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解题技巧点拨
高考高考英语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在推测判断题中典型的常用词汇有: infer , imply , suggest和conclude。 此外提问中也可能含有表示推测的情态动词,如can, could, would, might 等和其它表示可能性的副词,如 probably, most likely等。
From the text, we learn that the diary is now owned by ______. (NMET’99)
Vanvergarges’ remark suggests that ______. (NMET’ 98)
After reading the story, what can we infer about the hospital? (NMET’ 96)
添加标题
Which of the following might have happened afterwards? (NMET’ 91)
添加标题
In the writer’s opinion, a good stage school should ____. (NMET’ 99)
2)解题方法
添加标题
This text is most probably taken from a ___ . (NMET 94)
添加标题
This text most probably appears in . (2004全国Ⅱ)
添加标题
From the text we know that Dagmar is most likely _____. (NMET’ 96)
在使用阅读技巧时 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技巧(实用5篇)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技巧(实用5篇)1.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技巧第1篇这类题在设题时常会用到title, subject, main idea, topic, theme等词。
归纳标题题特点:短小精悍,一般多为一个短语;涵盖性强,一般能覆盖全文意思;精确性强,表达范围要恰当,不能随意改变语意程度或色彩。
常见命题形式有:What’s the best title for the text? The best title for this passage is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概括大意题包括寻找段落大意(topic)和文章中心思想(main idea),常见命题形式有: What is the general/main idea of the passage?Which of the following expresses the main idea?What is the subject discussed in the text? BThe writer of the story wants t o tell us The passage/ text is mainly What’s the article mainly about ?解题技巧阅读理解文章多是议论文和说明文,这两种文体的结构可归纳为:提出问题——论述问题——得出结论或者阐明观点。
对于这类文章,抓主题句是快速掌握文章大意的主要方法。
主题句一般出现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
主题句具有简洁性、概括性的特点。
主题句在文章中的位置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位于段首:一般而言,以演绎法撰写的文章,主题句往往在文章的开头,即先点出主题,然后围绕这一主题作具体的陈述。
判断第一句是否为主题句,可具体分析段落的首句与第二,三句的关系;如果从第二句就开始对第一句进行说明,论述或描述,那第一句就是主题句。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攻略及解题技巧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攻略及解题技巧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占的分值比较大,下面小编整理了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攻略及解题技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攻略一、读不完文章,做不完题,为什么?1.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
有些同学做题左顾右盼,无法马上进入考试紧张状态,时间浪费在了考试以外的事情上。
2.是心态不好,考场氛围紧张,考生更紧张。
总盯着其他同学做到哪里了,听到翻卷子的声音就非常紧张,更别提做题了。
3.是没有好的做题方法,对阅读理解题分析不够。
解决方案:1、平衡心态。
考试对心态要求很高,既要紧张又不能过分紧张,既要自信又不能妄自菲薄。
2、做题方法。
这里只强调做题顺序,大家更倾向于哪种呢?是A→Q→A(A=Article,Q=Question),即先从整体去阅读文章,后看问题,还是Q→A→Q,即先把整个问题快速看一遍,然后带着问题在文章中找答案?选用前者的学生是心里原因在作怪,总觉得不读文章就看题好像肯定做不对似的,心里很不踏实。
我建议大家选用后者。
根据效率原则和目标原则,首先要求学生加强具有目的性的训练,我们要的是什么,通过什么途径可以达到,而且更快更好的达到。
此种方法最大的特点就是节省时间,而且针对性很强,如果问题是事实性的和细节性的,那准确率也是比较高的,但它的缺点就是在解决具有推理判断或是综合性的问题时效果就不太明显了。
这样大家要灵活运用两者方法,寻找适合自己的解题技巧。
二、如何应对高中英语阅读中的长难句?近年来,英语阅读解题加强了对长,难句的考察,阅读材料中出现了不少省略句,复合句和特长句,给正确理解全文造成了很大困难。
实际上,一般情况下,不在长难句中设题。
文章难,题不难。
一旦考到长,难句,大家也不要心慌。
应对长难句的解题技巧:1利用还原法恢复句型的原貌。
例如:Betty shrugs. Talk? We're friends.(2001全国,C)该句为省略句,根据上文Harold对妻子长时间跟女友谈话而感到纳闷的情况,该剧课补充还原为:Betty shrugs. Why are we talking so long? We're friends.2 成分分析法。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命题规律及解题技巧点拨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命题规律及解题技巧点拨1、原句重复出现,200%错;正确的一般都是有改动的,即同义替换;2、文章是按顺序出题的;你要觉得不是,就是你可能做错了;3、选项中意思完全相反的2个选项,其中之一是对的;要有这个意识;4、就一般而言,some people,表作者不认同的观点;few people,表作者的观点;5、用文章里举例的句子来做为选项,直接排除;200%错;要有能辨别这个选项是不是文章中例子的能力;6、某某人说的话,或者是带引号的,一定要高度重视;尤其是在段落的后半部分,很有可能就是某个问题的同义替换;即题眼;7、有的时候,一句话可以设2个问题;不过这种情况很少出现了,非常少;8、文章基本以5段为主也有6段、7段的,要把握每段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一段一个题,只是一般来说哦;9、一篇文章总会有5、6+个长难句,且总会在这里设问题;所以,长难句必须要拿下10、每段的第一句很重要;尤其总分结构的段;有的时候第一句话就是题眼;在英语考试中,总分结构或者总分总的段落很多;11、若文章首段以why为开头的,这里若设题的话,选项里有because的,往往就是正确选项;不过这种类型的题,很少见了;12、有时候每段的第一句话,仅仅是一个表述;而在第2或3句以后,会出现对比或者转折;一般来说,转折后面的是作者的态度;你要注意的是,作者对什么进行了转折;那个关键词你要找出来;13、在应该出现答案的地方,没有答案;接着往下读;答案可能会在下一段的开头部分;因为文章都是接着说的,要有连贯性;14、一个长句看不懂,接着往下看,下一句可能是这个长句的解释说明;若是,这个地方可能会出题;命出题的话,答案就在这附近;而实际情况是,文章在谈论某个问题或提出某个观点时,有时会再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这种情况下,这里往往会设问题;15、有些句子仅仅是解释补充,或者是起过渡作用的;这样句子的特点是,句子比较短;注意,答案一般不会在这儿出现;选项中出现,肯定是干扰项;你要知道的是,同义替换的句子,大都是长难句;一些作为过渡的句子,不可能是答案;在你读不懂的情况下,要有这个判断力;16、正确选项都是原文中的个别几个词的同义替换;阅读理解历年的所有真题,都是同义替换就看你能不能找得到;那个关键词,就看你找没找得到,不管是什么类型的题;17、每一个问题,在原文中,都要有一个定位;然后精读,找出那个中心句或者关键词;要抓文章的中心主旨和各段落的大意,阅读理解考的就是这个“中心句”;18、选项中的几个单词,是该段中不同句子里的单词拼凑的,有时看上去很舒服,注意,干扰项;还有从不同的段落里的词拼凑到一起的,直接排除;总之,选项的单词是拼凑的,有可能就是错的;19、一定要注意文章中句子的宾语部分,尤其是长难句中主干的宾语;上面说了,英语往往大都是长难句里设题;你要知道的是,长难句里,最可能出题的就是句子的主干部分主干的主语、宾语是什么,一定要知道;正确选项的题眼往往就在这儿;当然,还有一些起修饰、限定作用的词,一定要看仔细;小心陷阱;20、若某个问题,是特别长的一个句子,一定要看清问的是什么,别打马虎眼;这是做题时需要留意的地方;21、注意问题的主语是谁,它和原文题眼的主语原则上是一致的;主语不一致,一般来说,都是错的;22、即第6条,某某人说的话,尤其特别长的句子,或者是带引号的;60%以上会出题;题眼就在这儿;这里又提了一遍,就是要引起你的重视;23、错误的选项,往往是就文章某一方面而说的,其特点是:所涉及的,仅仅是某一个小问题,或者很具体,非常具体的一件实事;200%错误选项;这是英语阅读理解最经常遇到的干扰项,一定要会识别;24、中国人出的题;多是总-分结构,或者总-分-总;所以每段开头结尾,都要注意;这里指的是中间没有出现转折的段落;整篇文章的开头结尾,也要重视;25、文章的结构,要么总-分或总-分-总,要么转折、对比,要么举例说明,就这么几个套路;26、对选项中的“重点词”即主语、宾语、修饰语都要看清楚;有的时候,选项中,会对原文中本来正确的事做错误的修改,来做为干扰项;你要注意的是,选项句子的主语与原文是否一致、宾语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或者用一些牵强的修饰词,来做一些特殊的限定;要看清楚;这是干扰项的特点之一;27、某人说过的话,有时并不是题眼,但可以从侧面或某个角度来反映作者的观点,也就是作者想表达的,正确答案都是和这样的观点相一致的;要把握关键词,有感情色彩的词;做题时,要有这个意识;28、就某个词或者某个句子设问题,不用猜词;就一条,文章主旨不用去研究这个词什么意思,把握主旨即可;全文主旨和段落主旨前者更重要;29、接着28条说,不管什么题型,上面说的还是其它别的题型;很绝对的说,反映主旨的肯定对,前提是你能确定它就是主旨;所以,文章读不太懂,但能把握作者想表达的意思即可;30、注意中心句即题眼和前后句子之间的关系,是接着说的,还是转折关系;这里出题的话,要把握和前后句子之间的关系;是并列关系的,可以从这些句子里找同义词;是转折关系的,就通过转折关系句子里的关键词的相反意思来判断;前提是在你读不懂的情况下; 31、凡是举例的,都是为了说明观点的;那么,这个观点中心句,一般来说,会在举例之前就表达了;但有时候也在举例之后;总之,作者举例想说明的这个观点,你一定要找出来;32、排除2个选项以后,选出和文章主旨相关的选项即可;不知道主旨就把握关键词;33、词汇题的正确答案,往往隐藏在原文的该处附近就是那个同义替换词,原文这附近的句子,是并列关系或者解释说明句的,就从这些句子的关键词的相近意思去把握;是转折关系的,就从关键词的相反意思去把握;总之,你要找的就是那个关键词;和30条一起理解吧;34、如果原文中出现“ A is B and C”;若某一问题,选项中出现了B没C,或者只出现C没B,肯定错,直接排除;可能你会问了,同时出现B and C 咋办目前还没出现过这种情况;注意,这里说的B和C,是单词或者短语;这是干扰项的特点之一;实际情况是,这个句子不是题眼;35、接上面说,还一种情况是,若B和C是2个长句子,中间用分号隔开的;且这两个句子都是作者想表达的,选项中都出现了;一般来说,选项中会对其中之一做错误的修改来作为干扰项;而另一个是对的;不过总体来说,这种题型非常非常少见;在这里想说的是34条;这样的干扰项,你要会识别;36、注意几个词,yet表转折,hardly表否定;while 有时是比较,有时也表转折;比较的时候,注意比较的对象,要弄清楚;转折的时候,你要知道作者对什么进行了转折;37、如果你对“关键词”比较蒙,或者你想问:我怎么知道哪个是关键词解释一下,关键词就是句子中主干的宾语;尤其是一些你觉得比较重要的句子;这样的句子多数是长难句;一般来说,一个句子主干的主语、宾语,和其他的修饰部分,都是很重要的宾语是主语的宾语,所以,和主语是要对上号的,对不上不行;也就是26条的主语是否一致;至于修饰的部分,干扰项常常在这里做手脚,比如会有一些特殊的限定,千万要留意,别疏忽了;38、什么是中心句即反应文章的主旨和每一段的中心意思的一句话;这句话是客观存在的;也就是作者的观点;中心句即题眼,选出正确答案,看的就是中心句;只有中心句才能选出正确答案;所以,中心句不知道在哪,或者读不懂,很难选出正确答案;中心句的具体位置,见下条;39、很关键的一条,抓住每段的中心意思,也就是中心句;每段至少一句,最多2句; 一般来说,总分结构的段落,中心句一般在段首;举例段一般在举例前后;转折段,中心句在出现转折的地方,或者后一句一般来说在该段的第三行上下浮动;再就是某某人说的话;要注意这句话和前后句的关系,是并列还是转折;然后来把握这句话的意思,把握不了就通过前后句是并列还是转折关系的关键词来把握;40、每个问题,要还原到文章具体的某一段落;若此问题在某段的后半部分,且你没有太看懂,这段已经完事了;要养成一个习惯;接着看一下段的第一句话;实在做不出来的话,就选那个和下一段第一句话的意思差不多的选项;只能这样了; 貌似是13条的重复补充下,这只是小技巧,只起补充作用,有时候用不上;41、每段的第三行,一般来说,也是该段的第3句话也可能是第2、4句话;其特点是:句子很长,由两句或者两句以上组成,是个长难句;尤其是 that mean ,the notion is that 之类的,一定要重视;要把握句子的主干;作者想说的是什么把握作者强调的是哪个句子;看清楚哪句话是为了修饰哪句话的;这样的句子,若出题的话,句子的主干就是正确选项;起补充修饰作用的一定要看清楚;每段最重要的三个地方:段首,段尾,和这儿;再就是带引号的;中心句一般就在这几个地方; 其实也就这么几个地方;别的地方一般都是过渡句;42、若是转折段的话,要注意转折的那个句子,一般都是在41条的那个地方即第三行上下浮动;转折前后都要看,看对比的是什么;在看不懂的情况下,通过前面的,来翻译后面的反向翻译,来找关键词;反之亦然;43、最后一段,主要看段首和段尾;最后一段是转折段的情况很少;若是叙事段的话,叙事部分以外的,重点看;叙事部分尽量看懂;非叙事部分非常重要;一般段首若出现答案的话,段尾可能会作干扰项见最后一条,但也不是绝对的有时段首段尾都会有答案的提示;段尾若出现答案的话,段首可能会很普通; 一定要把握哪一句话是重点,选项中有相近意思的不是片面的叙述,一般就是正确答案;要把握重点的句子提到的被说明对象句子主干的宾语,也就是作者关注的;44、选项中出现ONLY 的,目前还没有对的;45、中心句特别长的,2小句组成,选项中这2句都出现了,怎么排除反映主旨的是对的;就是作者关注的对象还有一选项是对其进行具体的解释说明,或者补充,或是对主旨的一个具体现象的反应,或是对其造成的后果的叙述;这一选项一般会做错误的修改而作为干扰项即使不做错误的修改也一样是干扰项总之,这样的题,符合28、29条的就是对的;符合23条的,就是错的;46、一定要注意,谁是用来修饰谁的;起修饰作用的词或句子,来做选项,一般是错的;被修饰的那部分来做选项,一般是对的;47、因果关系的题,很直接、很简单的因果关系,直接排除;间接的因果,反映主旨的,可能是对的; 总之,因果关系的题,把握主旨就可以了;文中提到的直接因果,如具体的事或是什么的;都是干扰项;48、47的补充,正确选项反应的,往往是实质的,根本的内容;选项反应的若是很具体的某一表现,一般都是干扰项;49、干扰项有时出现的生词可能是你不认识的,是与文章主题无关的词,而非同义替换;这就需要你的基本功了50、新趋势,有些题要懂文章才能做出来;读不懂很难选出来;而且,长难句明显增多;有时,它会让你崩溃到单词都认识,却不知道文章说的是什么;这时候什么技巧都不好使了;所以,一定要提高基本功;起码你要知道文章大概说的是啥,也就是谁和谁的关系;任何一篇文章的主旨,基本上都可以用“谁和谁的关系”来概括;51、通过首段或者前两段,来把握信息点;也就是作者想说的,是谁和谁的关系52、接着上面说,一篇文章谈的是什么,或者说“谁与谁的关系”,一定要弄懂;这个具体的什么“关系”弄不懂的话,“谁与谁”一定要弄明白;比如,一篇文章说的是A与B之间如何如何;若问题问你 A,选项有B的,往往就是正确答案;若问你B,你就可以先把没有A的选项排除;53、最新趋势:最后一段,段尾很明显不是总结,而是以补充为主的句子;注意,这里可能会以干扰项的形式出现;54、如上所说,中心句出现的地方无非就是段首、段中、段尾,或者带引号的句子;但是,这也是干扰项常常出现的地方;所以,你的基本功,对文章理解的程度,是你必须具备的能力;任何一门考试都有技巧,但是想拿理想的分数,光靠技巧是不现实的;55、有的时候,你会遇到出现2到3个否定词的句子;否定再否定,或者否定否定再否定;遇到了,尤其是3重否定的,基本上这里会设题,这句话里的关键词一定要找出来;这个地方是要练的,到时候出现了,别蒙,别犯怵;56、however 后面的句子一定要重视;比如有一年的其中一篇的3个题,题眼都是however后面的句子; 所以,这个词一定要敏感;。
完整版高中英语阅读理解解题技巧
? Sports can help you keep fit and get in touch with nature. However , whether you are on the mountains, in the waves, or on the grassland, you should be aware that your sport of choice might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the environment. Golf, as you may know, eats up not only large areas of countryside, but also tons of water.
一、高考试卷中常见题 型的特点及解题要点
1. 细节判断题 以原文中某一句话或某一个短语为入手点, 考查学生对细节的理解。这类题主要考查考 生对英语文章事实细节的掌握情况。很多同 学在做这种题目时比较喜欢在选项中寻找原 文中的句子。其答案几乎可以直接从原文中 找出来,考生只要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与原 文进行对照,就能找到答案; 做这类题目时,应关注选项和原句的细微差 别,选择与原文意思和所问问题都相符的答 案。
高中英语阅读理解 解题技巧
在英语试卷中,阅读理解在高考测试中占据的分量 越来越重。高考英语试题中有四篇阅读理解,每个 选项占 2分,其它选项的分值没有超过阅读理解的。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英语高考试题中阅读理解所占的 比重很大。常常听到不少同学在考试之后抱怨:时 间不够用,文章看不懂,题目做不对等等。但是如 果对高中英语阅读理解的题型和解题掌握一些技巧, 会对同学做阅读理解题能有所帮助。
4. 标题选择题 标题的选择要遵循“精、准、全”三原则。
“精”是指要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出文章的中心;
(完整版)(推荐)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
词汇、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阅读的方法能够使用以下几种:1.跳读:就是快速的一步阅读法。
其实是有选择阅读,找重点词。
用这种阅读方法回答who、what、when、where 之类的问题最为有效。
2.略读:指比跳读慢些的二步阅读法。
即平常地、大略地快速阅读,目的是认识粗心,对文章有个总的看法。
此种阅读方法能回答why、how 之类的问题。
3.精读:即最仔细、最慢的深层阅读方法,目的是求得对所读文章的所有意义的理解与掌握。
在使用阅读技巧时尽量做到以下几点:1.带着问题阅读短文。
2.找出主题句、确立中心思想。
3.推测单词、句子和文章的含义。
4.赶快选择答案。
不一样体裁文章的特色及解题技巧1.记述文记述文又可分列传类和故事类。
列传类文章在阅读中时间是全文的重点,依据时间我们能够找到有关的事件,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故事类文章情节性较强,阅读时要注意故事中的时间、地址、人物和发生的事件,这些都是文章中的主要内容和信息,关于正确理解文章十分重要。
2.说明文说明文是对事物的形状、性质、特色、成就或功用等进行介绍,解说或论述的文章。
掌握所说明事物的特色和实质是理讲解明文的重点。
说明事物特色的方法好多,主要有定义法、解说法、比较法、比喻法、数字法、图表法、引用法和举例法等。
数字说明文在阅读数字说明文时要特别注意文中数字的含义,从这些数字中能够找到文章的主要内容。
解说说明文解说说明文侧重说明事物的实质、特色和功用等。
很多科普文章都属于这一类。
在阅读这种文章时要学会解决what, how, why 等一类的问题。
它们是文章的重点。
如能带着这些问题阅读,将会更快速抓住文章的主题。
比较说明文比较说明文是经过对照方法说明问题。
在阅读这种文章时要擅长掌握全篇陈说的基本偏向。
作者在讨论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时总要顾及到争议的各个方面。
可是,在一般状况下,作者的陈说总要偏向于某一种看法。
3.应用文应用文波及的范围比较广,包含广告、通知、书信等。
最新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完整版]
Question: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best expresse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ragraph
A. GM is one of the largest car producers. B. Ford operates not only in the U.S.A., but also in Asia. C. The foreign cars have not taken away the jobs of American autoworkers.
阅读理解 解题技巧
阅读理解
是英语能力培养的重点项目,是考试 的一个重要题型,分值高、题量大。阅读 理解考查的根本是检验学生对有关信息的 加工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标志是阅读速度 和理解力的正确率。 因此,阅读理解的功夫应下在平时。 多分析题型,多了解考点,真正做到有的 放矢,提高命中率。
因此有关阅读理解题目主要 有以下几种:
阅读理解基础训练
Basic Training
---事实细节型
Q1) ____ calories are required to raise the temperature of 5kg of water from 35℃to 90℃. Q2) statement is TRUED. according to A. 55 Which B. 175 C. 325 275 the chart above?
文章
事 实 细 节 型
全篇的逻辑关系,决不能主观臆断。
解题原则:忠实于原文上下文及
文章中心是论点,事实细节是论 据或主要理由;有关细节的问题常对 文中某个词语、某句子、某段落等细 节及事实进行提问,所提问题一般可 直接或间接在文章中找到答案。 提问的特殊疑问词常有:what, who, which, where, how, why 等。
高中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完全版)
高中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完全版)介绍阅读理解是高中英语高考中一个重要的考察内容。
掌握一些解题技巧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应对阅读理解题目。
本文将介绍一些高中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帮助你提升答题效果。
技巧一:抓关键词阅读理解题目中通常会涉及一些关键词或短语,抓住这些关键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和细节。
在阅读时,可以将关键词划下来或在旁边做记号,以便在回答问题时能快速定位相关信息。
技巧二:理解文章结构和逻辑关系阅读理解文章通常采用一种特定的结构,比如问题和答案、因果关系、对比等。
理解文章的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和作者的观点。
此外,注意文章中不同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推断出一些隐含信息。
技巧三:多读多练阅读理解需要一定的积累和练。
多读一些不同类型的文章,了解不同的观点和写作风格。
同时,多做一些阅读理解练题,提高在有限时间内的阅读和解题速度。
技巧四:留意关键词修饰在阅读理解题目中,关键词往往会被修饰或限制。
留意这些修饰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和回答问题。
比如,形容词、副词、数量词等都可以给我们一些线索。
技巧五:注意文章细节阅读理解问题往往会涉及到文章的细节信息。
细致阅读文章,注意细节,是回答问题的关键。
可以通过划线、做笔记等方式,帮助我们快速找到文章中的相关细节信息。
技巧六:分析选项在回答阅读理解问题时,要注意分析选项之间的区别。
有时候,选项之间的差异非常细微,需要我们仔细比较。
排除一些明显错误的选项,可以更有针对性地选择正确答案。
技巧七:综合能力阅读理解是一项综合能力的考察,除了阅读理解技巧外,还需要有一定的英语词汇量和语法知识。
因此,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词汇和语法的研究,并进行相关练。
希望以上技巧对你在高中高考英语阅读理解中有所帮助。
加强练习,灵活运用这些技巧,相信你能够取得好成绩!加油!。
高考英语考前集训 阅读理解技巧点拨及典题训练
高考英语考前集训阅读理解技巧点拨及典题训练(一)细节理解题(二)判断推理题(三)主旨要义题(四)猜测词义题(五)态度意图题(六)篇章结构题主要考查有关人(who)、物(what)、时间(when)、地点(where)、事件(event)、因果(cause and effect)、文中的数据(data)等细节。
猜测词义在某程度上讲也是对有关细节的简单理解。
做题时要注意对应性,将正确答案与信息源对应;要注意区分性,命题人利用一些貌合神离的手段,比如给出与原文中一样或相似的字眼迷惑考生;要注意准确性,将题中信息与原文有关细节进行语义上的比较,注意细节信息范围、程度、语义色彩等;做题目时可运用略读、跳读、查读等技巧在文中迅速找到相关信息,比较选项,确定答案;做图示题时要图文相互参照、相互印证,如果是地图,方位要明确,要正确理解文中方位介词。
【试题形式】The following are true except_____.In the passage, the author states that ______.The following are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 except_____.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mentioned?Which of the following pictures describes…?According to the story, which of the following maps may be correct?AHere is your best chance to travel around the UK in 2012: More than 200 B&Bs(bed & breakfast)across England, Scotland, Wales and Northern Ireland are selected to offer you amazing services for your stay at their lowest prices! Don‟t miss it. Just collect the vouchers(活动券)in our B&B Daily printed from 01/04/2012 to 07/04/2012 and book the stays for your travel following the terms and conditions below:● The offer includes a room for the night and a breakfast the next morning.●The offer is of two kinds: £20 per room, valid(有效的)during stay period of 02/04/2012—31/05/2012 and then again 01/09/2012—31/10/2012;£35 per room, per night, valid during stay period of 01/06/2012—31/08/2012.● The offer is valid for a basic twin or double room only.● The stay must be booked directly with the chosen B&Bs before 28/04/2012.● Each voucher can only be used by the holder to book one room for one night.● If voucher holders book either the £20 or £35 per room per night, any additional services such as lunch, evening meal or activities may require an extra charge. But these are notrequired in order to take up the offer. Please check directly with your chosen B&Bs to see what extra services are available.● V ouchers must be presented on arrival. If no vouchers are presented, the B&Bs may reserve (保留)the right to charge at full price for every night of stay.● Vouchers may not be used together with any other offer.● The voucher holders must pay for the stay in full at the time of booking. Additional £10 may be paid to confirm(确认)the booking and will be returned on arrival.● The B&Bs reserve the right to refuse voucher holders‟ bookings for people under the age of18.1. The voucher can be used for a stay at the chosen B&B on ______.A. 09/01/2012B. 04/02/2012C. 01/03/2012D.28/04/20122. How much should be paid for a two-night stay in October 2012 at a chosen B&B?A. £70B. £40C. £35D. £303. What right do the B&Bs reserve?A. To charge extra £10 for bookings with no vouchers.B. To refuse bookings for guest under the age of 18.C. To charge at full price for stays not confirmed.D. To request extra charges as tips.4. By taking up the offer, the voucher holders can choose to _______.A. book either a basic twin or double room at the chosen B&BsB. have lunch or evening meal without paying extra moneyC. use the B&B offer together with other offersD. book the stays though B&B DailyBFear may be felt in the heart as well as in the head, according to a study that has found a link between the cycles of a beating heart and the chance of someone feeling fear.Tests on healthy volunteers found that they were more likely to feel a sense of fear at the moment when their hearts are contracting(收缩)and pumping blood around their bodies, compared with the point when the heartbeat is relaxed. Scientists say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heart is able to influence how the brain responds to a fearful event, depending on which point it is at in its regular cycle of contraction and relaxation.Sarah Garfinkel at the Brighton and Sussex Medical School said, “Our study show for the first time that the way in which we deal with fear is different depending on when we see fearful pictures in relation to our heart.The study tested 20 healthy volunteers on their reactions to fear as they were shown pictures of fearful faces. Dr. Garfinkel said, “The study showed that fearful faces are better noticed when the heart is pumping than when it is relaxed. Thus our hearts can also affect what we see and what we don‟t see —and guide whether we see fear.”To further understand this relationship, the scientists also used a brain scanner(扫描仪)to show how the brain influences the way the heart changes a person‟s feeling of fear.“We have found an important mechanism by which the heart and brain …speak‟ to each other to change our feelings and reduce fear” Dr. Garfinkel said.“We hope that b y increasing our understanding about how fear is dealt with and ways that itcould be reduced, we may be able to develop more successful treatments for anxiety disorders, and also for those who may be suffering from serious stress disorder.”5. What is the finding of the study?A. One‟s heart affects how he feels fear.B. Fear is a result of one‟s relaxed heartbeat.C. Fear has something to do with one‟s health.D. One‟s fast heartbeats are likely to cause fear.6. The study was carried out by analyzing .A. volunteers‟ heartbeats when they saw terrible picturesB. the time volunteers saw fearful pictures and their health conditionsC. volunteers‟ reactions to horrible pictures and data from their b rain scansD. different pictures shown to volunteers and their heart-brain communication7.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closest in meaning to“mechanism”in Paragraph 6?A. Order.B. System.C. Machine.D. Treatment.8. This study may contribute to .A. treating anxiety and stress betterB. explaining the cycle of fear and anxietyC. finding the key to the heart-brain communicationD. understanding different fears in our hearts and headsCIn a recent announcement, Harvard and the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MIT)said that they have joined forces to offer free online courses in an effort to attract millions of online learners worldwide.Beginning this fall, a number of courses developed by teachers at both universities will be offered online through a new $60 million program, known as edX. “Anyone with an Internet connection anywhere in the world can use our online courses,” Harvard President Drew Faust said during a meeting to announce the plan.MIT has offered a program called OpenCourseWare for ten years that makes materials from more than 2,000 classes free online. It has been used by more than 100 million people. In December, the school announced it also would begin offering a special certificate, known as MITx, for people who complete certain online courses. Harvard has long offered courses to a wider population through a similar program.The MITx will serve as the foundation for the new learning platform.MIT President Susan Hockfield said more than 120,000 people signed up for the first MITx course. She said Harvard and MIT hope other universities will join them in offering courses on the open-source edX platform.“Fasten your seatbelts,” Hockfield said.Other universities, including Stanford, Yale and Carnegie-Mellon, have been experimenting with teaching to a global population online.The Harvard-MIT program will be monitored by a not-for-profit(非盈利的)organization based in Cambridge, to be owned equally by the two universities. Both MIT and Harvard have provided $30 million to start the program. They also plan to use the edX platform to research how students learn and which teaching methods and tools are most successful.9. According to this text, edX is _______.A. a part of the free MIT OpenCourseWareB. a free computer program by MIT and HarvardC. a Harvard-MIT platform of free online coursesD. a free program online for universities worldwide10. What is said about online education in the text?A. Universities have been trying online courses.B. About 2,000 online courses have been offered.C. Over 100 million people have finished courses online.D. Stanford and Yale together have courses similar to edX.11. The underlined part in the text probably means “_______”.A. Get ready for the difficultiesB. Get ready for this educational changeC. Get prepared to complete the online coursesD. Get prepared to make materials for the edX courses12. What can be said about MITx according to the text?A. It is first offered as part of the edX learning program.B. It is another free MIT-Harvard online learning program.C. It is a standard to recognize online learners‟ achievement.D. It is a new kind of free online course of Harvard and MIT.(二)判断推理题推理判断题主要考查考生根据已知信息做出合理的推断或判断的逻辑思维能力。
(word完整版)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及范例
(word完整版)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及范例第二局部题型专项阅读理解一、考点聚焦1、题型特点阅读是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能力。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规定,中学生应侧重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材料的选取原那么为:〔 1〕阅读量不少于1000 个单词。
近三年超过2000 字篇数为 5 篇,读速要求为, 44.6 和 46.3wpm 。
(2〕题材多样化,包括科普、社会、文化、政治、史地、经济、新闻报道乃至广告说明。
(3〕体裁防止单一化,包括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等。
2、试题要求(1〕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以及用以说明主旨和大意的事实和细节。
(2〕既理解具体的事实,也理解抽象的概念。
(3〕既理解字面意思,也理解深层含义,包括作者的态度、意图等。
(4〕既理解某句、某段的意义也理解全篇的逻辑关系,并据此进行推理和判断。
(5〕能根据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结合中学生应有的常识正确判断生词的含义。
3、根本能力(1〕能迅速看准每句的结构,抓住主句的主语、谓语、宾语。
(2〕有一定的词汇量和辨词能力。
(3〕能灵活运用所学语法知识,根据句中的某个词迅速断定真假、语态和时态等。
(4〕对英美文化背景知识有一定了解。
(5〕有良好的思维能力,能边看边加工所得到的信息,从而作出正确分析、判断和综合。
(6〕有平时大量阅读作根底,有一定的语感和相当的阅读速度。
二、应试技巧点拨1、四个步骤(1〕速读短文,了解短文的主旨大意,区分文体,掌握结构。
(2〕看题。
了解考查内容,带着问题读材料,寻找答案。
(3〕复读。
对所选答案有针对性地寻找支撑论点的关键信息。
(4〕核查。
注意各题的答案应逻辑一致,不能自相矛盾。
尽可能找到〔从文中〕根据,确保正确无误。
2、四个善于(1〕关于审题,找出文中依据。
(2〕善于寻找线索。
(3〕善于抓主题句,解决概括题。
(4〕善于筛选、比拟、衡量、综合文章的有用信息。
3、三个防止(1〕只见树木不见林。
(2〕难题耗时太多。
(3〕阅读方式不当。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之解题技巧点拨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之解题技巧点拨1.读不懂阅读原文:字面意思(认识字词,分析长难句)、逻辑关系、中心思想、情感色彩2.读得懂原文却做不对题目3.不了解出题套路4.没掌握有效解题的方法1.课外积累阅读量,精读泛读结合,做题与只读结合,读得多了自然读得懂,读得多了自然读得快。
2.平时作业像考试般对待,切忌只为应付,文章不耐心看,题目随便选;作业评讲认真听老师解读分析,重新思考,切忌只听个答案,盲目接受,文章不求甚解,或者固执于自己错误答案的合理性,钻牛角尖;总结错误原因下次规避,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
3.考试过程中保持冷静,不要着急抢时间,切忌因为读文章吃力就不读文章,直接做题找信息源,错误率奇高无比!耐着性子,通读全文,尽量读懂,之后根据题干和选项再回原文,重读考点内容,对比分析。
黄金法则1:做题步骤:先题干后文章1.看文章之前,先串读题干,好处是(1)根据题干关键词预判文章内容,比毫无概念的情况下直接读文章更有效率。
(2)大致判断题目类型(3)看出题目原文定位段落,判断是否适合读一两段做一两题2.并不是所有题干信息都直白和明显,但有个别题干信息能为我们所用就非常值得庆幸了。
3.但不要读选项,否则摄入信息太多,难以抓住重点,且读到的错误信息会造成信息干扰。
4.题干串读举例江苏2018 D65.Why did some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feel too much pressure?66.Some social app companies were to blame because ____________.67.Children's comparing themselves to others online may lead to ______________.68.According to Life in Likes, as children grew, they became more anxious to___________.69.What should parents do to solve the problem?70.What does the passage mainly talk about?黄金法则2:抓住重点,抓住考点(一篇阅读文章中,其内容包括重点与非重点,一般重点内容是考点,而非重点内容不设题考查。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满分解题技巧有哪些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满分解题技巧有哪些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满分解题技巧一1.迅速将整篇文章分解,理出文章结构;2.迅速抓住文章叙述的主题;3.迅速找出各部分的中心意思,并找出表达中心意思的句子。
做到这3步,基本上这篇文章不用逐字读完就可以答对接下来的题目。
先说一下,英语文章,尤其是用于考试的阅读文章,其结构都有非常明显的典型性,一般结构为主题段,论述段落,总结及结论段,乃至超长的毕业论文也不过是在这个大框架内。
以一篇文章5段为例:一般第一段为主题段,也就是说,整篇文章要表达的主题一定会出现在这里,你要做的就是迅速把中心句找出来,一般来说,中心句会出现在倒数第2句或第1句,简单一点的文章会在第1句就出现,如果考题出得比较难,也可能需要自己总结,但就算需要自己总结中心句,也一定能在该段落中找出代表中心意思的词;接下来第二、三、四段,各段将对第一段提出的主题意思进行论述或分步骤分析,也就是说,每个段落都会有进阶的主题,即个各分论点,所以你要做的同样是迅速把它们找出来,位置和方法相同;最后一段为全文的总结,并会对结论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或做推测,或作评论,这也是一个出题点,你要做的就是抓住总结的主旨和对其进一步分析的结论。
当然并不会所有文章都是5段,例如有的主题段落会有2段甚至更多,论点段落可能只有2段或多达4段以上(但一般不超过3段),难一点的文章里每个分论点也可能不止一段,我这里只是以5段为例,解释的是文章的结构,或者说一般构成,通过这个规律可以迅速将文章进行分解,进而掌握各部分的要点。
下面分析一下出题要点,或者说出题规律(如果题不会出得很偏的话),以一篇阅读文5题为例,一般为1个主题、1个分论点、2个细节题、1个结论或对结论的分析、推测。
可见掌握文章主题、分论点及结论分析就可以答对3/5,这是不需要逐字逐句读完全文的,而2个细节题怎么办呢,就需要通过题目提供的信息迅速分析出其所在的分论点,然后回到该分论点段落找到与这题相符的句子,一般如果题出得简单的话会是原句照搬,难一点的话会换个表达方式,再难一点则会绕个圈设个陷阱,这就需要非常小心,一定要舍得多花2秒钟把这句话和前后两句反复阅读,挖出陷阱。
全攻略-高中英语阅读理解题型体裁解读、解题技巧及练习(附答案)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技巧点拨—推理判断题(一)题型复习阅读理解归纳为以下四大题型,根据阅读理解题考查角度的不同,可采用不同的解题技巧来应付。
Ⅰ.事实细节题Ⅱ.猜测词义题学会”顺藤摸瓜",通过构词,语法,定义,同位,对比,因果,常识,上下文等线索确定词义。
在阅读解题时要注意从以下七个方面着手:1)根据定义或解释、说明猜测生词的词义2)根据对比关系猜测生词的词义3)通过因果关系猜测词义4)根据生活常识猜测词义5)根据同等关系猜测词义6)根据列举的事例猜测词义7)根据构词法知识猜测词义Ⅲ.推理判断题做这类题要求考生在阅读理解整体语篇的同时,又要求学生对作者的态度、意图及文章细节的发展作正确的推理判断,力求从作者的角度去考虑,不要固守自己的看法或观点。
不要主观臆断,凭空想象,任意发挥,而走入误区。
学生要学会运用主题句去推测、揣摩文字背后作者的意图,运用归纳、对比、演绎技能,运用背景知识去挖掘文章深层含义,从而正确理解作者的言外之意,同时认真体会文章的语气与感情基调(如:否定、厌恶、反问、讽刺等).这类试题常以如下句式发问:①What can you conclude/ imply from this passage?②What’s the author's attitude(态度)towards.。
?③We can infer /learn from the passage that...Ⅳ.主旨大意题这种题型要求考生能够把握文章的总体,并真正理解主题和中心;要求能较好地运用概括、判断、归纳、推理等逻辑思维方法解题,难度较大,属于高层次题.一般主旨大意题可以分为两类:1.确定文章的标题和主题(title or topic)标题位于文章之首,用来高度概括文章内容,点明文章主题。
它可以是单词,短语,也可以是句子。
要确定文章标题,首先,要在阅读原文的基础上,考虑标题是否与主题密切相关;其次,看标题是否能概括全文内容。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满分技巧(9大题型+解题技巧)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满分技巧(9大题型+解题技巧)例证题1.例证题的标记。
当题干中出现example, case, illustrate, illustration, exemplify时。
2.返回原文,找出该例证所在的位置,既给该例子定位。
3.搜索该例证周围的区域,90%向上,10%向下,找出该例证支持的观点。
例子周围具有概括抽象性的表达通常就是它的论点。
注意:举例的目的是为了支持论点或是为了说明主题句。
举例后马上问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问题?不能用例子中的话来回答这个问题。
4.找出该论点,并与四个选项比较,得出选项中与该论点最一致的答案。
5.例证题错误答案设计的干扰特征经常是:就事论事。
即用例子中的某一内容拉出来让你去选。
(╳)要求:在阅读中,遇到长的例子,立即给这个例子定位,即找出起始点,从哪开始到哪结束。
指代题1.返回原文,找出出题的指代词。
2.向上搜索,找最近的名词、名词性短语或句子(先从最近点开始找,找不到再找次近的,一般答案不会离得太远)。
3.将找到的词、词组或句子的意思代入替换该指代词,看其意思是否通顺。
4.将找到的词、词组或句子与四个选项进行比较,找出最佳答案。
词汇题“搜索代入”法:①返回原文,找出该词汇出现的地方。
②确定该词汇的词性③从上下文(词汇的前后几句)中找到与所给词汇具有相同词性的词(如一下子找不到就再往上往下找),代入所给词汇在文章中的位置(将之替换)看语义是否合适④找出选项中与代替词意思相同或相近的选相,即答案注意:a.如果该词汇是简单词汇,则其字面意思必然不是正确答案。
b.高考阅读不是考察字认识不认识,而是考察是否能根据上下文作出正确的判断。
c.词汇题的正确答案经常蕴藏在原文该词汇出现的附近。
注意不能靠单词词义直接往下推。
d.寻找时要注意同位语、特殊标点(比如分号,分号前后两句话的逻辑关系不是形式上的并列就是语义上的并列,也就是两句话的意思相同,所以可用其中一句话的意思来推测另一句话的意思从而推出所给词汇含义)、定语从句、前后缀,特别要注意寻找时的同性原则。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技巧突破六大阅读题型课件
The exhibition takes place at the same time as this year’s 150th anniversary of the creation of 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 The posters in the exhibition serve the purpose of both advertising and art.
高考阅读理解技巧 突破六大阅读题型
(二)例证题
1.题干标志: example/case实例/illustrate说明/demonstrate证明 /to show 2.例子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例子所支持的观点;观点一般在例子前, 有时也在例子后。 干扰选项设计思路:主被动偷换
高考阅读理解技巧 突破六大阅读题型
高考阅读理解技巧 突破六大阅读题型
Parrots are prey animals, which means that other predators (捕食者) in the wild, such as hawks or snakes, are looking to make them into a meal. This one factor influences parrots' behavior in your house more than any other.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题解题技巧点拨
1 s nata n d dn t a tc l ryr l ht elngtan i — i o ri u a l e i o i wa o r p s h r
凭 空推 断 , 自己 的观 点 当成 作 者 的 , 依 据 原 文 把 要
的 意思 进 行 “ 错 一对 ” 判 断 。 三 的 注意 推 理 时 的“ 最 近答 案 ” 则 , 原 不要 “ 想得 太 多 , 推得 太远 ” 。
(0 0年 高 考 全 国卷 二 E篇 )h da asry 21 I a w y a. l t
e e ly i yp a r a S s st is me ldt Maa sab lneo r,Ot frt i o e hi wa he t
0 四 考指
生活 中其 实没 有 绝 境 , 自感 身 陷绝 境 在 于 你 自 己的 心 门
-
没 打 有 开。
二 、 汇 题 词
试 题 特 点 : 理 题 一般 包 括 数 字 推 理 、 识 推 推 知 理 和逻辑 推理 , 常常 考查 考 生理 解作 者 字里行 间 的
试 题 特 点 : 汇 题 主 要 考 查 考 生 根 据 上 下 文 正 词
确 推测 词义 的能力 , 在题 干 中 明确指 出原 文 中某 处
方 ; 后结合 上 下文 , 然 理解该 词 的意 思 。 词汇 的正 确
意思 经常 隐藏在 原文该 词 出现 的前 后 , 关键 在上 下
文 中寻找同词性 的词 或词组 。
文章 上 下文 的暗示 与线 索进 行综 合 分析 , 然后 得 出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细节题解题技巧点拨
英语高考阅读理解解题技巧(精选5篇)
英语高考阅读理解解题技巧(精选5篇)英语高考阅读理解解题技巧篇1解题的关键是要看作者在文中用了什么样的口气。
若用褒义词,显然是赞成;若用贬义词,显然是反对;若客观陈述,则是中性的立场,不偏不倚。
因此,同学们在做这种题目时,应注意其中所使用的一些形容词,另外,我们可以寻找文中的转折词,一般转折词后面的文段表明了作者的观点。
英语高考阅读理解解题技巧篇2通常情况下,细节理解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某句话或某几句话的理解,同学们若能根据题干内容从原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然后进行比较和分析,便可确定最佳答案。
运用跳读查找法时,同学们要特别注意试题(包括选项)与原文之间的适当变换。
从近几年的高考题来看,很少有直接用原文中的句子进行考查和测试的,而通常要进行语义转换,其中包括同义变换、概念解析、归纳事实等。
英语高考阅读理解解题技巧篇3词句理解题主要讲究的是理解题意,通过短文的词、短语或句子的理解来充分理解题意,,碰到不熟悉的词语要避过,先略读再通读,仔细推敲,尤其是对语境的理解要准确。
英语高考阅读理解解题技巧篇4题目中常含有infer, conclude, know/learn from the passage,imply 等类似的词。
这类题目的选项特点是:第一,有些错误的干扰选项只是对原文的简单重复,而非推断出来的结论;第二,有些选项根据我们已有的常识是正确的,但却不是基于*;第三,一些选项因果倒置,看似从原文中推导出来的结论,实际却与原文不符。
推理判断题是阅读理解中最难的一类问题。
我们必须以原文为依据去合理推测才能找到合适的答案。
遇到一些很难在原文中找到明确的解题线索的题目,可以根据词句隐含的意义和作者的语气去分析推导答案。
英语高考阅读理解解题技巧篇5对于事实细节题,剖析一下不难看出,事实细节的内容不会单独出现,它总会与前前后后的段落内容相呼应。
考生只要抓住整体大纲,看懂主题,利用内容间的因果关系,通过时间空间的关系转换,并对细节进行深入的剖析了理解,确定主题,将零碎的细节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就能深刻理解材料的内容,从而轻松解决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理解功夫应该下在平时,多分析题型,了解考点,做到有的放矢。
英语考纲要求考生能读懂日常生活中相关话题的简短文字材料,如广告说明,及书报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章,并能从中获取相关信息。
1.理解主旨和要义2.理解文章具体信息3.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词义4.做出简单判断和推理5.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6.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命题类型主旨大意型:干扰项可能是文章中的具体事实或细节,或是某个细节的片面推断,是对文章的全面阅读理解归纳,而不是笼统的以偏概全。
因此学会寻找主题句:通常是在句首句尾,或者段中的归纳分析。
实施细节型:文章中心是论点,事实细节是论据。
通常是对文章的细节-------词汇,句子、段落进行提问,多用w- 特殊疑问词来提问,一般能在文章中直接或间接找到答案。
通常要带着问题寻找答案,重点放在who what when where why 等词的解答上。
词义猜测型判断推理型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解题技巧点拨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是高考必考题型之一,分值大,阅读量大,是高考的一个重难点,新课标高考分为两节,第一节是多项选择,第二节是“七选五”型阅读理解题一.《新课标》要求1.学会使用3500个左右的单词、400-500个合成词与派生词和400-5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2.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积达到30万词以上,换言之,长度300词左右的文段1000篇;3.能通过分析句子的结构理解难句和长句(能理解语言结构有一定难度或有一定新语言现象的文段);4.能根据阅读目的和文段的不同,调整阅读速度和阅读方法,阅读速度每分钟70-80词。
二,文章特点:高考英语考试中阅读理解语篇题材、体裁的多样化,文章一般有这样几种文体,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等多种体裁,题材涉及到社会生活、政治、经济、文化、人物、故事、历史、新闻、广告、科普等,贴近现代生活,有很强的时代感。
)三,题目分析:从近几年高考英语试题来看,阅读理解多项选择题主要有以下几种题型:主旨大意题、细节理解题、词义猜测题、、观点态度题、判断推理题等。
下面试就上述主要题型的答题技巧与策略谈谈自己的看法。
从高考命题的实际情况看,命题者常用下述方法提问:1.What is the purpose of the text?2.What does the author mainly tell US about in the passage?3.What can we infer from the passage?4.Wha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passage?5.It can be concluded from the text that ?6.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text?7.What is the general idea/main idea of the text?8. The passage mainly focuses on ?9. What is the main subject discussed in the text?10. I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passage that?11. I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at the author seems to?12. What is the best title of the text/for the article?13. The best title for this passage is?14. What can we infer from the last/the first two paragraphs?15. The meaning of the word/sentence in Paragraph X is related to?16. In Paragraph X, "X X X" can be replaced by?17. The underlined word "X "/sentence in Paragraph X probably mean.18. The text is mainly written to explain.19.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rue?20.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mentioned in the text?基于上述测试要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必须具备下列技能,才能获取和处理信息:1.略读;2.查读;3.预测下文;4.理解大意;5.分清文章中的事实和观点;6.猜测词义7.推理判断;8,了解重点细节;9理解文章结构; 10.理解图表信息;11.理解指代关系;12.理解逻辑关系;13.理解作者意图;14.评价阅读内容。
三、(第一节)解题思路分析(一)主旨大意题概括主旨大意的方法有:A:寻找主题句,有些段落大意在主题句上。
主题句有的在句首,有的在段中,有的在段尾。
B:寻找关键词,有些段落大意就散落在关键词上。
阅读理解的问题也以如下形式出现:1. What is the best title for/of the passage?2. Wha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passage?3. What does the author mainly tell us about in the text?4. What is mainly discussed in the article/passage/text?做答这类问题时,将阅读重点放在首尾部分,中间部分则可采用略读或扫读的方式,一则省时间,二则目标明确,正确率自然也相应提高了。
掌握了找主题句的方法,就可以依据主题句归纳主题。
但归纳主题容易出现以下三种错误,需要同学们注意。
1.以偏概全。
即只抓住了主题的一个侧面就误以为是主题。
2.过于笼统。
即归纳的主题太泛,与细节脱节或是没有对细节加以充分论证。
3.把观点强加给作者。
读者往往根据自己的常识对文章进行判断而忽视了作者的见解。
(二)细节理解题这类题型主要有三种形式:问句式,不完整的陈述句和排除法。
1.问句式A.其发问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How did something happen?Which of the following people should (not) do it?Which of the following did somebody have to deal with... ?Where should somebody do something?B.解题技巧在解这类题时,可采用“对号入座”的办法,即带着问题找句子,先看文章后面的问题(这常常被认为是非常有效的方法),注意记忆关键的词语,如。
人物、时间、事件等,确定每道题目的发问中心,也,就是说,某个问题是针对什么提问的。
这样我们就可以带着问题去阅读文章,做到有的放矢。
每个问题的发问中心反馈到原文中去。
当读到有关解答发问中心的信息时,可在有关信息下面画一直线以示突出。
带着发问中心及选择项目阅读原文。
2.不完整的陈述句式A.常见形式有:Something can be best classified as .A certain kind of person is someone who .People are looking for better ways to .According to the author, “it”was caused by.B.解题技巧:在做不完整的陈述式题目时候,仍可参考上面列举的解题步骤。
第一步,阅读题目,找出问题的发问中心。
第二步,带着这些问题来阅读文章。
第三步,根据前两步的分析和判断,选择出最符合题意的答案3.排除式A.常见形式有:Which of the following are NOT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listed in ...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included in the passage?B.解题技巧:(广告类)做这类题时,首先要仔细阅读题后的选项,牢记各个选项所阐述的不同内容,然后查读读原文。
凡是原文中的信息与选择项内容相同的,我们可以在这些信息下面划线,以作为排除的内容。
(三,)判断推理题此题型是阅读理解中较难的题型,多属于深层次理解题。
在试卷中数量不断增多。
它要求考生根据上下文的内在联系,充分挖掘文章的深层次内涵。
做这类题时要注意:①不要脱离原文只凭自己的想象胡乱推理或只凭常识推理;答案一定要在文章中找到依据或理由,分析材料所提供的全部事实。
②特别重视文章的主旨,所选答案的内容一定不能脱离主题大意。
1.解推断题应注意:(1)不能以自己的观点代替作者的观点;(2)推理的根据来自于上下文2.解推断题的方法:解推断题最主要的方法是根据词义关系推断具体细节。
(四)观点态度题常问作者对某事是什么态度:主观(subjective)还是客观(objecfive);肯定(positive)还是否定(negative);赞成(approval)还是反对(oppsition)等等。
解题的关键是要看作者在文中用了什么样的口气。
确定作者态度,可以有两种思路:1、问全文主体事物的(包括主题),可以根据阐述主题或有关主体事物的相关句中的形容词、副词或动词确定作者的态度;2、如果问的是对某一具体事物的态度,则可以定位到具体相关句,然后确定答案。
(五,)词义猜测题猜词技巧阅读理解的测试中经常有猜测词、短语、习语意义的题目,这些词、短语、习语要么是生词,要么是熟词新义,单靠平时积累是不够的,还要掌握一定的做题技巧。
总结如下:(1)根据构词法(转化、合成、派生)进行判断(2)根据文中的定义、解释猜生词;利用事例或解释猜生词;利用重复解释的信息猜生词(3)根据上下文的指代关系进行选择:文章中的代词it,that,he,him或them可以指上文提到的人或物,其中it和that还可以指一件事。
(4)根据转折或对比关系进行判断:根据上下句的连接词,如but,however,otherwise等就可以看到前后句在意义上的差别,从而依据某一句的含义,来确定另一句的含义。
(5)根据因果关系进行判断:俗话说,“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
根据原因可以预测结果,根据结果也可以找出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