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骨肿瘤循证临床诊疗指南2015最新解读_0

合集下载

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15修订)修改后

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15修订)修改后

中危
低危
注:mSMART:Mayo骨髓瘤分层及风险调适治疗;FISH:荧光原位杂交;GEP:基因表达谱
Palumbo 等研究者通过总结11 项临床试验结果,分析了4445 例新诊断的MM 患 者数据,最后纳入3060 例年轻和老年患者,提出ISS、CA 和LDH 水平对新诊断 的MM具有较大预后价值。 修订的ISS分期(R-ISS) R-ISS的标准 5年总生存率 5年无进展生存率 ISS I期和细胞遗传学标危 82% 55% 患者同时LDH正常水平 不符合ISS I期和III期的所有患者 62% 36% ISS III期同时细胞遗传学高危患者 40% 24% 或LDH高于正常水平
诊断更新解读
• 活动性(有症状)多发性骨髓瘤诊断标准 (需满足第1条及第2条,加上第3条中任何一项) 1.骨髓单克隆浆细胞比例≥10%和/或组织活检证明有浆细胞瘤 2.血清和/或尿出现单克隆M蛋白a 3.骨髓瘤引起的相关表现 (1)靶器官损害表现(CRAB)b C 校正血清钙>2.75mmol/Lc R 肾功能损害(肌酐清除率<40ml/min或肌酐>177umol/L) A 贫血(Hb低于正常下限20g/L或小于100g/L) B 溶骨性破坏,通过影像学检查(X线片、CT或PET-CT)显示 1处或多处溶骨性病变
总结 • 预后分层体系终究还是为了改善MM 临床疗效及预后,有助于构建MM 细胞分子遗传学为基础的预后分层和治疗策略的完整框架,对不同亚组 患者采取个体化治疗策略 • FISH、GEP、SNP(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多参数流式等技术的运用, 能识别出更多和MM 诊断、预后相关的分子标记,使MM 预后分层系统 越来越完善 • 新药的不断应用也使得评估各种新药对MM 高危遗传学因素的影响成为 可能 • 但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尚未明确识别预后良好患者的遗传学指标, 尚不明确新药对高危遗传学因素的确切作用

我国骨肿瘤循证临床诊疗指南2015最新解读

我国骨肿瘤循证临床诊疗指南2015最新解读

我国骨肿瘤循证临床诊疗指南2015最新解读日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治疗中心主任郭卫教授回顾了国内恶性骨肿瘤化疗的情况。

近20年来,恶性骨肿瘤的治疗取得了很大进步,在很大程度上,这是由于化疗的开展及完善,特别是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的应用。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肿瘤科谢璐、郭卫——我们已经了解到,85%的尤文肉瘤患者存在着t(11;22)(q24;q12)染色体异位,进而产生最多见的EWS/FLI-1融合基因,导致了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M.D.安德森癌症中心(M.D.Anderson Cancer Center)在2001年美国科学杂志《科学公共图书馆综合卷》(PLOSOne)发表的一篇文章中,采用2个尤文肉瘤细胞系阻抑试验发现,针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1(IGF-1R)的抗体,小干扰RNA 与EWS/FLI-1的小干扰RNA都是通过AKT的磷酸化来阻抑IGF/IGF-lR通路的,因此提出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拮抗来治疗尤文肉瘤。

在2010年《临床癌症研究》(Clineial cancer research)杂志的I期实体瘤爬坡试验中显示,R-1507(robatumumab,Roche,Basel,Switzerland,US20100158919)应用于两名尤文肉瘤的患者,部分缓解率(PR)分别达到11.5个月和大于26个月。

2011年在美国《临床肿瘤学杂志》(JCO)杂志上发表的Ⅱ期临床试验显示,R-1507对部分进展期尤文肉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可观,因此建议对患者寻找可靠的检测靶点,让可能受益的进展期患者接受治疗,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结果提示,治疗有效的患者(10%)是非常有效,甚至有1例达到完全缓解(CR),但对大多数患者来说疾病还是出现进展。

该试验也因有效率太低而被关闭,但R-1507不再使用,另一个类似的单抗又开始用于临床试验,即我们熟知的西妥木单抗。

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15年修订

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15年修订

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15年修订)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克隆性浆细胞异常增殖的恶性疾病,是血液系统第2位常见恶性肿瘤,多发于老年人,目前仍无法治愈。

随着新药不断问世及检测手段的提高,MM的诊断和治疗得以不断改进和完善,因此每两年一次的中国MM诊治指南的更新对于提高我国MM的诊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临床表现MM常见症状包括骨髓瘤相关器官功能损害的表现,即"CRAB"症状(血钙增高,肾功能损害,贫血,骨病,具体指标详见诊断标准),以及淀粉样变性等靶器官损害相关表现。

二、诊断标准、分型、分期(一)检测项目(表1)对于临床疑似MM的患者,针对MM疾病要完成必需项目的检测[1],有条件者可进行对诊断病情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价值的项目检测。

(二)诊断标准综合参考WHO、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及国际骨髓瘤工作组(IMWG)的指南,诊断有症状骨髓瘤(活动性骨髓瘤)和无症状骨髓瘤(冒烟型骨髓瘤)的标准见表2和表3。

(三)分型依照异常增殖的免疫球蛋白类型分为:IgG型、IgA型、IgD型、IgM型、IgE型、轻链型、双克隆型以及不分泌型。

每一种又可以根据轻链类型分为κ型和λ型。

(四)分期按照传统的Durie-Salmon(DS)分期体系和国际分期体系(ISS)进行分期(表4,表5)三、鉴别诊断MM需与可出现M蛋白的下列疾病鉴别:意义未明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MGUS)、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冒烟型WM及IgM型MGUS、AL型淀粉样变性、孤立性浆细胞瘤(骨或骨外)、POMES综合征、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RP)、转移性癌的溶骨性病变、浆母细胞性淋巴瘤(PBL)等。

四、MM的预后判断MM在生物学及临床上都具有明显的异质性,这使得其疗效及预后方面差异极大。

预后因素主要可以归为宿主因素和肿瘤特征两个大类,单一因素通常并不足以决定预后,需要多因素联合应用对患者进行分期和危险分层,尚有许多在探索中的其他预后因素。

我国骨肿瘤循证临床诊疗指南2015最新解读恶性骨肿瘤化疗等相关新药进展综述(中)

我国骨肿瘤循证临床诊疗指南2015最新解读恶性骨肿瘤化疗等相关新药进展综述(中)

我国骨肿瘤循证临床诊疗指南2015最新解读恶性骨肿瘤化疗等相关新药进展综述(中)费菲;赵海;曲莉莉【期刊名称】《中国医药科学》【年(卷),期】2015(005)024【总页数】2页(P5-6)【作者】费菲;赵海;曲莉莉【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恶性骨肿瘤化疗等相关新药进展综述(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治疗中心主任郭卫教授率课题组历经十余年,建立了全身各不同部位原发恶性骨肿瘤的规范化切除及功能重建方法,取得了系列成果,为6000余例患者成功保留了肢体功能。

他开创性地解决了骨盆肿瘤整块切除及骨盆环重建、儿童保肢、骶骨肿瘤整块切除等世界性难题;在提高肿瘤治愈率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患者的术后功能,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郭卫团队承担的研究项目“原发恶性骨肿瘤的规范化切除及功能重建系列研究”论文被美国《NCCN骨肿瘤治疗指南》引用。

国际首创一期后路全骶骨切除术式,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了手术风险。

论文发表于国际知名的脊柱外科杂志《脊柱》(Spine)。

课题组应用低位腹主动脉阻断技术辅助完成骶骨肿瘤切除,该技术的应用使手术出血由原先的平均1万毫升降至1500毫升,大大降低了术中输血量,取得了很大的社会效益,并荣获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日前,郭卫教授回顾了国内恶性骨肿瘤化疗的情况。

近 20 年来,恶性骨肿瘤的治疗取得了很大进步,在很大程度上,这是由于化疗的开展及逐渐完善,特别是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的应用。

以骨肉瘤、尤文肉瘤为代表的恶性骨肿瘤,在开展化疗之前其主要治疗是截肢或局部广泛切除和足量的放疗,这些治疗常导致患者的终身残疾,生存率不足20%,且局部复发率高。

直到在治疗中增加了辅助化疗,其预后才有了实质性的提高。

肿瘤化疗的原则和方法来自于大量的临床实践,它们经历了如下阶段:最初的单药辅助化疗→多种药物的联合化疗及最大耐受剂量(剂量-强度)的化疗应用→临床出现转移性病变时的化疗(辅助化疗)应用→先于其他治疗的化疗(新辅助化疗)应用。

《骨肉瘤临床循证诊疗指南》要点

《骨肉瘤临床循证诊疗指南》要点

《骨肉瘤临床循证诊疗指南》要点1 方法学证据推荐等级方法采用GRADE方法,内容见表1。

2 骨肉瘤概述2.1 临床特点骨肉瘤是儿童及年轻患者最常见的原发恶性肿瘤。

中位发病年龄为20岁。

65岁以上的骨肉瘤患者常继发于Paget病。

骨肉瘤主要有髓内、表面、骨外三种亚型。

髓内高级别骨肉瘤是经典病理类型,占全部骨肉瘤的80%。

疼痛和肿胀是骨肉瘤早期最常见的症状。

疼痛最初多为间断性,常与生长痛混淆,而导致确诊较晚。

骨肉瘤可通过血行播散,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为肺。

以TP53基因突变为特征的Li-Fraumeni综合征患者继发骨肉瘤的风险较高。

对有视网膜母细胞瘤病史的患者,骨肉瘤是常见继发恶性肿瘤,这类患者的特征是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RB1突变。

骨肉瘤患病风险的增高还与其他一系列遗传倾向综合征相关。

骨肉瘤是最常见的放射诱导的骨起源恶性肿瘤。

2.2 预后因素肿瘤部位及大小、年龄、出现转移、转移灶部位、化疗效果、手术类型、外科边界是肢体及躯干骨肉瘤的主要预后因素。

在出现转移的骨肉瘤患者中,转移灶数目以及是否可以彻底切除是影响预后的因素。

ALP、LDH水平升高为影响骨肉瘤的预后因素。

2.3 辅助检查对于原发灶应进行影像学检查(MRI和CT)、胸部检查、PET-CT扫描和(或)骨扫描。

对于可疑转移灶应进行CT或MR检查。

此外,ALP及LDH 在骨肉瘤患者常有升高。

与无转移的患者相比,有转移的患者LDH水平明显较高。

3 诊疗规程3.1 诊断骨肉瘤患者除病史和体格检查外,应完善病变部位的MRI、CT及胸片、胸部CT检查,同时还应进行PET和(或)骨扫描检查;如发现转移灶,则对转移灶行MRI或CT检查;另外,LDH和ALP水平也是常规检查。

切开活检和穿刺活检(粗针或针吸)是骨与软组肿瘤诊断中的两种方法。

切开活检是最准确的方法。

穿刺活检可以在局部麻醉下进行,需要或不需要镇静。

当获得标本充分时,穿刺活检可作为切开活检的另一种选择,诊断准确率为88%~96%。

《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15年修订)》治疗部分江苏解读

《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15年修订)》治疗部分江苏解读

《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15年修订)》治疗部分江
苏解读
江苏省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
【期刊名称】《医学研究生学报》
【年(卷),期】2016(029)010
【摘要】1前言《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推动了我国多发性骨髓瘤
( multiple myeloma,MM)诊断和治疗的发展。

由于地区发展水平和医疗条件不同,指南的应用程度也不同。

我们对新版指南进行解读,旨在结合江苏省实际,进一步细化部分指南内容,以便更好地规范应用指南。

【总页数】6页(P1014-1019)
【作者】江苏省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8
【相关文献】
1.2015年美国甲状腺学会《成人甲状腺结节与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解读:超声部分 [J], 张波;徐景竹;吴琼
2.2015年美国甲状腺学会《成人甲状腺结节与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解读:分化型甲状腺癌131I治疗新进展 [J], 林岩松;李娇
3.2015年美国甲状腺学会《成人甲状腺结节与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解读:
外科部分 [J], 李小毅
4.结合中国临床实践看新版PH指南——2015年ESC《肺高压(PH)诊断和治疗指南》专家解读 [J], 飞燕
5.解读中国《妊娠和产后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第2版)——妊娠期甲状腺毒症诊治部分要点 [J], 郑芬萍; 李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NCCN多发性骨髓瘤中文版2015.02

NCCN多发性骨髓瘤中文版2015.02

某些情况下有用 MRI CT 扫描(避免增强) PET-CT 扫描 组织活检以诊断孤立骨性或骨外
浆细胞瘤 骨密度测定 浆细胞标记指数 骨髓和脂肪垫染色用于淀粉样变 血清粘滞度 HLA 配型
孤立性浆细胞瘤 A 冒烟型(无症状性)A、B,C 活动性(症状性)A,D
MULTIPLE MYELOMA - Version 2.2015
MYEL-1
见孤立骨性:初始治疗 (MYEL-2)
见孤立骨外性:初始治疗 (MYEL-2)
见初始治疗(MYEL-3)
A.见多发性骨髓瘤分期系统(MYEL-A)。 B.见冒烟型(无症状性)骨髓瘤(MYEL-B)。 C.包括 Durie-Salmon I 期骨髓瘤。 D.见活动性(症状性)骨髓瘤(MYEL-B)。
† Medical oncology ‡ Hematology ξ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 Surgery/Surgical oncology
§ Radiotherapy/Radiation oncology
€ Pediatric oncology
临床试验:NCCN 认为,任何癌症病人都可以在临床试验中得到最好的治疗,因此特别鼓励参与临床试验。 网络查询 NCCN 成员机构的临床试验,请点击:/clinical trials/phsician.html。
* William Bensinger, MD/Vice-Chair †ξ Fred Hutchinson Cancer Research Center/ Seattle Cancer Care Alliance
Melissa Alsina, MD ‡ Moffitt Cancer Center
Djordje Atanackovic, MD Huntsman Cancer institute at the University of Utah

骨肉瘤临床循证诊疗指南

骨肉瘤临床循证诊疗指南

骨肉瘤临床循证诊疗指南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骨肿瘤专业委员会;郭卫;牛晓辉;肖建如;蔡郑东【期刊名称】《中国骨与关节外科》【年(卷),期】2018(011)004【摘要】骨肉瘤是常见的原发恶性骨肿瘤,严重危害青少年的身体健康.通过规范的化疗和手术,很多患者可达到痊愈,但不当的诊疗过程可能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骨肿瘤专业委员会依据循证医学方法制定了《骨肉瘤临床循证诊疗指南》,就诊断流程、化疗、不同部位的手术方式和挽救性治疗等临床问题进行总结,依据文献证据等级给出相应的推荐等级.旨在为骨肿瘤医师的临床诊疗提供最佳的、有效的意见参考,从而使患者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本指南仅为学术性指导意见,具体实施时必须依据患者的个体医疗情况而定.【总页数】14页(P288-301)【作者】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骨肿瘤专业委员会;郭卫;牛晓辉;肖建如;蔡郑东【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肿瘤科,北京100044;北京积水潭医院骨肿瘤科,北京100035;上海长征医院骨科,上海200003;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上海20008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尤文肉瘤肿瘤家族(ESFT)临床循证诊疗指南 [J],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骨肿瘤专业委员会;郭卫;王臻;郭征;董扬2.软骨肉瘤临床循证诊疗指南 [J],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骨肿瘤专业委员会;郭卫;邵增务;张伟滨;叶招明3.牛晓辉:肢体经典型骨肉瘤循证临床诊疗指南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骨肿瘤循证临床诊疗指南》编委会成员权威解读 [J], 费菲;曲莉莉4.软骨肉瘤临床循证诊疗指南 [J], 郭卫;邵增务;张伟滨;叶招明;;;;5.骨肉瘤临床循证诊疗指南 [J], 郭卫;牛晓辉;肖建如;蔡郑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15年修订)》治疗部分江苏解读

《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15年修订)》治疗部分江苏解读

《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15年修订)》治疗部分江苏解读江苏省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期刊名称】《医学研究生学报》【年(卷),期】2016(029)010【总页数】6页(P1014-1019)【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作者】江苏省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8[DOI] 10.16571/ki.1008-8199.2016.10.002《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推动了我国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诊断和治疗的发展。

由于地区发展水平和医疗条件不同,指南的应用程度也不同。

我们对新版指南进行解读,旨在结合江苏省实际,进一步细化部分指南内容,以便更好地规范应用指南。

经济收入差距以及医疗报销政策等因素影响着患者医疗承受能力,对疾病诊断检查项目选择以及治疗药物选择会有不同。

参照亚洲骨髓瘤网(Asian Myeloma Network,AMN)经验[1],按经济分层,推荐将初始诱导治疗方案分为基本方案和增强方案,以适合不同经济条件患者的治疗需要。

基本方案包括沙利度胺和传统化疗等药物;增强方案包括硼替佐米和来那度胺等药物。

尽管来那度胺国内尚未批准一线应用,国外和中国指南已推荐。

具体方案详见表一,主要依据中国多发性骨髓瘤指南(2015年修订)的推荐方案[2],参考了部分国际相关临床研究结果和国内及省内研究结果。

指南推荐适合移植的患者应进行4~6个疗程诱导治疗,以获得较深的缓解。

移植前疾病状态与预后相关[25];移植前至少应达到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

Farhan等[26]报道移植前达到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ery good partial response,VGPR)以上,预后优于PR,因此移植前应争取达到VGPR以上疗效,如4疗程未达VGPR,有继续缓解趋势者,可继续1~2个疗程治疗。

为获得理想的诱导治疗疗效,诱导方案应选择含沙利度胺、硼替佐米、来那度胺等新药。

我国骨肿瘤循证临床诊疗指南2015最新解读(下)

我国骨肿瘤循证临床诊疗指南2015最新解读(下)

我国骨肿瘤循证临床诊疗指南2015最新解读(下)费菲【期刊名称】《中国医药科学》【年(卷),期】2015(000)016【总页数】2页(P5-6)【作者】费菲【作者单位】《中国医药科学》【正文语种】中文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骨科主任李建民——从国外指南的情况来看,1999年,英国肿瘤外科协会乳腺癌组﹑部分骨肿瘤及脊柱科专家提出了一个指南,2006年英国骨科协会﹑英国骨肿瘤协会提出了一个骨转移瘤的实践指南。

2014年,意大利骨科协会(SIOT)骨转移瘤研究组提出了对椎管转移瘤的患者管理建议。

根据英国的骨转移瘤的实践指南,手术治疗的目的主要是减轻疼痛,恢复肢体功能,保持或恢复脊柱的稳定性,维持或恢复脊髓和神经根的功能,尽可能多地保留正常的运动阶段。

9大手术指征:神经受压,尤为骨性压迫,神经功能进行性减退;脊柱不稳定,病理骨折或进行性畸形;经非手术治疗无效的严重顽固性疼痛;肿瘤经放射治疗后仍进行性增大;脊髓不能再耐受放疗;即将发生脊柱不稳定;需要明确病理诊断;原发瘤不明的单发转移瘤;预期寿命大于12周。

不考虑手术者:脊柱转移性肿瘤合并全身多处转移;肺癌合并胸椎转移,肺功能差;患者预期寿命少于3个月者。

术前评估推荐应用Tomita评分系统。

6种手术方式:单纯后路手术:孤立性硬膜外肿瘤或附件转移且无不稳定时;后路减压配合植骨内固定:累及椎体或引起脊柱失稳时;骨水泥重建椎体:累及椎体适合减压内固定﹑预期寿命>1年;前方植骨重建椎体:存活期>1年且可耐受较长时间手术;整块切除术:仅适合于极少情况,如明确的孤立性肾癌和甲状腺癌。

手术方法要根据肿瘤的性质﹑部位﹑全身评估情况﹑以及手术者的经验来选择前路﹑后路﹑前后联合﹑姑息﹑微创或是更彻底的手术;经皮椎体成形术/后凸成形术。

以上根据英国2008年11月英国国家优化卫生与保健研究所(NICE)关于转移性脊髓压迫诊断和治疗指南的推荐。

椎体成形术减少放射暴露解决方案:在传统椎体成形术基础上,引进遥控操作注射系统(RCIM)系统,术者在实时X线监测下,通过操作遥控器由机器臂辅助完成椎体内骨水泥推注,减少骨科医生射线损伤。

2015中国MM指南更新

2015中国MM指南更新
中华内科杂志. 2015; 54(12): 1066-50.
影响MM的预后因素
肿瘤特性
• 核型异常 • 倍体 • 17p- (p53缺失) • t(14;16) • t(14;20) • t(4;14) • 传统细胞遗传学13号染色 体缺失 • 1号染色体异常 • t(11;14) • t(6;14) • LDH • 浆细胞增殖指数 • 浆细胞白血病 • GEP高危
• 联合应用ISS 和荧光原位 杂交(FISH)结 果对患者进 行分层
小结

对于血液系统发病率上升到第二位的恶性肿瘤——多发性骨
髓瘤,诊断标准、预后分期的不断更新是患者更好进行个体
化治疗的前提.

相对于传统的预后ISS评估体系,R-ISS体系更好的提高了 MM患者预后评估,风险指数更高。该系统更具有临床预测 性及治疗指导价值。
修改的ISS分期(R-ISS)
IST-CAR-506 EMN 01 RV-MM-EMN-441

ISS stage, CA by FISH (CD138+) serum LDH
4,445 patients with NDMM
11 international, multicenter clinical trials, from 2005 to 2012
检测项目
有条件的建议做CT、MRI、PET-CT
中华内科杂志. 2015; 54(12): 1066-50.
诊断标准的前移
Not CRAB but now SLiM CRAB
•S (60% 浆细胞增多) •Li (轻链 I/U >100) •M (MRI 1处或多处局灶性损害) •C (血钙升高) •R (肾功能不全) •A (贫血) •B (骨病)

《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15年修订)》治疗部分解读

《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15年修订)》治疗部分解读
S u mma r y Mu l t i p l e my e l o ma ( M M )wa s a c l o n a l l y p l a s ma c e l l s d i s e a s e t h a t c o u l d n o t b e c u r e d a t p r e s e n tI t
ma dr ug s .At p r e s e nt , p a t i e nt s wi t h s m ol de r i n g m ye l o ma s h ou l d n ot r e c e i ve d t r e a t me nt . T he a u t o s t e m c e l 1 t r a ns —
me n de d .A p pr op r i a t e r e gi me s ma y b e s e l e c t e d i n p a t i e nt s i n e l i gi b l e f or t r a ns pl a nt at i o n, i n or de r t o p r o l o ng o v er a l l s u r v i va l a nd i m pr o ve q ua l i t y of l i f e of pa t i e nt s .I ndi v i dua l e va l ua t i o n s ho ul d be e x e c u t e d f o r r e l a ps e d M M pa t i e nt s
The t r e a t me n t 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 o f Chi n e s e g u i d e l i n e f o r t h e d i a g no s i s

NCCN2015

NCCN2015

《2015 NCCN子宫肿瘤临床实践指南(第二版)》解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妇产科谢玲玲林仲秋近日,美国肿瘤综合协作网(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公布了《2015 NCCN子宫肿瘤临床实践指南(第二版)》。

相比2014年指南而言,2015年第二版与第一版指南在临床实践方面的更新相同,仅在讨论部分新版指南做了相应的更新,现对新版指南进行简要解读。

一、2015年指南(第二版)主要更新1. 新版指南将旧版指南中的“FIGO 2010分期”修正为“FIGO 2009分期”。

2. 讨论中新增“病理学”部分,强调术后病理诊断的内容及流程,指出术前活检病理标本确定的组织学分级与术后子宫切除标本的组织学分级不一定相符合。

有研究提示有15%-20%的术前标本在术后组织学分化会升级。

术中肉眼判断切除子宫标本浸润肌层的深度的准确性也与组织学分级有关,一个研究提示G1的准确度为87.3%,G2为64.9%,G3为30.8%。

结合近期的研究表明利用前哨淋巴结显像的病理超分期技术(如连续切片及免疫组织化学法)以提高肿瘤微转移病灶检测准确率的潜在重要性。

3. 对于怀疑肿瘤扩散到子宫外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可考虑术前新辅助化疗。

4. 放疗原则上指出阴道残端愈合后应尽早开始术后辅助放疗,最好不超过术后12周。

二、分期新版指南采用FIGO 2009子宫内膜癌和子宫肉瘤的分期标准(表1,表2)。

表1 FIGO 2009子宫内膜癌分期Ⅰa 肿瘤局限于内膜层或浸润深度<1/2肌层Ⅰb 肿瘤浸润深度≥1/2肌层Ⅱ肿瘤侵犯宫颈间质,但无宫体外蔓延Ⅲ肿瘤局部和(或)区域扩散Ⅲa 肿瘤累及浆膜层和(或)附件Ⅲb 阴道或宫旁受累Ⅲc 盆腔淋巴结和(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Ⅲc1 盆腔淋巴结阳性Ⅲc2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阳性和(或)盆腔淋巴结阳性Ⅳ肿瘤侵及膀胱和(或)直肠黏膜,和(或)远处转移Ⅳa 肿瘤侵及膀胱和(或)直肠黏膜Ⅳb 远处转移,包括腹腔内和(或)腹股沟淋巴结转移表2 FIGO 2009子宫平滑肌肉瘤和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分期Ia 肿瘤最大直径≤5cmIb 肿瘤最大直径>5cmⅡ肿瘤扩散到盆腔侵犯附件Ⅱa侵犯子宫外的盆腔内组织ⅡbⅢ肿瘤扩散到腹腔一个病灶Ⅲa多个病灶Ⅲb侵犯盆腔和/或主动脉旁淋巴结ⅢcⅣ肿瘤侵犯膀胱和/或直肠或有远处转移肿瘤侵犯膀胱和/或直肠ⅣaⅣ远处转移b注:Ⅲ期是指肿瘤病灶浸润腹腔内组织而不仅仅是子宫底突向腹腔;子宫癌肉瘤的分期和子宫内膜癌相同。

多发性骨髓瘤2015年NCCN指南更新及解读_孙颖

多发性骨髓瘤2015年NCCN指南更新及解读_孙颖

多发性骨髓瘤( M ultiple myeloma,M M ) 是一 种浆细胞 克 隆 性 疾 病,可 导 致 高 钙 血 症、贫 血、肾 功能损伤、骨破坏等症状。根据美国的统计数据, M M 占所有癌症的 1% ,占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 10%[1]。近年来,随着治疗 M M 新药的不断问世, M M 的治疗有了飞速的进展,各种治疗方案不断 更新。2015 年 3 月,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 ork,NCCN) 发布 了多发性骨髓瘤的最新诊疗指南,对于 M M 的检 测项目、疗效标准、进展和复发 M M 的治疗均有所 更新,特别是对于复发难治性 M M 的治疗更新成 为本版指南的亮点。本文就此版指南的相关内容 进行详细解读。
血清 M 蛋白降低≥25% 但≤49% 及 24 h 尿 M 蛋白降低达 50% ~ 89% ; 此外,如果在基线出现,还需软组织浆细 胞瘤大小降低达 25% ~ 49% 。溶骨性病变的大小或数量没有增加( 压缩性骨折的发展并不排除缓解)
疾病稳定( SD)
不符合 CR、VGPR、PR 或疾病进展的标准; 若已行放射学检查,无任何已知的进展证据或新发的骨受累
符合 CR 标准,外加 FLC 比值正常以及免疫组化或 2 ~ 4 色流式细胞术检查不存在克隆浆细胞; 需要进行连续 2 次实验室参数评估
符合 sCR 标准,外加经过流式细胞术( 4 色) 分析至少 106 × 全骨髓细胞,显示在骨髓中不存在表型异常浆细胞 ( 克隆) 符合 CR 标准,外加等位基因特异性寡核苷酸聚合酶链反应( 灵敏度 10 - 5 ) 阴性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骨髓瘤骨病及髓外病变的 重要手段,本指南推荐应用 M RI、CT 以及 PET / CT 扫描。活动性骨髓瘤 PET 检查呈阳性,PET / CT、 M RI 检查的敏感性高于 X 线平片。当有症状区行 常规影像学检查未显示异常时推荐进行 PET / CT、 MRI 检查。持 续 PET / CT 检 查 呈 阳 性 是 症 状 性 MM 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因子。 1. 3 分期系统 2015 年的 NCCN 对于 M M 的分 期仍 然 采 用 Durie-Salmon 分 期 和 国 际 分 期 系 统 ( ISS) 。Durie-Salmon 分期系统反映患者的肿瘤负 荷,ISS 分期系统对患者的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1. 4 预后评价 目前的分期系统并没有体现细 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特征。而不同的细胞遗 传学改变提示 MM 不同的预后。NCCN 的 MM 专 家组成员提出用于预后评估的 FISH 抗原谱应包 括 t( 4; 14) 、t ( 14; 16) 、17p13 缺失、t ( 11; 14 ) 、13 号染色体缺失以及 1 号染色体扩增。根据这些信 息可确定 生 物 学 亚 型 及 给 出 预 后 建 议。 另 外,本 指南对于 GEP 在提示预后的新的研究进展方面也 进行了阐述。多个研究组已经根据 MM 细胞的 GEP 分子特征识别、开发了 15-基因、70-基因、92基因模型,提示不良预后。尽管 GEP 目前并未常

《软骨肉瘤临床循证诊疗指南》要点

《软骨肉瘤临床循证诊疗指南》要点

《软骨肉瘤临床循证诊疗指南》要点1 方法学证据推荐等级方法采用GRADE方法,内容见表1。

2 软骨肉瘤概述2.1 流行病学软骨肉瘤约占全部原发恶性骨肿瘤的9.2%,年发病率约1/200000,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平均发病年龄50岁左右,男性多于女性(55%45%)。

2.2 分类经典型软骨肉瘤占所有软骨肉瘤的85%,包括原发性软骨肉瘤和继发性软骨肉瘤两大类。

除经典型软骨肉瘤外,还有其他一些特殊亚型,占所有软骨肉瘤的10%~15%,包括透明细胞型、去分化型、黏液型、皮质旁型、间叶型软骨肉瘤及恶性软骨母细胞瘤。

2.3 临床表现大多数软骨肉瘤的症状比较轻微,由肿瘤大小及部位决定。

病变位于骨盆或中轴骨的患者通常在疾病后期肿瘤增大明显时才表现出症状,疼痛发作较隐匿。

中心型软骨肉瘤在X线片上表现为骨皮质破坏及骨髓内向外生长的包块,肿瘤内可见钙化。

MRI可以显示髓内病变及肿瘤向外侵袭范围。

继发病变由先前存在的病变引起。

序贯性的X线片会显示骨软骨瘤或内生软骨瘤缓慢增大。

成年后原有病变或新发病变的软骨帽厚度超过2cm时应怀疑肉瘤变。

2.4 预后因素软骨肉瘤整体的5年生存率为70%左右,预后与分级和亚型密切相关。

3 诊断典型软骨肉瘤在放射学上容易诊断,但低度恶性软骨肉瘤与良性软骨类肿瘤的鉴别诊断,在临床、放射学,甚至病理上都存在困难。

包括X线片、CT、MRI和核素扫描,每种方法各有优缺点。

X线片简单易行,容易显示骨质破坏、钙化及骨膜反应,但细微钙化及软组织侵犯显示不佳;CT 显示骨质破坏、细微钙化及软组织包块优于X线片;MRI显示肿瘤边界、水肿、软组织侵犯最佳,但钙化显示差。

CT和MR增强扫描还可提供肿瘤的血供信息。

PET或PET/CT是一种可选择的影像学技术,已应用于治疗前分期和监测肿瘤进展速度。

(1A级)怀疑软骨肉瘤的患者要在活检前进行分期。

标准步骤包括胸部影像学(胸片和胸部CT检测肺转移),恰当的原发部位的影像学检查(X线片、MRI、CT、骨扫描)。

中国CLL/SLL诊断与治疗指南(2015年版)

中国CLL/SLL诊断与治疗指南(2015年版)

中国CLL/SLL诊断与治疗指南(2015年版)一、定义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是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群的一种成熟B淋巴细胞克隆增殖性肿瘤,以淋巴细胞在外周血、骨髓、脾脏和淋巴结聚集为特征。

二、诊断、分期、预后及鉴别诊断1.诊断:达到以下3项标准可以诊断:①外周血B淋巴细胞(CD19+细胞)计数≥5×109/L;B淋巴细胞<5×109/L 时,如存在CLL细胞骨髓浸润所致的血细胞减少,也可诊断CLL。

②外周血涂片中特征性的表现为小的、形态成熟的淋巴细胞显著增多,其细胞质少、核致密、核仁不明显、染色质部分聚集,并易见涂抹细胞。

外周血淋巴细胞中不典型淋巴细胞及幼稚淋巴细胞≤55%。

③典型的免疫表型:CD19+、CD5+、CD23+、CD10-、FMC7-、CD43+/-、CCND1-;表面免疫球蛋白(sIg)、CD20及CD79b弱表达(dim)。

流式细胞学确认B细胞的克隆性,即B细胞表面限制性表达κ或λ轻链(κ:λ>3:1或<0.3∶1)或>25%的B细胞sIg不表达。

SLL:与CLL是同一种疾病的不同表现。

淋巴组织具有CLL的细胞形态与免疫表型特征。

确诊主要依赖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检查。

临床特征:①淋巴结和(或)脾、肝肿大;②无血细胞减少;③外周血B淋巴细胞<5×109/L。

CLL与SLL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主要累及外周血和骨髓,而后者则主要累及淋巴结和骨髓。

Ann Arbor Ⅰ期SLL可局部放疗,其他SLL的治疗指征和治疗选择同CLL,以下均称为CLL。

单克隆B淋巴细胞增多症(MBL):MBL是指健康个体外周血存在低水平的单克隆B淋巴细胞。

诊断标准:①B细胞克隆性异常;②外周血B淋巴细胞<5×109/L;③无肝、脾、淋巴结肿大(所有淋巴结长径均<1.5 cm);④无贫血及血小板减少;⑤无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CLPD)的其他临床症状。

我国骨肿瘤循证临床诊疗指南2015最新解读(上)--来自第八届中国骨科医师年会的声音

我国骨肿瘤循证临床诊疗指南2015最新解读(上)--来自第八届中国骨科医师年会的声音

我国骨肿瘤循证临床诊疗指南2015最新解读(上)--来自第
八届中国骨科医师年会的声音
费菲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科学》
【年(卷),期】2015(5)11
【摘要】第八届中国骨科医师年会(CAOS2015)于2015年5月7日至10日
在京召开。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骨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郭卫教授在会上介绍,为便于工作沟通和国际交流,该专业委员会下设两个亚组:四肢骨肿瘤工作组(66人)、脊柱骨盆骨肿瘤工作组(45人)。

工作组成员根据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和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医疗保险监督、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EER)的数据,循证医学的证据对指南进行编写。

“中国
医师协会骨肿瘤的指南,目前还不是最终版本,希望大家多提意见,使最终确定的指南能对基层医师起到指导性作用。


【总页数】5页(P4-8)
【作者】费菲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牛晓辉:肢体经典型骨肉瘤循证临床诊疗指南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骨肿瘤循证临床诊疗指南》编委会成员权威解读 [J], 费菲;曲莉莉
2.我国骨肿瘤循证临床诊疗指南2015最新解读(下) [J], 费菲
3.我国骨肿瘤循证临床诊疗指南2015最新解读恶性骨肿瘤化疗等相关新药进展综述(中) [J], 费菲;赵海;曲莉莉
4.我国骨肿瘤循证临床诊疗指南2015最新解读恶性骨肿瘤化疗等相关新药进展综述(下) [J], 费菲;赵海;曲莉莉
5.我国骨肿瘤循证临床诊疗指南2015最新解读(中)——来自第八届中国骨科医师年会(CAOS2015)的声音 [J], 费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骨肿瘤循证临床诊疗指南2015最新解读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治疗中心主任郭卫教授率课题组历经十余年,建立了全身各不同部位原发恶性骨肿瘤的规范化切除及功能重建方法,取得了系列成果,为6000余例患者成功保留了肢体功能。

他开创性地解决了骨盆肿瘤整块切除及骨盆环重建、儿童保肢、骶骨肿瘤整块切除等世界性难题;在提高肿瘤治愈率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患者的术后功能,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郭卫团队承担的研究项目“原发恶性骨肿瘤的规范化切除及功能重建系列研究”论文被美国《NCCN骨肿瘤治疗指南》引用。

国际首创一期后路全骶骨切除术式,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了手术风险。

论文发表于国际知名的脊柱外科杂志《脊柱》(Spine)。

课题组应用低位腹主动脉阻断技术辅助完成骶骨肿瘤切除,该技术的应用使手术出血由原先的平均1万毫升降至1500毫升,大大降低了术中输血量,取得了很大的社会效益,并荣获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日前,郭卫教授回顾了国内恶性骨肿瘤化疗的情况。

近20 年来,恶性骨肿瘤的治疗取得了很大进步,在很大程度上,这是由于化疗的开展及逐渐完善,特别是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的应用。

以骨肉瘤、尤文肉瘤为代表的恶性骨肿瘤,在开展化疗之前其主要治疗是截肢或局部广泛切除和足量的放疗,这些治疗常导致患者的终身残疾,生存率不足20%,且局部复发率高。

直到在治疗中增加了辅助化疗,其预后才有了实质性的提高。

肿瘤化疗的原则和方法来自于大量的临床实践,它们经历了如下阶段:最初的单药辅助化疗→多种药物的联合化疗及最大耐受剂量(剂量-强度)的化疗应用→临床出现转移性病变时的化疗(辅助化疗)应用→先于其他治疗的化疗(新辅助化疗)应用。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肿瘤科谢璐郭卫——
在前面的报道中,我们已经介绍了肿瘤的细胞信号通路,下面我们来谈谈药物,首先从骨肉瘤研究最多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索拉菲尼(sorafenib)说起。

索拉菲尼主要是两种——Raf亚型激酶及VEFGR抑制剂。

Rizzoli发表在2011年《肿瘤学年鉴》(Annals of oncology)上的这篇文章虽然只有35例患者入组,但对二线骨肉瘤治疗来说,已可谓是一座里程碑。

但是主要作用于细胞膜表面的受体抑制剂有一个问题,即容易出现耐药。

这时,我们想到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通路,是通过对细胞内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的下游靶点进行抑制,可以进一步以自噬、脂质代谢、抑制血管生成等过程抑制肿瘤发生,并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在2013年《临床癌症研究》(Clincial cancer research)发表的一篇文章里,研究者Grignani谈到索拉菲尼在体内骨肉瘤细胞系有抗肿瘤作用,但作用时间较
短暂,并探讨了其耐药机制。

他提出索拉菲尼治疗后,mTOR复合物1信号通路减少了,但mTOR复合物2 却增加了。

而联合使用索拉菲尼和mTOR受体抑制剂后,mTORC1和mTORC2均得到抑制,使细胞抗生殖和促进凋亡作用得到增强,肿瘤生长受损,加强了抗血管生成的作用,减少了迁移和转移能力,因此提出mTOR复合物2的增加是索拉菲尼治疗的逃逸点,联合使用索拉菲尼和依维莫司能增加抗肿瘤效果。

此后2015年Grignani再次在《柳叶刀·肿瘤》(Lancet oncology)发表了Ⅱ期临床试验,2011~2013年38例患者入组,4个月无进展生存率(PFS)约为56%,6个月无进展生存率为45%,但因毒副作用较大,66%的患者减少药量或中断治疗。

多见的毒副作用依次为手足皮肤反应、皮疹、血小板减少和口腔黏膜溃疡等。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患者多数均出现9号与22号染色体异位,导致Bcr-Abl融合基因的产生,该基因的蛋白产物显示有增强的酪氨酸激酶活性,该基因产生的蛋白具有非主流通路的肿瘤激活作用;而2-苯胺嘧啶(伊马替尼)被发现有潜在选择性抑制Abl和Bcr-Abl酪氨酸激酶的作用。

进一步研究发现,伊马替尼还有抑制酪氨酸蛋白激酶家族成员c-KIT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的作用;而c-KIT和PDGFR-α出现紊乱被认为是胃肠道间质肿瘤(GIST)产生的重要原因。

因此,伊马替尼对GIST的抑制,使该药物有了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2006年意大利研究者在《临床癌症研究》(Clincial cancer research)发表的文章显示,通过免疫沉淀反应、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联合免疫组化染色,来测定31例脊索瘤患者标本中活化的PDGFR-β,PDGFR-α和KIT表达情况,PDGFR-β高磷酸化且高表达,而PDGFR-α和KIT受体表达没那么高,但也被磷酸化而激活。

这些发现均提示,伊马替尼可通过关闭以上3种膜的受体活化而产生抗肿瘤的作用。

2012年该中心开展了Ⅱ期临床试验,2004~2006年最后入组PDGF-β和或PDGFR-β阳性的50例进展期脊索瘤患者口服伊马替尼,并采用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RECIST)和疼痛评分对临床效果进行评估。

他们定义的疗效评价标准为,部分缓解(PR)为≥10%的肿瘤体积缩小,或15%的CT密度降低(静脉相),或≥15%的T2相或T1延迟相核磁信号降低(无论体积有无增大),最大的标化摄取值(SUV值)下降10%以上;疾病进展(PD)被认为是体积增加10%以及出现新的病灶,而没有PR的征象。

这一研究的争议点在于,对入组的脊索瘤肿瘤负荷情况没有明确定义,以及PR的定义过于宽泛。

因此,这样的临床受益结论是否真实可靠还有待验证。

这个中心进一步研究发现,当伊马替尼耐药后加用西罗莫司可让患者继续受益。

该研究对10例伊马替尼耐药患者进行上游及下游mTOR通路活化情况的检测,并加用依维莫司,最后有9例入组。

另外,几个作用于脊索瘤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比如苏尼替尼等)和索拉菲尼的作用相类似,也是广谱作用靶点。

另一类是表皮生长因子(EGF)作用的靶点,主要说明的是表皮生长因子的
自分泌环如何导致肿瘤发生和发展。

EGFR含4个亚型,分别是EGFR本身ErbB1(EGFR/HER1),ErbB2 (HER2/NEU),ErbB3 (HER3),ErbB4(HER4),配体有6个亚型。

对HER家族来说,主要的信号通路为MARK通路和PI3K通路。

EGFR的阻抑,既可以通过阻抑细胞膜外EGFR受体的单抗(西妥昔单抗、曲妥珠单抗),也可以通过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抑制EGFR酪氨酸激酶,进而阻止信号通路的激活。

厄洛替尼和拉帕替尼即为两个可逆的、选择性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其抑制的受体分别为1和1、2。

需要提到的是,近年来HER-2的表达情况在骨肉瘤细胞系研究中受到关注,目前它和P糖蛋白一样,暂不能作为骨肉瘤治疗过程的靶点和预后的标志。

迄今开展的10余项研究因标本量小且研究不连续,得出了完全不同的结论。

舒尼替尼、厄洛替尼和拉帕替尼3个药作用于脊索瘤的临床试验结果为舒尼替尼组共9例入组,厄洛替尼只有单个病例报告,而拉帕替尼组也只有18例患者入组。

有的认为HER-2阳性为骨肉瘤预后差的标志,有的认为与预后不相关,还有的认为是预后良好的标志。

再来简要介绍一下肿瘤代谢通路及药物在骨的恶性肿瘤的研究。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通路调节了许多关键的生物学行为,如发育、稳态和衰老。

该通路的紊乱可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如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代谢紊乱综合征等。

IGF-1 通过结合到膜受体后,使其自体磷酸化后而激活,进而磷酸化多个结合蛋白,活化两个主要的促生长的信号通路——MARK通路和PI3K通路,导致肿瘤的发生。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是一种人体经典的循环激素,通过内分泌系统发挥作用,其既是丝裂原又是促分化因子。

后续研究发现,小分子干扰RNA可直接结合于IGF-1的3’非编码区而控制其表达水平。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