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基本原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白天多云夜间晴朗 B.夜间风力较大 C.大气逆辐射比较强 D.昼最短夜最长
6.该城市可能是 B
A.乌鲁木齐
(℃)
32
B.成都
30
C.北京
28
D.哈尔滨
26
24
22
20 14 16 18 20 22 0 2 4 6 8 10 12 (北京时间)
图3
2. 热力环流原理
(水平方向上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环流运动)
较老三角洲 较新三角洲 新三角洲 形成三角洲时 相应的湖岸线
干河道
A

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B新
较湖 新岸
湖 岸 线
湖 岸 线
线 老
湖 岸 线
洲位置后退。
图 9 古罗布泊湖岸线及河流入湖口三角洲分布示意图
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区域地表形态的变化往
往受另一个区域物质运动的影响。
118.0ºE
119.0ºE 1.描述图示期间该
江流。 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年后,
人世更悠悠。”读唐朝诗人胡玢的诗,结合图3和
所学知识,回答15~17题。
1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A. 曲流的东岸是侵蚀岸
B. “数家新住处”应位于乙地
C. 诗中叙述的情境一般发生在河流的上游
D. 河流流向为自南向北
16. 内力作用主要影响河流的 A
1A7..河流流向入海泥B沙. 含量沙的量减少可C能. 对汛河期口三角D.洲流带量
C.甲地的气温较同一高度的乙地高
D.甲地的气压较同一高度的乙地低
读山谷风的形成示意图(图7),回答1-3题。
3.据实际调查,图中甲地的夜雨较多,其主要原
因是该地区 C
A.夜晚气温高于白天的气温,气流作上升运动 B.夜晚气温比周围地区气温低,气流作下沉运动 C.夜晚气温比周围地区气温高,气流作上升运动 D.夜晚气温比周围地区高,蒸发旺盛,空气中的
来的影响是 D
A.地下水位下降
B.河水流速减慢
C.淤积速度加快
D.出现侵蚀后退
5.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原理
(整体性原理)
⑴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协调一致
基 本
⑵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制约,牵一发
内 而动全身。
容 ⑶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一个区域的变化会
影响到其他区域
水文
气候 土壤 地貌
生物
3.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的趋势 D
A.自北向南增高
B.自西向东增高
C.自东北向西南增高 D.自东南向西北增高
4.影响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趋势的主要因素是 B
A.海拔
B.降水
C.热量
D.坡向
新疆罗布泊水面在古代曾经超过3000平方千米,
100多年前尚存500多平方千米,1972年完全干涸。 塔地里理木环境河是曾各经要是素罗相布泊的主要水源。20世纪后半
……
1.大气热力作用原理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基 本 内 容
1.大气热力作用原理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原理的应用:
用于解释各种自然现象
1.气温垂直递减率:-6℃/1000m 2.对流现象:气体的垂直运动 3.最高温时间的变化:一天中14:00气温最高 4.昼夜温差变化:晴大阴小 5. 天空颜色:鱼肚白、蔚蓝天空 6. 全球变暖:温室效应
读山谷风的形成示意图(图7),回答1-3题。
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①此图出现的时间是夜晚
②此图出现的时间是白 山峰
天③此时吹山风④此时
吹谷风。
D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等压线 图7
等温线 谷地
2.对于图中的气温、气压的分析,正确的是 B
A.图中的等温线的数值自下往上递增
B.图中的等压线的数值自下往上递减
5.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原理
(整体性原理)
原理的应用:用于解释各种自然现象
1.自然环境的形成和变化 西北地区自然环境形成 桂林山水的形成 气候的变化 地貌的变化 岩石的形成和风化
2.环境问题的出现 土壤的形成和退化 水土流失等
3.自然灾害的形成
图2示意长江上游地区雪线高度的经向和纬向变化
趋势。完成3~4题。
期互,联塔系、里相木互河渗流透域和修建水库200多座,耕地面积扩
大相约互影1倍响。的整体;受
老三角洲
1气.运候用和地人理类环活境动整等体因 性素的原影理响,,说注明入三罗角布洲 位泊的置水变量化减的少主,要湖过泊程。 (水位10下分降),河流入湖 口向湖心延伸,三角 洲位置前移;后来, 河流水量锐减,搬运 作用显著减弱,三角
斗区、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 特地貌(例:桂林山水、云南石林、瑶林仙境);
②河流出山口形成冲积扇,中下游形成三角 洲(河口)、冲积平原(例:黄淮海平原、崇明 岛、珠江三角洲、恒河平原等)。
(2)风力地貌:①干旱、半干旱地区风力吹
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风
蚀蘑菇、风蚀城堡等(例:雅丹地貌);②风积 地貌(例:塔克拉玛干沙漠)。
D.①③
4.地质作用原理
(引起地表形态改变的作用)
基 本 内 容
应用
4.地质作用原理
(引起地表形态改变的作用)
原理的应用:用于解释各种自然现象
1.内力作用与地貌形态 (1)背斜:岩层向上拱起,中心岩层老,两
翼岩层新→背斜一般成为山岭,有时也可成为 谷地(地形倒置)。
(2)向斜:岩层向下弯曲,中心岩层新,两 翼岩层老→向斜一般成为山谷,有时也可成为 山岭(地形倒置)。

地面冷热不均
本 内 容
空气垂直运动 水平方向的气压差
热力 环流
大气的水平运动 (风)
2. 热力环流原理
(水平方向上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环流运动)
2. 热力环流原理
(水平方向上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环流运动)
原理的应用:用于解释各种自然现象 1.城市风 2.海陆风 3.山谷风(夜雨) 4.绿地(林、草)与裸地(沙、荒) 5.季风
读图,“北京市某年3月8日和3月9日的气温变化曲
线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
A.3月9日白天与黑夜的气温都比3月8日低
B.3月8日是晴天,3月9日是阴天
C.云层对大气不一定具有保温作用
D.体现了云层对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的反射作用
图3为我国某城市某日“气温日变化曲线图”,读 图回答5~6题。
5.该地当天的地理环境最可能出现 C
自然地理基本原理
地理原理:
原理是指带有普遍性的、最基本的、可以作为 其它规律的基础的规律。地理原理主要在于理解, 是解决分析地理问题的基础。
复习要求:
1.深刻理解原理内容 2.全面总结原理的应用 3.一定量的解题训练
常见的自然地理基本原理:
1.热力作用原理 2.热力环流原理 3.水循环原理 4.板块构造原理 5.地质作用原理 6.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原理
区域陆地变化特点,
38.0ºN
并指出其泥沙主要
渤 来源区。(10分)
37.5ºN
40ºN


1855 年海岸线 1934 年海岸线 1954 年海岸线 1964 年海岸线
陆地面积扩大; 向东北方向(或河口 海 方向)扩展;延伸速 度越来越快。 黄土高原。
图 12 某区域不同时期海岸线位置示意图
……
考察方向:气压比较、冷热比较、天气比较




见 的 热 力
山 谷 风

流城


白天陆地增温快,气压低,风由海洋吹 向陆地,为海 风;夜晚相反
白天山坡增温快,气压低,风由山谷吹 向山上,为谷 风;夜晚相反
城市人口、工业集中,人为释放的热量 多,形成热岛效应, 气流上升气压低,近 地面气流由郊区吹向 市区,高空相反
1.板块张裂: 形成裂谷、海洋、海岭、断层;
2.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互碰撞: 形成山脉、高原;
3.海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互碰撞: 形成岛弧、海岸山脉、海沟;
1.板块构造学说有助于人类进一步认识 C
①海陆间水循环的机理 ②洋流分布和运动规律
③地震分布和活动规律 ④矿产资源的分布规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水汽丰富 山峰
等压线
乙 等温线
甲 谷地
3.板块构造原理
(软流层运动导致的岩石圈运动)
1.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被构造带分割成
基 许多板块;
本 内 容
2.板块处在不断的运动中,板块运动形成 地表基本形态;
3.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
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全球六大板块示意图
3.板块构造原理
(软流层运动导致的岩石圈运动) 原理的应用:用于解释各种自然现象
(3)冰川地貌:高山和高纬度地区形成冰斗、 角峰、“U”形谷、冰蚀平原、冰蚀洼地等冰蚀 地貌(例:北美五大湖、千湖之国芬兰、挪威峡 湾);冰碛地貌(日内瓦湖、东欧平原)。
(4)海浪地貌:沿海地区,海蚀柱、陡崖、
海蚀穴、海蚀拱桥等侵蚀地貌;沙嘴、海滩等 海积地貌。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
(3)地垒:中间岩块相对上升,两边岩块相 对下降→块状山地或高地(华山、庐山、泰山)。
(4)地堑:中间岩块相对下降,两边岩块相 对上升→谷地或低地(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2.外力作用的区域差异与地貌形态 (1)流水地貌:①湿润、半湿润地区水蚀
地貌(例:长江三峡、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瀑 布等),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地区形成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