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情感障碍临床路径表单

合集下载

双相障碍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双相障碍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双相障碍临床路径一、双相障碍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

(ICD10:F31/31.0~31.9),且为急性发作期,排除慢性退缩病人。

(二)诊断依据根据《精神病学第5版》(沈渔邨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国际疾病和相关健康问题分类(第十版)》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相关指南(世界卫生组织,1990年)等相关指南。

1、符合双相障碍诊断标准:本病的特点是反复(至少两次)出现心境和活动水平明显紊乱的发作,紊乱有时表现为心境高涨、精力和活动增加(躁狂或轻躁狂),有时表现为心境低落、精力降低和活动减少(抑郁)。

发作间期通常以完全缓解为特征。

由于仅有躁狂的病人相对罕见,而且他们与至少偶有抑郁发作的病人有类似性(在家庭史、病前人格、起病年龄、长期预后等方面),故这类病人也归于双相(F31.8)。

躁狂发作通常起病突然,持续时间2周至4、5个月不等(中数约4个月);抑郁持续时间趋于长一些(中数约6个月);但除在老年期外,很少超过1年。

两类发作通常都继之于应激性生活事件或其它精神创伤,但应激的存在并非诊断必需。

首次发病可见于从童年到老年的任何年龄。

发作频率、复发与缓解的形式有很大变异,但随着时间推移,缓解期有渐短的趋势。

中年之后,抑郁变得更为常见,持续时间也更长。

2、临床类型及诊断要点:(1)双相情感障碍,目前为轻躁狂【F31.0】过去必须至少有一次其它情感发作(轻躁狂、躁狂、抑郁或混合性),发作符合轻躁狂的标准(F30.3)。

(2)双相情感障碍,目前为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F31.1】目前发作必须符合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F30.1)的标准;过去必须至少有一次其它情感发作(轻躁狂、躁狂、抑郁或混合性)。

(3)双相情感障碍,目前为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F31.2】目前发作必须符合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的标准;过去必须至少有一次其它情感发作(轻躁狂、躁狂、抑郁或混合性)。

精神分裂症等五个病种临床路径及表单之欧阳学文创作

精神分裂症等五个病种临床路径及表单之欧阳学文创作

精神分裂症、持久的妄想性障碍、欧阳学文分裂情感性障碍临床路径(2012年版)一、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病性障碍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精神分裂症(ICD-10:F20)、持久的妄想性障碍(ICD-10:F22)、分裂情感性障碍(ICD-10:F25)(二)诊断依据。

根据《国际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第10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起病突然或缓渐,以阳性症状或/和阴性症状为主要症状群,或者同时存在情感症状。

2.病程至少1个月。

3.社会功能明显受损。

4.无器质性疾病的证据。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精神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编著)。

1.进行系统的病史、治疗史采集及精神检查,制定治疗策略。

2.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3.对伴有兴奋、冲动、自伤、伤人、外逃、自杀观念和行为木僵、拒食等症状的患者,为迅速控制病情,可单独采用或合并以下治疗方法:改良的快速神经阻滞剂化疗法(氟哌啶醇短期肌内注射疗法),联合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肌肉注射或口服氯硝西泮、地西泮、劳拉西泮、阿普唑仑等药物);电抽搐治疗(ECT)。

4.必要时联合使用心理治疗和康复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5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精神分裂症(ICD-10:F20)、持久的妄想性障碍(ICD-10:F22)、分裂情感性障碍(ICD-10:F25)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胸片、心电图、脑电图;(4)心理测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攻击风险因素评估量表、自杀风险因素评估量表、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量表(TESS)、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

临床路径-双相情感障碍床路径(2012年版)

临床路径-双相情感障碍床路径(2012年版)

双相情感障碍临床路径(2012年版)一、双相情感障碍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ICD-10:F31)。

(二)诊断依据。

根据《国际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第10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反复(至少两次)出现心境和活动水平明显紊乱的发作。

心境和活动水平紊乱有时表现为心境高涨、精力和活动增加(躁狂或轻躁狂),有时表现为心境低落、精力降低和活动减少(抑郁)。

2.发作间期通常以完全缓解为特征。

3.躁狂发作通常起病突然,持续时间2周至4、5个月不等(中数约4个月);抑郁持续时间较长(中数约6个月);除在老年期外,均很少超过1年。

4.无器质性疾病的证据。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精神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双相障碍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编著)。

1.进行系统的病史、治疗史采集及精神检查,制定治疗方案。

2.药物治疗:一般遵循联合用药的原则,以心境稳定剂作为基础性治疗,再根据不同的临床相可分别联合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或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

3.必要时联合使用心理治疗和康复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5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F31双相情感障碍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胸片、心电图、脑电图;(4)心理测查:杨氏躁狂评定量表(YMR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攻击风险因素评估量表、自杀风险因素评估量表、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量表(TESS)、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

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血脂、心肌酶、超声心动图、腹部B超、头颅CT、内分泌检查、凝血功能、抗“O”、抗核抗体等。

双相情感障碍临床路径具体实施方案

双相情感障碍临床路径具体实施方案

双相情感障碍临床路径标准护理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双相情感性障碍(ICD-10:F31)的患者(二)护理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二号)2.根据《临床护理实践指南2011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3.《护理分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 433-2013》4.《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试行)》、《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卫医政发【2010】9号)5.《精神科护理学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6.《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张明园何燕玲主编)7.《关于制定患者五项风险评估与护理指导意见的说明》(山东省护理质量控制中心下发)(三)具体实施方案1. 第1天(1)采集护理病史1)通过详细询问患者、患者家属或其他知情人员,体格检查,查阅相关辅助检查等方式获取病史。

2)填写《精神/心理科患者入院护理评估单》。

(2)入院宣传教育1) 病区环境介绍。

2)讲解入院须知相关内容。

3) 告知陪护探视制度。

4)介绍主管医生和护士。

5)常规辅助检查的项目、目的、注意事项。

6)饮食注意事项。

7)精神/临床心理科护理风险知情同意。

8)住院患者及家属疫情防控告知。

(3)护理量表1)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一次,进行计算机量表评定一次,频次qd。

2)护士用简明精神病量表(N-BPRS),进行计算机量表评定一次,频次qw。

(4)评估病情变化护士通过观察患者饮食、睡眠、个人卫生、治疗依从情况等综合评估患者病情,根据患者风险程度建立《精神/临床心理科患者风险因素评估表》。

(5)对患者的饮食和睡眠情况进行观察,填写护理巡视记录单。

(6)按照护理级别要求巡视患者,观察患者安全和治疗情况。

(7)观察治疗效果和药物不良反应,责任护士完成《责任护士病情观察表》。

(8)根据护理级别落实各项护理措施。

(9)做好安全检查工作,保证患者安全。

精神分裂症等五个病种临床路径及表单(202版)

精神分裂症等五个病种临床路径及表单(202版)

实用文档精神分裂症、持久的妄想性障碍、分裂情感性障碍临床路径(2012年版)一、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病性障碍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精神分裂症(ICD-10: F20)、持久的妄想性障碍(ICD-10: F22)、分裂情感性障碍(ICD-10: F25)(二)诊断依据。

根据《国际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第10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起病突然或缓渐,以阳性症状或/和阴性症状为主要症状群,或者同时存在情感症状。

2•病程至少1个月。

3. 社会功能明显受损。

4. 无器质性疾病的证据。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精神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编著)。

1. 进行系统的病史、治疗史采集及精神检查,制定治疗策略。

2•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标准文案3. 对伴有兴奋、冲动、自伤、伤人、外逃、自杀观念和行为木僵、拒食等症状的患者,为迅速控制病情,可单独采用或合并以下治疗方法:改良的快速神经阻滞剂化疗法(氟哌啶醇短期肌内注射疗法),联合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肌肉注射或口服氯硝西泮、地西泮、劳拉西泮、阿普唑仑等药物);电抽搐治疗(ECT )。

4. 必要时联合使用心理治疗和康复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w 5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精神分裂症(ICD-10: F20)、持久的妄想性障碍(ICD-10: F22)、分裂情感性障碍(ICD-10: F25)疾病编码。

2. 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的检查项目。

1. 必需的检查项目:(1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胸片、心电图、脑电图;(4)心理测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攻击风险因素评估量表、自杀风险因素评估量表、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量表(TESS)、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 )。

5个重性精神病临床路径表单

5个重性精神病临床路径表单

双相情感障碍临床路径一、双相情感障碍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ICD-10:F31)。

(二)诊断依据。

根据《国际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第10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反复(至少两次)出现心境和活动水平明显紊乱的发作。

心境和活动水平紊乱有时表现为心境高涨、精力和活动增加(躁狂或轻躁狂),有时表现为心境低落、精力降低和活动减少(抑郁)。

2.发作间期通常以完全缓解为特征。

3.躁狂发作通常起病突然,持续时间2周至4、5个月不等(中数约4个月);抑郁持续时间较长(中数约6个月);除在老年期外,均很少超过1年。

4.无器质性疾病的证据。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精神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双相障碍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编著)。

1.进行系统的病史、治疗史采集及精神检查,制定治疗方案。

2.药物治疗:一般遵循联合用药的原则,以心境稳定剂作为基础性治疗,再根据不同的临床相可分别联合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或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

3.必要时联合使用心理治疗和康复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5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F31双相情感障碍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胸片、心电图、脑电图;(4)心理测查:杨氏躁狂评定量表(YMR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攻击风险因素评估量表、自杀风险因素评估量表、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量表(TESS)、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

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血脂、心肌酶、超声心动图、腹部B超、头颅CT、内分泌检查、凝血功能、抗“O”、抗核抗体等。

实用文档之精神分裂症等五个病种临床路径及表单

实用文档之精神分裂症等五个病种临床路径及表单

实用文档之"精神分裂症、持久的妄想性障碍、"分裂情感性障碍临床路径(2012年版)一、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病性障碍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精神分裂症(ICD-10:F20)、持久的妄想性障碍(ICD-10:F22)、分裂情感性障碍(ICD-10:F25)(二)诊断依据。

根据《国际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第10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起病突然或缓渐,以阳性症状或/和阴性症状为主要症状群,或者同时存在情感症状。

2.病程至少1个月。

3.社会功能明显受损。

4.无器质性疾病的证据。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精神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编著)。

1.进行系统的病史、治疗史采集及精神检查,制定治疗策略。

2.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3.对伴有兴奋、冲动、自伤、伤人、外逃、自杀观念和行为木僵、拒食等症状的患者,为迅速控制病情,可单独采用或合并以下治疗方法:改良的快速神经阻滞剂化疗法(氟哌啶醇短期肌内注射疗法),联合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肌肉注射或口服氯硝西泮、地西泮、劳拉西泮、阿普唑仑等药物);电抽搐治疗(ECT)。

4.必要时联合使用心理治疗和康复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5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精神分裂症(ICD-10:F20)、持久的妄想性障碍(ICD-10:F22)、分裂情感性障碍(ICD-10:F25)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胸片、心电图、脑电图;(4)心理测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攻击风险因素评估量表、自杀风险因素评估量表、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量表(TESS)、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

双相障碍临床路径表单

双相障碍临床路径表单
基本生活和心理护理
正确执行医嘱
认真观察饮食、睡眠情况
认真完成交接班
基本生活和心理护理
正确执行医嘱
认真观察饮食、睡眠情况
认真完成交接班
帮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交费等事宜
出院指导
病情变异记录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护士签名
医师签名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出院后注意事项
重点医嘱
长期医嘱:
酌情调整药物剂量
临时医嘱:
血常规(服氯氮平者每周一次)
相关生化检查
心电图
甲状腺功能
生殖激素
血药浓度测定(必要时)
其他必要检查
临时医嘱:
血常规
血生化相关检查
心电图
肝炎相关检查
心理测验
血药浓度测定(必要时)
其他必要的复查项目
出院医嘱:
出院带药
定期复诊
主要护理工作
认真观察饮食、睡眠情况
认真完成交接班
病情变异记录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护士签名
医师签名
时间
住院第3天
住院第4~7天
住院第2~3周
主要诊疗工作
医师查房,书写相应记录
必要时修正诊断和治疗方案
对异常的检查结果及时告知家属并处理
书写相关病程记录(副主任或以上医师查房每周1次以上,主治医师查房每周2次)
确定药物治疗方案
完成首次病程记录等病历书写
新病人入院讨论,主治或以上医师查房,书写相应记录
明确诊断
根据患者病情、检查(常规、监护等)、饮食

双相情感障碍临床路径(征求意见稿)

双相情感障碍临床路径(征求意见稿)

双相情感障碍临床路径(征求意见稿)一、双相情感障碍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ICD-10 :F31)(二)诊断依据。

根据《国际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第十版》(世界卫生组织委托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 反复(至少两次)出现心境和活动水平明显紊乱的发作,紊乱有时表现为心境高涨、精力和活动增加(躁狂或轻躁狂),有时表现为心境低落、精力降低和活动减少(抑郁)。

2. 发作间期通常以完全缓解为特征。

3. 躁狂发作通常起病突然,持续时间 2 周至4、5 个月不等(中数约 4 个月);抑郁持续时间趋于长一些(中数约6 个月);除在老年期外,很少超过1 年。

4. 无明显器质性疾病的证据。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双相障碍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 进行系统的病史、治疗史采集及精神检查,制定治疗策略。

2. 双相情感障碍的药物治疗一般遵循联合用药的原则,以心境稳定剂作为基础性治疗,再视不同的临床相可分别合并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或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

3. 必要时合并心理治疗和康复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49-56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双相情感障碍(ICD-10 : F31)疾病编码。

2.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的检查项目1. 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抗“ O ”、抗核抗体、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胸片、心电图、脑电图。

2. 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超声心动图、腹部B 超、头颅CT 。

(七)选择用药。

1. 选择原则:(1)根据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起病形式、临床症状的特征、既往用药史(品种、疗效、不良反应等)、以及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结合备选的心境稳定剂、抗精神病药物和抗抑郁药物的受体药理学、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征,遵循个体化的原则,选择最适合于患者的药物。

双相障碍临床路径1024

双相障碍临床路径1024
包含: F31.0 双相情感障碍,目前为轻躁狂 F31.1 双相情感障碍,目前为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 F31.2 双相情感障碍,目前为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 F31.3 双相情感障碍,目前为轻度或中度抑郁 F31.4 双相情感障碍,目前为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重度抑郁发作 F31.5 双相情感障碍,目前为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重度抑郁发作 F31.6 双相情感障碍,目前为混合状态 F31.7 双相情感障碍,目前为缓解状态 F31.8 其他双相情感障碍 F31.9 双相情感障碍,未特定
(七)选择用药
心境稳定剂
碳酸锂:是治疗躁狂或轻躁狂发作的首选药物总有效率为70%, 但起效较慢,需要持续用药2~3周。
» 适应症: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可用于急性期及维持治疗。对抑郁发作 无明显效果,但有预防双相抑郁发作复发及预防自杀的效果。对混合 性及快速循环发作效果不理想。 » 用法:1000~2000mg/日,分2~3次服用。 » 不良反应:长期服用可能引起甲状腺功能低下及肾功能损害,严重心 脏疾病患者,12岁以下儿童、孕妇前3个月禁用 » 锂中毒:当血锂浓度>1.4mmol/L,会出现不同程度中毒症状;早期 表现为频发的呕吐和腹泻、无力、淡漠、肢体震颤由细小变得粗大、 反射亢进 当血锂浓度2.0mmol/l以上可出现严重中毒,表现意识模糊、共济 失调、吐字不清、癫痫发作乃至昏迷、休克、肾功能损害 血锂浓度在3.0mmol/L以上危及生命
预 后
近期复发率
1年内 5年内 50% 90%
远期预后
反复发作 70~95% 转慢性 10% 自杀死亡 5~15% 康复 15% 1/3 BP-I者有残缺症状及社 会功能损害
1 双相情感障碍概述 2 标准住院流程 3 临床路径表单

河北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新农合重大疾病临床路径、基本流程(试行)的通知

河北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新农合重大疾病临床路径、基本流程(试行)的通知

河北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新农合重大疾病临床路径、基本流程(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河北省卫生厅)•【公布日期】2011.08.12•【字号】冀卫农基[2011]30号•【施行日期】2011.08.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正文河北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新农合重大疾病临床路径、基本流程(试行)的通知(冀卫农基〔2011〕30号)各市卫生局:为落实省卫生厅下发的《关于开展提高宫颈癌、乳腺癌、重性精神病、终末期肾病医疗保障水平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规范重性精神病、终末期肾病诊疗规程,保障重性精神病、终末期肾病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省卫生厅组织有关专家研究制定了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癫痫性精神病、双相情感障碍临床路径和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治疗基本流程及腹膜透析治疗基本流程,现印发给你们,供重性精神病、终末期肾病救治定点医疗机构开展临床诊疗工作时参照执行。

乳腺癌、宫颈癌救治定点医疗机构开展临床诊疗工作时按照卫生部下发的《乳腺癌临床路径》(卫办医政发[2009]111号)、《宫颈癌临床路径》(卫办医政发[2009]146号)执行。

附件:1.河北省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临床路径(试行)2.河北省癫痫性精神病临床路径(试行)3.河北省双相情感障碍临床路径(试行)4.河北省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治疗基本流程(试行)5.河北省终末期肾病腹膜透析治疗基本流程(试行)二O一一年八月十二日附件1:河北省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临床路径(试行)一、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精神分裂症(ICD-10:F20);偏执性精神病(ICD-10:F22)。

(二)诊断依据根据《国际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第十版》(世界卫生组织委托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以阳性症状或/和阴性症状为主要症状群,或者同时存在情感症状;2.病程至少1个月;3.社会功能明显受损;4.无明确器质性疾病的证据。

精神卫生中心的双相情感障碍的具体的临床路径

精神卫生中心的双相情感障碍的具体的临床路径

精神卫生中心的双相情感障碍的具体的临床路径摘要: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常见精神障碍,伴随着极端的心境波动。

精神卫生中心作为专业治疗精神障碍的医疗机构,应该建立完善的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路径。

本文将介绍精神卫生中心的双相情感障碍的具体的临床路径,旨在帮助临床医生规范化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流程,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卫生中心,临床路径正文:Ⅰ.患者入院前预评估1.对患者的病史进行详尽记录,包括目前症状、既往病史、家族病史、生活方式等。

2.开展全面体检,包括精神状况评估、生命体征检查和常规化验。

3.检查患者是否存在其他相关的身体疾病。

4.对患者家属进行信息收集,以便进行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Ⅱ.诊断和分类1.根据ICD-10标准对患者的精神病分类,确定患者的双相情感障碍类型及严重程度。

2.对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生理机制及药物疗效等因素,选定最佳的治疗策略。

Ⅲ.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针对双相情感障碍的不同阶段,使用不同类型的药物进行治疗。

如锂盐、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等。

药物剂量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2.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和心理支持等方法,帮助患者认知和调整异常的思维和行为习惯。

3.康复治疗:对于出院患者,需要进行康复治疗,包括社会适应训练、生活技能训练和职业康复等。

Ⅳ.评估和调整1.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包括症状减轻的程度、较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生活功能的恢复程度、再次住院的次数等指标。

2.根据评估结果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包括药物的剂量和种类、治疗时间和方式,以及康复计划等方面。

Ⅴ.出院后随访1.对出院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及时发现症状复发等问题,并根据需要进行再次治疗。

2.随访期间,医生应向患者和家属提供情感和信息支持,帮助他们缓解焦虑和恐惧等情绪,减少复发的可能性。

结论:建立完善的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路径,可以规范化治疗流程,提升治疗效果,并最终实现减少患者的病痛程度,促进社会福祉。

精神分裂症等五个病种临床路径及表单(202版)

精神分裂症等五个病种临床路径及表单(202版)

实用文档精神分裂症、持久的妄想性障碍、分裂情感性障碍临床路径(2012年版)一、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病性障碍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精神分裂症(ICD-10:F20)、持久的妄想性障碍(ICD-10:F22)、分裂情感性障碍(ICD-10:F25)(二)诊断依据。

根据《国际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第10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起病突然或缓渐,以阳性症状或/和阴性症状为主要症状群,或者同时存在情感症状。

2.病程至少1个月。

3.社会功能明显受损。

4.无器质性疾病的证据。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精神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编著)。

1.进行系统的病史、治疗史采集及精神检查,制定治疗策略。

2.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3.对伴有兴奋、冲动、自伤、伤人、外逃、自杀观念和行为木僵、拒食等症状的患者,为迅速控制病情,可单独采用或合并以下治疗方法:改良的快速神经阻滞剂化疗法(氟哌啶醇短期肌内注射疗法),联合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肌肉注射或口服氯硝西泮、地西泮、劳拉西泮、阿普唑仑等药物);电抽搐治疗(ECT)。

4.必要时联合使用心理治疗和康复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5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精神分裂症(ICD-10:F20)、持久的妄想性障碍(ICD-10:F22)、分裂情感性障碍(ICD-10:F25)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胸片、心电图、脑电图;(4)心理测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攻击风险因素评估量表、自杀风险因素评估量表、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量表(TESS)、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

双相情感障碍临床路径培训总结

双相情感障碍临床路径培训总结

双相情感障碍临床路径培训总结
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其特点是情感波动幅度较大,表现为周期性的情感高涨和情感低落。

该疾病的临床路径培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双相情感障碍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有研究表明遗传因素、神经递质异常、环境因素等都可能与该疾病的发生有关。

因此,在临床路径培训中需要重点关注病史、家族史、生活事件等因素,以便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病因。

二、诊断和评估
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需要依据DSM-5诊断标准,并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等进行综合评估。

在临床路径培训中,需要重点学习和掌握诊断标准和评估方法,以便更准确地诊断和评估患者的病情。

三、治疗和管理
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和管理需要综合考虑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生活方式干预等多种方法。

在临床路径培训中,需要学习和掌握各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适应症
和注意事项,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和管理方案。

四、预后和复发预防
双相情感障碍的预后和复发预防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治疗效果、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

在临床路径培训中,需要学习和掌握各种预后和复发预防方法的优缺点、适应症和注意事项,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预后和复发预防方案。

总之,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路径培训需要全面、系统地了解该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等方面的知识,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和管理方案。

5个重性精神病临床路径表单

5个重性精神病临床路径表单

5个重性精神病临床路径表单双相情感障碍临床路径(2012年版)一、双相情感障碍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ICD-10:F31)。

(二)诊断依据。

根据《国际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第10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反复(至少两次)出现心境和活动水平明显紊乱的发作。

心境和活动水平紊乱有时表现为心境高涨、精力和活动增加(躁狂或轻躁狂),有时表现为心境低落、精力降低和活动减少(抑郁)。

2.发作间期通常以完全缓解为特征。

3.躁狂发作通常起病突然,持续时间2周至4、5个月不等(中数约4个月);抑郁持续时间较长(中数约6个月);除在老年期外,均很少超过1年。

4.无器质性疾病的证据。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精神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双相障碍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编著)。

1.进行系统的病史、治疗史采集及精神检查,制定治疗方案。

2.药物治疗:一般遵循联合用药的原则,以心境稳定剂作为基础性治疗,再根据不同的临床相可分别联合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或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

3.必要时联合使用心理治疗和康复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5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F31双相情感障碍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胸片、心电图、脑电图;(4)心理测查:杨氏躁狂评定量表(YMR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攻击风险因素评估量表、自杀风险因素评估量表、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量表(TESS)、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

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血脂、心肌酶、超声心动图、腹部B超、头颅CT、内分泌检查、凝血功能、抗“O”、抗核抗体等。

精神分裂症等五个病种临床路径及表单

精神分裂症等五个病种临床路径及表单

精神割裂症、耐久的妄想性障碍、欧阳歌谷(2021.02.01)割裂情感性障碍临床路径(版)一、精神割裂症等精神病性障碍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精神割裂症(ICD10:F20)、耐久的妄想性障碍(ICD10:F22)、割裂情感性障碍(ICD10:F25)(二)诊断依据。

根据《国际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第10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起病突然或缓渐,以阳性症状或/和阴性症状为主要症状群,或者同时存在情感症状。

2.病程至少1个月。

3.社会功能明显受损。

4.无器质性疾病的证据。

(三)治疗计划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精神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精神割裂症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编著)。

1.进行系统的病史、治疗史收集及精神检查,制定治疗战略。

2.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3.对伴随兴奋、感动、自伤、伤人、外逃、自杀观念和行为木治疗办法:改进的快速神经阻滞剂化疗法(氟哌啶醇短时间肌内注射疗法),联合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肌肉注射或口服氯硝西泮、地西泮、劳拉西泮、阿普唑仑等药物);电抽搐治疗(ECT)。

4.需要时联合使用心理治疗和康复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5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合适精神割裂症(ICD10:F20)、耐久的妄想性障碍(ICD10:F22)、割裂情感性障碍(ICD10:F25)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的检查项目。

1.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惯例、尿惯例、年夜便惯例;(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胸片、心电图、脑电图;(4)心理测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攻击风险因素评估量表、自杀风险因素评估量表、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响量表(TESS)、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依据病情需要下达
长期医嘱:
□护理
□饮食
□药物治疗
□心理、康复治疗
□定期的PANSS量表、BPRS量表、TESS量表、YMRS量表、HAMD-17量表、HAMA、强迫症状量表、护士观察量表(NOSIE)评估
□处理药物副作用
临时医嘱:
□自杀风险因素评估量表、攻击风险因素评估表
□必要的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MECT治疗
心理治疗
□阶段性评估
□各种心理治疗
□阶段性评估
□各种心理治疗
□阶段性评估
□各种心理治疗
康复治疗
□情绪管理
□技能训练
□其他适当的康复治疗
□行为适应
□技能训练
□其他适当的康复治疗
□技能评估
□技能训练
□其他适当的康复治疗
病情变异记录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护士
□家庭适应改善
□工作或学习适应改善
病情变异记录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处理药物副作用
临时医嘱:
□自杀风险因素评估量表、攻击风险评估表
□血常规、血生化(或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心电图
□必要的其他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MECT治疗
□依据病情需要下达
长期医嘱:
□护理常规
□饮食
□药物治疗
□心理、康复治疗
□定期的PANSS量表、BPRS量表、TESS量表、YMRS量表、HAMD-17量表、HAMA、强迫症状量表、护士观察量表(NOSIE)评估
□落实护理级别
□安全检查
□床旁交接班
□执行治疗方案
□保证入量
□清洁卫生
□睡眠护理
□心理护理
□护理量表
□评估病情变化
□观察睡眠和进食情况
□观察患者安全和治疗情况
□观察治疗效果和药物不良反应
□落实护理级别
□安全检查
□床旁交接班
□执行治疗方案
□保证入量
□清洁卫生
□睡眠护理
□心理护理
心理
治疗
□初始访谈
□收集患者资料
□落实护理级别
□安全检查
□床旁交接班
□执行治疗方案
□工娱治疗
□社会功能训练
□睡眠护理
□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护理量表
□评估病情变化
□观察睡眠和进食情况
□观察患者安全和治疗情况
□观察治疗效果和药物不良反应
□落实护理级别
□安全检查
□床旁交接班
□执行治疗方案
□工娱治疗
□社会功能训练
□睡眠护理
□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签名
医师
签名
时间
住院第4~5周
住院第6周
住院第7周
主要
诊疗
工作
□临床评估
□化验检查
□心电检查
□药物副反应评估
□风险评估
□完成病程记录
□临床评估
□药物副反应评估
□风险评估
□完成病程记录
□临床评估
□药物副反应评估
□风险评估
□完成病程记录




长期医嘱:
□护理常规
□饮食
□药物治疗
□心理、康复治疗
□定期的PANSS量表、BPRS量表、TESS量表、YMRS量表、HAMD-17量表、HAMA、强迫症状量表、护士观察量表(NOSIE)评估
□依据病情需要下达
长期医嘱:
□护理
□饮食
□药物治疗
□心理、康复治疗
□定期的PANSS量表、BPRS量表、TESS量表、YMRS量表、HAMD-17量表、HAMA、强迫症状量表、护士观察量表(NOSIE)评估
□处理药物副作用
临时医嘱:
□自杀风险因素评估量表、攻击风险因素评估表
□必要的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MECT治疗
□处理药物副作用
临时医嘱:
□自杀风险因素评估量表、攻击风险评估表
□必要的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必要的MECT治疗
□依据病情需要下达
长期医嘱:
□护理常规
□饮食
□药物治疗
□心理、康复治疗
□定期的PANSS量表、BPRS量表、TESS量表、YMRS量表、HAMD-17量表、HAMA、强迫症状量表、护士观察量表(NOSIE)评估
□参加医师查房
□心理治疗
□参加三级医师查房
□诊断评估
□心理治疗
康复
治疗
□药物知识
□睡眠知识
□适宜的康复治疗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时间
住院第1周
住院第2周
住院第3周
主要
诊疗
工作
□临床评估
□药物副反应评估
□风险评估
□确认检查结果完整并记录
□处理药物副作用
临时医嘱:
□自杀风险因素评估量表、攻击风险评估表
□必要的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必要的MECT治疗
□依据病情需要下达
主要护理
工作
□护理量表
□评估病情变化
□观察睡眠和进食情况
□观察患者安全和治疗情况
□观察治疗效果和药物不良反应
□落实护理级别
□安全检查
□床旁交接班
□执行治疗方案
□工娱治疗
□社会功能训练
□饮食
□药物治疗
□心理、康复治疗
□对症处理药物副作用
临时医嘱:
□复查异常化验
□自杀风险因素评估量表、攻击风险因素评估表
□MECT治疗
□依据病情需要下达
长期医嘱:
□护理
□饮食
□药物治疗
□心理、康复治疗
□处理药物副作用
临时医嘱:
□复查异常化验
□自杀风险因素评估量表、攻击风险因素评估表
□MECT治疗
□依据病情需要下达
□落实护理级别
□安全检查
□床旁交接班
□执行治疗方案
□工娱治疗
□社会功能训练
□睡眠护理
□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指导患者认识疾病、药物作用和不良反应
□自我处置技能训练
心理治疗
□阶段性评估
□集体心理治疗
□各种适合的心理治疗
□阶段性评估
□集体心理治疗
□各种适合的心理治疗
□阶段性评估
□集体心理治疗
□各种适合的心理治疗
临时医嘱:
□首诊精神病检查
□血常规、尿常规
□血生化(或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肿瘤标志物、性腺六项、甲状腺功能、血清泌乳素
□胸部CT、颅脑CT、心电图、脑电图、脑地形图
□自杀风险因素评估量表、攻击风险因素评估量表、社会功能缺陷量表
长期医嘱:
□护理
□完成病程记录
□临床评估
□药物副反应评估
□风险评估
□完成病程记录
□临床评估
□药物副反应评估
□风险评估
□完成病程记录




长期医嘱:
□护理常规
□饮食
□药物治疗
□心理、康复治疗
□处理药物副作用
□定期的TESS量表
临时医嘱:
□自杀风险因素评估量表、攻击风险因素评估表
□必要的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MECT治疗
□睡眠护理
□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护理量表
□评估病情变化
□观察睡眠和进食情况
□观察患者安全和治疗情况
□观察治疗效果和药物不良反应
□落实护理级别
□安全检查
□床旁交接班
□执行治疗方案
□工娱治疗
□社会功能训练
□睡眠护理
□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护理量表
□评估病情变化
□观察睡眠和进食情况
□观察患者安全和治疗情况
□观察治疗效果和药物不良反应
□生活功能评估
□初步诊断和治疗方案
□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
□完成入院病历
□上级医师查房
□明确诊断
□确定治疗方案
□药物副反应评估
□风险评估
□完成病程记录
□上级医师查房
□确定诊断
□确定治疗方案
□风险评估
□完成病程记录




长期医嘱:
□护理常规
□饮食
□药物治疗
□心理、康复治疗
□开始定期的PANSS量表、BPRS量表、TESS量表、YMRS量表、HAMD-17量表、HAMA、强迫症状量表、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评估qd、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首月每周1次,次月每2周1次)、护士用精神病量表(N-BPRS)(每周1次)
□观察患者安全和治疗情况
□观察治疗效果和药物不良反应
□落实护理级别
□安全检查
□床旁交接班
□执行治疗方案
□工娱治疗
□社会功能训练
□睡眠护理
□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指导患者认识疾病、药物作用和不良反应
□自我处置技能训练
□病人满意度
□出院护理指导
心理治疗
□出院总评估
□集体心理治疗

康复治疗
□技能评估
□对疾病知晓
康复治疗
□技能评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