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常见的文言虚词用法及文言文断句技巧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文言文断句做题技巧

高中语文文言文断句做题技巧

高中语文文言文断句做题技巧第一类:熟记"之,乎,者,也,焉'等语气助词这几个语气助词一般都是在一句话的末尾的,所以,大致的可以先按照这个来断句,一般也是会对一大半的。

第二类:人称代词吾,我,朕孤,寡人,余等都是人称代词,这个是可以帮助断句的,一般用于句首或句末,注意断句。

第三类:主谓宾(语序)大致来说,文言文也是按照主谓宾来进行断句的,当然,很多时候是有宾语前置,定语后置这样的状况,而且多数时候考的就是这些状况,所以,要分清楚主谓宾结构。

举个例子,马首是瞻,这就是个定语后置句,正确的翻译就是"瞻马首'。

2高考文言文断句技巧(1)先通读全文,了解文意,分析情节。

此时切勿动手标点,如一遍读完不能理解,可连续读上二至三遍,直至理解。

(2)依据文章的内容或层次,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此时注意句首、句末虚词,这样凭借段落、层次或句首、句末虚词,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

(3)对每一段落或层次按照前后顺序,从头到尾地进行解剖,分出假设干个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

(4)通读全文,进行检查,对各别疑难之处,可依据上下文给以推断。

3高考语文文言文断句答题的技巧1 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

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

考生给文言文断句时,常犯的一个毛病是一边看一边点断,看完了文章,断句也结束了,待回头检查时,又觉得有许多不妥之处。

其实这种"一步到位'的方法是行不通的。

理解内容和断句是紧紧相关联的,熟读精思,理解大意是正确断句的前提,因为读不懂就点不断,不理解就点不好。

马马虎虎不行,似懂非懂不行,读一遍两遍一晃而过也不行。

我们拿到一篇没有标点符号的古文,首先要通读全文,反复钻研,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遍数读多了,其意义自然就理解了。

然后依据文章的内容,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

2 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

高中语文文言文断句答题技巧汇总

高中语文文言文断句答题技巧汇总

高中语文文言文断句答题技巧汇总
【答题技巧】
总体原则是将初步断句的结果带进原文翻译,通则对,不通则错。

【具体方法】
(1)虚词标志法:句首常有“盖、夫、惟、凡、故、今、若夫、且夫、至于、至若”等虚词;句尾标志词有“也、乎、焉、矣、耳、哉、与(欤)”等虚词。

(2)实词标志法: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言”为标志,一般情况下碰到它们都要停顿;文言文谓语,可利用此特点在它之前找主遇,之后找宾语。

(3)修辞标志法:为使文章达到句式整齐,语气连贯的效果,古人写文章经常运用对偶、排偶、顶真、层递、反复等修辞技巧,如果以此特点为依据,其准确性更高。

(4)名物标志法:名词和代词常作主语(句首)和宾语(句尾)来断句。

还要懂得古代文化常识,诸如年龄、称谓、纪年纪日、职官等方面的知识。

(5)结构标志法:利用固定结构的成对搭配性(见后面常见固定结构)及位置的相对固定性,如有些关联词常常能承前启后,它们前面一般可断句,如“是故、于是、是以、向使”等。

文言文断句常用虚词

文言文断句常用虚词

常用的虚词一)常用句末语气词(句尾助词)后面可断句。

如“矣、耶、哉、与(欤)、焉、兮、耳、而已、(乎)、(者)、(也)”等。

特殊情况:1、者的固定搭配不需要断句,如:逝者如斯夫:知人者智,自知者明:2、也”也常用在句间,表句间语气舒缓,诵读时不能停顿,其后不能断句。

3、“乎”有时用在句中同“于”,作介词(如:生乎吾前),其后不能断句。

(二)常用句首语气词(发语词)前面可断句。

如“岂(岂独)、其、盖、唯、盍、夫、且、且夫、若夫”等。

例: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②且庸人尚羞之。

③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④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说,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且且夫位于具有表示运气词或者连词,翻译为况且若夫可翻译为至于虚词可以不翻译,也无固定意思,从语境来分析(三)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前后都可断句。

如“嗟夫、嗟乎、呜呼”等。

(四)常用句首时间词前可断句。

如“顷之、俄顷、向之(过去,从前)、未几(很快)、已而(不久,后来)、斯须(一会)、既而(一会)、俄而(不久,一会)、俄(突然间,一会)、有间(片刻,一会)”等。

(五)常用句首关联词前面大多可断句。

如“故、故而(因此)、是故、以故、(然)、因、(而)、(于是)、苟(如果,假使)、纵、向使、然而、无论、至若(至于)、是以(所以,因此)、继而(进而,然后)、纵使、然则(既然如此,那么。

或直接翻译为那么)、虽然、至于”等。

例如:①于是余有叹焉。

②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③是故圣益圣,愚益愚④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⑤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也后断句,符合第一条,语气词后断句)⑥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⑦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

⑦苟利国家生死以被禁是以区区不能废远纵使:放在句首翻译为即使纵使得仙,终当有死放在句中翻译为“放纵,听任”各地权贵也经常纵使家奴侵渔商铺袁可立曰然则烧宫室云者何故耶注意“曰”“云”“言”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言”为标志,一般情况下碰到它们都要停顿,且大多用冒号顿开,后面“曰”的内容一般要加双引号。

文言文虚词的用法归纳总结

文言文虚词的用法归纳总结

文言文虚词的用法归纳总结一、序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一种书面形式,虽然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再使用,但学习和理解文言文仍然对于汉语的深入了解至关重要。

在文言文中,有许多虚词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无实义,但却能够连接句子成分、衔接表达意思和调整句子结构。

本文章将从介词、副词、连词和助词四个方面对文言文虚词的用法进行归纳总结。

二、介词之用1. “于”“于”是一种经常出现在古代文章中的介词。

它可以表示时间、地点和对象等含义。

其中,在表示时间时,“于”可以与时间名词连用,如:“于朝”,表示“在早晨”。

而在表示地点时,“于”则可以与地名连用,并且常加上朝向或者位置等修饰性状语,如:“锦绣山河之间,建瓴亭于其上”,表示“锦绣山河之间,在建瓴亭之上”。

2. “於”与“于”相似,“於”也常被用作介词。

它具有类似的用法,但更为正式且多见于古籍等文献中。

与“于”不同的是,“於”可以与姓氏连用,表示归属关系或出处等含义。

例如:“问於曾子”,表示“向曾子询问”。

三、副词之义1. “已”“已”是一种常见的古代副词,它有两个主要的用法:一是表示动作已经完成或状态已发生,如:“日已西下”,表示“太阳已经西下了”。

二是用作语气助词,加强说话者的断定或肯定的语气。

例如:“人胸怀大志者自己自幼强夫壮五六十而后身世行影晚年方毕业台上读书也至计过一离”.2. “尚”“尚”也是一个常见的古代副词,在文言文中有多种含义和用法。

一般来说,“尚”可以表示程度轻微或前面所述内容还不足以说明全部情况,如:“尚可云无始终者思维看人事流转之源起焉。

”此外,“尚”还可以表示对某些价值观念的推崇或讲究,如:“正心致道,以修身尚德”。

四、连词连着1. “而”“而”是一个非常常见的连词,它在文言文中用于连接并列的或逻辑关系紧密的词语、短语或句子。

例如:“天地气数者存乎其中而早晚毕遂缘。

”它可以表示转折、补充、因果等关系,并且还能够起到连接句子成分和调整句子结构的作用。

文言文常见虚词用法汇总

文言文常见虚词用法汇总

文言文常见虚词用法汇总文言文常见虚词用法汇总文言文常见虚词用法汇总文言虚词是高考语文中的难点,也是重点。

领会文言虚词的用法多靠多读多悟,下面介绍部分高考常见的文言虚词的用法,希望对大家的备考有作用。

【因】(一)介词。

1.依照,根据。

①罔不因势象形。

(《核舟记》)②变法者因时而化。

③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2.依靠,凭借。

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③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屈原列传》)3.趁着,趁此。

①不如因而厚遇之。

(《鸿门宴》)②因击沛公于坐。

(《鸿门宴》)4.通过,经由。

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鸿门宴》)5.因为,由于。

①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

②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谏太宗十思书》)(二)副词。

1.于是,就;因而。

①因拔刀斫前奏案。

(《赤壁之战》)②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2.原因,缘由,机缘。

①于今无会因。

(《孔雀东南飞》)(三)动词1.根据①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五蠹》)2.沿袭,继续。

①蒙故业,因遗策。

(《过秦论》)②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于】(一)介词。

1.在,从,到①乃设九宾礼于庭。

(在)《廉颇蔺相如列传》②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前一个于:从)(《劝学》)④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到)《廉颇蔺相如列传》2.在方面从中①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

②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

(《游褒禅山记》)3.由于①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4.向,对,对于。

①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②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赤壁之战》)③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师说》)5.被。

①君幸于赵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屈原列传》)6.与,跟,同。

①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②燕王欲结于君。

《廉颇蔺相如列传》③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

高中语文文言文虚词的用法

高中语文文言文虚词的用法

高中文言文虚词的用法一、而(一)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望者。

(《劝学》)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并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

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升斗之禄。

(《祭十二郎文》)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5.表示假定关系,可译为“假如”“若是”。

诸君而存心,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结状语,可不译。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劝学》)7.表示因果关系。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8.表示目的关系。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阿房宫赋》)(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可译为“你”“你的”。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促织》)(三)通“如”,译为“仿佛”“仿佛”。

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二、何(一)疑问代词1.独自作谓语,后边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翻译为“为何”“什么原由”。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传记》)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

译时,“何”要后置。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此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二)疑问副词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何”“怎么”。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三)作语气助词,相当于“啊” 。

新妇车在后,隐约何甸甸。

(《孔雀东南飞》)(四)通“呵”,可译为喝斥。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谁何:喝斥他是谁。

意思是检查查问)(《过秦论》)三、乎(一)语气助词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1)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2)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文言文断句方法及文言文虚词运用口诀

文言文断句方法及文言文虚词运用口诀

文言文断句方法及文言文虚词运用口诀文言文断句方法及文言文虚词运用口诀1明词性(一)明名词、代词文言文中,名词、代词常作主语和宾语。

所以我们拿到一个文段后先找出其中的人名、地名、事名、物名、朝代名、国名、官职名、谥号等。

找出其中的代词,如:人称(自、吾、尔、汝、余、我、予、彼)谦称(寡人、臣、妾、朕、孤)敬称(君、公、卿、子、先生、足下)再考虑:什么人?办什么事?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如《赤壁之战》中“初,鲁肃闻刘表卒”,先用全称,以下“肃径迎之”“肃宣权旨”就不再提姓了。

● 示例: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宁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分析:上面语段中,人名“管宁”“华歆”反复出现,应视为断句的重要标志。

再根据动词弄清人物之间的关系,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 答案: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宁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世说新语·德行》)(二)明动词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一样,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

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整体把握句意,进而可以正确断句。

● 示例: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分析:找出其中的动词“置、浣、沉、避、戏”,就能判断妇人、虎、二小儿分别做了什么事,就可以断开。

▲ 答案: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苏轼《书〈孟德传〉后》)(三)明虚词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

尤其是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1、句首的发语词和谦敬副词,“其、盖、凡、诸、唯、盍、夫、则、夫、且夫、若夫、窃、请、敬”等前面可断句。

高中文言文虚词总结

高中文言文虚词总结

高中文言文虚词总结文言文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语言精炼、意境深远,虚词的使用更是其中的一大特色。

虚词在文言文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通过虚词的使用,可以体现出作者的修辞技巧和语言功底。

因此,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掌握文言文中的虚词用法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就高中文言文中常见的虚词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虚词,提高文言文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一、「之」。

「之」在文言文中是一种常见的虚词,它可以用作代词、连词、介词等。

在古代文言文中,「之」的使用非常灵活,可以表示所属关系、动作的方向、目的等。

例如,「吾之所欲也,大哉乎!」这句话中的「之」表示所属关系,指的是「我所要的」。

而在《论语》中,也有很多类似的句子,如「学而时习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等,都是「之」的典型应用。

二、「乎」。

「乎」是文言文中常见的疑问语气助词,用于构成疑问句或表示疑问语气。

例如,「何谓乎?」、「孰能无过乎?」在古代文言文中,「乎」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用于句末、句中,甚至用于修饰动词、形容词等。

因此,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文言文时,要注意理解和掌握「乎」的用法,以便准确理解句子的含义。

三、「者」。

「者」在文言文中是一种常见的虚词,它可以用作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的后缀,表示抽象的概念或者具体的事物。

例如,「君子之道,非禁也,非丧也,非囚也」、「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在这些句子中,「者」起到了标明主语、宾语或者谓语的作用,使句子更加严谨和精准。

四、「所」。

「所」在文言文中是一种常见的虚词,它可以用作代词、连词等,表示所指的对象或者动作。

例如,「吾所欲也」、「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在这些句子中,「所」起到了引导宾语的作用,使句子更加完整和清晰。

五、「而」。

「而」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连词,用于连接并列成分,表示并列关系。

例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在这个句子中,「而」起到了连接前后两个并列的动作的作用,使句子更加连贯和流畅。

高二文言文虚词知识点归纳

高二文言文虚词知识点归纳

高二文言文虚词知识点归纳文言文是中学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虚词是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之一。

虚词在文言文中起到连接成分、提示关系等作用,对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有很大的影响。

本文将对高二阶段的文言文虚词知识点进行归纳与总结。

一、连词类1. 并列连词常见的并列连词有“而、乃、且、则、兮、亦、或”。

在文言文中,这些连词常用于连接并列的词语、短语或句子,表示并列关系。

例子:吾闻君子有义而无父母,君子无惑;有父母而无义,君子有惑。

2. 递进连词常见的递进连词有“且、更、复、及、又、乃至于、至”等。

这些连词用于表示逐步推进或递进的关系。

例子:其道不崇高而能近,其事不繁而能成。

3. 转折连词常见的转折连词有“然而、而、却、乃、而况、反而、尽然、岂”等。

这些连词用于表示对前面所述内容的转折、对比或否定。

例子:彼可取而代之,予所不能也。

二、助词类1. 时、态助词文言文中用于表示时间、状态的助词有“者、所、所以、乃、焉、则、必也、有、者也、若、良、必、以、令、然、也、兮、也者、之、若是、任、使、至、徒、源、盖、者,所以,之故、施”。

例子: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2. 主谓助词文言文中用于连接主语和谓语的助词有“者、使、已、之、所、乃、若、则、尚、所谓、是、所以、之所以、所以然、若为、为、焉、有、兮、宜、是乃、参、己、任、可、尔、使然、斯、与、耶、可也、宜也、无、为者、之所以然、所以有、然则、以辑”。

例子: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三、介词类1. 表示位置或方向的介词文言文中用于表示位置或方向的介词有“于、乎、於、在、乃、尔、以、向、自、抱、随、依、遵、出、乘、离、登”等。

例子:君子不器。

2. 表示时间的介词文言文中用于表示时间的介词有“於、自、迄、至、从、同、以、复、自於、於是、且、从今、毋、得、来、自以、已、故、则以、云、作、母、朝”。

高中语文2024高考复习文言文断句技巧整理(共六个)

高中语文2024高考复习文言文断句技巧整理(共六个)

高考语文文言文断句技巧一、根据语法断句如果从语法的角度找出了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就很容易断句。

文中的名词或代词,它们一般是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一般作为句子的主语或宾语,其前后往往断开。

还可以根据谓语动词去推知主语,由此明确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例】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鸿门宴》)【断句技法】句中“关”“财物”“妇女”“此”“吾”“气”“龙虎”“五采”“此”等或是名词或是代词,位于句首或句尾,作一个句子的主语或宾语,其前或后应断开。

【断句演示】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二、根据虚词标志断句(1)句首发语词:夫、盖、且夫、今夫等。

常居句首,其前一般断开。

【例】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2)句首时间词:是时、昔者、既已、既而、向者(之)俄而、方今、有顷、顷之、未几、斯须等。

常居句首,其前一般断开。

【例】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世说新语·咏雪》)(3)句首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盎、焉、孰等。

其后一般构成疑问句,一般在其前断开。

【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烛之武退秦师》) (4)句首关联词语: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荀、故、是故、是以、则、然则、而况、若夫、至若等。

其前一般断开。

【例】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赤壁赋》)(5)句末语气词:也、也与、矣、焉、耳、与(欤)邪(耶)、乎、哉、夫等。

常居句末,其后一般断开。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烛之武退秦师》) 注意:①复音虚词“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何以、然则”等需保持完整,中间不宜断开。

高中文言文虚词归纳整理

高中文言文虚词归纳整理

高中文言文虚词归纳整理高中文言文中的虚词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一种词类,它不带实际含义,仅起到语法上的连接、修辞上的衬托或加强的作用。

虚词包括了连词、助词、语气词等多种类型。

虚词在文言文中的使用非常频繁,掌握虚词的用法对于理解和阅读文言文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高中文言文虚词以及其相关参考内容。

一、连词类虚词1. 而:表示转折、衔接或并列的关系;例子:“昔者夏后氏有苗裔而帝喾是其支继。

”(《史记·夏本纪》)。

2. 乃:表示因果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于是”;例子:“治平时乃去师、五子。

”(《史记·五帝本纪》)。

3. 以:用于表示目的、方式、手段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为了、以及、用”等;例子:“以千人之众,可破一将。

”(《资治通鉴·汉纪》)。

二、助词类虚词1. 之:用于修饰名词,或标明动作的对象;例子:“三年之丧”(《左传·哀公十五年》)。

2. 而:用于连接动词或形容词与另一动词或名词,表示补充或递进的关系;例子:“美而不妖,富而不淫。

”(《左传·昭公元年》)。

3. 乎:用于疑问句,表示疑问、反问或加强语气;例子:“其父母丧而食粥乎?”(《管子·权修》)。

三、语气词类虚词1. 呜呼:表示惋惜、哀叹;例子:“呜呼,哀哉!”(《孟子·告子下》)。

2. 嗟夫:表示叹息、惋惜;例子:“嗟夫!夫敦于礼甚矣,奚丧乎?”(《礼记·曲礼上》)。

3. 哉:用于疑问句,表示疑问、赞叹或加强语气;例子:“谁也不敢称能,是之谓能哉!”(《左传·昭公十七年》)。

四、其他虚词1. 何:用于疑问句,表示打量、疑问;例子:“何为而后遂道?”(《孟子·尽心上》)。

2. 如:引导比喻、拟人、类推等;例子:“人之性也孰能于此觉也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庄子·逍遥游》)。

3. 若:引导条件、假设等;例子:“其因之也,果如是乎?”(《庄子·齐物论》)。

完整版)高中18个文言文虚词用法归纳

完整版)高中18个文言文虚词用法归纳

完整版)高中18个文言文虚词用法归纳下面是经过修改的文章:高中18个文言文虚词用法归纳一)而1.连词:1)转折关系。

(但、却)例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2)修饰关系。

(位于状语和谓语之间)例如:吾尝跂而望矣。

3)假设关系。

(假如、如果,主谓之间)例如:死而有知。

4)并列关系。

(又、而且)例如:蟹六跪而二螯。

5)承接关系。

(于是、就)例如:撞而破之。

6)递进关系。

(并且、而且)例如: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7)因果关系。

(因而、因此)例如: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8)目的关系。

(来、用来)例如: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2.代词:第二人称代词,译为“你的”。

例如:某所,而母立于兹。

偶尔也做主语,译为“你”。

3.通假字:通“如”,译为“好像、如同”。

4.固定结构:1)而已:放在句末,相当于“罢了”。

2)而后:才、方才。

3)既而:不久、一会儿。

注意:判断“修饰关系”和“承接关系”时,看前后两个动作发生的时间是否一致。

动作同时进行为修饰关系,XXX有先后为承接关系。

二)何1.疑问代词:1)作宾语,“什么、哪里”。

何+动词/介词构成动词/介词的宾语后置。

例如:大王来何操?2)作谓语,“为什么”。

后常与“哉、者、也”等连用,用于询问原因。

例如:余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为之,何哉?3)作定语,“什么”。

何+名词。

例如:何人?何物?何时?何地?何事?4)做主语,“什么”。

例如:何谓阁子也?2.副词:1)程度副词,“多么”。

何+形容词。

例如:开国何茫然?2)疑问副词,“怎么、为什么、何必”。

何+动词,位于句首。

例如:何不按兵束甲。

3.固定结构:1)XXX:“怎么样、怎样”,等同于“奈何、若何”。

2)无何:不久、没多久。

3)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拿什么、凭借什么”。

4)XXX:怎能。

5)何之:等于“之何”,译为“到什么地方”,此处“之”作动词“到”。

三)乃1.副词:1)承接关系,“就、于是、才”。

例如:度我入军中,公乃入。

文言文断句常用虚词

文言文断句常用虚词

常用的虚词一)常用句末语气词(句尾助词)后面可断句。

如“矣、耶、哉、与(欤)、焉、兮、耳、而已、(乎)、(者)、(也)”等。

特殊情况:1、者的固定搭配不需要断句,如:逝者如斯夫:知人者智,自知者明:2、也”也常用在句间,表句间语气舒缓,诵读时不能停顿,其后不能断句。

3、“乎”有时用在句中同“于”,作介词(如:生乎吾前),其后不能断句。

(二)常用句首语气词(发语词)前面可断句。

如“岂(岂独)、其、盖、唯、盍、夫、且、且夫、若夫”等。

例: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②且庸人尚羞之。

③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④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说,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且且夫位于具有表示运气词或者连词,翻译为况且若夫可翻译为至于虚词可以不翻译,也无固定意思,从语境来分析(三)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前后都可断句。

如“嗟夫、嗟乎、呜呼”等。

(四)常用句首时间词前可断句。

如“顷之、俄顷、向之(过去,从前)、未几(很快)、已而(不久,后来)、斯须(一会)、既而(一会)、俄而(不久,一会)、俄(突然间,一会)、有间(片刻,一会)”等。

(五)常用句首关联词前面大多可断句。

如“故、故而(因此)、是故、以故、(然)、因、(而)、(于是)、苟(如果,假使)、纵、向使、然而、无论、至若(至于)、是以(所以,因此)、继而(进而,然后)、纵使、然则(既然如此,那么。

或直接翻译为那么)、虽然、至于”等。

例如:①于是余有叹焉。

②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③是故圣益圣,愚益愚④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⑤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也后断句,符合第一条,语气词后断句)⑥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⑦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

⑦苟利国家生死以被禁是以区区不能废远纵使:放在句首翻译为即使纵使得仙,终当有死放在句中翻译为“放纵,听任”各地权贵也经常纵使家奴侵渔商铺袁可立曰然则烧宫室云者何故耶注意“曰”“云”“言”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言”为标志,一般情况下碰到它们都要停顿,且大多用冒号顿开,后面“曰”的内容一般要加双引号。

高考复习文言文虚词和实词推断技巧整理

高考复习文言文虚词和实词推断技巧整理

高考文言文虚词推断技巧一、代入筛选法这是我们最常用的方法。

如果我们熟记某个虚词的基本用法和意义,在阅读和解题时,就可将它的每个用法代入句子,挑选其中讲得通的一项,从而获得正确的答案。

【例】“而”,其主要用法有:连词,译为“又”、“而且”、“就”、“却”、“如果”、“因而”;代词,译为“你”、“你的”;动词译为“好像”等。

若要在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④“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⑥“某所,而母立于兹”中找出与其他各句不同用法的句子,在一一代入进行理解和筛选后,就不难确定应为作代词“你的”解释的⑥了。

二、语境推断法文言文阅读离不开具体的语境,常见的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词性词义变化较为复杂,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上下文,利用文意解题。

此法对起关联词语作用的虚词特别有效。

【例】“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故”是“所以”的意思推断,前后句意为因果关系,“以”应为表原因的“因为”。

三、词性界定法有些文言虚词有多种词性,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只要能推断出其词性不一样,那么,其用法肯定也不同。

【例】“吾将以身死白之”/“险以远,则至者少”,前句“以”用在名词“身”前,又处在动词“死”前,可以推断“以”应该是介词,与“身”组成介宾短语做“死”的状语;后句中“以”用在“险”和“远”两个形容词中间,应该是表示并列的连词,所以两句用法不同。

四、句位分析法一些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

【例】“其”: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副词,表揣测,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如“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代词。

如“秦王恐其(代荆轲)破璧”。

在名(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尔其(一定)无忘乃父之志”/“吾其(还是)还也”。

【例】“焉”:在句首,如“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哪里;在句中,如“杀鸡焉用牛刀”,何必;在句末,如“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代词,相当于“之”。

高中常见的文言虚词用法及运用口诀

高中常见的文言虚词用法及运用口诀

高中常见的文言虚词用法及运用口诀1.而1、用作连词。

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如:蟹六跪而二螯。

(《劝学》)(二)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而且”。

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三)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过秦论》)(四)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五)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如:吾恂恂而起。

(《捕蛇者说》)2、用作代词。

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2.以1、用作介词。

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

例如:乃入见。

问:“何以战?”(《曹刿论战》)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逍遥游》)斧斤以时入山林。

(《寡人之于国也》)(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如: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寡人之于国也》)(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如:罚所及,则无以怒而滥刑。

(《谏太宗十思疏》)(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

如: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

(《登泰山记》)(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如: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

(《战国策·周策》)2、用作连词。

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高三语文文言文解题技巧与方法

高三语文文言文解题技巧与方法

高三语文文言文解题技巧与方法一虚词的推断方法1.对照比较法就是熟记一些文言虚词的典型例子,将句子、意义和用法一同记住,在做题过程中,将给定的句子与典型例句进行比较,推出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虚词判断方法。

例如“之”的用法,我们可以熟记“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子孙视之不甚惜”等三个句子,我们可以分清它们的用法分别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宾语前置的标志、代词。

了解了这些用法,下面的三个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①蚓无爪牙之利。

②夫晋,何厌之有。

③侵之愈急。

2.语境推断法就是联系语境作具体分析,判定虚词的具体意义和用法的方法。

①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蒲松龄《促织》)语境是一只“青麻头”(蟋蟀)藏匿在“针针丛棘”之中。

由此可推断“焉”是兼词“于此”。

“伏焉”即“伏在那里”。

3.“删”“换”“代”法有些文章虚词的用法,可以通过删除或替换的方法来推断。

删除或替换虚词后句意表达不受影响的一般是连词。

4.语法分析法根据语法知识判别虚词意义,首先将句子主干抽出,划分句子成分,而后看虚词的功能。

一般来说,代词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和定浯;副词充当句子的状语;介词往往与名词、代词组合构成介宾短语充当句子的状语、补语;连词在句子中只起连接作用,不作句子的成分,表动态或语气。

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吾妻”是主语:“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作谓语:“我”是宾语;由此可确定“之”介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②卑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鄙贱之人”中,“人”是中心词,“鄙贱”是定语,所以“之”应是助词,相当于“的”。

5.句式分析法①多于南亩之农夫(杜牧《阿房宫赋》)是介宾短语后置句,“于南亩之农夫”介宾短语,“于”是介词“比”的意思。

②石之铿然有声者(苏轼《石钟山记》)是定语后置句,“石”是中心语,“铿然有声者”是定语,“之”是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6.对句互推法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

高中文言文虚词总结

高中文言文虚词总结

高中文言文虚词总结文言文中的虚词是指没有实际意义,只起到连接、修饰、补充等语法作用的词语。

虚词在句子中没有具体的实体含义,但是却在语法结构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下面是对高中文言文常用的虚词进行总结:一、连词类虚词:1. 且:表示并列或渐进的关系,“又”、“并且”的意义。

2. 而:表示转折关系,“却”、“然而”的意义。

3. 乃:表示结果或原因,“故”、“所以”的意义。

4. 又:表示转折或并列关系,强调叠加的意义。

5. 亦:表示也或甚至,“也”、“甚至”、“同样”的意义。

6. 然:表示结果或原因,相当于“故”。

7. 若:表示假设或比较,“如果”、“好像”的意义。

8. 或:表示选择或比较,“或者”、“抑或”的意义。

9. 既:表示因果或并列关系,“既然”、“也就是说”的意义。

二、助词类虚词:1. 之:表示的是名词或代词与前面的动宾关系,“的”、“地”的意义。

2. 以:表示手段、方法或理由,“用”、“以便”、“以为”、“以免”的意义。

3. 不:表示否定,“无”、“非”、“未”、“未曾”的意义。

4. 乎:表示疑问或加强语气,“吗”、“呢”的意义。

5. 之:表示的是动词与前面的宾语关系,“的”、“地”的意义。

6. 也:表示转折或加强语气,“也是”、“也可以”、“也好”、“也就是说”的意义。

7. 得:表示结果,“使得”、“做得好”的意义。

8. 了:表示变化,“变了”、“好了”的意义。

9. 之:表示动作的方向或目标,“向”、“往”、“进”、“出”的意义。

10. 乎:表示疑问,“吗”、“呢”的意义。

三、副词类虚词:1. 以:表示手法或条件,“用”、“以便”的意义。

2. 所:表示关系,相当于“的”。

3. 良:修饰动词或形容词,“好好地”、“非常”的意义。

4. 甚:表示程度,“非常”、“很”的意义。

5. 若:表示假设,“如果”的意义。

6. 其:表示代词关系,“他的”、“它的”的意义。

7. 因:表示原因,“由于”的意义。

8. 岂: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

文言虚词与文言断句规律

文言虚词与文言断句规律

文言虚词与文言断句规律文言虚词与文言断句规律是文言语言特有的表达方式,它们在古代文学作品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将列举一些常见的文言虚词和文言断句规律,以及它们的使用方法和意义。

1. 虚词:夫、乎、者、而、之、所、若、其、焉、以、兮、矣、哉虚词在文言文中起到连接词语、引导语气、表达感叹等作用。

例如:“夫人者,必有褒于是之德也。

”(《史记·项羽本纪》)这句话中的“夫人者”起到引导词语的作用,表达了作者对“夫人”的评价。

2. 断句规律:句读、平仄、呼应、省略、倒装文言文的断句规律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它注重平仄和呼应的配合,也常常使用省略和倒装等手法。

例如:“秋水共长天一色。

”(《古诗十九首·登鹳雀楼》)这句话中的“秋水共长天一色”采用了平仄对仗的断句方式,给人以节奏感和韵律感。

3. 虚词与断句的结合运用在文言文中,虚词和断句常常结合运用,以增强表达的效果。

例如:“夫人者,必有褒于是之德也。

故曰‘人之云亡如此’。

”(《史记·项羽本纪》)这句话中的“夫人者”起到引导词语的作用,而断句“人之云亡如此”则表达了作者对夫人的评价和推断。

4. 虚词与断句规律的变化虚词和断句规律在不同的文言文体裁和时代中有所变化。

例如,在《红楼梦》中,虚词的使用较为丰富,断句规律也更加灵活多样。

例如:“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红楼梦》)这句话中的“时光荏苒”采用了平仄对仗的断句方式,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5. 文言虚词与现代汉语词语的差异文言虚词与现代汉语的词语在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

文言虚词常常具有模糊性和抽象性,需要根据上下文来理解其具体含义。

而现代汉语词语则更加具体明确。

例如,“夫人”在文言文中常常表示对某一人的评价,而在现代汉语中则表示已婚女子。

6. 文言虚词与断句规律的学习与运用学习文言虚词和断句规律对于理解古代文学作品和写作文言文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学习文言虚词和断句规律,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表达方式,也可以在写作文言文时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常见的文言虚词用法及文言文断句技巧1.而1、用作连词。

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如:蟹六跪而二螯。

(《劝学》)(二)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而且”。

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三)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过秦论》)(四)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五)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如:吾恂恂而起。

(《捕蛇者说》)2、用作代词。

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2.以1、用作介词。

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

例如:乃入见。

问:“何以战?”(《曹刿论战》)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逍遥游》)斧斤以时入山林。

(《寡人之于国也》)(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如: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寡人之于国也》)(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如:罚所及,则无以怒而滥刑。

(《谏太宗十思疏》)(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

如: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

(《登泰山记》)(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如: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

(《战国策·周策》)2、用作连词。

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如: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归去来兮辞》)(二)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

可译为“而”或省去。

如:引壶觞以自酌。

(《归去来兮辞》)(三)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

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

如: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季氏将伐颛臾》)(四)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如: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烛之武退秦师》)(五)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来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归去来兮辞》)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于“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3.于“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从”“自”“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

如:得复见将军于此。

(《鸿门宴》)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寡人之于国也》)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

例如:良曰:“长于臣。

”(《鸿门宴》)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

例如:李氏子蟠,……不拘于时。

(《师说》)4、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一)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

现代汉语也这样用。

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勾践灭吴》)(二)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

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

例如: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在这职业上”《捕蛇者说》)4.为“为”在文言中经常用作动词和介词,也可以用作助词。

用作动词,意思是“做”。

还可作判断词“是”用。

这些都属于实词范围。

下文介绍作虚词用的几种用法。

1、用作介词。

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

(一)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

可译为“向”“对”等。

例如: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二)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

可译为“替”“给”等。

例如:公为我献之。

(《鸿门宴》)(三)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

可译为“当”“等到”等。

例如: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晏子使楚》)(四)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

可译为“为了”“为着”。

如: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

(《触龙说赵太后》)(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

可译为“因为”“由于”。

(六)表示被动关系。

读阳平声,可译为“被”。

“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

例如: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2、用作助词。

读阳平声,放在疑问句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

可译为“呢?”例如:如今人为刀俎……何辞为?(《鸿门宴》)5.其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一)第三人称代词。

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她)的”“它的”(包括复数)。

如: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勾践灭吴》)(二)第三人称。

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或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

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三)活用为第一人称。

可用作写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我(自己)”。

如:勾践说于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勾践灭吴》)(四)指示代词,表远指。

作定语,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如:2、用作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

如: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师说》)吾其还也。

(《烛之武退秦师》)其有敢不尽力者乎?(《勾践灭吴》)3、用作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或表选择,可译为“还是”。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送东阳马生序》表假设)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逍遥游》)6.则1、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承接关系。

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

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

例如: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劝学》)(二)表示假设关系。

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

如: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捕蛇者说》)(三)表示并列关系。

这种用法都是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不是表示两词之间)是并列关系。

可译为“就”,或不译。

如: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师说》)(四)表示转折、让步关系。

表示意思有转折时,“则”字用在后一分句,可译为“可是”“却”;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预备下句转入正意时,“则”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虽然”“倒是”。

如: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师说》)2、用作副词。

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

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7.所1、用作助词。

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

“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如: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说》)“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如:2、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如:若属皆且为所虏。

(《鸿门宴》)3、复音虚词“所以”。

“所”和“以”连用,文言文中常见。

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原因,一种表示手段和目的。

如: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出师表》)8.且1、用作连词。

表示递进关系、并列关系。

如: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烛之武退秦师》)有时相当于“尚且”,先让步,后推进一层。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2、用作副词。

相当于“将”“将要”“暂且”“姑且”。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黔之驴》)9.何1、用作疑问代词。

(一)单独作谓语,问原因,且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如: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二)作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

译时,“何”要后置。

如:大王来何操?(《鸿门宴》)(三)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如: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2、用作副词。

(一)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如: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二)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如: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3、复音虚词“何如”“何以”。

(一)“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

如: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二)“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如:何以战?(《曹刿论战》)10.莫1、用作无指定代词,充当主语。

(一)代人时,相当于“没有人”“没有谁”。

如:宫妇左右莫不私王……(《邹忌讽齐五纳谏》)(二)代物时,相当于“没有什么”。

如:2、用作否定副词。

(一)放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表示否定,相当于“不”。

如:(二)放在动词前面,表示劝戒或禁止,相当于“不要”“不能”。

如:11.盖1、用作副词。

“盖”用在句首,作副词,表示下边说的一些话,是带有推测性的断定,相当于现代汉语中“大概”“推想”的意思。

(表示这种意思的“盖”也有用于句中的。

)如: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季氏将伐颛臾》)2、用作连词。

连接上文,起说明原因的作用,也含有不十分确定之意。

如: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谏太宗十思疏》)12.因1、用作介词。

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由于”“趁着”“凭借”“经过”“通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