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的多样性》教案
七年级生物上册《鸟类》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鸟类的分类特征,掌握鸟类的主要生理结构和功能,理解鸟类与其生活环境的适应关系。
2.学会观察鸟类的外部形态,识别不同鸟类的特点,如羽毛、嘴、脚等特征。
3.掌握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了解鸟类的迁徙行为及其意义。
4.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分析鸟类保护的意义和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多种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鸟类世界的奥秘。
2.利用图片、视频、实物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成对鸟类的直观认识,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3.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4.设计课堂提问和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鸟类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鸟类的分类与识别:
-讲解鸟类分类的方法和依据,如形态、生态、遗传等。
-指导学生如何观察鸟类的外部形态,识别不同鸟类的特点。
3.鸟类的生殖与迁徙:
-介绍鸟类的生殖过程,如求偶、筑巢、孵化、育雏等。
-讲解鸟类迁徙的行为特点、原因和意义。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设计: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种鸟类进行深入研究。
4.结合鸟类保护的实际问题,教育学生遵纪守法,参与鸟类保护活动,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出贡献。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生物学科素养。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不仅了解鸟类的相关知识,而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关爱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观。
2.归纳总结:
-鸟类是自然界中具有独特适应性的生物,了解它们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生物多样性。
富有启发性的《鸟的乐园》教案

富有启发性的《鸟的乐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各种鸟类及其生活习性。
2. 提高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常见的鸟类,如麻雀、喜鹊、鹦鹉等。
2. 了解鸟类的生活习性,如筑巢、迁徙、觅食等。
3. 学习描述鸟类的外形特征、叫声和飞行特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认识不同种类的鸟类,了解其生活习性。
2. 难点:学会描述鸟类的外形特征、叫声和飞行特点。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鸟类的外形、行为等特点。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不同鸟类的认识和观察心得。
3. 写作法:指导学生以文字和绘画形式记录鸟类的特征。
五、教学准备:1. 图片资料:收集各种鸟类的图片,以便进行观察和识别。
2. 记录工具:准备纸和笔,供学生记录观察到的鸟类信息。
3. 教学环境:室内或室外适宜的场地,便于学生观察和活动。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一张鸟类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鸟类的美丽和多样性。
2. 新课导入:教师简要介绍鸟类的基本特征,如羽毛、喙等。
3. 观察鸟类:学生分组观察提供的鸟类图片,记录鸟类的特征。
4. 分享观察心得:每组选代表分享观察到的鸟类特征,其他学生补充。
5. 教师总结:教师根据学生的分享,总结鸟类的主要特征。
七、课堂活动:1. 鸟类知识竞赛:教师准备一些关于鸟类的题目,学生抢答,答对者奖励。
2. 鸟类绘画:学生根据观察到的鸟类特征,进行绘画创作。
3. 鸟类故事会:学生分组讲述关于鸟类的寓言故事或真实经历。
八、课后作业:1. 观察身边的鸟类,记录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特征。
2. 写一篇关于鸟类的短文,可以描述鸟类的形态、习性等。
3. 家长参与:请家长协助学生完成观察和写作任务。
九、评价方式:1. 课堂参与度:学生课堂回答问题、参与讨论的积极性。
2. 观察记录:学生对鸟类特征的观察和记录。
3. 绘画作品:学生绘画作品的创意和技巧。
《鸟类的多样性》教案

《鸟类的多样性》教案教学目标.了解不同生活环境中的鸟类的不同形态结构特点,从而理解鸟类的多样性。
2.了解鸟类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了解本地区当前鸟类资源的现状,从而能够自觉地保护鸟类。
3.学习观察鸟类,保护鸟类的方法,从而培养自觉保护鸟类的情感和观察能力。
重点、难点分析理解鸟类的多样性是本节的教学重点。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已成为当今生物教育和解决当今环保等难题的世界性问题,使学生从小树立保护物种多样性的观点是生物教师在自己教学工作中义不容辞的责任。
本节鸟类多样性是学习、理解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典型材料,是学生获得生物多样性观点的基础知识,因此教师应该提高认识,认真研究教材,并注意收集本地区生物多样性的材料,丰富深化本节的教学。
然而,尤其在城区,很多地方鸟类活动少,而且它们远离人群,学生难以真切、全面地观察、了解鸟类,使学生缺乏感性经验。
使之又成为难点。
本节选择了鸟类中猛禽的代表猫头鹰、鸣禽的代表大山雀、游禽的代表野鸭、走禽的代表鸵鸟、涉禽的代表丹顶鹤展开学习,是较全面了解鸟类多样性的材料。
有条的学校,可以结合看录像、参观动物园中的鸟馆、参观百鸟园、组织野外观鸟等活动,让学生真正去亲近鸟、观察鸟、研究鸟,在此基础上,开展关于鸟类多样性中一些问题的讨论,才能完成这一教学任务。
教学过程设计一、本题参考时:1时二、教学过程千百万年来,人类与鸟类共同在地球上生活,建立起亲密的伙伴关系,鸟类卓越的飞翔能力、艳丽的色彩、动听的歌喉、奇妙的本能行为,强烈地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并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科学的启示。
我国鸟类资源丰富,鸟类种数在世界上居于第4位。
巴西有XX种,秘鲁有1678种,哥伦比亚有167种,我国有123种。
本节是用更大的视角研究不同种类的鸟类。
1.对几类生态类群鸟类代表的研究本节前,组织学生参观百鸟园、参观动物园中的鸟馆,有条的学校组织野外观鸟活动是非常必要的。
在参观前,教师应准备观察报告,以指导学生在参观中的观察活动。
鸟的多样性说课稿

鸟的多样性说课稿
《鸟的多样性》说课稿
一、说教材:
人教版四年制初中第二册主要讲动物,本节课属于高等脊椎动物的范畴。
鸟的种类繁多,跟人类生活有着密切关系,也是生活中喜闻乐见的动物。
本节课在学生获得有关鸟类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增强学生对于鸟类多样性和鸟类重要性的认识,教育他们自觉地爱鸟护鸟。
二、说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鸟的多样性,知道不同生态环境中的鸟类有不同的形态结构;知道鸟类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保护鸟类多样性的意义和措施,增强学生爱鸟护鸟的意识;教学中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过程与方法:采取网络教学的形式。
通过学生的网上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来完成教学任务。
培养学生的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运用资料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鸟类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爱鸟护鸟保护自然的意识。
2、教学重点:知道保护鸟类多样性的意义和措施
3、教学难点:知道保护鸟类多样性的意义和措施
三、说教学方法、学法:
1、教法:本课采取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并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进行整合。
鸟的天堂 教案

鸟的天堂教案鸟的天堂教案引言:在我们周围的自然环境中,鸟类是一群独特而美丽的生物。
它们以各种形态和色彩出现,为我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和惊喜。
为了更好地了解鸟类的生态和保护鸟类的环境,我们设计了一份名为“鸟的天堂”的教案。
通过这个教案,我们将带领学生们探索鸟类的世界,了解它们的习性、栖息地以及保护方法。
一、鸟类的多样性鸟类是地球上最多样化的脊椎动物类群之一。
学生们将通过观察和研究不同种类的鸟类,了解它们的体型、羽毛、喙形状等特征。
通过这些观察,学生们将学会如何辨认不同的鸟类,并了解它们的分类和亲缘关系。
二、鸟类的习性鸟类的习性是它们生存和繁衍的关键。
学生们将学习鸟类的觅食行为、迁徙习惯、筑巢技巧等。
通过观察和模拟实验,学生们将深入了解鸟类的行为模式和适应能力。
他们将学会如何观察和记录鸟类的习性,从而更好地了解它们的生活方式。
三、鸟类的栖息地鸟类的栖息地对它们的生存至关重要。
学生们将学习不同种类鸟类的栖息地需求,了解它们对于树木、湖泊、草原等环境的依赖。
通过参观当地的自然保护区或鸟类栖息地,学生们将亲自体验鸟类的栖息环境,并学会如何保护和改善这些环境,以促进鸟类的繁衍和生存。
四、保护鸟类的方法保护鸟类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学生们将学习不同的保护鸟类的方法,如建立人工巢穴、提供鸟食、保护栖息地等。
通过参与保护鸟类的实际行动,学生们将培养对自然环境的关心和保护意识,并成为未来的环保志愿者。
五、鸟类的观察和记录观察和记录鸟类是了解它们的重要途径。
学生们将学习如何使用望远镜、相机等工具进行鸟类观察,并学会如何记录观察到的鸟类信息,如种类、数量、行为等。
通过这个环节,学生们将培养对观察和记录的兴趣,并学会如何进行科学的数据收集和分析。
结语:通过这份“鸟的天堂”教案,我们希望能够激发学生们对鸟类的兴趣和热爱,并培养他们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通过观察、研究和实践,学生们将更好地了解鸟类的生态和保护方法,为保护地球上这些美丽生物的生存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
小麻雀教学教案:开展生态调查,呈现全球鸟类多样性

小麻雀教学教案:开展生态调查,呈现全球鸟类多样性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麻雀的生态特征及其生存环境,掌握小麻雀的基本外形特征,能够初步识别小麻雀。
2.了解全球鸟类多样性,掌握各种不同鸟类的特征和环境,能够通过观察和记录鸟类行为,初步认识不同鸟类。
3.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和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关注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和行动。
二、教学内容1.小麻雀的介绍小麻雀属于鸟类中的麻雀科,是一种灰褐色的小鸟,身体较小,长约11.5厘米,展翅宽度约17.5厘米。
小麻雀喜欢在城市中寻找食物,常见于公园、庭院、广场等地。
由于其数量众多,广泛分布,被人们称为“飞天老鼠”,是一种十分常见的鸟类。
2.全球鸟类多样性全球鸟类多样性非常丰富,据统计,全球有大约10000多种鸟类,生活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中,如海洋、陆地、沙漠、森林、草原等。
这些鸟类有着不同的体形、外貌、翅膀的形状与长度等特征,还有不同的叫声和行为。
2.1鸟类的类别根据鸟类的形态、习性等特点,它们被分成很多类别,其中一些类别如下:- 食虫鸟类:如:大伯勒、鹰类、鹦鹉、凤头鹰等。
- 食草鸟类:如:鸭类、鹅类、天鹅等。
- 食杂鸟类:如:鸽子、麻雀、鸡类等。
- 渡鸟:如:天鹅、(白鹳、大雁、候鸟等。
2.2 鸟类的生存环境不同的鸟类提供了不同的环境,它们有着各自的特征与生存习惯,下面是几种典型鸟类的生存环境:- 沙漠鸟:有着较为特殊的体形和生存习惯,能在极端温度下生存繁衍;- 森林鸟:在幽深的森林中建造巢穴,对森林环境有着高度的适应性,也成为森林环境下的重要指示物种;- 水生鸟:在水域中寻找食物,有着独特的捕食形式,也发挥着在水域中的过滤作用;- 飞行鸟:在空中寻找食物,能感知气流来进食或为了避免风雨飞行在高空。
3.生态调查与观察通过开展生态调查,了解不同鸟类的特点,掌握其生态环境与行为习惯,可以判断哪些鸟类对于环境的影响和保护是重要的。
同时,也可以通过记录和观察鸟类的繁殖行为等方面,了解鸟类的生命周期和种群动态,为鸟类保护和管理提供重要的数据。
富有启发性的《鸟的乐园》教案

富有启发性的《鸟的乐园》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对鸟类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让学生了解鸟类的基本特征和生态环境。
1.2 教学内容:展示不同种类的鸟类图片,引发学生对鸟类的关注。
介绍鸟类的基本特征,如羽毛、翅膀、喙等。
讲解鸟类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如树栖、水栖等。
1.3 教学活动:展示鸟类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引导学生思考鸟类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鸟类的了解和观察。
第二章:探索鸟类的家园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鸟类的生活环境和栖息地。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保护意识。
2.2 教学内容:介绍不同的栖息地类型,如森林、湿地等。
讲解鸟类在不同栖息地的适应特点。
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活动对鸟类栖息地的影响。
2.3 教学活动:展示不同栖息地的图片,让学生观察鸟类的适应特点。
进行户外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鸟类的生活环境。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鸟类的栖息地,并进行讨论。
第三章:认识鸟类多样性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鸟类的多样性和分类。
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
3.2 教学内容:介绍鸟类的分类系统,如鸣禽、猛禽等。
展示不同种类的鸟类图片,让学生观察和区分。
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3.3 教学活动:展示鸟类分类系统的图片,让学生了解不同类群的特征。
进行鸟类观察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区分不同种类的鸟类。
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义,并进行讨论。
第四章:鸟类的适应与进化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鸟类的适应性和进化。
培养学生对生物进化的理解。
4.2 教学内容:讲解鸟类的适应性特征,如羽毛、飞行能力等。
介绍鸟类的进化历程,如始祖鸟等。
引导学生思考生物进化的原因和意义。
4.3 教学活动:展示鸟类适应性特征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
进行实验活动,让学生亲手制作鸟类进化历程的手工模型。
引导学生思考生物进化的原因和意义,并进行讨论。
第五章:保护鸟类,从我做起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鸟类保护的重要性。
大班主题教案鸟

大班主题教案鸟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主题活动,教材为《鸟》。
详细内容包括教材第三章“鸟的生活习性”和第四章“各种各样的鸟”,重点探讨鸟类的特征、生活习性以及多样性。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鸟类的特征,能说出鸟类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培养幼儿关爱动物,关注自然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幼儿观察、描述和表达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鸟类的特征、生活习性和多样性。
难点:如何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实践,深入理解鸟类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鸟类图片、视频、模型、实物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幼儿观察校园内的鸟类,引导他们关注鸟类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2. 例题讲解(10分钟)(1)展示鸟类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鸟类的特征。
(2)讲解鸟类的结构功能,如羽毛、翅膀、喙等。
(3)介绍鸟类的生活习性,如迁徙、筑巢、孵蛋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观察实物或模型,描述鸟类的特征。
(2)分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观察到的鸟类生活习性。
4. 小组活动(10分钟)(1)组织幼儿制作鸟巢,培养动手能力。
(2)让幼儿扮演鸟类,进行角色扮演,增强对鸟类生活习性的理解。
(2)展示幼儿制作的鸟巢和扮演的角色,给予鼓励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鸟类的特征羽毛翅膀喙脚2. 鸟类的生活习性迁徙筑巢孵蛋捕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鸟类,描述它们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示例答案:我观察到了一只麻雀,它有灰色的羽毛、尖尖的喙和两条细细的腿。
麻雀在树上筑巢,喜欢吃虫子。
2. 课后拓展:让幼儿与家长一起查找其他鸟类的资料,了解它们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多种形式,让幼儿对鸟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课后可以组织家长参与,让幼儿在家庭中继续观察鸟类,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环保意识。
同时,教师应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第十章第二节鸟类的多样性 教学设计_高中生物教案

第十章第二节鸟类的多样性教学设计_高中生物教案第十章第二节鸟类的多样性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知识方面通过学习不同生态环境中的鸟类有不同的形态结构,使学生知道鸟类的多样性。
2.能力方面(1)通过观察熟悉的鸟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探究如何保护鸟类的多样性,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3.思想情感方面通过学习鸟类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保护鸟类的意义及措施,让学生树立爱鸟护鸟的意识。
重点难点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保护濒临灭绝的生物种类,已成为当今世界性重大问题,也是解决当今环保问题的关键。
生物课教学的任务就是让学生树立保护生物多样性及赖以生存的环境的意识。
鸟类的多样性是学习领会生物多样性的典型材料,是学生获得生物多样性观点的基础知识。
因此,不同生态环境中的鸟类的形态结构特点是本节重点。
由于鸟类的种类、数量在不断地减少;由于生物生存环境的破坏,很多鸟类的活动远离了人群,学生缺乏直接经验。
因此,认识鸟类的多样性又是本节的难点。
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鸟类的多样性,人与鸟类的关系,引导学生如何去爱鸟护鸟,为保护生物生存环境做贡献。
因此,探究保护鸟类多样性的方法、途径也是本节的重点。
教具准备鸟类的图片、录音磁带、投影片、鸟类的录像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1.教学过程设计思路学生介绍课前收集的小资料、激发兴趣、导入新课第五章第二节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教案示例(一)教学目的:1.了解消化道的组成、阑尾炎和消化酶的作用。
2.理解牙齿的结构、功能和保健,胃和肠的结构特点,以及各种消化腺的位置和功能。
3.理解蛋白质、糖类和脂肪的消化过程,营养物质被消化道吸收的内容。
4.学会用放大镜观察猪(或羊、鸡)的小肠绒毛和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教学重点:胃、肠的结构特点和食物的消化,吸收的概念。
教学难点:1.小肠的结构特点与其功能的关系。
2.食物的化学性消化。
教具准备:消化系统挂图,唾液腺挂图,牙齿结构图、胃及胃壁结构图。
小学科学4113《鸟类》(教案)

小学科学4113《鸟类》(教案)小学科学教案:鸟类引言:鸟类是地球上最美丽和多样化的生物之一。
他们的航行能力,羽毛的多样性以及独特的繁殖和迁徙习性使它们成为学习和研究的理想对象。
在本课中,我们将深入了解鸟类的特征、分类、生活习性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第一部分:鸟类的特征鸟类是脊椎动物中的一类,具有许多独特的特征。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学习鸟类的主要特征,并探讨它们如何使鸟类适应各种环境。
1.1 鸟类的身体特征- 羽毛:羽毛是鸟类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跟据羽毛的颜色和形状,我们可以区分不同的鸟类。
- 鸟喙:鸟类的嘴巴被称为喙,喙的形状和大小与鸟类的食物来源和饮食习性密切相关。
- 翅膀和飞行:大多数鸟类可以飞行,翅膀是它们的主要飞行器官。
不同形状和长度的翅膀适应不同的飞行方式。
1.2 鸟类的生活习性- 繁殖:鸟类的繁殖方式多样,包括结伴、筑巢、产卵、孵化等。
- 饮食:鸟类的食性各不相同。
有些鸟类是肉食性的,捕食昆虫或其他小动物;而一些鸟类则是植食性的,以水果或植物的种子为食。
- 鸣叫:鸟类通过鸣叫来吸引配偶、宣示领地或进行警告。
第二部分:鸟类的分类在本课中,我们将学习关于鸟类分类的基本知识。
了解鸟类的分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它们的演化、多样性和生态角色。
2.1 鸟类的科属- 鸟类目前被分为29个目,例如雀形目、鹭形目、鸽形目等。
每个目又包含多个科。
- 各个科下有许多属,例如鹌鹑属、鹰属、鸽属等。
- 不同科和属之间的区别在于它们的形态、行为和生态。
2.2 鸟类的进化与演化- 鸟类起源于恐龙,并逐渐演化出独特的特征,例如羽毛和骨骼结构的改变。
- 演化过程中,有些鸟类适应了不同的环境并发展出了独特的特征,导致了现在鸟类的多样性。
第三部分:鸟类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学习鸟类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它们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影响。
3.1 鸟类作为食物链的一环- 鸟类在食物链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有些是食草动物,有些是食肉动物,有些则是中性或掠食性。
【校本教材】《各种鸟》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各种鸟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
2. 提高学生对鸟类多样性的认识,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合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认识鸟类1. 鸟类的定义和特征2. 鸟类的分类和分布第二课时:鸟类的形态结构1. 鸟类的身体形态2. 鸟类的羽毛特征3. 鸟类的骨骼和肌肉结构第三课时:鸟类的生活习性1. 鸟类的食性2. 鸟类的繁殖行为3. 鸟类的迁徙习性第四课时:鸟类的生态环境1. 鸟类的生活环境2. 鸟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3. 鸟类保护的重要性第五课时:鸟类观察与保护1. 观察鸟类的方法和技巧2. 保护鸟类的措施3. 鸟类保护活动的实践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鸟类的特点和习性。
2. 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具,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鸟类。
3. 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鸟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观察实践活动中的表现。
3. 学生对鸟类保护的意识和行动。
五、教学资源:1. 鸟类图片和视频资料。
2. 鸟类标本或模型。
3. 观察鸟类所需的工具和设备。
4. 保护鸟类的相关资料和实践活动指导。
六、教学步骤:第一课时:认识鸟类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鸟类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鸟类的多样性。
2. 讲解鸟类的定义和特征,如羽毛、翅膀、喙等。
3. 介绍鸟类的分类和分布,展示不同种类的鸟类图片。
第二课时:鸟类的形态结构1. 讲解鸟类身体形态的特点,如流线型的身体、轻巧的骨骼。
2. 展示鸟类羽毛的特征,如保温和飞行功能。
3. 通过实物或模型,讲解鸟类骨骼和肌肉结构的特点。
第三课时:鸟类的生活习性1. 讲解鸟类的食性,如食肉、食虫、食果实等。
2. 介绍鸟类的繁殖行为,如筑巢、产卵、孵化等。
3. 探讨鸟类的迁徙习性,展示迁徙路线图。
《幼儿教育》中班科学教案鸟类之最

《幼儿教育》中班科学教案鸟类之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教育》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动物世界”,详细内容为“鸟类之最”。
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幼儿了解鸟类的特点和不同,认识到鸟类世界的多样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鸟类的基本特征,掌握几种独特的鸟类及其特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思考的能力,提高幼儿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和掌握鸟类的主要特点。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比较、思考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鸟类图片、PPT、实物(如羽毛、鸟蛋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幼儿到户外观察鸟类,让幼儿说说他们看到的鸟类的特点。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鸟类图片,讲解鸟类的基本特征,如羽毛、翅膀、鸟嘴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根据教师讲解的内容,观察实物,进行鸟类分类。
4. 互动交流(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分类结果,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5. 创作环节(15分钟)教师指导幼儿用画纸、彩笔等材料制作自己喜欢的鸟类。
六、板书设计1. 鸟类的基本特征:羽毛翅膀鸟嘴鸟蛋2. 几种独特的鸟类:世界上最大的鸟:鸵鸟世界上最小的鸟:蜂鸟飞得最快的鸟:雨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画一幅自己喜欢的鸟类,并写上鸟类的名称和特点。
2. 答案示例:鸟类名称:孔雀鸟类特点:开屏、美丽的羽毛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教师可引导幼儿观察其他动物的特点,进行类比学习,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同时,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进来,共同关爱动物,保护环境。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趣味性4. 互动交流的引导方式5. 作业设计与答案示例的合理性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教学难点:鸟类的羽毛结构、飞行原理等较为抽象的概念,需要通过具体的实物展示、图片辅助和教师的生动讲解来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
八年级生物上册《鸟类》教案、教学设计

5.拓展阅读:推荐阅读有关鸟类的科普书籍、文章,观看纪录片等,拓宽知识视野,提高对鸟类生物学特征的认识。
6.家庭实践:与家人一起参与鸟类观察活动,共同了解鸟类的生活习性,增进亲子关系,培养家庭对自然环境的关爱。
1.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关注鸟类及其生态环境。
2.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使学生对鸟类的认识从感性上升至理性。
3.创设互动、合作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加强实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的重难点:
2.知识传授与探究:
-采用讲授与互动相结合的方式,介绍鸟类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知识。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鸟类形态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的适应关系。
-设计实验活动,让学生观察鸟类的生殖发育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3.实践与应用:
-安排户外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鸟类观察,增强对鸟类知识的理解。
-鸟类形态结构与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点,如流线型身体、羽毛的保温与飞行功能等。
-鸟类生殖发育过程的特点,特别是筑巢、孵卵、育雏等行为。
-鸟类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方面的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科学方法,深入理解鸟类的生物学特征。
-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的科学研究能力。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生物学基础,对生物的分类、生态环境等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学生对鸟类的认识处于感性阶段,对鸟类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有一定的观察和认知,但往往缺乏深入理解和系统性的知识。此外,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意识及实验操作技能有待提高。针对这些学情,本章节教学应注重以下方面:
第十章第二节鸟类的多样性教学设计

第十章第二节鸟类的多样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鸟类的多样性和适应环境的特点;
2. 识别不同种类的鸟类并了解它们的特征;
3. 理解鸟类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1. 鸟类的图片和名称;
2. 大型屏幕或幻灯片投影设备;
3. 鸟类多样性的相关资料。
教学流程:
引入:
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时所学的“什么是鸟?”和“鸟类的特征”。
2. 提出问题:你知道鸟类有多少种类吗?它们的外貌和生活习性有哪些不同?
学习:
1. 展示一张图片,问学生这是什么鸟。
逐个展示更多的鸟类图片,让学生猜测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 介绍不同种类的鸟类,包括它们的外貌特征、栖息地和生活习性。
可以使用幻灯片展示相关信息。
3. 强调鸟类适应各种生态环境的能力,例如迁徙、各种食性和巢穴结构等。
拓展:
1. 进一步讨论鸟类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如传粉、捕食昆虫、清除死物体等。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鸟类在地球上占据了如此多样的种类。
总结:
1. 提醒学生鸟类的多样性和它们的适应能力是自然界的奇迹。
2. 鼓励学生观察身边的鸟类,了解并保护它们。
课堂作业:
1. 让学生选择一种鸟类进行自主研究,并按要求撰写一份鸟类报告。
2. 设计一个海报或展板,展示各种鸟类的多样性和它们的特征。
教学评估:
1. 针对学生的参与度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进行评估。
2. 评估学生完成的课堂作业和展示作品,看是否能准确识别鸟类和提供相关信息。
第二节鸟类的多样性-教学教案

第二节鸟类的多样性-教学教案第一篇:第二节鸟类的多样性-教学教案第二节鸟类的多样性教学目标 1.了解不同生活环境中的鸟类的不同形态结构特点,从而理解鸟类的多样性。
2.了解鸟类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了解本地区当前鸟类资源的现状,从而能够自觉地保护鸟类。
3.学习观察鸟类,保护鸟类的方法,从而培养自觉保护鸟类的情感和观察能力。
重点、难点分析理解鸟类的多样性是本节的教学重点。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已成为当今生物教育和解决当今环保等难题的世界性问题,使学生从小树立保护物种多样性的观点是生物教师在自己教学工作中义不容辞的责任。
本节鸟类多样性是学习、理解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典型材料,是学生获得生物多样性观点的基础知识,因此教师应该提高认识,认真研究教材,并注意收集本地区生物多样性的材料,丰富深化本节课的教学。
然而,尤其在城区,很多地方鸟类活动少,而且它们远离人群,学生难以真切、全面地观察、了解鸟类,使学生缺乏感性经验。
使之又成为难点。
本节选择了鸟类中猛禽的代表猫头鹰、鸣禽的代表大山雀、游禽的代表野鸭、走禽的代表鸵鸟、涉禽的代表丹顶鹤展开学习,是较全面了解鸟类多样性的材料。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结合看录像、参观动物园中的鸟馆、参观百鸟园、组织野外观鸟等活动,让学生真正去亲近鸟、观察鸟、研究鸟,在此基础上,开展关于鸟类多样性中一些问题的讨论,才能完成这一教学任务。
教学过程设计一、本课题参考课时为1课时二、教学过程千百万年来,人类与鸟类共同在地球上生活,建立起亲密的伙伴关系,鸟类卓越的飞翔能力、艳丽的色彩、动听的歌喉、奇妙的本能行为,强烈地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并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科学的启示。
我国鸟类资源丰富,鸟类种数在世界上居于第4位。
巴西有2000种,秘鲁有1678种,哥伦比亚有1567种,我国有1253种。
本节课是用更大的视角研究不同种类的鸟类。
1.对几类生态类群鸟类代表的研究本节课前,组织学生参观百鸟园、参观动物园中的鸟馆,有条件的学校组织野外观鸟活动是非常必要的。
认识鸟类的多样性:中班绘本教学教案解读《变色鸟》

认识鸟类的多样性:中班绘本教学教案解读《变色鸟》的文章作为一个美丽的自然界生物,鸟类被众多人们所喜爱。
它们时而欢快的歌唱,时而优美的翱翔,时而神秘的栖息在树丛中,总是给人们带来无限的美好享受。
但是鸟类的种类之多也令人们叹为观止。
要了解鸟类的多样性不仅需要对不同种类的外表特征和生活习性进行了解,更需要从哲学意义上认识它们的多样性。
在小学校园中,中班阶段的孩子们对鸟类的认识通常限于个别的奇特品种,比如画着蓝色或绿色的孔雀和鸭子。
而一些普通品种如麻雀和鸽子却很容易被忽略。
那么如何通过中班绘本教学让孩子们,尤其是城市孩子们,知道鸟类不仅有着不同的形态和颜色,还栖息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在不同的时刻拥有着不同的行为习惯等等有趣的知识呢?我推荐一本叫《变色鸟》的童话故事,这是来自葡萄牙的作家卡特琳娜•卡特罗娃所著的。
这本童话故事描述了一个鸟类家族的故事,这些鸟有着和其它鸟类不同的独特特征:它们的外表颜色是随着它们不断的情绪变化而变幻的。
这个家族的领袖是一只名叫阿尔弗雷多的金鸟,阿尔弗雷多通过它自己身上的变色美丽羽毛引发了一系列有关自我认同和自我价值的思考。
在获得了不同的朋友和在不同的情境中,阿尔弗雷多学会了如何为自己找到最好的环境,并发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
在这个童话故事中,孩子们不仅仅可以了解外表颜色随情绪变化而变幻的鸟类是什么,还可以通过绘本中鲜艳夺目的颜色感受到每只鸟的特别之处。
可能更重要的是,通过小金鸟阿尔弗雷多和它的朋友们的故事,孩子们可以了解到不同环境与情境下,在不同的人际关系中,我们自己都有一个独特的价值,我们需要掌握一定程度的自我调节能力,才能在各种情境中获得最大效益。
《变色鸟》是一本可以引导孩子们思考鸟类多样性背后的价值所在的好故事。
作为教师,我们也可以将这个故事与孩子们生活中的鸟类展示和拼图结合起来,让孩子们更好地认识鸟类多样性从而开发出对自然界的探究兴趣。
具体的方法是:教师首先准备好教学材料,比如贴有不同鸟类图片的卡片或动态展示等,抽象地介绍一些常见的鸟类特征,比如它们的喜欢的食物和栖息地。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鸟类的多样性》教学设计

鸟类的多样性教案示例教学重点:保护鸟类多样性的意义和措施教学方法:讨论和讲述相结合教学过程:(1课时)讲授新课:引言:家鸽是一类常见而且与人类关系密切的鸟,因此用它做为代表动物来讲解鸟类。
实际上,鸟的种类是很多的,全世界现存的鸟类约有9000多种。
这些鸟类分布范围广泛,生活习性各不相同,形态结构也是多种多样的,呈现出一个种类繁多,形态各异,五彩缤纷的鸟类世界。
一、鸟类的多样性下面请同学们以组为单位,对照鸟的标本,结合书本,观察这些鸟类,要求一边观察一边思考一个问题:每一种鸟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的关系。
(一)啄木鸟请同学们观察啄木鸟标本,有条件的学校演示录像片,要求边观察边填写下列观察记录表,并思考下列问题:1、为什么说啄木鸟是森林益鸟?2、为什么啄木鸟在不停地啄木?3、啄木鸟为什么能在树木上旋转攀缘跳跃?4、啄木鸟有哪些形态结构特点、生活习性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观看标本和录像后,请一个同学汇报观察记录结果:教师完善观察记录表格(二)猫头鹰学生观看标本或录像,边观察边填写下列观察记录表,并思考:猫头鹰有哪些形态结构特点与夜间捕鼠生活相适应?观看标本和录像后,请一个同学汇报观察记录结果:师生共同完善观察记录表格。
(三)大山雀学生观看标本或录像,边观察边填写下列观察记录表,并思考:1、为什么说大山雀是有名的食虫益鸟?2、大山雀有哪些特点适于捕食园林害虫?观看标本和录像后,请一个同学汇报观察记录结果:师生共同完善观察记录表格。
(四)野鸭学生观看录像,边观察边填写下列观察记录表,并思考:1、野鸭为什么适于浮游和游泳?2、野鸭的喙有哪些特点适于水中取食?观看录像后,请一个同学汇报观察记录结果:师生共同完善观察记录表格。
(五)鸵鸟学生观看标本或录像,边观察边填写下列观察记录表,并思考:鸵鸟为什么善于在沙漠中奔跑?观看标本和录像后,请一个同学汇报观察记录结果:师生共同完善观察记录表格。
(六)丹顶鹤学生观看标本或录像,边观察边填写下列观察记录表,并思考:1、丹顶鹤为什么适于在浅水滩或沼泽地中行走?2、丹顶鹤有哪些特点适于在水中捕食鱼虾?观看标本和录像后,请一个同学汇报观察记录结果:师生共同完善观察记录表格。
多元素的鸟类科学教案设计

多元素的鸟类科学教案设计鸟类是地球上最为独特、美丽和神秘的生物之一。
它们有着华丽的羽毛、多姿多彩的嘴唇、优美的歌声和独特的飞行技能,能够在我们身边穿梭飞行,成为了自然界中最美的景色之一。
在这样多元化鲜活的生物群体中,科学教育也变得各式各样。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一份关于多元素的鸟类科学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理解什么是鸟类,它们有哪些特点和生活习性;2、了解不同种类的鸟类和它们的生物学特征;3、掌握鸟类观察、鸟窝建造等基本技能;4、激发学生对于生物科学的浓厚兴趣。
二、教材准备1、鸟类手册:指南中有许多图片、介绍和生物学特征,便于教师和学生理解各个鸟类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2、工具集:各种器具用于鸟类观察和鸟窝建造,可以让学生动手实践,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教学板书:对于学生看得见的区域,内容要简明易懂,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查看和学习。
三、教学模式1、图片识别:利用一些图片让学生能够快速地理解和辨认不同的鸟类。
2、实地观察:实地观察不同的鸟类习性和生物特征,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科学兴趣。
3、鸟类建造:学生参与鸟窝的制造和管理,更加深入地理解不同的鸟类习性和建造技能。
四、教学过程1、预习阶段:对鸟类的基本特征介绍,让学生了解鸟类的特征和分类情况。
2、认知阶段:通过图片、视频和实地观察方式,让学生认知不同种类的鸟类,掌握不同的生物学特征。
3、培养兴趣: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对于观察、制造鸟窝和保护鸟类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于科学的热爱。
4、总结发言:让学生总结观察、制造鸟窝和保护鸟类的方法,并发表感言并分享相应的体会。
五、教学效果教学过程中,学生深入地了解了不同种类鸟类的特征、习性和生活习惯,更好地掌握不同鸟类的特点和区别。
通过实践活动和教师的指导,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感受并遵循自然规律,在探索科学的同时更好地保护自然环境。
整个课程设计强调了多元素的教学模式,更加符合现阶段学习型教学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鸟类的多样性》教案
教学目标
.了解不同生活环境中的鸟类的不同形态结构特点,从而理解鸟类的多样性。
.了解鸟类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了解本地区当前鸟类资源的现状,从而能够自觉地保护鸟类。
.学习观察鸟类,保护鸟类的方法,从而培养自觉保护鸟类的情感和观察能力。
重点、难点分析
理解鸟类的多样性是本节的教学重点。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已成为当今生物教育和解决当今环保等难题的世界性问题,使学生从小树立保护物种多样性的观点是生物教师在自己教学工作中义不容辞的责任。
本节鸟类多样性是学习、理解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典型材料,是学生获得生物多样性观点的基础知识,因此教师应该提高认识,认真研究教材,并注意收集本地区生物多样性的材料,丰富深化本节课的教学。
然而,尤其在城区,很多地方鸟类活动少,而且它们远离人群,学生难以真切、全面地观察、了解鸟类,使学生缺乏感性经验。
使之又成为难点。
本节选择了鸟类中猛禽的代表猫头鹰、鸣禽的代表大山
雀、游禽的代表野鸭、走禽的代表鸵鸟、涉禽的代表丹顶鹤展开学习,是较全面了解鸟类多样性的材料。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结合看录像、参观动物园中的鸟馆、参观百鸟园、组织野外观鸟等活动,让学生真正去亲近鸟、观察鸟、研究鸟,在此基础上,开展关于鸟类多样性中一些问题的讨论,才能完成这一教学任务。
教学过程设计
一、本课题参考课时:1课时
二、教学过程
千百万年来,人类与鸟类共同在地球上生活,建立起亲密的伙伴关系,鸟类卓越的飞翔能力、艳丽的色彩、动听的歌喉、奇妙的本能行为,强烈地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并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科学的启示。
我国鸟类资源丰富,鸟类种数在世界上居于第4位。
巴西有XX种,秘鲁有1678种,哥伦比亚有1567种,我国有1253种。
本节课是用更大的视角研究不同种类的鸟类。
.对几类生态类群鸟类代表的研究
本节课前,组织学生参观百鸟园、参观动物园中的鸟馆,有条件的学校组织野外观鸟活动是非常必要的。
在参观前,教师应准备观察报告,以指导学生在参观中的观察活动。
进行野外观鸟前,教师应向学生讲解野外观鸟
方法。
本节课在课前观察的基础上,可采用师生共同探讨鸟类生活习性和形态结构特点相适应的问题,尤其注意各生态类群鸟类的喙和足的特点。
课前还可以播映几种典型鸟类的录像。
.保护和招引益鸟
研究鸟是为了保护鸟、利用鸟,在学习益鸟的保护和招引一节之前,教师应尽可能掌握本地区鸟类资源的现状、本地区当前保护鸟类的措施等资料,也可组织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调查,与本地区鸟类专家座谈,查找有关的鸟类资料等。
课上师生共同讨论保护鸟类的若干问题,如本地区鸟类资源现状,本地区为保护鸟类做了什么工作?还应做哪些工作等。
最后可以组织全班写一个给全校或给附近社区居民的倡议书,进一步宣传爱鸟、护鸟知识,动员更多的人行动起来。
小资料
野外观鸟
观鸟前的准备
一架双筒望远镜,有条件还可准备一架高倍望远镜;一本本地区的鸟类图鉴;一个小笔记本和铅笔。
衣服、鞋帽要得体,穿着舒适便于活动,要穿长衣、长
裤和高帮鞋。
另外,在自然界观鸟时,穿戴的颜色应与环境相适应,特别是不要穿戴红、黄、橙、粉红和白色的衣帽,因为大多数鸟类对这样鲜亮的颜色非常敏感,不愿靠近,这就影响了观鸟的效果。
观鸟的时间
应与鸟类的活动规律相适应。
从一天看,多数鸟类在日出后2小时和日落前2小时比较活跃,鸣叫、取食等活动频繁,所以一天中最佳观鸟时间在清晨和傍晚。
在不同的季节里,秋季和春季能看到更多种类和更大数量的鸟,因为在我国,特别是东部地区,是许多候鸟迁徙所经过的路线。
留鸟在一年四季中都可观察;观察当地的夏候鸟就应在夏季观察,冬候鸟则应在冬季。
观鸟地点
每种鸟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适应各自所需的环境条件。
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就会观察到下同种类的鸟,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住所附近、学校、工作单位及城市公园都可以观察到鸟。
你如果想观察雁、鸭和鹭类等游禽和涉禽,就应选择到湿地去,也就是到海滨、滩涂、湖泊、河流、沼泽、稻田等环境中去观察。
若要观察林鸟就要到林区去,特别是山地林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和植被类型的不同,可以看到不同种类的鸟。
观鸟的方式
一般在野外观鸟,有行进中观鸟和静止在某一地点观鸟两种方式。
鸟类的野外识别
.根据形态特征识别鸟类
身体的大小和形状包括体长、体重、形体特点等。
嘴和后肢的形态许多鸟类的嘴型有明显的特征,如鹤、鹳、鹭、啄木鸟等,嘴长而直;戴胜、太阳鸟等的嘴长而弯曲;夜鹰、雨燕、家燕类等的嘴型扁而阔等。
后肢的形态对于鉴别鸟类也十分重要,但在野外观察时往往受到限制。
翅型和尾型翅大致分为尖形、圆形、方形等类型;尾的形态可分为平尾、圆尾、凸尾、尖尾、凹尾、叉尾等羽色首先要注意鸟体的主要颜色,然后尽量快速准确地注意头、颈、尾、翅、胸、腹、腰等部位的颜色,并注意抓住一两点最突出的特征。
.根据行为特征识别鸟类
根据飞翔与停落时的姿态。
根据叫声;
根据生活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鸟类保护名单
一类保护鸟:白鹳、黑鹳、朱鹳、彩鹮、黑鹮、白鹮、中华沙秋鸭、白肩雕、白尾海雕、褐马鸡、棕尾虹雉、绿尾
虹雉、白尾梢虹雉、蓝鹇、白颈长尾雉、黑颈长尾雉、黑长尾雉、灰腹角雉、黄腹角雉、黑头角雉、赤颈鹤、丹顶鹤、白鹤、白头鹤、黑颈鹤、棕颈无盔犀鸟、冠斑犀鸟、双角犀鸟。
二类保护鸟:白额雁、红胸黑雁、白琵鹭、鸳鸯、天鹅、瘤鸭、白冠长尾雉、红胸角雉、红腹角雉、小杓鹬、小青脚鹬、松鸡、铜鸡、金鸡、蓝马鸡、棕头鸥、遗鸥、白鹇、绿孔雀、孔雀雉、高山雪鸡、蓑羽鹤、蓝翅八色鸫、黑琴鸡、花尾楱鸡、血雉、勺鸡、灰鹤、大鸨、小鸨、鹦鹉、猛禽。
世界各国已选定的国鸟
澳大利亚-琴鸟、奥地利-家燕、比利时-红隼、斯里兰卡-黑尾原鸡、丹麦-云雀、爱沙尼亚-家燕、德国-白鹳、英国-欧亚鸲、危地马拉-凤尾绿咬鹃、冰岛-白隼、印度-蓝孔雀、萨尔瓦多-砺鹬、日本-绿雉、卢森堡-戴胜、荷兰-白琵鹭、挪威-河鸟、南非-蓝鹤、瑞典-乌鸫、美国-白头海雕、委内瑞拉-拟椋鸟、缅甸-孔雀、毛里求斯-多多鸟、乌干达-皇冠鸟、伊拉克-雄鹰、新西兰-天翼鸟、爱尔兰-砺鹬、墨西哥-长脚鹰、法国-公鸡、巴哈马-红鹤、多米尼加-鹦鹉、巴巴多斯-鹈鹕、特立尼达和多巴哥-蜂鸟、厄瓜多尔-大秃鹰、智利-山鹰、波兰-雄鹰、赞比亚-雄鹰、津巴布韦-津巴布韦鸟、肯尼亚-雄鹰、阿根廷-棕灶鸟、巴布亚新几内亚-极乐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