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健康讲座
教师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教师心理健康知识讲座](https://img.taocdn.com/s3/m/5a4fc990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d3.png)
教师心理健康知识讲座1. 前言教师是社会培育和引导下一代的重要角色,承担着巨大的责任和压力。
然而,教师的心理健康却常常被忽视。
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和管理自己的心理健康,本讲座将介绍一些与教师心理健康相关的知识和技巧。
2. 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教师的心理健康对于他们个人的发展和工作的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更能够应对挑战、积极面对工作,以及更好地与学生和同事建立良好的关系。
同时,教师心理健康还会通过他们的行为和情绪状态对学生产生影响,进而对学生的研究和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3. 教师心理压力的源泉3.1 工作压力教师的工作压力主要来自于高强度的工作、学生成绩的压力、与家长的沟通等方面。
这些压力会导致教师情绪不稳定、身心疲惫甚至出现焦虑和抑郁等问题。
3.2 教育体制和社会环境压力教育体制和社会环境的压力对教师心理健康也有较大影响。
例如,教育政策的频繁变动、家长的不理解和不支持、学生的行为问题等,都会增加教师的压力,进而影响其心理健康。
4. 提升教师心理健康的方法和技巧4.1 建立良好的工作与生活平衡教师应该合理安排工作与生活的时间,避免长时间紧张的工作状态。
建立适当的休息和放松的机制,可以有效缓解工作压力。
4.2 寻求职业支持和同事间的互助教师可以寻求学校提供的专业支持,如心理咨询和培训。
同时,与同事之间的互助和倾诉也是缓解心理压力的有效途径。
4.3 培养良好的心理调适技巧教师可以研究一些心理调适技巧,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积极思考和寻找乐趣等。
这些技巧有助于提升自己心理健康的水平。
5. 总结教师的心理健康对于他们自身和学生的学习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了解和处理好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对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希望通过本讲座,教师能够更加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学会有效应对压力,以健康的心理状态投身于教育事业。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https://img.taocdn.com/s3/m/aa62f677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2e.png)
换位思考图示一:少女与老妇
辽奸简虹醒啡馅唬耍雪撩税妮烃绦审品您谦茎亮峙义削营站迟揣彤亨倒苯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
换位思考图示二:花瓶与人头
(四)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认知法 1 阅读和听故事: 2 多媒体教学 3 艺术欣赏 4 联想活动 5 认知改变 6 参观访问:
骚箔火号傣误忆阻癸诽缠秘淳椰裴凸瞩陆匠窍牢乞接肤璃彼瘁糟峭褒之咽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
蛹艺忱磷赎嫂考奸央篡瓶宵邓杆燕硬监闹臃言柿删郑适严新登驮聂垒待妄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
太极图:万事万物,皆有阴阳;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阴阳互动,此消彼长。
阴阳辩证疗法
铀襄湘于种值释矮翔攘矣滨整昌谐泪冗姥国湿谴恐卵婴泳衣九盗莉享琐祥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
操作法 1 游戏 2 工作: 3 测验: 4 讲演: 5 绘画 : 6 唱歌:
废扎贯拢横仓沮贺袋释珊逗卒腆焚墓色孙雀设娶溉攘烬溉隐旅絮捷治肿艳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
集体讨论法 1 专题讨论: 2 辩论 3 脑力激荡 4 配对讨论法: 5 六六讨论法: 6 意见箱:
中小学教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理健康培训讲座
心理健康教师
阵褥勇搐蠢细膛权失邀采妹锥产屋气毯岸执蜂淳分哗鸯怔桅复谎扛修话惶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
知识不足是次品; 品德不好是危险品; 身体不好是废品; 审美不好是处理品; 劳技不好是积压品; 心理不好是易碎品.
像扑颗刺荧溢棍蝉抗办酉拖窒唁烙六卞仙排林呀订皆禾饿海锻羌郸敏排擦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
教师心理健康讲座讲稿博客
![教师心理健康讲座讲稿博客](https://img.taocdn.com/s3/m/c16fe669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98.png)
教师心理健康讲座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们聚集在这里,共同探讨一个与教师息息相关的话题——教师心理健康。
在当今社会,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和挑战。
因此,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对于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首先,教师心理健康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一个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很难保持对工作的热情和专注,也难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其次,教师心理健康对于学生的成长也有着重要影响。
教师的言行举止、情绪状态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能够为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榜样,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二、常见心理问题及原因工作压力过大:由于工作繁重、竞争激烈等原因,许多教师感到工作压力过大,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1.人际关系紧张:教师与同事、领导、家长之间的沟通不畅,容易产生矛盾和冲突,影响工作和生活。
2.职业倦怠:长时间从事教育工作,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失去工作热情和动力。
三、自我调适方法与技巧1.学会放松:通过运动、音乐、阅读等方式缓解工作压力,保持心情愉悦。
2.积极应对:面对问题时,要积极寻找解决办法,不要逃避或拖延。
3.寻求支持:与同事、朋友、家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困惑,获得支持和帮助。
4.调整心态:保持乐观的心态,相信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勇敢面对挑战。
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1.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成长需求,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2.倾听学生:倾听学生的想法和感受,了解他们的需求和问题。
3.关爱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给予他们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4.引导教育:以身作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五、有效应对工作压力1.合理规划工作: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表,避免工作堆积和拖延。
2.提高工作效率:采用科学的工作方法和技巧,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3.寻求帮助和支持:与同事、领导、家人等交流合作,共同应对工作压力。
2024年教师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稿
![2024年教师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稿](https://img.taocdn.com/s3/m/f9e646b4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40.png)
2、创造环境,建立一个民主、平等、互相尊重的学校心理环境
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主体队伍,平均受教育程度较高,民主意识,参与意识相对较浓,心理需要层次较高,因此在学校这个小社会里,率先实行广泛而真实的民主,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学校领导要树立民主、平等的观念,多一些人情味,少一点“枪药”味,在学校内部营造一种互相尊重,平等相待的宽松和谐的心理氛围,使教师置身其间能有一种人际安全感,既欣赏自己,又悦纳别人,使身心健康得以维护和发展。因此,学校的各项制度,政策或规章的制订都必须以教师的心理需求为基础并力求满足教师各方面的心理需要,各种改革措施的实行必须考虑到本校实际,注意并考虑到教师的心理认同感与心理适应期。同时推行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提高教师的工作生活质量,民主治校,加强教师对学校决策的参与程度和参与质量,让教师真正体验到自己掌握自己命运的主人翁感。
二、改善教师心理健康的措施:
现实生活中,工作的压力不会减轻,社会家长对教师的要求也绝不会降低,教师之间的竞争也永远存在,我们不可能改变客观存在,更不可能降低教育教学要求来换取教师心理的平衡。因此,面对教师的各种心理问题,应如何去了解、关心,使之成为一种动力,提高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质量,这是值得人们每一位学校管理者深思和重视的,也是提高我们领导艺术的有效途径。因此,正确了解和理解新时期教师心理需要,关注教师心理健康,为教师的心理健康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是我们搞好学校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教师听心理健康讲座心得体会(15篇)
![教师听心理健康讲座心得体会(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022f2b7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c4.png)
教师听心理健康讲座心得体会(15篇)培训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认识自己的职业价值,增强职业认同感,从而更好地投入教育工作。
下面是小编的为您带来的《教师听心理健康讲座心得体会(15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教师听心理健康讲座心得体会【篇1】这次参加了区教育局组织的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受益匪浅,感想颇多。
我想就此问题谈谈自己肤浅的体会。
一、使我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通过培训学习,使我对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从少到多,由浅入深。
使我认识到:健康不仅是身体上没有任何疾病,而且也包括心理方面没有任何问题,如能正确了解和接纳自我,能正确地感知现实并适应现实,良好的适应及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平衡过去。
二、懂得了教师应具备健康的心理。
我认为,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
教师的衣着举止,言谈风度,以及待人接物等,都会使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
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一名优秀的教师,会在课堂中营造出和谐与温馨的气氛,让学生如沐春风。
因此,教师完善的心理素质,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出发点。
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不断地完善品德修养,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三、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其一生都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我们总能在报纸或新闻中看到学生自杀的事例,为学习,为人际关系等等,且有增长的势头,这就说明现代学生承受心理压力的能力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人只能由人来建树,我们工作的对象是正在形成中的个性的最细腻的精神生活领域,即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识。
因此,教师要运用“同样的东西”对学生“施加影响”。
所以,在层出不穷的新现象、新问题面前,心理健康教师力求“对症下药”,从心灵上给予学生鼓励和信心,了解学生的不良心理的成因,既包括学校因素,如单调枯燥的学习生活,也包括家庭、社会因素,如家庭的生活环境、抚养环境,社会风气等。
《教师心理健康讲座》课件
![《教师心理健康讲座》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c6bf76e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79.png)
挑战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使得教师在工作中 需要应对各种复杂情境和问题,如学 生管理、教学创新等,对教师的心理 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02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及影响
教师常见的心理问题
01
02
03
04
职业倦怠
长时间高强度工作,导致教师 对工作失去热情和动力。
工作压力过大
由于工作负荷过重,使教师长 期处于紧张状态。
教师自我反思
策略
鼓励教师参与社区活动, 建立教师互助组织,提供
家庭支持
实践二
实施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
效果
增强教师心理素质,提高 应对心理问题的能力
05
结语
教师心理健康对教育事业的重要性
1 2
教师心理健康影响教学质量
心理健康的教师能够更好地应对工作压力,保持 积极的教学态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心理健康促进师生关系
心理健康的教师更能够理解和关注学生的需求,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3
教师心理健康促进教师个人成长
心理健康的教师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提升个人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倡导全社会共同关注教师心理健康
01
提高社会对教师心理健康的认知
通过宣传和教育,让社会更加了解教师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问题。
建立支持教师心理健康的机制
学校和政府应提供心理咨询、培训和休息等支持措施,帮助教师维护心
理健康。
03
鼓励教师自我关爱
教师应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学会自我调节和寻求帮助,保持良好
的心理状态。
THANKS
感谢观看
建立积极的教师关系网络
与同事建立良好关系
01
互相支持、分享经验,共同成长。
教师心理健康讲座心得体会【范例15篇】
![教师心理健康讲座心得体会【范例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146208f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f7.png)
教师心理健康讲座心得体会【范例15篇】教师心理健康讲座心得体会1对方的感觉—————决定着别人的感觉。
决定别人的感觉,就要读出别人的感觉。
作为一名教育者,领导的期望,社会、家长的期待,孩子发展的需求,更加上自身知识和能力的匮乏,这些都感觉身心都是飘乎乎的。
为此,我十分困惑和迷茫。
很庆幸参加了这次心理健康专题培训,通过听取专家的讲座,使我了解了教师心理健康的观念和基本知识。
这次培训让我受益最深的就是如何应对教师的心理问题:1、保持心理健康。
(1)教师要培养积极的自我意识,要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优缺点所在,正视自己的喜怒哀乐,既不妄自菲薄,也不自我膨胀,不过分苛求外部环境,以避免因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落差而造成的心理冲突。
(2)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
教师在工作中难免会与领导、同事及学生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它会使教师受到打击而自怨自艾、退缩、逃避等。
这时要用言语反复提醒自己,进行自我暗示,促进自己乐观向上,善待生活,充满激情。
(3)及时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遇到烦恼,不要闷在心里,可找几个知心朋友谈谈心、调节心理平衡。
2.提高综合素质。
教师应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促进自己可持续发展,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保持乐观的心态和幽默的情绪(1)教师自身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非常重要。
教师的乐观精神主要包括宽容精神、赏识意识和有激情地生活。
(2)教师要有广泛的兴趣,健康幽默的情绪,平静愉快的心境和活泼开朗的性格教师在工作中所表现出的积极乐观、热爱生活、勤奋工作的风貌,都会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与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培养。
同时也对学生今后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懂得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非常必要。
感谢这次培训,让我在今后的工作中重拾信心。
让我知道教育者的条件,心理活动本质就是一种感觉。
教师心理健康讲座心得体会2这次参加了学校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受益匪浅,感想颇多。
我想就此问题谈谈自己从这次培训中获得的体会。
教师心理健康讲座稿3篇
![教师心理健康讲座稿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322a0b8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ae.png)
教师心理健康讲座稿
第一篇:认识性健康,掌握正确知识
性健康既是生理健康,也是心理健康。
它对每个人都很
重要,而正确的性教育是性健康的基础。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很多人对性健康的认识仍然比较浅薄,对于一些性行为的危害和预防措施也并不了解。
因此,本文将从认识性健康、掌握正确知识两个方面来讲述性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对于青春期的少年来说,性健康教育既可以提高他们自
我保护的意识,也可以让他们更好地掌握生殖知识,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和误解。
而对于成年人来说,性健康教育不仅可以促进他们身心健康,还可以预防许多性导致的疾病,降低性生活带来的心理压力。
然而,由于人们传统的观念以及社会各种不良现象的影响,导致很多人对性健康抱有误解甚至排斥。
有些人认为性只是生育的手段,有些人认为性前必须在心理上和人格上达到高度的充实和准备,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忽视性健康的重要性。
性教育可以为大家普及正确的性知识和性道德规范,使大家能够消除错误的看法,正确地看待性,维护和保护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掌握正确的知识,也是性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许多人
对性知识的了解都停留在表面上,甚至存在着许多错误的认识和信息。
这些误区不仅会使人对自己的身体产生错误的理解,也会影响到性生活的质量和健康。
因此,性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让人们全面、正确地了解生殖健康、性生理、性疾病、
性心理等方面的知识,帮助人们掌握正确的预防措施,从而保证人们能够安全、健康地度过性生活。
总之,认识性健康、掌握正确知识是性健康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
只有正确的认识和知识才能使我们更好地维护、保护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享受到快乐的性生活。
教师心理健康知识讲座课件
![教师心理健康知识讲座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f3b89b4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1c.png)
教师心理健康知识讲座课件目录一、心理健康概述 (1)1. 心理健康定义及重要性 (1)2. 心理健康与教师职业关系 (3)二、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3)1. 教师心理健康总体状况 (5)2. 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 (6)三、心理健康标准与特征 (7)1. 心理健康基本标准 (8)2. 良好心理状态特征表现 (9)四、心理调适与压力管理技巧 (10)1. 自我认知与情绪调控技巧 (11)(1)自我观察与评估方法 (12)(2)情绪识别及情绪调节策略 (13)2. 压力管理方法与技巧应用 (14)(1)压力来源分析及应对措施 (15)(2)有效应对压力方法介绍 (16)五、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提升 (18)一、心理健康概述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心理和行为方面保持良好、稳定和适应社会需求的状态。
它涉及到情感调节、应对压力的能力、人际关系的和谐以及良好的自我认知。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竞争的加剧,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其心理健康不仅关乎其个人成长,更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教师心理健康的特点包括:情感平衡,能够积极地面对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困难和挑战;人际关系良好,与学生、同事和家长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自我认知准确,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有清晰的发展目标;应对压力的能力较强,能够在压力面前保持冷静和理智,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
维护心理健康需要教师具备自我调节的能力,掌握一些有效的心理调适方法,如合理宣泄情绪、寻求社会支持、进行心理咨询等。
学校和社会也应该为教师创造一个有利于心理健康的环境,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1. 心理健康定义及重要性在当今社会,心理健康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心理健康不仅指的是缺乏情绪和心理障碍,同时还是指一个人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潜能,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以及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心理健康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使得个体能够在生活中保持平衡、稳定和发展。
教师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教师心理健康知识讲座](https://img.taocdn.com/s3/m/18963f9d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0d.png)
教师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尊敬的各位教师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举办一场关于教师心理健康知识的讲座。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工作并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因为只有心理健康,我们才能更好地教育、关爱学生,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1.概述在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时代,教师们往往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长时间的工作、学生的压力,以及家庭和社会的各种因素,都会对教师们的心理健康带来困扰。
因此,本次讲座旨在帮助大家了解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学习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压力,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
2.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作为教师,我们的心理健康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只有当我们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才能更好地感染和影响学生。
同时,教师的心理健康也关系到自己的个人幸福和职业发展。
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拥有更多的积极情绪和工作动力,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
3.教师心理压力的来源和影响教师的心理压力主要来自于工作、学生和家庭等多个方面。
工作带来的压力可能源自于工作量大、任务繁重、时间压力等因素,容易导致教师产生疲劳和焦虑。
学生带来的压力常常体现在学业和行为表现上,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心理和情感支持。
而家庭的压力由于工作与家庭的平衡问题而产生,如果无法得到妥善处理,可能会对教师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4.教师心理健康的管理策略心理健康管理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过程,需要教师们主动采取一些措施来调适情绪、缓解压力。
首先,我们要学会规划和管理自己的时间,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避免工作过度和疲劳。
此外,良好的社交支持也是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我们可以与同事、朋友进行交流,分享彼此的困扰和快乐。
同时,培养自己的爱好和兴趣也是缓解压力的有效方法,可以通过阅读、运动、音乐等方式找到放松自己的途径。
5.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心理健康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我们需要培养一些良好的习惯和技巧来保持心理健康。
首先,我们要学会正确认识自己,接受自己的不足与错误,并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挑战。
关爱教师心理健康讲座内容
![关爱教师心理健康讲座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f10e1da8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4f.png)
关爱教师心理健康讲座内容
关爱教师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一个可能包含的讲座内容:
引言和介绍:
引入关爱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目的。
介绍讲座的目标和内容。
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解释教师工作的特殊性,以及面临的工作压力、情绪负荷和心理挑战。
强调教师心理健康对教育工作和学生的影响。
常见的教师心理健康问题:
介绍常见的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如工作压力、情绪困扰、职业倦怠、情绪管理困难等。
分析这些问题可能的原因和影响。
管理教师心理压力和情绪:
提供应对教师心理压力的方法和技巧,如时间管理、工作分配、寻求支持等。
强调积极应对策略,如放松训练、运动、社交活动等的重要性。
探讨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和有效的情绪调节技巧。
建立支持网络和资源:
强调教师建立互相支持的社交网络的重要性,包括同事、家人和朋友。
介绍可以提供支持和帮助的资源,如教育机构的咨询服务、专业心理咨询师等。
个人自我关怀和养护:
强调教师自我关怀和自我养护的重要性。
提供身心健康的建议,如定期锻炼、饮食均衡、良好的睡眠习惯等。
总结和鼓励:
总结讲座的内容和重点。
鼓励教师提高对自身心理健康的关注和积极参与促进心理健康的活动。
问答环节:
开设问答环节,回答听众关于教师心理健康的问题。
这样的讲座将提供教师关心和维护心理健康的信息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压力和挑战,提高工作效能和生活质量。
同时,它还鼓励建立一个关怀和支持教师心理健康的校园环境。
教师心理健康演讲讲座稿5篇
![教师心理健康演讲讲座稿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f6d0f12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3b.png)
教师心理健康演讲讲座稿5篇教师心理健康演讲讲座稿【篇1】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晨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爱我,给心灵一片阳光。
本周是我校确定的首届"心理健康周"。
"心理健康周"的由来要从"心理健康日"说起,本周的5月25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全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日。
"5 25"的谐音即为"我爱我",提醒青少年学生"珍惜生命,关爱自己"。
5月25日当周就是"心理健康周"。
我校首届"心理健康周"期间,将组织心理知识宣传,召开心理班会,邀请心理专家讲座等系列活动,以推进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老师们、同学们,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按照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绝对健康的人应该是没有的,今天的你可能非常有安全感、幸福感,明天的你可能就会遇到让你很不安全的烦心事……所以要使自己的心理更多地处于健康状态,我们就需要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关爱自己。
我爱我,首先是要悦纳自己。
心理学家指出,在人们的心理活动中,自信或自卑的自我评价有很大的不同。
自信的人经常会把自己看作是有价值的、能干的人;自卑的人恰恰相反。
人们的许多痛苦,往往来自于不接纳自己。
据调查发现,中小学生中有15、3%的同学不满意自己的相貌、体形;38、7%的同学不满意自己的学习状况;15.9%的同学不满意自己的健康;15.8%的同学不满意自己的性格……中国达人秀,选秀达人刘伟,因为电击失去了双臂,但他顽强乐观,19岁时学习用脚趾弹钢琴,让人钦佩,更难得的是他的乐观和阳光,笑容那么灿烂!活得真精彩!悦纳自己,简而言之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怨天尤人,从容、坦然地面对一切。
我爱我,还要关注自己的情绪,及时处理自己的不良情绪。
在我们平时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莫名的惆怅和迷惘,难耐的焦虑、压抑和孤独,因为考试失败的伤心;因为老师的批评而委屈;因为同学的误解而难过……这些都是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遇到的消极情绪。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https://img.taocdn.com/s3/m/e7fdf2ad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0d.png)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为大家带来一场关于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
在这个充满挑战和压力的教育环境中,我们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问题,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症状及原因、提升教师心理健康的方法与措施。
一、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教师是社会培养未来的引路人,而健康的心理状态是教师工作的基石。
正确认识和重视教师心理健康对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心理健康的教师能够更好地与学生相处,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同时,教师的心理健康也直接影响着教师自身的职业发展和工作满意度。
因此,我们需要关注、呵护和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
二、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症状及原因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主要体现在情绪波动大、焦虑压力高、心理疲劳等方面。
这些问题的原因可以从多个层面来分析。
首先,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导致了工作压力的加大,特别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家长的期望以及学校管理的各种要求都是潜在的压力源。
其次,教师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弱,缺乏应对压力的有效途径。
另外,长期的工作环境和教学压力也使得教师容易感到孤独、疲惫和无力应对。
因此,我们需要积极探索适合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三、提升教师心理健康的方法与措施为了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建立健康的心理态度。
教师要正确理解工作的本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对待工作中的挑战和压力要积极乐观,灵活处理。
其次,加强自我调适能力。
教师应该学会自我放松、自我调节、自我培养,找到适合自己的消除压力的方式,如锻炼身体、读书写字、交流倾诉等。
另外,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提升教师心理健康的关键。
与同事、家人、朋友保持良好的关系,能够提供支持和理解,减少教师的孤独感和压力。
最后,学会寻求和接受帮助。
有时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仅需要自己的调节,更需要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来提供支持和指导。
教师心理健康讲座ppt课件(2024)
![教师心理健康讲座ppt课件(2024)](https://img.taocdn.com/s3/m/c242cf4c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19.png)
教师心理健康是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
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教育
事业的发展。
2024/1/29
7
02
教师常见心理问题与表现
2024/1/29
8
情绪问题
01 焦虑
持续担忧、紧张不安,无法放松,影响工作效率 和睡眠质量。
02 抑郁
情绪低落、缺乏活力、兴趣丧失,可能导致教学 热情下降、与学生互动减少。
2024/1/29
5
教师职业特点及压力来源
教师职业特点
承担教书育人使命,需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同时面临工作压力、 职业发展压力等多重挑战。
压力来源
工作压力(如教学任务繁重、学生管理难度大等)、职业发展压力(如职称晋升竞争激烈、学 术成果要求高等)、家庭压力(如家庭与工作的平衡问题)等。
03 愤怒与暴躁
易怒、情绪不稳定,可能对学生和同事产生负面
影响。
2024/1/29
9
人际关系问题
01
02
03
与同事关系紧张
竞争压力、沟通不畅或性 格冲突可能导致同事间关 系紧张。
2024/1/29
师生关系不佳
缺乏有效沟通技巧、对学 生期望过高或过低等因素 可能影响师生关系。
家庭与工作失衡
投入过多时间在工作上, 可能导致家庭关系疏远, 产生内疚和无助感。
3
01
教师心理健康概述
2024/1/29
4
心理健康定义与标准
心理健康定义
指个体在心理、情感和行为方面的良好状态,具有正常 的智力、积极的情绪、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格和 适应能力。
心理健康标准
包括认知能力、情感状态、意志品质、个性特征、社会 适应等方面,具体表现为智力正常、情绪稳定、意志坚 强、行为协调、人际关系良好等。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讲座](https://img.taocdn.com/s3/m/e3c8716b7e21af45b307a897.png)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第一讲教师心理健康一、教师心理健康(一)教师心理健康标准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心理研究中心主任俞国良提出教师心理健康新标准:第一,对教师角色认同,热爱教育工作,勤于教育工作,能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去,将自身的才能在教育工作中表现出来并由此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并免除不必要的忧虑。
第二,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具体表现在:(1)了解交往双方彼此的权利和义务,将相互之间的关系建立在互惠的基础上,个人的思想、目标、行为能与社会要求相互协调;(2)能客观地了解和评价别人,不以貌取人,也不以偏概全;(3)与人相处时,尊重、信任、赞美、喜悦等正面态度多于仇恨、疑惧、妒忌、厌恶等反面态度;(4)积极与他人做真诚沟通。
教师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师生互动中表现为师生关系融洽,教师能建立自己的威信,善于领导学生,能够理解并乐于帮助学生,不满、惩戒、犹豫行为较少。
教师心理健康-俞国良第三,正确地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
对现实环境有正确的感知,能平衡自我与现实、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在教育活动中主要表现为:(1)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工作目标和个人抱负;(2)具有较高的个人教育效能感;(.一般教育效能感指教师对教育在学生发展中作用等问题的一般看法与判断,即教师是否相信教育能够克服社会、家庭及学生本身素质对学生的消极影响,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3)能在教学活动中进行自我监控,并据此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作出更适当的教学行为;(4)能通过他人认识自己,学生及同事的评价与自我评价较为一致;(5)具有自我控制、自我调适的能力。
第四,具有教育独创性。
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创造。
能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特点富有创造性地理解教材,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环节,使用教学语言,布置作业等。
第五,在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均能真实地感受情绪并恰如其分地控制情绪。
由于教师劳动和服务的对象是人,因此情绪健康对于教师而言尤为重要。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https://img.taocdn.com/s3/m/1f79bb1b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0b.png)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很荣幸能够在这个美好的时刻,为各位老师们带来一场关于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
在这个充满压力和挑战的现代社会,作为教师,我们担负着培养下一代的责任,承担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和心理负担。
因此,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次讲座旨在为各位老师提供一些心理健康的知识和应对策略,帮助大家更好地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一、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教师是社会的灵魂工程师,承担着育人的伟大使命。
但是,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面临着很大的心理压力。
教师的心理健康不仅影响到自身的身心健康,还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和质量。
因此,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二、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来源1. 工作压力: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包括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质量的要求、期末考试的准备等。
这些工作压力很容易导致教师的心理负担过重。
2. 学生问题:与学生的沟通、管理以及学生的行为问题是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常见来源。
有时候,教师很难应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导致产生消沉、疲惫等情绪。
3. 人际关系:与同事、家长和学生的人际关系也是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来源之一。
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增加教师的工作满意度,而不良的人际关系则会让教师倍感压力。
三、提升教师心理健康的策略1. 建立良好的工作与生活平衡:教师应该学会平衡工作与生活,合理安排时间,尽量分解任务,避免工作压力过大。
2. 寻求支持:当教师们面临心理困扰时,应该勇于寻求支持,可以是同事、家人或心理咨询师。
他们会给予你专业的建议和帮助。
3. 健康管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量锻炼、充足睡眠等,有助于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
4. 学会自我调节:教师应该学会自我调节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遇到困难时,应该学会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而不是沉浸在困境中。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教师群体来说至关重要。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教师们更好地认识自我,理解自己的心理需求,提高应对挫折和压力的能力。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https://img.taocdn.com/s3/m/fba2f001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55.png)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重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关爱师者,育人者》各位老师、领导、家长们,大家好!我们都知道,教师是培养下一代的良师益友,他们承担着重要的教育责任。
然而,教师的工作压力却是非常大的,他们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应对学生的问题,处理家长的意见,还要应对教育体制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这些都对教师的心理健康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都应该非常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
只有教师的心理健康得到重视,他们才能更好地投身于教育事业中,才能更好地关爱我们的学生。
首先,我们应该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
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教学工作和生活品质。
如果教师的心理出现了问题,他们就不可能把更多的注意力投入到学生身上,也不可能以更好的状态来应对工作中的各种挑战。
因此,我们应该意识到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并给予足够的重视。
其次,我们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对于教师来说,他们需要更多的情感支持和心理疏导。
我们可以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提供心理健康咨询的渠道,在学校设立心理健康教育的场所,让教师们有一个愉快的学习和交流的环境,从而增强他们的心理健康意识和应对能力。
最后,我们应该建立健康教育的机制。
只有建立了健康教育的机制,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理念。
我们可以鼓励各个学校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机构,制定心理健康教育的规范和标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力度,从而更好地保障教师的心理健康。
总之,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关爱师者,育人者。
希望我们大家都能够共同努力,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让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让我们的师者和学生都能够过上更加健康快乐的生活。
谢谢大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心理健康讲座现代教师应具备的心理素养一、教育的困惑——学生为啥越来越难教1.案例:一位新教师的独白当我刚刚从师范毕业走入学校开始执教时,我感到兴奋和自豪,我把自己看成是学生的领路人,他们在我的引导下,喜欢学习,探索和发现。
可是事实却让我非常失望!我现在是如此讨厌我的工作;我的学生常常不听我的管教,很多学生厌学,不守纪律,说慌,打架,漏交作业,不求上进,得过且过。
学校只要求我们班考出成绩,不关心我们班同学的具体情况。
我简直看不出这样一辈子当教师有什么意思。
2.学生“难教”的表现与原因表现:经常违规,违纪攻击别人伤害自己……原因:时代发展了,学生变化了,而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方法仍然没有变化。
对策: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二、现代教师角色内涵和角色定位(一)教师角色内涵现代教育提出了培养人“成为一个完善的人”的目标,教师则责无旁贷地担负着教书育人双重角色。
现代教育要求教师的育人工作必须以完整的人为工作对象,以满足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以及促进未来社会的健康发展为工作目标,准确把握21世纪人才的心理健康素质、当今学生的心理动态以及个性化德育工作的艺术,充分体现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工作职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心理健康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一)教育观念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学校心理辅导的目标是:增进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六)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包括六个方面,即智力发展水平、情绪稳定性、学习适应性、自我认识的客观化程度、社会适应性、行为习惯。
1. 智力发展水平虽然智力发展优秀者并不一定拥有健康的心理,但如果智力发展水平低下,那将毫无心理健康可言。
因此,一个心理健康的小学生,其智力发展应属于正常。
相反,若智力水平低下,是算不上心理健康的。
2. 情绪稳定性一个心理健康的小学生,一般是心境良好,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等积极情绪状态占主导,但同时又能随事物对象的变化而产生合理的情绪变化。
所谓合理的情绪变化是指,当有了喜事时感到愉快,遇到不幸的事时产生悲哀的情绪。
此外,还能依场合的不同,适当的控制自己的情绪。
3. 学习适应性一个心理健康的小学生通常喜欢上学,觉得学习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感到轻松;对学习的内容往往抱有浓厚的兴趣,乐于克服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学习效率高。
4. 自我认识的客观程度心理健康的小学生能顺利地从以自我为中心去向自我中心阶段转变;能将自己同客观现实联系起来,主动从周围环境中寻找评价自己的参照点,对自己的认知开始表现出客观性。
5. 社会适应性心理健康的小学生往往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自己的日常生活事务能由自己来料理,能适应不同环境下的社会生活,乐于与同学、老师交往,让自己融入集体生活,自觉用社会规范来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的要求,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把自己孤立起来,与周围的人群格格不入。
七、学校心理辅导的基本理念以了解学生为前提以建立关系为重点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以班级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助人自助为策略八、如何建立良好的关系:建立良好的关系要从沟通开始。
一项研究表明,在教育工作中有70%的错误是由于不善于沟通造成的。
教师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在与学生沟通;教师通过与学生的沟通来向学生表达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要求。
“沟通”是平等的,“沟通”是双向的。
案例:一张广告牌下面二幅画面给我们有什么启示?学校a:校园里草坪上立有“不准践踏草地!”的小牌子,可旁边赫然有脚印串串;在立有“不准乱扔杂物”的小牌子下依然杂物横行……学校b:校园里的草坪葱绿如茵,人们不由自主地欲抬腿踏入,摹然发现一精致小牌,上面写道:“已有曲径通幽,何必另僻蹊径。
”于是,欲入境者略有所思,改变了主意。
A.教师常见的三种沟通方式一是解决式:指教师告诉学生应该如何来调整其行为:作为一个学生他:“应该”怎么做,“最好”怎么做,“必须”怎么做,“可以”怎么做。
具体方式有:命令,指挥,控制。
“不许你谈恋爱了,去把学习搞好”警告,威胁。
“如果你这次不交作业,我就要罚你……”训诫,说教。
“你应该很清楚中学生不能染头发”教导。
“书是用来念的,不是用来乱涂乱画的”忠告。
“考试的时候要先做容易的题目,再做难的题目”分析: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可快速解决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缺点是频繁使用后会失效。
二是贬抑式:打击学生的自尊心,贬低学生的人格。
责备,不以为然。
“你总是在班上捣乱!”中伤,归类。
“你今天的举止像动物一样!”揭露,分析。
“你这样大声叫嚷是为了出风头!”分析:这种方式明显贬抑学生,易使学生产生自卑心理。
由于学生无法明白教师对他问题的感受,也就不会改变原先的行为或心态。
三是迂回式:不直接指出学生的问题,而是通过旁敲的方式暗示学生。
另还包括逗趣,戏弄等语意。
“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觉得我在教一个猴子班”你的脚发出的声音比你的嘴中读书的声音还要好听一些”分析:学生经常会不明白这些言外之意,有时候即使明白,也会认为“老师太做作”而失去对教师的信任。
B.有效沟通的方式变“你向信息”为“我向信息”“你向信息”例句:“你”不可以这样做!(命令)“你”应该更懂事。
(训诫)“你”照我的话去做!(提供办法,命令)“你”的行为像个小孩子!(中伤)“你”最好安静,否则……(警告)“你”以为你是爱因斯坦啊!(讽刺)分析:上述语言为不接受语言,会损坏双方的关系。
“我向信息”的表达:教师对学生说的话是有关他对学生行为的感觉,以及这个行为对他的实质的影响,这样的信息叫“我向信息”。
“我向信息”使学生把老师当作一个真实的常人来看,促使学生反省和改变自己的行为。
发送“我向信息”的原则——准确地表达内心感受。
教师对学生不可接受的行为,用非责备,非判断的口吻来叙述,这样的语言表达是以“我……”开头。
“我向信息”例句:“当我带的班被其它教师认为是一个没有好纪律的班级时……”“当我发现地上满是纸屑的时候……”“你们的行为让我觉得……”“当你不把门锁上的时候,我担心大家的东西会失窃……”④理论依据:人本主义理论主要理论观点a.人是理性的,独立的。
b.如果在尊重和信任的气氛中,人都能以积极和建设性的态度发展和改变自己。
c.辅导员的责任是为当事人提供建设性的充满真诚,尊重,信任的人际关系。
d.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核心在于辅导员的态度:同感,真诚,无条件积极关注。
⑤同感同感包括三个要素:站在对方的立场去理解/了解导致此情形的因素/将自己的感受表达给对方。
它包括理性与感情两部分。
同感不等于了解。
了解是以个人的,主观的参照标准去看事物。
同感不等于同情。
同情是“局外人”,交往双方的地位是有高低,感受程度也不同。
同感不等于认同与赞成当事人的行为与看法。
“你怎么能哭呢?而且一哭就是一两天。
哭,能解决什么问题,能把分数哭多出来吗?能把你爸爸哭得笑起来吗?……”这是一位老师的辅导。
“哭吧,考试考砸了,又挨了爸爸的骂,够伤心的……”这是另一位老师的辅导。
面对同一位学生,不同的辅导老师作出了上述不同的反应。
哪一种反应对学生的心理成长更为有效呢?答案是后一种反应。
⑥真诚真诚是指带领者要表现出开放的,诚实的态度,敢于分析自己,表达自己。
真诚不等于什么都可以随便说。
带领者的所感所想如果不经分辨就直言不讳,有时会伤害他人,破坏辅导关系。
真诚不等于容许自己完全自由地表达。
如果对当事人成长无利,就不必将所有的思想与感受与成员分享。
表达真诚的技术①走出角色。
你不要心里总想着“我是老师”、“我是你爸爸”、“我是辅导你的”。
②不设防。
心里由什么,口里就说什么。
即便遇到当事人的误解与埋怨时,也能冷静对待,理解当事人的心情,以建设性方式处理事情。
③自我揭示。
向对方谈出自己的私人信息,愿意让对方知道你的个人经验、内心活动,尤其是那些消极的东西。
这样,给对方感受到你的真诚之心。
⑦无条件积极关注无条件积极关注是指无条件地关怀,尊重与接纳。
无条件积极关注包括身体的关注与心理的关注两方面。
无条件积极关注并不决定于当事人的行为。
无条件积极关注不等于必须同意当事人的不良行为。
无条件积极关注不等于带领者要放弃自己的价值观。
积极关注,即不断发现当事人身上的价值和力量,帮助当事人自己去寻找这种价值和力量,把当事人的注意力向发现自己的长处、谋求个人的成长。
要做到积极关注,辅导者就必须建立一种信念:他是有力量的,他是能够成功的,他是有不少优势的。
辅导者有了这种信念,就会在不知不觉之中把这种信念传给当事人。
对学生积极关怀,就要在咨询与辅导的过程中,努力引导学生思考:我的长处是什么,优势在哪里,哪些方面导致了我的成功,我有没有尽力去做。
给予尊重与温情有两种表达尊重的语言方式,即增进和赞赏歧异。
增进,就是对对方的意见和观点直接进行表扬,直接表示对对方的欣赏之意。
如,“你这样的表达非常好”、“你很有领悟力”等等。
赞赏歧异,是指在不理解、不同意或不接受对方的观点时,仍然表示尊重对方。
如,“我不明白那种想法,不过我可以感受你是如何产生那种想法的”、“我也许并不同意你所说的,但是我支持你说出来”。
以尊重的态度坦诚地讨论问题。
温情是通过非语言方式所表现地一种情绪态度。
目光、声调、姿势、面部表情,都可以表达辅导者对对方的温情。
重视问题的具体性学生说:“我觉得老师偏心……”辅导者就应该引导他:“你能不能说出一两件具体的事……”这样就容易帮助当事人理清:他的生活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他的情绪到底与什么事有关。
有效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就是要引导学生以特别详细的内容来澄清事实:疏导情感。
当一个学生把自己的问题和情感发生的原因弄清楚了,可能问题也就解决了一大半。
适时地提出可供选择的解决问题策略,并通过提问反馈当事人任何方法必须由当事人接受才能成功,辅导者可以采取商量的口吻:“如果你能把注意力转到学习上来,看看情况会怎么样?你是否愿意试一试?”“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从积极的方面看,会看到什么呢?试试好吗?”越是以提问的方式让当事人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越能增强他的自信心和自由感。
经过选择,策略更容易得到落实。
以助人自助为策略问题辨析:辅导就是给学生一些意见与建议。
辅导就是为学生解决问题。
教导与辅导有什么不同。
心理辅导的实质陈龙安(台湾):学校心理咨询不是说教,是聆听;不是训诫,是接纳;不是教导,是引导;不是控制,是参与;不是侦讯,是了解;不是遏止,是疏导;不是做作,是真诚;不是解答,是领悟;不是解决问题,是协助成长;不是表面服从,是内心转变。
辅导案例分析“今天我找你来是要和你讨论你这次考试失误的事情。
经过我对你的试卷的分析,我发现你存在的问题是粗心。
你说是吗?记住:下次考试要专心!好,我的话讲完了,你可以回去了!你回去要好好想想我的话!”“不许你谈恋爱了,去把学习搞好!”“如果你再这样下去的话,我就要对你采取一系列措施了!”,“如果你再不改,我就打电话给你家长,叫你的家长来见我!”“你以为你很聪明吗不要自认为你懂得很多了!”“你应该…”,“你必须…”,“如果…,你就会…”什么是幸福——感悟与体验案例“幸福是什么?”在同学们回答之后,老师提议:让我们感受一下吧——每位同学写出与自己幸福最密切相关的5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