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曲线求点的轨迹方程

圆锥曲线求点的轨迹方程
圆锥曲线求点的轨迹方程

求点的轨迹问题

一、基础知识:

1、求点轨迹方程的步骤: (1)建立直角坐标系

(2)设点:将所求点坐标设为(),x y ,同时将其他相关点坐标化(未知的暂用参数表示)

(3)列式:从已知条件中发掘,x y 的关系,列出方程 (4)化简:将方程进行变形化简,并求出,x y 的范围 2、求点轨迹方程的方法

(1)直接法:从条件中直接寻找到,x y 的关系,列出方程后化简即可 (2)代入法:所求点(),P x y 与某已知曲线()00,0F x y =上一点()00,Q x y 存在某种关系,则可根据条件用,x y 表示出00,x y ,然后代入到Q 所在曲线方程中,即可得到关于,x y 的方程

(3)定义法:从条件中能够判断出点的轨迹为学过的图形,则可先判定轨迹形状,再通过确定相关曲线的要素,求出曲线方程。常见的曲线特征及要素有:

① 圆:平面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

直角→圆:若AB AC ⊥,则A 点在以BC 为直径的圆上 确定方程的要素:圆心坐标(),a b ,半径r

② 椭圆:平面上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和为常数(常数大于定点距离)的点的轨迹

确定方程的要素:距离和2a ,定点距离2c

③ 双曲线:平面上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为常数(小于定点距离)的点的轨迹

注:若只是到两定点的距离差为常数(小于定点距离),则为双曲线的一支

确定方程的要素:距离差的绝对值2a ,定点距离2c

④ 抛物线:平面上到一定点的距离与到一定直线的距离(定点在定直线外)相等的点的轨迹

确定方程的要素:焦准距:p 。若曲线位置位于标准位置(即标准方程的曲线),则通过准线方程或焦点坐标也可确定方程

(4)参数法:从条件中无法直接找到,x y 的联系,但可通过一辅助变

量k ,分别找到,x y 与k 的联系,从而得到,x y 和k 的方程:()()

x f k y g k =???=??,

即曲线的参数方程,消去参数k 后即可得到轨迹方程。 二、典型例题:

例1:设一动点P 到直线:3l x =的距离到它到点()1,0A

的距离之比为3

,则动点P 的轨迹方程是( )

A. 22132x y +=

B. 22

132

x y -=

C.

()2

2

413

6

x y --= D. 22123x y += 思路:设(),P x y ,则可直接利用已知条件列出关于,x y 的等式,化简即可

解:设(),P x y

3

P l

d PA

-∴

==

33x ∴-= ()()2

2

2331x x y ?-=-+

2221626x x y ?--=-

()()

2

2

2

2

424613

6

x y x y -?--=?

-= 答案:C

例2:已知两定点的坐标分别为()()1,0,2,0A B -,动点满足条件

2MBA MAB ∠=∠,则动点M 的轨迹方程为___________

思路:通过作图可得2MBA MAB ∠=∠等价的条件为直线,MA MB 的斜率的关系,设MAB α∠=,则2MBA α∠=,则可通过,MA MB 的斜率关系得到动点M 的方程

解:若M 在x 轴上方,则tan ,tan 2MA MB k k αα==-

2

21MA

MB MA

k k k ∴=-

- ,12

MA MB y y

k k x x =

=

+- 代入可得: 22122211y

y x x y x πα?

??+=-≠ ?-?

???- ?+??

,化简可得: 2

2

33x y -=即2

2

13

y x -=

若M 在x 轴下方,则tan ,tan 2MA MB k k αα=-=,同理可得:2

2

13

y x -=

当22

π

α=时,即MAB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2,3M 或()2,3M -满足上述方

所以当x 在一四象限时,轨迹方程为()2

2

113

y x x -=≥

当M 在线段AB 上时,同样满足20MBA MAB ∠=∠=,所以线段AB 的方程

()012y x =-<<也为M 的轨迹方程

综上所述:M 的轨迹方程为()2

2

113

y x x -=≥或()012y x =-<<

答案:()2

2

113

y x x -=≥或()012y x =-<<

例3:已知F 是抛物线24x y =的焦点,P 是该抛物线上的动点,则线段

PF 中点M 的轨迹方程是( )

A. 212x y =-

B. 21

216

x y =-

C. 222x y =-

D. 221x y =-

思路:依题意可得()0,1F ,(),M x y ,()00,P x y ,则有

0000221212

x x x x y y y y ?=?=?????

+=-??=??,因为()00,P x y 自身有轨迹方程,为:2004x y =,将00

221x x y y =??=-?代入可得关于,x y 的方程,即M 的轨迹方程:

()

()2

2242121x y x y =-?=-

答案:D

例4:已知F 是抛物线24y x =上的焦点,P 是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若动点M 满足2FP FM =,则M 的轨迹方程是__________

思路:考虑设()()00,,,M x y P x y ,由抛物线24y x =可得:()1,0F ,且2004y x =,故考虑利用向量关系得到,x y 与00,x y 的关系,从而利用代入法将00,x y 用

,x y 进行表示,代入到2

04y x =即可 解:由抛物线24y x =可得:()1,0F

设()()00,,,M x y P x y ()()001,,1,FP x y FM x y ∴=-=-

2FP FM = ()000021

12122x x x x y y y y

=--=-??∴??

?==?? ① P 在24y x =上 2

04y x ∴=,将①代入可得: ()

()2

2421y x =-,即221y x =-

答案:221y x =-

例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44x t t =-<<与椭圆22

1169

x y +=交

于两点()()1122,,,P t y P t y ,且120,0y y ><,12,A A 分别为椭圆的左,右顶点,则直线12A P 与21A P 的交点所在曲线方程为________

思路:由椭圆可得:()()124,0,4,0A A -,从而可确定线12A P 与21A P 的方程。

()()211221:4,:444

y y

A P y x A P y x t t =

+=-+-,若联立方程解,x y ,则形式较为复杂不易化简,观察两条直线方程的特点,可发现若两边相乘,有平方差的特点,且x t =与椭圆相交,则12,P P 关于x 轴对称,有21y y =-。所

以两方程左右两边分别相乘可得:()2

2

212416

y y x t =---,再利用()11,P t y 满足椭圆方程,消去等式中的1,t y 即可

解:由椭圆可知:()()124,0,4,0A A -,设交点坐标(),x y 。

x t =与椭圆相交于12,P P ∴12,P P 关于x 轴对称

21y y ∴=-

考虑直线12A P 与21A P 的方程:由()()1214,0,,A P t y --可得:12

1

4

A P y k t =-

+

()1

12:44

y A P y x t -∴=

++ ① 同理可得:()121:44y

A P y x t =-- ②

①?②可得:()2

2

2121616

y y x t =--- ③ 由()11

,P t y 在椭圆上可得:()2222

11911616916t y y t +=?=-,代入③可得: ()22

2

2916161616

t y x t -=-?--,整理后可得:

22

1169

x y -= 答案:22

1169

x y -=

小炼有话说:本题消元的方法比较特殊,是抓住了两直线中某些地方具备平方差公式的特点,从而两式相乘,再进行代入消元。

例6:若动圆过定点()3,0A -且和定圆()2

2:34C x y -+= 外切,则动圆圆心

P 的轨迹方程是___________

思路:定圆的圆心为()3,0C ,观察到恰好与

()3,0A -关于原点对称,所以考虑P 点轨迹是否

为椭圆或双曲线,设动圆P 的半径为r ,则有

PA r =,由两圆外切可得2PC r =+,所以

2PC PA -=,即距离差为定值,所以判断出P 的轨迹为双曲线的左支,

则1,3a c ==,解得2

2

2

8b c a =-=,所以轨迹方程为()2

2

118

y x x -=≤-

答案:()2

2

118

y x x -=≤-

小炼有话说:本题从所给条件中的对称定点出发,先作一个预判,从而便可去寻找符合定义的要素,即线段的和或差。要注意本题中

PC PA >,所以轨迹为双曲线的一支。

例7:是圆()2

2125x y ++=的圆心为C ,()1,0A 是圆内一定点,Q 为圆周上任一点,线段AQ 的垂直平分线与CQ 的连线交于点M ,则M 的轨迹方程为( )

A. 224412125x y -=

B. 224412125x y +=

C. 22

4412521x y -= D. 224412521

x y += 思路:可得()1,0C -,发现刚好与()1,0A 均在x 轴上且关于原点对称,从

而联想到双曲线或椭圆的焦点,观察几何性质可得:由

AQ 的中垂线可得

AM QM

=,从而考虑

5CM AM CM QM CQ r +=+===,即M 到,A C 的距离

和为定值5,从而判断出其轨迹为椭圆,可得5

25,12

a a c =?==,则

2

2

2

21

4

b a

c =-=

,所以椭圆方程为:224412521x y += 答案:C

例8:已知直线y kx m =+与抛物线22y x =交于,A B 两点,且

OA OB OA OB +=-,其中O 为坐标原点,若OM AB ⊥于M ,则点M 的轨

迹方程为( )

A. 222x y +=

B. ()2

211x y -+=

C. ()2211x y +-=

D. ()2

214x y -+=

思路:先处理条件OA OB OA OB +=-可得由,OA OB 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相等,所以该四边形为矩形。即OA OB ⊥,设()()1122,,,A x y B x y ,即12120x x y y +=,联立直线与抛物线方程并利用韦达定理可得2m k =-,从而可得直线过定点()2,0,结合图像性质可得OM AB ⊥,则M 的轨迹为以OC 为直径的圆,轨迹方程为()2

211x y -+=

解:OA OB OA OB +=-,且,OA OB OA OB +-为,OA OB 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对角线

∴ 该四边形为矩形,即OA OB ⊥

设()()1122,,,A x y B x y ,12120OA OB x x y y ∴?=+=

联立方程:22y kx m y x

=+??=?,消去x 可得:2

22202ky y m ky y m =+?-+= 122m

y y k

∴=

222121224y y m x x k == 2220m m k k ∴+=,由0km ≠可得2m k =- ():22l y kx m kx k k x ∴=+=-=-,即直线过定点()2,0C OM AB ⊥即OM CM ⊥ M ∴的轨迹为以OC 为直径的圆

则该圆的圆心为()1,0,半径1r =

∴轨迹方程为()2

211x y -+=

答案:B

例9:过点()6,0M -作圆22:6490C x y x y +--+=的割线,交圆C 于,A B 两点,在线段AB 上取一点Q ,使得

112

MA MB MQ

+=,求点Q 的轨迹 解:设点()()()1122,,,,,A x y B x y Q x y ,直线AB 的斜率为k

)))126,6,6MA x MB x MQ x ∴=+=+=+

112MA MB MQ +=

+=

()()()

12112

666x x x ∴

+=+++ ()()()

1212121226366x x x x x x x ++?

=++++ ①,联立方程: ()2

2

66490

y k x x y x y ?=+??+--+=??,消去x 可得: ()()()2

22212623312830k

x k k x k k ++--+-+=

()()2212122

2

262331283,1

1

k k k k x x x x k k ---+∴+=-

=

++代入①可得:

()

()()()

2222

22262312

216312832623636

11

k k k x k k k k k k ---

++=+-+---?+++ 即

()

4182816k x +=+,而6MQ y

k k x ==+代入可得: ()

418

26816y

x x ++=+化简可得:92270x y +-=,因为Q 在圆内

所以点Q 的轨迹是直线92270x y +-=被圆截得的弦

例10:如图所示,点N 在圆224x y +=上运动,DN x ⊥轴,点M 在DN 的延长线上,且()0DM DN λλ=>

(1)求点M 的轨迹方恒,并求当λ为何值时,M 的轨迹表示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

(2)当1

2

λ=时,在(1)中所得曲线记为C ,已知直线:12

x l y +=,P 是

l 上的动点,射线OP (O 为坐标原点)交曲线

C 于

点R ,又点Q 在OP 上且满足2

OQ OP OR ?=,求点Q 的轨迹方程 解:(1)思路:N 自身有轨迹方程,且条件中所求的点M 与点N 存在联系(DM DN λ=),所以考虑利用代入法求轨迹方程。设

()()00,,,M x y N x y ,然后利用向量关系找到M 的坐标与N 坐标的联系001x x y y λ=??

?=??

,从而代入到N 所在的方程便得到关于,x y 的等式,即M 的轨迹方程

设()()00,,,M x y N x y

()()00,,0,DM y DN y ∴==

DM DN λ= 0y y λ∴=

DN x ⊥轴 0x x ∴= 00001x x

x x y y y y λλ=?=??

∴???==???

由N 在224x y +=上可知:22004x y +=,代入①可得:

2

2

24y x λ+=即22

2144x y λ

+=

∴当01λ<<时,M 的轨迹表示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

(2)思路:由(1)可知曲线方程为2

214

x y +=,从而题目中的点,P R 均

有方程。设所求点(),Q x y ,则可考虑寻找Q 的坐标与()()1122,,,P x y R x y 之间的联系。本题,,,O P Q R 共线是关键点,因为在这条线上的点,其与O 点距离的比值即为横纵坐标的比值。所以先从,P Q 入手,题目中没有

,OP OQ 的比例,则不妨设

OP t OQ

=,进而得到(),Q x y 与()11,P x y 的联系:

11

x tx y ty =??

=?,再寻找,Q R 的联系,结合条件2

OQ OP OR ?=可知2

22

22

2

22OP OR

x y t OQ x y OQ

====,从而用t 即可表示出(),Q x y 与()22,R x y 的联系(而不用再设字母):22

222

2x tx

y ty

?=??=??。所以可以用代入法分别将两组关系代入至直线与椭圆方程,再消去t 即可得到Q 的轨迹方程

解:由(1)可得曲线方程为:2

214

x y +=

设()()()1122,,,,,P x y R x y Q x y 2

OQ OP OR ?= 设

OP t OQ

= ∴由线段比例可得:

11

OP x y t OQ

x y

==

= 1

1x tx

y ty

=?∴?=? 由2

OQ OP OR ?=同理可得:2

2222

2

22OP OR

x y t OQ x y OQ

==== 22

222

2x tx y ty

?=?∴?=?? ,P R 分别在直线与椭圆上 2

2

1212

1,124

x x y y ∴+=+=,代入22

122212,x tx x tx

y ty y ty ?==????==???

可得: 222

212

241

4

tx

ty tx tx ty ty tx ty ?+=???+=+??+=??,化简可得:Q 的轨迹方程为: 222440x x y y -+-=

圆锥曲线 求点的轨迹方程

求点的轨迹问题 一、基础知识: 1、求点轨迹方程的步骤: (1)建立直角坐标系 (2)设点:将所求点坐标设为(),x y ,同时将其他相关点坐标化(未知的暂用参数表示) (3)列式:从已知条件中发掘,x y 的关系,列出方程 (4)化简:将方程进行变形化简,并求出,x y 的范围 2、求点轨迹方程的方法 (1)直接法:从条件中直接寻找到,x y 的关系,列出方程后化简即可 (2)代入法:所求点(),P x y 与某已知曲线()00,0F x y =上一点()00,Q x y 存在某种关系,则可根据条件用,x y 表示出00,x y ,然后代入到Q 所在曲线方程中,即可得到关于,x y 的方程 (3)定义法:从条件中能够判断出点的轨迹为学过的图形,则可先判定轨迹形状,再通过确定相关曲线的要素,求出曲线方程。常见的曲线特征及要素有: ① 圆:平面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 直角→圆:若AB AC ⊥,则A 点在以BC 为直径的圆上 确定方程的要素:圆心坐标(),a b ,半径r ② 椭圆:平面上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和为常数(常数大于定点距离)的点的轨迹 确定方程的要素:距离和2a ,定点距离2c ③ 双曲线:平面上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为常数(小于定点距离)的点的轨迹 注:若只是到两定点的距离差为常数(小于定点距离),则为双曲线的一支 确定方程的要素:距离差的绝对值2a ,定点距离2c ④ 抛物线:平面上到一定点的距离与到一定直线的距离(定点在定直线外)相等的点的轨迹 确定方程的要素:焦准距:p 。若曲线位置位于标准位置(即标准方程的曲线),则通过准线方程或焦点坐标也可确定方程 (4)参数法:从条件中无法直接找到,x y 的联系,但可通过一辅助变量k ,分别找到,x y 与

圆锥曲线之动点轨迹方程

高考数学复习--日期: 圆锥曲线之动点轨迹方程: (1)求轨迹方程的步骤:建系、设点、列式、化简、确定点的范围; (2)求轨迹方程的常用方法: ①直接法:直接利用条件建立,x y 之间的关系(,)0F x y =; 已知动点P 到定点F(1,0)和直线3=x 的距离之和等于4,求P 的轨迹方程。 ②待定系数法:已知所求曲线的类型,求曲线方程――先根据条件设出所求曲线的方程,再由条件确定其待定系数。 线段AB 过x 轴正半轴上一点M (m ,0))0(>m ,端点A 、B 到x 轴距离之积为2m ,以x 轴为对称轴,过A 、O 、B 三点作抛物线,则此抛物线方程为 。 ③定义法:先根据条件得出动点的轨迹是某种已知曲线,再由曲线的定义直接写出动点的轨迹方程; (1) 由动点P 向圆221x y +=作两条切线PA 、PB ,切点分别为A 、B ,∠APB=600,则动点P 的轨迹方程为 。 (2)点M 与点F(4,0)的距离比它到直线05=+x l :的距离小于1,则点M 的轨迹方程是 。 (3) 一动圆与两圆⊙M :122=+y x 和⊙N :012822=+-+x y x 都外切,则动圆圆心的轨迹为 。 ④代入转移法:动点(,)P x y 依赖于另一动点00(,)Q x y 的变化而变化,并且00(,)Q x y 又在某已知曲线上,则可先用,x y 的代数式表示00,x y ,再将00,x y 代入已知曲线得要求的轨迹方程; 动点P 是抛物线122+=x y 上任一点,定点为)1,0(-A ,点M 分?→ ?PA 所成的比为2,则M 的轨迹方程为 。 ⑤参数法:当动点(,)P x y 坐标之间的关系不易直接找到,也没有相关动点可用时,可考虑将,x y 均用一中间变量(参数)表示,得参数方程,再消去参数得普通方程)。 (1)AB 是圆O 的直径,且|AB|=2a ,M 为圆上一动点,作MN ⊥AB ,垂足为N ,在OM 上取点P ,使||||OP MN =,求点P 的轨迹。 (2)若点),(11y x P 在圆122=+y x 上运动,则点),(1111y x y x Q +的轨迹方程是 。 (3)过抛物线y x 42=的焦点F 作直线l 交抛物线于A 、B 两点,则弦AB 的中点M 的轨迹方程是 。

圆锥曲线大题十个大招——轨迹问题

招式八:轨迹问题 轨迹法:1.直接法:如果动点运动的条件就是一些几何量的等量关系,这些条件简单明确,不需要特殊的技巧,易于表述成含x,y 的等式,就得到轨迹方程,这种方法称之为直接法; 例1、已知直角坐标系中,点Q (2,0),圆C 的方程为122=+y x ,动点M 到圆C 的切线长与 MQ 的比等于常数)0(>λλ,求动点M 的轨迹。 【解析】设MN 切圆C 于N ,则2 2 2 ON MO MN -=。设),(y x M ,则 2 222)2(1y x y x +-=-+λ 化简得0)41(4))(1(2 2 2 2 2 =++-+-λλλx y x (1) 当1=λ时,方程为4 5 = x ,表示一条直线。 (2) 当1≠λ时,方程化为2 2 22 222) 1(31)12(-+=+--λλλλy x 表示一个圆。 ◎◎如图,圆1O 与圆2O 的半径都是1,124O O =. 过动点P 分别作圆2O 、圆2O 的切线PM PN ,(M N ,分别为切点),使得2PM PN =. 试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并求动点P 的轨迹方程. 【解析】以12O O 的中点O 为原点,12O O 所在直线为x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则 1(20)O -,,2(20)O ,. 由已知2PM PN =,得222PM PN =. 因为两圆半径均为1,所以 22 1212(1)PO PO -=-. 设()P x y , ,则 2222(2)12[(2)1]x y x y ++-=-+-, y x Q M N O

即22(6)33x y -+=.(或221230x y x +-+=) 评析: 1、用直接法求动点轨迹一般有建系,设点,列式,化简,证明五个步骤,最后的证明可以省略,但要注意“挖”与“补”。 2、求轨迹方程一般只要求出方程即可,求轨迹却不仅要求出方程而且要说明轨迹是什么。 2.定义法:运用解析几何中一些常用定义(例如圆锥曲线的定义),可从曲线定义出发直接写出轨迹方程,或从曲线定义出发建立关系式,从而求出轨迹方程。 例2、已知动圆过定点,02p ?? ??? ,且与直线2p x =-相切,其中0p >.求动圆圆心C 的轨迹的方程; 【解析】如图,设M 为动圆圆心,,02p ?? ??? 为记为F ,过点M 作直线2p x =-的垂线, 垂足为N ,由题意知:MF MN = 即动点M 到定点F 与定直线2 p x =- 的距离相等, 由抛物线的定义知,点M 的轨迹为抛物线,其中,02p F ?? ??? 为焦点, 2 p x =- 为准线,所以轨迹方程为2 2(0)y px P =>; ◎◎ 已知圆O 的方程为 x 2+y 2=100,点A 的坐标为(-6,0),M 为圆O 上任一点,AM 的垂直平分线交OM 于点P ,求点P 的方程。 【解析】由中垂线知,PM PA =故10==+=+OM PO PM PO PA ,即P 点的轨迹为以A 、 O 为焦点的椭圆,中心为(-3,0),故P 点的方程为 12516 25)3(2 2=++y x ,02p ?? ??? 2 p x =-

完整的圆锥曲线轨迹方程求法

圆锥曲线轨迹方程的解法 目录 一题多解 (2) 一.直接法 (3) 二. 相关点法 (6) 三. 几何法 (10) 四. 参数法 (12) 五. 交轨法 (14) 六. 定义法 (16)

一题多解 设圆C :(x -1)2+y 2=1,过原点O 作圆的任意弦OQ ,求所对弦的中点P 的轨迹方程。 一.直接法 设P (x,y ),OQ 是圆C 的一条弦,P 是OQ 的中点,则CP ⊥OQ ,x ≠0,设 OC 中点为M (0,21),则|MP |=21|OC |=21,得(x -21)2+y 2=41 (x ≠0),即点P 的 轨迹方程是(x -21)2+y 2=41 (0<x ≤1)。 二.定义法 ⊥⊥OPC =90°,⊥动点P 在以M (0,2 1 )为圆心,OC 为直径的圆(除去原点 O )上,|OC |=1,故P 点的轨迹方程为(x -21)2+y 2=41 (0<x ≤1) 三.相关点法 设P (x,y ),Q (x 1,y 1),其中x 1≠0, ⊥x 1=2x,y 1=2y ,而(x 1-1)2+y 2=1 ⊥(2x -1)2+2y 2=1,又x 1≠0, ⊥x ≠0,即(x -21)2+y 2=41 (0<x ≤1) 四.参数法 ①设动弦PQ 的方程为y=kx ,代入圆的方程(x -1)2+kx 2=1, 即(1+k 2)x 2-2x =0,⊥.12 221k x x +=+ 设点P (x,y ),则2 2211],1,0(112k k kx y k x x x +==∈+=+= 消去k 得(x - 21)2+y 2=4 1 (0<x ≤1) ②另解 设Q 点(1+cos θ,sin θ),其中cos θ≠-1,P (x,y ), 则,2sin ],1,0(2cos 1θθ=∈+= y x 消去θ得(x -21)2+y 2=4 1 (0<x ≤1)

圆锥曲线轨迹方程经典例题

轨迹方程经典例题 一、轨迹为圆: 1、 长为2a 的线段的两个端点在x 轴和y 轴上移动,求线段AB 的中点M 的轨迹方程: 已知M 与两个定点(0,0),A (3,0)的距离之比为 2 1 ,求点M 的轨迹方程; 2、 线段AB 的端点B 的坐标是(4,3),端点A 在圆1)1(22=++y x 上运动,求AB 的中点M 的轨迹。 (2013新课标2卷文2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圆P 在x 轴上截得线段长为22,在y 轴上截得线段长为32。 (1)求圆心的P 的轨迹方程; (2)若P 点到直线x y =的距离为 2 2 ,求圆P 的方程。 3如图所示,已知P (4,0)是圆x 2+y 2=36内的一点,A 、B 是圆上两动点,且满足∠APB =90°,求矩形APBQ 的顶点Q 的轨迹方程.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3,0(A ,直线42:-=x y l .设圆C 的半径为1,圆心在l 上. (1)若圆心C 也在直线1-=x y 上,过点A 作圆C 的切线,求切线的方程; (2)若圆C 上存在点M ,使MO MA 2=,求圆心C 的横坐标a 的取值范围. 5(2013陕西卷理20)已知动圆过定点)0,4(A ,且在y 轴上截得弦MN 的长为8. (1) 求动圆圆心的轨迹C 的方程; (2) 已知点)0,1(-B ,设不垂直于x 轴的直线l 与轨迹C 交于不同的两点Q P ,,若x 轴是PBQ ∠的角平分线,证明 直线l 过定点。 二、椭圆类型: 3、 定义法:点M(x ,y )与定点F(2,0)的距离和它到定直线8=x 的距离之比为2 1 ,求点M 的轨迹方程.

圆锥曲线轨迹方程问题

圆锥曲线轨迹方程问题 纵观近几年高考轨迹问题是高考中的一个热点和重点,在历年高考中出现的频率较高, 主要注重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轨迹方程这一热点,常涉及函数、三角、向量、几何等知识,能很好地反映学生在这些能力方面的掌握程度.有的学生看到就头疼的题目. 分析原因除了这类题目的入手确实不易之外,主要是学生没 有形成解题的模式和套路,以至于遇到类似的题目便产生畏惧心理。圆锥曲线问题是 ft东卷高 考压轴大题,解题的关键往往是第一问能否求出轨迹方程。 圆锥曲线问题轨迹方程,解答题中以待定系数法为多,一旦变换考法,往往会造成学生 心理负担,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本专题针对轨迹方程的常见考法做出了系统总结。 一、考法解法 命题特点分析 求曲线的轨迹方程是解析几何的基本问题之一,求符合某种条件的动点轨迹方程,其 实质就是利用题设中的已知条件,用“坐标化”将其转化为寻求变量间的关系问题,解决这类 问题不但对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等基础知识要熟练掌握,还要利用各种数学思想方法,同 时具备一定的推理能力和运算能力。 高考考查轨迹问题通常是以下两类:一类是容易题,以定义法、相关点法、待定系数法等为主,另一类是高难度的纯轨迹问题,综合考查各种方法.“轨迹”、“方程”要区分求轨 迹方程,求得方程就可以了;若是求轨迹,求得方程还不够,还应指出方程所表示的曲线类型 (定形、定位、定量).处理轨迹问题成败在于:对各种方法的领悟与解题经验的积累.所以在处 理轨迹问题时,一定要善于根据题目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方法,确定轨迹的范围是处理轨迹问 题的难点,也是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在确定轨迹范围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准确理 解题意,挖掘隐含条件;②列式不改变题意,并且要全面考虑各种情形;③推理要严密,方程化简要 等价;④消参时要保持范围的等价性;⑤数形结合,查“漏”补“缺”。在处理轨迹问题时,要特别注意运用平面几何知识,其作用主要有:①题中没有给出明显的条件式时,可帮助列式;② 简化条件式; ③转化化归。 解题方法荟萃

圆锥曲线轨迹方程经典例题

轨迹方程经典例题 一、轨迹为圆的例题: 1、 必修2课本P 124B 组2:长为2a 的线段的两个端点在x 轴和y 轴上移动,求线段AB 的中点M 的轨迹方程: 必修2课本P 124B 组:已知M 与两个定点(0,0),A (3,0)的距离之比为 2 1 ,求点M 的轨迹方程;(一般地:必修2课本P 144B 组2:已知点M(x ,y )与两个定点21,M M 的距离之比为一个常数m ;讨论点M(x ,y )的轨迹方程(分m =1,与m ≠1进行讨论) 2、 必修2课本P 122例5:线段AB 的端点B 的坐标是(4,3),端点A 在圆 1)1(22=++y x 上运动,求AB 的中点M 的轨迹。 (2013新课标2卷文2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圆P 在x 轴上截得线段长为22,在y 轴上截得线段长为32。 (1)求圆心的P 的轨迹方程; (2)若P 点到直线x y =的距离为 2 2 ,求圆P 的方程。 如图所示,已知P (4,0)是圆x 2+y 2=36内的一点,A 、B 是圆上两动点,且满足∠APB =90°,求矩形APBQ 的顶点Q 的轨迹方程. 解:设AB 的中点为R ,坐标为(x ,y ),则在Rt △ABP 中,|AR |=|PR |.又因为R 是弦AB 的中点,依垂径定理:在Rt △OAR 中,|AR |2=|AO |2-|OR |2=36-(x 2+y 2)又|AR |=|PR |=22)4(y x +-所以有(x -4)2+y 2=36-(x 2+y 2),即x 2+y 2-4x -10=0因此点R 在一个圆上,而当R 在此圆上运动时,Q 点即在所求的轨迹上运动. 设Q (x ,y ),R (x 1,y 1),因为R 是PQ 的中点,所以x 1= 2 ,241+= +y y x ,代入方程x 2+y 2-4x -10=0,得24 4)2()24( 22+? -++x y x -10=0整理得:x 2+y 2=56,这就是所求的轨迹方程.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3,0(A ,直线42:-=x y l .设圆C 的半径为1,圆心在l 上. (1)若圆心C 也在直线1-=x y 上,过点A 作圆C 的切线,求切线的方程; (2)若圆C 上存在点M ,使MO MA 2=,求圆心C 的横坐标a 的取值范围. (2013陕西卷理20)已知动圆过定点)0,4(A ,且在y 轴上截得弦MN 的长为8.

2021高考数学圆锥曲线轨迹方程问题解法指导

2021高考数学圆锥曲线轨迹方程问题解法指导 纵观近几年高考轨迹问题是高考中的一个热点和重点,在历年高考中出现的频率较高,主要注重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轨迹方程这一热点,常涉及函数、三角、向量、几何等知识,能很好地反映学生在这些能力方面的掌握程度.有的学生看到就头疼的题目.分析原因除了这类题目的入手确实不易之外,主要是学生没有形成解题的模式和套路,以至于遇到类似的题目便产生畏惧心理。圆锥曲线问题是山东卷高考压轴大题,解题的关键往往是第一问能否求出轨迹方程。 圆锥曲线问题轨迹方程,解答题中以待定系数法为多,一旦变换考法,往往会造成学生心理负担,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本专题针对轨迹方程的常见考法做出了系统总结。 一、考法解法 命题特点分析 求曲线的轨迹方程是解析几何的基本问题之一,求符合某种条件的动点轨迹方程,其实质就是利用题设中的已知条件,用“坐标化”将其转化为寻求变量间的关系问题,解决这类问题不但对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等基础知识要熟练掌握,还要利用各种数学思想方法,同时具备一定的推理能力和运算能力。 高考考查轨迹问题通常是以下两类:一类是容易题,以定义法、相关点法、待定系数法等为主,另一类是高难度的纯轨迹问题,综合考查各种方法.“轨迹”、“方程”要区分求轨迹方程,求得方程就可

以了;若是求轨迹,求得方程还不够,还应指出方程所表示的曲线类型(定形、定位、定量).处理轨迹问题成败在于:对各种方法的领悟与解题经验的积累.所以在处理轨迹问题时,一定要善于根据题目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方法,确定轨迹的范围是处理轨迹问题的难点,也是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在确定轨迹范围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准确理解题意,挖掘隐含条件;②列式不改变题意,并且要全面考虑各种情形;③推理要严密,方程化简要等价;④消参时要保持范围的等价性;⑤数形结合,查“漏”补“缺”。在处理轨迹问题时,要特别注意运用平面几何知识,其作用主要有:①题中没有给出明显的条件式时,可帮助列式;②简化条件式;③转化化归。 解题方法荟萃 1.直接法:根据题目条件,直译为关于动点的几何关系,再利用解析几何有关公式(如两点间距离公式、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夹角公式等)进行整理、化简。这种求轨迹方程的过程不需要特殊的技巧,它是求轨迹方程的基本方法。 直接法一般有下列几种情况: 1)代入题设中的已知等量关系:若动点的规律由题设中的已知等量关系明显给出,则采用直接将数量关系代数化的方法求其轨迹。2)列出符合题设条件的等式:有时题中无坐标系,需选定适当位置的坐标系,再根据题设条件列出等式,得出其轨迹方程。 3)运用有关公式:有时要运用符合题设的有关公式,使其公式中含有动点坐标,并作相应的恒等变换即得其轨迹方程。

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分题型整理

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知识梳理★ 1.直线与圆锥曲线C 的位置关系 将直线l 的方程代入曲线C 的方程,消去y 或者消去x ,得到一个关于x (或y )的方程20ax bx c ++= (1)交点个数 ①当 a=0或a ≠0,⊿=0 时,曲线和直线只有一个交点; ②当 a ≠0,⊿>0时,曲线和直线有两个交点; ③ 当⊿<0 时,曲线和直线没有交点; (2) 弦长公式: 2.对称问题: 曲线上存在两点关于已知直线对称的条件:①曲线上两点所在的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得出斜率)②曲线上两点所在的直线与曲线有两个公共点(⊿>0)③曲线上两点的中点在对称直线上 3.求动点轨迹方程 ①轨迹类型已确定的,一般用待定系数法 ②动点满足的条件在题目中有明确的表述且轨迹类型未知的,一般用直接法 ③一动点随另一动点的变化而变化,一般用代入转移法 ★重难点突破★ 重点:掌握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及弦长公式;掌握弦中点轨迹的求法; 理解和掌握求曲线方程的方法与步骤,能利用方程求圆锥曲线的有关范围与最值 难点:轨迹方程的求法及圆锥曲线的有关范围与最值问题 重难点:综合运用方程、函数、不等式、轨迹等方面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1.体会“设而不求”在解题中的简化运算功能 ①求弦长时用韦达定理设而不求 ②弦中点问题用“点差法”设而不求 2.体会数学思想方法(以方程思想、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为主)在解题中运用 问题1:已知点1F 为椭圆22195 x y +=的左焦点,点()1,1A ,动点P 在椭圆上,则1PA PF +的最 小值为 点拨:设2F 为椭圆的右焦点,利用定义将1PF 转化为2PF ,在结合图形,用平面几何的知识解决。 126PA PF PA PF +=+-,当2,,P A F 共线时最小,最小值为62- ★热点考点题型探析★ 考点1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 题型1:交点个数问题 [例1 ] 设抛物线28y x =的准线与x 轴交于点Q ,若过点Q 的直线l 与抛物线有公共点,则直线l 4)(1 ||1||212212122x x x x k x x k AB ?-+?+=-?+=

圆锥曲线之轨迹方程的求法

圆锥曲线之轨迹方程的求法(一) (制卷:周芳明) 【复习目标】 □1. 了解曲线与方程的对应关系,掌握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步骤; □2. 会用直接法、定义法、相关点法(坐标代换法)求方程。 【基础练习】 1.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的动点的轨迹方程是( ) A .y x = B .||y x = C .22y x = D .220x y += 2.已知点(,)P x y 4,则动点P 的轨迹是 ( ) A .椭圆 B .双曲线 C .两条射线 D .以上都不对 3.设定点1(0,3)F -、2(0,3)F ,动点P 满足条件129(0)PF PF a a a +=+>,则点P 的轨迹( ) A .椭圆 B .线段 C. 不存在 D .椭圆或线段 4.动点P 与定点(1,0)A -、(1,0)B 的连线的斜率之积为1-,则P 点的轨迹方程为______________. 【例题精选】 一、直接法求曲线方程 根据题目条件,直译为关于动点的几何关系,再利用解析几何有关公式(两点距离公式、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夹角公式等)进行整理、化简。即把这种关系“翻译”成含x ,y 的等式就得到曲线的轨迹方程了。 例1.已知ABC ?中,2,AB BC m AC ==,试求A 点的轨迹方程,并说明轨迹是什么图形. 练习:已知两点M (-1,0)、N (1,0),且点P 使MP MN ,PM PN ,NM NP 成公差小于零的等差数列。点P 的轨迹是什么曲线?

二定义法 若动点轨迹满足已知曲线的定义,可先设定方程,再确定其中的基本量,求出动点的轨迹方程。 例1.⊙C :22(3)16x y ++=内部一点(3,0)A 与圆周上动点Q 连线AQ 的中垂线交CQ 于P ,求点P 的轨迹方程. 例2.设动点(,)(0)P x y x ≥到定点1(,0)2F 的距离比它到y 轴的距离大12 。记点P 的轨迹为 曲线C 求点P 的轨迹方程; 练习.若动圆与圆1)2(:2 21=++y x C 相外切,且与直线1=x 相切,则动圆圆心轨迹方程是 . 三代入法 有些问题中,其动点满足的条件不便用等式列出,但动点是随着另一动点(称之为相关点)而运动的。如果相关点所满足的条件是明显的,或是可分析,这时我们可以用动点坐标表示相关点坐标,根据相关点所满足的方程即可求得动点的轨迹方程,这种求轨迹的方法叫做相关点法。这种方法是一种极常用的方法,连续好几年高考都考查。 例1、已知定点A ( 3, 0 ),P 是圆x 2 + y 2 = 1上的动点,∠AOP 的平分线交AP 于M , 求M 点的轨迹。

《圆锥曲线解题十招全归纳》

《圆锥曲线解题十招全归纳》 招式一:弦的垂直平分线问题 例题1、过点T(-1,0)作直线l 与曲线N :2y x =交于A 、B 两点,在x 轴上是否存在一点E(0x ,0),使得ABE ?是等边三角形,若存在,求出0x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招式二:动弦过定点的问题 例题2、已知椭圆C :22 221(0)x y a b a b +=>>, 且在x 轴上的顶点分别为A 1(-2,0),A 2(2,0)。 (I )求椭圆的方程; (II )若直线:(2)l x t t =>与x 轴交于点T,点P 为直线l 上异于点T 的任一点,直线PA 1,PA 2分别与椭圆交于M 、N 点,试问直线MN 是否通过椭圆的焦点?并证明你的结论

招式三:过已知曲线上定点的弦的问题 例题4、已知点A 、B 、C 是椭圆E :22221x y a b += (0)a b >>上的三点,其中点A 是椭圆的右顶点,直线BC 过椭圆的中心O ,且0AC BC =,2BC AC =,如图。(I)求点C 的坐标及椭圆E 的方程; (II)若椭圆E 上存在两点P 、Q ,使得直线PC 与直线QC 关于直线x =PQ 的斜率。 招式四:共线向量问题 1:如图所示,已知圆M A y x C ),0,1(,8)1(:22定点=++为圆上一动点,点P 在AM 上,点N 在CM 上,且满足N 点,0,2=?=的轨迹为曲线E.I )求曲线E 的方程;II )若过定点F (0,2)的直线交曲线E 于不同的两点G 、H (点G 在点F 、H 之间),且满足λ=,求λ的取值范围.

2:已知椭圆C 的中心在坐标原点,焦点在x 轴上,它的一个顶点恰好是抛物线2 14 y x =的焦点,离心率 为 5 .(1)求椭圆C 的标准方程;(2)过椭圆C 的右焦点作直线l 交椭圆C 于A 、B 两点,交y 轴于M 点,若1MA AF λ=,2MB BF λ= ,求证:1210λλ+=-. 3、已知△OFQ 的面积S=26, 且m FQ OF =?。设以O 为中心,F 为焦点的双曲线经过Q , 2)14 6 ( ,||c m c -==,当||取得最小值时,求此双曲线方程。 类型1——求待定字母的值 例1设双曲线C :)0(12 22>=-a y a x 与直线L :x+y=1相交于两个不同的点A 、B ,直线L 与y 轴交 于点P ,且PA=PB 12 5 ,求a 的值

圆锥曲线中轨迹方程的求法

圆锥曲线中轨迹方程的求法 临沂——李宝峰 求曲线的轨迹方程是解析几何的两个基本问题之一.求符合某种条件的动点的轨迹方程,其实质就是利用题设中的几何条件,用“坐标化”将其转化为寻求变量间的关系.这类问题除了考查学生对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等基础知识的掌握,还充分考查了各种数学思想方法及一定的推理能力和运算能力,因此这类问题成为高考命题的热点,也是同学们的一大难点. 一:直接法: 是求轨迹方程最基本的方法,如果动点P 满足的等量关系易于建立,可以先表示出点P 所满足的几何上的等量关系,再用点P 的坐标(x ,y )表示该等量关系式,构成F (x ,y )=0,即可得到轨迹方程。一般有设点,列式,代换,化简,证明(可省略)五个步骤。但要注意“挖”与“补”。 直接根据等量关系式建立方程. 例1已知点(20)(30)A B -,,,,动点()P x y ,满足2PA PB x = ·,则点P 的轨迹是() A.圆 B.椭圆 C.双曲线 D.抛物线 解析:由题知(2)PA x y =--- ,,(3)PB x y =-- ,, 由2PA PB x = ·,得22(2)(3)x x y x ---+=,即26y x =+, P ∴点轨迹为抛物线.故选D. 例1:两个定点的距离为6,点M 到两个定点的距离的平方和为26,求点M 的轨迹。 分析:根据题意建立合适的坐标系,列出等量关系即可。 二:定义法(待定系数法):适用于根据条件可直接判断轨迹是什么曲线,且知道其方程形式的情形(如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运用解析几何中定义,则可先设出轨迹方程,再根据已知条件,待定方程中的常数,即可得到轨迹方程。 ,例2在ABC △中,24BC AC AB =,,上的两条中线长度之和为39,求ABC △的重心的轨迹方程. 解:以线段BC 所在直线为x 轴,线段BC 的中垂线为y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1,M 为重心,则有2 39263 BM CM +=?=. M ∴点的轨迹是以B C ,为焦点的椭圆, 其中1213c a ==, .5b ∴. ∴所求ABC △的重心的轨迹方程为22 1(0)16925 x y y +=≠. 注意:求轨迹方程时要注意轨迹的纯粹性与完备性. 例2:已知:⊙c 1(x+3)2+y 2=1和⊙c 2(x-3)2+y 2=9,动圆M 与⊙c 1,⊙c 2相外切,求动圆 圆心M 的轨迹方程。 三:相关点法(代入法):若所求动点随另一动点(称为相关点,该点坐标满足某已知曲线方程)有规律运动,根据条件找出它们坐标间的关系,用动点坐标表示相关点坐标,由相关点坐标满足的方程可求得动点轨迹方程。本法关键找出动点与相关点间的坐标关系。 即设出

圆锥曲线的轨迹方程经典题型训练含参考答案

圆锥曲线的轨迹方程 1.已知直线2 :220(1)l x ay a a --=>椭圆2 22:1x C y a +=,1F ,2F 分别为椭圆的左右焦点. (Ⅰ)当直线l 过右焦点2F 时,求C 的标准方程; 2.已知椭圆22 22:1(0)x y C a b a b +=>>的左、右焦点分别是1F ,2F ,P 是椭圆上的一点,I 为△12PF F 的内 切圆圆心,11222PIF IF F PIF S S S =-V V V ,且△12PF F 的周长为6. (1)求椭圆C 的方程. 3.椭圆22 22:1(1)x y E a b a b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1F ,2F ,椭圆E 上两动点P ,Q 使得四边形12 PFQF 为平行四边形,且平行四边形12PFQF 的周长和最大面积分别为8和 (1)求椭圆E 的标准方程; 4.已知(2,0)A -,(2,0)B ,点P 在平面内运动,1 4 PA PB k k =-g . (Ⅰ)求点P 的轨迹方程;

5.已知椭圆22 22:1(0)x y C a b a b +=>>的两个焦点分别为1F ,2F ,且1F 是圆2270x y +-+=的圆心, 点H 的坐标为(0,)b ,且△12HF F 的面积为 (1)求椭圆C 的方程. 6.设1F ,2F 分别是椭圆22 22:1(0,0)x y C a b a b +=>>的左,右焦点,A ,B 两点分别是椭圆C 的上,下顶 点,△12AF 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延长1AF 交椭圆C 于D 点,且2ADF ?的周长为 (1)求椭圆C 的方程; 7.已知点F 为椭圆22 221(0)x y a b a b +=>>的一个焦点,点A 为椭圆的右顶点,点B 为椭圆的下顶点,椭圆 上任意一点到点F 距离的最大值为3,最小值为1. (Ⅰ)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8.已知椭圆2222:1(0)x y C a b a b +=>>,左右焦点分别为1F 、2F ,A 为椭圆上一点,1AF 与 y 轴交于点B ,2||||AB F B =,||OB = . (1)求椭圆C 的方程;

曲线方程及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数学[人教版] 高三新数学第一轮复习教案(讲座35)—曲线方程及圆锥曲线的综 合问题 一.课标要求: 1 ?由方程研究曲线,特别是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问题常化为等式解决,要加强等价转化思想的训练; 2?通过圆锥曲线与方程的学习,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3.了解圆锥曲线的简单应用。 二.命题走向 近年来圆锥曲线在高考中比较稳定,解答题往往以中档题或以押轴题形式出现,主要考 察学生逻辑推理能力、运算能力,考察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圆锥曲线 在新课标中化归到选学内容,要求有所降低,估计2007年高考对本讲的考察,仍将以以下 三类题型为主。 1.求曲线(或轨迹)的方程,对于这类问题,高考常常不给出图形或不给出坐标系,以考察学生理解解析几何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和能力; 2?与圆锥曲线有关的最值问题、参数范围问题,这类问题的综合型较大,解题中需要根据具体问题、灵活运用解析几何、平面几何、函数、不等式、三角知识,正确的构造不等式或方程,体现了解析几何与其他数学知识的联系。 预测07年高考: 1.出现1道复合其它知识的圆锥曲线综合题; 2?可能出现1道考查求轨迹的选择题或填空题,也可能出现在解答题中间的小问。 .要点精讲 1.曲线方程 (1)求曲线(图形)方程的方法及其具体步骤如下: 这五个步骤(不包括证明)可浓缩为五字“口诀”:建设现(限)代化” (2)求曲线方程的常见方法: 直接法:也叫“五步法”,即按照求曲线方程的五个步骤来求解。这是求曲线方程的基本方法。 转移代入法:这个方法又叫相关点法或坐标代换法。即利用动

点是定曲线上的动点,另一动点依赖于它,那么可寻求它们坐标之间的关系,然后代入定曲线的方程进行求解。 几何法:就是根据图形的几何性质而得到轨迹方程的方法。 参数法:根据题中给定的轨迹条件,用一个参数来分别动点的坐标,间接地把坐标x,y 联系起来,得到用参数表示的方程。如果消去参数,就可以得到轨迹的普通方程。 2 ?圆锥曲线综合问题 (1)圆锥曲线中的最值问题、范围问题 通常有两类:一类是有关长度和面积的最值问题;一类是圆锥曲线中有关的几何元素的 最值问题。这些问题往往通过定义,结合几何知识,建立目标函数,利用函数的性质或不等 式知识,以及观形、设参、转化、替换等途径来解决。解题时要注意函数思想的运用,要注意观察、分析图形的特征,将形和数结合起来。 圆锥曲线的弦长求法: 设圆锥曲线C: f(x, y)=0与直线I :y=kx+b相交于A(x1, y1)、B(x2, y2)两点,则弦 长| AB|为: (1) 1 AB|= Jl + k" ■ |至]一葢jL + k? * J(签i+窿])】_4耳]嘉 或|AB|二J1 +存I珀-讣J1 +占》丁⑦+力尸-细诙. 若弦AB过圆锥曲线的焦点F,则可用焦半径求弦长,|AB|=|AF|+|BF|. 在解析几何中求最值,关键是建立所求量关于自变量的函数关系,再利用代数方法求出 相应的最值.注意点是要考虑曲线上点坐标(x, y)的取值范围。 (2)对称、存在性问题,与圆锥曲线有关的证明问题 它涉及到线段相等、角相等、直线平行、垂直的证明方法,以及定点、定值问题的判断方法。 (3)实际应用题 数学应用题是高考中必考的题型,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同时课本上也出现了许多与圆 锥曲线相关的实际应用问题,如桥梁的设计、探照灯反光镜的设计、声音探测,以及行星、人造卫星、彗星运行轨道的计算等。 涉及与圆锥曲线有关的应用问题的解决关键是建立坐标系,合理选择曲线模型,然后转 化为相应的数学问题作出定量或定性分析与判断,解题的一般思想是: 建立坐标系 (4)知识交汇题 圆锥曲线经常和数列、三角、平面向量、不等式、推理知识结合到一块出现部分有较强 区分度的综合题。 四.典例解析 题型1 :求轨迹方程 例1. (1) 一动圆与圆x2 y2 6x 5 0外切,同时与圆x2 y2 6x 91 0内切,求动圆圆心M的轨迹方程,并说明它是什么样的曲线。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曲线的轨迹方程的求法

2009届一轮复习曲线的轨迹方程的求法 高考要求: 求曲线的轨迹方程是解析几何的两个基本问题之一.求符合某种条件的动点的轨迹方程,其实质就是利用题设中的几何条件,用“坐标化”将其转化为寻求变量间的关系.这类问题除了考查学生对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等基础知识的掌握,还充分考查了各种数学思想方法及一定的推理能力和运算能力,因此这类问题成为高考命题的热点,也是同学们的一大难点. 重难点归纳: 求曲线的轨迹方程常采用的方法有直接法、定义法、代入法、参数法. (1)直接法:直接法是将动点满足的几何条件或者等量关系,直接坐标化,列出等式化简即得动点轨迹方程. (2)定义法:若动点轨迹的条件符合某一基本轨迹的定义(如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圆等),可用定义直接探求. (3)相关点法:根据相关点所满足的方程,通过转换而求动点的轨迹方程. (4)参数法:若动点的坐标(x ,y )中的x ,y 分别随另一变量的变化而变化,我们可以以这个变量为参数,建立轨迹的参数方程. 求轨迹方程,一定要注意轨迹的纯粹性和完备性.要注意区别“轨迹”与“轨迹方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典型题例示范讲解: 例1如图所示,已知P (4,0)是圆x 2+y 2 =36内的一点,A 、B 是圆上两动点,且满足∠APB =90°,求矩形APBQ 的 顶点Q 的轨迹方程.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利用“相关点代入法”求曲线 的轨迹方程. 知识依托:利用平面几何的基本知识和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建立线段AB 中点的轨迹方程. 错解分析:欲求Q 的轨迹方程,应先求R 的轨迹方程,若学生思考不深刻,发现不了问题的实质,很难解决此题. 技巧与方法:对某些较复杂的探求轨迹方程的问题,可先确定一个较易于求得的点的轨迹方程,再以此点作为主动点,所求的轨迹上的点为相关点,求得轨迹方程. 解:设AB 的中点为R ,坐标为(x ,y ),则在Rt △ABP 中,|AR |=|PR |. 又因为R 是弦AB 的中点,依垂径定理:在Rt △OAR 中,|AR |2=|AO |2-|OR |2=36-(x 2+y 2 ) 又|AR |=|PR |=22)4(y x +- 所以有(x -4)2 +y 2 =36-(x 2 +y 2 ),即x 2 +y 2 -4x -10=0 因此点R 在一个圆上,而当R 在此圆上运动时,Q 点即在所求的轨迹上运动. 设Q (x ,y ),R (x 1,y 1),因为R 是PQ 的中点,所以x 1=2 ,241+= +y y x , 代入方程x 2 +y 2-4x -10=0,得 2 4 4)2()24( 22+? -++x y x -10=0 整理得:x 2+y 2 =56,这就是所求的轨迹方程. 例2设点A 和B 为抛物线.y 2 =4px (p >0)上原点以外的两个动点,已知OA ⊥OB ,OM ⊥AB ,

圆锥曲线之轨迹问题例题习题(精品)

专题:圆 锥 曲 线 之 轨 迹 问 题 一、临阵磨枪 1.直接法(五部法):如果动点满足的几何条件本身就是一些几何量的等量关系,或这些几何条件简单明了且易于表达,我们只须把这种关系“翻译”成含,x y 的等式就得到曲线的轨迹方程。这种求轨迹的方法称之为直接法。 2.定义法:若动点轨迹的条件符合某一基本轨迹的定义(如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则可根据定义直接求出动点的轨迹方程。 3.坐标转移法(代入法):有些问题中,其动点满足的条件不便于等式列出,但动点是随着另一动点(称之为相关点)而运动的,如果相关点所满足的条件是明显的,或是可分析的,这时我们可以用动点坐标表示相关点坐标,根据相关点所满足的方程即可求得动点的轨迹方程,这种求轨迹的方法坐标转移法,也称相关点法或代入法。 4.参数法:有时求动点应满足的几何条件不易求出,也无明显的相关点,但却较易发现(或经分析可发现)这个动点的运动常常受到另一个变量(角度、斜率、比值、截距或时间等)的制约,即动点坐标(,)x y 中的,x y 分别随另一变量的变化而变化,我们可以把这个变量设为参数,建立轨迹的参数方程,这种方法叫做参数法,如果需要得到轨迹的普通方程,只要消去参变量即可。 5.交轨法:在求动点轨迹时,有时会出现要求两动曲线交点的轨迹问题,这类问题常可通过解方程组得出交点含参数的坐标,再消去参数得出所求轨迹方程,此种方法称为交轨法。 二、小试牛刀 1.已知M (-3,0),N (3,0)6=-PN PM ,则动点P 的轨迹方程为 析: MN PM PN =- ∴点P 的轨迹一定是线段MN 的延长线。 故所求轨迹方程是 0(3)y x =≥ 2.已知圆O 的方程为22 2 =+y x ,圆O '的方程为01082 2 =+-+x y x ,由动点P 向两圆所引的切线长相等,则动点P 的轨迹方程为 析:∵圆O 与圆O '外切于点M(2,0) ∴两圆的内公切线上的点向两圆所引的切线长都相等, 故动点P 的轨迹就是两圆的内公切线,其方程为2x = 3.已知椭圆)0(122 22>>=+b a b y a x ,M 是椭圆上一动点,1F 为椭圆的左焦点,则线段1 MF 的中点P 的轨迹方程为 析:设P (,)x y 00(,)M x y 又1(,0)F c - 由中点坐标公式可得:

最新圆锥曲线轨迹问题

圆锥曲线轨迹问题

建设现代化(检验) ——有关圆锥曲线轨迹问题 根据动点的运动规律求出动点的轨迹方程,这是解析几何的一大课题:一方面求轨迹方程的实质是将“形”转化为“数”,将“曲线”转化为“方程”,通过对方程的研究来认识曲线的性质;另一方面求轨迹方程是培养学生数形转化的思想、方法以及技巧的极好教材。该内容不仅贯穿于“圆锥曲线”的教学的全过程,而且在建构思想、函数方程思想、化归转化思想等方面均有体现和渗透。 轨迹问题是高考中的一个热点和重点,在历年高考中出现的频率较高,特别是当今高考的改革以考查学生创新意识为突破口,注重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轨迹方程这一热点,常涉及函数、三角、向量、几何等知识,能很好地反映学生在这些能力方面的掌握程度。 求轨迹方程的的基本步骤:建设现代化(检验) 建(坐标系)设(动点坐标)现(限制条件,动点、已知点满足的条件)代(动点、已知点坐标代入)化(化简整理)检验(要注意定义域“挖”与“补”) 求轨迹方程的的基本方法:直接法、定义法、相关点法、参数法、交轨法、向量法等。 1.直接法:如果动点运动的条件就是一些几何量的等量关系,这些条件简单明确,不需要特殊的技巧,易于表述成含x,y 的等式,就得到轨迹方程,这种方法称之为直接法; 例1、已知直角坐标系中,点Q (2,0),圆C 的方程为 122=+y x ,动点M 到圆C 的切线长与 MQ 的比等于常数)0(>λλ,求动点M 的轨迹。

【解析】设MN 切圆C 于N ,则2 22ON MO MN -=。设),(y x M ,则 2222)2(1y x y x +-=-+λ 化简得0)41(4))(1(22222=++-+-λλλx y x (1) 当1=λ时,方程为4 5 = x ,表示一条直线。 (2) 当1≠λ时,方程化为2 222 222)1(31)12(-+=+--λλλλy x 表示一个圆。 ◎◎如图,圆1O 与圆2O 的半径都是1,124O O =. 过动点P 分别作圆2O 、圆2O 的切线 PM PN ,(M N , 分别为切点),使得2PM PN =. 试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并求动点P 的轨迹方程. 【解析】以12O O 的中点O 为原点,12O O 所在直线为x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则 1(20)O -,,2(20)O ,. 由已知2PM PN =,得222PM PN =. 因为两圆半径均为1,所以 22 1212(1)PO PO -=-. 设()P x y ,,则 2222(2)12[(2)1]x y x y ++-=-+-, 即22(6)33x y -+=.(或221230x y x +-+=) 评析: 1、用直接法求动点轨迹一般有建系,设点,列式,化简,证明五个步骤,最后的证明可以省略,但要注意“挖”与“补”。 2、求轨迹方程一般只要求出方程即可,求轨迹却不仅要求出方程而且要说明轨迹是什么。

圆锥曲线中的轨迹问题

圆 锥 曲 线 中 的 轨 迹 问 题 【复习目标】 掌握求曲线方程的几种常用方法。 【课前预习】 1、一动圆与两圆:221x y +=和228120x y x +-+=都外切,则动圆圆心的轨迹为 ( ) (A )抛物线 (B )圆 (C )双曲线的一支 (D )椭圆 2、动点P 到直线40x +=的距离减去它到点(2,0)M 的距离之差等于2,则点P 的轨迹是( ) (A )直线 (B )椭圆 (C )双曲线 (D )抛物线 3、与圆22(2)1x y -+=外切,且与y 轴相切的动圆圆心P 的轨迹方程为 。 4、过抛物线22y x =的焦点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 、B 两点,则线段AB 中点的轨迹方程是 。 【典型例题】 1、设动直线l 垂直于x 轴,且与椭圆2224x y +=交于A 、B 两点,点P 在直线l 上,且满足||||1PA PB ?=,求点P 的轨迹方程。

2、求与两定点(1,0),(1,0)A B -的连线的斜率之积为常数k 的点的轨迹方程,并说明轨迹是什么图形? 3、求曲线22 44x y +=关于点(3,5)M 对称的曲线方程。

4、已知ABC ?中,|BC|=2,顶点A 在平行于底边且距离底边为1的直线上运动,求ABC ?的垂心H 的轨迹方程。 【巩固练习】 1、已知点P 是直线230x y -+=上的一个动点,定点(1,2)M -,Q 是线段PM 延长线上的一个动点,且|PM|=|MQ|,则点Q 的轨迹方程是 ( ) ()210 ()250 ()210 ()250A x y B x y C x y D x y ++=--=--=-+= 2、动点P 到直线x=6的距离与它到点(2,1) P 的轨迹方程是 ( ) 2222 2222(1)(1)()+=1 ()=1 5454(1)(1)(1)(1)()=1 ()=1 5454 x y x y A B x y x y C D -----+-++ 3、倾斜角为4π的直线交椭圆2 214 x y +=于A 、B 两点,则线段AB 的中点M 的轨迹方程是 。 4、经过点(2,0)与圆22 (2)36x y ++=内切的圆的圆心M 的轨迹方程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