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运用工程课程设计
《汽车运用工程学》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汽车运用工程学Engineering of Automobile Application课程代码:901120749学时数:48 学分数:3一、教学目的本课程是交通运输专业必修课程之一,它是在综合应用现代汽车技术和管理学方法基础上,讲授如何充分发挥汽车的动力性与经济性,以“优质,高效,低耗,安全”地运行,使其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汽车运用与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汽车经营管理等技能知识。
二、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2 学时)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汽车作为重要交通工具在交通运输和人民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
掌握国内外汽车技术和汽车运用工程的发展进程及水平。
重点掌握汽车运用与管理工作的内容及影响汽车运用和管理因素。
1.汽车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汽车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现状;汽车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前景。
2.汽车运用的条件:动力条件;道路条件。
3.汽车运用工程展望:前景展望;发展趋势。
4.课程的任务与要求:课程任务;课程要求。
第二章汽车的动力性(6 学时)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评价汽车动力性能指标。
掌握汽车动力平衡方程式、平衡图及影响汽车动力性能的主要因素与指标。
重点掌握汽车动力性的合理运用。
1.汽车动力性能的评价指标:加速性能;平路上最高行驶速度;最大爬坡角度。
2.汽车的驱动力和行驶阻力: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
3.汽车行驶驱动的附着条件: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附着力与地面法向反作用力;附着率。
4.影响汽车动力性因素及动力性分析:影响汽车动力性因素;动力性分析。
5.汽车动力的合理运用:发动机动力性;汽车动力合理运用。
6.汽车的动力性试验:测试仪器设备;动力性试验方法。
第三章汽车的燃油经济性(6 学时)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汽车燃油的经济特性。
掌握汽车燃油经济性评价指标。
重点掌握影响汽车燃油经济特性的因素及节油技术。
1.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指标:等速百公里燃油消耗量;每千克燃油行驶里程。
汽车运用工程课程设计

汽车运用工程课程设计项目背景汽车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之一,在各行各业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汽车运用工程课程设计是一门结合了机械、电子、信息、化学等学科的综合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汽车设计、制造、维修等方面的能力。
在此背景下,本文将介绍一项针对汽车运用工程课程的设计项目。
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汽车的运作原理和各个部件的作用,同时提升学生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设计一种新型汽车引擎,要求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排放;2.设计整车底盘,实现平稳的行驶和良好的操控性;3.对车身外形进行改进,使其更美观、更符合市场需求;4.制定整车的维修保养方案,确保行驶安全和车辆寿命。
项目内容本项目涵盖了多个方面,需要学生们团队协作,分工合作,具体内容包括:引擎设计参考现有汽车引擎的结构和性能,设计一种新型汽车引擎,要求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排放。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材料的可行性、成功率等因素,采用CAD 辅助设计软件进行模拟和设计。
最终需要制作出可以实现基本功能的引擎样机。
底盘设计设计整车的底盘,包括车轮轮胎、悬挂系统、转向系统等。
底盘设计需要考虑车辆行驶稳定性、操控性和舒适性等因素。
运动学仿真软件可以用于验证底盘的设计,最终需要选择最优方案进行制造。
车身外形设计对汽车的外形进行改进,使其更美观、更符合市场需求。
要求采用人车合一的设计理念,将驾驶者的需求融入到设计中。
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空气动力学和安全性等因素,采用三维建模软件进行模拟和设计。
维修保养方案制定整车的维修保养方案,确保行驶安全和车辆寿命。
维修保养方案需要覆盖整车各个零部件的检查和维修保养,以及针对特殊情况的解决方案。
最终制定的方案需要保证维修保养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项目成果学生团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以上任务,并形成各类报告。
最终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设计方案报告:包括引擎设计、底盘设计、车身外形设计、维修保养方案等;2.样机展示:展示新型引擎的实物样机和整车底盘的模型;3.演示视频:演示整车的行驶和操控情况;4.最终成果报告:总结团队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对成果进行评价和总结。
《汽车运用工程》实验教案

《汽车运用工程》实验教案实验一汽车动力性及燃油经济性能实验实验二转向系与制动性能的诊断检测一、实验目的1.掌握转向盘自由转动量的检测2.掌握反力式滚筒制动试验台结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二、实验仪器1.转向盘自由行程检测仪2.反力式滚筒制动实验台三、预习要求1.熟悉转向盘自由转动量检测仪的使用2.了解反力式滚筒制动试验台的结构、工作原理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转向盘自由行程的检测1)将转向盘自由行程检测仪的刻度和指针分别固定在转向盘轴管和转向盘边缘上2)使被检汽车的两转向轮处于直线行驶位置不动3)轻轻向左(或向右)转动转向盘至空行程一侧的极端位置(感到有阻力),调整指针指向刻度盘零度4)轻轻转动转向盘至另一侧空行程极端位置,指针所示刻度即为转向盘的自由行程5)记录所测数值2.制动试验台的检测方法1)将制动试验台的电源开关打开,按使用说明书的要求预热至规定时间2)如果指示装置为指针式仪表,检查指针应在零位,否则调零3)检查制动试验台滚筒上是否粘有泥、水、砂石等杂物,并进行清洁4)核实汽车轴重,不得超过制动试验台允许轴重5)检查汽车轮胎是否粘有泥、水、砂石等杂物,并进行清洁6)检查汽车轮胎气压应符合规定,否则应充气至规定气压7)升起制动试验台举升器8)汽车被测车轴在轴重计或轮重仪上检测完轴重后,应尽可能沿垂直于滚筒的方向驶入制动试验台,先前轴,后后轴,使车轮处于两滚筒之间9)汽车停稳后变速器置于空档位置,行车制动器和驻车制动器处于完全放松状态10)降下举升器,指举升器平板与轮胎完成脱离为止11)启动电动机,使滚筒带动车轮转动,先测出车轮阻滞力12)用力踩下制动踏板,检测轴制动力13)读取并打印检测结果14)升起举升器,驶出已测车轴,驶入下一车轴,按上述方法检测轴重和制动力15)当与驻车制动器相关的车轴在制动试验台时,检测完行车制动性能后应重新起动电动机,在行车制动器完全放松的情况下,用力拉紧驻车制动器操纵杆,检测驻车制动性能16)所有车轴的行车制动性能和驻车制动性能检测完毕后,升起举升器,汽车驶出制动试验台17)切断制动试验台电源五、实验报告1.对所得转向盘自由行程量与规定值进行比较,可是否符合要求。
汽车运用工程课程设计

学校代码:10128学号:201330302035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长城M4 1.5L 2015款舒适型汽车动力性、经济性设计计算学生姓名:王俣喧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班级:交通运输13-2班指导教师:赵丹平2017 年1月9 日内蒙古工业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名称:汽车运用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班级:交通运输13-2 班学生姓名:王俣喧学号:201330302035 指导教师:赵丹平摘要随着中国汽车产能的不断壮大,各国车企越来越看重中国市场,纷纷加大在华投入新车型的力度,因此,消费者可选择的车型也越来越多了。
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作为衡量一辆汽车性能的两个很重要的指标,对其的设计计算是进行汽车设计和性能研究的一种有效手段。
它可以代替大量的整车道路试验,在产品的设计阶段就能对汽车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进行预测具有速度快、精度高、时间省等优点可以大大缩短研制过程和费用。
此外运用模拟技术可以比较深入地研究汽车动力系统的各参数对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的影响并可针对不同的使用条件运用优化设计的原理寻求汽车动力系统的最合理分配方案。
汽车运用工程课程是交通运输本科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而对于汽车来说,动力性与经济性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汽车动力性、燃油经济性设计计算是进行汽车设计和性能研究的一种有效手段。
它可以代替大量的整车道路试验,在产品的设计阶段就能对汽车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进行预测,具有速度快、精度高、时间省等优点,可以大大缩短研制过程和费用。
本文主要阐述了汽车内各参数对汽车动力性和燃料经济性的影响,以及汽车动力性和燃料经济性的评价指标,提出了其各项指标的数值计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汽车的动力性和燃料经济性进行了技术分析,它们能综合反映出某一款车的性能高低。
本文正是通过计算一款车:长城M4 1.5L 2015款舒适型的动力性能以及燃油经济性来确定该款车的性能是否得到充分发挥,并以此为基础,对其传动系参数进行了优化,通过对优化前后整车性能的对比分析,判断是否达到在动力性能与燃油经济性之间达到一个较优平衡。
汽车运用工程基础第二版教学设计

汽车运用工程基础第二版教学设计简介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汽车运用工程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档旨在介绍汽车运用工程基础第二版的教学设计,为汽车工程师的培养提供帮助。
教学目标1.理解汽车运用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汽车运用工程的常见工具和方法;3.学会分析和解决汽车运用工程中的实际问题。
课程设置本次课程分为六个模块,分别是:1.汽车运用工程概述:介绍汽车运用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2.汽车系统及其组成部分:介绍汽车的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的功能和特点;3.汽车运动学基础:介绍汽车的运动学基础,包括速度和加速度等基本概念;4.汽车动力学基础:介绍汽车的动力学基础,包括引擎、传动系统等;5.汽车控制系统:介绍汽车的控制系统,包括电子控制单元、传感器等;6.汽车诊断和维修:介绍汽车的诊断和维修方法。
教学方法本次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通过演示、讲解等方式,向学生传授汽车运用工程基础的知识;2.实验教学:通过实验室实践,让学生亲身感受汽车运用工程基础知识的应用;3.讨论教学: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汽车运用工程实际问题。
教学评估为了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本次课程采用以下教学评估方式:1.课堂表现:通过出勤情况、课堂发言、参与讨论等方式,评价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2.作业考核:通过作业、实验报告等方式,评价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考试评估:通过期末考试,评价学生对课程重点知识的掌握情况。
教学资源为了辅助教学,本课程提供以下资源:1.课件:提供全套课件,包括课程介绍、讲义、案例分析等;2.实验室设备:提供实验室设备,让学生亲自进行实践操作;3.参考书籍:为学生提供多本参考书籍,增加学生对汽车运用工程的深入了解和掌握。
总结通过本次教学设计,学生将会全面了解汽车运用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并能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多样化,能够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学习节奏,旨在完善汽车工程师的培养体系,提高汽车工业的质量和效率。
20XX汽车运用工程教案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案本(2016 —2017 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汽车运用基础课程代码:0801105授课学时:6414-1授课班级:汽服班授课教师:蒋晓琴教研室:汽车检测教研室专业资料..2017年3 月2 日专业资料..填写说明:课程学期课表只填该课程本期的授课班级、教学地点专业资料..教学设计专业资料..专业资料..讲解、提问二、汽车的速度性汽车以最少的时间耗费送达货物或旅客的能力,称为汽车的速度性。
1、汽车的动力特性40决定了汽车在各种不同行驶阻力道路上行驶的可能速度,动力特性常用动力因数(表征。
D)听课思考讨论、最高车速2 回答问题汽车在水平良好路面上满载行驶所能达到的最高行驶速度称为最高车速。
3汽车的加速能力、是用汽车的加速时间表示的。
原地起步加速时间、超车加速时间行驶所挡1以、4爬坡能力指汽车在良好的路面上,。
能爬行的最大坡度、平均技术速度即5 汽车行驶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三、汽车的使用方便性讲解、提问汽车的使用方便性是一个综合的使用性能。
指汽车在结构上为使用者提供条件的方便性。
专业资料..专业资料.. 教学设计专业资料..专业资料..专业资料..专业资料.. 教学设计专业资料..专业资料..专业资料..专业资料.. 教学设计专业资料..专业资料..二、汽车的价值分析、新车的价值分析1在购置新车时,不应只考虑购置费的高低,还应考虑18 听课使用费用和货币的时间价值等因素。
思考汽车的使用年限、讨论2、在用车辆的价值分析三、车辆投资效果的测算回答问题总算法:用各方案的投资额及投产后生产年限内1 、来评价方案的优劣,经营费用的总和,从而确定方案的取舍。
2 、听课20 年)投资回收年限法是用回收全部投资所需时间(思考、的长短来评价和优选方案的。
讲解、提问1-5 汽车费税及相关法规讨论§回答问题一、车辆购置附加税、概念:原为车辆购置附加费。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1年月2005年1115日发布并于20061月1听课日实施月年20111219思考、(的《车辆购置税征收管理办法》计算日修订)征收车辆购置税。
利川市汽车工程课程设计

利川市汽车工程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汽车工程的基本知识,提高他们在汽车工程领域的实践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掌握汽车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了解汽车工程的发展趋势和新技术。
3.学会使用汽车工程相关的工具和设备。
4.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汽车工程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现状。
2.汽车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包括发动机、变速箱、悬挂系统等。
3.汽车工程的新技术,如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无人驾驶等。
4.汽车工程的实践操作,包括工具和设备的使用、维护和故障排除。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1.讲授法:讲解汽车工程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2.案例分析法:分析汽车工程领域的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应用。
3.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4.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权威、实用的汽车工程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学习。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准备齐全的实验设备,确保学生能够进行实践活动。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我们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小组讨论等环节,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3.考试:定期进行考试,全面评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4.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
六、教学安排本课程的教学安排如下:1.教学进度:按照教材和大纲的要求,合理安排每个章节的教学内容。
2.教学时间:确保每个章节有足够的教学时间,保证教学内容的深入学习。
汽车运用工程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内容

《汽车运用工程》课程教学大纲(201409修订)课程名称:汽车运用工程(英文): Automobile Application Engineering 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层次:专升本学时:64 学分:4一、课程的作用、地位和任务1、课程作用使学生系统地了解到汽车在行驶和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基本知识。
让学生掌握如何有效的使用车辆,以较低的消耗充分发挥汽车的使用性能,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2、教学方法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相结合3、课程学习目标和基本要求使学生获得汽车运用的基本知识,掌握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制动性以及行驶安全性等性能指标,了解汽车的主要排放指标,了解汽车在不同气候和道路条件下行驶使用性能的化,为学生做好毕业设计(论文)以及毕业后从事汽车技术使用和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4、课程类型:专业课5、先修课程:汽车构造二、课程内容和要求(一)理论教学(二)实践教学内容及要求1、实验实验、实习结合理论教学进行,实验、实习项目和要求如下:2.课程设计(包括综合实践)目的及要求: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掌握汽车几大评价指标中的某种指标的评价方法和评价全过程。
课程设计题目类型:某某汽车动力性指标计算;设计内容:1.选定动力性计算时所需的参数2. 确定发动机外特性曲线3、计算最高车速4、计算最大爬坡度5、计算最大加速度三、学时分配表四、考核的内容及要求1.课程考核应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参考理论教学的要求,理论教学的重点即是考核的考察点。
2.考试形式:闭卷笔试3.考试时间:90分钟4.试卷结构:题型包括:填空20%、判断题20%、名词术语20%和计算或问答题40%。
题目难易比例为1:3.五、课程参考资料1.教材:《汽车运用工程》,高延龄,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年7月第3版2.参考书:《汽车理论》,余志生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3。
汽车运用工程教案设计(汽服14-1))

实用标准文档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案本(2016 —2017 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汽车运用基础课程代码:080110564授课学时:班14-1授课班级:汽服授课教师:蒋晓琴教研室:汽车检测教研室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2017年3 月2 日课程学期课星星期星期星期星期星期节星期汽车运汽车运基础工程1-7,12-1-18(1,2)第8(1,2)二蒋晓蒋晓2404110214-1汽15-2汽汽车运汽车运基础工程1-11,161-18(3,4)第18(3,4)四蒋晓蒋晓琴2404 1102 14-1汽服15-1汽运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填写说明:课程学期课表只填该课程本期的授课班级、教学地点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教学设计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提问讲解、二、汽车的速度性汽车以最少的时间耗费送达货物或旅客的能力,称为汽车的速度性。
1、40 汽车的动力特性决定了汽车在各种不同行驶阻力道路上行驶的可能速度,动力特性常用动力因数(D)表征。
听课思考讨论回答问题最高车速 2 、汽车在水平良好路面上满载行驶所能达到的最高行最高车速。
驶速度称为汽车的加速能力3 、是用汽车的加速时间表示的。
原地起步加速时间、超车加速时间行驶所以、4爬坡能力指汽车在良好的路面上,1 挡能爬行的最大坡度。
、平均技术速度即5 。
汽车行驶时间的平均速度讲解、提问三、汽车的使用方便性汽车的使用方便性是一个综合的使用性能。
指汽车在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教学设计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教学设计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教学设计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二、汽车的价值分析1、新车的价值分析18 在购置新车时,不应只考虑购置费的高低,还应考虑听课思考汽车的使用年限、使用费用和货币的时间价值等因素。
《汽车运用工程》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汽车运用工程(Automobile Application Engineering)课程代码:04410067学分:2学时:32 (其中:课堂教学学时:32实验学时:0上机学时:0课程实践学时:0 )先修课程:交通工程学,载运工具概论适用专业:交通工程教材:《汽车运用工程》,潘公宇,国防工业出版社,2013一、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一)课程性质《汽车运用工程》是交通工程专业的基础选修课。
本课程研究、讨论用现代先进理论及技术对汽车正确合理运用,进行有效技术管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在技术可能和使用可靠条件下,掌握正确合理使用汽车,充分发挥其工作性能,从工程技术管理方面保证汽车有良好的技术状况,减少污染及损耗,提高燃油经济性,降低运输成本的高效低耗安全优质运行的基本理论及主要技术措施。
(二)课程目标1.知识方面了解用现代先进理论及技术对汽车正确合理运用,进行有效技术管理;1.2掌握正确合理使用汽车,充分发挥其工作性能;3掌握降低运输成本的高效低耗安全优质运行的基本理论及主要技术措施。
2.能力与素质方面1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判断和归纳能力,能对汽车运用的相关技术和应用领域进行分析;2.2熟悉汽车的构成与功能,掌握正确合理使用汽车;3具有系统工程的思想和自主学习能力,能够进行团队合作。
(三)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本课程支撑专业培养计划中毕业要求指标点1-4, 3-1, 4-1和12-2o.毕业要求1-4:能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汽车运用中涉及的复杂工程问题。
1.毕业耍求3-1.能够对复杂汽车运用问题进行分析和提炼,设计解决方案。
2.毕业要求4-1.能够对相应问题进行研究方案设计。
3.毕业要求12-2.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第一章汽车运用基础(-)课程内容1.汽车运用条件(气候条件,道路条件,汽车高速公路使用条件,运输条件等);.汽车运行工况(汽车运行工况调查,汽车运行工况分析);2•汽车使用性能的评价指标(容载量,汽车质量利用,汽车使用方便性,出车迅速性等)。
汽车运用工程教案设计(汽服14-1))

§1-5汽车费税及相关法规
一、车辆购置附加税
1、概念:原为车辆购置附加费。根据国家税务总局2005年11月15日发布并于2006年1月1日实施的《车辆购置税征收管理办法》(2011年12月19日修订)征收车辆购置税。
2、计税价格
4、昼夜时间利用率:工作车辆平均每日出车时间占昼夜时间的百分比。
三、汽车速度性能的利用
1、评价指标:平均技术速度、营运速度、运送速度和平均车日行程;
2、提高汽车平均技术速度的途径。
课后测试:汽车使用条件、汽车运行工况的概念
参数、调查方法、时间利用率和提高汽车平均技术速度的途径
小结:汽车运行条件与运行工况、汽车运用效率指标、影响因素
听课、思考、
回答问题
听课、作笔记
听课
思考
讨论
讲解
提问
讲解
讲解、提问
1
1
2
5
二、汽车的价值分析
1、新车的价值分析
在购置新车时,不应只考虑购置费的高低,还应考虑汽车的使用年限、使用费用和货币的时间价值等因素。
2、在用车辆的价值分析
三、车辆投资效果的测算
1、总算法:用各方案的投资额及投产后生产年限内经营费用的总和,来评价方案的优劣,从而确定方案的取舍。
交互式学习:
§1-2汽车运行条件与运行工况
一、道路条件
1、道路等级:公路是连接各城市、城市和乡村、乡村和厂矿地区的道路。按照JTG 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根据公路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以下五个等级
2、道路养护质量
二、气候条件三、运输条件
听课、思考、
回答问题
汽车运用工程课程设计

汽车运用工程课程设计本篇文章将介绍一份汽车运用工程课程的设计,该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有关汽车工程的知识和实践。
以下是课程设计的概述:课程名称:汽车运用工程学时:48 学时学分:3 学分课程目标:1. 了解汽车运用工程中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2. 熟悉汽车结构,特别是发动机、变速器和底盘等部件的工作原理;3. 掌握汽车运用工程中的基本原理,并能够将其应用于实践过程中;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课程内容:第一章:汽车结构和工作原理(8 学时)1.1 汽车的结构和分类1.2 发动机和燃烧原理1.3 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和分类1.4 底盘与悬架的构造和工作原理第二章:汽车电子技术(8 学时)2.1 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2.2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组成2.3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2.4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和修理第三章:车辆维护与保养(8 学时)3.1 汽车维修保养的概念3.2 汽车维修保养的方法3.3 汽车维修保养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3.4 汽车维修保养的安全注意事项第四章:汽车性能测试与调整(8 学时)4.1 汽车性能测试和评估的基本方法4.2 汽车性能测试和评估的基本参数4.3 汽车性能测试和评估的实验过程4.4 汽车性能调整的方法和技巧第五章:项目实践(16 学时)5.1 学生分组进行项目设计5.2 学生对设计的汽车进行制作和装配5.3 学生进行汽车的初始试验和性能测试5.4 学生对汽车的性能进行分析和调整教学方法:该课程采用授课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课堂上,老师将给予学生相关的理论知识,同时将安排一些实验作业和案例研究,以便学生能够进行实际操作和应用。
在第五章中的项目实践,将为学生提供一个模拟的汽车设计和制造环节,以便学生能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考核方法:该课程的考核将采用综合性考试、实验报告和项目报告相结合的方式,以保证学生对课程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全面掌握。
汽车运用工程教案(汽服14-1))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案本(2016 —2017 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汽车运用基础课程代码:0801105授课学时:64授课班级:汽服14-1班授课教师:蒋晓琴教研室:汽车检测教研室2017年3 月2 日填写说明:课程学期课表只填该课程本期的授课班级、教学地点教学设计二、汽车的速度性汽车以最少的时间耗费送达货物或旅客的能力,称为汽车的速度性。
1、汽车的动力特性决定了汽车在各种不同行驶阻力道路上行驶的可能速度,动力特性常用动力因数(D)表征。
2、最高车速汽车在水平良好路面上满载行驶所能达到的最高行驶速度称为最高车速。
3、汽车的加速能力是用汽车的加速时间表示的。
原地起步加速时间、超车加速时间4、爬坡能力指汽车在良好的路面上,以 1挡行驶所能爬行的最大坡度。
5、平均技术速度即汽车行驶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三、汽车的使用方便性汽车的使用方便性是一个综合的使用性能。
指汽车在结构上为使用者提供条件的方便性。
1、平顺性:2、舒适性:3、机动性:车辆在最小面积内转向和转弯的能力。
课后测试:比装载质量、装载质量利用系数、动力因数、最高车速、加速能力、爬坡能力、平均技术速度平顺性和乘坐舒适性、机动性的概念小结:汽车容量、汽车的速度性、汽车的使用方便性的概念及评价指标。
听课思考讨论回答问题听课思考、讨论回答问题回答问题讲解、提问讲解、提问401331课后作业学生在本次教学、实训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二、汽车的价值分析1、新车的价值分析在购置新车时,不应只考虑购置费的高低,还应考虑汽车的使用年限、使用费用和货币的时间价值等因素。
2、在用车辆的价值分析三、车辆投资效果的测算1、总算法:用各方案的投资额及投产后生产年限内经营费用的总和,来评价方案的优劣,从而确定方案的取舍。
2、投资回收年限法是用回收全部投资所需时间(年)的长短来评价和优选方案的。
§1-5 汽车费税及相关法规一、车辆购置附加税1、概念:原为车辆购置附加费。
汽车运用工程教学课件陈焕江第1章汽车的运用效果和运用条件

5.2 汽车运用外界条件
公路运输枢纽由客运场站系统、货运场站系统、通信信息服务 系统、生产生活辅助服务系统组成。
客运场站系统是组织旅客周转运输的机构。 货运场站系统是组织货物周转运输的机构。 通信信息服务系统使全国(或某地区)的公路运输枢纽形成 网络,对公路运输枢纽营运中所发生的各类运输信息进行传输、 处理与发布使用。 生产生活辅助服务系统是公路运输枢纽提供优质服务的保障。
5.2 汽车运用外界条件
1.2.4 运输条件
运输条件指由运输对象的特点和要求所决定的影响车辆运 用的各种因素。
1. 货物运输条件
(1)货物类别。按装卸方法,货物可分为堆积、计件和灌 装三类。按运输和保管条件可分为普通货物和特种货物。
(2)货物运输量。货物3吨以上大批货物为整车货物,不足3 吨小批货物为零担货物。
5.2 汽车运用外界条件
(3)货物运距 货物运距是货物由装货点至卸货点间的运输距离,一般用千米(km) 作为计量单位。 运距较短时,要求车辆结构能很好地适应货物装卸的要求,以缩短车 辆的货物装卸作业时间。短距离货物运输不仅降低了行程利用系数和载质 量利用系数,也恶化了汽车的运行工况,使汽车经常处于起步、加速、减 速、停车的非稳定工况。汽车在非稳定工况下工作时,汽车使用油耗增 大,排放增加,汽车总成的磨损加剧,且加大了驾驶员的工作强度。
第一章 汽车的运用效果和运用条件
为实现汽车运用的最佳效果,就必须科学合理的运 用车辆。然而,影响汽车运用过程和运用效果的因素 众多而且复杂。在分析汽车运用工程问题时,应全面 考虑这些影响因素,将其置于所处各种因素和运用条 件之中,才能得到符合客观实际的分析结果。
第一章 汽车的运用效果和运用条件
1. 教学目标 掌握汽车运用效果的评价指标。 掌握影响汽车运用效果的外界条件和技术条件。 了解汽车的使用性能指标。 掌握汽车运行适应性的分析方法。 2. 教学指导 资料准备:教材、汽车运行视频、教学课件等 仪器工具:五轮仪、非接触式速度测试仪、油耗计、加速度计等。 教学活动:课堂讲授,学生分组讨论,汽车货(客)运企业调研, 汽车运行工况试验等。
汽车运用工程PPT学习教案

从汽车运用宏观效果来看,主要包括 汽车运 输生产 率、汽 车运输 成本和 汽车运 输质量 三大指 标。
第1页/共48页
第一节 汽车的运用效果
一、汽车运输生产率
汽车运输生产率指单位时间内运输 车辆所 完成的 运输工 作量。 单位时 间可采 用小时 、日、 月、年 等不同 统计时 间;运 输工作 量则可 采用客 (货) 运量或 客(货 )运周 转量。
例如,汽车在良好路面上行驶 ,可达到较高车速并具有良好的 燃料经济性;汽车在崎岖不平的 道路上行驶,平均技术速度低, 换挡和制动频繁,加剧了零件的 磨损,并增加了油耗和驾驶员工 作强度;路面不平也使汽车零部 件受到的冲击载 荷增加,加剧汽 车行驶系损伤和轮胎磨损。
第12页/共48页
第二节 汽车运用条 件
第10页/共48页
第二节 汽车运用条 件
2.公路技术特性 影响公路使用质量和车辆使用效率的公路主要技术特性为:
①水平面内:曲线段的平曲线半径; ②纵断面内:纵坡、纵坡长度、竖曲线半径; ③横断面内:车道宽度、车道数和路肩宽度等。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对各级公路规定了 相应的技术标准,如车道宽度、车道数、最小停车视线距、纵 坡、平曲线半径等。见各级公路主要技术指标表。
分项工程得分=
检查项目得分 权值 检查项目权值
路面(或其他项目)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时,其评分值不小于75分者 为合格,小于75分者为不合格。
第13页/共48页
第二节 汽车运用条 件
根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水泥混凝 土面层的路面的实测项目见教材表1-2。
对于水泥混凝土面层的路面,其外观鉴定项目为: ①混凝土板的断裂块数,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不得超过评定路段混凝土板 总块数的0.2%,其他公路不得超过0.4%。不符合要求时每超过0.1%减2 分。对于断裂板应采取适当措施予以处理。 ②混凝土板表面的脱皮、印痕、裂纹和缺边掉角等病害现象,对于高速公 路和一级公路,有上述缺陷的面积不得超过受检面积的0.2%,其他公路不 得超过0.3%。不符合要求时每超过0.1%减2分。 ③路面侧石直顺、曲线圆滑,越位20mm以上者,每处减1~2分。 ④接缝填筑饱满密实,不污染路面。不符合要求时,累计长度每l00m减 2分。 ⑤胀缝有明显缺陷时,每条减1~2分。
汽车运用工程第五版教学设计

汽车运用工程第五版教学设计课程简介《汽车运用工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汽车工程技术,解决汽车运用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主要包括汽车工程基础知识、汽车运用分析与设计、汽车运用综合实验等内容。
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掌握汽车运用工程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熟悉汽车运用工程实践中的常用技术手段;•具备解决汽车运用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大纲第一章:汽车运用工程基础知识(24学时)1.汽车构造和工作原理2.汽车性能评价方法3.汽车运动学和动力学基础4.汽车悬挂和制动系统5.汽车驱动系统6.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第二章:汽车运用分析与设计(24学时)1.汽车运行分析与燃油经济性评价2.汽车性能要求的设计与计算3.汽车底盘的设计与评价4.汽车传动系统的设计与评价5.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评价第三章:汽车运用综合实验(32学时)1.汽车性能测试和数据处理2.汽车运动学和动力学实验3.汽车悬挂和制动实验4.汽车驱动系统实验5.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实验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理论教学采用讲授、互动式教学和案例分析等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教师将进一步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每章节会安排相应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每个实验环节都会有安全教育和实验指导,并设计相应的实验任务和考核要求。
同时,教师还将注重学生的实验报告的撰写和分析能力。
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本课程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设计案例,学生将会亲自建立汽车模型并进行仿真实验,同时还会安排企业实践和社会调研等具体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及参考书目教材:•《汽车运用工程》(李斌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参考书目:•《汽车工程基础》(邹厚泽著,机械工业出版社)•《汽车工程材料学》(刘建平著,清华大学出版社)•《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张永超著,机械工业出版社)总结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汽车工程技术,解决汽车运用问题的能力。
汽车运用技术课程设计

汽车运用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汽车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包括发动机、底盘、电气系统等关键部件;2.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汽车的主要性能指标,如动力性、经济性、安全性等;3. 帮助学生了解汽车运用过程中的常见故障及其原因。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汽车常用工具和设备,进行基本的汽车检查与维护;2. 提高学生分析解决汽车运用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整理汽车运用相关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汽车运用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具备安全、环保、节能的驾驶意识,树立正确的汽车运用观念;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高年级阶段,具有一定的汽车基础知识,对汽车运用技术有一定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采用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达到预定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汽车基本结构- 引擎工作原理与构造- 底盘系统组成与功能- 电气系统原理与关键部件2. 汽车性能指标- 动力性分析- 经济性评价- 安全性探讨3. 汽车运用与维护- 常用汽车工具和设备的使用- 汽车日常检查与维护方法- 常见故障诊断与处理4. 汽车运用中的实际问题分析- 案例分析:发动机故障诊断- 案例分析:底盘异响识别与处理- 案例分析:电气系统故障排查5. 现代信息技术在汽车运用中的应用- 汽车信息化管理- 汽车网络技术- 智能网联汽车简介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汽车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第二周:汽车性能指标及评价方法第三周:汽车运用与维护基本技能第四周:实际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法第五周:现代信息技术在汽车运用中的应用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性:本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教材,按照教材章节顺序进行,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汽车运用技术相关知识,为实际操作奠定基础。
汽车运用工程课程设计

学校代码:10128学号:201330302035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长城M4 1.5L 2015款舒适型汽车动力性、经济性设计计算学生姓名:王俣喧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班级:交通运输13-2班指导教师:赵丹平2017 年1月9 日内蒙古工业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名称:汽车运用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班级:交通运输13-2 班学生姓名:王俣喧学号:201330302035 指导教师:赵丹平摘要随着中国汽车产能的不断壮大,各国车企越来越看重中国市场,纷纷加大在华投入新车型的力度,因此,消费者可选择的车型也越来越多了。
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作为衡量一辆汽车性能的两个很重要的指标,对其的设计计算是进行汽车设计和性能研究的一种有效手段。
它可以代替大量的整车道路试验,在产品的设计阶段就能对汽车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进行预测具有速度快、精度高、时间省等优点可以大大缩短研制过程和费用。
此外运用模拟技术可以比较深入地研究汽车动力系统的各参数对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的影响并可针对不同的使用条件运用优化设计的原理寻求汽车动力系统的最合理分配方案。
汽车运用工程课程是交通运输本科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而对于汽车来说,动力性与经济性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汽车动力性、燃油经济性设计计算是进行汽车设计和性能研究的一种有效手段。
它可以代替大量的整车道路试验,在产品的设计阶段就能对汽车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进行预测,具有速度快、精度高、时间省等优点,可以大大缩短研制过程和费用。
本文主要阐述了汽车内各参数对汽车动力性和燃料经济性的影响,以及汽车动力性和燃料经济性的评价指标,提出了其各项指标的数值计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汽车的动力性和燃料经济性进行了技术分析,它们能综合反映出某一款车的性能高低。
本文正是通过计算一款车:长城M4 1.5L 2015款舒适型的动力性能以及燃油经济性来确定该款车的性能是否得到充分发挥,并以此为基础,对其传动系参数进行了优化,通过对优化前后整车性能的对比分析,判断是否达到在动力性能与燃油经济性之间达到一个较优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代码: 10128学号: 201330302035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长城M4 1.5L 2015款舒适型汽车动力性、经济性设计计算学生姓名:王俣喧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班级:交通运输13-2班指导教师:丹平2017 年1月9 日内蒙古工业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名称:汽车运用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班级:交通运输13-2 班学生姓名:王俣喧学号: 5 指导教师:赵丹平摘要随着中国汽车产能的不断壮大,各国车企越来越看重中国市场,纷纷加大在华投入新车型的力度,因此,消费者可选择的车型也越来越多了。
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作为衡量一辆汽车性能的两个很重要的指标,对其的设计计算是进行汽车设计和性能研究的一种有效手段。
它可以代替大量的整车道路试验,在产品的设计阶段就能对汽车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进行预测具有速度快、精度高、时间省等优点可以大大缩短研制过程和费用。
此外运用模拟技术可以比较深入地研究汽车动力系统的各参数对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的影响并可针对不同的使用条件运用优化设计的原理寻求汽车动力系统的最合理分配方案。
汽车运用工程课程是交通运输本科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而对于汽车来说,动力性与经济性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汽车动力性、燃油经济性设计计算是进行汽车设计和性能研究的一种有效手段。
它可以代替大量的整车道路试验,在产品的设计阶段就能对汽车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进行预测,具有速度快、精度高、时间省等优点,可以大大缩短研制过程和费用。
本文主要阐述了汽车内各参数对汽车动力性和燃料经济性的影响,以及汽车动力性和燃料经济性的评价指标,提出了其各项指标的数值计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汽车的动力性和燃料经济性进行了技术分析,它们能综合反映出某一款车的性能高低。
本文正是通过计算一款车:长城M4 1.5L 2015款舒适型的动力性能以及燃油经济性来确定该款车的性能是否得到充分发挥,并以此为基础,对其传动系参数进行了优化,通过对优化前后整车性能的对比分析,判断是否达到在动力性能与燃油经济性之间达到一个较优平衡。
关键词:动力性;燃油经济性;设计计算目录第一章汽车原始数据、技术参数 (1)1.1汽车技术参数表 (1)1.2发动机外特性曲线图 (1)第二章轿车动力性的分析计算 (2)2.1汽车动力性的计算 (2)2.1.1绘制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 (2)2.1.2 最高车速与最大爬坡度的计算 (5)2.1.3绘制汽车动力因数特性曲线图 (7)2.1.4 绘制加速度倒数曲线各档 (8)2.1.5绘制二档起步加速的车速-时间曲线 (10)第三章汽车经济性的计算 (11)参考文献 (12)计算及说明结果第一章汽车原始数据、技术参数1.1长城M4 1.5L 2015款舒适型汽车技术参数表发动机型号整备质量装载质量总质量(M)最大功率(P)最大扭矩前后轮规格GW4G15 1106kg 375 kg 1481 kg 78kw 138N*m 205/60 R16质心至前轴距离(a) 轴距(L)车轮滚动半径(r)传动系效率(ηt)滚动阻力系数(f)空气阻力系数(C d)迎风面积(A)1.067 m2.383 m 0.326m 0.90 0.014 0.3 2.794m2质心高度(h g) 主减速器速比(i0)一档速比(ig1)二档速比(ig2)三档速比(ig3)四档速比(ig4)五档速比(ig5)0.64 m 4.313 3.545 1.905 1.31 0.97 0.816压缩比后轮转动惯量Iw2前轮转动惯量Iw1飞轮转动惯量I f10.5 1.6 kgm2 1.6 kgm20.16kgm2 1.2发动机外特性曲线图原始数据计算及说明结果(5)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图2-1 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2.1.2 最高车速与最大爬坡度的计算(1)最高车速计算最高车速是指汽车在平直、良好道路上所能达到的平均最高行驶车速。
a 理论最高车速计算只有当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平衡时,车速才达到最高。
根据最高档驱动力与行驶阻力平衡方程可得rtFF=.nPTtqmax9550⨯=tgitqti riiTFη⨯⨯⨯=0wfrFFF+==15.212maxaduAC⨯⨯+ fG⨯计算及说明结果(4)汽车动力因素特性曲线图2-2 汽车动力因素特性曲线2.1.4 绘制加速度倒数曲线各档(1)各档汽车旋转质量换算系数δ的确定)(112222ti gfwriiIrImηδ⨯⨯++=∑其中:I w为车轮转动惯量(I W=1.6+1.6=3.2);I f飞轮的转动惯量(I f=0.16)将数据代入公式可得δ1=1.497;δ2=1.148;δ3=1.085;δ4=1.061;δ5=1.052(2)各档加速度的确定)()(fDgmFuFaiiqratii-=-=δδ其中Di-f汽车动力因素特性曲线中选取9个点读出,在将各档的δ代入求得对应的加速度。
见表2-4所示(3)各档加速度倒数的确定将上面求得的各个档位的加速度求倒数,就能得到相应的数值。
δ1=1.497δ2=1.148δ3=1.085δ4=1.061δ5=1.052计算及说明结果(4)基本数据表ne2000 2500 3000 3500 4000 4500 5000 5500 6000a 1挡 2.204 2.298 2.044 2.378 2.465 2.498 2.472 2.405 2.198 2挡 1.455 1.507 1.516 1.524 1.559 1.559 1.507 1.420 1.237 3挡0.977 0.986 0.949 0.922 0.903 0.839 0.747 0.627 0.424 4挡0.622 0.584 0.5 0.415 0.33 0.189 0.0285挡0.428 0.352 0.228 0.095 0.0211 / a 1挡0.454 0.435 0.489 0.421 0.406 0.4 0.405 0.416 0.455 2挡0.687 0.664 0.66 0.656 0.641 0.641 0.664 0.704 0.808 3挡 1.024 1.014 1.053 1.085 1.107 1.192 1.339 1.596 2.359 4挡 1.608 1.711 2.002 2.411 3.031 5.305 35.3675挡 2.338 2.843 4.383 10.52D 1挡0.344 0.358 0.032 0.371 0.384 0.389 0.385 0.375 0.345 2挡0.182 0.188 0.189 0.191 0.196 0.196 0.191 0.182 0.162 3挡0.121 0.123 0.120 0.118 0.117 0.112 0.104 0.092 0.072 4挡0.082 0.080 0.073 0.066 0.059 0.047 0.033 0.0155挡0.063 0.056 0.046 0.035 0.022 0.006(5)绘制加速度倒数曲线图图2-3 加速度倒数曲线图计算加速度倒数基本数据。
计算及说明结果2.1.5 绘制二档起步加速的车速-时间曲线(1)加速时间计算公式⎰⎰⇒=⇒=⇒=t u u i du a dt t du a du dt du a 02111由加速度曲线可知,二档时加速度变化不大,故可认为是常数,即1/a 为常数,则)(1112021u u a du a dt t tu u -=⇒=⎰⎰ (2)基本数据表2-5 加速时间数据表速度变化 30-3535-4242-5151-6161-7373-89Km加速时间ti 3.32 4.62 5.904 6.41 7.692 10.256 s累加时间3.32 7.94 13.844 20.254 27.946 38.202 s(3)二档起步加速度-速度曲线图图2-4 二档起步加速的车速-时间曲线t 1=3.32st 2=4.62st 3=5.904st 4=6.41st 5=7.692st 6=10.256s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第三章 汽车经济性的计算(1)基本数据表3-1 汽车经济性基本数据表n e r/min 2500 3000 3500 4000 4500 5000 5500 u a5 km/h 62.1 73.9 85.2 97.3 109.9 121.7 133.9b e g/(kw/h)265255260260270281308P e kw 33 40 48 58 65 71 77Q siL/100km 19.72 19.33 20.52 21.71 22.37 22.96 24.79(2)最高档等速百公里油耗计算 g u b P Q a ee s ρ02.1=其中: ρ为燃料的密度(kg/L ) g 为重力加速度(m/s 2),对于汽油来说,ρg 可取7.0N/L 代入P e 和b e 数值可算出对应的油耗值,计算结果见表2-5(3)最高档等速百公里油耗曲线图图3-1 等速百公里油耗曲线图Q s1=19.72 L/100km Q s2=19.33L/100kmQ s3=20.52 L/100kmQ s4=21.71L/100kmQ s5=22.37L/100kmQ s6=22.96L/100kmQ s7=24.79L/100km参考文献[1]高延龄.汽车运用工程..人民交通出版社.第三版.[2]陈家瑞.汽车发动机构造及原理. .机械工业出版社.第三版.[3]余志生.汽车理论.. 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三版.[4]余志生.汽车工程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心得体会三周的课程设计结束了,在收获知识的同时,还收获了阅历,收获了成熟,在此过程中,我们通过查找大量资料,请教老师,以及不懈的努力,不仅培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各种其它能力上也都有了提高。
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很多学习的方法。
而这是日后最实用的,真的是受益匪浅。
要面对社会的挑战,只有不断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
在这次的课程设计中不仅检验了我所学习的知识,也培养了我如何去把握一件事情,如何去做一件事情,又如何完成一件事情。
在设计过程中,和同学们相互探讨,相互学习,相互监督。
学会了合作,学会了运筹帷幄,学会了宽容,学会了理解,也学会了做人与处世。
课程设计是我们专业课程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训练,这是我们迈向社会,从事职业工作前一个必不少的过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深深体会到这句千古名言的真正含义.我今天认真的进行课程设计,学会脚踏实地迈开这一步,就是为明天能稳健地在社会大潮中奔跑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具体训练和考察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