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高压诊断指南与操作规范

合集下载

颅内压监测护理作业规范及程序

颅内压监测护理作业规范及程序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SICU護理作業規範及程序修訂者 張瓊尹 顱內壓監測ICP monitor 修訂日期:96.3.18顱內高壓正常顱內壓約10~15mmHg﹙10~18cmH2O﹚﹐隨不同姿勢而有所變化.而神經 外科病人則因腦腫脹常會有顱內壓升高的現象.由於局部的腫塊效應﹐例如:腫瘤 或血腫處﹐較高的壓力﹐相較下會產生一個壓力梯度﹙Pressure gradient﹚. 升高的顱內壓﹙IICP﹚會藉由腦血流的阻抗性增加﹐干擾或減少腦血灌流﹙Brain Perfusion﹚造成神經功能失調﹐而延著此壓力梯度﹐將可能造成腦組織疝脫 ﹙Herniation﹚﹐因此﹐顱內壓升高是神外病人常見之致死或致病因.顱內壓監視器使用目的z於顱部手術後ICP升高可能是手術併發症之警訊;例如:術後血腫或腦腫脹,可於續發性的腦部損傷發生前,得以偵測而進一步處理。

z作為參考之治療指標且有助於預後的評估ps.所謂"secondary injury"續發性腦損傷:即指因顱內壓增加,造成腦灌流減少而缺血,或者是腦疝脫z蜘蛛膜下腔出血的病人.顱內壓監測也有很大幫助,顱內壓升高能預測再出血的可能性,且能透過顱內壓監測以評估腦灌流壓.;在使用3H(hypertension, hypervolemia, hemodilution,)療法治療血管攣縮時,顱內壓測量亦有助於判斷所給液體容積與種類選擇是否適當.適應症z嚴重腦傷/可能導致腦疝脫GCS≤8分且有神經學症狀,顱內壓升高的患者 z神經重症病人使用高劑量鎮靜劑者(Dormicrum,Propoful,Barbiturates) z電腦斷層或經顱超音波顯示有第三腦室壓迫或中線偏移者z IICP併水腦症, 如:腦腫瘤壓迫腦室者-- EVD放置以監測壓力且引流腦脊髓液測量之方法與原理非侵入性顱內壓監視器少見,用於新生兒經囟門測量侵入性顱內壓監視器經顱骨穿孔Burr hole放置可放置以下各處:(如下圖)z Intraventricular:腦室內,通常為側腦室z Subdural:硬腦膜下z Subarachnoid:蜘蛛膜下腔z Intraparenchymal:腦實質內z Epidural:硬腦膜上壓力轉換器將接收到的壓力訊號轉換為電訊號由床旁生理監視器接收並於螢幕上顯示波形,(淡藍色及紅色的即ICP)依照使用轉換器的模式不同可分為兩大類:fluid-filled system & non-fluid-coupled systemfluid-filled system:成本較低,感染率高,如;EVD, Subdural drainage.一顱內導管接上 Extracranial transducer:即一般常見之A-L壓力轉換器(arterial pressure tube),與其相連的顱內導管.此部份均屬fluid-filled tube(內部充滿液體,利用液體來傳導壓力),此類設備均需判斷顱內導管或螺栓Bolt頂端的位置(一般為耳中線),以此高度歸零校正依其不同位置,各有其特性分述如下:z Intraventricular catheter:最常使用.經顱骨穿孔將導管插至側腦室,導管尖端近foramen of Monro處,此導管內是充滿液體的(生理食鹽水),經 3 way外接一壓力轉換器,此裝置可提供最正的顱內壓數值與波形,且可經此抽取腦脊髓液分析送檢.z Subdural devices:以下均少見z The subarachnoid screw:導管經由固定於頭頂的金屬螺栓放入,置於大腦穹隆(cerebral convexity)蜘蛛膜下腔處,此系統外觀與前者雷同,是由fluid-filled tube + external pressure transducer,正確性較前項的腦室內導管低,這是由於放置的關係,數值可能偏高,且無法經此系統抽取腦脊髓液.z Epidural placement of sensor or fluid-filled tube:為一替代方案,置於硬腦膜上,因不需打開硬腦膜,感染率較低,但卻由於膨脹的腦可能壓擠管壁,而使正確性較受質疑.下圖即為常見的fluid-filled system-- Intraventricular catheter+腦室引流套件旁接一(A-L)壓力轉換器non-fluid-coupled system:成本昂貴,目前健保不給付,需自費,感染率低早期採用的為 fiberoptic 即光纖型顱內壓監視器(Camino),90年代晚期發展出electro-microsensor微電極感應器,本單位目前採用的是Codmon(廠商名),是於導管前端具有薄膜狀的壓力感受器,以接收鑑識腦壓變化後轉換為電訊號,再顯示於生理監視器上,其準確度接近腦室內導管,但無法重新歸零.故此種前端不需對齊耳中線,或作歸零校正工作可適用於腦室內,腦實質內,或硬膜下各處可能併發症與危險z感染或自ICP處CSF leakage;由於侵入性裝置,有0~22%的感染機率.特別是fluid-coupled system感染機率為高, Irrigation of the system may lead to infection!!系統灌洗或密閉性遭破壞未保持無菌狀態均將可能導致感染而導致死亡,故從事任何有關此系統的治療均須遵守無菌技術及三消步驟.感染型態包括: ventriculitis, meningitis, brain abscess, skin infection, skull osteomyelitis.z阻塞或功能欠佳:由於腦腫脹而管壁擠壓--腦室內及硬腦膜下導管可能被血塊阻塞;蜘蛛膜下螺栓則有可能被腦膜或腦組織擠壓z導管脫落常見問題z光纖型腦實質內導管的顱內壓監視器,常見使用上的問題有:1.外部壓力轉換器功能不良2.內部微電極導線斷裂z以下是fluid-filled system常見的使用上問題因為是顱內導管或是腦室外引流系統,再外接一般常見之A-L壓力轉換器,有可能發生下列情形影響顱內壓的測量:1.未正確歸零/ 無正確的零點位置—將導致ICP data過高或過低;故若懷疑ICP data有誤,即應重新歸零;在每次歸零前應先確定零點與引流室的高度,零點應對齊耳中線,其引流室的滴嘴高度是否有保持所期望的顱內壓值(cmH2O),確定無誤且高度固定後,再作歸零的動作,所顯示的顱內壓應有波型,再將引流端關起後,此數值才為可供參考的顱內壓2.避免管路壓折— 顱內導管多為Negaton塑膠軟管,容易壓折而不通暢,造成病人ICP過高;尤其是頭上自黏紗纏太緊或在使用Bi-PAP的病人,極容易造成管子壓折而未察覺;其次常發生的即為前端 3 way關了忘記打開,應時常注意EVD是否通暢.3.管路滑脫—翻身或坐高轉位時,小心勿拉扯管線參考資料1.Julian R: Intracranial pressure: Neurological Surgery, ed 4,p.505-5062.Intracrainial pressure monitoring: Neurosurgery,p.185-189,345-353.3.Mark S.: Handbook of Neurosurgery, ed 4,vol 2,1997,p.706-721.。

颅内高压综合征诊断与治疗PPT

颅内高压综合征诊断与治疗PPT

颅内高压综合征的治疗
03
一般治疗
降低颅内压:使用脱水剂、利 尿剂等药物
改善脑血流:使用血预防感染、癫痫 等并发症
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 或病情严重的患者,可以考虑 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脱水剂:如甘露 醇、甘油等,用 于降低颅内压
利尿剂:如呋塞 米、氢氯噻嗪等, 用于增加尿量, 降低颅内压
颅内高压综合征的预防与康复
05
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紧张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相关疾病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高脂肪、高糖、高盐的食物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过度焦虑和抑郁
康复训练
物理治疗:如按摩、热敷、冷敷等
运动疗法:如步行、游泳、瑜伽等 心理治疗:如心理咨询、心理辅导 等
YOUR LOGO
THANK YOU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01/01
皮质类固醇:如 地塞米松、泼尼 松等,用于减轻 脑水肿,降低颅 内压
抗癫痫药物:如 苯妥英钠、卡马 西平等,用于控 制癫痫发作,降 低颅内压
手术治疗
手术目的:降低颅内压,缓解症状
手术方式:开颅减压术、脑室造瘘术等
手术时机: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患者身体状况选择
手术风险:可能出现脑水肿、脑出血等并发症
并发症处理方法
头痛:使用止痛药,如阿司匹林、 布洛芬等
恶心、呕吐:使用止吐药,如甲氧 氯普胺、多潘立酮等
视力下降:使用降眼压药,如乙酰 唑胺、甘露醇等
癫痫发作:使用抗癫痫药,如苯妥 英钠、卡马西平等
意识障碍:使用抗癫痫药,如苯妥 英钠、卡马西平等
颅内压升高:使用降颅压药,如甘 露醇、甘油果糖等
预防并发症的措施

《颅内高压征》课件

《颅内高压征》课件
颅内高压征
PART FIVE
药物治疗:使用降颅内压药物,如甘露醇、甘油等 手术治疗:进行脑室引流、脑室造瘘等手术 物理治疗:进行高压氧治疗,改善脑部供氧 康复治疗:进行康复训练,提高生活质量
脱水剂:如甘露醇、甘油果糖等,用于降低颅内压 利尿剂:如呋塞米、氢氯噻嗪等,用于增加尿量,降低颅内压 皮质类固醇:如地塞米松、泼尼松等,用于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抗癫痫药物:如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等,用于预防癫痫发作,降低颅内压
定期随访:定 期进行随访, 以便及时发现 颅内高压征的 复发或加重。
汇报人:PPT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慢性颅内高压征:颅内压缓慢升高, 症状不明显,但长期存在
原发性颅内高压征:病因不明确的 颅内压升高,可能与遗传、代谢等 因素有关
头痛:持续性、剧烈的头 痛,常伴有恶心、呕吐
视力障碍:视力下降、视 野缺损、视神经乳头水肿
意识障碍:嗜睡、昏迷、 精神错乱等
运动障碍:肢体无力、行 走困难、共济失调等
PPT,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PPT
CONTENTS
添加目录标题
颅内高压征的 定义
颅内高压征的 病因
颅内高压征的 诊断
颅内高压征的 治疗
颅内高压征的 预防与护理
PART ONE
PART TWO
颅内高压征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添加标题
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控 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 规律作息、适当运动等,以增强体 质,提高免疫力
定期监测颅内 压:定期进行 颅内压监测, 以便及时发现 颅内高压征的 复发或加重。

颅内压增高诊断标准

颅内压增高诊断标准

颅内压增高诊断标准诊断检查:颅内压增高症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可以为及时治疗争取时间,从而改善预后,避免出现后遗症或死亡。

1.诊断原则首先多方检查发现引起颅内压增高症的原发疾病;同时要评估有无引起颅内压增高症的可能性(尤其急性颅内压增高);更要注意观察发现颅内压增高三联征及有关的局部症状;特别要注意颅内压增高的并发症,如各种类型的脑疝;若是脑水肿都有颅内压增高,观察其严重程度,积极恰当治疗脑水肿,缓解颅内压增高。

2.临床诊断当出现头痛、呕吐明显、烦躁、精神萎靡、嗜睡、惊厥、尖叫面色苍灰或昏迷等症状时,应考虑颅内压增高,另外可表现血压偏高、婴儿前囟张力增高、呼吸节律改变、心率增快或减慢、肌张力增高、眼底小动脉痉挛或视乳头水肿等。

3.颅内压监测通常仅用于颅脑外伤后的颅内压监测。

通过腰椎穿刺测脑脊液压力、侧脑室穿刺脑脊液测压、硬脑膜下测压以及前囟测压等方式可以监测颅内压增高的情况。

颅内压增高严重时,腰椎穿刺为禁忌证,如必须做,则应在术前、术中或术后静脉予以降颅压药物,并在术中控制脑脊液滴速,以免诱发脑疝。

4.辅助检查腰穿测压、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检查可对病因进行鉴别。

颅内压连续描记、头颅平片脑室造影、脑血管造影、CT扫描、磁共振检查等可对颅内压增高进行定性及定位诊断。

鉴别诊断1.高颅压综合征的鉴别(1)颅脑损伤(craniocerebral injury):任何原因引起的颅脑损伤而致的脑挫裂伤、脑水肿和颅内血肿均可使颅内压增高。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早期即可出现颅内压增高。

少数患者可以较迟出现,如慢性硬膜下血肿等。

颅脑损伤后患者常迅速进入昏迷状态,伴呕吐。

脑内血肿可依部位不同而出现偏瘫、失语、抽搐发作等。

颅脑CT能直接地确定颅内血肿的大小、部位和类型,以及能发现脑血管造影所不能诊断的脑室内出血。

(2)脑血管性疾病(cerebrovascular disease):主要为出血性脑血管病,高血压脑出血最为常见。

一般起病较急,颅内压增高的表现为1~3 d内发展到高峰。

颅内压增高处理指南

颅内压增高处理指南

04
颅内压增高的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与时机
手术指征
当颅内压增高到一定程度,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时,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常见的手术指征包括脑积水、颅内占 位性病变、脑肿胀等。
手术时机
对于急性颅内压增高,如颅内出血或大面积脑梗死,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以降低颅内压、挽救生命。对于慢性 颅内压增高,如脑肿瘤,手术时机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颅内压增高处理 指南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颅内压增高的概述 • 颅内压增高的紧急处理 • 颅内压增高的非手术治疗 • 颅内压增高的手术治疗 • 颅内压增高的并发症与预防 • 颅内压增高处理指南的更新与完

01
颅内压增高的概述
定义与症状
定义
颅内压增高是指颅内压力超过正 常值,通常以200~250mmH2O 作为正常上限。
疾病谱变化
随着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颅内压增高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也 在发生变化,需要针对新的疾病谱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
提高诊疗质量
通过更新和完善指南,可以提高医生对颅内压增高的诊疗水平,规范 治疗行为,提高诊疗质量。
指南更新内容与流程
文献回顾
对最新的医学文献进行 回顾和梳理,总结当前 对颅内压增高的认识和
05
颅内压增高的并发症与预 防
并发症的种类与处理
脑疝
脑疝是由于颅内压增高导致脑组 织移位而引起的严重并发症,需 要紧急处理,包括降低颅内压、
改善脑循环等措施。
脑水肿
脑水肿是颅内压增高的常见并发症 ,会导致颅内压进一步升高,形成 恶性循环,需要使用脱水药物和利 尿剂进行治疗。
脑血管痉挛
脑血管痉挛会导致脑供血不足,加 重颅内压增高,需要使用血管扩张 剂进行治疗。

颅内高压诊疗指南

颅内高压诊疗指南

颅内高压诊疗指南【概述】颅内高压(ICH)是儿科常见的危重症之一,并发于许多疾病,常比原发性疾病的危害更为严重可使患儿致残或发展成脑疝而危及生命.【病因】1. 脑组织体积增加液体在脑组织内积聚称为脑水肿。

脑水肿是儿科引起颅内高压的最主要原因,明显而持续的脑水肿导致ICH。

常见的病因:①颅内感染:脑炎、脑膜炎、脑脓肿等。

②全身性炎症:重症肺炎、中毒型痢疾、败血症、暴发型病毒性肝炎等。

③脑缺氧:颅脑损伤、窒息、休克癫痫持续状态、一氧化碳中毒、严重心力衰竭、心跳骤停等。

④中毒:如铅或其它重金属、食物、农药、酒精、药物等。

⑤其它:高血压脑病、瑞氏综合征、输液输血反应、突然停止使用激素、脑型白血病、水电解质紊乱等。

2. 脑脊液过多:脑脊液的生成过多、吸收障碍或循环阻塞等都可引起颅内脑脊液量过多,如先天及各种后天性原因引起的脑积水等。

3. 脑血流量增加颅内动静脉畸形、血管瘤、各种原因引起的高碳酸血症所致的脑血管扩张等。

4. 颅内占位性病变:脑瘤:颅内血肿、脑寄生虫病、颅内肉芽肿等。

【病史要点】一、仔细询问病史和体检尤为重要。

应注意病儿是否有呕吐、头痛、发热、惊厥、意识障碍、瘫痪等,发作前有无外伤、中毒、缺氧等,婴幼儿应注意询问有无前囟膨隆、呕吐及尖叫。

2.过去史:有无反复头痛、呕吐病史3.生长发育史:有无运动及智力发育异常【体检要点】重点是神经系统的体格检查,注意有无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病理反射及肌力肌张力的改变。

尤其要呼吸节律、心率、血压、瞳孔改变。

婴幼儿应注意检查头围、前囟、颅缝及落日征【辅助检查】1.急需的检查项目:血常规、肝肾功、血电解质(钾、钠、钙、镁、氯、磷)、血糖、血气分析、头颅影像学。

2.依据病情需要进一步的检查项目:脑脊液、脑电图等检查。

【诊断要点或诊断标准】1.诊断及临床诊断指标(1)有导致ICH的原发病及相应临床表现。

(2)有颅内高压的症状与体征。

具备1 项主要指标及2项次要指标即可诊断。

颅内高压急救程序

颅内高压急救程序

颅内高压急救程序颅内高压急救程序是一项关键的医疗程序,用于处理颅内高压的紧急情况。

颅内高压是指颅内压力异常升高,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颅脑损伤、脑出血、脑肿瘤等。

如果不及时处理,颅内高压可能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引发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颅内高压急救程序的标准格式文本如下:一、背景介绍颅内高压是一种严重的医疗紧急情况,需要紧急救治。

本文将详细介绍颅内高压急救程序的标准步骤,以确保医疗人员在处理该情况时能够迅速、准确地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

二、急救前的准备工作1. 确保急救设备和药品的准备充足,包括呼吸机、心电监护仪、静脉通路、输液泵等。

2. 确保急救人员熟悉颅内高压的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

3. 确保急救人员之间的沟通畅通,建立紧急情况下的协作机制。

三、急救程序1. 评估患者病情: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等信息,进行初步评估。

2. 监测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指标的监测,以及神经系统的评估。

3. 给予氧气:通过面罩或导管给予高浓度氧气,维持患者的氧供。

4. 建立静脉通路:确保静脉通路畅通,以便后续给药和输液。

5. 降低颅内压力: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降低颅内压力:- 头低位:将患者头部抬高15-30度,有助于减轻颅内压力。

- 呼气末正压:通过呼吸机给予呼气末正压,减少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力。

- 脱水:通过使用渗透性利尿剂,如甘露醇,减少脑组织水肿。

6. 给予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判断,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如利尿剂、降低脑代谢的药物等。

7. 监测和处理并发症: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神经状态,及时处理并发症,如低血压、心律失常等。

8. 寻找病因并治疗:根据患者的病史、体征和辅助检查结果,寻找颅内高压的病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四、急救后的处理1. 监测患者的病情: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神经状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 给予支持治疗:根据患者的需要,给予适当的支持治疗,如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等。

颅内压增高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颅内压增高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颅内压增高的诊断和治疗原则颅内压增高的诊断和治疗原则①临床表现如头痛、呕吐、视盘水肿等。

②药物试验性诊断:快速静滴20%甘露醇,如头痛显著缓解,颅内高压可能性大③头颅X线片:可出现脑回压迹增多、骨缝分离、颅骨内板变薄,蝶鞍扩大、鞍背及前后床突骨质吸收。

④脑电图、脑血管造影、放射性同位素扫描、CT、MRI 对诊断有重要价值⑤腰穿与颅内压监护可确定颅内压的高低①尽快明确诊断:既要病因治疗,又要对症治疗,还要避免其他因素引起颅内压进一步增高②脱水剂:渗透性脱水:甘露醇;利尿性脱水:氢氯噻嗪、呋塞米。

③激素治疗:地塞米松,同时注意防止高血糖、应激性溃疡和感染。

④脑室穿刺引流⑤过度换气减轻脑肿胀⑥低温疗法⑦高压氧治疗脑疝的常见类型及临床特点。

小脑幕切迹疝:①在原有颅高压三主征基础上头痛加剧②意识障碍加重,很快出现昏迷③患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继之双侧瞳孔散大④对侧肢体运动障碍,以至出现四肢挺直、头颈过伸、躯背屈曲、角弓反张的去大脑强直状态⑤生命体征紊乱枕骨大孔疝:①由于脑脊液循环通路被阻塞,颅内压增高②剧烈头痛,频繁呕吐,颈项强直,强迫头位③生命体征紊乱出现较早,意识障碍出现较晚④因脑干缺氧,瞳孔忽大忽小⑤由于呼吸中枢受损,早期可突发呼吸骤停而死亡原发性脑损伤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Ⅰ脑震荡①头部外伤史②短暂意识障碍③逆行性遗忘④可有脑干。

延髓抑制:心率减慢、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冷汗、呼吸抑制、四肢松软等⑤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乏力、烦躁等⑥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①腰穿颅压正常,脑脊液无红细胞②头颅平片和头颅CT检查颅脑内无阳性发现①卧床休息②监测生命体征和神经系统功能,若有恶化复查CT ③对症止痛、镇静Ⅱ脑挫裂伤①头部外伤史②意识障碍,伤后立即昏迷,时间较长一般超半小时③局灶性神经功能症状和体征,如偏瘫、失语、锥体束征、视野缺损、感觉障碍以及癫痫发作等④生命体征改变:体温升高、心率加快、呼吸浅快,血压早期下降,后期可增高⑤颅压增高:头痛、恶心、呕吐、烦躁、视盘水肿、Cushing 反应等⑥可有脑膜刺激征⑦可有脑疝表现①血常规有应激表现:白细胞增高等②肝肾功能受损、电解质紊乱③血气可有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④头颅X线平片可有颅骨骨折⑤头颅CT见脑组织呈混杂密度改变,低密度区内有斑片状高密度出血区,呈“胡椒面”样,周围可有水肿,脑室、脑池受压变窄,可有中线移位或SAH⑥头颅MRI可进一步了解受损部位、范围、水肿情况①监测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和神经系统功能,若恶化,及时复查CT②保持气道通畅,必要时气管插管③吸氧,避免低氧血症④维持血压正常或略偏高⑤降低颅内压:头高15~30°、甘露醇、呋塞米⑥激素⑦预防性使用抗癫痫药⑧维持水电解质平衡⑨对症降温、镇静⑩营养支持病情稳定后开始康复治疗,高压氧、理疗、针灸、功能锻炼手术治疗:内科治疗后颅内压仍超过30mmHg,甚至出现脑疝,CT显示有占位效应,中线移位,需行去骨瓣减压术和或脑损伤灶清除术。

颅内压增高诊断与治疗PPT

颅内压增高诊断与治疗PPT
鼓励患者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 获得社会支持
注意事项
保持患者头部抬高,以减轻颅内 压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
避免剧烈运动,防止颅内压进一 步升高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发 现异常情况
05
颅内压增高治疗的预后与随访
预后情况
预后情况包括症状缓解、颅 内压恢复正常、神经功能恢 复等
颅内压增高治疗的预后与随 访是评估治疗效果的重要环 节
随访内容包括定期复查颅内 压、神经功能评估、影像学
检查等
预后情况与治疗方案、患者 病情、并发症等因素有关
随访建议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调整药 物剂量和种类
定期复查:每3-6个月进行 一次颅内压监测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良好的 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
情绪波动
饮食建议:保持营养均衡, 避免高盐、高糖、高脂肪食

心理支持:提供心理支持和 辅导,帮助患者适应疾病和
治疗过程
注意事项
感谢观看
汇报人:
康复注意事项:避免过度训 练,注意安全,定期评估康
复效果
心理支持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给予患者充 分的尊重和理解
鼓励患者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担忧, 倾听并给予积极的反馈
提供有关疾病的信息和治疗方案, 帮助患者了解病情和治疗过程
鼓励患者参与治疗决策,增强其自 我管理能力
提供心理辅导和治疗,帮助患者缓 解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康复治疗:进行 康复训练,提高 生活质量
03
颅内压增高的预防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高脂 肪、高糖、高盐的食物
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避免熬夜 和过度劳累
保持适当的运动,如散步、慢跑、 游泳等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过度 紧张和焦虑

急危重症患者颅内压监测技术规范

急危重症患者颅内压监测技术规范

急危重症患者颅内压监测技术规范【名词定义】颅内压是指颅腔内的脑组织、脑脊液、血液对颅腔壁所产生的压力,正常颅内压保持在5.0~15mmHg(ImmHg=O.133kPa),若持续>15mmHg时,为颅内压增高,颅内压增高不仅是患者病情恶化的重要原因,又是神经外科常见的综合病症,主要表现为脑膨出、脑移位、脑血流量减少,严重时可以导致库欣反应综合征、脑疝等,影响治疗和护理,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颅内压监测是诊断颅内高压最迅速、客观和准确的方法,也是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早期诊断、判断手术时间、指导临床药物治疗,判断和改善预后的重要手段。

颅内压监测是将导管或微型压力感受器探头安置于颅腔内,另一端与颇内压监护仪连接、将颅内压压力变化动态转变为电信号,显示于示波屏或数字仪上,并用记录器连续描记压力曲线。

脑室压测定因操作较简便、测压准确,被称为ICP测量的“金标准”。

目前,置入导管通过光导纤维进行脑室内ICP监测在临床应用较广泛。

【适应证】1.中重型颅脑外伤、脑出血患者,GCS8分以下。

2.头颅CT检查阳性,如脑挫裂伤、颅内出血等。

3.多脏器损伤伴意识障碍。

4.颅内占位性病灶清除术后。

5.头颅CT检查阴性,但年龄>40岁、收缩压V90mmHg∖GCSVI2分,有去皮质或去大脑强直状态4项不利因素中的3项者。

降颅压治疗结束后48~72小时,颅内压保持正常者可以停止监护。

【禁忌证】1.清醒患者,GCS评分>12分,一般不需要ICP监护而直接观察神经系统体征。

2.凝血功能异常。

【目的】1.早期报警,早期诊断,早期处理。

2,准确了解颅内压变化,合理应用降颅压措施,减少治疗的盲目性。

3.辅助判断手术时间、指导临床药物治疗。

4.判断预后,ICP的高低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有助于对疾病预后估计。

5.辅助诊断有无脑疝。

【制度与依据】1.本规范理论部分主要依据(1)《神经外科重症管理专家共识(2013版)》推荐:①重型颅脑损伤:GCS3~8分,CT异常有抢救机会均应行颅内压监测(II级推荐);②重型颅脑损伤GCS3〜8分,CT正常,但入院时以下3个条件有2个或2个以上条件符合,则亦有指征行颅内压监测:年龄>40岁;单侧或双侧去脑去皮层状态;收缩压V90mmHg(III级推荐)。

颅内高压急救程序

颅内高压急救程序

颅内高压急救程序颅内高压是指颅内压力升高,可能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和神经功能损害的一种严重病理状态。

及时采取急救措施对于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颅内高压急救程序,以确保医务人员在面对此类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准确地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

1. 评估患者状况首先,医务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观察病情变化、询问病史、测量生命体征等。

重点观察患者的神经系统状况,如意识水平、瞳孔反应、肌力等,以及颅内压力的变化。

2. 维持呼吸道通畅在急救过程中,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或窒息的迹象,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清理呼吸道、给予氧气辅助呼吸等。

3. 降低颅内压力降低颅内压力是急救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之一。

常见的方法包括:- 维持头部位置:将患者头部抬高30度,有助于减少颅内压力。

- 降低血压:通过药物控制患者的血压,以减少颅内压力的升高。

- 脱水:使用利尿剂等药物,促使患者排尿,减少颅内液体积,从而降低颅内压力。

4. 控制脑水肿脑水肿是颅内高压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急救过程中,控制脑水肿可以有效减轻颅内压力。

常用的方法包括:- 给予渗透剂:通过静脉输液给予渗透剂,如甘露醇,以减少脑组织的水肿。

- 使用利尿剂:通过促使患者排尿,减少体内液体积,从而减轻脑水肿。

5. 手术干预在一些严重的颅内高压情况下,急诊手术可能是必要的。

常见的手术干预包括:- 颅骨减压术:通过开颅减压,减少颅内压力。

- 脑室内引流:将导管插入患者脑室,引流多余的脑脊液,减轻颅内压力。

6. 监测和支持在急救过程中,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神经系统状况是必要的。

根据患者的情况,可能需要进行血液气体分析、颅内压力监测等检查,以及给予液体、营养支持等治疗。

7. 密切观察和护理患者在急救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和护理,包括定期检查瞳孔反应、神经系统状况等,并及时记录相关信息。

同时,保持患者的环境安静、舒适,避免刺激,以促进患者的恢复。

颅内压增高的诊断与管理的最新疗法

颅内压增高的诊断与管理的最新疗法
生活变化
病情观察与记录
监测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 频率等
观察瞳孔变化:包括瞳孔大小、对光反 应等
观察意识状态:包括意识水平、反应能 力等
记录头痛、呕吐、视物模糊等症状
07
颅内压增高的预后评估 与随访
预后评估方法
添加标题
临床症状评估:观察患者意识状态、 生命体征等
添加标题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生化等检查, 评估患者全身状况
康复训练:通 过康复训练, 提高患者的自 理能力,促进 康复进程
0
0
3
4
05
颅内压增高的并发症预 防与处理
肺部感染预防
保持呼吸道通畅, 避免痰液积聚
加强营养支持, 提高免疫力
定期进行肺部检 查,及时发现并
处理肺部感染
避免使用可能导 致肺部感染的药 物,如抗生素、
激素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加强营养支持: 保证营养摄入, 提高机体抵抗力
其他并发症处理
添加 标题
添加 标题
添加 标题
添加 标题
脑疝: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脑水肿:使用脱水剂和利
降低颅内压
尿剂,降低颅内压
脑梗死:使用抗凝剂和溶 栓剂,改善脑血流
脑出血:使用止血剂和降 压药,控制出血和降低颅
内压
06 颅内压增高的护理要点
保持呼吸道通畅
添加标题
镇痛药:缓解患者头痛、恶心等症 状,常用药物包括对乙酰氨基酚、 布洛芬等。
添加标题
糖皮质激素:减少脑水肿和炎症反 应,常用药物包括地塞米松、甲泼 尼龙等。
添加标题
脱水剂:通过减少脑组织水分来降 低颅内压,常用药物包括甘露醇、

颅内高压的诊断及临床处理原则共68页文档

颅内高压的诊断及临床处理原则共68页文档
颅内高压是一种紧急状况,需要及时诊断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处理颅内高压的原则主要包括降低颅内压、改善脑血流灌注以及预防并发症。具体措施可能包括药物治疗,如使用脱水剂以减少脑水肿,从而降低颅内压。同时,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脑室穿刺引流术或开颅手术,以迅速缓解颅内高压。在处理过程中,还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颅内压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此外,预防并发症也至关重要,如预防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等。总之,颅内高压的处理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Fra bibliotek,以确保治疗效果。

颅内压增高诊断标准

颅内压增高诊断标准

颅内压增高诊断标准诊断检查:颅内压增高症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可以为及时治疗争取时间,从而改善预后,避免出现后遗症或死亡。

1.诊断原则首先多方检查发现引起颅内压增高症的原发疾病;同时要评估有无引起颅内压增高症的可能性(尤其急性颅内压增高);更要注意观察发现颅内压增高三联征及有关的局部症状;特别要注意颅内压增高的并发症,如各种类型的脑疝;若是脑水肿都有颅内压增高,观察其严重程度,积极恰当治疗脑水肿,缓解颅内压增高。

2.临床诊断当出现头痛、呕吐明显、烦躁、精神萎靡、嗜睡、惊厥、尖叫面色苍灰或昏迷等症状时,应考虑颅内压增高,另外可表现血压偏高、婴儿前囟张力增高、呼吸节律改变、心率增快或减慢、肌张力增高、眼底小动脉痉挛或视乳头水肿等。

3.颅内压监测通常仅用于颅脑外伤后的颅内压监测。

通过腰椎穿刺测脑脊液压力、侧脑室穿刺脑脊液测压、硬脑膜下测压以及前囟测压等方式可以监测颅内压增高的情况。

颅内压增高严重时,腰椎穿刺为禁忌证,如必须做,则应在术前、术中或术后静脉予以降颅压药物,并在术中控制脑脊液滴速,以免诱发脑疝。

4.辅助检查腰穿测压、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检查可对病因进行鉴别。

颅内压连续描记、头颅平片脑室造影、脑血管造影、CT扫描、磁共振检查等可对颅内压增高进行定性及定位诊断。

鉴别诊断1.高颅压综合征的鉴别(1)颅脑损伤(craniocerebral injury):任何原因引起的颅脑损伤而致的脑挫裂伤、脑水肿和颅内血肿均可使颅内压增高。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早期即可出现颅内压增高。

少数患者可以较迟出现,如慢性硬膜下血肿等。

颅脑损伤后患者常迅速进入昏迷状态,伴呕吐。

脑内血肿可依部位不同而出现偏瘫、失语、抽搐发作等。

颅脑CT能直接地确定颅内血肿的大小、部位和类型,以及能发现脑血管造影所不能诊断的脑室内出血。

(2)脑血管性疾病(cerebrovascular disease):主要为出血性脑血管病,高血压脑出血最为常见。

一般起病较急,颅内压增高的表现为1~3 d内发展到高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颅内高压诊断指南与操作规范
【概述】
颅内咼压(ICH)是儿科常见的危重症之一, 并发于许多疾病,常比原发性疾病的危害更为严重可使患儿致残或发展成脑疝而危及生命.
【病因】
1.脑组织体积增加液体在脑组织内积聚称为脑水肿。


水肿是儿科引起颅内高压的最主要原因,明显而持续的脑水肿导
致ICH。

常见的病因:①颅内感染:脑炎、脑膜炎、脑脓肿等。

②全身性炎症:重症肺炎、中毒型痢疾、败血症、暴发型病
毒性肝炎等。

③脑缺氧:颅脑损伤、窒息、休克癫痫持续状态、一氧化碳
中毒、严重心力衰竭、心跳骤停等。

④中毒:如铅或其
它重金属、食物、农药、酒精、药物等。

⑤其它:高血压脑病、瑞氏综合
征、输液输血反应、突然停止使用激素、脑型白血病、水电解质紊乱等。

2.脑脊液过多:脑脊液的生成过多、吸收障碍或循环阻塞等都可引起
颅内脑脊液量过多,如先天及各种后天性原因引起的脑积水等。

3.脑血流量增加颅内动静脉畸形、血管瘤、各种原因引
起的高碳酸血症所致的脑血管扩张等。

4.颅内占位性病变:脑瘤:颅内血肿、脑寄生虫病、颅内肉芽肿等。

【病史要点】
一、仔细询问病史和体检尤为重要。

应注意病儿是否有呕
吐、头痛、发热、惊厥、意识障碍、瘫痪等,发作前有无外伤、
中毒、缺氧等,婴幼儿应注意询问有无前囟膨隆、呕吐及尖叫。

2•过去史:有无反复头痛、呕吐病史
3•生长发育史:有无运动及智力发育异常
【体检要点】
重点是神经系统的体格检查,注意有无意识障碍、脑膜刺激
征、病理反射及肌力肌张力的改变。

尤其要呼吸节律、心率、血
压、瞳孔改变。

婴幼儿应注意检查头围、前囟、颅缝及落日征
【辅助检查】
1•急需的检查项目血常规、肝肾功、血电解质(钾、钠、钙、镁、氯、磷)、血糖、血气分析、头颅影像学。

2•依据病情需要进一步的检查项目:脑脊液、脑电图等检查。

【诊断要点或诊断标准】
1•诊断及临床诊断指标
(1)有导致ICH的原发病及相应临床表现。

(2)有颅内高压的症状与体征。

具备1项主要指标及2项次要指标即可诊断。

主要指标:①呼吸不规则:②瞳孔不等大;③视神经乳头水肿;④前囟隆起或紧张;⑤无其他原因的高血压。

次要指标:①昏睡或昏迷;②惊厥或(和)肌张力明显增高;③呕吐;
④头痛;⑤给予20%甘露醇1g/kg静脉注射4 h后,血压明显下降,症状体
征随之好转。

(3)测定颅内压:①腰椎穿刺测脑脊液压力:需注意严重颅
内高压时,腰穿有导致脑疝的危险,属腰穿的禁忌症;②侧脑
室穿刺测压:比较安全,外科行侧脑室外引流时,可持续监测颅内压,同时进行控制性脑脊液引流,达到减压治疗目的。

(4)头磁共振(MR I ):为非损伤性方法,能从活体直观地检
测和评价脑水肿部位、程度等。

尤其能在颅内压尚未明显增高时发现脑水肿的存在,可协助早期判断颅内高压的病因。

2•脑疝颅内压增高与脑疝是同一病理过程的不同发展阶段。

脑疝不仅使疝入的脑组织受压,而且压迫疝入部位邻近的结
构,使血液及脑脊液循环受阻,进一步加剧颅内高压,最终发生生命危险。

因此,在颅内高压已经发生后,应密切观察有无脑疝征象。

临床上最常见的有两类:
(1)小脑幕切迹疝多为颞叶海马回被挤入小脑幕切迹孔,使中脑变形、移位,同侧动眼神经受压,使脑脊液循环发生障
碍。

表现为①意识状态突然改变;②两侧瞳孔不等大是早期诊断的一项可靠依据,疝侧瞳孔先短暂缩小,继而散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

病情进一步恶化时双侧瞳孔散大;③呼吸改变是诊断的一项重要指标,脑疝发生后呼吸减慢、节律不整,出现呼吸
衰竭的表现;④脑疝对侧肢体瘫痪,锥体束征阳性,呈去大脑强
直状,频发惊厥。

(2)枕骨大孔疝小脑扁桃体疝入枕骨大孔,压迫延髓。

表现为①常突然发生昏迷,迅速加深,血压升高明显。

②瞳孔先短暂对称性缩小,继而同时散大,光反应消失,眼球固定。

③肌张
力多减低,深浅反射消失。

④呼吸障碍出现早且严重,呼吸慢而不规则,时有呼吸骤停。

若疾病发展迅速,突然双侧瞳孔散大,呼吸停止,随后心跳停止、死亡。

【治疗】
1•对症治疗
①20%甘露醇:0.5-1.5g/Kg.次,每8-6小时一次,必要时每
4小时一次。

使用6-8次后作用减弱。

监测血浆渗透压,不应大于
320mmol/L。

同时还应注意电解质紊乱。

根据病情酌情调整使用剂量及频率。

②甘油果糖:0.5-1.5g/Kg.次,每日2-4次,可与甘露醇交替使用。

含钠量较高,容易引起高钠性电解质紊乱。

③白蛋白+呋塞米:联合使用,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后在利尿,有助于减轻脑水肿。

④地塞米松:在无激素使用的禁忌症的情况下,在有效控制感染的基础上,严重颅内高压,甚至发生脑疝时使用,0.5-1mg/Kg. 次,减轻脑水肿。

⑤呼吸机辅助过度换气:中枢性呼吸衰竭的病儿宜及时进行人工机械通气。

2病因治疗:应尽快明确原发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女口颅内出
血、脑积水、颅内肿瘤者可经脑外科清除占位性病变或行穿刺引流术。

3•抗惊厥治疗:惊厥常导致脑水肿加重,应选用作用强、显效时间快、容易透过血脑屏障的止惊药物。

【医患沟通】
1.颅内高压征是儿科常见的危重症之一,并发于许多疾病,常比原发性疾病的危害更为严重可使患儿致残或发展成脑疝而危及生命;
2.引起颅内高压的病因复杂,需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但需要在颅内高压有所控制后才能进行。

3•经过积极治疗,仍有部分患儿不能控制而出现脑疝导致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