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道路布局形式分析
居住区道路系统的规划设计课件ppt
道路线型因用地条件,地形地貌,使用功 能和技术的需要,有直线型、曲线型、折 线型等多种线型。对线型起控制作用的部 位有道路的交叉转弯、折线、尽端等处。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三)居住区交通组织的两种基本方式
2.道路使用设备
步行道边设置公用、卫生、休息等使用设 备,方便行人并保护街道清洁卫生 。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二、居住区道路功能、分级和交通组织 的基本方式
(一)居住区道路的功能 (二)居住区道路分级 (三)居住区交通组织的两种基本方式
(2)道路走向应符合就业人流去向,方便居 民出入;
(3)尽端式道路长度不宜超过120米,在尽 端处应能便于回车,设置12米×12米的回 车区;
(4)住宅单元入口至最近车行道之间距离不 宜超过60米;
(5)道路应结合地形布置,尽可能结合自然 分水线和汇水线设计,以利于排除雨水;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一)居住区道路规划的基本要 求
(6)符合人们走路习惯,尽可能少设置90度 的直角转弯处;
居住区道路的组织形式
居住区道路的组织形式
居住区道路的组织形式可以根据不同的规划和设计理念来进行布局和设置。
以下是常见的几种组织形式:
1. 网格状布局:这是一种常见的道路组织形式,其中道路以水平和垂直方向形成网格状交叉口。
这种布局能够提供简单明确的导航和便利的交通流动,适用于中小型居住区。
2. 环形布局:环形布局是指道路呈环形或半环形的组织形式,通常围绕一个中心点或公共空间设置。
这种布局可以提供相对封闭的内部交通系统,减少交通流量,使居住区更安静和舒适。
3. 树状布局:树状布局是指从一个主干道分支出多个辅助道路的组织形式。
主干道连接各个重要设施和服务点,而辅助道路则连接到居民住宅区域。
这种布局可以提供便捷的交通接驳和良好的交通流动。
4. 高密度布局:高密度布局通常用于人口较为密集的城市居住区,特点是道路相对狭窄,沿街建筑密集。
这种布局可以节约用地,提供丰富的交通选择和便利的步行环境。
在实际设计中,还需要考虑道路的宽度、交通设施的设置、停车场规划、人行道和绿化带的设计等因素,以提供安全、舒适和便利的居住区交通环境。
居住区道路规划
第四 居住区步行系统规划设计
居住区步行系统是居住区内全部室外步行空间旳综合,涉及居住区级、 小区级绿地和公建中心,以及各级道路边上旳人行道。由步行道、小 广场、小游园、老年人或小朋友话动场地等构成。
一、步行系统旳规划设计原则
1、系统整体原则 步行系统应该是一种具有相对独立性旳整体,使步行于其中旳行人免 受汽车旳干扰。建筑、活动场地、健身场地、绿地空间等应经过步行 系统融为一种有机旳整体。。
4、立交式
在居住区内部空间架设与各住宅楼相连旳架空平台,平台下为车行 道和车库,平台上作为步行空间和居民户外活动空间。
造价较高,人旳活动受到-定限制。
5、混合式
发挥以上不同模式旳特点,结合地形和建筑物布置,在不同旳区域 设置经济合理旳步行道布置方式。
三、居住区步行系统规划设计 平台、楼梯、广场、公园、绿地。 步行系统规划设计要考虑下列几种方面旳原因:
2、分组明确.逐层衔接
道路等级、宽度和断面形式,不同等级旳道路归属于相应旳空间层 次内,做到逐层衔接。
3、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路网
根据地形、气候、用地规模和四面旳环境条件以及居民旳出行方式,选 择经挤、便捷,合理旳道路系统和道路断面形式。便民.利于通风日照 。利于设施旳安排,满足地下管线旳埋设要求。
在人车混行旳路网中,机动车、非机动车和步行三种交通共用同一条 道路,其中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使用同一空间——车行道;步行空间与 之分开,形成专门旳步行系统,井兼有散步休闲等功能。
人车混行与分行相结合旳路网中,一般小区级或组团级道路与人车混 行方式一致,组团或邻里生话院落内旳道路按步行道路设计,但应考 虑服务性车辆旳进出需求。
者结合使用。
在人车混行旳住区,一般使用完全人车混行或局部人车混行旳方式 布局道路。
小区道路设计理念通而不畅
小区道路设计理念通而不畅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小区的建设也成为了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小区道路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居民的出行便利和生活质量。
然而,在一些小区中,我们常常会发现道路设计存在着通而不畅的问题,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通而不畅的小区道路设计表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道路布局不合理,导致交通
拥堵。
一些小区的道路设计过于密集,车辆难以顺利通行,尤其是在高峰时段,常常会出现交通堵塞的情况。
其次,道路宽窄不一,无法满足不同交通工具的通行需求。
一些小区的道路宽度不足,无法容纳大型车辆通行,给物流配送和居民搬家带来了麻烦。
再者,道路环境混乱,缺乏交通标识和规划,给行人和车辆的安全带来了隐患。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小区居民的出行和生活质量。
要解决通而不畅的小区道路设计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应该合理
规划道路布局,避免过于密集和交叉纠缠的设计,确保道路畅通无阻。
其次,应该根据小区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道路宽度,以满足不同交通工具的通行需求。
再者,应该加强道路环境的管理和规划,设置交通标识和引导标线,提高道路使用效率和安全性。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小区道路设计理念的通畅。
在小区道路设计中,通而不畅的问题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挑战,更是一个需要
综合考虑居民出行、交通安全和城市规划的综合性课题。
只有不断优化小区道路设计理念,才能为居民营造一个便利、安全的生活环境。
希望未来,在城市规划中能够更加重视小区道路设计,使之真正做到通而畅,让居民的出行更加便利,生活更加舒适。
居住区基本结构形式
居住区基本结构形式
居住区的基本结构形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 空间布局:居住区通常由一系列住宅单元构成,单元之间通过道路、步行道或绿地相连。
住宅单元可以是独立的房屋,也可以是多层住宅楼。
同时,居住区也可能包括商业设施、学校、医疗机构等公共设施。
2. 土地利用:居住区土地的利用通常以住宅为主,用于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
除了住宅以外,还可以设置公园、广场、停车场等公共绿地和设施,以提供休闲娱乐、社交交流和停车等服务。
3. 道路和交通:居住区通常有内部道路网络,方便居民的出行和交通连接。
这些道路可以是主要的大街和小巷,也可以是步行街或自行车道。
同时,也需要规划停车位,以解决居民的停车问题。
4. 基础设施:居住区还需要基础设施来支持日常生活,例如供水、供电、供气、通信网络等。
这些基础设施需要与其他城市或社区的网络连接,以保证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5. 环境设施:居住区的环境设施包括垃圾处理设施、排水系统、公共厕所等,以保证居民生活环境的卫生和舒适。
总之,居住区的基本结构形式是为了提供人们居住所需的空间、设施和服务,并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
居住区道路交通调研及分析
居住区道路交通调研及分析北辰三角洲奥城、阳光100一期、石人村安置小区目录一、本次调研目的及意义二、居住区概况及区位分析三、居住区道路交通网络结构分析居住区道路分级、道路路宽及横断面居住区出入口分析四、居住区停车设施布局分析五、居住区道路绿化与人性化设计分析六、本次调研总结一、调研目的与意义居住区道路是城市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集散、组织车辆交通与人流交通的作用,不同性质与等级的道路具有不同的功能。
随着小汽车逐渐进入中国普通百姓家庭,居住区内小汽车的通行与停放越来越受到关注。
与此同时,追求居住区环境的安逸以及强调居住区交通的人车分流,也对居住区道路交通的规划设计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通过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实例调研,可以了解居住区的道路结构系统及停车设施规划设计,熟悉居住区的规划设计的基本手法,巩固和加深对居住区规划设计原理以及对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学习。
二、居住区概况及区位分析北辰三角洲奥城:北辰三角洲奥城小区位于长沙市开福区,湘江与浏阳河交汇处,西临湘江,北依浏阳河,东靠芙蓉北路,南抵319国道城区段,规划户数3066户,项目占地面积110万平方米,总建筑规模达537万平方米。
其中,黄海标高39米架空平台上住宅面积300万平方米,酒店、商业、写字楼、公寓等综合公共建筑80万平方米;住宅容积率为4.1,绿化率为40%;平台下社区商业配套和停车库等建筑面积157万平方米,车位比1:0.7,地上车位858,地下车位1229。
开福区位于长沙市北部,因千年古刹开福寺而得名,总面积约为188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为48万,辖长沙金霞经济开发区、青竹湖生态科技(产业)园、金霞海关保税物流园等“一区两园”和3个镇、10个街道办事处,是省会长沙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区。
周边信息综合商场新河服饰市场、新一佳长沙开福店、新华夏服饰、维多利购物中心、泰阳商城银行农行华夏支行、工行新河储蓄所、中国移动通信五家岭营业厅、伍家岭邮政所、工商银通分理处医院德福医院、保益堂大药房、同济医院、康泰药号、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门诊部其它江宴食府、静轩音乐茶楼、冯胖子酒家、银苑海鲜酒楼、大旺角酒店、华悦大酒店、湖南康桥大酒店、溜溜溜食府益阳总店、银星海鲜大酒楼、衡东味美思连锁店两馆一厅长沙市博物馆、长沙市图书馆、长沙市音乐厅写字楼A1区268米地标性甲级写字楼、A2A3区摩天写字楼群、B1B2区soho式写字楼酒店滨江酒店、B1B2商务区酒店、主题商业酒店影院中南地区华谊兄弟旗舰影院教育北辰长雅中学、北辰清水塘小学、北京21世纪幼儿园阳光100一期小区:阳光一百国际新城小区位于岳麓岳麓区猴子石大桥西头北侧,小区占地面积为66667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000平方米,规划户数6500户,小区容积率为1.47,绿化率为45.60%,约680个停车位。
居住区道路交通设计
• 一、居住区道路的分级
• 根据居住区的规模和功能要求,居住区道路可以分为四级
•
第一级:居住区道路
第二级:小区主路
第三级:小区次级
第四级:小区小路
• 第一级:居住区道路
作用:联系居住区内的各个小区,并与城市道路一起组成 道路网络.
红线宽度一般为20~30米,山地城市不小于15米,其中车 行道宽度一般需9米,如通行公共交通时,应增至10~14米。
3、人车局部分流
金沙
第三节 居住区道路绿化
1.居住区道路 2.小区主路 3.小区次路 4.宅间小路
a.种行道树,满足交通; b.遮荫、滞尘、隔音栽植。 a.种行道树、开花树种; b.满足运输、滞尘需要。 a.开花灌木 b.满足消防、救护、人行。 a.遮荫栽植、装饰性栽植; b.创造优美宁静的居家环境。
3、住宅区停车场的设置
(1)底层车库
(2)半地下车库
(3)全地下车库
(4)路面停车
4、停车场绿化设计
• 地面停车场包括露天停车场和车库两种 • 露天停车场有三种:
第一种是周边式绿化 第二种是树林式停车场 第三种是建筑前绿化
• 车库一般布置在建筑物的底层。
2)居住区道路设计注意“通而不畅”,避免往返迂回的同 时减少外部人员与车辆的穿越
3)主次分明、结构清楚
4)满足地下管线埋设的要求
5)保证消防、救护和工程抢 险等特殊需要
第二节 居住区道路系统规划设计
• 1、 人车混行
• (在私人小汽车数量不多的国家和地区比较适合,特别对
一些居民以自行车和公共交通出行为主的城市更为适用)
• (4)集中式自行车库的位置宜选择在住宅组团的主要出 入口处,或住宅组群的院落入口处,那里是居民上下班的 必经之处,与居民的活动特征相符。
居住区道路布局形式分析ppt课件
第16页
主入口
16
居住区道路网的布局形式
• (3)外环模式:由一条环通式和若干尽端式道路组成,环通式的主干 道分布在居住区边缘,尽端道路分布在环通式道路的的一侧。这种道 路形成的居住区通常拥有两个出入口 ,住宅群分布在尽端式道路附近 的空间内。
外环模式
第17页
17
实例——兰州市黄河家园住宅区
内环模式
第13页
13
实例——绍兴袍江世纪街规划
该小区属于片块式布
局,采用了人车混行的内
环模式道路。三条城市干
道位于周边,西面临河水
,河水穿过整个小区。小
区共有三个主要出入口,
一条主干道(居住区级道
路)环绕整个小区的内部
。从主干道上发散主出干道若干
次干道(居住小区级的道
路)联系各片住宅群。整 个小区层次布置分次明干道,外
该小区采用了人车混 行的外环模式道路。三条 城市干道位于周边,小区 共有南北两个主要出入口 ,一条主干道(居住区级 道路)环绕整个小区的外 部。从主干道的单侧发散 出若干次干道(居住小区 级的道路)次联干系道各片住宅 群。整个小外区环营主造干道出了向 内围合的舒适空间,内部 有环形的河流网,河流周 围布置景观。整个小区内 的住第18户页 可以同时共享小区
第39页
39
优点
缺点
“围合 式” 居住 区规 划布 局方 式
分成了若干个居住组团。
道第路24页网居结住构组清团晰。
24
• 常见的类型2为双重环路的套用。多为内环道路与外环 道路的结合,以及两重内环道路的叠加。
• 这种类型的道路布局,主干道(居住区级的道路)路 通常在居住区内呈外环形或者内环形。第二重环形道 路系统从第一重道路系统衍生来。对于居住组团来说 ,内部的道路(居住小区级或居住组团级道路)就为 第二重环形道路,环形道路发散出尽端路,通往各个 住宅群。因而整个居住区的道路布局呈现双重环路的 道路形态。
居住区规划布局形式解析
案例分析
不强调主次等级,将用地成片成块,成组成团地布置,形成片块式布局形式
案例分析
轴线和片块的结合
居住区规划布局形式 ——集约式布局
目录
•
•
• • ,
:
梧桐城邦住宅小区
梧桐城邦住宅小区
开放式街区的布局营造了“公共性—半 公共性—私密性”层次丰富的空间序列。 组团级道路、公共绿化、沿街建筑界面 的公共空间完全共享。小高层住宅与多 层院落式组团布局疏密有序,贯彻省地 节能理念。
• •
资源分配存在一定的不均匀性 往往选择有特征的自然地理地貌(水体、山脉)为构 图中心,同时结合布置公共服务设施,形成居住中心。
向心式布局---成都龙泉驿国际名城
向心式布局---重庆汽车工业园配套居住区
地形分析
用地南北东部均为丘陵,西部为 山沟及南山湖(水库),地形内 部高差可达104米。
整体规划
规划结构分析图
黄色---住宅区
橙色---教育区
紫色---物业
红色---公建
道路、绿化系统分析
居住区规划布局形式 ——隐喻式布局
目录
•
将某种事物作为原型,经过概括、 提炼、抽象成建筑与环境的形态语言,使人产生视觉和心理上的某 种联想与领悟,从而增强环境的感染力,构成了“意在象外”的 境界升华
•
• •
实例:深圳白沙岭居住区
竞赛方案
深圳白沙岭居住区
居住区规划布局形式 ——国外案例
居住区
居住小区
居住组团
住宅鸟瞰图
The End
•
•
优缺点
•
•
•
实例:广州锦城花园小区
纽约哈姆雷区1199广场住宅区
居住区规划布局形式 ——向心式布局
居住区的规划结构和布局
住宅建筑在尺度、形体、朝向等方面具有 较多相同旳原因,并以日照间距为主要根 据建立起来旳紧密联络所构成旳群体,它 们不强调主次等级,成片成块,成构成团 地布置,形成片块式布局形式。
将住宅和公共配套设施集中紧凑布置,并 开发地下空间,依托科技进步,使地上地 下空间垂直贯穿,室内室外空间渗透延伸 ,形成居住生活功能完善,水平——垂直 空间流通旳集约式整体空间。这种布局形 式节地节能.在有限旳空间里可很好满足 当代城市居民旳多种要求,对某些旧城改 建和用地紧缺旳地域尤为合用。
从宏观上整体旳来看建筑、街区或整个居 住区旳规划设计,都应视为一种空间环境 旳规划设计,即将居住区视作是室内外各 类空间环境旳综合体,并把多元旳居住区 环境要素加以综合,形成整体旳具有内涵 旳居住环境。
福州儒江东村小区,位于福建福州市开发 区快安延伸区,北面为鼓山,南面为闽江 ,北面隔路有一铁路线经过。用地9.4 h㎡ ,总居住人口4025人,总建筑面积128055 ㎡.
以上各项分析内容为基本内容。针对不同 旳规划方案还可有其他分析内容,如景观 分析、建筑层数分析、规划设计构思分析 等。分析图可帮助对方案旳深人了解和审 阅与评价,是一种形象而简要旳有效措施 。其体现方式没有拟定旳模式,可有多种 形式,但必须主题明确,体现明晰、正确 。
1.试例举几种居住区规划布置旳基本形式 ,并简要简介其要点。
便于寻访、辨认旳街道命名。
在要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范围内进行住宅建设 ,其规划设计必须遵照保护规划旳指导;居住区内旳各级文物保护单 位和古树名木必须依法予以保护;在文物保护单位旳建设控制地带内 旳新建建筑物和构筑物,不得影响环境风貌。
居住区规划布局的六种形式
居住区规划布局的六种形式从城市空间的角度讲,居住区是城市空间的重要层次与节点,上通城市下达小区、组团直到住宅内外空间,各空间层次有不同尺度和形态。
根据居住区规划布局的实态可概括以下主要形式,大力提昌节约、集约式布局:一、片块式布局住宅建筑在尺度、形体、朝向等方面具有较多相同的因素,并以日照间距为主要依据建立起来的紧密联系所构成的群体,它们不强调主次等级,成片成块,成组成团地布置,形成片块式布局形式。
一些居住区常采取与体制结构的行政区划相一致的布局形式,按体制规模划分地块,各地块配以相应的公共设施,并遵循日照间距布置建筑,因而自然地形成片块式布局形式,如北京五路居居住区,规整地将基地划分了四个居住小区片块,分别在各地块内配以小区中心,四个小区又配置一个共同的居住区中心,形成“居住区—居住小区”二级体制结构的片块式布局。
吉林市通潭大路居住区,则将基地细分出20个居住组团地块,每个组团用地2.5~5hm2,分别在每个组团配置相应的活动中心,20个居住组团共同的居住区中心沿干道布置,形成“居住区—居住组团”二级体制结构的片块式布局。
上海曲阳新居住区,则按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的体制结构划分用地分别设置各级中心,形成三级体制结构的片块式布局。
二、轴线式布局空间轴线或可见或不可见,可见者常为线性的道路、绿带、水体等构成,但不论轴线的虚实,都具有强烈的聚集性和导向性。
一定的空间要素沿轴布置,或对称或均衡,形成具有节奏的空间序列,起着支配全局的作用。
如上海三林苑小区,以一步行水街为中心构成“水”轴线布局形式。
百米长形水池,配以不锈钢群鱼雕塑、小天使喷泉、天然巨石、植草砖、架空层、孤形长廊,并以大片草坪(7500m2)衬托,具有显明的欧陆风格。
广州东辉广场居住区,为一“路”轴线式布局,其特点是面对纵横两条城市干道穿越基地的不利条件,因势利导运用轴线式布。
局手法,将公共服务设施绕两干道交叉口布置,形成聚合强大的居住区中心,同时用纵贯南北的步行绿带——绿轴,将基地南北边界滨河绿地连成一气,绿带内布置小学、托幼等日常性公共设施,成为有生气的信息传递纽带,各组团与绿带相通。
居住区规划-案例分析ppt课件
(二)住宅区的结构
4 空间层次与组合
半公共空间一般指若干住宅群落共同构筑的、属于这些住 宅群落居民共同拥有的街坊、居住小区或居住区外部空间, 一般包括公共绿地、公共服务设施开放的公共场地、小区 级和组团级道路和车位等住宅区内不属于私密和半私密的 住宅区空间;公共空间一般指归属于城市空间的居住区或 城市外部空间。
7
住居住区规划结构
(一)结构与规划结构
1 结构
8
(一)结构与规划结构
2 规划结构
9
10
(二)住宅区的结构
1 构成要素
一般情况下,将住宅区的构成要素划归为用地、设施、空 间、景观四个部分。在考虑具体的住宅区规划设计时,构 思过程的第一步往往是对规划结构进行组建的过程。
住宅区规划设计的过程是一个力求不断实现规划目标的过 程,其间决定是否能够或有效地实现规划目标的重要因素 是规划的结构。在住宅区规划结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 用的是由规划的基本要求表现出来的结构的规律性和可转 换性。结构的规律性和可转换性在住宅区规划中主要体现 为对构成要素根据确定的目标进行重组的基本规划要求与
50-60 15-25 10-18 7.5-18 100
55-65 12-22 9-17 5-15 100
70-80 6-12 7-15 3-6 100
15
(二)住宅区的结构
2 用地规模与配置
居住密度:重要的量化控制指标,对居住环境的品质及规 划结构的空间与布局形态有着根本的影响。
定义:单位面积上居民和住宅的密集程度,它包含了人口 密度、人均用地、建筑密度和建筑面积密度指标的综合概 念。
的布局在满足各自的时空服务距离的同时,以达到使居民有 更多的选择性为目标。 考虑因素:上述设施在布局中可以考虑在平面上和空间上的 结合,其中公共服务设施、交通设施、教育设施和户外活动 设施的布局对住宅区规划布局结构的影响较大。同时应该注 意到,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进入家庭,部分公共服务 设施和教育设施的布局特别是管理设施的位置将逐步不受服 务半径的限制。
居住区道路布局形式
居住区道路布局形式居住区道路布局形式是指在城市规划中,为了方便居民出行和提高生活质量而设计的道路布局方式。
不同的居住区道路布局形式可以根据居民的行人和机动车通行需求、地形地貌、交通流量和社区功能等因素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居住区道路布局形式。
1.网格状布局:网格状布局是一种常见的居住区道路布局形式。
它以方正的交叉口和平行的马路为特点,道路网格状分布。
这种布局形式可以提供多条道路选择,方便出行和减少交通阻塞。
2.放射状布局:放射状布局是以一条或多条中心道路为轴心,向外辐射状延伸的布局形式。
这种布局形式适用于商业区和市区,可以方便居民从中心地带快速出行到周边地区。
3.环形布局:环形布局是在一个区域内围绕中心地带建立环形的道路系统。
这种布局形式可以提供多条环行道路供居民出行,减少交通流量集中在中心地带,有利于交通的流畅和周边地区的发展。
4.主次干道布局:主次干道布局是按照不同等级街道的功能和承载能力划分的道路布局形式。
主干道连接一些重要的地区和城市之间,承载大量的交通流量,次干道连接小区和街区,承载较少的交通流量。
这种布局形式可以提高交通的效率和交通的安全性。
5.混合式布局:混合式布局是将不同的布局形式进行结合的道路布局形式。
例如在一个居住区内,可以采用网格状布局的道路和放射状布局的道路相结合,以提供多样化的交通选择,并提高居民生活的便利性。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居住区道路布局形式外,还可以根据具体的地理环境和社区需求进行创新的道路布局设计。
例如,在山区的居住区可以采用螺旋状的道路布局形式,以适应地形的复杂性。
在大型居住区内,还可以设置步行街、自行车道和人行道等非机动车道,以促进可持续交通的发展。
总之,居住区道路布局形式应该根据具体的需求和情况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以提供便利的交通和舒适的居住环境。
通过合理的道路布局,可以减少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效率、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居住区设计案例分析)
青岛麦岛居住区改造规划方案
C区
利用地形高差将商业及配套公建布置在 南面沿海口路的台地之下; 10栋8至28层住宅。
E区 用地西侧3栋超高层(45层办公楼、 36层、27层综合楼)及3层会所、用 地东侧14栋18至30层住宅。
幼儿园搬走
B区东组团高层住宅 东部2栋超高层底部二层增加一处会所 原规划南侧5栋3至6层住宅 5栋2层低层
区位图
“波罗的海明珠”不仅是建造欧洲标准的综合社区,更在于营造一种全新的、 现代化、生态化、人性化的生活方式。
03广场
01-0日景鸟瞰
04生活大卖场
城市分析
城市变迁 300年的帝都历史,满眼尽是巴洛克式、洛可可式的风格的建筑
城市文化
激发对自由意志的向往,弘扬圣洁,高尚,幸福与理想
城市精神
“诗与剑的辉煌协奏曲”---诗,浪漫主义的艺术之都;剑,一 座象征力量的英雄之城
小区内以组团作为基本构成元素,每个组团160-250 平方米 的十余户住宅组成,既强调每套住宅的独立性,又重视营造融 洽的邻里氛围。社区中保留了9000 平方米东西向自然河道,设 计开挖了8000 平方米人工水系,丰富了蓝山的自然视界。项目 周边有杉达大学等多所高校,文化氛围良好,是一处符合现代 居住观的生态型花园式共有别墅区。
客厅挑高位置设计夹板,使得南向多一卧室位置,但由于开间过小,仅可 作为书房使用。 二楼北向通过改造预留较大空间,设置成儿童房位置。
㎡ )
三楼将挑空位置设置成衣帽间,北向设置成超大浴室SPA,将三楼形成独 立套房。
更改后实际的使用面积达400平米,在牺牲一采光性的同时,极大提升了产品附加值
项目亮点
一、富含底蕴的历史会所
居住区道路规划
居住区道路的类型居住区内一般有车行道和步行道两类。
车行道担负着居住区与外界及居住区内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交通联系,是居住区道路系统的主体。
步行道往往与居住区绿地系统结合,起着联系绿地、户外活动场地和公共建筑的作用。
在人车分行的居住区(或居住小区)交通组织体系中,车行交通与步行交通互不干扰,车行道与步行道在住区中各自独立形成完整的道路系统,此时的步行道往往具有交通和休闲双重功能。
在人车混行的居住区(或居住小区)交通组织体系中,车行道几乎负担了居住区(居住小区)内外联系的所有交通功能,步行道则多作为各类绿地和户外活动场地的内部道路和局部联系道路,更多地具有休闲功能。
居住区道路的分级根据我国的实践经验,居住区道路通常可分为四级布置,即居住区(级)道路、居住小区(级)道路、居住组团(级)道路和宅前小路。
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各级道路宜分级衔接,组成良好的交通组织系统,并构成层次分明的空间领域感。
1.居住区道路。
居住区道路用以划分并解决居住区的内外联系,在大城市中通常与城市支路同级。
它与城市道路一起组成道路网络,但必须强调它的功能是为居住区交通服务,不可与城市干道混同。
居住区道路经过的车辆比较多,红线宽度一般为20~30米,山地城市不小于15米,其中车行道宽度一般需9米,如通行公共交通时,应增至10~14米。
居住区道路断面以“一块板”为宜,即中间不设绿化分隔带。
在规模较大居住区中的部分道路亦可采用三块板形式。
人行道宽一般为2~4米。
此外,居住区级道路的交叉口如无红绿灯控制交通,可设置中心绿岛让车辆降低速度迂回通过。
2.居住小区道路。
居住区的次要道路(也可称小区主路)是居住区内外联系的主要道路,起到划分并联系各住宅组团,联系小区的公共建筑和中心绿地的作用。
在小区规划设计中,为防止居住区外部交通对小区内部的影响,小区主路不宜横平竖直,一通到头。
可适当采用T、L、Y、风车、折线型或蛇形等曲折线型,这样不但可避免车辆穿越居住小区,还能给住宅环境设计带来变化,创造更加丰富的外环境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常见的类型1为格网模式和外环模式的结合形式。内环 挂在格网的骨架上。
• 这种类型的道路布局,主干道(居住区级的道路)路 将整个居住区均匀地划分为不同的块。对于由居住组 团组成的居住区来说,居住组团内部的道路(居住组 团级道路)常常为外环式,这样外环式道路的外部主 干道路就与格网道路的主干相重合,整个居住区的道 路网更类似于一个格网的模式。
1.造型美观,有个性、识别性强 1.部分居室朝向性较差,不适合炎
2.空间封闭、院落完整
热地区。
3。有空地组织公共绿化休息用地,2.拐角处私密性不好需处理
易做出中心庭院景观
3.相邻住户易干扰
4.更多的家庭能够享受到小区外 4.如果建筑层数筑密度,利于节约用地
• 一般地,对于居住区内的一条道路来说,从形态方面来看基本呈现三 种形态:
• (1)贯通式
•
曲线式、直线式
• (2)环通式
•
圆环式、半环式
• (3)尽端式
居住区道路网的布局形式
• 通过组合,这三种道路可以形成三种基本的道路模式。 • (1)格网模式:由若干条贯通式的道路纵横交错组成。这种道路形
成的居住区拥有多个出入口 ,住宅群均匀的分布在网格形状的块状空 间内。
中央湖泊
内环主干道
主入口
居住区道路网的布局形式
• (3)外环模式:由一条环通式和若干尽端式道路组成,环通式的主 干道分布在居住区边缘,尽端道路分布在环通式道路的的一侧。这种 道路形成的居住区通常拥有两个出入口 ,住宅群分布在尽端式道路 附近的空间内。
外环模式
实例——兰州市黄河家园住宅区
该小区采用了人车混行的外环模式 道路。三条城市干道位于周边,小区共 有南北两个主要出入口,一条主干道 (居住区级道路)环绕整个小区的外部。 从主干道的单侧发散出若干次干道(居 住小区级的道路)联系各片住宅群。整 个小区营造出了向内围合的舒适空间, 内部有环形的河流网,河流周围布置景 观。整个小区内的住户可以同时共享小 区内的河流。
主干道
次干道
宅间小路
居住区道路网的布局形式
• (2)内环模式:由一条环通式和若干尽端式道路组成,环通式的主 干道穿过居住区中部,尽端道路分布在环通式道路的周边。这种道路 形成的居住区通常拥有两个出入口 ,住宅群分布在尽端式道路附近 的空间内。
内环模式
实例——绍兴袍江世纪街规划
该小区属于片块式布局,采用了人 车混行的内环模式道路。三条城市干道 位于周边,西面临河水,河水穿过整个 小区。小区共有三个主要出入口,一条 主干道(居住区级道路)环绕整个小区 的内部。从主干道上发散出若干次干道 (居住小区级的道路)联系各片住宅群。 整个小区层次布置分明,外侧为中高层 住宅区,内层为高档别墅区,避免了相 互之间影响,同时共享了小区基地内的 河流网。
格网模式
实例——昆明跨世纪经济示范居住区
该小区属于片块式布局,采用了人 车混行的格网模式道路。三条城市干道 位于周边,东面临河流。共有六个出入 口,五条主干道(居住区级道路)将整 个小区划分为五个大块。每个块内部又 由若干次干道(居住小区级的道路)划 分为不同的住宅群,住宅群间依靠宅间 小路相互连接。整个小区布局完整,道 路网结构清晰。
次干道 外环主干道
主入口
次入口
居住区道路网的布局形式
• 我国现有的居住区其实质上都是来自格网模式、内环模式和外环模 式这三种基本的道路模式。这三种道路模式在交通可达性、效率性、 安全性、道路私密性四个方面存在着不同的差异。
交通可达性 交通效率性 交通安全性 道路私密性
格网模式 高 高 低 低
内环模式 中 中 中 高
• 这种道路布局通常适合于安置大量的居民的居住区。
上海南桥镇关港村居民点详细规划
该小区为关港村居民安置小区。
总用地面积10.88公顷,总宅基地面 积6264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0584平方 米,容积率0.56,规划户数372户,规划 人口1224人 。
该小区的这种道路布局,将整个居
住区均匀地分成了若干个居住组团。道
主干道
次干道
住宅群
实例——苏州市姑苏雅苑
该小区采用了人车混行的内环模式 道路。整个小区围绕着中央湖泊水景。 小区有一个主要出入口,一条主干道环 绕整个小区的内部。从主干道上发散出 若干次干道联系各片住宅群。
次干道
主干道
实例——苏州市姑苏雅苑
整个小区层次布置分明, 内层为高档住宅区,外 层为高档别墅区,小区 居民可以共享中央的湖 泊。
“围合式”布局可形成宽敞的绿地和舒展的空间,日照、通风和视觉环境 相对较好,可以更好地组织和丰富居民的邻里交往及生活活动内容。但由于 围合式布局建筑面积密度(容积率)较大,宜注意控制适当的建筑层数和建筑 间距,同时次要空间尺度应适中,避免喧宾夺主。
优点:“围合式”住宅能形成有效的社区边界,创造出一个良好私密性的 生活空间。“围合”在心理上给人以安全感和归属感,使居民有互相交往 的愿望,形成“熟人社区”。另外,“围合式”社区规模较小,容易封闭, 这样儿童能安全地在社区里面玩耍,老人也可以随意走动,比较符合中国 人的传统生活习惯
• 这种类型的道路布局方式比较自由,一般地,主干道 (居住区级的道路)路呈外环形,将整个居住区包围, 从外环的道路上发散出内环式和尽端道路。居住组团 集中在内环式和尽端道路周围。
• 居住区的布局常常结合地形,呈现出轻松自由的形态。
广州富力世外桃园规划 • 该居住小区由两块别墅群组成。 • 每个别墅群周边都有外环式的主
干道路。别墅群内部的道路结合 湖泊、河流等水景自由地布置。
别墅群 外环道路
别墅群内部
• 别墅群内部的道路结合湖泊、河 流等水景自由地布置。
• 内部的呈现出内环式和尽端式布 局的特征。
内环道路 尽端道路
外环道路
围合式布局的方式
定义:住宅沿基地外围周边布置,形成一定数量的次要空间,并共同围绕 一个主导空间,构成后的空间无方向性。主入口按环境条件可设于任一方位, 中央主导空间一般尺度较大,统率次要空间,也可以以其形态的特异突出其 主导地位。
居住区道路骨架形态
居住区交通方式及类型
交通方式按照采用的交通工具分为: 机动车交通 非机动车交通 步行交通
居住区的交通类型: 通勤性交通、生活性交通、服务性交通、应急性交通 前两项交通均为居民自身发生的交通,应该最大限度的满足安全、便 捷、便利和舒适的要求; 服务性交通常伴有必须性、定时性、和定量性的特征; 应急性交通则有必要性和偶遇性特征。
• 交通效率:通常反映在道路的网格化程度,出行路线的多样化程度以 及机动车的通达性和非机动车的易达性方面。格网模式由于主支干路 交错,可供选择的线路较多,交通效率最高,内环模式次之,外环模 式最低
三种基本道路模式的比较
• 交通的安全性:格网模式中贯通式道路交错十字路口较多,非机动车 与机动车互相并行,各种流线相互交叉,安全性最低。外环模式属于 典型的人车分离的交通组织方式,道路的布局使得机动车最大限度的 被限制在居住群的外部,居民的安全性得以提高。内环模式的安全性 介于两者之间。
• 这种类型的道路布局模式多见于大型居住区, • 主干道(居住区级的道路)路通常在居住区内呈内环
形。对于其中的居住小区或居住组团来说来说,内部 的道路多为格网模式和尽端路的组合。 • 整个居住区的布局因而呈现轻松活泼的形态。
某居住区规划设计方案 • 该居住区主干道呈渐
开线状的内环式道路。 内环式道路的四周发 散居住组团道路。居 住组团内部道路呈现 格网模式。
居住区道路分级
(1)居住区级道路 道路红线宽度一般为20-30米, 车行道一般为9米,人行道一般 在2-4米左右
居住区道路分级
(2)居住小区级道路 道路红线宽度一般为10-14米, 车行道一般为7-9米,道路宽度 大于12米时,可以考虑设人行 道,人行道宽度一般在1.5-2米 左右
居住区道路分级
居住区道路交通组织方式
人车混流:人车流处于同一板块运行。主要用于车流量 小的基层道路,如组团,邻里单位内部的车辆需减速缓 行得道路。
人车分流:人车运行路线分离。通常采用的方式有:车 行道旁附设平行的人行道;人车各设独立的道路系统 (常用于山地或居住区内坡度较大地段)以及人车立交
分行(即人行天桥或地下人行通道)。
居住组团内部 居住区道路
• 常见的类型5为内环模式与外环模式的结合,并且布置在格网 体系之上。
• 这种类型的道路布局,主干道(居住区级的道路)路 通常在居住区内呈内外双环形。居住组团集中在“两
环”之内,同时通过贯通式的道路与“两环”相联系。
某住宅小区规划
内环道路 外环道路
• 常见的类型6为外环模式的分解与衍生。
人 车 混 行 道 路 车 行 主 干 道
日本百草居住区道路系统
该居住区因区内自然地形高差, 形成东西两大住宅组群,车行 道依地形地势,每一个组团均 伸入一个枝状尽端路。同时, 在两大住宅区之间,则贯穿南 北向的步行道,并有支路通向 组团,人车路线采用了两个独 立互不干扰的系统。
居住区道路网的布局形式
(3)居住组团级道路 为居住小区内部的主要道路。 道路红线宽度一般为8-10米, 车行道一般为5-7米,大部分情 况下,居住组团级的道路不需 要设置专门的人行道。
居住区道路分级
()宅间小路 指一直通到住宅单元入口或住 户的道路,它起着连接住宅单 元,连接居住组团道路的作用。 路面宽度常为2.5-3米
外环模式 低 低 高 中
三种基本道路模式的比较
结合前面的例子,我们从交通可达性、交通效率、安全性、私密性四个 方面进行比较。
• 交通可达性:通常表现在居住区对外交通方面。格网模式的居住区出 入口较多,方便对外出行,对外交通的可达性最高。环状模式由于出 入口较少,且支路多为尽端式,故而内环模式次之,外环模式最低。 同时我们可以发现僵化地运用格网模式,会对居住生活产生干扰,并 且不利于对于小区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