(,其理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基本完成了课前构想。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教案第二节 化学与材料研制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教案第二节 化学与材料研制](https://img.taocdn.com/s3/m/296caba92af90242a895e5e2.png)
第二节化学与材料研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硅酸盐材料(玻璃)、合成材料(塑料)、复合材料(玻璃钢)的生产与应用。
2.能力目标:
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目标:
通过本节教学,进一步增强学生“化学使生活更美好”的信念。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普通玻璃的生产原理,认识通过化学方法可以将用途小的物质转化为用途大的物质。
2.难点:知道使用混合的方法可以改变物质的性能、扩展物质的应用范围,增强对符合材料的开发和研制的重要性的认识。
三、教学措施、教法和准备
1.措施:构建知识网络,形成知识系统。
2.教法:问题引导、总结归纳,小组合作、重复记忆。
3.准备:多媒体。
九年级化学《9.2化学与材料》教案5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9.2化学与材料》教案5鲁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87342c943323968001c927b.png)
第九章第2节化学与材料【学习目标】1、了解常见的材料,知道材料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贡献。
2、了解使用合成材料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3、认识开发环境友好的新材料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学习重点】1.知道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等材料的特点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实验探究纯棉纤维、羊毛纤维、化学纤维;聚乙烯、聚氯乙烯等常见材料的简单鉴别。
【课前准备】[知识准备]1.调查家庭中常用的材料种类,以及它们的性能与应用,感受材料对日常生活的重要作用。
2.调查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织成的布料简单的鉴别方法。
[物质准备]教师:准备演示、分组实验器材、药品;准备相关媒体、素材。
【课堂学习】一、引入:观察一些住宅图,并注意它们各自的构成材料。
如原始人居住的洞用茅草搭起来的房屋、用树枝做的房屋、用石头砌起来的房屋、用砖,水泥,盖的房脊、高楼大厦、现代居室思考:看了这些图片以后,想到了什么?二、师生对话:[讨论交流]: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进步的重要里程碑。
例如历史上的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都是以材料为时代主要标志的。
没有材料,就没有今天丰富多彩的生活。
[指导阅读]:看书230-236尝试归纳材料的分类。
[讨论交流]:一、金属材料并板书活动与探究:寻找身边的金属材料展示图片:许多身边的金属材料金属的物理性质(1)具有金属光泽(2)机械强度大(3)较好延展性(4)良好的导电、导热性(5)较高的熔点提问:金属之最小结:如果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就可以制得具有金属特性的合金。
如:生铁(含碳量2%~4.3%)、钢(含碳量0.03%~2%)图片展示:现代的某些金属材料制品(如用特种合金制造的飞机、储氢合金、形状记忆合金)小结:金属材料包括铁,铝,铜等纯金属和合金,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而制得的合金,其性能会发生改变,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高,抗腐蚀性能等也更好,因此,合金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二节 化学与材料研制教案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二节 化学与材料研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6f7aea561252d381eb6e02.png)
第十一单元第二节化学与材料研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普通玻璃的生产原理,知道几种新型玻璃。
(2)了解塑料的特性,知道高分子材料是由小分子聚合而成的,知道“白色污染”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3)通过对玻璃钢的成分、性能的学习认识复合材料,知道混合的方法可改变物质的性能和应用,增强对材料开发和研制重要性的认识。
(4)体会通过化学方法可以将用途小的物质转化为用途大的物质。
(5)能用分子聚合的观点认识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合成过程。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学习内容的社会调查和有关资料的查阅,培养学生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2)积极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科学探究。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以材料的利用为载体,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关注意识。
(2)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教育。
(3)培养学生合理利用各种材料的观念。
【教学重点】(1)树立合理利用各种材料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2)化学材料的分类、性质和用途。
(3)“白色污染”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教学难点】(1)树立合理利用各种材料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2)认识材料发展史,了解各种材料的重要应用。
(3)学会识别几种常见塑料制品。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从石器时代到铜器时代再到铁器时代,直到如如今的现代。
材料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
材料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新课学习从古至今,人类社会开发利用的材料很多,除金属材料外,还有非金属材料、有机合成材料和复合材料等。
材料研制与化学科学的发展密切相关。
一、用途广泛的非金属材料玻璃被誉为改变世界面貌的伟大发明之一,是一种在现代社会中广泛使用的非金属材料。
你了解玻璃吗?你知道玻璃是如何制成的吗?普通玻璃是一种硅酸盐材料。
在工业生产中,通常是用石英砂(主要成分是SiO2)、纯碱、石灰石按一定的质量比混合,经高温烧制而成。
鲁教版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第十一单元 化学与社会发展 第二节 化学与材料研制》_0
![鲁教版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第十一单元 化学与社会发展 第二节 化学与材料研制》_0](https://img.taocdn.com/s3/m/dd5c5083aef8941ea76e05d1.png)
《化学与材料研制》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化学与材料研制”这个节内容是鲁教课标版,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第二节的课题。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已经学习了金属材料,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下了铺垫。
本节内容是对材料的相对具体细化的介绍,本课题旨在培养学生树立科学发展观,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准确理解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使学生进一点了解化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理解化学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动人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发挥的重大作用。
本节课的主题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的拓展型课程。
(二)教材主要内容本课题包含三大内容:以玻璃为代表的非金属材料,以塑料为代表的有机合成材料,以玻璃钢为代表的复合材料。
二、教学对象分析经过初三一年的化学学习,学生对化学学科有了更深入全面的了解,学生掌握了化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形成了自己的化学思想与化学思维,加之在鲁教版化学第九单元学生已系统学习了金属材料,对材料在生活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也基本掌握了如何去理解一种新材料的方法。
本节内容都很具象,与学生生活更接近,因而从教学情感上更容易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加之材料世界的丰富多彩,因而也更能调动学生认知的积极性。
三、教学设计思想1、注意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积极参与。
联系平时学习过程中知识的积累,生产生活实际和科技发展,通过调查、实验、辩论、交流等多种方式让学生理解各种材料,体验材料的开发利用对人类与社会有利的一面和对环境不利的一面,真正地关心材料研制与环境。
2、本课题的学习以教材引领为主,课堂适当拓展知识面,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并利用课余时间丰富拓展知识面。
3、知识的纵向联系与横向联系有机结合。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普通玻璃的生产原理,及几种常见的新型玻璃,体会通过化学方法可将用途小的物质转化为用途大的物质。
增强化学使生活更美好的的信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 化学与材料研制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 化学与材料研制](https://img.taocdn.com/s3/m/0ae27b2b5f0e7cd18525362a.png)
【教学方案】《化学与材料研制》
教学目标:
1.了解普通玻璃的生产原理,知道几种常见的玻璃。
2.了解塑料的特性,知道“白色污染”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3.通过对玻璃钢的成分、性能的学习认识复合材料,知道混合的方法可改变物质的性能和应用,认识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4.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化学与技术及社会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化学使社会更美好”的概念。
5.培养学生用辩证法的观点看待问题,形成科学价值观,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教学准备:
教学图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树立合理利用各种材料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难点】
识别几种常见塑料制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教学过程。
鲁教版初三下册化学 第二节 化学与材料研制 教案(教学设计)
![鲁教版初三下册化学 第二节 化学与材料研制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682387b90c69ec3d5bb75bb.png)
第二节化学与材料研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常见的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及其应用;(2)了解使用合成材料对人和环境的影响;(3)认识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过程和方法:(1)通过对学习内容的社会调查和有关资料的查阅,培养学生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2)积极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3)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科学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以材料的利用为载体,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关注意识;(2)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教育;(3)培养学生合理利用各种材料的观念。
重点:树立合理利用各种材料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难点:树立合理利用各种材料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课前准备:教师:四种材料的生活物品。
学生:就下列调查主题,进行课前探究活动:(1)调查制造厨房里各种物品的材料。
(2)将调查材料形成报告并分析材料的主要性能。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材料的发展日新月异,材料的使用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有关材料的一些知识。
一、运用广泛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各种玻璃二、来自石油的有机合成材料1.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2.纤维包括天然纤维,人造纤维,合成纤维。
三、性能优良的复合材料钢筋混凝土,玻璃钢。
四、随堂检测题1.在聚乙烯和聚氯乙烯塑料中,可用作食品袋的是。
鉴别两者的方法及有关现象、结论。
2.就下列材料,各举一例并说明用途。
①金属材料;②无机非金属材料;③合成材料。
3.玻璃,有机玻璃,玻璃钢,不锈钢四种物质,其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属于合成材料的是,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4.合金具有许多良好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应用十分广泛,试举出两种常见的合金:。
5.鉴别下列两种物品: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
6.手放在一块被火烧烤的板上仍安然无恙,则制造这块板的材料和性质是()A.无机材料透气B.特殊钢板耐高温C.纳米碳板熔点高D.有机高分子材料绝热7.下列各组材料中,均属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一组是()A.玻璃光导纤维B.光导纤维混凝土C.羟基磷酸钙聚乙烯D.碳化硅硫化橡胶8.材料一般可分为、、、。
鲁教五四学制版九年级全一册《化学与材料研制》说课稿
![鲁教五四学制版九年级全一册《化学与材料研制》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8cd2f15b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4d.png)
鲁教五四学制版九年级全一册《化学与材料研制》说课稿一、教材概述《化学与材料研制》是鲁教五四学制版九年级全一册的化学教材。
本教材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目标,通过系统介绍化学与材料研制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践应用,旨在激发学生对化学和材料科学的兴趣,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实验操作技能。
二、教学内容与重点本教材共分为五个模块,分别为:1. 化学与生活本模块主要介绍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包括常见材料的性质和用途、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等。
教学重点包括以下内容:•常见物质的分类与性质;•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描述方法;•化学反应速率与表观消失消减法。
2. 有机化学本模块主要介绍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和性质,以及有机化学反应。
教学重点包括以下内容:•有机化合物的命名与结构认识;•有机物的官能团和官能分子的反应特点;•燃烧反应与酸碱反应。
3. 离子反应与电解质本模块主要介绍离子反应和电解质的基本概念,以及电解质的分类与性质。
教学重点包括以下内容:•离子反应的基本过程和离子方程式的写法;•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区别与应用;•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和电解质脱水现象。
4. 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本模块主要介绍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的基本原理,以及影响反应速率和平衡的因素。
教学重点包括以下内容:•化学反应速率的确定方法和速率规律;•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的因素;•化学平衡的动态过程、平衡常数和平衡位移。
5. 化学与材料本模块主要介绍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化学应用,包括材料的成分、结构和性能等。
教学重点包括以下内容:•材料的分类与性质;•材料制备的方法和工艺;•材料的表面处理和改性技术。
三、教学方法与策略本教材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因此教学方法和策略应突出实践性和探究性。
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1.实验教学:通过实验展示化学现象,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操作、数据记录和分析的能力。
2.问题导入:通过引导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鲁教版初中化学五四制九年级全册《化学与材料研制》参考教案2
![鲁教版初中化学五四制九年级全册《化学与材料研制》参考教案2](https://img.taocdn.com/s3/m/b8f84da8f46527d3240ce0f7.png)
B.用棉花纺线织布
C.用煤、石灰、水等制造聚乙烯塑料
D.用石油天然气等原料制造橡胶
8、在垃圾回收中,我们提倡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在街道边的垃圾箱中,绿色箱
表示盛装可回收再利用垃圾,黄色箱用来装不可回收垃圾。下列物⑥空矿泉水瓶⑦一次性塑料饭盒⑧旧书、
TB:小初高题库
TB:小初高题库
鲁教版初中化学【五四制】
旧报纸,其中能够扔进绿色垃圾箱的是( )
A.③⑤⑥⑧ B.③⑤⑥⑦⑧ C.①③⑤⑥⑧ D.①⑤⑥⑧
9、下列不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 ) A.混凝土 B.汽车轮胎
C.飞机机翼
D.合成纤维
相信自己,就能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教师不光要传授知识,还要告诉学生学会生活。数学思维
可以让他们更理性地看待人生
6、1992 年多名考古学家在发掘杜唐卡门法老陵墓后离奇死亡,人们相信古埃
及人在金字塔下了毒咒。研究人员最近“破解”了毒咒之迷。是岩石释放出的放
射性元素氡损害了考古学家的健康。现代居室装潢中可能含有同样危害的物质
是
()
A.布艺
B.木制家具 C.大理石
D.油漆
7、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用竹、木来制造人造纤维
TB:小初高题库
鲁教版初中化学【五四制】
(四)、材料的前景展望(教师)
【投影】展示纳米国旗、隐形飞机等图片。
【应用升华----课堂检测】
一、选择题:
1、下列家庭日用品中不含金属材料的是( )
A、瓷花瓶 B、导线 C、电视机 D、电池
2、下列有关钢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是合金 B.是金属材料 C.钢的性能优于生铁 D.是有机合成材料
鲁教版初中化学【五四制】
鲁教版初中化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
难
点
处
理
策
略
学生经过近一年对化学的学习,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方法,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知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到生活处处有化学,体味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因此需要多方面调动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表达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了解塑料的特性,知道高分子材料是由小分子聚合而成的;
3、通过玻璃钢制造原理的分析,知道使用混合方法可以改变物质的性能、扩展物质的应用范围,增强对复合材料的开发和研制的重要性的认识。
②过程与
方法
体会通过化学方法可以将用途小的物质转化为用途大的物质;能用分子聚合的观点认识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形成过程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化学初三下鲁教版9.2化学与材料研制说课稿
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本课不仅使初中化学中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同时也将学生与生产生活实际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学好本课对不论是升入高一级学校深造的,还是走入生产第一线的学生,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
学
目
标
①知识与
技能
1、了解普通玻璃的生产原理,知道几种常见的新型玻璃;
通过学习本节课,进一步增强“化学使生活更美好”的信念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重点:树立合理利用各种材料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难点:树立合理利用各种材料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新
课
导
语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材料的发展日新月异,材料的使用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买了一件羊毛衫,你用什么方法帮老师判断一下它是不是纯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