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修缮工程的技术组织与管理方法
古建筑修缮的技术和方法

古建筑修缮的技术和方法中国素有“万里长城”、“四大发明”等诸多著名的文化符号,古建筑则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
古建筑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风格、结构、材料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特点,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
然而,古建筑也需要修缮与保护,这就需要我们了解古建筑修缮的技术和方法。
一、修缮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古建筑修缮之前,需要做好一系列准备工作,包括对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现状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了解建筑的结构、材料、损伤情况等方面的信息。
同时,要对修缮的方案进行综合论证,确定修缮的目标、内容、方法和材料等,以确保修缮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
二、古建筑修缮的材料选择古建筑修缮中,材料的选择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
一般来说,重要的古建筑修缮应优先使用原材料进行修缮,保持建筑的原貌,同时也能体现出古建筑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如果原材料无法采用,可使用传统材料进行替代,这样可以在保持古建筑的传统文化的同时,增加修缮作品的习惯感和艺术味道。
三、古建筑修缮的施工工艺古建筑修缮的施工工艺也是十分复杂的。
要保证修缮的质量,需要遵循传统的工艺标准,同时综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来保证施工的精度和安全性。
具体而言,古建筑修缮的施工工艺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拆除、修缮和复原。
在拆除阶段,需要尽可能地将建筑原貌保留下来,同时将古建筑的结构部分进行标记记录,以便在修缮时进行对应。
在修缮阶段,需要保持修缮的方法和材料与原建筑保持一致,因此需要与原修缮人员进行交流获取方法和资料。
同时,进行修缮的人员应该具备一定的传统建筑修缮工艺专业知识,以确保修缮质量。
在复原阶段,需要对修缮后的建筑进行还原,让其呈现出原本的状态和魅力。
复原过程相对简单,注意匹配颜色,以达到复原后颜色统一、协调,美观舒适。
四、注意事项在古建筑修缮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首先,应该尽可能避免运用不同古建筑之间的互相配件,保证其原貌和完整性。
其次,古建筑修缮需要严格执行施工流程,并在修缮过程中仔细检查中间产物。
古建筑修缮施工技术与管理措施的探讨

古建筑修缮施工技术与管理措施的探讨摘要:古建筑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是我国古代遗留下来的瑰宝,我国的政府部门对古建筑非常的重视,这些古建筑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但是在古建筑的传承过程中,许多古建筑都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基于古建筑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对古建筑进行合理的修缮非常的有必要。
关键词:古建筑;修缮;施工技术;管理1古建筑文物的修缮的原则1.1保护原貌古建筑往往建设的年代较为久远,在建设的过程中使用的材料以及建造的工艺与现代建筑具有较大的差别,因此为了更好地保证恢复古建筑的原貌,施工中应当注重对材料以及工艺的选择。
古建筑作为一种特殊的文物,它具有其独特性,同时它并不具有可再生性以及可取代性,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地将其原貌进行恢复,在它在当今的时代仍然散发出光彩。
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够在不了解古建筑的情况下,盲目进行修缮,盲目地开始工程建设,很有可能会对文物造成破坏,一旦出现了破坏,就很难对文物进行复原。
同时在修缮的过程中,应当尽量地使用老旧材料复原原有的建筑风格样式以及施工工艺,尽量不用现代工艺去取代,保持其原貌。
1.2整体性原则古建筑不同于现代建筑可以做到完全按图施工,古建筑修缮往往都是修缮的过程就是图纸深化的过程。
古建筑的修缮需要相当的专业性,因此对于施工管理者来说,他们需要了解到修缮的原则,编制与古建筑相关的文物保护规范,与专家之间做好协调工作,确保在文物不受破坏的情况下,能够恢复它原有的样子,保证其完整性。
1.3专业性原则在施工的过程中,还需要加强监督管理,确保施工人员能够按照要求与规定进行施工,通过各方之间的相互配合,确保修缮工程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
同时还需要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确保施工过程中施工操作的实用性。
2古建筑的修缮特性(1)古建筑修缮具有特殊性。
古建筑的修缮是在相关法律法规的范围内进行的,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有明确的规定,在修缮、转移、保养文物的过程中,要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不同地域、不同年代的古建筑都有不同的艺术风格,要尊重这些差异性,尊重每一个地方的技术和文化。
园林建筑——古建筑修缮工程的施工管理

古建筑修缮工程的施工管理古建筑的修缮是文物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
对保护文物,传承建筑、历史文化,后代的教育都有重要意义。
本文浅议了古建筑修缮工程的原则和理念,重点阐述了古建筑修缮施工管理中的准备工作和实践操作需要注意的重点。
前言古建筑作为中华文明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丰富的艺术、历史和科学方面的价值。
重视对古建筑的修缮和保护,是重视旨在保护历史文化传承故建筑,进行现代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的重要表现。
修缮古建筑不同于对于新建筑的修建和装修,有其工作的特殊性。
它施工管理的主要原则就是最大限度的还原和保持现状。
必须利用科学的方法维持其原状并且保证不的损害其原有的价值,这是修缮古建筑施工管理的核心思想。
施工原则1. 最大限度的保持其原貌,不损害其原有的价值。
古建筑是一项特殊的文化建筑,它建设的年代较早,时间较长,其原有的制造材料和建筑工艺都凝结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并不同于现代建筑。
进行古建筑修缮工程的承办单位必须首先认识到这一点客观情况。
古建筑作为文物,一般来说并不具有可替代性和可再生性。
即使是进行科学的还原,也并不能保证还原古建筑的风格和造诣。
修缮工程的施工在前期的准备过程之中就要把握这一点,时刻在施工的过程中贯穿这一核心理念。
如果盲目的追求将古建筑翻修、装新,不但不能对古建筑进行科学的修缮,反而违背的当初修缮古建筑的初衷。
一旦盲目追求翻新和装修,对古文物造成一定的损害,就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因为文物一旦被破坏,就不能再还原。
修缮的过程中最大限度的仿造古代制造工艺和建筑风格,尽量减少必须更换的一砖一瓦,保持原滋原味。
最大限度的保持古建筑文体本身。
在修缮施工管理前,进行科学讨论,咨询专家意见,进行建筑体的拆除、工程的测绘、文物的登记等等,严格遵循相关的文物修缮法律规定。
2.保证文物保护工程的科学性与实用性。
科学修缮古建筑,进行古建筑的文物保护。
古建筑的修缮是一项重要的文物保护手段。
但是文物修缮并没有十分丰富的可供借鉴的经验,者对于古建筑修缮的施工管理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浅析古建筑修缮施工技术与管理措施

浅析古建筑修缮施工技术与管理措施摘要:只有施工单位严格遵守文物保护工程的基本原则,选用恰当的方法和手段,对特殊部位和关键工序予以足够的重视,精心组织施工,做好质量目标的控制,一定能做好古建筑修缮工作。
本文通过介绍了古建筑修缮原则,针对修缮工艺及施工管理要点进行探讨,通过本文的阐述古建筑修缮工程实例,为进一步促进古建筑修缮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古建筑修缮;施工技术;管理措施修缮古建筑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工作。
修塔工作要有明确的要求, 即要把残破阻度不同的各种古建筑, 依照历史的本来面貌修缮复原。
因此, 对从事古建筑修缮的工程技术人员来说, 必具有一定的厉史文物知识, 熟悉国家的文物深护政策;在建筑技术上, 既要熟练掌握古建筑传统的施工工艺, 又要善于使用现代建筑材料和懂得现代工程技术。
一、有关古建筑修缮的原则1.对“原状”的理解。
古建筑的“原状”应是其最后建成时的原来状况,确定是否“原状”应经过充分勘测调查,分析哪些是原有的部件,哪些是后变的可以从本建筑中找依据,也可从建造时间、类型、手法工艺等找证例。
2.对“保存现状”的理解。
近现代建筑因变化不大,可以保留现状,但古建筑往往经历多个时代的变迁,原状已被改变歪曲,有的甚至已经过破坏性修理,其技术价值和艺术价值都大大减少,这样的现状就不能保留,而应把破坏性修理的东西去掉,恢复本来面目,正确再现历史的精华。
3.关于“约定成俗”的理解。
某些古建筑虽经历史上修成改动,但其形象已基本固定下来,本身又具有特色,为大众所认可和接受,虽然它不合法式,似乎又不太文雅,时代性也不明显,但它已成为地方标志,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可保持现状。
二、有关古建筑修缮的施工工艺1.木做工程,第一柱子,柱子是大木结构的一个重要构件,主要功能是用来支撑梁架。
由于年久,柱子受干湿影响往往有劈裂、糟朽现象。
尤其是包在墙内的柱子,由于缺乏防潮措施,柱根更容易腐朽,丧失了承载能力。
根据不同情况应做不同处理。
升仙居古建筑修复工程现场组织管理措施

升仙居古建筑修复工程现场组织管理措施市抱犊岗国家森林公园一-升仙居修复工程施工部署是对整个工程项目全面作出的统筹规划和全面安排,主要解决施工作业面宽、并同时展开,质量要求高、工期紧等难点问题。
(-)工程展开的程序1、首先成立强有力的现场指挥系统。
施工现场的指挥系统是搞好工程施工的关键,我们拟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的监督指导下,成立东台供电公司生产调度楼景观绿化工程现场指挥部,具体机构和人员安排见附表。
2、强化施工作业队伍的基础管理。
根据工程的特点,我们计划采取多工种平行流水、立体交叉的施工方法。
原则上组成三个专一六个作业队,包括:木工二个作业队、瓦工三个作业队、钢筋工一个作业队;分三个施工区,三个施工专业进行组织施工。
实行作业队目标管理,把逐个单项工程的施工任务下达到作业队,把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工程进度等指标落实到作业班组,进而强化对施工作业队伍的基础管理。
具体内容是:(1)凡属参加工程的各作业队都要服从施工现场指挥部的统一指挥;(2)为强化现场组织管理,方便业务联系,指挥部在工地设有现场管理办公室,各作业队联系工作,应按业务性质与现场办公室直接洽谈办理;(3)各作业队的负责人必须常驻工地,亲自带队,切实加强和督促检查现场的全面工作。
同时,还要指派得力人员,分别负责专业技术的管理;(4)各作业应切实遵照有关的消防安全制度和《施工安全生产规定》、《安全防火规定》的内容,严格执行。
各队内部要建立日夜值班制度,加强巡回检查,切实做好防火、防盗工作,节约用水、用电,加强成品、半成品的保护;(5)在施工过程中,各队相互遇有矛盾,应从大局出发,主动配合协商解决。
对无法处理的问题,应及时报请现管理部门统一协商安排;(6)各队施工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合同规定,以及国家颁发的有关技术规范进行操作,精益求精,确保质量,按期完工。
同时应主动接受现场管理部门的督促检查。
对上下工序衔接的工序,其隐蔽部位要组织中间验收。
古建筑修缮施工技术与管理分析

古建筑修缮施工技术与管理分析摘要:我国古建筑不仅是艺术形式与艺术载体,还具有优秀的历史文化内涵,在展示艺术魅力的同时,由于多是砖石结构或土木结构,也需要专业的技术手段对其进行维修、保养。
但是从现有的保养与维修方法来看,古建筑的维护手段存在一些问题,与理想情况存在一定差距,需学者与研究人员不断探索。
基于此,本文主要就对古建筑修缮施工技术与管理相关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古建筑修缮;施工技术;管理1古建筑修缮施工技术措施1.1施工前的技术准备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素质的快速提升,我国越来越关注古代建筑的保护修缮。
然而,古代建筑的修缮工作对技术要求极高,并且修缮工序十分复杂,在短时间内无法完成相关工作。
因此,应该严格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以及修缮原则进行修缮施工工作前期的技术准备。
首先,修缮施工进行前,施工单位需要对古建筑周围的大环境进行勘察,然而古建筑结构较为复杂,一些肉眼难以观察的细节可以借助激光扫描技术来提高建筑测量的效率,对古建筑的损坏程度进行技术分析,而后制定严格的修缮方案,对相关的技术要点进行深入的研究规划,保证施工原材料的充足,更要保证施工原材料的质量要求,在施工前进行相关技术探究,确保古代建筑的修缮施工工作可以顺利进行。
1.2建筑材料的选择准备我国相继出台过关于古代建筑修缮的相关法律法规,因此,在进行古代建筑修缮的工作时要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对建筑的各个施工细节进行观察记录,包括原材料的选取上,了解古代建筑物使用原材料的特征,在修缮建筑物的原材料选择上要始终与建筑物的原材料相吻合,合理地准备修缮所需原材料,尽量保持古建筑在修复后与修复前状态一致,保持原状。
古代建筑相较于现代建筑有很大的不同之处,古代相对科技水平落后,在原材料选取上多采用木材、石头、砖头等较为原始的建筑材料,原材料相对于现代的水泥混凝土而言对技术要求较高,这就要求相关的修缮施工人员在修缮过程中要格外的谨慎小心,规范施工操作,加强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更要注重施工的安全管理,加强生产施工环节的安全管理,确保施工人员安全的前提下,也要保护古建筑的安全稳定性,避免因为安全管理的问题对古建筑造成二次伤害。
古建筑修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古建筑修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古建筑修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指根据古建筑修缮工程的具体情况,对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工作进行合理的组织和安排,使施工过程能够高效、安全、质量稳定地进行。
下面是一个关于古建筑修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模板,供参考:一、施工任务和要求1.施工任务根据对古建筑的检测评估,确定修缮范围、内容和工期。
修缮范围包括:修复古建筑外墙、屋面、木结构、装饰构件等。
修缮内容包括:補修破损部分、更换老旧材料、加固结构等。
2.施工要求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古建筑修缮的规范和技术标准进行,确保修缮工作符合保护要求。
二、施工组织机构1.负责人员2.施工单位选择具有相关古建筑修缮经验和资质的施工单位进行施工。
三、施工流程1.施工准备阶段进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古建筑的检测评估、文物保护单位的协调、材料、设备的采购等。
2.施工分项工程(1)古建筑外墙修缮:进行表面清理、砂浆修复等工作。
清理工作包括清除附着于墙体表面的杂物、油污等。
外墙修缮包括修复古建筑外墙的破损部分、加固结构等。
(2)屋面修缮:进行瓦片更换、屋面防水等工作。
更换瓦片时要与原有瓦片相匹配,保持古建筑的风貌。
进行屋面防水处理,确保施工后的古建筑不受漏水问题困扰。
(3)木结构修缮:进行木结构的加固处理。
针对老化、腐蚀等问题,采取加固措施,保证古建筑的整体稳定性。
(4)装饰构件修缮:对古建筑的装饰构件进行修复。
修复材料要与原材料相匹配,保持古建筑的原貌。
四、施工方案1.动态施工方案根据施工进度和实际情况不断修订和完善施工方案,确保施工过程的灵活性。
2.安全施工方案制定详细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五、质量控制1.施工质量检测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管理措施制定合理的管理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控。
六、环境保护1.施工过程中要采取措施,保护古建筑周边的环境。
2.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噪音、粉尘等污染物的排放,保护周边环境的清洁。
古建筑修缮工程的技术组织与管理方法研究

古建筑修缮工程的技术组织与管理方法研究作者:张红亮来源:《装饰装修天地》2019年第06期摘; ; 要:古建筑是历史留给我们的瑰宝,是中华民族不能够放弃的珍贵遗产,古建筑的修缮工作,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一定要坚持不改变古建筑的原状,并在此基础上给予古建筑时代的升华,希望能够通过本篇文章的探讨,让大家都明白古建筑的珍贵。
关键词:古建筑修缮工程;技术组织;管理方法1; 古建筑修缮工作的特点1.1; 古建筑修缮的特殊性古建筑修缮应严格遵守古建筑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文物保护法》中明确规定了“文物在进行修缮、保养、迁移的时候,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
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古建筑,都有自己不同的技术和风格。
要尊重当地的传统技术和时代特点。
”“尽量不干预”及“保持原状”的原则。
修缮前应对原构架各构件的材料、材质、法式、做法、尺寸、风格特征、损坏情况作认真的勘察、测绘、摄影、记录,并以此作为编制修缮方案的主要依据。
由于文物自身所具有的不可替代性和不可再生性的特殊性质,在修缮中,不能追求焕然一新,而是要认真研究文物本体,根据古建筑材料,合理选择修复材料,使用的修复材料要和原有的砖石、木材和土相匹配,使古建筑具有历史文化内涵,最大限度彰显古建筑的原貌。
1.2; 古建筑修缮设计的专业性古建筑的修缮设计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设计者不断进行方案的优化设计。
古建筑的风格与当地的人文、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密切相关,加强对当地人文资料的研究工作能够了解建筑物修建时的背景,从而在建筑风格的选择上更加贴近历史史实,贴近古建筑的原貌。
2; 古建筑修缮的施工工艺技术2.1; 传统修缮施工工艺技术2.1.1; 木构件修复施工木构件是传统古建筑的一个重要部分。
随着使用时间的加长,木构件要经受各种风霜雨雪的洗礼,许多木构件因为干湿的影响都或多或少的出现了劈裂或腐朽的情况。
这就需要在修缮中对其进行修复。
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们根据构件的腐朽情况,可以做不同的处理:第一点,挖补。
古建筑修缮施工技术与管理措施

古建筑修缮施工技术与管理措施摘要:古建筑修缮不同于一般建筑的修缮标准,本着“修旧如旧”的修复标准,我们将从古建筑修缮的施工特点讲到现代施工技术和相应的管理措施。
关键词:古建筑、修缮技术、施工管理1.古建筑修缮技术的特性及原则(一)、特殊性古建筑,顾名思义,经历过岁月洗礼的建筑物是十分脆弱的,所以古建筑的修缮相对于其他建筑物而言具有特殊性。
在文物修复领域,“修旧如旧”是一贯的修复原则,不破坏建筑原本的特质和形状,尊重不同时代的建筑物风格,并在他们各自独有的文化基础上进行修复。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是专门针对文物的法律文书,其中也详细的描述了文物修复,完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和遵循的原则。
其中古建筑修复就有其两大不能触犯的原则:保持原状,不进行干预。
保持原状很好理解,就是尊重建筑物本身所具有的年代感,不根据时代的变化而以其自身的审美为转移进行修复工作。
不干预意指在古建筑修缮的过程中要以建筑物为主体,尽量将修缮过后的建筑物在尺寸,装饰风格,结构样式等各方面和以前看齐。
古建筑的文化价值是无穷的,他们几经沧桑,在岁月的更迭中伫立至今,其身上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值得我们去还原和保护。
(二)、专业性文物修复是一门需要细细钻研的技艺,古建筑的修缮对其专业性的要求非常之高,其中不仅包括对修缮技术人员的技艺要求,还包括一定的职业操守。
修缮古建筑,就是修缮活的历史书,所以一定要遵守相应的修复原则,做到在修复的过程中最大程度保护古建筑。
古建筑的修缮绝不是一件单一的事情,他与建筑所处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政治环境都息息相关。
在古建筑修缮的过程中,需要修复人员对这些内容均有所了解,这样才能最大程度还原古建筑原本的风貌。
(三)、复杂性建筑的诞生是复杂的,而对于经历了如此多岁月变迁的古建筑而言,其复杂程度更甚。
古建筑修缮的核心就是要对建筑物本体进行维修重建,可以理解为施工阶段。
施工周期长,不确定因素众多,都需要技术人员在修缮施工的过程中加以考虑。
古建筑修缮工程的技术组织与管理方法

古建筑修缮工程不同于一般的土建施工工程,在古建筑修缮工程的施工管理中,我们最重要的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要加强工程施工的精细化管理。古建筑保护修缮措施的合理与否,对古建筑的安全与价值至关重要。古建筑不能再生,在技术质量措施上的任何一点疏忽,其造成的后果往往是不可挽回的。尤其是文物建筑建造年代都比较久远,结构与现代建筑多有不同,破损、不稳固的地方也比较多,修缮的安全性要求很高。许多施工企业缺少这方面的技术储备,在施工过程没有组织精心施工,结果使得修复变成了对历史文化的破坏甚至毁灭。古建筑修缮精细化管理施工除了对技术质量上进行精细化管理外,还要对进度精细化管理。古建筑修缮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过程,但不代表工程施工进程缓慢,进度拖沓。一旦施工缓慢,会严重损害企业的收益。我们应该采取一个合适的施工方案,采用先进的进度管理手段,有效的协调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工程进度管理要从施工准备阶段开始,在施工准备阶段,我们要根据具体的古建筑,设计出一个符合整个工程的合理的可行的施工计划。
1.2古建筑修缮设计的专业性
古建筑的修缮设计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设计者不断进行方案的优化设计。古建筑的风格与当地的人文、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密切相关,加强对当地人文资料的研究工作能够了解建筑物修建时的背景,从而在建筑风格的选择上更加贴近历史史实,贴近古建筑的原貌。
2古建筑修缮的施工工艺技术
2.1传统修缮施工工艺技术
第二点,劈裂。木制构件的劈裂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主要原因是在制作时,木料没有干透,由于表层部分比内部容易干燥,木纤维的内外收缩不一致,年长日久就出现了裂缝,致使构件的强度降低,所以要采取加固措施。对于构件轻微的裂缝,可直接用铁箍加固,铁箍的数量与大小,可根据具体情况酌定,铁箍可用圈形,接头处用螺栓或特制大帽钉联结牢固,使裂缝闭合,对于断面较大的矩形构件可用U形铁兜绊,上部用长脚螺栓拧牢,如果裂缝较宽可用木条嵌补严实,用胶粘牢,小式房屋中断面较小的构件也可采用铅丝或铁条扎绑,如果裂缝较长,糟朽不甚严重的,可在裂缝内浇铸加固,裂缝两头或其它漏隙处可用环氧树酯腻子塞缝补漏,按裂缝长度预留浇铸孔,待树酯固化后,用铁箍夹牢。
古建筑维修及工程施工管理

古建筑维修及工程施工管理古建筑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科技和艺术价值。
古建筑维修及工程施工管理对于保护这些遗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古建筑维修的原则、施工管理的要点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古建筑维修原则1. 保护原则:古建筑维修应以保护为主,确保文物古迹的历史真实性、完整性和风貌统一性。
在维修过程中,应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有构件和工艺,避免不必要的更换和改造。
2. 最小干预原则:在古建筑维修中,应尽量减少对文物的干预,避免破坏其原有的结构和风貌。
维修工程应尽量使用传统材料和工艺,保持古建筑的历史价值和文化特色。
3. 安全性原则:古建筑维修应确保文物和人身安全,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构件和部位进行加固和修复,提高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4. 可逆性原则:古建筑维修工程应具备可逆性,即在必要时能够恢复到维修前的状态。
避免使用无法逆转的修复方法和技术。
5. 科学性原则:古建筑维修应依据科学的数据和分析,制定合理的维修方案。
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施工规范进行,确保工程质量。
二、古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要点1. 施工前准备:熟悉设计文件,明确施工目的;研究历史文献资料,了解古建筑的结构特征、制作手法等。
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为施工提供有力保障。
2. 保护文物: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周围的环境和附属文物,确保工程质量。
对于具有重要价值的文物,应采取措施进行保护,避免损坏。
3. 质量控制:古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把控质量,遵循设计文件和施工规范。
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4. 施工记录:做好施工记录,对施工过程中的重要部位和隐蔽工程进行文字、图纸、照片等形式记录,为今后的维修和保护提供参考。
5. 安全管理: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制定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施工人员和文物的安全。
特别要注意防火、防盗、防坍塌等措施的落实。
6. 沟通协调:建立健全沟通协调机制,确保施工过程中各方的信息畅通。
升仙居古建筑修复工程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升仙居古建筑修复工程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古建筑修复工程的技术组织措施是为了保护和恢复古建筑的原貌和风貌,同时确保施工过程中对环境、文物和人员的安全。
以下是一个关于升仙居古建筑修复工程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的例子,您可以参考:一、前期准备阶段1.开展前期勘察和调查工作,了解古建筑的历史、结构、材料状况等信息,制定详细的修复方案。
2.成立技术组织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修复工程,确定各个工种的责任和任务。
3.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详细规划工程进度、人员配置和资源需求等。
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和整理,移除与修复工程无关的设施和物品,确保施工区域的安全和整洁。
2.对施工现场进行临时设施的布置,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划定施工区域,并保证施工区域的通行畅通。
3.对古建筑进行保护措施,如搭建防护棚架或临时遮阳棚,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因天气等原因对古建筑造成损坏。
三、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措施1.保证施工工艺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采用适宜的修复材料和工艺,尽量减少对原有建筑的破坏。
例如,在墙体修复中,使用传统的夯土或灰浆修复,而不是现代的水泥。
2.对每个工序都编制详细的工作要点和施工图纸,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准确性。
在执行过程中,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和竣工验收,保证修复效果符合规范和要求。
3.设立监测系统,监控施工过程中古建筑的变形和振动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和修复,避免因施工导致的古建筑破坏。
四、施工期间的环境保护和安全措施1.采取适当的防尘、防污染措施,确保施工现场的卫生环境和周边环境的污染控制。
2.严格执行文物保护法律和规定,确保施工过程中对文物的保护不受任何损害。
如设立文物保护警示区,制定文物保护方案等。
3.安排专人负责安全管理,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和工作环境的安全。
制定施工安全措施,如安全防护设施的设置,安全培训等。
五、整理工作和后期保养1.完成修复工程后,对施工区域进行清理工作,恢复古建筑原貌和周边环境。
古建筑修缮技术要点和工程管理措施研究

古建筑修缮技术要点和工程管理措施研究摘要:古建筑的修缮是保护古建筑艺术和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因此,在保护技术的选择与实施上,要体现科学性、专业性特点,同时要落实可靠的工程管理措施,提升工程管理水平,消除不良管理隐患,以确保获得良好的古建筑修缮效果。
关键词:古建筑修缮;技术要点;工程管理措施一、古建筑修缮的原则和施工工艺(一)修缮原则1.不改变原状古建筑的历史价值极高,修复时应严格按照相关史料进行核实,并对受损情况进行可靠的分析,采取科学的修复措施,尽可能地保持其原有的艺术特色和原始形态。
2.真实性和完整性对一些古老的建筑,如果采用修缮技术后,其修复痕迹就会突显,从而使其艺术性下降,其真实性和完整性受损,导致文化价值大为下降。
所以,对古建筑进行修复,要做到科学、可靠、真实性和完整性,才能最大程度地保存古建筑的历史文化内涵,确保古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
3.最低限度的干预要尽可能地充分利用原有的结构,突出它的历史和文化色彩,以使它尽可能地保持它的艺术风格。
在对古建筑进行修缮的过程中,应充分运用养护技术,并对其进行定期保养,以减少对建筑物的不利损伤。
对于原有的裂缝、结构脱落的部分,可以采用多种胶合技术进行复原、处理,以提高其加固效果。
但对古建筑的安全问题应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以防止因其存在的安全隐患而引起的更大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问题。
(二)施工工艺1.屋面修复屋顶长期遭受恶劣的天气和降雨的影响,很容易被损坏。
在进行屋顶修补技术时,必须对各种有害的影响因素进行有效的处理,例如:对屋顶的各种积土、落叶、枯草等进行清理,并着重清除杂草根部,保证屋顶得干净、干燥。
对低洼部位进行了有效的灌浆,防止了长期的积水。
对存在裂缝、漏洞隐患的屋顶,要采取多种技术措施,及时进行修补。
2.风化、酥碱墙体剔补在古建筑的修缮中,墙体损坏涉及承重问题,很容易影响到房屋的内部稳定性,从而产生安全隐患,因此,必须对其进行妥善地处理。
在进行墙体剔补时,许多破碎的砖石材料都没有足够的承重能力,必须进行清理、换新,消除隐患,进行可靠的修复,提高墙体的稳定性。
景区古建筑修复施工技术方案

古建筑修复施工技术方案第1节瓦面工程瓦面工程主要为瓦面除草及检修补漏,瓦屋面清洗、上色。
(1)瓦面除草①植物处理对本体及其周边 2m 范围内的植物进行清理,并对残留根系进行杜根清理。
先将植物主干以上的部分砍伐去除,对主根系进行 5% 生物酸注射进行杜根。
待根系枯死后采用小刀等小工具将其植入瓦面缝隙的根系全面清除。
并对清理根系后留下的空洞部位进行修补,恢复建筑物原状。
②微生物处理微生物滋生区域,先使用蒸汽、毛刷清洁,后再用物理方法进行灭杀,最后表面涂刷聚亚乙基单胍磷酸盐类生物防治材料,防止后续微生物继续滋生,影响本体美观。
(2)检修补漏:人工屋面漏水处进行拆除,采用与原建筑物同样材质,同样颜色的瓦片更换原磨损瓦片,恢复瓦屋面,对乌烟辘筒进行抹光处理,力求恢复建筑物原有面貌。
第2节油漆工程本次修缮工程采用油漆是桐油,熬制油料的材料、成分及熬制的方法、程序等严格遵守传统做法。
1.照相留板即对原有彩画进行拍照,对建筑物分构件、分部位、分上下、分左右进行拍照,并按照其所处位置对相片进行编码排序,以便重新彩绘时对照图案,恢复原貌。
2、油漆施工油漆对木构件表面起着装饰与防腐保护双重作用。
是古建彩画中重要组成部分。
施工操作到位程度,对整个彩画艺术效果,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2.1油漆效果70%依赖于工艺操作,它可直接决定油漆工序的质量,因此在涂上底色油漆前应对整体做全面彻底检查,如有缺陷,必须重新经过修补打磨,再重新上漆。
2.2完成底油漆涂刷,必须待干燥后,再刷第二、第三次熟桐油进行保护。
以增加油漆的艺术效果。
2.3涂刷油漆操作,要求手法上下左右排刷用力均匀,漆膜薄厚均匀。
流畅,不起线,不起皮,达到光亮,平整、均匀具有美感。
参照原物件颜色做底色(现场调色时需会同设计单位及甲方审定,绝不私自调色,未经审定,绝不使用);刷三遍桐油:第一次刷生桐油,第二、三次刷熟桐油。
门、窗、隔扇则补灰刮平打磨后:第一遍刷生桐油,第二遍刷熟桐油,第三、四遍刷生漆进行保护。
探究古建筑修缮工程的技术组织与管理方法

探究古建筑修缮工程的技术组织与管理方法摘要:针对古建筑修缮工程而言,受工艺复杂及特殊性的影响,对施工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须在基于工程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合理的选择修缮技术,并强化工程管理力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以确保修缮工程质量。
基于此,本文主要围绕古建筑修缮工程的技术组织与管理进行了探讨分析,以期能为有关人员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古建筑修缮工程;技术组织;管理方法通常情况下,受时间长河的洗刷,古建筑往往会出现一些残缺破败现象,对古建筑进行修缮,主要就是将残缺破败的古建筑恢复到历史本来面貌。
因此,在修缮前,相关技术施工人员就需进一步对古建筑原来的样貌进行了解,查找历史背景,在基于国家文物保护政策的前提下进行修复工作,以确保所修缮的古建筑符合时代限定。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受人为等因素的影响,工程管理极有可能出现一些问题,从而降低工程修复质量,故就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对工程进行管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以往古建筑修缮工程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1 古建筑修缮工作的特点(1)古建筑修缮的特殊性在对古建筑进行修复时,技术人员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当地风格合理的进行修缮,不可出现违背传统技术,或是时代特点的情况。
在施工前,应完善相关准备工作,如对原构件个构件材料、材质、做法、风格特征及损坏程度等进行了解掌握,以此为基础合理的编制修缮方案。
同时,考虑到文物自身的特殊性质,如不可替代性、不可再生性,再进行修缮时,就不可一味的追求焕然一新,需要强化对文物本体的研究力度,在基于古建筑材料的前提下,对修复材料进行合理的选择,促使所修复的材料与原有的材料相匹配,实现对古建筑历史文化内涵的保护,尽可能的恢复古建筑原有样貌[1]。
(2)古建筑修缮设计的专业性针对古建筑修缮工程而言,其具有一定的系统性,设计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的合理调整、优化设计方案。
同时,考虑到古建筑风格与当地人文经济等有密切联系,故就需强化对当地人文资料的研究力度,进一步的对建筑物修建时的背景进行了解掌握,以确保建筑风格更加贴合历史,避免修复完成的古建筑与原有样貌差异大。
古建筑修缮技术和施工管理

古建筑修缮技术和施工管理摘要:文章结合作者工作实际,从古建筑的修缮原则、古建筑施工工艺以及施工管理等方面对全文进行了论述,希望通过研究探讨后,能够提高古建筑修缮质量,从而保证古建筑的安全稳定,仅供参考。
关键词:古建筑;修缮;施工技术;管理0前言对于古建筑修缮而言,其主要是通过技术措施在原有建筑风貌的基础上,按照原始材料、工艺、尺寸等要求进行项目维修。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古建筑修缮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多,并且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技术与管理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必须要做好施工工艺与施工过程管理控制,以保证修缮项目能够顺利开展。
1 古建筑的修缮原则1.1遵循“原状”的原则在修缮的过程中,需要严格的按照“原状”的原则开展施工,古建筑的“原状”应该是在施工后体现出来的项目特点,所以,在实践过程中,需要对古建筑的“原状”调查后方可进行施工,要了解原有构件与修缮后构件的特点,从而保证修缮工艺能够达到“原状”要求。
1.2遵循“约定成俗”的原则对于一些古建筑而言,在历史上虽然有过改动,但是它具体的历史形象却得以保存,自身的特色还是存在的,大众是能够接收认可的,因此,在修缮的过程中,需要按照“约定成俗”的原则开展施工,以保证修缮项目能够具备时代性与复古性。
总的来说,在古建筑修缮的过程中,需要透彻掌握古建筑的修缮原则,并且把握施工要点后才能进行施工,否则一切枉然。
2 古建筑修缮的施工措施2.1 木做工程2.1.1 柱子在大木结构中,柱子是非常重要的构件,其主要功能在于框架支撑。
古建筑由于年久,柱子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就会出现开裂、老化现象,特别是在墙内的柱体,由于防潮措施不完善,就会出现发霉、腐蚀的情况,这就减少了承载力,因此,在修缮的过程中,需要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处理:(1)挖补。
轻微的糟朽柱子,它的柱心是完好的,糟朽只是体现在局部上对整体的承载力起到的影响不大,在这种情况处理的过程中,一般使用挖补方式与包囊方式进行处理,挖补方式主要是将糟朽的部分处理掉,采取同类性质的木块进行填补。
古建修缮工程施工组织(3篇)

第1篇一、项目概述本项目为某历史文化名城的古建筑修缮工程,主要包括修复古建筑本体、周边环境整治及配套设施建设。
工程总投资XX万元,预计工期为XX个月。
为确保工程顺利进行,特制定以下施工组织设计。
二、施工准备1. 施工现场准备:根据施工图纸,对施工现场进行平整、清表,确保施工场地满足施工要求。
2. 施工材料准备:根据施工图纸和工程量清单,提前采购各类建筑材料,确保材料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3. 施工队伍准备:组建一支具有丰富古建修缮经验的施工队伍,并进行专业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业务水平。
4. 施工设备准备:根据工程需求,提前购置各类施工设备,确保设备性能良好,满足施工要求。
三、施工工艺及措施1. 主体结构修复:采用原工艺、原材料进行修复,确保古建筑本体结构稳定、安全。
2. 外墙修缮:采用传统手工技艺,对墙体进行清理、修补、粉刷,恢复古建筑原貌。
3. 屋面修缮:采用传统瓦作技艺,对屋面进行清理、修补、更换瓦片,确保屋面防水、保温。
4. 木结构修复:对木结构进行除虫、防腐、加固,确保木结构安全、耐用。
5. 内部装饰:采用传统装饰工艺,对室内进行装修、布置,恢复古建筑原貌。
四、施工进度计划1. 施工准备阶段:1个月。
2. 主体结构修复阶段:2个月。
3. 外墙修缮阶段:1个月。
4. 屋面修缮阶段:1个月。
5. 木结构修复阶段:1个月。
6. 内部装饰阶段:1个月。
7. 工程验收阶段:1个月。
五、质量保障措施1. 严格材料质量检验,确保建筑材料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2. 严格执行施工工艺,确保施工质量。
3. 加强施工过程控制,确保工程质量。
4. 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六、安全文明施工措施1. 施工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确保施工安全。
2. 加强施工人员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3. 严格执行文明施工规定,保持施工现场整洁。
4. 加强环境保护,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七、施工协调与沟通1. 建立施工协调机制,确保各参建单位沟通顺畅。
古建筑修缮工程的技术组织与管理方法研究

古建筑修缮工程的技术组织与管理方法研究古建筑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古建筑修缮工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古建筑修缮工程的技术组织与管理对于保护古建筑、维护文化遗产、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技术组织和管理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古建筑修缮工程的技术组织包括规划设计、施工方案制定、材料选用和技术标准制定等方面。
针对不同的古建筑类型、修缮工程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的修缮要求,需要制定相应的技术组织措施,具体如下:1.规划设计规划设计是古建筑修缮工程的第一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规划设计需要依据古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现状状况,考虑到修缮时的安全、美观和实用等要素,制定出适合古建筑修缮的方案。
同时,要充分考虑修缮工程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避免方案出现质量问题或增加成本。
2.施工方案制定施工方案制定是古建筑修缮工程的实现步骤,也是完成修缮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施工方案制定时,需要充分考虑之前制定的规划设计方案,结合修缮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可行性强、操作性高的整体施工方案。
3.材料选用材料选用是古建筑修缮工程中的一个关键步骤。
古建筑作为文化遗产,材料的选用需要符合古建筑的特性及文化价值,同时还需要选择符合当地天气和环境的材料。
选用的材料需要经过严格检查,防止质量不过关且可能导致破坏古建筑的施工材料。
4.技术标准制定修缮工程的技术标准制定对于保障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制定技术标准时需要参考国家、地方以及行业的相关标准和规范,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标准,保障修缮工程的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通过对古建筑修缮工程的技术组织进行研究,可以发现管理方法是古建筑修缮工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对于古建筑修缮工程进行全方位有效管理,是保障修缮工程成功完成和保障修缮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手段。
1.资金管理资金管理是古建筑修缮工程管理的核心,也是管理最为复杂的一个环节。
资金管理需要充分考虑到修缮工程的各项费用,对于资金的使用要有严格的管理准则,明确资金用途,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避免浪费和不必要的支出。
古建筑修缮工程的技术组织与管理方法研究

古建筑修缮工程的技术组织与管理方法研究古建筑修缮工程是保护和传承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的重要工作。
在古建筑修缮工程中,技术组织与管理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可以有效地保障修缮工程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从技术组织和管理方法两个方面探讨古建筑修缮工程的相关问题。
一、技术组织古建筑修缮工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需要在技术上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
首先,需要进行全面的调查与研究。
古建筑修缮工程首要的任务就是对古建筑进行全面的调查和研究,了解古建筑的结构、历史、文化价值等方面的情况,这是修缮工程的前提和基础。
其次,需要制定详细的工程方案。
古建筑修缮工程的方案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包括修缮标准、修缮范围、修缮方法等方面。
最后,需要进行严密的施工验收。
施工完毕后,还需要进行验收,确保修缮工程符合标准。
二、管理方法古建筑修缮工程的管理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对工程质量和进度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首先,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工期管理。
古建筑修缮工程通常会因为各种原因出现延误,因此,需要对工期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合理规划工作进度。
其次,需要进行施工现场管理。
现场管理是古建筑修缮工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包括施工过程中的监督、检验、协调、配合等方面。
最后,需要进行资料管理。
每个修缮工程都需要有详细的资料记录,包括出现问题如何解决、使用工具和材料的情况等等,这些资料在以后修缮工程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结论古建筑修缮工程的技术组织和管理方法对工程质量和进度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技术组织方面,需要对古建筑进行全面调查,制定详细的工程方案,并进行严密的施工验收。
在管理方法方面,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工期管理,现场管理和资料管理。
只有实施科学的管理,才能保证古建筑修缮工程的顺利进行,保护并传承我国的优秀文化遗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建筑修缮工程的技术组织与管理方法
发表时间:2019-09-11T09:50:22.15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1期作者:徐志刚
[导读] 探讨了古建筑修缮工程的相关技术组织与管理方法,希望能够为促进古建筑的修缮技术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河北中原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河北石家庄 050081
摘要:古建筑是历史留给我们的瑰宝,是中华民族不能够放弃的珍贵遗产,古建筑的修缮工作,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一定要坚持不改变古建筑的原状,并在此基础上给予古建筑时代的升华,希望能够通过本篇文章的探讨,让大家都明白古建筑的珍贵。
关键词:古建筑修缮工程;技术组织;管理方法
1 古建筑修缮工作的特点
1.1古建筑修缮的特殊性
古建筑修缮应严格遵守古建筑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文物保护法》中明确规定了“文物在进行修缮、保养、迁移的时候,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
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古建筑,都有自己不同的技术和风格。
要尊重当地的传统技术和时代特点。
”“尽量不干预”及“保持原状”的原则。
修缮前应对原构架各构件的材料、材质、法式、做法、尺寸、风格特征、损坏情况作认真的勘察、测绘、摄影、记录,并以此作为编制修缮方案的主要依据。
由于文物自身所具有的不可替代性和不可再生性的特殊性质,在修缮中,不能追求焕然一新,而是要认真研究文物本体,根据古建筑材料,合理选择修复材料,使用的修复材料要和原有的砖石、木材和土相匹配,使古建筑具有历史文化内涵,最大限度彰显古建筑的原貌。
1.2古建筑修缮设计的专业性
古建筑的修缮设计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设计者不断进行方案的优化设计。
古建筑的风格与当地的人文、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密切相关,加强对当地人文资料的研究工作能够了解建筑物修建时的背景,从而在建筑风格的选择上更加贴近历史史实,贴近古建筑的原貌。
2古建筑修缮的施工工艺技术
2.1传统修缮施工工艺技术
2.1.1木构件修复施工
木构件是传统古建筑的一个重要部分。
随着使用时间的加长,木构件要经受各种风霜雨雪的洗礼,许多木构件因为干湿的影响都或多或少的出现了劈裂或腐朽的情况。
这就需要在修缮中对其进行修复。
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们根据构件的腐朽情况,可以做不同的处理:第一点,挖补。
每一个木构件的腐朽情况都不同,并不是所有的构件都会出现全部腐朽的情况,有的构件因为保护的比较好,所以只是出现了轻微的糟朽,只是表皮或者是局部出现了糟朽,中心并没有出现腐朽的情况,因此不影响构件的整体使用。
出现这种情况时,我们不必将整个构件都重新修复,只需要采取挖补或者是包镶两种方法来进行修补就可以了,如果构件腐朽的地方相对来说比较大的话,可以在构件直径不超过四分之一的地方采取包镶的办法。
第二点,劈裂。
木制构件的劈裂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主要原因是在制作时,木料没有干透,由于表层部分比内部容易干燥,木纤维的内外收缩不一致,年长日久就出现了裂缝,致使构件的强度降低,所以要采取加固措施。
对于构件轻微的裂缝,可直接用铁箍加固,铁箍的数量与大小,可根据具体情况酌定,铁箍可用圈形,接头处用螺栓或特制大帽钉联结牢固,使裂缝闭合,对于断面较大的矩形构件可用U形铁兜绊,上部用长脚螺栓拧牢,如果裂缝较宽可用木条嵌补严实,用胶粘牢,小式房屋中断面较小的构件也可采用铅丝或铁条扎绑,如果裂缝较长,糟朽不甚严重的,可在裂缝内浇铸加固,裂缝两头或其它漏隙处可用环氧树酯腻子塞缝补漏,按裂缝长度预留浇铸孔,待树酯固化后,用铁箍夹牢。
2.1.2屋面修复施工
古建筑屋面由于年久失修,瓦面会出现变形、开裂。
如果屋面无大面积出现问题,则无需整体揭瓦重修。
第一步,清除杂草。
在拔杂草的时候应该连根拔起,在屋顶的瓦檐处的一些积土或者树叶要一并清除,清除后用水冲净瓦檐,在拔草的时候,如果发现某些瓦块出现松动的话,要及时进行修补。
第二步,局部挖补。
在进行局部挖补的时候,首先要将瓦片的表面清理干净,然后把需要进行挖补的部分拆卸下来,清除上面覆盖的灰尘,重修时一定要注意将新旧瓦片搭接严密,保持上下直顺[1]。
2.1.3风化、酥碱墙体剔补施工
第一点,风化、酥碱墙体剔补。
采用凿把风化、酥碱的青砖块凿成几块碎砖,慢慢取出碎砖块料。
剔除风化、酥碱砖块时严重用力过重而振动周边完好的青砖,同时也不允许打凿周边完好的青砖。
如果周边面风化、酥碱砖块面积过大,不适而同时剔出超过多4块砖块,同时剔出多块砖块会对墙体安全性带来风险。
必需边剔边补的方式进行施工。
风化、酥碱剔出后,测量原有的青砖大小尺寸,同时挑选跟原砖尺寸的砖块进行补砌。
补砌前要先对墙体淋水,确保砖块填补后灰缝不易干而影响灰浆强度。
第二点,墙体裂缝加固。
墙体裂缝加固补强采用膨胀水泥浆进行灌注,水泥浆的水灰比控制在于0.45-0.40之间,注浆的压强控制在0.15MPa之内。
墙体裂缝注浆完,砖墙周边有水泥浆的需要清理干净。
水泥浆凝结后要采用青砖粉进行抹缝,确保裂缝颜色一致。
2.2现代修缮施工工艺技术
2.2.1屋脊整体吊升技术
岭南地区的古建筑,特别是各种庙宇、祠堂建筑屋脊主要为陶塑屋脊和灰塑屋脊,脊饰精美,具有相当大的文物保护价值。
所谓的屋脊整体吊升技术就是通过独特的吊升系统和方法对屋脊进行整体吊升在空中固定,使屋脊与屋面分离,屋面修复后,屋脊整体下降复位,避免了屋脊受损,实现了屋脊和脊饰的整体原状保护。
2.2.2古建筑墙体矫正技术
古建筑墙体出现大面积出现倾斜、歪闪、扭曲、鼓涨的情况,传统的做法是拆除墙体编号重砌,由于古建筑墙体经常有砖雕、彩画和灰塑等装饰,因此对古建筑拆除墙体重砌,对文物建筑的文物价值造成了一定的损害。
古建筑墙体矫正技术就是在墙体一侧设置组合钢管垂直限位支撑系统,用以确立墙体的垂直基准面,控制墙体的水平位移;在墙体的另一侧搭设组合钢管支顶系统,通过调节支顶系统端部
的微调螺杆的伸出长度,对墙体施加作用力,可使墙体产生水平位移;两者共同作用,达到矫正墙体的效果。
3古建筑修缮工程的管理
古建筑修缮工程不同于一般的土建施工工程,在古建筑修缮工程的施工管理中,我们最重要的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要加强工程施工的精细化管理。
古建筑保护修缮措施的合理与否,对古建筑的安全与价值至关重要。
古建筑不能再生,在技术质量措施上的任何一点疏忽,其造成的后果往往是不可挽回的。
尤其是文物建筑建造年代都比较久远,结构与现代建筑多有不同,破损、不稳固的地方也比较多,修缮的安全性要求很高。
许多施工企业缺少这方面的技术储备,在施工过程没有组织精心施工,结果使得修复变成了对历史文化的破坏甚至毁灭。
古建筑修缮精细化管理施工除了对技术质量上进行精细化管理外,还要对进度精细化管理。
古建筑修缮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过程,但不代表工程施工进程缓慢,进度拖沓。
一旦施工缓慢,会严重损害企业的收益。
我们应该采取一个合适的施工方案,采用先进的进度管理手段,有效的协调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
工程进度管理要从施工准备阶段开始,在施工准备阶段,我们要根据具体的古建筑,设计出一个符合整个工程的合理的可行的施工计划。
结束语
古建筑修缮是一个要求非常严苛的工程,在进行古建筑修缮工程的时候一定要谨遵文物保护工作的基本原则,某些古建筑的工艺比较复杂,在修缮的时候针对某些特殊部位一定要有足够的重视,使用比较恰当的手段。
本文通过对古建筑修缮工作的分析与研究,探讨了古建筑修缮工程的相关技术组织与管理方法,希望能够为促进古建筑的修缮技术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李深,于方艳,冷超群.浅谈中国古建筑的特点与应用[J].广东蚕业,2017,51(10):18.
[2]左伟琛,王薇.古木建筑的修缮保护策略研究——以应县木塔为例[J].住宅科技,2017,37(06):19-21.
[3]李东杰.浅析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J/OL].北方文学(下旬),2017(04):132-133.
[4]董志龙.古建筑修缮技术与要求[J].建筑工人,2017,38(04):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