悯农教学设计思路

合集下载

古诗《悯农》教案

古诗《悯农》教案

古诗《悯农》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悯农》。

(2)理解古诗《悯农》的基本内容,了解作者李绅及其背景。

(3)分析古诗《悯农》中的修辞手法和意境。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古诗《悯农》的主题和情感。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农民劳动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悯农》。

(2)理解古诗《悯农》的基本内容和主题。

2. 教学难点:(1)古诗《悯农》中的一些生僻字词的认读和理解。

(2)分析古诗《悯农》中的修辞手法和意境。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作者李绅及其背景。

(2)提问:同学们听说过“悯农”这个词吗?请大家谈谈对农民劳动的看法。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古诗《悯农》,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古诗《悯农》中的修辞手法和意境。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情感体验:(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农民劳动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2)引导学生体会古诗《悯农》中所表达的作者对农民的关爱和敬意。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古诗《悯农》的主题和情感。

四、课后作业:1. 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悯农》。

2. 写一篇关于农民劳动的短文,表达自己对农民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特别是对农民劳动的短文。

3. 测验成绩:定期进行古诗《悯农》的知识测验,了解学生对古诗内容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讲授法:在导入新课和课堂小结环节,教师通过讲解,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李绅及其背景,把握古诗《悯农》的主题和情感。

古诗《悯农》教案

古诗《悯农》教案

古诗《悯农》优秀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语文》二年级下册,具体内容为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

该诗描绘了农民辛勤劳作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和敬意。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诗的全文解读、生词解释、诗句赏析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朗读《悯农》,理解诗句的含义,掌握诗中的生词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法,培养学生对古诗的阅读和欣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农民的尊重和同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诗句的含义和生词的理解。

难点:诗句的赏析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悯农》诗句卡片、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农民劳作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农民的辛勤付出,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悯农》。

2. 朗读: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注意纠正发音和节奏。

3. 解读:分析诗句的含义,解释生词,如“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等。

4. 赏析:分析诗句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对偶等,引导学生欣赏诗句的美。

5. 例题讲解:以诗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为例,讲解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诗句,用自己的话表达对农民的敬意。

六、板书设计1. 《悯农》2. 诗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3. 生词:锄、汗、粒粒、辛苦4. 修辞手法:比喻、对偶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以《悯农》为主题,写一篇短文,表达对农民的敬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情景引入、例题讲解等方法,提高了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但在课堂互动方面,可以进一步加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其他关于农民的古诗,如白居易的《观刈麦》等,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同时,组织学生参加农业实践活动,体验农民的辛勤劳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悯农的教学设计意图

悯农的教学设计意图

悯农的教学设计意图《悯农》是唐代诗人李绅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这首诗从揭示社会农民苦难的现实出发,借以发表自己关于农民生活的感慨和思考。

该诗的教学设计意图如下:一、引导学生了解与认识农民的生活境遇:通过分析《悯农》中描述的种种农民遭遇,引起学生对当时农民生活的思考,了解到他们辛勤耕耘、风吹雨打的艰辛和困苦,培养学生对农民劳动的尊重和感恩之心。

二、分析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通过对《悯农》的赏析,引导学生学习和分析其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如对仗、比喻、排比等,让学生体会到诗歌语言的美感和表现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发展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分析《悯农》的诗意表达方式,引导学生分析诗人运用的手法以及表达意图,培养学生运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描写能力,发展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表达与思考的能力。

四、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思考:在诗歌中,李绅通过对农民遭遇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农民的同情之情。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零距离感受农民的生活,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

同时,还可以通过对李绅的励志经历的介绍,激发学生积极努力、勇敢面对困难的思考。

五、引导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通过学习《悯农》,引导学生对于诗歌的审美意识的培养和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使得学生能够从中领会到诗歌给人的美的愉悦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具体教学活动设计如下:活动一:课前导入通过图片展示或多媒体资料让学生了解农民的生活现状,引导学生思考“农民的生活如何”和“农民的劳作有什么艰辛与辛勤”。

活动二:学习诗歌形式和修辞手法引导学生学习和分析《悯农》的诗歌形式和修辞手法,如什么是七言律诗,诗中是否使用了对仗、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通过学习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美感和表达方式。

活动三:朗读诗歌,品味诗意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悯农》,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韵味和艺术之美,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活动四:分组讨论,开展主题探究将学生分组,让他们讨论《悯农》中的农民遭遇以及诗人的情感表达,引导他们思考农民的生活和农民问题对于社会和个人的意义,从而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关爱与责任感。

古诗《悯农》教案

古诗《悯农》教案

古诗《悯农》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悯农》。

(2)理解古诗《悯农》的内容,领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反复朗读,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2)分析古诗中的关键词语,理解农事的辛勤。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敬农民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学会感恩,珍惜粮食,反对浪费。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悯农》。

2. 理解古诗的内容,领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1. 分析古诗中的关键词语,理解农事的辛勤。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敬农民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展示古诗《悯农》的图片和文字。

2. 准备相关的农事图片,以便进行教学演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古诗《悯农》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2)学生自由朗读古诗《悯农》,感受诗的韵律美。

2. 学习古诗(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古诗《悯农》,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教师讲解古诗中的关键词语,如“悯农”“耕种”“汗滴”等,帮助学生理解农事的辛勤。

(3)学生讨论:作者为什么要写这首诗?他想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3. 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感受农民的辛苦。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谈论对农民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4. 应用拓展(1)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热爱劳动、尊敬农民的思想?(2)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大家共同总结出一些具体的行动,如珍惜粮食、反对浪费等。

5. 总结课堂(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热爱劳动、尊敬农民的重要性。

(2)学生齐声朗读古诗《悯农》,巩固所学。

6. 作业布置(1)学生回家后,将古诗《悯农》背诵给家长听,并讲解诗的意思。

(2)写一篇关于农民辛勤劳作的短文,表达对农民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程度如何,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如何改进教学方法等。

《悯农》教学方案设计

《悯农》教学方案设计

《悯农》教学方案设计《<悯农>教学方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背诵《悯农》这首诗,理解诗歌的含义。

2、引导学生体会农民劳作的辛苦,培养学生珍惜粮食、尊重劳动的意识。

3、帮助学生掌握诗歌中的生字和生词,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中“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所描绘的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

(2)明白“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含义,懂得珍惜粮食。

2、教学难点(1)让学生感同身受地体会农民劳作的艰辛,培养珍惜粮食的情感。

(2)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诗歌的字词、句子,让学生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情境教学法创设农民劳作的情境,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农民的辛苦。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珍惜粮食的重要性,加深对诗歌主题的理解。

4、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体会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一些农民在田间劳作的图片或视频,问学生:“你们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描述农民劳作的情景。

(2)提问:“你们知道农民为什么要这么辛苦地劳作吗?”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引出课题《悯农》。

2、初读诗歌(1)教师范读诗歌,让学生注意字音和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圈出生字词,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3)检查学生的生字词认读情况,重点讲解“锄、禾、午、汗、知、辛、苦”等生字的读音和写法。

3、理解诗意(1)逐句讲解诗歌的意思,让学生结合图片和生活实际理解“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所描绘的画面,体会农民在烈日下劳作的辛苦。

(2)引导学生思考“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让学生明白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都是农民辛勤劳动的成果。

4、情感升华(1)组织学生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珍惜粮食?(2)让学生分享自己珍惜粮食的做法,教师进行总结和评价。

(3)引导学生树立珍惜粮食、尊重劳动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古诗《悯农》优秀教案(精选5篇)

古诗《悯农》优秀教案(精选5篇)

古诗《悯农》优秀教案(精选5篇)古诗《悯农》优秀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诗《悯农》优秀教案(精选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古诗《悯农》优秀教案1【活动目标】1、在初步了解诗意的基础上学习有表情地朗诵古诗。

2、尝试用配乐诵读、歌唱等方式学习古诗,激发吟唱古诗的乐趣。

3、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要爱惜粮食。

【活动准备】ppt课件【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出课题。

1、师:小朋友,你们今天早饭都吃些啥呀?师:那你们知道你们早上吃的馒头、粥都是用什么做出来的呢?(老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继续提问,直至幼儿答不出)师:告诉你们吧,它们都是农民伯伯种出来的。

瞧!农民伯伯来了。

2、(出示农民锄地的图片):农民伯伯在干什么呀?3、师:古时候有一个小朋友叫李绅,他看到农民伯伯这么辛苦的劳动就写下了一首古诗,名字叫《悯农》,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学习古诗,初步理解诗意。

1、(出示视频)完整欣赏古诗一遍。

2、师:这首古诗名字叫什么?(出示ppt1)3、师:那这首古诗讲的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逐句讲解并学念古诗。

(出示Ppt2):图上有谁?他在干什么?小朋友看,挂在天空中红红的是什么呀?那你们知道什么时候的太阳最红最热?老师小结:中午的太阳火辣辣的照着大地,农民伯伯还在田里锄草松土。

齐念第一句诗句,并学做农民伯伯除草的动作。

(出示Ppt3):你们看农民伯伯的脸上都流出了什么?汗水一滴滴都滴到哪里?老师小结:太阳火辣辣的照着,一会儿工夫农民伯伯的脸上就流出了汗,一滴一滴滴到了在禾苗下面的土里,农民伯伯辛苦不辛苦?齐念第二句诗句,并学做农民伯伯擦汗的动作。

(出示Ppt4):这是什么?谁知道我们每天吃的饭是从哪里来的?齐念第三、四句诗句,并学每天吃饭的动作和牢记在心的动作。

4、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完整的念一念,(完整朗诵两遍)5、师:小朋友念得真不错,如果配上音乐来念一念会怎么样呢。

《悯农》语文优秀教案

《悯农》语文优秀教案

《悯农》语文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人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之情。

2.培养学生对农民的尊敬和关爱,懂得珍惜粮食的重要性。

3.提高学生的朗读、背诵、默写和欣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歌的意境。

2.培养学生关爱农民、珍惜粮食的情感。

教学难点:1.诗歌的背诵和默写。

2.深入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李绅及其创作背景。

2.邀请学生谈谈对农民的了解和印象。

二、朗读诗歌1.教师示范朗读,引导学生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

2.学生自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学生齐读,加强记忆。

三、理解诗歌内容1.教师逐句解释诗句,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2.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诗歌的意思。

3.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四、感悟诗歌情感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关键词语,体会诗人对农民的赞美之情。

2.学生谈谈自己阅读诗歌时的感受。

五、诗歌背诵与默写1.学生自选方法进行诗歌背诵。

2.教师检查学生背诵情况,给予表扬和鼓励。

3.学生进行诗歌默写,教师批改并给予反馈。

六、拓展延伸1.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农民辛勤劳动的故事。

2.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农民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3.教师布置作业:回家后向家长讲述《悯农》诗歌的内容,以及自己对本诗的理解。

教学反思:1.加强对学生的朗读指导,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在拓展延伸环节,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农民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补充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学生回答后,教师继续引导:“对,这句话告诉我们,每一粒粮食都凝聚着农民辛勤的汗水。

那么,我们平时吃饭时应该怎么做呢?”学生思考并回答:“要珍惜粮食,不浪费每一粒米。

”教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见过农民伯伯在田里辛勤劳作的场景?他们脸上的汗水代表着什么?”学生回答:“要尊重和珍惜。

《悯农》教学设计方案

《悯农》教学设计方案

《悯农》教学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悯农》的内容、结构和语言特点,理解诗人表达的农民生活困境和对农民的关怀情感。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分析诗歌结构和语言特点,能够理解诗歌的情感表达和意义,提升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悯农》这首诗歌,引导学生对农民生活的关注和关怀,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同情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准确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义,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诗人表达的情感和意义,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过程1.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

2. 教学过程:(一)导入以生活中的场景为切入点,引发学生对农民生活的思考和感受,激发学生学习《悯农》的兴趣。

(二)学习诗歌内容1. 让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 师生共同阅读诗歌,让学生理解诗歌的大意和情感表达。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就诗中的场景和情感进行讨论,分享个人的理解和感受。

(三)分析诗歌结构和语言特点1. 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包括押韵、对仗和排比等修辞手法。

2. 分析诗歌的语言特点,包括词汇、句式和修辞等,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四)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意义1. 引导学生分析诗人怀念家乡、关心农民生活的情感表达。

2. 分析诗歌中呼吁农民团结和向上的意义。

(五)拓展延伸1. 让学生了解其他描写农民和农村生活的诗歌作品。

2. 鼓励学生通过写作、绘画等方式表达对农民生活的关心和支持。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讨论情况:学生是否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展示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布置相关阅读、写作或绘画作业,检查学生对农民生活的关注和表达能力。

3. 课后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体会,检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和意义的理解程度。

《悯农》教学设计方案

《悯农》教学设计方案

《悯农》教学设计方案【教学目标】1.了解《悯农》这首田园诗的作者、背景和写作动机。

2.通过朗读、赏析以及讨论,引导学生体会《悯农》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3.培养学生对农民劳动的尊重和关怀,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操。

【教学重难点】1.理解《悯农》的内涵和情感表达。

2.提炼诗中的意象和主题。

3.引导学生对农民的劳动和生活给予更多的尊重和理解。

【教学准备】1.课件:包括《悯农》的诗文、作者李绅的简介等内容。

2.录音或朗读教师:朗读《悯农》并进行解读。

3.课堂小组活动的材料:根据诗意境,设计小组讨论的题目。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教师播放一段田园乡村的音乐。

2.准备一些与农田和农民相关的图片或视频,用来激发学生对田园情怀的联想。

3.引入《悯农》的背景,介绍唐代诗人李绅和他的创作动机。

二、理解诗意(20分钟)1.教师朗读《悯农》,让学生跟读。

2.逐句解析诗歌的意义,解释生僻字和古文化常识。

3.分析诗歌的艺术特点,探讨诗人的感情表达和描写手法。

三、赏析诗意(30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诗歌赏析活动。

2.每组分析诗歌的意象和主题,展示给全班。

3.整合各组的分析,让学生共同感受并讨论《悯农》的意义和感情表达。

四、拓展学习(20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现代农民的生活状况,了解当代农业发展的现状。

2.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农民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3.引导学生自由创作一首关于农民的诗歌或文章,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五、总结(10分钟)1.教师进行课堂总结,强调对农民的尊重和理解的重要性。

2.学生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3.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农民的生活,尊重农民的劳动。

【课后作业】1.练习朗读《悯农》,理解诗歌的意义。

2.撰写一篇读后感,表达对农民的敬重和感激之情。

3.收集一些有关农村生活的图片或视频,并撰写一篇观后感。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悯农》这首诗的意义和情感表达,培养对农民的尊重和关怀,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操。

《古诗教学之《悯农》教学设计与反思》

《古诗教学之《悯农》教学设计与反思》

《古诗教学之《悯农》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悯农》。

2.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农民的辛苦和粮食的来之不易。

3.培养学生珍惜粮食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古诗的意思,背诵古诗。

2.难点:体会诗人的情感,培养珍惜粮食的意识。

三、教学方法
诵读法、讲解法、情境创设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播放一段农民劳作的视频或展示一些农民劳作的图片,引出古诗《悯农》。

2.朗读古诗
(1)教师范读古诗,学生跟读。

(2)学生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音和节奏。

3.理解诗意
(1)教师逐句讲解古诗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

(2)通过图片、动画等多媒体手段,创设农民劳作的情境,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古诗的意境。

4.体会情感
(1)引导学生思考诗人为什么要写这首古诗。

(2)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应该如何珍惜粮食。

5.背诵古诗
(1)学生反复朗读古诗,尝试背诵。

(2)教师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

6.总结归纳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体会农民的辛苦和粮食的来之不易,培养
珍惜粮食的好习惯。

教学反思:
情境创设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古诗的意境和情感,但在培养珍惜粮食的意识方面,
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下次教学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珍惜粮食”的主题活动,
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粮食的珍贵。

同时,可以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宣传珍惜粮食的重要性,共同养成良好的习惯。

古诗悯农教案设计

古诗悯农教案设计

古诗悯农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了解古代诗人对于农民劳动的关注与赞扬,理解古诗中所蕴含的农耕文化。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诗词语言进行抒发情感和表达思想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悯农诗,培养学生对农民的尊重和对劳动的敬意,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古诗中对农民的赞美和悯悯,并能通过朗读诗词表达自己的感受。

2.教学难点:理解古代诗词中所蕴含的农耕文化,培养学生运用古诗词语言进行情感表达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复印古诗《木兰辞》、《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赋得古原草送别》等,准备投影仪、多媒体设备。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并准备朗读古诗的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利用投影仪播放一幅农田劳作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并进行描述,引发学生对农民劳动的思考和关注。

2. 导入古诗(10分钟)教师出示投影片展示《木兰辞》的部分内容,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朗读,并引导学生理解古诗中表达的情感和对农民的赞美。

3. 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古诗进行分析和讨论。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或者《赋得古原草送别》。

小组讨论的问题: - 古诗中对农民的态度和赞美有哪些? - 通过古诗了解到了什么样的农耕文化? - 你对农民的劳动和农耕文化有什么感想?4. 小组展示(20分钟)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诗词朗读,并用自己的话语表达对农民的感受和对农耕文化的理解。

其他组员进行听讲和评价。

5. 教师总结(10分钟)教师总结学生的表现和发言内容,并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点评。

强调农民的重要性以及古代诗词对农民的关怀和赞扬。

五、课堂扩展1.自由写作:要求学生以古诗的形式,写一首悯农的诗,并附上他们对农耕文化的理解。

2.家庭作业:要求学生收集一些古代悯农诗,并分析其中的赞美和对农民的态度。

六、板书设计古诗悯农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理解古代诗人对农民的赞美与悯悯2. 掌握古代悯农诗的背诵和朗读技巧3. 培养学生对农耕文化的感受和理解教学重点与难点:1. 理解古代诗词中的农耕文化2. 运用诗词语言进行情感表达教学过程:1. 导入:观察图片,描述农田劳作情景2. 导入古诗:《木兰辞》的部分内容朗读3. 分组讨论:选择一首古诗进行分析和讨论4. 小组展示:朗读诗词并表达个人感受和理解5. 教师总结:总结学生表现并强调农民的重要性课堂扩展:1. 自由写作:写一首悯农的诗2. 家庭作业:收集古代悯农诗并分析赞美与农民态度以上是一份关于古诗悯农教案设计的简要说明,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悯农教学设计

悯农教学设计

悯农教学设计悯农教学设计1教学过程:一、联系旧知导入1、复习《悯农(一)》2、板书课题,学习“悯”字。

(设计意图:《悯农》是一首组诗,联系旧知有利于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悯”字的学习意在培育高年级学生自主识字的实力和习惯。

)二、初读求节奏1、谁来给大家流畅地读读古诗?2、古诗文是有韵律的,自己试着有节奏地读一读。

3、配乐范读古诗。

(初读环节通过流利读、节奏读、配乐读这三个坡度地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三、品读悟情感1、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有哪些学习古诗的好方法。

2、依据学生的须要供应注释。

3、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古诗,试着读懂诗句的意思。

4、沟通汇报(1)沟通一、二行诗①指名读,沟通诗句的意思。

②赏析诗句的语言特点,我们还知道哪些含有数字夸张的诗句?③语言训练:细致视察图,说说从春种到秋收须要经验一个什么样的过程?④男、女生轮读这两行诗。

(2)沟通三、四行诗①沟通诗句的意思②这两行诗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我们还知道哪些含有对比的诗句?③创设情境对话:粮食都到哪儿去④视察图,了解时代背景⑤语言训练:被活活饿死的农夫,临死前会说什么?我们发出了怎样的感慨?⑥有感情地朗读这两行诗。

(在学生读懂诗句意思的基础上,引入时代背景、链接相同写法的诗句,意在引导学生感悟诗歌语言特点,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诗句表达的情感。

语言训练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与文本对话、激发情感。

)四、小结1、师小结2、布置作业悯农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借助汉语拼音相识8个汉字,并会口头组词,会写4个生字农、当、午、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古诗,并试着背诵古诗。

3、理解古诗大意,体会农夫伯伯的辛苦,懂得疼惜粮食。

教学重点:1、学会8个生字,会写四个生字农、当、午、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教学难点:1、农、当的写法2、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懂得疼惜粮食。

教学打算:生字卡片、稻穗图、小黑板、磁带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今日,向老师有一个难题,想请小挚友们帮我解决一下。

悯农的教案(优秀6篇)

悯农的教案(优秀6篇)

悯农的教案(优秀6篇)《悯农》篇一一、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让学生大概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教育学生尊敬劳动者,激发学生热爱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教材说明这首诗是《悯农二首》中的一首,另一首《锄禾》第一册已经学过。

古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绅。

这首诗的意思是:春天种下一颗谷物,秋天会有许多收获。

尽管四海之内没有荒废的耕地,农民还是免不了活活饿死。

诗人用“春种”到“秋收”,用“一粒粟”到“万颗子”的变化,讲了农民一年的辛勤劳动。

可诗的结尾勾勒出的却是一幅悲惨的画面:“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诗人以这样强烈的对比,揭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三、教学建议(一)课前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或课文插图的投影片、课文朗读的录音带、二胡独奏曲《江河水》音乐带。

(二)识字、写字教学1识字教学。

要启发学生用学过的识字知识分析、记忆本课生字。

“粒、饿”两个字,可以用熟字“立、我”加偏旁的方法识记;“夫、颗”,可以用与熟字“天、棵”比较字形的方法识记;“死”,可以拆成“一、夕、匕”三个学过的部件来识记。

2写字教学。

要注意指导以下几个字。

粒:米字旁要写窄一些,第六笔是“点”,不是“捺”。

闲:门字框里边的“木”,“捺”要变成“点”。

犹:右边不要写成“龙”。

死:“匕”的笔顺是先写“撇”,后写“竖弯钩”。

(三)词句教学结合字形让学生了解“粟”是谷物,“万颗子”是很多谷物,从中感受到“春种”到“秋收”,“一粒”到“万颗子”的变化。

结合插图(或投影片)和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四海”,泛指到处;“无闲田”,就是没有空的田地;“犹饿死”,即还是饿死的意思。

从中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题目中“悯”字的意思。

(四)朗读、背诵指导这课古诗押“i”韵。

要在读通的基础上读出节奏感。

然后结合插图或投影进行想象,经过反复朗读大致了解诗的内容。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悯农》教学设计及反思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悯农》教学设计及反思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悯农》教学设计及
反思
一、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悯农》的内容,能够朗读和背诵课文;
能够通过绘画等方式表达对农民的关心。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农民劳动者的情感,懂得珍惜粮食的重要性。

2.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悯农》的内容,抓住作者情感与思想。

•难点:理解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感受到作者对农民的关怀和珍惜粮食的态度。

3.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通过展示活动或图片引入课文《悯农》。

2.学习:师生共同朗读课文,并对生词和生句进行解释。

3.分析:教师解读课文内容,让学生理解作者抒发对农民的思念之情。

4.讨论:让学生围绕课文中内容展开讨论,激发学生思考。

第二课时
1.复习:回顾上节课内容,检查学生对《悯农》课文的理解程度。

2.演讲:学生进行诗歌朗诵,展示自己对农民的感悟。

3.创作:通过绘画或书写等方式表达学生对农民的关怀。

4.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并总结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对
《悯农》课文更深层次的理解。

二、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中,我发现学生对农民的理解还处于表面阶段,对诗歌深层次的思考和体验还有待加强。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来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激发学生对农民的情感共鸣。

同时,我还会结合课文内容设计更多情感体验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体会到作者对农民的关怀,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024年公开课教学设计一年级下册语文《悯农》教案

2024年公开课教学设计一年级下册语文《悯农》教案

2024年公开课教学设计一年级下册语文《悯农》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悯农》。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悯农》的朗读与解析,学习生字词,理解诗句含义,感受作者对农民的同情之情。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悯农》。

2. 学习并掌握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

3. 培养学生对农民的尊重和关爱,树立珍惜粮食的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情感。

重点: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农民辛勤劳作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农民的辛勤付出,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 朗读课文: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字音、语调、节奏,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 学习生字词: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教师进行讲解和示范。

4. 理解诗句:教师逐句解析诗句,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感受作者对农民的同情之情。

5. 例题讲解:以诗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为例,讲解字词的意思,引导学生理解诗句表达的意思。

6. 随堂练习:让学生仿照例题,用自己的话解释其他诗句的意思。

7. 情感体验:讨论交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如何珍惜粮食,关爱农民。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悯农》2. 生字词:锄、禾、汗、滴、土、苦、辛、劳3. 句子解析: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悯农》,用自己的话解释诗句的意思。

答案示例:诗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表达了农民在炎炎烈日下辛勤劳作的场景,形象地描绘了农民的辛苦。

2. 课后实践:观察家里的粮食,思考如何珍惜粮食,写一篇关于珍惜粮食的短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习《悯农》,让学生了解了农民的辛勤付出,培养了学生珍惜粮食的观念。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悯农的教学设计意图

悯农的教学设计意图

悯农的教学设计意图引言:《悯农》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首脍炙人口的民谣之一,该诗深刻揭示了农民的艰辛劳动和生活的困苦。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将这首诗融入到教学中,通过教学设计,让学生了解农民的辛劳和对农民的尊重,同时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本文将从背景介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四个方面探讨悯农的教学设计意图。

一、背景介绍《悯农》是唐代诗人李绅创作的一首民谣,通过描述农民的艰苦生活和丰收希望,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和关怀。

这首诗以其真实、朴素、感人的词语和形象,深入人心。

将这首诗融入到教学中,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农民的辛勤耕耘和对大地的深情厚意。

二、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设计,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1. 了解农民的辛劳和困苦,培养对农民的尊重和敬意;2.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3.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文学素养。

三、教学内容1. 农民的辛劳与困苦通过课堂讲授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农民的生活条件和劳动环境,让学生认识到农民辛勤耕作的重要性,并感受到农民的辛劳和困苦。

2. 《悯农》的背景和作者介绍《悯农》的创作背景和作者李绅的重要地位,让学生了解到这首诗是怎样诞生的,以及李绅通过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情感。

3. 《悯农》的诗意解读分析《悯农》中的词句形象,引导学生理解诗词中抒发的思想和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四、教学方法1. 听课朗读和思考让学生先听老师朗读《悯农》,然后思考农民的辛苦和作者的情感表达,进行简短讨论,引导学生对农民和诗词有一定的感知。

2. 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研读《悯农》的词句,分析其中的思想和情感,并通过小组讨论书写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3. 写作体验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感受,写一篇以《悯农》为题材的小作文,或者创作一首以农民劳动为题材的诗歌,让学生通过写作来表达对农民的敬意和思考。

4. 艺术表演在诗歌朗诵或文艺汇演中,让学生选择《悯农》的朗诵、独白或表演,展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提升学生的表演能力和艺术修养。

古诗《悯农》优秀教案(通用10篇)

古诗《悯农》优秀教案(通用10篇)

古诗《悯农》优秀教案古诗《悯农》优秀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悯农》优秀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古诗《悯农》优秀教案篇1【教学设想】能用自己的话说清楚古诗的意思。

会背诵课文。

体会农民伯伯劳动的辛苦,粮食来之不易,初步养成尊重劳动、爱惜粮食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习惯。

【教学过程】1.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我们吃的米饭哪里来的?看课文插图。

你们看,我们吃的米饭就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劳动出来的。

(出示课题《锄禾》)2.教学“锄禾”。

禾:禾苗,各种作物的幼苗。

(插图上画的是玉米苗。

)锄:翘舌音。

不要读成“cú”,左中右结构,锄头的锄,课文中指的是动作。

谁能说说“锄禾”的意思?(课文中指农民除草、松土)。

农民为什么要为禾苗除草、松土呢?请小朋友们自由读读这首古诗,结合观察插图,想想这首古诗告诉我们什么,你有哪些不懂的地方?3.讲读诗句,学习字词,理解内容。

(1)看图。

农民伯伯是在什么时候锄禾的?你从哪里看出来?读一读“锄禾日当午”。

理解“日当午”的意思:太阳当头照,正是中午的时间。

看看图,自由说说,想想“锄禾日当午”的意思。

(中午,烈日当头照。

农民伯伯却在地里给禾苗除草、松土。

)(2)仔细看图,你从哪里看出农民伯伯很辛苦?(他热的满脸通红,口干舌燥,汗水不断的从脸上一滴一滴的淌下来,滴到禾苗地下的泥土里。

)读一读“汗滴禾下土”,讲讲“汗滴禾下土”的意思。

(农民伯伯热得汗水一滴一滴,不断地滴到土里)(3)农民种粮这么辛苦,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说自己的想法。

)读一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谁知盘中餐”:有谁知道这碗里的饭是从哪里来的?读一读“粒粒皆辛苦”教学“粒”“皆”“辛苦”谁能说说“粒粒皆辛苦”的意思: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

(4)朗读课文。

(5)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悯农》教学设计15篇

《悯农》教学设计15篇

《悯农》教学设计15篇《悯农》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通过诵读两首古诗,使学生感受到人民生活的艰辛,懂得劳动果实来之不易。

从而教育学生热爱人民,尊重劳动人民,珍惜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

2、认识本课11个字,一个多音字“没mo”,会正确书写8个字。

3、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诗文,背诵诗文,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掌握本课的会认字和会写字。

2、理解古诗内容,会背诵两首诗。

三、教学难点感受古诗的意境韵律的同时,感受劳动人民的辛苦。

同时,培养学生喜欢古诗、爱学古诗的兴趣。

四、教学准备字词卡片、电脑课件或图片、课前查找有关资料。

五、教学时数3课时。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由图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吃的粮食是怎么来的吗?(农民伯伯辛勤耕种出来的)请大家到田间看看他们是怎么种田的。

(课件演示或出示图片)2、指导学生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时间?谁在做什么?再仔细观察农民伯伯的动作、表情,说一说你有什么感觉。

3、有位诗人看到这种情景,心里有很多感慨,他就写下了一首诗。

你们知不知道这位诗人是谁?写的是什么诗?(板书课题)悯:当同情讲。

悯农是同情农民的意思。

4、学生介绍课前查找到的资料,了解唐代诗人李绅。

5、这首诗大家并不陌生,会背的同学请站起来背给大家听。

(二)在朗读中理解诗句。

1、对照拼音,自读古诗。

2、同桌互读,读准字音:餐can、皆jie。

想一想,你读明白了什么?3、小组里互相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4、再次用课件演示农民耕作画面。

边读边看图,理解第一句。

(1)结合插图读一读第一句,说一说什么意思。

(2)再看插图,想象当时的情景。

(一位上了岁数的老人头戴草帽,手拿工具,正在田间锄草。

中午的太阳挂在空中,天气十分炎热,汗水正一滴滴流到田里的禾苗上,农民伯伯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了)5、指导朗读。

这句诗应该怎样读?自己练,在班里读。

(饱含辛酸的语气。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范读、领读、指名读)6、学习第二句,领悟其义。

《悯农》教案设计

《悯农》教案设计

《悯农》教案设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本质上是对精神生活的要求,而文学作品正是其重要体现之一。

在文学教学中,除了让学生体会文学作品所描绘的人情世故,还要使学生透过文学走进革命斗争的历史长河,领会文学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把文学的语言、意境带到生活中去。

因此,我们需要设计一份既符合教学要求,又能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教案。

本篇文章将以著名诗人李绅的《悯农》为例,详细介绍《悯农》教案设计。

一、教材分析1.诗歌的来源与发展从古至今,人们不仅热爱歌唱,而且以歌唱来表达情感。

而在诗歌的发展历程中,汉代的《诗经》是中国古代文献中最早的诗歌总集,它以古代城邦诗歌为主,叙述了当时的生活、风俗和习惯,成为后来文学的重要基础。

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鼎盛时期,众多诗人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诗篇,如《长恨歌》、《登高》、《滕王阁序》等,至今仍为人们传诵。

2.李绅及其《悯农》李绅是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不局限于抒情,而是根据社会现实创作,代表作品《悯农》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诗篇中,作者先叙述了天灾人祸的情况,表明农民的生活十分艰苦,而国家在灾难中无能为力。

接着,李绅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政策,以慰农民的心情。

诗人的立场是支持农民,想为他们争取利益,表现了作者高度的人道主义情操和深切的同情心。

3.教学目标本节课通过学习《悯农》使学生识别唐代诗歌的基本特点,领会农民所遭遇的困苦和灾难,体味诗人表现人道主义情操和深切同情心的手法,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开拓学生的眼界,启发学生去认识生活,去尊重民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学习《悯农》,让学生领会社会变革对人民生活造成的影响,了解唐代农村的生活状况和社会背景,理解文学作品所反映的深刻哲理和思想内涵。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悯农》中所表达的政治及社会背景,正确理解李绅的人文主义思想,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过程设计1.活动一:导入新课通过描述一幅唐代乡村农民修耕的图画,引导学生进入《悯农》的主题,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古诗《悯农》的教学设计(通用10篇)

古诗《悯农》的教学设计(通用10篇)

古诗《悯农》的教学设计(通用10篇)古诗《悯农》的教学设计(通用10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诗《悯农》的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古诗《悯农》的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2、通过诵读,使学生感受农民劳动辛苦,粮食来之不易。

3、渗透爱惜粮食的思想教育。

二、教学重点:培养读诗兴趣,感受农民劳动辛苦,懂得粮食来之不易。

三、教学难点:感受诗的节奏美,韵律美,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四、教学准备:相关录像、配乐朗读录音带、投影仪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见过农民伯伯劳动吗?现在就让我们到田间看一看吧!(放录像:农民头顶烈日在给禾苗锄草)同学们,谈一谈你现在的感受吧!”2、“是啊,农民伯伯多么辛苦哇!唐朝有位大诗人李绅站在田间看到此情此景时,同你们一样,心里很有感触,便写下了一首诗《悯农》。

(板书课题)这首诗广为传诵,你们想读一读吗?”(二)学习古诗。

1、对照拼音自读古诗。

要求学生读准字音,2、同桌互读,检查读的效果,易读错的字:谁、皆。

3、自己读古诗。

“想一想你读明白了什么,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

”(小组交流,全班交流)4、指名读古诗。

“谁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

”(学生质疑,答疑,师适明引导)5、带着自己的理解,再读古诗。

(三)朗读古诗1、“古诗是有节奏和韵律的,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吧。

”(播放配乐朗诵)2、自己试着读一读(跟读、诵读等)。

3、指名学生配乐朗读,学生评议。

4、再次呈现农民耕作画面。

“看哪,农民伯伯多么辛苦哇,汗水一滴滴落进泥土里,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来读吧!”(配乐读文)5、同学们闭上眼睛,吟诵出心中的感受吧!(配乐读文)(四)拓展延伸1、“同学们,你们读得真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悯农(二)教学设计悯农(二)教学设计浯潭小学黄梅芳教材分析《悯农(二)》是唐朝诗人李绅写的《悯农》组诗中的第二首,入选五年级下册“劳动”主题单元。

诗歌通俗易懂,意在激发学生对劳动人民的同情,教育学生尊敬劳动者。

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的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背诵诗歌。

2、培养学生自学古诗的能力,赏析诗歌的语言特点。

3、了解古代劳动人民悲惨生活,教育学生尊敬劳动人民,尊敬劳动成果。

教学重难点尝试自读,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对劳动人民深切的同情。

设计理念古诗词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瑰宝,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高年级的诗歌教学应从语言文字入手,反复咀嚼、品味、朗读。

立足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引领学生自主习得古诗词,注重情感体验,感同身受地与文本进行对话。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联系旧知导入1、复习《悯农(一)》2、板书课题,学习“悯”字。

(设计意图:《悯农》是一首组诗,联系旧知有利于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悯”字的学习意在培养高年级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和习惯。

)二、初读求节奏1、谁来给大家流利地读读古诗?2、古诗文是有韵律的,自己试着有节奏地读一读。

3、配乐范读古诗。

(初读环节通过流利读、节奏读、配乐读这三个坡度地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三、品读悟情感1、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有哪些学习古诗的好办法。

2、根据学生的需要提供注释。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试着读懂诗句的意思。

4、交流汇报(1)交流一、二行诗①指名读,交流诗句的意思。

②赏析诗句的语言特点,我们还知道哪些含有数字夸张的诗句?③语言训练:仔细观察图,说说从春种到秋收需要经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④男、女生轮读这两行诗。

(2)交流三、四行诗①交流诗句的意思②这两行诗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我们还知道哪些含有对比的诗句?③创设情境对话:粮食都到哪儿去④观察图,了解时代背景⑤语言训练:被活活饿死的农民,临死前会说什么?我们发出了怎样的感慨?⑥有感情地朗读这两行诗。

(在学生读懂诗句意思的基础上,引入时代背景、链接相同写法的诗句,意在引导学生感悟诗歌语言特点,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诗句表达的情感。

语言训练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与文本对话、激发情感。

)四、小结1、师小结2、布置作业篇二:悯农教案international bilingualteaching plan篇三:悯农教学设计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悯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并能正确、美观的书写。

2、通过看图和朗读,理解古诗的意思,知道劳动人民是财富的创造者。

3、指导学生结合实际理解词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重难点:1、学会本课生字并正确背诵古诗。

2、理解诗意及作者的感情。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今天,老师有一个难题,想请小朋友们帮我解决一下。

你们愿意吗?(出示“一碗打倒的饭”图)学生观察。

这就是老师遇到的难题,有个孩子每天吃饭都吃不完,而且漏得满桌子都是。

我想请会讲道理的小朋友替老师给他讲讲道理。

(只要学生大胆发言,教师就要给予表扬。

)1、同学们,谁还记得《锄禾》这首古诗?能给大家背一背吗?(比一比,谁背诵得最好。

)2、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李绅写的,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他的另外一首诗。

板书课题:悯农。

二、指导学生自学:1、学生进行自学,教师深入到学生中间,回答疑难,解决问题。

2、交流自学情况:(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悯、夫、农、万、收”,指名让学生读生字,对读的不准的地方及时提醒和纠正。

(2)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

(3)动手书空,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粉笔标出来。

(4)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3、理解字义:粒:像米一样细小而成为颗粒状的东西。

粟:谷子,小米。

这里泛指粮食的种子。

颗:小而圆的东西。

闲:无事可做;空闲。

夫:和“农”组成“农夫”,意思是:农民。

犹:还。

5、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全诗的意思。

(先自己说一说,遇到问题主动与同学交换意见,或者向教师请教。

)6、请学生在全班说说全诗的意思,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鼓励学生开展相互间的评价,及时补充,形成生生互动的氛围。

)7、这首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三、指导朗读:1、听配乐朗读,然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

2、与小组成员一起练习朗读,相互评议,推选一名同学参加班级展示。

3、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参加朗读竞赛,然后评议出最佳选手。

4、全体同学伴着音乐进行朗读。

四、拓展延伸同学们,你们读得真好。

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农民劳动的辛苦。

那么当你面对农民辛苦劳动的成果——粮食时,你想对大家,对自己说些什么呢?五、总结本课学习情况:同学们,这节课大家能够不断地去学习思考,反复诵读古诗,表现真不错,农民们辛辛苦苦的劳动才换来珍贵的粮食,我们要尊重农民的劳动,爱惜粮食。

六、布置作业1、在生字本上抄写难字。

2、背诵古诗,让家长评分,记录在书上。

附:板书设计悯农春一粒秋万颗无闲田——犹饿死悲惨的生活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悯农》教学设计学校:石灰窑小学教者:龙艳红授课时间:2005年5月9日篇二:悯农教案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知道粮食来之不易,懂得珍惜劳动成果,爱惜粮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

教学重点1 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认识8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并能按笔顺规则正确、工整地书写。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生字卡、挂图、朗读录音带、实物投影仪。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借助画面,引入课题孩子们,我们今天吃的大米饭是怎么来的?(出示挂图)图上画的是什么?齐读课题,解题义。

悯:哀怜。

悯农:同情农民。

二、教师范读,学生看书听读,注意听清楚每个字的读音三、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诗句,把不认识的字作上记号 1 不认识的字,请大家帮帮忙(抽学生上台展示)。

2 觉得哪些字的读音要提醒小朋友们注意,教一教大家。

3 教师检查,注意指导读准“谁”、“知”、“辛”、“农”的读音。

4 你用什么好办法把这些生字娃娃给记住。

(1)注意区别“午—牛”的字形。

(2)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光字头)这个偏旁。

(3)鼓励学生用联系生活实际和“合一合”的方法记忆生字。

5这些生字娃娃都有好朋友,它们手拉手就成了朋友,你愿意给它们找几个朋友组成词吗?生生、师生交流,学会积累词语。

教师总结:平时注意从生活中、课外读物中积累词语。

四、再读诗句,注意读通顺、流利 1 听朗读录音带。

2 读给同伴听。

3读给老师听(跟录音带)。

五、借助画面了解古诗的意思 1 农民伯伯在干什么?这是什么时候?可以用书上的哪句诗来表达?(锄禾日当午) 2 正在为禾苗锄草的农民伯伯怎么样?(汗水一滴一滴地往下流)可以用书上的哪句话来表达?(汗滴禾下土) 3 孩子们,农民伯伯种粮食多么辛苦啊!请听朗朗的妈妈是怎样对朗朗说的(录音):朗朗,我们碗里的每一粒饭都是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你一定要爱惜粮食啊!你能把朗朗妈妈的话用诗句表达出来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六、美美地朗读诗句,要注意读出感情朗读停顿参考: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采用多种形式美读。

采用多种形式抽背。

七、你学了诗句,明白了什么八、自主探究,指导写字 1 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看看怎样写才漂亮。

2 生生、师生交流,教师范写。

3 学生书空,自己写。

4 评价。

(1)自评:在你认为写得最满意的字下画颗星,以表鼓励。

(2)互赏、互评。

抽生上台展示,评好在哪儿。

九、教师推荐古诗,欣赏古诗 1 小结学习古诗的方法。

(读、悟) 2 出示李绅另一首《悯农夫犹饿死。

3 课外你还读过哪些诗?全班交流。

十、作业:(任选) 1 写写生字或背背诗歌 2 收集古诗。

《悯农》教案《悯农》教学反思《悯农》是唐代诗人李绅写的一首脍炙人口的感叹诗。

这首诗写出了烈日下农民辛苦劳动的情景,能够让学生体会劳动的辛苦和粮食的来之不易,从而认识到应珍惜劳动成果。

现在的音乐教学一节可下来所学的歌曲学生跟音乐或跟琴她们能唱得到,可是一离开了音乐让他们清唱没几个能唱下来,音乐课学生连歌也不会唱这还叫音乐课吗?根据这一情况我在这次教学活动中离开了以前的情景游戏音乐活动,采用了直接导入、歌词对比朗诵;通过打节拍、模唱等各种形式熟悉音乐,再采取游戏竞赛法演唱歌曲加大了对歌曲的演唱训练取得了一些收获,但在歌曲细节处理上如:有些同学在2 1一字多音上唱的不准,我没有及时把她们纠正过来。

现在我疑惑的是:通过这一系列训练学生歌曲会唱了,可对于后面的音乐活动却没有时间去处理,只能在演唱歌曲的时候让学生想像一下并模仿动作,最多也只是边唱边律动。

林岚评课: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发展中,诗和乐一直是紧紧相伴的。

古代的诗是可以吟唱的,而古代的乐也总是带有许多诗意和想象。

因为古诗短小孩子们从小就听熟或背熟了,教师在教学中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她们能在自己熟悉的歌词中获得更多的音乐体验。

同时,结合古诗句的特征、语气、语调,培养儿童对节奏的表现和创造能力。

《悯农》描述了在烈日炎炎的中午,农民们还在禾地里锄草,汗水滴到禾苗下的泥土中。

可有谁知道人们碗里的每一粒饭都饱含着农民的辛勤劳动呢!这首诗告诉了人们粮食来之不易,要珍惜粮食。

刘琳评课:歌曲《悯农》为五声宫调式,运用河南鼓子曲音调为古诗配乐,从节奏韵律到音高起伏,吟诵时基本是采用了一字一音的形式。

上句两个乐节节奏完全相同××××|×—|,吟诵起来琅琅上口,该乐句结束于属音,具有开放性特点;下句旋律略有变化,主要围绕中低音区进行,同时,节奏上也略有不同。

两个乐句基本上形成对比,这与诗歌朗诵中第三句情绪转折的特点相吻合结尾两小节的音阶下行,旋律稳重、有力,犹如一声叹息。

根据二年级学生自律性差、好动的特点,这堂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游戏竞赛法、合作探究法、尝试学习法、对比学习法等,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创造为目的”的教学原则。

在这次教学活动中离开了以前的情景游戏音乐活动,采用了直接导入、歌词对比朗诵;通过打节拍、模唱等各种形式熟悉音乐,再采取游戏竞赛法演唱歌曲加大了对歌曲的演唱训练取得了很大的收获。

篇三:《悯农》教学设计悯农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看图和朗读,使学生理解古诗意思。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进一步巩固给熟字加偏旁的识字方法。

4、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理解古诗意思。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