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网改造技术标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网改造技术标准(试行)
杨书安
目前,农村电网技术改造已经启动,为了提高施工技术水平,规范整改标准,现将农网改造技术标准(试行)介绍给大家,供参考。

110kV配电线路
1.1 杆塔10kV配电线路采用190-10-A、φ190-12-A、φ190-15-A三种规格水泥杆,个别地方因受地形限制可考虑采用铁塔,进村10kV线路采用φ190-12-A水泥杆。

埋设深度一般为杆高1/6,并根据地质情况适当加装卡盘或底盘。

直线杆卡盘与线路平行安装并应在电杆左、右侧交替安装,承力杆卡盘设在承力侧。

1.2导线主干线以LGJ-70为主,分干线以LGJ-50为主,分支线以LGJ-35为主,最小导线截面不应小于LGJ-35。

若有特殊负荷用户,应根据具体情况选定导线截面。

导线排列一般为三角形,当线路中采用并沟线夹连接引流线时,线夹不应少于2个,引流线之间、引流线与主干线间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不同金属导线的连接应有可靠的过渡金具;
(2)同金属导线连接采用绑扎时,绑扎长度35mm2导线应不小于150mm,50mm2导线应不小于200mm,70mm2导线应不小于
250mm。

耐张杆跳接线采用上跳,跳接线一律使用并沟线夹。

分支线与主干线跳接时,若导线截面不同,应采用畸形并沟线夹或缠绕法。

1.3档距根据我县气候特点,规定东西走向线路档距不超过70m,南
北走向线路档距不超过75m。

若遇特殊地段,原则上线路档距不得超过80m。

进村10kV线路档距为50m。

耐张段不超过1000m。

1.4拉线
1.4.1南北走向线路连续直线杆8~10基,东西走向线路连续直线杆6~8基时,应适当装设防风拉线。

1.4.2拉线采用镀锌GJ-35、GJ-50两种型号。

拉线棒采用
φ18×2500mm,φ20×2500mm两种规格。

拉线盘采用500×1000mm 规格。

1.4.3拉线应装设拉线绝缘子,拉线绝缘子距地面不应小于
2.5m。

1.4.4承力拉线与电杆的夹角一般采用45°,如受地形限制可适当减小,但不应小于30°。

防风拉线可采用30°。

转角杆拉线不能和线路成一条直线,应考虑到线路拉力的合力,因此应向拉力的反方向处向内倾斜2°~3°。

耐张杆须打“×”型拉线,终端杆拉线采用45°,如遇特殊地形可采用水平拉线。

水平拉线对通车路面中心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6m,拉线柱应向张力的反方向倾斜10°~20°。

不得采用自身拉线。

1.4.5钢绞线与拉线棒和拉线抱箍的连接必须使用UT型线夹和楔型线夹。

1.5横担
1.5.1线路上横担按常规选取。

1.5.2直线杆跨越公路、铁路、河流、建筑物等时,应采用单横担双针式瓶或双横担双针式瓶,并加设拉线。

15°以下转角杆宜采用单横
2.1.3无功补偿应采用随器补偿的方式,补偿容量按配变容量的15%~20%确定,100kV.A以上的配变宜用自动补偿器。

2.2高压部分
2.2.1高压分支线档距内不准有接头,两端应设绝缘子固定。

2.2.2引下线一般采用黑皮线或塑胶线,截面根据配变容量选择,但导线应不小于25mm2。

其绑扎长度为:35mm2及以下导线应不小于150mm;35mm2以上导线应不小于200mm。

绑扎连接应接触紧密、均匀;无硬弯变形,并呈均匀弧度。

引下线与跌落熔断器上、下压嘴的连接及与穿墙瓷套管的连接应使用设备线夹过渡。

2.2.3跌落熔断器上压嘴跳线应用瓷瓶固定。

其下压嘴与穿墙套管间的引线距离在3m之内应对高压引线采用单侧瓷瓶固定(电源侧),反之宜采用双侧瓷瓶固定。

跌落熔断器的安装位置距地面不小于4.5m,熔管轴线与地面的垂直夹角为15°~30°,熔断器水平相间距离不小于500mm。

2.2.4穿墙套管距地面应不小于4m,套管固定法兰应接地,穿墙板应刷白处理,并刷色相漆。

2.2.5避雷器距地面应不小于
3.5m,一般应安装在穿墙套管下方。

接地引下线宜采用25mm2的铜塑线或4×40mm的扁钢,与接地体用螺栓紧密连接。

连接点应外露地平面300~500mm,接地体外露部分应刷黑色漆。

2.2.6新建配电台区10kV档距在5档以上的,应在跌落熔断器上方
加装隔离刀闸一组,以便检修。

2.2.7根据土壤性质,选择接地体,使接地电阻符合规定要求。

2.3配电室(台架)
2.3.1新建配电室应按本县农村小型配电室及台架施工图纸施工。

室内变压器台规格应为1000×1000×500mm,电缆沟300×250(深)mm,电缆沟盖板应为耐火盖板。

室内应为水泥地坪且高出室外地平面
300mm,室内墙壁应用沙灰粉刷并罩白处理;大门向外开,门窗及百页窗应进行防锈处理,有防止小动物及雨水浸入措施。

2.3.2新建台架高度不低于2.5m,并装设无功补偿装置,配电箱底部对地距离应大于1m,并改造落地式变台为台架式变台。

2.3.3配变外廓距墙壁净距与后壁、侧壁不应小于0.6m,与门净距不应小于0.8m。

配变应可靠接地。

2.3.4计量箱安装牢固、端正,箱体应防锈处理。

计量箱与配电盘间的电源线应采用铜塑线,并应用胶带或阻燃软管绑扎,接头宜采用铜铝过渡线夹连接。

2.3.5配电盘型号、规格及各元件应符合规程要求并与配变容量配套,安装位置合理。

盘后,侧面净距不小于0.8m,接地良好,固定安装,台架式配变低压出线应加装熔断器式刀开关。

2.3.6配电盘上指示仪表应灵敏、准确,一、二次布线应整齐、美观。

2.3.7中性线不允许装设开关或熔断器。

2.3.8漏电保护器安装符合要求,淘汰原有电压型或电流型漏电保护器,选用鉴相鉴幅型漏电保护器。

2.4低压出线
室内布置应美观、大方,符合规程要求。

尽量靠一侧出线,引出线穿墙应套保护管,室外应做滴水弯,滴水弯最低点距离地面不应小于2.5m;低压出线端口应加装氧化锌避雷器。

2.5低压线路部分
2.5.1低压线路档距以45m左右为宜,不得与广播、通讯等弱电线路同杆架设。

2.5.2主干线路应采用梢径150mm高10m水泥杆,小街道可采用梢径150mm高8m水泥杆,高、低压线路同杆架设应采用梢径190mm 高12m水泥杆。

2.5.3主干线应采用截面不小于35mm2钢芯铝绞线导线,支线采用截面不小于25mm2钢芯铝绞线的导线,其他应根据用电情况而定。

2.5.4横担及铁附件
(1)直线杆横担采用不小于50×50×5mm镀锌角钢,承力杆横担采用2根不小于50×50×5mm镀锌角钢,安装在距杆顶300mm处。

(2)同杆架设的多回低压线路横担间距,直线杆不小于0.6m,分支转角杆不小于0.3m。

(3)横担一般应装在电杆受电侧,撑铁一般装在面向受电侧的左侧。

2.5.5拉线
(1)采用镀锌钢绞线,截面不小于25mm2。

(2)拉线抱箍固定在横担下方不大于0.3m处,与电杆夹角45°,
受地形限制时不应小于30°。

(3)拉线禁止使用花篮罗栓,应使用UT型线夹和楔形线夹。

拉线棒应使用直径不小于16mm的镀锌圆钢,底把露出地面300~
500mm。

(4)拉线必须装设拉紧绝缘子,位置在最下层导线下方高于地面3m以上部位,距电杆不小于1.5m处。

2.5.6绝缘子
直线杆用针式瓶,转角杆、耐张杆、终端杆用悬式瓶或蝶式瓶。

使用规格:LGJ-25导线使用TK-5T针式绝缘子(#1铁担瓶);LGJ -35及以上的导线宜采用P-6T针式绝缘子。

2.6低压接户线与进户线
2.6.1接户线应使用截面不小于10mm2的铝塑线,对地距离不小于2.5m;跨越街道、公路时对地距离保持6m,其档距不超过25m;与阳台窗户的水平距离、垂直距离均不小于0.8m。

动力用电户应单独下线处理。

2.6.2进户线应使用截面不小于4mm2的铝塑线,低压接户线、进户线均不宜使用黑皮线。

接户线两支撑点的距离不超过6m。

套户线的总长度不能超过50m。

2.7集表箱4~8户电能表集中安装在通风、避雨便于管理的室外墙壁上。

集表箱内应装设总闸刀或瓷插保险,箱内应安装分户保险。

进出线工艺要符合要求,相序相同。

集表箱底面对地距离不小于2m。

电能计量表应选用862系列。

2.8室内布线用户室内配电盘应安装单相闸刀、家用漏电保护器和瓷插保险,室内采用双芯绝缘护套线,并用线卡固定,其截面不小于2.5mm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