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层(3).
计算机网络练习题(带答案)

计算机网络练习题(带答案)1、计算机网络的功能1、计算机网络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其基本功能是(D)A、安全性好B、运算速度快C、内存容量大D、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2,在处理神州号宇宙飞船升空及飞行这一问题时,网络中的所有计算机都协作完成一部分的数据处理任务,体现了网络的(B)功能。
A、资源共享B、分布处理C、数据通信D、提高计算机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3,表示局域网的英文缩写是(B )A, WAN B、 LAN C、 MAN D、 USB 4、计算机网络中广域网和局域网的分类是以(D)来划分的A、信息交换方式B、传输控制方法C、网络使用者D,网络覆盖范围5,广域网与LAN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BA、采用的协议不同B、网络范围不同C、使用者不同D、通信介质不同6、下面关于网络拓扑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 ).A、网络上只要有一个结点发生故障就可能使整个网络瘫痪的网络结构是星型B、每一种网络只能包含一种网络结构C、局域网的拓扑结构一般有星型、总线型和环型三种 >D、环型拓扑结构比其它拓扑结果浪费线7,局域网常用的基本拓扑结构有环型、星型和(B )A、交换型B、总线型C、分组型D、星次型9、交换机或主机等为中央结点,其他计算机都与该中央结点相连接的拓扑结构是(C)A、环形结构B、总线结构C、星形结构D、树型结构3,计算机网络的组成11、下列属于计算机网络所特有的设备是(D )。
A、光盘驱动器B、鼠标器C、显示器D、服务器12、下列属于计算机网络连接设备的是(A)。
A、交换机B、光盘驱动器C、显示器D,鼠标器13、计算机网络所使用的传输介质中,抗干扰能力最强的是(A )A、光缆B、超五类双绞线C、电磁波D、双线线14、计算机网络所使用的传输介质中,属于无线传输的是(C )A、超五类双绞线B、双线线C、电磁波D、光缆15、下列设备不属于通信设备的是(C)A、路由器B、交换机C、打印机D、集线器16、负责网络的资源管理和通信工作,并响应网络工作的请求,为网络用户为提供服务的设备是(C )。
计算机网络习题11

物理层习题1、以下不属于无线介质的是()A 激光B 电磁波C光纤 D 微波2、在中继系统中,中继器处于()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高层3.各种网络在物理层互连时要求()A、数据传输率和链路协议都相同B、数据传输率相同,链路协议可不同C、数据传输率可不同,链路协议相同D、数据传输率和链路协议都可不同4.在常用的传输介质中,( ) 的带宽最宽,信号传输衰减最小,抗干扰能力最强。
A.双绞线B.同轴电缆C.光纤D.微波5.集线器和路由器分别运行于OSI 模型的( ) 。
A.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B.网络层和传输层C.传输层和数据链路层D.物理层和网络层6、数据通信的信道包括()。
A.模拟信道B.数字信道C.模拟信道和数字信道D.同步信道和异步信道7、( )传递需进行调制编码。
A.数字数据在数字信道上B.数字数据在模拟信道上C.模拟数据在数字信道上D.模拟数据在模拟信道上8、在同一信道上的同一时刻,能够进行双向数据传送的通信方式为()A.单工B.半双工C.全双工D.以上三种均不是9、()是将一条物理线路按时间分成一个个互不重叠的时间片,每个时间片常称为一帧,帧再分为若干时隙,轮换地为多个信号所使用。
A.波分多路复用B.频率多路复用C.时分多路复用D.远程多路复用10、()是一种按频率来划分信道的复用方式,它将物理信道的总带宽分割成若干个互不交叠的子信道,每一个子信道传输一路信号,这就是。
A.波分多路复用B.频率多路复用C.时分多路复用D.远程多路复用11、()方式,就是通过网络中的节点在两个站之间建立一条专用的通信线路,是两个站之间一个实际的物理连接。
A.电路交换B.分组交换C.电流交换D.分页交换数据链路层习题1以太网使用的介质控制协议是()A CSMA/CDB TCP/IPC X.25D UDP2\数据链路层中的数据块常被称为()A、信息B、分组C、帧D、比特流3.10BASE T 采用的是()的物理连接结构。
三基考试题(附答案)

三基考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以下哪个是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础?A. 中央处理器B. 内存储器C. 输入设备D. 输出设备答案:C2. 下列哪种编程语言是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A. CB. C++C. JavaD. Python答案:C3. 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以下哪个文件夹用于存放系统临时文件?A. Program FilesB. WindowsC. TempD. My Documents答案:C4. 下列哪种网络协议用于电子邮件传输?A. HTTPB. HTTPSC. SMTPD. FTP答案:C5. 以下哪个属于计算机软件系统?A. 硬盘B. 键盘C. 操作系统D. 显示器答案:C6. 下列哪种数据库管理系统属于关系型数据库?A. MySQLB. OracleC. MongoDBD. Redis答案:A7. 在HTML中,以下哪个标签用于定义标题?A. <p>B. <h1>C. <div>D. <br>答案:B8. 下列哪个是计算机病毒的一种?A. 木马B. 蠕虫C. 广告软件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9. 以下哪个是计算机网络的通信协议?A. TCP/IPB. HTTPC. FTPD. SMTP答案:A10. 下列哪个属于计算机硬件设备?A. 鼠标B. 操作系统C. 网络D. 编程语言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计算机硬件系统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中央处理器、内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外部存储器12. 在计算机编程中,常量是指在程序执行过程中________的量。
答案:值不变13. 在计算机科学中,数据结构是指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数据元素的集合、数据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14.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计算机网络模拟试题(二)附答案

计算机网络模拟试题(二)附答案计算机网络模拟试题(二)一、填空题(共20分)1、计算机网络一般分为()、()、()和()。
2、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是()、()和()。
3、数据通信方式主要有()和()两种。
4、分组交换网的组网方式一般有()和()两种。
5、快速以太网的数据传输率是()。
6、用于在主机IP地址与MAC地址进行解析的协议称为()协议。
7、IPv6协议的地址长度为()字节。
8、Internet路由协议分为()和()两大类。
9、最主要的两个路由算法分别是()和()。
10、用于将域名翻译成IP地址的系统叫作()。
11、FTP要求在客户和服务器之间要建立控制连接和()2条TCP连接。
二、单选题(共10分)1、对于带宽为3kHz的无噪声信道,假设信道中每个码元信号的可能状态数为16,则该信道所能支持的最大数据传输率可达()。
①24Kbps ②48Kbps ③12Kbps ④72Kbps2、与X.25不同,帧中继的复用放在()。
①物理层②数据链路层③网络层④传输层3、IP地址为224.0.0.11属于()类地址。
① A ② B ③D ④C4、下列各种数据通信网中,()网不支持虚电路方式。
①X.25 ②FR ③ATM ④DDN5、下列各种网络互联设备中,不能隔离冲突域的是()。
①IP路有器②以太网交换机③以太网集线器④透明网桥6、标准TCP不支持的功能是()。
①可靠数据传输②全双工通信③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④组播通信7、下列哪个设备可以隔离ARP广播帧()。
①路由器②网桥③LAN交换机④集线器8、数据传输率为10Mbps的以太网,其物理线路上信号的波特率是()。
①10M Hz ②20M Hz ③30M Hz ④40M Hz9、在平均往返时间RTT为20ms的快速以太网上运行TCP/IP协议,假设TCP的最大窗口尺寸为64KB,问此时TCP协议所能支持的最大数据传输率是()。
①3.2Mbps ②12.8Mbps ③25.6Mbps ④51.2Mbps10、TCP协议不支持的功能是()。
通信-通信英语对照翻译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elecommunications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明白远距离通讯和数据通讯的之间的差异性telecommunications:包括了电话技术电报技术还有电视是指有距离的通讯data communications:在计算机信息系统中,数据(data)是以2进位的方式(0或1)来表示而数据通讯则是将资料以(0或1)的型式经由穿传输媒介在两个装置之间交换*be familiar with standards organizations and their duties.熟悉标准的组织和他们的责任1.ISO(国际标准组织) :发展世界性的技术协议,然后发行国际标准2.ITU-T(国际电信联盟标准化部门):制定电子通讯的标准3.ANSI(美国国家标准协会):非营利的私人组织目标在美国提供一致的标准4.IEEE(电机及电子工程师学会):世上最大的职业电机工会监视着发展与融合国际标准来计算和沟通(?)5.EIA(电子工业协会)*Understand the need for a network and distinguish between different network types. 了解网络所需和区别网络的类型.Performance reliability security我们要了解网络的是整体效率、可靠度和安全性.网络的类型::*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protocol and a standard.了解protocol和standard的不同.Protocol: 在终端机或电上的软硬件界面,集允许经由通讯网路传送信号并形成通讯语言Standard: 在工程和技术上用于规定项目、材料、方式、设计或工程实践所用的标准格式.*list the component of a data communications system.列出构成数据通讯系统的要素1.message: 可被沟通的讯息,如文字,数字,图片,声音,视讯或者上述的综合体2.sender: 传送讯息的设备,如:计算机,工作站,电话,等等.3.receiver: 接收讯息的设备,如:计算机,电视,工作站,电话,等等4.medium: 传送媒介,是指讯息重传送端到接收端之间的实体路径,如:双绞线,雷射,无线电波,同轴电缆,,光纤5.protocol:协定:一种管理数据通讯的公用规则,少了它传送端和接收端可能会无法了解彼此的讯息为何~*understand the duties of the layers in the OSI model.明白OSI模型各层的任务1.实体层(Physical Layer):1.传输信息的介质规格2.将数据以实体呈现并传输的规格3.接头的规格2.链接层(Data-Link Layer):包含3项:1.同步2.侦错3.制定媒体存取的控制的方法3.网络层(Network Layer):包含2项:1.寻址2.选择传输路径4.传输层(Transport Layer)工作包含3项:1.编定序号2.控制数据流量3.侦错与错误处理.5.会议层(Session Layer)负责通讯的双方在正式开始传输前的沟通,目的在于建立莉传输时所遵循的的规则,使传输更顺畅更有效率.6.表现层(Presentation Layer):包含3项:1.内码转换2.压缩与解压缩3.加密与解密7.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直接提供档案传输,电子邮件,网页浏览等服务给使用者.在实作上,大多化身为成套的应用程序*Understand the duties of the layers in the Internet model了解因特网模式各层的职责第四层:应用层,定义应用程序如何提供服务.第三层:传输层,负责传输过程的流量控制、错误处理、资料重送等工作.第二层:网络层,决定数据如何传送到目的地.第一层:连结层,负责对硬件的沟通.*Be able to compare the layers in the OSI and Internet model.能够比较OSI模式和因特网模式.Internet model的应用层相当于OSI model的第5、6、7三层Internet model的连结层相当于OSI model的第1、2二层Internet model的分工比较粗略,不像OSI model那么精密与周延.Internet model比较简单和有效率, OSI model适合用在学习上,容易分清各层的职责.KEY TREMS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ANSI): 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pplication layer :应用层--osi模型的7层之一直接提供档案传输,电子邮件,网页浏览等服务给使用者.在实作上,大多化身为成套的应用程序ATM Forum:异步传输模式论坛(?)Bit: 位--以二进记数方法表示的一个数字。
2022年职业考证-软考-电子商务设计师考试全真模拟全知识点汇编押题第五期(含答案)试卷号:63

2022年职业考证-软考-电子商务设计师考试全真模拟全知识点汇编押题第五期(含答案)一.综合题(共15题)1.单选题网络广告计价方法中的CPC指的是()。
问题1选项A.千人印象成本计价法B.点击成本计价法C.购买成本计价法D.业绩付费计价法【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网络广告的计价方法。
网络广告常用的计价法有:(1)CPM意为每千人印象成本,指的是广告播放过程中,听到或看到某广告的每一人平均分担到多少广告成本。
(2) CPC即每点击成本。
(3)CPP是指根据每个商品的购买成本决定广告费用,其好处是把商品的购买和广告费用联系起来。
(4)PFP (Pay-For-erformance) 意为按业绩付费。
答案选B。
2.单选题以下关于矩阵式二维条形码说法不正确的是()。
问题1选项A.矩阵式条形码比堆叠式条形码有更高的数据密度,标签依赖于扫描的方向B.矩阵式条形码有很好的伸缩性C.矩阵式条形码单元可以是方形、六边形或者圆形D.矩阵式条形码编码模式使用了检错和纠错技术来改善可读性并可以阅读部分损坏的符号【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矩阵式二维码的特点。
矩阵式条形码比堆叠式条形具有更高的数据密度,标签不依赖于扫描的方向。
矩阵式条形码单元可以是方形、六边形或者圆形,数据通过这些明暗区域的相对应位置进行编码,编码模式使用了检错和纠错技术来改善可读性并可以阅读部分损坏的符号。
矩阵式条形码有很好的伸缩性,既可以作为产品上的小标识符,也可以作为运输包装箱上由传送机扫描的符号。
综合分析,本题选A。
3.单选题仓库()功能的发挥,有利于缩短商品的生产时间,克服生产单一性与需求多样化的矛盾,提高商品的适销率。
问题1选项A.调节货物运输能力B.流通加工C.调节供需D.储存【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仓库的功能。
一般来说,仓库应具有以下功能:(1)储存功能是仓库最基本的功能,商品生产与商品消费存在着时间上的不均衡,这就使得商品流通的连续进行存在着时间上的矛盾。
计算机网络第三章参考答案

第三章作业参考答案1.什么是网络体系结构?网络体系结构中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1)计算机网络中,层、协议和层间接口的集合被称为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2)网络体系结构中的基本原理是分层原理:计算机网络中采用了分层方法,把复杂的问题划分为若干个较小的、单一的局部问题,在不同的层次上予以解决。
2.什么是实体?什么是对等实体?什么是服务数据单元?什么是协议数据单元?答:(1)实体:任何可以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软件进程;(2)对等实体:分别位于不同系统对等层中的两个实体;(3)服务数据单元:指定层的接口数据的总和;(4)协议数据单元:网络体系结构中,对等层之间交换的信息报文统称为协议数据单元。
3.什么是网络协议?它在网络中的作用是什么?网络协议的三要素是什么?答:(1)网络协议: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2)作用:约定通信双方在通信时必须遵守的规则;(3)三要素:语法、语义、时序(“同步”也可以,但不如“时序”更贴切)。
4. 协议与服务之间的区别是什么?答:协议:对等实体间通信时必须遵守的规则;服务:某一层向它的上一层提供的一组操作,定义了该层要代表其用户执行哪些操作;协议是不同网络系统对等层之间的关系,而服务则是相同网络系统上下层之间的关系。
5. 服务分哪两类?有什么区别?比较数据报与虚电路两种服务各自的优缺点及适用场合?答:(1)服务分为: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区别如下:1)面向连接服务:在数据交换之前,必须先建立连接,当数据交换结束后,则应终止这个连接;具有连接建立、数据传输和连接释放三个阶段;静态分配资源,传输前需建立连接;提供可靠的传输服务,无错、按序、无丢失、不重复;仅在连接阶段需要完整的目的地址;适用在一段时间内向同一目的地发送大量报文,实时性要求高的场合。
2)无连接服务:两个实体在数据传输时动态地进行分配通信时所需的资源。
动态分配资源,不能防止报文的损失、失序、丢失和重复;需要为每一个报文提供完整的目的地址,适用少量零星报文的场合。
国三网络笔试-第二章

1.高速网络技术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宽带综合业务数据网(B-ISDN),异步传输模式(ATM),高速局域网,交换局域网,虚拟网络,无线网络2.搜索引擎是运行在Web上的应用软件系统。
3. 与传统互联网应用系统基于客户机/服务器工作模式不同的对等网络(p2p),淡化了(服务提供者)与(服务使用者)的界限,以非中心化的方式使得更多的计算机同时身兼客户机与服务器的双重身份。
4. 网络必须具有足够的安全机制,防止信息被非法窃取,破坏,泄露。
5. 城域网是(MAN)是以光纤为传输介质,能够提供45-150Mbps的高传输速率,支持数据,语音,图形,视频综合业务数传输。
可以覆盖跨度为50-100km的城市范围早期的局域网首选技术是光线环网,产品是(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6.可以作为用户接入网的主要有三类:计算机网络,电信通信网,广播电视网。
7. 互联网用户接入的方式有五种:1地面有线通信系统,2无线通信和移动通信网。
3卫星通信网,4有线电视网和地面广播电视网。
三网合一指的是:计算机网络,电信通信网,电视传输网。
8.人们对计算机网络提出不同的定义:1广义的观点,2资源共享的观点,3用户透明性的观点。
9.资源共享将计算机网络定义为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互联起来的自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10. 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共享。
计算机资源主要指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11.互联的计算机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台独立的“自治计算机”可以联网工作也可以脱网独立工作。
12.联网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必须遵循共同的网络协议。
13.城域网是(MAN)是介于广域网与局域网之间的一种高速网络,城域网设计的目标是要满足(几十公里范围)内的大量企业,机关,公司的多个(局域网)互联的需求,以实现大量用户之间的数据,语音,图形,视频等多种信息的传输功能。
14.计算机网络要完成两大基本功能:数据处理与数据通信.因此计算机网络在结构上必然分成两部分:负责数据处理的主计算机与终端,负责数据通信处理的通信控制处理设备与通信线路。
网络七层协议及其作用

⽹络七层协议及其作⽤OSI的7层从上到下分别是:7 应⽤层6 表⽰层5 会话层4 传输层3 ⽹络层2 数据链路层1 物理层其中⾼层,既7、6、5、4层定义了应⽤程序的功能,下⾯3层,既3、2、1层主要⾯向通过⽹络的端到端的数据流。
下⾯我给⼤家介绍⼀下这7层的功能:(1)应⽤层:与其他计算机进⾏通讯的⼀个应⽤,它是对应应⽤程序的通信服务的。
例如,⼀个没有通信功能的字处理程序就不能执⾏通信的代码,从事字处理⼯作的程序员也不关⼼OSI的第7层。
但是,如果添加了⼀个传输⽂件的选项,那么字处理器的程序员就需要实现OSI 的第7层。
⽰例:telnet,HTTP,FTP,WWW,NFS,SMTP等。
(2)表⽰层:这⼀层的主要功能是定义数据格式及加密。
例如,FTP允许你选择以⼆进制或ASCII格式传输。
如果选择⼆进制,那么发送⽅和接收⽅不改变⽂件的内容。
如果选择ASCII格式,发送⽅将把⽂本从发送⽅的字符集转换成标准的ASCII后发送数据。
在接收⽅将标准的ASCII转换成接收⽅计算机的字符集。
⽰例:加密,ASCII等。
(3)会话层:他定义了如何开始、控制和结束⼀个会话,包括对多个双向⼩时的控制和管理,以便在只完成连续消息的⼀部分时可以通知应⽤,从⽽使表⽰层看到的数据是连续的,在某些情况下,如果表⽰层收到了所有的数据,则⽤数据代表表⽰层。
⽰例:RPC,SQL等。
(4)传输层:这层的功能包括是否选择差错恢复协议还是⽆差错恢复协议,及在同⼀主机上对不同应⽤的数据流的输⼊进⾏复⽤,还包括对收到的顺序不对的数据包的重新排序功能。
⽰例:TCP,UDP,SPX。
(5)⽹络层:这层对端到端的包传输进⾏定义,他定义了能够标识所有结点的逻辑地址,还定义了路由实现的⽅式和学习的⽅式。
为了适应最⼤传输单元长度⼩于包长度的传输介质,⽹络层还定义了如何将⼀个包分解成更⼩的包的分段⽅法。
⽰例:IP,IPX等。
(6)数据链路层:他定义了在单个链路上如何传输数据。
网络工程师的面试题目(3篇)

第1篇一、基础知识与网络协议1. 请简述网络定义,并谈谈自己对网络的理解。
2. 请描述OSI七层模型,并简要概括各层功能。
3. 请描述TCP/IP模型,并简要介绍各层功能。
4. 什么是IP地址?请解释IPv4和IPv6的区别。
5. 什么是子网掩码?如何计算子网掩码?6. 请解释什么是MAC地址,以及MAC地址的长度。
7. 什么是VLAN?请解释VLAN的工作原理。
8. 什么是路由?请解释路由器的作用。
9. 什么是NAT?请解释NAT的工作原理。
10. 什么是DNS?请解释DNS的作用。
11. 什么是防火墙?请解释防火墙的作用。
12. 什么是VPN?请解释VPN的工作原理。
13. 什么是交换机?请解释交换机的作用。
14. 什么是集线器?请解释集线器的作用。
15. 什么是网桥?请解释网桥的作用。
16. 什么是网关?请解释网关的作用。
17. 什么是网管软件?请介绍几种常用的网管软件。
18. 什么是SDN?请解释SDN的工作原理。
19. 什么是IPv6?请解释IPv6的优点。
20. 什么是零信任网络安全模型?请解释其工作原理。
二、网络设备配置与调试1. 请说出自己配置过的路由器型号,并说出几个最常用的配置命令。
2. 请说出自己配置过的交换机型号,并说出几个最常用的配置命令。
3. 请说出自己配置过的防火墙型号,并说出几个最常用的配置命令。
4. 请说出自己配置过的VPN设备型号,并说出几个最常用的配置命令。
5. 请说出自己配置过的无线AP型号,并说出几个最常用的配置命令。
6. 请说出自己配置过的网管软件,并说出几个最常用的功能。
7. 请说出自己配置过的DNS服务器型号,并说出几个最常用的配置命令。
8. 请说出自己配置过的DHCP服务器型号,并说出几个最常用的配置命令。
9. 请说出自己配置过的邮件服务器型号,并说出几个最常用的配置命令。
10. 请说出自己配置过的数据库服务器型号,并说出几个最常用的配置命令。
三、网络故障排除与性能优化1. 请简述网络故障排除的基本步骤。
国开【形考】《实用网络技术》形考任务1-4

国开【形考】《实用网络技术》形考任务1-4答案形考任务一一、单项选择题1.在P2P网络中,节点的功能不包括( C )。
A.下载B.生成C.加密D.信息追踪2.关于WWW服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D )。
A.可显示多媒体信息B.使用超链接技术C.工作在客户端/服务器模式D.用于提供高速文件传输服务3.( B )不属于计算机网络四要素。
A.计算机系统B.用户C.传输介质D.网络协议4.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包括( C )。
A.数据处理、信号分析B.数据存储、资源管理C.数据传输、资源共享D.任务调度、设备管理5.计算机网络中广域网和局域网的分类是以( D )来划分的。
A.信息交换方式B.传输控制方法C.网络使用习惯D.网络覆盖范围6.( A )网络结构简单、灵活,可扩充性好,传输速率高,响应速度快。
A.总线型B.星型C.树型D.环型7.( C )属于分组交换的特点。
A.建立连接的时间长B.报文大小不一C.数据传输前不需要建立一条端到端的通路D.出错后整个报文全部重发8.计算机网络协议的三要素为( A )。
A.语法、语义和同步B.语法、语义和规程C.语法、功能和同步D.语法、同步和规程9.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RM的最底层是( A )。
A.物理层B.网络层C.传输层D.应用层10.在TCP/IP协议体系中,将网络结构自上而下划分为四层:(1)应用层;(2)传输层;(3)网际层;(4)网络接口层。
工作时,( C )。
A.发送方从下层向上层传输数据,每经过一层附加协议控制信息B.接收方从下层向上层传输数据,每经过一层附加协议控制信息C.发送方从上层向下层传输数据,每经过一层附加协议控制信息D.接收方从上层向下层传输数据,每经过一层附加协议控制信息11.下列属于TCP/IP模型中网际层协议的是( D )。
A.FTP B.HTTP C.DNS D.ICMP12.下列属于TCP/IP模型中应用层协议的是( C )。
3.传输层协议UDP和TCP

描 域名服务器
述
引导协议服务器 引导协议客户机 简单文件传输协议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陷阱
256~1023之间的端口号通常都是由Unix系统占用的,以提供一 些特定的Unix服务。现在IANA管理1~1023之间所有的端口号。任何 TCP/IP实现所提供的服务都使用1~1023之间的端口号。 客户端口号又称为临时端口号(即存在时间很短暂)。这是因为客 户端口号是在客户程序要进行通信之前,动态地从系统申请的一个端 口号,然后以该端口号为源端口,使用某个众所周知的端口号为目标 端口号(如在TCP协议上要进行文件传输时使用21)进行客户端到服务器 端的通信。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两台要通信的主机,每一端要使用一个二元 地址(IP地址,端口号)才可以完成它们之间的通信。
0
图3-4 UDP数据报格式
3.2.2 UDP校验和的计算方法
顾名思义,这个伪头部并不是UDP的真正组成部分, 它只是为了UDP在进行差错检查时可以把更多的信息包 含进去而人为加上的。伪头部的格式如图3-5所示。
0 78 15 16 源 端IP地 址(32位) 目标端IP地址(32位) 填充域(8位,全0) 协议(8位,UDP值为17) UDP长度(16位) 31
3.3 传输控制协议TCP
提供稳定而又可靠的连结 TCP 送出的数据区段都会收到对方的确认 TCP 利用软件技术解决 IP 层不能克服的问题
* 封包遗失 * 封包失序 * 封包重复 * 流量控制
TCP 处理来自上层的信息流
TCP 字段
与UDP不同之 处,TCP 多了 序号与确认字段 (长度各为 32 个 位)这是用来确 保数据区段有无 失序、遗失或重 复而多加进去的 字段
TCP/IP协议模型的两个边界
计算机网络管理复习题

1. 在计算机网络结构中采用分层结构有什么好处?答:(1) 容易解决通信的异质性(heterogeneity)问题:a. 上层解决不同种语言的相互翻译(数据的不同表示)b. 下层解决信息传递(2) 使复杂问题简化,高层屏蔽低层细节问题每层只关心本层的内容,不用知道其他层如何实现。
(3) 使设计容易实现每个层次向上一层提供服务,向下一层请求服务。
2. 什么是对等实体?答:在不同的开放系统中,同一层的实体称为对等实体。
3. 服务元素有哪几种类型?答:确认服务、非确认服务、仅由服务提供者发起的服务。
4. (N)层、(N-1)、(N+1)之间协议和服务的关系是怎样的?答:(N)层实体利用(N-1)层提供的服务和执行(N)层协议来完成对(N+1)提供服务。
见下图5. 在网络中传送的数据主要有哪几类?答:常规数据传送、加速数据传送和特权数据传传送。
6. 网络层完成什么功能?答:网络层的任务就是要选择合适的路由,使发送站的运输层发下来的分组能够正确无误的按照地址找到目的站并交付目的站的运输层。
7.简述TCP/IP体系结构模型。
答:TCP/IP网络体系结构模型由4层组成。
从下到上分别是:(1)网络接口层:提供IP数据报的发送和接收。
(2)网络层:提供计算机间的分组传输。
功能:①高层数据的分组生成;②底层数据报的分组组装;③处理路由、流控、拥塞等问题。
主要包括IP、ICMP、ARP等协议(3)传输层:提供应用程序间的通信。
功能:①格式化信息流;②提供可靠传输。
主要包括TCP和UDP协议。
(4)应用层:提供常用的应用程序。
8.常用的传输介质有哪些?答: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无线传输。
9.比较双绞线和同轴电缆各有何优缺点?答:双绞线价格便宜也易于安装和使用,但就传输距离和带宽来说,性能较差。
与双绞线相比,同轴电缆价格贵,但带宽大,传输距离长,抗干扰能力强。
10.物理层主要解决什么问题?答:物理层的作用就是为上层协议屏蔽掉不同物理设备、传输介质和通信手段的差异,完成相邻设备间的比特流传送。
计算机网络基础-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一、填空题1、数据通信;资源共享。
2、通信子网;资源子网。
3、总线型;环型;星型(树型);网状型;蜂窝型;混合型。
4、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5、中国公用计算机网(CHINANET);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中国科学技术网(CSTNET)。
6、语法;语义;时序。
7、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8、主机-网络层;互联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二、单项选择题1、D2、D3、B4、D5、D6、D7、B8、B9、C 10、B三、简答题1、答:所谓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利用通信链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以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数据通信功能的系统。
其最基本的功能是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
2、答:计算机网络和Internet的区别:计算机网络根据地理覆盖范围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Internet是世界范围内的一个大广域网,属于广域网的范畴;Internet是计算机网络的子集。
联系:计算机网络和Internet在发展之初,其发展历程是重叠的,Internet是当今世界最大的计算机网络。
3、答:局域网(LAN)是一个局部的地理范围内(如一个房间、一幢楼、一个校园内)的计算机、终端与外部设备互联成网络。
局域网特征:覆盖范围小,范围一般在方圆几米~几千米以内;数据传输率高,其传输率为10~100Mb/s或更高;传输时延小,可靠性较高;误码率低,其误码率为10-9~10-12或更低;支持多种传输介质。
城域网(MAN)是在一个或是相近的几个城市范围内所建立的计算机通信网。
城域网特征:地理覆盖范围一般在几十~几百千米以内;其传输介质主要采用光缆;传输时延较小;传输速率高,一般在100Mb/s。
广域网(WAN)通常跨接很大的物理范围,所覆盖的范围从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它能连接多个城市或国家,或横跨几个洲并能提供远距离通信,形成国际性的远程网络。
计算机导论(第3版)-4-6章参考答案

5、简述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答案: (1)资源共享;(2)数据通信;(3)协同工作。并对每种功能作简要说明。
10、简要说明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答案: 根据覆盖范围分为(1)个人区域网;(2)局域网;(3)城域网;(4)广域网;(5)互联网。 根据传输技术分为(1)广播式网络;(2)点对点式网络。 根据传输介质分为(1)有线网;(2)无线网。 并对每种分类作简要说明。
11、简要说明 TCP/IP 模型中各层的作用。 答案:(1)主机-网络层:负责将相邻高层提交的 IP 报文封装成适合在物理网络上传输的帧格式并 传输,或将从物理网络接收到的帧解封,从中取出 IP 报文并提交给相邻高层。 (2)互联层:负责将报文独立地从源主机传输到目的主机。 (3)传输层:负责在源主机和目的主机的应用程序间提供端到端的数据传输服务,使主机上的对等 实体可以进行会话。 (4)应用层:提供用户所需要的各种服务。
网格计算 答案: 网格计算的基本含义是通过互联网把分散在不同地理位置、不同类型的物理与逻辑资源以开 放和标准的方式组织起来,通过资源共享和动态协调,来解决不同领域的复杂问题的分布式和并行 计算。
云计算 答案: 云计算的基本含义是对于单位用户或个人用户来说,把原本在本地计算机完成的数据存储和 数据处理工作更多地通过互联网上的存储与计算资源来进行,有专业的网络公司提供数据存储和数 据处理平台。
7、对比说明常用的计算机网络传输介质。 答案: (1)双绞线电缆:双绞线由螺旋状相互绞合在一起的两根绝缘铜线组成,将多对双绞线封装 于绝缘套里做成双绞线电缆。双绞线广泛地应用于局域网中。 (2)同轴电缆:由同轴的内外两个导体组成,内导体是一根金属线,外导体(也称外屏蔽层)是一 根圆柱形的套管,一般是由细金属线编织成的网状结构,内外导体之间有绝缘层。曾应用于局域网。 (3)光缆:光纤是能传导光波的石英玻璃纤维,光纤外加保护层构成光缆。多用于城域网、广域网、 互联网及局域网的主干传输。
第三章 传输层及应用层

接收方: 接收方
o 对接收到的段内容进行补
码和计算 o 检查计算结果是否与收到 的校验和相等: 的校验和相等 NO – 查出错误 YES – 没查出错误 但 没查出错误. 是仍有可能存在错误? 是仍有可能存在错误
主讲人: 西安交通大学 程向前
10
TCP概述 RFCs: 793, 1122, 1323, 2018, 2581 概述
32 bits
源端口 #
宿端口 #
其他首部字段
应用层数据 (报文)
TCP/UDP 段格式
主讲人: 西安交通大学 程向前 6
复用/分用 复用 分用: 举例 分用
主机 A
source port: x dest. port: 23
服务器 B
Web客户端 主机 C
source port:23 dest. port: x
主讲人: 西安交通大学 程向前
8
UDP: (续) 续
o 经常为流媒体应用使用
允许数据丢失 长度, 长度 UDP 对传输速率敏感 段的字节数, 段的字节数 o 其他 UDP用途 : 用途 包括首部 DNS SNMP o 若需要通过 UDP进行可靠 进行可靠 传输:在应用层增加可靠性 传输 在应用层增加可靠性 措施 在应用程序中-专门的 在应用程序中 专门的 出错恢复机制! 出错恢复机制
主讲人: 西安交通大学 程向前
application transport network data link physical network data link physical network data link physical
network data link physical
network data link physical
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精选习题及详细解答(三)

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精选习题及详细解答(三)1.下列说法中,哪一个是正确的?A.网络中的计算机资源主要指服务器;路由器;通信线路与用户计算机B.网络中的计算机资源主要指计算机操作系统;数据库与应用软件C.网络中的计算机资源主要指计算机硬件;软件与数据D.网络中的计算机资源主要指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与文件服务器本题主要考查读者对计算机网络资源知识的了解.组建计算机网络的目的是实现网络中的计算机资源的共享.因此,网络中的计算机资源应该是泛指:硬件;软件与数据.A说法中所说的计算机资源主要是指计算机硬件资源.B说法中所说的计算机资源主要是指计算机软件资源.D说法中所说的计算机资源主要是指计算机硬件资源中不同类型的服务器.答C)2.计算机网络是"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互连起来的_计算机系统的集合".本题是填空题,考查读者对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的理解.资源共享观点的定义符合目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特征有三条.其中一条是强调:网络中互连的计算机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台独立的"自治计算机"系统.它们之间可以没有明确的主从关系,每台计算机可以连网工作,也可以脱网独立工作,连网计算机可以为本地用户提供服务,也可以为远程网络用户提供服务.自治计算机的计算机是和哑终端相对比的,在网络的最初阶段,有一种网络雏形叫分时多终端系统,一台主机连接多台终端,这里的终端没有任何数据处理的能力,可以说,这样的终端只是主机的输入输出设备,多台终端通过轮换时间片的方式轮流使用主机的资源,所以我们说,分时多终端系统不能称为一个真正的计算机网络.所以我们这里强调了"自治计算机"这个词.所以,答案为自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3.以下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A.联网计算机必须遵循相同的网络协议B.联网计算机在相互通信时可以使用不同的网络协议C.联网计算机在相互通信时不强调要使用相同的网络协议D.联网计算机在相互通信时必须遵循相同的网络协议这个问题考查同学们对网络协议基本概念的理解.计算机网络是由多个互连的结点组成,结点之间要不断地交换数据和控制信息.要做到有条不紊地交换数据,每个结点都必须遵守一些事先约定好的通信规则.为网络数据交换而制定的规则;约定与标准被称为网络协议(Protoco1).A说法中所说的"连网计算机必须遵循相同的网络协议"太绝对了.实际的计算机网络情况是很复杂的.计算机网络中应该允许不同的网络协议存在,就好像世界上有很多种语言一样,只是不同的语言在交流中存在着问题.如果我们除了会自己的母语之外,都会英语,世界上的人就可以相互交流了.如,我们使用windows2000联网时可以使用TCP/IP协议,而在使用Netware联网时可以使用IPX/SPX协议.这两种网络也可以互联,那么就得需要其中的一个网络可以识别;遵循对方的协议.因此,联网计算机在相互通信时必须遵循相同的网络协议.如果不同就必须采取协议变换的方法解决.如可以利用多协议路由器进行连接,其最终目的也是网络协议的统一.所以,B;C说法显然也是错误的.所以,D为正确答案.4.以下说法哪一个是不正确的?A.一般的分布式系统是建立在计算机网络之上的,因此分布式系统与计算机网络在物理结构上基本相同B.分布式操作系统与网络操作系统的设计思想是不同的,但是它们的结构;工作方式与功能是相同的C.分布式系统与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区别不在它们的物理结构上,而是在高层软件上D.分布式系统是一个建立在网络之上的软件系统,这种软件保证了系统高度的一致性与透明性本题是考查读者对计算机网络与分布式系统的区别和联系的理解.分布式系统(DistributedSystem)与计算机网络是两个常被混淆的概念.分布式系统定义是:"存在着一个能为用户自动管理资源的网络操作系统,由它调用完成用户任务所需要的资源,而整个网络像一个大的计算机系统一样对用户是透明的."说法A;C;D是对两者区别和联系的描述是正确的.说法B是错误的,因为分布式操作系统与网络操作系统的设计思想是不同的,因此就造成了它们在工作方式与功能上的不同.答B)5.以下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三类,它们是A.Internet;Intranet;ExtranetB.广播式网络;移动网络;点一点式网络C.X.25;A TM;B-ISDND.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本题考查读者对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方法与类型的了解.按照目前人们对网络分类的认识,一般的分类方法主要有两种:根据网络所使用的传输技术分类和根据网络的覆盖范围与规模分类.根据网络所使用的传输技术分类,相应的计算机网络也可以分为两类:广播网络与点-点网络.根据网络的覆盖范围与规模分类,相应的计算机网络也可以分为三类: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A列举的是基于Internet的三种网络的应用与结构模式.B列举的是根据网络所使用的传输技术分类,相应的计算机网络也可以分为两类,加上移动网络.移动网络本身应该属于广播网络一类.D是根据网络的覆盖范围与规模分类的三类网络.答D) 6.拓扑设计是建设计算机网络的第一步.它对网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Ⅰ.网络性能Ⅱ.系统可靠性Ⅲ.通信费用Ⅳ.网络协议以下哪一个答案是正确的?A.Ⅰ;ⅡC.Ⅰ;Ⅱ和ⅣB.Ⅰ;Ⅱ和ⅢD.Ⅲ;Ⅳ本题主要考查读者对网络拓扑概念的理解.计算机网络设计的第一步就是要解决在给定计算机的位置及保证一定的网络响应时间;吞吐量和可靠性的条件下,通过选择适当的线路;线路容量;连接方式,使整个网络的结构合理,成本低廉.为了适应复杂的网络结构设计,人们引入了网络拓扑的概念.网络拓扑对网络性能;系统可靠性与通信费用有重大的影响.答B)7.星型拓扑构型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便于管理.但是星型网络的_是全网可靠性的瓶颈,它的故障可能造成全网瘫痪.本题是填空题,考查读者对星型拓扑结构特点的了解.星型拓扑的主要特点是:结点通过点-点通信线路与中心结点连接;中心结点控制全网通信的交换,任何两结点之间的通信都要通过中心结点;我们现实生活中联网的中心结点多为交换机,一般有8至24个RJ-45接口,每个接口可以连接计算机或子交换机,计算机和计算机相互联系必须通过中心结点--交换机,如果交换机出现故障,网络中和此交换机相联的计算机就不能相互联网.星型拓扑构型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便于管理,但是网络的中心结点是全网可靠性的瓶颈,中心结点的故障可能造成全网瘫痪.所以,星型网络的中心节点是全网可靠性的瓶颈.8.光导纤维通过内部的_①_来传输一束经过编码的光信号.光载波采用的是_②_方法.本题主要考查读者对目前发展非常迅速的光纤基本工作原理的了解.光纤是一种直径为50~100μm的柔软;能传导光波的介质,多种玻璃和塑料可以用来制造光纤,其中使用超高纯度石英玻璃纤维制作的光纤可以得到最低的传输损耗.在折射率较高的单根光纤外面,用折射率较低的包层包裹起来,就可以构成一条光纤通道;多条光纤组成一束,就构成一条光缆.光导纤维通过内部的全反射来传输一束经过编码的光信号,光载波调制方法采用亮度调制(intensitymodulation)的方法.答①全反射,②亮度调制)9.以下哪一个答案是正确的?1Gbps=_KbpsA.10B.1×103C.1×106D.1×109本题主要考查读者对数据传输速率的理解.实际应用中,常用的数据传输速率单位有:Kbps;Mbps;Gbps.其中:1Kbps=103bps1Mbps=106bps1Gbps=109bps答C)10.香农定理则描述了有限带宽;有随机热噪声信道的最大传输速率与信道带宽;信号噪声功率比之间的关系.按照香农定理,如果信号与噪声功率比S/N=1000,带宽B=3000Hz,则数据传输最大速率约为A.1000bpsC.10KbpsB.3000bpsD.30Kbps本题主要考查读者对数据传输最大速率与信道带宽关系的理解.香农定理指出:在有随机热噪声的信道上传输数据信号时,数据传输速率Rmax与信道带宽B;信号与噪声功率比S/N关系为:Rmax=B·log2(1+S/N)S/N(dB)=10·lg(S/N)所以,Rmax≈30Kbps.答D)11.在以下关于误码率的讨论中,哪些论点是错误的?A.误码率应该是衡量数据传输系统不正常工作状态下传输可靠性的参数B.对于一个实际的数据传输系统,不能笼统地说误码率越低越好C.对于实际数据传输系统,如果传输的不是二进制码元,要折合成二进制码元来计算D.差错的出现具有随机性,在实际测量一个数据传输系统时,只有被测量的传输二进制码元数越大,才会越接近于真正的误码率值本题主要考查读者对误码率定义的理解.在讨论误码率定义时,应注意几个问题:(1)误码率应该是衡量数据传输系统正常工作状态下传输可靠性的参数.(2)对于一个实际的数据传输系统,不能笼统地说误码率越低越好,要根据实际传输要求提出误码率要求;在数据传输速率确定后,误码率越低,传输系统设备越复杂,造价越高.(3)对于实际数据传输系统,如果传输的不是二进制码元,要折合成二进制码元来计算.(4)差错的出现具有随机性,在实际测量一个数据传输系统时,只有被测量的传输二进制码元数越大,才会越接近于真正的误码率值答A;B) 12.以下哪一个答案是正确的?网络协议主要是由以下哪三个要素组成:Ⅰ.语义Ⅱ.语法Ⅲ.通信规程Ⅳ.时序A.Ⅰ;ⅡC.Ⅰ;Ⅱ和ⅣB.Ⅰ;Ⅱ和ⅢD.Ⅲ;Ⅳ本题考查读者对网络协议概念的理解.一个网络协议主要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1)语法,即用户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和格式;(2)语义,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以及完成的动作与做出的响应;(3)时序,即对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答C)13.以下关于体系结构的论述哪一些是正确的?A.一个功能完备的计算机网络需要制定一个协议B.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模型和各层协议的集合定义为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C.网络体系结构是对计算机协议的精确的定义D.网络体系结构是具体的,是能够运行的一些硬件和软件本题主要考查读者对网络体系结构概念的理解.网络协议对计算机网络是不可缺少的,一个功能完备的计算机网络需要制定一套复杂的协议集,对于复杂的计算机网络协议最好的组织方式是层次结构模型.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模型和各层协议的集合定义为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NetworkArchitecture).网络体系结构是对计算机网络应完成的功能的精确的定义,而这些功能是用什么样的硬件和软件实现的,则是具体的实现(implementation)问题.体系结构是抽象的,而实现是具体的,是能够运行的一些硬件和软件.答B)14.以下关于对ISO划分层次的原则的论述哪一些是正确的?A.网中各结点可以有不同的层次B.不同结点的同等层可以有不同的功能C.每一层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并向其上层提供服务D.不同结点的同等层按照协议实现对等层之间的通信本题主要考查读者对ISO划分层次的原则的理解.提供各种网络服务功能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是非常复杂的.根据分而治之的原则,ISO将整个通信功能划分为七个层次,划分层次的原则是:(1)网中各结点都有相同的层次;(2)不同结点的同等层具有相同的功能;(3)每一层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并向其上层提供服务;(4)不同结点的同等层按照协议实现对等层之间的通信.答C;D)15.以下哪一个答案是正确的?数据链路层在物理层提供比特流传输服务的基础上,在通信的实体之间建立数据链路连接,传送的数据单元是 A.比特bitB.帧frameC.分组packetD.报文message本题主要考查读者对ISO层次结构中不同层次中数据单元的理解.在ISO参考模型中,不同层次中数据单元是不相同的.物理层的数据单元是比特,数据链路层的数据单元是帧,网络层的数据单元是分组,而传输层的数据单元是报文.答B)16.路由选择是在ISO参考模型中的_层实现的.本题主要考查读者对ISO层次结构中不同层次所实现的主要功能的理解.网络层主要任务是通过路选算法,为分组通过通信子网选择最适当的路径.网络层要实现路由选择;拥塞控制与网络互连等功能.答网络) 17.TCP/IP参考模型分为四个层次:应用层;传输层;互连层与A.网络层C.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D.主机-网络层本题主要考查读者对TCP/IP参考模型与OSI参考模型层次结构知识掌握的程度.OSI参考模型是七层结构,而TCP/IP参考模型分为四个层次,即应用层;传输层;互连层与主机-网络层.TCP/IP参考模型及与OSI参考模型的层次对应关系是:(1)应用层(Applicationlayer)与OSI应用层相对应;(2)传输层(Transportlayer)与OSI传输层相对应;(3)互连层(Internetlayer)与OSI网络层相对应;(4)主机-网络层(Host-to-Networklayer)与OSI数据链路层及物理层相对应.答D)18.UDP协议是一种_的传输层协议.本题主要考查读者对TCP/IP参考模型中传输层协议类型与特点掌握的程度.TCP/IP参考模型中设计传输层的主要目的是在互联网中源主机与目的主机的对等实体之间建立用于会话的端-端连接.TCP/IP参考模型的传输层定义了两种协议,即传输控制协议TCP与用户数据报协议UDP.TCP协议是一种可靠的面向连接的协议,而UDP协议是一种不可靠的无连接协议."端-端连接"与"会话连接"都是描述传输层协议总体特征的,而"面向连接"与"无连接"是描述了具体的传输层协议TCP与UDP的特征与区别.答无连接)19.TCP/IP应用层协议可以分为三类:一类依赖于面向连接的TCP协议,如文件传送协议FTP;一类依赖于面向连接的UDP协议,如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而另一类则既可依赖TCP协议,也可依赖UDP协议,如A.网络终端协议TELNETC.简单文件传输协议TFTPB.电子邮件协议SMTPD.域名服务DNS本题主要考查读者对TCP/IP参考模型中应用层协议与传输层协议之间关系等知识掌握的程度.TCP/IP应用层协议可以分为三类:一类依赖于面向连接的TCP协议;一类依赖于面向连接的UDP协议;而另一类则既可依赖TCP协议,也可依赖UDP协议.依赖TCP协议的主要有网络终端协议TELNET;电子邮件协议SMTP;文件传送协议FTP.依赖UDP协议的主要有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简单文件传输协议TFTP.既依赖TCP又依赖UDP协议的是域名服务DNS等.答D)20.帧中继是以面向连接的方式;以合理的数据传输速率与低的价格提供数据通信服务,它的设计目标主要是针对_之间的互连.本题主要考查读者对帧中继;X.25网特点掌握的程度.在数据传输速率高;误码率低的光纤上,可以使用简单的协议,以减小网络传输延迟,这就是帧中继(FR,FrameRelay)技术产生的背景.帧中继的设计目标主要是针对局域网之间的互连,它是以面向连接的方式;以合理的数据传输速率与低的价格提供数据通信服务.答局域网)21.以下哪一个答案是正确?目前可以作为用户接入网的主要三类:Ⅰ.邮电通信网Ⅱ.计算机网络Ⅲ.局域网Ⅳ.广播电视网A.Ⅰ;ⅡB.Ⅰ;Ⅱ;ⅢC.Ⅰ;Ⅲ;ⅣD.Ⅲ;Ⅳ本题主要考查读者对接入网知识掌握的程度.一个国家的网络系统应该分为国家宽带主干网;地区宽带主干网与连接最终用户的接入网.对于Internet 来说.任何一个家庭用的微型机;机关;企业的用户计算机都必须首先连接到本地区的宽带主干网中,才能与Internet连接.目前可以作为用户接入网的主要有三类:邮电通信网;计算机网络与广播电视网.数字化技术使得通信网络;计算机网络与广播电视网络的服务业务相互交叉,三网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这就是所谓的"数字会聚"现象."数字会聚"现象对未来通信体制将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为了让更多的家庭;企业;机关的计算机更方便地连入Internet之中,最终将导致邮电通信网;计算机网络与电视通信网的"三网合一"局面的出现.答C)。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新教材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第1章认识计算机网络参考答案三、问答题:1.网络按拓扑结构划分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每种类型的优缺点分别是什么?答:计算机网络可分为总线型拓扑、星型拓扑、环型拓扑、树型拓扑和网状型拓扑等网络类型。
总线型网络是将网络中的各个节点用一根总线(如同轴电缆等)连接起来,实现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具有结构简单,使用的电缆少,易于网络扩展,可靠性较高等优点,其缺点是访问控制复杂、受总线长度限制而延伸范围小等。
星型拓扑结构以中央节点为中心,并用单独的线路使中央节点与其他各节点相连,相邻节点之间的通信都要通过中心节点。
星型网络具有结构简单、易于诊断与隔离故障、易于扩展网络、便于管理等优点,其缺点是需要使用大量的线缆,过分依赖中央节点(中心节点故障时整个网络瘫痪)。
环型拓扑结构是由一些中继器和连接中继器的点到点的链路组成一个闭合环,计算机通过各中继器接入这个环中,构成环型拓扑的计算机网络。
在该网络中各个节点的地位平等。
环型网络具有路径选择简单(环内信息流向固定)、控制软件简单等优点,其缺点是不容易扩充、节点多时响应时间长。
树型网络是由多个层次的星型结构纵向连接而成,树的每个节点都是计算机或转接设备。
与星型网络相比,树型网络线路总长度短,成本较低,节点易于扩展,其缺点是结构较复杂,传输时延长。
网状型网络也叫分布式网络,它是由分布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系统互相连接而成。
网络中无中心主机,网络上的每个节点机都有多条(两条以上)线路与其他节点相连,从而增加了迂回通路。
网状型网络具有可靠性高、节点共享资源容易、可改善线路的信息流量分配及均衡负荷,可选择最佳路径,传输时延小等优点,其缺点是控制和管理复杂、软件复杂、布线工程量大、建设成本高等。
2.为什么计算机网络要采用分层结构?试简述其原因?答:为了研究方便,人们把网络通信的复杂过程抽象成一种层次结构模型。
分层有两个优点。
首先,它将建造一个网络的问题分解为多个可处理的部分。
国开作业互联网应用-形成性考核三18参考(含答案)

题目:【单项选择题】下列域中不属于机构域的是()。
选项A:mil选项B:web选项C:info选项D:org答案:web题目:【单项选择题】在IPv4网络环境中,路由器收到一个数据包是根据()转发数据包。
选项A:源MAC地址选项B:目的IP地址选项C:目的MAC地址选项D:源IP地址答案:目的IP地址题目:【判断题】数字通信比模拟通信抗干扰能力强,但要占用更高的带宽。
()选项A:对选项B:错答案:对题目:【判断题】及时消息是因特网中的实时信息交流方式,QQ、IP电话、MSN、视频会议都是即时消息软件。
()选项A:对选项B:错答案:对题目:【判断题】宽带传输系统允许在一个通信道上同时传输数字和模拟信号。
()选项A:对选项B:错答案:错题目:【单项选择题】局域网的典型特性是()。
选项A:低数据速率,小范围,低误码率选项B:低数据速率,小范围,高误码率选项C:高数据速率,小范围,高误码率选项D:高数据速率,小范围,低误码率答案:高数据速率,小范围,低误码率题目:【判断题】局域网的本质特征是分布距离短,数据传输速度快。
()选项A:对选项B:错答案:对题目:【判断题】NIC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网卡。
()选项A:对选项B:错答案:对题目:【判断题】PING的操作一般格式:PING 空格 IP地址。
()选项A:对选项B:错答案:对题目:主动攻击不包括()。
()()不属于移动互联网的特征。
()()不属于计算机网络的四要素。
()移动云的架构不包括()。
()计算机网络中,实现数据交换的方法有()。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送端的主机在确定发送报文段的速率时,既要根 据接收端的接收能力,又要从全局考虑不要使网络 发生拥塞。 拥塞控制的思想就是网络中的节点采取一定的措施 来保证尽量使得网络的负载保持在Knee位置,需 要避免拥塞的发生或者对拥塞的发生作出反应,使 其能够再次恢复到Knee位置,从而保持网络的整 体性能最大化。
4/38
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比较
流控主要是考虑接收端,不要发送过快,超过对方 的接收能力,而拥塞控制则是要考虑到整个网络环 境,使其负载不能超过网络的最大承受能力。 显然拥塞发生的原因是因为“需求”大于了“供 给”,网络中的有限资源被多用户共享使用,网络 本身无法根据资源的利用情况来限制某些用户。
– 对应的拥塞控制就是恢复机制,它使得网络一旦发生拥 塞,需要从拥塞状态中恢复出来,重新进入高吞吐量和 低延迟的状态。
6/38
拥塞控制算法——cont.
拥塞避免是一种“预防”措施,维持网络的高吞吐 量、低延迟状态,避免进入拥塞;拥塞控制是一种 “恢复”措施,使网络从拥塞中恢复过来,进入正 常的运行状态。
第 21讲 传输层(3)
1/38
知识回顾
TCP首部
– 结构 – 各字段的含义
TCP如何实现可靠传输 TCP三次握手建立连接
TCP连接的拆除
TCP的流量控制
2/38
本讲内容
TCP 拥塞控制
TCP 重传机制
采用随机早期丢弃 RED 进行拥塞控制
3/38
TCP拥塞控制思想
不难看出,快重传并非取消重传计时器,而是在某 些情况下可更早地重传丢失的报文段。
22/38
快重传举例
主机 A M1, M2 ACK2, ACK3 主机 B A 发送 M1 和 M2
B 确认 M1 和 M2 丢失! A 发送 M3 但丢失了
A 发送 M4 B 只能再次确认 M2(因为 M3 没有收到) A 发送 M5 B 发送第二个重复确认 ACK3 A 发送 M6 B 发送第三个重复确认 ACK3 A 收到了三个重复的确认 ACK3,就立即重传 M3,而不必等待超时重传。
8/38
发送窗口的上限值
发送端的发送窗口的上限值应当取为接收端窗口 rwnd 和拥塞窗口 cwnd 这两个变量中较小的一个, 即应按以下公式确定: 发送窗口的上限值 Min [rwnd, cwnd] (7-1)
当 rwnd < cwnd 时,是接收端的接收能力限制发送 窗口的最大值。 当 cwnd < rwnd 时,则是网络的拥塞限制发送窗口 的最大值。
进入拥塞避免 ssthresh = 16
传输次数 0 2
慢开始
4
6
8
10
12 14 16
慢开始
18 20 22
拥塞避免
拥塞避免
发送端的发送窗口不能超过拥塞窗口 cwnd 和接收端窗口 rwnd 中的最小值。我们假定接收端窗口足够大,因此现在 发送窗口的数值等于拥塞窗口的数值。
慢开始和拥塞避免算法的实现举例
– “加法增大”是指执行拥塞避免算法后,当收到对所有 报文段的确认就将拥塞窗口 cwnd增加一个 MSS 大小, 使拥塞窗口缓慢增大,以防止网络过早出现拥塞。
21/38
快重传和快恢复
快重传算法规定,发送端只要连续收到三个重复的 ACK 即可断定有分组丢失了,就应立即重传丢失 的报文段而不必继续等待为该报文段设置的重传计 时器的超时。
进入拥塞避免
指数规律增长
传输次数
当拥塞窗口 cwnd 增长到慢开始门限值 ssthresh 时(即当 cwnd = 16 时),就改为执行拥塞避免算法,拥塞窗口按线 性规律增长。慢开始和拥塞避Fra bibliotek算法的实现举例
拥塞窗口 cwnd 线性规律增长 24 20 16 12 8 4 进入拥塞避免 ssthresh = 16 进入拥塞避免 发生超时
随着目前互联网的发展,上网的用户和应用的数量 也随之增长,这样,如果不采取某种措施来协调资 源的使用,那么拥塞的发生就是必然的。
5/38
拥塞控制算法
一般来说,拥塞控制算法包括拥塞避免和拥塞控制。
– 拥塞避免是一种预防机制,也就是说避免网络进入拥塞 状态,尽量使得网络保持在高吞吐量和低延迟的情况下。
9/38
慢开始算法的原理
在主机刚刚开始发送报文段时可先将拥塞窗口 cwnd 设置为一个最大报文段 MSS 的数值。
在每收到一个对新的报文段的确认后,将拥塞窗口 增加至多一个 MSS 的数值。 用这样的方法逐步增大发送端的拥塞窗口 cwnd, 可以使分组注入到网络的速率更加合理。
10/38
– 乘法减小“是指不论在慢开始阶段还是拥塞避免阶段, 只要出现一次超时(即出现一次网络拥塞),就把慢开 始门限值 ssthresh 设置为当前的拥塞窗口值乘以 0.5。 – 当网络频繁出现拥塞时,ssthresh 值就下降得很快,以大 大减少注入到网络中的分组数。
加法增大(additive increase)
为了在传输层进行拥塞控制,1999年公布的互联网 建议标准[RFC 2581]定义了四种算法,即慢开始 (slow-start)、拥塞避免(congestion avoidance)、快重传(fast retransmit)和快恢复 (fast recovery)。
7/38
TCP拥塞控制两个状态量
慢开始和拥塞避免算法的实现举例
拥塞窗口 cwnd 线性规律增长 发生超时
24 20
16 12 8 4 0 0 2 慢开始 4 6 8 10 12 14 16 慢开始 18 20 22 拥塞避免 拥塞避免 进入拥塞避免 ssthresh = 16 更新后的 ssthresh = 12
进入拥塞避免
指数规律增长
慢开始和拥塞避免算法的实现举例
拥塞窗口 cwnd 线性规律增长 发生超时
24 20
16 12 8 4 0 0 2 慢开始 4 6 8 10 12 14 16 慢开始 18 20 22 拥塞避免 拥塞避免 进入拥塞避免 ssthresh = 16 更新后的 ssthresh = 12
进入拥塞避免
指数规律增长
25/38
往返时延的方差很大
由于 TCP 的下层是一个互连网环境,IP 数据报所 选择的路由变化很大。因而传输层的往返时延的方 差也很大。
往返时延的 概率分布
数据链路层
传输层
时间 T1
26/38
T2
T3
往返时延的自适应算法
记录每一个报文段发出的时间,以及收到相应的确认报文 段的时间。这两个时间之差就是报文段的往返时延。
0
进入拥塞避免
当 TCP 连接进行初始化时,将拥塞窗口置为 1。图中的窗 口单位不使用字节而使用报文段。 慢开始门限的初始值设置为 16 个报文段,即 ssthresh = 16。
慢开始和拥塞避免算法的实现举例
拥塞窗口 cwnd
线性规律增长 24 20 16 12 8 4 0 发生超时 进入拥塞避免 更新后的 ssthresh = 12 指数规律增长
进入拥塞避免
ssthresh = 16
传输次数 慢开始 拥塞避免 慢开始 拥塞避免
更新后的 ssthresh 值变为 12(即发送窗口数值 24 的一半), 拥塞窗口再重新设置为 1,并执行慢开始算法。
慢开始和拥塞避免算法的实现举例
拥塞窗口 cwnd
线性规律增长 24 20 16 12 8 4 0 发生超时 进入拥塞避免 更新后的 ssthresh = 12 指数规律增长
传输次数
发送端每收到一个对新报文段的确认 ACK,就把发送端的 拥塞窗口加 1,因此拥塞窗口 cwnd 随着传输次数按指数规 律增长。
慢开始和拥塞避免算法的实现举例
拥塞窗口 cwnd 线性规律增长 发生超时
24 20
16 12 8 4 0 0 2 慢开始 4 6 8 10 12 14 16 慢开始 18 20 22 拥塞避免 拥塞避免 进入拥塞避免 ssthresh = 16 更新后的 ssthresh = 12
慢开始和拥塞避免算法的实现举例
拥塞窗口 cwnd 线性规律增长 24 进入拥塞避免 ssthresh = 16 更新后的 ssthresh = 12 指数规律增长 传输次数 0 2 慢开始 4 6 8 10 12 14 16 慢开始 18 20 22 拥塞避免 拥塞避免 发生超时
20 16 12 8 4
拥塞窗口 cwnd 线性规律增长 24 20 16 12 8 4 进入拥塞避免 ssthresh = 16 进入拥塞避免 发生超时
更新后的 ssthresh = 12
指数规律增长 传输次数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0 慢开始 拥塞避免 慢开始 拥塞避免
在执行慢开始算法时,拥塞窗口 cwnd 的初始值为 1,发送 第一个报文段 M0。
将各个报文段的往返时延样本加权平均,就得出报文段的 平均往返时延 RTT。 每测量到一个新的往返时延样本,就按下式重新计算一次 平均往返时延 RTT:
(4) 若发送窗口值还容许发送报文段,就按拥塞避免算法继续 发送报文段。
(5) 若收到了确认新的报文段的 ACK,就将 cwnd 缩小到 ssthresh。
24/38
TCP 的重传机制
重传机制是 TCP 中最重要和最复杂的问题之一。
TCP 每发送一个报文段,就对这个报文段设置一 次计时器。只要计时器设置的重传时间到但还没有 收到确认,就要重传这一报文段。
进入拥塞避免 ssthresh = 16
传输次数 0 2
慢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