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_鼓乐铿锵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五节 鼓乐铿锵》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2019必修音乐鉴赏
《鼓乐铿锵》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通过对各种鼓乐的学习,了解鼓乐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掌握鼓的基本演奏技巧,能够独立演奏简单的鼓曲。
3. 培养对鼓乐的兴趣,增强音乐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学习各种鼓的演奏方法,掌握鼓的基本技巧。
2. 难点: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演奏中,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三、教学准备:1. 准备各种鼓乐器,包括手鼓、架子鼓等。
2. 准备相关的音乐视频和图片,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鼓乐文化。
3. 提前录制一些简单的鼓曲,供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演奏。
4. 安排适当的练习时间,让学生有机会实践所学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首先通过播放不同风格的鼓乐视频,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鼓在其中的作用。
然后简要介绍鼓的种类和其在音乐中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课程内容做好铺垫。
2. 新课讲授:a. 节奏感知:通过播放不同鼓乐片段,引导学生感受节奏的变化,并尝试用自己的方式模拟。
b. 鼓的演奏技巧:介绍鼓的基本演奏技巧,如单跳、双跳、滚奏等,并通过示范和模仿让学生初步掌握。
c. 鼓曲创作:引导学生尝试将所学技巧应用于简单的鼓曲创作,培养其音乐创作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节奏感知、技巧学习和鼓曲创作,使学生全面了解鼓的演奏方法和音乐创作能力。
3. 实践操作:为学生提供鼓及相关乐器,进行实际操作和表演。
可分组进行,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和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增强其自信心和表演能力。
4. 反馈与评价:请学生对自己的表演进行自我评价,然后教师进行点评和反馈。
可邀请其他学生参与评价,共同讨论和分享经验。
设计意图:通过反馈和评价,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为后续学习提供参考。
同时,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分享也可以促进学习氛围的营造。
5. 拓展延伸:介绍更多种类的鼓及其在音乐中的应用,鼓励学生课下继续探索和学习。
高中音乐_鼓乐铿锵《滚核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鼓乐铿锵》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通过聆听作品《滚核桃》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打击乐器,一同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想象了乐曲所表现的生活内容,了解乐曲的表现方法。
二、教学难点:在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理解乐曲的音乐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滚核桃》头部、身部、尾部的主干节奏的演奏方法,一同体验音乐带来的音乐情绪。
三、教学内容安排:1、聆听《滚核桃》这部音乐作品,引导学生参与打击乐器的艺术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体验演奏打击乐的乐趣。
2、了解作品的演奏技巧,通过演奏鼓的不同部位表现了核桃发出不同的声音,展现了不同的劳动场景。
3、老师编排的精简版的《滚核桃》学生自己完整演奏。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课。
同学们好,请坐。
请同学们看老师带来的什么乐器?——鼓请问同学们鼓属于哪一类演奏乐器?-------打击乐器鼓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用途呢?出现在那些场合?鼓乐队、赛龙舟、闹元宵、结婚庆典、过年时,都是体现热闹的欢快的一些场面。
可见鼓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
鼓是一件历史比较悠久的打击乐器,早在原始社会就已经有了,到了汉朝兴盛起来,最早鼓不只是乐器,它还可以用来祭祀、狩猎、征战、报警、报时,随着时代的发展,明清以来,鼓在曲艺方面越来越显现它的独特魅力,比如民族乐队、,民间器乐合奏、各种歌舞、曲艺、喜庆的活动中都离不开鼓这件乐器。
鼓的种类有繁多,同学知道的有哪些鼓呢?------非洲鼓、军鼓、腰鼓、架子鼓、战鼓、大鼓、花盆鼓、点鼓、定音鼓等等很多,还有我国少数民族都有他们自己的民族鼓;比如:傣族的象牙鼓、瑶族长鼓、朝鲜族长鼓、壮族的蜂鼓、新疆手鼓等等。
那么今天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国的传统打击乐器,一同感受鼓乐带来的震感力量。
——鼓乐铿锵(二)授课今天咱们了解这么鼓,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面鼓,大家一起来看一下这面鼓的结构,老师击打鼓面、鼓梆、鼓钉、鼓边、鼓身、鼓槌接下来咱们就来欣赏降州鼓乐滚核桃,大家带着三个问题来聆听思考,1、演奏方式有哪些?2、音乐情绪是怎样的?3、音乐描绘了怎样的一个场景?欣赏完同学们都听得非常认真,哪位同学能告诉我,演奏方式有哪些?------同学回答老师总结:1、敲击鼓面,2、敲击鼓梆,3、刮击鼓钉,4、敲击鼓槌,5、闷击,6、双手交替敲击鼓梆提问:1、哪位同学能够告诉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呢?--------同学回答2、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呢?-------同学回答老师总结:老师想到了画面也是这样的:又是一年丰收的季节,农民怀着无比西苑的心情采摘、晾晒和储藏这些成熟的核桃时那种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艺术家们在提炼生活的过程中通过敲击鼓的不同部位来模拟了核桃发出不同的声音,那同学们认为敲击鼓面(老师敲击,拿出核桃)是发出核桃的什么声音--------核桃滚落、倒落的声音。
《第六节 鼓乐铿锵》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鼓乐铿锵》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鼓的基本敲击方法,理解鼓在音乐中的重要角色。
2. 学会欣赏鼓乐作品,感受鼓乐所传达的情感和音乐韵律。
3.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鼓的基本敲击技巧,理解鼓在音乐中的运用。
2. 教学难点:将鼓乐与相关文化背景相结合,深入理解鼓乐的内涵。
三、教学准备:1. 准备鼓、鼓棒、音乐CD等相关教具。
2. 制作PPT课件,展示鼓乐的相关知识和文化背景。
3. 选定一首适合教学的鼓乐作品,如《鼓乐铿锵》。
4. 安排小组活动,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实践机缘。
四、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课前播放《步步高》音乐,请学生尝试用动作或乐器为音乐节奏进行伴奏。
(二)导入新课1. 播放鼓乐片段,请学生欣赏并分辨出片段中出现的鼓的种类。
2. 揭示课题,请学生谈谈听到鼓乐后的感受。
(三)新授教学1. 学习节奏(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1)教师示范拍击,指导手势。
(2)学生分小组拍击,教师巡回指导。
(3)请学生用双响筒为音乐伴奏。
2. 创编鼓点联奏(1)教师出示三种鼓的节奏型,学生用三角板书空,尝试用“喊”的方法与前面学过的节奏进行串联。
(2)小组内进行表演。
(3)挑选具有代表性的节奏,尝试编创一小段鼓点联奏。
3. 练习“啦”声哼唱和即兴表演(1)跟随伴奏轻声模唱,掌握乐曲旋律。
(2)一边唱谱一边进行表演,创编属于自己的鼓乐队。
(四)拓展延伸通过今天的课,你有什么感想?还希望学习哪些鼓的种类和音乐?(五)教室小结播放《鼓乐铿锵》,请学生随着音乐节奏自由表演。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在演奏鼓乐时,能正确应用鼓棒,通过身体各部位的感知来控制鼓点节奏;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演绎出丰富多变的鼓乐风格,提升团队合作能力;3. 学生能理解鼓乐的文化内涵,提升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教案第六节鼓乐铿锵
第六节《鼓乐铿锵》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使学生了解中国打击乐的代表形式及风格特征、初步掌握绛洲大鼓的打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滚核桃》,能够让学生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想象乐曲所表现的生活内容,了解乐曲的表现方法。
学生通过律动的实践活动,体验节奏等音乐要素与情境之间的联系,进而理解创作与欣赏之间的关系,奠定欣赏器乐作品的基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音乐的多元与大同,培养学生对民族打击乐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鼓乐铿锵》是人音版《音乐鉴赏》中第三单元“丰富的民间器乐”第六节的内容。
本课以《滚核桃》打击乐为媒介。
引出我国几种民间器乐的风格与特点。
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我国代表性的民间器乐,本课侧重于认识了解其音乐体裁、演奏形式和风格特征等,进而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民族器乐的风格和演奏方法。
由于小学初中阶段对打击乐有了初步了解,因此本课倾重于认识了解其音乐体裁演奏形式风格特征及社会功能等,进而在鉴赏更多的民间器乐方面能举一反三。
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感受《滚核桃》的音乐风格,了解绛州大鼓的主要演奏技法;2.难点①学习和掌握鼓乐的基本节奏;②为加强学生对头、身、尾的认识,能够顺利的完成老师所编排的音乐小品;③小组合作,完成四声部合奏练习。
四、教学时数一课时。
五、教学方法依据本课的性质及学生实际,我主要采取“启发──引导法”,以实例为线索,结合多媒体课件,采用欣赏、启发、归纳等方法进行教学。
在实例的引导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运用课件现场演示,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并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这样多法并用,即培养了他们分析作品的能力,又启发了学生的思维。
六、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鼓。
七、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欣赏一段鼓乐视频《鼓云龙腾》,请同学们谈谈观后感。
师:通过刚才的短片,同学们肯定感受到了中国鼓,动人心魄的力量。
《第六节鼓乐铿锵》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鼓乐铿锵》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各种鼓的种类和特点。
2. 掌握鼓的基本演奏技巧和方法。
3. 通过鼓乐演奏,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了解各种鼓的种类和特点,掌握鼓的基本演奏技巧和方法。
2. 难点:通过鼓乐演奏,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在演奏中如何运用不同的鼓和节奏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气氛。
三、教学准备:1. 准备各种鼓,包括大鼓、小鼓、手鼓、爵士鼓等。
2. 准备镲、钹等乐器。
3. 准备音乐教材和多媒体教学资源。
4. 安排学生分组,每组选出一名组长,负责组织协调本组活动。
5. 设计课堂教学流程,确保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和有效性。
四、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 课堂常规:课堂纪律,要求同学们认真听讲,积极思考。
2. 师生问好(二)导入新课1. 播放一段节奏强烈的音乐,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出本课时的主题——鼓乐,并简单介绍鼓乐的相关知识。
(三)新课教学1. 欣赏各种鼓乐作品,让学生们感受鼓乐的魅力。
* 课堂活动:学生们尝试通过乐器模拟鼓的音效,加深对鼓的印象。
* 教师给予反馈和指导。
2. 深入了解鼓的种类和特点,包括:* 堂鼓* 架子鼓* 手鼓等3. 教授鼓的演奏技巧,包括:* 如何击鼓* 如何调整力度和速度以产生不同的音效4. 实践演奏:学生分组,分别演奏不同的鼓乐作品,教师指导。
5. 课堂互动:学生们提问,讨论有关鼓的问题,教师给予解答。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对本课时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鼓乐的魅力及其在音乐中的重要地位。
2. 教师鼓励学生们继续探索和学习更多有关鼓的知识和技能。
(五)布置作业1. 要求学生利用网络或图书馆资源,收集更多有关鼓的资料。
2. 鼓励学生尝试在家中演奏鼓乐作品,与家人分享。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鼓乐的基本概念和种类。
2. 掌握不同鼓的演奏技巧和节奏把握。
《鼓乐铿锵》教学设计与反思wrod文档
《鼓乐铿锵》教学设计与反思wrod文档鼓乐铿锵教学设计与反思一、学习目标(一)倾听锦鸡出山、滚核桃及童谣,滋味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想象乐曲所表现的生活内容,了解乐曲的表现办法。
(二)在滋味乐曲的音乐情绪,领会乐曲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掌握“打溜子。
(三)在教师的教导下,学习演唱部分锦鸡出山的节奏谱及童谣的旋律谱,注意北京方言的发音特色。
二、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倾听锦鸡出山、滚核桃、两首轻锣鼓音乐,滋味、体验其音乐情绪,领会音乐内容,引导同学参加打击乐合奏、演唱节奏谱和旋律谱的艺术实践,从中体验其乐趣,了解乐曲的表现办法。
(二)教学难点:把握演唱的准确性和了解、实践打乐的演奏办法。
三、教学内容安排(一)倾听,锦鸡出山、滚核桃两首轻锣鼓音乐作品为重点内容,引导同学参加打乐演奏的艺术实践活动,让同学滋味、体验演奏打击乐的乐趣。
(二)观赏童谣作为次重内容,朴素学唱,了解其创作手法所表现的音乐内容及滋味音乐情绪和充满童趣,诙谐的旋律色彩。
(三)引导同学依据民间口噙子数板,创编打击乐,并在打击乐伴奏下采取实践活动。
四、学习资源(一)充分利用好教材和配套的课件资源,多以视频资料让同学观赏,引导同学对作品的认识和爱好,为学习演练打击乐活动增强乐观参加的热情。
(二)引导同学集、查阅北京民间打击乐作品和音乐文化活动的资料。
(三)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和同学资源,让个别学习打乐器的同学独自或组合表演片段,让同学们直观滋味其效果,以增强同学学习民间音乐的爱好。
(四)引导同学到影剧院听专业团体演出民族民间音乐作品专场音乐会或逢电视上音乐频道民间音乐的专题节目,开同学音乐视野,提升同学对中国民间音乐的情感。
五、学习办法与教导策略建议(一)要注意完整倾听音乐,结合作品引导同学学习相关知识,为准确领会作品内容,有必要演唱部分节奏谱及旋律谱。
如:锦鸡出山中的几个小标题的节奏谱片断;童谣的旋律谱。
(二)注意引导同学参加艺术实践活动,为领会音乐内容的情绪,要适当地引导同学了解打击乐器的演奏办法以及这些办法所表现出来的音乐效果。
《第五节鼓乐铿锵》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19必修音乐鉴赏
《鼓乐铿锵》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通过对各种鼓乐的学习,了解鼓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掌握鼓的基本演奏技巧,包括敲击、轮击等。
3. 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音乐表现力。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学习各种鼓乐,了解鼓的演奏技巧和鼓在音乐中的重要性。
2. 难点:通过鼓乐的学习,培养良好的节奏感和音乐表现力。
三、教学准备1. 准备各种鼓乐的音频和视频资料,包括民族鼓乐、摇滚鼓乐等。
2. 准备鼓棒、鼓垫等乐器,确保教学环境的舒适和安全。
3. 安排合适的时间和地点,以便学生进行小组学习和表演。
4. 提前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对鼓的了解程度,以便针对性教学。
四、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 课堂常规:师生问好2. 播放《鼓乐铿锵》相关视频,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堂1. 介绍鼓的种类和作用a. 鼓的起源与发展b. 鼓的种类(堂鼓、大军鼓、手鼓等)c. 鼓在音乐中的地位和作用2. 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音乐作品《鼓乐铿锵》的背景和主题3. 播放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欣赏(三)新课学习1. 节奏练习:跟随音乐作品,学习鼓的节奏,感受鼓点的重要性和技巧2. 技巧学习:学习击鼓的基本技巧,如手腕抖动、上下敲击等3. 乐器操作:亲手操作鼓,练习击鼓技巧,增强实践能力和自信心4. 音乐作品分析:分析音乐作品中的音乐元素,如旋律、节奏、和声等,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四)实践活动1.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鼓和其他乐器,进行合作演奏练习2. 成果展示:各小组展示练习成果,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力3. 拓展延伸:介绍其他与鼓相关的音乐作品和知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拓展学习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击鼓技巧和音乐作品的特点2. 鼓励学生继续学习音乐,培养兴趣爱好和审美能力。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各种鼓的演奏技巧,能够熟练地进行鼓的演奏。
2. 能够理解并表达鼓乐的情感和意义,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高中音乐_鼓乐铿锵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学习活动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课前播放民族器乐曲《龙腾虎跃》导入:展示课题认识我国的民族乐器分类:1:按照制造材料分:“八音”分类法2:按照演奏形式分:观看《龙腾虎跃》,大致感受一下乐曲的情绪,特别是里面鼓的运用提示学生特别注意一下,说出几种熟悉的民族乐器。
由《三字经》中“八音”引出乐器按照制作材料的划分。
认识民族乐器按演奏形式的划分。
通过学生对民族乐器已有知识经验的掌握,引导学生说出所知道的民族乐器,自然而然的引出课题。
学习我国最古老的乐器分类法,进一步拓展知识。
通过对乐器的分类学习进一步认识各种乐器。
学习活动设计展开︽锦鸡出山︾一:介绍《锦鸡出山》二:视频播放《锦鸡出山》。
引导学生初步感受音乐情绪,并初步认识里面所用乐器。
三:展示“山间春色”部分的“对偶”和“螺蛳结顶”的创作手法并做出具体解释。
四:介绍土家族“打溜子”通过听辨乐曲,感受音乐情绪及所表现的生活场景。
通过展示的锣鼓谱,亲身体会两种创作手法。
认识“打溜子”的流传地区、民族、段落结构及所用乐器。
了解全曲,进行学习气氛。
理解“对偶”和“螺丝结顶”的创作手法。
结合作品学习相关基础知识。
学习活动设计︽滚核桃︾一:图片展示核桃的成熟及晾晒,引出为什么会是“滚”核桃。
二:欣赏《滚核桃》现场演奏,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整体情绪。
三:分部分欣赏《滚核桃》,特别给出两个不同版本的“身”部分的表演,学生找出其演奏处理中的不同。
五:引导学生摹打“身”部分的节奏欣赏《滚核桃》仔细观看视频,体会每一部分速度上的变化,找出“身”部分两个版本的不同来。
调动身体所能用到的部分做好节奏模打。
初步了解乐曲为深入欣赏《滚核桃》演奏技法做准备。
了解结构特点,从音乐要素的变化上了解音乐。
亲身参与演奏,调动学生了解打击乐的积极性和热情。
学习活动设计《童谣》一:根据课本知识部分让学生了解吹歌的知识。
二:欣赏吹歌《童谣》,提示学生感受其音乐情绪并注意其主题重复性。
高中音乐_鼓乐铿锵-《滚核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中⾳乐_⿎乐铿锵-《滚核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滚核桃》教学设计课题:《⿎乐铿锵-滚核桃》年级:⾼⼀年级课时:⼀课时教学⽬标:1.通过聆听,了解《滚核桃》的基本知识2.通过欣赏教师的演奏⽚段和《滚核桃》的⾳频、视频,直观感受《滚核桃》的表演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3.动⼿学打《滚核桃》的三个段落的⽚段。
初步学会演奏《滚核桃》。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欣赏探究《滚核桃》三个部分、⼩组学习演奏并展⽰,师⽣共同演奏。
教学难点:学习演奏《滚核桃》⽚段。
教学⽅法:欣赏、⽰范法、启发、提问法、⼩组活动、⾃主探究法。
教学过程:(⼀)课题导⼊:师:同学们上课,同学们好,同学们看见⽼师今天带来的是什么乐器(⽣:⿎),看来⼤家对这件乐器并不陌⽣,那么本节课咱们来学习绛州⿎乐《滚核桃》。
《ppt1展⽰课题》1.欣赏教师演奏并思考下⾯我就为同学们表演⼀段精简版的绛州⿎乐《滚核桃》,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师都敲击了⿎的哪些部位。
⽣:略。
师:(PPT2展⽰⿎的结构、和敲击部位)⽼师敲击了⿎⾯、⿎梆、刮击了⿎钉、还交替地敲击⿎槌。
下⾯咱们聆听完整版的《滚核桃》,同学们注意思考⾳乐情绪是怎样的?⾳乐描绘了什么样的画⾯?(PPT2展⽰问题和播放⾳频)⽣:略师:(PPT3、4、5展⽰核桃丰收景象)⽼师想到的画⾯是这样的,⼜是⼀年丰收的季节,农民们采摘、晾晒、储藏这些成熟的核桃时的那种热⽕朝天的劳动场景。
艺术家们在体验⽣活过程当中,是通过敲击了⿎的各个部位,来模拟发出核桃的各种声⾳。
那同学们认为敲击⿎⾯是模拟核桃发出的什么声⾳。
那敲击⿎梆、敲击⿎槌和刮击⿎钉⼜是模拟了核桃发出怎样的声⾳?⽣:略。
2.分段欣赏《滚核桃》:“头部”师:绛州⿎乐是⼭西最具民间特⾊的⽂化之⼀,并被载⼊了⼈类⼝头和⾮物质⽂化遗产,《滚核桃》它⼜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接下来我们进⾏分段聆听,这⾸作品分为三部分:头部、⾝部、尾部。
(PPT7展⽰作品结构)⾸先我们来聆听“头”部分的⾳乐,(PPT8展⽰问题)同学们注意思考这段⾳乐敲击了⿎的哪些部位?描绘了什么劳动场景?(PPT9展⽰“头部”谱例)⽣:略。
高中音乐_ 鼓乐铿锵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同学们对民族打击乐了解较少,以至于产生抵触情绪。
前面课程虽已讲过音乐基本要素,但个别同学依然理解困难,更谈不上灵活运用。
高中学生个性差别大。
青春期是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
他们在接受别人的评价中能发现自身的价值,产生兴奋感、自豪感,对自己充满信心;有的还表现出强烈的自我确定、自我主张,对自己评价偏高,甚至有时“目空一切”,容易导致自负的心理。
相反,有的孩子由于成绩不良或某个方面的缺失,受到班级同学的歧视,往往对自己评价过低,对自己失去信心。
因此,在教学中要时不时应用一些小“特技”来提醒那些目空一切的孩子,告诫他们自己还有很多东西要学,而对那些失去信息的孩子要及时抓住机会鼓励他们。
情绪不稳定。
高中生过于腼腆,所以上台实践时应多鼓励。
课堂气氛的把握。
此时会出现一种强烈要求独立和摆脱成人控制的欲望,因此他们的性格特征中也会表现出明显的独立性。
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外部控制的依赖性逐渐减少,但是内部的自控能力又尚未发展起来,还不能有效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日常行为。
遇到这种问题,我们应该“恩威并用”,表扬自觉的学生,适时对不能自控的学生进行提醒、控制。
八年级物理光的色散练习(作业)班别姓名学号一、填空题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色排列的光带。
这叫_______现象。
2、我们把____________三种色光叫光的三原色,彩电的图象就是由这三种色光组合而成,由于组合的比例不同,色彩就各不相同。
3、透明体的颜色由它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的。
无色透明体能透过_____________,红色玻璃只能让_____光通过。
4、不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_________________决定的。
日光照射到黑色的屏幕上,屏幕是呈________色的。
5、蓝色的光屏上,被____光或____光照射到的地方是亮的,呈现出____色,其它地方都是暗的。
高中音乐_鼓乐铿锵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鼓乐铿锵》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鉴赏打溜子《锦鸡出山》和绛州鼓乐《滚核桃》这两首打击乐合奏,使学生能够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
2、了解节奏、速度、力度、音色在打击乐中的重要作用。
3、初步掌握钹和鼓的演奏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欣赏代表作品及节奏活动让学生在音乐氛围中体验打击乐的感染力。
2、通过律动的实践活动,体验节奏等音乐要素与情境之间的联系,进而理解作品,奠定欣赏器乐作品的基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音乐的多元与大同,培养学生对民族打击乐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欣赏打溜子《锦鸡出山》绛州鼓《滚核桃》的音乐情绪及音乐特点。
2、练习打击乐合奏。
三、教学难点:了解音乐要素在打击乐作品中的重要作用。
四、教学方法:以欣赏聆听为主,结合讲授法、实践法。
五、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堂鼓、钹、锣、鼓棒等其他自制打击乐器。
六、教学过程《鼓乐铿锵》学情分析中国的民间音乐、传统音乐,对于高中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只是有所认识和了解。
由于民俗音乐的曲调没有流行歌曲那么好听,学生可能会对课程起抵触心理。
所以在课程进行过程中要从他们感兴趣的环节入手,通过风趣、经典、有代表性的打击乐合奏视频吸引学生的兴趣,通过节奏体验调动学生参与性,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鼓乐铿锵》效果分析本节课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学生能够认真思考、体会两首打击乐合奏的音乐情绪,并能够通过音乐要素节奏、速度、力度、音色分析作品,在练习节奏过程中,可以利用音乐要素的变化表现不同的音乐情绪,发挥了小组合作精神。
掌握了钹和鼓的演奏技巧,并能通过钹这种乐器表演出预设情景,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效果。
《鼓乐铿锵》教材分析《鼓乐铿锵》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中第三单元“丰富的民间器乐”第六节的内容。
本节课选取了“湖南土家族打溜子”与“山西绛州鼓乐”这两首打击乐作品为教学内容。
旨在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我国具有代表性的两种民间器乐合奏,认识、了解其音乐体裁、演奏形式、风格特征及社会功能等,进而在鉴赏更多的民间器乐方面能举一反三。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鼓乐铿锵》教学设计反思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鼓乐铿锵》教学设计反思《人音版中学音乐鉴赏《鼓乐铿锵》教学设计反思》这是一篇中学音乐教案,盼望能对您的生活工作得到协助。
一、教学目标(一)学问与技能:倾听《滚核桃》,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心情,想象乐曲所表现的场景,了解乐曲的表现方法和鼓的不同演奏技法。
(二)过程与方法:在感受乐曲的音乐心情,理解乐曲内容的根底上,通过练习一样节奏改变不同的速度、力度和音色,了解打击乐的灵魂。
(三)情感看法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参加打击乐器合奏,熬炼学生相互协作的实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通过节奏创编,熬炼学生的动手实力和创新实力。
二、学情分析:由于我校学生来自农村,学生对根本的音高、节奏、拍、调的驾驭缺少系统的学习,假如按教材的课程支配上,学生承受起来就会感到困难。
所以在刚接手的时候,我没有上新课而是对学生进展根底学问普及,对教材上教学的内容也有所选择。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学生的音乐理论和音乐素养已经有所提高。
三、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倾听《滚核桃》感受、体验其音乐心情,理解音乐内容,引导学生体验《滚核桃》中的代表节奏、练习打击乐合奏,了解乐曲的表现方法。
(二)教学难点:实践打击乐器鼓的演奏方法,进展简洁的节奏创编,从中体验其艺术魅力。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设问:大家了解知道的打击乐器有哪些?(老师补充并归类:打击乐器可分为西洋打击乐器和民族打击乐器)看,教师今日带来的是什么打击乐器?谁能知道鼓有哪些演奏方法?在这节课,我将带大家去了解中国民族打击乐器鼓的魅力。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对已有打击乐器的认知,引出课题。
(二)新授:下面我们一起来观赏一首山西绛州鼓乐《滚核桃》。
1、观赏并思索:乐曲是什么演奏形式?可分为几局部?乐曲表现了怎样的画面和心情?老师明确:演奏形式打击乐器合奏。
鼓乐也称鼓吹乐,是在中国农村广泛流传的以打击乐器、吹奏乐器等合奏形式为主的音乐。
乐曲包括头、身、尾三个组成局部,表现了农夫晾晒核桃时的情景以及他们丰收时喜悦的心情。
高中音乐_第六节 鼓乐铿锵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鼓乐铿锵》教学设计课题:《鼓乐铿锵》教学内容:湖南民间乐曲《锦鸡出山》、山西民间乐曲《滚核桃》、北京民间乐曲《童谣》以及基础知识“打溜子”、“鼓吹乐”、“吹歌”。
教学重点:感受、体验《滚核桃》《锦鸡出山》《童谣》三首民间乐曲。
教学难点:对部分锣鼓经、节奏谱的准确把握。
课时:一课时教学辅助手段:电脑多媒体辅助教学教材分析:1、《滚核桃》是一首山西绛县鼓乐。
演奏时使用多面各种形制的鼓和一副拍板。
由于演奏时既有音乐本身的情绪色彩,又有演员现场的表演艺术,因而不仅好听,而且好看。
乐曲表现农民采摘核桃之后,集中装袋、运到房顶上,然后铺开核桃晾晒、核桃滚散开来、滚落地上等景色,并以此抒发农民劳动时的欢快喜悦心情。
乐曲由头、身、尾三部分组成。
2、《锦鸡出山》是一首根据湖南土家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音乐“打溜子”改编的乐曲。
乐曲以锦鸡为描写对象,通过几种打击乐器特有的音色及多变的演奏技法,生动地刻画了锦鸡的各种生活动态,并借此表现了土家族人民热爱生活的乐观情趣。
《锦鸡出山》全曲设五个小标题,分别是“山间春色”、“结队出山”、“溪间戏游”、“众御顽敌”、“荣归”,并借小标题划分了乐曲的段落。
在一定程度上,这些小标题提示了乐曲所表现的生活形象内容。
3、《童谣》原为北京市城区内流传的一首儿歌——《打花巴掌》。
这是儿童们在游戏过程中反复吟唱的歌曲。
由于歌词反映北京市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整个歌曲的节奏明快、旋律流畅,很受儿童们的欢迎。
这首歌采用先数板、后唱歌的演唱形式。
通常,由一人领诵、众人齐唱,歌词可循环重复地不断演唱,偶尔也会有人即兴创编歌词。
《童谣》是一首“吹歌”。
这种乐队由管子(兼口噙子)、唢呐、二胡、扬琴、中阮及一些打击乐器组成。
其中,口噙子(一种含在嘴里的发声器)担负着模仿儿童数板的任务。
乐曲仅有一个乐段,非常简洁,采用支声复调的手法及不断重复变化的手法表现音乐内容。
总体上看,音乐情绪欢快活泼、充满童趣和诙谐的色彩。
高中音乐_鼓乐铿锵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鼓乐铿锵》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中国鼓的种类及相关的知识,聆听《滚核桃》,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想象乐曲所表现的场景,了解乐曲的表现方法和鼓的不同演奏技法。
2.学生通过观摩、表演、创作等实践活动,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对鼓乐的鉴赏。
3.引导学生参与合奏,锻炼学生互相配合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激发学生对中国鼓及鼓文化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聆听《滚核桃》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引导学生体验《滚核桃》中的代表节奏、练习合奏。
(二)教学难点:实践打击乐器—鼓的演奏方法,根据情境进行简单的节奏创编,从中体验鼓乐的艺术魅力。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课,同学们好,请坐请跟老师模仿一段节奏 XX X XX X ▏XX X XX XX X X 保持这样的节奏连续不断的拍下去,播放吴克群《将军令》通过观看视频和节奏的练习,同学们会感受到今天这个课我们要学习什么乐器。
中国鼓在中国的运用非常的广泛,可以说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鼓文化,比如在人们在仪式上(广西壮族-铜鼓魂),在节日上(黄土高原百面腰鼓齐飞舞),而且作为一种文化(绛州鼓乐:秦王点兵),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探究鼓乐铿锵,用心去体味鼓乐的铿锵神韵!出示课题:《鼓乐铿锵》看到这个课题,你想了解些什么?(二)新授:请大家观看视频回答以下两个问题:1、音乐的情绪怎样?震撼、充满激情2、他们演奏的是什么乐器?它是鼓的一种,缶,它是一件我们中国古代的打击乐器,鼓,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
《诗经》、《史记》等古籍中记载:“击鼓其镗”、(敲鼓声音响镗镗,鼓舞士兵上战场。
)“坎其击鼓”、“鼍鼓逢逢”(鼍(tuó):即扬子鳄,一种爬行动物,其皮制鼓甚佳。
逢(péng)逢:鼓声。
)等十几种形容鼓声的象声词,妙趣横生;而鼓的出现,却在那比之更加遥远的年代。
那么在你们的印象中,同学们平时接触的鼓有哪些?学生回答问题:腰鼓、大鼓、小鼓等。
《鼓乐铿锵》说课稿
《鼓乐铿锵》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鼓乐铿锵》。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鼓乐铿锵》是人民音乐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中的第三单元。
本单元以“丰富的民间器乐”为主题,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和欣赏中国民间器乐的独特魅力。
本节课所选的曲目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通过欣赏这些作品,能够让学生感受鼓乐的节奏、力度、音色等方面的特点,体会其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
同时,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探究中国民间音乐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中学段的学生。
他们在之前的音乐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欣赏能力,但对于中国民间器乐,尤其是鼓乐的了解还相对较少。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在音乐感知和理解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启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欣赏和实践活动。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鼓乐的基本特点和常见的演奏形式,掌握欣赏鼓乐的方法和技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聆听、分析、模仿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分析能力和表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受鼓乐所传达的民族情感和文化精神,增强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鼓乐的节奏、力度和音色变化,理解其表现的音乐形象和情感内涵。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准确地把握鼓乐的节奏特点,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节奏模仿和创作。
五、教法与学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1、教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的音乐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体验。
(2)问题引导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情境导入,引入新课
播放《老虎磨牙》视频片段,请同学们认真观看视频,回答:视频中的演奏都用到哪些乐器?(生:鼓、锣、钹、木鱼、响板)都属于哪一类乐器?(民族打击乐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同走进我国的民间锣鼓乐,感受最淳朴最鲜活的民间器乐曲。
为什么说是最淳朴最鲜活的民间器乐曲呢?咱们就通过具体的作品去聆听,去感受,去体会。
二、走进锣鼓乐
(一)《滚核桃》
1、作品初赏,整体感知
大家肯定都吃过核桃吧?那你知不知道长在树上的核桃是什么样子的(绿色,带壳)?需要农民剥开、晾晒。
每当核桃收获的时候,核桃农户家房顶上就铺满了核桃,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是怎样的一种热闹的景象。
如果用鼓乐来表现这种场景,会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就一起来聆听这首山西绛州鼓乐《滚核桃》,听的时候思考两个问题:(1)乐曲分为几部分?(2)乐曲开头与结尾的节奏有何特点?
欣赏
2、引导探究,鉴赏品味
你听出乐曲的这种结构形式了吗?乐曲开头与结尾的节奏有何特点?
(1)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5分钟,完成后选出代表全班展示。
《滚核桃》分头、身、尾三部分。
开头和结尾的节奏比较自由。
(2)师小结,课件展示:
散拍子:
节拍重音及单位拍的时值不固定,而是根据内容自由处理,这种拍子叫散拍子,也叫自由拍子。
在戏曲音乐中称散板。
结合谱例说明散拍子。
(3)鼓的演奏技法:
除了乐曲结构、节奏等,不同的演奏技法也是乐曲表现的一个重要手
段。
(为学生展示截取不同演奏技法片段)
敲击鼓梆、敲击鼓面、双手交叉敲击鼓梆、交替敲击鼓锤和鼓梆、单手滚奏、闷击向前推奏、闷击向后推奏等。
这些不同的技法,造成了音响音色上的不同,使音乐情绪显得丰富多彩,既模拟了晾晒核桃时发出的不同的各种音响,也表现了农民晾晒核桃时的动作与心情,惟妙惟肖地为我们展现了农民丰收后的一派欢乐景象。
(4)深入探究,迁移升华
你能从乐曲中感受到或者想象到农民晾晒核桃的哪些场景?
(集中装袋、运到房顶、铺开核桃、核桃滚散开、有的滚落到地下等)这些生活场景通过悦耳的乐曲好看的表演表现出来,说明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二)《锦鸡出山》
1、感受湖南土家族风情(课件展示)
看完了山西绛州农民晒核桃,我们再一起走进湖南,感受湖南土家族风情。
2、“打溜子”
有一种湖南土家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音乐形式,叫“打溜子”。
这是一种器乐合奏,通常用马锣、大锣、头钹、二钹四件乐器演奏。
3、引导探究,鉴赏品味
结合五个小标题,完整欣赏视频
(除了锦鸡出山,代表作还有八哥洗澡、猛虎下山、喜鹊闹梅、扭插秧等,可见打溜子这种乐曲内容多以表现动物形象及劳动场景)
(三)小结:刚才咱们通过欣赏两首作品,感受到了锣鼓乐的这种热烈、欢腾,回到最初的问题,为什么说锣鼓乐是最淳朴最鲜活的民间器乐形式呢?因为节奏性强,因为主要用打击乐器嘛,擅长表现的多是热烈活泼的生活场景,直接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所以说最贴近劳动人民生活,是最淳朴最鲜活的表现形式。
三、实践体验,乐在其中
既然锣鼓乐这么富有感染力,那么我们就切身感受一下
按曲谱练习一个打击乐合奏(课本47页第4题)
1、分声部练习(按声部将学生分成3组,每组分别用不同方式展示各自声部:
拍手、跺脚、敲击桌面。
)
2、合奏练习
3、每组分别选出代表用鼓、钹、锣进行打击乐合奏。
同学们的节奏感都非常好。
节奏是构成音乐的第一要素。
即使没有旋律,也同样可以让我们为之感动,为之喜悦,为之震撼。
四、拓展视野,感悟时尚
其实,我们的民族乐器也可以与时尚结合,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拓展内容,感受民族打击乐与时尚的结合。
1、红樱束女子打击乐团
欣赏红樱束女子打击乐团的演奏视频《滚核桃》片段,感受与之前的不同。
《中国龙》。
2、创意节奏
(1)双截棍打鼓(2)创意节拍
我们的身边处处有音乐,生活中的很多物品都可以做我们的乐器,比如铅笔盒、比如桌子、比如水桶,甚至我们的手、我们的脚都可以敲击出让人振奋的音符。
五、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民间锣鼓乐的魅力与热情,我们的民族民间锣鼓乐也是我们民族音乐文化中的宝贵财富,需要我们去关注、去传承,让我们的民族文化去感染更多的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学情分析:
学生平时接触的音乐大多是商业化的流行音乐,对我们的民族民间音乐了解知道的甚少。
在教学设计中,既要考虑到为学生展现原汁原味的民族民间锣鼓乐,让学生感受到属于劳动人民自己的音乐,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受到民间锣鼓乐的鲜活、淳朴,继而激发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兴趣及热爱。
所以,要考虑到学生的特点,给他们观看视频表演,要通过视觉刺激听觉感受;要通过语言引导学生的想象力;要让学生参与到节奏实践中,切实体会节奏配合的乐趣;还要将时尚元素加入到民族乐器表演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效果分析:
1、通过观看、欣赏演奏视频,以景带情,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关注民间音乐文化活动;
2、通过实践练习,培养了学生的节奏感及合作能力;
3、通过分析作品,使学生对民间锣鼓乐有了深刻的印象。
4、通过对民间鼓乐的欣赏、学习和体验,增加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激励了学生对
民族文化的热情,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材分析:
课本提供了《滚核桃》、《锦鸡出山》、《吹歌》这三首作品,本节课着重在锣鼓乐,所以选了《滚核桃》和《锦鸡出山》。
这两首作品,《滚核桃》作为重点详细赏析,《锦鸡出山》次之。
教学重点是感受民间器乐演奏锣鼓乐的风格特点,了解“打溜子”的演奏形式等。
教学难点是关注对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改变学习方式。
教具准备:课件打击乐器(鼓、锣、钹等)
评测练习:
节奏练习(课本47页第4题练习1)
(1)分声部分组(学生分成3组,分别负责一个声部,拍手、拍桌子、跺脚。
(2)分别展示后合作
(3)3名同学分别用乐器演奏。
课后反思:
本节课达到的目标有1、通过欣赏作品,感受我国民间锣鼓乐的非凡魅力。
2、掌握“打溜子”、散拍子等概念,学会简单的节奏打击。
3、通过节奏练习,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4、通过欣赏乐曲视频;认识并感受几件打击乐器音色;了解几种鼓的演奏技法。
5、通过对民间鼓乐的欣赏、学习和体验,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引导学生关注民间音乐文化活动。
但是,激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是一个长期培养、熏陶的过程,要在今后的课程中不断渗透。
另外,要更加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模式。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欣赏作品,感受我国民间鼓乐的非凡魅力。
2、掌握“打溜子”“鼓吹乐”概念,了解“螺蛳结顶”和“对偶”的创作手法,学会简单的节奏打击。
3、通过节奏练习,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通过创编节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欣赏乐曲视频;认识并感受几件打击乐器音色;了解乐曲中的创作手法、鼓的演奏技法;学打节奏,以小组为单位,配合协作;创编节奏。
直观展示法,引导法,互动法,创作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民间鼓乐的欣赏、学习和体验,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引导学生关注民间音乐文化活动。
以此激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