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概论复习提纲
最新-公共管理学概论期末重点精品
政府职能错位,主要指政府内部发生 的职能混乱现象,即你干了我的事,我越 了你的权。
2、政府职能的缺位和不到位 政府职能错位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
政府职能范围不清;二是政府机构并立, 职能重叠。
政府职能不到位,主要指一些政府的 职能只体现在文件、书本和口头上,而在 实践操作和执行中远远没有实现。
* 三、转型期我国政府职能的定位 (简 答) P42-44
缺点: 管理层次多、 信息传递时间长, 容易造成信息失真,是高决策被“走
样”执行,同时严格的控制也不利于 发挥下级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易使管 理工作陷于僵化。
2、管理层次少、管理幅度宽的组织结构 则呈扁金字塔形,是“扁平结构”
优点:管理层次少,信息传递迅速,
不易失真, 高层的决策意图不易走样, 下级部门和人员的决策范围广,整体
第四,权变原则。权变原则是指政策规 划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地认识 影响政策规划的环境因素,灵活客观地选 择规划方案。
第五,优化原则。优化原则是指对同一 政策问题要有多个政策规划方案以备选 择。 四、政策规划的程序: P87
1、确立政策目标 2、拟订政策方案 3、评估政策方案 4、择优政策方案 第三章第三节 一、公共政策执行的环节(填空、选择) P95
中国非政府公共组织的主体主要由两 类型: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 第三章第一节 P70-71
* 一、公共政策的含义: 公共政策界定为:在特定的情境中,
一定的政治实体为达到预期目标而制定的 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 (填空) P71 二、根据公共政策的层次来划分,公共政 策可分为元政策、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 (填空) * 三、政策规划的原则(解释) : P86-87
这场行政改革运动被看做一场“重塑 政府”、“再造公共部门”的新公共管理运 动,是公共行政向公共管理转型的开始。
公共事业 管理概论考试复习资料(完整版)
公共事业组织与企业的区别
公共事业组织:一般并不追求收益 、提供的许多服务或商品具有独占性、收费通常以成本耗费为基础
企业:追求投资收益 、提供的服务或商品不具有独占性、以供求关系来确定商品或服务的价格
2.2.2事业组织的职能优势
人力资本是由投资而形成的,强调以某种代价获得的能力或技能的价值,投资的代价可在提高生产力过程中以
更大的收益收回。因此劳动者将自己拥有的脑力和体力投入到生产过程中参与价值创造,就要据此来获取相应
的劳动报酬和经济利益,它与社会价值的关系应当说是一种由因索果的关系。
而人力资源则不同,作为一种资源,劳动者拥有的脑力和体力对价值的创造起了重要贡献作用,人力资源强调人力作为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创造能力,它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创造产品、创造财富,促进经济发展。它与社会价值的关系应当说是一种由果溯因的。
动机分类法,生理、安全、交往、尊重、自我实现;
主体分类法,个人需要、群体需要和社会公共需要。
公共需要不是个人需要的集合,也不是基于个人偏好的简单多数人的集团需要;
公共需要是相对独立于个人需要和群体需要的社会整体需要,是以社会共同体的利益为基本表现形式
的普遍需要;
公共需要本质上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生存发展所需的条件和利益。
1.2 公共需要的特征
客观性: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其提供的物质条件是公共需要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公共需要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变化的必然要求;同时,公共需要也受到人的思想认识水平和文化传统的影响,特定群体的利益诉求和消费偏好对特定时期公共需要的演变和表现甚至会起很大的作用。
社会性:公共需要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整体的共同需要,必然受特定社会条件制约,特定社会条件既表现在阶级性,也表现在民族性。
公共部门管理概论考试复习提纲
非营利组织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非营利性组织:具有法人资格、以公共服务为使命,享有免税优待、不以营利为目的,组织盈余不分配给内部成员,并具有民间独立性质的组织。
基金会:是一种非政府、非营利组织,有其自己的基金,由其受托人或董事管理,以维持或协助教育、社会、慈善、宗教等公共服务目的,而且提供补助金的公益性组织。
公共事业:公共事业是社会公众的事业,既关系到社会公众基本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
公共事业组织:公共事业组织是依照一定的规则,以独立、公正为原则,并凭借其特有的功能为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组织。
公共事业计划:公共事业计划是公共事业组织依据其提供公益服务的内容对其实现公益服务目标和方向的规划过程,它是基于公共事业战略目标设计而进行的具体业务作业过程。
公共事业决策:是指决策者根据公共事业组织所处的条件和环境,在多个可能的行动方案中选择一个最优行动方案的过程。
公共事业战略决策定义:是指公共事业组织为了能在社会中获得长期的生存和发展,针对动态变化的社会环境所制定的长远发展规划。
它是公共事业组织的最高层根据公共事业的发展目标、资源状况和外部环境而制定的,指明了整个公共事业组织的发展方向。
·公共事业激励:公共事业管理者针对成员的需要,采取某些手段,激发人们为实现公共事业管理目标积极自觉地行动的过程。
公共事业协调:是指公共事业组织机关及工作人员运用各种方法,调整系统内部个组织之间、人员之间、管理活动个阶段各环节之间的关系,以及系统与其外部环境、管理对象之间的关系,以便和谐合作的达成管理目标。
公共事业监督:是指管理系统内外监督主体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范,运用适当的监督手段对公共事业管理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管理行为进行监督、检查,保证组织作业程序和工作制度全面、准确、有效地执行,以使系统各环节的管理活动更加规范合理,从而推进组织目标的达成。
二、简答题1.根据公共价值与私人价值的不同取向,我们可以把人分为三种:①为公共利益而调节私人利益的公共价值的追求者;②享受公共利益而不愿“让渡”部分私人利益的公共价值的搭便车者;③以损害公共利益为代价而使私人利益无限膨胀的公共利益的破坏者。
公共管理学复习提纲
公共管理学复习资料终极版一、名词解释1.公共组织:公共组织是指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标的组织,它一般拥有公共权利或者经过公公权力的授权,负有公共责任,以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管理公共事务为基本职能。
2.公共管理:公共管理是指以政府核心的公共部门处理公共事务以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活动。
公共管理的这一定义包括如下含义:①公共管理的主体是政府和其他公共部门,而不是私人及其组织;②公共管理的对象~公共事务具有两个显著特征,即与公共利益直接相关,以及公共事务的受益对象是社会公众;③由于公共事务关系到社会成员的利益,这就决定了公共事务及其管理的存在是永恒的,但具体内容会随着社会变迁不断调整;④公共管理来自民众的授权并负有直接的社会责任,因此,必须依法进行,其工作绩效也不能简单地以利润或效率作标准;⑤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决定了社会公众对公共管理部门拥有更多的制约权。
3.公共决策:公共决策是指公共组织在管理国家政务和社会公共事务过程中所做出的决定,它是公共管理的首要环节,并贯穿于整个公共管理过程的始终。
4.战略管理:战略管理是组织适应在外部环境变化,确立和调整组织长期目标,整合组织资源来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的一系列决策与行动。
5.目标管理:由参与管理的各方面制定目标,并经过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等管理方式,建立各级人员的责任心和荣誉感,最终以实现组织绩效的一套系统管理方式。
6.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相对那些可以划分企业或个人消费单元的基本生活或生产资料等私人物品而言的共享性物质产品和服务项目。
7.非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是一类虽不具有政府所拥有的社会行政管辖权,但同样以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而不是以营利为主要目的的组织。
8.领导方式:是指在特定环境中,领导者采用的作用于被领导者的行为方式,具有策略性和指向性。
9.行政执行:执行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和命令,办理上级人民政府交办的各种事宜。
10.非营利组织失灵:二、难点:1.公共管理部门及其职能的存在原因。
公共管理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公共管理期末考试复习提纲公共管理学考试大纲一、名词解释1、公共管理:是指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部门,为实现公共利益,依法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公平配置社会资源、有效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活动。
第一、强调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区别第二、强调公共管理主体的多元化第三、强调公共管理主体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第四、强调公共管理活动的公众参与性第五、强调公共管理活动的公开性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公共部门依法对其所属的人力资源进行规划、录用、任用、薪酬保障等管理活动和过程的总和。
权威性、公益性、复杂性、法制性3、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在英文文献里通常称作“公共选择”(public choice),又称新政治经济学或政治学的经济学(economics of politics),是一门介于经济学和政治学之间的新的交叉学科。
它以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尤其是理性人假设)、原理和方法作为分析工具,来研究和刻画政治市场上的主体的行为和政治市场的运行。
公共选择,是指人们提供什么样的公共物品,怎样提供和分配公共物品以及设立相应匹配规则的行为与过程。
公共选择理论则期望研究并把研究结果影响人们的公共选择过程,从而实现其社会效用的最大化。
4、现代预算管理:现代预算必须是经法定程序批准的、政府机关在一定时期的财政收支计划。
它不仅仅是财政收支的记录、汇算、估算和汇报,而是一个计划。
这个计划必须由行政首脑准备与提交;亚必须是全面的、有清晰分类的、统一的、准确的、严密的、有时效的、有约束力的;它必须经由代议机构批准与授权后方可实施,并公布于众。
5、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组织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在确定组织战略定位、战略选择以及战略实施过程中,所进行的决策、组织、协调、评价和控制等活动。
公共部门管理就是公共部门部门实行的战略管理。
6、政府过程:从政治体制角度研究政府和政治问题:国家元首、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军队等从政府过程角度研究政府:意见表达、意见综合、决策和决策的施行广义的政府过程就是政治的代名词,即政治共同体中获取和运用政府权力的全部活动。
(完整版)公共管理学复习提纲
(完整版)公共管理学复习提纲第一章导论1.1公共管理的含义:在西方国家,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中重视公共组织(包括政府行政组织、非营利组织和准政府组织)实施管理的技术与方法、重视公共项目与绩效管理、重视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派别和分支,是研究以政府行政组织为核心的各种公共组织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及其规律的学问。
它是在当代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的整体化趋势以及“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推动下,以公共部门管理问题的解决为核心、融合多种相关学科知识和方法所形成的一个知识框架。
在我国,公共管理是包括政府在内的公共部门依法管理公共事务的各种活动的总称。
根据管理的公共事务的不同,公共管理可区分为国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社会公共管理和国际公共管理。
(1)公共管理的主体:公共组织(2)公共管理的目的:维护公共利益(3)公共管理的手段:法律、行政、经济(4)公共管理的职能:计划(规划)、决策、组织、协调、控制1.2 公共管理学的概念范畴公共管理学是研究以政府为核心的各种公共组织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1.3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以公共管理活动为基本对象,研究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管理什么、如何进行管理、管理中的各种关系以及发展规律的学问。
1.4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内容与体系(1).确定公共管理研究对象的基本思路从研究对象来说,公共管理学不再像公共行政那样更多地将自己限制在对政府行政机关的研究上,而是把研究范围扩展到其他非政府的公共组织方面;从研究焦点来说,公共管理学从以往公共行政的“内部取向”转变为“外部取向”,由重视机构、过程与程序的研究转到重视项目、环境、战略与绩效的研究;从研究方法来说,公共管理学要改变以往以规范研究为主的做法,重视量化方法与案例方法的应用,广泛吸收经济学、管理学和政策分析方法等学科的理论与技术手段。
(2).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内容(1)国外学者的研究情况(2)我国学术界的研究情况(3).公共管理学的理论体系(4).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1)研究对象与范围的特征:公共管理学并不像公共行政学那样将自己限制在对政府行政机关的研究上,而是把研究范围扩展到其他政府机关和非政府组织的公共方面。
公共管理概论复习提纲
公共管理概论复习提纲-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第一讲公共管理学概述1.什么是公共管理它与公共行政有何区别公共管理:公共组织运用所拥有的公共权力,为有效的实现公共利益,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
区别:1.公共行政更加重视“设计”,公共管理则更加重视实现公共行政目标的具体“运作”过程;2.公共行政更加强调政治的、法律的和行政的手段,公共管理则更加强调管理的、经济的手段;3.公共行政更加关注过程、程序和遵照别人的指示办事以及内部取向,公共管理更加关注结果、对结果的获得负个人责任和外部取向。
2. 什么是公共管理学它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公共管理学是以公共管理的问题为核心,综合运用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行政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来研究公共部门管理目标、管理过程、管理方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2)主要内容:⒈公共管理的主体、职能与目标⒉公共管理的理论、过程与方法⒊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⒋公共部门的财政管理⒌公共部门的绩效管理6.公共部门的战略管理7.公共危机管理3.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有哪些?公共政策途径(Public Policy Approach,简称P途径)企业管理途径(Business Approach,简称B途径)。
4.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1.理论分析法2.系统分析法3.数量分析法4.比较分析法5.实验分析法6.资料分析法第二讲公共管理的主体及其职能1.什么是公共组织它有哪些特征2.公共组织:是指人们为了实现社会公共目标,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按照一定法律程序而建立起来的组织实体。
特征:公共性、社会性、合法性、服务性、非营利性、公开性3.什么是非政府组织它有哪些类型4.非政府组织:是在政府组织和经济组织之外的以公共利益为目标取向,组织成员志愿参与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自治性社会组织的总和。
类型:宗教性组织、社会性组织、文化性组织、学术性组织、保护性组织5.什么是公共管理职能我国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有哪些6.公共管理职能:就是公共组织在行驶公共职权、履行公共责任、实现公共利益的过程中应尽的职责和应有的功能。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复习)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复习点)第一章绪论个人需要:人类进行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的基本动因,也是人们需要的基础。
必须通过市场等价交换,支付等价方可使用,而且只能为某个人或某个集体所享用,排除了其他社会成员享用的可能。
公共需要:社会成员可以无差别地共同享用这些公共物品,无须付出代价,或只需支付与提供这些公共物品的所费不相称的少量的费用。
主要靠政府提供。
公共事业四大特征:公共性;规模性;非营利性;超前性。
公共需要的特点:1.是社会成员在生产、工作、生活和发展过程中的共同需要。
2.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3.是发展变化的。
4.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
公共物品两个特性:(1)非竞争性(名):一个使用者对该物品的消费并不减少它对其他使用者的供应。
(2)非排他性(名):使用者不能被排除在对该物品的消费之外。
公共物品的七大特征:(1)生产具有不可分性。
(2)规模效益特别大。
(3)初始投资量巨大,随后所需的经营资本数额较小。
(4)具有自然垄断性。
(5)消费不具有排他性。
(6)对消费者收费不易,或收费本身所支付的交易成本过高。
(7)其消费具有社会文化价值。
【区别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公共事业管理的四大特征:1.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的各种公共需要。
2.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3.非营利性。
4.服务性。
行政手段(特性):权威性;强制性;垂直性;直接性。
直接对管理对象发生影响:依靠行政组织的权力,运用命令、指示、政策、规定、条例等,按照行政系统实施管理的方法。
优点:能够迅速有效地解决管理过程中出现的特殊的或紧迫的问题;可以有效地发挥管理的职能,使得高层领导的决策、计划作用得以落实;能保证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公共事业发展和管理过程中得到全面的贯彻执行;能确保管理系统保持集中统一,在统一指挥下协同一致地行动。
局限性:管理效果受领导水平的限制;不便于分权管理,易产生滥用职权、个人专断的弊病;不利于发挥子系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利于横向沟通,协调发展;受行政层级繁复和管理部门及其管理者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信息传递迟缓,失真严重。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提纲
公共事务的特征:公共性,劳务性,非营利性,阶级性。
公共事业的基本特征:公共性,规模性,非营利性。
公共产品的特征:非竞争性,非排他性。
公共产品的分类: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
公共权利的特征的是:社会性,政治性,综合性,约束性。
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特征:公共性,非营利性,服务性,强制性。
公共事业管理的研究方法:实践抽象法,实体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实验法。
公共事业管理环境的特征:广泛性,复杂性,差异性。
公共政治文化:公共政治认知因素,公共政治行为倾向因素,公共政治评价因素。
经济环境的构成因素: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成分,经济体制。
公共事业管理模式的决定因素:公共需求,主体意识,政府能力,社会发育程度。
公共事业产品的提供方式:公共提供,市场提供,混合提供。
公共事业管理模式的特点:多元构成,政府主导和统筹,以市场为基础,法制化和规范化。
非政府组织的特征: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自愿性,非政治性,非宗教性。
公共事业管理组织工作中的授权原则:按预期成果授权原则,明确划分每一部门职能界限原则,明确职权-管理层次原则,职权绝对性原则,职权与职责一致原则。
公共事业管理的方法:刚性方法,柔性方法。
刚性方法的分类: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法律方法。
柔性方法的分类:行政指导,管理合同,行政授权,行政委托,情感方法与心理方法。
行政方法的特点:权威性,直接性,时效性。
经济方法的特点:间接性,诱导性,灵活性。
调查公共事业管理问题的基本方法:直接调查法(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间接调查法。
公共项目运作方案拟定的原则:可行性原则,详尽性原则,互不兼容原则。
可行性分析的内容:限制因素分析,对潜在问题进行分析,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公共事业管理费用中公共支出的原则:公平原则,效益原则,稳定原则。
公共事业管理费用的来源:溢余,社会捐赠,政府拨款。
非政府组织支出的基本原则:非盈利原则,安全原则。
企业进入公共事业产品的生产和提供方式:BOT方式,BOOT方式,BOO方式。
《公共管理学概论》复习资料
《公共管理学概论》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公共物品或服务是指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等特性的产品。
2、公共管理学就是一门研究公共管理活动规律的学科,它是在公共行政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3、“新公共管理学”,在20世纪80年代英国和美国应运而生,并迅速扩展到西方各国。
4、威尔逊在其《行政之研究》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主张政治与行政分离的思想。
5、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系统分析方法、比较分析方法和案例分析方法。
6、公共管理主体是指行使公共权力,进行公共事务管理的组织和个人。
7、政府失效是指由于政府主体和机制等方面存在本质上的缺失而无法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佳效率的情景。
8、公共管理者主要是指政府官员、政府公职人员和非政府公共组织的管理人员。
9、公共政策是指一定的政治实体在特定的情景中,为达到预期的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
10、依据公共政策的从属关系,一般可分为元政策、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
11、一般来讲,政策评估应坚持事实标准和价值标准。
12、公共管理者的职业特点主要表现为执行公共权力、服务公共社会。
13、政府职能的演变大致经历了限制政府干预、主张政府干预和对政府职能的重新思考三个阶段。
14、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基本特征是非政府性、公益性、正规性和专门性。
15、因为政策问题的复杂程度不同,所以可将其分为结构优良问题、结构中等问题和结构不良问题。
16、政策评估是指政策评估专业人员依据一定的价值标准,运用科学的评估技术与方法,对政策方案的内容、执行情况、执行结果的估计与评价。
17、公共组织是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的,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为基本职能的社会组织。
18、公共组织由政府组织和非政府公共组织两种类型的组织组成。
19、在我国非政府公共组织包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非营利社会中介组织、民办企业单位以及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等。
20、西方公务员按其生产方式、任期和与执政党的关系不同而分为政务官和事务官两大类。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复习提要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复习提要(一)一、选择的知识点1.从本质上说,公共性是公共问题的关键所在。
2.非营利性可以说是公共事业公共性一个更为具体的表现。
3.公共产品之所以具有非排他性,根本原因是其收益的外溢性。
4.在理论上,最早对公共产品做出严格定义的经济学家是萨缪尔森。
5.国防、行政管理和立法等属于纯公共产品,而大学教育则属于准公共物品。
6.准公共产品的外部收益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生产的正外部性,另一种表现形式是消费的正外部性。
7.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最主要的组织是政府组织。
8.公共组织实施公共事业管理的基础是公共权力。
9.间接控制是指在公共事业管理中如果出现偏差,就分析出现偏差的原因,追究管理者或执行者的责任,并督促其在实践中改正的过程。
10.政府的基本职能有两项,一是阶级统治,二是社会管理。
11.事业单位的主要特性服务性、公益性、公有性等。
12.元政策是指用以指导和规范政府公共政策行为的一套理念和方法的综合。
13.情感方法属于公共事业管理的柔性方法的是14.战略规划是整个公共事业管理计划的核心。
16.公共项目是公共事业管理中最直接可见的对象。
17.公共项目运作方案选择的合理性标准是美国管理学家孔茨提出来的。
18.公共项目运作方案的贯彻进入中期出现的失效是偶然失效。
19.煤气、水、电、电讯、公共交通等公共产品的生产和提供方式可以是公共生产、市场提供。
20.法院判决属于公共事业管理责任机制的正式构建途径。
21.社会公共事务的基本特征有公共性、劳务性、非营利性、阶级性等。
22.下列属于公共组织的是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准行政组织或准政府组织。
23.公共权力的特征有社会性、政治性、综合性、约束性。
24.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原则有公众为本原则、服务原则、社会效益优先原则法治原则25.公共事业绩效评估的基本指标是经济、效率、效果、公平。
26.公共事业最主要和本质的特征是公共性。
27.公共产品除具有非排他性的特征外,还具有非竞争性。
公共管理学复习提纲
公共管理学复习提纲一、公共管理学的界定:从公共管理活动与学术定义两个方面理解(一)、认识公共管理活动公共管理学是研究公共管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理解公共管理活动是学习公共管理学的逻辑起点。
描述活动的三要素:主体、客体、活动性质1、从管理主体而言,是公共管理主体的活动(事后诸葛);2、从管理对象而言,是对公共事务的管理什么是公共事务?在西方,公共事务是与私人事务相对的概念,是指提供关涉全体社会成员公共利益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相关活动。
从根本上讲,这种观点来自社会契约论。
在阶级社会中,所谓公共事务,是指该社会的统治阶级为了把社会控制在“秩序”范围内,推动社会发展,所进行的满足社会成员共同需要与要求的一系列社会活动。
公共事务的特点一是阶级性。
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的公共利益必然反映出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公共事务的具体内容也必然满足统治阶级的根本需要。
二是公益性。
公共事务的表现形式是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具有消费的非排他性,不能只为供给方单独享有,而是会使社会成员普遍受益。
三是多样性。
公众对公共物品和服务质与量方面的需求偏好千差万别,而且呈现出不断变化的趋势。
四是层次性。
公共事务所针对的是不同层次的公共问题,所涉及的社会成员范围有大有小,由此,公共事务可分为全球性公共事务、全国性公共事务和地方性公共事务等不同层次。
理解公共事务的小窍门“独木不成林、个体非公共”由上述举例可以看出: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既包括传统的公共事务的管理又包括现代的公共事务管理,本课程所述的公共管理,既涉及传统公共事务的管理,更针对现代公共事务的管理3、公共管理活动的性质从目的而言,是实现公共利益的活动从管理科学而言,(1)战略管理;(2)决策、执行;(3)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从现实而言,是解决公共问题,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就是政府和非政府公共部门等管理主体,为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活动。
公共管理专题研究复习提纲
MPA:《公共管理专题研究》复习提纲一、复习方法1.提纲挈领、点面结合。
(看教材—复习思考题—复习重点)。
2. 在全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
3. 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把学习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管理实践结合起来二、复习重点第一专题:公共管理导论1、公共管理的特征2、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管理的区别3、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的区别第二专题: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1、公共管理学的理论基础2、新公共管理运动及其对我们的启示第三专题:公共管理的主体1、传统公共组织的困境及其变革2、非政府公共组织的特点3、现代领导应具备哪些素质?领导素质对领导效能有何作用?4、常见的领导方式有哪些?领导方式对领导效能有何作用?5、费德勒的权变领导理论;豪斯的途径目标理论第四专题:公共管理的职能1、公共管理职能体系2、市场经济中的公共管理职能第五专题:公共管理的过程1、西方决策理论的基本模式2、我国现阶段决策失误的原因和对策3、公共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的实现途径4、公共政策的公共利益导向及其意义5、联系实际谈谈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第六专题:公共部门绩效管理1、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与衡量的一般性指标2、中国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3、中国政府绩效管理与评估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第七专题:公共管理的责任与监控1、公共责任的性质2、公共权力监控的类型3、如何正确处理公共权力监控中存在的问题。
三、考试形式及题型l.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独立完成。
2、考试题型:⑴论述题。
要求考生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去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有论有据,符合逻辑。
⑵案例分析题。
提供一个案例素材,要求用所学的公共管理原理和知识进行分析。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期末复习材料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复习总结资料第一章:导论第1节公共事业的内涵和特征1、公共事务:指涉及社会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那些社会事务。
2、【大题】公共事务的特征:公共性;劳务性;非营利性;阶级性;规模性。
3、公共事业: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而正在形成、发展的社会全体公众的事业,是面向社会,以满足社会公众需求为基本目标,直接或间接为国民经济提供服务或创造条件,关系到社会全体公众基本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并且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活动。
特征:公共性;非营利性;规模性4、公共产品:用于满足社会公共消费需要的物品或劳务。
5、公共产品的特征:(1)非排他性:指一个人在消费公共产品时,无法排除其他人也同时消费这类产品,而且即使你不愿意消费这一产品,你也没有办法排斥。
虽然有些产品在技术上可以排斥他人的消费,但这样做是不经济的,或者是与公众的共同利益相违背的,因而是不允许的。
(2)非竞争性:是相对于私人产品所具有的竞争性来说的,这里所说的竞争性是指消费上的竞争性,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有两层基本含义:边际生产成本为0;编辑拥挤成本为0.公共产品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6、社会总产品俱乐部产品私人产品纯私人产品7、准公共产品:是指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特点中的一个,另一个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或者虽然两个特点都不完全具备但却具有较大的外部收益的产品。
准公共产品是介于纯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的公共产品。
8、准公共产品的特征:(1)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点的不充分;(2)外部性:指一个人的行为对第三者的福利的影响。
生产的正外部性:生产的社会成本小于私人成本,表现为生产成本的下降。
消费的正外部性:消费的社会收益大于私人收益,表现为社会对该商品需求的下降。
注:公共产品也具有负外部性,如行政处罚。
9、准公共产品特点: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特点的不充分;外部性(具体分析)10、【选择题】公共事业产品基本性质:(1)纯公共产品性质(气象、基础科学研究、农业技术研究和推广、大型水利设施、社会科学研究);(2)准公共产品(教育、医疗、卫生、体育、动植物检疫、出版、广播、影视以及基础设施)。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复习资料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复习资料第一篇: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复习资料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复习资料1、公共需要的特征(P2):(1)公共需要是社会成员在生产工作生活和发展过程中的共同需要(2)公共需要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3)公共需要是发展变化的(4)公共需要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2、社会公共事务(P6):公共事务是与私人事务相对应的概念,一般是指个人、家庭、企业无力或不愿意承担,但又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在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需要由政府等公共组织提供的服务或办理的事项。
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公共事务是指国家立法部门授权国家行政部门管理的所有与国家和社会整体利益有关的事务和活动,如政治、经济、社会事务等。
狭义的公共事务是指体现政府政治统治职能的活动,如国防、外交、内政、司法、治安等事务,通常具有更鲜明的政治性和阶级性。
3、公共事业的含义(P7):特指那些面向全社会,以满足社会公共需求为基本目标,直接或间接为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提供服务或创造条件,并且不以营利为主要目的的社会活动。
它主要包括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
4、为什么政府要管理公共事业?(P9)(1)公共事业管理是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2)公共事业的特性决定了政府的管理主体地位(3)市场运作的缺陷决定了政府在公共事业领域必须积极有为(4)政府管理公共事业有其优点和长处5、政府失灵(P33)全球发展证明,政府体制确实能够在相当程度上弥补市场体制的缺陷,限制市场体制的消极作用,对社会经济发展期促进作用。
但是,也同样证明,政府的干预会出现失灵,这说明政府本身也存在缺陷,政府体制存在局限性:(1)政府的主观努力同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要求有距离(2)政府行为存在低效率(3)政府活动易滋生寻租行为,出现不公正现象(4)政府在垄断、外部性问题上可能造成新的垄断、外部性问题(5)政府调节功能是有限的6、政府组织在公共事业管理中的责任(P35):(1)为公共事业组织的活动提供制度保障和行政管理的框架(2)通过指导与协调为公共事业组织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3)直接或间接提供部分公共事业产品(4)建立健全公共事业组织活动的监督机制(5)与公共事业组织建立制度化的合作关系关系7、公共事业组织的概念(P37):公共事业组织(或非政府组织)可以定义为:依照一定的规则(或有关政策、法规,或有关法律),以独立、公正为原则,并凭借其特有的功能为社会提供各种服务的公共组织。
公共管理学复习提纲
公共管理学一、名词解释1、公共管理学是公共行政的一个分支学派,是公共行政中重视公共组织或非营利组织实施公共管理的技术与方法、重视公共项目与绩效的管理、重视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派别。
2、公共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以追求公共利益为其价值取向,以协调公共利益关系、提供公共服务、管理公共事务、维护公共秩序为基本职能的组织,他一般拥有公共权力或者经过公共权力的授权,负有公共责任。
3、公共领导是指公共组织的领导者在一定的环境下,为确定和实现公共目标,通过对各种社会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对组织成员和公众进行统一和指引的行为过程。
4、公共政策过程是由问题确认与建构、政策议程、政策制定、政策沟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等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环节所构成的实际运作过程。
5、公共政策分析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需要科学的分析方法作为支持二、判断1、公共管理学在研究方法上特别强调用跨学科研究途径来研究公共管理问题,提倡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方法。
2、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演进表现出从分立、争鸣到交叉整合与渗透并在争鸣中相互吸收的显著特点。
3、现代社会中的组织主要包括公共组织和非公共组织。
4、公共领导既是公共管理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公共管理的重要主体。
5、完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化,法治化。
6、中国一个完整的预算周期,包括四个阶段:预算编制、审批、执行、审计和评估。
中国的预算年度为12个月,从每年的1月1日起至同年12月31日止。
7、我们在不断追求预算管理技术创新的同时,不能忽略公共预算过程中的政治问题。
8、政务信息资源管理具有综合性,充分体现了技术应用和业务处理的有机结合,以及多学科知识交叉渗透的取向。
9、公共危机管理能力是公共管理能力的充分体现。
10、公共管理的各种工具与方法,都是从不同角度去促使公共管理实现目标。
11、科学、合理的建构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是确保绩效评估结果客观、准确,公正的关键。
公共管理学复习提纲
公共管理学复习提纲一、公共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组织)如何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学科。
它涉及到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和评估,公共部门的组织和管理,以及公共资源的分配和利用等方面。
公共管理的主体不仅包括政府部门,还包括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等公共部门。
其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二、公共管理的理论发展(一)传统公共行政理论强调政治与行政的分离,注重行政的效率和组织的层级结构。
(二)新公共行政理论关注社会公平、公民参与和公共服务的质量。
(三)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张引入市场机制和竞争,提高公共部门的效率和绩效。
(四)新公共服务理论强调公共服务的公民导向和价值追求。
三、公共组织(一)公共组织的类型包括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事业单位等。
(二)公共组织的结构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矩阵制等。
(三)公共组织的运行决策、沟通、协调、控制等环节。
四、公共政策(一)公共政策的过程包括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政策终结等。
(二)政策制定的影响因素社会问题的性质、利益集团的博弈、政策制定者的能力等。
(三)政策执行的障碍政策目标的不明确、执行机构的能力不足、利益相关者的抵制等。
五、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一)人员的招聘与选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选拔合适的人才。
(二)培训与开发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
(三)绩效考核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
(四)薪酬管理保障员工的合理待遇,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六、公共财政管理(一)公共预算预算的编制、执行和监督。
(二)公共支出支出的规模、结构和效益分析。
(三)公共收入税收、收费、债务等收入形式。
七、公共部门的绩效管理(一)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包括经济、效率、效果、公平等方面。
(二)绩效评估的方法定量方法和定性方法的结合。
(三)绩效管理的问题与对策数据的真实性、评估的公正性等问题的解决。
八、公共管理中的伦理与责任(一)公共管理伦理的内涵包括公正、廉洁、服务等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公共管理学概述
1.什么是公共管理?它与公共行政有何区别?
公共管理:公共组织运用所拥有的公共权力,为有效的实现公共利益,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
区别:1.公共行政更加重视“设计”,公共管理则更加重视实现公共行政目标的具体“运作”过程;
2.公共行政更加强调政治的、法律的和行政的手段,公共管理则更加强调管理的、经济的手段;
3.公共行政更加关注过程、程序和遵照别人的指示办事以及内部取向,公共管理更加关注结果、对结果的获得负个人责任和外部取向。
2. 什么是公共管理学?它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公共管理学是以公共管理的问题为核心,综合运用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行政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来研究公共部门管理目标、管理过程、管理方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2)主要内容:
⒈公共管理的主体、职能与目标⒉公共管理的理论、过程与方法⒊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⒋公共部门的财政管理⒌公共部门的绩效管理 6.公共部门的战略管理7.公共危机管理
3.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有哪些?
公共政策途径(Public Policy Approach,简称P途径)
企业管理途径(Business Approach,简称B途径)。
4.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1.理论分析法
2.系统分析法
3.数量分析法
4.比较分析法
5.实验分析法
6.资料分析法
第二讲公共管理的主体及其职能
1.什么是公共组织?它有哪些特征?
公共组织:是指人们为了实现社会公共目标,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按照一定法律程序而建立起来的组织实体。
特征:公共性、社会性、合法性、服务性、非营利性、公开性
2.什么是非政府组织?它有哪些类型?
非政府组织:是在政府组织和经济组织之外的以公共利益为目标取向,组织成员志愿参与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自治性社会组织的总和。
类型:宗教性组织、社会性组织、文化性组织、学术性组织、保护性组织
3.什么是公共管理职能?我国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有哪些?
公共管理职能:就是公共组织在行驶公共职权、履行公共责任、实现公共利益的过程中应尽的职责和应有的功能。
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调控宏观经济、提供公共物品、完善法律和制度框架、治理外部效应、调节和再分配社会收入
4.我国政府职能为什么要转变?应如何转变?你有何建议?
原因:1)传统意义的政府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2)转变政府职能是推进我国各社会领域机制的发展3)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4)是机构改革的关键5)是行政管理科学化的必然
转变:1)转变职能职能重心2)转变职能内容3)转变职能方式4)转变职能关系
建议:
5.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存在哪些问题?你有何建议?
问题:
1)过多依赖和受制于政府,独立性和自主性不强
2)自身定位欠合理,资金,人才等基本条件缺
3)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完善,常规性的监督机制欠缺
4)城乡及地区之间布局不合理,公共服务的程度不高
5)公众对非政府组织的认同度不高
建议:
1)引导非政府组织明确自身的定位;
2)协调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关系;
3)健全非政府组织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
4)推进“官办”社团的改革;
5)鼓励民间组织的发展;
6)培养公众的志愿精神和互助品质。
第三讲公共部门的战略管理
1.什么是战略管理?
战略管理:是组织高层管理人员为了组织长期的生存和不断发展,在充分分析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确定和选择达到目标的有效战略,并将战略付诸实施和对战略实施的过程进行控制和评价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
2.公共部门战略管理有何特点?
特点:(1)未来导向性(2)总体谋划性(3)前瞻思考性(4)理性与直觉的结合性(5)持续与循环的过程性
3.公共部门战略管理过程包括哪些环节?
1.战略分析
2.战略制定
3.战略实施
4.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分析方法有哪些?
1)SWOT分析法2)利益相关者分析3)PEST分析法4)平衡计分卡5)脚本法6)互动小组讨论技术
5.你认为我国应如何加强公共部门的战略管理?
(1)树立长远观念,确立战略性思维
(2)培养、储备战略人才,实现人力资源的战略化管理
(3)扩大战略决策和战略规划参与面,加强战略目标的宣传
(4)科学合理、灵活多变的调整战略规划
第四讲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
1.什么是人力资源管理?
广义的人力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如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城市、一个组织等)范围内,某一人口群体所具有的现实和潜在的体力、智力、知识和
5.公共部门支出管理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1)严格执行国家财政财务制度和财经纪律
2)节约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3)对各项支出实行分类管理
4)在支出管理中,要注意划清各项支出界限
第六讲公共部门的绩效管理
1.什么是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是围绕组织的目标展开,以绩效评估为核心内容,在绩效评估结果的基础上进行反馈和调整组织及其成员行为的管理过程和管理方式
2.什么是绩效评估?它与绩效管理有何关系?
绩效评估:
关系:绩效管理是在绩效评估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管理理论,绩效评估的效用发挥依赖于绩效管理整体系统功能的有效发挥,在绩效管理的整体框架中,绩效评估是核心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绩效管理概念中的关键因素。
3.绩效考核应遵循哪些原则?
公开性原则:让被考核者了解考核的程序、方法及考核结果等事宜,使考核有透明度。
客观性原则:以设定的考核指标或工作表现为依据进行评价与考核,避免主观臆断和个人情感因素的影响。
开放沟通原则:考核者与被考核者沟通,解决被考核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差别性原则:针对不同考核对象的考核内容和考核执行方式有所区别。
常规性原则:将考核工作纳入日常管理,成为常规性管理工作。
4.绩效考核的方法有哪些?
(1)排序法(2)量表法(3)关键事件法(4)行为对照表法(5)行为锚定评价法(6)目标管理法(7)评语法(8) 360度评价法
5. 我国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存在什么问题?你有何建议?
(1)我国公共部门绩效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公共绩效评估指标难以精确量化
2)公共绩效管理信息整理难以完备
3)公共绩效管理中人员问题
(2)我国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特有的问题
1)缺乏系统理论指导,实践中具有盲目性
2)绩效管理思想落后、意识淡薄,存在观念障碍
3)过于偏重绩效考核,而忽视了绩效反馈等环节
4)绩效评估技术上还不成熟,评估方法较为单一
5)评估主体单一化,并且专业素养和能力不足
建议:
1)加强公共绩效理论探讨,合理开展实践工作
2)更新思想观念,明确绩效评估价值取向
3)实现绩效考核主体多元化
4)确保绩效评估信息来源的准确可靠,建立健全绩效评估信息系统
5)推进政府绩效评估的法制化、制度化建设
第七讲公共危机管理
1.什么是公共危机?它有什么特点?
公共危机:指由于突发事件引起、严重威胁与危害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并引发社会混乱和公众恐慌、需要运用公共权力、公共政策和公共资源紧急应对和处理的危险境况和非常事态。
特点:突发性——首要特性。
导致了危机处理的紧迫性与无序性、增加了危机的破坏性、增添了危机的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重要属性。
紧迫性——主要体现在时间紧迫、资源匮乏和信息不畅。
破坏性——本质属性。
(有形与无形的破坏。
隐蔽性——与突发性凸显了危机从积累到爆发阶段的特征。
扩散性——表现为时间上的紧迫性,同时凸显危机中媒介管理与沟通管理的重要性
2.公共危机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3.什么是公共危机管理?
公共危机管理:就是公共管理机构通过建立危机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防范、化解危机,恢复社会秩序,保障人们正常生产和生活的活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4.公共危机管理应遵循哪些原则?
1)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原则
2)公众利益至上原则
3)透明度原则
4)真诚坦率原则
5)快速反应原则
5.公共危机管理应抓好哪些环节?
1.危机预警及准备
2.识别危机
3.隔离危机
4.管理危机
5.危机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