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光的干涉(4)
新教材高中物理第四章光第3节光的干涉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D. 单色光照射时出现暗条纹,单色光照射时出现亮条纹
[解析] 单色光的波长1 =
光的波长2 =
2
=
1
3×108
7.5×1014
=
3×108
5.0×1014
= 0.6 × 10−6 = 0.6,单色
= 0.4 × 10−6 = 0.4,因点到双缝的距
离 = 0.6 = 1 ,所以用单色光照射时点出现亮条纹。因 =
2.当两个光源与屏上某点的距离之差等于半波长的偶数倍时(即恰好等于
波长的整数倍时),两列光在这点相互加强,这里出现亮条纹;当两个光源与
屏上某点的距离之差等于半波长的奇数倍时,两列光在这一点相互削弱,这里
出现暗条纹。
3.相邻两个亮条纹或暗条纹的中心间距是 = ,已知双缝间距,再测
出双缝到屏的距离和条纹间距,就可以求得光波的波长。
要点二 干涉条纹和
光的波长之间的关系
=②
相邻两个亮条纹或暗条纹的中心间距是__________ 。
要点三 薄膜干涉
通常而言,不同位置的液膜,厚度不同,因此在膜上不同的位置,来自前
后两个面的反射光的路程差不同。在某些位置,这两列波叠加后相互加强,出
现了_________;在另一些位置,叠加后相互削弱,出现了_________
0.6 =
3
,所以用单色光照射时点出现暗条纹,故C正确。
2 2
规律总结
明暗条纹的判断方法
判断屏上某点出现亮条纹还是暗条纹,要看该点到两个光源(双缝)的
路程差与波长的比值。路程差等于波长的整数倍处出现亮条纹,等于半波长
的奇数倍处出现暗条纹。
第四章光的干涉
§6 激光谐振腔的选模原理
据相干加强条件 2nh=m m=1,2,3…; ∵ =c/ ∴满足相干加强的频率为 m= mc / 2nh(纵模)
相邻两纵模间隔 q= m+1- m= c / 2nh
相邻两纵模间隔 q= m+1- m= c / 2nh
例: He-Ne激光器中,原子发出的0=4.7×1014HZ ( 0 =632.8nm) 谱线的宽度=1.5×109HZ。 如果He-Ne激光器的腔长h=10cm,n≈1。问有多 少个纵模输出?如果h=30cm呢?
解: 相邻的两纵模间隔 q= m+1- m= c/2nh
1) 若激光器的腔长h=10cm 激光器输出的纵模个数
N= / q=1
2) 若激光器的腔长 h=30cm
N= / q= 3
§7 光学薄膜
镀膜技术
用真空蒸发、沉淀或甩胶的方法,在璃或 光滑的金属表面涂、镀一层很薄的透明电介质 或金属膜层。
空气
三.应用
1. 可测光的波长,透明薄膜的厚度, 折射率等。
2.可测光波的相干长度 max =L0= 2/ 。
§5 法布里—珀罗干涉仪 一.法布里—珀罗干涉仪的结构
扩展源
准直透镜
分束板,内侧镀膜 会聚透镜
G1,G2间,间距h可调—法布里-珀罗干涉仪
G1,G2间,间距h固定—法布里-珀罗标准具
多光束相干光在L2焦平面上形成等倾圆环条纹
h=mmax/2。 若膜厚发生变化dh,干涉级次发生变化dm
等倾条纹
M1
M1⊥M2 M1‖M max ↓ → mmax ↓
b. 若 h↑ → max ↑→ mmax ↑ 若dm=N,则dh=N/2,测量精度数量级
2.等厚条纹
高中物理选修3-4-光的干涉
光的干涉知识集结知识元光的干涉知识讲解一、光的干涉1.干涉现象两束光相遇时,如果满足一定的条件,就会产生干涉现象,在屏上出现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2.由干涉现象得出的结论光具有波的特性,光是一种波.3.相干条件要使两列光波相遇时产生干涉现象,两光源必须具有相同的频率和振动方向,还要满足相位差恒定.相邻条纹间距公式:二、杨氏双缝干涉1.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成功地观察到了光的干涉现象。
2.双缝干涉的装置示意图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有光源、单缝、双缝和光屏。
(1)单缝的作用:获得一个线光源,使光源有唯一的频率和振动情况。
也可用激光直接照射双缝。
(2)双缝的作用:一束光被分成两束频率相同和振动情况完全一致的相干光。
3.让一束单色光投射到一个有两条狭缝S1和S2的挡板上,狭缝S1和S2相距很近,狭缝就成了两个波源,它们的频率、相位和振动方向总是相同的。
这两个波源发出的光在挡板后面的空间互相叠加,发生干涉现象,挡板后面的屏上得到明暗相间的条纹。
这种现象证明光是一种波。
4.屏上某处出现亮、暗条纹的条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双缝S1、S2之间的距离为d,双缝到屏的距离为l,屏上的一点P到双缝的距离分别为r1和r2,路程差∆r=r2-r1。
(1)若满足路程差为波长的整数倍,即∆r=kλ(其中k=0,1,2,3,…),则出现亮条纹。
(2)若满足路程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即(其中k=0,1,2,3,…),则出现暗条纹。
5.相邻亮条纹(暗条纹)间的距离∆x与波长λ的关系:,其中l为双缝到屏的距离,d为双缝之间的距离。
三、薄膜干涉1.薄膜干涉中相干光的获得光照射到薄膜上,在薄膜的前后两个面反射的光是由同一个实际的光源分解而成的,它们具有相同的频率,恒定的相位差。
2.薄膜干涉的原理光照在厚度不同的薄膜上时,前后两个面的反射光的路程差等于相应位置膜厚度的2倍,在某些位置,两列波叠加后相互加强,于是出现亮条纹;在另一些位置,叠加后相互削弱,于是出现暗条纹。
第43节光的干涉
第四章·光 第03讲 光的干涉知识要点难易度1.光的干涉条件:频率相等,相位差稳定2.光的双缝干涉条纹特征:等间距,条纹宽度:Δx =ld λ★★★★★知识点01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1.光的干涉现象: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成功地观察到了光的干涉现象,人们开始认识到光具有波动性. 两束光在屏幕上形成稳定的明暗条纹的现象称光的干涉。
2.杨氏双缝干涉实验(1)双缝干涉的装置示意图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有光源、单缝、双缝和光屏.(2)单缝的作用:获得一个线光源,使光源有唯一的频率和振动情况.也可用激光直接照射双缝. (3)双缝的作用:将一束光分成两束频率相同且振动情况完全一致的相干光.3.光产生干涉的条件:两束光的频率相同、相位差恒定、振动方向相同. 4.干涉图样(1)原理图如上图所示. (2)亮、暗条纹的条件.①单色光: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中央为亮条纹.a .光的路程差Δr =r2-r1=kλ(k =0,1,2…),光屏上出现亮条纹.b .光的路程差Δr =r2-r1=(2k +1)λ2(k =0,1,2…),光屏上出现暗条纹.②白光:光屏上出现彩色条纹,且中央亮条纹是白色(填写颜色).③条纹间距公式:Δx =ld λ. 即增大挡板和屏的距离,减小双缝间距,增加波长都会导致条纹变宽知 识 精 讲目 标 导 航【例1】(多选)如图甲为双缝干涉实验的装置示意图.图乙为用绿光进行实验时,在屏上观察到的条纹情况,a处为中央亮条纹,丙图为换用另一颜色的单色光做实验时观察到的条纹情况,a′处为中央亮条纹.若已知红光、绿光和紫光的波长大小关系为红光的波长最长,紫光的波长最短.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丙图比乙图条纹间的间距大B.丙图可能为用红光实验产生的条纹,表明红光波长较长C.丙图可能为用紫光实验产生的条纹,表明紫光波长较长D.丙图可能为用紫光实验产生的条纹,表明紫光波长较短【答案】A、B【解析】由图可知丙图比乙图的条纹间距变大,丙图波长比乙图的波长长,所以AB正确,CD错误。
光的干涉教学设计
篇一:光的干涉教学设计《光的干涉》教案【课题】光的干涉【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对象】高三年级学生【教材】粤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第四章第4节【教学内容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的主要内容是介绍光的属性之一——光的干涉。
光的干涉属于近代物理知识,是学生进一步探究光的本性的基础。
同时通过建立相位和周期的联系,光程差和相位差的联系,可以培养学生将物理问题数学化,从数学公式中了解物理含义的能力。
2. 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观察光的干涉现象。
知道产生干涉现象的条件。
3. 教材内容安排本节从肥皂泡上的彩色条纹入手,介绍光的干涉现象,利用双缝干涉现象,介绍光的干涉的特征,然后将光的干涉与机械波的干涉进行类比,介绍光产生干涉的条件和光产生干涉明条纹与暗条纹的公式,并将此公式应用于双缝干涉,得出双缝干涉现象中相邻明(或暗)条纹之间的距离公式。
最后呼应节首,利用光的干涉知识,分析肥皂泡彩色条纹的成因。
4. 教材的特点第一、注重知识间的前后联系和连贯。
通过与机械波的干涉的类比,总结光产生干涉的条件及产生明暗条纹的条件。
第二、培养学生将物理问题数学化的能力。
第三、重视物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从生活中的现象中寻找物理规律的兴趣。
5. 对教材的处理光的干涉现象在生活中并不常见,可以通过与学生常见的机械波的干涉现象进行比较与分析,加深学生理解。
本节中的“光程差”往往不容易被学生理解,可以通过与“光的传播路程”作比较,利用相位差的概念,将两者联系起来加以说明。
通过学生讨论后提出问题,并结合双缝干涉实验、薄膜干涉实验,将抽象问题可视化,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学生情况分析】 1. 学生的兴趣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观察演示实验及动手操作具有极大的兴趣。
2. 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生已经学习过光学的一些基本知识,以及机械波的干涉的相关知识。
学生在生活中缺乏对光的干涉现象的直观经验,但是具有对水波、声波等机械波干涉的经验与理论。
光的干涉4
1、光的本性学说的发展史: 17世纪: 牛顿的微粒说 惠更斯的波动说
19世纪60年代: 麦克斯韦的电磁说
20世纪初: 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说 20世纪: 公认的波粒二象性
波的干涉
频率相同的两列波叠加,使某些区域 振动加强,某些区域振动减弱,并且 振动加强区域与振动减弱区域相互隔开。
①两列波发生干涉的必要条件:f1 = f2 ②一切波都能发生干涉 ③波的干涉和衍射都是波特有的现象
2、双缝干涉: 现象:明暗相间的条纹
杨氏双缝干涉
相干波源: 两狭缝S1和S2 特点:从S1和S2传出的光, 频率相同,振动情况 完全相同
相干光源可以通过同一束光分裂成两束 波长为λ,△X表示两明条纹(两暗条纹)的 间距,则 △X= —Ld λ
知识巩固与提高
知识巩固与提高
2、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光屏上P点到双缝 S1和S2的距离之差△ S1=0.75μm,光屏上 Q点到双缝S1和S2的距离之差△ S2=1. 5μm, 如果用频率为6. 0×1014Hz的黄光照射双缝, 则P点将出现____条纹,Q点将出现____条纹
知识巩固与提高
3、(2004 天津)激光散斑测速是一种崭新的 测速技术,它应用了光的干涉原理。用两次闪 光照相所获得的“散斑对”,相当于双缝干涉 实验中的双缝,待测物体的速度v与两次闪光 时间间隔△t的乘积等于双缝间距。实验中可 测得两次闪光时间间隔△t、双缝到屏之间距离 L以及相邻两条两条纹间距△X。若所用激光 波长为λ,则该实验确定物体运动速度的表达 式是__________
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一第四章光第三节光的干涉课后习题答案
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一第四章光第三节光的干涉课后习题答案1.光的干涉现象对认识光的本性有什么意义?解析:干涉现象是一切波所具有的特性,所以光的干涉现象说明了光是一种波.2.两列光干涉时光屏上的亮条纹和暗条纹到两个光源的距离与波长有什么关系?解析:光屏上的点到两个光源的距离差ΔX=(2n+1)λ2(n=0,1,2,3......)时,出现暗条纹;光屏上的点到两个光源的距离差ΔX=nλ(n=0,1,2,3......)时,出现亮条纹。
3.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光屏上某点p到双缝S1和S2 的路程差为7.5×10-7m,如果用频率6.0×1014Hz的黄光照射双缝,试通过计算分析P点出现的是亮条纹还是暗条纹。
解析:根据题中的信息可得:λ=vf =3×1086×1014=12×10-6m ,所以ΔX12λ=3,即路程差是半波长的整数倍,所以P点是暗条纹。
4.劈尖干涉是一种薄膜干涉,如图所示。
将一块平板玻璃放置在另一平板玻璃之上,在一端夹入两张纸片,从而在两玻璃表面之间形成一个劈形空气薄膜,当光从上方入射后,从上往下看到的干涉条纹有如下特点:(1)任意一条明条纹或暗条纹所在位置下面的薄膜厚度相等;(2)任意相邻明条纹或暗条纹所对应的薄膜厚度差恒定。
现若在如图所示装置中抽去一张纸片,则当光入射到劈形空气薄膜后,从上往下可以观察到干涉条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解析:从空气膜的上下表面分别反射的两列光是相干光,其光程差为△x=2d即光程差为空气层厚度的2倍,当光程差△x=2d=nλ时λ,显然此处表现为亮条纹,故相邻亮条纹之间的空气层的厚度差12抽去一张纸片后空气层的倾角变小,故相邻亮条纹(或暗条纹)之间的距离变大,故干涉条纹变疏。
解析二:由薄膜干涉的原理和特点可知,干涉条纹是由膜的上、下表面反射的光叠加干涉而形成的,某一明条纹或暗条纹的位置就由上、下表面反射光的路程差决定,且相邻明条纹或暗条纹对应的该路程差是恒定的,而该路程差又决定于条纹下对应膜的厚度,即相邻明条纹或暗条纹下面对应的膜的厚度也是恒定的.当抽去一纸片后,劈形空气膜的劈尖角-上、下表面所夹的角变小,相同的厚度差对应的水平间距离变大,所以相邻的明条纹或暗条纹间距变大,即条纹变疏。
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光的干涉
总结提升
1.由于薄膜干涉是经薄膜前、后表面反射的两束光叠加而形成的,所以 观察时眼睛与光源应在膜的同一侧. 2.在光的薄膜干涉中,前、后表面反射光的光程差由膜的厚度决定,所 以薄膜干涉中同一亮条纹或同一暗条纹应出现在厚度相同的地方,因此 又叫等厚干涉,每一条纹都是水平的. 3.用单色光照射得到明暗相间的条纹,用白光照射得到彩色条纹.
例4 用单色光照射位于竖直平面内的肥皂液薄膜,所观察到的干涉条 纹为
√
解析 由于在光的干涉中亮、暗条纹的位置取决于两列光波相遇时通过 的光程差,则在薄膜干涉中取决于入射点处薄膜的厚度.因肥皂液薄膜在 重力作用下形成了一个上薄下厚的楔形膜,厚度相等的位置在同一条水 平线上,故同一条干涉条纹必然是水平的,由此可知只有选项B正确.
一、光的双缝干涉 导学探究
1.双缝干涉的装置示意图 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有光源、单缝、双缝和光屏.
图2
2.单缝屏的作用 获得一个线光源,使光源有唯一的频率和振动情况.如果用激光直接照射 双缝,可省去单缝屏(托马斯·杨当时没有激光). 3.双缝屏的作用 平行光照射到单缝S上,又照到双缝S1、S2上,这样一束光被分成两束频 率相同且振动情况完全一致的相干光.
图3
解析 P点与两缝的距离之差为Δr=2.1×10-6 m 所以有 N1=Δλ1r=26.1××1100--76mm=3.5 由此可知,P点与S1、S2的距离差是半波长的奇数倍, 所以用A光在空气中做双缝干涉实验,P点是暗条纹.
(2)已知B光在某种介质中的波长为3.15×10-7 m,当B光从这种介质射向 空气时,临界角为37°(sin 37°=0.6).
a光频率较小,同一介质对a光的折射率较小,故D错误.
三、薄膜干涉 1.薄膜干涉中相干光的获得 光照射到薄膜上,在薄膜的前、后两个面反射的光是由同一个实际的光 源分解而成的,它们具有相同的频率,恒定的相位差. 2.薄膜干涉的原理 光照在厚度不同的薄膜上时,前、后两个面的反射光的光程差等于相应 位置膜厚度的2倍,在某些位置,两列波叠加后相互加强,于是出现亮条 纹;在另一些位置,叠加后相互削弱,于是出现暗条纹.
光的干涉
洛埃镜
S1 d S2 M
E'
E
洛埃镜
此处为暗纹—半波损失
M为反射镜,S1为狭缝光源,它发出的光波一部分以接近于 为反射镜, 为狭缝光源, 为反射镜 90˚的入射角掠射于反射镜上,经反射到达屏幕 上,另一部 的入射角掠射于反射镜上, 的入射角掠射于反射镜上 经反射到达屏幕E上 分直接射到屏幕上。 可看作两个相干光源。 分直接射到屏幕上。S1和S2可看作两个相干光源。 处于位置 若光屏E处于位置 ,从光路上看,由S1和S2发出的光到达接 光屏 处于位置E',从光路上看, 触处的路程相等,该处应该出现明条纹。 触处的路程相等,该处应该出现明条纹。但实验结果这里出现 的是暗条纹,说明反射光在该处出现了大小为π的相位变化 的相位变化, 的是暗条纹,说明反射光在该处出现了大小为 的相位变化, 这种现象称为“半波损失” 这种现象称为“半波损失”。
例题 4-4:
干涉现象应用于射电天文学: 干涉现象应用于射电天文学:将微波检测器安装在海平面上 h = 20m处。 处 当发射频率为ν= 60 MHz 的射电星从海面升起时,检测器收到来自星体和 当发射频率为 的射电星从海面升起时, 海面反射的电波干涉信号。求当第一个极大出现时, 海面反射的电波干涉信号。求当第一个极大出现时,射电星体相对于地平 线的仰角θ= 线的仰角 ?
获得相干光的基本方法是将光源上同一点发出的光设法 获得相干光的基本方法是将光源上同一点发出的光设法 同一点 一分为二” 然后再使这两部分光叠加起来, “一分为二”,然后再使这两部分光叠加起来,由于这两 部分光实际上都是来自同一发光原子 同一次发光, 同一发光原子的 部分光实际上都是来自同一发光原子的同一次发光,即每 一个光波列都分为两个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 一个光波列都分为两个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相位差 恒定的波列,因而这两部分光满足相干条件。 恒定的波列,因而这两部分光满足相干条件。 获得相干光的方法: 获得相干光的方法: ⑴使用单色光源(如:钠光灯、激光器等); 使用单色光源( 钠光灯、激光器等); ⑵将一个分子单次发出的光波分为两个部分: 将一个分子单次发出的光波分为两个部分: 分波面法 分振幅(强度) 分振幅(强度)法
光的干涉-PPT
光的干涉
薄膜干涉
让一束光经薄膜的两个表面反射后,形成的两束 反射光产生的干涉现象叫薄膜干涉.
点 击 画 面 观 看 动 画
光的干涉
薄膜干涉
1、在薄膜干涉中,前、后表面反射光的路程差由膜 的厚度决定,所以薄膜干涉中同一明条纹(暗条纹)应 出现在膜的厚度相等的地方.由于光波波长极短,所以 微薄膜干涉时,介质膜应足够薄,才能观察到干涉条 纹.2、用手紧压两块玻璃板看到彩色条纹,阳光下的肥 皂泡和水面飘浮油膜出现彩色等都是薄膜干涉.
第1节 光的干涉
光到底是什么?……………
17世纪明确形成 了两大对立学说
由于波动说没有 数学基础以及牛 顿的威望使得微 粒说一直占上风
牛顿
19世纪初证明了 波动说的正确性
惠更斯
微粒说
19世纪末光电效应现象使得 爱因斯坦在20世纪初提出了 光子说:光具有粒子性
波动说
这里的光子完全不同于牛顿所说的“微粒”
光的干涉
干涉现象是波动独有的特征,如果光真的 是一种波,就必然会观察到光的干涉现象.
光的干涉 光的干涉
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1773~1829) 在实验室里成功的观察到了光的干涉.
双缝干涉
激
双
光
缝
束
屏上看到明暗相间的条纹 屏
光的干涉
S1 S2 d
双缝干涉
P2
P1
P
P
P1 P2
S1、S2
相干波源
P1S2-P1S1= d
光程差
P2S2-P2S1> d 距离屏幕的中心越远路程差越大
光的干涉
双缝干涉
1、两个独立的光源发出的光不是相干光,双缝干 涉的装置使一束光通过双缝后变为两束相干光,在光屏 上形成稳定的干涉条纹.
2022秋新教材高中物理第四章光及其应用第四节光的干涉课件粤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重难释解] 1.屏上某处出现亮、暗条纹的条件 频率相同的两列波在同一点引起的振动的叠加,如亮条纹处某点同时参与 的两个振动步调总是一致,即振动方向总是相同;暗条纹处振动步调总相反。 具体产生亮、暗条纹的条件为: (1)亮条纹的条件:屏上某点 P 到两条缝 S1 和 S2 的路程差正好是波长的整 数倍或半波长的偶数倍。即: |PS1-PS2|=kλ=2k·2λ(k=0,1,2,3,…) k=0 时,PS1=PS2,此时 P 点位于屏上的 O 处,为亮条纹,此处的条纹 叫中央亮条纹或零级亮条纹。k 为亮条纹的级次。
3.白光的干涉图样 若用白光作光源,则干涉条纹是彩色条纹,且中央条纹是白色的。这是因为: (1)从双缝射出的两列光波中,各种色光都能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各种色光 都在中央条纹外形成亮条纹,从而复合成白色条纹。 (2)两侧条纹间距与各色光的波长成正比,即红光的亮条纹间距宽度最大,紫 光的亮条纹间距宽度最小,即除中央条纹以外的其他条纹不能完全重合,这样便 形成了彩色干涉条纹。
答案:C
2. 如图所示的杨氏双缝干涉图中,小孔S1、S2发出的光在像屏某处叠加时,如果 光程差为________时就加强,形成亮条纹。如果光波波长是400 nm,屏上P点 与S1、S2距离差为1 800 nm,那么p处将是________条纹。
解析:由光的干涉条件知光程差为波长的整数倍时就加强,形成亮条纹。Δx=
答案:B
二、薄膜干涉
1.填一填
(1)薄膜干涉:由膜的前、后表面 反射 回来的两组光波相遇后形成的。 (2)应用:照相机的镜头上通过镀上增透膜产生干涉,增加 透射 ,减少 反射 。
2.判一判
(1)薄膜干涉是薄膜的前后两个面的折射光的干涉。
( ×)
(2)要观察竖直放置的肥皂液膜的干涉条纹,应在入射光同侧观察。
高中物理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第四章 4 实验: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
正确;
将滤光片由紫色换成红色,波长λ变长,根据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公式
Δx=
l d
λ知,条纹间距Δx增大,故B正确;
将单缝向双缝移动一小段距离后,由Δx=
l d
λ可知,Δx与此距离无关,
故干涉条纹间距不变,故C错误;
测量过程中,把5个条纹间距数成6个,导致Δx变小,则波长测量值偏
小,故D错误.
123Leabharlann 2.(2019·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期中)在“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
用蓝光作为入射光
解析 调节光源高度使光束沿遮光筒 轴线照在屏中心时,不需放单缝和双 缝,故A错误;
测量某条干涉亮条纹位置时,应使分划板中心刻线与该亮条纹的中心对齐, 故B正确;
n某条同亮学条用纹黄之光间作有为n-入1射个光间,距根,据相Δ邻x=两l条λ可亮知条,纹为的了间增距大Δ干x=涉n条-a纹1 的,间故距C正,确应; d
三、实验步骤
1.将光源、透镜、遮光筒、毛玻璃屏
依次安放在光具座上,如图2所示.
2.接好光源,打开开关,使灯丝正常发光.
图2
3.调节各器件的高度,使光源灯丝发出的光能沿轴线到达光屏.
4.安装双缝和单缝,中心大致位于遮光筒的轴线上,使双缝与单缝的缝
平行,两者间距5~10 cm,这时可观察白光的干涉条纹.
√A.实验时应调节各器件共轴,并且单缝和双缝的缝应相互平行
B.观察到的白光的干涉图样是:在视野中可以看到彩色的干涉条纹, 中央为一条白亮的零级干涉条纹;彩色条纹的排列,以零级亮条纹 为中心左右对称,在第一级亮条纹中紫色在最外侧
√C.看到白光的干涉条纹后,在单缝前面放上红色或绿色滤光片,即可
看到红黑相间或绿黑相间的干涉条纹,且红条纹的相邻条纹间距比 绿条纹的相邻条纹间距大
第4章光学干涉测量技术
第四章 光学干涉测量技术
2019年9月17日
干涉技术和干涉仪在光学测量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随
着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干涉测量这种以光波长作 为测量尺度和测量基准的技术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在光学材料特性参数测试方面,用干涉法测量材料折射率精度 可达10-6;对材料光学均匀性的测量精度则可达10-7;
现波前的极限误差。
虽然PV可以用于描述元件或系统的质量,但这种描述往往容
易受随机误差的干扰的缺陷,因此常用PV20替代PV:
10
10
wmakx,
wmink,
PV20
k1
10
k1 10
武汉大学 电子信息学院
16
§4.1 干涉测量基础
(2)均方根误差 被测波面相对参考波面各点偏差的均方根值,可表示为:
二、干涉条纹的分析判读与干涉图形信号的处理方法 从干涉仪系统中获取稳定、清晰的干涉条纹图样是干涉测量
的第一步。对获取的干涉条纹进行分析判读才能得到被测量的有 用信息。 (一)干涉条纹的分析判读 1、波面偏差的表示方法
根据干涉条纹的形成条件,可以知道干涉条纹是干涉场中光 程差相同的点的轨迹;相邻条纹之间的光程差为波长的1/n,其中 n是测试光束通过被测试样的次数。若某处条纹间隔为H,对应的 条纹弯曲量为h,则该处的波面偏差可表示为:
及折转、成像过程中,会引入杂散光。杂散光会影响条纹对比度, 导致对比度的下降。 例:分束镜表面的剩余反射
改善措施: 分束器表面正确镀制增透膜或析
光膜 在光源处设置消除杂散光的小孔
光阑 除此之外,两支相干光束的偏振态
不一致也会影响干涉条纹的对比 度。
武汉大学 电子信息学院
高中物理选修3-4“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知识点
高中物理选修3-4知识点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1)光的干涉现象: 是波动特有的现象, 由托马斯•杨首次观察到。
(1)在双缝干涉实验中, 条纹宽度或条纹间距:λdL x =∆ L: 屏到挡板间的距离, d: 双缝的间距, λ: 光的波长, △x: 相邻亮纹(暗纹)间的距离(2)图象特点:中央为明条纹, 两边等间距对称分布明暗相间条纹。
红光(λ最大)明、暗条纹最宽, 紫光明、暗条纹最窄。
白光干涉图象中央明条纹外侧为红色。
2)光的颜色、色散A.薄膜干涉(等厚干涉):图象特点: 同一条亮(或暗)条纹上所对应薄膜厚度完全相等。
不同λ的光做实验, 条纹间距不同单色光在肥皂膜上(上薄下厚)形成水平状明暗相间条纹B.薄膜干涉中的色散⑴、各种看起来是彩色的膜, 一般都是由于干涉引起的⑵、原理: 膜的前后两个面反射的光形成的⑶、现象: 同一厚度的膜, 对应着同一亮纹(或暗纹)⑷、厚度变化越快, 条纹越密白光入射形成彩色条纹。
C.折射时的色散⑴光线经过棱镜后向棱镜的底面偏折。
折射率越大, 偏折的程度越大⑵不同颜色的光在同一介质中的折射率不同。
同一种介质中, 由红光到紫光, 波长越来越短、折射率越来越大、波速越来越慢3)光的衍射: 单缝衍射图象特点: 中央最宽最亮;两侧条纹不等间隔且较暗;条纹数较少。
(白光入射为彩色条纹)。
光的衍射条纹: 中间宽, 两侧窄的明暗相间条纹(典例: 泊松亮斑)共同点: 同等条件下, 波长越长, 条纹越宽4)光的偏振: 证明了光是横波;常见的光的偏振现象: 摄影, 太阳镜, 动感投影片, 晶体的检测, 玻璃反光⑴偏振片由特定的材料制成, 它上面有一个特殊的方向(叫做透振方向), 只有振动方向与透振方向平行的光波才能通过偏振片。
⑵当只有一块偏振片时, 以光的传播方向为轴旋转偏振片, 透射光的强度不变。
当两块偏振片的透振方向平行时, 透射光的强度最大, 但是, 比通过一块偏振片时要弱。
当两块偏振片的透振方向垂直时, 透射光的强度最弱, 几乎为零。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四章 4.光的干涉
Δs=(2k+1) (k=0,1,2,…),判断出 k 的取值,进而判断是第几条亮条纹或暗条纹。
2
4.双缝干涉图样的特点
(1)单色光的干涉图样
若用单色光作光源,则干涉条纹是明暗相间的条纹,且条纹间距相等。中央
为亮条纹,两相邻亮纹(或暗纹)间距离与光的波长有关,波长越大,条纹间距
越大。
(2)白光的干涉图样
3.薄膜干涉现象的应用
(1)等倾法检查平面平整度
原理:如图(c)所示,在被测平面上放一个透明的样板,在样板的一端垫一个
薄片,使样板的标准平面与被测平面之间形成一个楔形空气薄层。用单色
光照射时,空气层的上、下两个表面反射的两列光波发生干涉。空气厚度
相同的地方,两列波的路程差相同,两列波叠加时互相加强或减弱的情况相
若用白光作光源,则干涉条纹是彩色条纹,且中央条纹是白色的。这是因为:
①从双缝射出的两列光波中,各种色光都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各种色光都
在中央条纹处形成亮条纹,从而复合成白色条纹。②两侧条纹间距与各色
光的波长成正比,即红光的亮纹间宽度最大、紫光的亮纹间宽度最小,即除
中央条纹以外的其他条纹不能完全重合,这样便形成了彩色干涉条纹。
2.薄膜干涉的特点
如图(b)甲所示,两板之间形成一层空气膜,用单色光从上向下照射,如果被
检测平面是平滑的,得到的干涉图样必是等间距的。如果被测表面某处凹
下,则对应亮条纹(或暗条纹)提前出现,如图(b)乙中P条纹所示;如果某处凸
起来,则对应条纹延后出现,如图(b)乙中Q所示。
(b)
(注:“提前”与“延后”不是指在时间上,而是指由左到右的位置顺序上)
屏上,可观察到的图像是图中的(
)
答案: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2 多层介质高反射膜 单层增反射膜的反射率的提高是有限度的, 单层增反射膜的反射率的提高是有限度的,如 果要进一步提高膜的反射率, 果要进一步提高膜的反射率,就需要增加介质膜的 层数。 层数。 1、高反射膜系的结构特点 、 (1) 膜的材料有两种,它们的折射率要相差尽可 膜的材料有两种, 能的大,且交替涂敷到基板上; 能的大,且交替涂敷到基板上; (2) 每层膜的光学厚度都是 波长; 每层膜的光学厚度都是1/4波长 波长; (3) 与空气 和基板 接触的都是高折射率的 与空气(A)和基板 和基板(G)接触的都是高折射率的 H膜,可见 膜比低折射率的 膜多一层,膜的层数 膜比低折射率的L膜多一层 膜 可见H膜比低折射率的 膜多一层, 膜可用下列符号表示: 为奇数,如图所示。这种λ/4膜可用下列符号表示 为奇数,如图所示。 膜可用下列符号表示
n − ng n0 − n , r2 = 根据书上P.55.(3.9)式可知 r1 = 根据书上 式可知 n0 + n n + ng 一定时,选定了膜的材料n, 当n0和ng以及λ 一定时,选定了膜的材料 , 一定, 只依赖于nh,所以,反射率R只 则r1、r2一定,δ只依赖于 ,所以,反射率 只
的函数。 是光学厚度nh的函数。 光学厚度 的函数
4π δ= nh λ
dR 令 =0 dδ
所以R取极 所以 取极 值的条件为
得 sin δ = 0
δ = mπ ,
m = 0, 1, 2, ⋯
λ λ 4π nh = δ=m δ= nh λ 4π 4 的整数倍, ∴ 当nh为λ/4的整数倍,即nh= mλ/4时, R取极值 为 的整数倍 时 取极值
的情况下作出R与 取n0=1、 ng=1.5, i1=0的情况下作出 与nh 、 , 的情况下作出 的关系曲线,分析曲线得出如下结论: 的关系曲线,分析曲线得出如下结论:
光程差 ∆ = 2nh cos i2
2π 2π 相位差 δ = 2nh cos i2 ∆= λ λ 2. 透射光相干叠加后的光强分布
取第一束 透射光的初 相为零, 相为零,各 透射光的复 振幅依次为
~ E1 = tt ′Ae i 0 ~ E2 = tt ′r ′2 Ae iδ ~ E3 = tt ′r ′4 Ae i 2 δ ~ E4 = tt ′r ′6 Ae i 3 δ • • • • • •
法布里-珀罗干涉仪 §5 法布里 珀罗干涉仪 多光束干涉
一、实验装置
f1 f2
P
光源S 光源
L1
G1 d
G2
L2
屏
G1、G2为两块平行放置的透明介质板,两内表面 为两块平行放置的透明介质板, 镀有反射率较高 较高(R>90%)的薄膜且与理想平面的偏差 镀有反射率较高 的薄膜且与理想平面的偏差 之间,而两外表面是不平行的, 在(1/20~1/50)λ之间,而两外表面是不平行的,有一 ~ 微小夹角,用以消除外表面反射光的干涉; 微小夹角,用以消除外表面反射光的干涉;
I0 = = 4R 2 δ 2 2 δ 1+ sin (1 − R ) + 4 R sin 2 2 (1 − R ) 2 4R 锐度系数(精细度 精细度) 锐度系数 精细度 F = 定义 (1 − R ) 2
反映了亮条纹的细锐程度,F愈大亮条 反映了亮条纹的细锐程度, 愈大亮条 纹愈细锐;反之, 愈小 愈小, 纹愈细锐;反之, F愈小,亮条纹愈宽
单层膜系的反射12 + 2r1r2 cos δ + r22 R= = 2 A 1 + 2r1r2 cos δ + r12 r22
只讨论近似正入射率情况, 只讨论近似正入射率情况,由i1≈i2≈ 0 ,则两 相邻反射光的相位差位为: 相邻反射光的相位差位为:
G1
h
G2
~ E4
~ E3 ~ E2
~ E1
i2
~ ′r ′ 2 N − 2 Ae i ( N −1)δ E N = tt
i1
n
A
所有透射 ~ ∞ ~ ′(1 + r ′2e iδ + r ′4e i 2 δ + ⋯) A 光叠加后的 ET = ∑ E N = tt N =1 合成振幅为 1 利用1 + x + x 2 + x 4 + ⋯ = tt ′A 1− x = 2 iδ 1 − r′ e ′2 = r 2 r r = − r′ 由斯托克斯公式 2 ′ = 1 − r2 ′=1 tt r + tt 1 − r2 ~ A 则 ET = 2 iδ 入射光强 1− r e 2 反射率R 反射率 = r 透射光强分布 ~ ~∗ IT = ET ⋅ ET =
解得
要求出n则需取 要求出 则需取
r1 = r2
n0 − n n − ng = 即 n0 + n n + ng
即当 n = n0 ng
n0ng–n2=0
时 R=0
(3) 单层膜的光学厚度 单层膜的光学厚度nh=mλ/2时, 不论是 时 不论是n>ng还是 n<ng,膜系的反射率和未镀膜时基底的反射率相同。 膜系的反射率和未镀膜时基底的反射率相同。
入射光透过G1并在G1和G2两相对面上多次 入射光透过 并在 反射和折射后,产生多束相干光透射并在透镜L 反射和折射后,产生多束相干光透射并在透镜 2 的后焦面上形成等倾圆环条纹, 的后焦面上形成等倾圆环条纹,与迈克耳孙干涉 仪的等倾圆环条纹相似,但亮纹要细锐明亮得多。 仪的等倾圆环条纹相似,但亮纹要细锐明亮得多。 如果G 间用热胀系数很小的透明介质( 如果 1、G2间用热胀系数很小的透明介质(如 石英)固定,使其间距不能改变, 石英)固定,使其间距不能改变,则该装置称为 F—P标准具;若G1、G2间距离 可以改变,则称 标准具; 间距离h可以改变 可以改变, 标准具 干涉仪。 为F—P干涉仪。 干涉仪 F—P干涉仪的基本原理是空气平行薄膜透射 干涉仪的基本原理是空气平行薄膜透射 光的多光束干涉。由于多次反射振幅递减, 光的多光束干涉。由于多次反射振幅递减,所以 是非等幅的多光束干涉。 是非等幅的多光束干涉。 二、原理
R
(2) 就要用低折射率材 就要用低折射率材 料(n<ng),而且膜 , 层光学厚度 nh=(2m+1)λ/4, , m=0, 1,2,··· , 但并不是n比 越小, 但并不是 比ng越小 增透效果就越好。 增透效果就越好。 根据R表达式有 表达式有: 根据 表达式有
代入极值条件δ=mπ
2 1
0.5 要镀单层增透膜 单层增透膜, 要镀单层增透膜, 0.4 0.3 0.2 0.1 0.05 0.04 0.03 0.02 0.01 ←n =2.0 ←n =1.7 n =1.0和1.5 和 ←n =1.4 ←n =1.2 ←n =1.1 ←n =3.0
对于 ng=1.50~1.60的光学玻璃, 要求n=1.22~1.27, 的光学玻璃, 要求 , 的光学玻璃 但是目前找不到一种材料的折射率在这个范围内, 但是目前找不到一种材料的折射率在这个范围内,既稳定 又牢固地附在玻璃上。只有MgF2较稳定而能牢固附着在 又牢固地附在玻璃上。只有 玻璃上,但折射率n=1.38,略高于完全消反射时的折射率。 玻璃上,但折射率 ,略高于完全消反射时的折射率。 膜后, 由原来的 降低到1.3%。 由原来的4%降低到 当ng=1.50时,镀MgF2膜后,R由原来的 降低到 时 。
~ 设有一束振幅为A的单 设有一束振幅为 的单 G1 G2 E4 h 色光以入射角i 入射到G 色光以入射角 1入射到 1的 ~ E3 内表面, 内表面,进入板间介质时的 ~ 折射角为i 折射角为 2; 设单色光从玻 E2 璃进入介质薄膜的振幅反射 ~ 比为r 透射比为t; 比为 ,透射比为 ;从介质 E1 膜进入玻璃板的振幅反射比 i2 为r',透射比为 ,则从介质 ,透射比为t', i1 n 薄膜透射出来的各光束是平 A 行的。它们的振幅如图所示: 行的。它们的振幅如图所示: 1、相邻两透射光线的光程差和相位差 、 由斯托克斯公式可知反射引起的相位跃变由r和 由斯托克斯公式可知反射引起的相位跃变由 和r' 反映。由薄膜干涉的讨论可知, 反映。由薄膜干涉的讨论可知,相邻两透射光之间
相邻两束光之间的光程差 ∆ = 2nh cos i2
2π 4π 相邻两束光之间的相位差 δ = nh cos i2 ∆= λ λ
叠加后反射光的复振幅为: 叠加后反射光的复振幅为:
~ ′ ′ ′ E R = r1 Ae i 0 + t1t1r2 Ae iδ + t1t1r1′r22 Ae i 2 δ + t1t1r1′2 r23 Ae i 3 δ + ⋯
′ = r1 A + t1t1r2 Ae iδ (1 + r1′r2e iδ + r1′2 r22e i 2 δ + ⋯)
′ t1t1r2 Ae iδ = r1 A + 1 − r1′r2e iδ
斯托克斯公式r 斯托克斯公式 1= –r1', r12+t1't1=1
(1 − r12 ) r2 Ae iδ r1 + r2e iδ A = r1 A + = iδ iδ 1 + r1r2e 1 + r1r2e
IT , max − I T , min 2R V= = IT , max + I T , min 1 + R 2
1− R = I0 1+ R
2
当 R = 0 时, V = 0, F = 0 , 无干涉条纹
条纹最清晰, 当 R = 1 时, V = 1 , F → ∞ ,条纹最清晰,亮纹无限细锐
I0 = A2
x
x2
(1 − r 2 ) 2 A2 1 − 2r 2 cos δ + r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