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自考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押题精华考点串讲资料汇总

合集下载

自考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知识点总结

自考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全国)目录第一章北宋初期文学 (3)第二章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 (3)第三章苏轼的文学成就 (4)第四章黄庭坚与江西诗派 (4)第五章柳永与北宋词坛 (5)第六章辛弃疾与辛派词人 (6)第七章陆游与南宋中期诗文 (6)第八章姜夔与南宋清雅词派 (7)第九章南宋后期文学 (7)第十章辽金文学 (7)第十一章元杂剧的兴盛和代表作家 (8)第十二章杰出的戏曲家关汉卿与王实甫 (9)第十三章元代散曲 (9)第十四章宋元南戏和话本 (10)第十五章元代诗文 (11)第十六章《三国演义》和《水浒传》 (12)第十七章《西游记》和《金瓶梅》 (14)第十八章明代白话短篇小说 (14)第十九章汤显祖与明代戏剧 (15)第二十章明代散文 (16)第二十一章明代诗歌 (17)第二十二章清代诗歌 (17)第二十三章清代文章 (18)第二十四章清词 (19)第二十五章清代小说 (19)第二十六章曹雪芹与《红楼梦》 (20)第二十七章清代戏剧 (21)第二十八章清代弹词 (22)第二十九章近代诗词 (22)第三十章近代文的新生面 (23)第三十一章近代小说与戏剧 (24)全书思维导图第一章北宋初期文学宋代古文运动先驱柳开,今河北大名县人,著有《河东先生集》。

原名肩愈,字绍先。

自觉地以恢复韩愈、柳宗元古文的传统为己任,反对五代浮艳文风,标举文统和道统,主张文道合一,有鼓吹复古、倡导质朴文风的筚路蓝缕之功。

穆修,字伯长,今山东东平人。

其文强调教化作用,力求结构章法的变化,多用散行单句,不务雕琢堆砌。

柳开之后专力写作古文。

王禹偁(1)王禹偁,字元之,今山东巨野县人。

宋初作家中,成就较大的一位。

(2)其五、七言古诗有意效法白居易的平易诗风,其近体诗、绝句不乏平淡清远的格调。

如《村行》。

其散文在追求平易自然的文风方面有开创之功,使中唐韩、柳切近现实的平易古风在宋初重现,成为欧阳修改革文风的先声。

今存《小畜集》30卷。

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自考知识点汇总

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自考知识点汇总

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目录第五编宋代文学第一章北宋初期文学1.柳开、穆修是宋代古文运动的先驱2.宋初诗歌的白体、昆体、晚唐体3.“白体”4.王禹偁的诗文创作及其对宋初文风变革的贡献5.《西昆酬唱集》6.杨亿的生平7.杨亿、钱惟演、刘筠最能代表西昆体风格8.西昆体9.晚唐体10.西昆体诗歌的一般特色11.林逋诗歌的特点12.晏殊的生平13.《珠玉词》14.晏殊词的创作特色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第二章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15.欧阳修的生平16.欧阳修在诗文革新运动中的领袖地位17.《秋声赋》的艺术特点18.欧阳修散文的艺术特点19.欧阳修诗歌的艺术特点及其开拓性20.欧阳修词的艺术特点21.欧阳修的文学成就和贡献22.梅尧臣的生平23.苏舜钦的生平24.梅尧臣、苏舜钦是开创宋诗风格的重要作家25.梅尧臣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26.苏舜钦诗歌的风格特征27.王安石的生平28.王安石词《桂枝香》[金陵怀古]对词境的开拓29.王令诗歌的特点30.王安石散文的特点31.王安石诗歌的创作成就32.王安石的文学创作成就33.“三苏”34.曾巩散文的艺术风格35.苏洵散文的特点36.苏辙散文的特点第三章苏轼的文学成就37.苏轼的生平38.苏轼议论文的写作特点39.苏轼记叙文的艺术特点40.苏轼散文的总体特色41.“东坡体”42.苏轼诗歌的题材类别43.苏轼诗歌分前、后期44.苏轼诗歌的主要内容45.苏轼诗歌的艺术特色46.苏词的超旷高远襟怀47.苏轼的“以诗为词”对词体革新的贡献48.苏词对题材的拓展及其意义49.苏词的创作风格50.苏轼对词体发展的贡献第四章黄庭坚与江西诗派51.黄庭坚的生平52.“山谷体”53.黄庭坚诗歌的题材内容54.黄庭坚的诗歌创作主张及其艺术特色55.黄庭坚词作的艺术特点56.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57.“后山体”58.“简斋体”59.陈与义诗分前、后期60.陈师道“后山体”的艺术特征61.陈与义前期诗歌的艺术特点62.陈与义后期诗歌的艺术风格63.“简斋体”的艺术独特性第五章柳永与北宋词坛64.北宋词分为三个发展时期及各期代表词人65.柳永的生平66.柳永词的题材内容及其对词境的开拓67.柳永对词体的开拓68.柳永词的艺术特点69.柳永对宋词发展的贡献70.秦观的生平71.晏几道的生平72.贺铸的生平73.秦观词作的艺术特点及其在宋词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74.晏几道词作的艺术特点75.贺铸词作的艺术特点76.周邦彦的生平77.周邦彦词的集大成78.周邦彦词作的艺术成就79.“易安体”80.“樵歌体”81.李清照的生平82.朱敦儒的生平83.李清照词分前、后期84.李清照词论的主要内容85.李清照词作的艺术特色86.朱敦儒词作的艺术特点第六章辛弃疾与辛派词人87.辛弃疾的生平88.“稼轩体”89.辛词题材内容的主体及其多样性90.辛词的艺术成就及其词史地位91.张元幹的生平92.张孝祥的生平93.陈亮的生平94.张元幹词的特点95.张孝祥词的特点96.陈亮词的特点97.刘过词的特点第七章陆游与南宋中期诗文98.“中兴四大诗人”99.陆游的生平100.陆游散文的特点101.陆游诗歌创作的三个时期及各期的主要特点102.陆游诗歌对江西诗派的扬弃103.陆游词作的特色104.陆游诗歌的艺术成就及其多样风格105.“诚斋体”106.杨万里的生平107.范成大的生平108.杨万里的“活法”诗109.“诚斋体”的艺术特色110.范成大田园诗的艺术特点111.朱熹的生平112.朱熹诗歌的特点113.朱熹散文的特点114.南宋中叶散文之两派115.南宋各体散文的一般特征116.南宋“小品文”概况第八章姜夔与南宋清雅词派117.南宋中后期的清雅词派118.姜夔的生平119.白石词的情思内涵120.白石词的艺术风格及其对词史的贡献121.吴文英的生平122.吴文英“论词四标准”123.梦窗词的分类及其情感内涵124.梦窗词的艺术特色125.《词源》126.史达祖咏物词的艺术特点127.周密的词风特征128.王沂孙咏物词的特点129.张炎的词风及其在词史上的意义第九章南宋后期文学130.南宋后期文学大势131.“永嘉四灵”132.“四灵”与晚唐诗歌的关系133.“永嘉四灵”诗歌的艺术特点134.刘克庄的生平135.“江湖诗派”的主要诗人136.刘庄诗歌分前、后两期137.“江湖诗派”及其诗歌的艺术追求138.刘克庄诗歌的艺术特点139.刘克庄词的艺术特点140.戴复古诗歌的特点141.文天祥的生平142.汪元量诗歌的思想内涵143.刘辰翁词作的特点144.文天祥诗、文、词的思想情感内涵第六编辽金元文学第一章辽金文学145.耶律倍及其《海上诗》146.耶律洪基及其《题黄菊赋》147.契丹女诗人萧观音、萧瑟瑟148.汉族诗文作家赵延寿、王鼎149.辽代文学创作概况150.寺公大师《醉义歌》151.辽代诗文体现着民族文化融合的特点152.金初文坛作家构成153.金代文学发展大势154.金初主要诗文作家155.“国朝文派”及其主要诗文作家156.金代后期主要诗文作家157.元好问的生平158.元好问《论诗三十首》所体现的审美追求和诗学观念159.元好问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160.元好问词作的特点161.元好问的文学成就162.诸宫调163.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对《莺莺传》的改作及其艺术特点第二章元杂剧的兴盛和代表作家164.“元曲四大家”165.元杂剧的体制166.元杂剧分为五类167.元杂剧兴盛的原因168.元杂剧发展分为前后两期及各期代表作家作品169.白朴的生平创作170.马致远的生平创作171.纪君祥及其《赵氏孤儿》172.郑廷玉及其《看钱奴》173.康进之及其《李逵负荆》174.石君宝及其《秋胡戏妻》175.白朴《梧桐雨》的思想内容和表现特色176.马致远《汉宫秋》的思想内容和表现特色177.马致远神仙道化剧的创作特色178.郑光祖的生平创作179.宫天挺的生平创作180.乔吉的生平创作181.秦简夫的剧作182.元代后期杂剧发展态势183.郑光祖《倩女离魂》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184.宫天挺《范张鸡黍》的思想内容185.乔吉《两世姻缘》的情思内涵和艺术特色186.秦简夫《东堂老》的内容和特点第三章杰出的戏曲家关汉卿与王实甫187.关汉卿的生平、性格188.关汉卿的创作及其分类189.公案剧《鲁斋郎》、《蝴蝶梦》的思想深刻性190.妇女生活剧《救风尘》的思想191.历史剧《单刀会》艺术特点192.关汉卿杂剧题材内容的特点193.《窦娥冤》的故事渊源及关汉卿的改作194.《窦娥冤》的戏剧冲突及其悲剧性195.王实甫的生平创作196.“董西厢”197.“王西厢”198.从《莺莺传》到《西厢记》的故事演变199.王实甫《西厢记》的剧情和体制200.王实甫《西厢记》的戏剧冲突第四章元代散曲201.散曲及其形制202.小令(叶儿)、套数(散套)、带过曲203.元代散曲创作分前、后两期204.元代散曲创作的豪放、清丽两种主要风格205.元代散曲的语言风格206.元代前期散曲作家的构成207.元代前期散曲的代表作家208.关汉卿散曲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209.王和卿散曲的风格特征210.马致远散曲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211.元代后期散曲的代表作家212.张养浩的生平213.张养浩散曲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214.乔吉散曲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215.张可久散曲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第五章宋元南戏和话本216.南戏217.“《永乐大典》戏文三种”218.“四大传奇”219.南戏产生的年代220.元代南戏创作概况221.南戏与杂剧在体制上的区别222.“荆刘拜杀”四大传奇各自的剧情及艺术特点223.高明的生平224.《琵琶记》的主旨和剧情225.《琵琶记》的人物形象塑造226.《琵琶记》的艺术成就227.话本228.宋代“说话”四家229.元代讲史话本的存留情况230.“讲史”和“小说”的区别231.宋元话本小说的分类和保存232.宋元话本小说的一般艺术特征233.元代话本小说《宋四公大闹禁魂张》的内容和特点234.讲史话本的一般艺术特点235.讲史话本的依傍史实与艺术虚构第六章元代诗文236.元代诗文发展三期。

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课程代码00539)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 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5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晏殊的词集是A.《漱玉词》B.《珠玉词》C.《乐章集》D.《片玉集》2.与梅尧臣齐名,时号“苏梅”的是A.苏轼B.苏舜钦C.苏洵D.苏辙3.王安石晚期诗歌的主要体裁是A.绝句B.律诗C.歌行D.乐府4.下列属于苏轼作品的是A.《望海潮》“东南形胜”B.《踏莎行》“雾失楼台”C.《卜算子》“缺月挂疏桐”D.《六州歌头》“少年侠气”5.南宋中叶功利派散文创作的代表人物是A.朱熹B.真德秀C.吕祖谦D.陈亮6.“永嘉四灵”主要学习的唐代诗人是A.李白、杜甫B.元稹、白居易C.贾岛、姚合D.温庭筠、韦庄7.江湖诗派的代表人物是A.刘克庄B.文天祥C.周密D.王沂孙8.《救风尘》塑造的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是A.赵盼儿B.谢天香C.韩玉箫D.张倩女9.下列不属于四大南戏的是A.《荆钗记》B.《拜月亭》C.《白兔记》D.《琵琶记》10.张养浩散曲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A.怀古之作B.讽刺官场之作C.隐居之作D.赞美田园之作11.“铁崖体”的艺术特点是A.古朴儒雅B.婉秀顿挫C.绚丽瑰奇D.闲婉冲淡12.《醒世恒言》的编者是A.冯梦龙B.凌濛初C.徐渭D.施耐庵13.李东阳论诗主张宗法A.汉魏诗歌B.唐代诗歌C.宋代诗歌D.元代诗歌14.下列作品不属于“临川四梦”的是A.《邯郸记》B.《紫钗记》C.《牡丹亭》D.《宝剑记》15.明初散文“与宋濂并为一代之宗”的是A.刘基B.杨士奇C.康海D.李攀龙16.《唐宋八大家文钞》的编选者是A.归有光B.王慎中C.茅坤D.唐顺之17.下列作家主张“性灵说”的是A.李贽B.袁宏道C.钟惺D.张岱18.唐寅诗歌的创作特点是A.自由挥酒B.格律谨严C.锤炼字句D.追求典雅19.翁方纲的诗学主张是A.神韵说B.格调说C.肌理说D.童心说20.桐城派的代表作家是A.侯方域B.方苞C.魏禧D.汪琬21.清代词坛推崇苏轼、辛弃疾的是A.阳羡词派B.浙西词派C.常州词派D.临桂词派22.汪中骈文的代表作是A.《登泰山记》B.《左忠毅公逸事》C.《大铁椎传》D.《哀盐船文》23.下列人物出自《镜花缘》的是A.贾雨村B.蒋干C.唐敖D.公孙胜24.在戏剧结构理论方面,李渔提出的是A.“贵显浅”B.“立主脑”C.“重机趣”D.“忌填塞”25.清代弹词的代表作是A.《海上花列传》B.《天雨花》C.《孽海花》D.《荡寇志》26.最能代表黄遵宪“新派诗”的是A.记述中法、中日战争的作品B.谴责侵略者罪行的作品C.反映民生疾苦的作品D.描写异域风物的作品27.我国第一个戏剧团体是A.“春柳社”B.“春阳社”C.“进化团”D.“南社”28.况周颐的词学著作是A.《白雨斋词话》B.《蕙风词话》C.《复堂词话》D.《艺概·词概》29.《三侠五义》是A.侠义公案小说B.狭邪小说C.谴责小说D.鸳鸯蝴蝶派小说30.《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的作者是A.李宝嘉B.吴沃尧C.曾朴D.刘鹗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自考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考前密押120题及答案含解析

自考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考前密押120题及答案含解析

目录第一章宋代文学 (1)第二章辽金元代文学 (8)第三章明代文学 (13)第四章清代文学 (18)第五章近代文学 (23)第一章宋代文学一、单选题1.王禹偁诗歌的艺术风格是()A.华靡艳丽B.平易晓畅C.沉博绝丽D.清奇僻苦2.杨亿、钱惟演、刘筠等人的诗歌被称为()A.白体B.西昆体C.晚唐体D.半山体3.欧阳修散文的风格是()A.平易流畅、委曲婉转B.结构谨严、析理透辟C.雍容典雅D.纵横博辩4.苏舜钦的诗歌风格是()A.豪犷雄放B.平淡瘦劲C.生新瘦硬D.沉博绝丽5.苏辙散文的风格特点是()A.气雄词峻B.汪洋恣肆C.汪洋淡泊D.笔锋老辣6.曾巩文章的艺术风格是()A.沉着痛快B.析理透辟C.雍容典雅D.纵横博辩7.苏轼诗《百步洪二首》其一运用博喻,其体现的创作特点是()A.以文为诗B.以才学为诗C.好发议论D.好用典故8.苏轼词的特点是()A.以文为词B.以赋为词C.以诗为词D.以论为词9.黄庭坚“山谷体”的诗风特征是()A.平易古淡B.生新瘦硬C.清新流丽D.豪犷雄放10.陈师道的诗被称为()A.半山体B.山谷体C.后山体D.简斋体11.陈与义的诗歌被称为()A.山谷体B.后山体C.简斋体D.诚斋体12.柳永对词体的贡献主要表现在()A.以诗为词B.以文为词C.创制小令D.创制慢词A.“词虽婉美,然格力失之弱”B.“儿女英雄兼而有之”C.“清空”、“骚雅”D.“如七宝楼台”14.周邦彦词在章法结构方面的主要特点是()A.平铺直叙B.开阖回旋C.以情语结篇D.以议论结篇15.陆游的诗歌创作可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中期诗歌的特点是()A.雕饰藻绘B.清新拔俗C.豪放悲壮D.清淡秀逸16.陆游古体诗的艺术风格是()A.悲壮沉痛B.自然圆转C.对仗工稳D.清淡秀逸17.杨万里创作的诗歌被称为()A.山谷体B.易安体C.稼轩体D.诚斋体18.姜夔词以表现文人士大夫意趣为主,他所创立的词派是()A.大晟词派B.豪放词派C.清雅词派D.婉约词派19.姜夔词的艺术风格是()A.雍容华美B.豪放旷达C.清空骚雅D.思深辞丽20.吴文英词的主要特点是()A.以诗为词B.长于议论C.章法结构独特D.语言通俗自然21.“永嘉四灵”作诗学的是()A.初唐体B.盛唐体C.中唐体D.晚唐体22.刘克庄所属的诗派是()A.西昆体B.晚唐体C.江西诗派D.江湖诗派23.戴复古所属的诗派是()A.西昆体B.晚唐体C.江西诗派D.江湖诗派二、多选题24.宋初诗派主要有()A.白体B.武功体C.昆体D.晚唐体E.台阁体A.以文为诗B.以议论为诗C.追求气格D.命意新颖E.诗风艰涩26.苏轼文学创作的显著特点有()A.以文为诗B.以文字为诗C.以诗为词D.以才学为诗E.以议论入诗27.黄庭坚“山谷体”诗的基本特征有()A.求生避熟,求雅脱俗B.重视句法,发展了拗句、拗律的体例C.强调“无一字无来处”D.用典以故为新,变俗为雅E.好奇尚硬,风格生新峭拔28.李清照词论的主要内容有()A.尚雅B.主张“词要清空,不要质实”C.主张“词别是一家”D.强调声律E.尚豪放29.辛弃疾词的艺术成就包括()A.婉约词柔中有刚B.喜议论,善用典C.以论为词D.以诗为词E.以文为词30.陆游诗歌的艺术成就包括()A.古体诗风格悲壮B.七律自然圆转而对仗工稳C.五律追求平淡简约的韵调D.绝句风格清淡秀逸E.田园诗风格平淡闲适31.刘克庄成为江湖诗派中成就最大的诗人,主要原因有()A.多方面吸收唐诗艺术营养B.熔铸宋诗的时代内容C.学杜甫、韩愈、李贺及陆游、杨万里D.将江西诗派与晚唐诗派加以调和E.发挥自己的艺术创造力三、名词解释32.名词解释:白体33.名词解释:一祖三宗34.名词解释:易安体35.名词解释:辛派词人36.名词解释:永嘉四灵37.名词解释:江湖诗派四、论述题38.试论苏轼诗歌的艺术特色。

自学考试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历年真题全套试题

自学考试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历年真题全套试题

自考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历年真题集电子书目录1. 目录 (2)2. 历年真题 (3)2.1 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200310 (3)2.2 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200410 (8)2.3 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200510 (14)2.4 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200610 (18)2.5 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200701 (23)2.6 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200710 (27)2.7 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200801 (30)2.8 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200810 (35)2.9 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200901 (39)2.10 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200910 (42)2.11 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201001 (45)2.12 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201010 (49)2.13 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201101 (53)2.14 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201110 (60)3. 相关课程 (62)1. 目录历年真题()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200310()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200410()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200510()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200610()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200701()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200710()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200801()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200810()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200901()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200910()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201001()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201010()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201101()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201110()相关课程()2. 历年真题2.1 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200310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试题课程代码:00539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4月全国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00539真题试卷及答案

4月全国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00539真题试卷及答案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试卷(课程代码00539)本试卷共5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苏舜钦诗歌的风格特色是A.平易古淡 B. 华丽典雅C.豪犷雄放 D.清新流丽2.陈师道的诗被称为A.半山体 B.山谷体C.后山体 D.简斋体3.李清照后期词的风格是A.清丽淡雅 B。

沉郁哀痛C. 雍容典雅 D.浓艳密丽4。

陆游晚年写了大量绝句,其风格主要表现为A.雕饰藻绘 B.清淡秀逸C. 豪放悲壮 D.清新拔俗5.姜夔词的艺术特点是A.清空骚雅 B.如七宝楼台C.平淡自然 D.清新明快6。

戴复古所属的诗人群体是A.江西诗派 B.江湖诗派C.中兴四大诗人 D.永嘉四灵7.元好问的散文成就很高,其为文A.气势宏大,有盛唐风 B.精工巧丽,备极才情C.取法欧苏,纡徐委备 D.清邃高古,出尘世外8.乔吉《两世姻缘》的艺术特色是A.悲喜连缀,贯通一体 B.酸楚哀怨,令人肠断C. 感事兴怀,情寄高远 D.哀伤幻灭,淋漓尽致9.王实甫《西厢记》取材于A.白居易《长恨歌》 B.民间流传的南戏C.范摅《云溪友议》 D.元稹的传奇小说10.“南戏”早期被称作A.昆腔 B.温州杂剧C.传奇 D.大元乐府11.萨都刺的诗文集名为A.《牧庵集》 B.《剡源集》C.《雁门集》 D.《陵川集》12.《水浒传》突出了“官逼民反”的主题,小说中第一个正式登场的人物是 A。

(吐血整理)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串讲讲义(修改版)

(吐血整理)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串讲讲义(修改版)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串讲讲义内容串讲第五编宋代文学二、本编知识结构三、宋代诗词发展脉络勾勒宋诗的发展:(1)由宋初一直到仁宗天圣、庆历年间,是北宋词的初期,晏殊、欧阳修等词人,承续《花间》派与南唐词风而有变化;(2)由仁宗天圣、景佑以后,直至英宗、神宗、哲宗三朝,是北宋词的创造时期,大词人柳永、苏轼以及秦观等,是推动宋词发展的关键人物;(3)由哲宗末年,历徽宗一朝,直至汴京沦陷以前,是北宋词的总结期,出现“集大成”的词人周邦彦。

四、重难点详解(一)北宋初期的文学1、柳开、穆修是宋代古文运动的先驱。

2、白体、晚唐体、西昆体(1)概念:“白体”,学习白居易,诗风平易晓畅,代表人李昉、徐铉、王禹偁。

“晚唐体”,模仿贾岛、姚合的诗风,以清逸隐幽为旨归的诗作,代表人林逋。

“西昆体”,以杨亿等人为代表的西昆体,是宋初影响极大的重要文学流派,它有广狭二义,狭义的西昆体单指其近体律诗,广义的西昆体兼指其四六文。

“西昆”之名是因创始诸人在秘阁唱和的诗集称《西昆酬唱集》,取玉山、册府之意。

《西昆酬唱集》共收诗人十七位,而以杨亿、钱惟演、刘筠为魁首。

(2)西昆体的特色西昆体创作特色:学习李商隐近体诗,讲究声律文采,修辞重用典。

其长处为文辞密丽,气象典雅,扫灭五代衰飒弊习,创造纯宋人之诗歌;而短处是太雕琢而无自然态度,太堆砌而少意味。

(3)王禹偁对宋初诗风、文风转变的促进作用王禹偁早年喜爱白居易的诗,侧重于闲适唱和的一面。

贬官商州之后,学习白居易的讽谕诗,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关心民生疾苦的作品。

他进而学习杜甫,所谓“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子美是前身”,他很重视和推崇杜甫的诗歌。

学杜是宋诗别开生面的一条重要途径,在这方面,王禹偁可谓得风气之先,在文学史上有积极、深远的影响。

他以诗歌较为著名,他的五、七言古诗,有意效法白居易的平易诗风,近体、绝句则不乏平淡清远格调。

格调方面确与西昆体的华瞻典雅有别。

3、晏殊的令词(1)生平晏殊,字叔同,词集名《珠玉词》(全部为小令),死后谥“元献”,故世称“晏元献”。

刷题+背题2022年4月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单项选择题真题题库及答案课程代码:00539

刷题+背题2022年4月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单项选择题真题题库及答案课程代码:00539

刷题+背题2022年4月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单项选择题真题题库及答案课程代码:00539刷题版--答案在后面1.《桃花扇》的社会历史背景是()A.安史之乱时期B.宋元易代时期C.明清易代时期D.甲午战争时期2.中国戏剧史上,首次成功塑造了新兴市民群体的剧作是()A.《一捧雪》B.《占花魁》C.《清忠谱》D.《永团圆》3.元杂剧中的名作《墙头马上》属于()A.爱情婚姻剧B.历史剧C.神仙道化剧D.公案剧4.后期桐城派古文成就最高的是()A.陈用光B.吴嘉宾C.朱琦D.梅曾亮5.由宋入元的作家戴表元的论诗主张是()A.“寓骚雅于冲夷”B.“酿诗如酿蜜”C.“至清至和”D.“不为律缚”6.姚鼐将义理、考证、文章三者融合落实到实处的散文主张是()A.“义即《易》之所谓‘言有物’也,法即《易》之所谓‘言有序’也”B.“神者气之主,气者神之用”C.“神、理、气、味者,文之精也;格、律、声、色者,文之粗也”D.“求神气而得之于音节,求音节而得之于字句”7.元代后期散曲创作的主流风格是()A.豪放B.清丽C.质朴D.蕴藉8.《绿野仙踪》的主要内容是()A.描写才子佳人的恋爱故事B.演绎郑成功、张煌言海上抗清复明的史事C.叙述冤仇相报的两世姻缘故事D.叙写冷于冰求仙学道、救济众生的经过9.《平山冷燕》、《好逑传》属于()A.英雄传奇B.才学小说C.话本小说D.世情小说10.贺铸词作的艺术特点是()A.“词虽婉美,然格力失之弱”B.“儿女英雄兼而有之”C.“清空”、“骚雅”D.“如七宝楼台”11.《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属于()A.公案小说B.历史小说C.谴责小说D.政治小说12.《花月痕》所写的主要内容是()A.妓女的美德神话B.狎客的虚辞假意C.才子落魄,佳人蒙尘D.假凤虚凰,缠绵软款13.元代杂剧作家纪君祥的著名杂剧是()A.《赵氏孤儿》B.《柳毅传书》C.《双献功》D.《秋胡戏妻》14.《老残游记》属于()A.侠义小说B.公案小说C.谴责小说D.狭邪小说15.近代词人王鹏运词作的特点是()A.情至韵会,温柔怨慕B.沉郁悲凉,较为朗炼C.体洁旨远,句妍韵美D.寄兴渊微,沉思独往16.明代民歌《挂枝儿》和《山歌》的编者是()A.凌濛初B.冯梦龙C.李开先D.袁宏道17.李清照前期词的风格是()A.清丽淡雅B.沉郁哀痛C.清空骚雅D.浓艳密丽18.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由个人创作的白话小说专集是()A.“三言”B.《金瓶梅》C.“二拍”D.《型世言》19.清代中期的小说《绿野仙踪》属于()A.历史演义B.才学小说C.才子佳人小说D.神怪小说20.萨都刺直面现实的诗歌作品是()A.《渡白沟》B.《芙蓉曲》C.《盐商行》D.《鬻女谣》21.近代晚唐诗派的代表诗人是()A.龚自珍、魏源B.张维屏、贝青乔C.梁启超、黄遵宪D.樊增祥、易顺鼎22.除了《三国演义》以外,罗贯中还作有杂剧传世,名曰()A.《冲漠子独步大罗天》B.《黑旋风仗义疏财》C.《赵太祖龙虎风云会》D.《雌木兰替父从军》23.以下词学观点由张惠言提出的是()A.“缘情造端,兴于微言”B.“拈大题目,出大意义”C.“诗有史,词亦有史”D.“非寄托不入,专寄托不出”24.顾贞观代表词作《金缕曲》二首的主要内容是()A.咏物B.吊古C.赠友D.写景25.“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出自()A.贺铸《青玉案》B.晏几道《鹧鸪天》C.欧阳修《踏莎行》D.秦观《满庭芳》26.“永嘉四灵”专攻的诗体是()A.五律B.五绝C.七律D.七绝27.辛弃疾词的基本特点是()A.以诗为词B.以文为词C.以赋为词D.以词还词28.被称为明末文坛上最杰出的诗人是()A.夏完淳B.唐寅C.袁宏道D.陈子龙29.翁方纲论诗倡导()A.“格调说”B.“神韵说”C.“肌理说”D.“性灵说”30.杨万里创作的诗歌被称为()A.山谷体B.易安体C.稼轩体D.诚斋体31.杨亿、钱惟演、刘筠等人的诗歌被称为()A.白体B.西昆体C.晚唐体D.半山体32.元代中期号称“盛世”,其文风特点是()A.刚健豪放B.绚丽诡幻C.柔媚旖旎D.平易正大33.南戏《刘知远白兔记》在语言上的主要特色是()A.清深雅洁B.典雅华丽C.质朴通俗D.幽深拗涩34.张惠言《木兰花慢》[杨花]一词的特点是()A.苍凉清怨B.寄慨遥深C.高秀圆转D.冷艳洁静35.“诚斋体”诗中最为出色的是()A.古体B.乐府C.律诗D.绝句36.陈与义的诗歌被称为()A.山谷体B.后山体C.简斋体D.诚斋体37.元好问伤乱诗的风格特色是()A.深婉明丽B.慷慨豪放C.沉挚悲凉D.哀感顽艳38.姜夔词的艺术特点是()A.“清空”、“骚雅”B.“如七宝楼台”C.自然飘逸D.清新明快39.侯方域、魏禧和汪琬并称“清初三大家”,其最重要的创作成就是()A.诗歌B.古文C.小说D.戏曲40.吴文英词的主要特点是()A.以诗为词B.长于议论C.章法结构独特D.语言通俗自然41.晚清侠义公案小说的代表作品是()A.《儿女英雄传》B.《品花宝鉴》C.《海上花列传》D.《三侠五义》42.“竟陵派”散文的风格特点是()A.醇厚典正B.细润雅懿C.幽深孤峭D.简练明畅43.袁枚的诗论著作是()A.《随园诗话》B.《渔洋诗话》C.《说诗啐语》D.《宋诗纪事》44.曾朴的著名谴责小说名为()A.《官场现形记》B.《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C.《孽海花》D.《老残游记》45.清代戏曲家蒋士铨剧作的主要内容是()A.颂扬纲常伦理B.揭露黑暗现实C.寄寓兴亡之感D.描写离合之情46.梅尧臣的诗歌风格是()A.豪放雄奇B.平淡瘦劲C.生新瘦硬D.沉博绝丽47.明代小品散文创作中,标志着柳宗元之后游记散文创作新高峰的作家是()A.袁宏道B.徐渭C.归有光D.张岱48.关汉卿性格和为人的特点是()A.理想高远,志在仕途B.倜傥风流,桀骜不驯C.勇猛刚强,杀富济贫D.修身养性,洁身自好49.在清代词坛上,以比兴寄托为词学宗旨的是()A.常州词派B.浙西词派C.阳羡词派D.云间词派50.清代小说《儒林外史》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被鲁迅评为()A.“隽思妙语,时足解颐”B.“失之张皇,伤于溢恶”C.“戚而能谐,婉而多讽”D.“间杂考辨,亦有灼见”51.白朴的著名杂剧《梧桐雨》直接取材于()A.《长恨歌》B.《琵琶行》C.《莺莺传》D.《李娃传》52.杨维桢“铁崖体”倡导的是()A.宫词B.古乐府C.律诗D.新乐府53.最早参与京剧改良的艺术家是()A.梁启超B.柳亚子C.汪笑依D.欧阳予倩54.戴复古所属的诗人群体是()A.江西诗派B.江湖诗派C.中兴四大诗人D.永嘉四灵55.元杂剧中的名篇《墙头马上》是()A.历史剧B.公案剧C.伦理剧D.爱情剧56.《水浒传》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突出的主题是()A.“乱自上作”B.“官逼民反”C.“全忠仗义”D.“替天行道”57.山谷体的风格特征是()A.苦硬瘦劲B.生新瘦硬C.清奇僻苦D.清新自然58.清初以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的散文被称为()A.文人之文B.学人之文C.桐城派散文D.阳湖派散文59.杨万里诗歌创作中最为出色的诗体是()A.乐府B.古风C.律诗D.绝句60.在近代传统诗坛上,樊增祥属于()A.汉魏六朝诗派B.晚唐诗派C.宋诗派D.同光体61.“一代词臣”耶律楚材的诗作名篇是()A.《西湖竹枝歌》B.《黄河即事》C.《西域河中十咏》D.《登镇州隆兴寺阁》62.《桃花扇》的社会历史背景是()A.安史之乱时期B.宋元易代时期C.明清易代时期D.甲午战争时期63.清初“学人之文”的基本创作倾向是()A.注重散文的艺术审美价值B.注重散文的思想与社会意义C.注重散文的章法和结构D.注重散文的节奏和色彩64.明代茶陵诗派的代表是()A.杨基B.李东阳C.李梦阳D.钟惺65.清初戏剧以李渔为代表的流派是()A.娱乐派B.苏州派C.文人派D.常州派66.苏轼词的主要风格特征是()A.清丽典雅B.思深辞丽C.豪放旷达D.清空婉约67.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一词的题材是()A.咏物B.爱情C.边塞D.吊古68.“元诗四大家”之首虞集的论诗追求是()A.至清至和B.平中寓奇C.以意为主D.理以命气69.马致远的杂剧《陈抟高卧》是()A.神仙道化剧B.公案剧C.家庭伦理剧D.历史剧70.下列清代才学小说中,影响较大的是()A.《蟫史》B.《镜花缘》C.《野叟曝言》D.《燕山外史》71.清末不懂外文但以小说翻译著名的是()A.林纾B.严复C.柳亚子D.陈去病72.杨万里诗歌创作中最为出色的诗体是()A.乐府B.古风C.律诗D.绝句73.唐顺之是唐宋派散文代表之一,其文集名称是()A.《沧溟先生集》B.《荆川先生文集》C.《四溟山人集》D.《震川先生文集》74.“元诗四大家”之首虞集的诗文集是()A.《静修集》B.《滋溪文稿》C.《剡源集》D.《道园类稿》75.元代作家尚仲贤的著名杂剧是()A.《赵氏孤儿》B.《柳毅传书》C.《李逵负荆》D.《秋胡戏妻》76.明永乐至成化数十年间,诗歌发展进入了一个低谷,当时的流行诗风,在朝者为“台阁体”,在野者为()A.“竟陵派”B.“茶陵派”C.“性理诗”D.“性灵诗”77.在散文创作上,曾国藩提倡的是()A.经世文B.逻辑文C.魏晋文D.桐城文78.归有光的文集是()A.《荆川先生文集》B.《隐秀轩集》C.《震川先生文集》D.《白华楼藏稿》79.中国戏剧史上,首次成功塑造了新兴市民群体的剧作是()A.《一捧雪》B.《占花魁》C.《清忠谱》D.《永团圆》80.“元诗四家”之首虞集的诗论主张是()A.理以命气B.辞达理顺C.至清至和D.以意为主81.吴伟业叙事体诗的代表作是()A.《圆圆曲》B.《芦洲行》C.《琵琶行》D.《捉船行》82.以下诗句中,由赵翼创作的是()A.“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B.“衙斋卧听潇潇竹,疑是民间疾苦声”C.“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D.“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83.《聊斋志异》属于()A.文言小说B.白话小说C.话本小说D.讲唱文学84.沈德潜的诗歌理论主张是()A.格调说B.性灵说C.肌理说D.神韵说85.元杂剧《赵氏孤儿》的作者是()A.白朴B.乔吉C.康进之D.纪君祥86.李卓吾评著名南戏《拜月亭记》的艺术成就是()A.“雄篇秀句,洒落人间”B.“笔法纵宕,不为律缚”C.情文相生,最不易及”D.“首似散漫,终致奇绝”87.被明代小说评论家金圣叹称为“第五才子书”的作品是()A.《西游记》B.《三国演义》C.《金瓶梅》D.《水浒传》88.查慎行论诗倡导()A.尊唐B.宗宋C.学杜D.学陶89.晚清侠义公案小说的代表作品是()A.《儿女英雄传》B.《品花宝鉴》C.《海上花列传》D.《三侠五义》90.清代小说《祷杌闲评》属于()A.才学小说B.公案小说C.神怪小说D.历史小说91.“临川四梦”中,取材于沈既济《枕中记》的是()A.《紫钗记》B.《南柯记》C.《牡丹亭》D.《邯郸记》92.明代宣扬“真诗乃在民间”的诗人是()A.李梦阳B.李贽C.袁宏道D.唐寅93.清初戏剧流派中,苏州派的代表作家是()A.李玉B.尤侗C.吴伟业D.李渔94.《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属于()A.公案小说B.历史小说C.谴责小说D.政治小说95.咸同时期,桐城派余绪湘乡派的领袖人物是()A.曾国藩B.郭嵩焘C.薛福成D.莫友芝96.元杂剧作家乔吉的代表作是()A.《范张鸡黍》B.《陈州粜米》C.《倩女离魂》D.《两世姻缘》97.被誉为“秋思之祖”的散曲名作《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A.王若虚B.王和卿C.马致远D.白朴99.《临川四梦》中,取材于唐传奇《枕中记》的是()A.《紫钗记》B.《牡丹亭还魂记》C.《南柯记》D.《邯郸记》100.同光以后的词坛推尊词体,宗尚的是()A.浙西词派B.常州词派C.云间词派D.阳羡词派101.曾巩文章的艺术风格是()A.沉着痛快B.析理透辟C.雍容典雅D.纵横博辩102.《太和正音谱》集戏曲史论与曲谱于一体,其作者是()A.朱权B.朱有燉C.徐渭D.王九思103.《单刀会》是关汉卿的()A.历史剧代表作B.爱情风月剧代表作C.公案剧代表作D.神仙道化剧代表作104.清代骈文创作最有成就的作家是()A.陈维崧B.李兆洛C.袁枚D.汪中105.关汉卿的《救风尘》、《金线池》、《谢天香》三剧的主角都是()A.商人妇B.村姑C.妓女D.闺秀106.以王闿运为首的湖湘诗派又称为()A.汉魏六朝诗派B.晚唐诗派C.宋诗派D.同光诗派107.《水浒传》突出了“官逼民反”的主题,小说中第一个正式登场的人物是()A.鲁智深B.林冲C.西门庆D.高俅108.归有光是“唐宋派”成员之一,著有()A.《震川先生集》B.《荆川先生文集》C.《遵岩先生集》D.《白华楼藏稿》109.黄庭坚“山谷体”的诗风特征是()A.平易古淡B.生新瘦硬C.清新流丽D.豪犷雄放110.汤显祖的《牡丹亭》属于()A.元杂剧B.金院本C.南戏D.明传奇111.苏轼诗《百步洪二首》其一运用博喻,其体现的创作特点是()A.以文为诗B.以才学为诗C.好发议论D.好用典故112.被称为“昆曲之祖”的是()A.梁辰鱼B.李开先C.魏良辅D.王骥德113.在清代中期词坛,常州词派的代表人物是()A.纳兰性德B.陈维崧C.朱彝尊D.张惠言114.苏辙散文的风格特点是()A.气雄词峻B.汪洋恣肆C.汪洋淡泊D.笔锋老辣115.清初遗民诗人吴嘉纪诗歌的语言特点是()A.清丽B.典丽C.质朴D.诙谐116.姜夔词以表现文人士大夫意趣为主,他所创立的词派是()A.大晟词派B.豪放词派C.清雅词派D.婉约词派117.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四人被称为()A.吴中四士B.吴中四才子C.永嘉四灵D.弘正四杰118.《官场现形记》属于()A.公案小说B.科幻小说C.谴责小说D.政治小说119.清初以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的散文被称为()A.桐城派散文B.阳湖派散文C.文人之文D.学人之文背题+答案1.《桃花扇》的社会历史背景是()A.安史之乱时期B.宋元易代时期C.明清易代时期D.甲午战争时期【答案】C.明清易代时期2.中国戏剧史上,首次成功塑造了新兴市民群体的剧作是()A.《一捧雪》B.《占花魁》C.《清忠谱》D.《永团圆》【答案】C.《清忠谱》3.元杂剧中的名作《墙头马上》属于()A.爱情婚姻剧B.历史剧C.神仙道化剧D.公案剧【答案】A.爱情婚姻剧4.后期桐城派古文成就最高的是()A.陈用光B.吴嘉宾C.朱琦D.梅曾亮【答案】D.梅曾亮5.由宋入元的作家戴表元的论诗主张是()A.“寓骚雅于冲夷”B.“酿诗如酿蜜”C.“至清至和”D.“不为律缚”【答案】B.“酿诗如酿蜜”6.姚鼐将义理、考证、文章三者融合落实到实处的散文主张是()A.“义即《易》之所谓‘言有物’也,法即《易》之所谓‘言有序’也”B.“神者气之主,气者神之用”C.“神、理、气、味者,文之精也;格、律、声、色者,文之粗也”D.“求神气而得之于音节,求音节而得之于字句”【答案】C.“神、理、气、味者,文之精也;格、律、声、色者,文之粗也”7.元代后期散曲创作的主流风格是()A.豪放B.清丽C.质朴D.蕴藉【答案】B.清丽8.《绿野仙踪》的主要内容是()A.描写才子佳人的恋爱故事B.演绎郑成功、张煌言海上抗清复明的史事C.叙述冤仇相报的两世姻缘故事D.叙写冷于冰求仙学道、救济众生的经过【答案】D.叙写冷于冰求仙学道、救济众生的经过9.《平山冷燕》、《好逑传》属于()A.英雄传奇B.才学小说C.话本小说D.世情小说【答案】D.世情小说10.贺铸词作的艺术特点是()A.“词虽婉美,然格力失之弱”B.“儿女英雄兼而有之”C.“清空”、“骚雅”D.“如七宝楼台”【答案】B.“儿女英雄兼而有之”11.《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属于()A.公案小说B.历史小说C.谴责小说D.政治小说【答案】C.谴责小说12.《花月痕》所写的主要内容是()A.妓女的美德神话B.狎客的虚辞假意C.才子落魄,佳人蒙尘D.假凤虚凰,缠绵软款【答案】C.才子落魄,佳人蒙尘13.元代杂剧作家纪君祥的著名杂剧是()A.《赵氏孤儿》B.《柳毅传书》C.《双献功》D.《秋胡戏妻》【答案】A.《赵氏孤儿》14.《老残游记》属于()A.侠义小说B.公案小说C.谴责小说D.狭邪小说【答案】C.谴责小说15.近代词人王鹏运词作的特点是()A.情至韵会,温柔怨慕B.沉郁悲凉,较为朗炼C.体洁旨远,句妍韵美D.寄兴渊微,沉思独往【答案】B.沉郁悲凉,较为朗炼16.明代民歌《挂枝儿》和《山歌》的编者是()A.凌濛初B.冯梦龙C.李开先D.袁宏道【答案】B.冯梦龙17.李清照前期词的风格是()A.清丽淡雅B.沉郁哀痛C.清空骚雅D.浓艳密丽【答案】A.清丽淡雅18.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由个人创作的白话小说专集是()A.“三言”B.《金瓶梅》C.“二拍”D.《型世言》【答案】C.“二拍”19.清代中期的小说《绿野仙踪》属于()A.历史演义B.才学小说C.才子佳人小说D.神怪小说【答案】D.神怪小说20.萨都刺直面现实的诗歌作品是()A.《渡白沟》B.《芙蓉曲》C.《盐商行》D.《鬻女谣》【答案】D.《鬻女谣》21.近代晚唐诗派的代表诗人是()A.龚自珍、魏源B.张维屏、贝青乔C.梁启超、黄遵宪D.樊增祥、易顺鼎【答案】D.樊增祥、易顺鼎22.除了《三国演义》以外,罗贯中还作有杂剧传世,名曰()A.《冲漠子独步大罗天》B.《黑旋风仗义疏财》C.《赵太祖龙虎风云会》D.《雌木兰替父从军》【答案】C.《赵太祖龙虎风云会》23.以下词学观点由张惠言提出的是()A.“缘情造端,兴于微言”B.“拈大题目,出大意义”C.“诗有史,词亦有史”D.“非寄托不入,专寄托不出”【答案】A.“缘情造端,兴于微言”24.顾贞观代表词作《金缕曲》二首的主要内容是()A.咏物B.吊古C.赠友D.写景【答案】C.赠友25.“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出自()A.贺铸《青玉案》B.晏几道《鹧鸪天》C.欧阳修《踏莎行》D.秦观《满庭芳》【答案】A.贺铸《青玉案》26.“永嘉四灵”专攻的诗体是()A.五律B.五绝C.七律D.七绝【答案】A.五律27.辛弃疾词的基本特点是()A.以诗为词B.以文为词C.以赋为词D.以词还词【答案】B.以文为词28.被称为明末文坛上最杰出的诗人是()A.夏完淳B.唐寅C.袁宏道D.陈子龙【答案】D.陈子龙29.翁方纲论诗倡导()A.“格调说”B.“神韵说”C.“肌理说”D.“性灵说”【答案】C.“肌理说”30.杨万里创作的诗歌被称为()A.山谷体B.易安体C.稼轩体D.诚斋体【答案】D.诚斋体31.杨亿、钱惟演、刘筠等人的诗歌被称为()A.白体B.西昆体C.晚唐体D.半山体【答案】B.西昆体32.元代中期号称“盛世”,其文风特点是()A.刚健豪放B.绚丽诡幻C.柔媚旖旎D.平易正大【答案】D.平易正大33.南戏《刘知远白兔记》在语言上的主要特色是()A.清深雅洁B.典雅华丽C.质朴通俗D.幽深拗涩【答案】C.质朴通俗34.张惠言《木兰花慢》[杨花]一词的特点是()A.苍凉清怨B.寄慨遥深C.高秀圆转D.冷艳洁静【答案】B.寄慨遥深35.“诚斋体”诗中最为出色的是()A.古体B.乐府C.律诗D.绝句【答案】D.绝句36.陈与义的诗歌被称为()A.山谷体B.后山体C.简斋体D.诚斋体【答案】C.简斋体37.元好问伤乱诗的风格特色是()A.深婉明丽B.慷慨豪放C.沉挚悲凉D.哀感顽艳【答案】C.沉挚悲凉38.姜夔词的艺术特点是()A.“清空”、“骚雅”B.“如七宝楼台”C.自然飘逸D.清新明快【答案】A.“清空”、“骚雅”39.侯方域、魏禧和汪琬并称“清初三大家”,其最重要的创作成就是()A.诗歌B.古文C.小说D.戏曲【答案】B.古文40.吴文英词的主要特点是()A.以诗为词B.长于议论C.章法结构独特D.语言通俗自然【答案】C.章法结构独特41.晚清侠义公案小说的代表作品是()A.《儿女英雄传》B.《品花宝鉴》C.《海上花列传》D.《三侠五义》【答案】D.《三侠五义》42.“竟陵派”散文的风格特点是()A.醇厚典正B.细润雅懿C.幽深孤峭D.简练明畅【答案】C.幽深孤峭43.袁枚的诗论著作是()A.《随园诗话》B.《渔洋诗话》C.《说诗啐语》D.《宋诗纪事》【答案】A.《随园诗话》44.曾朴的著名谴责小说名为()A.《官场现形记》B.《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C.《孽海花》D.《老残游记》【答案】C.《孽海花》45.清代戏曲家蒋士铨剧作的主要内容是()A.颂扬纲常伦理B.揭露黑暗现实C.寄寓兴亡之感D.描写离合之情【答案】A.颂扬纲常伦理46.梅尧臣的诗歌风格是()A.豪放雄奇B.平淡瘦劲C.生新瘦硬D.沉博绝丽【答案】B.平淡瘦劲47.明代小品散文创作中,标志着柳宗元之后游记散文创作新高峰的作家是()A.袁宏道B.徐渭C.归有光D.张岱【答案】A.袁宏道48.关汉卿性格和为人的特点是()A.理想高远,志在仕途B.倜傥风流,桀骜不驯C.勇猛刚强,杀富济贫D.修身养性,洁身自好【答案】B.倜傥风流,桀骜不驯49.在清代词坛上,以比兴寄托为词学宗旨的是()A.常州词派B.浙西词派C.阳羡词派D.云间词派【答案】A.常州词派50.清代小说《儒林外史》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被鲁迅评为()A.“隽思妙语,时足解颐”B.“失之张皇,伤于溢恶”C.“戚而能谐,婉而多讽”D.“间杂考辨,亦有灼见”【答案】C.“戚而能谐,婉而多讽”51.白朴的著名杂剧《梧桐雨》直接取材于()A.《长恨歌》B.《琵琶行》C.《莺莺传》D.《李娃传》【答案】A.《长恨歌》52.杨维桢“铁崖体”倡导的是()A.宫词B.古乐府C.律诗D.新乐府【答案】B.古乐府53.最早参与京剧改良的艺术家是()A.梁启超B.柳亚子C.汪笑依D.欧阳予倩【答案】C.汪笑依54.戴复古所属的诗人群体是()A.江西诗派B.江湖诗派C.中兴四大诗人D.永嘉四灵【答案】B.江湖诗派55.元杂剧中的名篇《墙头马上》是()A.历史剧B.公案剧C.伦理剧D.爱情剧【答案】D.爱情剧56.《水浒传》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突出的主题是()A.“乱自上作”B.“官逼民反”C.“全忠仗义”D.“替天行道”【答案】B.“官逼民反”57.山谷体的风格特征是()A.苦硬瘦劲B.生新瘦硬C.清奇僻苦D.清新自然【答案】B.生新瘦硬58.清初以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的散文被称为()A.文人之文B.学人之文C.桐城派散文D.阳湖派散文【答案】B.学人之文59.杨万里诗歌创作中最为出色的诗体是()A.乐府B.古风C.律诗D.绝句【答案】D.绝句60.在近代传统诗坛上,樊增祥属于()A.汉魏六朝诗派B.晚唐诗派C.宋诗派D.同光体【答案】B.晚唐诗派61.“一代词臣”耶律楚材的诗作名篇是()A.《西湖竹枝歌》B.《黄河即事》C.《西域河中十咏》D.《登镇州隆兴寺阁》【答案】C.《西域河中十咏》62.《桃花扇》的社会历史背景是()A.安史之乱时期B.宋元易代时期C.明清易代时期D.甲午战争时期【答案】C.明清易代时期63.清初“学人之文”的基本创作倾向是()A.注重散文的艺术审美价值B.注重散文的思想与社会意义C.注重散文的章法和结构D.注重散文的节奏和色彩【答案】B.注重散文的思想与社会意义64.明代茶陵诗派的代表是()A.杨基B.李东阳C.李梦阳D.钟惺【答案】B.李东阳65.清初戏剧以李渔为代表的流派是()A.娱乐派B.苏州派C.文人派D.常州派【答案】A.娱乐派66.苏轼词的主要风格特征是()A.清丽典雅B.思深辞丽C.豪放旷达D.清空婉约【答案】C.豪放旷达67.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一词的题材是()A.咏物B.爱情C.边塞D.吊古【答案】C.边塞68.“元诗四大家”之首虞集的论诗追求是()A.至清至和B.平中寓奇C.以意为主D.理以命气【答案】A.至清至和69.马致远的杂剧《陈抟高卧》是()A.神仙道化剧B.公案剧C.家庭伦理剧D.历史剧【答案】A.神仙道化剧70.下列清代才学小说中,影响较大的是()A.《蟫史》B.《镜花缘》C.《野叟曝言》D.《燕山外史》【答案】B.《镜花缘》71.清末不懂外文但以小说翻译著名的是()A.林纾B.严复C.柳亚子D.陈去病【答案】A.林纾72.杨万里诗歌创作中最为出色的诗体是()A.乐府B.古风C.律诗D.绝句【答案】D.绝句73.唐顺之是唐宋派散文代表之一,其文集名称是()A.《沧溟先生集》B.《荆川先生文集》C.《四溟山人集》D.《震川先生文集》【答案】B.《荆川先生文集》74.“元诗四大家”之首虞集的诗文集是()A.《静修集》B.《滋溪文稿》C.《剡源集》D.《道园类稿》【答案】D.《道园类稿》75.元代作家尚仲贤的著名杂剧是()A.《赵氏孤儿》B.《柳毅传书》C.《李逵负荆》D.《秋胡戏妻》【答案】B.《柳毅传书》76.明永乐至成化数十年间,诗歌发展进入了一个低谷,当时的流行诗风,在朝者为“台阁体”,在野者为()A.“竟陵派”B.“茶陵派”C.“性理诗”D.“性灵诗”【答案】C.“性理诗”77.在散文创作上,曾国藩提倡的是()A.经世文B.逻辑文C.魏晋文D.桐城文【答案】D.桐城文78.归有光的文集是()A.《荆川先生文集》B.《隐秀轩集》C.《震川先生文集》D.《白华楼藏稿》【答案】C.《震川先生文集》79.中国戏剧史上,首次成功塑造了新兴市民群体的剧作是()A.《一捧雪》B.《占花魁》C.《清忠谱》D.《永团圆》【答案】C.《清忠谱》80.“元诗四家”之首虞集的诗论主张是()A.理以命气B.辞达理顺C.至清至和D.以意为主【答案】C.至清至和81.吴伟业叙事体诗的代表作是()A.《圆圆曲》B.《芦洲行》C.《琵琶行》D.《捉船行》【答案】A.《圆圆曲》82.以下诗句中,由赵翼创作的是()A.“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B.“衙斋卧听潇潇竹,疑是民间疾苦声”C.“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D.“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答案】A.“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83.《聊斋志异》属于()A.文言小说B.白话小说C.话本小说D.讲唱文学【答案】A.文言小说84.沈德潜的诗歌理论主张是()A.格调说B.性灵说C.肌理说D.神韵说【答案】A.格调说85.元杂剧《赵氏孤儿》的作者是()A.白朴B.乔吉C.康进之D.纪君祥【答案】D.纪君祥86.李卓吾评著名南戏《拜月亭记》的艺术成就是()A.“雄篇秀句,洒落人间”B.“笔法纵宕,不为律缚”C.情文相生,最不易及”D.“首似散漫,终致奇绝”【答案】D.“首似散漫,终致奇绝”87.被明代小说评论家金圣叹称为“第五才子书”的作品是()A.《西游记》B.《三国演义》C.《金瓶梅》D.《水浒传》【答案】D.《水浒传》。

全国202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二)00539试题及答案

全国202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二)00539试题及答案

全国202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二)00539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的主要创作特点是A、叙事与描写紧密结合B、文风峭刻C、叙事与说理融为一体D、逻辑严密2.黄庭坚“山谷体”的诗风特征是A、平易古淡B、豪犷雄放C、清新流丽D、生新瘦硬3.晏几道词的创作特点是A、风格雍容典雅B、感情凄楚哀怨C、以写慢词著称D、摆脱花间词影响4.柳永对词体的贡献主要表现在A、以诗为词B、以文为词C、创制小令D、创制慢词5.周邦彦词在章法结构方面的主要特点是A、开阖回旋B、以议论结篇C、以情语结篇D、平铺直叙6.范成大诗歌创作的成就主要表现在A、山水诗B、田园诗C、纪事诗D、咏物诗7.南宋史达祖属于A、清雅派词人B、豪放派词人C、婉约派词人D、俚俗派词人8.辽代诗人耶律倍的诗歌是A、《醉义歌》B、《伏虎林》C、《海上诗》D、《题黄菊赋》9.辽天祚帝妃萧瑟瑟的《讽谏歌》的创作特点是A、杂糅佛道B、气势宏大C、言辞激切D、以物喻10.金代作家蔡松年属于A、由辽入金的文臣B、由宋入金的文士C、金代后期作家D、“国朝文派”作家11.元代后期,南方戏曲界最为活跃的人物是A、宫天挺B、郑光祖C、乔吉D、秦简夫12.乔吉散曲的风格特点是A、清丽雅正B、雄浑豪放C、含蓄蕴藉D、平淡自然13.代表明代中期散文特色与成就的流派是A、公安派B、竟陵派C、茶陵派D、唐宋派14.竟陵派小品文的代表作是A、钟惺《浣花溪记》B、张岱《湖心亭看雪》C、袁宏道《满井游记》D、李贽《李白诗题辞》15.“吴中四才子”中,初学陆游、风格出入唐宋之间的诗人是A、祝允明B、唐寅C、文徵明D、徐祯卿16.冯梦龙所编《挂枝儿》《山歌》最突出的题材内容是A、农事活动B、封建礼教C、田园风光D、男女恋情17.晚明时期毛晋整理出版的戏曲集是A、《六十种曲》B、《元曲选》C、《盛明杂剧》D、《词林一枝》18.临川派传奇作家孟称舜的代表作是A、《绿牡丹》B、《春灯谜》C、《娇红记》D、《眼儿媚》19.“台阁体”诗的风格特征是A、平易自然B、雄放俊逸C、孤峭幽冷D、平正典雅20.吴伟业《圆圆曲》的体裁是A、七言歌行B、七言律诗C、五言古诗D、五言律诗21.翁方纲论诗提倡肌理说,其主要弊端为A、缺少学问B、缺少性情C、缺少文理D、缺少义理22.古文《左忠毅公逸事》的作者是A、方苞B、刘大槐C、姚鼐D、方东树23.清初论词主张“拈大题目,出大意义”的词派是A、浙西词派B、常州词派C、阳羡词派D、云间词派24.纳兰性德边塞行吟词《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的风格特点是A、婉丽清凄B、高秀圆转C、悲慨健举D、苍凉清怨25.李渔的《无声戏》属于A、英雄传奇小说B、才学小说C、拟话本小说D、神怪小说26.《红楼梦》版本中“程甲本”属于A、80回本B、120回本C、甲戌本D、庚辰本27.同光体诗人中创作成就最为显著的是A、陈衍B、郑孝胥C、陈三立D、沈增植28.近代词人蒋春霖为词崇尚A、花间词B、苏轼、辛弃疾C、南唐词D、姜夔、张炎29.近代古文家梅曾亮属于A、湘乡派B、桐城派C、常州派D、阳湖派30.清末“以古文笔法译西洋小说的第一人”是A、周桂笙B、林纾C、包天笑D、曾朴二、多选题31.李清照词论的主要内容有A、尚雅B、主张“词要清空,不要质实”C、主张“词别是一家”D、强调声律E、尚豪放32.朱敦儒“樵歌体”词的艺术特点有A、表现淡而静的空旷境界B、风格自然飘逸C、语言浅白如话D、风格刚健雄奇E、语言典雅华丽33.元好问的论诗主张包括A、以风雅为宗B、推崇自然C、标举清刚雄健D、推尊李白、杜甫E、推尊黄庭坚34.浙西词派的词人有A、陈维崧B、朱彝尊C、张惠言D、周济E、厉鹗35.李玉创作的戏剧作品有A、《一捧雪》B、《人兽关》C、《永团圆》D、《占花魁》E、《清忠谱》三、名词解释36.元诗四大家37.《鸣凤记》38.诗界革命39.谴责小说四、问答题40.简述刘克庄诗歌的艺术特点。

自考最新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特训4

自考最新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特训4

第六编 辽金元文学本编重难点分析第一章 辽金文学重点内容:元好问的文学成就和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

①翔实了解辽代文学、金代文学的概况;②重点掌握元好问的诗、词创作成就及其诗歌思想;③重点掌握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对《莺莺传》的改作及其艺术特点。

本编重难点分析第二章 元杂剧的兴盛和代表作家重点内容:元代杂剧发展概况和白朴、马致远、郑光祖、乔吉等作家的杂剧创作。

①了解元代杂剧创作的发展概况;(包括元杂剧的体制、分类、发展分期、各时期的主要作家作品以及元杂剧兴盛的原因等)②重点掌握白朴、马致远、郑光祖、乔吉等作家的杂剧创作成就;③熟悉主要作家代表作品的故事情节、思想倾向、人物设置和艺术表现手法。

本编重难点分析第三章 杰出的戏曲家关汉卿与王实甫重点内容:①全面了解关汉卿、王实甫的杂剧创作,理解他们在戏剧史上的重要地位;②重点掌握关汉卿及其《窦娥冤》的创作成就;③重点掌握王实甫及其《西厢记》的创作成就。

第一章 辽金文学本章知识点分析重点1 辽代文学 重点2 金代文学的发展 重点3 元好问 重点4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重点1 辽代文学n辽、金分别是由契丹和女真在北方建立的政权,把游牧文化带入中原,同时接受汉文化的影响,创造了具有各自特点的文化与文学。

n其文化与文学又与同时的宋代文化与文学并存,在政权的对峙中相互吸收、影响。

n辽王朝由契丹族领袖耶律阿保机创建,诗文写作一般使用汉字,也有契丹文写作。

n辽代契丹语言文学创作达到的高度:元代耶律楚材《湛然居士文集》中保存了一首由他翻译成汉文的《醉义歌》。

认为世间一切都是虚无的,佛教的三界唯心,庄周的齐物之论,都不如在醉乡中的物我混融,“举觞酩酊忘形迹”。

重点1 辽代文学n现有辽代文献中,记载帝王后妃及其他贵族、高官的文学活动的比较多。

——辽立国之初,尚武轻文。

——后开始更多地接受汉文化的影响,刻印、翻译唐宋诗人作家的诗文集。

——辽圣宗耶律隆绪推唐代诗人白居易,有“乐天诗集是吾师”之句。

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自考知识点汇总

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自考知识点汇总

00539中国古代⽂学史⼆⾃考知识点汇总00539中国古代⽂学史⼆-⽬录第五编宋代⽂学第⼀章北宋初期⽂学1.柳开、穆修是宋代古⽂运动的先驱2.宋初诗歌的⽩体、昆体、晚唐体3.“⽩体”4.王禹偁的诗⽂创作及其对宋初⽂风变⾰的贡献5.《西昆酬唱集》6.杨亿的⽣平7.杨亿、钱惟演、刘筠最能代表西昆体风格8.西昆体9.晚唐体10.西昆体诗歌的⼀般特⾊11.林逋诗歌的特点12.晏殊的⽣平13.《珠⽟词》14.晏殊词的创作特⾊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第⼆章欧阳修与北宋诗⽂⾰新15.欧阳修的⽣平16.欧阳修在诗⽂⾰新运动中的领袖地位17.《秋声赋》的艺术特点18.欧阳修散⽂的艺术特点19.欧阳修诗歌的艺术特点及其开拓性20.欧阳修词的艺术特点21.欧阳修的⽂学成就和贡献22.梅尧⾂的⽣平23.苏舜钦的⽣平24.梅尧⾂、苏舜钦是开创宋诗风格的重要作家25.梅尧⾂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26.苏舜钦诗歌的风格特征27.王安⽯的⽣平28.王安⽯词《桂枝⾹》[⾦陵怀古]对词境的开拓29.王令诗歌的特点30.王安⽯散⽂的特点31.王安⽯诗歌的创作成就32.王安⽯的⽂学创作成就33.“三苏”34.曾巩散⽂的艺术风格35.苏洵散⽂的特点36.苏辙散⽂的特点第三章苏轼的⽂学成就37.苏轼的⽣平38.苏轼议论⽂的写作特点39.苏轼记叙⽂的艺术特点40.苏轼散⽂的总体特⾊41.“东坡体”42.苏轼诗歌的题材类别44.苏轼诗歌的主要内容45.苏轼诗歌的艺术特⾊46.苏词的超旷⾼远襟怀47.苏轼的“以诗为词”对词体⾰新的贡献48.苏词对题材的拓展及其意义49.苏词的创作风格50.苏轼对词体发展的贡献第四章黄庭坚与江西诗派51.黄庭坚的⽣平52.“⼭⾕体”53.黄庭坚诗歌的题材内容54.黄庭坚的诗歌创作主张及其艺术特⾊55.黄庭坚词作的艺术特点56.江西诗派的“⼀祖三宗”57.“后⼭体”58.“简斋体”59.陈与义诗分前、后期60.陈师道“后⼭体”的艺术特征61.陈与义前期诗歌的艺术特点62.陈与义后期诗歌的艺术风格63.“简斋体”的艺术独特性第五章柳永与北宋词坛64.北宋词分为三个发展时期及各期代表词⼈65.柳永的⽣平66.柳永词的题材内容及其对词境的开拓67.柳永对词体的开拓68.柳永词的艺术特点69.柳永对宋词发展的贡献70.秦观的⽣平71.晏⼏道的⽣平72.贺铸的⽣平73.秦观词作的艺术特点及其在宋词发展中的作⽤和地位74.晏⼏道词作的艺术特点75.贺铸词作的艺术特点76.周邦彦的⽣平77.周邦彦词的集⼤成78.周邦彦词作的艺术成就79.“易安体”80.“樵歌体”81.李清照的⽣平82.朱敦儒的⽣平83.李清照词分前、后期84.李清照词论的主要内容85.李清照词作的艺术特⾊第六章⾟弃疾与⾟派词⼈87.⾟弃疾的⽣平88.“稼轩体”89.⾟词题材内容的主体及其多样性90.⾟词的艺术成就及其词史地位91.张元幹的⽣平92.张孝祥的⽣平93.陈亮的⽣平94.张元幹词的特点95.张孝祥词的特点96.陈亮词的特点97.刘过词的特点第七章陆游与南宋中期诗⽂98.“中兴四⼤诗⼈”99.陆游的⽣平100.陆游散⽂的特点101.陆游诗歌创作的三个时期及各期的主要特点102.陆游诗歌对江西诗派的扬弃103.陆游词作的特⾊104.陆游诗歌的艺术成就及其多样风格105.“诚斋体”106.杨万⾥的⽣平107.范成⼤的⽣平108.杨万⾥的“活法”诗109.“诚斋体”的艺术特⾊110.范成⼤⽥园诗的艺术特点111.朱熹的⽣平112.朱熹诗歌的特点113.朱熹散⽂的特点114.南宋中叶散⽂之两派115.南宋各体散⽂的⼀般特征116.南宋“⼩品⽂”概况第⼋章姜夔与南宋清雅词派117.南宋中后期的清雅词派118.姜夔的⽣平119.⽩⽯词的情思内涵120.⽩⽯词的艺术风格及其对词史的贡献121.吴⽂英的⽣平122.吴⽂英“论词四标准”123.梦窗词的分类及其情感内涵124.梦窗词的艺术特⾊125.《词源》126.史达祖咏物词的艺术特点127.周密的词风特征128.王沂孙咏物词的特点129.张炎的词风及其在词史上的意义第九章南宋后期⽂学130.南宋后期⽂学⼤势132.“四灵”与晚唐诗歌的关系133.“永嘉四灵”诗歌的艺术特点134.刘克庄的⽣平135.“江湖诗派”的主要诗⼈136.刘庄诗歌分前、后两期137.“江湖诗派”及其诗歌的艺术追求138.刘克庄诗歌的艺术特点139.刘克庄词的艺术特点140.戴复古诗歌的特点141.⽂天祥的⽣平142.汪元量诗歌的思想内涵143.刘⾠翁词作的特点144.⽂天祥诗、⽂、词的思想情感内涵第六编辽⾦元⽂学第⼀章辽⾦⽂学145.耶律倍及其《海上诗》146.耶律洪基及其《题黄菊赋》147.契丹⼥诗⼈萧观⾳、萧瑟瑟148.汉族诗⽂作家赵延寿、王⿍149.辽代⽂学创作概况150.寺公⼤师《醉义歌》151.辽代诗⽂体现着民族⽂化融合的特点152.⾦初⽂坛作家构成153.⾦代⽂学发展⼤势154.⾦初主要诗⽂作家155.“国朝⽂派”及其主要诗⽂作家156.⾦代后期主要诗⽂作家157.元好问的⽣平158.元好问《论诗三⼗⾸》所体现的审美追求和诗学观念159.元好问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160.元好问词作的特点161.元好问的⽂学成就162.诸宫调163.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对《莺莺传》的改作及其艺术特点第⼆章元杂剧的兴盛和代表作家164.“元曲四⼤家”165.元杂剧的体制166.元杂剧分为五类167.元杂剧兴盛的原因168.元杂剧发展分为前后两期及各期代表作家作品169.⽩朴的⽣平创作170.马致远的⽣平创作171.纪君祥及其《赵⽒孤⼉》172.郑廷⽟及其《看钱奴》173.康进之及其《李逵负荆》174.⽯君宝及其《秋胡戏妻》175.⽩朴《梧桐⾬》的思想内容和表176.马致远《汉宫秋》的思想内容和表现特⾊177.马致远神仙道化剧的创作特⾊178.郑光祖的⽣平创作179.宫天挺的⽣平创作180.乔吉的⽣平创作181.秦简夫的剧作182.元代后期杂剧发展态势183.郑光祖《倩⼥离魂》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184.宫天挺《范张鸡⿉》的思想内容185.乔吉《两世姻缘》的情思内涵和艺术特⾊186.秦简夫《东堂⽼》的内容和特点第三章杰出的戏曲家关汉卿与王实甫187.关汉卿的⽣平、性格188.关汉卿的创作及其分类189.公案剧《鲁斋郎》、《蝴蝶梦》的思想深刻性190.妇⼥⽣活剧《救风尘》的思想191.历史剧《单⼑会》艺术特点192.关汉卿杂剧题材内容的特点193.《窦娥冤》的故事渊源及关汉卿的改作194.《窦娥冤》的戏剧冲突及其悲剧性195.王实甫的⽣平创作196.“董西厢”197.“王西厢”198.从《莺莺传》到《西厢记》的故事演变199.王实甫《西厢记》的剧情和体制200.王实甫《西厢记》的戏剧冲突第四章元代散曲201.散曲及其形制202.⼩令(叶⼉)、套数(散套)、带过曲203.元代散曲创作分前、后两期204.元代散曲创作的豪放、清丽两种主要风格205.元代散曲的语⾔风格206.元代前期散曲作家的构成207.元代前期散曲的代表作家208.关汉卿散曲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209.王和卿散曲的风格特征210.马致远散曲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211.元代后期散曲的代表作家213.张养浩散曲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214.乔吉散曲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215.张可久散曲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第五章宋元南戏和话本216.南戏217.“《永乐⼤典》戏⽂三种”218.“四⼤传奇”219.南戏产⽣的年代220.元代南戏创作概况221.南戏与杂剧在体制上的区别222.“荆刘拜杀”四⼤传奇各⾃的剧情及艺术特点223.⾼明的⽣平224.《琵琶记》的主旨和剧情225.《琵琶记》的⼈物形象塑造226.《琵琶记》的艺术成就227.话本228.宋代“说话”四家229.元代讲史话本的存留情况230.“讲史”和“⼩说”的区别231.宋元话本⼩说的分类和保存232.宋元话本⼩说的⼀般艺术特征233.元代话本⼩说《宋四公⼤闹禁魂张》的内容和特点234.讲史话本的⼀般艺术特点235.讲史话本的依傍史实与艺术虚构第六章元代诗⽂236.元代诗⽂发展三期。

2021年4月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串讲讲义

2021年4月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串讲讲义

2021年4月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串讲讲义课程课程设置性质及特点《中国古代文学史(二)》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字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内容包罗宋代文学、辽金元文学、明代文学、清代文学、近代文学五编,三十九章一百三十节。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比力系统地展示了中国文学自宋代到近代的发展历史。

各种文体的演变。

文字思潮的兴替、各种文学流派的文团体的理论主张和创作风格、重要作家作品及其在文学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是参加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制定教材,也是广大文学爱好者了解中国古代文学从宋代至近代的学习范本。

教材选用:本课程选用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中国古代文学史(二)》2000年版本。

主编为南开大学罗宗强,陈洪教授。

章节体系:《中国古代文学史(二)》从第五编宋代文学开始到第九编近代文学结束。

其中:第五编宋代文学九章三十三节;第六编辽金元文学七章二十三节;第七编明代文学十章三十六节;第八编清代文学十章三十五节;第九编近代文学三章十三节。

考情分析一)近三年真题分值分布三)关于学习方法1、在阅读考纲的基础上,明确考试范围、目标。

2、依照本大纲所规定的考核点,结合每章后的思考题,学习理解掌握各个层次的知识点。

3、注意文学史与作品选不同的侧重点,特别要注意综合运用题型的要求,此类题分值高、难度大。

如2009年论述题:论述苏轼散文的总体艺术特色。

此题在第三章第二节苏轼散文成就中大纲明确规定:理解苏轼议论文写作特点理解苏轼记叙文写作特点苏轼的小品文。

简单运用:苏轼小品文写作特点。

综合运用:苏轼散文的总体艺术特色。

2009年的另一道14分的论述题要求,论述《三国演义》中类型化人物典型的艺术特征也是明代文学第三章第四节类型化人物塑造方法综合运用题。

大纲规定的综合运用题要求考生在客不雅把握文学史脉络的基础上将历史与文学流变与作家作品微不雅现象揭示出来,如果说作品选的考核内容着眼于点(具体作品)的分析,那么文学史的论述题更多地着眼于面(文学历史)和点(作家作品)全方位的综合评析。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串讲资料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串讲资料

选择题 1、宋初诗坛最早流⾏应答酬唱、浅切易晓的“⽩乐天体”,代表⼈物有徐铉、李昉 等。

2、晚唐体尊崇的对象实际是贾岛、姚合。

3、林逋,称梅妻鹤⼦,有《林和靖诗集》。

《⼭园⼩梅》“疏影横斜⽔清浅,暗⾹浮动⽉黄昏”。

4、宋初最早提倡儒学复古和⽂体复古的代表⼈物是柳开。

5、王禹偁是宋初创作实绩最为丰厚的诗⼈。

“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美是前⾝”(乐天:⽩居易,⼦美:杜甫) 6、范仲淹是“庆历新政”的主导⼈物。

7、⽯介在主讲太学期间,⽚⾯强调⽂体复古,⿎励了古⽂中险怪奇涩的“太学体”的形成。

8、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居⼠。

9、梅尧⾂、苏舜钦与欧阳修共同倡导诗*新。

梅尧⾂,世称宛陵先⽣,有《宛陵先⽣⽂集》。

10、王安⽯,字介甫,号半⼭。

11、王安⽯写有不少咏史诗,也以议论见长。

的《明妃曲》⼆⾸,借歌咏王昭君和亲之事,隐约表达了封建⾂⼦明知“君恩”不可恃、但⼜不得不寄希望于此的复杂感情。

12、明初,采录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家之⽂,编为《⼋先⽣⽂集》。

茅坤⼜取此⼋家编成《唐宋⼋⼤家⽂钞》,影响很⼤,“唐宋⼋⼤家”之说遂定型。

13、前⼈⽐较⼆苏⽂章,认为“⼤苏⽂⼀泻千⾥,⼩苏⽂⼀波三折”(⼤苏:苏轼,⼩苏:苏辙) 14、晏殊,词集名《珠⽟词》。

其词作是⼀种极端贵族化的审美趣味。

王国维《⼈间词话》曾说“昨夜西风凋碧树”三句似“诗⼈之忧⽣”,⼜以之⽐喻“古今之成⼤事业、⼤学问者”的“第⼀境”。

15、欧阳修,《六⼀词》和《醉翁琴趣外编》。

16、晏⼏道,字叔原,号⼩⼭,词集《⼩⼭词》 17、柳永《乐章集》中的慢词已超过⼆分之⼀。

18、苏轼,字⼦瞻,号东坡居⼠。

苏轼认为作⽂应当“⼤略如⾏云流⽔,初⽆定质,但常⾏于所当⾏,常⽌于所不可不⽌,⽂理⾃然,姿态横⽣” 19、苏轼有意创作雄壮豪放、⾃成⼀家的新词。

被陈师道⽤作贬语的“以诗为词”,确实是构成苏轼新词风的重要条件。

全国2021年春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试题含解析

全国2021年春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试题含解析

全国2021年春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典论·论文》的作者是()(A)曹丕(B)曹操(C)曹植(D)王粲2、李密《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其中“察”的意思是()(A)举荐(B)考察(C)观察(D)审查3、《儒林外史》中写马二先生游西湖,见到仁宗皇帝的御书,他所采取的行动是()(A)慌忙朝拜(B)转身便走(C)仔细欣赏(D)吐了一口痰4、《白马解围》中,写信给白马将军,请求他统兵解普救寺之围的是()(A)相国夫人(B)崔莺莺(C)普救寺长老(D)张生5、下列地点中,不属于王粲登楼地点三种说法的是()(A)长安城楼(B)当阳城楼(C)荆州城楼(D)麦城城楼6、下列作品中,借凭吊春秋时吴王古迹抒发兴亡之慨的是()(A)刘过《沁园春》(斗酒彘肩)(B)吴文英《八声甘州》(渺空烟四远)(C)刘克庄《贺新郎》(北望神州路)(D)王沂孙《齐天乐》(一襟余恨宫魂断)7、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的是()(A)张孝祥(B)张若虚(C)张说(D)张九龄8、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一部()(A)话本小说集(B)拟话本小说集(C)文言短篇小说集(D)志人小说集9、古人以五声对应四时,阅读《秋声赋》可知,商对应()(A)春(B)秋(C)夏(D)冬10、《抱朴子》的作者是()(A)葛洪(B)干宝(C)丘迟(D)孔稚珪11、与白居易并称的诗人是()(A)韩愈(B)柳宗元(C)元稹(D)孟郊12、成语“雁足传书”出自()(A)《李将军列传》(B)《项羽本纪》(C)《高祖本纪》(D)《苏武传》13、《宫词》一百首的作者是()(A)张籍(B)王建(C)顾况(D)贾岛14、名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自《诗经》中的()(A)《氓》(B)《采薇》(C)《蒹葭》(D)《生民》15、孔稚珪《北山移文》中的北山,在今()(A)南京市(B)北京市(C)西安市(D)洛阳市16、与唐顺之、王慎中并称为“嘉靖三大家”的是()(A)徐渭(B)归有光(C)王世贞(D)冯惟敏17、《【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写村民眼中的飞虎旗是()(A)一面旗白胡阑套住个迎霜兔(B)一面旗狗生双翅(C)一面旗红曲连打着个毕月乌(D)一面旗蛇缠葫芦18、名句“贫贱夫妻百事哀”出自()(A)《遣悲怀》(B)《咏怀》(C)《秦妇吟》(D)《上阳白发人》19、下列《贺新郎》句子中,与晋室南渡有关的是()(A)记得太行山百万,曾入宗爷驾驭(B)问当年、祖生去后,有人来否(C)多少新亭挥泪客,谁梦中原块土(D)应笑书生心胆怯,向车中、闭置如新妇20、《聊斋志异·司文郎》嘲讽的对象是()(A)余杭生(B)王子平(C)宋生(D)盲僧21、元好问创作成就最高的文学体裁是()(A)诗(B)词(C)曲(D)散文22、《西塞山怀古》的西塞山,在今()(A)江西境内(B)湖北境内(C)山东境内(D)湖南境内23、清代桐城派散文的创始人是()(A)张惠言(B)姚鼐(D)方苞24、“揠苗助长”的故事出自()(A)《孟子》(B)《墨子》(C)《老子》(D)《庄子》25、《诚意伯文集》的作者是()(A)宋濂(B)高启(C)刘基(D)方孝孺26、“但使龙城飞将在”的“飞将”指的是()(A)李广(B)李陵(C)李蔡(D)李广利27、下列陆游《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诗句中,概括全篇主旨的是()(A)白浪如山寄豪壮(B)华发苍颜羞自照(C)谁知得酒尚能狂(D)逆胡未灭心未平28、在《群英会蒋干中计》中,蒋干与周瑜曾有的关系是()(B)同窗(C)昔日下属(D)结拜兄弟29、有“江湖散人”之称的诗人是()(A)陆龟蒙(B)皮日休(C)杜牧(D)杜甫30、贯云石《【双调】殿前欢·楚怀王》的体裁是()(A)诗(B)词(C)散曲套曲(D)散曲小令二、多项选择题31、《送孟东野序》提及的汉代文学家有()(A)司马迁(B)司马相如(C)扬雄(D)阮籍(E)嵇康32、杜甫诗《同诸公登慈恩寺塔》中的“诸公”有()(A)高适(C)储光羲(D)薛据(E)王维33、下列属于盛唐田园诗派的诗人有()(A)王维(B)孟浩然(C)杜甫(D)高适(E)岑参34、下列作品中,具有文论性质的有()(A)《上欧阳内翰第一书》(B)《梅圣俞诗集序》(C)《祭欧阳文忠公文》(D)《答谢民师书》(E)《朋党论》35、下列作品中,为桐城派作家所写的有()(A)《狱中杂记》(B)《板桥题画》(C)《黄生借书说》(D)《袁随园君墓志铭》(E)《室语》三、简答题36、《邵公谏厉王弭谤》中邵公是如何对厉王进行劝谏的?37、举例说明李斯《谏逐客书》所用的对比手法及其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