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贴压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合集下载

最新耳穴压豆评分标准

最新耳穴压豆评分标准
耳穴埋籽操作评分标准(8分钟)
科室:被考核人:考核人:考核日期:用时:
项 目
评分内容及扣分标准
分值
扣分
扣分原因
得分
素质要求
10分
仪表端庄(1分),举止大方(1分),淡妆(1分),态度和蔼(1分),指甲符合规范(1分)。
5
护士帽平整干净(1分)、头发符合要求(1分)、工作服符合要求(1分)、护士鞋符合要求(1分)、佩戴工作牌及挂表(1分)。
5
操作前
25分
护 士
双人核对并转抄医嘱(1分),按七步洗手法洗手(1分),评估病房环境(1分),核对床尾卡(1分)、手腕带(1分),自我介绍(1分),
6
患 者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充分暴露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皮肤(1分)。
1
护 士
评估患者病情及局部情况(1分),胶布过敏情况(1分)、对疼痛的耐受程度(1分),解释治疗目的、作用(1分),操作方法及配合要点(1分),局部感受(1分),手卫生(1分)。
7
物 品
准备用物前按七步洗手法洗手(1分),戴口罩(1分)
2
治疗盘(1分)、免洗手消毒凝胶(1分)、耳穴贴(1分),皮肤消毒液(1分),棉签(1分),探棒(1分),镊子/止血钳(1分),弯盘两个(2分)。
9
操作过程
40分
护 士
携用物至床旁,核对患者(2分),并向病人解释(2分),取得合作(1分),取舒适卧位(1分),手卫生(1分)。
7
定 穴
术者持耳廓方法正确(2分)。
2
运用探棒(2分),由上而下定穴位(5分)。
7
皮肤消毒
再次核对穴位(2分),用皮肤消毒液擦拭顺序正确(4分)。
6

耳穴的评分标准 Microsoft Word 文档

耳穴的评分标准 Microsoft Word 文档
4、用75%酒精消毒耳廓上所选定穴位的皮肤。(计时开始)
5、用镊子将粘有王不留行籽0.5×0.5cm的方形胶布固定在穴位上,并将其粘牢压紧,用手按压使其有酸麻重胀的感觉,至耳廓发热潮红。(计时结束)
6、观察病人有无头晕、疼痛等不适情况。
7、收拾用物,协助病人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告知病人留埋注意事项:留埋期间上下按压3-5次∕日,每穴持续1-2分钟,至耳廓发热潮红;如果不按压时耳穴部位出现疼痛或胶布出现潮湿或污染时,及时通知护士。
8、洗手。
9、记录时间、压豆穴位、压豆效果并签名。
70

未核对扣2分
漏核对一项扣1分
不解释扣2分
所取体位不正确扣2分
未核对穴位扣2分
选穴方法不正确的扣3分
选穴定位不正确每穴扣5分
消毒不严格扣2分
按压方法不正确扣5分
未观察病人情况扣2分
未整理床单元扣2分
未告知留埋按压方法扣5分
未告知留埋注意事项扣2分
耳穴压豆操作考核评分表
姓名科室分数
项目
操作程序
分值
要点说明
扣分准备质量标准来自1、护士着装整洁,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2、用物:治疗盘、王不留籽、75%酒精、无菌棉棒、镊子、橡皮膏、探棒、弯盘、剪刀、压舌板。
3、环境准备:光线、温度、卧俱、噪声。
10分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2分
用物缺一项扣1分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0.5分
计时:分秒监考员:
未洗手扣2分
未记录扣2分
终末标准
1、认真查对无差错。
2、操作步骤熟练、动作轻巧。
3、治疗性沟通有效,病人感到安全,能够配合。
10分
查对不认真扣3分
操作不熟练5分

中医技术操作--耳穴综合疗法评分标准

中医技术操作--耳穴综合疗法评分标准
6
静心安神,调匀呼吸,全身放松
6




定位
再次核对;明确刮治部位(耳部),耳穴贴压等需进行耳部治疗穴位。
5
35
手法
涂介质循环按摩,打开耳廓小周天源自大周天,促进全身气血运行(5分钟)。
5
刮治手法,运用正确。
刮:手法徐而和,刮板角度与皮肤呈30~45度,方向自下而上,自外向内。寸刮,频率每秒钟3次。配合点、按等手法,根据患者耐受程度选择力度。
5
耳部全息铜砭基础刮痧:耳前耳后各个部位(10-15分钟)。根据辩证选择重点刮拭部位(每穴30秒至2分钟)。根据患者局部症状可选择给予其他耳部治疗(不少于3项)。
5
皮肤
消毒
用75%酒精消毒,方法正确(其范围视耳廓大小而定)
2
贴压
根据刮痧反应点及患者症状,选择贴压点,耳穴贴压正确。(至少压丸3个)
3
观察
耳穴综合疗法技术评分标准
科室姓名用时得分
项目
要求
应得分
扣分
得分
说明
素质要求
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态度和蔼。
5
10
服装、鞋帽整洁。
5





护士
遵照医嘱要求,对患者评估正确,全面。
5
25
洗手,戴口罩。
2
物品
治疗盘,刮具(铜砭刮痧版),刮痧油,耳穴贴,75%酒精,棉签,镊子,必要时备艾条等物品。
6
患者
核对姓名、诊断、介绍并解释,患者理解与配合。
5
15
理论提问
回答全面、正确。
10
合计
100
考官签名:年月日

中医适宜技术操作考核试题----耳穴压豆(可编辑修改word版)

中医适宜技术操作考核试题----耳穴压豆(可编辑修改word版)
耳穴压豆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序号
科室
项目
要求
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态度和蔼。 素质要求
着装整洁。
姓名
计时
得分
分值
扣分细则
5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2分。
10
5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2分。
扣分
医生 洗手,核对,对患者评估正确、全面。
5
未洗手扣2分,未核对扣2分,未评
估扣2分。

作 前
治疗盘(内铺治疗巾)、75%酒精、探棒、棉签、 物品 镊子、一次性耳豆贴、弯盘(无菌物品在有效期内)5 20 用物缺一项扣1分,一项不符合要
皮肤 再次核对穴位后,用75%酒精擦拭消毒(其范围视 5
操 消毒 耳廓大小而定,以擦净耳部油脂为度)。
未消毒扣5分,消毒不符合要求一 处扣2分。

30 按压时未询问患者感觉每穴扣2分,


压豆
压豆方法正确:取压豆贴依次按压在相应穴位上, 15
并依次按压。
按压方法不正确扣5分、籽偏离穴 位每穴扣5分、粘贴不牢每穴扣3分。
求扣0.5分。


备 核对患者、诊断、介绍并解释,患者理解与配合。 5
患者
漏一项扣1分,不解释扣2分,解释 不到位扣1分。
体位舒适合理(根据患者病情合理取体位)。
5
体位不正确扣3分,不舒适扣2分。
术者一手持耳轮后上方,另一手持探棒由上而下在
定位
5
选区内找敏感点。
选穴定位不正确扣3分,选穴定位 时未询问患者感受扣2分。
按压过程中观察患者是否有头晕等不适情况。
观察
5
告知患者注意事项。
未观察扣2分,未询问扣2分,未告 知扣2分。

耳穴法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耳穴法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技术1 耳穴压丸法护理常规【定义】耳穴压丸是采用王不留行籽、磁珠等刺激耳廓上的穴位反应点,以经络传导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操作方法。

【常用部位】半身不遂:皮质下(对耳屏内侧面)、肝(耳甲艇外下方)、肘(在平耳轮结节突起处的耳舟部与屏上切迹同水平之耳舟部之间)、膝(对耳轮下脚上缘同水平的对耳轮上脚起始部)吞咽困难:口(耳轮脚下方前1/3处)、咽喉(耳屏内侧面上1/2处)、舌(在耳垂正面中上部)失语:心(耳甲腔中央)、脾(耳甲腔的后上方)眩晕:神门(对耳轮上角与下角,三角窝内)、皮质下(对耳屏内侧面)、枕(对耳屏外侧面的后部)、肾(对耳轮下脚下方后部)便秘:大肠(耳轮脚上方的内1/3处)、小肠(耳轮脚上方中1/3处)、胃(耳轮脚消失处)、脾(耳甲腔的后上方)、交感(对耳轮下脚与耳轮内侧交界处)不寐:皮质下(对耳屏内侧面)、交感(对耳轮下脚与耳轮内侧交界处)、心(耳甲腔中央)、神门(对耳轮上角与下角,三角窝内)腹胀:大肠(耳轮脚上方的内1/3处)、脾(耳甲腔的后上方)、胃(耳轮脚消失处)、交感(对耳轮下脚与耳轮内侧交界处)便溏:大肠(耳轮脚上方的内1/3处)、小肠(耳轮脚上方中1/3处)、胃(耳轮脚消失处)、脾(耳甲腔的后上方)、神门(对耳轮上角与下角,三角窝内)便秘:大肠(耳轮脚上方的内1/3处)、小肠(耳轮脚上方中1/3处)、胃(耳轮脚消失处)、脾(耳甲腔的后上方)、交感(对耳轮下脚与耳轮内侧交界处)胃脘痛:脾(耳甲腔的后上方)、胃(耳轮脚消失处)、肝(耳甲艇外下方)、交感(对耳轮下脚与耳轮内侧交界处)恶心、呕吐(化疗期间):胃(耳轮脚消失处)、交感(对耳轮下脚与耳轮内侧交界处)、神门(对耳轮上角与下角,三角窝内)【功效】耳穴压丸是通过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而解除或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

【主治】(1)各种原因引起的高血压、失眠。

(2)胃痛,腹胀、便秘,腹腔积液。

(3)腹泻。

中医适宜技术操作考核试题----耳穴压豆

中医适宜技术操作考核试题----耳穴压豆
70
注:操作时间为5分钟,从消毒皮肤开始计时至压豆完成结束,每超时10秒扣1分。
监考老师签名:考核日期:年月日
耳穴压豆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序号科室姓名计时得分
项 目
要 求
分 值
扣分细则
扣 分
素质要求
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态度和蔼。
5
10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2分。
着装整洁。
5
一处不符合要求
医生
洗手,核对,对患者评估正确、全面。
5
20
未洗手扣2分,未核对扣2分,未评估扣2分。
物品
治疗盘(内铺治疗巾)、75%酒精、探棒、棉签、镊子、一次性耳豆贴、弯盘(无菌物品在有效期内)。
观察
按压过程中观察患者是否有头晕等不适情况。
告知患者注意事项。
5
未观察扣2分,未询问扣2分,未告知扣2分。



整理
再次核对,合理安排体位。
5
10
未核对扣2分,体位不舒适均扣2分。
清理用物,归还原处,洗手,物品处理符合要求。(探棒用75%酒精擦拭消毒)。
5
未洗手扣2分,未口述探棒消毒处理扣3分。
合 计
时未询问患者感受扣2分。
皮肤
消毒
再次核对穴位后,用75%酒精擦拭消毒(其范围视耳廓大小而定,以擦净耳部油脂为度)。
5
未消毒扣5分,消毒不符合要求一
处扣2分。
压豆
压豆方法正确:取压豆贴依次按压在相应穴位上,并依次按压。
15
按压时未询问患者感觉每穴扣2分,
按压方法不正确扣5分、籽偏离穴
位每穴扣5分、粘贴不牢每穴扣3分。
5
用物缺一项扣1分,一项不符合要

耳穴埋豆(耳针)操作评分标准

耳穴埋豆(耳针)操作评分标准
10
未观察、未询问各扣5分;发现异常,未及时 处理扣6分
6.操作完毕,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询问患者感 受,整理床单位,交待耳穴压贴过程中的注意事 项,针对患者病情进行健康指导。致谢。
8
体位不舒适扣3分,未 询问患者感受、未告知
注意事项各扣4分;一
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7.清理用物,洗手,做好记录并签名。
6
未评估扣6分;评估不 全一项扣2分;未解释 扣2分
5.洗手,戴口罩
2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6.用物准备:治疗盘、弯盘、耳针或王不留行籽、 皮肤消毒液、棉签、探棒、止血钳或镊子、胶布、 棉球。
5
少一件或一件不符合要 求扣1分


流 程
60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核对床号、姓名,做好解释 ,取合适体位。
25
进针或埋豆方法不正确 扣10分;一处不符合要 求扣2分
程 序
规范项目
分 值
评分标准
扣 分


5.(1)留针或埋豆按压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病 情变化,患者是否晕针、疼痛等不适情况。留埋期 间,嘱患者用手定时按压,进行压迫刺激,每次
1-2分钟,每日按压2-3次以加强疗效。
(2)起针后用无菌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以防 出血,并用皮肤消毒液消毒局部,防止感染。
5
未核对扣5分;一处不 符合要求扣1分
2.遵照医嘱选择耳穴部位: 一手持耳轮后上方,另 一手持探棒由上而下在选区内找敏感点, 询问患者 惑受。
5
定位不准确扣5分;一 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3.再次核对穴位后,用皮肤消毒液消毒(范围视耳 廓大小而定),顺序由内到外、由上到下,注意棉签 不可过湿。
5

耳穴贴压技术

耳穴贴压技术

耳穴贴压技术助学资料耳穴贴压法是采用王不留行籽、莱菔籽等丸状物贴压于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响点,通过其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到达防治疾病、改善病症的一种操作方法,属于耳针技术范畴。

【适用范围】减轻各种疾病及术后所致的疼痛、失眠、焦虑、眩晕、便秘、腹泻等病症。

【评估】1.主要病症、既往史,是否妊娠。

2.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3.有无对胶布、药物等过敏情况。

4.耳部皮肤情况。

【告知】1.耳穴贴压的局部感觉:热、麻、胀、痛,如有不适及时通知护士。

2.每日自行按压3~5次,每次每穴1~2分钟。

3.耳穴贴压脱落后,应通知护士。

【物品准备】治疗盘、王不留行籽或莱菔籽等丸状物、胶布、75%酒精、棉签、探棒、止血钳或镊子、弯盘、污物碗,必要时可备耳穴模型。

【根本操作方法】1.核对医嘱,评估患者,做好解释。

2.备齐用物,携至床旁。

3.协助患者取合理、舒适体位。

4.遵照医嘱,探查耳穴敏感点,确定贴压部位。

5.75%酒精自上而下、由内到外、从前到后消毒耳部皮肤。

6.选用质硬而光滑的王不留行籽或莱菔籽等丸状物粘附在0.7×0.7cm大小的胶布中央,用止血钳或镊子夹住贴敷于选好耳穴的部位上,并给予适当按压〔揉〕,使患者有热、麻、胀、痛感觉,即“得气〞。

7.观察患者局部皮肤,询问有无不适感。

8. 操作完毕,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考前须知】1.耳廓局部有炎症、冻疮或外表皮肤有溃破者、有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不宜施行。

2.耳穴贴压每次选择一侧耳穴,双侧耳穴轮流使用。

夏季易出汗,留置时间1~3天,冬季留置3~7天。

3.观察患者耳部皮肤情况,留置期间应防止胶布脱落或污染;对普通胶布过敏者改用脱敏胶布。

4.患者侧卧位耳部感觉不适时,可适当调整。

〔一〕常用按压手法1.对压法用食指和拇指的指腹置于患者耳廓的正面和反面,相对按压,至出现热、麻、胀、痛等感觉,食指和拇指可边压边左右移动,或做圆形移动,一旦找到敏感点,那么持续对压20~30秒。

耳穴贴压考核评分标准

耳穴贴压考核评分标准

估 5
敏史、感染、冻伤、对 疼痛的耐受程度
分 再次应用评估:应用后
效果及不良反应
现场查看 1.未评估扣5分 2.评估内容少一项扣1分
5分
评 评估环境、病室整洁、
现场查看 未评估扣2分
估 光线明亮
环 境
2分
2

体 位
取舒适体位,充分暴露 耳部皮肤
现场查看 1.未取体位扣2分 2.未充分暴露扣1分
准 备
5分
2.回答不全面扣2分

项目
评价指标
分值 评价方法
评分细则
适 用于治疗各种疼痛性疾
现场考核 1.未答出扣5分
应 病及某些功能紊乱性病
2.回答不全面扣2分
症证
5分
5

1.耳穴贴压疗法夏季留 置1—3天,春季留置3— 5天,冬季5—7天,如有 潮湿污染随时更换 2.治疗期间,患者要定 时按压刺激穴位,每次1 —2分钟,每日按压3—5 次,已增加疗效,并且 按压的力度应适宜,患 者感觉发胀、酸痛感为 注 宜,精神高度紧张、年 意 老体弱患者按压宜轻 事 柔,急性疼痛性疾病宜 项 采用重手法强刺激按压 5 3.贴压期间,保持耳廓 分 干燥,避免潮湿。按压 时切勿揉搓,以防皮肤 破损感染 4.使用耳穴贴压法治疗 扭伤及肢体活动障碍 者,压籽后待耳廓充血 具有发热感觉时,嘱患 者适当活动患部以提高 疗效
3分
3

检查者:
扣分
项目
评价指标
分值 评价方法
评分细则
扣分
1.洗手,戴口罩
现场查看 1.未洗手扣2分
2.洗手不正确扣1分
2分
3.未戴口罩扣2分
4.戴口罩不正确扣1分
2.操作前查对

耳穴贴豆技术操作评分表

耳穴贴豆技术操作评分表
10
观察及询问:
观察患者局部皮肤(3)、询问患者有无不适(2)
5



告知:在耳穴贴压期间每日自行按压3~5次,每次每穴1~2分钟(3)、耳穴贴压脱落后应通知护士(2)
5
人文关怀、整理:
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2),整理床单位(1),处理用物(2)
5
记录:耳穴贴压的时间(1)、部位(1)、患者反应(1)、疗效(1)、签名(1)
5Hale Waihona Puke 探查穴位:再次核对身份(3)、核对穴位(3)、手持探棒自上而下在选区内寻找耳穴的敏感点(5)、询问患者有无热、麻、胀、痛的“得气”感觉(4)
15
消毒皮肤:
75%酒精自上而下、由内到外、从前到后消毒耳部皮肤
5
穴位贴压:将王不留行籽耳贴贴在选好耳穴的部位(4)、并给予适当按压(2)、并询问患者有无“得气”感觉,按压结束后运耳10-20次、(2)再次核对(2)
5
总分
操作者: 分数: 科室:
10



评估:主要症状(2)、既往史(2)、舌质与舌苔(3)、是否妊娠(2)、对疼痛的耐受程度(2)、有无胶布过敏(2)、耳部皮肤情况(2)
15
告知:
耳穴贴压的作用(3)、简单的操作方法(4)、局部感觉(3)
10
核对:患者姓名(1.5)、住院号(1.5)、耳穴部位(2)
5
患者准备:合理舒适的体位(2)、充分暴露耳部皮肤(3)
耳穴贴压技术操作评分表
(模拟患者:张三、男、50岁、住院号:12345678,不寐--取穴:神门、心、枕)




内 容
分值
评分
操作前
核对医嘱:患者基本信息(1)、诊断(1)、临床症状(1)、既往史(1)、穴位(1)

耳穴埋豆法操作评分标准

耳穴埋豆法操作评分标准

松胶布或重新选穴。
5.耳穴选用不宜过多,一般 3-8
个为宜。
6.女性妊娠期禁止耳穴埋豆。
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未评估扣 4 分,评估不全 1 项扣 1 分,未解释扣 2 分
娠期
6
(2)耳廓的皮肤情况
(3)解释操作目的、告知相关事项、
方法,以便取得配合
4.洗手
2 未洗手扣 2 分
5.用物准备:治疗盘、治疗单、探
少一件或不符合要求扣 1
棒、耳穴贴、棉签、镊子、皮肤消 5 分 毒液、手消液
操 1.携用物到病人床旁,核对床号、 5 未核对扣 3 分,核对不全

程 序
规范项目
分 50值
评分标准
扣得 分分
操 1.使用后物品处置符合消毒技术 3 不符合规范酌情扣 1-3 分
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作 规范要求。
后 评 份 15 分
2.正确指导患者:
5
(1)告知患者在埋豆期间,局部
会有热、麻、胀、痛或感觉循环经
络放射传导,此为“得气”
(2)告知患者埋豆一般为 3-7 天,
操作原则
1-2 分
目的:
5 1 项内容回答不全或回答
通过耳穴的刺激,经过经络传导达
错误各扣 0.5 分
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注意事项:
1.贴压耳穴应注意防水,以免脱
回 落。 答 2.耳廓皮肤有炎症、冻伤者不宜
问 埋豆。
题 3.夏天易出汗,贴压耳穴时间不
5
宜过长,以防胶布潮湿或皮肤

感染。
4.贴压后疼痛较甚时,可局部放
未指导扣 5 分,一项指导 不全扣 1 分
患者每日自行按压埋豆处 2-3 次,

耳穴法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之欧阳学创编

耳穴法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之欧阳学创编

技术1 耳穴压丸法护理常规【定义】耳穴压丸是采用王不留行籽、磁珠等刺激耳廓上的穴位反应点,以经络传导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操作方法。

【常用部位】半身不遂:皮质下(对耳屏内侧面)、肝(耳甲艇外下方)、肘(在平耳轮结节突起处的耳舟部与屏上切迹同水平之耳舟部之间)、膝(对耳轮下脚上缘同水平的对耳轮上脚起始部)吞咽困难:口(耳轮脚下方前1/3处)、咽喉(耳屏内侧面上1/2处)、舌(在耳垂正面中上部)失语:心(耳甲腔中央)、脾(耳甲腔的后上方)眩晕:神门(对耳轮上角与下角,三角窝内)、皮质下(对耳屏内侧面)、枕(对耳屏外侧面的后部)、肾(对耳轮下脚下方后部)便秘:大肠(耳轮脚上方的内1/3处)、小肠(耳轮脚上方中1/3处)、胃(耳轮脚消失处)、脾(耳甲腔的后上方)、交感(对耳轮下脚与耳轮内侧交界处)不寐:皮质下(对耳屏内侧面)、交感(对耳轮下脚与耳轮内侧交界处)、心(耳甲腔中央)、神门(对耳轮上角与下角,三角窝内)腹胀:大肠(耳轮脚上方的内1/3处)、脾(耳甲腔的后上方)、胃(耳轮脚消失处)、交感(对耳轮下脚与耳轮内侧交界处)便溏:大肠(耳轮脚上方的内1/3处)、小肠(耳轮脚上方中1/3处)、胃(耳轮脚消失处)、脾(耳甲腔的后上方)、神门(对耳轮上角与下角,三角窝内)便秘:大肠(耳轮脚上方的内1/3处)、小肠(耳轮脚上方中1/3处)、胃(耳轮脚消失处)、脾(耳甲腔的后上方)、交感(对耳轮下脚与耳轮内侧交界处)胃脘痛:脾(耳甲腔的后上方)、胃(耳轮脚消失处)、肝(耳甲艇外下方)、交感(对耳轮下脚与耳轮内侧交界处)恶心、呕吐(化疗期间):胃(耳轮脚消失处)、交感(对耳轮下脚与耳轮内侧交界处)、神门(对耳轮上角与下角,三角窝内)【功效】耳穴压丸是通过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而解除或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

【主治】(1)各种原因引起的高血压、失眠。

(2)胃痛,腹胀、便秘,腹腔积液。

(3)腹泻。

耳穴贴压中医护理操作规范精选全文完整版

耳穴贴压中医护理操作规范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耳穴贴压耳穴贴压法是采用王不留行籽、莱膜籽等丸状物贴压于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其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防治疾病、改善症状的一种操作方法,属于耳针技术范畴。

【适应症】适用于减轻各种疾病及术后所致的疼痛、失眠、焦虑、眩晕、便秘、腹泻等症状。

L疼痛性病症,如各种扭挫伤、头痛、神经性疼痛等。

2•炎症性疾病及传染病,如急慢性结肠炎、牙周炎、咽喉炎、扁桃体炎等。

3.功能紊乱性疾病,如:胃肠神经官能症、心律不齐、高血压、眩晕、神经衰弱、失眠等。

4•过敏、变态反应性疾病,如:尊麻疹、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肠炎等。

5.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围绝经期综合症。

6.消化系统病症,如恶心呕吐、便秘、腹泻等。

7.其他:延缓衰老、防病保健等作用。

【禁忌症】1.耳廓有冻疮、炎症的部位。

2.有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

【注意事项】1.耳廓局部有炎症、冻疮或表面皮肤有溃破者、有习惯性流产史孕妇不宜施行。

2.耳穴贴压的局部感觉:热、麻、胀、痛,如有不适及时通知护士。

3.耳穴贴压每次选择一侧耳穴,双侧耳穴轮流使用。

保留天数夏天1~3天,春秋3〜5天,冬天5〜7天。

如有潮湿,脱落及时更换。

每日自行按压3〜5次,每次每穴1〜2分钟。

(国家局的按压方法内容在相关知识链接中有呈现)4.严格消毒预防感染,若见局部红肿可用碘伏消毒,外用消炎药,防止软骨炎。

5.观察患者耳部皮肤情况,留置期间应防止胶布脱落或污染;对普通胶布过敏者改用脱敏胶布。

6•耳穴贴压脱落后,应通知护士。

7.患者侧卧位耳部感觉不适时,可适当调整。

8,对扭伤及肢体活动障碍的患者实施压丸时,待耳廓充血发热时,应鼓励患者适当活动患部。

为了加强疗效。

可对患部实施按摩、艾条灸等。

【知识链接】(-)耳廓的表面解剖L耳轮:是耳廓最外缘的卷曲部位,其深入耳腔内的横行突起部分叫“耳轮脚”。

2•对耳轮:在耳轮的内侧,与耳轮相对的隆起部。

其上方有两支分叉,向上的一支叫“对耳轮上脚”,向下的一支叫“对耳轮下脚”。

2024年中医技能考核方案

2024年中医技能考核方案

2024年中医技能考核方案一、考核目的为了提高全院医生在中医适宜技术方面的技能水平,确保医疗服务质量,在2024年各科室开展的中医技能操作中,挑选出常用的八项中医适宜技术,特制定以下的技能操作考核方案。

二、考核内容与标准1.隔物灸●考核内容:隔物材料选择、施灸技巧、火候掌握。

●评分标准:操作规范,火候得当(30分);患者感受舒适,无不良反应(20分)。

2.耳穴贴压●考核内容:耳穴定位、贴压技巧、患者反应观察。

●评分标准:耳穴定位准确(25分);贴压牢固,患者无明显不适(25分)。

3.穴位贴敷●考核内容:选穴准确性、药物调配、贴敷技巧。

●评分标准:选穴准确(30分);药物调配合理,贴敷牢固(20分);患者无过敏反应(10分)。

4.拔罐●考核内容:拔罐操作规范性、罐体选择、火候掌握。

●评分标准:操作规范,罐体选择合适(30分);拔罐过程中患者无不适(20分)。

5.铜砭刮痧●考核内容:铜砭使用技巧、力度掌握、部位选择。

●评分标准:铜砭使用得当,力度适中(30分);部位选择合理,患者无不适反应(20分)。

6.中药定向透药●考核内容:药物选择、透药技巧、患者感受。

●评分标准:药物选择合理(25分);透药操作规范,患者感受舒适(25分)。

7.中药热奄包●考核内容:热奄包制备、应用部位选择、温度控制。

●评分标准:热奄包制备规范,温度适宜(30分);应用部位选择合理,患者无不适(20分)。

8.穴位注射●考核内容:核对医嘱与药物、评估患者体质与心理、评估环境与设备、注意药物配伍禁忌、控制每穴入药量、避免注入敏感部位、进针后患者反应、注射器与针头检查、患者状态与禁忌。

●评分标准:医嘱核对准确(10分),评估全面(15分),环境整洁,设备齐全,功能正常(10分),熟悉药物性质,无配伍禁忌错误(15分),药量控制准确(10分),了解敏感部位,确保患者安全(10分),观察仔细,反应处理及时、有效,确保患者舒适(10分),检查仔细,确保无菌、无损伤,保证治疗安全(10分),了解患者状态,掌握禁忌症,避免不适宜的治疗操作。

耳穴贴压法操作评分标准

耳穴贴压法操作评分标准
5分
6、整理床单元,安排舒适体位。
4分
7、清理物品,洗手取口罩,记录,详细告知病人注意事项,致谢。
5分


评定
1、关爱病人,有效沟通贯穿于整个操作中。
4分
2、注意保护患者,冬天注意保暖,动作轻柔。
3分
3、程序正确流畅、选穴部位准确及操作熟练度,消毒是否正确,体位合理否,患者是否得气。
6分
4、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无菌操作原则。
耳穴贴压法操作评分标准
科室姓名考核者考核时间分数
项目
操作流程、质量要求
分值
扣分
扣分原因


人员
着装整洁、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5分
用物
治疗盘,75%酒精,棉签,王不留行籽或菜籽,镊子或止血钳,胶布,穴位探测仪及探棒,弯盘,必要时可备耳穴模型。
5分
病人
病人:核对医嘱、自我介绍,双向核对患者腕带及床头卡信息,解耳穴贴压的目的,评估当前病人的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胶布过敏史,是否妊娠,患者体质及耳廓局部皮肤情况,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心理反应、嘱病人排尿,评估环境。
10分
4、压豆:术者左手固定耳廓,右手持镊子夹住王不留行,对准穴位并适当按压(揉),病人感到局部热,胀,麻,痛,或有感觉循经络放射传导得气,留埋期间,嘱患者用手反复按压,进行压迫刺激,每次每穴1-2分钟,每日3-5次,以加强疗效,第三次核对医嘱及腕带信息。
15分
5、观察病人是否有疼痛、过敏、脱豆等不适情况。
10分




1、流水洗手,准备用物后携至床旁,再次核对患者信息。再次解释,洗手,戴口罩,合理体位,暴露耳廓。
5分
2、定穴:术者左手拇,食二指紧拉耳廓后上方,右手持探棒自上而下在选区内寻找敏感点,即为耳穴。

耳穴贴压考核评分标准

耳穴贴压考核评分标准

评 价
关怀 3.并发症的预防及处 理
5分
5 4.时间7分钟

2.技术不熟练扣1分 3.未运用CICARE护理沟通扣2分 4.未合理解决患者诉求,关注患者感受扣 2分 5.未对并发症进行预防及处理扣2分 6.规定时间内未完成剩余步骤,按步骤分 数扣分
目 行气活血、疏通经络、
现场考核 1.未答出扣5分
的 调节脏腑功能,延缓衰 5 老、防病保健的目的
3.未用探棒定位扣2分
12分
4.未询问患者感觉扣2分
5.询问感觉时诱导患者扣2分

6.取穴手法不正确扣2分

7.取穴不准确每穴位扣2分
过 4.消毒方法:使用75%酒
现场查看 1.未消毒扣8分
程 43
精棉签由内向外、从前 到后,两次消毒皮肤,
8分
2.消毒方法错误扣2分 3.消毒范围过小扣2分
分 待干
4.未待干扣1分
3分
现场查看
1.未观察扣3分 2.贴压不牢固扣1分
9.操作后查对
现场查看 1.未查对扣3分
3分
2.查对项目少一项扣1分

1.整理用物,取舒适 体 位
3分
现场查看
1.未整理扣2分 2.未取体位扣1分
作 2.速消手,摘口罩, 交
现场查看 1.未速消手扣2分
后 处
代注意事项(根据患者 证型选择适合的按压 方 2分
5分
5

核 医嘱双人核对,执行单 对 与床头卡、腕带核对, 3 自我介绍
现场查看 1.未核对扣3分
2.核对内容少一项扣1分
3分
3.未自我介绍扣1分

告 解释作用、操作方法、
现场查看 1.未告知扣5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告知:在耳穴贴压期间,每日自行按压 3—5次(1分),每次每穴1—2分钟(1分);耳穴贴压脱落后应及时通知护士(1分)。
3
查对:患者床号(1分)、姓名(1分)、诊断(1分)、穴位(1分)。
4
整理
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1分),整理床单位(1分),处理用物(1分);弯盘、探针、止血钳或镊子使用75%酒精擦拭(2分)。
5
盖污物桶(1分),洗手,(1分)摘口罩(1分)。
3
记录
填写中医护理记录单并签名(1分)。床号(1分)、姓名(1分)、时间(1分)、穴位名称(1分)、
5
评价
操作熟练轻巧(1分),选穴正确(1分),运用针刺手法正确(1分),观察患者感受及时(1分),皮肤情况(1分),目标达到的程度(1分)。
7
合计
100分
耳穴贴压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医院名称科室姓名
项 目
要 求
应得分
得分
扣分
说明
素质要求
仪表大方,(1分)举止端庄,(1分)态度和蔼(分)。
3
服装、鞋、帽整齐。缺一项扣1分
3





核对医 嘱
患者基本信息,(1分),诊断(1分)、临床症状(1分)、既往史(1分)穴位(1分)。
5
评 估
病室环境(1分)、核对姓名(1分)、核对腕带(1分),介绍自己(1分)做好解释(1分)主要症状(1分)、既往史(1分)、是否妊娠(1分)、对疼痛的耐受程度(1分)、有无胶布过敏(1分)及耳部皮肤情况(1分)。
6
消毒皮肤:75%酒精消毒耳部皮肤(1分)由内到外(1分)、至上而下(1分)、从前到后(1分)。
4
穴位贴压:将菜籽(药丸)粘附在×大小的胶布中央(1分),用止血钳夹住贴敷于选好耳穴的部位上(1分),并给与适当按压(1分),并询问患者有无“得气”感觉(1分),固定稳妥(1分)。
5
观察询问:观察患者表情(1分),局部皮肤(1分),询问患者有无不适(1分)
注:理论回答正确、全面加5分
检查人签名:考核时间 :年月日
精心搜集整理,只为你的需要
11
告 知
耳穴贴压的作用(1分)、简单的操作方法及局部感觉(1分),取得患者合作(1分)。患者是否需开污物桶(1分)洗手(1分),戴口罩(1分)。
3
治疗盘(1分)王不留行籽或莱菔籽(1分),胶布(1分)、75%酒精(1分),棉签(1分),探棒(1分),止血钳或镊子(1分),必要时备耳穴模型(1分),弯盘(1分),污物碗(1分)。手消毒液(1分)。
11
操作流程


携用物至床旁(1分)
1
核对姓名(1分)床号(1分)诊断(1分)确认耳部贴压穴位(1分)
4
患者准备:患者取合理、舒适体位(1分),充分暴露耳部皮肤(1分),耳部向光(1分)
3
探查穴位:遵医嘱核对穴位(2分)。手持探棒至上而下再选区内寻找耳穴敏感点(1分),同时询问患者有无热、麻、胀、痛的“得气”感觉(2分),确定穴位(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