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大气的受热过程及热力环流测试题

合集下载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专题强化练3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含答案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专题强化练3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含答案

专题强化练(三)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下面两图为甲、乙两地某时段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箭头反映了能量传递的方向及大小(由箭头粗细表示)。

读图,回答1~3题。

甲乙(注:大气透明度往往与大气密度、天气有关。

)1.若①⑤两箭头传递的能量方向及大小相同,则说明甲、乙两地() A.太阳高度相当B.海拔相当C.距海远近相同D.大气透明度相近2.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主要影响因素是()A.①⑤B.②⑦C.③⑧D.④⑥3.霜冻多出现在晚秋或寒冬时节晴朗的夜晚,主要是因为此时()A.地面辐射弱B.太阳辐射强C.大气反射强D.大气逆辐射弱1.A2.B3.D[第1题,读图可知,箭头①⑤都是大气上界以上的太阳辐射,若两箭头传递的能量方向及大小相同,说明大气上界以上的太阳辐射量相等,甲、乙两地的太阳高度相当,A正确。

第2题,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近地面大气接受地面辐射②⑦增温后再向上传递能量,越靠近地面温度越高,越远离地面温度越低,B正确。

第3题,晚秋或寒冬时节晴朗的夜晚,云量少,大气逆辐射弱,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差,易出现霜冻,D正确。

]树木涂白是指用涂白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和硫黄)将树干部分涂成白色,是绿化植物养护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目的是确保绿化植物安全越冬。

绿化部门对城区主要道路、景区、游园等地的树木进行统一涂白时,行道树树干刷白高度统一控制在离地面1.5米处,视觉上达到整齐划一、美观大方的效果(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4~5题。

4.绿化部门对城区行道树涂白的目的是()①杀菌、防止病菌感染②杀虫、防虫,减少下一年病虫害的发生③起到一定美化作用④防冻害、避免早春霜害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5.关于树木涂白的作用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效减少地面长波辐射,防止地面热量大量流失B.使得树干白天和夜间的温差变小,减少树皮开裂C.使得树木萌芽和开花提前,以躲过早春低温冻害D.增加树木对阳光的吸收率,减少冻害发生的概率4.D5.B[第4题,根据材料可知,行道树涂白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和硫黄,可以起到杀菌、杀虫的作用,①②正确;“视觉上达到整齐划一、美观大方的效果”,起到一定的美化作用,③正确;“主要目的是确保绿化植物安全越冬”,树木涂白可以防冻害、避免早春霜害,④正确。

高中地理必修1课时作业24:2.1.1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练习题

高中地理必修1课时作业24:2.1.1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练习题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1. 深秋至第二年早春,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是因为()A. 晴天,地面辐射增强B. 晴天,大气逆辐射增强C. 晴天,地面辐射减弱D. 晴天,大气逆辐射减弱2. 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是()①离太阳近②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太阳高度角小③云层厚而且夜晚长④地势高,空气稀薄⑤白天太阳辐射强⑥夜晚大气逆辐射弱A. ①②③B. ④⑤⑥C. ②⑤⑥D. ①⑤⑥3. 谚语“十雾九晴”(深秋、冬季和初春),指大雾多发生在晴天,原因是()A. 晴天时水汽多B. 晴天时大气运动缓慢C. 晴天时尘埃多D. 晴天时大气逆辐射弱4. 关于大气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②大气受热上升后地面可形成高气压③大气运动只表现为水平运动④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FA. ①②B. ③④C. ①④D. ②③5. 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A. 太阳辐射B. 地区间的冷热不均C. 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D. 地转偏向力6. 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是因为()A. 空气中的水汽多B. 太阳辐射弱C. 地面辐射弱D. 大气逆辐射弱7. 关于大气对太阳辐射吸收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 平流层中的臭氧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B. 对流层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C. 对流层中的臭氧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D.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8. 通常冬季多云的夜晚比晴朗的夜晚温暖些,其原因是()A. 大气的逆辐射作用增强B. 大气吸收作用增强C. 大气反射作用增强D. 大气散射作用增强9. 读图(图中所示等压面为近地面等压面),完成下列各题。

(1)判断风向:风从_____________吹向______________。

(2)从季节上看,这种风一般在______________季出现。

10.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热力环流》练习题及答案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热力环流》练习题及答案

空中 空中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热力环流》练习题及答案1.以下四幅冷热不均惹起的大气运动图〔图中曲线表示等压面,直线表示等高面〕中,正确的选项是〔〕2.图一中四幅热力环流图与图二所示气压散布形状图相符的是 〔 〕3.图中各点关系正确的选项是〔 〕A .a 点比c 点的气压高B .c 点比d 点的气压低C .c 点比d 点的气温高D .d 点比b 点的气压高读〝某时节我国东部沿海空中等压面表示图〞〔图2〕,回答4 ~ 5题。

4.四地气压大小的陈列顺序正确的选项是A .D > C > A > BB .A > B > D > CC .C >D > A > BD .C > D > B > A5.此时节,图中所示大陆上的等温线①向高纬凸出 ②向低纬凸出③向北凸出 ④向南凸出A .①③B .②④C .①④D .②③6.图中C 、D 两地的天气状况是( )A .C 地气温高于乙地B .C 地多为阴沉天气C .D 地盛行下沉气流 D .D 地温度小于甲地7.关于图中气流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C 、A 之间气流发生的直接缘由是气压差B .D 、B 之间气流受地转倾向力的影响C .水平气压梯度力只影响C 、D 之间的风速D .发生四地间环流的基本缘由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读北半球某地近空中与空中气压状况(热力缘由构成)表示图,回答8~9题。

8.关于图示甲、乙、丙、丁四地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气温:甲>乙>丁>丙B .海拔:丙>丁>甲>乙C.密度:乙>甲>丁>丙D.气压:甲>乙>丙>丁9.此时,图中M地吹( )A.西南风 B.西北风C.西北风 D.西南风(2021·盐城一模)图Ⅰ表示某沿海地域海陆风构成的热力环流剖面图,图Ⅱ为该地域近空中与600米空中垂直气压差的散布状况。

读图,回答10~11题。

10.有关气压散布状况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①地气压低于②地 B.③地气压高于④地C.近空中同一等压面的散布高度①地比②地低D.空中同一等压面的散布高度④地比③地更高11.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a的风向为西北风 B.b为上升气流 C.c的风向为西南风 D.d为上升气流12、右图中曲线表示某时辰近空中的等压面,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正午时辰,图中裸地左近的等压面一天中弯曲幅度最大B.在近空中同一高度上,林地气压高于裸地C.图示时辰,近空中的气流区分由裸地和林地流向水库D.林地湿度较大,主要是有来自水库的湿润气流13.下面四幅图表示的热力环流中,错误的选项是以下图中甲图表示某海滨地域陆地与陆地外表气温日变化,乙图表示同一海滨地域海陆之间气流运动特征。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项练习--大气受热过程、热力环流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项练习--大气受热过程、热力环流

大气受热过程、热力环流一、选择题模拟小实验:(如图准备装置)在两只烧瓶里分别充满CO2和空气,塞紧带有温度计和胶头滴管的橡皮塞。

再把两只烧瓶放在红外线下照射,观察温度升高的情况。

结论:两只烧瓶在相同光线照射下,装CO2的温度较邻瓶高,最大差值可达4℃。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该实验反映的现象是( )A.温室效应B.酸雨污染C.大气污染D.臭氧层破坏2.下列关于大气中二氧化碳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增加大气温度B.能分解氧分子与氮分子为原子,使大气强烈增温C.能吸收长波辐射,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D.能反射和散射太阳辐射,增加大气温度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 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

下图为洞庭湖某时刻测得的湖陆风垂直结构示意图。

据图完成以下两题。

3.据图文材料可知,此时( )A.①处为陆风B.②处盛行上升气流C.③处风力小于①处D.④处更易形成降水4. 关于城市与湖陆风相互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地面硬化使湖陆风减弱B.围湖造陆使湖陆风增强C.湖陆风使城市昼夜温差减小D.湖陆风使城市湿度下降利用“温室效应”原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可以采用大棚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

据此回答以下两题。

5.下列不属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的是( )A.有利于充分利用太阳光能,提高大棚内的温度B.有利于提高光照强度,增强农作物光合作用C.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的湿度D.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土壤的水分6.当大棚的门打开时,门口处空气流动情况与选项中示意的空气流动情况相同的是( )《齐民要术》有一段描述:“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

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

此时放火(无焰的小火),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

”读图甲和图乙,回答以下两题。

图甲图乙7.图甲各条曲线中,能正确反映“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气压变化的是( )A.①B.②C.③D.④8. “此时放火,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造成“免于霜矣”的主要原因是图乙中的( )A.A增强B.b 增强C.c 增强D.d增强读下表和下图,回答下面两题。

高中地理:大气的热力作用与热力环流练习题及答案

高中地理:大气的热力作用与热力环流练习题及答案

大气的热力作用与热力环流1.下列地球现象及形成原因,按内在联系正确的概念是()A.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仍然是明亮的——大气的散射作用B.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不会太热——大气的散射作用C.早春和晚秋阴天的晚上不会有霜冻——大气逆辐射弱的作用D.城市上空的雾和低云比郊区多——空气中的水汽较多2.读“北京市某年3月8日和3月9日的气温变化曲线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3月9日白天与黑夜的气温都比3月8日低B.3月8日是晴天,3月9日是阴天C.云层对大气不一定具有保温作用D.体现了云层对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的反射作用3.下列图中的纬度相同的四地,昼夜温差最小的是()4.下图为我国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2)我国太阳辐射最丰富的地区是____________(地形区),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地区夏季气温较低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1)图中所标注的城市中,年太阳总辐射量在140J/cm 2以上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太阳辐射最少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地形区)。

5.右图是近地面(虚线)和大气上界(实线)太阳辐射波长分布示意图,读图做下列2题。

(1)③部分增大的原因主要有( )A .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B .使用含硫量高的煤C .人类大量的植树造林D .草场退化(2)人类大量使用氯氟烃,并向大气排放,会使( )A .①部分缩小,③部分增大B .①部分增大,③部分缩小C .①部分缩小,②部分增大D .③部分缩小,②部分缩小6.导致地面温度升高的主要原因是A .太阳短波辐射B .地表水分蒸发C .大气潜热输送D .大气逆辐射7.下列甲、乙两图为我国不同的两地太阳辐射图,图中虚线曲线为到达地面的实际太阳辐射。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甲、乙两地区可能是我国的( )A.甲为海口市,乙为呼和浩特市B.甲为拉萨市,乙为重庆市C.甲为北京市,乙为银川市D.甲为漠河市,乙为昆明市(2)造成乙地区实际太阳辐射比甲地区少的原因是()A.海拔高,大气层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B.海拔低,大气层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C.多阴雨天气,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D.多晴朗天气,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8.下面四幅图中,不符合热力学原理的环流是()9.若该图为海滨地区海陆风模式示意图,且甲点表示海洋、乙点表示陆地,则此图所示情形为()A.白天的海风B.夜晚的海风C.白天的陆风D.夜晚的陆风10.读图分析,下列各点关系正确的是()①A点比B点气压低②B点比D点气压高③B点和D点气压相等④C点比D点气压高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右图为对流层大气某要素等值面垂直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题:11.若abcde为不同的气压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丙处多云雨B.乙地盛行上升气流C.乙处气温高于甲处D.丁处气压高于丙处12.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等压面分布图)()A.此时风从海洋吹向陆地B.从季节上看,这种风在我国一般出现在夏季C.如果此地位于北半球,此时,北太平洋上的夏威夷高压强盛D.如果此地位于南半球,此时,北大西洋上的亚速尔高压强盛答案:1.A 2.B 3.D4.(1)拉萨昆明(2)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海拔低,大气稀薄,保温作用弱(3)四川盆地5.(1)A (2)A 6.A7.(1)B (2)C 8.D 9.D 10.C 11.A 12.D。

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训练试题

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训练试题

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1.有关下列现象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晚秋晴天的晚上常会有霜冻——大气逆辐射强的原因B.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大气的反射作用C.中午的阳光比日出时的阳光强烈——阳光经过大气层的距离和太阳高度不同D.西北地区的光照资源丰富,但热量不丰富——主要是海拔较高2.谚语说冬季“十雾九晴”,意思是霜冻多发生在晴朗的夜晚,原因是()A.大气逆辐射弱B.大气逆辐射强 C.凝结核多 D.气温高3.华北平原的农民在秋季晴朗的夜晚经常用干燥的牛粪、草皮一起燃烧,产生滚滚浓烟。

这样做的作用是()A.有利于削弱太阳辐射,使白天气温不至于过高B.有利于大气直接吸收太阳辐射,起增温作用C.浓烟使夜晚大气逆辐射增强,起保温作用D.浓烟起反光镜的作用,反射部分太阳辐射回宇宙空间4.读图: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纬度相当,但青藏高原比四川盆地气温日较差大得多,原因是青藏高原的:①地势高,离太阳近②太阳高度角小得多③云层厚,而且夜长④地势高,空气稀薄⑤白天太阳辐射较强⑥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A.①②④⑤⑥ B.③④⑤⑥C.④⑤⑥D.②④⑤⑥5.下图中甲、乙两地的纬度相同,据此回答b处气温比同纬度平原地区低的主要原因是①到达b处的太阳辐射少②b处的地面辐射弱③b处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少④b处大气的保温效应差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6.读图9-6,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太阳高度角越大,等量太阳辐射散布的面积越大,地面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辐射热量多②太阳高度越大,等量太阳辐射散布的面积越小,地面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辐射热量多③太阳高度角越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越短,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度越大④太阳高度的大小与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长度成正比A.①② B.①④C.③④ D.②③宁波某重点中学的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并做了如下实验(图6),据此回答7—8题。

7.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上述实验原理相同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8.关于图7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图示原理对改善入海河流水质影响较小B.②图所示天气系统过境时会造成我国大范围的降温C.③图反映了东亚地区冬季风的成因D.④图示原理是台湾地区降水东部多于西部的重要原因9.下图表示的是某滨海地区陆地①和海洋②表面气温日变化的曲线图,影视片中往往让女主角面朝大海,海风吹拂面部,让头发向后飘逸以反映女主人翁的快乐心情,如果你是导演你会选择什么时间段来拍摄该情境A.14时—次日6时B.7时—当日16时C.16时—次日8时D.6时—次日18时10.大气中CO2浓度增加会造成全球变暖,主要是因为A.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更多B.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更多大气逆辐射更强C.大气削弱的地面辐射更少 D.大气削弱的太阳辐射更少11.长日照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有一段时期,每天的光照时数超过一定限度(14~17小时)以上才能开花的植物。

高考地理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专项训练

高考地理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专项训练

高考地理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专项训练解密03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分层训练【基础巩固】下图表示北半球某地等压面分布示意图(图中等压面弯曲是由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气压最高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2.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气温最高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1.A 2.B【解析】1.由所学知识可知,等压面分布的一般规律:高压处等压面向上凸,低压处等压面向下凹,可知甲>乙;同一地点,越往高处气压越低,可知甲>丁,乙>丙;高空气压与近地面气压相反,可知丙>丁;从以上推知,气压最高的是甲,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由所学知识可知,近地面温度高处气压低,温度低处气压高。

甲、乙两地位于近地面,甲处等压面向凸为高压,气温低,越往高处气温越低,甲>丁;乙处等压面向下凹为低压,气温高,越往高处气温越低,乙>丙;近地面气温乙>甲,气温最高的是乙,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3.如果此图为大气热力环流示意图,丙和丁为近地面,①②③④表示气流的运动方向,则( )A.甲处气压高于丙处 B.丙处气温低于丁处C.乙处气温高于丁处 D.丁处气压低于乙处4.如果此图为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甲和乙为高空,①②③④表示四个环节,则( )A.①是水汽输送 B.②是地表径流C.③是水汽蒸发 D.④是大气降水【答案】3.B 4.D【解析】3.读图分析,丙和丁位于近地而,甲和乙位于高空;在垂直方向上,越往高空,气压值越小,因此甲处气压低于丙处,丁处气压高于乙处,A、D错误;丙处为下沉气流,应为遇冷使得空气收缩下沉,因此丙处气温低于丁处,B正确;在垂直方向上,越往高空,气温越低,因此乙处气温低于丁处,C错误。

故选B。

4.若图示为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甲和乙为高空,丙和丁是地面,①是地面径流,②是海洋水汽蒸发,③是水汽输送,④是大气降水。

[精品]大气受热及热力环流练习题.docx

[精品]大气受热及热力环流练习题.docx

地理大气受热过程、热力环流部分练习题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 青藏高原气温比同纬度四川盆地低的主要原因是 () A. ①和②较小B.②和③较小C.③和④较小D.③和⑤较小2. 与青藏高原小麦产量高、质量好有关的是()A.①小②大 B.①大③小C.③小⑦大D.④大⑥小图I 示意某沿海地区海陆风形成的热力环流剖面图,图II 为该地区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 气压差的分布状况,读图回答3〜4题。

北半球某地近地面等压面分布示意图5.甲、乙、丙、丁四地气压最高的是() A. 甲 B.乙 C.丙 D. T6. 若甲、乙两地各有一个火电站,向大气中排放的废气量相等。

此时,近地面大气污染较重 的是() A.甲B.乙C.丙D. T11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宜气压差(百帕)1某沿海地区海陆风形成的 热力环流剖面图有关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地气压低于②地 B.③地气压高于④地 近地面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①地比②地低 高空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④地比③地更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的风向为东南风c 的风向为西南风 3 A C D 4 A C )B. b 为上升气流D. d 为上升气流读“北半球某地(50。

N )近地面等压面分布示意图”,回答5〜6题。

7. (2010 •全国高考)葡萄的糖分含量越高,酿制出的葡萄酒酒精度越高。

葡萄生长过程中, 特别是成熟期的光照及昼夜温差与其糖分积累呈正相关。

右图为法国某地典型的葡萄种植园 景观,世界上酒精度最高(16.2度)的优质葡萄酒就是使用该地及其附近所产的葡萄酿制而 成的。

⑴根据材料信息可判断出图示葡萄园景观最有可能位于法国 部。

(2)简述图示葡萄种植园中地表鹅卵石对葡萄生长的影响。

(2010 •山东高考)右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5次观测到的近地面 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

当日天气晴朗,日出时间为5时。

读图回答下 题。

8.山图中信息可分析出()A. 5时、20时大气较稳定B. 12时、15时出现逆温现象C. 大气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D. 气温H 较差自下而上增大(2011 •大纲全国卷)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度与气温、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呈负相关。

高考地理考点复习《大气热力环流》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地理考点复习《大气热力环流》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地理考点复习《大气热力环流》真题练习含答案(2023·广东)读“某自然地理过程模拟实验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模拟实验过程中,烟的运动轨迹是A.①B.①C.①D.①2.该实验主要模拟的是A.水循环B.大气受热过程C.热力环流D.大气垂直分层【答案】1.A 2.C【解析】1.图中右侧冰块附近气温低,气流下沉,左侧热水附近气温高,气流上升。

故A 正确,B、C、D错误。

2.该实验烟在冰块处下沉,在热水处上升,即受热处气流上升,遇冷处气流下沉;近地面水平方向冷的地方气温低、气压高,热的地方气温高,气压低;水平方向上,空气由高压吹向低压,形成环流。

这种因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故C正确。

实验中没有降水、径流,不能模拟水循环现象,故A错误;大气受热过程包括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图中无太阳光照,故B错误;按大气成分、温度、密度等物理性质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一般把大气分成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三层,图中不能体现上述现象,故D错误。

【点睛】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

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2023·湖南)山谷风是一种常见的热力环流现象。

下图为山谷风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表示谷风的是()A.①B.①C.①D.①4.图中与“巴山夜雨涨秋池”中“夜雨”形成关系最直接的是()A.①B.①C.①D.①5.山谷风效应强弱与温度关系密切,温差越大,山谷风越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晴朗的白天,谷风较强B.多云的白天,谷风较强C.多云的夜晚,山风较强D.晴朗的夜晚,山风较弱【答案】3.A 4.D 5.A【解析】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谷风是由山谷吹向山坡的风,由此可知,①符合该特征,A 正确;①是由于山谷气温低,使高空气流下沉,B错误;①由山坡吹进山谷,为山风,C错误;①是由于山谷气温高,使地面气流上升,D错误。

高一地理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试题

高一地理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试题

高一地理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试题1.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北半球冬季亚欧大陆与太平洋之间气压分布与大气环流状况的是A B C D【答案】A【解析】冬季,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亚欧大陆气温低,气流冷却下沉,近地面为高压,而太平洋气温高,受热膨胀上升,近地面为低压,对比四幅图中等压面分布及气流运动方向,可知图A符合要求。

故选A。

【考点】热力环流2.图是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1】表示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的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D【解析】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主要是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水汽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形成的,符合的是④。

【2】晴天比阴雨天昼夜温差更大,主要是因为:A.②增强,④减弱B.②减弱,③增强C.①增强,③减弱D.①减弱,④增强【答案】A【解析】晴天比阴雨天昼夜温差更大,是因为阴天白天云层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夜晚云层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符合的是②增强,④减弱。

3.本题有A、B两题,任选一题作答。

若两题做,则按A题给分。

(8分)A题:2009年12月7日—18日,世界气候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

节能减排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

读图回答问题。

(8分)(1)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的变化影响很大,最明显的除全球气候变暖以外,还出现了和等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

《哥本哈根协议草案》主要是限定气体的排放量。

汽车尾气排放主要产生哪些有害气体。

(4分)(2)下列现象属于环境把它所受到的影响反作用于人类的是()(1分)A、长江流域的梅雨天气B、臭氧层空洞导致皮肤癌患者增多C、日本群岛发生火山地震D、生态农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又改善了环境请你从地理的角度说出开展“无车日”活动的积极意义。

(写出3点)B题:图l4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按城市功能划分,A、B、C三地中属于商业区的是 (填字母)。

⑵该城市在城郊建设了较多的卫星城和工业区,从城郊的角度分析此现象产生的原因有:、。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 第2章第1节 大气的受热过程 热力环流 测试(解析版)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 第2章第1节 大气的受热过程 热力环流 测试(解析版)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 第2章第1节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测试题测试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一、选择题(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下图中各箭头及其代表符号①、②、③、④、⑤表示太阳、地面、大气、宇宙空间之间的热力作用,其中包括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和散射)。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 我国青藏高原的纬度比云贵高原高,但年太阳辐射总量比云贵高原大,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小有关( )A. ①B. ②C. ③D. ④2. 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纬度相当,但年平均气温比青藏高原高得多,其原因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小有关( )A. ①B. ②C. ④D. ⑤【答案】1. A 2. C【解析】试题分析:首先判断图中序号表示的内容,根据大气的受热过程可判断,①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②表示的是太阳辐射,③表示的是地面辐射作用与大气,④表示的是大气逆辐射,⑤表示的是射向宇宙空间的那一部分大气辐射。

【1题详解】我国青藏高原的纬度比云贵高原高,但年太阳辐射总量比云贵高原大,主要是由于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大部分太阳辐射能透过大气到达地面;所以其原因主要是与图中的①大气的削弱作用有关,B项正确。

【2题详解】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主要是地面辐射,大气受热过程对地面有保温作用的主要是大气逆辐射;四川盆地地势较低,多阴雨天气,云层较厚,大气逆辐射较强,起到保温作用,气温较高;而青藏高原地势较高,空气稀薄,大气逆辐射较弱,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较弱,所以气温较低;所以四川盆地年平均气温比青藏高原高的多,主要是因为四川盆地云层厚,大气逆辐射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较强;也就是与图中的④因素数值大有关,C项正确。

考点:大气受热过程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采取地膜覆盖的方式栽培作物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表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预防病虫害等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大气的受热过程及热力环流测试题
高一地理必修一大气的受热过程及热力环流测试题
1.(2014•湛江一模)下列地区相比较,地膜覆盖的保湿、保温、保土作用最显著地是()
A.北方地区
B.西北地区
C.东北地区
D.青藏地区
解析:西北地区比较干燥,地膜覆盖可以防止水分过度蒸发,防止风力侵蚀搬运作用。

答案:B
2.(2014•肇庆调研)人类活动会引起温室效应增强,温室效应增强的原因是大气()
A.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增强
B.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
C.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D.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增强
解析:温室效应就是二氧化碳的物质增多,过多吸收地面辐射增温,反射回地面的辐射增多,保温作用强。

答案:B
读下图,完成3~4题。

3.上述图中纬度相同的四地,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A.a
B.b
C.c
D.d
4.导致上题中昼夜温差最小的作用是()
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②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③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解析:昼夜温差的大小和地面的性质及大气保温作用的强弱有关,陆地和海洋的比热容不同,海洋的比热容较大,增温降温都缓慢,昼夜温差小,阴天和晴天相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