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与控
全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
全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一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与控制8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与控制8.1监测与调查8.1.1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监测8.1.2居民病伤死亡原因统计8.1.3行为危(Wei)险因素监测8.1.4专项调查8.2综合防治与干预8.2.1全人群健康倡导8.2.2高危人群筛查与健康指导8.2.3现患病人的管理与指导8.2.4建立综合防治的示范点8.3培训8.4技术咨询服务8.5用语解释8.6法规文件8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与控制8.1监测与调查8. 1.1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监测(1)目的通过监测,找出威胁人群生命主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病因、致病机制,影响健康和生命质量的因素,为制订和评价干预策略和综合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2)内容和方法a.监测病种选择监测病种: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根据当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流行病学调查和各类医疗单位诊治该病种的比例,综合考虑决定需要纳入常规监测的慢性病。
监测病种选择时应考虑以下5个因素:•某种疾病是否有较高的发病或者患病率;•是否是当地的主要死亡原因:•是否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破坏性;•是否其医疗和护理费用已经成为社会负担;∙是否已有可行而有效的公共卫生防治技术。
b.建立监测报告系统•报病卡:在使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电子病历数据库传输之前,报病卡由国家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统一设计。
提供基本项目和内容,各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可在此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增加所需项目和内容,但应满足基本项目和内容。
•监测形式国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根据全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实际需要,通过全国抽样建点的方式,采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病情信息。
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区别以下三种情况,决定本地监测规模和信息采集的方式。
——有条件建立日常信息监测网络的省可在一个(几个或者全部)县级区域内,建立由医疗单位为网底,以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主干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报告网络。
形成由国家、省、地、县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相结合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监测网络。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鼓励人们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 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降 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风险。
培训专业人员
为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等提供慢性 非传染性疾病防控培训,提高他们的 专业知识和技能。
科研进展与新技术应用
开展科学研究
投入资源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流行病学等 方面的研究,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疫苗接种
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等,以 预防感染性疾病。
预防性治疗
对于某些疾病,如心血管疾病和糖尿 病,采取预防性治疗措施可以降低发 病风险。
03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控制
早期发现与诊断
80%
定期开展健康体检
通过定期开展健康体检,可以及 时发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早期 症状,提高早期诊断率。
100%
分类
主要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 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危害与现状
危害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主要健康威胁,导致大量患者 死亡和残疾,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现状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 不断上升,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面临的重要挑战。
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 ,合理选用药物,控制病情发 展,缓解症状。
非药物治疗
采用非药物疗法,如中医调理 、物理疗法等,提高治疗效果 ,减少药物副作用。
慢性病患者的自我管理
01
02
03
建立健康档案
为慢性病患者建立健康档 案,记录病情和治疗情况, 方便医生了解患者情况。
自我监测与记录
患者应学会自我监测病情 变化,记录相关数据,及 时向医生反馈病情。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评估标准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评估标准(2012年版)第一部分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区域绩效考核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区域绩效考核主要评价区域政府加强公共服务,贯彻执行国家疾病预防控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划,加强辖区公共卫生服务,推进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实现国家规划目标,促进辖区居民人人享有健康的情况。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区域绩效考核指标包括:传染病预防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健康危害因素监测评价与干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运行保障等6个类别18个指标。
适用于省、市、县级行政区域中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或本级政府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绩效考核;适用于创建国家卫生城镇、健康城市,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和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等有关区域考核中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评价;适用于区域执行医改政策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对公共财政支出卫生疾病预防控制有关项目绩效评价。
一、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区域绩效考核指标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区域绩效考核指标解释与数据收集1.1规划控制传染病控制达标率(1)计算方法①规划控制传染病控制达标率,即有综合或专病防控规划明确控制目标的甲乙类传染病如鼠疫、结核病、艾滋病、血吸虫病、麻风病、疟疾、包虫病等发病分别达该病种国家防控规划目标的情况。
计算公式如下:规划控制传染病控制达标率=规划控制传染病病种实际达规划目标数/该病种规划明确应实现的目标数×100②得分省、市、县级=规划传染病某病种控制达标率(100%为1)×指标分值(按评价病种分摊分值)①按病种在上表以年度分别统计鼠疫、结核病、艾滋病、血吸虫病、麻风病、疟疾、包虫病等传染病规划防控目标应达标与实际达标的指标情况。
②应达标目标数:规划明确至2015年应实现的目标数。
③实达标目标数:按规划要求,实际执行,实现的目标数。
④有相关病种规划控制目标实现情况的自我专题评价报告。
(3)基本数据收集来源、方法数据收集从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卫生机构等相关业务部门执行规划,落实相关控制措施的传染病防控记录、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网络直报资料中获取。
全国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
全国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征求意见稿)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二○一○年三月目录前言 (1)第一章机构、职责和人员 (3)一、卫生行政部门 (3)(一)卫生部 (3)(二)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3)(三)地市级卫生行政部门 (4)(四)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4)二、疾控机构 (4)(一)职责 (4)(二)人员配置参考标准 (5)1、人员配置参考 (5)2、人员资格 (6)三、专病防治机构 (6)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7)(一)职责 (7)1、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 (7)2、农村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 (8)(二)人员配置参考标准 (8)五、医院 (8)(一)职责 (9)(二)人员配置参考标准 (9)第二章制订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10)一、目标 (10)二、内容和方法 (10)(一)工作计划 (10)(二)实施方案 (11)三、任务 (11)(一)疾控机构 (11)(二)专病防治机构 (11)(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12)(四)医院 (12)四、工作流程和步骤 (12)五、过程质量控制 (14)六、工作考核和评价 (15)第三章监测与调查 (16)一、死因监测 (16)(一)目标 (16)(二)内容和方法 (16)1、完善死因监测工作规范 (16)2、建立和完善工作网络 (16)3、开展死因监测常规工作 (17)4、培训与督导 (17)5、漏报调查 (17)6、资料的管理与利用 (17)(三)任务 (18)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20)3、医院 (20)(四)工作流程和步骤 (21)(五)过程质量控制 (22)(六)工作考核和评价 (23)二、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 (24)(一)目标 (24)(二)内容和方法 (24)1、制定和完善各级监测方案 (24)2、现场调查前准备 (24)3、培训 (25)4、现场调查与督导 (25)5、数据清理、分析与反馈 (25)6、监测结果发布和利用 (25)(三)任务 (25)(四)工作流程和步骤 (27)(五)过程质量控制 (28)(六)工作考核和评价 (29)三、肿瘤登记 (30)(一)目标 (30)(二)内容和方法 (30)1、制定肿瘤登记方案,组织培训 (30)2、登记资料的收集 (30)3、登记资料的验收和编码 (30)4、死亡补充发病和剔除重复卡 (30)5、肿瘤病例的随访 (31)6、肿瘤登记工作的质量与审核督导 (31)7、登记资料的保存与利用 (31)(三)工作流程和步骤 (31)(四)各级任务 (33)1、国家癌症中心 (33)2、省级负责机构 (33)3、县级负责机构 (33)(五)质量控制 (34)1、数据评价 (34)2、过程质量控制 (34)(六)工作考核和评价 (35)四、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病例报告 (38)(一)目标 (38)(二)内容和方法 (38)(三)工作流程和步骤 (38)(四)任务 (39)1、疾控机构 (39)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39)3、医院 (40)(五)过程质量控制 (40)(六)工作考核和评价 (40)五、专题调查 (40)第四章干预与管理 (41)(一)目标 (41)(二)内容和方法 (41)(三)任务 (43)(四)工作流程和步骤 (44)(五)过程质量控制 (45)(六)工作考核和评价 (45)二、高危人群的早期发现与管理 (47)(一)目标 (47)(二)内容和方法 (47)(三)任务 (49)1、疾控机构 (49)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49)3、医院 (50)(四)工作流程和步骤 (50)(五)过程质量控制 (50)(六)工作考核和评价 (50)三、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早期发现与管理 (52)(一)目标 (52)(二)内容和方法 (52)(三)任务 (53)1、疾控机构 (53)2、专病防治机构 (53)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53)4、医院 (54)(四)工作流程和步骤 (54)(五)过程质量控制 (54)(六)工作考核和评价 (54)四、重点癌症的早诊早治 (56)(一)目标 (56)(二)内容和方法 (56)(三)任务 (57)(四)工作流程和步骤 (57)(五)质量控制 (58)(六)考核和评估 (58)第五章综合评估 (60)一、目标 (60)二、内容和方法 (60)(一)评估内容 (60)(二)评估指标 (61)(三)采集信息 (62)(四)数据分析 (62)(五)完成慢性病评估报告 (62)三、任务 (63)(一)国家级疾控机构 (63)(二)省级疾控机构 (63)(三)市级疾控机构 (63)(四)县级疾控机构 (63)四、工作流程和步骤 (64)五、过程质量控制 (64)第六章信息管理 (66)一、目标 (66)二、内容和方法 (66)(一)慢性病信息内容 (66)(二)信息来源 (66)(三)慢性病信息管理与利用 (66)三、任务 (67)(一)疾控机构 (67)(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69)(三)医院 (69)四、工作流程和步骤 (69)五、过程质量控制 (70)六、工作考核和评价 (70)第七章能力建设 (71)一、目标 (71)二、内容和方法 (71)(一)开展能力评估 (71)(二)优化资源配置 (72)(三)技术培训和业务指导 (72)三、任务 (73)(一)疾控机构 (73)(二)专病防治机构 (74)(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75)(四)医院 (76)四、工作流程和步骤 (77)五、过程质量控制 (77)六、工作考核和评价 (78)(一)工作指标 (78)(二)效果指标 (78)附件1:术语 (81)前言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既是一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高、严重耗费社会资源,危害劳动力人口健康的疾病,也是可预防、可控制的疾病。
2023年慢性病防治工作计划
2023年慢性病防治工作计划2023年慢性病防治工作计划1为进一步做好慢病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工作,提高慢病的管理率和规范管理率,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规范》结合我中心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慢病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扎实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
高血压和糖尿病登记建档率达70%以上,规范化管理率达80%以上,控制率30%以上。
建立自我管理小组并规范开展自我管理活动覆盖率达30%以上。
门诊35岁以上就诊测血压覆盖率100%,慢病监测报告率达95%以上,纳入管理的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健康体检率达95%以上,高危人群主动监测和核心指标监测覆盖率100%。
(一)高血压工作目标1、发现并登记高血压患者800余名。
2、对至少700名以上的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其血压控制率≥60%。
3、发现并至少登记高危人群100名。
4、高危人群每年至少测血压1次的比例达50%。
5、高危人群的干预有记录及效果评价。
6、 35岁以上居民每年至少测1次血压的比例达60%。
7、居民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达60%。
(二)糖尿病工作目标1、发现并至少登记糖尿病患者240名。
2、至少对其中200名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血糖控制率达60%。
3、发现并登记高危人群30名,每年至少测1次血糖的比例达40%。
4、高危人群防治知识知晓率达60%。
5、对高危人群和普通人群进行健康教育有记录和效果评价。
6、居民糖尿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50%。
二、主要内容和工作任务1、高危人群发现和干预:进一步加强门诊35岁以上就诊测血压登记制度,门诊测血压覆盖率100%,测血压登记率达100%,测血压信息和慢病患者就诊信息利用率95%以上。
以社区、村卫生室为单位,完成辖区内慢病高危人群主动监测和核心指标监测工作,及时发现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早管理、早控制。
2、患者管理: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登记建档率达70%以上,建卡率100%。
随访服务以门诊随访为主,入户随访为辅,认真做好已建档慢病患者的常规管理,每年提供不少于4次随访服务,随访服务信息真实。
2024慢病工作计划2024年慢性病工作计划(三篇)
2024慢病工作计划2024年慢性病工作计划慢病工作包括健康档案管理、慢病管理、居家养老、家庭医生式服务、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糖尿病社区项目等日常性工作,同时还有许多疾控中心布置的临时性工作。
(一)、加强对慢性病、健康档案的管理:主动上门、电话追访、门诊就医者的健康档案进行完善,并制定四种慢病干预计划,每个站每年要进行四次干预活动。
均需对慢病进行规范化管理。
对辖区居民健康档案根据区域划分进行分配,对负责的辖区居民进行主动搜索,提高健康档案的利用率,积极主动利用电子健康档案。
1.规范化管理工作:根据区疾控中心的统一部署,要求高血压登记率为____%,规范管理率为____%,控制率为____%,糖尿病登记率为____%,规范管理率为____%,控制率为____%,每个社区服务站针对高血压、糖尿病管理,开展多种形式的干预活动,活动次数每个管辖的居委会至少开展____次高血压、糖尿病干预活动,全中心全年共需完成48场次的干预活动。
包括门诊咨询,健康讲座,电话访谈等。
按疾控规中心加强控制质量,每个月进行一次考核。
2.宣传咨询讲座和培训工作:⑴在____月____日世界卫生日⑵____月____日健康生活方式日⑶____月____日爱牙日,⑷____月____日高血压日⑸____月____日精神卫生日(6)____月____日脑卒中日宣传,(7)____月____日糖尿病日、以及健康科普知识宣传等开展宣传活动。
同时与健康教育活相结合,充分利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广泛开展慢病宣传工作。
3.居民健康档案的管理:中心与辖区____个服务站建立网络系统,建立电子信息平台,电子档案可以在中心内资源共享,实行统一化管理。
并且电子档案与医生工作站连接,形成了门诊、慢病和档案管理相结合,形成系统管理,连续管理。
4.继续完善健康档案的电子化管理工作,要求各社区服务站针对新建健康档案,追访管理人数,新筛慢病人数,规范管理慢病人数按要求完成。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答案
THANKS。
鼓励减轻压力、保持乐观心态 ,通过心理咨询、瑜伽、冥想
等方式进行心理调节。
早期筛查和干预
定期检查
建议进行定期健康检查,及早发 现血压、血糖、血脂等慢性病危
险因素。
危险因素评估
通过评估个人病史、家族史、生活 习惯等,确定个体化的慢性病风险 。
干预措施
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干预措 施,如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 心理咨询等。
考虑到公平性,政府应特别关注弱势群体,确保他们能够获得公平的医疗保健服务 。
06
研究进展和未来趋势
新型技术和方法的运用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
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风险进行 预测和评估,提供个性化预防和治疗方案。
精准医学
通过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技术,研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 机制,实现精准诊断和治疗。
02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
健康生活方式的推广
均衡饮食
提倡摄入低盐、低糖、低脂、 高纤维的食物,多食用新鲜水
果、蔬菜和全谷物。
适量运动
鼓励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如快 走、游泳、慢跑等,保持每天 至少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戒烟限酒
倡导戒烟,限制酒精摄入,以 降低心血管疾病、肺癌等慢性 病的风险。
心理平衡
预防和控制
早期发现和干预危险因素 ,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和 措施是预防和控制慢性病 的关键。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影响
健康损害
慢性病会导致身体器官的 损害,影响生理功能,严 重时可能导致死亡。
心理影响
慢性病往往需要长期治疗 和管理,给患者带来巨大 的心理压力和情绪困扰。
社会经济影响
慢性病的医疗费用和对社 会经济的影响巨大,给家 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
培训学习资料-慢性病管理-2022年学习资料
管理内容-1、-慢病组织机构建设与培训,-2、监测:1死因监测;2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3肿瘤登记;4心 血管事件报告;-3、居民健康档案、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患者及-档案的规范化管理-4、高危人群发现与干 -1高危人群发现:35岁首诊测血压、企事业健康体检-健康自助检测点(健康小屋)、高危人群筛查与主动发-现; 2高危人群干预:慢性病知晓率调查等-5、患者自我管理: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2患者自我管理
高危人群发现-3.指标依据-高危人群发现具体工作参照卫生部下发的《全国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试行)相 内容执行。慢性病高风险-人群为具有以下特征之一者:-1血压水平为130-139/85-89;-2现在吸烟者 -●-3空腹血糖水平为6.1≤<7.0;-4血清总胆固醇水平为5.2≤<6.2:-5男性腰围≥90,女性腰 ≥85。
高危人群发现-3在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场所等设立健康指标-自助检测点,1年内建立至少10个,且逐年递增 30分。-自助点可提供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血糖等测量。每-个自助检测点2分,提供全部5种自助检测服务得 分。-(4实施社区主动筛查高危人群附加20分。社区主动筛-查覆盖率80%及以上得20分,7079%得15分 6069%-得10分,5059%得5分,50%以下不得分。-·(5干预人群重点癌症早诊率达到50%及以上附 20分
监测慢性病管理
二、-肿瘤登记-肿瘤登记是国际公认的有关肿瘤信息的收集方法。肿瘤登-记报告是一项按一定的组织系统经常性的搜 、储存、整-理、统计分析和评价肿瘤发病、死亡和生存资料的统计机-制。肿瘤登记是国际公认的有关肿瘤信息的收集 法。工-作内容包括:-登记资料的收集:人口资料、新发病例资料、基本项-目、死亡资料;-二、报告卡验收、-报 卡编码、死亡补充发病、剔除重复-卡、-肿瘤病例的随访;-三-登记资料的分析和报告撰写
慢性病防治与管理
社区诊断的概念
研究在特定的时间与特定的范围内人群中健康状 况或疾病与有关变量(影响健康的因素)的关系 对卫生状况及其发展趋势进行测量 判断生物、社会、经济、生态、文化、政治等重 要因素对疾病和健康的影响 对卫生服务的需求、提供和利用及其趋势进行评 价和分析 对卫生措施、政策进行效果、效益评价,对卫生 信息进行分析等
内容:医疗或行为管理;角色管理;情感
管理
社区综合防治中 疾控制机构的职责与任务
从人群的角度,制定防治策略和防治措施 促进政策发展 开展防治网络的建设 组织落实社区慢病综合防治的各项措施 对基层实施机构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 进行督导、质控和效果评价
在社区综合防治中 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职责与任务
慢性病防治管理
自贡市疾控中心 郑庆梅
2010.06.24
主要内容
一、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流行现状和防治策略
二、慢病高危人群的干预和管理 三、慢病防治工作的考核与评估
慢病的流行现状——和防治策略
慢性病防治管理 要解决好三个问题
为什么? 做什么? 怎么做?
几个基本概念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定义和范围
社区健康促进
在社区内针对不同目标人群、有计划、有 组织地实行一系列的健康促进策略和活动,以 创造有利于健康的环境,改变人们的行为和生 活方式,预防疾病,促进健康。
健康教育是健康促进的重要内容之一,政策、 法规、组织以及其它环境的支持都是健康促进 的组成成份
为什么?——充分认识: 慢性病威胁着人类健康
• 每年新发肿瘤病例15万左右,死亡超过10万,人 群中患病例数超过25万。
2009年自贡市在职职工中慢病及相 关危险因素情况:
全国疾病预防控制行动方案
全国疾病预防控制行动方案(2024—2025年)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根据《“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关于推动疾病预防控制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制订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工作原则。
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依法防治、科学防治;坚持综合治理、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因病施策、分类指导、分步推进。
(二)工作目标。
到2025年,现代化疾控体系初步建立,多点触发、反应快速、科学高效的传染病监测预警和应急体系基本建成,卫生健康行政执法体系进一步健全,疾控机构科研能力稳步提升,疾控人才教育培训体系进一步完善。
重大传染病疫情形势总体平稳,血吸虫病等传染病和地方病消除成果持续巩固,最大程度地防范和减少突发急性传染病在我国发生与流行,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加强传染病、地方病防控和公共卫生监管(一)新冠等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防控行动。
保持各级联防联控机制有效运转,巩固拓展新冠疫情防控好经验好做法,坚持“乙类乙管”,不放松、不加码,建立完善国家层面定期会商机制和省部之间信息共享机制。
持续做好新冠多渠道监测及流感等其他呼吸道传染病多病原监测,持续关注国际疫情及流行株变化,强化入境口岸检疫查验,动态开展疫情分析、研判和预警。
聚焦学校、养老院、社会福利院等重点机构,瞄准“一老一小”重点人群,盯紧节假日和大型活动等关键节点,落实落细各项防控措施,及时发现并有效处置聚集性疫情。
持续加强公众健康宣教,统筹做好新冠、流感、肺炎、麻疹、百日咳等呼吸道传染病相关疫苗研发和接种工作,进一步提高重点人群免疫水平。
加快完善平急结合的防治体系,指导各地统筹调度医疗卫生资源,加快推进医防融合、医防协同等机制创新,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
(二)重点急性传染病防控行动。
1.全国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
慢性病影响社会经济发展路径图
慢性病已不仅仅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 更是一个影响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 社会问题
报告提纲
各章概要
第一章:机构、职责和人员
• 界定:卫生行政部门、疾控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院
等机构的慢性病防控工作职责
• 提出:从业务角度提出人员配备的参考标准
第二章: 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病例报告
报告病种
急性心肌梗死(I21-I22)
心脏性猝死(I46.1) 脑卒中(I60-I64)( 指:原发性脑实质出血、脑栓塞、脑血栓 形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心脑血管事件作为报告病种,并用 ICD-10 进行编码。 建立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的病例登记报告网络。
报告方法和方式
烟草消费量
膳食结构改变
盐!
慢性病对劳动力人口的威胁
慢性病经济负担—慢性病经济负担增长高于GDP增长
1993和2005年经济发展与疾病经济负担变化情况
GDP
疾病经济负担 1993年 2005年 183218
慢病经济负担 增速 419% 资料来源:饶克勤中国疾病 负担研究 1993年慢病经济负担根据 该年度主要慢性病的直接经 济负担进行估计。
工作内容
制订和完善各级监测方案。 监测前准备。 培训。 现场调查与督导。 数据清理、分析与反馈。 监测结果利用。
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
工作流程
三、肿瘤登记报告
目标
反映我国城乡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居民肿
瘤发病、死亡、生存状态。
为国家和辖区肿瘤防治提供相关信息。
现状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973 1991 1995 2000 2005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各种疾病也相继出现,并且有的疾病还在不断地演变和变异。
这些疾病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都造成了威胁,因此,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也就成为了人们必须要关注和重视的问题。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是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将对其进行深入探讨。
一、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的定义和意义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是指通过统一的思想、方法和措施对疾病预防与控制的工作进行规范化,以保障公共健康和防止疾病蔓延。
该规范对于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的特点1. 全面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是以生命安全和公共健康为中心的,它涉及的领域和层面非常广泛,从个人卫生到公共卫生、从医疗卫生到环境卫生,以及针对各种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等等,都需要进行规范化管理。
2. 约束力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是一种行为规范,对于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都具有一定的约束力,以达到对工作过程和结果进行规范化管理的目的。
同时,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也可以对公众进行教育和宣传,以提高公众的卫生意识和健康素养。
3. 时效性随着科技和环境的变化,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也需要时时刻刻的跟进和更新,这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对时事新闻和前沿技术了解得越多越好,以确保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的时效性。
三、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的重要性1. 能够有效遏制疫情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初,各地密切配合,科学施策,迅速应对,利用“封城”等措施,控制疫情,减少了人员感染和扩散的风险,保障了公众健康和安全。
这表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的有效实施是非常重要的。
2. 能够加强预防与控制的工作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能够统一各个部门的工作标准,规范各种工作流程,增强预防与控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减少疾病传播的可能性,加强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监控和评估。
3. 能够提升公众卫生和环境卫生水平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能够保障公众卫生水平和环境卫生水平不断提高,降低公众感染疾病的风险和医疗费用,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对于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现状及防治策略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现状及防治策略目录慢性病┄┄┄┄┄┄┄┄┄┄┄┄┄┄┄┄┄┄┄┄┄┄┄┄┄┄┄┄┄┄┄┄┄3一、慢性病的基本情况┄┄┄┄┄┄┄┄┄┄┄┄┄┄┄┄┄┄┄┄┄┄┄┄┄┄3二、慢性病在我国的流行概况及社会危害┄┄┄┄┄┄┄┄┄┄┄┄┄┄┄┄┄┄3 (一)82%的居民死于各类慢性病┄┄┄┄┄┄┄┄┄┄┄┄┄┄┄┄┄┄┄┄┄┄3 (二)患病率呈持续快速增长趋势┄┄┄┄┄┄┄┄┄┄┄┄┄┄┄┄┄┄┄┄┄3 (三)危险因素水平不断上升┄┄┄┄┄┄┄┄┄┄┄┄┄┄┄┄┄┄┄┄┄┄┄4 (四)给社会发展带来沉重的负担┄┄┄┄┄┄┄┄┄┄┄┄┄┄┄┄┄┄┄┄┄4 三、我国慢性病防治工作概况┄┄┄┄┄┄┄┄┄┄┄┄┄┄┄┄┄┄┄┄┄┄┄4 (一)指导思想与工作目标┄┄┄┄┄┄┄┄┄┄┄┄┄┄┄┄┄┄┄┄┄┄┄┄4 (二)慢性病防治策略┄┄┄┄┄┄┄┄┄┄┄┄┄┄┄┄┄┄┄┄┄┄┄┄┄┄5(三)慢性病防控采取的措施┄┄┄┄┄┄┄┄┄┄┄┄┄┄┄┄┄┄┄┄┄┄┄6 (四)存在的问题┄┄┄┄┄┄┄┄┄┄┄┄┄┄┄┄┄┄┄┄┄┄┄┄┄┄┄┄8四、下阶段慢性病防治工作重点┄┄┄┄┄┄┄┄┄┄┄┄┄┄┄┄┄┄┄┄┄┄8 (一)完善工作体系,健全防治网络┄┄┄┄┄┄┄┄┄┄┄┄┄┄┄┄┄┄┄┄8 (二)多方筹措资金,保障经费投入┄┄┄┄┄┄┄┄┄┄┄┄┄┄┄┄┄┄┄┄8 (三)加强科技支撑,提高防治水平┄┄┄┄┄┄┄┄┄┄┄┄┄┄┄┄┄┄┄┄9 (四)开展健康促进,培育健康行为┄┄┄┄┄┄┄┄┄┄┄┄┄┄┄┄┄┄┄┄9 (五)创建示范基地,发挥带动作用┄┄┄┄┄┄┄┄┄┄┄┄┄┄┄┄┄┄┄┄9(六)加强监测评估,完善绩效考核┄┄┄┄┄┄┄┄┄┄┄┄┄┄┄┄┄┄┄┄9营养┄┄┄┄┄┄┄┄┄┄┄┄┄┄┄┄┄┄┄┄┄┄┄┄┄┄┄┄┄┄┄┄┄10一、概况┄┄┄┄┄┄┄┄┄┄┄┄┄┄┄┄┄┄┄┄┄┄┄┄┄┄┄┄┄┄┄┄10二、重点开展工作┄┄┄┄┄┄┄┄┄┄┄┄┄┄┄┄┄┄┄┄┄┄┄┄┄┄┄┄10 (一)营养政策推动┄┄┄┄┄┄┄┄┄┄┄┄┄┄┄┄┄┄┄┄┄┄┄┄┄┄┄10 (二)制订《营养工作规范》┄┄┄┄┄┄┄┄┄┄┄┄┄┄┄┄┄┄┄┄┄┄┄10 (三)成立卫生部营养标准专业委员会┄┄┄┄┄┄┄┄┄┄┄┄┄┄┄┄┄┄┄11 (四)开展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11 (五)宣传推广《中国居民膳食指南》┄┄┄┄┄┄┄┄┄┄┄┄┄┄┄┄┄┄┄11 (六)在部分地区开展食物强化试点工作┄┄┄┄┄┄┄┄┄┄┄┄┄┄┄┄┄┄11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12 (一)继续推进《居民营养改善条例》进程┄┄┄┄┄┄┄┄┄┄┄┄┄┄┄┄┄12 (二)加强营养监测工作┄┄┄┄┄┄┄┄┄┄┄┄┄┄┄┄┄┄┄┄┄┄┄┄┄12 (三)继续宣传推广《中国居民膳食指南》┄┄┄┄┄┄┄┄┄┄┄┄┄┄┄┄┄12 (四)加强营养工作人员能力建设┄┄┄┄┄┄┄┄┄┄┄┄┄┄┄┄┄┄┄┄┄12 (五)积极推动微量营养素食物强化工作┄┄┄┄┄┄┄┄┄┄┄┄┄┄┄┄┄┄12 老年卫生┄┄┄┄┄┄┄┄┄┄┄┄┄┄┄┄┄┄┄┄┄┄┄┄┄┄┄┄┄┄┄13一、背景情况┄┄┄┄┄┄┄┄┄┄┄┄┄┄┄┄┄┄┄┄┄┄┄┄┄┄┄┄┄┄13(一)老年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健全┄┄┄┄┄┄┄┄┄┄┄┄┄┄┄┄┄┄┄┄┄13 (二)老年医疗保障不断加强┄┄┄┄┄┄┄┄┄┄┄┄┄┄┄┄┄┄┄┄┄┄┄13 (三)老年卫生服务内容逐步拓展┄┄┄┄┄┄┄┄┄┄┄┄┄┄┄┄┄┄┄┄┄13 (四)加强营养工作人员能力建设┄┄┄┄┄┄┄┄┄┄┄┄┄┄┄┄┄┄┄┄┄13二、我国老年卫生工作进展┄┄┄┄┄┄┄┄┄┄┄┄┄┄┄┄┄┄┄┄┄┄┄┄14三、下一步工作重点┄┄┄┄┄┄┄┄┄┄┄┄┄┄┄┄┄┄┄┄┄┄┄┄┄┄┄14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现状及防治策略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等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是一大类严重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疾病,其发病率、病残率和病死率高,带病时间长,服务需要量大,医疗费用高,严重消耗医疗和社会卫生资源。
《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复习题
《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复习题一.单选题1.2011年3月,制定《全国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试行)》的单位是()A. 国务院B.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C.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2.2011年3月版《全国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试行)》要求,地市级疾控机构至少应配置多少名专业技术人员从事慢性病防控工作()A. 3B.4C.5D.63.2011年3月版《全国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试行》要求,县级疾控机构至少应配置多少名专业技术人员从事慢性病防控工作()A. 3B.4C.5D.64.2011年3月版《全国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试行)》是重点围绕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哪类疾病防控工作而制定的()A.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B.恶性肿瘤C.慢性呼吸系统疾病D.以上都是5.《规范》要求承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的登记和随访管理工作的机构是()A. 二甲及以上医院B.基层医疗卫生机构C.疾病预防控制中心D.专病防治机构6•《规范》要求承担慢性病高危人群的发现•登记•干预指导和管理工作的机构是()A.基层医疗卫生机构B.二甲及以上医院C.疾病预防控制中心D.专病防治机构7、《规范》要求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实行动态管理,是下列哪个机构的主要工作职责()A.疾病预防控制中心B. 二甲及以上医院C.基层医疗卫生机构D.专病防治机构8•《规范》要求,承担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与调查工作,定期发布信息,预测我国慢性病发病和死亡•疾病负担•危险因素流行和发展趋势的机构是()A.卫生行政部门B.疾控机构C.基层医疗卫生机构D.医院9•《规范》要求,承担建立国家专病人群监测和随访信息系统,定期发布信息,预测我国专病发病和死亡•疾病负担•危险因素流行和发展趋势的机构是()A.疾控机构B.基层医疗卫生机构C.专病防治机构D.医院10.慢性病临床预防性服务包括()A.超重和肥胖筛查B.血压测定C.血糖测定D.以上都包括11•属于慢性病高危人群干预内容的是()A.合理膳食与戒烟限酒B.缓解心理压力C.适当锻炼身体D.以上都是12. 慢性病的干预和管理,下列不正确的是()A. 高血压病人吃腌制食品应选择干净的B.餐饮行业研制健康食谱C.推广合理膳食支持工具D.引导食品生产企业开发和生产低盐.低脂食品13. 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抽样信息完整率应()A. > 80%B. > 85%C. > 90%D. > 95%14. 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调查表缺失率应小于()。
2023年慢性病管理任务的通知
2023年慢性病管理任务的通知各项目执行单位,慢性病防治项目办公室:为更好地推动慢性病防治重点工作,落实《关于推进健康XX行动的实施意见》相关工作和国家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任务目标的相关通知精神,现将2023年慢性病防控重点内容及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任务通知如下,请各单位合理安排部署、突出重点,确保完成年度各项工作任务。
一、继续做好公卫项目管理工作,各项指标均达到考核要求(一)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项目1、年度考核指标:居民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覆盖率≥61%;2、年内至少采取门户网站、手机APP、微信公众号/小程序、智能客户端等其中任一一种方式向个人开放居民电子健康档案;3、修订核实公卫平台数据,以七普人口数据为准,对已迁出、长期外出、死亡人群档案状态及时维护变更。
(二)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项目年度考核指标:辖区内65岁及以上老年人规范健康管理服务率≥61%(提供1次健康管理服务,包括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健康指导)。
(三)慢性病(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项目1、规范做好慢性病筛查工作各单位要充分利用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和居民健康体检等机会,扎实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慢病筛查工作,确保辖区内常住居民中原发性高血压、2 型尿病惠者管理人数达到要求。
2、加强辖区内慢性病患者的规范化管理每年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1次健康体检,落实4 次及以上随访服务。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基层规范管理服务率达到61%以上。
(四)家庭医生签约管理项目年度考核指标:辖区内重点人群签约率达到100%,实现全人群签约,签约居民知晓率应达70%以上,已签约家庭全年应完成一次个性化履约记录。
每月初及时填报家医签约系统,填报数据符合逻辑。
二、完成各项监测工作,做好数据收集利用(一)死因监测1、常规工作完成年度死亡病例的收集、上报与分析。
建立并完善监测工作的常规质量控制机制,定期对数据质量进行评估。
提高死因链及根本死因判定的准确性。
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 定(1997年1月15日)
2. 疾病控制管理关乎国计ppt民精选生版 。
4
疾病控制管理的内容与进展
1.疾病控制管理的内容
包括传染病控制管理,慢性病控制管 理,地方病控制管理,寄生虫病控制 管理,职业病控制管理等。
ppt精选版
5
疾病控制管理的内容与进展
2、疾病控制管理的进展 ❖ 我国加强了对重大疾病的预防控制与管理工
41
(二)我国慢性病防治策略与措施
《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 年)》
➢ 基本原则
❖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
❖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注重效果;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心下沉。
ppt精选版
42
(二)我国慢性病防治策略与措施
➢ 近期目标 ❖进一步完善覆盖全国的慢性病防治服务
网络和综合防治工作机制,建立慢性病 监测与信息管理制度,提高慢性病防治 能力,努力构建社会支持环境,落实部 门职责,降低人群慢性病危险因素水平, 减少过早死亡和p致pt精选残版 ,控制由慢性病造 43
2 主要危险因素的暴露水平不断提高
3 慢性病的疾病谱发生变化 4 疾病负担不堪重负
ppt精选版
15
我国慢性病的流行特点:
(1)高发病率、高死亡率: 脑血管病、癌症、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脏病位
列城乡死因的前四位。 平均每年新增NCD病例近1000万例,其中每
年新发肿瘤160万,脑卒中150万,冠心病 75万。 近年来,我国慢性病的发病呈现出显著上升 的趋势,发病趋势明ppt精显选版高于发达国家水平。 16
3. 原则
(5)加强社区慢性病防治的行动。
(6)改变行为危险因素预防慢性病时,
2024慢病工作计划2024年慢性病工作计划标准范文(三篇)
2024慢病工作计划2024年慢性病工作计划标准范文一、工作目标1、建立慢病基础信息系统,利用现有网络对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新发的首诊病例进行登记建档工作,制定慢病管理工作制度,由领导分管此项工作,责任落实到人。
2、利用居民健康档案和组织居民进行健康体检等多种方式,早期发现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提高高血压、糖尿病的早诊率和早治率。
3、加强基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随访管理,提高高血压、糖尿病的规范管理率和控制率,提高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和知识和技能,减少或延缓高血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4、以我院为核心,村卫生室为基础,从群体防治着眼,个体防治入手,探索建立县疾控中心管理、评价我院协助诊断、个体化治疗、提供技术支持,各村卫生室随访管理高血压、糖尿病管理模式和机制。
5、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定期开展高血压、糖尿病专题知识讲座及大众宣传,普及基层居民高血压、糖尿病的防治知识,控制各种危险因素,提高人群的健康意识。
6、建立规范化的高血压、糖尿病档案管理系统。
二、建档工作目标1、建立基层居民健康档案,基层服务人口基线调查率达到____%以上;2、建立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档案,应有随访记录、治疗记录及健康教育记录。
三、实施计划建立慢病工作制度;对基层一般人群、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开展预防控制工作,在基层建立高血压、糖尿病综合防治机制。
1、高血压、糖尿病的检出利用建立基层居民健康档案、健康体检、基层卫生院的诊疗、基层免费测血压、血糖、主动检测、首次测血压等方式发现高血压、糖尿病患者。
2、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登记将检出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建档并规范化管理。
3、高血压患者的随访管理和转诊对检出的高血压患者收集详细的病史,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根据《高血压防治基层实用规范》的要求进行临床评估,实行分级管理和随访,并填写《基层高血压患者管理卡》。
对高血压患者采用药物治疗方案和非药物治疗方案。
当患者出现《高血压防治基层实用规范》中规定的情形时及时转诊到上级综合性医院,待病情稳定后再转回村卫生室(站)继续治疗、随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与控制8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与控制8.1监测与调查8.1.1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监测8.1.2居民病伤死亡原因统计8.1.3行为危险因素监测8.1.4专项调查8.2综合防治与干预8.2.1全人群健康倡导8.2.2高危人群筛查与健康指导8.2.3现患病人的管理与指导8.2.4建立综合防治的示范点8.3培训8.4技术咨询服务8.5用语解释8.6法规文件8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与控制8.1监测与调查8.1.1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监测(1)目的通过监测,找出威胁人群生命主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病因、致病机制,影响健康和生命质量的因素,为制订和评价干预策略和综合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2)内容和方法a.监测病种选择监测病种: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根据当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流行病学调查和各类医疗单位诊治该病种的比例,综合考虑决定需要纳入常规监测的慢性病。
监测病种选择时应考虑以下5个因素:·某种疾病是否有较高的发病或患病率;·是否是当地的主要死亡原因;·是否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破坏性;·是否其医疗和护理费用已经成为社会负担;·是否已有可行而有效的公共卫生防治技术。
b.建立监测报告系统·报病卡:在使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电子病历数据库传输之前,报病卡由国家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统一设计。
提供基本项目和内容,各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可在此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增加所需项目和内容,但应满足基本项目和内容。
·监测形式国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根据全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实际需要,通过全国抽样建点的方式,收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病情信息。
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区别以下三种情况,决定本地监测规模和信息收集的方式。
——有条件建立日常信息监测网络的省可在一个(几个或全部)县级区域内,建立由医疗单位为网底,以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主干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报告网络。
形成由国家、省、地、县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相结合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监测网络。
——尚无条件建立日常信息监测网络的地区可在上级机构指导下按随机抽样原则,选择一些城市的区和农村县建立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监测网络,或选择定点(医院或/和区域)报告系统,收集相关信息。
——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需求较小地区,可由上级机构指导在城市区或社区选点,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与控制的试点,收集信息,建立本地区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监测档案。
·监测网络管理无论何种形式的监测网络,均须实现与“死因统计”、“行为危险因素监测”、“专项(综合)调查”等信息联合收集。
——日常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报告的程序与管理流程见下图:8.1.1资料报告、管理流程图——建立信息库:建立从国家级到县级的四级数据库。
数据库以磁盘方式储存,每年汇总光盘永久性保存,磁盘资料在确证有完整可用的光盘备份的前提下,一般保存5年。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逐步实现与“医院信息系统”或“病历和医学图像传输系统”的信息系统联接,实现电子病历的数据库传输。
c.监测资料内容·所有疾病必须按“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分类命名;·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进行各种人群特征的构成比、发病率等描述性统计,包括不同人群特征的发(患)病率;地区别发(患)病率;校正发(患)病率;标化发(患)病率;最小发(患)病年龄;劳动人口发(患)病率等;·医院收集漏报率、错报率、重报率;(说明:重报率对于慢性疾病这样对时效性要求不严格的病种来说,作为监测或考核指标没有必要,建议删除)急性冠心病事件(1),漏报率;住院病人漏报率等。
·统计指标为趋势分析和预测,绘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病种流行趋势图、疾病构成谱、疾病经济损失趋势、劳动力损失趋势、疾病调整生命年、伤残调整生命损失、健康寿命损失年等。
(3)职责和分工a.国家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制订疾病监测的规划和评估体系,省级师资培训,开发疾病监测的计算机软件,国家级监测点的质量控制,技术指导,汇总分析各省的监测资料,撰写工作报告报卫生部并反馈至各省。
b.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确立本省的监测点,制订疾病监测年度工作计划,培训人员、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对原始数据库进行第四级质量复核。
汇总各地月报和数据库,完成月报表和分析报告并于每次月30日前报国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说明:慢性病月报可能不准,因为有迟报和明确诊断时间,因此应适当延长上报时间)。
c.地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制订本地监测工作实施计划,技术指导和汇总本辖区内各县的月报和数据,对原始数据库进行第三级质量复核。
完成月报表(季、年报)和分析报告。
并于每次月20日前报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d.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监测工作的实施和对辖区内医疗机构人员的培训。
原始卡片进行第二级核对,逐月查重报病例,剔除重报卡。
月报表和数据库于次月15日前传报地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e.执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报告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负责对本单位报出的原始卡片进行第一级质量审核。
审核无误后按旬向所在辖区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登记卡片。
(4)结果与评价a.建立监测点的数量和覆盖面;b.监测规划和阶段计划落实情况;c.已进入常规运行的监测点数量和比例;d.各种报表的质量和及时率;e.资料分析总结的质量和利用的情况。
8.1.2居民病伤死亡原因统计(1)目的了解居民病伤死因的分布及其动态变化,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与控制提供对策依据。
(2)内容和方法a.对象·具有本地区常住户籍的居民;·未在本地办理暂住证或临时户口的流动人口,属于登记对象不属于统计对象;b.统计依据·按卫生部规定的“死亡医学证明书”,作为统计凭证。
·按国家统计局批准的报表进行汇总。
(3)职责分工a.国家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制订死因监测的规划,师资培训,软件开发、技术指导、汇总分析各省死因监测资料报卫生部同时反馈到各省。
b.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制订死因监测方案,业务培训,技术指导,汇总各地月报和数据库,对原始数据库进行第四级质量复核,每年与当地公安、民政、计划生育和妇幼部门进行常规核对。
完成月报表和分析报告并于每月30日前送上级机构。
c.地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汇总辖区内的月报和数据库,对原始数据库进行第三级质量复核。
每半年与当地公安、民政、计划生育和妇幼部门进行常规核对。
完成月报表(季、年报)和分析报告并于每月20日前送上级机构。
d.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死因监测工作的具体实施和对辖区内医疗机构的人员培训。
按旬核实,进行第二级复核,对存在疑问的“死亡医学证明书”填发质量复核通知。
按月完成月报表并报上级机构。
e.医疗机构负责对本单位医生填写的“死亡医学证明书”进行第一级质量审核,留存第一联。
需进行质量审核的“死亡医学证明书”,应及时核实。
各级数据磁盘资料保存方法及年限见8.1.1(2)(4)资料分析和应用a.主要分析指标:不同人群的死亡原因和地理特征的死亡率、死亡专率、死亡构成、校正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最小死亡年龄、劳动人口死亡率、脆弱人口(2)死亡率、期望寿命、期望健康寿命、死因顺位及前十位死因占总死亡的比重、地区别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寿命表、去死因寿命表等;b.趋势分析和预测:绘制死因趋势图、死亡谱、早死经济损失与劳动力损失趋势、寿命损失年、有条件的机构还可进行趋势分析和预测等。
c.每年进行横向和纵向分析,撰写工作总结和地区性技术分析报告。
(5)结果与评价a.评价标准·卫生部门年报的出生数和死亡数低于公安部门年报数,视为漏报;·诊断不明占全部死亡的比例不应超过4-8%的范围;不能归类的其他疾病、其他原因应在1%以下;·新生儿死亡率城市不能低于5‰,农村(尤其是偏远地区)不能低于10‰;·死因报表与死亡证明书统计数据的符合;·孕产妇死亡数不能低于妇幼部门上报数。
b.评价内容·报表主项、辅项填写准确、完整,数据清晰;·各项统计分析资料、总结报告的质量和利用情况。
8.1.3行为危险因素监测(1)目的了解人群中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主要行为危险因素及其变化,为制订有效干预措施和效果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2)内容与方法a.内容:人口学特征、健康状况和医疗服务,吸烟、酗酒、不合理膳食、体育活动、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胖和健康意识等。
b.抽样方法:以一个完整的行政区域为抽样单位。
以居委会(村)作为抽样点,按照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样。
c.频度:全国统一调查由国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决定,各地在此基础上,可根据当地主要危险因素的情况,决定本省的抽样频度。
d.调查方法:由调查员人入户询问,填写专门设计的调查表(3)职责分工a.国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制定监测规划和技术方案,提供技术指导,定期对各省进行工作督导检查;b.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本地系统抽样,制定实施方案,进行质量督导,资料统计及分析报告。
c.地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具体抽样和对调查员的技术培训、指导,汇总当地调查资料并进行质量复核及工作质量评价。
d.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实施调查,填写调查表,现场质量控制,保证调查进度和质量。
(4)结果与评价a.入户调查表格真实、完整;b.入户调查率,抽样复核入户率,与抽样对象见面应答率;c.资料分析总结的质量和利用情况;d.三级质量审核制度落实情况。
8.1.4专项调查(1)目的通过专项调查获得信息和数据,为制订工作规划和进行评估提供依据。
(2)内容与方法a.专题综合性流行病学调查:收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现患状况、主要危险因素水平、本区域内主要健康需求。
b.人文社会信息:收集辖区内防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政策、可利用资源,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主要困难和解决途径等;c.其他信息:收集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的定期调查中的相关信息。
d.调查人群对象、方法根据调查目的而定。
调查时尽量使用生理实测和生化实验数据。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也可利用信访或电话调查。
调查中实行全程质量控制。
(3)职责分工a.除全国性调查外,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均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查。
b.大型调查必须由省级统一设计调查方案,逐级分工。
质量控制实施省级审核,地级督导,县级负责调查、现场质控和资料复核。
(4)结果与评价a.调查设计科学、可行;b.调查资料完整、真实;c.完成调查的项目数和抽样复核合格率;d.调查结果分析水平和撰写调查报告的质量;e.调查资料和结果的可利用性。
8.2综合防治与干预8.2.1全人群健康倡导(1)目的通过向全社会宣传,倡导全社会对健康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