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入WTO后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变化趋势分析

中国加入WTO后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变化趋势分析
中国加入WTO后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变化趋势分析

中国加入WTO后美国对华贸易

政策的变化趋势分析

摘要

中国加入WTO以来,中美两国的贸易合作日益扩大。截止2009年中国已成为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目的地和首要进口来源地,而美国不仅是中国最重要的经贸伙伴,而且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第四大进口来源。中国加入WTO后国际竞争力不断上升,中美两国贸易差额不断扩大,使两国间的贸易摩擦愈演愈烈,美国也在适时地调整对华贸易政策来维护其国家经济利益,从而导致贸易保护主义的进一步加剧。美国对华的反倾销调查更加密集。针对这种情况,我国应积极应对并提出积极合理的应对措施来改善两国的贸易现状。笔者认为国家应从调整国内产业结构与出口商品结构、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合作与磋商、促进贸易政策法律化、积极应诉等方面来进一步保护我国的国际贸易发展。

[关键词] 对外贸易贸易政策贸易摩擦

ABSTRACT

Since China's accession to WTO, Sino-US trade cooperation expanding. Ended in 2009 China has become America's second largest trading partner, third largest export destination and a premier source of imports while the United States not only is the most important economic and trade partner, and is the largest of the export market, the fourth largest source of imports. After China's accession to WTO increasing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expanding Sino-US trade balance, trade friction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intensified, the United States is also timely adjustment of trade policy toward China to safeguard its national economic interests, leading to trade protectionism, further intensified. U.S. anti-dumping investigations even more intensive. In view of this situation, China should actively respond to and make positive response to reasonabl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trade situation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I believe that countries should adjust the structure of the domestic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xports, cooperation and active participation in international trade negotiations, promote trade policy and law, and actively responding to the further protection of our term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Key Words] foreign trade trade policy trade friction

目录

一、前言 (1)

二、中美贸易关系的现状与挑战 (1)

(一)中美贸易现状 (1)

(二)中美贸易关系所面临的挑战 (2)

三﹑美国对华贸易政策演变的原则和目标 (4)

(一)美国对华贸易政策演变的原则 (4)

(二)美国对华贸易政策演变的目标 (5)

四、美国贸易政策演变趋势 (5)

(一)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总体演变 (5)

(二)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演变 (7)

五、美国对华贸易政策演变的特点 (8)

(一)美对华贸易政策的连续性 (8)

(二)美对华贸易政策的现实性 (10)

六、我国目前的应对措施 (10)

(一)美国贸易政策演变的启示 (10)

1、对外贸易政策的启示 (10)

2、对华贸易政策的启示 (12)

(二)我国的应对措施 (13)

参考文献 (16)

中国加入WTO后美国对华贸易

政策的变化趋势分析

一、前言

美国是世界第一大经济和技术强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潜在的消费市场。在当前的世界经济体系中,中美双方都是非常重要的一极。

二、中美贸易关系的现状与挑战

(一)中美贸易现状

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09年中美双边贸易额为3659.8亿美元,下降10.2%。其中,美国对中国出口695.8亿美元,下降0.2%;自中国进口2964.0亿美元,下降12.3%。美方贸易逆差2268.3亿美元,下降15.4%。中国为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目的地和首要进口来源地。

中国出口美国的商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中国在家具玩具、鞋靴伞等轻工产品和皮革制品箱包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占据美国的大部分进口市场,具有绝对优势;在机电产品、贱金属及制品和塑料橡胶上具有一定优势,略微领先于墨西哥、加拿大等国;在化工产品、光学钟表医疗设备和运输设备等产品上,中国与爱尔兰、加拿大、德国、日本等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同时,中国需要美国的高技术或技术密集型产品、资金和先进的管理经验等,最普遍的就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汽车、飞机等。中美两国经贸关系与现实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密切相关。美国是目前国际经济秩序的最大受益者,需要维护现有的国际经济秩序。而中国作为一个新

兴的市场经济国家,对国际经济秩序的发言权不断增强。在亚洲,中国已经成为这个地区发展中国家最大的货物出口市场和最大的进口货物的供应者,并且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有助于该地区实现显著的经济增长。与此同时,中国的崛起也使亚洲邻国面临着挑战,中国与这些亚洲邻国不仅在对美国的出口方面产生竞争,而且在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方面也产生竞争。中美两国寻求新的经贸关系实际上是对国际经济秩序的维护和适当的调整。因此,在一定意义上中美经贸关系对全球经济秩序的维护和稳定发挥重要作用。双方在经济上的互补性很强,经济利益已成文中美关系的核心。

(二)中美贸易关系所面临的挑战

随着中国加入WTO后,中美经贸关系已经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中国不断上升的国际竞争力已经使美国把中国当作一个真正的竞争对手,而不仅仅是一个潜在市场来看待。中国对美国的巨额贸易顺差事实上反映了两国产业结构的互补性,以及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的影响,在经济利益上并未对美国造成显著的损害,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来说,美国从中受益可能大于中国。这一互相依赖、相互受益的经贸合作模式决定了中美两国在可预见的未来,将继续在总体上保持互惠互利的经贸关系,美国对华贸易政策也将不断变化并趋于稳定、开放。虽然中美双方都从双边贸易中获得了不少好处,但是中美贸易关系也面临着诸多挑战。美方认为:由于中国对出口增长和发展国内工业的关注与对履行市场开放承诺、知识产权保护和国际公认的劳工权利的关注不相匹配,所以美国对中美贸易关系缺乏平等、持久和平衡的机会表示关切。更具体的讲,美国关注的领域有:中国对一些美国出口产品设置的障碍;保护知识产权的不力;保护劳工权利和执行劳

动法和标准的失败;未被报道的大量的政府补贴和对中国本国企业的优先权/特惠;环境问题;对遵守某些国际贸易规则缺乏连续性以及中美贸易逆差七个领域。以下是2009年美国针对中国发起的贸易调查的典型案例:

1、2009年9月11日,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决定对中国轮胎特保案实施限制关税,为期三年。白宫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第一年将对从中国进口的轮胎加征35%关税,第二年加征30%,第三年加征25%。新的形势下的中美贸易战就此展开。

2、9月27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白羽肉鸡产品进行反补贴调查。

3、10月29日,中国商务部表示,应中国汽车行业申请,中国正在对美国制造汽车进行初步反倾销调查。

4、10月30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通过了对中国无缝钢管进行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美方公司要求对从中国进口的无缝钢管施以98.37%的反倾销税,并对中国政府的补贴征收额外的反补贴税。继美国之后,阿根廷也启动了对从中国进口钢管的反倾销调查。

5、11月3日,美国商务部以存在政府补贴为由,初步裁定对中国输美金属丝网托盘实施2.02%至437.73%的惩罚性关税。

6、11月5日,美国宣布对从我国进口的油井管征收最高达99.14%的反倾销税。

7、11月6日,我国商务部决定即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排气量在2.0升及 2.0升以上进口小轿车和越野车双反案结束双边磋商阶段,正式发起调查。同日,美国商务部网站又挂出消息:对从中国和印度尼西亚进口的铜版

纸、从中国进口的焦磷酸钾、磷酸二氢钾和磷酸氢二钾征收“双反”关税。

8、11月20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从翌日起,继续对原产于日本、韩国和美国的进口甲苯二异氰酸酯实施反倾销措施,实施期限为五年。

9、11月24日,美国商务部作出终裁,以中国油井管存在补贴为由宣称将对相关产品实施10.36%至15.78%的反补贴关税制裁。该案涉及金额约27亿美元,是迄今为止美对华贸易制裁的最大一起案件。

美国是世界上对我国产品提起反倾销诉讼最多、力度最大的国家。自1980年7月2日美国对中国薄荷醇进行首次倾销调查以来,共对我国出口产品实施了100多项反倾销措施,涉及中国产品的范围非常广泛,如纺织、家电、家具、化工、五金及农副产品等制造业,涉及的金额呈扩大趋势。反倾销摩擦成为中美贸易摩擦的重要形式,另外,反补贴、知识产权摩擦技术性贸易壁垒也是其惯用的手段。从国际制造业转移的视角探究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就不难发现中美贸易差额正是产业转移的结果,更进一步说是以美国为主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向发展中国家制造业转移的结果。在中国的出口结构中,有一部分是由内资企业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另一部分是由中外合资或独资企业生产的带有一定技术含量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环节的产品。这部分产品出口占中国总出口额的60%以上,是构成中国贸易顺差的主要部分,其中利益的大部分为跨国公司所得,中国只得到其中很少的加工利益。因此,在中国外商投资企业中占大部分份额的美国跨国公司,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中美贸易在统计数据上的不平衡,但事实上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的背后隐藏了美国企业及关联产业的巨额隐性收益。由此可以看出,为了赢取更多的经济利益,美国表面

上宣扬其贸易自由化,但是暗地里却在做着贸易保护主义的事情。我们应该看到其最深层次的原因,研究和制定相关政策来应对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不利影响,从而维护我国的经济利益。

三﹑美国对华贸易政策演变的原则和目标

(一)美国对华贸易政策演变的原则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过渡期的完成,美国即时地调整了对华贸易政策;在中美贸易摩擦增多的今天,美国依旧适时地调整着对华的贸易政策,而透过这些调整始终有着一个原则作为重点。其一,鼓励中国参加一个不断开放的、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贸易体系。其二,为美国人民获得由此体系带来的经济利益。其三,在中美贸易关系“新阶段”来临之际,美国又专门增加了一项对华贸易政策的新原则:寻求一种公平而可持续的贸易关系,在美国出口导向的就业增长方面创造更加均衡的机会。与其他贸易伙伴不同,美国由此形成了对华贸易政策三原则。

(二)美国对华贸易政策演变的目标

为了保障以上对华贸易政策的三项核心原则,美国确定了六大工作目标,分别是:使中国以一个负责的成员更加全面地融入建立在规则基础上的国际贸易体系,并使中国保证支持在进一步开放世界市场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监督中国坚持国际与双边义务并保证完全贯彻与遵循之;全面而透明地增强美国的贸易补贴与其他进口法律,使中美两国产品在美国市场上公平竞争;在中国目前的承诺之外,促成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准入与中国经济的更深入改革,以保证美国公司与工人能参与公平竞争;实行有效出口鼓励,把注意力放在美国出口有增长潜力的中国各个地区;确定贸易关

系可能遇到的中长期挑战并积极解决这些挑战。在美国想要达到的六大目标中,让中国按“规则”办事是第一位也是最基本的目标。美国只要运用或威胁运用WTO或美国适用的补贴法律,就能够为美国商品与服务准入中国市场打开通道。由于中国的商品出口和高新技术品的进口高度依赖美国市场,这样便可以使美国在中美贸易关系中处在相对主导的地位。

四、美国贸易政策演变趋势

(一)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总体演变

在美国的战后贸易政策变化中,一直贯穿着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主之间的斗争,其基本理念由强调自由贸易的福利效应转变为“互惠”基础上的公平贸易。具体看,根据政策理念和贸易政策基调的演变,二战后美国的贸易政策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自由贸易时期,美国的对外贸易政策以自由贸易为主线,贸易政策主要依托多边框架进行。当然,这种自由贸易是对盟国的自由贸易,对社会主义阵营美方采取了禁运等贸易保护主义手段。

第二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末期的贸易政策过渡期,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贸易政策出现由自由贸易向“公平贸易”或“管理贸易”的转变。随着日本经济的崛起和欧洲经济的恢复,美国同日、欧之间的贸易冲突有所上升。而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的浮动汇率制度加大了贸易摩擦和国际间协调的难度,美国的贸易政策开始日趋保守。

第三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后到克林顿政府执政时的公平贸易或管理贸易时期。这一阶段美国贸易逆差逐步扩大,国内保护主义势力上

升,克林顿政府开始把经济利益上升到国家安全的角度,把“公平贸易”和对等原则作为贸易政策的基调,强调贸易伙伴在进入美国市场的同时必须对等地向美国开放市场。

第四阶段是小布什上任后贸易政策的单边主义倾向。由于国内经济衰退、失业和“双赤字”问题严峻,美国的贸易政策出现了以“公平贸易”为借口的单边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新单边主义是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一种表现形式,其含义是,只要美国认为其贸易伙伴进行不公正、不合理的活动,美国就可以单方面采取行动.迫使其贸易伙伴改变其贸易政策,甚至迫使其修改有关的法律、法规,以促进美国产品的出口从而减少贸易逆差。

第五阶段是2008年奥巴马上台执政至今,美国出台的经济刺激计划与“购买美国货”有关的第 1640条款:在“不违背美国对国际协议的承诺”的前提下,经济刺激计划支持的工程项目必须使用“国产”钢铁和其它制成品。根据该条款的表述内容,就是《北美自由贸易协议》和世界贸易组织《政府采购协议》。从表面上看该条款在措辞上似乎美国仍在履行国际协议的承诺,但其内容和性质却充分表明了当前美国国内贸易保护主义的进一步抬头,同时也是带有对中国等其它100多个世贸组织成员歧视性的贸易政策,是不折不扣的带有浓厚的保护主义色彩的条款。根据《北美自由贸易协议》,加拿大、墨西哥享有“豁免权”;根据世界贸易组织《政府采购协议》,欧盟、日本、韩国、香港等少数世贸组织成员享受“优待”,但中国等其它100 多个世贸组织成员被排除在外。由此可见,所谓“不违背美国对国际协议的承诺”,仅限于极少数国家,而大多数世贸组织成员

却成为与“购买美国货”有关的第1640条款的“牺牲品”,不能享有所谓“不违背美国对国际协议的承诺”的权益。

(二)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演变

尽管美国对华贸易政策与其总体贸易政策具有一定的一致性,但还有其具体的特点。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发展可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 1979年到1986年,这阶段主要是中美恢复政治接触和经济往来,美国对华贸易主要服从于美国政治外交战略,中美贸易关系更多的是政治关系的“显示器”。该阶段中美政治关系发展平稳顺利,小摩擦不影响大的发展势头,美国对华贸易政策总体比较宽松。第二阶段是1986年到2001年,这阶段是中国申请恢复关贸总协定(GATT)缔约国地位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申请阶段。美国在这个阶段的对华贸易政策主要是关于中国更好地融入多边贸易体系的规则性谈判,由于中国还不是多边贸易体系的正式成员,美国在这个阶段并没有着重要求中国全面履行多边贸易体系的规则。在这个阶段,美国在与中国就加入WTO的谈判中很大限度上注重保护美国国内利益。第三阶段是2001年中国加入WTO到 2005年,中美经贸关系步入新的发展时期,两个国家之间的经贸关系更加紧密,总体发展不错但贸易摩擦增大。从这个时期看,美方认为这是中国加入WTO的过渡期,在总体贸易政策上美国要求中国逐步履行加入WTO的承诺,即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增加市场准入;保护知识产权;增加政策的透明度等。第四阶段是从2006年开始,中国在加入WTO以后许多过渡期内的保护政策都将停止使用。美方认为,中国加入WTO的承诺仍有一些没有履行,而且一些承诺的履行在中国国内面临的困难程度逐渐增加。随着中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越来

越重要,美国不再单纯地满足于中国仅履行WTO的承诺,而是要求中国更深层次地融入全球的经济贸易体系中。

五、美国对华贸易政策演变的特点

(一)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连续性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对美出口的增长,美国在加大对中国产品进口限制的同时,把要求中国开放国内市场成为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重要内容。美方不仅强调中国扩大市场准入范围,而且要求中国建立和健全有关法律制度,提高透明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并将这些内容纳入了中国的“复关”和“加入世贸组织”谈判中。中国入世后,美国在中国开放国内市场,特别是服务市场方面的开放,以及在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责难不断升级。美国声称在我国执行双边知识产权协议中一旦发现问题,将直接对我国采取贸易制裁措施。近来,双边贸易摩擦又延伸到新领域,美国在人民币汇率升值问题上纠缠不休,要求人民币汇率升值又成为美政策变化新的内容。自1979年7月中美两国签订《中美贸易关系协议》到2001年底中国入世以来,贸易摩擦始终是中美关系中最为表面化的领域,在贸易问题上美国频频发难,并出台了一系列针对中美贸易的法案和相关政策性文件以及对华贸易政策评估报告。这些举措都体现了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延续性。

另外,美国政府在历来对外贸易政策存在着“两面性”———实际贸易政策与提倡的贸易政策目标严重脱离。其表现为:一方面积极提倡推行世界范围的市场化和自由贸易;另一方面却又不断强化保护主义。特别是在当前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环境下,美国在没有放弃推行世界范围的市

场化和自由贸易的前提下,继续把“塑造世界经济、贸易秩序”作为美国贸易政策的目标。但从自身利益出发,美国又不情愿放弃保护主义,因此对外贸易政策的“两面性”,就成为当前美国政府贸易政策的重要特征和表现形式。美国贸易政策的“双重性”倾向在对华贸易政策中表现极为突出,这是由当前美国国内政治、经济环境决定的。在对华贸易政策上,美国国内一直存在着争论。许多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的产业和贸易结构与美国有很强的互补性。中国对美出口一直以劳动力密集型产品为主,而美国对华出口则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中国的产品威胁不到美国的重要产业。因此,中国的贸易并未对美国构成直接的威胁。

(二)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现实性

众所周知,美国经历了金融危机后,经济严重衰退,面对国际经济的错综复杂,奥巴马政府上台后的第一要务是:全力应对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另外,处理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后的烂摊子以及伊朗和朝鲜核问题、恐怖主义威胁等。这无疑使奥巴马新政府面临内外事务的多重考验和对外政策的艰难选择,而对华政策特别是对华贸易政策的选择则是奥巴马政府注定不可回避问题。

与生俱来就带有传统贸易保护主义色彩的民主党控制了国会参众两院。受当前美国国内贸易保护主义和反华情绪抬头的影响,美国国会中一些带有贸易保护主义和反华情绪色彩的人,对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启动能否解决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表示质疑。战略经济对话取得的成果仍然没有能够充分满足美国国会所有人的高期望值,对中国指责和抱怨的“反华情绪”在美国仍存在一定的“市场”。

在此背景下,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的启动对缓解中美贸易摩擦无疑是有益的。解决中美贸易存在的问题需要从中美经济关系的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考虑,逐步消除分歧和矛盾。同时,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不仅是调整中美两国经济关系的一种新机制,而且对全球政治格局具有深远意义。

六、我国目前的应对措施

(一)美国贸易政策演变的启示

1、对外贸易政策的启示

第一,贸易政策选择必须服从国家利益。毫无疑问,美国贸易政策的要害,就是维护即时的国家利益。当美国的国际政治、经济和贸易实力雄霸天下时,就积极鼓吹自由贸易;而当自己下降到与贸易伙伴同等地位时,则横

加指责别国的贸易行为(作者并非为这种行为辩护) ,高呼“自由且公平”贸易,并制定了一系列威力十足且十分危险的报复性措施,来维护至高无上的国家利益。虽然美国的霸气和单边主义不足取,但它追求国家利益的执着精神,实在是树立了一个国家样板。现在,世界贸易组织(WTO)提供了贸易规则以及争端解决机制,来约束和监督各国的贸易政策和行为,任何“以邻为壑”的作法难以大行其道了。

第二,贸易政策实施必须注重合作与磋商。竞争是国际贸易的现实存在,任何国家都无法置之度外。但是,国家间更有意义的行动,也许不在于过分强调冲突,而在于强调贸易国之间的合作与磋商。这正是国际贸易的前途所在。而微型单边主义有其积极意义:一个是通过磋商和协定,有助于有效地实行自由化,因为区域性自由化至少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自由化;另一个是证明了“强迫型”双边和微型单边主义谈判,总比“强迫型”对抗要好。应该注意到,WTO 包括更高层次的合作与磋商,以便各国政府能在自己基本贸易

政策范围内进行磋商,塑造公平合理的国际惯例,最大限度地避免贸易战的激化。

第三,选择与实施贸易政策必须要讲策略性。贸易政策是一国政府所能使用的重要策略性工具。从WTO 的规则出发,效仿美国的有益作法:一方面要把握国际贸易的主动权,积极推动区域贸易自由化;一方面要十分关注反倾销和反补贴领域,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维护国家的经济、贸易利益以及经济安全。

2、对华贸易政策的启示

美国在中国加入WTO过渡期即将结束时如此细化地提出对华贸易政策的目标和手段,给我们带来如下启示:

(1)美国对华贸易政策从总体上讲还会趋于稳定,但在具体领域可能会给中国施加更大的压力。如,就中美贸易差额问题,波特曼在提交给国会的报告中对这一问题仅仅是轻描淡写。他指出,尽管中国在对美贸易中存在大量的顺差,然而这种顺差更多地是亚洲其他国家向美国出口转移到中国,中国更多地是承担在东亚地区组装最终产品向美国出口的角色,而美国对亚太地区的贸易逆差在美国全部贸易逆差中的比重由1999年的57%下降到2005年的43%。这说明美国官方实际上认可中美贸易逆差的结构性问题,USTR也不愿将贸易政策的目标定位在消除中美贸易差额这种不符合实际的目标。从具体领域看,美国一直就知识产权保护不力问题向中国施压,这种压力在今后还会持续,并且美国还考虑联合欧盟、日本等贸易伙伴对中国进行施压。

(2)美国不再视中国为一般的发展中国家,而是承认中国已发展成为一个世界贸易大国,要求中国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美国不但要求中国全面履行WTO承诺,还要超越这些承诺,为更加自由开放的世界贸易体系负起更大的责任。2005年9月,美国副国务卿、原美国贸易代表佐立克首先提出要求中国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利益相关者”的概念,受到有关方面的广泛关注,认为这是美国重新确定中美关系的分界线。现任贸易代表波特曼又一次在官方报告中使用这个概念。美国方面应用这一概念避免讨论中国在多边贸易体系中一贯坚持的发展中成员地位,而将中国作为对世界经济颇具影响力的大国,这意味着美国方面很可能会以中国的总体经济和贸易规模为由对我国进一步开放市场等方面施加压力。

(3)美国近期对华贸易政策又增加了一个核心目标,即寻求更加公平、更具持久性的贸易关系,创造更平衡的贸易机会,促使美国的出口也产生相应的增长,并增加出口行业的就业增长。这一点应是我国未来开展对美经贸关系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尽管美方许多有识之士清楚中美贸易差额的结构性原因及给美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但政治上的压力确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我们要对美国特别关切的一些领域采取一些必要的行动,避免局部贸易摩擦的扩大。

(二)我国的应对措施

对中国来说,仍要坚持一贯的通过协商解决两国分歧的策略,坚持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的基本方向,在这一基础上有步骤、有计划地按照自己的既定方针开展两国经贸合作,并力争化解两国的贸易纠纷。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应采取以下措施:

加快国内产业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的升级换代

由于美国经济强大,有其统一的、需求旺盛的国内市场和具有优势的产业实力,才使得美国贸易政策具有实施上的霸权性。因此加快实施出口商品结构转换和市场多元化战略,建立自己实力雄厚的大市场,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是十分必要的。

2、注重国际贸易的合作与磋商,增强贸易政策的灵活性,积极参与贸易自由化谈判

在激励的国际贸易竞争中,强调贸易国之间的合作与磋商更有意义。以区域集团的力量消化美国所谓的公平贸易政策效应,借助国际机构的约束力量,在WTO框架中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根据实际情况的发展变化而灵活应变,通过双边互惠、区域性贸易协议等方法来获取其它国家的开放市场,最大限度的避免贸易战的激发。

3、顺应国际贸易制度需要,增强我国贸易政策的法律化

我国不仅要按照WTO 规则开放国内市场和承担义务,也要按照WTO 规则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因此,培养外语水平高,既熟悉WTO 规则又熟悉主要贸易大国尤其是美国国内法律制度,既能熟练应对企业之间的各类贸易纠纷案件又能熟练应对国家之间贸易纠纷的专门人才,是我国目前应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所谓公平贸易政策挑战的关键所在。同时必须完善法制基础,改变以前的保护贸易体制,完善和修订我国的《对外贸易法》。对此,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尽量在合理的范围内采取各种手段,依法保护国内需要保护的产业。一项程序从申请、发起、初步裁决、报复性措施的发布或中止、贸易协定的接受,到行政复议乃至司法审查等,都应有明确

的法律规定。针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越来越多地采用反倾销或反补贴手段阻挡发展中国家的进口商品,中国也应迅速建立相关法律,制止外国企业在中国国内的倾销行为,由此保障我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有力实施。

4、配合调查,积极应诉,有效应诉

我国企业不论遇到来自美国何种形式的起诉调查,都应积极应诉,力求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从美国的“337调查”来看,由于其涉案产品都十分细小,我国企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重视,甚至忽略了这些调查,不积极应诉。但由于美国本土企业长时间使用这个手段遏止我国企业对美国的出口,使我国企业近几年频频遭遇“337调查”,涉案的行业也越来越多。我国企业在不应诉的情况下,一旦被ITC裁决“普遍排除令”,就将“永久的”失去美国市场。因此,我国企业在遭到“337调查”后应格外注意,联合其它企业积极应诉,降低或避免损失。由于“337调查”应诉费用非常昂贵,单个企业往往难以承受,直接导致几乎没有中国企业会在“337调查”中出庭抗辩,但是,基于缺席判决而发布的“永久排除令”对于我国的某一产业会造成毁灭性打击,我国的行业协会应发动所有出口企业的力量,筹集专项基金以应对“337调查”。美国的反倾销调查也是一样,只要我国被诉企业积极应诉,同样能得到比较理想的结果。

参考文献

[1]张汉林.中国入世两周年评估报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曲如晓.中国对外贸易概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3]陈泰峰. 中美贸易摩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詹姆斯·德林. 美国贸易保护商务指南: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法规、实践与程序[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5]于潇,宋凯军.80年代以来美国贸易政策的演变及特点[J].东北亚论坛,2004,(2).

[6]郭友群,赖艳丽.美国贸易政策的变迁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影响[J].国际经贸探索,2004,(8).

[7]张向群,王朝晖.美国贸易政策的特点及启示[J].生产力研究,2006,(8).

[8]肖武岭.美国贸易政策演变与中美贸易摩擦[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3).

[9]湛柏明.美国对华贸易政策调整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外贸经济、国际贸易,2007,(1).

[10]唐晓云.美国单边贸易政策和中国贸易收益的风险[J].外贸经济、国际贸易,2007,(3).

[11]詹姆斯·彼得拉斯.美国对华贸易政策:自由市场主义还是国家主义[J].外贸经济、国际贸

易,2007,(5).

[12]吴心伯.中美经贸关系的新格局及其对双边关系的影响[J].外贸经济、国际贸易,2007,(5).

[13]章棋.浅谈美国的贸易政策[J].消费导刊、经济研究,2009,(4).

[14]聂元贞.美国贸易政策的演变与我国目前的应对策略[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2006,(1).

美国的对外贸易政策

特朗普对外经济政策以贸易保护主义为核心,其政策包括:1、退出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2、提升贸易壁垒;3、通过税收政策使得企业回流美国。 贸易保护的直接效应会使消费品价格上升,从而引发通胀,并且会使经济整体效率下降。加拿大、墨西哥、日本、德国和中国等美国主要的贸易伙伴将受损。 对于中国来说,对美贸易依赖度较高的初级品制造业和机械产品出口将受到冲击 主要将会影响加拿大、墨西哥、日本、德国和中国.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数据,加拿大进口的商品有60%来自于美国。墨西哥进口商品的80%以上来自于美国。 ? 贸易保护对美国的影响? ? 美国自身而言,贸易保护的直接效应可能使得关税部分转嫁给消费者。进口产成消费品价格上升侵蚀消费者剩余,美国国内供给不足或价格更高导致消费者面临的产品价格上升,而消均衡的费数量则减少,这对美国低收入者影响较大;进口半成品和投资品价格上升可能带来通胀,半成品和投资品价格上升可能会通过成本加成定价反映到最终消费品上,从而导致消费品价格上升,可能引发通胀;进

口数量减少会导致低效率和寻租,美国国内效率较低的企业受贸易保护也得以存活,经济整体的效率下降。 2月28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2018贸易政策日程和2017年报告》,明确提出,特朗普政府贸易政策有五大支柱:一是通过维护经济安全来保障国家安全;二是巩固美国经济,惠及所有美国人;三是达成让更多美国人受益的贸易协定;四是加强执法力度,让不遵守规则者不再获利(占美国便宜);五是改革世界贸易组织(WTO),在有效市场间推广规则,推动国际贸易,为世界创造更大福祉。 美国公布2018年贸易政策议程 2月28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发布消息称,已向国会提交特朗普政府2018年贸易政策议程。议程主要内容为:第一, 制定支持国家安全政策的贸易政策;第二,巩固美国经济发展;第 三,推进利于全民的贸易谈判;第四,实施并捍卫美国贸易法律法 规;第五,加强多边贸易体制。 ???????????????????????????????????.?????????????????????????????????????????????????. ??????????????????????????????????????. 1. ???????????????????????? 2. ????????????????????????????????????????? 3. ?????????????????????????, ??????????????? [??]???????, ???????|?????

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分析

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分析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摘要: 中美两国一直都是重要的贸易伙伴,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过渡期的完成,中美贸易摩擦并未因中国加入WTO而得到缓解,相反却向更深层、更宏观、更关键的层面发展。这表明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有其自身的逻辑和规律,并不受具体事件或外在机制的影响。美国贸易政治的实质是政府、国会和利益集团三方之间的博弈和平衡,美国即时地调整了对华贸易政策,以此来试图解决中美贸易关系上出现的各种问题,缓解双边贸易的紧张,确保双方良性互动发展。 关键词:中美贸易;对华政策;趋势分析;中国威胁论

一、中美贸易发展概述 (一)中美经贸关系大事年 1979年7月7日,中美两国政府在北京签署为期3年的中美贸易关系协定,规定双方互享最惠国待遇。协定于次年2月生效。 1990年,美国一些国会议员提出议案,以人权等问题为借口,要求取消对中国的最惠国待遇或对其延长附加条件。 1994年5月26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宣布延长1994年至1995年度对华最惠国待遇,并决定将最惠国待遇与人权问题脱钩。 1999年4月6日至14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访问美国。访美期间,朱镕基与美国总统克林顿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问题发表了联合声明。 1999年11月15日,中美在北京签署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双边协定,从而为中国入世扫清了最大障碍。 2000年10月10日,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对华永久正常贸易关系法案,从而使这项由美国参众两院通过的法案正式成为美国法律。根据这项法案,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美国将终止按《1974年贸易法》中有关条款对中国“最惠国待遇”(“正常贸易关系”)实行年度审议的做法,与中国建立永久正常贸易关系。 2001年12月27日,美国总统布什签署命令,正式宣布给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这项命令于2002年1月1日正式生效。 2003年12月7日至10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访问期间,温家宝总理提出了确保中美经贸关系持续健康发展的五条原则,布什总统表示赞同。双方还商定提高中美商贸联委会的级别。 2005年11月8日,经过七轮纺织品贸易问题磋商,中美双方就纺织品问题达成协议,在英国伦敦签署了中美两国《关于纺织品和服装贸易的谅解备忘录》。双方同意从2006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对中国向美国出口的棉制裤子等21种纺织品实施数量管理。 2006年9月20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吴仪与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在北京正式启动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 2006年12月14日至15日,首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在北京举行,主题为“中国的发展道路和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双方确定了服务业、医疗、投资、加强透明度、能源和环境等领域为未来6个月的工作重点。 (二)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历史性分析 自二战结束以来,美国取得了世界霸主的地位,成为“美元帝国”,世界最大的债权国。根据霸权稳定理论,霸权国具有经济上的明显优势,通过自由贸易,它可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这种霸权与二战后建立的自由经济之间存在正相关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最大的变化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最大的变化 2001年11月20日,世贸组织总干事迈克尔·穆尔致函世贸组织成员,宣布中国政府已于2001年11月11日接受《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该议定书在12月11日生效,中国也在同日正式成为世贸组织的第143个成员国。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外经济研究所前所长张燕生在对话网易财经表示,中国加入WTO是中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融入世界的一个战略部署,并在十年期间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这十年来中国的平均关税从15.3%下降至9.8%。同时,中国对世界开放了100多个服务贸易的部门,中国也经历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清理法律法规的工作,涉及3000多个法律法规同时数据显示,在中国入世10年来,中国出口增长了4.9倍,进口增长了4.7倍,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两倍多,人均GDP由当初的800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4000多美元。此前,10年前中国对外投资不到10亿美元,而2010年中国的海外投资已将近600亿美元。 入世令中国经济爆发出巨大能量,中国不再是一个新兴市场,而是一个蕴含诸多发展机遇的成长市场,这对于每一个外企都具有不可抵挡的魅力。入世之后,中国的营商环境更加透明化、合理化,这对于任何一个外商都具吸引力,所以我们要更积极地参与到这个市场中,收获更大的商机,同时也为中国市场带来前沿的技术和产品,支持中国的产业发展。 中国商务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入世10年来,我国贸易规模迅速扩大。中国已从入世初期的世界第九大经济体成长为第二大经济体,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贸易国。2002~2010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累计157287.8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85187.8亿美元,进口总额72099.9亿美元,分别是1978~2001年(改革开放至入世间的24年)的3.8倍、4倍、3.6倍。 10年间,我国贸易规模相继超越英国、法国、日本和德国。2010年,我国贸易规模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特别是我国实际利用外资的规模,已经由2001年的469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1147亿美元。我国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比例已从上世纪90年代的18∶1,上升至2010年的不到2∶1。我国也成为全世界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 在引进来方面,目前,在华外商投资企业达到34.7万个,大批跨国公司将全球或亚太区总部迁到中国。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研发中心已经超过1400家。在外企研发中心中,从事先导技术研究的接近50%。在走出去方面,入世之初,中国的年对外投资规模不过几十亿美元,而到了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达到688亿美元,居全球第五位。 与此同时,获得成长与发展的中国也在影响和惠及世界。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率超过10%,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5%,连续两年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第一引擎。 我国的石油和化工行业同样大变样。中国石化联合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达3.66万家,从业人员约690万人,实现总产值8.88万亿元,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其中,化学工业产值达5.23万亿元,超越美国,跃居世界第一。2010年,全行业有20多种大宗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其中,氮肥、磷肥、纯碱、烧碱、硫酸、电石、农药、染料、轮胎、甲醇、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排名世界第一。到2010年,石油和化

现阶段美国对华贸易政策重点及启示(一)

现阶段美国对华贸易政策重点及启示(一) 摘要:美国对华贸易政策既是其总体对外贸易政策的一部分,同时又具有独特性。随着中国加入WTO的过渡期即将结束,现阶段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又出现新的特点。本文从讨论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发展的历史入手,重点分析现阶段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目标和主要手段及给我们的启示。 关键词:美国,贸易政策,目标 2005年,中美双方的贸易总额达2116.3亿美元,增长24.8%。其中,中国对美国出口1629亿美元,从美国进口487.3亿美元,分别增长9.1%和30.4%,中美贸易顺差为1141.97亿美元。如果按美方的统计,2005年美国对中国的贸易赤字高达2020亿美元。美国从与中国的贸易中获得许多低成本的消费品和工业品,从而使美国在获得经济增长的同时得以保持较低的通货膨胀水平。美国的制造业者、服务提供者和农场主继续认为中国人均收入的提高以及新增的商业机会能为美国商品提供潜在的商机。实际上,自2001年以来,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增长是美国对世界其他地区出口增长的5倍,中国已经从美国的第9大出口市场跃升到第4大出口市场。尽管中美贸易的迅速发展给两国经济发展带来明显的促进作用,但美方日益增长的贸易逆差却使中国成为美国对外贸易政策中重点关注的国家。本文从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演变入手,研究美国在中美贸易关系中重点关注的问题及给我们的启示。 一、美国总体贸易政策的演变 在美国的战后贸易政策变化中,一直贯穿着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主义之间的斗争,其基本理念由强调自由贸易的福利效应转变为“互惠”基础上的公平贸易。具体看,二战后美国的贸易政策可根据政策理念和贸易政策基调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自由贸易时期,美国的对外贸易政策以自由贸易为主线,贸易政策主要依托多边框架进行。当然,这种自由贸易是对盟国的自由贸易,而对社会主义阵营则采取了禁运等贸易保护主义手段。第二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末期的贸易政策过渡期,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贸易政策出现由自由贸易向“公平贸易”或“管理贸易”的转变。随着日本经济的崛起和欧洲经济的恢复,美国同日、欧之间的贸易冲突有所上升。而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的浮动汇率制度加大了贸易摩擦和国际间协调的难度,美国的贸易政策开始日趋保守。第三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后到克林顿政府执政时的公平贸易或管理贸易时期。这一阶段美国贸易逆差逐步扩大,国内保护主义势力上升,克林顿政府开始把经济利益上升到国家安全的角度,把“公平贸易”和对等原则作为贸易政策的基调,强调贸易伙伴在进入美国市场的同时必须对等地向美国开放市场。第四阶段是小布什上任以来贸易政策的单边主义倾向。由于国内经济衰退、失业和“双赤字”问题严峻,美国的贸易政策出现了以“公平贸易”为借口的单边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新单边主义是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一种表现形式,其含义是,只要美国认为其贸易伙伴进行不公正、不合理的活动,美国就可以单方面采取行动.迫使其贸易伙伴改变其贸易政策,甚至迫使其修改有关的法律、法规,以促进美国产品的出口从而减少贸易逆差。 二、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演变 尽管美国对华贸易政策与其总体贸易政策具有一定的一致性,但还有其具体的特点。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发展可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9年到1986年,这阶段主要是中美恢复政治接触和经济往来,美国对华贸易主要服从于美国政治外交战略,中美贸易关系更多的是政治关系的“显示器”。该阶段中美政治关系发展平稳顺利,小摩擦不影响大的发展势头,美国对华贸易政策总体比较宽松。第二阶段是1986年到2001年,这阶段是中国申请恢复关贸总协定(GATT)缔约国地位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申请阶段。美国在这个阶段的对华贸易政策主要是关于中国更好地融入多边贸易体系的规则性谈判,由于中国还不是多边贸易体系的正式成员,美国在这个阶段并没有着重要求中国全面履行多边贸易体系的规则。在这

浅析中国入世后的对外贸易变化趋势

浅析中国入世后的对外贸易变化趋势 摘要:自2001年11月10日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 中国的发展态势日益受到世贸组织成员、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密切关注。对于入世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中国来讲,未来对外贸易的发展不仅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经济,而且影响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国作为现今自由贸易体制下的一员,对全球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增长做出贡献的同时,应如何利用入世的契机,准确定位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从而真正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增强本国的国际竞争力是非常关键的问题。 关键字:中国 WTO 对外贸易发展战略 一、加入世贸组织中国对外贸易进入发展新阶段。 中国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通过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性机遇,成功应对各种挑战,促进了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入世后中国对外贸易赢得了历史上最好最快的发展时期。 (一)十年来,中国的平均关税水平从15.3%下降到9.8%,法律法规日趋完善,贸易环境更加开放,市场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中国也成为全球最开放的市场之一,对外贸易也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二)中国对外贸易规模不断增长。从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对外贸易规模屡屡实现重大突破。目前,中国已成为日本、韩国、东盟和南非等国家和地区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也是美国、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三)外商直接投资增长较快。2001年,中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为468.8亿美元,2010年上升至1057.4亿美元。加入世贸组织十年间,中国利用外资额增长了1.26倍,年平均增长9.5%。 (四)对外贸易快速增长,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贸易规模不断增长,也增强了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 二.入世后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趋势 在中国市场更加开放的同时,国外市场对中国的开放程度也进一步提高,这将为中国对外贸易的平稳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但同时也要看到,影响对外贸易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国际经济贸易形势、国内经济形势和政策调整以及企业竞争力都会对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的对 外贸易产生直接影响。

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分析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淮南师范学院课程论文论文题目: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分析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学生姓名:廖梦丹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班级:07075106 指导教师:侯俊华

摘要 中美两国一直都是重要的贸易伙伴,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过渡期的完成,中美贸易摩擦并未因中国加入WTO而得到缓解,相反却向更深层、更宏观、更关键的层面发展。这表明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有其自身的逻辑和规律,并不受具体事件或外在机制的影响。美国贸易政治的实质是政府、国会和利益集团三方之间的博弈和平衡,美国即时地调整了对华贸易政策,以此来试图解决中美贸易关系上出现的各种问题,缓解双边贸易的紧张,确保双方良性互动发展。 关键词:中美贸易,对华政策,趋势分析,中国威胁论 Abstract With the accelerated pace of time and people’s ever-changed aesthetic outlook, the expression of individuality and improvement of life quality are being better emphasized. The era changes of aesthetic taste re-awakened our beautiful memories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s a kind of millennium traditional culture, Blue-and-white Art re-embarked on a new stage of history. The Blue-and-white Element proposed in this paper refers to the features shown by the traditional blue-and-white porcelain, which include Blue-and-white Decoration, Blue-white Color, Inscription, Decorative Form, Decorative Craft Techniques, Artistic Style and some other elements. Blue-and-white Element is a unique feature of blue-and-white porcelain. It is widely used not only in the field of Ceramic Key words: Blue-and-white Element, fashion, application.

入世后中国的变化

小议入世后中国的变化 自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既为推动建立世界经济新秩序发挥积极和建设性的作用,也促进了中国自身的改革开放,主要表现在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国际市场空间扩大,促进了中国对外经济快速增长。同时通过实质性地削减关税和非关税措施,中国的商品市场更加开放。 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国民经济和对外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了主动,较好地发挥了加入世贸组织的积极效应。不仅为我国对外贸易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使我国进出口总额大幅度增加,成为亚洲进口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在世界进口量占了很大部分。也使我国对外资的吸引力增强,引入了大量的外商投资,外资可以在金融、保险、电信、外资、商业、运输、建筑、旅游以及中介服务等领域,按照中国承诺设立中外合资合作或者独资企业,并独立开放地域和范围。我国金融业、零售业、电信业、旅游业的合同外资金额也有大幅度增长,同时国际商业零售集团也加快对华投资速度。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二、清理修订法律法规,使中国的涉外法制更加完善,政府的行政管理更加规范高效,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已经完成了三大基本法律的修订工作,陆续修订完善了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等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使中国

加入世贸组织谈判迈出关键性的步伐。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又促进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发展和完善。中国按照世贸组织要求,成立了专门机构就有关外经贸的政策措施及实施情况及时向世贸组织做出通报,保持政策的透明度。随后制定了立法法,明确规定中央和地方的立法权限,努力建设廉洁、清正、务实、高效的政府。几年来,从政府到企业,乃至普通百姓,人们对国际经济规则逐步了解,市场化和国际竞争意识显著增强。这必然在中国未来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能够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国内产业结构调整。 加入世贸组织促进了我国农业区域布局和浓产品结构的优化:1.近些年来,我国针对农业竞争力整体较弱的情况,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投入,大力建设优势产品产业带,农业结构加快向优质高效方向发展。2.加入世贸组织吸引了新一轮以信息通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更大规模相我国转移。3.极大促进了工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带来了汽车工业在竞争中加快战略重组和结构调整的新变化。4.使海关税收压力得以化解,初步建立了符合WTO要求的海关估价制度和原产地管理制度。5.加入世贸组织后,旅游业自身进一步加速扩大对外开放,吸引了大量外国旅游企业和外资进入,可以提高旅游业各相关要素的配套水平,推动旅游业在更高层次发展,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整体性的积极影响。 四、中国对多边贸易体制建设和发展拥有了发言权,行使世贸组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意义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意义 中国曾是世贸的前身,关贸总协定的创建国之一,但西方国家却因为政治利益原因,拒绝承认,中国被迫放弃缔约国成员的身份,以普通新成员身份加入,所以缔约国成员的一些特权是无权使用的。1995年7月11日,世贸组织总理事会会议决定接纳中国为该组织的观察员。中国自1986年申请重返关贸总协定以来,为复关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已进行了长达15年的努力。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其第143个成员。为什么中国用了如此大的气力还是要坚持加入世贸呢?中国加入世贸对自己来讲有什么积极地意义呢?下面就来给大家讲述一下中国加入世贸的意义。 从世界135个经济体先后加入关贸总协定到世界贸易组织的多边组织,迄今没有一个成员退出,30多个经济体正在努力申请加入和我国13年孜孜不倦的努力可以看出,加入多边组织对一个国家的长远发展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尽管中国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需要付出一定的“入门费”,为此可能产生一定的临时性的负面影响。但只要我们拿出应对措施,正面影响一定会远胜于负面影响。 1.有利于中国更快、更好地融入国际经济社会。 2.有利于维护我国的经济利益。 3.有利于推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 4.有利于扩大出口贸易。 5.有利于引进外资。 6.有利于激发中国企业的竞争意识。 7.有利于我国技术进步。 8.有利于国民生产总值(GDP)的增长。 9.有利于扩大就业机会。

当然,有了这么多的有利影响,老百姓们可能感觉加入世贸和自己的生活并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那么这么想就是大错特错的,其实,加入世贸组织最大的受益者就是老百姓主要的理由是:第一,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中国的关税将大幅度下降,非关税措施将逐渐的取消,使进口成本大大降低,从而使进口品的价格逐渐下降。第二,由于国内市场的逐渐开放将增强国内市场国产品和进口产品的竞争,迫使生产商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价格。第三,服务业的逐渐开放也会加拒国内服务业竞争客观上要求服务提供商提高服务水平、降低服务价格。第四,加入世贸组织也将加快中国经济的对内开放和进一步深化改革,使私人投资者可投资的领域将不断扩大,获得投资收益。第五,加入世贸组织将进一步规范政府的行政执法,增强政策法规的透明度,依法行政,从而为老百姓创造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和创业环境。而且,加入世贸之后民营经济将成为最大的赢家,因为中国将进一步扩大对内和对外的开放,尤其是对内的开放要快于对外的开放,各级地方政府部门都将积极的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扶植民营经济的发展,对民营经济投资的限制将进一步放宽,因此,民营经济绝对不会是最大的输家。但是,也要求我们的民营企业家提高自身的素质,否则市场竞争是无情的。 所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们来讲是积极地,它能够加快我们改革的进程中国现在需要建立以前没有的现代企业制度、现代金融制度,与国际接轨,靠外部压力可以加速改革进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对中国的下一步改革起很大的推动作用。

美国对华贸易政策新特点及我国对策

美国对华贸易政策新特点及我国对策 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姓名:郑雪楠 班级:2010级英语国际贸易三班 学号:20101115040026(31)

【摘要】当前美国对华的贸易政策新特点是出现了贸易保护主义的新特点,这种改变有许多原因,如经济,政治,制度等。面对这样的改变,中国政府和各企业应该提出适当的政策并且积极应对,为中国对外贸易良好顺利的发展。 【关键词】中美贸易关系,贸易保护主义,对策 Abstract:International trade protection is the new characteristic about trade between America and China. As this was the process of accelerating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role of some of the old measures gradually weakened, but the new and rising trade protectionism, especially in this financial crisis a special time. There are many reasons about it, while the China government should put out some suit policy to make the trade environment more smoothly.. Key words: Trading, Protectionism, Influence. 引言 尽管各国都在遏制贸易保护主义对本国的影响,但进入2009年以后,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风险上升,美国对华的新贸易政策——贸易保护主义。美国对中国的轮胎、钢管、铜版纸等多种产品实行惩罚关税,年初,美国国会在美元刺激经济法案当中,继续保留“购买美国货”条款,意为,所有需要使用的钢铁产品和所有制成品,都必须为美国制造。面对这种情况,我国应该积极应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将劣势化为优势。 一,贸易保护主义,美国对华新贸易政策。 (1)贸易保护主义定义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贸易保护主义的定义,贸易保护主义(trade protection),传统上是指在对外贸易中实行限制进口以保护本国商品在国内市场免受外国商品竞争,并向本国商品提供各种优惠以增强其国际竞争力的主张和政策。[1]在限制进口方面,主要是采取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两种措施。前者主要是通过征收高额进口关税阻止外国商品的大量进口;后者则包括采取进口许可证制、进口配额制等一系列非关税措施来限制外国商品自由进口。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较晚发展的资本主义国家,常常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发达国家则多提倡自由贸易,贸易保护主义只是用来作对付危机的临时措施。到了垄断阶段,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变化

中国加入WTO后对外贸易政策的变化 自中国加入WTO后,国际经济竞争逐渐激烈,贸易自由化的同时,国家保护主义也呈现出新的形式。面对各国对中国企业的贸易保护主义攻击,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也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 国际市场及其制度环境相当严峻。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将面临着全方位、多层次的挑战,首当其冲就是中国开放型经济的建立。中国不像亚洲“四小龙”,不能单向地直接向国际市场迈进,只能在逐步开放国内市场的同时进军宽广的国际市场。同时,中国不得不全面接受以WTO为中心而制订的一系列国际贸易制度、准则,尽管这些制度、准则对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并不完全合理。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后逐渐与WTO规则相适应的规范的公平与保护并存的贸易政策。2007年,中国在前几年加强进出口调控的基础上,继续对外贸政策进行了调整和完善。主要措施有:调整和完善出口退税政策,进一步降低或取消了部分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以及容易引起贸易摩擦产品的出口退税;继续完善加工贸易政策体系,扩大了限制类和禁止类加工贸易商品目录;调整进出口关税税率,加征或提高了部分资源性产品出口关税,降低了部分国内需要的资源性产品和涉及百姓生活的日用品的进口暂定税率;取消了包括钢材、钢坯、塑料原料及部分机械设备、装备、仪器在内的338个税目的自动进口许可证管理。同时,进一步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加快科技创新基地建设,支持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产品出口,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增加能源原材料以及先进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进口。 针对国际竞争环境的越发激烈化,中国国际贸易在坎坷中经历了近二十多年

的改革,逐渐地融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中去,使得中国国际贸易政策不断趋于成熟,并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增长及国民福利的提升。在中国参与APEC运作及加入WTO以后,中国的国际贸易政策也越来越趋于理性,向自由化的贸易不断迈进,贸易政策措施的选择也越来越具有针对性、规范性。 1.在WTO体制下推进国际贸易自由化。中国已是WTO成员,中国贸易政策的制定必须依据WTO这个开放型的自由贸易体制,必须在WTO所确定的原则、规则下推进国际贸易的自由化。一般说来,WTO中对贸易政策及贸易行为而制定的准则、规范提倡的是使贸易自由化逐渐进行。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开放贸易制度。(2)建立并维护贸易环境的公平性。(3)采取规范的、透明的贸易调节政策。(4)允许WTO贸易政策规则以外的经济事项发生。在实际贸易交往中,一些交易和贸易政策部分的与WTO原则相冲突相违背的情况发生也是可以包容的。这些政策主要是:国际收支平衡、进口损害防御措施、区域经济一体化、幼稚工业保护以及发展中国家的一些政策等。在WTO贸易政策规则下,中国的贸易政策选择主要体现在推进国际贸易自由化趋势以及利用WTO‘的相关保护措施对国内市场、产业、企业进行适当的必要的保护。 2.立足于本国的发展现状,制定符合本国利益的贸易法律体系。不同国家的经济实力大不相同,因而对他采取的贸易政策也不相同。所以每个国家在制定国际贸易政策时,必须结合本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本国的具体法律制度,而不能盲目地采用西方国家的政策策略。在本国行业遭遇外国贸易保护主义冲击时,比如反倾销、反补贴、绿色壁垒、技术壁垒时,中国应适时地制定相关应对措施,加强贸易保护政策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遭受贸易保护主义打击最大的国家之一因此,中国必须制定实时的贸易政策来应对各个方向而来的保护主义攻击。如:利

关于中国入世前后的分析

关于中国入世前后的分析 姓名:XXX 班级:XX XX XX 学号:XXXXXXXXX 通过对《国际贸易》的学习以及个人对经济形势的理解,我对我国进如WTO 前后出现的问题、面临的挑战以及要抓住的机遇进行浅淡的分析。 相关资料显示,自1992年以来,中国理论界从不同的视角展开了对中国加人WTO的利弊分析。中国加入WTO,循着对经济影响的深人化,必将对置于经济生活之上的文化生活、民族心理与情感、民族理性价值、人们的思维方式、社会文化结构、政治构造等多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并使之发生渐变或突变,这就迫切要求中国从政府到国民都必须以开放的心态,充分认识到加入WTO可能带来的冲击,并及时调整我们的观念与行为方式,完善我们的组织与管理制度,改进我们的组织与管理方法,变被动为主动,借此良好机遇,推动中国经济与社会全面进步。 中国加入WTO,首先面临着一个如何调整我们自身的经济观念、经济行为方式以适应国际市场的“游戏规则”的问题。市场经济有其自身特有的“游戏规则”,这已成为通识。中国加入WTO也就必须按照国际经济的通行“游戏规则”进行经济操作,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按照“国际惯例”来行事。而蕴涵在WTO规则中的价值观念,与中国文化所具有的传统的价值观念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差异,这就使得中国在对之适应的过,程中,会发生程度不同的冲突。而因种种差异所引发出来的冲突也将或强或弱地呈现出来,从而形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多元文化交织并存、相互渗透的文化生态,最终引发中国文化发生新的嬗变,这是不依任何个人意志为转移的文化演化的内在规则。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如何在既遵循国际惯例获得经济发展的同时,又能够使中国传统的、合理的价值观念在新的冲击下,仍能够保持、发挥其积极的功能,从而构筑山中国新的文化空间,使中国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新的异彩。这将是一项历史性的课题。蕴涵于WTO 规则之中的价值观念体系与中国的文化体系中所蕴涵的价值观念之相悖的事实,决定着中国从形式上到内在实质上加入WTO必将有—段很长的路要走,必将经历—段文化与精神阵痛的过程。 首先,从经济的视角,明确我们的经济行为方式与西方经济人的行为方式及观念的差异,方可更有效地使我们的经济活动规范化,以更为良好的经济人形象介入到国际经济活动这个大系统中去。因为,西方的经济学家在总结、反思市场经济活动时,明确地揭示其市场经济的价值前提,这就是:理性经济人。它是市场经济发展起来的一个必要的观念前提与基础,在中国,理性经济人始终未能形成,并且在中国的文化中始终也没有给予纯粹经济人以适当的“合法”的文比空间,人们在观念上尚未对之给予恰当的认可。人们总是以“义”与“利”。在现在即以“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问题来评价经济人的社会化经济活动,从而使得经济人的活动与行为带有多重性。在进行经济活动、发生经济行为之时,其他与经济活动、经济行为无涉的因素也同时加入其中,这样使得中国经济人的行为带有程度不同的复合性,经济活动带有很多的“官方”色彩或非经济行为的色彩。其结果是经济活动没有得以充分的展开,其他与经济活动无涉的东西反而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展现”。同时,在这种理性经济人还没有成长起来的过程中所进行的诸多经济行为都或多或少带着人情的因素,政府替代企业做决定、保护主义色彩浓厚等积弊也就不可避免。这样,经济主体的经济目标在受到众多因素的干扰之

美国对华歧视性贸易政策及实施原因

美国对华歧视性贸易政策及实施原因 一、美国对华卑视性贸易政策 (一)出口管制政策 出口管制是美国从国家安全利益动身采取得一种贸易操纵手段,其目得是发觉和制止非法出****易并惩处违规者,爱护美国国家安全.美国对华得出口管制随着中美关系得变化而变化,美国《出口管制条例》将除加拿大之外得所有国家分为七组,由严格到宽松依次是:z组、s组、y组、w组、u组、t组和v组.从中美建交以来,美国逐步放松对华出口管制,并先后将我国划入“t”组和“v”组.但在执行过程中,仍保留许多卑视性规定,使我国未能真正享受到“v”组国家得待遇. 1983年以后,包括美国在内得原巴黎统筹委员会成员国,开始考虑放宽对我国得出口管制,并于1985年9月形成简化对我国出口审批程序得决议,但同时提出,对出口到我国得所谓“受控商品”不能改变用户和用途.我国政府对此做出积极反应.多年来,我国政府对“最终用户”和“最终用途”得有关承诺一直持严肃认真态度,相应采取一系列积极措施,效果明显.关于我国政府出具得《最终用户和最终用途讲明》,其它西方国家均予以承认并同意,只有美国仍持疑虑态度,要求中方对美国出口得所谓“受控商品”做如此那样得额外承诺.美国对我国得卑视性出口管制政策,极大限制了美国对我国得出口,也给美国在华进行高技术领域得投资带来十分不利得妨碍.2006年,美国商务部公布《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和再出口管制规则得修改和澄清及新得授权合格最终用户制度(草案)》,该规定对现行对华出口管制规则作了大幅修订.WwwM新规则使出口许可证审查本质性地向不利于我国得方向变化,增加了出口流程得长度和难度.多年来,美国政府采取卑视性得对华出口管制政策,使美国企业失去了进入我国市场得许多机会. (二)贸易制裁与贸易补救措施 1、专门301条款.美国国会于1988年通过《综合贸易与竞争法》,修改制定了旨在爱护美国知识产权得“专门301条款”.美国曾多次依据“专门301”条款对我国挑起贸易冲突.整个2006年得“专门301评估报告”以近1/4得篇幅专门对中国得知识产权爱护状况和存在咨询题,进行了详尽得阐述,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出口. 2、特保条款.(1)“242条款”.依照“242条款”得规定,假如一个世贸组织成员认为《纺织品与服装协定》所涵盖得原产于中国得纺织品和服装产品自《世贸组织协定》生效之日起,由于市场扰乱,阻碍了这些产品贸易得有序进展,该成员可请求与中国磋商,以期减轻或幸免此市场扰乱.“242条款”截止日期为2008年12月31日,在此之前任何一个世贸组织成员都有权发起对中国得调查.尽管“242条款”并不是美国得法律条文,但美国是对我国实行特保立案数最多得国家,截至2005年底已立案得达12起,占立案总数得55%.美国也是对我国商品特保调查涉案金额最多得国家.(2)“16条”特保条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wto议定书》“第16条”即“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措施机制”规定,如原产于中国得产品在进口至任何wto成员国时,其增长得数量或所依据得条件对生产同类产品或直截了当竞争产品得国内生产者造成或威胁造成市场扰乱,则受此妨碍得wto成员可请求与中国进行磋商,寻求双方中意得解决方案.“第16条”适用于来自中国得全部产品,但在实施过程中要紧针对得依然纺织品. (三)反倾销政策 美国现行得反倾销法是1988年8月23日美国国会通过得《1988年综合贸易和竞争法》中第1316—1330节,该法汲取了自美国《1916年反倾销法》以来历代美国反倾销法案得内容,为美国运用反倾销这一工具提供了详细得法律保障.在美国,负责反倾销得机构有两个,一是

中国加入世贸10年变化

【专题】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周年 改变,往往从选择之初就已注定。只是谁也没有料到,中国这十年来的变化步伐会是如此巨大。 1、中国制造行销全球 据考证,“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这个词是2001年之后才真正走红的。2001年之后的中国,因加入WTO带来的大量订单,令中国制造繁荣一时,成群结队的中国农民涌入长三角、珠三角,低廉的劳动成本使得“中国制造”行销全世界。如今,从美国人的被子到意大利人的皮鞋,从俄罗斯人穿的衣服到科特迪瓦人使用的餐具,几乎都能发现“Made in China”的影子。 2、中国企业走出去 十年前,华尔街最大的投资银行所罗门美邦曾预言,加入WTO以后的前五年,中国将会出现4000万人失业,国内企业将遭到毁灭性打击。十年过去了,当中国民营汽车企业吉利收购瑞典巨头沃尔沃的时候,当华为、中兴等通讯设备制造商把生意做到五大洲的时候,所罗门美邦当年的预言已经成为笑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绝大多数中国企业不仅没有被冲垮,反而越来越多地开始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市场。 3、汽车飞入平常百姓家 14万元一辆的捷达,如今只要8万元;动辄数千元的手机,如今一两百元就能买到。这些人们习以为常的变化,却是中国入世带来的最显著红利之一。 十年内,汽车关税从3位数降至13.4%,这曾让很多人担心中国汽车业会全军覆没。入世后,奇瑞、吉利们得到了合法的准生证,政府不再对汽车限价,令汽车越来越快地飞入了寻常百姓家。几乎所有的跨国汽车公司都来到了中国,而过去十年,国产汽车年产销也从200多万辆增长到1800万辆,中国一跃成为全球汽车第一产销国。电信等行业亦殊途同归,截至2011年9月,中国固定电话用户数2.8亿,移动电话用户数9.5亿。手机已经成为中国人生活的必备品。 4、全球同步看大片 当2002年1月26日,《哈利·波特和魔法石》在上海举行中国首映式的时候,或许没人会想到,这部美国华纳兄弟电影公司的力作会见证中国文化出版业入世十年的发展历程。入世之初,中国承诺将每年进口10部大片的数量提高到20部,压力之下,中国电影人不得不开始了破釜沉舟,快速产业化成为中国电影的必然选择。国产电影从2002年的100部上升到2010年的526部,年票房从2002年的不足10亿元人民币增至2010年的超过百亿,增速全球第一,票房挤进全球前十。

加入WTO对中国的影响

加入WTO对中国的影响 中国于2001年12月11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从而成为了最后加入这个组织的主要贸易国之一。这向世界发出了明确的信息:中国准备着成为全球经济中一个被赋予了完全权利的成员。加入WTO将为中国带来巨大利益:扩大贸易、推动进一步经济改革、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并促进法治。 在国内,加入WTO无疑将给中国领导人和中国人民带来重大的责任和挑战。在国外,这将从根本上重新确定中国同其它国家的关系,特别是同美国这个中国最重要的出口市场的关系,中国同在亚洲地区的邻国的关系则更勿庸赘述。 有一点是肯定的:中国加入WTO所引起的变化将远远超出它同其它国家的贸易关系领域,既会带来重重收益,也会带来挑战。如何最大限度地扩大收益和减少风险对于决策者、商界人士和消费者来说仍然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 中国为什么需要WTO 中国经济在过去20年中的迅猛发展是一个众所周知的成功经历。在强劲的改革措施的推动下,近10%的平均年增长率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和投资新机会,使中国变得更加繁荣。中国从闭关自守的计划经济转向一个更为市场化的贸易强 国所产生的效力遍及全球经济,影响着从消费者选择到投资流动的方方面面。

但飞速发展并不是没有代价的。它尤其无情揭示出中国经济体制中一些结构性的弱点,特别是在农业、金融和国有企业等方面。中国面临的矛盾一直是,而且会继续是,如何最好地保持经济增长和结构改革势头的齐头并进,因为如果其中之一停滞不前,另一个就很可能受挫,从而可能导致产生另外一系列新的经济挑战和困难。 从很多方面讲,加入WTO都是中国保持经济发展和改革速度的最佳选择。随着世界经济变得更加错综复杂和彼此关联,中国按照国际贸易规则参与世界经济对中国以及美国、亚洲和世界都变得更为关键。作为WTO成员,中国将能参与国际贸易和投资管理规则的制定。 同样地,中国将能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来保护自己的贸易利益。中国出口商的一个受益之处是,他们现在可以确信自己的贸易夥伴必须遵守WTO规章。这意味着,举例而言,WTO 成力。在中国的投资增多意味着有更多的高薪就业机会、更多的政府税收收入和更多的技术转让。中国对WTO的承诺将有助于增加各个经济领域中的竞争。中国消费者将因竞争带来更多选择、更低价格和更高质量而直接受益,更不用说对知识产权和消费者权益的觉悟和认识也将提高。竞争将有助于提高效率和生产力,最终增强中国经济并提高中国公司在任何一个市场同最好的跨国公司进行竞争的能力。

美国对外贸易政策

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 自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以来,美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保护贸易与自由贸易交替、多边自由贸易和多轨并进自由贸易政策(简称多轨公平贸易政策)。其中保护主义始终贯穿于美国的对外贸易政策之中,虽然自由贸易有时偶占上风,但这种所谓的自由贸易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是美国打着“互惠、公平、非歧视”的幌子,欲抢占别国市场。为了实现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最大化,美国总是将贸易保护政策奉为圭臬,这一政策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一 从1776-1940年美国对外贸易政策变迁的轨迹来看,美国对外贸易政策呈现出自由贸易政策与保护贸易政策交替往复的规律。 独立战争后,在汉密尔顿精明的领导下,建立了一项财政政策,使新政府建立在稳固的财政基础之上。宪法禁止向出口货物征税,这当然就转而对进口货物征收关税,作为国库正当的和最易得到的收入来源。1789年7月4日新政府首次颁布的“关税法令”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要增加国库的收入,但是它也具有保护性质的特点。在八十一种列举征税的物品中,有三十种以上征收特种关税,其余的征收7.5%到15%的计价税。对于许多没有被列举的进口物品则征收5%的计价税。虽然税率很低,平均都没有超过8.5%,但是已经起了保护的作用。可是,不久就发现1789年的关税并没有提供足够的政府收入,因此便在1790,1792和1794年提高了税率。 华盛顿总统就职后不到两个月就通过了美国的第一个关税法令,1816年以前的各种关税,主要仍然是为了增加国库的收入,只起了偶然性的保护作用。从1816年到1833年,保护关税运动在稳步发展着。1832年到“南北战争”时的关税,一般是趋于下降的,虽然保护的原则从来没有被放弃过。美国实行高额保护关税制度的时期,可以说是从“南北战争”时开始的。当然,在那个时期以前已经有过保护关税,但是税率并不太高,而且在战争刚要开始的前几年,一直有降低的趋势。1861年通过了莫里尔法令,这个法令从开始生效以后就实行了高额的关税制度。“南北战争”开始以后,不仅保留了“莫里尔法令”,而且没有一次国会的会议不把税率提高的。 此后,美国的关税税率有升有降,随需要而变动。早期的美国对外贸易政策是为保护国内产业服务的,因而是以保护主义为特点的。1934年是美国对外贸易政策发生改变的关键性一年。这一年,美国《互惠贸易协定法》建立,它标志着自由贸易主义在美国政治中占据了统治地位,也是美国走向多边贸易体制的起点。该法案宣布通过互惠贸易协定减让关税,并提出了“无条件最惠国待遇”条款,规定美国政府与任一国家签订的关税减让协定,均自动地适用于其他与美国订有互惠贸易协定的国家。而降低关税壁垒和无条件最惠国待遇日后成为了关税总协定的基石。 从1776年到南北战争期间,美国主要实行的是保护贸易政策,促进了农产品的生产和农业技术的进步,为美国工业革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从南北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美国的贸易政策由保护主义向自由主义演化,这促成了一次完全成熟的工业革命,促进了农业机器的发明和科技耕种方法的日益推广。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这段时间,对外贸易政策促进了美国进出口的增长。 二 美国在二战后到20世纪80年代这段时间主论调是自由贸易,它一方面加强本国与西欧国家的贸易利益交流,另一方面也对冷战对立国实行经济渗透。 战后至70年代中期,美国的对外贸易政策以自由贸易为主线,贸易政策主要依托多边框架进行,当然,这种自由贸易是对盟国的自由贸易,而对社会主义阵营则采取了禁运等贸易保护主义手段,服务与冷战的需要。在美国的强烈主张下,建立了第一个全球性多边贸易体制——关贸总协定(GATT),成为战后半个世纪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基石。在这一阶段,美国对外关税税率一直呈下降趋势。20世纪30年代美国工业品进口平均关税率43.6%,40年代下降至24.1%,50年代又下降了一半,低至12%,70年代降为7.4%。当然,该阶段内也有贸易保护主义高涨之时,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国会修订了1934年以自由贸易为精神的“互惠贸易协定法”,增列了用以保护农产品的国家安全条款和可以因进口产品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而提起申诉的免责条款等,且禁止总统将关税税率减至严重损害国内产业和生产的程度。总的说来,这一阶段,美国对外贸易政策是以自由贸易为主,且这些自由贸易政策只是相对于美国的同盟国而言的。 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末期是美国贸易政策转变时期,主要特征是自由贸易主义和以非关税措施为主,新贸易保护主义并行,贸易政策出现由自由贸易向“公平贸易”或“管理贸易”的转变。 三 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生很大的变化,一方面随着日本经济的崛起和欧洲经济的恢复,美同日、欧之间的贸易冲突有所上升,浮动汇率制度加大了贸易摩擦和国际间协调的难度,美国的贸易政策开始日趋保守;另一方面,苏联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