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诗两首比较阅读
陶渊明诗两首比较阅读
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杂诗(其二)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
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注释〕(1) 《杂诗》是在晋义熙十年(公元414年)前后,陶渊明50岁时所写,共12首,此首为其中之二。
(2)沦:沉,落。
西阿(ē):西山。
阿,大的丘陵。
素月:皓月,皎洁的月亮。
(3)万里辉:指月光。
荡荡:空旷广远的样子。
景:同“影”,指月光。
(4)户:门。
夜中:即夜半。
这句和下句是说风吹入户,枕席生凉。
(5)气变:气候的变化。
悟:意识到。
时易:时节改变。
时,指时令,节气。
永:长。
(6)无予和(hè):即“无和予”,没有人同我相交谈。
挥杯:举杯。
这句和下句是说想倾吐隐衷,却无人和我谈论,只能举杯对着只身孤影饮酒。
(7)掷:抛弃。
不获骋(chěng ):不得施展。
这两句是说光阴弃人而去,我虽有志向,却得不到施展。
(8) 此:指有志不得施展这件事。
终晓:彻夜,通宵达旦。
不能静:指心情不能平静。
这两句是说想起这件事满怀悲凄,心里通宵不能平静。
【教学重点】1、了解陶渊明的生平经历,运用比较阅读法从不同角度品味两首诗歌的不同情感。
2、理解诗人归隐后淡泊平静的心境下“悲凄”的思想感情,欣赏陶渊明的人格美。
【教学重点】了解陶渊明的生平经历,运用比较阅读法从不同角度品味两首诗歌的不同情感。
【重点难点】感受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挣扎,欣赏诗人的人格美。
【教学方法】诵读法、比较阅读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鉴赏诗歌时,有没有同学把两首诗歌放在一起通过分析比较来解读诗歌?(追问从哪些角度进行比较鉴赏)“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
《桃花源记》对比阅读含答案
《桃花源记》对照阅读一、 2006 包头市(课改卷)(甲)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来往种作,男女穿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不用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用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偷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6.在原文划横线的空缺处填写原句。
7.解说文中加点的词。
交通:户:8.甲、乙两文都反应了先人对人类美好社会的追求,不一样的是,甲文对理想社会进行了,乙文则是。
9.乙文中与甲文“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相对应的句子是。
10.归纳甲文的粗心。
(一) 6.讲信修睦货恶其弃于地也7.交织相通门8.描绘论述 9.老有所终幼有所长 10.描写了桃花源优美的环境和幸福的生活二、 2008 南充市:(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打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绚丽;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忧如如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爽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来往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陶潜,字元亮,少怀崇高,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
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其自序这样,时人谓之实录。
甚亲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
每一醉,则大适①融然②。
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性不解音,而畜③素琴一张,弦徽④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 (节选自《晋书》 )[ 注 ]①适:知足。
②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
③畜:同“蓄”。
④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徽即琴弦音位的标记。
归园田居比较阅读
《归园田居》的语言特色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平易近人
01
诗人的语言平易近人,易于理解和接受,使读者能够更好地领
略诗歌的魅力。
生动形象
02
诗人的语言生动形象,能够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使
读者产生共鸣和情感共鸣。
节奏感强
03
诗人的语言节奏感强,通过运用韵律和节奏的变化,使诗歌更
具艺术感染力。
05 《归园田居》的影响与评 价
《归园田居》与《江雪》的比较
主题对比
意境差异
表现手法
《归园田居》和《江雪》主题不同, 《江雪》描绘的是渔翁在寒江雪中独 钓的场景,表现了作者孤傲清高的情 怀;而《归园田居》则表达了作者对 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江雪》通过寒江雪景的描绘,表现 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归园田居》 则以温馨和谐的田园风光为背景,呈 现出一种宁静美好的意境。
《归园田居》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被誉 为中国田园诗的开山之作,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该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自由的 向往,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批判,这种思想情感对后 世的文人墨客产生了很大的启示和影响。
后人对《归园田居》的评价与解读
《归园田居》与《春晓》意境相似,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 和向往,但《春晓》更侧重于表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归园田居》的意象与象征
意象
田园、茅屋、飞鸟、炊烟等
描述
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和象征,传达出诗 人对自由、自然和简单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象征
回归自然、摆脱束缚、追求自由
对比
《归园田居》与《静夜思》意象和象征有所不同 ,《静夜思》主要通过月亮这一意象表达思乡之 情,而《归园田居》则通过田园风光和乡村生活 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对比阅读-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方宅十余亩, 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 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
jī
zhuō
yú
一忧时光易失: 譬如朝露二忧贤才难得: 青青子衿三忧功业未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白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 念之断人肠。” ——曹操《蒿里行》
“莫道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尽解诗。”从艺术手法角度分析诗歌如何表现曹操的抱负情怀?
白描
工笔
写意
方宅十余亩, 草屋八九间。。
白描手法
在文学创作上, “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 指用最简练的笔墨, 不加烘托, 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诗人描写田园风光选取了哪些景物(意象)? 这些景物有何特点? 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
方宅
草屋
榆柳
桃李
村庄
炊烟
狗吠
鸡鸣
“有余闲”“返自然”
厌恶官场
保持自己高尚节操
追求自由独立
热爱田园生活
小组讨论: 下面两幅图让你想到《归园田居》的哪个诗句? 请从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
2.“归”之艺术表达
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
① 动静结合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动静结合
动静结合就是在写景时对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 两者相互映衬, 构成一种情趣。根据动静结合的方式和艺术效果, 把这种手法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借用“周公吐哺”的典故, 贴切地表达了诗人求贤若渴的心情。。
归去来兮辞比较阅读
《归去来兮辞》同《岳阳楼记》《饮酒》比较阅读《归去来兮辞》原文如下: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以下是《归去来兮辞》的现代文翻译:回家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既然自己的心灵为形体所役使,为什么如此失意而独自伤悲?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知道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
确实走入了迷途大概还不远,已觉悟到现在的做法是对的而曾经的行为是错的。
船在水面轻轻地飘荡着前进,微风徐徐地吹动着上衣。
向行人打听前面的路,遗憾的是天亮得太慢。
刚刚看到自己简陋的家门,我心中欣喜,奔跑过去。
童仆欢喜地前来迎接,孩子们守候在门前或院子里。
院子里的小路快要荒芜了,松树菊花还长在那里;带着孩子们进了屋,美酒已经盛满了酒樽。
我端起酒壶酒杯自斟自饮,观赏着庭树(使我)露出愉快的神色;倚着南窗寄托我的傲世之情,深知这狭小之地容易使我心安。
每天(独自)在园中散步,成为乐趣,小园的门经常地关闭着;拄着拐杖走走歇歇,时时抬头望着远方(的天空)。
白云自然而然地从山峰飘浮而出,倦飞的小鸟也知道飞回巢中;日光暗淡,即将落山,我流连不忍离去,手抚着孤松徘徊不已。
田园诗人陶渊明和他的诗作赏析
田园诗人陶渊明和他的诗作赏析田园诗人陶渊明和他的诗作赏析陶渊明,字元量,东晋著名的诗人,田园诗人第一人,下面是为你收集整理的田园诗人陶渊明和他的诗作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陶渊明,字元亮,又字潜,浔阳柴桑人,是东晋末期到南朝宋初期杰出的诗人与辞赋家,也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后世称之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陶渊明父亲的具体事迹已不可考,但有一妾室,看来初期家境还不错,陶渊明有一庶妹,嫁程姓人家,故被陶渊明成为程氏妹。
陶渊明八岁的时候父亲过世,于是家境逐渐没落,十二岁时其庶母也去世了。
陶渊明自幼便修习儒家经典,后又受到道家思想的熏陶,故其身上有儒道两家的修养。
陶渊明二十岁的时候为了谋求生计,开始了一段游宦生涯,但在仕与耕之间动荡十余年,令他看透、厌倦了官宦生活,所以在程氏妹去世之后,陶渊明便辞官归隐,在田园山居中度过了余生。
公元427年,陶渊明在浔阳去世,死后他的友人为他私谥“靖节”,故后世又称之为“陶靖节”。
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写大量饮酒诗的人,以醉人的语态反应社会现实与险恶。
但陶渊明成就最高、数量最多的是田园诗,他的田园诗表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操与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唐宋的诗人、词人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陶渊明的散文与辞赋的造诣不在他的诗歌之下,最著名的是《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和《归去来兮辞》三篇。
陶渊明时运赏析《时运》是陶渊明在晋安帝元兴年著作的一首诗。
这首诗一共分为四个章节,赞美了春天美好的景象及万物复苏的大自然,诗人陶醉于大自然中,不仅净化了心灵、开阔了心胸,还在大自然的陶冶中提升了人格。
《时运》诗的大意讲述的是,在暮春万物复苏的时节,诗人一个人外出郊游,孤单形影。
惬意的欣赏着自然中的美景,心情开怀,但只有影子跟自己作伴,不免觉得伤感。
前面两个章节描述的是欢欣之情,后两章叙述的是伤感之意。
陶渊明热爱田园生活,热爱大自然了,大自然的一切美景都让他欣喜。
随风而摆的禾苗、秀丽壮美的山峰、自由飞翔的鸟儿……看着此情此景,陶渊明陷入了茫茫的遐想中。
《陶渊明诗二首》赏析
《陶渊明诗二首》赏析归园田居【解题】《归园田居》选自《陶渊明集》。
陶渊明于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十一月,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去彭泽令归隐,其时四十一岁。
《归园田居》大约作于归隐的次年。
这组诗共五首,这里选的是第一首。
陶渊明所写的大量歌颂田园生活的抒情诗,表达了对黑暗社会的憎恶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注评】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适俗:适应世俗。
动宾短语作“韵”的定语。
韵:指气质,性格、情趣等。
性:生性,性格。
本:本来,副词。
.丘山:这里指山林。
○以追述往事开篇,言自己从小就厌恶世俗官场,本性喜爱大自然,体现出诗人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风亮节。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尘网:尘世的罗网,指官场。
官场生活污浊而又拘束,犹如罗网。
去:离开,指离别故园的丘山。
三十年:应作“十三年”,陶渊明自太元十八年(393)初做江州祭酒,到熙义之年(405)辞去彭泽令归田,刚好过了十三年。
○写诗人对以往误入仕途的深刻反省。
“尘网”一词,是首句“俗”的具体化。
诗人将官场斥为“尘网”,见其憎恨之情。
“三十年”,极言时间之长,加重了“误”的份量,见其追悔莫及的心情。
以上为一层,写自己的本性与误落“尘网”的矛盾。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漏。
羁鸟:关在笼里的鸟。
羁,束缚。
旧林:过去栖息的山林。
池鱼:被捕捞来放养在池里的鱼。
故渊:过去生活的深潭。
这两句的“恋”与“思”“旧”与“故”均为互文。
○承前叙诗人误落官场“尘网”,意如“羁鸟”“池鱼”,得不到自由,于是思恋“旧林”“深渊”渴望回到大自然的怀抱,见其急切思归田园的心情。
诗以“羁鸟”“池鱼”作比,贴切形象,既与前面的“尘网”呼应,又为后文的“樊笼”伏笔。
开荒南野际,守拙(zhuó)归田园。
南野:一作“南亩”,泛指田野。
际:间。
守拙:安守愚拙的本性。
拙,指不善于在官场逢迎取巧。
“守拙”句是说自己宁愿抱守愚拙的:性归隐田园,而不愿混迹在巧弄机谋的仕途之中。
○叙诗,现在终于离开仕途归耕田园,流露出无限的欣愉之情。
桃花源记中考对比阅读五篇
【一】【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上与群臣论止盗。
或请重法以禁之。
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
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1.解词(1)屋舍俨然(2)阡陌交通(3)或请重法以禁之(4)自是数年之后2.下列各句中加点“之”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A问所从来,具答之B民之所以为盗者C上哂之曰D或请重法以禁之3.翻译下面的句子(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4.桃花源是个美好境界,它之所以美好,用【乙】段里的话来说,起码是因为那里没有和。
陶渊明虚构这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其目的是什么?【二】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陶渊明《饮酒(其五)》诗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描写了自己恬淡、闲适的田园生活,选文中同样能表现桃花源中人这种生活的句是:。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中华文学史上留下了许许多多像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一样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明时代的四大古典名著更是不朽的丰碑请你写出其中的一部作品和作者的名字。
01 《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对比阅读:不同的人生选择-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四 研读文本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5 D(“时来志或酬”表明文人实现志向是需要时机的,光 有时机也还不够,还需要其他条件,而且山林和庙堂本就是 外部条件。)
16、两首诗分别代表了中国古代文人的两种生活模式,每一 种生活模式都有其自身的价值,同时也有其艰辛和不易,请 选择其中一首诗歌并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
子衿 诗经·国风·郑风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这里用来抒发自己对贤士的思念之情,提醒人才主动投靠自己。
诗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 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已经充分表达了曹操对人才的渴求之情。那么后面的 诗句在重复表明求贤若渴之心,可否删除?
五 拓展研究
在具体的时代背景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抉择,曹操“天下归心” 的志向与陶渊明的“守拙归园田”,到底怎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出 世与入世,你更欣赏哪种的态度?
出世的心,能让我们平静。人生若是一场修行,则着重要修的, 便是心。这世间人来人往,纷纷扰扰,使得我们的心容易被万象迷惑, 被万象侵扰。而若是心被万象迷惑、侵扰,生出许多杂念,那我们就 无法平静地专注自己的事,反而会浮躁不堪,终成不了事。陶渊明可 以说是中国几千年来最为出世的人之一,他自然也有出世的心。虽短 暂出仕,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度使他归隐田园,忘情山水,饮 酒作乐。他的《归去来兮辞》被许多人传唱,被许多人颂响。“采菊 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他出世心的最真实写照。我们若是有出 世的心,那便是把心安顿好了。心安顿好了,我们就会平静下来,便 能专注做事了。
22.《饮酒》的比较阅读
《饮酒》的比较阅读(答卷)(《饮酒》与《桃花源记》《爱莲说》《野望》等的比较阅读,共五个阅读语段)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练习题(12分)【甲】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乙】桃花源记(节选)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下列选项错误的一项是(B )。
(3分)A.甲诗乙文的作者均为东晋大诗人陶渊明。
B.陶渊明,一名侃,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
C.陶渊明有“田园诗人”之称,也是田园派鼻祖。
D.甲诗乙文均有感而发,写于作者辞官归隐之后。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源中人)问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个汉朝,更不用说魏朝、晋朝了。
(3分)。
3.下面选项恰当的一项是(A)。
(3分)A.甲诗中的“心远”“悠然”等词语表现出诗人心境高远、超凡脱俗的恬淡心境。
B.甲诗结句言尽而意无穷,隐约流露出作者归隐后淡淡的怅惘与迷茫,令人回味。
C.乙文中“不足为外人道也”反映了桃花源人谦虚低调、不希望外人打扰的心理。
D.乙文末段刘子骥探寻未果的描述,更显桃花源亦真亦幻,文章主旨也朦胧隐晦。
4.作者借甲诗表达对宁静自由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借乙文表达对和平安宁的理想社会的憧憬,两诗文都含蓄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3分)二、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练习题(12分)(甲)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陶渊明《停云》其一、其二古诗词比较阅读
陶渊明《停云》其一、其二古诗词比较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停云①陶渊明(东晋)其一霭霭停云,濛濛时雨。
八表②同昏,平路伊阻③。
静寄东轩,春醪独抚。
良朋悠邈,搔首延伫。
其二停云霭霭,时雨濛濛。
八表同昏,平陆成江。
有酒有酒,闲饮东窗。
愿言怀人,舟车靡从。
注:①停云:凝聚不散的云。
共四首,这里节选前两首。
②八表:八方以外极远的地方。
泛指天地之间。
③平路:平地,与后文“平路”意思一致。
伊:语气助词。
阻:阻塞不通。
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本组诗“霭霭停云,濛濛时雨”和“停云霭霭,时雨濛濛”采用复沓的章法,形成回环往复的旋律美,对抒发诗歌情感起到强化作用。
B.本诗写于晋安帝元兴三年(公元404年),当时统治集团的互相倾轧、政局昏暗,连年战乱给老百姓带来深重灾难,所以诗中“八表同昏”“平路伊阻”“平陆成江”等也都具有了象征意义。
C.本诗善于抓住人物动作来表达人物情感,静寄、独抚、闲饮、搔首、延伫,都真实生动地展现出诗人生活的闲适恬淡之情。
D.本组诗构思严谨,从云凝不散到雨雾迷蒙,再到道路受阻、成江,最后导致舟车不通,无法与友人相见。
E.本诗仿《诗经》四言诗的句式,节奏平稳鲜明,语言明丽自然,言近旨远,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2.温汝能在《陶诗汇评》中说“诗中感变怀人,抚今悼昔,一片热情流露言外,若仅以闲适赏之,失之远矣”。
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案】1.CE2.①思亲怀友的怅惘,思念至深、相见之难。
从良朋悠邈、搔首延伫、愿言怀人来分析。
①感时伤事的隐忧,时政动荡、家国难安。
从八表同昏,平路伊阻、平路成江来分析。
【解析】1.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陋室铭》比较阅读
《五柳》《陋》(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以:②期:③劳:④之: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甲段文字中直接表现作者性格和品质的语句是。
乙段文字中统领全文、点明作者品德的语句是4.甲、乙两段文字表现了作者共同的情怀和志趣,试加以概括。
【答案】1.①以:以此②期:期望③劳:使......劳累④之:宾语提前的标志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醉了之后就回家,竟不会舍不得离开.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在这里聊天的都是有学问的人,来来往往的人没有平民.3.甲段文字中直接表现作者性格和品质的语句是"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
乙段文字中统领全文、点明作者品德的语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4.甲、乙两段文字表现了作者共同的情怀和志趣,试加以概括。
表现了作者清闲自在,不贪慕荣利,安贫乐道.文言文阅读(17分)(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乙)板桥幼随其父学,无他师也。
幼时殊无异人之处,少长,虽长大,貌寝陋,人咸易之。
然读书能自刻苦,自激愤,由浅入深,由卑及高,由迩达远,以赴古人之奥区,以自畅其性情才力之所不尽。
《陋室铭》比较阅读学生版
《五柳》《陋室铭》(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以:②期:③劳:④之: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甲段文字中直接表现作者性格和品质的语句是。
乙段文字中统领全文、点明作者品德的语句是。
4.甲、乙两段文字表现了作者共同的情怀和志趣,试加以概括。
文言文阅读(17分)(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乙)板桥幼随其父学,无他师也。
幼时殊无异人之处,少长,虽长大,貌寝.陋,人咸易..之。
然读书能自刻苦,自激愤,由浅入深,由卑及高,由迩.达远,以赴古人之奥区,以自畅其性情才力之所不尽。
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善诵耳。
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
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箸,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
书有弗记者乎。
19、解释加点字(7分)寝()咸()易()迩()名()劳形()鸿儒()20、解释句子(4分)①幼时殊无异人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孔子云:何陋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郑板桥之所以“善诵”是因为。
《归去来兮辞》两篇译文的比较
译文2:匿名译者
Well, go back now! As the fields and gardens in home will be lying waste, why yet not go back! Since I have been familiar with that my heart has been put to be toiled by my body, why will be disconsolate and sad for myself alone? Now that I have been aware of the mistakes in past are already unable to rescue, but I have known the future life can retrieve. Really only going astray by accident but not too far, therefore, I have understood today's right and yesterday's wrong. The returning boat went forward fluttering on the river, and the gentle breeze was gently blowing and moving my upper outer garment. Asking pedestrian on the way in front, I hated the dawn light was still too faint and misted. When looking at the house after landing, I went straight forward with incomparable happy. And then I had seen the houseboys were running towards me and welcoming me with joy. After a while, I also saw the children were greeting me at the door. Entering the house, I found that the pathway has lay waste but it was deserved to be pleased for
陶渊明诗两首赏析
备课参考22㊀2018 1陶渊明诗两首赏析彭孝干㊀㊀ 奇文共欣赏ꎬ疑义相与析ꎮ 陶渊明作为古代名家常被选入中学教材ꎬ有论者凭自己的感悟㊁体验去解读ꎬ去鉴赏ꎬ见仁见智ꎮ从陶渊明427年去世算起ꎬ至今已1580年ꎬ经过历代文人的塑造ꎬ他已成为中国文人的人格寄托ꎮ而中学教材中入选的作品ꎬ常常让人觉得渊明仅仅是一个隐士ꎬ放旷㊁隐逸的态度给我们造成了错觉ꎬ仅凭这两点成为文人的人格依据是远远不够的ꎮ庄子也是放旷者ꎬ但是后世的崇敬却少于渊明ꎬ孔子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ꎬ依然没有成为文人的人格偶像ꎮ那么陶渊明凭什么具有如此大的人格魅力ꎬ久经不衰地被人们崇拜?恰恰因为他兼有庄子和孔子的品格ꎮ了解一个诗人ꎬ我们必须深入其所处的时代ꎬ方东树«昭昧瞻言»卷四写道: 读陶公诗ꎬ专取其真事ꎬ真景ꎬ真理ꎬ真不烦绳削而自和ꎮ此说诚是ꎬ因此ꎬ我们必须掌握渊明一生的生活轨迹ꎬ才能更好地把握诗的本义ꎮ渊明生活的时代ꎬ东晋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ꎬ先是桓玄之乱ꎬ接着刘裕专权ꎬ公元420年ꎬ刘裕代晋称帝ꎮ淝水之战时渊明19岁ꎬ晋亡时56岁ꎬ这时是渊明的青年和壮年时期ꎬ晋㊁宋易代给陶渊明的思想带来了极大的影响ꎮ荆轲为燕太子丹刺秦王ꎬ歌颂三良(秦穆公时贤人)忠心殉葬的行为ꎬ鞭挞时代的 狂驰子 ꎬ对于荆轲㊁三良不再而泫然沾衣ꎮ清人方宗诚«陶诗真诠»云: «咏二疏»㊁«咏三良»㊁«咏荆轲»ꎬ观此三诗ꎬ渊明忠义慷慨ꎬ直欲追踪古人ꎬ特生无道之世ꎬ又无知己用之耳 渊明盖志希圣贤ꎬ学期用世ꎬ而遭时不偶ꎬ遂以乐天安命终其世耳! 古今多数学者对此无异议ꎬ可见晋㊁宋易代对陶渊明影响之大ꎬ在分析陶渊明作品时这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重要背景ꎮ渊明一生多次仕隐ꎬ算起来共有13年之久ꎮ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陶渊明29岁ꎬ渊明初次出仕ꎮ不久ꎬ征为江州主簿ꎬ不应ꎬ赋闲六㊁七年ꎮ第二次出仕ꎬ约在晋安帝隆安四年(公元400年)ꎬ时年36岁ꎬ担任荆州和江州刺史桓玄的幕僚ꎮ看到桓玄有异志ꎬ37岁时ꎬ丁母忧ꎬ辞官归家ꎮ陶渊明做刘裕的参军ꎮ这是他第三次出仕ꎬ心情非常矛盾ꎬ一方面怀着幻想和希望ꎬ另一方面又疑虑重重ꎮ 真想初在襟ꎬ谁谓形迹拘ꎮ聊且凭化迁ꎬ终返班生庐ꎮ 有学者认为是渊明看出了刘裕有篡晋的意图ꎬ故对这次出仕很失望ꎮ然史籍记载ꎬ刘裕篡晋已经是十余年的事了ꎮ评陶向来有两种倾向ꎬ一种以现代人王瑶为代表ꎬ多联系时代政治背景分析推衍陶诗旨趣ꎬ以忠愤说囊括之ꎻ一种可以当代袁行霈先生为代表ꎬ立足于陶为千古隐逸之宗这一判断ꎬ对很多忠愤说均予以消解ꎮ了解陶渊明 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所产生的时代背景及一生心路历程之后ꎬ我们能隐隐感觉到渊明或仕或隐ꎬ都是在 猛志 不能实现和对风雨飘摇中的晋王朝的担忧㊁激愤中度过的ꎮ文章选择«归园田居»(其一)和«读山海经»(其十一)作为解读对象ꎬ根据自己所查阅的有关资料ꎬ还原一个真实的陶渊明ꎬ不揣冒昧ꎬ浅陈陋见ꎬ望方家指教ꎮ㊀㊀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ꎬ性本爱丘山ꎮ误落尘网中ꎬ一去三十年ꎮ备课参考23㊀20181羁鸟恋旧林ꎬ池鱼思故渊ꎮ开荒南亩际ꎬ守拙归园田ꎮ方宅十余亩ꎬ草屋八九间ꎮ榆柳荫后檐ꎬ桃李罗堂前ꎮ暧暧远人村ꎬ依依墟里烟ꎮ狗吠深巷中ꎬ鸡鸣桑树颠ꎮ户庭无尘杂ꎬ虚室有余闲ꎮ久在樊笼里ꎬ复得返自然ꎮ[赏析]龚斌«陶渊明校笺»: 据«归去来兮辞»ꎬ渊明于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年)十一月辞官归田ꎬ此诗当作于义熙二年(406年)ꎬ渊明三十八岁时ꎮ 这一年渊明从桓玄幕僚归来不久ꎬ多少带有对仕途的失望ꎮ开首渊明即言 少无适俗韵ꎬ性本爱丘山 ꎬ自然平淡ꎬ想其句可知其人ꎮ龚斌引陶考王谱: 以堕地为尘网ꎬ故系此诗为三十年ꎬ说近释氏ꎬ渊明胸中当无此ꎮ尘网当以仕途言ꎮ 此说甚是ꎮ 三十年 象实写ꎬ然从渊明29岁出仕至41岁澎泽令辞归ꎬ前后不过13年ꎬ故此为虚写ꎮ渊明诗化用古人诗句ꎬ更妙者用其句意ꎮ 羁鸟恋旧林ꎬ池鱼思故渊 ꎬ实则化用陆机«赠从兄车骑»诗: 孤兽思故薮ꎬ离鸟悲旧林ꎮ 渊明化用而更工整ꎮ惠洪«冷斋夜话»: 东坡尝云: 渊明诗初若散缓ꎬ熟视有奇趣ꎮ如曰 暧暧远人村ꎬ依依墟里烟 ꎬ 狗吠深巷中ꎬ鸡鸣桑树颠 ꎮ大率才高意远ꎬ则所寓得其妙ꎬ如大匠运斤ꎬ无斧凿痕ꎮ 狗吠深巷中ꎬ鸡鸣桑树颠 ꎬ吴师道«吴礼部诗话»: «古鸡鸣行» 鸡鸣高树巅ꎬ狗吠深巷中ꎮ 陶公全用其语ꎮ 虚室 二字常有人解释为 闲置的屋子 ꎬ确是望文生义ꎬ«庄子 人世间»: 虚室生白ꎮ 唯道集虚ꎬ虚者ꎬ心斋也ꎮ «淮南子»: 是故虚室生白ꎮ 高诱注: 虚ꎬ心也ꎻ室ꎬ身也ꎻ白ꎬ道也ꎮ«归园田居»前六句写自己为什么归园田ꎬ是由于性本爱丘山ꎬ然而联系桓玄剪除异己ꎬ觊觎晋室事ꎬ渊明归隐并非心甘ꎮ但是整首诗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系心归耕的隐者形象ꎬ完全是虚室余闲ꎬ心无旁骛ꎬ但是不久又为刘裕的镇军参军ꎬ想其事再分析其诗ꎬ我们可以看到渊明乃一放旷人ꎬ志向不能实现的时候则隐ꎬ可以用道的思想来调和自己ꎬ如此想来将不难解释渊明或仕或隐的心态了ꎮ而有人认为渊明出仕是为了解决贫困问题ꎬ余不敢苟同ꎬ到后期渊明达到 乞食 的地步ꎬ却依然未以出仕为途径解决问题ꎮ㊀㊀读山海经(其十一)精卫衔微木ꎬ将以填沧海ꎮ刑天舞干戚ꎬ猛志固常在ꎮ同物既无虑ꎬ化去不复悔ꎮ徒设在昔心ꎬ良晨讵可待ꎮ[赏析]龚斌认为«读山海经»当作于义熙三年丁未(407年)ꎬ这一年是«归园田居»作后第二年ꎬ此诗并非难懂ꎮ龚斌此诗集说:前人或以晋宋易代一事探索此诗 微旨 ꎮ如孙人龙«陶公诗评注初学读本»卷二谓此诗: 显悲易代ꎬ心事毕露ꎮ 此说不可信ꎮ梁启超«渊明之文艺及其品格»一文谓此诗及前 夸父诞宏志 等篇ꎬ 不知不觉把他的 潜在意识 冲动出来了 ꎮ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六)»称此诗表现了渊明的 金刚怒目式 ꎮ诗后两句: 徒设在昔心ꎬ良晨讵可待ꎮ 慨叹精卫㊁刑天空有昔日壮心ꎬ良辰却不可再得ꎮ当桓玄控制晋室ꎬ渊明即参与刘裕举义行动ꎬ而且此应发生在此后不久ꎮ观之ꎬ我们知道渊明在仕与隐之间徘徊ꎬ实则不得志而隐ꎬ济世思想没有因为归隐消失ꎬ尽管«归园田居»其一显示了其归隐的隐士形象ꎬ甚至 采菊东篱下ꎬ悠然见南山 成为我们了解陶渊明先入印象ꎮ但通观其诗歌ꎬ他相反的另一面则更加强烈ꎮ苏轼是盛赞陶渊明的人ꎬ观苏轼就可了解渊明隐士形象背后真实的一面ꎬ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ꎮ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3610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杂诗(其二)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
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注释〕(1) 《杂诗》是在晋义熙十年(公元414年)前后,陶渊明50岁时所写,共12首,此首为其中之二。
(2)沦:沉,落。
西阿(ē):西山。
阿,大的丘陵。
素月:皓月,皎洁的月亮。
(3)万里辉:指月光。
荡荡:空旷广远的样子。
景:同“影”,指月光。
(4)户:门。
夜中:即夜半。
这句和下句是说风吹入户,枕席生凉。
(5)气变:气候的变化。
悟:意识到。
时易:时节改变。
时,指时令,节气。
永:长。
(6)无予和(hè):即“无和予”,没有人同我相交谈。
挥杯:举杯。
这句和下句是说想倾吐隐衷,却无人和我谈论,只能举杯对着只身孤影饮酒。
(7)掷:抛弃。
不获骋(chěng ):不得施展。
这两句是说光阴弃人而去,我虽有志向,却得不到施展。
(8) 此:指有志不得施展这件事。
终晓:彻夜,通宵达旦。
不能静:指心情不能平静。
这两句是说想起这件事满怀悲凄,心里通宵不能平静。
【教学重点】1、了解陶渊明的生平经历,运用比较阅读法从不同角度品味两首诗歌的不同情感。
2、理解诗人归隐后淡泊平静的心境下“悲凄”的思想感情,欣赏陶渊明的人格美。
【教学重点】了解陶渊明的生平经历,运用比较阅读法从不同角度品味两首诗歌的不同情感。
【重点难点】感受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挣扎,欣赏诗人的人格美。
【教学方法】诵读法、比较阅读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鉴赏诗歌时,有没有同学把两首诗歌放在一起通过分析比较来解读诗歌?(追问从哪些角度进行比较鉴赏)“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
”——乌申斯基(前苏联)古人读诗特别注重以诗论诗,有了比较,就能对诗歌有更深刻的认识。
今天我们运用比较阅读法学习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和《杂诗(其二)》,品读陶渊明的人格魅力。
二、自主学习1、知识链接:393年(29岁),任江州祭酒(不久解归)400年(36岁),在桓玄手下当幕僚(三年后归隐)404年(40岁),任镇军将军刘裕参军(一年后归隐)405年(41岁),任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参军(很快辞职)405年(41岁),任彭泽县令(81天后辞归)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
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
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
陶渊明直到二十九岁的“高龄”才出仕为官,但终其一生,他所做的也不过是祭酒、参军、县丞一类的芝麻小官,不仅壮志无法施展,而且不得不在苟合取容中降志辱身和一些官场人物虚与委蛇。
他开始转向躬耕来自给自足,追求心灵的宁静与淡泊。
然而书香门第出来的陶渊明毕竟不是稼穑的好手,“开荒南野际”的辛勤也未必能使他过上衣食无忧的小康生活。
义熙四年在陶渊明四十四岁时,一场火灾更使得他全家一贫如洗。
全家只好寄居在船上,靠亲朋好友的接济过活。
贫病交加的陶渊明生活已近绝境。
2、根据注释初步品读诗歌,自主完成导学案二至三两个环节。
三、预习检测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说说诗歌的大意。
一生说诗歌大意,请其他学生点评是否有不到位的地方。
师补充点拨2、学生齐声朗读诗歌四、交流展示《归园田居》与《杂诗其二》分别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这些情感是如何表现的?四人一组讨论交流,组内形成交流成果,派代表发言(发言既可展示交流成果,也可提出困惑)(交流八分钟,成果展示十分钟)温馨提示:可分析直接表达情感的重要词语、意象(意境)、表达技巧、作者的生活经历……《归园田居(其一)》:淡泊、愉悦《杂诗(其二)》:悲凄诗人为什么“悲凄”?“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时光飞逝离人而去,空有壮志难得施展。
直抒悲怀,为全诗之核心。
(1)直接表达情感的词语《归园田居》:“爱”“复”《杂诗》:“悲凄”(2)意象选择及其特点《归园田居(其一)》: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落炊烟、狗吠鸡鸣(田园生活)特点:简朴自然、幽静安详《杂诗(其二)》:落日、素月、寒风、冷枕特点:清冷(3)表现手法《杂诗》直抒胸臆:“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志士悲怀,深沉激烈,将悲伤推向极致。
叙事:“第九、十两句:写出了孤独文人常有的一种景象:欲将悲怀倾诉,可无人倾听,只有挥杯劝影,自劝进酒。
借酒浇愁,孤独寂寞,皆在言外。
对影独酌,倍显诗人之孤独。
困惑一:“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中哪两个字用的妙?这两句诗能否换成“日月离人去,有志不获展”?掷、骋儿子皆极具力度感:唯掷字,能写出日月飞逝,唯骋字,能见出志向之远大。
日月掷人去愈迅速,则有志不获骋之悲慨,愈加沉痛悲切。
(炼字,不露痕迹,显得平淡自然)困惑二:一切景语皆情语,《杂诗》前四联诗歌与抒情诗句“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有何关系?前四句:阿者,山丘。
素者,白也。
荡荡者,广大貌。
景通影,辉与景,皆指月光。
日落月出,昼去夜来,正是光阴流逝。
西阿东岭,万里空中,极写四方上下。
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
此一幅境界,即为一宇宙。
而荡荡辉景,光明澄澈,此幅廓大光明之境界,实为渊明襟怀之体现。
此四句乃是从昼去夜来这一特定时分,来暗示“日月掷人去”之意,一句“荡荡空中景”为全诗铺下了悲凉的感情基调。
“风来入房户,中夜枕席冷。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夜半凉风吹进门户,枕席已是寒意可感。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中“冷”字用的妙,诗人运用晚风、冷席的意象,写出了因为天气的变换觉察出季节之更替,更以“天寒”衬托出“心寒”,所以不能成眠,才体认到黑夜之漫长。
这里运用了移情的修辞手法,刻画了自己“不眠”的凄寒心境,从夏去秋来这一特定时节,深化“日月掷人去”之意,暗示着诗人的一种深深悲怀。
小结:《归园田居》:辞官归隐后的淡泊、愉悦的心情《杂诗》:宇宙无垠,生命孤独;时光飞逝,壮志未展;生命的好戏还未上场,时间的舞台已经撤走。
五、拓展提升陶渊明历来给人的印象是恬淡清廖的隐士,《杂诗其二》、《归园田居》都写于辞官归隐之后,诗歌的情感却又有着如此巨大的反差,结合诗人的人生经历谈谈诗人内心深处为何有如此激烈的矛盾挣扎?生四人一组讨论,组内形成统一意见,派代表发言。
《归园田居》中视仕途为樊笼的陶渊明质性自然,“本爱丘山”,为“守拙”而归园田,并享受着田园生活的恬淡、闲适,陶渊明历来给人的印象是恬淡清廖的隐士。
所以人们对陶渊明诗歌中的悲情很少关注。
《杂诗》第五首云:“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可见渊明平生志事,在于建功立业、兼济天下。
在《杂诗其二》中,我们可以看见诗人平淡的内心之中却蕴含着如此激动的情绪,他也会对“日月掷人去”有如此深致的悲凄,对“有志不获骋”有如此难以释怀的惋惜。
在入仕的13年里,陶渊明本是怀着救济苍生的愿望来做官的,但是他先后辅佐的政权却一个个上演着统治者争权夺利的丑剧。
官场内部的倾轧和斗争也让“少无适俗韵”的他难以适应,更让他济世的抱负无法实现。
在这位坚持不与黑暗的政治合作,宁可选择田园过清贫日子的诗人的心中,济世之志未泯,它像一股暗流在诗人心底涌动着,撞击着。
人并不是生来就要做隐士,这是诗人在当时的社会中为谋求自我的操守采取的万不得已的方法。
现实生活中的陶渊明于世事、人生、生命都有相当的执着,失望、苦闷、不平……都会使他心潮起伏,这是他入世极深的一面。
他又能够从那些牵挂羁绊中解脱出来,这是他出世甚远的一面。
——这是很难达到的一种境界。
“陶渊明的一生表面上过得那么平淡,但却是一个深刻的、豪壮的悲剧。
陶渊明的悲剧是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是伟大的诗人和渺小的社会的矛盾,是美与丑的矛盾。
”——张铨锡《陶渊明的悲剧及其诗的思想和风格》六、我的收获与反思你在诗歌鉴赏中运用对比阅读有哪些收获呢?还有哪些困惑?师点拨:1、“同中求异”“辨别异同”。
基本原则就是“知同辨异”:“知同”就是发现两首诗中相同、相似的东西,如题材相同;“辨异”就是分辨两诗中不同乃至相对、相反的东西。
“2、找准对比点,可以从对诗歌意象的解读、意境的营造、对思想感情的把握、对诗歌语言的品味、对诗歌表现手法的理解等方面进行比较。
七、作业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独坐(节选)(唐)王维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夜深(宋)周弼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1)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
请具体说明。
答:(2)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
试简要分析。
答:答案:(1)王诗写的是“秋夜”,写了山中果落、灯下虫鸣的现象;周诗写的是“春夜”,写了春雪初停、残月挂山、溪水成冰的景象。
王诗描写的是动景,周诗描写的是静景。
(2)王诗写的是悲哀孤独的心境。
一、二句写诗人独坐的孤寂和岁月流逝的悲凉;三、四句写草木昆虫零落哀鸣,更添悲哀。
周诗写的是宁静安适的心境。
一、二句写诗人独坐灯下苦读,不觉夜深;三、四句用“不知”室外景色的变化衬托了诗人夜读时的投入和专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