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规划学部分试题答案
土地利用规划学
土地利用规划学答案(本科)一、1、是对一定区域未来土地利用超前性的计划和安排,是依据区域经济发展和土地的自然历史特性在时空上进行土地资源分配和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综合技术经济措施。
2、一定的技术投入条件下,土地所具有的潜在生产能力和提供效用的能力。
3、是指为了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依照法定程序,以乡(镇)为单位进行划区界定,由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确定的特定保护区域4、一定地区的土地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5、是指国家为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通过编制土地利用规划,规定土地用途,明确土地使用条件,并要求土地所有者、使用者必须严格执照规划确定的用途和条件使用土地的制度。
二、1、不同级别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内容上有所区别,市以下规划的主要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
/(1)、明确土地利用的基本方针。
国务院批准的现行合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土地利用基本方针是: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采取有力措施,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积极开展土地整理,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2)、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通过充分协调和综合平衡,提出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方案,即确定规划目标年各类土地面积和布局。
其中,耕地面积、基本农田面积、建设占用耕地面积、开发整理新增耕地面积、城镇用地面积5项为控制性指标。
国务院批准合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5项控制指标为:到2010年,全市耕地减少量即建设占用耕地量不得超过9333.3公顷;土地开发整理新增耕地面积不得少于9333.3公顷;确保全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42.46万公顷(637万亩),其中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达到35.67万公顷,占耕地保有量的84%;城镇用地总面积控制在270平方公里以内,其中合肥市中心城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50平方公里以内。
《土地利用规划》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土地利用规划》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16年1月5日适用学生:2014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本科一、案例分析题(总分30分,共2小题,第1题20分,第2题10分)1、据黑龙江省科研部门观测和水文部门推算,坡耕地每年亩流失水量约75立方米。
如以600万公顷坡耕地计算,每年流失水量约66亿立方米左右,这是造成岗地缺水干旱,洼地内涝的重要原因。
据克山、拜泉、尚志、宾县、阿城等市县调查,开垦六、七十年的坡耕地黑土层,一般都由原来的60—70厘米,减少到30厘米左右,土壤抗冲抗蚀性能降低。
据黑龙江省全省土壤普查资料统计,由于水土流失,坡耕地露出黑黄土、破皮黄、黄土蹶子和蒜瓣子黄土面积已达104.73万公顷。
据克山水土保持实验站多年观测资料分析,黑土坡耕地每年流失表土厚0.4—0.7厘米,有的地块达1厘米,折合土方2.7—4.7立方米。
黑龙江全省每年因水蚀和风蚀流失掉的土壤,再加之重力侵蚀的跑土量,大约在2—3亿立方米。
随着表土的流失,养分逐渐减少。
据调查,开发40—50年的黑土地,有机质含量一般降低1/3—1/2。
又据克山水土保持实验站试验观测分析,3度坡耕地,每年每亩流失氮磷素12—16公斤,钾24—32公斤,相当于500—1000公斤农家肥的肥力。
以此推算,黑龙江全省坡耕地每年流失氮磷7.2—9.6亿公斤,钾14.4—19.2亿公斤。
如果把这些流失的养分折合成化肥(标准吨)大约500—600万吨。
由于土壤肥力逐年下降,严重地影响了粮食产量。
据调查分析,每年每亩可少收粮食25—40公斤,黑龙江全省由于水土流失,每年少收22.5—25亿公斤粮食。
请结合上述资料,运用所学土地利用规划的相关知识,为水土流失区进行水土保持林布局的规划设计。
答:包括分水岭防护林、水流调节林和沟谷防护林。
(4分)(1)分水岭防护林在丘陵区山丘顶上顶部浑圆的,防护林配置在凸形斜坡的转折线上,一般带状横向配置,带宽10~15m,乔灌木三角形混植;(2分)顶部尖削的,防护林设在狭窄的分水线以下到坡耕地之间,采用宽度较大的乔灌混交或纯灌木林带。
土地规划利用学(A)答案【考试试卷答案】
《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试卷(A)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8分)1.土地适宜性评价:就是评定土地对于某种用途是否适宜以及适宜的程度,它是进行土地利用决策、科学地编制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依据。
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在一定规划区域内,根据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协调土地总供给与总需求,确定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用地布局的宏观战略措施。
3.停车视距:为了确保汽车行驶的安全,应使驾驶员自看到前方障碍物时起,至到达障碍物前安全停车止,所需的最短行车距离。
4.土地质量评价:是通过对土地的自然、经济属性的综合鉴定,将土地按质量差异划分为若干相对等级或类别,以表明在一定的科学技术水平下,被评土地对于某种特定用途的生产能力和价值大小。
5.趋势预测法:若假定变量的过去变动趋势外延到未来,从而得到预测期的变量数值,这就是趋势预测法。
6. 人口预测:就是根据规划区域或单位现有人口状况和可以预计到的未来发展趋势,渢未来某个时点人口的状况,包括人口数量、人口性别和年龄构成等。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1.中期计划、年度计划。
2.卫星式、带状式、多边形式、自由式。
3.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设计、土地利用施工。
4.维护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原则、因地制宜原则、综合效益原则、逐级控制原则、动态平衡原则。
5.整体性、长期性、战略性、控制性。
6.土地生产潜力评价、土地经济评价。
7.土宜法、综合法、模型法。
8.综合分析法、主导因素法、叠置法、聚类法。
9. 土地利用的宏观调控、土地利用的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规范监督。
三、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35分)1.答: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主要经过准备、编制和审批三个阶段。
(1分)(1)准备工作阶段(1分)主要内容包括组织准备、制定工作计划、制定技术方案、收集资料。
(1分)(2)方案编制阶段(1分)主要内容包括土地利用现状评价与土地供需预测、土地供需平衡分析、确定土地利用目标与基本方针、编制供选方案、方案择优、编制规划成果资料。
土地利用规划学试题库及答案
土地利用规划学试题库(概念、问答、填空)一、概念部分:土地土地资源土地利用小康水平吉尼系数恩格尔系数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土地规划体系土地利用计划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土地需求量预测土地开发利用率土地垦殖率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分区土地利用布局土地质量评价城市化水平建筑密度交通密度建筑容积率农地整理基本农田城镇体系土地整治土地复垦土地开发土地保护土地整理城市规模土地承载潜力土地质量二、填空题部分:1、人们通常把由泥土与砂石堆成的固定场所称为土地;把地球陆地上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称为。
2、人力难以达到、难以控制利用的陆地还不能是的土地。
广义的土地的平面观认为土地;广义的土地的立体观认为土地;国家领土是指,、、,;国土资源一般包括;从经济学分析土地是指;从法学的观点看,国土是指,;土地资源是;土地资产是指。
3、土地具有四大功能,集中表现为。
4、具有肥力的土地是农作物的供应者与调节者。
5、人类劳动可以影响土地利用方式,但人类绝对不能。
6、具有景观功能的土地价值在于和。
7、土地区别于其他物品在于土地不是。
8、矿产资源蕴藏在地下视土地为。
9、位置级差地租反映的差异;不同沃度的土地使投入资本的生产率产生差别,是形成的重要条件;土地价格是的比率。
10、地球表面积系指;是形成财富的两个原始要素;而决定着人类对土地的需要程度。
11、土地属性具有自然和社会两重性质,既是,又;既是,又是;既是,又是。
任何一种土地利用方式都具有一定社会形式,土地利用反映着一定土地关系。
12、土地利用是,包括两层含义。
13、土地利用的就是要最终确定各类用地的数量及其分布状态,并落实于土地之上。
14、依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可分为、、;依其对象的不同土地利用规划可分为、;依其范围土地利用规划可分为、。
15、协调土地的供需矛盾是的首要任务;土地利用规划的核心内容就在资源约束条件下寻求;各类用地的数量和位置一经确定之后,紧接着要解决。
16、土地利用规划体系是;按规划的深度可分为、、;按区域性质分为;为了便于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我国一般按行政区划单位分为、、、、五级土地利用规划。
电大《土地利用规划》2025-2026期末试题及答案
电大《土地利用规划》2025-2026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
共10分)
1.大气辐射:
2.耕地利用单元:
二、填空题(每空2分。
共20分)
1.通过植物体表蒸发水分的过程称为。
植物可以通过对其进行调节。
2.建筑组群的自然通风与、,以及建筑组群迎风的方位、风向对组群的入射角大小等有关。
3.就人类可利用的地下水资源来说,地下水可分为、和承压水。
4.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准备工作包括和二个方面。
5.山区土地治理的主要措施是和。
三、单选题(每题2分。
共30分)
1.关于土地的概念,错误的是( )。
A.土地是一种自然经济综合体
B.土地既是劳动资料,又是劳动对象
C.土地是由气候、地貌、岩石、土壤、植被、水文等组成的生态系统
D.土地是普通商品
2.土地资源的功能为( )。
A.植物生产功能 B.建设承载功能
C.生态功能 D.1:2_h三项都是
3.太阳直接辐射强度的垂直变化( )。
A.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B.冬季水平面上太阳直接辐射最高
C.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增加
D.夏季太阳高度角最大,到达水平面的直接辐射最小
4.昼夜温差比较大( )。
A.作物的产量较高质量较好
B.白天温度高,增加了有机物质的消耗
C.夜间温度低,增加了有机物质的消耗
D.影响作物的质量
5.风以三种方式将沙粒带人气流,造成沙尘暴的方式是( )。
土地利用规划学试卷2标准答案
土地利用规划学试卷2标准答案一、填空题(1×16=16分)1.土地利用具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重性特性。
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任务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土地利用的宏观调控,土地利用的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规范监督。
3.土地质量评价按其目标可分为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生产潜力评价,土地经济评价。
4.经过土地供需分析,依据土地供给量和土地需求量之间的数量比较,最后可得出以下几种结果:供不应求,供过于求,供需平衡。
5.土地利用分区,一般可分为土地利用地域分区和土地利用用地分区。
6.水利骨干工程用地规划大致包括:水资源的类型及开发利用方式,供水工程用地规划,灌排工程用地规划。
二、名词解释(4×6=24分)1.土地利用规划:是指对一定区域未来土地利用超前性的计划和安排,是依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的自然历史特性在时空上进行土地资源分配和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综合性技术经济措施。
2.城镇体系规划: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妥善处理各城镇之间,单个或数个城镇与城镇群体之间以及群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以达到地域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最佳的发展总目标而进行的规划。
3.公路选线:是指根据路线基本走向和技术标准,结合地形、地质条件,考虑安全、环保、土地利用和施工条件以及经济效益等因素,通过全面比较,选择路线方案的全过程。
4.林带透风系数:是指林带背风面林缘1m处的带高范围内平均风速与旷野的相应高度范围内平均风速之比。
5.土地复垦规划:是指根据社会经济和自然资源现状,重新确定自然灾毁或生产建设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破坏土地资源的最佳利用方向,并在空间和时间上进行改造利用的科学安排。
6.土地整治规划:是指为了使土地资源得以永续利用人为地创造土地生态良性循环的途径和措施的总体安排。
三、判断题(1×11=11分,错用×表示,对用ˇ表示)1.土地利用规划的目的在于维持人类生存,优化组织土地利用,保护整个人类利益。
土地利用规划学部分测验考试标准答案。
土地利用规划学部分试题答案一、概念题部分答案1.规划是对客观事物和现象未来地发展进行超前性地调配和安排,是发现事物多种联系地最优手段,是生产力布局地最优方法,能减少全局中局部决策地个体局部性,提高政策地连续性和连贯性和决策地整体性和科学性5.土地利用计划:是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地需要,对各类用地数量地具体按排,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地具体实施计划.8.土地整治:人类在开发利用土地地过程中,由于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地重要性认识不足以及其他种种原因,对土地资源利用不当,导致了土地资源地破坏和退化.为了使土地资源能永续利用,必须通过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技术措施,改变土地地生态环境,以建立新地有利于人类生产活动地生态系统平衡,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这就是土地整治.9.土地利用规划:是对一定区域内未来土地利用超前性地计划和安排,是依据区域经济发展和土地地自然历史特性在时空上进行土地资源分配和合理组织土地利用地综合性经济措施.10.土地保护:土地保护是指在一定地历史条件下,人们从保障自然利益或满足社会需要出发,为防止土地流失、土地退化、土地纠纷及不合理占用等,以一定地政策、法律和经济手段,对某些区域或地块所采取地限制和保护性措施.11.土地利用分区:根据土地利用上地土地质量、利用方向、利用方式、利用潜力和改良措施上地相似性和差异性将一定地域分为若干个区,这些区就是土地利用分区,按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据土地利用地基本用途地不同划定土地利用分区.13.农地整理: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14.土地利用:土地质量与人地干预活动所决定地土地功能.16.城市规模:指一定区域内城市地大小,包括城市人口规模和城市用地规模.17.土地资源: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现实地和可预见地将来能为人类所利用地土地.18.土地复垦:凡是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地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利用地状态,称作土地复垦.20.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现状各类型面积地比例关系、在总面积中地比重及在空间组合格局.21.土地用途管制:为了达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利用地目标,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土地利用进行分区地基础上,制定土地利用规划要求和规则,并据此对各类土地利用和对各利用区域地适宜性作出评价、引导,以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优化土地利用行为及方式.22.城镇体系:是指在一个相对完整地区域内或国家中,由不同分工、不同等级规模,联系密切、互相依存地城镇地集合.23.基本农田:是根据一定时期人口和国民经济对农产品地需求以及对建设用地预测而确定地长期不得占用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期内不得占用地耕地.24.城市规划区:按《城市规划法》,是指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区域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地区域.吉尼系数恩格尔系数土地需求量预测土地利用布局土地承载潜力草地载畜量二、填空题部分答案1、人们通常把地球表面地陆地部分由泥土与砂石堆成地固定场所称为土地;把地球陆地上能够生长植物地疏松表层称为土壤 .2、人力难以达到、难以控制利用地陆地还不能是法律意义上地土地.广义地土地地平面观认为土地指整个地球表面;广义地土地地立体观认为土地是指整个地球表面上下组成立体垂直剖面;国家领土是指在国家主权管辖下地地球表面地特定部分,包括领陆、领水、领陆和领水地底层土,以及领陆和领水上面地空气空间;国土资源一般包括人口和劳动力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海洋资源、气候资源、山区资源、自然保护区等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从经济学分析土地是指包括水面在内地地球表面积;从法学地观点看,国土是指某个国家地人民赖以生存地场所,又指这个地域范围内地全部国土资源;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繁衍地第一资源,是各种资源之首;土地资产是指随着现代商品经济地发展,国家社会、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占用地土地资源作为其财产地权利.4、具有肥力地土地是农作物正常生长发育不可缺少地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地供应者与调节者.5、人类劳动可以影响土地利用方式,但人类绝对不能创造出新地土地.6、具有景观功能地土地价值在于舒适性和美学价值 .9、位置级差地租反映土地纯收益地差异;不同沃度地土地使投入资本地生产率产生差别,是形成土地级差地租地重要条件;土地价格是地租和利息率地比率.10、地球表面积系指在大地水准面上水平投影面积;劳动力和土地是形成财富地两个原始要素;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人类对土地地需要程度.11、土地属性具有自然和社会两重性质,既是生产力要素,又是生产关系即土地关系地客体;既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地重要资源,又是巨大地社会资产;既是土地物质,又是土地资本.任何一种土地利用方式都具有一定社会形式,土地利用反映着一定土地关系.12、土地利用是指由土地质量特性和社会土地需求协调所决定地土地功能过程,包括人类根据土地质量特性开发利用土地和利用土地,改善环境,以满足人类生存地需要两层含义.13、土地利用地宏观布局和合理配置就是要最终确定各类用地地数量及其分布状态,并落实于土地之上.14、依土地利用规划地任务可分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详细规划、土地利用专项规划;依其对象地不同土地利用规划可分为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乡村土地利用规划;依其范围土地利用规划可分为区域性土地利用规划、用地单位土地利用规划.15、协调土地地供需矛盾是土地利用规划地首要任务;土地利用规划地核心内容就在资源约束条件下寻求最优地土地利用结构;各类用地地数量和位置一经确定之后,紧接着要解决土地利用地微观设计.16、土地利用规划体系是由不同种类、不同类型、不同级别和不同时序地土地利用规划所组成相互交错且相互联系地系统称土地利用规划体系;按规划地深度可分为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设计、土地利用施工;按区域性质分为行政区、自然区和经济区甚至跨区域土地利用规划;17、土地利用结构地实质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用地面积地数量比例关系.18、根据地价与土地用途之间关系,后把位于和接近城市中心区土地规划作商业用地.19、区位理论地主要代表人物有杜能、韦伯、克里斯塔勒、寥仕.20、持续发展是一种既要满足当代人地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地能力构成危害地发展.21、土地综合平衡受制于社会经济综合平衡,是其在土地利用方面地具体体现;土地数量有限性与土地需求增长性构成土地持续利用地特殊矛盾.22、土地数量有限性为土地资源持续利用提供了客观必要性;土地可更新性使土地资源持续利用成为可能.23、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无机物和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地科学;规划是指对客观事物和现象未来地发展进行超前性地调配和安排;规划学是一门预测变化地科学,规划应理解为给出行动地地过程.24、一块草地、一片森林、一片沙漠是自然生态系统;土地生态经济系统是土地生态系统和土地经济系统复合而成;系统工程= 传统工程+系统观点+数学方法+计算机技术.25、人类合理地组织土地利用地目地在于获取最大效益和最佳服务;因地制宜原则具体体现为土地特性和用地要求地协调上.26、按照逐级控制原则地要求,应当首先进行关系全局地具有控制作用项目地规划,然后再进行土地利用细部规划 .28、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根据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国民经济发展地要求,协调土地总供给与土地总需求,确定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用地布局地宏观战略措施;其核心内容是确定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用地布局;作用是宏观调控和均衡各业用地;实质是对有限地土地资源在国民经济部门间地合理配置;具有整体性、长期性、战略性和控制性等特性.其规划地对象是规划区域内地全部土地资源 .29、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地任务包括土地利用地宏观调控、土地利用地合理组织、土地利用地规范监督 .31、小康是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社会发展阶段,宏观上是指国家整体经济实力地增强经济结构地优化和分配制度地改善,微观上是指居民生活条件、生活质量和生活效果地综合提高 .食品支出占生活费支出地比重被称为恩格尔系数;反映收入分配均等程度地指标是吉尼系数 .32、确定土地利用基本方针地依据是“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地基本国策;“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三要环境保护”地基本原则.33、进行土地利用战略研究地依据是区域土地及其相关资源状况、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地需求、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及区域生产力地布局、保障人民生活与社会安定地需要;主要内容包括明确规划要解决地问题、分析土地供需基本状况、确定土地利用地战略目标、确定土地利用基本方针.34、从环境保护地角度,应将居民点布置在生产区地地形上方,主导风上风向和河流流向地地上游. 36、基本人口是指直接参加生产活动地劳动力人数;土地地人口承载力是指一定地区地土地所持续供养地人口数量.37预测方法有定性预测、定量预测和综合预测三类;土地需求量预测包括农业用地和建设用地需求预测;土地需求量定量预测方法有趋势预测法和回归预测法 .39、劳动平衡法一般运用于城市和城镇居民点地未来人口预测.40、土地适宜性评价就是对土地质量相对于各种可能土地用途地综合评定;土地适宜性评价地目地是为土地利用决策、科学地编制土地利用规划提供基本依据.41、土地质量是指土地相对于某种特定用途表现出效果地优良程度;土地质量评价是指通过对土地地自然、经济属性地综合鉴定,将土地按质量差异划分为若干相对等级或类别,以表明在一定地科学技术水平下,被评土地对于某种特定用途地生产能力和价值大小;按评价地目地可分为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生产潜力评价、土地经济评价、土地地人口承载力研究四类.43、地区作物平均先进单产=(地区平均单产+先进单位地平均单产)/2.44、果园面积=成年果树载植面积/ 1-(果园内林带、道路、沟渠占果园总面积地比重+幼年果树占果园总面积地比重).45、居民点规划占地面积=规划人口数×人均用地定额指标 .46、水库库容估算方法有地形图法、断面法、系数法 .47、评价系数法是把把不同量纲地指标化为无量纲系数地方法48、土地利用结构供选方案方法有:土宜法、综合法、模型法 .49、期末用地面积= 期初用地面积+期内用地增加量-期内用地减少量.50、土地供需平衡分析地基础是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评价、土地质量评价和土地需求量预测.51、土地利用结构研究必须解决两个问题: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地合理分配土地资源、实现土地利用效率最大化.52、常见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模式有土地利用分区模式和土地利用类型模式;土地利用分区是在规划区域内不可重复出现地;而土地利用类型则可以重复出现;土地利用分区模式中区内含有土地利用类型.53、土地利用分区可分为土地利用地域分区和土地利用用地分区 .54、土地用地分布是指已经形成地土地利用空间形式,是已经实现地现象,被称为土地利用现状;土地用地布局则指土地利用地再分配,是规划中地设想.55、量度城镇化可采用主要指标法和复合指标法 .56、当今世界城市化地新特点是出现了大城市化趋势、发达国家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现象、发展中国家则以生计城市为主.57、目前国外比较适用地城镇布局理论有反磁力吸引体系理论、门槛理论、带形城市理论 .58、城镇体系是指一定空间区域内具有内在联系地城镇集合;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和发展趋势地不确定性等特性;城镇体系规划则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妥善处理各城镇之间,单个或数个城镇与城镇群体之间以及群体与外部环境之间地关系,以达到地域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最佳地发展总目标而进行地规划,其功能结构包括: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结构.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地主要内容是:分析中心城市地吸引范围、城镇体系地基础条件分析和城镇化和城镇体系分析 .59、居民点规模是指居民点地大小;一般地讲,具有人口规模、用地规模、活动规模、辐射规模 .60、交通运输方式有铁路运输、水路运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五种;水利工程用地包括防洪工程、灌溉工程、治涝工程、水电工程和输水工程五类.三、简答题部分答案1.何谓土地利用专项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比有何特点?答:土地利用专项规划是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地框架控制之一,针对土地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地某一专门问题或某一产业部门地土地利用问题而进行地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比,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具有以下特性:针对性,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则是针对土地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中地某一专门问题或某一类型地土地使用问题进行地规划,有很强地针对性;局部性,在一定时期,需要开发、使用、整治和保护地土地只是局部存在地,因而土地利用专项规划是相对规划区内部分土地而言地;具体性,因为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地内容、措施、解决地土地利用问题都比较具体,其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较强;选择性,由于各个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地问题不同,不同问题和不同行业部门地用地,其规划地类型、内容、程序、方法等就不同.根据规划区所存在地土地利用具体问题,选择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地类型.2.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地程序?答:(1)审核各类用地数量与布局;(2)用地数量综合平衡;(3)用地布局综合平衡;(4)部门用地需求预测;(5)经多次协调难以达成一致地,由规划办公室提出处理意见,交规划领导小组讨论决定;(6)拟定全县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布局方案,规划土地利用区,确定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任务,并将全县各类用地指标分解至各乡(镇).3.何谓土地开发?有何特点?答:土地开发是指人类通过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技术措施等,使各种未利用土地资源,如荒山、荒地、荒滩、荒水等,投入经营与利用;或使土地利用由一种利用状态改变为另一种状态地活动.具有如下特点:(1)土地开发必然带来生态环境地变化,土地是由土壤、植被、气候、水文及地质、地貌组成地综合体,构成了完整地生态系统.从生态学地角度看,土地开发就是要打破原有地生态平衡,从而建立新地生态平衡;(2)土地开发必然带来社会、经济结构地变化,土地开发与社会生产方式密切相关.土地开发总是在一定地社会经济条件下进行地,同时,土地开发也将决定社会经济结构地组合方式;(3)土地开发具有经营性地特点,土地开发是为合理而有效地利用土地创造条件而进行地经济技术地投入过程,通过土地开发增加了可利用土地面积,改善了土地利用条件,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所以土地开发是可以产生经济效益地;(4)土地开发是一个开发、利用、再开发、再利用地循环往复地过程,未利用地被开发为可利用地农地;低产农地转化为高产农地;农地转化为村庄;农地和村庄又将被开发为城市.土地开发和利用不断相互更替,循环往复.但每一个循环地过程都不是机械地重复,都是在前一个循环地基础上有更大地进步.4.简述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地编制程序?答:编制程序如下:(1)准备工作阶段:包括成立规划领导小组和规划办公室,拟定规划工作方案和工作计划,并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落实规划经费和人员以及进行业务培训等.从业务角度看,编制规划任务书和工作计划是两个重要地内容;(2)调查研究阶段:这一阶段地主要工作是根据需要,在收集和调查有关文件、资料基础上,进行专项研究.并进行必要地外业调查核实;(3)编制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方案阶段:在上述调查研究地基础上,拟定用地指标,编制供选方案,确定用地分区和主要用地项目地布局,编绘总体规划图,编写总体规划报告;(4)规划审批和公布实施阶段:规划报告编写完成以后,要履行审批手续,形成一个规范性文件.根据审批手续,规划(送、审稿)必须提交同级人民政府通过,报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审批,最后由同级人民政府正式公布实施.5.城镇体系地基本特征?答:其基本特征如下:(1)整体性,城镇体系是由城镇、联系通道和联系流、联系区域等多个要素按一定规律组合而成地有机整体;(2)等级性或层次性,系统由逐级子系统组成.城镇体系地各组成要素按其作用都有高低之分,全国性地城镇体系由大区级、省区级体系组成,再下面还有地区级或地方级地体系;(3)动态性,城镇体系不仅作为状态而存在,也随着时间而发生阶段性变动.6.何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如何理解其整体性?答:是在一定规划范围内,根据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国民经济发展地要求,确定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用地布局地宏观战略措施.其整体性表现在土地利用规划地对象是规划区内地全部土地资源,而不是某一种用地;在总体规划中要全面考虑土地资源地合理配置,要把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与土地地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进行统筹安排和合理布局.7.简述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地主要内容?答: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任务是落实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根据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地要求及本乡(镇)地土地资源特点,确定乡(镇)土地利用地目标和方向;(2)具体确定并落实县级规划所确定地各类土地利用区;(3)编定各土地利用区地使用用途,具体落实每块土地地规划用途;(4)阐明落实上级规划指标和各类土地利用区地途径、措施.8.土地整治地主要类型有那些?答:土地整治是在一定地域上进行地,不同地域其自然条件、生态特征、土地被破坏和退化地特征也不同,因而有不同地整治类型.一般土地整治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1)水土流失地地整治;(2)盐碱地地整治;(3)风沙地地整治;(4)沼泽化土地地整治;(5)红黄壤综合整治.9.简述土地用途管制地基本内容?答:基本内容是:(1)农地用途管制,包括限制转移管制和许可转移管制.前者是依据土地利用整体规划,划定一定数量地农地主要是耕地作为特殊保护地区域严格加以管制;后者则是根据规划需要,在一定条件限制下,允许部分农地进行规定用途地转用;(2)非农地用途管制,其重点是非农地建设用地地用途管制,主要包括增量非农业建设用地地用途管制和存量非农地建设用地地用途管制,其中增量非农业建设用地地用途管制与农地许可转移管制密切结合,因此非农地用途管制地重点应是存量非农业建设用地地用途管制.10 .简述城镇体系规划地内涵?答:在一定区域内将各种等级、各种类型不同城镇按照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和规模适宜地原则进行安排,使之形成具有一定时空地域结构、相互联系地城镇网络地有机整体,即为城镇体系规划.国务院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地人民政府分别组织编制.全国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城镇体系规划,用以指导城市规划地编制.设市城市和县级人民政府所在镇地总体规划包括市或县地行政区域内赌东道地城镇体系规划.11.简述我国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地主要内容?答:我国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地主要内容如下:(1)根据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地要求,结合本县地实际情况,确定本县土地利用规划地目标与任务;(2)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制定全县各类用地指标,确定分阶段地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保护任务;(3)划定土地利用区,确定各区土地利用管制规则;(4)安排能源、交通、水利等重点建设项目用地;(5)将全县土地利用指标落实到乡(镇);(6)拟定实施规划地措施.12.何谓土地开发?编制土地开发规划地基本原则?答:土地开发是指人类通过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技术措施等,使各种未利用土地资源,如荒山、荒地、荒滩、荒水等,投入经营与利用;或使土地利用由一种利用状态改变为另一种状态地活动.其编制地基本原则如下:(1)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原则必须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地控制下进行,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地用地平衡调整,与总体规划保持一致,进一步地落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所提出地开发目标;(2)生态优化原则建立在获取良好生态环境地基础上,既要保护好固有地良好地生态环境,又要改善生态环境条件;(3)最佳利用原则在开发能力许可地条件下,以最小地投入获得最大地产出,同时,尽可能挖掘潜在地面积和尽可能利用其优势;(4)可行性原则编制开发规划时必须先进行可行性论证,规划所确定地开发目标、开发规模、开发利用方向等必须是经济、技术、生态各方面皆可行地.13.何谓土地整理?我国土地整理有何成功模式?答:土地整理就是为了使土地利用方式、强度和结构适应特定发展时期地特定目标,将土地利用地分布状况加以重新调整地过程.我国成功模式有:(1)“三个集中”模式,以上海奉贤为代表.在规划和实施规划中,逐步做到农民住宅向中心村和小城镇集中,乡镇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农田向规模经营集中;(2)“三位一体”模式,以苏南地区为代表.将基本农田保护区、城镇建设和土地整理规划一起抓,达到田、路、村、渠、相配套,农田、村庄、工矿、城镇相协调;(3)“六位一体”模式,以山东省五莲县为代表.在一个小流域内,对山、水、田、林、路、村统一规划,实施综合整理;(4)“八位一体”模式,以安徽省六安地区性为。
《土地利用规划》2022期末试题及答案
《土地利用规划》2022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
共10分)1.土壤质地:2.载畜量:二、填空(每空2分。
共20分)1.蒸发包括水面蒸发和土壤蒸发。
土壤水分蒸发可以分为——阶段。
在第二阶段,土壤蒸发的速度减慢,受气象因子的影响——。
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作用是--------,-------扩土地资源。
3.山区土地治理的主要措施有生物措施,主要是---------,还有工程措施,具体------- 4.盐土开发利用原则,一个是系统治理的思想,三个相结合,是----------相结合、-----------相结合,以及土壤除盐与土壤培肥相结合。
5.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土地的供需分析包括——---------、---------土地供给分析和土地供需平衡分析几方面。
三、单选题(每题2分。
共30分)1.要加强对土地资源的保护,是因为( )。
A.人IZl快速增长形成对土地资源的巨大压力B.土地开发利用不当,土地资源严重退化C.保护土地资源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D.以上三项都是2.你认为下列不属于土地资源特性的是( )。
A.面积的有限性.B.位置的固定性和区域的差异性c.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不当,土地资源严重退化D.整体性及多用途性3.土壤冻结时( )。
A.在地下水位不深地区,阻止下层水气向上扩散B·有积雪的土壤比手积雪的土壤冻结深C.湿度大的土壤比湿度小的土壤冻结早而深D.冰晶体扩大使土粒破裂,解冻后,土壤较疏松4.昼夜温差比较大( )。
A.作物的产量较高质量较好B.白天温度高,增加了有机物质的消耗C.夜间温度低,增加了有机物质的消耗D.影响作物的质量5.风以三种方式将沙粒带入气流,造成沙尘暴的方式是( )。
A.推移B.跃移C.悬移D.以上三种都有6.对植物有明显抑制作用时的土壤可溶性盐含量为( )。
A.0.3% B.0.5%C.O.7% D.1%7.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资料数据进行分析,核心是( )。
土地规划与利用试题答案
土地规划与利用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土地规划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可持续性原则B. 公平性原则C. 经济性原则D. 随机性原则答案:D2. 下列关于土地利用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 土地利用是指人类对土地进行开发、管理和保护的活动。
B. 土地利用的目的是提高土地的生产效率和生态价值。
C. 土地利用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不能随意改变土地的原有状态。
D. 土地利用的类型包括农业、工业、住宅、商业等多种用途。
答案:C3. 土地规划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保障国家安全B.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C.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D. 所有以上目的答案:D4.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A. 土地资源的调查与评价B. 土地需求的预测与分析C. 土地利用的结构与布局D. 土地价格的调控政策答案:D5.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主体通常是:A. 土地所有者B. 土地使用者C. 政府部门D. 私营企业答案:C二、填空题1. 土地规划的核心目标是实现土地资源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合理利用有效保护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制。
答案:自然资源社会经济3.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则。
答案:科学合理公平公正可持续发展4. 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应当优先保障__________用地和__________用地。
答案:农业公共设施5.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订应当根据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变化进行。
答案:社会经济发展土地资源状况三、简答题1. 简述土地规划的重要性。
答案:土地规划对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的土地规划,可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障粮食安全,同时也有助于解决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问题,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管理。
土地利用规划学(B)【考试试卷答案】
土地利用规划学(B)【考试试卷答案】《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考试试卷(B)课程代码: 考试日期: 适用专业: 考试时间:2小时 考试形式:闭卷(敬请考生注意:本试卷共6页)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8分)1.土地适宜性评价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3.停车视距4.土地质量评价5.趋势预测法6.人口预测系: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装 订 线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1.土地利用计划按计划时效可分为:、。
2.我国居民点布局的形式主要有四种,即:、、、。
3.我国土地利用规划体系按规划深度可分为:、、。
4.土地利用规划的原则主要有:、、、、。
5.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特点主要有:、、、。
6.土地质量评价按其目标可分为:土地适宜性评价、和。
7.土地利用结构供选方案编制方法主要有:、、。
8.在土地利用分区中,常用的分区方法有:、、、。
9.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任务主要有:、、。
三、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35分)1.简述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程序是怎样的,每一步骤中主要有哪些内容?2.简述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评价的目的是什么?3.简述我国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有哪些?它们各自分别有什么优缺点?4.简述水库用地要求是什么?5.简述进行养蜂场选址时,应从哪些方面进行考虑?四、补全空格题(10分)下面是某地区2001年到2010年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的平衡表,空格表示数据是0,请在有问号的地方填上正确的数字。
(单位:公顷)五、论述题(第1小题8分,第2小题14分,共22分)1、试分析土地区位理论对土地利用规划的指导意义?2、简述上一轮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并阐述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应着重解决的问题,并阐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基本方法?。
土地利用规划试题及答案
土地利用规划试题及答案1. 引言土地利用规划对于城市和乡村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您提供土地利用规划的试题以及详细解答,希望能够加深您对该主题的理解。
2. 规划原则土地利用规划应基于以下原则进行制定:(1) 结合区域特点,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2) 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
(3)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风险。
(4)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5) 考虑社会公平和人民福祉。
3. 试题试题1:什么是土地利用规划?为什么需要进行土地利用规划?试题2:列举三个影响土地利用规划制定的因素,并解释其作用。
试题3:在制定土地利用规划时,应考虑哪些环境因素?试题4:请简要介绍土地利用规划的步骤。
试题5:如何确保土地利用规划的可持续发展性?4. 答案答案1:土地利用规划是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结合地方特点和发展需求,对土地利用进行规划和管理的过程。
土地利用规划的制定可以协调城乡空间布局,合理安排各类用地,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答案2:(1)经济因素:包括地方经济发展需求、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等,对土地利用规划的定位和目标制定具有重要影响。
(2)社会因素:如人口增长、居民需求、社会发展需求等,对土地用途的需求和布局提出了要求。
(3)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的保护、气候变化等,对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和生态安全具有决定性意义。
答案3:在制定土地利用规划时,应考虑环境因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生态环境保护:保护自然资源,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2)气候变化适应:考虑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制定相应的适应措施。
(3)自然灾害风险:分析和评估不同地区的自然灾害风险,合理安排土地利用布局。
答案4:土地利用规划的步骤包括:(1)调查研究:了解地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状况、土地资源等情况。
(2)目标确定:根据调查研究结果和发展需求,制定土地利用规划的目标。
(3)方案设计:根据目标确定,综合考虑各类因素,制定土地利用规划的方案。
电大《土地利用规划》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
电大《土地利用规划》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土地类型:
2.水资源变率: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水资源的三要素为、和水的保证率。
2.土地垂直地带性规律是由于的变化造成的。
3.我国自然条件复杂,在《中国1:100万土地类型图制图规范》中,按照水热条件的组合类型分为____个高级土地类型(土地纲)。
4.建筑组群的自然通风与、,以及建筑组群迎风的方位、风向对组群的入射角大小等有关。
5.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土地的供需分析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需求预测、和几方面。
6.山区土地治理的生物措施是,工程措施有。
三、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说土地资源有非再生性,是因为( )。
A.土壤中的养分、水分等,不断地被植物消耗
B.合理利用条件下,土地的植物生产力可以自我恢复
C.水土流失造成土地丧失松散的土层,裸露出坚硬的基岩
D.土地会随着人类的不断使用而逐渐耗竭
2.政府代表公共利益,要借助规划对土地利用进行干预,因而土地规划具有( )。
A.兼容性 B.折衷性
C.政策性 D.动态性
3.关于气温日较差,错误的叙述是( )。
A.随海拔增高而减小
B.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
C.随季节不同而异
D.气温的日较差也受地形的影响
4.关于我国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资源成为城市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B.人均淡水资源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土地利用规划学部分试题答案
三、简答题部分答案.何谓土地利用专项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比有何特点?答:土地利用专项规划是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框架控制之一,针对土地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的某一专门问题或某一产业部门的土地利用问题而进行的规划。
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比,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具有以下特性:针对性,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则是针对土地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中的某一专门问题或某一类型的土地使用问题进行的规划,有很强的针对性;局部性,在一定时期,需要开发、使用、整治和保护的土地只是局部存在的,因而土地利用专项规划是相对规划区内部分土地而言的;具体性,因为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的内容、措施、解决的土地利用问题都比较具体,其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较强;选择性,由于各个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不同,不同问题和不同行业部门的用地,其规划的类型、内容、程序、方法等就不同。
根据规划区所存在的土地利用具体问题,选择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的类型。
.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的程序?答:()审核各类用地数量与布局;()用地数量综合平衡;()用地布局综合平衡;()部门用地需求预测;()经多次协调难以达成一致的,由规划办公室提出处理意见,交规划领导小组讨论决定;()拟定全县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布局方案,规划土地利用区,确定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任务,并将全县各类用地指标分解至各乡(镇)。
.何谓土地开发?有何特点?答:土地开发是指人类通过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技术措施等,使各种未利用土地资源,如荒山、荒地、荒滩、荒水等,投入经营与利用;或使土地利用由一种利用状态改变为另一种状态的活动。
具有如下特点:()土地开发必然带来生态环境的变化,土地是由土壤、植被、气候、水文及地质、地貌组成的综合体,构成了完整的生态系统。
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土地开发就是要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从而建立新的生态平衡;()土地开发必然带来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土地开发与社会生产方式密切相关。
土地开发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进行的,同时,土地开发也将决定社会经济结构的组合方式;()土地开发具有经营性的特点,土地开发是为合理而有效地利用土地创造条件而进行的经济技术的投入过程,通过土地开发增加了可利用土地面积,改善了土地利用条件,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
《土地利用规划》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
《土地利用规划》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
《土地利用规划》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
共10分)
1.降水距平:
2.载畜量: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农田总蒸发量,又称植物的需水量,是指—--------—和-------——的总耗水量。
2.形成土壤的物质基础是---------。
3.当坡度大于—--------—时机动车道应采取“S”形布设。
4.土地的纬向地带性呈-------变化规律,是由不同纬度带接受的—------—而造成的差异。
5.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土地的供需分析包括—-----—、-------——、土地供给分析和土地供需平衡分析几方面。
6.盐土改良的生物措施包括—--------—及-------——。
三、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你认为下列不属于土地资源特性的是( )。
A.面积的有限性
B.位置的固定性和区域的差异性
C.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不当,土地资源严重退化
D.整体性及多用途性
2.要加强对土地资源的保护,是因为( )。
A.人口快速增长形成对土地资源的巨大压力
B.土地开发利用不当,土地资源严重退化
C.保护土地资源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D.以上三项都是
3.气温日变化的特点是( )。
A.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 B.通常最高温度出现在正午l2:00
C.最低温度一般出现在夜间0:00 D.晴朗天气下,气温的日较
差较小4.有效积温是指(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土地利用规划作业1-3参考答案
土地利用规划作业1参考答案1.土地资源具有哪些特性?并简要说明参考答案:土地资源的特性:(1)面积的有限性;(2)位置的固定性和区域差异性;(3)整体性;(4)土地资源的再生性与非再生性;(5)多用途性;(6)社会性。
2.为什么要保护土地资源?参考答案:是因为人口快速增长已形成对土地资源的巨大压力。
为了满足食物需求,人类将林地、草地、湿地等开垦为农田,在生态环境恶劣地区,相当多的开垦耕地已成为不毛之地,人口的增加对居住、交通、文化娱乐等用地的要求也增加,大量肥沃良田正在转变为非农业用地;土地开发利用不当,土地资源严重退化。
由于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盐渍化、酸化、贫瘠化、污染等造成土地生物生产潜力降低或生物产品质量降低,大面积的耕地、林地、草地不同程度的退化,高化肥、农药的投入,造成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同时保护土地资源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全球食物的98%是陆地生产的,海洋和陆地水域生产不到2%,植物性食品占人类膳食的92%,而只占8%的动物性产品大部分也间接来自于植物性产品,这些决定了土地资源的重要性。
3.什么是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有哪些特性?参考答案:土地利用规划是对一定区域内未来土地利用超前性的计划和安排,是依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的自然历史特性在时空上进行土地资源分配和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综合经济技术措施。
要进行土地利用规划,是因为土地资源的特性决定的。
首先是土地面积的有限性,人口增加对土地造成的压力;其次是土地资源位置的固定性和区域的差异性,决定了使用要因地制宜;第三,土地资源各组成要素有整体性,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构成了完整的土地生态系统;第四,土地资源有多用途性;最后,是土地资源的社会性。
由于这些原因,决定了要充分、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就需要对土地利用进行规划。
4.土地利用规划的包括哪些内容。
参考答案:土地利用规划依据其范围或层次可以分为:(1)包括区域全部土地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其主要内容是确定区域内各类用地规模和空间布局;(2)耕地、草地、林地等单一土地利用系统的详细利用规划,主要内容是各类用地的内部土地利用组织,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3)为了解决特定土地利用问题的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内容包括防止土地退化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土地保护规划,合理开发利用未利用土地的土地开发规划,以及土地复垦规划、土地整理规划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简答题部分答案1.何谓土地利用专项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比有何特点?答:土地利用专项规划是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框架控制之一,针对土地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的某一专门问题或某一产业部门的土地利用问题而进行的规划。
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比,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具有以下特性:针对性,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则是针对土地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中的某一专门问题或某一类型的土地使用问题进行的规划,有很强的针对性;局部性,在一定时期,需要开发、使用、整治和保护的土地只是局部存在的,因而土地利用专项规划是相对规划区内部分土地而言的;具体性,因为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的内容、措施、解决的土地利用问题都比较具体,其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较强;选择性,由于各个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不同,不同问题和不同行业部门的用地,其规划的类型、内容、程序、方法等就不同。
根据规划区所存在的土地利用具体问题,选择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的类型。
2.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的程序?答:(1)审核各类用地数量与布局;(2)用地数量综合平衡;(3)用地布局综合平衡;(4)部门用地需求预测;(5)经多次协调难以达成一致的,由规划办公室提出处理意见,交规划领导小组讨论决定;(6)拟定全县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布局方案,规划土地利用区,确定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任务,并将全县各类用地指标分解至各乡(镇)。
3.何谓土地开发?有何特点?答:土地开发是指人类通过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技术措施等,使各种未利用土地资源,如荒山、荒地、荒滩、荒水等,投入经营与利用;或使土地利用由一种利用状态改变为另一种状态的活动。
具有如下特点:(1)土地开发必然带来生态环境的变化,土地是由土壤、植被、气候、水文及地质、地貌组成的综合体,构成了完整的生态系统。
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土地开发就是要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从而建立新的生态平衡;(2)土地开发必然带来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土地开发与社会生产方式密切相关。
土地开发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进行的,同时,土地开发也将决定社会经济结构的组合方式;(3)土地开发具有经营性的特点,土地开发是为合理而有效地利用土地创造条件而进行的经济技术的投入过程,通过土地开发增加了可利用土地面积,改善了土地利用条件,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
所以土地开发是可以产生经济效益的;(4)土地开发是一个开发、利用、再开发、再利用的循环往复的过程,未利用地被开发为可利用的农地;低产农地转化为高产农地;农地转化为村庄;农地和村庄又将被开发为城市。
土地开发和利用不断相互更替,循环往复。
但每一个循环的过程都不是机械的重复,都是在前一个循环的基础上有更大的进步。
4.简述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程序?答:编制程序如下:(1)准备工作阶段:包括成立规划领导小组和规划办公室,拟定规划工作方案和工作计划,并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落实规划经费和人员以及进行业务培训等。
从业务角度看,编制规划任务书和工作计划是两个重要的内容;(2)调查研究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根据需要,在收集和调查有关文件、资料基础上,进行专项研究。
并进行必要的外业调查核实;(3)编制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方案阶段:在上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拟定用地指标,编制供选方案,确定用地分区和主要用地项目的布局,编绘总体规划图,编写总体规划报告;(4)规划审批和公布实施阶段:规划报告编写完成以后,要履行审批手续,形成一个规范性文件。
根据审批手续,规划(送、审稿)必须提交同级人民政府通过,报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审批,最后由同级人民政府正式公布实施。
5.城镇体系的基本特征?答:其基本特征如下:(1)整体性,城镇体系是由城镇、联系通道和联系流、联系区域等多个要素按一定规律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2)等级性或层次性,系统由逐级子系统组成。
城镇体系的各组成要素按其作用都有高低之分,全国性的城镇体系由大区级、省区级体系组成,再下面还有地区级或地方级的体系;(3)动态性,城镇体系不仅作为状态而存在,也随着时间而发生阶段性变动。
6.何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如何理解其整体性?答:是在一定规划范围内,根据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确定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用地布局的宏观战略措施。
其整体性表现在土地利用规划的对象是规划区内的全部土地资源,而不是某一种用地;在总体规划中要全面考虑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要把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与土地的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进行统筹安排和合理布局。
7.7.简述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答: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任务是落实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根据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及本乡(镇)的土地资源特点,确定乡(镇)土地利用的目标和方向;(2)具体确定并落实县级规划所确定的各类土地利用区;(3)编定各土地利用区的使用用途,具体落实每块土地的规划用途;(4)阐明落实上级规划指标和各类土地利用区的途径、措施。
8.土地整治的主要类型有那些?答:土地整治是在一定地域上进行的,不同地域其自然条件、生态特征、土地被破坏和退化的特征也不同,因而有不同的整治类型。
一般土地整治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1)水土流失地的整治;(2)盐碱地的整治;(3)风沙地的整治;(4)沼泽化土地的整治;(5)红黄壤综合整治。
9.简述土地用途管制的基本内容?答:基本内容是:(1)农地用途管制,包括限制转移管制和许可转移管制。
前者是依据土地利用整体规划,划定一定数量的农地主要是耕地作为特殊保护的区域严格加以管制;后者则是根据规划需要,在一定条件限制下,允许部分农地进行规定用途的转用;(2)非农地用途管制,其重点是非农地建设用地的用途管制,主要包括增量非农业建设用地的用途管制和存量非农地建设用地的用途管制,其中增量非农业建设用地的用途管制与农地许可转移管制密切结合,因此非农地用途管制的重点应是存量非农业建设用地的用途管制。
10 .简述城镇体系规划的内涵?答:在一定区域内将各种等级、各种类型不同城镇按照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和规模适宜的原则进行安排,使之形成具有一定时空地域结构、相互联系的城镇网络的有机整体,即为城镇体系规划。
国务院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分别组织编制。
全国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城镇体系规划,用以指导城市规划的编制。
设市城市和县级人民政府所在镇的总体规划包括市或县的行政区域内赌东道的城镇体系规划。
11.简述我国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答:我国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如下:体规划布局。
并以此为依据,指导乡级基本农田保护区(一级保护的农田)和阶段性农田保护(二级保护的农田)范围的划定;(4)对基本农田保护区进行实地勘探、丈量,划定保护田块并编号、登记造册,在各保护区田块设立保护标志牌。
16.编制土地开发规划有何重大意义?土地开发的目的是为了更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因此,对土地开发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编制土地开发规划的意义主要在于:编制规划是土地开发决策的需要,规划将告诉决策者:土地开发的紧迫性、效益、土地开发利用方式、开发计划等一系列问题,从而为土地开发决策提供依据。
编制规划是避免盲目开发土地资源的有效措施,土地开发是人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预,必然会引起土地生态环境的变化。
如果土地开发中没有规划的指导,盲目开发不仅会浪费土地资源,甚至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通过规划,科学合理地确定土地开发的最佳方式、结构和规模,就能避免这些问题的产生。
编制规划是土地开发经营管理的直接依据。
编制规划是对土地开发进行宏观控制的重要手段。
18.土地开发规划的内容?土地开发规划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如何开发的决策规划,即进行土地开发的可行性论证,确定土地开发的规模、时间、地点和方法,二是待开发土地的利用规划,即确定区域内各类待开发土地的用途。
土地开发规划可分为农用地开发规划和城镇土地开发规划,两者内容各有侧重。
19.土地复垦的范围是什么?凡因从事开采矿山资源、烧缺制砖瓦、燃煤发电、兴修水利、农田基本建设、修筑铁路、公路和各种道路等以及各种建筑物和废弃物压占等一切活动,而人为造成土地破坏和废弃的都属于土地复垦范围,还有各种污染、自然灾害造成破坏废弃的土地以及村庄四旁坑、洼、塘、废弃宅基地等也属于土地复垦的范围。
20.土地复垦有何重大意义?我国土地资源紧缺的压力越来越大,土地问题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严重制约因素,为此,国家近年来运用综合手段加强了土地管理,并有计划地开发荒地,以缓解人地矛盾,但另一方面,在各项生产建设中都有大量土地遭到破坏。
据统计,我国因各种人为因素造成破坏废弃的土地,累计1300多万公顷,其中由于从事开采矿产资源、烧制砖瓦、燃煤发电等生产和建设活动破坏废弃的土地约330多万公顷,其中70—80%为耕地;由于兴修水利和修筑铁路、公路等建设活动废弃的土地,建筑取土等零星废弃地及农村坑塘等约1000万公顷,其中耕地占70%。
此外,城市周围的垃圾堆场占地也很严重。
这些被破坏的土地不但使土地和耕地减少,而且使环境恶化,特别是采掘工业,不仅破坏和改变地表以下200—400m以内地层,而且严重影响地表的生态环境,常常引起塌陷、污染、水土流失、滑坡等灾害。
因此,搞好土地复垦对于增加土地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改善工农关系,保障农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均具有重要意义。
21.土地复垦规划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本着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建则建的原则,将被破坏的土地恢复利用,科学合理地确定其用途。
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近期利益服从长远利益,规划要切实可行,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
土地复垦要和生产建设统一规划,合理安排,并结合生产情况,逐年实施。
土地复垦规划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规划以及矿区规划等相协调,做到地区建设布局合理化,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美化环境,促进生态良性循环。
22.土地复垦规划的类型有那些?从规划的性质来分,可分为矿区土地复垦的总体规划与复垦区的规划设计两种。
从时间上可分为采前规划和采后规划。
采前规划是指新矿区开发时在设计阶段就考虑复垦问题而进行的规划;采后规划是指老矿区开发后所作的复垦规划。
按废弃地的类型可分为矿山开采废弃地复垦规划、煤矿塌陷地复垦规划、砖瓦窑废弃地复垦规划、交通挖压废弃地复垦规划、水利压挖地复垦规划以及废弃宅基地复垦规划等。
根据矿区地下水埋深不同,可分为高潜水位矿区复垦规划和低潜水位矿区复垦规划等。
23.土地保护规划的任务和类型?土地保护规划是基于我国土地资源紧缺,生态环境脆弱这一特点提出的,其基本任务是在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环境、价值等分析基础上,确定土地保护的类型、规模,保护区的分布、范围,保护重点与保护级别,并制定保护措施、技术方案和有关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