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体表面积计算公式及各部位所占比例
小儿用药量的计算方法
小儿用药量的计算方法小儿用药量的计算方法有多种,包括按体重、按体表面积、按年龄和从成人剂量折算。
1. 按体重计算是最常用的方法,每日剂量=患儿体重(kg)×每日每公斤体重所需药量,再分2~3次使用。
临时对症治疗用药如退热、催眠药等,常按每次剂量计算。
年长儿按体重计算如已超过成人量时则以成人量为上限。
2. 按体表面积计算,儿童体表面积计算公式如下∶体重≤30kg的儿童,体表面积(m²)=体重(kg)×+;体重>30kg的儿童,体表面积(m²)=(体重kg-30)×+;儿童药物剂量=儿童体表面积(m²)x剂量/(m²)。
按体表面积比按年龄、体重计算更为准确,因其与基础代谢、肾小球滤过率等生理功能关系更为密切。
3. 按年龄计算,剂量幅度大、不需十分精确的药物,如营养类药等可按年龄计算,比较简单易行。
4. 从成人剂量折算,儿童剂量=成人剂量×儿童体重(kg)/50,或儿童剂量=儿童体表面积(m²)××成人剂量。
此外,考虑到小儿体质的特殊性,小儿用药使用量有很多方面的限制以及要求,小儿体重以及年龄是用药量的重要衡量指标。
1岁以下的小儿用药的计算公式=成人剂量××(月龄+3),1岁以上小儿用的药计算公式=成人剂量××(年龄+2)。
另外,除了按照专业医学指南用药,平时还要注意让孩子远离可能导致其过敏的食物或其他物质。
小儿平时需要注意保暖,不要着凉受寒。
天气变冷,及时增加衣物,预防感冒。
可以多喝些热水;饮食上多吃一些新鲜水果蔬菜食物,如苹果、香蕉、梨、菠菜、白菜等;也可以经常户外活动,户外活动可使小儿获得充足的氧气和日光照射,起到预防佝偻病的作用。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专业医疗建议,如有需求请及时就医并咨询医生。
体表面积计算公式
体表面积计算公式(总3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体表面积计算公式发表者:韩明锋134357人已读第一种方法:S= 0.035W+0.1 (W≤30)1.05+(W-30)×0.02 (W>30)第二种方法:体表面积(m2)=0.0061×身高(cm)+0.0128×体重(kg)-0.1529第三种方法:S男=0.0057×身高+0.0121×体重+0.0882,S女=0.0073×身高+0.0127×体重-0.2106。
若不区别男和女,为中国人适用的通式为S=0.0061×身高+0.0124×体重-0.0099。
(S示体表面积,单位:m2;H示身高,单位:cm;W 示体重,单位:kg)儿童体表面积计算法及用药剂量计算法(万鼎铭总结)发表者:万鼎铭7460人已读1.以往,儿童吃药是按体重或年龄折算的,随着药效学及药代学的发展,经过许多医学科学家的研究,发现这种计算方式存在一定的缺陷。
近年来,国外推荐药物按小儿体表面积计算,既适于儿童,也适用于成人,科学性较强。
因此,近年来提倡用体表面积计算法,来确定小儿的服药剂量,其计算方法如下:(1)体重≤30kg的儿童的体表面积及用药剂量计算:小儿体表面积(m2)=体重(kg)×0.035 + 0.1小儿用药剂量=(成人剂量×小儿体表面积)/1.7(其中:1.7为中国平均成人的体表面积)(2)体重>30kg的儿童的体表面积及用药剂量计算:儿童体表面积(m2)=1.05+(体重-30)×0.02(经验上体重每增加5kg,体表面积增加0.1m2,体重>50kg,体重每增加10kg,体表面积增加0.1m2)35kg,体表面积=1.15m2 (经验上1.10+0.10=1.20m2)40kg,体表面积=1.25m2 (经验上1.10+0.20=1.30m2)45kg,体表面积=1.35m2 (经验上1.10+0.30=1.40m2)50kg,体表面积=1.45m2 (经验上1.10+0.40=1.50m2)55kg,体表面积=1.55m2 (经验上1.50+0.05=1.55m2)60kg,体表面积=1.60m2(固定值)65kg,体表面积=1.65m2 (经验上1.60+0.5=1.65m2)70kg,体表面积=1.70m2(固定值)2.英国国家处方集:一个体重≤30kg的儿童,用药剂量可能是成人的(体重×2)%倍;>30kg的儿童,用药剂量可能是成人的(体重+30)%倍。
小儿烧伤面积计算公式
小儿烧伤面积计算,一般是按小儿与成人体表面积的分布不同,在成人新九分法的基础上,结合小儿不同年龄特点用下列两个公式来计算,即:
头颐部体表面积=9+(12-年龄)
下胶体表面积=46-(12-年龄)
这两个公式中的一加一减是弥补小儿体表面积与成人体表面积在分布上的差异。
其计算结果的增多或减少值是以整个头颈部或下肢与成人作比较的。
而在临床上遇到的常是部分烧伤,这样若以此公式计算就会出现一些问题,尤其是下肢体表面积的计算常会出现明显错误。
如一个下肢烧伤的3岁小儿,按成人新九分法计算其烧伤面积为9%,而套入上述公式后结果却是0%。
当然,在临床上小面积烧伤可用手掌法来估计,但在教学上,对学生的讲授过程中却是无法做到的。
况作为一个公式不论其烧伤面积的大小,都应经得起检验,故认为上述公式应进一步得到完善。
小儿随着年龄增大其整个头颈部和下肢体表面积逐渐减少和增多的数值巳在上述公式中列出,而这一减少和增多的数值又与头颈部和下肢烧伤面积的多少是成正比例变化的。
如9岁的小儿,整个头颈部烧伤时,其烧伤面积比成人多3%,而只有三分之一的头颈部烧伤时,其烧伤面积仅比成人多1%。
故可按数学原理推测,得下列两个公式:
(注:公式中的烧伤面积为按新九分法得出的头颈部或下肢的烧伤面积)
按此公式计算后,避免了上述错误,使计算结果更为正确。
烧伤面积的正确计算,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小儿体表面积计算方法
小儿体表面积计算方法一。
小儿体表面积的计算那可是关乎孩子健康的重要一环,咱得重视起来。
1.1 为啥要算小儿体表面积。
这小儿体表面积的计算可不是瞎折腾,它用处大着呢!比如说,医生给孩子用药,药量多少得根据体表面积来定,多了少了都不行,多了可能有副作用,少了又治不好病。
还有在评估孩子营养状况、烧伤面积啥的,都得靠这个体表面积的计算。
1.2 传统计算方法。
过去咱常用的是公式法,像什么“体重 30 公斤以下的孩子,体表面积(平方米)= 体重(公斤)×0.035 + 0.1”。
这公式您得记好了,关键时刻能派上用场。
二。
2.1 新的计算方式不断涌现。
时代在进步,医学也在发展,现在又有了一些新的计算小儿体表面积的方法。
比如说借助计算机软件,输入孩子的身高、体重等数据,一下子就能算出来,又快又准。
2.2 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不过不管用啥方法,都得仔细认真。
量孩子的身高体重,那可得准准的,“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呀!而且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可能适用的方法还不太一样,得灵活选择。
2.3 家长能做些啥。
咱家长也别闲着,平时多留意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心里有个数。
带孩子看病的时候,能给医生提供准确的信息,这也是在帮孩子早点恢复健康。
三。
3.1 小儿体表面积计算的重要性再强调。
这小儿体表面积的计算真不是小事,它关系到孩子的治疗效果和健康成长。
医生们凭借这个能更精准地治疗,咱家长也能更放心。
3.2 未来的展望。
相信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后计算小儿体表面积的方法会越来越简单、准确,让咱们的孩子都能健健康康地长大!。
儿科学计算公式大全体表面积计算公式
儿科学计算公式大全体表面积计算公式儿科学计算公式大全——体表面积计算公式体表面积是评估患儿身体大小和代谢需求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在儿科领域的临床应用和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儿科学计算公式大全中的体表面积计算公式,并对其应用进行简要讨论。
一、DuBois公式DuBois公式是最早被广泛使用的儿科体表面积计算公式之一:DuBois公式(适用于2-17岁儿童):BSA(体表面积,单位:m²)= 0.20247 × Wt^0.425 × Ht^0.725其中,Wt表示体重(单位:kg),Ht表示身高(单位:cm)。
二、Boyd公式Boyd公式是针对新生儿和早产儿提出的体表面积计算公式:Boyd公式(适用于新生儿和早产儿):BSA(体表面积,单位:m²)= 0.1 × Wt^0.667 × Ht^0.333其中,Wt表示体重(单位:kg),Ht表示身长(单位:cm)。
三、Mosteller公式Mosteller公式是一种简化的体表面积计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Mosteller公式(适用于各年龄段):BSA(体表面积,单位:m²)= √[(Wt × Ht)/ 3600]其中,Wt表示体重(单位:kg),Ht表示身高或身长(单位:cm)。
四、计算示例与应用下面以Mosteller公式为例,展示体表面积计算的具体步骤:假设一名6岁男孩的体重为25kg,身高为120cm,根据Mosteller公式计算其体表面积:BSA = √[(25 × 120) / 3600] ≈ 0.866 m²通过体表面积的计算,医生和临床医师能够更准确地评估和调整儿童的药物剂量、液体补充和热量供给等治疗方案。
尤其是在重症监护和手术麻醉中,体表面积计算公式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和实用。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体表面积计算公式仅是一个评估指标,在具体使用时还需结合儿童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以获得更准确的结果。
体表面积计算公式
体表面积计算公式发表者:134357人已读第一种方法: S= 0.035W+0.1 (W≤30)1.05+(W-30)×0.02 (W>30)第二种方法:体表面积(m2)=0.0061×身高(cm)+0.0128×体重(kg)-0.1529第三种方法:S男=0.0057×身高+0.0121×体重+0.0882,S女=0.0073×身高+0.0127×体重-0.2106。
若不区别男和女,为中国人适用的通式为S=0.0061×身高+0.0124×体重-0.0099。
(S示体表面积,单位:m2;H示身高,单位:cm;W 示体重,单位:kg)儿童体表面积计算法及用药剂量计算法(万鼎铭总结)发表者:7460人已读1. 以往,儿童吃药是按体重或年龄折算的,随着药效学及药代学的发展,经过许多医学科学家的研究,发现这种计算方式存在一定的缺陷。
近年来,国外推荐药物按小儿体表面积计算,既适于儿童,也适用于成人,科学性较强。
因此,近年来提倡用体表面积计算法,来确定小儿的服药剂量,其计算方法如下:(1)体重≤30kg的儿童的体表面积及用药剂量计算:小儿体表面积(m2)=体重(kg)×0.035 + 0.1小儿用药剂量=(成人剂量×小儿体表面积)/1.7(其中:1.7为中国平均成人的体表面积)(2)体重>30kg的儿童的体表面积及用药剂量计算:儿童体表面积(m2)=1.05+(体重-30)×0.02(经验上体重每增加5kg,体表面积增加0.1m2,体重>50kg,体重每增加10kg,体表面积增加0.1m2)35kg,体表面积=1.15m2(经验上1.10+0.10=1.20m2)40kg,体表面积=1.25m2(经验上1.10+0.20=1.30m2)45kg,体表面积=1.35m2(经验上1.10+0.30=1.40m2)50kg,体表面积=1.45m2(经验上1.10+0.40=1.50m2)55kg,体表面积=1.55m2(经验上1.50+0.05=1.55m2)60kg,体表面积=1.60m2(固定值)65kg,体表面积=1.65m2(经验上1.60+0.5=1.65m2)70kg,体表面积=1.70m2(固定值)2. 英国国家处方集:一个体重≤30kg的儿童,用药剂量可能是成人的(体重×2)%倍;>30kg的儿童,用药剂量可能是成人的(体重+30)%倍。
儿科常见计算公式
儿科常见计算公式1。
小儿体重得计算1~6个月:出生体重+月龄X0.77~12个月:体重=6+月龄X0、252~12岁: 年龄X2+8注:出生体重平均为3kg,生后3~4个月时体重约为出生时得2倍、一岁时约为3倍,2岁时约为4倍。
2、小儿身高得计算出生时约为1250px,半岁时约为1625px,一岁时1875px,2岁时2175px。
2~12岁身高=年龄×7+70(或75)。
注:身高低于正常得百分之三十即为异常。
3。
头围:出生时约为33~850px,一岁以内增长最快。
1岁时1150px,2岁时1200px,5岁时1250px。
15岁接近成人54~1450px。
注:头围测量在2岁前最有价值。
4、胸围出生时平均800px。
一岁时头围与胸围大致相等、约1150px、5、牙齿乳牙计算公式:月龄—4(或6)注:出生后4~10个月乳牙开始萌出,12个月未萌出者为出牙延迟。
6、囟门出生时为1.5~50px,1~1.5岁(12~18个月)应闭合.7。
全脂奶粉配比:全脂奶粉按重量配置时,其比例1:8;按容积1:4、1岁内小儿每日每千克体重需要8%得糖牛乳110ml例如:小儿,3个月,5kg,每日需要8%得糖牛乳得量为多少?即5×110=5508。
小儿药物得剂量计算(1)按体重:每日(次)剂量=患儿体重kg×每日(次)每公斤体重所需药量(2)按体表面积:体重小于等于30kg,小儿体表面积=体重X0、035+0。
1体重〉30,小儿体表面积=【体重-30】×0.02+1.05(3)按成人剂量折算:小儿剂量=成人剂量×小儿体重÷509、血压2岁以后收缩公式收缩压=年龄×2+80mmhg(年龄×0.27+10。
67kpa)舒张压=收缩压×2/3注:新生儿收缩压平均为60~70mmhg,1岁以内70~80mmhg,测血压时,袖带宽度约为上臂长度得三分之二为宜。
医学上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医学上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体表面积(Total Body Surface Area,简称TBSA)是医学上评估人体烧伤程度、肿瘤分期以及药物剂量选择的重要指标之一。
准确计算体表面积对于医学诊疗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常用的体表面积计算方法。
1. DuBois法:DuBois等人于1916年提出的计算体表面积的公式是最早也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计算公式为:TBSA(㎡)=0.007184 ×身高(cm)^0.725 ×体重(kg)^0.425。
2. Gehan和George法:Gehan和George在1970年提出的公式适用于儿童和青少年。
计算公式为:TBSA(㎡)=0.0235 ×身高(cm)^0.42246 ×体重(kg)^0.51456。
3. Mosteller法:Mosteller等人在1987年提出的计算公式适用于成人和儿童。
计算公式为:TBSA(㎡)=√ (身高(cm)×体重(kg)/ 3600)。
除了以上三种常用方法外,还有其他一些计算体表面积的公式,如Meeh-Rubner法、Haycock法等。
不同的公式适用于不同的人群,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公式。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计算方法仅仅是近似估算体表面积的工具,不能完全代替精确的测量。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比如严重烧伤患者或肿瘤患者的体表面积测量,可能需要借助特殊仪器进行更准确的测量。
综上所述,医学上常用的体表面积计算方法有DuBois法、Gehan和George法以及Mosteller法等。
选择适合的计算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和研究人员准确评估疾病状况,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和研究。
体表面积计算公式
体表面积计算公式发表者:韩明锋134357人已读第一种方法: S= 0.035W+0、1(W≤30)1、05+(W-30)×0、02 (W>30)第二种方法: 体表面积(m2)=0、0061×身高(cm)+0、0128×体重(kg)-0、1529第三种方法:S男=0.0057×身高+0.0121×体重+0、0882,S女=0.0073×身高+0、0127×体重-0.2106。
若不区别男与女,为中国人适用的通式为S=0、0061×身高+0、0124×体重-0、0099。
(S示体表面积,单位:m2;H示身高,单位:cm;W 示体重,单位:kg)儿童体表面积计算法及用药剂量计算法(万鼎铭总结)发表者:万鼎铭7460人已读1、以往,儿童吃药就是按体重或年龄折算的,随着药效学及药代学的发展,经过许多医学科学家的研究,发现这种计算方式存在一定的缺陷。
近年来,国外推荐药物按小儿体表面积计算,既适于儿童,也适用于成人,科学性较强。
因此,近年来提倡用体表面积计算法,来确定小儿的服药剂量,其计算方法如下:(1)体重≤30kg的儿童的体表面积及用药剂量计算:小儿体表面积(m2)=体重(kg)×0、035 + 0、1小儿用药剂量=(成人剂量×小儿体表面积)/1、7(其中:1、7为中国平均成人的体表面积) (2)体重>30kg的儿童的体表面积及用药剂量计算:儿童体表面积(m2)=1、05+(体重-30)×0、02(经验上体重每增加5kg,体表面积增加0.1m2,体重>50kg,体重每增加10kg,体表面积增加0、1m2)35kg,体表面积=1、15m2(经验上1.10+0、10=1、20m2)40kg,体表面积=1.25m2(经验上1、10+0、20=1.30m2) 45kg,体表面积=1、35m2(经验上1、10+0、30=1、40m2)50kg,体表面积=1.45m2(经验上1、10+0、40=1、50m2)55kg,体表面积=1、55m2(经验上1、50+0.05=1.55m2)60kg,体表面积=1、60m2(固定值)65kg,体表面积=1、65m2(经验上1、60+0、5=1、65m2)70kg,体表面积=1、70m2(固定值)2. 英国国家处方集:一个体重≤30kg的儿童,用药剂量可能就是成人的(体重×2)%倍;>30kg的儿童,用药剂量可能就是成人的(体重+30)%倍。
成人、小儿烧伤面积的计算和口诀
大腿21双小腿13双足7)伤及皮肤全层,甚至 可达皮下、肌肉、骨 等。
形成焦痂。
创面消失 无水疱、蜡白或焦 黄,可见树枝状栓赛 血管,皮温低成人、小儿烧伤补液原则烧伤2日内,因创面大量渗出而致体液不足,可引 起低血容量性休克。
液体疗法是防治烧伤休克主要措 施。
补液的原则:一般是先晶后胶、先盐后糖、先快 后慢、晶体胶体交替输入。
(一)早期补液方案我国常用的烧伤补液方案是按公式法计算:烧伤补液量计算公式1、 伤后第一个24h 补液量:病人每千克体重每1%烧 伤面积补液1.5ml (小儿1.8ml ,婴儿2ml );2、 第一个24h 补液总量二体重(kg ) *烧伤面积(沁*1.5+日生理需水量2000ml 3、 补液量晶体溶液和胶体溶液比例:2:1 ;广泛深度烧伤1:14、 伤后第二个24h 补液量为第一个24h 的一半,日 生理需要量不变。
5、 烧伤后第一个8h 渗液最快,首个8h 输入上述总量的1/2 ;其余在后16h 输入肉芽组织生长后形成瘢 痕(二)晶体液首选平衡盐溶液,因可避免高氯血症和纠正部分酸中毒,其次可选用等渗盐水、5%葡萄糖盐水等。
胶体液首选血浆以补充渗出丢失的血浆蛋白,如无条件可选用右旋糖酐,羟乙基淀粉等暂时代替。
全血因含红细胞,在烧伤后血浓缩时不适宜,但深度烧伤损害多量红细胞时则适用。
(三)广泛深度烧伤者,常伴有严重的酸中毒和血红蛋白尿,为纠正酸中毒和避免血红蛋白简介产物在肾1.25%碳酸氢钠。
小管的沉积,可在输液成分中增配(四)补液的监测1、成人尿量以维持30〜50ml/h为宜;2、心率<120次/分,收缩压为90mmHg脉压20mmHg以上;3、呼吸平稳(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 供参考,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体表面积计算公式
体表面积计算公式发表者:韩明锋134357人已读第一种方法:S= 0.035W+0.1 (W≤30)1.05+(W-30)×0.02 (W>30)第二种方法:体表面积(m2)=0.0061×身高(cm)+0.0128×体重(kg)-0.1529第三种方法:S男=0.0057×身高+0.0121×体重+0.0882,S女=0.0073×身高+0.0127×体重-0.2106。
若不区别男和女,为中国人适用的通式为S=0.0061×身高+0.0124×体重-0.0099。
(S示体表面积,单位:m2;H示身高,单位:cm;W 示体重,单位:kg)儿童体表面积计算法及用药剂量计算法(万鼎铭总结)发表者:万鼎铭7460人已读1. 以往,儿童吃药是按体重或年龄折算的,随着药效学及药代学的发展,经过许多医学科学家的研究,发现这种计算方式存在一定的缺陷。
近年来,国外推荐药物按小儿体表面积计算,既适于儿童,也适用于成人,科学性较强。
因此,近年来提倡用体表面积计算法,来确定小儿的服药剂量,其计算方法如下:(1)体重≤30kg的儿童的体表面积及用药剂量计算:小儿体表面积(m2)=体重(kg)×0.035 + 0.1小儿用药剂量=(成人剂量×小儿体表面积)/1.7(其中:1.7为中国平均成人的体表面积)(2)体重>30kg的儿童的体表面积及用药剂量计算:儿童体表面积(m2)=1.05+(体重-30)×0.02(经验上体重每增加5kg,体表面积增加0.1m2,体重>50kg,体重每增加10kg,体表面积增加0.1m2)35kg,体表面积=1.15m2(经验上1.10+0.10=1.20m2)40kg,体表面积=1.25m2(经验上1.10+0.20=1.30m2)45kg,体表面积=1.35m2(经验上1.10+0.30=1.40m2)50kg,体表面积=1.45m2(经验上1.10+0.40=1.50m2)55kg,体表面积=1.55m2(经验上1.50+0.05=1.55m2)60kg,体表面积=1.60m2(固定值)65kg,体表面积=1.65m2(经验上1.60+0.5=1.65m2)70kg,体表面积=1.70m2(固定值)2. 英国国家处方集:一个体重≤30kg的儿童,用药剂量可能是成人的(体重×2)%倍;>30kg的儿童,用药剂量可能是成人的(体重+30)%倍。
皮肤表面积计算公式
皮肤表面积计算公式1. 最常用公式:- 中国九分法:将全身体表面积划分为若干个9%的等份,另加1%,构成100%的体表面积。
- 头颈部:头部、面部、颈部三者各占3%,共占9%(1个9%)。
- 双上肢:双上臂7%,双前臂6%,双手5%,共占18%(2个9%)。
- 躯干:前面13%,后面13%,会阴1%,共占27%(3个9%)。
- 双下肢:双臀5%,双大腿21%,双小腿13%,双足7%,共占46%(5个9% + 1%)。
- 例如,要计算烧伤患者的烧伤面积,就可以根据这个九分法来大致估算。
如果患者双上肢烧伤,那么烧伤面积大约为18%。
2. 较精确的公式(DuBois公式):- 体表面积(m^2)= 0.007184×体重(kg)^0.425×身高(cm)^0.725- 这个公式相对复杂一些,但在一些需要更精确计算皮肤表面积的研究或特殊医疗场景下可能会用到。
比如在某些药物剂量计算中,如果药物的剂量是根据体表面积来确定的,就可能用到这个公式。
假设一个人的体重是70kg,身高是175cm,那么根据DuBois公式计算体表面积:- 首先计算70^0.425≈ 4.78(可以使用计算器),175^0.725≈ 42.8。
- 然后体表面积=0.007184×4.78×42.8≈1.46m^21. 儿童头部面积相对较大的特点。
- 儿童的身体比例与成人不同,头部面积相对较大,而下肢面积相对较小。
- 对于儿童烧伤面积的计算,常用的是儿童烧伤面积计算法。
- 头颈部面积:[9+(12 - 年龄)]%。
例如,一个5岁儿童,头颈部面积为[9+(12 - 5)]%=16%。
2. 儿童双下肢面积计算。
- 双下肢面积:[46-(12 - 年龄)]%。
仍以5岁儿童为例,双下肢面积为[46-(12 - 5)]% = 39%。
- 双上肢面积与成人计算方法类似,仍为18%,躯干面积为27%(计算方法同成人九分法中的躯干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