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开发中后期剩余油挖潜方法

合集下载

油藏剩余油分布模式及挖潜对策

油藏剩余油分布模式及挖潜对策

油藏剩余油分布模式及挖潜对策油田在开发过程中,随着开采和运输的进行,后期油田能源减少现象逐渐发生,为了提高油田开发利用效率,采取挖掘防效率措施是必然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粗暴地打水压压裂、堵水、酸化等技术,提高油井的产量,降低综合含水率,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帮助油田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

本文基于油藏剩余油分布模式及挖潜对策展开论述。

标签:油藏剩余油;分布模式;挖潜对策引言随着我国石油市场的快速发展,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已经进入了国外石油市场。

国内许多油田有单井日产量减少、水分增加、原油单井产量明显减少的趋势,但仍有水库内50%以上的可恢复储量,合理有效的剩余石油开采是各油田的工作重点。

1剩余油分布模式根据对韩·达·马里先生(1995年)和刘·凯·泰先生(2000年)水库剩余油形成和分布的研究,总结了总剩余油在水库内分布的情况。

油田堵水期间剩下的油主要用以下几种方法留在水库里[2-3]:砂体边缘区域:水库砂体都是不规则的大砂体,如有边缘且未被屏蔽分割的采石区域形成的油区。

浸水残留区域:由于水池的异质性,水库“用舌头”泛滥,形成残留区域,或有不这样的区域,这种区域一般是水性下降或表外膜。

井网缺失区:水库砂体井网分布控制有限,因断层而难以控制井网的部分形成了停滞区。

因为注射采矿系统的不完全或井之间的分流线部分也形成了停滞区域。

结构死角带:储层结构由断层和微结构起伏形成的高部位和叠层储层的上部砂体形成停滞区。

其他停滞地区:由于杨云律油层的上层物理特性大不相同,上层仍有原油。

层内及层间低渗透分离子宁的存在导致注入水未传播区。

2剩余油分布的主要特征剩余石油的分布以平面形式主要以窄带或孤岛形式分布,分布区域主要位于断层角区、大断层区、岩性变化区等。

另外,剩余油分布在低渗透层,低渗透层物理特性不好,给开发带来了困难。

剩余油分布特征一般可分为连续片状剩余油和分散剩余油两类。

解析油水层与薄差油层剩余油的挖潜方式方法

解析油水层与薄差油层剩余油的挖潜方式方法

解析油水层与薄差油层剩余油的挖潜方式方法在油田开发中,随着地表易采储量的逐步枯竭,油田的剩余油逐渐成为重点开发对象。

油水层与薄差油层是常见的剩余油开发目标,而挖潜方式方法对于油田的高效开发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油水层与薄差油层剩余油的挖潜方式方法进行深入探讨。

一、油水层剩余油的挖潜方式方法1. 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对于油水层来说,地震勘探技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挖潜方式方法。

通过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可以更加准确地确定油水层的分布情况,深入了解油水层的内部结构,进而指导油田的开发和勘探工作。

通过这种技术,可以更加精准地定位油水层,实现对剩余油的有效开采。

2. 水驱开采技术在油水层剩余油的挖潜过程中,采用水驱开采技术是一种常见的方式方法。

通过注入水的方式,可以推动原油向采油井运移,提高原油的采收率。

这种方式方法不仅可以增加原油产量,还可以降低采油能耗,提高采收率,是一种较为经济有效的挖潜方式方法。

3. 碳酸氢盐矿物化学驱技术碳酸氢盐矿物化学驱技术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挖潜方式方法。

通过在油藏中注入碱性溶液,将油藏内碱性物质溶解,生成矿物盐沉淀,从而建立起一种新的纯净的油藏孔隙,并改变地层的渗透性和通透性,推动原油向井眼运移,实现剩余油的有效采收。

4. 重力驱动技术重力驱动技术是一种通过地面上的重力来促进油藏内物质的移动,从而实现油水层剩余油的挖潜方式方法。

通过在油藏上方设置合适的注水井,通过重力作用,将注入的水推动到较低处,推动原油向采油井运移。

这种方式方法不仅成本低廉,而且效果显著,对于挖掘剩余油具有积极的意义。

1. 酸化技术对于薄差油层来说,酸化技术是一种常见的挖潜方式方法。

通过在差油层中注入酸性液体,可以有效地溶解差油层中的岩石颗粒,使之产生孔隙度增大,提高渗透率,并且能与差油层内的部分矿物结合,形成可流通的孔隙,从而增加油层的产量。

2. 地面压裂技术地面压裂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差油层挖潜方式方法。

通过在油藏下方设置压裂炮孔井,通过压裂技术使得油藏的渗透性得到提高,从而推动原油向井眼运移,实现差油层的有效开采。

王集油田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挖潜策略研究

王集油田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挖潜策略研究

1 油藏 基 本 地 质 特 征
壬 集油 田处 于泌 阳 凹陷北 部斜坡 王集 断裂鼻 状构造 带 ,是一 个被断层 复杂 化 的向南东方 向倾伏 的鼻
状 构造 ,由一 系列 的 断块组成 ,含油 区块包 括东 区 、柴 庄 区 、泌 2 2块 和西 区。砂体 多变 ,油砂体 面积 4
小 ,连续 性 差 ,造 成 储 层 层 间 、 层 内 、平 面 的 非 均 质 性 严 重 ,渗 透 率 0 1 6 1 5 9 m。 ’ 隙 度 . 5 ~ .7 ̄ ,孔
的 开发 效 果 。
[ 关键 词 ] 复 杂 断 块 油 藏 ; 剩 余 油 分 布 规律 ; 挖 潜 策 略 ; 实施 效 果 [ 图分 类 号] TE 2 中 37 [ 献 标 识 码] A 文 [ 章 编 号 ] 10 —95 (0 1 6 2 4 0 文 0 0 7 2 2 1 )0 —0 9 — 3
s —.21 o835( )o16S—.223n 1 ) o86一.811 +.57 oo38I )一 r 551 o16 r n 167i o13 (
o152( )i037S十.。21I ) + .231 5十.89 ̄ o。。7 ( ) 057n 104i o995n
研究 剩余 油饱 和度 。
[ 收稿 日期 ] 2 1 0 1—0 3—1 3 [ 者简 介 ] 李 云 ( 9 4一 ,女 ,1 9 作 17 ) 9 8年西 南 石 油 学 院 毕 业 ,工程 师 ,现 主 要 从 事 油田 开 发 方 面 的工 作 。
第 3 卷第 6 3 期
S 一 T Sw
王 集 油 田剩 余 油 分 布 规 律 及 挖 潜 策 略研 究
李 云 ,王小 卉 ,靳水 生 柴 素 云 ,王 素 青 ( 河南油田分公司 第二采油厂, 河南唐河 。0) 。

水平井挖潜技术在大庆油田高含水后期厚油层剩余油开发中的应用

水平井挖潜技术在大庆油田高含水后期厚油层剩余油开发中的应用

水 平井挖潜 技术在大庆油 田高含水 后 期 厚 油层 剩 余 油 开 发中 的应 用
隋新 光 ,赵 敏 娇 ,渠 永 宏 。 ,马 驰
(1 庆 石 油 学 院 地 球 科 学 学 院 , 龙 江 大 庆 1 3 1 2 2 大 庆 油 田有 限 责 任 公 司 第 一 采 油 厂 。 龙 江 大 庆 .大 黑 6 38 ; . 黑 13 0 } 3 庆 油 田有 限 责 任 公 司 勘 探 开发 研 究 院 , 龙 江 大 庆 601 .大 黑 13 1 6 4 2)
发厚油层顶部剩余油.以往水平井设计与实施 , 基本是 以二维地质 图幅为基础, 综合其 它资料 , 对剩余油
的刻画不 能满 足需 求.为 准确表 征 河道砂 体厚 油层 内剩余 油 的分 布 , 精 细地质研 究成 果 基础 上 , 取储 在 采 层 内部建 筑结构 研究 方法 [ , 量 描述 以层 内夹层 为 分级 界 面 的属 性 分布 . 1定 ] 形成 利用 水 平井 挖潜 高含水 后 期厚 油层 顶部 剩余 油 的开发 技术 .
收 稿 日期 :0 5一 9—2 l 稿 人 : 20 O 2审 傅 广 ; 辑 : 文 礼 编 王
作 者 简 介 : 新 光 ( 9 4 ) 男 , 士生 . 级 工 程 师 , 要从 事 油 田 开 发 调 整 与 设 计 及 油 藏 描 述 方 面 的研 究. 隋 16- , 博 高 主

要: 针对大 庆油田厚 油层沉积特点和高含水后期剩余 油分布 规律 , 应用 水平井 挖潜技 术 。 开发 大庆油 田高古水
后期厚油层上部 剩余油.南一区 甲块南 1 一平 2 水平井的整个 水平井段 位于 目的层 的中、 —2 5 上部位 , 投产初期 含水率

红柳油田高含水期稠油油藏剩余油挖潜方法

红柳油田高含水期稠油油藏剩余油挖潜方法
较 差



KD5 — 2 2 3 井C/ O饱 和 度 测 井成 果 表
3 井 网完 善 潜 力
( ) 、 1 4 “层有进一步 完善井网的潜 力。K 5 1 D 2 块采出程度 只 有:3 ; %,剩余储 量及 剩余 可采储 量丰 富 。其中4 是主 要潜 力 . 4 、 层 。剩 余地 质 储 量分 别 为146 1 万吨 ,剩 余可 采 储量 分 别 为 , .、5 . 5 2
JK 5— 2 t D 2 3 位于该井西: 7 米 处,2 7 月1 : 12 1 : I 年9 日渊试C O,解释结果 / 表明4 ‘ 水淹 ,纵向上动 崩不均衡 。中下部动用程度较 高 .上部 “ 层弱
动 用程 度 低 。
^ 束 &
面 脱 气 原 油 密 度 为0 7 ) 9/ . 一I g m ,地 层 水 总 矿 化 度 为 5 0 一 9 . c 9 35 ¨2 4 /,平t 8 P m /,水 型Ca . 7mg1 ' 9 3 gI J CI ,原始地 层温度 为s ℃ , 7一( 原始地层 压 力1. —1 . .油 层偏薄 ,主力小 层单层有效 厚度 为 2 4 3 MP. 6 3 ~. . 5 m, 0 9 边底水活跃 ,各主力小层油水体秘比在 1 . : 之 I 。 :1 1 h 2 到l 6 J K 5 1 1 3 投 入 开 发 , 先后 经 历 了 产 能 建 没 上 产 阶 段 D 2块 9 年 9 ( 9 3 ~ 7 ) 综 合治 阶段 ( 9 7 ~ ( 3 19 . I ). j o 5 F 19 . 2 )2J、井酬『 密阶 6 X. J u 段 ( 0}3 ) .目前该块 先后有3 2( .~ : 3 个井组转 为蒸汽驱 ,采 不规 9 I I J 井 ,注采井距约2 0 0 m,含油面积2I m ,动用地 质储 量5 5×1 . .k 7 0t . 截 止到2H 年 l ,垦 东5 1 油井总 井4 k ,开 井3 u ,日产液 【7 l } 2块 3l j 1 1t , 日产油17/ ,综 合含水9 .%。累移! 3 o/ d 2t d 03 产油4 2×1 ‘ 8 0t ,累产

解析油水层与薄差油层剩余油的挖潜方式方法

解析油水层与薄差油层剩余油的挖潜方式方法

解析油水层与薄差油层剩余油的挖潜方式方法油水层与薄差油层是油田开发中常见的两种油藏类型,其开发和剩余油挖潜方式方法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本文将就油水层与薄差油层的特点及其剩余油的挖潜方式方法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一、油水层与薄差油层的特点1. 油水层油水层是指在地下形成的一种混合含油、含水的油藏。

由于油水层中含有一定比例的水,使得油层的开发和剩余油的挖潜难度较大。

油水层的油水界面不稳定,水的运移和分布对油藏的开发和剩余油的挖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薄差油层是指储量较小的油藏,通常指厚度小于10米的薄油层。

薄差油层的特点是油层较薄,能产层差,开发难度大。

由于薄差油层中的剩余油一般较少,因此挖潜的难度也相对增加。

1. 油水层剩余油的挖潜方式方法(1) 三维地震勘探技术通过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对油水层进行高精度的地震勘探和分析,确定油水层的构造及沉积特征,从而更准确地预测油层的分布和形态,为剩余油的挖潜提供可靠的依据。

(2) 水驱法对于高含水的油水层,可以采用水驱法进行开发,通过注水的方式推动油层的剩余油向井口运移,从而实现剩余油的产出。

合理的注水井布局和注水压力管理也能够有效地提高油田的采收率。

(3) 优化提高采收率的技术针对油水层特点,可采用提高采收率的技术,如增压采油、提高采收率的化学驱油技术等方式,以提高油水层的采收率,从而实现剩余油的挖潜。

(1) 井网优化通过对已有的井网进行优化调整,合理布置生产井和注采井,以充分利用地下储量,提高采收率,从而实现剩余油的挖潜。

(2) 高效油田开发技术采用水平井、多级压裂、酸压技术等高效油田开发技术,以提高油层产能,充分开发地下储量,挖潜薄差油层中的剩余油。

在中国大庆油田,通过对地震勘探技术的应用和水驱法的推广应用,不断优化提高采收率的技术,使得大庆油田的采收率得到了显著提高,剩余油的挖潜效果显著。

四、结语油水层与薄差油层的开发和剩余油的挖潜方式方法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需要根据不同地质条件和油藏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

解析油水层与薄差油层剩余油的挖潜方式方法

解析油水层与薄差油层剩余油的挖潜方式方法

解析油水层与薄差油层剩余油的挖潜方式方法油水层和薄差油层是油田开发中常见的两种不同类型的油层,它们的产油能力和剩余油储量都有着不同的特点。

在开发过程中,如何挖潜提高这两种类型的油层的产油能力,进而获取更多的剩余油资源,是油田开发工程师不断探索的方向。

本文将对油水层和薄差油层的挖潜方式和方法进行解析。

油水层是指油层与水层相间分布,油和水在地下层中形成不同的层面分布。

油水层的开发难度较大,需要采用一系列的挖潜方式和方法,如下:1.降低水含量:油水层的汇水面积与水含量密切相关,所以降低油水层中的水含量是提高油井产量的有效途径。

可以采用注水、改造油井、调整采油方式等方法,减少油井中的水含量。

2.增加有效孔隙度:油水层的有效孔隙度越大,油井产量也就越大。

可以通过酸化处理、水力射孔等方法增加油井的有效孔隙度。

3.提高采油效率:提高采油效率可以有效增加油井的产出,多井联产、水平井等采油方式可以增加采收率,提高采油效率。

4.拓展油井矿化范围:油水层的有效矿化范围决定了开采的储量和产量。

为了拓展有效矿化范围,可以在不同的区域开采油井,通过不断增加油井的数量,扩大油井的开发范围。

1.提高有效厚度:通过钻探勘探,确定油层的有效区域,采用化学采油等技术提高有效厚度。

3.改良水平井技术:新型的水平井技术能够钻探更长的水平段,利用这种技术可以将油井钻造到更广的油层中,提高采油效率。

4.构建二次采油系统:二次采油系统是通过对已经开采好的油井进行再次采集,来获取剩余油的一种方法。

可以通过铺设采油管网、注水等方法构建有效的二次采油系统,进而提高薄差油层的开采效率。

总之,油水层和薄差油层在开发过程中都需要针对其特有的技术难点采取适当的挖潜方式和方法。

这些技术手段需要不断创新和深入研究,以提高油田的采油效率和储量利用率。

油田高含水期剩余油精准挖潜技术分析

油田高含水期剩余油精准挖潜技术分析

油田高含水期剩余油精准挖潜技术分析我国大部分油田均是陆相沉积型油田,而且油田的平面、储层内和储层间的渗透率改变情况均比较大。

由于油田主要是采取注水方式进行开发,随着开发工作的不断推进,油田的开采也会逐步进入高含水期,而高含水期剩余油的分布也会变得越来越复杂,这样便会增加挖潜油田的难度。

为此,本文首先对油田高含水期剩余油的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接着对其挖潜对策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提高油田的开采潜力及效率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标签:高含水;剩余油;精准挖潜;技术分析1.油田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1.1油田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特征(1)片状剩余油。

片状剩余油是指在注水的过程中,由于水没有驱入,造成剩余油残留于模型的边角位置,进而产生的剩余油。

片状剩余油主要包括两种,一是簇状剩余油;二是连片剩余油,所谓的簇状剩余油指的是四周环绕着较大孔道的小喉道中的剩余油,事实上簇状剩余油属于水淹区内的小范围剩余油块,是注水绕流于空隙中而产生的。

(2)分散型剩余油。

所谓的分散型剩余油,指孔隙占用较少的剩余油,其主要包括两种:一是孤岛状剩余油;二是柱状剩余油。

其中,孤岛状剩余油属于一种亲水孔隙结构的石油,其主要是通过水驱油而逐步形成的,注水顺着亲水岩壁表面的水膜进入,在没有彻底驱完之前,注水已蔓延至喉道,阻止了油的流动,随着孔隙中油滴的不断增多、孔隙不断增大,从而逐步形成了孤岛状剩余油。

而柱状剩余油主要分布在喉道位置,且喉道大部分是由孔隙相连而形成的,且较为细长。

1.2剩余油分布影响因素(1)地质因素。

砂岩的空间分布、碎屑岩的沉积韵律特点、储层的非均质性、沉积层理种类、薄夹层分布以及沉积微相展布等地质因素均取决于沉积条件。

其中,小断层、沉积微上以及储层的非均质性等是影响剩余油的主要原因。

同时,随着构造运动的不断进行,其所形成的裂缝、断层及不整合面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油水的运动,进而对剩余油的分布产生影响。

①断层构造与油层微构造给剩余油分布造成的影响。

探讨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规律与挖潜措施

探讨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规律与挖潜措施

探讨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规律与挖潜措施[摘要]经过长期注水开采,油田进入高含水期,油层内油、气、水交错渗流,剩余油的挖潜难度加大。

高含水剩余油分布研究主要从剩余油分布研究方法、剩余油分布特征、剩余油分布控制因素三方面进行。

总结目前剩余油分布及挖潜技术状况和最新进展,提出周期注水、降压开采等剩余油挖潜措施。

[关键词]油田开发后期剩余油控制因素挖潜措施中图分类号:p61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 (2013)08-257-01前言陆相沉积油田近90%采用注水开采方式,其基本规律是注水开发早、中期含水上升快,采出程度高。

油田进入高含水后期开发后,剩余油分布越来越复杂,给油田稳产和调整挖潜带来的难度越来越大。

剩余油的分布与沉积微相、储层非均质、流体非均质、断层、开发因素(注采关系、井网部署)等诸多因素有关,高含水期的剩余油研究内容不仅要搞清楚剩余油分布的准确位置及数量,还要搞清楚其成因以及分布的特点,并根据剩余油分布规律,采用相应的挖掘技术,提升油田的开发潜力。

1 剩余油分布规律1.1剩余油分布控制因素高含水期剩余油的形成与分布主要受地质和开发两大因素的控制。

地质因素主要指沉积微相,储层微观特征、宏观非均质性,油层微型构造,油藏构造,流体性质等。

开发因素主要指注采系统。

各种因素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共同控制着剩余油的分布。

1.1.1地质因素。

(1)沉积微相控制剩余油的分布。

沉积微相决定储集砂体的外部形态及内部构造,因此也决定着储层平面和垂向非均质性,控制着油气水的运动方向,从而导致剩余油沿一定的相带分布。

沉积微相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为4个方面:砂体的外部几何形态;砂体的延伸方向和展布规律;砂体内部构造;不同微相带影响井的生产情况。

(2)油层微构造和断层构造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

不同的微型构造模式其剩余油富集程度和油井生产情况不同。

油层微型构造对剩余油的分布和油井生产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注聚后期如何继续挖掘剩余油

注聚后期如何继续挖掘剩余油

注聚后期如何继续挖掘剩余油摘要:一类油层注聚后期仍有40%左右地质储量未被采出,如何采取经济有效的方法继续挖掘剩余油,具有非常重要的经济意义;以萨北开发区东部过渡带为例,阐述在经济实用条件下如何采用常规技术进行剩余油挖潜。

关键词:注聚后期;剩余油;常规技术大庆油田一类油层聚合物驱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配套技术,在油田稳产及提高采收率方面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目前,许多一类油层聚合物驱区块已进入后续水驱阶段,但仍有40%左右地质储量未被采出,一些新的开采技术由于耗费大且在应用上还处于不成熟阶段,如何采取经济有效的方法继续挖掘剩余油,具有非常重要的经济意义。

一、聚合物驱油机理及挖潜对象注水开发后,剩余油大多以油膜、油滴的形式存在于油层孔隙中,油滴能否流动不仅取决于油滴两端人工建立的压力差,而且取决于弯液面上附加的毛管阻力。

油滴能否流动取决于毛管数Nc,Nc=um/s,即提高微观驱油效率最有效的途径是降低油水界面张力(s),其次是提高渗流速度(u)及提高注入水的粘度(m);聚合物驱油主要机理是通过提高注入水的粘度降低水油流度比,从而扩大波及体积达到提高驱油效率目的。

从目前理论分析及许多工业化聚合物驱开采结果看,聚合物驱油主要是通过抑制高渗透层注入,增加中、低渗透层的吸入量,从而扩大驱替剂的波及体积,达到挖潜中、低渗透油层剩余油目的闭。

二、注聚后期剩余油分布状况以萨北开发区东部过渡带为例,该区块于2003年1月开始进行聚合物驱开采,2004年10月进入后续水驱,目前区块综合含水96.73%,采出程度43.2%。

从目前开发特征、测试资料及储层发育特征来看,该区块剩余油特征主要分为六种类型。

研究结果表明,大庆油田一类油层聚驱后剩余油类型也属于这几种类型。

(1)厚油层顶部剩余油。

由于区块以发育正韵律、复合正韵律、均质层为主,由于重力分异作用,在厚油层顶部或各韵律层的顶部存在一定数量的剩余油。

(2)构造高点剩余油。

东过一条带位于长垣背斜边缘转折处,为西高东低的单斜构造格局,在驱油过程中油水具有重力分异作用,油气具有向高处移动的特点,因此在构造高点形成剩余油富集。

解析油水层与薄差油层剩余油的挖潜方式方法

解析油水层与薄差油层剩余油的挖潜方式方法

解析油水层与薄差油层剩余油的挖潜方式方法
油水层与薄差油层是油田中常见的两种类型油层。

油水层是指油层中夹有一定数量的
水层,而薄差油层是指油层厚度较薄,难以开采的油层。

为了提高油田的产能和剩余油的
挖潜,可以采取以下方式和方法:
1. 增加注水量:对于油水层,可以增加注水量,通过注入高压水或气体,将油水层
中的油推到采油井附近,加快油的产出,提高采收率。

2. 应用化学药剂:采用适当的化学药剂,如表面活性剂、缓蚀剂等,可以降低油水
层的表面张力,改善油水分离效果,提高油的产出量。

3. 采用增驱技术:对于薄差油层,可以采用增驱技术,如聚合物驱油、碱驱、聚合
物碱复合驱等方法,增加驱动剂的注入量,提高油层的渗透率,增加采收率。

4. 增加井数和井距:对于油水层和薄差油层,可以增加井数和井距,增大采集范围,提高采收率。

5. 进行改造井工程:通过进行油井改造,如水平井、多级水平井、分段压裂等工程
措施,改善油层的采收条件,提高剩余油的释放率。

6. 应用现代采油技术:如注水压裂、聚合物注入、油藏微生物技术等,提高油层的
渗透率,改善开采条件,增加剩余油的采出量。

7. 进行油藏评价和优化开发方案:通过对油藏进行详细的地质、物理、化学分析,
评价油藏的特征和潜力,并制定相应的优化开发方案,提高油田的产能和剩余油的开采效率。

解析油水层与薄差油层剩余油的挖潜方式和方法有很多种,需要根据具体油层的特征
和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技术和措施,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油田的产能和剩余油的开采效率。

探讨非均质油藏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与挖潜

探讨非均质油藏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与挖潜

探讨非均质油藏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与挖潜[摘要]油田进入开发后期,经过强化注水挖潜、精细油藏描述、多次单元整体调整之后,地下剩余油分布更加分散和隐蔽,剩余油分布状况不清晰和难以有效动用是制约现阶段提高开采效果的主要矛盾。

本文通过分析描述影响剩余油分布的控制因素,提高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再认识,指导现场开发挖潜,见到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非均质油藏;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挖潜对策中图分类号:te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09-0070-01前言非均质油藏经过长期水驱和多次注采调整之后,油层压力变化发生变化,地应力随之改变,引起油藏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变化,储层物性发生了很大变化,原始的油藏参数已不能反映目前的油层性质,同时通过油藏描述和日常动态分析中发现,剩余油变化更加复杂,分布更加隐蔽,具有零散性、多样性和分段性的特点,寻找剩余油富集区难上加难。

为此,加强油藏工程、开发地质与数值模拟研究,用剩余油定量描述技术精确“定位”剩余油富集区,充分运用精细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的集成优化优势,建立精确的油藏模型,攻关形成非均质水驱油藏的剩余油富集区定量描述技术,实现任意井点井层、任意网格、任意闭合区域的全方位、多指标剩余油定量描述,剩余油富集区描述实现了定量化、动态化、一体化。

以精细剩余油分布研究基础,按照不同开发单元的开发特征采取相应的技术对策和措施挖潜,较好的改善了开发效果。

1 非均质油藏剩余油分布特征1.1 注采井网不完善近几年的统计资料表明,由于注采井网不完善形成的剩余油约占总剩余油储量的15%~45%。

在动态注采不完善的部位,水淹程度相对较弱,剩余油富集,而在动态注采完善的部位,水淹程度高,剩余油较少,零散分布。

因此开发后期动态注采对应关系完善与否对油层水淹和剩余油分布的影响是很大的。

不管采用何种井网,都有其优势与弊端,都会有由于井网的原因形成的剩余油存在。

例如,行列注采井网,其井网之间的分流线由于油井压力漏斗的关系,形成死油区,油水井排以外的区域注入水波及程度较弱,形成剩余油富集区。

复杂断块剩余油挖潜技术研究

复杂断块剩余油挖潜技术研究

复杂断块剩余油挖潜技术研究随着石油资源的逐渐枯竭,油田开发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在油田勘探中,复杂断块是指地下岩石结构非常复杂,存在着多个断裂带和大量的岩石裂缝,使得原始油气无法完全被开发和采集。

在这种情况下,针对复杂断块内的剩余油气进行有效的开发和挖潜成为了当今石油行业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复杂断块内的剩余油气是石油开发中的重要资源,如何有效地进行开发和挖潜对于提高油田开采率,延长油田产能,增加油气资源储量具有重大的意义。

而传统的地质勘探方法和开发技术难以解决这一问题,开发适用于复杂断块的剩余油挖潜技术成为了当前油田开发的热点和难点。

目前,对于复杂断块内的剩余油挖潜技术研究存在着多种难点和挑战。

首先是地下岩石结构的复杂性,使得传统的勘探方法无法准确地获取断块内的油气分布情况。

其次是复杂断块内油气的运移规律不确定,导致开发技术的难以确定性。

如何有效地进行油气的开采和提高开采率也是当前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针对复杂断块剩余油挖潜技术的研究,有以下几个方向是当前研究的重点:1. 多种勘探技术的综合应用:利用地震勘探、重力勘探、电磁勘探等多种勘探技术的综合应用,对复杂断块的地下结构进行准确的解析,为油气资源的分布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2. 油气运移规律的研究:通过地下岩石的渗透性分析,建立复杂断块内油气的运移模型,为有效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3. 开发技术的改进和创新:针对复杂断块内的油气,研究高效的水驱、气驱、化学驱等开采技术,提高开采率,降低开采成本,实现对剩余油气的有效开发。

1. 多尺度地震成像技术:利用高精度的地震勘探技术,实现对不同地质尺度下的地下断块结构的成像,为勘探和开发提供可靠的地质数据支持。

目前,复杂断块剩余油挖潜技术已经在一些油田的开发中得到了应用,并取得了一些成功的案例。

例如在某油田,通过利用大型地震勘探,成功发现了断块内的大型油气储量,为后续的开发和采集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某油田通过使用高效的水驱技术,成功提高了复杂断块内的油气开采率,延长了油田的产能和寿命。

油气田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与开采策略

油气田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与开采策略

田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与开采策略研究论文:油气田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与开采策略摘要: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油气资源的开采与利用变得更加重要。

本论文旨在研究油气田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与开采策略,以提高油气田开采效率和经济效益。

通过详细的研究问题及背景、研究方案方法、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以及结论与讨论,本论文提供了创新的研究思路和具体的成果。

一、研究问题及背景:油气田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与开采策略是油气田可持续开发的关键问题之一。

传统开采技术往往存在低效率、高成本的问题,导致剩余油资源无法充分开发利用。

因此,研究如何准确分析剩余油分布情况,并制定有效的开采策略,对于提高油气田开采效率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方案方法:1. 油气田剩余油分布分析:采用现代地质勘探技术,结合地质构造、岩性、油层分布等因素,对油气田剩余油进行分布预测和评估。

2. 开采策略优化:基于剩余油分布情况,综合考虑开采技术、开发投资和环境因素等,制定最佳的开采策略,确保可持续开发。

三、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1. 剩余油分布分析:通过地质勘探数据和岩心样品分析,得出油气田剩余油的分布情况,并绘制相应的地质剖面图。

2. 开采策略优化:综合考虑技术、经济、环境等因素,运用数学模型和优化算法,得出最佳的开采策略,并进行经济效益评估。

四、结论与讨论:1. 剩余油分布:根据研究结果,得出油气田剩余油的分布规律,如高含油层、断层影响区等,为后续开采提供了重要指导。

2. 开采策略优化:通过优化开采策略,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同时,还考虑了环境保护的要求,减少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本论文通过研究油气田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与开采策略,提出了一种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并得到了有效的成果。

该研究对于提高油气田开采效率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并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完善开采策略优化模型,并结合新技术新方法来提高油气资源的开采效率和可持续利用水平。

孤东油田七区西北部特高含水期剩余油挖潜技术

孤东油田七区西北部特高含水期剩余油挖潜技术

实 施夹 层下 部扩 射 ,四 个 月后 对 应两 口油 井 见到 了显著效 果 ,7 4 9 —2 —3 E产油 5的 t 由 2. t 1 上升 到 8. t 2 —3 5的 E产油 5 ,7 7 9 t 由 3. 4吨上升到 6. t 7 ,截止 2 0 0 8年 6月仍 保持高 产 ,累计 增油 67 t 22 。 2. 简化 层系 ,挖掘 层间剩 余油 2 孤 东 油 田投 产 后 为 了满 足 高速 开 发 的 需 求 储 层动 用 程 度高 ,七 区西 北 部 经过 多 年 强 注 强采 后 ,层 间矛 盾 E益 突 出 , 因此 l 对 多 层生 产 井 可 实施 机 械卡 封 强 水淹 主 力 层 ,改采 剩 余 油相 对 富 集 的非 主 力 层 ,提 高 储量 动 用 。通 过绘 制 小层 l 米幅 差 微构 造 等 高线 图 ,将 高含 水 层 实施 卡 堵 后单 采 位 于 微 构造 高 点 的剩 余 油 富集 层 ,同 时将 位 于 对 应油 层 构造 低 部 位 的高 含 水 油井 转 注 、水 井提 高 注水 量 完 善注 采 关 系 , 充分 挖 掘 微 构造 高 点 的剩 余 储量 。通 过 分 层微 2 3 t 2 4 0 4 2 。7 8 4 6和 7 4 8 2 —1 6井 分 别 3 构造 图共实施卡 封 7井次 ,见效 7井次 ,累 采 用高 充绕 丝防 砂扶 井生 产 52+ 3和 5 1 计 增 油 3 7 t 5 9。 层, E 油分别达到 4 3 和 3 6 ,累计 增 l 产 .t .t 2. 3堵 调结 合 ,挖掘 层内剩 余油 油 4 1 t 7 0。 孤 东 油 田 七 区 西 经 过 多 年 强 注 强 采 3认识 后 ,层 内矛 盾 E 益突 出 ,层 内高 渗 透 条带 l 油 田开 发进 入 特 高含 水 期后 仍 有大 量 形 成 优 势渗 流 ,水淹 严 重 ,大孔 道 现 象突 分 散 的剩 余 油 富集 区 ,在精 细 油藏 研 究 和 出 。因 此对 油 水 井 间大 孔 道严 重 的 井 ,可 储 层 描 述 的 基 础 上 , 深 化 剩 余 油 富 集 机 实 施 油 水联 动 ,堵调 结 合 ,实施 大 剂 量水 理 、分布形 态认识 ,通 过细分流 动单元 、简 泥砂 干 灰堵 水 ,水井 进 行 深 度调 剖 ,减少 化 层 系 、堵 调 结合 等 手 段建 立 新的 有 效注 注 入 水 沿高 渗 透 条带 的 注 入能 力 ,增加 低 采 井 网 , 引进 涂防 、高 充绕 丝 等防 砂 工艺 渗 透 条 带的 水 驱 动 力 ,提 高 注入 水 的波 及 技 术 提高 难 动 用储 量 动用 程 度 ,实施 特 高 体积。7 24—38 6井位于断 层附近 ,生产 含水 期 剩 余油 综 合挖 潜 ,可以 有 效控 制 特 5 ,砂 层厚 1 8米 ,为正韵律 沉积的大厚 高含 水 期 油藏 的 产量 递减 ,提 高 水驱 油 藏 5 6. 层 ,控 制储量 8. 万吨 ,初期 射开上 部的 采 收 率 。 2 8.2米 ,长 期水驱 的 结果是 底部 大孔 道严 参考文 献 : 重 ,形 成一 个 高 渗低 压 带 ,剩余 油 富 集在 1 刘 仁 君 ,戴 启 德 , 刘 良叔 等 ,孤 东 油 田 储 油 层顶 部无 法 采 出 ,通 过 干 灰封 堵 底部 高 : 渗 低 压 条带 ,同 时主 要 来 水 方 向水 井大 剂 层 研 究 与 开 发 .北 京 :石 油 工 业 出 版 社 , 1998. 1 3~ 1og o 量调剖 ,水井注水压 力由 l 2 1. MPa上升到 2 王 志章 ,吴胜和 ,熊琦 华等,油气田渗流 1 3 P M a,油井 在液量稳定 的情 况下含水 3. 场特 征 .北 京 :石 油 工 业 出版 社 ,2 0 . :I .4 ~ 037 5 5 下降,油量 由 2 8 / . t d上升到 1 t d 累计增 O/ , 51 油 5l2 。在该 区块 共计实施堵调 4井次 , 2t 见效 4井次 ,累计增油 l 2 2 。 6 t 0 2. 4优化 注水 压 力 ,提 高水 驱油 效率 油藏 特 高 含水 开 发 期 , 储 层水 洗 程度 高 ,需 要提 高 注 水量 以 增加 油藏 压 力直 至 接 近 原 始地 层压 力 值 ,在 高 压状 况 下 油水 置换 能 力 增加 ,可 以 延长 油 井在 高 含 水状 态 下的 经 济 寿 命 ,提 高 水 驱油 效 率 。7 2 —38 5 6和 7 4 3 6井含水均在 9 % 以 —2 4 8 8 上,2 0 0 4年 6月以来将对应水井 7 7 8 —2 3 6 和 7 3 6分 别提高 E注水 量 5 I3和 —2 3 8 l 0 T I

浅谈广华油田剩余油分布及挖潜对策

浅谈广华油田剩余油分布及挖潜对策
6 2 . 9 2
4 2 . 2 0 5 3 - 8 8
4 4 . 0 5
2 9 . 3 0 6 5 - 3 9
3 3 . 1 0
1 9 . 6 2 5 5 . 9 2
2 3 . 1 7
9 . 6 7 9 . 4 " 7
9 . 9 3
潜4
1 8 . 5
上升 、自 然递减率逐 渐增大 、层 问出力差异越来越
明显 ,急需 有 效调整 措 施 ;另外 注采 井 网还需 要 不
断完 善 。
油藏为主,广二区主要为构造岩性油藏。油层埋藏
深度1 8 1 4 . 4 ~ 3 3 0 7 . 7 m,属 盐 湖 三 角 洲相 沉 积 。含 油 层 系 为 下 第 三 系潜 江 组 ,潜 一 、三 、 四段 均 有 油 层 , 其 中潜 3 、3 油 组是 主力 油 组。根 据储层 分 类 ,潜三段 属一 、二 类 较好 的储 集 层 。潜 四段 属 三 类 储集 层。 广华油 田1 9 7 0 年9 月 投入 开 发 ,开 发 初 期 按 两 套 层 系开发 。 由于潜 三 段之 间 隔层 条件 较 差 ,所 以
费 安 国 ,刘 昌林 ,余 英
( 中 国石 化江 汉 油 l i t 分 公 司 江 汉 采 油 厂 ,湖 北 潜 江 4 3 3 1 2 3 ) 摘 要 :广华油 田纵 向含 油层 系多,储层 物性相 差 大 ,剩余 油分 布复 杂。近 几年 在 深化精 细油层 对 比的
基础上 ,在广华油田大范围的开展细分层 开采实验 ,利用水平井对薄层 、低渗透油层进行储量动用 ,并结合 老 井 复查对 可疑层 系进 行试 油 ,为广华 油 田稳 产上 产提供 了有 力保 障的 同时 ,指 明 了广 华 油田剩余 油分 布 的 层 系和 未来 潜力 区域 所在 ,并 对潜 力 区提 出下步调 整思路 。 关 键词 :精 细油层 对 比;老 井复查 ;潜 力分析 ;调整思路

濮城油田高含水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规律与挖潜

濮城油田高含水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规律与挖潜

价值工程1油藏概况濮城油田位于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东北部,自文留构造向北东伸展的被断层复杂化的长轴背斜。

南与文留构造带相接,北与陈营构造相连,东与濮城洼陷相邻,西与卫城—古云集构造隔洼相望。

探明含油面积79.31km 2、石油地质储量1.5358×104t ,标定可采储量5007×104t ,标定采收率32.69%。

是一个复杂的陆相断块油田。

发现沙一、沙二上、沙二下、沙三上、沙三中、沙三下、沙四共计7套含油气层系。

主力含油层系为沙一、沙二上、沙二下,石油地质储量1.0386×104t ,占总储量的67.6%。

经过30a 的勘探开发后,油田采出程度达到30%,综合含水为94%,主力含油层系都已进入特高含水后期开发阶段。

近年来围绕提高采收率进行了精细的研究与挖潜,水驱效果不断得到改善,充分显示了油田在高含水后期开发中通过进行深度精细开发的潜力。

2濮城油田剩余油分布规律2.1剩余油微观分布濮城油田投入开发以来,共计实施8口密闭取心井,建立了精细的储层水驱模型,基本搞清了储层微观剩余油分布规律,为油田二次开发决策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其中高含水后期取心3口,分别在沙一下油藏中部、濮53块沙二上2+3、沙二下中部。

取心时油藏处在采出程度较高的特高含水后期开发阶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通过对密闭取心井资料分析:相对高渗部位(层)水驱程度很高,剩余油饱和度低,主要是分布在细小孔隙内或孔隙内壁,水驱提高采收率难度大;相对低渗部位(层)水驱程度低,仍然有较多的剩余油,是水驱提高采收率的主要目标。

长期注水开发使储层性质发生较大变化,孔隙度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渗透率变化较复杂、含油饱和度逐渐降低、泥质含量降低、粒度中值增大。

2.2剩余油宏观分布濮城油田目前剩余油赋存状态主要表现为:中渗油藏剩余油普遍存在,局部富集;低渗油藏剩余油普遍存在,连片分布;特高含水油藏剩余油普遍存在,高度零散。

从剩余储量分布特征上看:层间剩余油仍为主要开发对象,平面上剩余油区域主要分布在构造该部位、砂体相带变差部位,沉积相是控制宏观剩余油的主要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田开发中后期剩余油挖潜方法
摘要:目前我国多数油田都已进入开发后期,综合含水率为85%以上,一些老区块含水更是高达90%以上。

本文概括了目前国内外研究剩余油分布的几种常用的方法,为现场工作人员提供了理论帮助,并对剩余油分布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剩余油高含水挖潜方法
前言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老油田都已经处于高含水期。

高含水期油田开发与调整的研究内容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即“认识剩余油,开采剩余油”,其难度比处于低、中含水期的油田要大得多。

重要难点之一就是确定剩余油分布及其饱和度变化规律,这是因为我国注水油田大多经历了几十年的开发与调整,地下油、气、水分布十分复杂,但这是一项必须解决的、有重大意义的问题。

一、国内外剩余油研究状况
现在国内外对于剩余油的研究可分成3大项:宏观剩余油分布研究、微观剩余油分布研究和剩余油饱和度研究。

前两者是对剩余油分布的定性描述,而饱和度的研究是针对剩余油的定量表征。

1、剩余油宏观分布研究
这一部分是在宏、大、小规模上研究剩余油的分布。

(1)驱油效率与波及系数的计算
一般在油藏、油田、油区甚至在全国的范围内进行研究,求出驱油效率与波及系数的平均值,以提供剩余油的宏观分布特征,为挖
潜方向的决策提供依据。

(2)三维地震方法
在油田开发中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①在高含水期油田或老油区中寻找有利的原油富集地区。

利用三维地震等综合解释技术进行精细油藏描述,改善了开发效果的例子不胜枚举;②监测油田开发过程。

(3)油藏数值模拟方法
利用油藏数值模拟研究油层饱和度,可以计算整个油层中饱和度在空间上随时间的变化,并可预测未来饱和度的变化,因此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这一方法主要用于两个方面:利用动态拟合的方法确定实际油藏中的含油饱和度分布,直接指导生产,这已在国内外油田开发中普遍使用;进行不同地质条件、不同驱动方式油层内饱和度分布的机理研究。

(4)动态分析方法
动态分析是利用油田生产的各种数据和测试资料来研究剩余油分布,是一种直接而方便的方法。

根据研究结果采取的调整措施,特别是单井调整措施,往往迅速见效,因而在我国应用十分普遍。

(5)沉积相方法
油层的沉积相类型以至层理等微沉积相类型不同,在注水开发后都会形成特定的剩余油分布特点。

陆相沉积是中国油田地质的基本特征,中国是世界上陆相油田产油大国,95%的原油产量来自陆相油层。

由于陆相油层渗透率的非均质性特别严重,在同一油层中注
水将会出现弱水淹、中等水淹和强水淹。

陆相沉积砂体规模小、变化大,因此,平面上储层物性的变化是控制剩余油分布的重要因素。

我国油气储层种类丰富多彩、十分复杂多变,主要表现在层数多、厚度小、横向变化快、连通性差以及非均质性较严重。

(6)检查井、观察井研究方法
利用油基泥浆取心、密闭取心和大直径取心方法,在水淹油层取心,研究剩余油的分布,这种常用的方法在我国已大量使用。

利用取心资料的试验结果,可以用于多方面的研究。

2、剩余油微观分布研究
剩余油的微观分布研究是在“微规模”尺度上研究剩余油的分布。

具体分以下几种:
(1)微观物理模型研究
(2)剩余油的物理化学性质及组分研究
(3)孔隙结构及微观驱替机理研究
3、剩余油饱和度的研究
剩余油饱和度的研究可以在各种规模上进行,其目的是为了定量地描述剩余油的饱和度,确定剩余油的开采动态和提高采收率的方法,从而进行经济分析与效果评价。

4 、开发地质学方法
其核心内容是通过油藏地质精细描述,揭示微构造、沉积微相及油藏非均质性对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控制作用。

应用储层相控建模、岩石物理相、流动单元、神经网络等研究手段寻找剩余油分布
的富集区。

(1)储层相控建模技术
通过检查井取心的四性关系分析,形成关键井储层参数的二维数据体,在沉积微相边界的控制下,应用随机建模的方法勾绘沉积成因的二维储层参数图,研究储层参数的二维空间展布,从而形成在沉积微相控制下的储层二维可视化。

(2)岩石物理相方法
该方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方法,岩石物理相表现为现存的孔隙网络特征,包括储层的宏观物性及储层孔隙结构模型。

该方法根据平面渗透率与剩余油的关系,主要流动孔喉与剩余油的关系等,应用地质统计学方法,将研究区划分为多个级别的岩石物理相。

(3)储层流动单元划分方法
该方法主要根据反映流动单元特征的储层参数,运用地质统计学方法将储层划分为不同级别的流动单元,在不同级别的流动单元中油水渗流是有差异的。

(4)人工神经网络法
人工神经网络方法以丰富可靠的检查井资料、测井资料为基础,利用神经网络识别技术,实现任意井点薄差油层水淹程度的自动判别(定性判别)。

(5)微构造的研究
在重力分异作用下,剩余油富集区不仅仅局限于高部位大型背斜内;低部位的正向微构造和小断层遮挡所形成的微型屋脊式构造也
是剩余油集中部位。

5、油藏工程方法
常用的有示踪剂技术、含水率法、水驱特征曲线截距法、物质平衡方法、生产资料拟和法以及水动力学方法和不稳定试井法等。

但这几种方法不能确切反映剩余油饱和度平面分布的差异。

6、测井方法
根据井眼条件的不同,可以分为裸眼井测井和套管井测井两大类。

7、数值模拟方法
数值模拟技术是在不同储层、井网、注水方式等条件下,应用流体力学模拟油藏中流体的渗流特征定量研究剩余油分布的主要手段。

8、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方法
该方法主要根据沉积基准的原理,详细划分对比储集层,建立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框架,此时等时地层格架与一定级次的流动单元相一致,控制了砂体储集层内一定规模的流体流动,同时由于沉积物的体积分配与相分异的结果,砂体储集层的非均质性特征与基准面之间存在对应关系,为注水对应分析及剩余油预测提供了依据。

9、微观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研究
研究微观剩余油主要在显微镜下观察岩石切片,在镜下观察水驱油时油滴在岩石孔道的分布情况,通过对微观剩余油的研究,将规律推广到确定宏观剩余油的分布上。

二、存在的问题
回顾剩余油分布的研究,人们已经从不同角度、基于不同的原理提出了各种剩余油分布的研究方法,但在实际应用中这些方法与人们的期望还相差一定距离。

由于生产制度、开采速度、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油的分布不均,这样就形成了剩余油。

目前认识到的影响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地质因素有:①储层横向的相变和非均质性;②构造起伏和断层的切割;③层内沉积物的非均质性;④井间渗流特征形成的滞流区。

另外,人为的因素如注采井网的部署也影响剩余油的分布。

剩余油富集区的位置一般在:(1)油层中断层附近;(2)岩性变化剧烈的地区;(3)现有井网未控制住的边角地区;(4)注采井网不完善地区;(5)非主流线的滞流区;(6)构造较高部位或构造局部高点。

三、剩余油研究的发展趋势
对于具有一定地质—物理性质和开发条件的具体油田来说,在最有利的经济指标情况下选择最合适的方法使得可采储量和采油水
平显著提高。

在地下的剩余油中,找到微构造控制的剩余油是最好的选择。

对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微观”与“宏观”研究是同样重要的。

微观剩余油同样是残留在地层中的剩余油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巨大的挖潜潜力,也是提高驱油效率的首要任务之一。

研究剩余油的形成与分布机理,必须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入手,从本质上研究影响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影响因素,从而提高驱油效率。

参考文献:
[1]靳彦欣、林承焰、贺晓燕、王慧芳.油藏数值模拟在剩余油预测中的不确定分析.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8(3):22~29
[2]陈元、刘中云、曾庆辉.储层横向相变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油气采收率技术,1998.5(1):45~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