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综合题专题训练:地表形态的塑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综合题专题训练:地表形态的塑造
1.图示意某区域地质构造。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说出图示地质构造及判断理由。

(2)描述图示地区各岩层的形成过程。

(3)图中河流沿岸居民点很少且居民点规模很小,其地质原因是什么?
[答案] (1)断层。

理由:岩层断裂并产生错动位移,而后形成河流。

(2)岩层f、e、d、c按顺序沉积并固结成岩;在岩层c沉积并固结成岩后,岩浆沿断层侵入形成b岩层;最后岩层a沉积并固结成岩。

(3)位于断层附近,多地质灾害。

[解析] 第(1)题,参照图例,观察同一岩层的连续状态即可得出图示地质构造为断层。

第(2)题,沉积岩具有明显层理构造,按顺序从下向上层层沉积;b岩层不符合层层沉积的规律,分布于断层顶部并且不符合喷出岩的火山锥形态,应为侵入岩。

第(3)题,河流在断层处,地壳运动活跃,多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2.图是新疆和田区位略图。

和田是著名的“玉石之都”。

和田玉为变质岩,其矿体分布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昆仑山高山地区,乙处河滩玉石富集,是拾玉的重要地段,秋季又是在此拾玉的最佳季节。

读图,回答问题。

(1)结合地形条件,说明甲处狭长区域没有冰川分布的原因。

(2)说明乙处河滩玉石富集的外力作用过程。

(3)分析秋季成为乙处最佳拾玉季节的自然原因。

[答案] (1)地势较低、位于向阳坡,气温偏高;坡度大,冰雪不易存留。

(2)(含有玉石的)岩体经过风化(侵蚀或外力破坏),再经过河流搬运(向下游运动),到达地形平缓处(乙处),(玉石)发生沉积。

(3)夏季河流(流量大)搬运能力强,玉石沉积的时间相对集中在夏季;秋季河流水位下降,玉石出露。

[解析] 第(1)题,冰川是由终年积雪形成的,故冰川形成的条件是有降水(降雪)、气温低、坡度平缓;结合甲地等高线分布,从地形入手分析该地没有冰川分布的原因。

第(2)题,玉石为变质岩,出露地表必然经过岩体的破坏(风化、侵蚀)过程;源自4000米以上的昆仑山玉石,到达乙所在河滩,必然经历了河流的搬运与沉积过程。

第(3)题,秋季成为最佳拾玉季节,说明秋季此处玉多且出露河滩;结合河流夏季汛期搬运能力强,但此时河水水位高,不易发现河床中的玉石,而秋季水位下降,玉石出露分析即可。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洋县北部的华阳古镇,地处秦岭南坡腹地,境内的兴隆岭一带气候暖湿,有“西北小江南”的美誉。

洋县东部的黄金峡介于秦巴山地之间,属古板块结合部。

全长约53公里,可分为上、下两段,河道上段浅宽,下段深窄,两岸山林茂密。

汉江水流经黄金峡后由浊变清,故黄金峡有“过滤器”之称。

东汉蔡伦在洋县首先使用树皮制造出低廉优质纸张,受到汉和帝称赞,造纸术得到推广。

下图示意洋县及周边地区。

(1)简述黄金峡的形成过程。

(2)说明汉江水流经黄金峡后水质变清的原因。

(3)从地形的角度分析兴隆岭一带被誉为“西北小江南”的原因。

(4)简析东汉时期洋县发展造纸作坊的有利条件。

【答案】(1)简述黄金峡的形成过程。

①位于古板块汇合处,断裂发育,岩石破碎,②经汉江水的长期下切侵蚀而形成峡谷(2)说明汉江水流经黄金峡后水质变清的原因。

①上段水流缓慢,有助于泥沙堆积;②山高谷深,两岸森林茂密,人类活动较少,水土流失较小,进入峡谷的泥沙少(3)从地形的角度分析兴隆岭一带被誉为“西北小江南”的原因。

①兴隆岭地处冬季风的背风坡,受冷空气影响较小,冬季温暖;②夏季风的迎风坡,暖湿气流受地形抬升,降水丰富;③黄金峡、酉水溪等谷地大体呈西北一东南走向,成为东南暖湿气流的通道,水汽更加充足(4)简析东汉时期洋县发展造纸作坊的有利条件。

①山林茂密,原料丰富;②河水清澈,水质优良;
③临近古道,便于外运
【解析】
(l)根据材料,黄金峡介于秦巴山地之间,属古扳块结合部,板块碰撞挤压处,岩层断裂发育,岩石破碎。

秦岭南坡是迎风坡,降水较多,河流水量较大,经汉江水的长期下切侵蚀而形成峡谷。

(2)根据材料,河流上段浅宽,说明水流缓慢,泥沙堆积多,河流泥沙含量较多,河水混浊。

下段深窄,山高谷深,两岸森林茂密,人类活动较少,植被保持水土功能强,水土流失较小,进入峡谷的泥沙少,所以水变清。

(3) 兴隆岭位于秦岭南侧,地处冬季风的背风坡,受冷空气影响较小,冬季温暖。

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暖湿气流受地形抬升,降水丰富。

根据河流走向分析,黄金峡、酉水溪等各地大体呈西北东南走向,成为东南暖湿气流的通道,使兴隆岭的水汽更加充足。

有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所以有西北小江南的称号。

4.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如图为缅甸翡翠玉主产区分布示意。

该地的翡翠是岩浆岩在高压条件下形成的。

采玉期集中在每年10月至次年4月。

清代,主要是人工采集河床上的翡翠石料(也称水石,如图),现在则使用大型机械采掘。

80%以上的翡翠原料出口中国并加工、销售。

最近,缅甸准备将翡翠加工成成品后再出口。

(1)根据资料推测乌龙河“水石”的形成条件。

(2)分析“水石”采集集中在每年10月到次年4月的原因。

【解析】第(1)题,“水石是翡翠石料,翡翠是岩浆岩经高压变质形成,可从岩浆岩、变质岩成因分析,在河床上形成如图2所示的水石,还需经过流水的外力作用。

第(2)题,从气候对河流水量影响的角度分析。

【答案】(1)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岩浆侵入,高压作用下发生变质;外力侵蚀、搬运、沉积。

(2)热带季风气候,6~9月是雨季,河水流量大,易搬运玉矿碎块堆积在河床上;10月至次年的4月是旱季,水位低,玉石显露,便于采石。

5.贵州省位于云贵高原东部。

亚洲第一大瀑布黄果树瀑布就坐落在贵州省安顺市。

读贵州省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黄果树瀑布景观所在地形区的地形特征。

(2)运用地质作用原理,简述瀑布景观的形成原因。

【解析】第(1)题,解题关键是识别出“黄果树瀑布景观所在地形区”就是云贵高原地形区。

云贵高原地形区,以高原地形为主,地形崎岖,起伏较大,有喀斯特地貌分布,读等高线分布图发现,高原上有闭合的等值线,有山间盆地。

第(2)题,地质作用有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该地区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水源充足。

云贵高原地质条件不稳定,多断层发育。

大量地表水沿裂缝往下,在流水不断侵蚀和溶蚀作用下,形成地下暗河、溶洞。

上方岩体在重力作用下坍塌,有陡崖分布,形成黄果树瀑布。

【答案】(1)高原地形为主(海拔多在1 000~2 000米);地形崎岖,起伏较大;喀斯特地貌发育;高原上多小型山间盆地(坝子)。

(2)先有内力作用形成的地势落差(如断层等),然后不断地流水侵蚀和流水溶蚀作用使河床跌落,形成大大小小的瀑布。

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为雅鲁藏布江某段(自西南流向东北)夏季分布状况,该段河流所在河谷年降雨量仅140 mm,冬季盛行偏北风。

(1)说出PQ、QR两段河谷地形的差异,并指出产生差异的因素。

(2)说明QR河段沙洲形成过程。

(3)分析甲地沙丘形成过程。

(4)有人提议在R处筑坝发电,你是否赞同?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解析】第(1)题,图中PQ段河谷狭窄,为峡谷地形;QR河谷较宽阔,为宽谷地形。

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岩石硬度与河流流速。

岩石坚硬,侵蚀慢,反之,侵蚀快。

落差大,流速快,河道窄深,反之,河道宽浅。

第(2)题,沙洲的形成过程主要从沙的来源以及流水的沉积作用两个方面分析。

图中PQ段位于河流上游,流速快,侵蚀、搬运作用强,携带泥沙量大。

在QR段地形平坦,流速缓慢,泥沙沉积,形成沙洲。

第(3题,材料显示该处盛行偏北风,上风向河床宽阔,冬季枯水期大片沙滩裸露,偏北丬风将沙搬运至甲处。

图中沙丘南侧为山地,受山地阻挡,风速减小,沙沉积形成沙丘。

第(4)题,赞成主要结合R的位置分析建设的有利条件,如工程量、蓄水区域等;不赞成主要结合该地降水量,河流水量小,电站建设可能导致生态破坏,也可能诱发地质灾害。

【答案】(1)PQ为峡谷,QR为宽谷;岩石硬度;河流流速。

(2)PQ段上游河流流速快,侵蚀力、搬运能力强,携带泥沙量大;QR段流速缓慢,泥沙沉积,形成沙洲。

(3)(甲处上风向河床宽阔,)冬季枯水期大片沙滩裸露,偏北风将沙搬运至甲处,因山地阻挡,风速减小,风力沉积形成沙丘。

学.科.网
(4)赞同。

理由:R处为峡谷,筑坝工程量小,上游为宽谷有利于储水。

不赞同。

理由:水量小,可能导致生态破坏(或:可能诱发地质灾害)。

7.下图为“某地区地质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图中F
1F
2
、F
3
F
4
的地质构造,并说明判断理由。

(2)判断该地区的主要地形,及F
1F
2
、F
3
F
4
形成之前,该地区完整地质构造。

(3)说明图中河流成因及该河沿途居民点很少或居民点规模很小的主要原因。

(4)从地质构造条件考虑,该地区地下水分布可能较多的是________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结合图示信息知,图中F1F2、F3F4两侧的岩层发生断裂,并有明显的位置移动,说明图中F1F2、FF4的地质构造为断层。

(2)图中等高线向高处弯曲,说明该区域主要地形为山谷;根据该区域岩层的新老关系判定其完整的地质构造。

(3)断层构造岩石破碎,易受侵蚀发育成河流。

结合河流航运条件分析沿途居民点很少或居民点规模很小的主要原因。

(4)向斜部位是地下水的聚集之地。

【答案】(1)断层。

F
1F
2
、F
3
F
4
两侧的同一种岩层发生断裂位移。

(2)山谷。

向斜。

(3)岩层断裂后遭侵蚀而成。

该河沿线多急流或瀑布,不利于发展航运。

(4)A 此处为向斜构造
8.读某区域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试比较图中A、B两种地貌景观成因的差异。

(2)判断图示区域的盛行风向。

(3)说明图中C、D、E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

(4)根据该地质剖面图,归纳该地区在地壳演化过程中内力作用的各种表现。

解析第(1)题,观察图中地貌景观,确定A地貌为风蚀蘑菇,B地貌为沙丘。

第(2)题,从沙丘的形态可以判断盛行风是从缓坡一侧吹来的。

第(3)题,石灰岩为沉积岩,堆积在E岩层之上,说明其在E岩层之后形成,花岗岩侵入到D、E岩层中,说明C岩层最后形成。

第(4)题,内力作用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该地区都有体现。

答案(1)A地貌是风力侵蚀的产物,B地貌是风力搬运、堆积作用的结果。

(2)北风。

(3)由先到后依次为:E、D、C。

(4)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9.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判断G河自N点至M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2)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

解析第(1)题,根据经纬度定位,该区域为刚果盆地。

盆地内水系呈向心状,地势由四周向里逐渐降低。

第(2)题,三角洲的形成与河流的堆积作用和海水的顶托作用有关。

答案(1)盆地;从(向心状)水系或河流分布状况判断,该地形区北、东、南三面高;再从(500米)等高线判断,该地形区为盆地。

(2)①入海口附近,泥沙不易沉积,因为地形高差大,河流落差大,流速大。


入海泥沙量较少,因为G河在M点以上多流于盆地中,流速较小,易于泥沙沉积;且从纬度位置和地形看,流域内热带雨林广布。

10.读下列关于地震的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0年以来世界上发生了一系列强烈地震,图中显示了其中六次大地震的时间、地点和震级。

材料二海地多年来政治经济不稳定,许多建筑物无法达到合格的抗震标准。

而智利社会相对稳定,经济较为繁荣,政府颁布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将不合规范的房屋拆除。

材料三
(1)读图判断图中地震发生地所属的火山地震带,填写下表。

(2)图中地震发生地①、③、⑤所处位置分别是太平洋板块与________板块、________板块、________板块的交界处。

(3)智利地震震级高于海地地震,但破坏程度相对较小,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看出,六次大地震中,①②③④⑤均发生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⑥发生在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上。

第(2)题,①位于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③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⑤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

第(3)题,地震破坏程度大小,可从震级、震中距、震源深度、建筑物抗震能力等方面回答。

答案(1)
(2)印度洋亚欧美洲
(3)智利首都震中距远于海地;智利震源深度大于海地;智利建筑物抗震能力强于海地。

1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表示的是在________作用下形成的________地貌。

(2)图2表示的是在________作用下形成的________地貌,其迎风坡是________(缓坡或陡坡),此类地貌类型可能在我国广泛分布的地区是________。

(3)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图3中地形是五种基本类型中的________,判断理由________;图上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此处地形的形
成原因是________。

(4)图4中②处是________作用下形成的________地貌,这种地形在________地区常见。

a处的地质构造为________,b处的地质构造为________。

若在a、b 两处采煤,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从以下四项中选择填空:井喷事故、瓦斯爆炸、透水事故、地层塌陷)
答案(1)流水沉积三角洲(平原)
(2)风力沉积沙丘缓坡西北地区
(3)丘陵地势起伏不大,坡度比较和缓,等高线数值小于250米向斜中心岩层较新,四周岩层较老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
(4)流水沉积冲积扇山谷出口背斜向斜瓦斯爆炸透水事故(根据岩层的弯曲方向可判断a处为背斜,是储油、储气构造。

b处为向斜,是储水构造。

所以a、b两处分别易发生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
12.下图所示为我国东部某地区地质构造与地貌景观,A、B两图分别为②、③两地的景观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乙处的地质构造是______ ,丙处的地质构造是______,甲处地貌是______ 。

(2)①处地貌是______型谷地,影响①处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_ 。

(3)A、B两图所示地貌类型的名称分别为A______,B______ 。

简述B处地貌的特征
(4))图中②到③之间河段,河流表现为____________蚀。

【答案】(1)向斜背斜褶皱山
(2)V型谷地流水侵蚀
(3)冲积扇;三角洲;地势低平;河汊纵横。

(4)侧蚀
【解析】
【详解】(1)乙处的岩层下凹,地质构造是向斜;丙处的岩层上拱,地质构造是背斜,甲处地貌是褶皱山。

(2)①处处于河流的上游,形成的地貌是V型谷地,影响①处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

(3)A处于河流的出山口,B处于河流的入海口,故图所示地貌类型的名称分别为A为冲积扇,B三角洲。

河流三角洲的地貌特征是地势低平;河汊纵横。

(4))图中②到③之间河段,处于河流的中下游,河流表现为侧蚀作用强。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辽河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其干流水量主要来自东侧支流,泥沙则主要来自西侧支流,有“东水西沙”之说。

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集中,水资源量远小于其北部的松花江流域,为此国家规划实施“引松济辽”调水工程。

图为辽河流域局部区域图。

(1)绘出AB两点之间的地形剖面示意图。

(2)分别说明辽河流域“东水”和“西沙”形成的自然原因。

(3)目前辽河某些河段在枯水期出现地下水不再补给河水的现象,分析其原因。

(4)“丁坝”是辽河河道整治中常采用的一种工程。

图5右上角为丁坝景观图。

试推断丁坝的作用。

(5)指出建设“引松济辽”调水,打造东北黄金水道,对辽河干流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答案】(1)
(2)“东水”:干流东侧年降水量较大。

“西沙”:干流西侧直流上游地势起伏较大;流经沙地,植被覆盖率较低;降水集中,多暴雨。

(3)生产生活用水量大,过度开采地下水;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地下水位低于河流水位。

(4)保护河岸;提高枯水季节河流水位,利于通航;提高河水流速,减少泥沙在河床中部的沉积。

(答对一点即可)
(5)增加水资源量,促进工农业发展;发展内河航运,加强区域间的联系;改善环境,促进旅游业发展(或优化投资环境)。

【解析】(1)本题考查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注意其关键点即可;
(2)注意抓住“水”“沙”二字分析,“水”多的原因需要考虑水的来源,“沙”多主要考虑含沙量的大小,从影响含沙量增大的原因分析;
(3)本题的分析一般都考虑到水的减少,易漏掉地上河的形成条件极其影响;(4)(5)注意分析要点的全面性。

14.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云南苍山洱海地区山清水秀、林茂粮丰,大理古城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在青山绿
水之间,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1)图中A地、B地的地貌分别为▲、▲,从内外力作用的角度分别说明它们形成的主要过程。

(2)如果在洱海西岸大规模建议住宅,可能对地理环境产生哪些不利影响?【答案】
⑴断块山洪积-冲积平原内力作用形成断层,断裂面两侧岩体以垂直方向运动为主,A侧岩体相对上升,形成断块山;B侧岩体相对下降,形成谷地,同时流水等外力不断将风化、侵蚀产物搬运到谷地边缘堆积,形成洪积-冲积平原。

⑵占用耕地和湿地,影响农业生产,湿地的功能减弱、效益降低。

人口增多,林地遭破坏,入湖污水增多,生物多样性减少,自然灾害增多,环境质量下降,不利于大理古城的保护,人地关系恶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