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论
试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及其要求
试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及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在传授各学科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修养及政治素质等方面的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世界、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形成高尚人格、忠诚爱国、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等。
依据这种本质,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以下三个要求。
一、全面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作用全面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作用,就是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各个学科、各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使其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占有决定性地位。
思想政治教育应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从小学教育到高等教育,从课堂教学到课外活动,在不同时间、不同层次、不同形式上,不断地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使之在成长过程中形成健康人格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
二、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导向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导向,就是要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社会、感知生命、感悟价值,从而实现知行合一的教育目标。
思想政治教育要深入生活,深入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感触到社会发展的现实困难和挑战,从而激发其对社会贡献的热情和责任感。
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了解历史、尊重文化、感受精神,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
三、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就是要针对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的变化,在教学上做好创新和调整,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贴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方式和方法要符合学生学习和交流的特点,灵活多样,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为目的。
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也要符合现代信息技术的需求,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提高教育效率和质量。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素养,满足学生成长的需求,在教育体系中起到突出的作用。
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全面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作用,强化其实践导向,创新其教育方式和方法。
只有通过这些方式,才能真正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全方位思想政治教育,带领学生积极面对社会的挑战和机遇,实现人格的全面发展和社会价值的实现。
2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与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马工程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一、导向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导向 性的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
(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共同理想。
(三)坚持中华民族振兴与共产主义理想。
社会交往领域对于 人的发展、世界观 的确立,是一个十 分重要的领域。
思想政治教育要向社会交往领域渗 透,要使思想政治教育进入各种社 会群体,进入各种年龄段的人群, 进入各个不同的职业范围。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三、渗透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业务工作中。 (二)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社会交往中。
(二)思想政治教育现象的特点 第一,通过社会思潮表现的思想政治教育现象。
社会思潮
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 件下产生,反映一定 的民族、阶级、阶层 或社会群体利益,具 有一定的理论色彩并 具有相当社会影响的 思想倾向。
注重分析、引领社会思潮,是思 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使命和职能。
研究和引领社会思潮,要围绕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导人们学 会明辨是非、坚持正确方向、抵 制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与冲击。
证
关
事物的本质决定事物的现象,任何事物的本质总
系
是表现为一定的现象;事物的现象体现事物的本
质,事物现象的表现和变化总是从属于事物的本
质。任何事物都是本质与现象的统一体。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与本质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
(一)思想政治教育现象 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就是人们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所提供 的、并能够被人们的感觉所获得 的直观的东西;是与思想政治教 育的本质相关的外部形态和外部 联系。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本质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本质【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明显的政治性本质,体现在其定义、目的、实践和意义等方面。
其政治性主要表现为强调政治觉悟和忠诚度,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立场和观念。
通过政治性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
政治性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传承和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实践中,政治性教育要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以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
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本质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性、定义、体现、目的、实践、意义、总结1. 引言1.1 概述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它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政治立场。
在当今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本质日益凸显,其对于塑造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政治态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政治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特征,不仅体现在教育内容和方式上,更体现在教育目的和意义上。
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本质进行深入探讨,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教育实践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2. 正文2.1 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义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国家或社会对公民思想观念和政治立场的引导和教育,旨在培养公民对国家、社会、政治制度等方面的正确观念和态度,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系统的教育活动,它既包括对公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又包括对公民进行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公民拥护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稳定。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传播途径,是新时代公民道德素质和政治素养的重要保证。
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义涵盖了多个层面,既包括对公民进行意识形态教育,又包括对公民进行政治觉悟教育,同时还包括对公民进行法律法规教育,可谓内容丰富、层次多元。
第二讲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论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注意两个问题: “一是如何在开放的社会背景下,坚守中华 民族创建的‘道德家园’及其道德传统,自 觉地与世界不同的文明传统进行对话,使民 族的道德传统理性地‘融人’人类文明之宝 库;二是如何在现代社会变迁的历史维度上, 不断丰富和发展道德传统,而不是将‘道德 传统’当做历史的教条,使之对世界文明的 发展有贡献。”(李萍:《现代道德的传统 承接:可能与实现》,中山大学学报2004年 第4期,第3页。)
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 的极大不平衡。 一部分人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法律和道 德已经分离成为具有不同性质和功能的两种 社会规范,而且在现代社会中是法律而不是 道德成为了最有影响力、最具权威性的社会 规范。因此提出“法律万能论”、“道德无 用论”等判断。 也有人认为主张德治就是复归“人治”。认 为中国几千年以德治为主导的社会传统扼杀 了法治的发展,把德治与专制联系起来。
道德教化__专制社会的维系纽 带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治与德教 中国历史具有悠久的道德传统,这种传统从 个人的德性到社会的德治再到德教,形成了 覆盖个体、群体和社会的系统的育人和管理 体系。重视思想道德素质的传统与社会进步、 人的发展结合起来,成为个人社会化的一个 主要途径,也奠定了政治与伦理一体化的为 “德主刑辅”理论,成为封建社会长期 标榜的治国原则和法制模式。 王充的“文武张设、礼法兼用”;李世 民的“刑弼教”;长孙无忌的“德礼为 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韩愈的 “德礼为先而辅以政刑”;丘睿的“礼 教刑辟交相为用”;康熙的“以德化民, 以刑弼教”;等等。
德教
儒家既提倡德治,势必注重德教。儒家一方 面认为人人皆有可能成为圣贤,一方面又指 出,世间并没有天生的圣贤,圣贤之所以为 圣贤乃是后天磨练的结果。这后天的磨练, 一方面要靠自身的修养,一方面则需外界的 教化。从个人讲,要重修身;而对国家、朝 廷、执政者来说,则应重视对民众的教化。 二者必须紧密配合,缺一不可。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及其发展
(3)教育体系逐步完善: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正在逐步完善,不仅在教育 机构设置、课程设置、教材编写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还加强了师资队伍建 设、教育理论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4)教育国际化进程加快: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和国家间交流的加强,我 国思想政治教育逐渐走向国际化。我们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和发展。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始终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自新 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前:这一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强调阶级 斗争和革命传统教育,以培养人们的无产阶级思想和社会主义意识。
(2)改革开放后至党的十八大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 工作逐渐转变为一元化指导思想下的多元化发展。这一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注 重培养人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我国教育领域中具有重要地位,它承担着培养学生道德品 质、思想素养和政治觉悟的重要任务。然而,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存在 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次演示将从学科建设现状、存在问题、思想政治教育 产业发展、创新与实践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现状 与存在问题
1、深化学科理论研究: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进一步明确思想 政治教育的学科定位和使命,推动学科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2、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培养出更具社会责任感和使命 感的优秀人才。
3、加强产业创新与特色发展:鼓励和支持思想政治教育产业的产品创新和模 式创新,培育具有特色的教育品牌。同时,要注重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升, 以满足不同受众群体的需求。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本质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本质【摘要】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本质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具有的政治属性和政治功能。
政治性本质的意义在于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政治性本质的特点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为使命的教育活动。
政治性本质的表现体现为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在学生的全面发展过程中。
政治性本质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正确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思想。
政治性本质的原则是坚持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本质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根本属性和基本特征,具有引领学生正确成长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性本质、意义、特点、表现、作用、原则、结论1. 引言1.1 引言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本质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实质上是一种政治活动,其目的是引导学生正确的政治思想,培养符合社会主义理念的政治信仰和政治品质。
政治性本质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是其最基本的属性。
在当今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本质尤为重要,因为政治始终是社会发展的核心,而青少年正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政治立场和观念将直接影响国家的未来走向。
了解和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本质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详细探讨政治性本质的意义、特点、表现、作用和原则,以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本质。
2. 正文2.1 政治性本质的意义政治性本质的意义在于,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和基础。
政治性本质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所具有的针对政治目标和政治任务的本质属性。
政治性本质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和政治信仰。
通过对政治性本质的深入理解和把握,学生能够认识到政治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树立正确的政治价值观和政治信仰。
政治性本质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政治意识和政治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本质在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增强政治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规律、范畴的逻辑关系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规律、范畴的逻辑关系丁丽(南昌航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南昌 330063)摘要:基于对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规律、范畴的逻辑,科学把握与总结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规律与内在趋势,促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规律;范畴;逻辑关系一、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涵义及相关概念界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就是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育人工作,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社会主义接班人。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来体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向教育对象实施教育的具体要素。
思想政治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达到所期望结果。
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是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一种方式,是提升人的精神品质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是这一活动的内在目的。
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关注人的发展是思想政治的根本,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的。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承担的最重要的责任,是为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所需要完成的基本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的属性主要有目的性、实践性与阶级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性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时效性,在社会生活中表现为与其他实践活动的结合与渗透,它是思想政治教育显著的本质属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反映思想政治教育最基础、最本质的愿望和要求,体现一定社会发展的目标,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属,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
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涵义及相关概念界定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各内外因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及其矛盾运动的必然趋势,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及其互动趋势,一定社会发展对个体品德要求,个体品德现状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试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及其要求
试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及其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通过系统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素质的一种教育形式。
它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也是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价值观即一个人对事物的总体评价和
取舍,是个体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对社会存在和个人意识的统一认识,同时也是社会意识
形态的核心内容。
价值观的形成与个体的社会环境、经济条件、文化传统等因素有关,其
中教育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方面具有重要作
用。
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是多方面的。
它要求教育者具备正确的政治理论素养和道德修养,能够正确引导学生,向他们传授正确的思想和观念。
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
能力和创新意识,使他们能够独立思考、理性判断,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
思想政治教育
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使他们能够积极投身社会,为社会的发展和
进步做出贡献。
思想政治教育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法治观念,使他们具备遵守
法律法规的自觉性。
为了实现这些要求,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有恰当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要注重教学内容的
科学性和针对性,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政治理论和价值观念。
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实践
教学和课外活动,帮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
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还要注重课堂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的相互结合,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
学到知识,在校园中体验和实践自己的价值观。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及其发展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及其发展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及其发展历程。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在塑造人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将首先阐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外延,明确其在社会发展和个体成长中的重要地位。
随后,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的回顾,揭示其随着社会变迁而不断演进的轨迹。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重点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特征,包括其阶级性、实践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等方面。
结合当前社会背景和发展趋势,探讨思想政治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策略选择,以期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提供有益参考。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深藏于其活动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过程中,它关乎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及国家的长治久安。
要深入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我们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塑造人的精神世界。
它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理论教育、价值引导、情感熏陶等方式,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这一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起着引领和塑造个体精神世界的重要作用,使人们在思想上得到成长和提升。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阶级社会中,不同的阶级或集团都有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用以传播自己的阶级意识、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一种阶级意识的灌输和传承,它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和渠道,将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内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再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实践性。
它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需要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如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校园文化等,将理论转化为行动,使人们在实践中体验、感悟和成长。
这种实践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形式的重要特征,也是其发挥作用的关键所在。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发展。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及启示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及启示摘要: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基本问题,是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关于这个问题,学术界尚未得出定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意识形态性和人性的统一。
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坚持意识形态性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属性,又要从人出发,将二者有机结合,做到弘扬主流意识形态,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尊重受教育者个性发展;坚持意识形态性和人性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意识形态性;人性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问题,一直以来受到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展开了全面深入地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关于这个问题的文章、著作数量逐年增加。
学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主要有以下观点。
一、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主要观点1.一元论一元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意识形态性。
“所谓意识形态性,是指它的政治性、阶级性,也就是它明确地属于一个阶级,并为这个阶级的根本利益服务,其作用在于维护一个特定的阶级社会的统治阶级的统治。
”关于这点,很多学者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政治性而非意识形态性。
将意识形态性看作思想政治教育的学者认为,他们没意识到政治性仅仅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中政治教育的内容,而没有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中关于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的内容。
因而用意识形态性来表述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不仅能全面完整反映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而且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有属性。
2.二元论二元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并非单一属性,而是双重属性的统一。
主要代表观点有:政治属性和管理属性的有机统一。
有的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中有两个基本属性,就是社会政治属性和经济管理属性。
”政治性和科学性的有机统一。
有的学者认为政治性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阶级属性,而是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始终的一个特有属性,而科学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客观实践属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发展的内在规定性。
工具性与目的性的有机统一。
有的学者认为:“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既需要考察其满足阶级与社会需求的一面,更需要回到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去追求它的属性,既要看到它的工具性本质,也要看到它的目的性本质。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PPT课件)
(三)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日常生活中。
日常生活的触角 伸展到社会的方 方面面,无所不 及。
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日常生活 中,就会以人们的真实的思想 和行为状况为根据,做出科学 的、通情达理的分析和引导, 取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四、综合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综合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与本质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
(一)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提炼
提炼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首 先要弄清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 矛盾。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诸多矛盾中, 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政治素 质,与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状 况之间存在的差距,就是思想 政治教育的主要矛盾。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与本质
(一)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
首先,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其次,要理论联系实际,养成注视意识形态领域动 向的良好习惯,敢于和善于开展思想领域的斗争, 敢于亮剑,在引领社会思潮中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
最后,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坚持无产 阶级的立场,坚持对一切政治问题进行阶级分析。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特征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与本质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
重点 难点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在这里 一、导向性
二、群众性
我们是马克思主
三、渗透性 四、综合性
义者,对待政治问 题,不能只看现象 不看本质,而要善
于透过现象看本质。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与本质
现象是指事物在发展、变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外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及启示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及启示摘要: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基本问题,是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关于这个问题,学术界尚未得出定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意识形态性和人性的统一。
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坚持意识形态性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属性,又要从人出发,将二者有机结合,做到弘扬主流意识形态,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尊重受教育者个性发展;坚持意识形态性和人性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意识形态性;人性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问题,一直以来受到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展开了全面深入地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关于这个问题的文章、著作数量逐年增加。
学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主要有以下观点。
一、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主要观点1.一元论一元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意识形态性。
“所谓意识形态性,是指它的政治性、阶级性,也就是它明确地属于一个阶级,并为这个阶级的根本利益服务,其作用在于维护一个特定的阶级社会的统治阶级的统治。
”关于这点,很多学者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政治性而非意识形态性。
将意识形态性看作思想政治教育的学者认为,他们没意识到政治性仅仅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中政治教育的内容,而没有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中关于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的内容。
因而用意识形态性来表述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不仅能全面完整反映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而且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有属性。
2.二元论二元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并非单一属性,而是双重属性的统一。
主要代表观点有:政治属性和管理属性的有机统一。
有的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中有两个基本属性,就是社会政治属性和经济管理属性。
”政治性和科学性的有机统一。
有的学者认为政治性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阶级属性,而是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始终的一个特有属性,而科学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客观实践属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发展的内在规定性。
工具性与目的性的有机统一。
有的学者认为:“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既需要考察其满足阶级与社会需求的一面,更需要回到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去追求它的属性,既要看到它的工具性本质,也要看到它的目的性本质。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由事物本身的特殊属性决定的,它是事物内部所包含的一系列必然性和规律性的综合。
本质是比较稳定的、深刻的、根本的联系,同必然性、规律性是同等性质的概念。
本质属性,是由社会实践发展的具体情况决定的。
“要在事物的诸多属性中确定哪些是对事物的质具有决定作用的本质属性,必须考虑代社会实践的需要,把实践作为实际的确定者。
”这就是说,事物的本质属性是历史的、具体的,随着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而本质由事物内部特殊矛盾决定的,是相对稳定、具有相对一致性的特点,因此本质和本质属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本质属性与本质也是相互联系的,本质属性是本质的表现形式,本质决定本属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现象存在的根据,它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和发展。
(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本质问题所要探讨的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现象存在的根据,即要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普遍的人类活动之存在的根基。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应反映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人类实践活动稳定的,普遍的特性,这种特性贯穿于一切思想政治教育之中。
从古至今至未来,只要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其本质就永久起作用,不管社会发展、时代变迁还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发展,都无法使其有所改变。
所以,我们必须从从思想政治教育大量现象的事实中抛开一切直观的,直接的具体因素,抽象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
学术界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问题形成了多种不同观点,大体有以下三种。
第一,一元论观点,即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只有一个,以政治属性论、转化属性论、社会化说、灌输论、意识形态论、阶级利益论等代表。
(个人认为比较倾向于工具性)(1)政治属性论,认为思想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政治性。
有学者从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事物间的区别与联系、思想政治教育内在的基本矛盾、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中心概念、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运行等四方面论证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政治性。
(2)转化属性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是“转化”。
试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及其要求
试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及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人民群众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途径,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也是人民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
其本质是通过教育和引导,使人们不断提高思想境界,增强民族自豪感、荣誉感和归属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实现共同富裕、和谐稳定、自强不息的民族伟大复兴。
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坚持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广大人民群众认同的共同价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价值理念,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标志和动力。
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始终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其理念、道德、法律等方面的内涵和意义,培养学生的“四有”好青年。
2.注重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的精神财富,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精华。
在当代社会,对于爱国、弘扬优良传统,加强文化自信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适量地渗透和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感和身份认同感。
3.注重启发学生的思辨能力。
启发学生的思辨能力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学生需要通过思考和探究来认识世界、认识人生,从而深刻理解自己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潜移默化地从思想上实现自我觉醒和自我升华。
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判断、分析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4.注重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教育。
学生是不同年龄、不同阶段的,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和认知水平,针对性地开展教育。
针对初中生,需要以培养学生基本品格为中心,强调“知行合一”,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针对高中生,需要更加注重为学生提供思想交锋的平台,让学生通过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人生理想,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具有更强的社会责任感;针对大学生,需要着重强调“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试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及其要求
试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及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在教育过程中,通过系统地传授国家政治思想和国家政治理论,培养学生对国家政治制度、政治文化和政治思想等方面的理论基础和实际能力的过程。
它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主义责任感的一种特殊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就是要通过传授国家的政治理论和思想,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和政治意识,引领学生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个人价值与国家命运相同步的过程。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当前时代,社会的多元化、信息的泛滥、新兴思潮的出现等,很容易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使得一些学生对国家的政治理念和社会和谐发展失去信心。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可以全面了解国家政权的合法性和公正性,形成正确的政治认识,进而影响其对世界、社会和个人的认识,从而使学生养成拥护国家政治制度、认同国家政治理念的正确思想观念。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在于引导学生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每一个中国人都把自己的人生理想融入到国家的发展大局中去。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使他们能主动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中,为国家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在于实现个人价值与国家命运相同步。
国家的兴旺发达离不开每一个公民的奋斗和努力。
对于学生来说,只有从小培养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政治意识,才能在成长过程中养成爱国主义情怀和奉献精神,为国家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思想政治教育要使学生懂得,在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中,要克服种种困难和挑战,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为国家的命运负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还需要有以下几点要求和措施:第一,要把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到综合素质教育中。
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孤立地进行,要结合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能力素质。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与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马工程 PPT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与本质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
(一)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提炼
提炼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首 先要弄清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 矛盾。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诸多矛盾中, 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政治素 质,与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状 况之间存在的差距,就是思想 政治教育的主要矛盾。
9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4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与本质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
(一)思想政治教育现象
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是揭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 和规律的基础和起点,既丰富多彩,又千变万化。
一个单位或地 区的党组织思 想建设情况;
党、政、工、 团协同开展思 想政治教育的 情况;
党的意识形态 工作;
5
各种类型、形式的 思想政治学习、讨 论活动;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特 征
1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与本质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
重点 难点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在这里 一、导向性
二、群众性
我们是马克思主
三、渗透性 四、综合性
义者,对待政治问 题,不能只看现象 不看本质,而要善
于透过现象看本质。
2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与本质
事物的本质决定事物的现象,任何事物的本质总 是表现为一定的现象;事物的现象体现事物的本 质,事物现象的表现和变化总是从属于事物的本 质。任何事物都是本质与现象的统一体。
第一节
(一)思想政治教育现象 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就是人们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所提供 的、并能够被人们的感觉所获得 的直观的东西;是与思想政治教 育的本质相关的外部形态和外部 联系。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论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性质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是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理研究的根本问题,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始终,决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特征、功能和规律。
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进行深入研究、正确阐述,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立论之本,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准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健康运行的前提和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和实践意义(理论是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实践性、阶级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性质。
实践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性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实效性,在社会生活中表现为与其他实践活动的结合与渗透,它是思想政治教育显著的本质属性。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看,思想政治教育只能从现实人、具体人的实际出发开展教育。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落脚点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帮助人们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实现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及大小,都只能用实践来检验。
阶级性,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
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阶级性,就是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作用,并对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容进行继承、借鉴和吸纳。
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性就是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主旋律,坚持教育主导性前提下的多样性和多样性之中的主导性的统一。
目的性,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性、价值取向。
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外在集中显露。
导向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性、意识形态性的体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功能,是其他任何教育无法代替的功能。
导向功能主要有理想信念导向、奋斗目标导向、行为方式导向。
思想政治教育要始终把帮助人们确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既作为一个目标来导向,也作为一个过程来实现。
目标导向是运用社会发展目标和人的发展目标进行导向,既要根据人们思想实际和个性特点,使目标确立具有层次性和个性,又要根据人们向往的意向,启导高层次目标转化和追求,使目标转化和追求富有超越性。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论探析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论探析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既与人的思想、行为和人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又与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有着广泛的联系。
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应该以历史发展的视角,从它与人和社会关系层面出发,认识和理解它的特殊性质。
从而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从而更好的将其作用发挥于社会实践当中。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论;马克思主义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本源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既同人的思想、行为和人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应该以历史发展的视角去认识与理解。
在对思想政治教育本源性进行探索时,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总称,作为人类的育德活动,是普遍存在的,只不过在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概念不同而已。
笔者认为,在非阶级社会,随着原始意识和社会交往的形成,只不过是一种德性的萌生,而不是一种确切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雏形。
这种德性是维持原始社会的一切习惯。
到了阶级社会,道德教育才与政治生活相联系。
西方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道德教育研究更加深入,但是由于某些客观和主观因素的存在,没有科学揭示人性特征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源。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源性论述马克思主要从社会与人的实践性本质、人的社会性本质和人的主观能动性来论述思想政治教育本源。
马克思主义以“实践”作为根据,科学揭示社会与人的需要的物质与精神的根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与发展提供了本源性论证。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既需要社会关系,又受制于社会关系。
人的生存与发展既需要物质的社会关系,也需要思想的社会关系。
思想社会关系的需要与满足,正是人的存在是一种有意识的、有思想的社会存在。
总而言之,马克思主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普遍性思想认为:人对思想、精神的需要,人对目标、理想的追求,是思想政治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本源。
此外,马克思主义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性质就是实践性和阶级性。
任何社会、国家根据自身发展特点都有自身的思想体系,归根结底是由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所决定的。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精选5篇)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精选5篇)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范文第1篇关键词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30周年的今日,思想政治教育的进展越来越受到国家、学者、高校的高度重视。
不但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进展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进展冲突中发挥的主导作用,更看重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在其进展过程、冲突发挥的作用,从多方面多角度讨论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特点、特征、特性,使其更好发挥主观能动性作用,更好进展、构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青年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对象,讨论其青年思想政治的本质对于青年的进展、青年的认得、了解会更深一步。
做好青年的思想工作、识透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会更好的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进展、更好强大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任何事物都现象与本质,现象是相对本质而言的,是事物的外在表现,而本质是则是需要人们通过思维来了解的。
因此说要实现好思想政治教育的进展,就要做好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做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要做好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
一、何为本质本质从不同角度来解说有不同的涵义,有单纯从《现代汉语词典》来解说、有从哲学角度上来解说。
从《现代汉语词典》上来解说本就是事物的根本、本源,而本质就是指事物自身固定拥有的,决议事物性质、面貌和进展的根本特性。
本质作为哲学概念来讲是相对现象而言,与现象构成一对关系范畴,是个形而上的哲学领域讨论。
本质是稳定、一般的,是通过现象来表现的,不能通过简单的、直观的肉眼去认得、把握,必须透过现象来认得、透过抽象思维讨论本质。
一种事物的本质是规定这种事物何为这种事物的根本特性、区分于其他事物的依据或根本的属性。
因此,从从不同角度来讨论、解说本质就有不同的含义,所以要探究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内涵,第一要做的事情就必须要弄清清楚本质这个词个个方面的概念。
二、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由来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紧要构成部分及构成部分。
在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界对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有着不同的声音、不同的观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耀灿、郑永廷主编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 学》(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版)的第二章思想 政治教育本质论。分为三个部分: 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目的性、实践性、超 越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基本规律和具体规律、 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服从和服务社会发 展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导向功能、保证功能、 育人功能)
二者所指是不同的思想体系。作为政治的上 层建筑,人治既指古代奴隶制贵族专政和封 建君主专制,亦指近、现代国家中家长式领 导的政府独裁统治。法治是指国家之组织与 统治权之行使均以法律为根据,而社会或个 人相互间之关系亦受法律支配之状态。人类 社会发展史上仅存在过两种社会政治结构类 型,即以人治思想为指导建立的人治型的统 治模式和以法治思想为指导建立的法治型的 统治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 的极大不平衡。 一部分人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法律和道 德已经分离成为具有不同性质和功能的两种 社会规范,而且在现代社会中是法律而不是 道德成为了最有影响力、最具权威性的社会 规范。因此提出“法律万能论”、“道德无 用论”等判断。 也有人认为主张德治就是复归“人治”。认 为中国几千年以德治为主导的社会传统扼杀 了法治的发展,把德治与专制联系起来。
列宁在《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 》中说: “非本质的东西,假象的东西,表面的东西 常常消失,不象本质那样‘扎实’,那样 ‘稳固’。例如:河水的流动就是泡沫在上 面,深流在下面。然而就连泡沫也是本质的 表现!”(列宁:《列宁全集》38卷,134 页。) 毛泽东说:本质就是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 矛盾。(毛泽东选集(合订)284页)本质 范畴的属性:客观性;相对性。
一、研究综述
(一)本学科已有成果 主要论著: 陈秉公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辽宁人民出版 社2001年版)中,提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本质。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本质,即根本属性是什么? 是人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的社会化,是将一个不 适应,或不完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培养成为 能够 适 应一 定 社会 发 展需 要 的合 格 社会 成 员 。” (128页)
“传统不是历史,因为历史只能是过去;传统 亦不是政治,因为政治必定是现实的,故不 可能代代相传;传统更不是经济,因为经济 是不断变革的力量,不可能相传事物的同一 性和具有持续性。毫无疑问,“传统”与历 史、政治、经济都有密切的关系,但传统最 直接的载体却是文化。”(李萍:《现代道 德的传统承接:可能与实现》,《中山大学 学报》2004年第4期,第3页。)
道德和宗教作为重要的思想意识形态,只能通过对 居于主导地位的政治法律思想的渗透来制约和影响 一定社会的政治结构,并不能独立地成为建立一定 社会政治结构的指导思想。因此,德治不等于人治。 从历史来看,“人治”有如下特征:君主独裁;君 主“言出法随”;君主凌驾于法律之上;法律的实 际作用以君主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现代的“人治” 就是指国家领导人或领导集团或政党超越法律,具 有决定或改变国家命运的权威,而视法律为治理国 家的装饰物。人治的统治模式适应于自给自足的小 农经济社会,旨在维护统治者对民众进行经济剥削 和人身压迫的封建社会基本经济制度。
(二)相关学科已有研究成果
教育本质的讨论及其借鉴: 我国关于教育本质的讨论黄济在《教育哲学 通论》中做过概括。 由于斯大林的《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 的发表,50年代初,围绕教育是否是上层建 筑以及它的专门特点展开讨论。上层建筑说 占据了上风。改革开放以来(1978年开始), 关于教育本质的讨论又掀起了高潮。发表了 数百篇文章,几乎所有的教育学著作中都论 及该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 之上的,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 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这样的社会中,家庭虽然还是最小的 社会单位,但以家庭为纽带的血缘关系已不再像封建社会那 样完全控制着法律和道德。我们现在所说的“以德治国”, 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理论和“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为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 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建设为落脚点,建 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配套 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并使之成为全体人民普遍认同和 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显然,我们现在的“德治”思想同中 国古代的“德治”思想有着本质的不同。(参考李纪岩文: 《“ 德治”不等于“人治”》,《发展论坛》2002年第 3期, 第60页。)
第二讲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论
中山大学教育学院 李辉
问题提示
1.思想政治教育本质问题回答的是“思想 政治教育是什么?”的问题。 2.思想政治教育本质问题涉及到思想政 治教育的范畴、属性、功能、效应等问 题。
探讨该问题的价值
理论视角:思想政治教育是什么问题决定 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定位。 现实视角:“思想政治教育是个筐,什么 都可以往里装。” 发展视角:生命力。
孔子首先提出了“为政以德”的“德治”主 张。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 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 为政》。 二是通过统治者确立的道德榜样,启发民众 的心理自觉,这也是实行“德治”的关键。 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 正?” 《论语· 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 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 颜渊》“其身 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 子路》
所谓“德治即人治”的观点也 是不正确的。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的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 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此相应 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上层建筑一般分为两个部 分:其一为思想上层建筑或观念上层建筑,是指由 政治、法律、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各种观点 组成的思想体系。其二为政治上层建筑,是指政治 法律制度和设施,包括国家、法律制度、法庭、监 狱、军队、警察、政府部门等组织和设施。作为思 想上层建筑,人治是指依靠个人或少数贤人作用治 理国家的一种政治观点;法治是依据法律治理国家 的政治法律思想;德治主张用统治阶级的道德感化 来统治人民。
主要论文:
郑永廷教授在《教学与研究》2001 年第 3 期发表了《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及其发 展》一文进一步论述了 目的性 实践性 超越性 本质的发展
政治本质论(一元论)
河海大学人文学院的孙其昂教授在南京师大学报 2002年第5期发表了《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探 讨》一文中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体现为: 政治性。 一是一元论观点,如政治属性论、转化论、管理论、 “人”学论、精神生产论等 ; 二是二重性观点 , 如政 治属性和管理属性论、政治属性和非政治属性论等。 笔者认为,认识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可分层次进行,即 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认识思路、本质的内涵和本 质理论的运用等来展开。
公民
公民在人格上的独立、自由与平等以及在 权利与义务关系上的对等性。
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柏拉图在《理 想国》中把公民分为手工业者、战士及哲学 家或护卫者三等。 他主张以长期的公民教育来选拔“卫士”和 “哲君”。使铜质的人(手工业者)勤于生 产; 银质的人(战士)成为执干戈保卫疆土的战士; 金质的人(统治者)凭智慧和公义来治理国家。
德政
早在西周初年,周公提出了“以德配天”说。 孔子对“德”进行了补充和改造。 一是突出了“德”的政治意义,认为“德” 是治理国家、取得民心民力的主要方法,主 要包括宽惠使民和实行仁政这两个方面; 二是抬高了“德”的地位,认为“德”高于 君主的权力,高于国家和法律,是区分“仁 君”和“暴君”的标准,是执政、司法的指 导方针。
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 思路
1.共性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与教育 2.差异性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与思想政治工作本质
四、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内涵
(一)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学的历史考察 1.道德(臣民)教化__专制社会的维系纽 带 2.公民教育__民主社会的秩序基础 3.全人教育__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注意两个问题: “一是如何在开放的社会背景下,坚守中华 民族创建的‘道德家园’及其道德传统,自 觉地与世界不同的文明传统进行对话,使民 族的道德传统理性地‘融人’人类文明之宝 库;二是如何在现代社会变迁的历史维度上, 不断丰富和发展道德传统,而不是将‘道德 传统’当做历史的教条,使之对世界文明的 发展有贡献。”(李萍:《现代道德的传统 承接:可能与实现》,中山大学学报2004年 第4期,第3页。)
德教
儒家既提倡德治,势必注重德教。儒家一方 面认为人人皆有可能成为圣贤,一方面又指 出,世间并没有天生的圣贤,圣贤之所以为 圣贤乃是后天磨练的结果。这后天的磨练, 一方面要靠自身的修养,一方面则需外界的 教化。从个人讲,要重修身;而对国家、朝 廷、执政者来说,则应重视对民众的教化。 二者必须紧密配合,缺一不可。
道德教化__专制社会的维系纽 带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治与德教 中国历史具有悠久的道德传统,这种传统从 个人的德性到社会的德治再到德教,形成了 覆盖个体、群体和社会的系统的育人和管理 体系。重视思想道德素质的传统与社会进步、 人的发展结合起来,成为个人社会化的一个 主要途径,也奠定了政治与伦理一体化的政 治架构。
私民是指个别存在的自然人。以其个人的私 欲和利益及其因自然人的身份而衍生的人际 关系作为处世原则的。故私民无他,只有个 人的权利,没有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臣民是君主专制制度下人的无主体性、不自 由、不平等的社会存在状态。它所衬托的是 依附型人格、身份差别、人群对立、政治歧 视、消极盲从权威等前现代性特征。
德治德教的现代承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