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大自然的色彩教案
大班教案《大自然的色彩》精选
![大班教案《大自然的色彩》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09cddbf7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db.png)
大班教案《大自然的色彩》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美术课程,具体章节为《大自然的色彩》。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大自然中的各种颜色及其来源,观察和描绘大自然的色彩变化,通过实际操作感受色彩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掌握大自然中常见的颜色及其来源,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激发他们表现美的愿望。
3.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和掌握大自然的色彩变化,运用色彩进行创作。
重点:培养幼儿对色彩的观察、感知和运用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画纸、水彩颜料、画笔、调色盘、湿巾等。
学具:画纸、水彩颜料、画笔、调色盘、湿巾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大自然的美景图片,让幼儿观察和讨论大自然中的颜色,引导幼儿发现大自然色彩的丰富和变化。
2. 例题讲解(10分钟)以一片树叶为例,讲解色彩的来源和变化。
如:树叶为什么是绿色的?秋天树叶为什么会变黄?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发画纸、颜料等材料,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大自然物品进行绘画,老师巡回指导。
4. 分组讨论与创作(10分钟)让幼儿分成小组,讨论如何用色彩描绘大自然的美景,并进行创作。
5. 展示与评价(5分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引导他们关注生活中的色彩。
六、板书设计1. 大自然的色彩绿色:树叶、草地蓝色:天空、海洋黄色:阳光、麦田红色:花朵、果实2. 色彩的来源与变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绘自己喜欢的大自然景色。
要求:运用所学色彩知识,发挥想象力,完成一幅大自然的画作。
答案:根据幼儿的观察和想象,完成一幅具有个性的画作。
2. 作业题目:收集大自然的色彩。
要求: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收集不同颜色的物品,如树叶、花朵等。
答案:将收集到的色彩物品进行展示和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在色彩认知、观察力和动手能力方面的进步。
大班教案《大自然的色彩》精选
![大班教案《大自然的色彩》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bca8ddbd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af.png)
大班教案《大自然的色彩》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美术课程,主要围绕“大自然的色彩”展开。
教学内容涉及教材第三章《色彩的世界》中的第三节“大自然的色彩”,详细内容包括:引导幼儿观察大自然中的各种色彩,了解色彩的来源,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感知和运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并描述大自然中的各种色彩。
2. 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感知和运用能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3. 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懂得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色彩的来源,学会运用色彩。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对大自然色彩的观察和感知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画有大自然色彩的图片、彩色笔、画纸、调色板等。
学具:彩色笔、画纸、调色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画有大自然色彩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颜色。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以图片为例,讲解色彩的来源,如太阳、草地、花朵等。
(2)教师演示如何使用彩色笔和调色板,在画纸上创作大自然的色彩。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彩色笔和调色板,在画纸上创作一幅大自然的色彩画。
4. 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引导幼儿互相评价。
六、板书设计1. 大自然的色彩太阳:黄色草地:绿色花朵:红色、橙色、紫色等2. 如何使用彩色笔和调色板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大自然的色彩”为主题,创作一幅画。
2. 答案:幼儿需在画纸上运用不同的颜色,描绘出大自然中的景色。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课后观察大自然中的色彩,与家长分享所学知识,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
3. 例题讲解的深入程度。
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答案的明确性。
幼儿园大班《大自然的色彩》教案
![幼儿园大班《大自然的色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5b7083d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14.png)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感知大自然的色彩,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通过活动,让幼儿学会用语言描述大自然的色彩。
3. 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 导入:让幼儿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引导幼儿发现大自然的色彩。
2. 讲解:向幼儿介绍不同季节大自然的色彩变化,如春天的绿、夏天的红、秋天的黄和冬天的白。
3. 实践活动:让幼儿用自己的双手去触摸大自然的色彩,如捡拾树叶、花瓣等。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图片、实物等,展示不同季节大自然的色彩。
2. 材料:纸、画笔、水彩等,供幼儿绘画使用。
3. 环境:带幼儿到户外,接触大自然。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带幼儿到户外,观察周围的景色,引导幼儿发现大自然的色彩。
2. 讲解:向幼儿介绍不同季节大自然的色彩变化,展示相关图片和实物。
3. 实践活动:让幼儿用自己的双手去触摸大自然的色彩,如捡拾树叶、花瓣等。
4. 绘画环节:引导幼儿用画笔和颜料描绘自己所观察到的大自然的色彩。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大自然色彩的认知。
3. 关注幼儿在绘画环节的创作,了解幼儿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六、教学拓展:1. 让幼儿收集不同季节的自然物品,如树叶、花瓣、果实等,进行观察和比较,加深对大自然色彩的认识。
2. 组织幼儿进行户外写生活动,让他们用自己的画笔记录下大自然的色彩。
3. 邀请家长参与活动,让家长与幼儿一起感受大自然的色彩,增进亲子关系。
七、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引导他们主动发现大自然的色彩。
2. 给予每个幼儿充分的表达机会,鼓励他们用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的大自然的色彩。
3. 关注幼儿的安全,户外活动时需确保幼儿在成人的视线范围内。
八、教学延伸:1. 让幼儿尝试用大自然的色彩进行创作,如绘画、手工制作等。
2. 组织幼儿进行摄影活动,让他们用镜头捕捉大自然的色彩。
3. 开展大自然的色彩主题展示活动,让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
幼儿园大班大自然的色彩教案
![幼儿园大班大自然的色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54cd9e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a4.png)
幼儿园大班大自然的色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大自然的色彩》章节,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大自然的各种颜色,探索自然界中颜色的成因,了解色彩与生活的关系,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识别和描述大自然中的各种颜色。
2. 培养幼儿对自然界色彩成因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3. 提高幼儿对色彩搭配和审美能力,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自然界中颜色的成因。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彩色笔、画纸、调色板、颜料。
学具:画笔、水彩颜料、调色盘、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带领幼儿观察窗外或室内植物,引导幼儿发现大自然的色彩。
(2)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在大自然中见过的颜色。
2. 例题讲解(10分钟)(1)通过PPT展示自然界中的各种颜色,如蓝天、白云、绿草等。
(2)讲解颜色成因,如太阳光照射到物体上,物体吸收了部分光,反射出的光就是我们看到的颜色。
3. 随堂练习(15分钟)(1)发放画纸和彩色笔,让幼儿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大自然颜色。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并描述所画颜色的特点。
4. 色彩搭配与欣赏(10分钟)(1)教师展示色彩搭配的实例,如红配绿、蓝配黄等。
(2)让幼儿尝试自己搭配颜色,并讨论哪种搭配更美观。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大自然的色彩蓝天、白云、绿草、红花等2. 颜色成因太阳光照射,物体吸收与反射3. 色彩搭配红配绿、蓝配黄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大自然景色。
2. 答案要求:画面中包含至少三种颜色。
用彩色笔或水彩颜料完成。
作品美观,富有创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颜色成因的理解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组织户外活动,让幼儿亲身感受大自然的色彩。
家园共育,鼓励家长与幼儿共同探索自然界中的颜色,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024年幼儿园大班大自然的色彩教案
![2024年幼儿园大班大自然的色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4a1cbe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94.png)
2024年幼儿园大班大自然的色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大自然的色彩》章节,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大自然中的各种颜色,了解颜色在自然界的存在与变化,探索色彩搭配与创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和区分大自然中的各种颜色,提高观察力和审美能力。
2. 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敏感度,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颜色在自然界中的变化及其原因。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对色彩的认知、感知和运用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展示、彩色画纸、画笔、调色盘、水彩颜料、自然风光图片等。
2. 学具:画笔、画纸、水彩颜料、调色盘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展示自然风光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颜色,引导幼儿关注大自然中的色彩。
2.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教材内容,讲解大自然中的颜色变化,如四季变化、日出日落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用画笔和颜料,模仿自然界中的颜色,进行色彩搭配练习。
4. 小组讨论与创作(10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完成一幅以“大自然的色彩”为主题的画作。
5. 展示与评价(10分钟)让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评价,提出意见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1. 大自然的色彩春天:绿色、粉色、黄色夏天:蓝色、绿色、紫色秋天:橙色、红色、黄色冬天:白色、灰色、蓝色2. 颜色变化原因四季变化日出日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眼中的大自然”为主题,创作一幅色彩画。
2. 答案要求:运用所学色彩知识,表现自然界的美丽景色。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色彩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调整。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大自然的色彩变化,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
同时,可以开展户外活动,让幼儿亲近大自然,感受色彩的魅力。
2024年幼儿园大班大自然的色彩教案
![2024年幼儿园大班大自然的色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c8b319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67.png)
2024年幼儿园大班大自然的色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大自然的色彩》章节,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大自然中的红、黄、蓝三原色,了解色彩的混合规律,观察大自然中的色彩变化,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红、黄、蓝三原色,并了解它们在自然界中的存在。
2. 培养幼儿对色彩的观察、感知和表达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 引导幼儿通过实践操作,掌握色彩混合的基本规律,激发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色彩混合的规律,运用三原色进行创作。
重点:认识红、黄、蓝三原色,观察大自然中的色彩变化,培养色彩感知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彩色图片、画纸、画笔、调色盘、水彩颜料、抹布等。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盘、抹布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彩色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大自然中的色彩,让幼儿说说自己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颜色。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红、黄、蓝三原色的特点,以大自然中的实例进行说明,如红色的花朵、黄色的麦田、蓝色的天空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用画笔和水彩颜料尝试调出红、黄、蓝三原色,观察混合后的颜色变化。
4. 色彩感知游戏(10分钟)组织幼儿进行“找颜色”的游戏,让幼儿在教室内寻找与红、黄、蓝三原色相关的物品,增强幼儿对色彩的感知能力。
5. 创作环节(15分钟)引导幼儿运用红、黄、蓝三原色进行创作,鼓励幼儿发挥想象,画出自己心中的大自然。
6. 展示与评价(5分钟)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评价,给予鼓励和表扬。
六、板书设计1. 红色、黄色、蓝色三原色板书。
2. 色彩混合规律示意图。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大自然。
答案:幼儿自由发挥,用红、黄、蓝三原色创作。
2. 家庭作业:与家长一起寻找大自然中的色彩,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开展户外活动,让幼儿在大自然中寻找色彩,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大班精品教案《大自然的色彩》精选
![大班精品教案《大自然的色彩》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cc99e7ae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5d.png)
大班精品教案《大自然的色彩》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美术教材第四章《大自然的多彩世界》,详细内容涉及大自然的色彩认知、色彩搭配与应用。
主要章节包括:1.大自然的色彩认知;2.色彩搭配技巧;3.大自然色彩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知大自然的各种色彩,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敏感度。
2. 培养学生运用色彩搭配技巧,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美术作品。
3.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色彩搭配技巧的掌握,大自然色彩的运用。
2. 教学重点:大自然的色彩认知,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挂图、颜料、画笔、画纸等。
2. 学具:画笔、颜料、画纸、调色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大自然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大自然的色彩,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大自然的色彩认知、色彩搭配技巧,以及大自然色彩的应用。
3. 实践情景引入:分发颜料和画笔,让学生动手实践,进行色彩搭配。
4. 例题讲解:以四季的色彩变化为例,讲解色彩的搭配技巧。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现场创作一幅以大自然为主题的画作。
6. 互动环节: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心得,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大自然的色彩认知2. 色彩搭配技巧3. 大自然色彩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眼中的大自然”为主题,创作一幅画作。
2. 答案要求:作品需运用本节课所学的色彩搭配技巧,充分表现大自然的色彩美。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情况,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不足。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大自然,发现更多有趣的色彩搭配,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3. 作业设计及其答案要求;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幼儿园大班教案《大自然的色彩》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大自然的色彩》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068cb70e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20.png)
幼儿园大班教案《大自然的色彩》教学目标1.帮助幼儿认识大自然中的色彩,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敏感性和欣赏能力。
3.帮助幼儿认识不同色彩对情绪和身体的影响。
4.通过感性体验和创造性活动,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
教学准备1.PPT资料2.大自然的图片和素材3.五花八门的颜色道具4.色彩盘、画笔和颜料5.相关绘本故事书籍教学过程导入环节1.教师展示大自然的图片,引导幼儿发现其中的色彩,并询问他们认为大自然的色彩有哪些。
2.教师通过不同纸张、布料、食物、塑料模具等与之相呼应的颜色道具,鼓励幼儿主动发言,尽可能多地描述每个颜色所代表的含义和形象。
实践环节1.教师邀请幼儿一起玩色彩板游戏,体验不同颜色给人的感受,并且体验颜色的混搭变化。
2.教师鼓励幼儿在色彩探究中发挥创造性,体验色彩变化之美。
例如在绘画活动中,教师让幼儿尝试混合颜料,在白色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色彩环。
在这里,每个孩子都可以将自己感受到的不同色彩真实呈现出来。
拓展环节1.围绕大自然的色彩展开创作活动,让幼儿从自然中寻找灵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作品。
2.通过阅读相关的绘本故事书籍,帮助幼儿了解更多关于色彩的知识,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
3.通过比赛形式,让幼儿积极参与创作活动,展示自己的作品,获得属于自己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教学反思本次的教学活动中,幼儿们能够积极参与,对于大自然的颜色、色彩的认知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在色彩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多次鼓励幼儿多互动、多沟通,让幼儿对于自己展现的色彩作品能够充满信心与自豪。
同时,教师也从现象中寻找问题,帮助幼儿们认识到颜色道具的颜色并非上面贴标签那么简单,要认真领会每一个颜色之间的不同,以及混搭之后如何让思维更加自由地驰骋。
在策划本节课时,教师在精化目标时尤为重要。
在今后,需要更多考虑未来要带给幼儿的启示,以及需要扩展的内容和课程体验。
在今后的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将会在设计的过程中思考细节点及错误的问题。
大班教案《大自然的色彩》精选
![大班教案《大自然的色彩》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fd654315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c2.png)
大班教案《大自然的色彩》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美术活动教材第四章《大自然的色彩》,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大自然中的红、黄、蓝、绿等基本色彩;观察和分析自然景物中的色彩变化和搭配;学习运用不同颜色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识别和命名红、黄、蓝、绿等基本色彩,并了解它们在自然景物中的分布。
2. 培养幼儿观察和分析自然景物中色彩变化的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观察和分析自然景物中的色彩变化,运用不同颜色表达感受。
重点:认识和命名基本色彩,培养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彩色画纸、水彩颜料、画笔、调色板、课件(自然景物图片)、挂图(基本色彩图卡)。
学具:彩色画纸、水彩颜料、画笔、调色板。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带领幼儿观察窗外或教室内的自然景物,引导幼儿关注大自然的色彩。
(2)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在大自然中见过的色彩,进行互动交流。
2. 例题讲解(5分钟)(1)展示课件中的自然景物图片,引导幼儿认识和命名红、黄、蓝、绿等基本色彩。
(2)讲解色彩搭配的原则,让幼儿了解色彩之间的关系。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分发彩色画纸、水彩颜料、画笔等材料,让幼儿自由发挥,画出自己喜欢的自然景物。
(2)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互动交流(5分钟)(1)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2)组织幼儿互相评价,鼓励他们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会欣赏。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色彩知识。
(2)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幼儿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六、板书设计1. 自然景物图片:展示课件中的图片,标注红、黄、蓝、绿等基本色彩。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植物或附近的自然景物,用画笔记录下你最喜欢的色彩搭配。
2. 答案:无固定答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
2024年幼儿园大班精彩教案《大自然的色彩》
![2024年幼儿园大班精彩教案《大自然的色彩》](https://img.taocdn.com/s3/m/3514add0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28.png)
2024年幼儿园大班精彩教案《大自然的色彩》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探索大自然》的第四章《大自然的色彩》。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大自然中的红、橙、黄、绿、蓝、紫等基本颜色,观察大自然中色彩的变化,探索色彩的形成原因,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并说出大自然中的基本颜色,提高对色彩的识别能力。
2. 培养幼儿观察大自然中色彩变化的能力,激发探索欲望。
3. 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色彩的形成原因,观察大自然中的色彩变化。
重点:认识大自然中的基本颜色,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和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彩色图片、色卡、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盘、水杯等。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盘、水杯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邀请幼儿观察窗外或室内植物的颜色,引导幼儿关注大自然中的色彩。
请幼儿分享自己在大自然中见过的颜色,讨论色彩的变化。
2. 例题讲解(15分钟)展示彩色图片,引导幼儿认识红、橙、黄、绿、蓝、紫等基本颜色。
讲解色彩的形成原因,如太阳光照射在物体上,物体吸收了部分光线,反射出的光线就是物体的颜色。
3. 随堂练习(15分钟)发给每个幼儿一张白纸,让他们用画笔和水彩颜料调出大自然中的颜色,并在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自然景象。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调色错误,指导绘画技巧。
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大自然的色彩》2. 内容:大自然中的基本颜色:红、橙、黄、绿、蓝、紫色彩的形成原因:物体吸收阳光,反射出的光线实践活动:调色、绘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大自然答案:幼儿根据自己心中的大自然景象,运用课堂所学颜色和绘画技巧完成作品。
2. 作业要求:作品需包含至少三种大自然中的颜色,画面内容丰富,色彩搭配和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色彩的认识和掌握程度,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
大班教案《大自然的色彩》(精选7篇)
![大班教案《大自然的色彩》(精选7篇)](https://img.taocdn.com/s3/m/8b475e25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c3.png)
大班教案《大自然的色彩》大班教案《大自然的色彩》(精选7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教案《大自然的色彩》,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教案《大自然的色彩》篇1教学目标:1、仔细观察,用较完整、具体的语言表述所见的色彩。
2、能发现并欣赏周围生活中的美。
3、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4、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重点难点:1、能发现自己身边的色彩。
2、能用语言来表达自己所见的色彩。
教学准备:1、儿童经验基础:幼儿能说出几种常见的色彩。
2、环境准备:幼儿活动材料。
教学过程:一、以提问引出课题二、翻看幼儿活动材料。
1、教师和幼儿一起翻看幼儿活动材料,观察画面中的事物。
2、观察画面一,并提问。
3、观察画面二,并提问。
4、观察画面三,并提问。
5、观察画面四,并提问,教师引导幼儿发现不同。
6、教师进行总结。
三、寻找大自然的色彩。
1、教师带来幼儿来到幼儿园内寻找“美丽的东西”。
2、鼓励幼儿敏锐地发现美的事物。
3、引导幼儿体验发现的乐趣。
4、引导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的成果。
有效语言设计:1、你能想象世界都是灰色、黑色、白色会是什么样子?2、在田野里,你看到了哪些颜色的花?3、你看到了哪些水果?4、你发现鹦鹉幼儿哪几种颜色?5、你在海底世界看到了什么?6、你能用自己的眼睛发现身边的颜色吗?大班教案《大自然的色彩》篇2一、课题:大自然的色彩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一课时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光与色的关系,感知色调等知识,掌握运用色彩归纳方法描绘大自然的技能。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作品,联想,讨论色彩相关知识等过程,提高学生创作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探用色彩表达自己对美好实物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幼儿园大班教案《大自然的色彩》
![幼儿园大班教案《大自然的色彩》](https://img.taocdn.com/s3/m/05e323e0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a0.png)
幼儿园大班教案《大自然的色彩》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材第四章《大自然的色彩》,主要内容包括:认识大自然中的各种颜色,观察大自然色彩的丰富变化,运用不同颜色表现大自然的美。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大自然中常见的颜色及其特点,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学生运用色彩表达大自然美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观念。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态环境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色彩的丰富变化,并运用色彩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认识大自然中的颜色,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和运用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图片、画纸、画笔、调色板等。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大自然的美景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颜色,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的色彩。
2. 讲解:讲解大自然中常见的颜色及其特点,如绿色代表生机、蓝色代表宁静等。
3. 实践:让学生分组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找出不同的颜色,并尝试用画笔和水彩颜料将它们表现出来。
4. 例题讲解:以一幅大自然的画为例,讲解色彩的搭配和运用,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表达大自然的色彩。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行创作一幅大自然的色彩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眼中的大自然”为主题,创作一幅色彩画。
2. 答案要求:画面中需包含至少三种不同的颜色,能表现出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大自然色彩的认识和运用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发现更多美丽的色彩,并将它们运用到绘画作品中。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认识到大自然的色彩之美,学会运用色彩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他们的审美观念和环保意识。
同时,教师应注重课后反思,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创造更多实践和拓展的机会。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教案《大自然的色彩》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教案《大自然的色彩》](https://img.taocdn.com/s3/m/da534f75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e7.png)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教案《大自然的色彩》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大自然的色彩》章节,详细内容包括:1. 大自然中常见的颜色及它们的代表物体。
2. 色彩的调配和变化。
3. 利用自然色彩进行绘画创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大自然中的各种颜色,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色彩的调配和变化。
重点:认识大自然中的颜色,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展示大自然的图片,彩色画纸,水彩颜料,调色板,画笔等。
2. 学具:彩笔,画纸,调色盘,小水桶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大自然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大自然中的各种颜色。
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在大自然中见过的颜色和物体。
2. 例题讲解(5分钟)讲解色彩调配的基本方法,如红、黄、蓝三原色的混合。
演示如何利用这些颜色创作出美丽的画面。
3. 随堂练习(10分钟)每位幼儿领取一张画纸,根据老师的指导,用彩笔进行色彩调配练习。
引导幼儿观察调配出的颜色,并与同伴交流分享。
4. 绘画创作(10分钟)以小组形式,让幼儿用画笔、水彩颜料在画纸上创作一幅大自然的画面。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用不同的颜色表现大自然的美丽。
5. 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欣赏。
邀请幼儿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感受和收获。
六、板书设计1. 大自然的色彩红色:玫瑰、苹果、太阳黄色:向日葵、香蕉、月亮蓝色:天空、大海、蓝莓2. 色彩调配:红色+黄色=橙色红色+蓝色=紫色黄色+蓝色=绿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创作一幅大自然的色彩画。
要求:运用本节课所学的色彩调配方法,用画笔和水彩颜料完成。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他们在色彩调配和绘画创作方面的不足,进行个别指导。
幼儿园大班《大自然的色彩》教案
![幼儿园大班《大自然的色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72869c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80.png)
幼儿园大班《大自然的色彩》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幼儿能够观察和描述大自然中的不同颜色,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户外活动、手工制作等方法,让幼儿在实践中感受大自然的色彩。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能够观察和描述大自然中的不同颜色。
2. 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大自然的色彩。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大自然的图片、彩色画笔、手工纸等。
2. 环境准备:户外活动场地、手工制作桌椅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带领幼儿户外活动,让幼儿观察大自然中的颜色,引导幼儿发现和描述不同颜色的植物、昆虫等。
2. 讲解与示范:展示大自然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图片中的颜色,示范如何用彩色画笔描绘大自然的色彩。
3. 实践与指导:让幼儿用彩色画笔描绘自己观察到的大自然的色彩,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正确表达颜色。
4. 总结与展示: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和评价,总结大自五、教学评价1. 幼儿能够观察和描述大自然中的不同颜色,用恰当的语言表达。
2. 幼儿在实践中能够正确使用彩色画笔,描绘大自然的色彩。
3. 幼儿对大自然的色彩有浓厚的兴趣,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六、教学延伸1. 手工制作:让幼儿使用手工纸和其他材料制作彩色花朵或昆虫,加深对大自然色彩的理解和应用。
2. 故事阅读:通过阅读有关大自然色彩的绘本故事,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和理解大自然色彩的奥秘。
七、教学作业1. 让幼儿在家中与家长一起收集大自然中的颜色样本,如树叶、花朵等,并尝试用彩色画笔描绘。
2. 家长可以帮助幼儿记录下他们观察到的颜色,并鼓励幼儿用语言描述。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幼儿的参与情况和学习效果,是否能够积极观察和描述大自然的色彩。
2. 教师应考虑如何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以更好地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
大自然的色彩大班教案
![大自然的色彩大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a82648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6c.png)
大自然的色彩大班教案引言:大自然是一个充满色彩的奇妙世界,对于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们来说,了解和探索自然的色彩世界是他们美好成长的一部分。
通过观察和体验大自然中的色彩,可以培养幼儿园大班孩子们对色彩的感知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
本篇教案将分享一些适合大自然主题的色彩活动,帮助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们更好地认识和欣赏大自然的色彩。
一、目标和意义:1. 目标:- 认识大自然中的不同色彩,如红色、蓝色、黄色等。
- 培养幼儿园大班孩子们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
- 激发幼儿园大班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意义:- 培养幼儿园大班孩子们对大自然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 培养幼儿园大班孩子们的艺术创造能力和观察力,提高他们的绘画技能。
- 增强幼儿园大班孩子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活动介绍:1. 探索大自然的色彩:带领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们到户外进行一次大自然色彩的探索活动。
观察身边的植物和花朵,询问孩子们它们都有什么颜色,然后引导他们用手指指向不同的颜色。
教师可带上一些色彩样本,帮助幼儿园大班孩子们认知颜色,并开展一些有趣的游戏,如找出某一种颜色的花朵等。
2. 色彩绘画:为了培养幼儿园大班孩子们的艺术创造能力和观察力,可以开展一次色彩绘画活动。
让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然后提供纸张和彩色画笔,让他们自由发挥创造力进行绘画。
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观察大自然中的颜色并加以表达,例如画一朵红色的玫瑰花或蓝天白云等。
3. 色彩拼图:准备一些大自然中的照片,如河流、山脉、森林等,然后将照片分割成几个小块。
让孩子们团队合作,将这些小块拼成完整的图片。
在拼图活动中,鼓励孩子们观察图片中的不同色彩,并通过合作达到拼图的目标。
4. 色彩游戏:为了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可以组织一些色彩游戏。
例如,准备一些彩色球,让孩子们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规定不同颜色的球分别代表不同的任务,例如红色球要找到一个红色的花朵,蓝色球要找到一个蓝天等。
三、实施过程:1. 在开展活动前,教师可以为孩子们展示一些大自然色彩的图片,引起他们的兴趣。
大班教案《大自然的色彩》
![大班教案《大自然的色彩》](https://img.taocdn.com/s3/m/2e5d3cbd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2b.png)
大班教案《大自然的色彩》一、教学目标1.让孩子们了解大自然中的颜色及其含义,增强他们对大自然的认识和观察能力。
2.增强孩子们观察事物的能力,培养他们的表达和创造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3.帮助孩子们了解颜色的基础知识和颜色的混合,引导他们在实践中探索颜色世界。
二、教学准备1.展示材料:颜色海报、花朵、果实、植物和树叶等大自然中的色彩素材。
2.实物准备:颜料、彩色蜡笔、沙子、玩具等。
3.工具准备:水彩笔、画笔、纸张、画板、水杯、毛巾等。
三、教学流程1. 导入通过展示颜色海报,让孩子们猜测海报中的颜色,并引导他们自由谈论与大自然有关的颜色。
2. 探究1.拿出花朵和果实等大自然中的色彩素材,让孩子观察、感受和思考,引导他们描述这些颜色,并关注它们的特性和含义。
2.将彩色蜡笔、颜料、沙子等材料放在孩子面前,让孩子试着将颜色混合,观察结果。
3.让孩子自由创造,引导他们使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自由绘制出他们心中的大自然景象和色彩。
3. 分享让孩子们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感受,鼓励他们表达自己对自然之美的感悟。
4. 结尾引导孩子回顾整个活动过程,总结所学内容,再次强调学到的知识和颜色的特性和含义。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知识的启发:通过展示大自然中丰富多彩的色彩,让孩子们了解颜色的基本知识及其含义。
2.兴趣的引导:通过让孩子们自由创作和探究颜色的混合和表达方式,激发他们对颜色和自然之美的兴趣和好奇心。
3.学习的总结:通过交流分享,总结所学知识,巩固颜色及其含义的记忆。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孩子们自由创作和探究颜色的混合和表达方式。
2.如何让孩子们真正理解颜色及其含义。
五、课后延伸1.让孩子们在回家后,在家中收集大自然中各种颜色的物品,并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大自然风景。
2.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观察身边的事物和颜色,并引导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事物和颜色的特性和含义。
3.以游戏的形式加深孩子们对颜色的认识,如颜色漫步、颜色拼图等游戏。
幼儿园大班教案《大自然的色彩》
![幼儿园大班教案《大自然的色彩》](https://img.taocdn.com/s3/m/f9321158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72.png)
幼儿园大班教案《大自然的色彩》教案:《大自然的色彩》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五章《我们的世界》,主要介绍大自然中的色彩。
具体内容包括:1. 认识基本的颜色(红、黄、蓝、绿等);2. 了解自然界中不同物体的颜色来源;3.学会用色彩来描绘大自然。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并掌握基本颜色,能用色彩来描述自然界中的物体。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认识并掌握基本颜色,学会用色彩来描绘自然界中的物体。
难点:培养学生关注生态环境,提高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彩色图片、视频、PPT等。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展示一幅美丽的自然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的色彩。
提问:“你们在哪里见过这样的颜色?”让学生分享他们在大自然中的观察。
2. 新课导入:介绍基本颜色(红、黄、蓝、绿等),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界中不同物体的颜色来源。
3.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颜色,用画笔和颜料在画纸上描绘出自然界中的物体。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造美丽的画面。
4. 分享与展示: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大家猜一猜他们描绘的是哪种自然界中的物体。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基本颜色(红、黄、蓝、绿等)2. 自然界中不同物体的颜色来源3. 用色彩描绘大自然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彩笔和颜料在画纸上描绘出你最喜欢的自然界中的物体。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对大自然色彩的热爱。
在实践环节,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创作出美丽的作品。
但部分学生对颜色识别仍有一定难度,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
拓展延伸:邀请家长参与,组织一次户外写生活动,让学生在大自然中感受色彩,提高观察力和创造力。
同时,开展环保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关注生态环境的意识。
幼儿园大班大自然的色彩教案
![幼儿园大班大自然的色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0829c3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f0.png)
幼儿园大班大自然的色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大自然的色彩》,主要内容有:1. 认识自然界中的红、橙、黄、绿、蓝等基本颜色;2. 学习颜色词语;3. 发现自然界中的颜色变化。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自然界中的基本颜色,并学会用颜色词语描述。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自然界中的基本颜色,学会用颜色词语描述。
难点:发现自然界中的颜色变化,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图片、实物等。
学具:画纸、彩笔、观察记录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观察校园里的颜色变化,让学生注意到自然界中的颜色。
2. 颜色认知:通过PPT展示自然界中的红、橙、黄、绿、蓝等基本颜色,引导学生认识并说出这些颜色。
3. 颜色词语学习:让学生尝试用颜色词语描述看到的物体,如“树叶是绿色的”,“花朵是红色的”。
4. 观察练习:让学生自行观察周围环境,找出不同颜色的物体,并记录在观察记录表上。
5. 例题讲解:通过PPT展示自然界中的颜色变化图片,如“树叶由绿变黄”、“天空由蓝变红”,引导学生发现颜色变化。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发现的自然界中的颜色变化,并进行简要描述。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自然界中的基本颜色:红、橙、黄、绿、蓝2. 颜色词语:红色、橙色、黄色、绿色、蓝色3. 颜色变化:树叶由绿变黄、天空由蓝变红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和家长一起找出生活中的颜色变化,用彩笔把观察到的颜色变化画下来,并写上简要描述。
2. 答案:如树叶由绿变黄、花朵开放时的颜色变化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自然界中的颜色认知和颜色变化有了初步了解,但在颜色词语的表达上还需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下一节课将继续深入研究颜色变化,让学生学会用颜色词语描述自然界中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大班教案《大自然的色彩》精选
![大班教案《大自然的色彩》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e54d30a4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be.png)
大班教案《大自然的色彩》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美术》第五册,第六章“大自然的多彩世界”,具体内容包括:大自然色彩的认识、色彩搭配的基本原则以及运用色彩表现自然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大自然中常见的色彩及其搭配原则,提高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色彩表现自然景物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增强学生对大自然色彩美的欣赏和热爱,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大自然色彩的认知、搭配原则以及运用色彩表现自然。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中的色彩变化,运用色彩搭配技巧表现自然景物。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彩色粉笔、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投影仪、电脑。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大自然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色彩,激发学生对大自然色彩的兴趣。
2. 新课导入:(1)教师讲解大自然色彩的认知,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常见的色彩。
(2)介绍色彩搭配的基本原则,如:对比色、相近色等。
(3)展示优秀的学生作品,让学生分析作品中的色彩搭配,提高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
3. 实践环节:(1)分发画纸、画笔、颜料等材料,让学生根据观察到的自然景物进行创作。
(2)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创作给予及时反馈和建议。
4. 例题讲解:(1)以“蓝天白云”为例,讲解如何运用色彩表现自然。
(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色彩搭配原则,创作出自己的作品。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创作一幅以大自然为主题的色彩画。
六、板书设计1. 大自然的色彩2. 内容:(1)大自然色彩的认知(2)色彩搭配原则(3)运用色彩表现自然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大自然的色彩”为主题,创作一幅色彩画。
2. 答案要求:(1)作品主题明确,色彩搭配合理。
(2)画面具有立体感,空间感。
(3)作品富有创意,表现出大自然的美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户外写生,观察大自然中的色彩变化。
幼儿园大班大自然的色彩精品教案
![幼儿园大班大自然的色彩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8a2a45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66.png)
幼儿园大班大自然的色彩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大自然的色彩》章节,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大自然中的各种颜色,了解颜色的来源,学会用颜色描绘自然景物,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识别和命名大自然中的常见颜色。
2. 培养幼儿用颜色描绘自然景物的能力,提高幼儿的绘画技巧。
3. 增强幼儿对色彩的感知和审美能力,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学会用颜色描绘自然景物,理解颜色与大自然的关系。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颜色,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彩色图片、画纸、画笔、调色板、颜料等。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彩色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颜色,让幼儿感受到大自然的色彩斑斓。
2. 讲解颜色的来源(5分钟)教师简要讲解颜色是如何形成的,让幼儿了解颜色与大自然的关系。
3. 学习颜色命名(5分钟)教师出示各种颜色卡片,引导幼儿认识并命名,巩固幼儿对颜色的认知。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以一幅自然景物画为例,示范如何用颜色描绘,让幼儿了解绘画的基本技巧。
5.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在画纸上尝试用颜色描绘自然景物,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的问题。
6. 展示与评价(5分钟)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给予积极评价,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六、板书设计1. 大自然的色彩红色、黄色、蓝色、绿色、紫色等2. 颜色的来源3. 绘画技巧:用颜色描绘自然景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眼中的大自然”为主题,用颜色描绘一幅自然景物画。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认识大自然的色彩,让幼儿对颜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幼儿的绘画能力和审美能力。
课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色彩,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的存在,提高幼儿的审美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大自然的色彩教案1
教案一:大自然的色彩
活动目标:
1、乐意现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
2、学习简单的分类和统计。
3、喜欢听故事。
4、感受大自然的色彩之美。
活动准备:
1、选择确定便于幼儿观察的场地。
2、提醒幼儿携带记录工具。
3、准备教育挂图《主题活动·彩色世界·多彩的世界》、学习包《主题活动·找朋友》。
活动过程:
1、教师告诉幼儿要到操场上寻找大自然中的颜色,请幼儿做好准备。
2、引导幼儿商议,明确注意事项及安全常规。
3、带幼儿到操场上找颜色,提醒幼儿及时把找到的色彩及其事物记录下来。
教师帮助个别幼儿记录好色彩及其事物。
4、幼儿回到班级,教师引导幼儿数一数,比一比:哪种颜色的事物最多?哪种颜色的事物最少?
5、启发幼儿欣赏大自然色彩的美,谈一谈美在哪里?
6、组织幼儿相互交流和分享自己的发现。
7、引导幼儿总结在大自然中找到了几种颜色。
8、结合教育挂图,引导幼儿欣赏故事《多彩的世界》,使幼儿进一步了解大自然的七种色彩。
活动延伸:
1、请家长带幼儿外出活动时,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中的颜色,加深幼儿对各种颜色的认识。
2、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按颜色进行分类。
2
教案二:《大自然的色彩》
教学目标
1、仔细观察,用较完整、具体的语言表述所见的色彩。
2、能发现并欣赏周围生活中的美。
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发现自己身边的色彩
难点:能用语言来表达自己所见的色彩
活动准备
1、儿童经验基础
2、幼儿能说出几种常见的色彩
3、幼儿活动材料
活动过程
一、以提问引出课题
二、翻看幼儿活动材料。
1、教师和幼儿一起翻看幼儿活动材料,观察画面中的事物。
2、观察画面一,并提问。
3、观察画面二,并提问。
4、观察画面三,并提问。
5、观察画面四,并提问,教师引导幼儿发现不同。
6、教师进行总结。
三、寻找大自然的色彩。
1、教师带来幼儿来到幼儿园内寻找“美丽的东西”。
2、鼓励幼儿敏锐地发现美的事物。
3、引导幼儿体验发现的乐趣。
4、引导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的成果
四、语言设计
一、你能想象世界都是灰色、黑色、白色会是什么样子?
2、在田野里,你看到了哪些颜色的花?
3、你看到了哪些水果?
4、你发现鹦鹉幼儿哪几种颜色?
5、你在海底世界看到了什么?
6、你能用自己的眼睛发现身边的颜色吗?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