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父亲的菜园》教案
《父亲的菜园》教案
![《父亲的菜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52b9a0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44.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父亲的菜园》教案学科领域:语文年级:小学四年级课时:2课时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父亲的形象,体会父亲的勤劳和坚持。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敬父母、感恩父母的情感。
(2)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
难点:通过课文学习,分析父亲的形象,体会父亲的勤劳和坚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父亲的菜园》的作者、背景等。
(2)学生齐读课文题目,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遇到生字词做好标记。
(2)教师巡视课堂,指导学生阅读,解答疑问。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课文内容,分享学习心得。
(2)各组汇报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生字词,要求学生跟读、拼写。
(2)分析课文内容,讲解父亲的形象,引导学生体会父亲的勤劳和坚持。
5. 练习巩固(1)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把握。
(2)教师选取课文中的片段,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会人物情感。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父亲的形象和品质,引导学生学会感恩父母。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写一篇关于父亲的短文,描绘父亲的形象和品质。
3. 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自己如何尊敬和感恩父母。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音频等多媒体资源,为学生创造生动的学习情境,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
2. 情感教学:以情感为主线,引导学生深入体会父亲的勤劳和坚持,培养学生尊敬父母、感恩父母的情感。
3.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023年《父亲的菜园》教案15篇
![2023年《父亲的菜园》教案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2425de8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ec.png)
2023年《父亲的菜园》教案15篇《父亲的菜园》教案1【教学要求】思想品德要求: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父亲不怕艰辛和困难、坚持不懈的好品质,要知道想获取成功必须勇于克服困难,坚持努力奋斗。
【知识要求】学习生字、新词;知道课文中写了父亲什么事,表现了父亲的什么品质;能找出描写父亲言行的句子。
【能力要求】学习从课文内容体会思想的方法;想像父亲遇到的困难和怎样克服的;有感情的读文。
【重点难点】能抓住描写父亲言行的句子,体会他的作用。
【教具准备】常规、挂图【教学时间】两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都见过菜地,院子里的小块平地可以开垦成菜地,田里的菜地又大又平,分成一畦一畦的。
你觉得在山坡种地会有问题吗?学生发表看法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三、学习生字新词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想办法解决2、汇报学习情况解决了哪些问题四、理解课文内容1、读第一、二段。
小组讨论为什么要开垦新菜园?2、父亲要开垦新菜园家人态度如何?用个词语来说明,父亲的态度如何?也用个词语来说明。
3、哪部分具体介绍了父亲开垦菜园的过程?他遇到什么困难?是怎样克服的?(学生默读在书本上批注)4、全班讨论5、结合学生的句子谈谈哪些话语很感人?原因是什么?注意抓住动词。
6、经过父亲的努力结果如何?7、读了课文你受到什么教育?《父亲的菜园》教案2教学要求:思想品德要求: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父亲不怕艰辛和困难、坚持不懈的好品质,要知道想获取成功必须勇于克服困难,坚持努力奋斗。
知识要求:学习生字、新词;知道课文中写了父亲什么事,表现了父亲的什么品质;能找出描写父亲言行的句子。
能力要求:学习从课文内容体会思想的方法;想像父亲遇到的困难和怎样克服的;有感情的读文。
重点难点:能抓住描写父亲言行的句子,体会他的作用。
教具准备:常规、挂图教学时间:两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都见过菜地,院子里的小块平地可以开垦成菜地,田里的菜地又大又平,分成一畦一畦的。
你觉得在山坡种地会有问题吗?学生发表看法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三、学习生字新词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想办法解决2、汇报学习情况解决了哪些问题四、理解课文内容1、读第一、二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父亲的菜园》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父亲的菜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a6499b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97.png)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父亲的菜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1.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3掌握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写作水平。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小组合作,分析课文结构,概括课文内容。
2.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感受人物情感,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父亲对儿子的关爱,培养尊敬长辈、热爱家庭的情感。
3.2感悟劳动的意义,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课文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1.2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2.教学难点:2.1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的理解与应用。
2.2感受父亲对儿子的关爱,培养尊敬长辈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菜园,引发学生对菜园的兴趣。
1.2提问:“你们知道菜园吗?菜园里有哪些蔬菜?”2.课文朗读2.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书写。
2.2教师领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3.课文内容分析3.1小组讨论,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2教师引导,分析课文结构,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4.生字词学习4.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学习心得。
4.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示范。
5.修辞手法讲解5.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5.2学生举例说明,体会修辞手法在课文中的应用。
6.情感体验6.1学生分享自己家中种植蔬菜的经历,感受劳动的乐趣。
6.2教师引导,让学生感受到父亲对儿子的关爱,培养尊敬长辈的情感。
7.课堂小结7.2学生谈收获,分享学习心得。
8.课后作业8.1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巩固记忆。
8.2以“我的菜园”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生字词学习和修辞手法讲解环节,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年级语文下册:《父亲的菜园》教学设计优秀8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父亲的菜园》教学设计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988caf10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d2.png)
四年级语文下册:《父亲的菜园》教学设计优秀8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四年级语文下册:《父亲的菜园》教学设计优秀8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父亲的菜园》教案设计篇一【设计理念】本设计把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上,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阅读活动中,去理解和感悟“父亲”的精神。
按照“提出疑问—梳理问题—自己探究—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组织学习,把朗读课文、交流感受整合在思考与解决问题中,发展学生语言和思维。
【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新词;2、学习从课文内容体会思想的方法;想像父亲遇到的困难和怎样克服的。
学习父亲不怕艰辛和困难、坚持不懈的好品质。
3、有感情的读文。
知道要想获取成功必须勇于克服困难,坚持努力奋斗的道理。
重点难点:能抓住描写父亲言行的句子,体会他的作用。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教具准备:常规、挂图【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第一课时一、亲情导入,激发情趣1. 同学们都见过菜地,院子里的小块平地可以开垦成菜地,田里的菜地又大又平,分成一畦一畦的。
你觉得在山坡种地会有问题吗?(学生发表看法)2. 一位极其普通的农民,为家人开出了一块菜园,但子女收获的绝不仅仅是四季的蔬菜,而是一种人生精神。
是什么精神呢?3. (板书课题:父亲的菜园)读一读,大胆推测一下,为什么叫《父亲的菜园》?到底谁的推测正确呢?让我们快速读课文。
[设计意图]用动情的语言,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十分亲切自然,有水到渠成之妙。
推测课题,设置悬念,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4. 出示提纲,指导自读(1)初步阅读,读通课文①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生字读音,遇到难读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练习读正确,读流利。
②在父亲开垦菜园的过程中,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把这样的语段画出来,并在空白处写出自己的想法。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父亲的菜园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父亲的菜园](https://img.taocdn.com/s3/m/b57c447d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ae.png)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父亲的菜园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课文,了解父亲的菜园的特点及父亲勤劳、善良的品质。
2.过程与方法:学会抓住段落主题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阅读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父亲对家庭的付出与关爱,激发对家人的感激之情。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段落主题句。
2.培养阅读分析能力,体会父亲的形象。
三、教学难点1.理解父亲菜园的特点及父亲勤劳、善良的品质。
2.感受课文所表达的情感,激发对家人的感激之情。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家的菜园,激发兴趣。
2.初读课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教师检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3.精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
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分享,抓住段落主题句,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重点讲解父亲菜园的特点及父亲勤劳、善良的品质。
4.感悟课文学生讨论:课文中最让你感动的句子或段落是什么?为什么?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激发对家人的感激之情。
5.课堂小结6.作业布置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自己父亲的短文。
五、课后反思1.本节课通过阅读课文,让学生了解父亲的菜园的特点及父亲勤劳、善良的品质,达到了教学目标。
2.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较高,能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体现了阅读分析能力的培养。
3.教师在讲解课文时,注重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激发学生对家人的感激之情。
4.课后作业的布置,有助于巩固课堂所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教学反思1.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在讲解课文时,要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主题,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4.在课后作业布置方面,要注重结合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重难点补充:1.理解父亲菜园的特点及父亲勤劳、善良的品质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父亲的菜园有什么特别之处?”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是的,父亲的菜园不仅种植了各种蔬菜,而且管理得井井有条。
父亲的菜园教案优秀5篇
![父亲的菜园教案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ad35b40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7d.png)
父亲的菜园教案优秀5篇教学设计特征篇一教学设计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第二,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第三,教学设计是以系统方法为指导。
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第四,教学设计是提高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的效率和兴趣的技术过程。
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父亲的菜园》教案设计篇二第二课时一、导入(小黑板出示词语)这是《父亲的菜园》中容易读错的词语,谁来尝试一下。
仍然茂盛贫瘠翠绿侍候惹眼似信非信疑惑不解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父亲的菜园》这一课。
指名读课题,提问:为什么叫父亲的菜园而不是我家园?再读课题你有什么疑问?根据学生的问题制定学习提纲:1、父亲为什么要重开菜园?2、父亲是怎么样对待菜园?3、结果有什么收获?二、内容研讨1、默读课文找出重点词语或答案把它画下来。
2、谁来回答第一个问题,在第几自然段,画的重点词、句是什么?板书决定开垦。
3、于是,父亲在哪开垦菜园?他是怎么样做的呢?指名读第二自然段父亲做了什么找出来读一读,出示“每天天色未明,~~回家来。
”再读这句话,你体会到什么?想象父亲每天早出晚归具体做些什么?板书细心翻土。
带着你的体会再次读这句话。
4、父亲不仅是一个勤劳的人,还总结出许多种地的道理,给我许多人生感悟,想知道吗?指名读三、四自然段。
再读父子的第一次对话,我为什么对土地表示怀疑?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借助书中图来思考这块黄土地你想到哪个词?(贫瘠)反义词?。
要读出儿子什么样的语气?(怀疑)父亲却?(信心十足)指名再读对话,从父亲的回答中你体会到什么?(只要有付出就会有收获。
《父亲的菜园》语文教案
![《父亲的菜园》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68e754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b9.png)
父亲的菜园教学目标1.了解农村生活的情景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及感受力3.让学生体验父爱与家庭情感教学重点1.理解文本中的情感表达2.理解父子温情教学难点1.理解文本中的情感表达和语言美感2.对个人的感情和约束的表达教学过程导入(10分钟)•用幻灯片播放一些乡村生活的图片,引导学生回想乡村生活中与自然共存的情景;•引导学生进行沉浸式听读,通过让学生听一遍文中的内容,并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加深情感感受。
讲解(20分钟)1.读文本:让学生跟读文本,注重节奏感,调整语调、语气,模仿音节强弱和声调起伏;2.分析内容:梳理文章的结构,分析故事的发生、核心情节等;3.解读语言表达,词语解释及情感表达:关注其中的人物性格、家庭情感与父爱温暖等。
讨论(30分钟)1.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文章中的父子情感、乡村生活与人与自然的关系等,让学生从多方面深入分析内容。
2.总结:帮助学生总结归纳讨论中不同小组讨论的收获,形成全局思考。
练习(20分钟)1.角色扮演:让学生选择一个人物角色进行表演,体验情感。
2.书写:让学生书写自己对文章的感受和思考。
作业(10分钟)1.让学生完成一篇1000字的作文,书写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感受、思考。
2.以园艺为主题,缩微小花园。
教学评估1.课堂讨论表现:检查学生分组讨论的表现及收获。
2.角色扮演表演评估:评价学生表演时的语言表达与情感表演。
3.作文评分:评价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是否全面理解文章。
总结本次教学通过对《父亲的菜园》的学习和讨论,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了乡村生活的情景和父亲的爱与关怀。
学生通过沉浸式阅读,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不仅提升了课堂效率,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四年级语文下册:父亲的菜园教学设计(优秀7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父亲的菜园教学设计(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36e7b0f7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59.png)
四年级语文下册:父亲的菜园教学设计(优秀7篇)《父亲的菜园》教案篇一一、教材解析: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写了“父亲”通过艰辛的劳动,在荒凉的的山坡上为家人开辟出一处菜园。
赞扬了父亲执着、勤劳的品质。
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了因新修公路失去菜园,父亲决心开一块菜地,重点描写了开荒、填土和育肥,生动细致地描写了“父亲”的言行,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父亲”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二、教学目标:1.借助字典,认识“婴、毅、肿”等8个生字。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并学习父亲的勤劳、自信和执著等品质。
3.学习并积累描写人物言行的语句。
三、教学重难点:1、学生通过勾画、批注、朗读描写父亲言行的句子,从而体会父亲的品质;2、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理解“父亲的菜园”的来之不易和其象征意义。
四、教学方法:谈话法情境创设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五、教学课时:一课时六、课前准备:教学课件七、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读题质疑。
孩子们,咱们都生活在美丽的农村,相信大家都见过菜园吧,说说菜园是做什么用的?你都在菜园见过什么菜?今天老师想请大家一起去一个菜园看看,那会是谁的菜园呢?出示课件,教师板题:父亲的菜园生齐读课题。
二、初步读文,整体感知。
请大家把书本打开让我们一起走进父亲的菜园。
孩子们谁愿意为大家读读课前的导语?明确要求。
教师出示自学要求: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音,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力争把它读通顺。
2、思考父亲是怎样开垦菜地的?3.出示生词:婴儿、坚毅、可怖、红肿、榨干、诱人、箢箕、铁锨、莴笋、气馁、信心十足、憋急了、荒凉的山坡、贫瘠的土地、狰狞的岩石、可怖的岩石三、研读课文,感悟品质。
父亲是怎样开垦这块菜地的呢?请大家快速地读课文,找一找描写父亲开垦菜地的言行的句子,并在旁边写一写你的感受或体会。
出示课件:1.第三自然段,通过“每天?就?直到?才”写父亲通过一个星期起早贪黑地劳动,才开出了三四分的黄土地。
生说体会我体会到父亲的勤劳教师板书:勤劳。
父亲的菜园教学设计(优秀8篇)
![父亲的菜园教学设计(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f934fb59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c7.png)
父亲的菜园教学设计(优秀8篇)《父亲的菜园》语文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认识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受并学习父亲的勤劳和执著。
3、积累并学习描写人物言行的语句。
教学重难点学习描写人物言行的语句。
课前准备1、文字幻灯片。
2、补充阅读材料。
教学过程读题设疑,整体感知1、(板书课题:父亲的菜园)读一读,大胆推测一下,为什么叫《父亲的菜园》?2、到底谁的推测正确呢?让我们快速读课文。
初步阅读,读通课文1、轻声读课文,注意生字读音,遇到难读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2、出示生词,指准确:婴儿、疑惑、坚毅、平坡、边缘、可怖、红肿、榨干、荒凉、诱人、信心十足、似信非信、疑惑不解。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件什么事。
研读,体会人物1、默读课文,思考为什么叫《父亲的菜园》,圈画批注,看你能找到几条原因。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a、父亲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在山坡上开出了一块作为菜园的基地。
b.当暴雨冲走泥土后,父亲一筐筐挑土,靠自己的双手“创造”了一块新菜园。
c、为了育肥土地,把自己的劳动成果——豌豆翻进土里,侍候,使土地变得肥沃,让全家人拥有了一个四季常青的菜园。
4、在同大自然搏斗中,古有愚公移山,今天,这位普通的农民以同样的在荒凉的山坡上创造了一块菜园。
请你用自己的话夸夸这位父亲。
(如,您的身上有一种百折不挠的,没有土,没有肥,您都想办法解决,真了不起。
做任何事如果都像您一样,不达目的不罢休,肯定会取得成功。
您下定了决心就不辞劳苦地付出,这种值得我们学习。
您虽然平凡,却有一种伟大的,才创造了荒凉中的奇迹)5、父亲虽然是一位普通的农民,但他身上那种执著、坚持不懈的却值得我们所有入学习。
下面就请同学们任选一段你认为最能体现父亲这种的段落,练习有感情朗读,并读听。
探究写法1、作者是如何写出父亲的这种的?(典型事例,具体描写人物的言行)2、拓展阅读《两根指头的声音》。
《父亲的菜园》教案设计篇二《父亲的菜园》是一篇略读课文,重点在学生自读自悟。
语文教案《父亲的菜园》(精选)
![语文教案《父亲的菜园》(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1f290b5b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7c.png)
语文教案《父亲的菜园》(精选)《父亲的菜园》是一篇描写父爱和教育意义的文章。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对文章的阅读理解、词汇学习和写作技巧的培养。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篇课文《父亲的菜园》。
本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作者的父亲在艰苦的环境下,坚持种植菜园,用自己的辛勤劳动给予作者深刻的教育。
文章描写了父亲在陡峭的山坡上开垦菜园的艰辛过程,以及作者在这个过程中对父亲的误解和抱怨。
作者通过自己的努力种植蔬菜,体会到父亲的辛苦和无私的爱。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理解父亲在艰苦环境下坚持种植菜园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勤奋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难点:学会生字词,理解父亲在艰苦环境下坚持种植菜园的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课文朗读录音。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盒。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父亲在菜园劳作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见过农民伯伯种植蔬菜吗?他们种植蔬菜的过程是怎样的?2. 课文朗读(5分钟)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停顿和重音。
教师适时指导,纠正发音错误。
3. 学习生字词(10分钟)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内容(10分钟)学生分段阅读课文,回答问题:父亲在什么环境下种植菜园?他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5. 讨论与思考(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父亲在艰苦环境下坚持种植菜园的意义是什么?作者在这个过程中有什么感悟?6. 写作技巧指导(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写作结构,讲解描写方法,如景物描写、动作描写等。
7.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运用生字词和写作技巧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父亲的菜园》教学设计精选五篇
![《父亲的菜园》教学设计精选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759bcb22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2e.png)
《父亲的菜园》教学设计精选五篇父亲的菜园教学设计篇一教学要求1.理解说文内容。
2.了解父亲是在什么情况下开垦菜园。
3.从描写父亲言行的词句感受父亲的勤劳、坚强。
重难点、关键从描写父亲言行的词句感受父亲的勤劳、坚强。
课时划分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1.解题:“父亲的菜园”就是父亲种莱的园子。
2.看到题目,大家会想到什么?(这菜园在什么地方?这菜园种得怎么样?这菜园里种了什么?为什么要叫父亲的菜园,而不叫我家的菜园?)二.学文。
1.自学二类生字,通读课文。
2.根据提示,自学课文。
3.畅谈自身读懂的内容。
1)学生发言。
我读懂课文讲的菜园是我父亲在山坡上新开辟的。
因为修路,我家失去了菜园,父亲又花了很多精力开辟了新的菜园。
父亲看到我们没有菜吃才去开辟了这个菜园。
父亲开这个菜园花了很多时间,很辛苦。
父亲新的菜园曾被暴雨冲坏,让父亲没有气馁,又坚持开了下去。
父亲很精心地伺候出这个菜园。
这个菜园被父亲伺候出一片诱人的翠绿。
2)学生讨论、解决后师归纳。
①因为普遍的农家能吃的菜只有新鲜的蔬菜,没有蔬菜就只剩下了饭,如何下咽?就等于婴儿断了奶。
这个比喻句说明新鲜蔬菜对于农家很重要。
②因为山坡上没有整块的地,又都是石头,没有人开过这个山坡,而父亲要去开,因此全家人感到很惊讶,以为父亲在做一件不可能的事。
③父亲翻豌豆的目的是为了给土地增肥。
④我憋着尿是为了给土地增点肥,说明父亲抓住一切可以增肥的机会,说明父亲爱这块菜园。
5.画出描写父亲的句子。
1)父亲坚毅地说:“我们去开荒!”2)父亲扛着锄头、苑箕上山去,直到傍晚,才挑着一担柴草回家里。
3)父亲正在吃饭,把碗一丢,抓起锄头冲进了暴雨中。
4)父亲没有气馁,他在坡地的边缘砌了一道高高的墙,再从山脚下把土一筐筐挑上去,……5)父亲的双肩红肿,脚板也磨起了泡。
6)看看新开辟的园子,父亲笑了。
7)父亲在他的新菜园里,种上了豌豆。
8)父亲摸摸我的后脑勺,信心十足的说:“当然能!”9)父亲却把那一片豌豆全翻在泥土里。
四年级语文下册《父亲的菜园》教案、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下册《父亲的菜园》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7e5cb56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da.png)
1.情感目标:通过学习《父亲的菜园》,使学生感受到亲情的伟大和生活的美好,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亲情意识。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学会珍惜和感恩。
2.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粮食的观念,教育学生要关爱自然、保护环境。通过课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努力付出才能收获美好的成果,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关注菜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圈出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感受父亲对菜园的情感。
(3)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4)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课文的重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3.词语运用:从课文中选择5-10个优美词语,要求学生用这些词语造句,并解释句子中所表达的意义。通过此作业,加强学生对课文词语的记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家庭作业:设计一份针对课文知识点的练习卷,包括填空、选择、简答等题型,让学生在家完成。此作业旨在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5.探究任务:鼓励学生利用周末时间,观察并记录父亲在家庭中的辛勤付出,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此作业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父亲的辛勤劳动,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四年级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对家庭、亲情等主题具有较强的共鸣。通过学习《父亲的菜园》,学生可以更好地体会亲情、劳动和自然的美好,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4.学习方法: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方面已有一定的基础,但在实际操作中,仍需教师引导和鼓励,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1.知识层面: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生字词掌握能力,但部分生僻字词还需教师引导学习。在理解课文内容方面,学生能够把握文章的大意,但对细节的理解和情感的体会仍有待提高。
语文《父亲的菜园》教案
![语文《父亲的菜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8c559d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50.png)
语文《父亲的菜园》教案《父亲的菜园》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的内容,学习父亲不怕辛苦和困难、坚持不懈的好品质。
2 懂得想要获得成功,必须勇于克服困难,坚持努力。
3 自学生字和新词,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1、能抓住描写父亲言行的词句,体会它的作用。
2、学习从课文内容理会思想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1、同学们都去过素质教育基地,在那里,我们很多同学都尝试了种白菜,挖红薯。
也许�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8课《父亲的菜园》,体会种菜的辛劳。
2、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你们喜欢的读书方法朗读课文。
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自己查找工具书解决;遇到读不通的句子,反复读读。
再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2、检查自学情况。
通过自学,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1)出示生字课件,认读、组词、注意写法。
狰狞炒伺蚯蚓2)课文主要讲了什么?(父亲不怕艰难险阻,开垦自己的菜园,在付出艰辛劳动之后,终于使一块贫瘠的荒地变成了翡翠似的菜园。
)板书:贫瘠的荒地翡翠似的菜园。
三、明确目标,体会思想。
1、读阅读提示,看看有几个要求。
2、结合阅读提示,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在小组内学习,要求每位同学都发表自己的意见。
3、汇报学习情况。
(1)学生汇报,各小组成员补充。
(2)老师出示多媒体:(朗读下列句子)○1 父亲坚毅地说:“我们去开荒!”○2每天天还没亮,父亲就扛着锄头、箢箕上山去,直到傍晚,才挑着一担柴草回家来。
○3父亲正在吃午饭,把碗一丢,,抓起锄头冲进了暴雨中……○4父亲……,信心十足地说:“当然能!”○5父亲说:“我们不能光顾眼前。
也真难为了这片荒地,它是拼了命才养出这片豌豆来的。
就这样榨干它,以后就别想吃瓜吃菜了。
这一季豌豆就用来肥土吧。
”(从这些淳朴的言行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父亲那坚持不懈,面对困难毫不气馁的精神以及作为一位父亲的责任心是多么的强)板书:不怕困难坚持不懈4、出示多媒体:说说你对下面几个句子的理解1)没有了新鲜蔬菜,对一个普通的农家来说,就像婴儿断了奶。
语文《父亲的菜园》教案(精选12篇)
![语文《父亲的菜园》教案(精选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a059d423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9a.png)
语文《父亲的菜园》教案语文《父亲的菜园》教案(精选12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父亲的菜园》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父亲的菜园》教案篇1我说课的内容是《父亲的菜园》,分六个环节来完成。
一、说教材《父亲的菜园》是人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是略读课文,记叙了父亲通过艰辛的努力,在一片荒凉贫瘠的山坡上为家人开垦一块土地,使它成为“我家”菜园的事,赞扬了父亲勤劳、执著的。
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在本单元中选入这篇课文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让学生学习父亲认准目标,不懈努力的精神;二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结合我班学生实际,我指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认识8个生字。
2、方法学习并积累描写人物言行的语句。
3、情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并学习父亲的执著和勤劳的精神。
二、说教材的重点难点理解“父亲的菜园”来之不易和其象征意义,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三、说教法和学法四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能够独立的思考一些问题,根据教材的特点,除了运用最基本的四步探究教学以外,我拟定以下教法:读中感悟法,让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句子来感悟父亲的执著和勤劳的精神。
比较法,边读边与自己的父亲进行对比,感悟每个父亲的不易。
此外还有以读代讲法等多种教法相结合。
四、说教学准备生字卡五、说教学流程我的教学流程共有五个环节第一环节: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家谁种着菜园呢?在什么地方,种了些什么?是啊,有菜园真好,是你们的父母亲为你们开辟的,就有这样一位父亲,不仅给家人了一片碧绿的菜园,还让子女获得了一种人生精神,是什么精神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父亲的菜园,来感受这种精神。
板书课题。
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创新和进取的精神,对课文的质疑是学生懂得在思考中学习,在问题中学习。
《父亲的菜园》语文教案范文
![《父亲的菜园》语文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c625ae7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3d.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父亲的菜园》语文教案范文年级:小学四年级学科:语文课时:2课时教材版本:人教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巩固并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父亲的形象,学会欣赏和赞美。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分析课文结构,品味文章的语言。
(2)学会从细节中把握人物形象,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父亲勤劳、坚毅的品质,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
(2)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好,懂得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通过课文学习,感受父亲的品质,培养感恩情怀。
2. 教学难点:(1)分析课文结构,品味文章语言。
(2)从细节中把握人物形象,学会欣赏和赞美。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菜园的认知,激发兴趣。
(2)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引发学生好奇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找出生字词,互相交流学习。
3. 合作讨论:(1)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品味文章语言。
(2)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文解析:(1)引导学生从细节中把握父亲的形象,学会欣赏和赞美。
(2)教师讲解生字词,巩固学生记忆。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1)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唤起记忆。
2. 深入学习:(1)学生朗读课文,感受父亲的形象。
(2)学生分享自己对父亲的赞美之情。
3.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好,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2)教师举例说明,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怀。
4. 课堂练习:(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题。
(2)教师批改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父亲的菜园》教案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父亲的菜园》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1cb0456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9c.png)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父亲的菜园》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习生字词,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理解课文表达的情感,感受父亲对菜园的热爱。
2.过程与方法:通过问题引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
感受家庭亲情,学会感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对菜园的深厚感情。
学习生字词,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句,感受其表达效果。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2.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父亲的菜园的文章,看看作者是如何描绘父亲的菜园的。
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纠正发音错误。
三、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跟读,注意读音和书写。
2.学生组内交流,讨论生字词的意思和用法。
四、理解课文内容1.教师提问:课文主要讲述了什么?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引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深入学习课文,感受父亲对菜园的深厚感情。
二、深入理解课文1.教师提问: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父亲对菜园的热爱?三、学习课文表达方法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比喻句,体会其表达效果。
2.学生举例说明比喻句的作用。
四、小组讨论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课文给你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2.学生分组讨论,汇报讨论成果。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六、作业布置1.抄写生字词,巩固记忆。
2.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第四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前几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引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进行实践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二、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场景,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法进行描绘。
2.各组展示成果,其他学生评价。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
四、课堂小结2.学生回顾所学,巩固记忆。
父亲的菜园的教案
![父亲的菜园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4fe237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4e.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父亲的菜园》精品教案适用年级:小学四年级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父亲的菜园》这篇课文,了解父亲在艰苦环境下努力耕种的故事,感受父爱的伟大。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粮食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父亲的努力和付出。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中的情感线索。
2. 激发学生对劳动的尊重和热爱。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教师播放《父亲的菜园》课文音频,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故事情感。
2. 学生自读课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大意。
3. 讲解课文教师讲解课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父亲的努力和付出。
4. 讨论交流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第二课时:1. 复习回顾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 情感体验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情景剧表演,体验父亲耕种的过程,感受父爱的伟大。
3. 实践活动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体验劳动的乐趣。
三、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2. 学生在讨论交流中的表现。
3.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情况。
四、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课文内容,以及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五、教学资源1. 课文音频《父亲的菜园》2. 相关图片、视频资料等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播放课文音频、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2.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情感体验:通过情景剧表演等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故事中的情感,进一步感受父爱的伟大。
4. 实践活动: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将所学内容付诸实践。
七、教学准备1. 准备课文音频、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四年级下册《父亲的菜园》语文教案
![四年级下册《父亲的菜园》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4e6437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8a.png)
四年级下册《父亲的菜园》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习并掌握的生字词。
能够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学会通过抓关键词、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理解课文。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父母,尊敬父母的思想感情。
培养学生勤奋学习,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原文:父亲爱种菜,母亲爱吃他种的菜。
为了满足母亲的愿望,父亲决定在山地种菜。
他辛苦耕耘,不怕困难,终于在山地种出了美丽的菜园。
2.2 生字词:辛苦、耕耘、山地、美丽、愿望、满足2.3 重点句子:"父亲爱种菜,母亲爱吃他种的菜。
""为了满足母亲的愿望,父亲决定在山地种菜。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习并掌握生字词。
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
3.2 教学难点:理解父亲为什么要在山地种菜。
理解课文中表达的父母之间的深厚感情。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使用图片、卡片等教具,帮助学生记忆生字词。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故事引入,引起学生对父亲的兴趣。
5.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5.3 讲解与讨论:讲解生字词,解释重点句子的意思。
引导学生讨论父亲为什么要在山地种菜。
5.4 巩固练习:进行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5 总结与拓展: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强调父母之间的深厚感情。
拓展学生对父母的爱和尊敬的思考。
第六章:教学评估6.1 评估内容: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年级语文《父亲的菜园》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父亲的菜园》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bf605f4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b6.png)
教学内容:四年级语文《父亲的菜园》教学目标:1.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责任感。
2.理解故事情节,感受故事情感。
3.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情感。
2.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阅读理解、口语表达等方面。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对于家庭的责任感和体会对家庭成员的关心。
教学准备:1.教材《父亲的菜园》2.教学图片或PPT3.录音设备4.绘本或故事书籍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父亲的菜园》的录音或呈现教学图片,让学生观看,并询问学生他们对于父亲的菜园有什么看法,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
1.讲述故事情节教师简要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包括父亲辛勤耕种的菜园、母亲的病情、姐姐出嫁等内容,让学生了解整个故事的背景。
2.学习生字教师解释故事中一些生字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
3.阅读故事三、讨论与思考(15分钟)1.讨论问题教师根据故事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例如:父亲为什么每天都花时间在菜园里?母亲生病后,家庭成员怎么样共同努力?2.角色扮演学生可以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扮演故事中的父母和姐妹,展现他们之间的关系和情感。
四、读后感(15分钟)1.学生展示学生可以选择一段文字或图片,展示自己对于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2.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于故事的理解和感受,交流彼此之间的看法。
1.口头表达学生进行口头表达,综合评价故事的内容、教训和对家庭的看法。
2.绘画创作学生可以根据故事情节进行绘画创作,展现他们对于故事的理解和想法。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请学生写一篇日记,描述自己为家庭成员做了一件好事的情景,并在作业本上画一幅插图。
七、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学生的表现和收获。
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于家庭的重要性和责任感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故事和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责任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教案《父亲的菜园》
![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教案《父亲的菜园》](https://img.taocdn.com/s3/m/0e980770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9d.png)
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教案《父亲的菜园》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父亲的菜园》这篇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会父亲热爱劳动、乐于奉献的精神;3.引导学生通过实践体验,感受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的精神;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实践体验,感受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有关蔬菜种植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蔬菜种植的基本知识和技巧,从而引出课题《父亲的菜园》。
2.知识点讲解(1)教师介绍课文背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拮据、弥补、伺候、伺候”等重点词句的意思。
(2)教师让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学生的发音,并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等形式,让学生体会父亲的精神和情感。
(4)针对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和理解不到位的地方,教师进行讲解和补充说明。
3.实践活动(1)教师安排学生到学校的菜园进行参观,让学生了解蔬菜种植的过程和方法。
(2)教师安排小组实践活动,让学生合作种下一棵蔬菜,并记录下蔬菜生长的过程。
4.课堂练习和作业布置(1)教师安排课堂练习题,例如:根据课文内容填空、选择题等;(2)教师布置课后作业,例如: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参与的蔬菜种植经历等。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蔬菜种植的相关知识;2.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语言表达能力;3.采用分角色朗读的形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中的人物性格和情感。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课堂练习:教师安排课堂练习题,例如填空题、选择题等,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重点词句的掌握;2.小组实践活动:教师评价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动手能力,并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和纠正;3.作业布置:教师布置课后作业,例如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参与的蔬菜种植经历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父亲的菜园》教案四年级下册语文《父亲的菜园》教案(一)【设计理念】本设计把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上,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阅读活动中,去理解和感悟“父亲”的精神。
按照“提出疑问—梳理问题—自己探究—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组织学习,把朗读课文、交流感受整合在思考与解决问题中,发展学生语言和思维。
【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新词;2、学习从课文内容体会思想的方法;想像父亲遇到的困难和怎样克服的。
学习父亲不怕艰辛和困难、坚持不懈的好品质。
3、有感情的读文。
知道要想获取成功必须勇于克服困难,坚持努力奋斗的道理。
重点难点:能抓住描写父亲言行的句子,体会他的作用。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教具准备:常规、挂图【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第一课时一、亲情导入,激发情趣象征或托物言志;文章借“聚为一股,齐心协力地朝狭槽里奔涌喷吐”、“每一滴水珠,每一朵浪花都不分彼此,都争先恐后”、“前仆后继地、毫不间歇也毫不犹豫地继续疯狂朝前”等生动可感的壶口水流形象,象征了人们团结一致、视死如归、勇往直前的豪情壮志。
1. 同学们都见过菜地,院子里的小块平地可以开垦成菜地,田里的菜地又大又平,分成一畦一畦的。
你觉得在山坡种地会有问题吗?(学生发表看法)2. 一位极其普通的农民,为家人开出了一块菜园,但子女收获的绝不仅仅是四季的蔬菜,而是一种人生精神。
是什么精神呢?3. (板书课题:父亲的菜园)读一读,大胆推测一下,为什么叫《父亲的菜园》?到底谁的推测正确呢?让我们快速读课文。
[设计意图]用动情的语言,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十分亲切自然,有水到渠成之妙。
推测课题,设置悬念,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4. 出示提纲,指导自读(1)初步阅读,读通课文"真功"就是实力,因为我们不任命,不自卑,刻苦训练,每走一步都咬紧牙关,踏踏实实,所以才会有这种真功。
①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生字读音,遇到难读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练习读正确,读流利。
②在父亲开垦菜园的过程中,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把这样的语段画出来,并在空白处写出自己的想法。
(2)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件什么事。
[设计意图]自学提纲中的方法提示,犹如沙漠中的路标,夜航中的罗盘,为学生指明了思考的方向,告诉学生应该怎样读,减轻了学生阅读时的负担。
二、提出疑问,梳理问题1. 同桌之间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件什么事。
2. 读第一、二节。
思考为什么要开垦新菜园?3. 父亲要开垦新菜园家人态度如何?用一个词语来说明,父亲的态度如何?也用一个词语来说明。
4. 哪部分具体介绍了父亲开垦菜园的过程?他遇到什么困难?是怎样克服的?(学生默读,在书本上批注)5. 思考为什么叫《父亲的菜园》,圈画批注,看你能找到几条原因。
(同桌或小组内交流。
)6. 全班讨论,理清课文的思路。
①父亲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在山坡上开出了一块作为菜园的基地。
②当暴雨冲走泥土后,父亲一筐筐挑土,靠自己的双手“创造”了一块新菜园。
③为了育肥土地,把自己的劳动成果──豌豆翻进土里,精心侍候,使土地变得肥沃,让全家人拥有了一个四季常青的菜园。
[设计意图]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此环节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抓住问题来阅读思考和感悟,极大地方便了学生的资助学习和探究。
三、合作探究,初步感悟1. 指名读课文。
注意读的正确流利有感情。
2.出示生词,指导读准确:婴儿、疑惑、坚毅、平坡、边缘、可怖、红肿、榨干、荒凉、诱人、信心十足、似信非信、疑惑不解。
3. 联系上下文,指导理解词语。
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
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呀!织,织,织,织呀!”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坚毅:坚定有毅力。
文中指在山区找一块菜地是相当困难的,家人都觉得不可能,面对家人的疑惑,父亲却非常有信心有决心。
狰狞:面目凶恶的样子。
文中指父亲刚开出的菜地,被暴雨冲走泥土,露出了无法种植的岩石。
气馁:失掉勇气和信心。
贫瘠:土地薄,不肥沃。
疑惑不解:心里不明白,不理解。
4. 讨论感悟,指导理解句子。
①我们不能光顾眼前,也真难为了这片荒地,它是拼了命才养出这一片豌豆来的。
就这样榨干它,以后就别想吃瓜吃菜了。
这一季豌豆就用来肥土吧。
父亲的对这片来之不易的土地不仅了解,而且热爱,用“难为”和“拼了命”,说出了这块菜地的贫瘠与荒凉,所以父亲才不顾眼前利益,决定把这一季豌豆翻进土里,育肥土地。
②远远望去,父亲的菜园就像一块碧绿的翡翠,嵌在荒凉的山坡上。
这句话形象地写出这块菜地经过父亲的精心伺候后,由原来的贫瘠变得土质肥沃,菜蔬茁壮,与周围荒凉的景色相比,就像一块碧绿的翡翠。
这正是父亲坚持不懈的成果。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点词语和句子,便于从整体上把握理解课文,扫清了感悟体验的障碍。
四、交流感悟,解决问题1. 全班交流,体会人物精神师生共同交流最受感动的语段,教师指导学生朗读。
a.第三自然段,通过“每天……就……直到……才”写父亲通过一个星期起早贪黑地劳动,才开出了三四分的黄土地。
b.第五自然段,“从山脚下把土一筐筐地挑上去”,为了填土,父亲累得双肩红肿,双脚起泡,靠自己的身体,在岩石之上创造了一块菜园。
c.第八自然段,育肥时父亲的一段话,表明了父亲对土地的了解和热爱,目光长远,不贪图眼前利益。
2.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从父亲的身上得到了什么?(如,执著的精神,坚忍不拨的毅力,不服输的性格,勤劳,为了理想竭尽全力地付出等)3. 结合学生的句子谈谈哪些话语很感人?原因是什么?注意抓住动词。
4. 经过父亲的努力结果如何?5. 读了课文你受到什么教育?在同大自然搏斗中,古有愚公移山,今天,这位普通的农民以同样的精神在荒凉的山坡上创造了一块菜园。
6. 下面就请同学们任选一段你认为最能体现父亲这种精神的段落,练习有感情朗读,并读给大家听。
7. 探究写法;作者是如何写出父亲的这种精神的?(典型事例,具体描写人物的言行)8. 请你用自己的话夸夸这位父亲。
(预设如:您的身上有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没有土,没有肥,您都想办法解决,真了不起。
做任何事如果都像您一样,不达目的不罢休,肯定会取得成功。
您下定了决心就不辞劳苦地付出,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您虽然平凡,却有一种伟大的精神,才创造了荒凉中的奇迹)[设计意图]对现有的文本进行“活化”处理,能化静为动,引导学生讨论,让文本走进学生的生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悟。
挖掘文本中知识、言语、情感等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的契合点,引导学生交流探究所悟,对现有的文本进行“活化”处理,使学生在喜闻乐见中学习课文的语言,体会人物精神。
五、布置作业1. 积累语言:选择你最受感动的语段摘抄下来。
2. 学习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赞美爸爸的话四年级下册语文《父亲的菜园》教案(二)【设计理念】《父亲的菜园》用散文诗般的语言,讲述了父亲在荒凉的山坡上重开菜园所付出的艰辛。
教学这一课,主要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抓住课文具体描写父亲言行的语句,在合作交流中感悟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情感,在激情朗读中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融语言文字训练于课堂教学的始终,让荒凉山坡上的一块碧绿的翡翠永驻学生的心田。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婴、毅、筐、怖、肿、憋、诱”这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品析重点词句,感悟父亲的勤劳和执著。
4、积累本课具体描写父亲言行的语句。
【教学重难点】在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品析词句,感受父亲的菜园来之不易,感悟父亲的勤劳和执著。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原来,汉字是那么奇妙,小小一笔,整个句子或段落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文中这些人都是因为没有熟练掌握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才闹出笑话的,实在是不应该。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清爽、吟诵、唱和、陡峭、挺拔、身躯、精致、蕴含、奥秘、侠客、德高望重、俯身凝望、津津有味、别有深意”等词1、导语:同学们,有这样一位父亲,他在失去菜园之后,又在荒凉的山坡上重开了一块地,而他的子女从中收获的不仅是一年四季翠绿的蔬菜,还收获了更为宝贵的东西,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立足文本,给学生设置悬念,引起学生的阅读期待和探究文本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引读:同学们都想知道文中这位父亲的子女还收获了什么更为宝贵的东西,下面请大家自由读读课文,看看你自己能否找到答案。
多媒体出示自学提示:(1)自由读课文,要读准生字字音,读通句子,难认难读的词句要多读几遍。
(2)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同桌交流读书要求和对课文的初步感受。
3、指名汇报: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设计意图: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带着问题初读课文,使学生养成读有所思,读有所求,读有所获的读书习惯,以达到快速感知文本的目的,为探究文本,走进文本做好铺垫。
)三、指导自主探究1、师启发:课文主要写父亲在失去菜园之后又新开一块菜地的过程,新开的菜园明明是我家的,可课题却为什么叫《父亲的菜园》呢?2、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自主探究。
多媒出示读书方法:(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具体描写父亲言行的语句,在感受深的地方写下自己的体会。
(2)遇到不懂问题,可以提出疑问,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3、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读书体会,解决疑难。
(阅读课文的教学重在读书方法的引导。
从课题入手,设置疑问,激发学生走进文本的欲望,使学生在自主探究、深入体会、提出疑问的基础上合作交流,对文本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考,以达到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目的。
)四、引导点拨,体会情感。
1、师:课题为什么叫“父亲的菜园”?通过你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从文中找出答案吗?2、汇报读书心得学生可能从这几个方面来汇报交流;(1)新开的菜园是父亲辛勤劳动的结果,它浸透着父亲的勤劳,所以课题叫“父亲的菜园”。
细细的,弯弯的,象眉毛。
月亮姑娘长胖了一点,好象弯弯的镰刀。
月亮姑娘又长胖了一点,弯弯的象只小船。
裁缝师傅看到月亮姑娘变得圆圆的,象一只圆盘一样。
师: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生:每天天还没亮,父亲就扛着锄头,挑起箢箕上山去,直到傍晚,才挑着一担柴草回家来。
师:你把这句话再读一读,看看哪些词最能体现父亲的勤劳。
生:(朗读)天还没亮,直到傍晚……师:是啊,正因为父亲的勤劳,才使我家又重新拥有一块菜地,这是——父亲的菜园。
(指导朗读这句话,学生齐读)(2)父亲在新开的菜园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没有气馁,正因为他那种坚持不懈的品格,使他克服困难,终于开出了一块新的菜园。
师:父亲在开辟菜园时遇到了什么呢?他又是怎样做的?生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师引导学生反复诵读,结合重点词句体会父亲的执著,才使我家能享受一年四季的翠绿,这块菜园怎能不是——父亲的菜园?(3)父亲不但开辟了菜园,而且懂得怎样去呵护菜园,使它能更好地,长久地为我家提供一年四季翠绿的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