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 2.7《白居易诗四首》名师导航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高中语文 白居易 诗四首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 意气之骄,竟能满路;鞍马之光,竟可照 尘;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
• “骄”、“夸”写出宦官的骄横跋扈、耀 武扬威之态。
• 为什么“骄”?
• 佩朱紱,系紫绶,朝中大夫和将军,手握 政权和兵权。
• 从哪些词看出这是一大帮人,有什么妙处?
第八页,共19页。
• “满”、“照”、“皆”、“如云”等字 眼告知人们这是一大帮人,令人触目惊心, 暗示宴会场面之大,讽刺宦官专权的骄横 气焰,揭露了贞元、元和之际宦官、藩镇、 官员互相勾结的畸形的社会现实。
马油光鋥亮,竟可以照得见细小的灰尘。 • 诗人借问路人:“那些人是谁?”路人回答
说他们都是宦官,皇帝的内臣。 • 他们身居高位有的是佩着红色丝绳的大夫,
有的是系着紫色丝带的将军。 • 这些宦官耀武扬威地赶赴军中宴会,马跑
得飞快,尘土飞扬,去的宦官很多,场面 盛大。
第七页,共19页。
• 以上是全文的第一层,写宦官赴宴时的骄 横跋扈之状。
• 这种由第三人称到第一人称的转换,实际 上是作者真实感情的流露,忘记自己朝中 大夫的身份,自觉站到杜陵叟一边,对那 些只管个人升官而不顾百姓死活的贪官污 吏的严厉痛斥;用豺狼作比,揭露了封建 社会人吃人的凶残野蛮的社会本质。
第十六页,共19页。
• 前半部分作者内心沉痛,而后半部分写到 皇帝的恩诏,本来可以为杜陵叟松一口气, 结果又一转“十家租税九家毕”。这说明 什么?
第十页,共19页。
• 前6句为第二层,写军中宴会的豪华场面。
• 思考宴会之“奢”体现在哪里?
• 1)菜单奢侈:九酝、八珍、洞庭橘、天池鳞,均为 天下美味。
• 2)“溢”、“罗”、“擘”、“脍”等词更体现 菜之丰富,极度奢靡。
2019-2020年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学案:第二单元 第7课 白居易诗四首(含答案)
历时八年的“安史之乱”重创了大唐王朝的国运,却没有阻止唐诗继续前进的步伐,中晚唐诗歌以百态横生的面貌续写着唐诗的风采——韩愈、孟郊的险怪,元稹、白居易的平易,李贺的瑰奇,柳宗元的简峭,杜牧的清丽和李商隐的幽美,组合成另一番风流韵致。
只是时世变乱带来的政局动荡与伤痛萧索,扫荡着诗人们曾经的意气风发,也不断摧残着他们奋发有为的心志,使得这一百五十年中的诗人,再也无法唱出盛唐诗歌的大气浑厚。
无奈的现实使诗人们更多地转向自我,开始更加深入细致地关注起自己的内心。
1.了解白居易、杜牧、李商隐的生平和创作成就,以及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2.把握白居易、杜牧、李商隐诗歌的思想内容,体会其情感,品味其语言。
3.学会鉴赏酬赠诗、咏物诗、咏史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
1.把握形象。
古代诗歌贵在含蓄,所以要准确把握诗歌的形象只有透过文字的表象,进入作品的情境中,看它塑造的是什么形象,形象把握住了,感情色彩也就基本把握住了。
2.体味意境。
诗歌的主题通常是借助意境来表达的。
意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描绘的生活图景融合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体味意境的方法是,抓住诗歌的画面和气氛,去理解、感受“此时”“此景”中“此人”的“此情”是什么。
3.推敲手法。
诗歌以抒情居多。
诗人抒情大致有两种方法:一种为直抒胸臆,在作品中直接显现个人的心绪;另一种为含蓄蕴藉,诗人往往略去政治背景,以渲染景物、烘托气氛的方法,或用借助比兴、化用典故等手段,委婉地表情达意。
2019-2020年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学案:第二单元第7课白居易诗四首(含答案)对应学生用书P24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
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原籍太原(今属山西),祖上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生于新郑(今属河南)。
贞元十六年(800)登进士第,历任左拾遗、翰林学士。
元和十年(815)因上书请急捕刺杀宰相武元衡的凶手,被贬为江州司马。
后历任忠州、杭州、苏州刺史,官终刑部尚书。
2.7+白居易诗四首+课件(粤教版选修之《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与君一醉一陶然 。 ⑨更待菊黄家酿熟,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犹抱琵琶半遮面 ⑩千呼万唤始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白居易《琵琶行》)
五、文学常识 1.走近作者 乐天 ,晚年号 白居易(772—846),字_________ 香山居士 。祖籍太原 ( 今属山西 ) ,后迁居下 _____________
脍脍炙人口 刽刽子手 醅醅酒 焙烘焙
罍樽罍 儡傀儡
擘果擘 譬譬如
三、词语释义 神态 ①意气 骄满路: ____________ .. 盛酒的器具 ②樽罍 溢九酝: ________________ .. 摆 ③水陆罗 八珍: ________ . 自如、安然自得的样子 ④食饱心自若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神气十足 ⑤酒酣气益振 : ________________ . 扬花 ⑥麦苗不秀 多黄死: _____________ . 奏明(皇帝) ⑦长吏明知不申破 : _______________ ..
他们结成一团,操纵朝政,甚至敢于废立皇帝;另 一方面,天下民不聊生,苦难深重,元和三、四年, 江南大旱,竟至民间有人相食的惨状。诗人将两方 面结合起来写,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表现
出对宦官骄横跋扈的痛恨和对百姓苦难的同情。
《花非花》 白居易的诗原本以通俗著称,这首诗却相当朦胧, 作于何时、为何而作,均无从定论,它被白居易自 编于集中“感伤”部分。
顾况是名冠天下的学者,他见到一个乳臭未干的后 生前来拜访,未免有轻视之心。当他看到白居易文 稿上的名字时,对着眼前的少年,看了好一会儿,
才开口说道:“京城长安米贵,居之不易啊!”
但顾况毕竟是个学者,他还是认真阅读了白居易的 文稿。当顾况看到开篇第一首诗歌《赋得古原草送 别》时,不由肃然,他信口读出声来:“离离原上 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020版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 白居易诗四首学案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白居易诗四首中唐诗歌流派很多,创作数量最多,由于战乱,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社会陷入无法摆脱的危机,冷酷的现实使诗人们倾向于冷静的观察和思考,诗歌创作转向现实主义的道路,诗歌多反映民生疾苦。
晚唐政治形势更加恶化,人民生活更加贫困,现实主义诗歌在晚唐继续得以发展。
对于中晚唐诗歌的鉴赏,设题时诗歌的风格和思想内容是重点。
本单元的作品都选自“中唐”和“晚唐”。
安史之乱后,社会矛盾复杂尖锐,诗歌创作中的现实主义潮流形成了波澜壮阔的局面。
中唐时期,白居易、元稹、张籍等更继承杜甫的传统,进一步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掀起了新乐府运动。
他们的新乐府诗揭露了统治阶级的骄奢淫逸,残酷剥削,对人民的深重疾苦表示同情,对国势的削弱也深感不安。
他们的诗在当时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除了现实主义诗歌流派外,中唐时期诗歌的风格流派比盛唐更多了。
大历年间的山水诗和边塞诗,都是盛唐诗风的余响;韩愈、孟郊以横放杰出的诗笔,开创了奇险生新的新风格;而李贺则以秾丽的色彩,出人意料的想象,写出了精神上的种种苦闷和追求;刘禹锡、柳宗元借山水以抒幽愤,有独到的成就。
晚唐诗歌随国势的衰危动乱,风格面貌有很大变化。
现实主义诗歌在晚唐继续得到发展,皮日休、杜荀鹤等人继承新乐府传统,反映民生疾苦,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缺乏艺术创造性,影响不大。
在诗坛上占据显要地位的是李商隐和杜牧,人称“小李杜”,他们具有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慨于盛世之不再,诗中充满了迟暮黄昏的梦幻情调。
李商隐写诗善于用典;杜牧的诗出语警拔、含意深远,常带有史论色彩,这些对后世诗歌的发展都有较大影响。
第7课白居易诗四首学习目标 1.了解白居易的生平及其思想。
2.了解白居易的诗歌主张及思想内容,了解新乐府运动。
3.体会白居易诗歌高超的艺术性。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
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白居易时难年饥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高中语文2020年编全一册课件粤教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高中语文:白居易诗四首
2.《问刘十九》一诗通过邀请朋友饮酒表现了一种什 么情感? 【明确】表现了诗人与朋友共饮的安适快乐以及对朋 友的一片真情。
微课二:赏析诗歌的炼字艺术 3.分析“昨日里胥方到门”中的“方”字和“虚受吾 君蠲免恩”中的“虚”字所包含的情感。
【明确】“方”是“才”,意思是里胥到门已晚; “虚”是“空”,意思是皇帝的蠲免恩没有产生实际 的效用。这两个字揭示了“帝心恻隐”的真实面目, “德音”是假,用考课的办法鼓励各级官吏搜刮更多 的民脂民膏是真,这是历代统治者惯演的双簧戏。
2.《轻肥》中“走马去如云”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何 效果? 【明确】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走马” “如云”而去,突出了赴宴的人之多,照应了前文的 “朱绂皆大夫,紫绶或将军”,表明了这种腐败现象 的普遍性和严重性。
3.简析《花非花》的艺术特点。 【明确】①诗由一连串比喻构成,它们环环相扣,如 行云流水,自然成文。反复以鲜明的形象来突出一个 未曾说明的喻义,表达更加迷离。②用三字句与七字 句轮换的形式,兼有节律与错综之美。
三、把握大意 下列对本课所选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 项是 ( ) A.《轻肥》题意为“乘肥马,衣轻裘”,骑肥壮的马, 穿轻暖的皮衣,用借代手法,写朝廷权贵的豪华生活。 B.《花非花》给人一种难以说清、捉摸不定之感,虽 系否定,却有着一个肯定的比喻:如花似雾。
C.《杜陵叟》中造成杜陵叟生活困苦的主要是天灾: 三月大旱,麦苗枯死;九月降霜,禾穗未熟。 D.《问刘十九》描写了一个冬日的傍晚,诗人邀友人 饮酒,共叙衷肠的情景。全诗简练含蓄,轻松洒脱。
二、背景回放 1.《轻肥》的写作背景 从唐宪宗元和三年(808)的冬天到元和四年的春 天,江南广大地区和长安周边地区,遭受了严重的旱 灾,广大百姓衣食无着,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人食 人”的惨剧。当时白居易刚刚担任左拾遗一职,看到 旱情严重、民生疾苦,而朝廷的权贵、宦官们却及时
粤教版语文高二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第2单元7白居易诗四首
8.绿蚁新醅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饮一杯无? 解析:不要把“鳞”写为“粼”,不要把“典”写为 “点”,不要把“毕”写为“必”等。 答案:1.脍切天池鳞 2.衢州人食人 3.来如春梦几多时 4.急敛暴征求考课 5.典桑卖地纳官租 6.何必钩爪锯牙 食人肉 7.十家租税九家毕 8.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
三、阅读《杜陵叟》一诗,思考并回答问题。 6.本诗描绘了几幅怎样的画面?请结合诗句进行分 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画面一:千里灾情。开头七句“杜陵叟,杜陵居, 岁种薄田一顷余。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九月 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干”,写出灾情之严重。从三月 写到九月,可见全年适合长庄稼的时候全都是恶劣的天气, 麦苗和禾穗不是黄死就是青干。
5.自如、安然自得的样子 6.好像 指时间短促 7.扬花 8.奏明(皇帝) 9.皇帝的诏书 张贴 10.免除 11.没过 滤的酒 12.名词作动词,下雪
六、名句积累
1.果擘洞庭橘,________________。 2.是岁江南旱,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去似朝云无觅处。 4.长吏明知不申破,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明年衣食将何如? 6.虐人害物即豺狼,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虚受吾君蠲免恩。
3.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 可求,从吾所好。”
——选自《论语·述而》 【古文今译】 孔子说:“如果富贵合于道义就可以去 追求,即使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如 果富贵不合于道义就不去追求,就还是按我的爱好去干 事。”
高中语文 诗歌鉴赏《白居易诗四首》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曲散读》
可编辑ppt
13
这首诗写法上有何特色?
1、通篇用博喻的手法。反复以鲜明的形象 突出一个未曾说明的喻意。
2、只见喻体,不知本体,象一个耐人寻思 的谜。
3、 “诗似小词”。采用三字句与七字句 轮换的形式,有节律整饬与错综之美,如 同小令,后人采用此诗句法为词调,以 “花非花”作调名。
可编辑ppt
14
可编辑ppt
二诗均为悼亡作品,末句的比喻,如“易消歇”的“塞北 花”和“易散”的“彩云”,与《花非花》诗末的比喻如出一 辙,音情逼真,都表现出一种对已经消逝了的美好事物的追念 与惋惜之情。《花非花》紧编在《简简吟》后。
可编辑ppt
11
也有人认为这首诗是感伤身世之 作,白居易晚年家庭迭遭变故,对其 打击颇大,再加上其病眼几至失明, 故此诗写其难言的伤痛。
10
这首诗,有人以为是悼亡之作。 白居易自己将此诗编人“感伤”部分。这部分中有两首诗与 此诗情调极为接近。一首是《真娘墓》:“霜摧桃李风折莲, 真娘死时犹少年。脂肤荑手不坚固,世间尤物难留连。难留连, 易消歇,塞北花,江南雪。”另一首是《简简吟》,写道: “二月繁霜杀桃李,明年欲嫁今年死”,“大都好物不坚牢, 彩云易散琉璃碎”。
15
1、从内容看,这应该属于白居易哪一类
诗?
讽喻诗
2、它体现了讽喻诗的哪些特点?
A 写实性
作于唐宪宗元和三年前后,当时江南和 长安周围遭受严重旱灾,诗人时任左拾遗, 上疏奏陈民间疾苦,请求“减免租税”, “以实惠及人”。
可编辑ppt
16
B 形象的典型性。
为自己升官而不顾百姓死活的“长吏”。
“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典桑卖地纳官租, 明年衣食将何如?”写官吏们在天灾面前无视百姓的困难处 境。为了“考课”,不仅不奏报朝廷,反而变本加厉地加 紧搜刮。
语文:2.7《白居易诗四首》课件(1)(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此诗为诗人《秦中吟》十首组诗之七, 约作于元和三、四年(808、809)。唐 代中叶以后宦官专权越来越严重,而且 过着骄奢淫逸、豪华糜烂的生活。他们 结成一团,操纵朝政,甚至敢于废立皇 帝;另一方面,天下民不聊生,苦难深 重,元和三、四年,江南大旱,竟至民 间有人人相食的惨状。诗人将两方面结 合起来写,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 表现出对宦官骄横跋扈的痛恨和对百姓 苦难的同情。
硝化细菌 硝化细菌
来壹各数字对调/而是在十三小格数字升序の基础上/他直接来咯壹各降序:/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壹段香//那两位爷壹问壹答地完成咯两两对诗/现在轮到水清需要新开壹题咯/于 是她别待王爷/威逼//也遵循十三小格の样子/比照王爷开题の思路/小范围地重开壹题:/长竹犹带三分翠,老杏已开七成花//此时轮到十三小格答题/可是水清那各题出得实在是恼人/ 由于她用/三、七/开题/要么他需要用/七、三/那种数字对调の方式来答/要么他需要用/四、八/那样の升序来答/或者也可以用/三、壹/那种降序来答/可是//七、三/の诗句他壹时半 会儿没什么想出来/而/三、壹/の诗句又刚刚被王爷说过咯/慌忙之间他只得勉强对咯壹句诗:/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别行/别行/三和七两各数字可别相连/三和二却是连在壹起の 数字/再说咯/刚刚出の题是七言/您竟然用五言作答/还别如‘两各黄鹂鸣翠柳/壹行白鹭上青天’呢/罚酒/必须罚酒//王爷第壹各跳出来别答应/十三小格那句诗对得实在是别怎么样/ 凭心而论/十三小格对上来の那句诗/属于/擦边球//气氛融洽呢/就可是算是勉强过关/剑拔驽张呢/也可以严格要求/关键是王爷刚刚被罚咯那么多杯酒/他当然是别能放过任何壹各机会 /虽然那回是十三小格被罚酒/别是水清挨罚/但总归让他抓住咯壹各对手の小把柄/十三小格刚才答の那句诗确实是有些心急/别尽完美/但是现在被王爷那么壹挑理/他又抹别开面子/于 是追问水清:/若小四嫂那各出题人能够答得比愚弟更好/愚弟甘愿受罚//水清壹看战火烧到咯自己那里/真是佩服那哥儿俩/都是那么大の人咯/还是爷们呢/怎么打起嘴仗来壹各比壹各 斤斤计较/壹各比壹各心别顺气别平?为咯让十三小格输得心服口服/于是水清慢条斯理地开口答道:/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第壹卷//第1071章/大悟十三小格壹听水清对 上来の那句诗/果然比他自己の那各要好许多/虽然输给咯女流之辈/很是没什么面子/但是他本来就是壹各极为豪爽之人/于是赶快壹抱拳说道:/佩服/佩服/老十三认输//见十三小格心 服口服地认输咯/水清也没什么勇追穷寇/赶快表咯壹各姿态:/承让、承让//眼见那叔嫂两人/壹各口说/佩服//壹各连连/承让//王爷本来就心气别顺/再壹看那十三小格光耍嘴皮子/却 是壹点儿实际行动都没什么/酒杯里早就斟满咯酒/根本别见他有端起来の壹丁点儿意思表示/王爷以为他想赖账/于是急急地催道:/您怎么着?别服气?您那是嫌四哥挑理咯/还是嫌您 小四嫂对诗别规矩?//没什么/愚弟没什么别服气/况且您说得对/您就挑理也是应该の/而且小四嫂の那句诗也是壹各绝对/愚弟甘愿受罚///那您怎么别赶快把罚酒喝咯?//啊?小四嫂 别是说过咯吗?对诗の人别喝罚酒/喝罚酒の人别对诗吗?/韵音光顾着看热闹咯/早忘记咯自己の职责是喝罚酒の/听十三小格那么壹说/那才想起来自己份内の职责/当即羞愧得满脸通 红/于是壹句话也别敢多说/赶快端起酒杯/痛痛快快地壹饮而尽/由于今天の罚酒规则与以前别壹样/斗诗の别喝罚酒/喝罚酒の别斗诗/直到那各时候王爷才算是咂摸出滋味儿来/原来/ 老十三输咯别打紧/因为喝罚酒の人竟然是自己の小老婆/别是他の十三弟/那他还急赤白脸地催他喝罚酒干啥啊?眼看着韵音喝下满满壹杯罚酒/他壹边万分恼悔刚才干嘛还要那么起劲 地吵着要十三小格喝罚酒/另壹边更是万分痛恨起水清来/都是她提の那各破规则/让他从头到尾没占到壹丁点儿の便宜/经过那壹晚上の较量/王爷总算是终于明白/他の主攻方向必须是 水清/在赛诗上/可以由他集中精力好好地整治她壹番/将她杀得壹败涂地;而在罚酒上/由她の同伴萨苏/可是十三小格の媳妇/那才是壹举两得の好买卖/王爷想明白咯/那边十三小格也 明白咯/他の主攻方向必须是王爷/否则水清输咯の话/挨罚の可是他自己の福晋/实际上/只有水清/才是那各新规则の受害者/因为那两位爷/她哪壹各也招惹别起/而坐在罚酒席上の又 是王府里の两位姐姐――韵音和淑清/她更是别敢让她们喝罚酒/毕竟韵音老实善良/对她极好/水清可是舍别得耿姐姐被罚/而淑清泼辣跋扈/水清别招惹她の时候还频遭挑衅呢/那若是 因为喝罚酒の事情而结下梁子/可就更是得别偿失咯/由于那四各人哪壹各水清都得罪别起/所以她根本就没什么主攻方向/只能是被动挨打/虽然她那边是萨苏坐在罚酒席上/可是她哪里 舍得跟她关系那么好の十三弟妹频频喝罚酒呢?第壹卷//第1072章/收场排字琦虽然在壹旁看热闹看得格外の起劲/但是韵音の那壹次被罚酒/令她也终于看出门道来咯/王爷已经喝咯五 杯罚酒/韵音也喝咯壹杯/明摆着王府那边吃咯大亏/再往后の形势肯定也好别到哪儿去/而十三小格原本就是壹各聪明过头之人/又有水清那各胳膊肘往外拐の小四嫂护着萨苏/鼎力相助 /今天那各赛诗斗酒/王府那边是零比六/败局已定/绝对是扭转别过来咯/于是赶快说道:/好咯/好咯/今天那酒喝得很尽兴/那诗赛得也好/连我那各别懂诗书之人都觉得实在是有意思呢 /别过/现在呢/我也别是啥啊四嫂/而是作为令官斗胆发各话/那羊羔酒呢/都也已经见底咯/可十三叔却是没喝着好些呢/壹定是要怪我那各四嫂待客别周//十三小格是何等精明之人/早 就听出来咯排字琦の弦外之音/于是赶快主动表态:/既然四哥和小四嫂都出过题目/本着善始善终/那壹轮就由愚弟来出各题/那各/那各/题目就是:昨夜星辰昨夜风//水清壹听格外诧 异/那都到咯最后壹轮/怎么十三叔の题目会那么简单?壹愣神の功夫她突然又有点儿明白咯/原来他那是在给他四哥四嫂送顺水人情呢/于是别动声色地转头望向王爷/王爷当然晓得水 清为啥啊看他/因为她别晓得该由谁来接十三小格の那道题/毕竟和水清比起来/当然他是尊长/那道题理应由他首先来对答/王爷对十三小格の学识水准更是咯如指掌/所以当他听到那各 题目/当然晓得他の十三弟在搞啥啊名堂/但是鉴于他已经喝咯五杯罚酒の情况下/又生着水清の闷气/于是顺坡而下答道:/今朝有酒今朝醉//水清早就晓得王爷会说那各/而她の答案更 是三各人都会回答の壹句诗:/明日愁来明日愁//那壹轮是皆大欢喜の结局/用别着任何壹各人罚酒/十三小格要の就是那各结果/于是待水清话音壹落/他赶快开口说道:/唉呀呀/四哥 和小四嫂都是学问高深之人呢/愚弟才疏学浅/实在是难别倒您们/既然那壹轮没什么人被罚酒/就只能怪愚弟の那题目出得太简单/太别好咯/那/那就只有愚弟自罚壹杯/算是赔罪咯//说 完别待众人答话/他径自抄起咯酒壶/壹仰脖/将里面剩下の那些酒咕咚咕咚/全都壹饮而尽/喝完还冲大伙歉意地笑咯笑:/愚弟实在是馋那酒呢/好喝/好喝/四哥四嫂别要怪罪就好//至 此/酒也喝光咯/诗也对完咯/梁子也结下咯/好戏也该散场咯/十三小格原本就是豪饮之人/今日既没什么被罚酒/又看咯壹晚上の热闹/自然是心情大好/情绪高涨/若是在平时/羊羔酒喝 完咯有啥啊关系/换咯酒继续再喝就是/但是现在眼看着王爷脸色别好/十三小格当然是别敢再多说啥啊/赶快知趣地起身告辞/赶快将那良辰美景、月夜良宵留给他の四哥和其中某壹位 四嫂/第壹卷//第1073章/求学王爷之所以脸色别好/壹方面当然是因为被水清气得憋闷别已/另外壹各原因则是因为他实在是喝得有些多咯/没什么行酒令之前他与十三小格两人就喝咯 很多/后来又壹各人独揽咯五杯罚酒/而且喝の还全都是闷酒/更重要の是那羊羔酒虽然味香甘醇/但却是后劲十足/现在正是酒劲上来の时候/他の头愈发地沉咯起来/十三小格夫妇告辞/ 原本他那各当四哥の从来都是壹直要送到王府大门口/现在王爷却是心有余而力别足/头昏脑涨、身沉发虚/王爷身子发沉送别咯十三小格夫妇/排字琦那各女主人只好全力以赴
2019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7 白居易诗四首检测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第二单元唐诗之旅(下)7 白居易诗四首白居易出生时,李白已逝世10年,杜甫也已去世2年。
时代需要大诗人,白居易适逢其时。
他因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又绝顶聪明,五六岁便学写诗,9岁便能够辨别声韵,加之家庭和社会给予他很大的刺激和督促,他青少年时代读书特别刻苦。
后来忆及当时的读书情况,他说:“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舌生疮,手肘成胝。
”少年时代又曾经过颠沛流离的避难生活,对社会各方面都有所了解。
这些原因,造就了白居易这位杰出的诗人。
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你凭栏时看到的是什么?是对日出江花红胜火的美景的陶醉,还是觉得那升起的旭日和自己有点相似?那时的你就是美的代名词,喜欢你站在船头,意气风发的自信撒向江面,那“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惊喜,让人沉醉。
那“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的深情感叹和对人生的黯然神伤令人心恸。
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离离原上草在天际的原野,大火无法烧尽的枯草的生命,却因为春风吹来,那绿【课内挖掘】长安居不易白居易出生在一个小官僚家庭,祖父白锽以文章传名于世。
他五六岁时便学作诗,十几岁时在家乡已很有名气。
十六岁时,白居易到京城参加科举考试。
当时,顾况是长安的一位名士,许多人都到他那里求教。
白居易虽然诗才过人,但由于没有诗作传播在外,父亲又只是一个州县小吏,所以在长安只算一个无名小卒。
白居易也早已听说顾况的大名,于是便拿着自己的诗集,去拜谒顾况。
顾况的门人把白居易领入府中,白居易呈上自己的诗作。
顾况一见他是个乳臭未干的年轻人,心里就已经不以为然了。
接过诗集一看署名“白居易”,便取笑说:“长安的什么东西都贵,想居住在长安可是不容易哟!”白居易听出话中的讥笑之意,但一言不发。
顾况掀开诗集,映入眼帘的首先是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刚读完前四句,顾况就不由得高声赞叹说:“好诗!”又想起刚才自己挖苦的话,于是又赞许地对白居易说:“能写出这样的句子,不要说是长安,就是整个天下,你也可以‘居易’了!”从此,白居易便名噪京师。
高2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习题:第2单元7白居易诗四首 Word版含解析
7白居易诗四首白居易出生时,李白已逝世10年,杜甫也已去世2年。
时代需要大诗人,白居易适逢其时。
他因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又绝顶聪明,五六岁便学写诗,9岁便能够辨别声韵,加之家庭和社会给予他很大的刺激和督促,他青少年时代读书特别刻苦。
后来忆及当时的读书情况,他说:“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舌生疮,手肘成胝。
”少年时代又曾经过颠沛流离的避难生活,对社会各方面都有所了解。
这些原因,造就了白居易这位杰出的诗人。
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你凭栏时看到的是什么?是对日出江花红胜火的美景的陶醉,还是觉得那升起的旭日和自己有点相似?那时的你就是美的代名词,喜欢你站在船头,意气风发的自信撒向江面,【课内挖掘】长安居不易白居易出生在一个小官僚家庭,祖父白锽以文章传名于世。
他五六岁时便学作诗,十几岁时在家乡已很有名气。
十六岁时,白居易到京城参加科举考试。
当时,顾况是长安的一位名士,许多人都到他那里求教。
白居易虽然诗才过人,但由于没有诗作传播在外,父亲又只是一个州县小吏,所以在长安只算一个无名小卒。
白居易也早已听说顾况的大名,于是使拿着自己的诗集,去拜谒顾况。
顾况的门人把白居易领入府中,他呈上自己的诗作。
顾况一见白居易是个乳臭未干的年轻人,心里就已经不以为然了。
接过诗集一看署名“白居易”,便取笑说:“长安的什么东西都贵,想居住在长安可是不容易哟!”白居易听出话中的讥笑之意,但一言不发。
顾况掀开诗集,映入眼帘的首先是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刚读完前四句,顾况就不由得高声赞叹说:“好诗!”又想起刚才自己挖苦的话,于是又赞许地对白居易说:“能写出这样的句子,不要说是长安,就是整个天下,你也可以‘居易’了!”从此,白居易便名噪京师。
【课外运用】春来草自青(节选)任何生命体克服困难的努力总是令人肃然起敬的,在看到每一个生命体摆脱了困境,迎来自己的春天的时候,许多人的敬佩和欣慰会不自觉地流露出来。
高二语文:2.7 《白居易诗四首》 学案(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2。
7 《白居易诗四首》学案(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一、作者介绍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原籍太原(今属山西),祖上迁居下邦(今陕西渭南东北),生于新郑(今属河南)。
贞元十六年(800)登进士第,历任左拾遗、翰林学士。
元和十年(815)因上书请急捕刺杀宰相武元衡的凶手,被贬为江州司马.后历任忠州、杭州、苏州刺史,官终刑部尚书。
晚年闲居洛阳,皈依佛教,自号“香山居士”,世称白香山。
白居易是中唐新乐府诗歌创作的主要倡导者。
受历代乐府诗特别是杜甫乐府“即事名篇"影响,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创新乐府,指斥时弊,反映民瘼,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与元稹交厚,世称“元白”。
晚年居洛阳与刘禹锡唱和颇多,世称“刘白”。
一生有诗近3000首,自分为讽喻、闲适、感伤、杂律四类,其中讽喻诗以《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感伤诗以《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
白居易诗善于叙述,语言明白晓畅,通俗易懂,开中晚唐浅俗诗风,影响深远。
二、课文简析(一)轻肥1.写作背景简介此诗为诗人《秦中吟》十首组诗之七,约作于元和三、四年(808、809).《秦中吟》自序云“贞元、元和之际,予在长安,闻见之问,有足悲者。
因直歌其事,命为《秦妇吟》。
”唐代中叶以后宦官专权越来越严重,而且过着骄奢淫逸、豪华糜烂的生活。
他们结成一团,操纵朝政,甚至敢于废立皇帝;另一方面,天下民不聊生,苦难深重,元和三、四年,江南大旱,竟至民间有人人相食的惨状。
诗人将两方面结合起来写,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表现出对宦官骄横跋扈的痛恨和对百姓苦难的同情.轻肥,用《论语·雍也》句:“乘肥马,衣轻裘”之意,喻指宦官的奢侈生活.2.基本解读此诗写宦官的骄横之态并与江南天灾作比,表达诗人对官场奢侈生活的批判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主旨)开头八句“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
借问何为者?人称是内臣.朱绂皆大夫,紫绶或将军。
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课件第二单元第7课白居易诗四首
那是一个战乱而又诗情勃勃的时代。安史之乱后的晚唐时期, 统治集团腐败黑暗,割据势力相互争战,曾经一度强大的辉煌岁月 如同东流之水一去而不返。面对生灵涂炭的惨烈现状,诗人纵目山 河,忧心如焚,屡屡上书直言相谏,无奈奸权当道,诤言失听,诗 人竟至被宦官排挤,含愤谪居江州,并在庐山香炉峰构筑草堂,意 欲在此终养天年。今天的花径,便是诗人当年吟咏桃花的地方。
《花非花》 这首诗诗意朦胧,究竟作于何时、为谁而作均 无定论。但从诗的内容与风格看,当属白居易后期的作品,旨在 表现对某种存在过而又消逝了的美好的人或物的追念、惋惜之 情。
《杜陵叟》 杜陵,在今陕西西安东南十公里少陵原上,秦 朝为杜县之地,汉代宣帝葬于此处,故称杜陵。本诗属于《新乐 府五十首》,自序说是“伤农夫之困”,作于唐宪宗元和三年前 后,当时江南和长安周围遭受严重旱灾,诗人时任左拾遗,上疏 奏陈民间疾苦,请求“减免租税”,“以实惠及人”。皇帝批 准,并下了“罪己诏”(实际上不过是笼络人心的把戏而已)。
白居易是中唐新乐府诗歌创作的主要倡导者。主张“文章 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创新乐府。与 元稹交厚,世称“元白”。一生有诗近3 000首,自分为讽喻、 闲适、感伤、杂律四类,其中讽喻诗以《新乐府》《秦中吟》 为代表,感伤诗以《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
《轻肥》 这首诗是诗人《秦中吟》十首组诗之七,约作 于元和三、四年(808、809)。《秦中吟》自序云:“贞元、元和 之际,予在长安,闻见之间,有足悲者。因直歌其事,命为 《秦中吟》。”唐代中叶以后,宦官专权越来越严重,而且过 着骄奢淫逸、豪华糜烂的生活。他们结成一团,操纵朝政,甚 至敢于废立皇帝;另一方面,天下民不聊生,苦难深重,元和 三、四年,江南大旱,竟至民间有人人相食的惨状。诗人将两 方面结合起来写,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表现出对宦官 骄横跋扈的痛恨和对百姓苦难的同情。
2019-2020学年粤教版语文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课件:7白居易诗四首
写出了自己的凄苦处境;《近试上张籍水部》写了
晨起时一对新婚夫妇的对话,是一幅洞房初晓的闺
意图,借此表达对张籍提拔或奖掖自己的希望;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写贬官异地的思
乡之情。
《咏物诗四首》:《子规》借咏子规,抒发诗人
对历代遭受苦难、蒙受冤屈而死之人的深深同情和对
黑暗社会的不满;《葡萄》通过描绘葡萄生长之态,
背景解读
• 1.《轻肥》
• 从唐宪宗元和三年(808)的冬天到元和四年的 春天,江南广大地区和长安周边地区,遭受 了严重的旱灾,广大百姓衣食无着,有的地 方甚至出现了“人食人”的惨剧。当时白居 易刚刚担任左拾遗一职,看到旱情严重、民 生疾苦,而朝廷的权贵、宦官们却只顾行乐, 过着“乘肥马,衣轻裘”的奢侈生活。白居 易在悲愤之余,忍不住提笔写下了《轻肥》。
• 提示:“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 人肉!”这是白居易站在“杜陵叟”们的立 场上,对那些只管自己升官而不顾百姓死活 的贪官污吏进行的面对面的严厉痛斥。诗歌 运用比喻、反问的手法,极具讽刺意味,把 统治阶级比喻成了“钩爪锯牙食人肉”的 “豺狼”,语气极为强烈,激愤之情跃然纸 上。白居易作为一个衣食无忧的政府官吏, 能够对“农夫之困”如此感同身受,能够如 此直接激烈地为人民鸣不平,这是难能可贵 的。
• 2.《问刘十九》是描写邀请友人喝酒的小诗。 虽然简短,而景与情相得益彰。请说说诗中 的景和情是如何完美结合的。
• 提示:本诗虽然短小,却有浓浓的情谊,寓 情于景,景与情相得益彰。“绿蚁新醅酒, 红泥小火炉”描写了富有生活情趣的新酒红 火的画面:小巧朴素的泥炉、红红的火苗、 浮动着的泡沫、芳香的绿酒,一切显得那么 醉人,再加上特殊的天气——晚来天欲雪,与
• 2.《花非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2.7《白居易诗四首》名师导航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内容感知《轻肥》是白居易新乐府诗中反映社会现实弊端的名篇。
诗中写宦官的骄横之态并与江南天灾作比,表达诗人对官场奢侈生活的批判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诗题“轻肥”,取自《论语·雍也》中的“乘肥马,衣轻裘”,用以概括豪奢生活。
学习本诗要把握诗歌的批判性和讽刺性,把握诗歌对比手法及运用这种手法的深刻含意。
《花非花》诗意朦胧,带有一种淡淡的感伤之情。
诗取前三字为题,近乎“无题”诗。
学习本文要掌握博喻手法的运用,理解感伤类诗歌的写法特点,了解作者在诗歌中表现出一种对已经消逝了的美好事物的追念与惋惜之情。
《杜陵叟》与《轻肥》写的是同一旱灾。
这首诗写农夫之苦,并对统治者玩弄权术剥削人民表示强烈的愤慨之情。
对封建统治者用“双簧戏”方式剥削农民暴行的深刻揭露。
学习本文,主要赏析《杜陵叟》(讽喻诗)忧时悯乱、感伤身世、揭示统治阶级玩弄权术、剥削百姓实质的写法,了解诗歌的审美价值。
《问刘十九》这首小诗写一个冬日的傍晚邀人饮酒的情趣。
给人的是一种亲近的感觉,让人如同身临其境,与友人一同低吟浅酌,通俗的语言透出凝练的构思,浅白的景色描写,深藏着真挚的情谊。
学习这首诗,就是要把握白居易通俗小诗情景交融的写法。
走近作者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原籍太原(今属山西),祖上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生于新郑(今属河南)。
贞元十六年(800)登进士第,历任左拾遗、翰林学士。
元和十年(815)因上书请急捕刺杀宰相武元衡的凶手,被贬为江州司马。
后历任忠州、杭州、苏州刺史,官终刑部尚书。
晚年闲居洛阳,皈依佛教,自号“香山居士”,世称白香山。
白居易是中唐新乐府诗歌创作的主要倡导者。
受历代乐府诗特别是杜甫乐府“即事名篇”影响,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创新乐府,指斥时弊,反映民瘼,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
与元稹交厚,世称“元白”。
晚年居洛阳与刘禹锡唱和颇多,世称“刘白”。
一生有诗近3 000首,自分为讽喻、闲适、感伤、杂律四类,其中讽喻诗以《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感伤诗以《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
咬文嚼字1.字音朱绂.(fú)醅.酒(péi)樽罍.(léi)果擘.(bài)脍.切(kuài)敕.牒(chì)嬗.变(shàn)衢.州(qú)蠲.免(juān)京畿.(jī)2.多音字3.形近字句段剖析一、疑难妙句1.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
借问何为者?人称是内臣。
品评:开头四句,先写后点,突兀跌宕,绘声绘色。
意气之骄,竟可满路,鞍马之光,竟可照尘,这不能不使人惊异。
正因为惊异,才发出“何为者”(干什么的)的疑问,从而引出了“是内臣”的回答。
内臣者,宦官也。
宦官不过是皇帝的家奴,凭什么骄横神气以至于此?从而引出下面一句的解释,原来,宦官这种角色居然朱绂、紫绶,掌握了政权和军权,怎能不骄?怎能不奢?2.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品评:此两句以惨不忍睹的血淋淋的现实揭示广大人民的悲惨处境,勾勒出一幅畸形的现实社会,反映了中唐时期朝政腐败,宦官当道的现象。
讽刺的手法体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敏锐的洞察力,表现作者对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百姓的同情。
这与杜甫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异曲同工。
3.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
品评:此两句正面描写“长吏”的暴行,虽只用了两句,但由于先用灾情的严重作铺垫,后用“我”的控诉作补充,中间又揭露了封建社会最本质的东西,所以着墨不多而形象凸现,且有高度的典型性。
“明知”农民遭灾,却硬是“不申破”,甚至美化现实以博取皇帝的欢心,这个长吏不是很有典型性吗?“明知”夏秋两熟,颗粒未收,农民已在死亡线上挣扎,却硬是“急敛暴征求考课”,入木三分地揭露了最本质的东西!精妙之处就在于前后的呼应和补充。
4.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品评:邀对方傍晚过来饮酒。
一场暮雪眼看就要飘洒下来,室外寒气袭人,而时值黄昏,还有什么比朋友间饮酒叙情更能令人快慰的事呢?结句虽为问句,但给人盛情难却之感。
二、重点语段1.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杜陵叟》)剖析:白居易作为唐王朝的官员,敢于如此激烈地为人民鸣不平,使我们在为百姓的极度困苦而潸然泪下的同时,也为他的勇气而佩服。
他塑造的这个“我”的形象,以高度概括地反映了千百万农民的悲惨处境和反抗精神而闪耀着永不熄灭的艺术火花,至今仍有不可低估的认识意义和审美价值。
2.不知何人奏皇帝,帝心恻隐知人弊;白麻纸上书德音,京畿尽放今年税。
昨日里胥方到门,手持敕牒榜乡村。
十家租税九家毕,虚受吾君蠲免恩。
(《杜陵叟》)剖析:写皇帝得知灾情而下诏免税。
这表面上是歌颂了皇帝的仁德,实际上语含讽刺,矛头直指最高统治者。
“帝心恻隐”的实质:写皇帝得知灾情而下诏免税。
而实际是封建统治者的虚伪行为,用考课的办法鼓励各级官吏搜刮更多的民脂民膏是其真正的目的,这也是朝廷与地方官吏演出的双簧戏。
结构简析《轻肥》结构分析:第一层(“意气骄满路”至“走马去如云”):写宦官们赴宴时骄横跋扈之状。
第二层(“樽罍溢九酝”至“酒酣气益振”):写军中宴会的豪华场面。
第三层(“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用重笔转折,直赋其事,以惨不忍睹的血淋淋的现实进行对比,揭示了当时广大人民的悲惨处境。
《花非花》结构分析:第一句(首二句):给人一种难以说清、捉摸不定之感,虽系否定,却有着一个肯定的比喻:如花似雾。
第二层(后两句):生发出两个新的比喻,表现春梦虽美却十分短暂;朝霞虽美却易幻灭。
《杜陵叟》结构分析:第一层(“杜陵叟,杜陵居”至“禾穗未熟皆青干”):写出灾情之严重。
第二层(“长吏明知不申破”至“明年衣食将何如”):写官吏们在此天灾面前的可恶表现和百姓们的困难处境。
第三层(“剥我身上帛”至“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写诗人难抑愤怒之情,改第三人称为第一人称,用“杜陵叟”的口气,痛斥了那些为自己升官而不顾百姓死活的“长吏”。
第四层(“不知何人奏皇帝”至“虚受吾君蠲免恩”):写皇帝得知灾情而下诏免税。
表面上是歌颂了皇帝的仁德,实际上语含讽刺,矛头直指最高统治者。
《问刘十九》结构分析:第一层(“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写酒香袭人。
第二层(“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邀对方傍晚过来饮酒。
主旨浅探《轻肥》:此诗写宦官的骄横之态并与江南天灾作比,表达诗人对官场奢侈生活的批判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花非花》:诗歌采用近似小令的写法,表现了一个朦胧的意境:春梦虽美却短暂,云霞虽美却易灭。
这给人一种人生苦短的感觉。
《杜陵叟》:这是诗人“伤农夫之困”的力作。
诗歌既描写农人在天灾面前的困苦,更表现出他们在酷吏的压榨下挣扎的情景,同时更表达了作者对酷吏压榨百姓的愤恨。
《问刘十九》:此诗就是通过“酒”来表现自己与友人的情谊的。
审美鉴赏赏析《轻肥》中的对比手法这首诗运用了对比的方法,把两种截然相反的社会现象并列在一起,诗人不作任何说明,不发一句议论,而让读者通过鲜明的对比,得出应有的结论。
前八句诗,通过宦官们“夸赴军中宴”的场面着重揭露其意气之骄,具有高度的典型概括意义。
紧接六句,通过内臣们军中宴的场面主要写他们的奢,但也写了骄。
写奢的文字,与“鞍马光照尘”一脉相承,而用笔各异。
写马,只写它油光水滑,其饲料之精,已意在言外。
写内臣,则只写食山珍、饱海味,其脑满肠肥,大腹便便,已不言而喻。
“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两句,又由奢写到骄。
“气益振”遥应首句。
赴宴之时,已然“意气骄满路”,如今食饱、酒酣,意气自然益发骄横,不可一世了!以上十四句,淋漓尽致地描绘出内臣行乐图,已具有暴露意义。
然而诗人的目光并未局限于此。
他又“悄焉动容,视通万里”,笔锋骤然一转,当这些“大夫”“将军”酒醉肴饱之时,江南正在发生“人食人”的惨象,从而把诗的思想意义提到新的高度。
同样遭遇旱灾,而一乐一悲,却判若天壤。
这种对比,比直接发议论更能使人接受诗人所要阐明的思想,因而更有说服力。
末二句直赋其事,奇峰突起,使全诗顿起波澜,使读者惊心动魄,更是十分精彩的一笔!2019-2020年高中语文 2.7《短歌行》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诵读解析】1、边诵读,边解析。
对……人……;譬……去……;慨……忧……;何……唯……。
青……悠……;但……沉……;悠……食……;我……鼓……。
明……何……;忧……不……;越……枉……;契……心……。
月……乌……;绕……何……;山……海……;周……天……。
2、按照上面的提示背诵、默写全诗。
【论人说艺】1、谈诗论人【对比阅读】生年不满百《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
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庸人忧——及时行乐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唏。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智者忧——及时努力步出厦门行·观沧海曹操建安十二年(207),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步出厦门行·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巨人忧——求贤创业。
“莫道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尽解诗”(唐·陈陶)。
刘邦,项羽,曹操,毛泽东,莫不如此。
什么人写什么诗,诗格即人格。
2、谈诗说艺政治诗:形象化,抒情化。
【对比阅读】①《颂神州五号》:围绕党中央,飞向红太阳。
紧跟胡锦涛,掀起建设新高潮。
★四句中有三句是政治口号。
②刘邦《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首句象征手法,二三句用赋,直说。
③曹操《短歌行》:五处比喻:“朝露”之比,“明月”之比,“乌鹊”之比,“山、海”之比(兼用典)。
★四处用典:语典:“子衿”之典;“鹿鸣”之典;《管子》之典。
事典:周公吐哺。
【自读教材】短歌行二首(其二)曹操建安十三年(208)征讨孙权的前夕。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幽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沈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附:《短歌行》鉴赏金舒年这首《短歌行》的主题非常明确,就是作者希望有大量人才来为自己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