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之一

合集下载

传统美德故事(精选8则)完整版

传统美德故事(精选8则)完整版

《传统美德故事》传统美德故事精选(一):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之谦虚礼貌中国素称礼仪之邦。

礼作为一种具体得行为来讲,就就是指人们在待人接物时得礼貌举止,也就就是此刻所说得礼貌。

而礼貌得本质就是表示对别人得尊重与友善,这种心理需求,就是超越时代得,就是永存得、然而,一个人如果只懂得礼貌得形式,却没有谦让之心,那么,她不会真正懂得礼貌,谦让也就是谦虚、平等得表现,就是礼貌得重要内涵。

谦虚礼貌包含着我们得祖先对自然文化得骄傲与自豪,就是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得根本特征之一。

七岁之师春秋时期,孔子与她得学生们周游列国,宣传她们得政治主张。

一天,她们驾车去晋国、一个孩子在路当中堆碎石瓦片玩,挡住了她们得去路。

孔子说:您不该在路当中玩,挡住我们得车!、孩子指着地上说:老人家,您瞧这就是什么?孔子一瞧,就是用碎石瓦片摆得一座城。

孩子又说:您说,就应就是城给车让路还就是车给城让路呢?孔子被问住了。

孔子觉得这孩子很懂得礼貌,便问:您叫什么?几岁啦?孩子说:我叫项橐,7岁!孔子对学生们说:项橐7岁懂礼,她能够做我得老师啊!传统美德故事精选(二):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之尊老爱幼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

意思就是说,孝敬父母就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得。

一个人如果都不明白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她会热爱祖国与人民、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我们不仅仅要孝敬自己得父母,还就应尊敬别得老人,爱护年幼得孩子,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得淳厚民风,这就是我们新时代学生得职责子路借米子路,春秋末鲁国人。

在孔子得弟子中以政事著称。

尤其以勇敢闻名。

但子路小得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有一次,年老得父母想吃米饭,但就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样办?子路想到要就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能够满足父母得这点要求了不?于就是,小小得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瞧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得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就是一个勇敢孝顺得好孩子、传统美德故事精选(三):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之刻苦学习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故事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故事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故事一:孝道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中华民族一直强调孝道。

有一个叫李白的年轻人,他是一个孝顺的儿子。

他的父亲年纪大了,常常生病。

每当父亲生病的时候,李白总是日夜照料着他,为他洗衣、煮饭、擦身。

李白总是主动关心父亲的身体状况,把他的父亲的健康当做首要任务。

在他眼中,父亲的健康比什么都重要。

有一年冬天,李白的父亲突然病了,床上躺了一个多月都没有好转的迹象。

李白十分着急,他决定去寻找名医来给父亲治病。

他行程遥远,路途艰辛,但他从没放弃过。

最终,他终于找到一位名医,用药物治愈了父亲的病。

李白的孝心感动了父亲,他被儿子的行动所教育,深深地明白了孝敬老人的重要性。

他对李白说:“我老了,身体也不如从前,但是有了你这样孝顺的儿子,我觉得非常欣慰。

你的孝心让我感到无比幸福和温暖。

”李白的行动感动了整个家族和社会,大家都称赞他是一个真正的孝子。

故事二:诚信的传统美德在古老的中国,有一位叫王子文的商人,他以诚信而闻名。

有一次,一个生意伙伴向他借了一大笔钱,答应一个月后还清。

然而,一个月过去了,钱还是没有还上。

其他人劝王子文去找法院解决这个问题,但他坚守自己的原则。

王子文决定亲自去找这个生意伙伴。

他去到对方的家里,对他表示了深深的关切,并提醒对方应尽快还钱。

经过一番沟通,王子文发现对方遇到了一些意外的困难,导致无法按时还款。

他感觉到对方的诚意和困难,于是决定给他一些时间来解决问题。

过了一段时间,这个生意伙伴成功克服了困难,终于还清了欠款。

他感慨地对王子文说,如果不是他的诚信和信任,他将无法渡过这个难关。

他说:“你是个值得敬佩的商人,你的诚信和宽容给予我了重新站起来的勇气。

”这个故事迅速传遍了整个商业圈,王子文由此获得了声誉和财富,成为众多人敬重和效仿的榜样。

他的故事也被传颂至今,提醒人们诚信为本,助人为乐。

总结: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包括孝敬父母和尊重长辈的孝道,以及以诚信为本的商业道德。

这些美德深深地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和传统中,被代代相传,继承至今。

中华传统美德小故事

中华传统美德小故事

仁爱
仁爱
2. 永新善歌养士风
永新善歌是江西永新的民间歌谣。相传唐末五代时江西永新人欧阳修曾作过《庐陵竹 枝歌》,影响颇大。后来文天祥在永新登岸西行时听到乡民唱此歌谣时很受感动写下 了《过永新》的诗篇:"禾麻白骨是吾乡……父老不闻三世事……悠悠千载永新名。" 表达了他对永新乡亲的无限怀念之情。自此永新善歌便流传开来并形成了"禾苗麻秡 白如雪"的独特风格和"娇儿睡在怀中哄"的演唱形式以及"久不唱歌忘记声"的善歌传 统
-
清新简约风
十分感谢大家观看
演示文稿是一种实用的工具,可以是演示,演讲,报告等。大部分时间,它们都是在为观众服务。演示文稿 是一种实用的工具,可以是演示,演讲,报告等。
汇报人:XXXX
孝道
舜登天子位后,
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2. 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 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即位。他 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 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 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 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 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 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 是西汉社会稳定和强盛的治世
忠诚
忠诚
忠诚
1. 苏武牧羊
苏武(公元前140年~公元前60年)西汉大臣(公元前100年~公元前6年),字子卿。苏 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后宁死不屈不受利诱。单于见苏武一身正气凛然不屈就命人将苏武 押送到北海去牧羊用这种办法逼迫苏武屈服。苏武手持汉朝符节过了数年后汉朝又派 使者来匈奴探望苏武并带上一件乐器一张弓和一足箭以表明汉朝仍未忘记苏武并准备 接他回国。匈奴单于得知这一消息后对苏武的态度有所改变但苏武仍不忘故国不辱使 命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典故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典故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典故丰富多样,涉及孝顺、忠诚、仁爱、礼仪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传统美德典故:1.舜的故事:舜是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

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但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

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

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

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

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2.亲尝汤药:汉文帝刘恒,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

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3.啮指痛心:曾参是孔子的得意弟子,以孝著称。

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

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

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

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

”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

4.百里负米:仲由是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

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

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

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这些典故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孝顺、忠诚、仁爱等。

这些美德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社会中人们应该具备的道德品质。

传统美德故事(精选8则)完整版

传统美德故事(精选8则)完整版

《传统美德故事》传统美德故事精选(一):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之谦虚礼貌中国素称礼仪之邦。

礼作为一种具体的行为来讲,就是指人们在待人接物时的礼貌举止,也就是此刻所说的礼貌。

而礼貌的本质是表示对别人的尊重和友善,这种心理需求,是超越时代的,是永存的。

然而,一个人如果只懂得礼貌的形式,却没有谦让之心,那么,他不会真正懂得礼貌,谦让也是谦虚、平等的表现,是礼貌的重要内涵。

谦虚礼貌包含着我们的祖先对自然文化的骄傲和自豪,是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根本特征之一。

七岁之师春秋时期,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宣传他们的政治主张。

一天,他们驾车去晋国。

一个孩子在路当中堆碎石瓦片玩,挡住了他们的去路。

孔子说:你不该在路当中玩,挡住我们的车!。

孩子指着地上说:老人家,您看这是什么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摆的一座城。

孩子又说:您说,就应是城给车让路还是车给城让路呢孔子被问住了。

孔子觉得这孩子很懂得礼貌,便问:你叫什么几岁啦孩子说:我叫项橐,7岁!孔子对学生们说:项橐7岁懂礼,他能够做我的老师啊!传统美德故事精选(二):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之尊老爱幼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

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

一个人如果都不明白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

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我们不仅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就应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这是我们新时代学生的职责子路借米子路,春秋末鲁国人。

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

尤其以勇敢闻名。

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但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样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能够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

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传统美德故事精选(三):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之刻苦学习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故事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故事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故事1.《孝经》中的故事:《钮秉忠忠孝传家》故事背景:晋朝时期,有一位叫钮秉忠的人,他是个孝子,为了尽孝敬养父母,不怕困苦,无论天气如何,他每天早上都要走十里山路去山上砍柴,扛回家给父母炊火取暖。

故事情节:有一天,钮秉忠砍柴刚好赶上下大雨,他湿透了身子,但为了孝敬父母,他并没有抱怨,继续砍柴、劈柴。

母亲见状,心生悲凉,问他为何不回家。

他恳切地说:“我是为了给父母取暖,请让我继续砍柴。

”父亲听到儿子的话,感动不已,泣不成声,对着儿子说:“忠孝传家,有志向的人应该学着像你一样顶礼膜拜山河万物。

你为我们取暖,就是在给我们尊崇,你的品德行为为我们带来了荣耀和自豪。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即使面临困难和苦难,也要坚守孝道。

2.《红楼梦》中的故事:《贾宝玉传承优良家风》故事背景:《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贾宝玉是主要角色之一,他出身贵族,但深受家庭教育的影响,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家风。

故事情节:贾宝玉从小机智聪明,善良宽厚,对人友善。

他在贾府里与表妹林黛玉相互倾心,但他为了尊重家族的传统规则,选择放弃了爱情,配合家族的决定娶妻生子。

他对待家族的继承和身份更是持有一份敬畏和责任感。

他在红楼中恪守家训,尊敬姑妈和老姆,行事稳重,有礼有节,自觉地承担起作为家族传统继承者的责任。

这个故事反映了中华民族家风家训的重要性,以及尊敬家长、恪守规矩、守正出好的传统美德。

3. 《西游记》中的故事:《孟光修德归正》故事背景:《西游记》是明代长篇小说,其中孟光是一个小角色,却通过修德归正的努力,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

故事情节:孟光是个无恶不作的盗贼头目,欺压百姓,为非作歹。

然而,他遇到了唐僧一行人,被其正直和善良所感动。

他决定改邪归正,帮助唐僧取经,修行成正果。

在取经的路上,孟光经过了种种考验和磨炼。

他为了救师父唐僧,舍己救人,甚至愿意牺牲自己。

最后,他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得到了观音菩萨的宽恕,成为了正道人物。

中华传统美德的故事

中华传统美德的故事

中华传统美德的故事故事一,孝顺。

在古代中国,有一个叫做孟子的孝子。

他的母亲生病了,他为了照顾母亲,日夜不离。

有一天,孟子听说母亲的病情加重,他立刻放下手中的工作,连夜赶回家中。

他一路狂奔,不顾一切地冲回家中,只为了能够见到母亲最后一面。

最终,他赶回家时,母亲已经离世。

孟子悲痛欲绝,他跪在母亲的床前,泣不成声。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孝顺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体现,孟子的行为感动了无数人,也成为了后人传颂的佳话。

故事二,诚信。

在古代中国,有一个叫做管仲的人。

他是一个非常诚信的人,他做生意从不欺骗他人,讲究信用。

有一次,他和别人做生意,对方不小心多给了他一些钱,管仲知道后立刻归还给了对方。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诚信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只有诚信待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故事三,礼仪。

在古代中国,有一个叫做孔子的人。

他非常重视礼仪,他认为礼仪是人们相处的准则,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有一次,孔子在路上遇到了一个老人,他立刻下车行礼问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礼仪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遵循礼仪,才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睦。

故事四,忠诚。

在古代中国,有一个叫做岳飞的将军。

他对国家忠诚耿耿于怀,不畏强敌,不惧艰难,一生都在为国家的安宁和人民的幸福而努力奋斗。

他的一生都在为国家的安宁和人民的幸福而努力奋斗。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忠诚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体现,只有忠诚于国家和人民,才能成就伟业,留下不朽的功勋。

故事五,友善。

在古代中国,有一个叫做孟非的人。

他待人非常友善,乐于助人,善良宽厚。

有一次,他在路上遇到一个受伤的人,他二话不说,立刻施以援手,将受伤的人送到了医院。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友善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只有善待他人,才能收获友谊和爱心。

中华传统美德的故事数不胜数,每一个故事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和传承。

让我们共同努力,传承中华传统美德,让这些美德在我们心中永存。

孝道故事有哪些

孝道故事有哪些

孝道故事有哪些孝道,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古代,孝道被视为至高无上的美德,受到人们的崇敬和推崇。

孝道故事,是传承和弘扬孝道精神的重要载体,通过这些故事,人们可以深刻领会孝道的内涵和价值。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一些脍炙人口的孝道故事。

1. 《孝感动天》。

相传,唐代有一个孝子名叫李隆基,他的母亲年老体弱,生活无依。

有一天,李隆基听说母亲病重,便立刻放下手中的工作,不顾一切地赶回家中照顾母亲。

他日夜不离母亲身边,精心照料。

最终,母亲病愈,李隆基的孝心感动了上苍,天降甘霖,救了当地的农民于水旱之灾。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孝顺父母是一种美德,孝顺的人会得到上天的庇佑。

2. 《顺天应人》。

宋代,有一个孝子名叫文天祥,他的父亲年迈多病。

文天祥白天忙于官场事务,晚上回家后,总是亲自为父亲端茶送水,悉心照料。

有一次,文天祥在外任职,接到家信说父亲病重,他立即辞官回家,不顾一切地照顾父亲。

最终,文天祥的孝心感动了上天,他得到了天子的赏识和重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孝顺父母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顺天应人的行为。

3. 《感恩的心》。

明代,有一个孝子名叫谢觉哉,他的母亲年老体弱,生活困难。

谢觉哉每天早出晚归,但无论多忙,他都会在家中照顾母亲,尽心尽力。

有一次,谢觉哉外出谋生,听说母亲病重,他二话不说立即赶回家中,不离母亲身边。

最终,母亲病愈,谢觉哉的孝心感动了上苍,他得到了财神的庇佑。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孝顺父母是一种美德,感恩的心是一种可贵的品质。

4. 《百善孝为先》。

清代,有一个孝子名叫包拯,他的母亲年迈多病。

包拯每天忙于官场事务,但他总是抽出时间照顾母亲,尽心尽力。

有一次,包拯在外任职,接到家信说母亲病重,他二话不说立即辞官回家,不顾一切地照顾母亲。

最终,包拯的孝心感动了上天,他得到了天子的赏识和重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孝顺父母是一种美德,百善孝为先,孝顺的人会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赏识。

以上就是一些脍炙人口的孝道故事,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深刻领会孝道的内涵和价值。

中华传统美德的故事

中华传统美德的故事

中华传统美德的故事:
1、孔融让梨
孔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

他年幼时,每次和哥哥吃梨都只拿最小的。

父亲问他原因,他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

”后来,“孔融让梨”成为团结友爱的典故。

2、曾子避席
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孔子要向他传授高深的理论,曾子本来坐着,听了便从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战力,表达了他对老师的充分尊敬。

3、千里送鹅毛
唐朝时,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首领派特使缅伯高向唐太宗贡献天鹅。

在路上,缅伯高不小心让天鹅飞走了,只剩几根鹅毛。

到长安后,缅伯高拜见唐太宗,奉上鹅毛并附诗:“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

这个典故比喻礼物单薄,情意却异常浓厚。

4、三顾茅庐
东汉末年,刘备为求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三次到其住处请他,最后才等到诸葛亮。

“三顾茅庐”后来成为形容求贤若渴的著名典故。

5、车胤囊萤
车胤是晋朝人,自幼聪颖好学却家境贫寒,常无油点灯。

于是他夏夜就捕捉萤火虫,用以照明夜读,学识与日俱增,成为知名学者。

“车胤囊萤”也成为了勤奋学习的典故。

中华传统美德的故事

中华传统美德的故事

中华传统美德的故事
敬老爱幼是中华传统美德之一。

相传,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曾子在路上遇到
一位老人,他主动为老人让座,并亲自为老人搀扶。

后来,曾子的学生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曾子回答说,“老人如父母,年幼如子女,这是做人的基本道德。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敬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尊敬老人,关爱孩子,让这种美德代代相传。

诚实守信是中华传统美德之一。

相传,春秋时期,宋国有个叫做张良的人,他
曾经在一次打猎时捡到了一个被遗弃的玉玺,他没有私藏,而是将玉玺交给了当时的国君。

国君得知此事后,非常感动,并将玉玺还给了原主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让这种美德在我们身边传承下去。

勤俭节约是中华传统美德之一。

相传,清朝时期,有一个叫做包青天的官员,
他非常勤俭节约,不浪费一点钱财。

有一次,他在街上看到一个人将一块银子丢在地上,他立刻捡起来交给了失主。

失主对他的行为非常感动,送给了他一笔钱作为酬谢。

包青天却坚决不接受,他说,“我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珍惜每一分钱财,做到勤俭节约,让这种美德薪火相传。

孝顺敬老、诚实守信、勤俭节约,这些都是中华传统美德的具体体现。

这些美
德贯穿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

让我们一起努力,将这些美德传承下去,让中华传统美德在我们身边绽放光芒。

中华传统美德事例

中华传统美德事例

中华传统美德事例一、尊老爱幼1. “孔融让梨”- 故事内容: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

有一天,家里吃梨,孔融的父亲拿了一盘梨,让孔融先拿。

孔融挑了一个最小的梨。

父亲很奇怪,问他为什么不拿大的。

孔融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吃。

”父亲又问他:“你还有个弟弟呢?”孔融回答:“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弟弟吃。

”- 体现的美德:这个事例体现了孔融从小就懂得尊敬兄长、爱护幼弟的美德,这种尊老爱幼的品德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教育人们在家庭和社会中要尊重长辈,关爱年幼者,以和为贵,促进家庭和睦与社会和谐。

2. “黄香温席”- 故事内容:黄香小时候,家中生活很艰苦。

在他9岁时,母亲就去世了。

黄香非常悲伤。

他本就非常孝敬父母,在母亲生病期间,小黄香一直不离左右,守护在妈妈的病床前。

母亲去世后,他对父亲更加关心、照顾。

冬夜里,天气特别寒冷。

那时,农户家里又没有任何取暖的设备,确实很难入睡。

一天,黄香晚上读书时,感到特别冷,捧着书卷的手一会就冰凉冰凉的了。

他想,这么冷的天气,爸爸一定很冷,他老人家白天干了一天的活,晚上还不能好好地睡觉。

想到这里,小黄香心里很不安。

为让父亲少挨冷受冻,他读完书便悄悄走进父亲的房里,给他铺好被,然后脱了衣服,钻进父亲的被窝里,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了冰冷的被窝之后,才招呼父亲睡下。

黄香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暖了父亲的心。

夏天到了,黄香家低矮的房子显得格外闷热,而且蚊蝇很多。

到了晚上,大家都在院里乘凉,尽管每人都不停地摇着手中的蒲扇,可仍不觉得凉快。

入夜了,大家也都困了,准备睡觉去了,这时,大家才发现小黄香一直没有在这里。

“香儿,香儿。

”父亲忙提高嗓门喊他。

“爸爸,我在这儿呢。

”说着,黄香从父亲的房中走出来。

满头的汗,手里还拿着一把大蒲扇。

“你干什么呢,怪热的天气。

”爸爸心疼地说。

“屋里太热,蚊子又多,我用扇子使劲一扇,蚊虫就跑了,屋子也显得凉快些,您好睡觉。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
在中华文化的熏陶下,孝顺父母、诚实守信、勤劳节俭和友善待人等美德贯穿于中国人民 的思想和行为。通过这些美德故事的传承和宣扬,人们深刻理解到这些传统美德的重要性 ,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这些故事不仅展示了中国人民的高尚情操,还成为了传统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递着一代代人传统美德的力量
-
感谢大家观看
3
勤劳节俭
勤劳节俭
1. 《勤俭致富》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勤劳节俭一直是一种重要的美德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叫做小强的年轻人 小强家境贫困,但他勤奋好学,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学 大学期间,他每天勤工俭学,省吃俭用,把省下来的钱都积攒起来 毕业后,小强利用自己的积蓄创立了一个小型企业,通过不懈努力和聪明的经营,最终取 得了巨大成功,成为了一位富有的企业家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勤劳节俭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只有付出辛勤的劳动,节省开支,才能 实现自己的追求和梦想
2
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
1. 《卖身救母》
在中国古代,有一个贫穷的家庭。主人公小 红的母亲生病了,但是家里没有足够的钱买 药。小红非常着急,为了救母,她决定卖掉 自己的身体去换药钱。然而,小红的诚实打 动了现场的买主,他们都被小红的行为所感 动,纷纷帮助小红购买药物。最终,小红成 功筹到了母亲的治疗费用,并且母亲也康复 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面对困境时,保 持诚实守信,总会得到他人的帮助和支持
THANK YOU FOR WATCHING !
汇报人:XXXXX
日期:XXXX
2023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
1
孝顺俭
4
友善待人
1
孝顺父母
孝顺父母
1. 《孝感天地》
在古代中国,有一个孝顺父母的故事被广为流传 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叫做小明的小孩,他非常懂事,对父母特别孝顺 一天,小明的父母突发重病,需要进行昂贵的手术治疗 然而,小明的家境并不富裕,他只有一点积蓄,远远不够支付手术费用 小明想到了一个办法,他卖掉了自己珍藏的漫画书和玩具,借来的钱都用来给父母支付医 药费 小明的行为感动了众人,也感动了上天,他的父母奇迹般康复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孝顺父母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体现,应该时刻铭记在心

传统美德的故事

传统美德的故事

传统美德的故事
故事一,《孝顺父母》。

从前,有一个叫孝顺的小男孩,他非常孝顺他的父母。

有一天,他的父母生病了,小男孩日夜操劳,照顾他们的起居饮食,不离不弃。

最终,他的父母痊愈了,而小男孩也因为孝顺父母而被赞誉为“孝顺子”。

故事二,《诚实守信》。

在一个小村庄里,有一个叫小明的男孩,他非常诚实守信。

一次,他在路上捡
到了一个钱包,里面装满了金银财宝。

小明没有犹豫,第一时间将钱包交给了失主。

失主感激不已,慷慨地奖赏了小明。

从此以后,小明因为他的诚实守信而备受村民们的尊敬。

故事三,《友爱互助》。

在一个农村,有两个好朋友,他们互相帮助,友爱无间。

一天,其中一个朋友
家里发生了火灾,另一个朋友得知后,毫不犹豫地前去帮忙扑灭火势,并帮助重建家园。

从此,他们的友谊更加深厚,成为了彼此生命中最坚实的依靠。

这些故事告诉我们,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民
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孝顺父母、诚实守信、友爱互助等美德,是我们每个人应该传承和发扬的。

只有通过我们每个人的努力,才能让这些传统美德得以传承,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在当今社会,我们也应该时刻铭记这些传统美德,将其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无论是在家庭中、学校里还是社会中,我们都应该用实际行动去践行这些美德,让美德之花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开放。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让传统美德在我们心中永不凋零。

经典中华美德故事精选

经典中华美德故事精选

经典中华美德故事精选
一、孔融让梨
孔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他从小就聪明过人,受到很多人的喜爱。

有一天,他的父亲买了一些梨子,让孔融分给兄弟姐妹。

孔融挑了一个最小的梨子给自己,然后把最大的梨子分给了自己的哥哥。

大家都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分。

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子;哥哥年纪大,应该吃大的梨子。


二、卧冰求鲤
王祥是西晋时期的名士,他从小就非常孝顺。

然而,他的继母却并不喜欢他,经常虐待他。

有一次,继母生病了,很想吃鲤鱼,但是当时市场上没有卖的。

王祥非常着急,于是就跑到池塘边,脱下衣服,用自己的体温融化冰面,然后亲手捉了一条鲤鱼回来。

继母吃了鲤鱼之后,病很快就好了。

三、曾子杀猪
曾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他非常注重教育孩子要以诚信为本。

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出门赶集,孩子哭闹着也要去。

曾子妻子为了安抚孩子,就哄他说:“你要是乖乖的在家待着,我回来就杀猪给你吃。

”孩子听了这话就不哭了。

当妻子回来时,曾子真的杀了猪给孩子吃。

妻子觉得曾子是在骗孩子,但曾子说:“我们是孩子的父母,应该以诚信教育孩子。


四、见贤思齐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他非常注重品德修养。

孔子
曾经说过:“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意思是说,看到有德行的人,我们应该向他学习;看到没有德行的人,我们应该反思自己是否也有同样的缺点。

中国传统美德的故事

中国传统美德的故事

中国传统美德的故事中国古代传下来的传统美德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好传统,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中国传统美德的故事。

中国传统美德的故事1:贤达之士不弃妻东汉初期的名臣宋弘,不仅以清节威德着称于世,在处理夫妻关系上,也称为千古绝音。

宋弘,汉光武帝即位以后,拜为太中大夫。

后来又做了大司空,被封为侯。

自己将所有的田地租税收入和朝廷给的俸禄,一并用来赡养九族中的人,因而自己虽然官高位显,家中却没有多少财产。

这一年光武帝的姐姐湖阳公主的丈夫死了,她守了寡,光武帝念及姐弟之情,时不时地请她入宫见面、聊天,也想再替姐姐找一个好丈夫。

这一天两人坐在一起议论朝中的大臣,汉光武帝便想趁此机会,旁敲侧击地看看姐姐的态度,于是说道:“姐姐看我这朝中众臣,谁是真正的贤士?”公主回答说:“依我之见,宋弘为人有威望,有道德,其它人无法跟他相比。

”这样一来,皇帝明白了姐姐的意思,她是看中了宋弘的人品,就宽慰姐姐说:“别急,等我想个办法,慢慢找个机会把这件事办了。

”由于深知宋弘的为人,光武帝为此颇动了一番脑筋。

他知道要是让人直接去说媒,而宋弘不同意,这岂不是让姐姐的面子丢尽了,就是自己也不好下台。

于是过了几天,他找了个机会召见宋弘,让公主坐在一座屏风后面听他们谈话。

上来就论及公主的婚事,恐怕太唐突,所以聪明的汉光武帝就先从民间的开始,向宋弘提问:“我听人讲民间有这样的谚语,说一个人当了高官,他过去的旧相识就要被换掉,不再来往了;要是一个人发了大财,有了钱,纳几个妻妾,这也是常情啊!” 宋弘听了,明白了一二,他正色回答皇帝的问话说:“臣听说人贫贱时交的朋友,富贵的时候不能忘记他们,而贫贱时同甘共苦、患难与共的妻子,也不能因为自己富裕了就休弃她,这才是一个真正的贤达之士所做的。

”听了这话,皇帝也就明白了宋弘的想法,更佩服他的为人。

中国传统美德的故事2:举案齐眉见道义后汉时期,有一位叫梁鸿的人,是扶风平陵地方的人,家境十分贫寒,父亲早早就过了世,当时正值乱世,梁鸿年幼,无力葬送,只得用一张草席裹住父亲下葬。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中国有许多传统美德故事,这些故事以其深刻的内涵和感人的情节,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故事不仅在历史长河中流传,更是对后人的道德教育和精神激励。

下面,我们就来分享一些中华传统美德故事。

故事一,《孝顺父母》。

相传,春秋时期,鲁国有一位孝顺的儿子叫孟子。

孟子的父亲生病了,他日夜不离父亲的床前,细心照料。

有一天,孟子的父亲突然说,“天寒地冻,你还在这里照顾我,不去上学,不去工作,太不好了。

”孟子听后,坚决不离父亲的身边,他说,“父亲,儿子不忍心离开您,只要您能康复,儿子愿意为您分担一切。

”最终,孟子的父亲病愈了,孟子也成为了一代伟人。

故事二,《诚实守信》。

在古代,有一位叫做张良的年轻人,他非常诚实守信。

有一次,他在路上捡到了一大笔金子,但他没有私吞,而是拿到了官府上交。

官府得知此事后,非常赞赏他的正直,特地给他颁发了一面宝剑,希望他能够成为一名忠良之士。

张良不负众望,后来成为了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士,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

故事三,《助人为乐》。

相传,战国时期,有一位叫孟浩的人,他经常帮助别人。

有一次,孟浩路过一条河,看到一位老人摔倒在河里,他二话不说,立即跳下水将老人救了上来。

后来,这位老人告诉孟浩,他是水神,因为孟浩的善行,决定赐予他一本《黄帝内经》,让他传承医术,造福人间。

孟浩从此成为了一位医道高手,为百姓治病救人。

这些中华传统美德故事,都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它们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了我们要孝顺父母、诚实守信、助人为乐。

希望我们能够从这些故事中汲取力量,传承中华传统美德,让这些美德在我们心中永存。

中华传统美德小故事

中华传统美德小故事

中华传统美德小故事1. 孝顺。

从前有一个孝顺的小男孩,他的父母年迈体弱,生活十分艰难。

小男孩每天放学后都会去帮父母做家务,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

有一天,小男孩听说父母需要用钱治病,他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存下的零花钱,送给父母。

这个小男孩的孝顺之举感动了许多人,也成为了身边孩子们学习的榜样。

2. 诚实。

有一个小女孩叫小芳,她非常诚实。

有一次,她在路上捡到了一只钱包,里面装满了钱和证件。

她没有犹豫,立刻把钱包交给了警察叔叔。

警察叔叔找到了失主,失主非常感激小芳的诚实,送给她一份礼物。

小芳说,“我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

”她的诚实品质感染了身边的人,也成为了大家学习的楷模。

3. 勤劳。

有一个叫小明的男孩,他家里很穷,但他非常勤劳。

每天早早起床,帮父母做家务,然后去田里帮忙种地。

虽然家境贫困,但小明从不向命运低头,他努力学习,最终考上了大学。

他的勤劳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感动了身边的人,也成为了大家学习的典范。

4. 宽容。

有一个小朋友叫小华,他和同学们玩耍时,不小心打破了同学的东西。

同学生气地责备他,但小华没有生气,而是耐心解释道歉,并主动帮助同学修理。

他的宽容和善良赢得了同学们的理解和尊重,也成为了大家学习的楷模。

5. 诚信。

有一个小男孩叫小强,他非常诚信。

有一次,他在商店买东西时,多找了一张钱。

小强没有犹豫,立刻把多找的钱还给了店主。

店主感动于小强的诚信,送给他一份礼物。

小强说,“我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

”他的诚信品质感染了身边的人,也成为了大家学习的楷模。

6. 礼让。

有一个小女孩叫小娟,她非常懂礼貌。

每次和别人交谈时,她总是微笑着说话,有礼有节。

有一次,她和同学一起排队上课,看到一个同学晚到了一会儿,她主动让出了自己的位置。

她的礼让之举感动了身边的人,也成为了大家学习的榜样。

7. 爱心。

有一个小男孩叫小刚,他非常有爱心。

每次看到有人需要帮助,他总是义不容辞地伸出援手。

有一次,他看到一个老奶奶摔倒了,他立刻上前扶起老奶奶,并送她回家。

中华传统美德小故事

中华传统美德小故事

中华传统美德小故事篇一:中华传统美德小故事中华传统美德故事1、岳母刺字岳飞十五六岁时,北方的金人南侵,宋朝当权者腐败无能,节节败退,国家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

岳飞岳母刺字投军抗辽。

不久因父丧,退伍还乡守孝。

1126年金兵大举入侵中原,岳飞再次投军。

临行前,姚太夫人把岳飞叫到跟前,说:"现在国难当头,你有什么打算?" "到前线杀敌,精忠报国!"姚太夫人听了儿子的回答,十分满意,"精忠报国"正是母亲对儿子的希望。

她决定把这四个字刺在儿子的背上,让他永远铭记在心。

岳飞解开上衣,露出瘦瘦的脊背,请母亲下针。

姚太夫人问:"孩子,针刺是很痛的,你怕吗?"岳飞说:"母亲,小小钢针算不了什么,如果连针都怕,怎么去前线打仗!"姚太夫人先在岳飞背上写了字,然后用绣花针刺了起来。

刺完之后,岳母又涂上醋墨。

从此,"精忠报国"四个字就永不褪色地留在了岳飞的后背上。

母亲的鼓舞激励着岳飞。

岳飞投军后,很快因作战勇敢升秉义郎。

这时宋都开封被金军围困,岳飞随副元帅宗泽前去救援,多次打败金军,受到宗泽的赏识,称赞他"智勇才艺,古良将不能过",后来成为著名的抗金英雄,受历代人民所敬仰。

2、凿壁偷光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

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

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

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

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

?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

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

3、海瑞惩恶海瑞是明代著名清官,他在淳安任县令时,当时奸相严嵩正得势,气焰非常嚣张。

海瑞的顶头上司是闽浙总督胡宗宪,此人是严嵩的得意门生,他倚仗着有大靠山,不可一世。

中华传统美德小故事

中华传统美德小故事

中华传统美德小故事
故事一:孝顺父母
从前有一个叫小明的孩子,他非常孝顺。

有一天,小明的父亲生病了,他整天躺在床上无法起来。

小明每天早上都起床给爸爸端水洗脸,送药给爸爸吃,还帮他按摩身体,照顾他的生活起居。

小明知道爸爸生病了很辛苦,所以他尽力做好一切事情,希望爸爸能尽快康复。

后来,爸爸的病慢慢好转了,他非常感激小明的孝顺和关心,觉得自己很幸福有这么一个好孩子。

故事二:诚信守信
有一位建筑商叫李先生,他非常讲诚信。

他和客户之间签订合同时,总是保证按时交付工程,并且保证质量。

有一次,他接了一个修建大楼的工程,虽然时间紧迫,但是他还是按照合同上的时间保证,准时交付了工程。

他的客户对他的诚信印象非常深刻,以后有其他工程都会优先考虑找他合作。

因为李先生一直遵守着他的承诺,所以他得到了其他客户的信任和支持。

故事三:友善待人
有一个姑娘叫小红,她非常友善。

她总是微笑着对人们问好,帮助别人解决问题。

有一天,小红在街上看见一个老太太拎着沉重的袋子往回走,她马上上前帮助老太太扛起袋子,一起回家。

老太太非常感激小红的帮助,她说小红是一个非常有爱心的好姑娘。

小红因为她的友善,结交了很多朋友,人们对她充满了喜爱和赞赏。

这些是中华传统美德的小故事,表达了孝顺父母、诚信守信和
友善待人的价值观念。

同时,这些故事也鼓励人们在生活中积极践行这些美德,传承中华传统价值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之一——尊师敬长“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老师,就象燃烧的蜡烛,用知识之光照亮学生的心灵,直到生命的终结。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尊敬师长的优良传统——永远的老师——毛泽东尊师美德故事作为新中国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不忘恩师的故事,更是给我们留下美谈,做出榜样。

我们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写好历史的续篇,这样才无愧于辛勤培养我们的老师,无愧于我们的伟大时代。

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却始终尊敬自己的老师。

1959年,毛泽东回到了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请韶山的老人们吃饭。

毛泽东亲自把老师让在首席,向他敬酒,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敬意。

毛泽东青年时代听过徐特立先生的课。

当徐特立60寿辰时,他特意写信向徐老祝贺。

信中说:“您是我20年前的先生,您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之二——爱国爱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这是明清之际爱国学者顾炎武的名言。

爱国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有不同的理解和实践,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爱国爱民的志士和民族英雄。

只要我们光大和发扬这一优秀的民族传统,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就会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强盛,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林则徐禁烟林则徐是清朝后期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

他任湖广总督期间,由于清政府腐败,英国强盗把一种叫鸦片的毒品,源源不断的偷运进中国,毒害中国百姓。

林则徐面对这一切,十分焦急。

他多次向皇帝上书,陈述鸦片的危害。

道光皇帝接受了林则徐的建议,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负责禁烟。

1839年3月,林则徐来到广州,禁烟运动迅速展开。

6月3日,人们把缴获的鸦片全部投进硝烟池。

顷刻间,鸦片全部销毁。

林则徐为国家和民族做了一件大好事。

虎门硝烟的壮举,给英国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揭开了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第一页。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之三——谦虚礼貌中国素称“礼仪之邦”。

“礼”作为一种具体的行为来讲,就是指人们在待人接物时的文明举止,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礼貌。

而礼貌的本质是表示对别人的尊重和友善,这种心理需求,是超越时代的,是永存的。

然而,一个人如果只懂得礼貌的形式,却没有谦让之心,那么,他不会真正懂得礼貌,谦让也是谦虚、平等的表现,是礼貌的重要内涵。

谦虚礼貌包含着我们的祖先对自然文化的骄傲和自豪,是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根本特征之一——七岁之师春秋时期,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宣传他们的政治主张。

一天,他们驾车去晋国。

一个孩子在路当中堆碎石瓦片玩,挡住了他们的去路。

孔子说:“你不该在路当中玩,挡住我们的车!”。

孩子指着地上说:“老人家,您看这是什么?”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摆的一座城。

孩子又说:“您说,应该是城给车让路还是车给城让路呢?”孔子被问住了。

孔子觉得这孩子很懂得礼貌,便问:“你叫什么?几岁啦?”孩子说:“我叫项橐,7岁!”孔子对学生们说:“项橐7岁懂礼,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之四——刻苦学习“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勤奋读书方面表现得格外突出。

不论是善于治国的政治家,还是胸怀韬略的军事家;不论是思维敏捷的思想家,还是智慧超群的科学家,他们之所以在事业上不同凡响,都是与他们从小的远大抱负分不开的。

俗话说:“有志者立常志,无志者常立志”,立志,贵在少年——铁杵磨针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读书。

一天,乘老师不在屋,悄悄溜出门去玩儿。

他来到山下小河边,见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铁杵。

李白很纳闷,上前问:“老婆婆,您磨铁杵做什么?”老婆婆说:“我在磨针。

”李白吃惊地问:“哎呀!铁杵这么粗大,怎么能磨成针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说:“只要天天磨铁杵总能越磨越细,还怕磨不成针吗?”聪明的李白听后,想到自己,心中惭愧,转身跑回了书屋。

从此,他牢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发奋读书,终于成为有名的大诗人。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之五——尊老爱幼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

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

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

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这是我们新时代学生的责任——子路借米子路,春秋末鲁国人。

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

尤其以勇敢闻名。

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

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金孝拾银金孝以卖油为生,家中只有个老母。

一天金孝偶然捡到一包银子,约莫有三十两。

他高兴得回家告诉老母。

但金母却以“裴度还带”的故事教育金孝,让把银子还给失主。

于是金孝回到事发地,恰好遇到一个外地客人正在寻找。

金孝告诉失主是他捡到的银子,并带着失主回家去银子。

不料失主却说银子原来有五十两,诬陷金孝贪污了他的银子。

二人相持不下,告到官府。

那县令是个清官,问明案情后,说:若是金孝赖了银子,为什么不全拿了?却止藏了一半,又自己寻找失主?若是金孝不招认,别人又怎么知道?可见金孝没有赖银之情。

接着县令判道:外地客人丢失的银子是五十两,金孝拾的是三十两,这银子不是客人的,这银两判给金孝,奉养母亲;客人的五十两,自去寻找。

”金孝得了银子,干恩万谢地跟老娘回去了。

大家无不称快。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

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

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

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

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

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

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学无止境苏东坡从小就喜欢读书,他天资聪明、过目不忘,每看完一篇文章,便能一字不漏地背出来。

经过几年苦读,他已是饱学之士。

一天,他乘着酒兴,挥笔写了一副对联,命家人贴在大门口。

上面写到:“读遍天下书,识尽人间字。

”过了几天,苏东坡正在家看书,忽听仆人通报门外有人求见。

他出来一看,是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

老太太指着门上的对联,问他:“你真已读遍天下书,识尽人间字了吗?”苏东坡一听,心里很不高兴,傲慢地说:“难道我能骗人吗?”老太太从口袋里摸出一本书,递上前说:“我这里有本书,请帮我看看,上面写的是什么?”苏东坡接过书,从头翻到尾,又从尾翻到头,书上的字竟一个也不认得。

他不禁羞愧万分,觉得自己说的大话太丢脸,伸手想把门上的对联撕掉。

老太太忙上前阻止:“慢!我可以把这副对联改一下。

”于是在每句前面各添两个字,改成:“发愤读遍天下书,立志识尽人间字,”并谆谆告诫:“年轻人,学无止境啊!”智慧小语:我们暂时拥有了人身,但凡夫的想法没什么恒常可信的,故一定要夜以继日勤奋地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在求学的过程中,也要记住“学无止境”这句话,万万不能骄傲自满、得少为足。

纪昌学射甘蝇是古代出名的神箭手。

只要他一拉弓,射兽兽倒,射鸟鸟落。

飞卫是甘蝇的学生,由于勤学苦练,他的箭术超过了老师。

有个人名叫纪昌,慕名来拜飞卫为师。

飞卫对他说:“你先要学会在任何情况下都不眨眼睛。

有了这样的本领,才能谈得上学射箭。

”纪昌回到家里,就仰面躺在他妻子的织布机下,两眼死死盯住一上一下快速移动的机件。

两年以后,即便拿着针朝他的眼睛刺去,他也能一眨不眨了。

纪昌高兴地向飞卫报告了这个成绩。

飞卫说:“光有这点本领还不行,还要练出一副好眼力。

极小的东西你能看得很大,模糊的东西你能看得一清二楚。

有了这样的本领,才能学习射箭。

”纪昌回到家里,就捉了一只虱子,用极细的牛尾巴毛拴住,挂在窗口。

他天天朝着窗口目不转睛地盯着它瞧。

十多天过去了,那只因干瘪而显得更加细小的虱子,在纪昌的眼睛里却慢慢地大了起来;练了三年以后,这只虱子在他眼睛里竟有车轮那么大。

他再看看稍大一点的东西,简直都象一座座小山似的,又大又清楚。

纪昌就拉弓搭箭,朝着虱子射去,竟然射中了,而细如发丝的牛尾巴毛却没有碰断。

纪昌高兴极了,向飞卫报告了这个新的成绩。

飞卫连连点头,笑着说:“功夫不负苦心人,你学成功啦!”智慧小语:学习任何知识和技艺,都必须有顽强的毅力,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打下扎扎实实的基础,然后才会得到真正的提高。

不费力气的“窍门”、“捷径”是没有的。

黄香温席古代有个叫黄香的人,以孝出名。

他9岁时母亲去世,从此他更细心地照顾父亲,一人包揽了所有的家务事。

到了冬天,他害怕父亲着凉,就先钻到冰冷的被窝里,用身体温热被子后,再扶父亲上床睡下。

不像现在,可以开电热毯、开暖气,那时候他只能用自己的身体。

到了夏天,为了使父亲晚上能很快入睡,他每晚都先把凉席扇凉,再请父亲去睡。

黄香小小年纪,就有这样的孝心,也使他做人、求学上有所成就,后来他当上了以孝闻名的好官,人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被列为“二十四孝”之一。

智慧小语:用孝顺的心对待父母,父母可以得到很好的孝养;用慈悲的心对待众生,众生都能得到很好的利益。

用恭敬孝养父母的心做天下的事情,这个世界会因为你的存在而变得格外美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