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i及其接口设计

合集下载

《串行外设接口SPI》课件

《串行外设接口SPI》课件
《串行外设接口spi 》ppt课件
目录
• SPI接口概述 • SPI接口工作原理 • SPI接口硬件设计 • SPI接口软件编程 • SPI接口调试与测试 • SPI接口应用实例
01
SPI接口概述
SPI接口定义
SPI,全称为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即串行外设接口,是
被片选的从设备的片选引脚。
04
SPI接口软件编程
SPI接口初始化设置
1 2 3
初始化流程
介绍SPI接口的初始化步骤,包括时钟配置、模 式选择、数据位宽、从设备选择等。
SPI模式选择
解释SPI的四种工作模式(模式0、模式1、模式2 、模式3)以及如何根据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模 式。
数据传输顺序
说明SPI数据传输的顺序,包括MSB(最高位) 和LSB(最低位)的顺序以及如何通过配置进行 更改。
一种同步串行通信协议。
它主要用于微控制器和外设之间 的通信,如EEPROM、ADC、
DAC等。
SPI接口通过四根线实现通信: SCK(串行时钟)、MOSI(主 设备输出/从设备输入)、MISO (主设备输入/从设备输出)和
NSS(片选)。
SPI接口特点
01
02
03
04
高速通信
SPI接口支持高速数据传输, 最高可达几十Mbps。
高速数据传输
SPI接口的数据传输速度较快,可以满足无线通信设备之间实时数据 传输的需求。
THANKS
感谢观看
详细描述
在选择SPI接口芯片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评估。例如,如果需要高速通信 ,可以选择具有高速模式的芯片;如果对功耗有严格要求,可以选择低功耗模式 的芯片。此外,还需要考虑芯片的供应商、价格等因素。

SPI及USB双通信接口的设计与实现

SPI及USB双通信接口的设计与实现
虽 Fah l 存储 器 的 出现 , 据存储 量 也基 本满 足 了当 s 数
传感 器
前需要 。作 为记 录仪 与计算机或外 围设备 的信息交
换通道 , 通信接 口具 有重要 的 意义。但是针 对数 据快 速读取和通信接 口更 加灵活 方 面的研究 , 目前还 不够
模 拟调 理 电路
图 1 示。 所
计 算机 具有 S I 口 P接 的外 围设 备
二 片
测试的一个组成部分 , 它与其他测试组件 、 无线通信控制 组件以及主机之间的通信更加复杂 , 这就对记 录仪提 出
了许多新的要求 , 包括多种频率采样 、 多次触发 、 海量数据
存储 、 陕速读取和通信接口更加灵活等 。 数据 针 对多种 频率采样 、 多次触发 的要求 , 设计 了一个 由复杂 可编程 逻 辑器 件 C L (o p xpor m be P D cm l r a al e gm lg ei ) oi dv e 和单片 机构 成 的控制 电路 。随着 大容 c c
编程 逻辑 器件 ( P D 控 制 了信号 的有效 采集存 储 , 片机 与 U B接 口芯片 配合则 实 现 了与 外 围器 件 的有效 通 信 。实 验证 明 ,S CL ) 而单 S UB
接 口可实 现数据 的快 速传 输 ;P 接 口可更方 便地 与 无线控 制及 多种 智能仪 器实 现对 接 。接 口兼 容将 是记 录仪 未来 的发 展方 向 。 SI 关键 词 :存 储测 试 记 录仪 接 口通 信 单 片机 U B SI S P
cmpe rga o lxpormma l l i dvc C L ; n f ciec mmu iainwt eih rl e ie lme tdb o iaino igec i be o c eie( P D) a def t o g e v nct i p r ea d vcsi i e ne ycmbn t fs l hp o h p s mp o n

单片机与外部设备的SPI接口设计与实现

单片机与外部设备的SPI接口设计与实现

单片机与外部设备的SPI接口设计与实现1.引言单片机与外部设备的通信是嵌入式系统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是一种常用的串行通信协议,用于实现单片机与外设之间的数据传输。

本文将探讨单片机与外部设备之间的SPI接口设计与实现。

2.SPI接口简介SPI接口是一种同步的数据总线协议,通常由一个主设备和一个或多个从设备组成。

SPI接口包含四个信号线:时钟线(SCK)、主输出从输入线(MISO)、主输入从输出线(MOSI)和片选线(SS)。

通过时钟线的同步操作,主设备可以与从设备进行双向数据传输。

3.SPI接口的工作原理SPI接口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主设备通过片选线选择从设备,并将数据发送到MOSI线上;随后,主设备通过时钟线提供时钟信号,从而同步数据的传输;同时,从设备将数据通过MISO线发送给主设备;最后,主设备将片选线置高,表示数据传输结束。

4.SPI接口的硬件设计在实现SPI接口的硬件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4.1 片选线的设计片选线的数量由从设备的数量决定。

如果只有一个从设备,可以直接连接到片选线上。

如果有多个从设备,需要使用多个片选线,并通过逻辑门进行选择。

4.2 时钟线的设计时钟线的频率由主设备的时钟频率决定。

需要根据从设备的要求,选择适当的时钟频率。

时钟频率过高可能导致数据传输出错,过低可能导致传输速度较慢。

4.3 数据线的设计数据线包括主输出从输入线(MISO)和主输入从输出线(MOSI)。

需要根据从设备的要求,确定数据线的数量和宽度。

通常,每个从设备都需要一个MISO线和一个MOSI线。

5.SPI接口的软件实现在单片机中实现SPI接口的软件需要编写相应的驱动程序。

以下是SPI接口软件实现的基本步骤:5.1 硬件初始化首先,需要初始化单片机的IO口,并设置片选线等相应的引脚。

5.2 时钟设置根据从设备的时钟要求,设置单片机相应的时钟频率。

基于FPGA的SPI配置接口设计

基于FPGA的SPI配置接口设计

机 输入 /从机输 出(MISO)、主机 输 出 /从机输 入 (MOSI)及 主 机 输 入 、从 机 输 出信 号 ,从 机 在 上 升 沿 (或 下 降 沿 )通 过 该
定 稿 日期 :2016—07—12
信号 线 发送数 据 给主 机 ,主 机在 下降 沿 (或上 升沿 )通过 该
64
计 算 机 与 网 络
基 于 FPGA 的 SPI配置接 口设计
张华 亮 (中国 电子科技 集 团公 司第五 十四研 究所 ,河 北 石 家庄 050081)
1引 言
数 据 使 能 信 号 线 (CS)。实 际 应 用 中经 常 使 用 三 线 制 的 工 作 方 式进 行数据的单向传输 ,其典 型结构如图 1所示 。
接收 和 发送 数 据 ;② MOSI:主机 输 出 、从机 输入 信号 ,主机 SPI总线以主从方式工作 ,这种模式通 常有一个主设备和 在上 升 沿 (或 下降 沿 )通过 该信 号 线发送 数 据给 从机 ,从 机
一 个或 多个 从设备 ,通 常采用 四线制即 :串行时钟 (SCK)、主 在 下 降 沿 (或 上 升 沿 )通 过 该 信 号 线 接 收 该 数 据 ;③ MISO :
协 议 ,使 用 FPGA 设 计 SPI总 线 接 口具 有 应 用 灵 活 、高 速 、 易调 试和可 以灵活地 实现在 线配置等 优点 ,大 大地减 少了
四蛾 棚
图 1 SPI总 线 典 型 原 理 框 图
2 8PI总 线 工 作原 理
信号 线定 义 如下 :① SCK:同步时 钟信 号 ,用 来 同步 主 机和 从机 的数 据传 输 ,由主机 控制 输出 ,从机 在 SCK的边 沿
SPI(Serial Parallel Bus)总 线 是 一 种 同 步 串 行 数 据 标 准 接

全功能SPI接口的设计与实现

全功能SPI接口的设计与实现

SPI 串行通信接口是一种常用的标准接口,由于其使用简单方便且节省系统资源,很多芯片都支持该接口,应用相当广泛[1]。

但是现有文献和设计多数仅实现了SPI 接口的基本发送和接收功能,对SPI 接口的时序控制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

全功能SPI 接口应具有四种不同的时钟模式,以适应具有不同时序要求的从控制器。

文中主要研究SPI 接口的时钟时序,并用具体电路实现具有4种不同极性和相位的时钟,最后通过仿真验证和FPGA 验证[2]。

1SPI 控制器典型结构SPI 模块中的典型结构是用于通信的主从2个控制器之间的连接,如图1所示。

由串行时钟线(SPICLK )、主机输入从机输出线(SPISOMI )、主机输出从机输入线(SPISIMO )、SPI 选通线(SPISTE )4条线组成[3]。

当CPU 通过译码向主控制器写入要传输的数据时,主控制器通过串行时钟线来启动数据传输,将会在串行时钟线的一个边沿将数据移出移位寄存器,而在串行时钟的另一个边沿将数据锁存在移位寄存器中。

SPI 选通线是SPI 控制器的使能端,可以选择多个从机,实现一主多从的结构,只要SPI 选通信号将要选的从机处的选通信号变为低电平就能够连接成功。

2全功能SPI 控制器设计2.1SPI 控制器内部结构SPI 控制器的原理框图如图2所示,其中主要包括:1)SPI 控制器的内部寄存器SPI 操作控制寄存器(SPICTL ),SPI 状态寄存器(SPISTS ),SPI 波特率设计寄存器(SPIBRR ),SPI 接收缓冲寄存器图1SPI 主从连接Fig.1Master -slave link全功能SPI 接口的设计与实现辛晓宁,孙文强(沈阳工业大学研究生学院,辽宁沈阳110870)摘要:SPI (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 ,串行外围接口)是Motorola 公司提出的外围接口协议,它采用一个串行、同步、全双工的通信方式,解决了微处理器和外设之间的串行通信问题,并且可以和多个外设直接通信,具有配置灵活,结构简单等优点。

基于FPGA的SPI串行外围接口接口设计本科毕业设计

基于FPGA的SPI串行外围接口接口设计本科毕业设计

武汉理工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 绪论 (3)1.1课题研究背景 (3)1.2 SPI研究目的及意义 (4)1.3 本章小结 (4)2 SPI原理分析 (5)2.1 SPI介绍 (5)2.2 SPI工作模式 (6)2.3 SPI传输模式 (6)2.4 SPI协议 (7)2.5 本章小结 (8)3 方案论证 (10)3.1在51系列单片机系统中实现 (10)3.2 用可编程逻辑器件设计SPI (11)3.3 本章小结 (11)4 SPI的电路设计 (12)4.1 SPI设计系统的功能 (12)4.2 SPI各部分具体实现 (12)4.2.2 SPI系统中所用的寄存器 (13)4.2.3 SPI速率控制 (14)4.2.4 SPI控制状态机 (14)4.2.5 SPI程序设计流程图 (15)4.3 SPI仿真及开发板上调试验证分析 (16)4.3.1 仿真分析 (16)4.3.2开发板上调试 (18)4.4 本章小结 (20)5 论文总结 (21)致谢 (22)参考文献 (23)附录1 (24)附录2 (1)摘要随着专用集成电路(ASIC)设计技术的进步以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工艺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其价格的日益降低,采用FPGA编程的硬件电路来实现诸如SPI接口也日益切实可行,相对软件实现具有更好的优点。

SPI接口是一种常用的标准接口,由于其使用简单方便且节省系统资源,很多芯片都支持该接口,SPI接口主要应用在EEPROM,FLASH,实时时钟,AD转换器,还有数字信号处理器和数字信号解码器之间等等。

由于SPI接口是一种事实标准,并没有标准协议,大部分厂家都是参照Motorola的SPI接口定义来设计的,但正因为没有确切的版本协议,不同厂家产品的SPI接口在技术上存在一定的差别,容易引起歧义,有的甚至无法互联(需要用软件进行必要的修改)。

基于UVM的SPI接口IP核的设计与验证

基于UVM的SPI接口IP核的设计与验证

基于UVM的SPI接口IP核的设计与验证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是一种常用的串行外设接口,广泛应用于数字系统中。

为了实现SPI接口的功能,需要设计和验证相应的IP核。

本文将介绍基于UVM(Universal Verification Methodology)的SPI接口IP核的设计与验证。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SPI接口的基本原理。

SPI接口由一个主设备和一个或多个从设备组成。

主设备通过时钟信号控制数据的传输,同时使用片选信号选择从设备。

主设备通过一个数据线发送数据,并通过另一个数据线接收从设备返回的数据。

SPI接口的主要特点是数据传输速度快、灵活性高,适用于多种外设连接。

在设计SPI接口的IP核时,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IP核需要支持不同的SPI模式,包括不同的时钟极性和相位设置。

其次,IP核需要能够处理不同的数据位宽,并支持全双工和半双工传输模式。

此外,IP核还需要支持多个从设备的片选信号,并能够处理中断请求。

为了验证SPI接口的IP核,我们采用了UVM方法。

UVM 是一种基于SystemVerilog的验证方法学,提供了一套丰富的验证库和方法。

我们可以利用UVM提供的功能,建立一个完整的验证环境,并编写验证测试用例。

在验证SPI接口的IP核时,我们需要分别验证其主设备和从设备的功能。

对于主设备,我们可以编写测试用例来验证其发送数据的正确性、时序和时钟控制的准确性。

对于从设备,我们可以编写测试用例来验证其接收数据的正确性和片选信号的选择准确性。

通过使用UVM方法,我们可以模拟SPI接口的IP核,并在仿真平台上验证其功能和性能。

通过编写一系列的测试用例,我们可以确保IP核在不同的工作场景下都能正常工作。

综上所述,本文介绍了基于UVM的SPI接口IP核的设计与验证。

通过设计一个支持多种模式、不同数据位宽和多个从设备的IP核,并利用UVM方法进行验证,我们可以确保IP核在实际应用中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spi 及其接口设计

spi 及其接口设计

SPI 接口的设计第二章介绍了模数转换器的可编程控制架构,其中可编程控制功能的实现需要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SPI 接口电路,以及其根据内部寄存器存储的数据产生的控制信号;另一部分是具体的电路受控模块。

本章将介绍接口与数字逻辑电路的设计,包括应用于本模数转换器的SPI 接口与数字逻辑电路的设计、综合以及仿真验证。

3.1 数据通信接口 3.1.1 串行通信基本的通信方式有两种:并行通信和串行通信。

并行通信是指数据以成组的方式,在多条并行信道上同时进行传输。

串行通信指要传送的数据或信息按一定的格式编码,然后在单根线上,按位的先后顺序进行传送。

接收数据时,每次从单根线上按位接收信息,再把它们拼成一个字符,送给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做进一步的处理。

收发双方必须保持字符同步,以使接收方能从接收的数据比特流中正确区分出与发送方相同的一个一个字符。

串行通信只需要一条传输信道,易于实现,是目前主要采用的一种通信方式,它具有通信线少以及传送距离远等优点。

串行通信时,按数据的传送的方向可以分为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等三种方式。

(1)单工(Simplex ):数据线仅能向一个方向传输数据,两个设备进行通信时,一边只能发送数据,另一边只能接收数据。

(2)半双工(Half Duplex ):数据可在两个设备间向任一个方向传输,但因为只有一根传输线,故同一时间内只能向一个方向传输数据,不能同时收发。

(3)全双工(Full Duplex ):对数据的两个传输方向采用不同的通路,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数据,串行通信有两种基本工作方式:异步方式和同步方式。

采用异步方式(Asynchronous )时,数据发送的格式如图3-1所示。

不发送数据时,数据信号线呈现高电平,处于空闲状态。

当有数据要发送时,数据信号线变成低电平,并持续一位的时间,用于表示字符的开始,称为起始位。

起始位之后,在信号线上依次出现待发送的每一位字符数据,最低有效位0D 最先出现。

TMS320C6713 DSP的SPI接口设计

TMS320C6713 DSP的SPI接口设计
使用 SPI 总线接口与外部通信时,可以采用 4 种不同的数据传输模式。这 4 种模式的区 别主要在于串行时钟(SCK)停止时电平值的高低以及时钟是否延迟输出,也就是设置时钟 的极性及相位。时钟极性(CPOL)用于配置时钟空闲时的电平值,CPOL 为 0 时,串行同步 时钟的空闲状态为低电平;为 1 时,串行同步时钟的空闲状态为高电平。时钟相位(CPHA) 配置用于选择时钟是否延迟输出,
|
此位必须为 0(SINGLE)
MCBSP_FMKS(RCR, RFRLEN2, DEFAULT)
|
MCBSP_FMKS(RCR, RWDLEN2, DEFAULT)
|
MCBSP_FMKS(RCR, RCOMPAND, DEFAULT)
|
MCBSP_FMKS(RCR, RFIG, DEFAULT)
|
MCBSP_FMKS(SPCR, FREE, DEFAULT)
|
MCBSP_FMKS(SPCR, SOFT, DEFAULT)
|
MCBSP_FMKS(SPCR, FRST, YES)
|
MCBSP_FMKS(SPCR, GRST, YES)
|
//YES-0; NO-1 //YES-0; NO-1
MCBSP_FMKS(SPCR, XINTM, XRDY)
|
//采样率发生器时钟由 DSP
内部提供
MCBSP_FMKS(SRGR, FSGM, DXR2XSR)
|
|
MCBSP_FMKS(SPCR, XSYNCERR, DEFAULT)
|
MCBSP_FMKS(SPCR, XEMPTY, DEFAULT)
|
MCBSP_FMKS(SPCR, XRDY, DEFAULT)

SPI接口设计与实现

SPI接口设计与实现

SPI接口设计与实现SPI(SerialPeripheralInterface)总线是一种同步串行外设接口,它可以使MCU与各种外围设备以串行方式进行通信以交换信息。

SPI总线应用广泛,已经成为很多器件的标准配置,可以直接和各个厂家生产的多种标准外围器件直接接口。

其它常用的串行接口还有I2C、UART这两种接口,这三种接口互有优缺点。

与I2C接口相比,SPI接口速度更快、协议更简单、并且是全双工的,但连线也相对多一些。

与UART接口相比,SPI更灵活,因为其使用主设备的时钟进行同步,所以两个比特之间的时间间隔可以是任意的。

在点对点的通信中,SPI接口不需要进行寻址操作,且为全双工通信,显得简单高效。

1SPI总线工作原理SPI总线一般以主/从模式工作,通常有一个主设备和一个或多个从设备,数据传输由主机控制,典型SPI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

SPI总线包含四条信号线,分别是sclk、miso、mosi和cs,其中,sclk为数据传输时钟,由主机产生;miso是从机输出,主机输入数据线;mosi是主机输出,从机输入数据线;cs是从设备片选信号,由主机控制,当连接多个从设备时,通过该信号选择不同的从设备。

SPI总线是按字节发送数据的,主机和从机内部都包含一个8位串行移位寄存器,在时钟信号控制下,寄存器内的数据由高到低输出至各自的数据线,8个时钟后,两个寄存器内的数据就被交换了。

如果只进行写操作,主机只需忽略接收到的字节;反之,若主机要读取从机的一个字节,就必须发送一个空字节来引发从机的传输。

当主机发送一个连续的数据流时,可以进行多字节传输,在这种传输方式下,从机的片选端必须在整个传输过程中保持低电平。

根据串行同步时钟极性和相位不同,SPI有四种工作方式。

时钟极性(CPOL)为0时,同步时钟的空闲状态为低电平,为1时,同步时钟的空闲状态为高电平。

时钟相位(CPHA)为0时,在同步时钟的第一个跳变沿采样数据,为1时,在同步时钟的第二个跳变沿采样数据。

基于塑料光纤的SPI高压隔离通信接口设计

基于塑料光纤的SPI高压隔离通信接口设计

基于塑料光纤的SPI高压隔离通信接口设计关键词:塑料光纤高压隔离POF工业电线端子SPI电力输配电现场存在各种各样的干扰,电力仪表的传感器部分往往处于高电位,所以,高压隔离通信是电力电子设计中经常遇到的课题。

根据隔离信号种类的不同,分为模拟信号隔离和数字信号隔离;根据隔离介质的不同,又分为变压器隔离、运放隔离、光耦隔离、红外隔离、光纤隔离、无线隔离等。

模拟信号的隔离常用隔离运放,这种方法存在隔离过程中可能引入新的量化误差。

输入信号频率不能太高等问题。

而数字信号隔离则没有上述问题。

因此,数字信号隔离应用广泛。

特别是塑料光纤隔离具有隔离电压高,工作频率比较宽,也无需进行信号调制解调,隔离距离较远,不易被干扰,可靠性高,硬件接口简单,成本比较低的优点。

因此,塑料光纤隔离传输在电力系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塑料光纤与电缆相比,塑料光纤POF(Plastic Optical Fiber)不受电磁干扰、无电磁辐射。

与玻璃光纤相比,塑料光纤成本低,较柔软、容易安装和维护,POF芯径通常为0.3~1mm,而玻璃光纤芯径为62.5μm或50μm,芯径大10倍左右的POF连接对准容易,连接中即使有30μm的偏移,也不严重影响耦合损耗(约增加损耗0.03dB),从而显著降低系统的总成本。

在高压隔离通信中,常用的软件协议有RS232总线,SPI总线,CAN总线等,这些接口的信号频率小于10MHz。

UOC24MGTBR是一个光收发器(图1),标准电线端子结构,使塑料光纤像电缆连接一样方便。

它将数字电信号转化为光信号并传输数据,通过光发送模块将数字电信号转换为数字光信号,转化后的光信号通过塑料光纤到达光接收模块。

光接收模块将光信号转换回数字电信号。

光发送模块主要元件是LED,它是一个光发射元件,通过驱动电路来驱动。

光接收模块由感光元件和波形修整电路组成。

电路使用标准的TTL电平,它们能够很容易与外围电路相配合。

图1UOC24MGT/BR光收发器外观2硬件电路设计基于可见光通讯的光收发模块很多,其硬件接口也各有不同,这里以UOC24MGT和UOC24MBR为例,说明塑料光纤的接口电路设计方法。

SPI及其接口介绍

SPI及其接口介绍

一、SPI接口简介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串行外设接口)总线系统是一种同步串行外设接口,它可以使MCU与各种外围设备以串行方式进行通信以交换信息。

SPI有三个寄存器分别为:控制寄存器SPCR,状态寄存器SPSR,数据寄存器SPDR。

外围设备FLASHRAM、网络控制器、LCD显示驱动器、A/D 转换器(如图一所示)和MCU等。

图一、ADC中的SPI二、SPI接口一个典型的SPI模块的核心部件是一个8位的移位寄存器和一个8位的数据寄存器SPIDR。

通过SPI进行数据传送的设备有主SPI和从SPI之分,即SPI传送在一个主SPI和一个从SPI之间进行。

图二给出了两个SPI模块相互连接、进行SPI传送的示意图,图左边是一个主SPI,图右边为一个从SPI。

图二、典型SPI示意图在AN-877应用笔记中,对spi的接口定义与典型spi接口有所不同,AN-877使用一根线SDIO代替了典型SPI的MISO和MOSI,SS接口用CSB代替。

图三和图四分别是双线模式下单器件控制(主从一对一)和双线模式下多器件控制(主从一对多)。

图三:主从一对一控制图四:主从一对多控制但是原理都一样。

主从机之间一般由3个引脚组成:串行时钟引脚(SCLK)、串行数据输入/输出引脚(SDIO)、片选引脚(CSB)。

1、引脚数据输入/输出(SDIO):该引脚用作数据的输入/输出,用作输入还是用作输出具体取决于所发送的指令(读或写)以及时序帧中的相对位置(指令周期或数据周期)。

在读或写的第一个阶段,该引脚用作输入,将信息传递到内部状态机。

如果该命令为读命令,状态机把该引脚(SDIO)变为输出,然后该引脚将数据回传给外部控制器。

如果该命令为写命令,该引脚始终用作输入。

串行时钟(SCLK):SCLK由外部控制器提供,时钟频率最高为25MHZ。

所有数据的输入输出都是与SCLK同步的。

输入数据在SCLK的上升沿有效,输出数据在SCLK的下降沿有效。

MAX7219及单片机的SPI接口设计[教育]

MAX7219及单片机的SPI接口设计[教育]

串行显示驱动器PS7219及单片机的SPI接口设计在单片机的应用系统中,为了便于人们观察和监视单片机的运行情况,常常需要用显示器显示运行的中间结果及状态等等。

因此显示器往往是单片机系统必不可少的外部设备之一。

常用的显示器有很多种,其中LED(发光二极管显示器)是应用较多的一种,它特别适用于强光和光线极弱的场合。

要使LED显示,必须提供段选码和位选码。

传统的硬件译码显示接口广泛采用由中央处理器CPU(如:Intel 8031)扩展I/O口(如:8255),然后再使用逻辑门驱动芯片(如7407等)驱动相应的位码和段码。

这种设计,芯片间连线十分复杂,系统工作可靠性不高,已越来越不适应单片机系统集成化、小型化的发展要求。

特别是系统并行扩展I/O,其缺点十分明显(1)连线太多,系统连线复杂,印制板布线不方便;(2)并行总线上挂靠的器件太多,系统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低;(3)体积较大,集成度不高。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近年来,各厂家相继开发出了集成度较高、驱动能力较强、驱动位数较多、功能齐全的LED显示驱动器。

本文介绍一种低价位、高性能的多位LED显示驱动器PS7219芯片,以及它与单片机89C51具体的SPI接口设计与应用软件。

1PS7219简介PS7219是一种新型的串行接口的8位数字静态显示芯片。

它是由武汉力源公司新推出的24脚双列直插式芯片,采用流行的同步串行外设接口(SPI),可与任何一种单片机方便接口,并可同时驱动8位LED (或64只独立LED),其引脚图如图1所示。

PS7219内部具有15×8RAM功能控制寄存器,可方便选址,对每位数字可单独控制、刷新、不需重写整个显示器。

显示数字亮度可由数字进行控制,每位具有闪烁使能控制位。

当引脚CON(13脚)置高电平,可禁止所有显示,达到降低功耗的效果,但同时并不影响对控制寄存器的修改。

PS7219还有一个掉电模式、一个允许用户从1位数显示到8位数显示选择的扫描界限寄存器和一个强迫所有LED接通的测试模式。

基于FPGA的SPI4.2接口设计

基于FPGA的SPI4.2接口设计

基于FPGA的SPI4.2接口设计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 FPGA和 IPX2805之间的 SPI4.2接口模块设计的方法,对硬件设计进行了说明,着重阐述了 FPGA内部 SPI4.2接口模块设计。

该设计简单、高效,解决了商用芯片不能满足高速转发的系统要求的问题。

方案在Altera的 Stratix II器件上得到了验证。

1.引言SPI-4.2(System Packet Interface)是 OIF(Optical Internetworking Forum)定义的局部高速总线标准,用于 PHY层芯片到链路层芯片的 10Gbps信号传输。

主要应用有 OC-192 ATM、Packet over SONET/SDH(POS)、10Gbps以太网等。

SPI4.2接口分为数据通道和状态通道。

数据通道最多分成 256个逻辑通道,16bit位宽,采用 LVDS信号电平,按照 cell格式传送数据,cell的长度为 16字节的整数倍,可随意配置,根据网上流量的分析,一般配置成 128字节。

每个 cell都是以控制字开始的,控制字一共16bit,包含逻辑端口号、报文起始标志位、报文结束标志位、控制字交验等信息。

状态通道传输对端反馈的逻辑通道接收 FIFO的状态,2bit位宽,LVTTL或者 LVDS信号电平,一般采用 LVTTL 信号电平。

状态通道的数据结构为 Calendar[0:n],n最大为256,长度一般与逻辑通道数对应,Calendar[n]表示逻辑通道 n的接收FIFO状态。

数据通道根据状态通道提供的信息控制数据的发送过程。

状态通道有四种状态信息,如表 1所示:在实际的系统设计中,商用芯片不一定能够满足需要,因此需要使用 FPGA (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本设计采用 Altera的 Stratix II系列FPGA和 RMI公司的多核处理器 XLR732,Intel公司的网络处理器 2805实现SPI4.2接口。

一种3线制半双工SPI接口设计

一种3线制半双工SPI接口设计

一种3线制半双工SPI接口设计
串行外围设备接口SPI(serial peripheralinterface)技术是Motorola 公司推出的一种微处理器、微控制器及其外设间的一种全/半双工同步串行数据接口标准,具有衔接线少、传输效率高等特点,因其硬件功能很强,与SPI有关的软件就相当容易,使CPU有更多的时光处理其他事务。

SPI接口普通采纳4条衔接线:串行时钟线(SCK)、主机输出/从机输入数据线(MOSI)、主机输入/从机输出数据线(MISO)和低电平使能的从机挑选线(SS),有的还带有中断信号线(INT),半双工或单向模式则不需要主机输出/从机输入数据线(MOSI)。

为了在削减引脚的基础上完成主从机的双向通讯,本文采纳半双工机制实现了一种3线制双向SPI 总线模块,即通过使能信号实现数据传输的方向控制,因此将主机输出/从机输入(MOSI)线和主机输入/从机输出线(MISO)线合并为一条双向信号线。

该模块是某芯片中的接口模块,其作用是实现基带芯片对射频芯片的控制以及数据交换,而且为了便于和射频集成,该模块终于以硬IP形式实现。

1 SPI总线协议
射频芯片的SPI接口具有两个主要特征:Slave工作模式和半双工方式通讯。

SPI接口信号描述如表1。

接口时序要求如下:
1)输出时序
当SEN为高电平常,SPI接口处于输出状态。

每次数据传输开头于SCK 信号的升高沿。

数据传输过程中,数据由SCK信号控制,并遵循下列规章:数据传输时,低位在前,高位在后;每个输出数据位在SCK下降沿采样;当本帧数据输出达到24 bit时,结束数据输出;当本帧数
第1页共4页。

SPI主机接口设计

SPI主机接口设计

第11章11.SPI主机接口设计11.1.概述本章考虑一个经过实际运行验证的,可以综合到各种FPGA的SPI主机的设计过程,并给出所有相关的Verilog HDL程序。

SPI是一种全双工,同步的串行数据通信标准,主要用于微处理器、微控制器、外设之间的通信。

采用SPI接口可以实现处理器和外设之间以及处理器内部的通信。

SPI系统设计灵活,可以直接实现主机与许多的具有SPI接口的外设之间的通信。

本章设计的SPI主机可以为没有标准SPI接口的微处理器或者微控制器提供标准的SPI接口。

图11-1给出SPI主机在系统中的连接框图。

注意:SPI主机设计提供标准的8051微处理器的总线读写周期,简单修改设计代码实现,可以是SPI主机支持其它微处理器接口。

图11-1 SPI主机连接框图11.2.SPI总线标准本节简要介绍SPI总线的通信协议。

关于SPI总线更多细节请参考Motorala公司的Reference Manual 68HC11。

SPI总线包括4根信号线,Serial Clock((SCK),Master Out Slave In(MOSI),Master In Slave Out(MISO)和Slave Selected(SS_N),负责在不同器件之间传递信息。

SCK信号由SPI主机驱动,管理数据传输过程。

主机以不同的波特率传输数据,数据线每传输1bit的数据SCK切换1次状态(1->0或者0->1)。

在面向字节的数据传输过程中,SPI Specification提供两种不同的时钟方案以及时钟极性选择,主机可以从四种不同的SCK传输速率中选择一种。

数据位在SCK的某个时钟沿(上升沿或者下降沿)被移出,在另一个的时钟沿,数据信号稳定时被采样。

主机将输出数据发送到MOSI,MOSI信号作为输入数据移入被选择的从机。

MISO数据线包含从机的输出数据,这些数据会被移入主机。

SPI总线在同一时刻只能有一个从机传输数据。

(完整版)SPI_IP串行外围设备接口毕业设计

(完整版)SPI_IP串行外围设备接口毕业设计

摘要SPI是英语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的缩写,顾名思义就是串行外围设备接口。

SPI是一种高速的、全双工、同步的通信总线,并且在芯片的管脚上只占用四根线,节约了芯片的管脚,同时为PCB的布局上节省空间。

SPI Flash 主要用于代码存储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存储应用。

本设计目的在于完成一个SPI Flash Controller的设计,相当于在上层的Driver 和Flash 器件之间建立起一座连接的桥梁。

控制器接收上层配置的并行数据和控制信号,经过控制器处理之后以串行的方式发送至Flash 器件以完成对Flash 的相应的读写等操作。

本设计采用Verilog HDL 语言,在Vi 编辑器中完成设计,并用EDA tool对设计进行了编译、模拟、仿真和调试。

最后又在FPGA上对结果进行了实践证明。

完成上述全部工作之后,再从功能、面积优化和成本缩减等方面对设计进行分析总结本次毕业设计中获得的宝贵经验。

关键词: 闪存Verilog HDL 串行并行FPGAABSTRACTSPI (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 is a serial periphery slave interface. SPI is a fast, duplex and synchronism communication bus. And there are only 4 pins on the chip of SPI. It is so convenient for wire layings of PCB. SPI Flash is ideal for code download as well as storing nonvolatile voice, text and data.In this design, I the parallel data will be processed, and transmitted to the flash by SPI interface as serial signal in order to execute the read or write operation to the flash. The program actualizes in Verilog HDL, designed in VI under linux. EDA tools are used to simulate, synthesize and debug such as Debussy. After the design’s RTL code and simulation, this design made up a system with other IP on a FPGA platform in order to check the design. After all the work above finished, this paper analyze the function, area and cost of the SPI flash controller, summarize the experience of the graduation design. Keywords:Flash Verilog SERIAL COLLATERAL FPGA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基于FPGA的SPI接口设计

基于FPGA的SPI接口设计

基于FPGA的SPI接口设计SPI是一种在FPGA和其他芯片之间传输数据的简单有效的接口方式。

SPI项目第一部分:什么是SPI第二部分:SPI的简单实现第三部分:应用第一部分:什么是SPISPI是允许一个器件同其他一个或多个器件进行通讯的简单接口。

SPI是什么样的?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两个芯片之间的SPI接口是如何连接的。

在两个芯片时间通讯时,SPI需要4条连线。

正如你所看到的,他们是SCK、MISO、MOSI以及SSEL。

其中一个芯片叫做主控芯片,另一个叫从芯片。

SPI基础基本特点:1.同步2.串行3.全双工4.非即插即用5.一主多从更多细节:1.同步时钟有主控芯片产生,每个时钟传输一位数据2.数据在传输前,首先许要进行并转串,才能用一条线传输3.两条数据线,一条输入、一条输出4.主从双方有关于SPI传输的先验知识,如比特顺序、数据长度等5.数据传输有主控芯片发起,每次只与一个从芯片通讯SPI是一种同步全双工的通讯接口,每个时钟在两条数据线上各传输一比特数据。

简单的传输假设在主从芯片之间进行的是8位长度的,高位数据在前的SPI传输,则单个字节的传输在波形上看起来是这样的。

MOSI是主输出线,而MISO则是从输出线。

由于SPI是全双工的,所以在时钟沿上两条线同时传输数据。

MOSI将数据从主控芯片传输至从芯片,MISO则将从芯片的数据传输到主控芯片。

详细的说是这样的:1,首先主控芯片使能相应的SSEL信号,通知相应的从芯片数据传输要开始了;2,主控芯片产生8个SPI时钟周期,并将数据在每个时钟沿发送出去,同时从芯片在也每个时钟沿将数据发送到MISO线上。

3,主控芯片撤销SSEL信号,一次SPI传输结束多个从芯片的情况通过扩展SSEL信号,一个主控芯片可以和多个从芯片进行SPI通讯。

下图是有三个从芯片的情况:主控芯片有3条SSEL线,每次只使能条,和其中一个从芯片进行SPI通讯。

由于所有芯片的MISO都连接在一起,所以不允许同时有多个从芯片驱动MISO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PI 接口的设计第二章介绍了模数转换器的可编程控制架构,其中可编程控制功能的实现需要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SPI 接口电路,以及其根据内部寄存器存储的数据产生的控制信号;另一部分是具体的电路受控模块。

本章将介绍接口与数字逻辑电路的设计,包括应用于本模数转换器的SPI 接口与数字逻辑电路的设计、综合以及仿真验证。

数据通信接口 3.1.1 串行通信基本的通信方式有两种:并行通信和串行通信。

并行通信是指数据以成组的方式,在多条并行信道上同时进行传输。

串行通信指要传送的数据或信息按一定的格式编码,然后在单根线上,按位的先后顺序进行传送。

接收数据时,每次从单根线上按位接收信息,再把它们拼成一个字符,送给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做进一步的处理。

收发双方必须保持字符同步,以使接收方能从接收的数据比特流中正确区分出与发送方相同的一个一个字符。

串行通信只需要一条传输信道,易于实现,是目前主要采用的一种通信方式,它具有通信线少以及传送距离远等优点。

串行通信时,按数据的传送的方向可以分为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等三种方式。

(1)单工(Simplex ):数据线仅能向一个方向传输数据,两个设备进行通信时,一边只能发送数据,另一边只能接收数据。

(2)半双工(Half Duplex ):数据可在两个设备间向任一个方向传输,但因为只有一根传输线,故同一时间内只能向一个方向传输数据,不能同时收发。

(3)全双工(Full Duplex ):对数据的两个传输方向采用不同的通路,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数据,串行通信有两种基本工作方式:异步方式和同步方式。

采用异步方式(Asynchronous )时,数据发送的格式如图3-1所示。

不发送数据时,数据信号线呈现高电平,处于空闲状态。

当有数据要发送时,数据信号线变成低电平,并持续一位的时间,用于表示字符的开始,称为起始位。

起始位之后,在信号线上依次出现待发送的每一位字符数据,最低有效位0D 最先出现。

采用不同的编码方案,待发送的每个字符的位数就不同。

当字符用ASCII 码表示时,数据位占7位(60~D D )。

在数据位的后面有一个奇偶校验位,其后有停止位,用于指示字符的结束。

停止位可以是一位也可以是一位半或两位。

可见,用异步方式发送一个7位的ASCII 码字符时,实际需发送10位、位或11位信息。

如果用10位来发送的话,就意味着发送过程中将会浪费30%的传输时间。

为了提高串行数据传输的速率,可以采用同步传送方式。

一帧第n 个字符图3-1 异步串行数据发送格式同步方式(Synchronous )中串行同步字符的格式如图3-2所示。

没有数据发送时,传输线处于空闲状态。

为了表示数据传输的开始,发送方先发送一个或两个特殊字符,称该字符为同步字符。

当发送方和接收方达到同步后,就可以连续地发送数据,不需要起始位和停止位了,可以显着的提高数据的传输速率。

采用同步方式传送的发送过程中,收发双方须由同一个时钟来协调,用来确定串行传输每一位的位置。

在接收数据时,接收方可利用同步字符将内部时钟与发送方保持同步,然后将同步字符后面的数据逐位移入,并转换成并行格式,直至收到结束符为止。

图3-2 同步串行数据发送格式3.1.2 SPI 接口简介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是由Motorola 公司提出的一种工业标准,后来交给Opencores 组织进行维护。

SPI 模块是在MCU 与MCU 之间,或MCU 与外围设备之间实现近距离、全双工、同步串行传送的接口。

与其它串行接口相比,具有电路结构简单、速度快、通信可靠等优点。

通过SPI 接口,MCU 可以很方便的与外围芯片直接相连,用以传送控制/状态信息和输入/输出数据。

一个典型的SPI 模块的核心部件是一个8位的移位寄存器和一个8位的数据寄存器SPIDR 。

通过SPI 进行数据传送的设备有主SPI 和从SPI 之分,即SPI 传送在一个主SPI 和一个从SPI 之间进行。

图3-3给出了两个SPI 模块相互连接、进行SPI 传送的示意图,图左边是一个主SPI ,图右边为一个从SPI 。

图3-3 典型SPI模块典型的SPI接口有四个引脚:MISO(主入从出)、MOSI(主出从入)、SCLK (串行时钟)和SS(从选择)。

具体功能如表3-1。

表3-1 典型SPI接口引脚传送时双方的MISO(主入从出)、MOSI(主出从入)、SCLK(串行时钟)同名引脚相连。

SS引脚的定义有几种选择,因而有不同的连法。

可以看到,主SPI 和从SPI的移位寄存器通过MISO和MOSI引脚连接为一个16位的移位寄存器。

主SPI的波特率发生器产生移位时钟SCLK。

主SPI启动传送过程,MCU向其SPIDR进行一次写入。

写入SPIDR的数据被装载到SPI的移位寄存器。

根据SCLK的8个周期,双方同步移位8次,移位寄存器中的内容交换,然后双方移位寄存器中的数据加载到各自的SPIDR,双方传送完成标志置1,完成一次传送。

仅从传送路径上看,无所谓发送方和接收方。

在一次传送开始之前发送方应将发送数据写入自己的SPIDR,该数据自动装载入移位寄存器。

在一次传送完成后,接收方从SPIDR中读取接收数据[26]。

目前已有的SPI接口IP软核,XILINX公司的CoolRunner系列SPI主机IP核[27](CoolRunner 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 Master IP Core),是通过有限状态机来控制SPI主机与从机以及微控制器之间的通信。

Motorola公司的SPI核[28]是一个主从共用的IP软核,具有很高的可重用性和通用性。

SPI接口的设计与综合3.2.1 设计方法、目标及流程本文SPI接口采用自顶向下设计方法。

自顶向下设计[29][30]是一种逐级分解、变换,将系统要求转变为电路或者版图的过程。

从系统级(System Level Design)开始考虑系统的行为、功能、性能以及允许的芯片面积和成本要求,进行系统划分和功能设计。

用行为语言描述每个方框的外特性,并将全部方框连在一起进行系统仿真(System Simulation)来验证系统设计的正确性。

RTL级设计按照系统要求编写程序,一般使用Verilog HDL或VHDL语言进行编程,使之符合系统设计规定的外特性。

RTL级设计的结果须经行为仿真(Behavior simulation),保证源代码(Source Code)的逻辑功能正确。

把源代码转换为网表的过程叫做综合。

网表是使用Verilog语言对门级电路的结构性描述,它是最底层文件。

网表是原理图的语言描述,对应着门级电路原理图。

网表中所有的器件都包含有必须的工业参数,如温度特性、电压特性、固有门延时、输入阻抗、上升时间、下降时间、驱动能力、面积等[31][32]。

由于这些工业参数的存在,使得门级仿真(Gate Level Simulation)十分接近于真实芯片的物理测试。

经过门级仿真后再经过自动布局布线(Auto Place and Route),从而生成版图(Layout),经过物理验证和后仿真,就可以制版流片,并交付封装测试。

整个流程如图3-4所示。

图3-4 自顶向下的设计流程由上节可知,SPI接口有主从之分,本文设计重点为从SPI(Slave SPI)。

这主要是由于本文的应用环境决定的。

本文设计的ADC接口电路及数字逻辑电路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外部主SPI对从SPI的初始化。

要求从主SPI接收数据,配置内部的寄存器,实现相应的控制目标,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

不需要产生数据来配置其他的芯片,所以本文设计的SPI接口中就没有考虑波特率发生器,它只能从外部接收移位时钟。

首先,对所要设计的从SPI做整体规划,建立架构,并对系统进行层次划分。

根据实际需要,将主SPI与从SPI之间的连接架构简单的归结为图3-5所示。

图3-5 主从SPI之间连接架构主SPI与从SPI之间通过CSB、SCLK、SDIO三个引脚进行相连,它们分别是片选引脚、串行时钟引脚、串行数据输入\输出引脚。

此架构比典型的SPI接口引脚少了一个串行数据输出引脚,为了使芯片引脚数量最少,所以将这一引脚省略。

3.2.2 SPI 接口外特性3.2.2.1 SPI 接口的端口引脚SPI接口的端口引脚包括:CSB、SCLK、SDIO。

(1)CSB片选引脚CSB是一种低电平有效控制,用来选通读写周期。

CSB可以在多种模式下工作,如果控制器具有芯片选择输出或其他多器件选择方法,则该引脚可以与CSB 线相连。

当该线为低电平时,器件被选择,SCLK和SDIO线路上的信息便会得到处理。

当该引脚为高电平时,器件会忽略SCLK和SDIO线路上的所有信息。

这样,多个器件便可以与SPI端口相连。

在只连接一个器件的情况下,可以将CSB 线路与低电平相连,使器件始终处于使能状态,但是此时如果端口发生错误,将无法使器件复位,因为复位信号要在CSB的上升沿才起作用。

(2)SCLK串行时钟SCLK引脚为串行移位时钟输入引脚,用来使串行接口的操作同步。

输入数据在该时钟上升沿有效,输出数据在下降沿有效。

因为本文中SPI接口仅仅用来为配置寄存器传送数据,所以对数据传输的速率要求不高。

为降低该引脚对时钟线路上噪声的敏感度,它采用施密特触发器实现。

(3)SDIO串行数据输入/输出SDIO引脚用作输入或输出,取决于所发送的指令(读或写)以及时序帧中的相对位置(指令周期或者数据周期)。

在写或读操作的第一阶段,该引脚用作输入,将信息传递到内部状态机。

如果该命令被确定为写命令,则在指令周期内,SDIO引脚始终用作串行输入,将数据传送给内部移位寄存器。

如果该命令被确定为读命令,状态机将把SDIO引脚变为输出,然后该引脚将数据回传给控制器。

在本文设计的SPI接口中,该引脚目前只实现向寄存器中写入数据的功能。

3.2.2.2 SPI 接口的数据基本传送规则(1)格式SDIO数据传输的第一阶段是指令阶段,指令由16位组成,之后是数据,数据由一个或多个8位构成,长度由前面的指令字长位确定。

CSB的下降沿与SCLK的上升沿一起决定帧何时开始。

如果器件的CSB与低电平相连,则帧开始于SCLK的第一个上升沿,如图3-6。

图3-6 数据格式(2)指令周期指令周期为串行传输数据的前16位,指令周期分为若干位段,如图3-7所示:图3-7 指令周期(3)读/写指令位数据流中的第一位是读/写指令位(WR/)。

当该位为高电平时,表示指令为读取指令,指令周期(前16位)完成时,内部状态机使用所提供的信息解码要读取的内部地址。

SDIO的方向由输入变为输出,由字长定义的适当数量的字从从器件移位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