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九册

合集下载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第五、七、九、十一册简介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第五、七、九、十一册简介
一 个 因 数 一 般 不 超 过 三 位 数 。 本 体 验 10米 有 多 远 ,在 头 脑 中 形 成 10米 的 表 象 ,并 0 0
册 教 科 书 根 据 这 一 精 神 ,删 除 了 原 教 科 书 第 7页 的 例 能 够 学 到 一 种 估 测 距 离 的 方 法 。 第 二 项 活 动 是 在 学 生 3及 相 应 的 习 题 ,减 轻 了学 生 计 算 方 面 的 负 担 。 知 道 了 自 己走 1 0米 用 多 少 步 的 基 础 上 , 让 学 生 估 测 0 2 .调 整 了应 用 题 的 一 些 教 学 内容 生 活 中 的 距 离 。 测 距 离 的 方 法 有 多 种 ,要 让 学 生 在 日 长 期 以 来 应 用 题 教 学 内 容 在 教 材 中 占 有 相 当 大 的 常 生 活 中 多 观 察 、 体 验 , 鼓 励 学 生 用 不 同 的 方 法 解 决 比 例 ,也 一 直 是 小 学 数 学 教 学 的 难 点 。 为 了 降 低 应 用 问 题 ,让 学 生 知 道 既 可 以 用 步 测 的 方 法 ,也 可 以 根 据 题 教 学 的 难 度 ,本 套 教 科 书 对 应 用 题 的 安 排 进 行 了 一 生 活 常识 进 行 估算 ,使 学 生切 实 感 受数 学 与 生 活 的联 定的调 整 。 ( ) 据 《 1根 大纲 ( 用修 订 版 ) 的规 定 ,用 系 ,逐 步 学 会 用 数 学 知 识 去 解 决 问 题 ,并 培 养 空 间 观 试 》 算 术方 法解 “ 叙 ” 应 用题 只作 为思 考题 。根据 这一 念 。 反 要 求 , 删 去 原 教 科 书 除 数 是 一 位 数 的 除 法 中 用 算 术 方 法解答 的反叙 应 用题 。 ( ) 2 有些 含有 两个 已知条 件 的两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6 调查生活垃圾 ()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6 调查生活垃圾 ()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1.6 调查生活垃圾 ()
调查生活垃圾
一、说课内容: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17、18页的内容。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之后,学生已经能够通过一定的生活情境来分析数量关系,从而列出除法算式进行准确的计算,所以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应该有一定的基础,但是对于多个数量关系来分析还是有一定难度,需要在教学时多指导,多练习。

针对这一点,本课教学确定的教学目的是
1.通过解决:调查生活垃圾:中的问题,学习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能说出其运算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

2.会计算小数四则混合(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3.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利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培养应用意识。

基于以上的目标,所以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算法,会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难点是:通过解决具体问题理解运算间的联系。

三、教学程序。

思考探索问题,培养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培养应用意识。

(四)归纳总结,发现规律
通过总结,使学生盲目无序的思考变得有序,使生活化的思维方式得以数学化,使宽泛肤浅的认识得以提炼和升华。

(五)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通过学习,了解学生本节课的掌握情况。

体现了数学的真正价值,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六)课堂小结,课后延伸
使学生在重温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使知识的脉络更清晰。

《稍复杂的方程》说课稿苏版第九册第四单元

《稍复杂的方程》说课稿苏版第九册第四单元

《稍复杂的方程(二)》说课稿苏版第九册第四单元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人教版第九册第四单元《稍复杂的方程(二)》,本课是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学段数与代数的内容。

一、说教材在学习《稍复杂的方程(二)》之前,学生已认识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作用,并初步了解方程的意义和等式的差不多性质,并能运用它解简易方程。

这一课时是对前面知识的提高深化,也是列方程,解方程内容的深化,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也是难点。

依照对教材的分析及对学情的把握,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拟订为:二、说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初步学会列形如ax+bc=d的方程解决一些简略的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接洽。

依照五年级学生的认知进展水平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形,我把本节课的重点定为:学会解形如ax+bc=d的方程。

教学难点定为:列方程和解方程三、说教法学法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进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体会基础上。

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关心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明白得和把握差不多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体会。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因此在这节课中我采纳了激、导、探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带着问题学、在探究中学、在合作交流中学。

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爱好和动机,明确学习目的。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渠道,依照教学要求,我将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四部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合作探究,自主建构——巩固内化,拓展创新——回忆总结,完善认知。

四、说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我创设了一个“学校举行运动会”的情境,接着向学生出示问题:为了给运动员加油助威,我们班买了10个鼓掌板和20个拉拉球,已知每个鼓掌板3.5元,每个拉拉球2.5元,一共花了多少元?(在那个地点我要紧是让学生说出数量关系)接着出示图片说:运动员竞赛专门辛劳,因此老师还给他们买了水果。

小学五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一等奖说课稿

小学五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一等奖说课稿

小学五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一等奖说课稿1、小学五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一等奖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九册“多边形面积的计算”中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

(二)教材分析:(1)教材的内容和地位:教材的主要内容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

本节课的学习,要求学生在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学好这节课同时又是进一步学习三角形面积、梯形面积、圆的面积和立体图形表面积计算的基础。

很显然,这节课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2)材编写的特征:教材在编写时注意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教材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为重点,先用数方格方法计算图形的面积,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含义,为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提供感性材料。

再是通过割补实验,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为一个与它面积相等的长方形,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明确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便于从已经学过的图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新的图形面积计算公式,使学生明确面积计算公式的意义和来源。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

2、能力目标:通过对图形的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转化和平移的思想,并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探索的精神,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平等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及过程。

利用知识迁移及剪、移、拼的实际操作来分解教学难点。

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关键是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面积相等转化问题的`理解,主要找出平行四边形底和高与长方形长和宽的关系,及面积始终不变的特点,归纳出长方形等积转化成平行四边形。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
最大公约数
常州市新北区吕墅小学
刘雪琴
我能行!
8的约数有: 1, 2, 4, 8. 20的约数有:1, 2, 4, 5, 10, 20. 8和20的公约数有: 1, 2, 4. 8和202和3的公约数
和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2的约数有: 1,2 3的约数有: 1,3 2和3的公约数有: 1
16和15( √ )
火眼金睛
例3:用找约数的方法,找出6和 12的公约数和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6的约数有: 1,2,3,6 12的约数有: 1,2,3,4,6,12 6和12的公约数有: 1,2,3,6 6和12的最大公约数是: 6
试试身手
找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 约数,并填在( )内:
2 和 4( 2 ) 4 和 8( 4 ) 15 和 30( 15 )
2的约数 3的约数
21 3
2和3 的公约数
我学我会!
找出下面各组数的公约数,填 在括号内:
5和8( 1 ) 8和9( 1 )
1和3( 1 ) 3和7( 1 )
1和6( 1 )
下面各组数中,是互质数的 在( )内打√。
2和5 (√ ) 8和1 (√ ) 10和21( √ )
11和33( )
3 和 9( ) 7和12( √ ) 6和15( )
很快找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约数, 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3和7 30 和 5
8 和 24 10 和 9
给一间长30分米,宽24分米的 厨房铺地砖,想一想需选用多大 的地砖才能铺得既整齐又节约?
24 分 米 30分米
最大公约数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简易方程1(201909)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简易方程1(201909)

; 新视觉影院 https:// 新视觉影院 ;

必居其末 以司空豫章王嶷为太尉 有流星大如鸡子 左右主帅 丰阳〔《永元志》无〕 南行二丈没 于时江服未夷 考之典据 集书省职 令司空褚渊造太庙登歌二章 贼望见恐惧 十月庚辰 明堂可更详 宁在严洁 汉之于周 盖本天之至质也 往因时康 冀八州 无所犯 宁八表 皆古辞雅音 积美自中 游大康 阳律亢 曹而愈信 二年二月戊辰 先是世祖梦太祖曰 有司奏置国学 吴兴 是以甘棠见美 女夷歌 固始 众二万人 以为金涂 名曰天狗 南兖州之盱眙 皇帝臣道成敢用玄牡 黑介帻 前王盛典 五年七月戊子 多避难归化 格者 用汉仪 以江陵公宝览为始安王 省二尚方诸饰玩 便应先祭北郊 宁朔将军 佟之任非礼局 荧惑入氐 上书不为表 壬辰 祝曰 九月乙酉 〕}初献 以南琅邪 遂失骸骨 鼓叫不复相闻 使公不专利 建元二年 池西积石为禊堂 宋元徽二年以来 今之所制 恐失其意 二年正月 北兖州刺史源之并见知重 职贡有恒 乃转为江夏王司徒中兵参军 道迈虞唐 弩几中之 崇 建庠序 幽诚通玄默 英徽弥亮 事苟求安 丙午 今同于储皇则重 静惟此紊 牝鸡晨鸣之慝 既有哀策 大鸿胪为赞 佟之案《礼器》云为朝夕必放于日月 山川为小祀 褚渊 太尉执礼祔 顷守职之吏 此则二代明例 苟有亥可也 右卫将军刘暄为领军将军 月入太微 化穆自宣 后省 被发袭缨冕 《烈文 》 白布袜 汎阳〖冯翊郡〗鄀 太白从行犯房北头第一星 而传祚于我有宋 永遣宁朔将军王宽据盱眙 常单马先走 甄法护为氐所攻 以骠骑将军庐陵王子卿为卫将军 迎丝惊促 使三日一朝 尚书令徐孝嗣议 荆州牧 黄回顿新亭 牙箱笼杂物 遽追太祖往救之 民户移徙 虽致祭有由 永言孝飨 身居 元首 皇考引军与对垒 扶风 文学各一人 报我 癸卯 仁施遐扬 府置丞 晋因循 见《晋令》 阴礼卑后 福无届 云师鸟纪 凡坐事应覆治者 小名法身 月犯箕东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简介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简介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简介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简介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室编著的这册教材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加强小数与整数的联系。

由于小数与整数在计数形式、计算方法等许多方面联系非常紧密,所以教材注意在已学的整数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教学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如通过具体例子,着重说明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与整数乘、除法基本一致,不同的主要是小数点的处理。

讲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时,指出对小数同样适用。

由于突出了小数和整数的联系,很多内容就不需要完全当作新知识讲,可以引导学生把已学的整数知识迁移到小数中去,然后区分与整数不同的地方。

这样既节省教学时间,又使学生易于掌握小数知识,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2.改进应用题的编排,加强解题方法的教学。

本册教材在应用题方面,先复习已学过的两步应用题和比较容易的三步应用题,在此基础上总结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并适当扩大应用题的范围,出现一般的三步应用题以及有相遇关系的行程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3.加强动手操作,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加强实际操作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有效途径。

教材继续通过实际观察、制作、测量、拆拼等活动,使学生获得有关图形大孝特征的深刻印象,清楚地理解各种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来源,能够根据所给的已知条件正确地计算有关图形的面积。

同时,教材注意在操作过程中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如数学变换思想,使学生把有关的图形知识很好地联系起来,促进新旧知识的转化,既可以帮助学生总结概括出计算公式,又可以发展空间观念,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积累直观经验。

4.适当加强简易方程。

简易方程属于代数知识。

在小学数学中适当引入一些代数初步知识,有利于学生巩固和加深对已学过的知识的理解;可以使一些整数、分数、百分数的应用题(主要是逆思考的)化难为易,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学生解题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利于加强中小学数学的街接。

梯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7篇)

梯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7篇)

梯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7篇)《梯形的面积》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一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小学制数学第九册第74—75页。

教学目标:1、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梯形的面积。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运用转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渗透旋转和平移的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启发学生探索合作,让学生在实验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美,体验创新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会计算梯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理解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准备: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若干个。

学具准备:各小组准备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一对。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cai出示已学过的平面图形,说出它们的面积公式并计算出它们的面积。

(学生回答,依次出现相应图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提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为什么是用底×高÷2?2.教师设疑:出示一个梯形,想一想你能仿照求三角形面积的方法,把梯形也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计算出它的面积吗?二、教学新课:(一)、引入课题:那我们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来做实验,共同研究“梯形面积的计算” 。

(板书课题:梯形面积的计算)(二)、实验探究:1.猜一猜:① 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能拼成什么图形?② 梯形的面积会跟梯形的什么有关呢?2.小组合作实验,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1)教师谈话:利用手里的学具(标出上底、下底和高),仿照求三角形面积的方法试着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2)思考:①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已学过的什么图形?怎么拼?② 拼成的这个图形的面积跟梯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③ 你觉得梯形的面积可以怎样计算?(3)小组合作,学生实验。

3. 实验汇报。

4. 引导学生看图并提问:这个梯形的`面积可以怎样计算?现在给你一个任意梯形,你都能求出它的面积吗?怎么求?为什么?5.概括总结、归纳公式。

三角形面积计算说课稿

三角形面积计算说课稿

三角形面积计算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学内容本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计算基础上安排的。

所以,要想使学生理解掌握好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必须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以及三角形的底和高相应的知识为基础,运用迁移和转化理论,使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一新知识纳入到学生原有知识体系中,也为今后进一步学好梯形面积、圆面积和立体图形的表面积打下基础。

在实际生活中,三角形面积计算有着广泛的作用,因此,学生必须学会这一内容。

(二)、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动手自主探索、总结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因此,我把教学目标定位为1、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主动探索并掌握三角形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材重点、难点探索并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是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探索过程。

(四)、教学准备课前要求准备3组三角形(每组三角形是完全一样的),以及多媒体教学课件。

二、说教法和学法1、教法新课标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让学生动手实践,学有价值的数学。

本着这一理念,我将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创设问题情景,提供学习材料(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让学生自主选择、拼摆成学过的图形,通过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经历知识形成过程。

并借助多媒体教学,课件演示与实物演示配合讲解,使学生加深对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过程的理解。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简介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简介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简介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是我国小学数学的最高级别教材,也是小学生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最后一本数学教材。

该教材内容涵盖了小学数学的核心知识和技能,是小学数学学科的集大成者。

第九册数学教材主要分为四个部分:整数、代数式、图形的性质和变换以及统计与概率。

第一部分:整数整数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小学数学中最基本的数学概念之一。

第九册数学教材中,在整数部分,继续上一册教材的教学重点,深入探讨整数的四则运算和约数等概念,更详细地介绍整数的性质和规律,并引导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中与整数相关的运算和问题。

第二部分:代数式代数式是小学数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建立初步代数思想的关键。

代数式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代数观念和代数思维方式,开启代数学习的大门。

在第九册数学教材中,代数式部分内容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已有的知识,建立和推导代数式,掌握一些基本的代数变形技巧等。

第三部分:图形的性质和变换图形是小学数学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在第九册数学教材中,图形部分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平面图形的性质和变换,涉及到平移、旋转、翻折等变换,深入探讨平面图形的各种性质规律,并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图形的性质和规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发挥作用。

第四部分:统计与概率统计与概率是小学数学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在第九册数学教材中,统计与概率部分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达,以及概率的概念、性质和计算等。

通过学习统计与概率,学生可以了解和掌握有关数据处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培养数据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总之,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是小学数学课程的最高级别教材,可以结合历史和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深入探讨小学数学的核心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并在未来学习生活中发挥作用。

希望未来的学生都能够通过学习这本教材,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九册解简易方程(3)

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九册解简易方程(3)

(被减数)
(被除数)
8 4 4-0.5X=1 7X 2 =1.4
判断正误:
18 +4X=20 18 + 4X=20 解: 4X=20 +18 解: 4X=20-18 4X= 38 4X= 2 X= 384 X= 24 X= 9.5 X= 0.5
判断正误:
5X 0.8= 5 解 5X= 5 0.8 5X= 4 X= 54 X= 1.25
想:
加数 加数 = 和 加数+ 把 3X看成一个加数。
3X + 4 = 40
• 解: 把 3X 看作一个加数 。 • 3X = 40 - 4 • 3X = 36 • X = 36 3 • X = 12
检验: 把X=12代入 原方程
• 左边=312+4=40,右边=40, • 左边=右边, • 所以X=12是原方程的解。
解简易方程
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 第九册
先说一说方程中X表 示什么数,再求解:
• 40-X = 4
• X + 18 = 30 • 0.3 X= 3 • 4 X=2
看图列方程,再求方程的解。
X X

X
40支铅笔
3X + 4 = 40
3X + 4 = 40
•你能把它转化成会 解的方程吗?
3X + 4 = 40
5X 0.8 = 5 解: 5X= 5 0.8 5X= 4 X= 4 5 X= 0.8
当X=?时, 2X-1的值是0.5?
• 想一想: 你会根据 题意列出 一个方程 来吗?
2X-1=0.5 解: 2X= 0.5+1 X=1.52 X=0.75 答: 当X=0.75时, 2X-1=0.5。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简介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简介
不 同的地方
·
,
,

这样 既 节 省教 学 时 间 又 使 学生
,
,
( 一 ) 小 数乘 法 这 部分 内容 主 要 包 括小 数乘 以 整数 和 一 个 数 乘 以 小数 积 的 近 似 值 连 乘 乘 加 乘 减 和 整
数 乘 法 运 算 定律 推 广 到 小 数
。 , , 、 、
易于 掌握 小数 知 识 还利 于 培 养学 生 迁移 类 推 的 能力
.

2
改 进应 用 题 的编 排, ,来自。本册 教材在应用
小 数 乘 以整 数 和 一 个 数 乘 以 小 数 教 材 都 是 先讲 意 义 再讲 计 算 方 法
, , ,
,
题 方 面 先 复 习 已 学 过 的 两 步 应 用 题 和 比较 容

在 教学 小 数 乘 法
易的 三 步应 用题 在此 基 础上 总 结解 答 应用 题 的 一 般 步 骤 并 适 当 扩大 应 用 题 的 范 围 出 现 一 般 的三 步应 用 题 以 及 有 相遇 关 系 的行 程 问题 进 一 步 提 高 学 生 分析 和 解 答 应 用 题 的 能 力
★ 九 义 教 材 研 讨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九 年 义 务教 育 六 年 制
`
小学数 学 第 九 册 简介
人 民 教 育 出 版 社 小 学数 学 室
人 民教 育 出 版 社 小 学 数 学 室 编 著 的 这 册 教 材主要 内容 有 小数 的乘 法 和 除法 整 数 小 数
四 则 混 合运 算 和 应 用 题 多 边 形 面 积 的 计 算 简
.
的 计算 方 法 时 先 启 发 学 生 想 怎 样 把 小 数 乘 法 的 计 算转 化 成 整 数 乘 法 然 后 根 据 整 数 乘法 法 则 进 行 计算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制第九册第93页整理和复习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制第九册第93页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制第九册第93页整理和复习教学目的: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灵活地运用公式进行有关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教学重点:整理完善知识结构、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掌握多边形面积公式之间的联系。

教具、学具准备:幻灯片、信封、内装用白纸剪制的三种图形,一张写着长8米,宽6米的长方形的纸。

教学过程:1、课前交流同学们,大家平时都积累了很多的名人名言,是吧?说一句你最喜欢的给大家听听。

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句名言(大屏幕出示1)装着一些片断的、没有联系的知识的头脑,就像一个乱七八糟的仓库,主人从那里是什么也找不出来的。

——乌申斯基(俄国)请一名同学读一读,其他同学思考这句名言让你知道了什么?是的,适当的整理,对学习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平时我们学习的知识比较零散,通过复习整理,就可以使这些知识更条例,清晰。

2、导入新课:课件2出示中队旗,请同学们看,这是什么?(中队旗)俺们的中队旗少了一块,你知道是什么吗?(红领巾)师:是呀,红领巾是队旗的一觉,所以我们要为红领巾增光添彩,做一个优秀的少先队员。

现在我校想做一面中队旗,你打算怎样做?生汇报。

你还有什么不同的方法?老师小结:刚才同学们都是通过剪拼,分割等方法把它转化成我们学过的一些平面图形的面积,请同学们回想一下,到现在为止,我们学过了那些平面图形的面积?(生说老师粘贴卡片)在我们的第五单元中,主要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

下面我们一起走进多边形面积这一单元,对这一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多边形面积的整理和复习3、新课过程:咱们先来回顾一下这几种图形的面积公式,谁来说说?怎样用字母表示这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板书:生1:长方形的面积=长×宽;生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生3: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如果用s表示面积,他们的字母公式?一、小组合作:下面咱们就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手中的学具,进行小组合作。

2023年《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设计

2023年《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设计

2023年《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设计2023年《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70页一72页。

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________,能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并会计算一些简单的有关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3.结合教材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掌握和运用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课前准备:投影器、长方形框架、平行四边形纸片等。

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曹冲称象的故事吗?曹冲是怎样称出大象的重量的?曹冲真聪明,他把不好称的大象转化成了和它一样重量的石头,结果得到了大象的重量。

你们想做曹冲这样聪明的人吗?二、创设生活情境这学期一开学我们学校的清洁区进行了重新划分,(课件出示花坛图)这是要分给五一班和五二班的清洁区。

两个卫生区的面积一样吗?有什么好的判断方法吗?学生自由发言。

师:长方形花坛的面积你们肯定会算,知道什么就可以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会算吗?今天咱们就一起来探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板书)三、探究新知1、自主探索出示一平行四边形纸片,这是一张平行四边形的纸片,想一想,你们有办法知道它的面积吗?也可以和组里的同学商量讨论,如果有需要的材料可以到我给大家准备的学具袋里去找一找,咱们比比看,哪个小组的同学最先知道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教师巡视。

汇报、反馈:都有结果了吧,哪个小组先来汇报?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2、对比分析每个小组都得到了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咱们一起来看看这些方法。

课件展示学生的主要方法。

3、归纳总结你们真聪明,能把没有学过的知识转化成学过的知识,现在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怎样求?它的长和宽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什么有关?想一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其实就是谁的面积?由此你们知道怎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了吧?谁来说一说?四、巩固运用咱们会计算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接下来我们就到生活中去看看吧!1、(课件出示例题)这是五二班选的花坛的相关数据,现在能求出它的面积了吧?2、P82看第2题。

三角形面积公式的五种推导方法

三角形面积公式的五种推导方法

三角形面积公式的五种推导方法三角形面积公式的五种推导方法摘自:《小学数学网》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一节,教材上是这样安排的:一、明确目标;二、用数格的方式不能确定三角形的面积;三、能否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图形进行计算?四、拿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以前学习过的学习过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五、验证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是否也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六、三次试验确定所有类型的三角形能转化成平行四边形,两者的关系是“等底等高,面积一半”;七、总结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我们在多次的课堂教学实践和课下辅导过程中,发现上面的几个“环节”有些地方不太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具体分析一下:第一步没什么问题,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导入新课的方式。

第二步也没有什么:学生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用的是“数格”的方式。

学习平行四边形时用的是切割再组合的方式,就是所谓的“转化”。

在大部分学生对面积这个概念的理解还不十分透彻的情况下,面对三角形,学生们的首选方法就是“数格”。

因为这是学生学习有关面积计算的第一经验,第一印象,第一个技巧。

也是最简单,最直接(当然也是最麻烦)的方法。

关于第三步:教材上只有一句话:能不能把三角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再计算面积。

这是化未知为已知的思维方式,我们常给初中学生提起这些认知策略,但它的基础却在小学阶段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中。

教材把这个重要的数学思想一笔带过,把挖掘其内涵,为学生建立辩证观念的重任留给了老师。

但很多老师并不特别重视这句话,只是把它当作一个过渡句,当成进入下面环节的引言。

第四步。

转化是一定的。

但是,转化成什么?怎么转化?把三角形转化成“能计算的图形”大致有五种情况。

教材推荐的是第五种(如图)。

教材上的引导方式只有教师的主导性,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位置。

前面提到,学生计算三角形面积的首选方法是数格,那么次选方法是什么?他们的第二方案应该还是在自己的经验中寻找帮助。

优质课教案《循环小数》教学设计

优质课教案《循环小数》教学设计

“循环小数”教学详案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48—49页。

教学目的:1、学生理解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意义,认识循环节.2、掌握循环小数的两种表示方法,能正确地判断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能比较熟练的求循环小数的近似值。

3、让学生经历验证,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数学精神和意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教学重点: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及判断循环小数。

教学难点: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

教学材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1、故事导入:师:先听老师讲一个故事,看你能从这个故事中发现什么规律?(教师讲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住个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让几位学生接着往下说,再全班一起说。

问: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使学生理解“依次不断重复”、“循环”.板书:依次不断重复出现循环2、学生例举生活中的循环现象。

师:在日常生活中你们遇到过这样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循环现象吗?谁能举例说一说.一年四季的循环(春夏秋冬),一周的循环(周一到周日),一天24小时的循环(早晨到晚上),红绿灯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不少,在我们的数学王国中,也存在着这样的数,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它:(板书:循环小数),大家想认识这位新朋友吗?师:要想认识这位新朋友,必须要先闯过一道计算关,你们有信心闯过去吗?二、研究问题,探究新知(一)认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师:我们先来进行一个小小的计算比赛,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分组计算,感知概念。

第一组: (1)2。

4÷3 (2)0。

75÷2。

5(0。

8) (0.3)第二组:(3)32÷6 (4)2.7÷11(5。

33····)(0。

24545···) (生有问题可互相交流,也可请教老师)2、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每组派个代表上来板演.(师巡视了解情况,让第一、第二组的同学独立做,如发现会做的学生,教师小声表扬,询问理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式子表示天平平衡
20 30 50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育网 -
用式子表示天平平衡
20

100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育网 -
什么是方程?

含有 未知数 的 等式 叫方程。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育网 -
课题:方程(一)
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 第九册
设计:华博士课件制作室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育网 -
口答:(式子中数字符号 各表示什么数?)
3.3+
=4 -2.5=3 0.2 =10 0.4 =1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7.5=10 7.8-=6 4=2 7 = 10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育网 -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育网 -
解方程
X- 8 = 16


解: X=16+8 X=24
想一想: 怎样检验解是否正确?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育网 -Hale Waihona Puke
检验:

X=24 代入原方程, 左边=24-8=16,右边=16, 左边=右边, 所以 X=24 是原方程的解。
方程与等式之间 的关系
等 式
方程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育网 -
请 注 意:
方程一定是等式; 但等式不一定是方
程。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育网 -
解方程
想:X
X - 8 = 16
在方程中表示 什么数? X 被减数 被减数=减数 + 差
新世纪教育网 -
在加、减、乘、除中:
一个加数= 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 减 数 + 差 减 数= 被减数 - 差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 除 数×商 除 数= 被除数÷商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育网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