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辨证的古中医学

合集下载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受到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阴阳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政治、经济、文化都有显著发展,学术思想也日趋活跃。

在这种形势下,出现了我国现存的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总结了春秋战国以前的医疗成就和治疗经验,确立了中医学的独特的理论体系,成为中国医药学发展的基础。

《黄帝内经》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问题,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其内容包括藏象、经络、病机、诊法、辨证、治则及针灸和汤液治疗等。

它在阐述医学理论的同时,还对当时哲学领域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诸如阴阳、五行、气、天人关系、形神关系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它一方面用当代的先进哲学思想为指导,从而推动了医学科学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在医学科学发展的基础上,丰富和提高了哲学理论,把先秦以来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向前推进了一步。

《黄帝内经》中许多内容已大大超越了当时的世界水平。

在形态学方面,关于人体骨骼、血脉的长度、内脏器官的大小和容量等的记载,基本上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如食管与肠的比是1∶35,现代解剖是1∶37,两者非常接近。

在血液循环方面,提出“心主身之血脉”(《素问·痿论》)的观点,认识到血液在脉管内是“流行不止,环周不休”(《素问·举痛论》)的。

对动静脉也有一定的认识。

以上这些认识比英国哈维氏在公元 1628年(明崇祯元年)发现血液循环早一千多年。

《难经》是一部与《黄帝内经》相媲美的古典医籍,系秦越人所著,成书于汉之前,其内容十分丰富,包括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补充了《黄帝内经》的不足,与《黄帝内经》一样;成为后世指导临床实践的理论基础。

中医基础考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考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 A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是 ( D )A. 《内经》B. 《难经》C. 《诸病源候论》D. 《针灸甲乙经》2、被后世尊称为“攻邪派”的医家是 ( B)A.刘完素B.张从正C.张元素D.朱震亨3、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 ( D )A. 《内经》B. 《难经》C. 《伤寒杂病论》D. 《神农本草经》4、以制约不足的“消”为主要过程的阴阳消长平衡是 ( A)A. 此消彼长B.此长彼长C.此消彼消D. 此长彼消5、按照五行生克关系,肺为心之 ( D )A. 母B.子C.所胜D. 所不胜6、以下不符合五行生克原理的是 ( C )A. 肝为心之母B.脾为心之子C. 肾为肺之所胜D.肺为肝之所不胜7、被称为“先天之本”的脏是 ( D )A.心B.肝C.脾D. 肾8、与呼吸运动关系密切的脏是 ( B )A.肺与心B.肺与肾C.肺与肝D.肺与脾9、五脏之中,具有“主疏泄”生理特性的是 ( C )A.肺B.脾C.肝D.心10、被称为“髓海”的是 ( C )A. 脉B. 心C.脑D.三焦11、五脏之中与气机升降关系密切的是 ( C )A.肺与心B.肺与肾C.肺与肝D.心与肝12、脏腑之中,既属于六腑,又属于奇恒之腑的是 (B )A.三焦B.胆C. 胃D.心13、与呼吸微弱、脉动异常等病症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 B )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14、质地较为稠厚,流动性较小,具有濡养功能的是 ( A )A.津B.液C.精D.血15、具有营养全身、化生血液作用的气是 ( D )A.元气B. 宗气C.卫气D.营气16、临床上治疗出血证配合补气药的理论基础是 ( C)A.气能行血B.气能生血C. 气能摄血D.血为气母17、行于后头部的经脉是 ( B)A.手太阳经B.足太阳经C.手阳明经D.足阳明经18、在手小指端交接的经脉是 (B )A.肺经与大肠经B.心经与小肠经C. 肾经与膀胱经D.心包经与三焦经19、面白形胖、胆小易惊的体质是 ( B )A. 偏阳质B. 偏阴质C. 阴阳平和质D. 肥胖质20、下列哪项不是疠气的致病特点 ( A )A、一气一病B、发病急病情重C、直接伤及内脏 D 、传染性强烈21、风寒湿三气杂至可致“痹证”,其中“着痹”的特点是 ( D )A.痛无定处B.冷痛剧烈C.红肿热痛D.重着疼痛22、七情内伤易影响脏腑气机,其中恐则 ( B )A.气上B.气下C.气消D.气乱23、导致发病的内在因素主要是 ( A )A.正气不足B.邪气C.七情内伤D.饮食不节24、寒热真假形成的病机是 (D )A. 阴阳偏胜B. 阴阳偏衰C. 阴阳互损D. 阴阳格拒25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治法适用于 ( B )A 、实热证B 、实寒证 C、虚热证 D 、虚寒证26 、“真寒假热证”宜采用下列何种治法 ( A )A.热因热用B.热者寒之C. 阴病治阳D.用热远热27、病人出现精神萎靡、神识朦胧、瞳神呆滞等神气衰败之象的是 ( C )A.神乱B.少神C.失神D.假神28、随生活环境及劳作等因素发生相应变化的面色是 ( B )A.主色B.客色C.善色D.恶色29、以下哪项不是青色主病 ( D )A.寒证B.瘀血C.疼痛D.水饮30、患处漫肿无头、肤色不变、不热少痛者为 ( B )A.痈B.疽C.疔D.疖二、多项选择题1、药物五味中属阳的是 ( AC )A. 辛味B. 酸味C. 甘味D. 苦味E. 咸味2、具有所胜、所不胜关系的是 ( BCE )A.木与火B. 土与水C. 木与金D. 水与金E. 水与火3、脾的生理特性为 ( CD )A. 喜条达恶抑郁B. 喜润恶燥C. 喜燥恶湿D. 以降为和E. 以升为健4、人体之气的生理功能有 ( ABCDE )A.推动B.温煦C. 固摄D. 防御E. 营养5、以下有关望目的各部分与五脏之间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DE )A.瞳仁属肾,称水轮B.黑睛属肝,称气轮C. 白睛属肺,称风轮D. 目眦血络属心,称血轮E. 眼睑属脾,称肉轮三、填空题1、临床常用的补气生血法是根据阴阳的(互根互用 )理论确立的治疗方法。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解绪论客观性试题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编号填入题干后面的括号内)1、确立中医学的独特理论体系,为中国医药发展奠定基础的著作是哪部?()①《黄帝内经》②《伤寒杂病论》③《神农本草经》④《难经》【答案】①2、标志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确立,为临床中医学发展的奠基之作是哪部?()①《黄帝内经》②《难经》③《伤寒杂病论》④《金匮要略》【答案】③3、中医学的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书,是隋代巢元方等著的什么书?()①《神农本草经》②《脉经》③《诸病源候论》④《温病条辨》【答案】③(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5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每个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入题干后面的括号内,正确答案没有选全或有选错的该题不得分)1、完整的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标志是什么?()()()()()①《黄帝内经》②《难经》③《神农本草经》④《伤寒杂病论》⑤《黄帝内经素问》【答案】①②③④2、金元四大家是指哪四大家?()()()()()张仲景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丹溪【答案】②③④⑤3、中医理论体系中的唯物观反映在以下哪些方面?()()()()()天体地球的物质观人体生命的物质观疾病产生的物质观治疗疾病的物质观形神物质观【答案】①②③④⑤4、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唯物辩证观整体观念天人一体观辨证论治辩证论治【答案】②④是非题下列各题,你认为正确的,请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神农本草经》是现在可考的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答案】√2、《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各9卷81篇,共162篇。

()【答案】√3、《伤寒杂病论》为东汉末年张景岳所著。

()【答案】×4、《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被历代医家奉为“四大经典”。

()【答案】×5、医药学的产生与人类的劳动、生活实践密不可分。

中医药学概论(中医基础理论部分)

中医药学概论(中医基础理论部分)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的概念:
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整体,一切事物不
仅内部存在阴阳的对立统一,其发生、发展、 变化都是阴阳对立统一的结果。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阴阳的对立 处于一个统一体的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相互斗争。 2、阴阳的互根 阴阳对立的双方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 存在,双方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中 医 药 学 概 论
上篇
中医基础理论
以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
中医理论体系:
阴阳、五行学说为科学方法论,以整体观念
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核
心,以辩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阴阳学说、五行学说
脏象、经络、气血津液
病因病机
诊法辩证 预防、治则、康复
先秦两汉时期
体系形成的标志: 《黄帝内经》 《难经》 战国-秦汉,建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 西汉, 论述了中医理论。
农本草经》、《本草纲目》作者及对中医药学发展的 贡献有哪些。
2、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3、阴阳、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有哪些,举例说明在中
医学领域的应用。
气、血、津液
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
动的基本物质。
脏腑
气、血、津液 经络
组织器官
第一节
气的概念: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
阴阳的消长
阴阳双方不是静止的,而是处于此盛彼衰,
此增彼减的运动变化之中。
阴阳的转化
阴阳对立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人体的物质性
人体组织结构
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阴阳学说——中国古代朴素的辩证唯物哲学思想

阴阳学说——中国古代朴素的辩证唯物哲学思想

阴阳学说——中国古代朴素的辩证唯物哲学思想阴阳学说——中国古代朴素的辩证唯物哲学思想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朴素的辨证唯物的哲学思想。

因此,古代医学家借用阴阳五行学说来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的各种现象,并用以指导总结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这就逐渐形成了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的祖国医学理论体系。

阴阳学说是以自然界运动变化的现象和规律来探讨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的变化,从而说明人体的机能活动、组织结构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任何事物均可以阴阳来划分,凡是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

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属于阴。

我们把对于人体具有推进、温煦、兴奋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统归于阳,对于人体具有凝聚、滋润、抑制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归于阴,阴阳是相互关联的一种事物或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阴阳学说认为:自然界任何事物或现象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互根互用的阴阳两个方面。

阴阳是对相关事物或现象相对属性或同一事物内部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阴阳学说认为: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并不是处于静止和不变的状态,而是始终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

“阴阳者,有名而无形”――《灵枢·阴阳系日月》。

“一阴一阳之谓道”――《易传·系辞》道:指“道理”、“规律”“阴阳者,天地之道,万物之纳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的特性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无形的、兴奋的,外延的,主动的,刚性的,方的,山南水北都属于“阳”凡是相对静止的、内向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有形的、抑制的,内收的,被动的,柔性的,圆的,山北水南都属于“阴”阴阳的相关性指用阴阳所分析的事物或现象,应该是在同一范畴、同一层次或同一交点的,既相关的基础上的。

不相关的事物或现象不宜分阴阳。

如:以天而言,则昼为阳,夜为阴。

阴阳的普遍性指凡属于相关的事物或现象,都可以用阴阳对其各自的属性加以概括分析。

中医古籍:《素问》

中医古籍:《素问》

中医古籍:《素问》《素问》,医经著作,9卷,81篇。

与《黄帝内经灵枢》(即《灵枢经》)为姊妹篇,合之而为《黄帝内经》。

具有比较完整之理论体系,内容广博而深奥,为中医理论之渊薮。

举凡养生气功之理论;人与自然相参相应之学说;不治已病治未病之预防思想;阴阳五行及气运对中医理论之指导;脏象学说及脏腑经络临床辨证之规律;以脉学为主而又望闻问切全面论述之诊断;针砭灸摩、汤液醪醴之运用;治病求本统领下之标本缓急先后及因人因地因时制宜之治则;对咳、疟、痹、风、厥、痿及热病、奇病等具体疾病之认识等等均有较详之论述。

齐梁医家全元起曾对此书加以注释,其时第七卷已亡佚。

唐王冰得先师张公秘本,补其所亡,广为次注,扩为24卷,因而流传。

《素问》各卷主要内容为:卷1、2为养生和阴阳五行学说,卷3为脏象,卷4为治法,卷5、6为诊法,卷7、8为病机,卷9~13为疾病,卷14~18为腧穴和针道,卷23、24为治则与医德。

以上涉及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的基本理论,突出地阐释了阴阳五行学说、人与自然高度统一的整体观、脏腑气血功能、病因病机、疾病治则治法等,是《素问》的精华内容所在。

成书背景:在《内经》问世以前,中医学已经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确立了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

流传版本:《黄帝内经》18卷最早见于班固的《汉书·艺文志》,而将《素问》《灵枢》合称为《内经》,始自晋·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

《素问》《九卷》之名则最早见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序》,但是在现存文献中,直到晋代王叔和《脉经》才出现其原文。

这一时期皇甫谧据《素问》《针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内容分门别类,撰成《针灸甲乙经》12卷。

齐梁间人全元起首次训解《素问》时,该书只剩八卷,可能已经亡佚了一卷。

隋唐时期,《素问》《针经》各有多种版本流传,以唐代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和王冰《黄帝内经素问》影响最大,其中王冰对《素问》传世本进行了篇卷的较大调整和文字的校注增删,并补入七篇大论。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医学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在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反复总结并逐渐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传统医学科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与防治,以及养生康复的科学。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中医学理论体系是以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即元气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特点的中国特有的医学理论体系。

先秦至汉末,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是《黄帝内经》的问世。

《黄帝内经》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分别奠定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

《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难经》被历代医家奉为"四大经典",由此形成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大约成书于春秋战国至汉末,由《素问》《灵枢》两部分构成,集医学论述162篇,具体内容包括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针灸等。

同时,还对阴阳、五行等一系列重要思想进行了深入分析,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例如在血液循环方面,提出"心主血脉"的观点,认识到血液在脉管"流行不止,环周不休",比英国哈维在公元1628年发现人体血液循环早1000年以上。

《伤寒杂病论》是第一部中医学辨证论治专著,由东汉末年张仲景著。

全书由《伤寒论》《金匮要略》两部分构成,《伤寒论》系统阐述了外感风寒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断等;《金匮要略》系统阐述了内科、妇科等40多种疾病的病因病机、方药等。

《伤寒杂病论》被誉为"方书之祖",为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神农本草经》是中医学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大约成书于汉魏。

全书共收载药物365种,对药物的四气五味、有毒无毒、配伍及服用方法等均有详细论述。

如书中所载黄连治痢、麻黄平喘等均验之有效。

这也是世界药物学上的最早记载。

中医药学概论名词解释

中医药学概论名词解释

中医药学概论名词解释1.中医理论体系:以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阴阳、五行学说为科学方法论,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核心,以辩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2.辩证论治:将四诊收集的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一定性质的证候,根据辩证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3.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整体,一切事物不仅内部存在阴阳的对立统一,其发生、发展、变化都是阴阳对立统一的结果。

4.五行学说:是古代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

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构成,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变化都是五种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5.气: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气是人体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

6.血:血是循行于脉中的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7.津液:津液是人体正常水液。

8.脏腑:位于人体颅腔、胸腔腹腔的器官的总称,包括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

9.脏腑学说:研究人体脏腑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生理活动规律及相互关系的学说。

10.五脏:心、肝、脾、肺、肾的合称。

11.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的合称。

12.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13.病因:导致人体发生疾病的原因。

14.外感病因:指由外而入,从肌表或口鼻侵入机体,引起外感疾病的致病因素。

15.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通称。

16.疫疠:又称瘟疫、疫气、疠气、异气、疫毒等,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外邪。

17.痰饮:痰和饮都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

一般以较稠浊的称为痰,较清稀的称为饮。

只是二者同出一源,故常并称为痰饮。

18.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正常的情志活动。

分属于五脏,以喜怒思悲恐为代表,称五志。

19.瘀血:是指血行障碍,血液凝聚而形成的病理产物,包括瘀滞内结之血,离经之血,污秽之血。

中医药学概论名词解释

中医药学概论名词解释

中医药学概论名词解释1.中医理论体系:以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阴阳、五行学说为科学方法论,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核心,以辩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2.辩证论治:将四诊收集的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一定性质的证候,根据辩证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3.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整体,一切事物不仅内部存在阴阳的对立统一,其发生、发展、变化都是阴阳对立统一的结果。

4.五行学说:是古代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

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构成,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变化都是五种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5.气: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气是人体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

6.血:血是循行于脉中的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7.津液:津液是人体正常水液。

8.脏腑:位于人体颅腔、胸腔腹腔的器官的总称,包括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

9.脏腑学说:研究人体脏腑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生理活动规律及相互关系的学说。

10.五脏:心、肝、脾、肺、肾的合称。

11.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的合称。

12.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13.病因:导致人体发生疾病的原因。

14.外感病因:指由外而入,从肌表或口鼻侵入机体,引起外感疾病的致病因素。

15.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通称。

16.疫疠:又称瘟疫、疫气、疠气、异气、疫毒等,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外邪。

17.痰饮:痰和饮都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

一般以较稠浊的称为痰,较清稀的称为饮。

只是二者同出一源,故常并称为痰饮。

18.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正常的情志活动。

分属于五脏,以喜怒思悲恐为代表,称五志。

19.瘀血:是指血行障碍,血液凝聚而形成的病理产物,包括瘀滞内结之血,离经之血,污秽之血。

中医基础知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和主要特点

中医基础知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和主要特点

中医知识属于医疗事业单位考试考查的一部分。

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是医学发展成熟的最重要标志。

中医学在数千年的历史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标志着中医学作为一门科学的诞生。

体系是由有关事物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而构成的一个整体。

科学理论体系是由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或定律和具体的科学规律三个基本知识要素组成的完整体系。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由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按照中医学逻辑演绎程序从基本原理推导出来的科学结论,即科学规律而构成的,是以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即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学理论体系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

同时也认识到人体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重要关系和相互影响,人类在能动地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斗争中,维持着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和机体自身完整性的思想,即为整体观念。

辨证论治,也叫辨证施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

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

例题(卫生人才网整理):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A.四诊合参和阴阳五行B.阴阳五行和藏象学说C.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D.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E.证治异同和整体观念正确答案:C。

中医药学概论名词解释

中医药学概论名词解释

中医药学概论名词解释1.中医理论体系:以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阴阳、五行学说为科学方法论,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核心,以辩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2.辩证论治:将四诊收集的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一定性质的证候,根据辩证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3.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整体,一切事物不仅内部存在阴阳的对立统一,其发生、发展、变化都是阴阳对立统一的结果。

4.五行学说:是古代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

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构成,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变化都是五种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5.气: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气是人体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

6.血:血是循行于脉中的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7.津液:津液是人体正常水液。

8.脏腑:位于人体颅腔、胸腔腹腔的器官的总称,包括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

9.脏腑学说:研究人体脏腑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生理活动规律及相互关系的学说。

10.五脏:心、肝、脾、肺、肾的合称。

11.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的合称。

12.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13.病因:导致人体发生疾病的原因。

14.外感病因:指由外而入,从肌表或口鼻侵入机体,引起外感疾病的致病因素。

15.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通称。

16.疫疠:又称瘟疫、疫气、疠气、异气、疫毒等,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外邪。

17.痰饮:痰和饮都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

一般以较稠浊的称为痰,较清稀的称为饮。

只是二者同出一源,故常并称为痰饮。

18.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正常的情志活动。

分属于五脏,以喜怒思悲恐为代表,称五志。

19.瘀血:是指血行障碍,血液凝聚而形成的病理产物,包括瘀滞内结之血,离经之血,污秽之血。

中、西哲学史上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代表人物

中、西哲学史上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代表人物

1、“元气是构成世界的本体。

”(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2、“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荀子)3、“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荀子)4、“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王充)5、“一天一地,并生万物,万物之生,俱得一气。

”(王充)6、“太虚即气”、“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

”(张载)7、“五行之气、天与人相交胜。

”(刘禹锡)8、“水是万物的始基。

”(古希腊泰勒斯)9、“万物都从火产生,也都消灭而复归于火。

”(古希腊赫拉克利特)10、“原子是世界的共同基础。

”(古希腊德谟克利特)11.五行说:生成万物的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土12. 阴阳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13.形神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王充)14.气理说: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15活火说: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赫拉克利特)16.水为始基:“水”是万物的“始基”(泰勒斯)[2007大纲卷]I153年,金迁都燕京。

据史书记载,在迁都前后,朝臣曾有激烈争论。

反对迁都者提出,“上都之地,我国旺气,况是根本,何可弃之”。

赞同迁都者的理由则是,“上京僻在一隅,,转漕艰而民不便,唯燕京乃天地之中”;“燕都地处雄要……居庸、古北,松亭、榆林等关,东西千里,山峻相连,近在都鼓,易于据守”;.“燕京地广土坚,人物蕃息,乃礼父之所”;“本朝与辽室异,辽之基业根本在山北……我本朝皇业根本在山南之燕”1151年,有司据阴阳五行学说来规划燕都的布局。

金帝完颜亮言:“国家吉凶,在德不在地。

使桀纣居之,虽卜善地何益?使尧舜居之,何用卜为”迁都二十多年后“女真人莲忘旧风”,“燕饮音乐,皆习汉风”。

(摘编白《大金国》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评析阴阳五行说与“国家吉凶,在德不在地”这两种建都观点?【答案】在如何建都的问题上,有人以符合阴阳五行之说作为规划都城的理由,其理论依据是唯心主义的,“国家吉凶,在德不在地”,是说国家的前途命运是由统治者是否施行德政决定的,而不是由都城的布局是否符合阴阳五行说决定的。

3 第三讲 中国古代医药学发展(考研讲义)

3 第三讲 中国古代医药学发展(考研讲义)

第三讲中国古代医药学发展萌芽和奠基:一、原始社会时期萌芽-1)在采集过程中,逐步认识某些植物有毒,某些能治病医伤,神农氏尝百草2)会使用某些医疗工具,掌握一些医疗方法。

最早的“热熨法”把烧热的石头包裹起来放在身体的某些部位能消除或减轻疼痛;灸法的开始:把干草点燃,进行局部固定的温热刺激。

3)逐渐掌握了运用一些简单工具治病的经验。

砭石;针术的开端。

二、夏商周奴隶社会时期夏商仍处于巫医不分的原始阶段。

商代中叶,医药有了初步发展。

1)甲骨卜辞关于疾病的记载500多条,设计10多个部位的疾病。

2)病因:天帝、祖先所降,鬼神降祸,妖邪蛊毒,气候变化。

3)出现汤液这种剂型。

4)出现砭镰医疗工具(形似镰刀的砭石)5)商周时期可能已使用金属针。

是针术得到较大发展的标志。

周代医药知识又有进步。

1)医巫分开2)医分为食医、疾医、疡医、兽医3)建立了一套医政组织和医疗考核制度,开始重视病历记录和报告。

三、春秋战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时期医学理论的初步建立1、医和巫的进一步对立1)春秋秦国名医医和提出“六气致病说”Δ天有六气:阴阳风雨晦明淫生六疾:寒热末腹惑心①这是对疾病的产生进行广泛的理论概括的尝试;②他把发病的原因归于自然界物质因素的作用,以及人体各部分功能失去平衡的结果,十分注意外界环境和疾病发生的关系,反映当时朴素唯物的病因论已经初步形成,和巫祝的鬼神致病论针锋相对;③为人们探索和巫术完全不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提供了理论思想武器。

2)春秋战国之际名医扁鹊Δ①在医疗实践中提出“病有六不治”原则,“信巫不信医”为其中之一;②在诊断上,采用望闻问切四诊作为对人体进行客观检查的手段;③治疗上,采用针灸、按摩、汤剂等多样化手段;④处理具体病案时,往往使用多种方法兼施的综合疗法。

2、出现了专门的医药学著作留下的我国最早的一部重要医学文献——《黄帝内经》ΔΔ1)整体介绍:①这部书托名皇帝和岐伯讨论医学,用问答形式写成,成书大概在战国晚期,是春秋战国时期大量医学家辛勤实践的总结;②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提纲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提纲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提纲导论1、中医学理论体系:是以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即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2、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中医四大经典)《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3、金元四大家的代表医家、主要学术观点及学术派别;伤寒及温病的辨证方法及创立者:张仲景·六经辨证温热病辨证:清·叶桂(天士)--卫气营血辨证、吴瑭(鞠通)--三焦辨证4、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及其含义(1)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环境(自然界、社会关系)的协调统一(2)辨证论治:病、症、证、辨证,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概念病是指有一定病因、发病形式、发病机理、以及预后转归的完整过程。

具体表现为若干特定的症状和不同阶段前后衔接的证候症即症状和体征是病人自己感觉到的身体不适及异常变化(症状)及医生检查病人身体所发现的异常征象(体征)证疾病在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含了病因、机体反应性、病位、性质、邪正关系等方面的因素辨证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和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论治,则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同病异治由于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病理变化不同,即证不相同,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治法也不同。

异病同治在不同的疾病中,出现相同的或相近的病理变化,即出现相同或相似的证,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治法也相同。

(3)恒动观念:动态平衡。

5、中医五脏、五腑、五官、五体、五志、五行、五味、五色、五气、五方、五季的对应关系。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1、气和气机的概念。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活力很强,运动不息、极其细微的物质,是生命物质与生理机能的统一。

气机,即气的运动,一般常被归纳为升、降、出、入四种基本形式。

中医基础理论与唯物辩证法范畴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与唯物辩证法范畴学说

“臣览《太始天元册》文,丹天之气经于牛女戊分,黅天之气经于心尾己分,苍天之气经于危室柳鬼,素天之气经于亢氐昴毕,玄天之气经于张翼娄胃。”
结论
医学课件
*
医学课件
*
谢谢大家!
CLICK HERE TO ADD A TITLE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演讲人姓名
02
02
《尚书·洪范》曰:
01
《类经图翼·五行统论》曰:
01
唯物辩证法范畴学说视域下
02
的中医基本范畴
03
矛盾与阴阳学说及其在中医学中的运用
04
阴阳对立
05
《周易·系辞上》曰:
06
“一阴一阳之谓道”
07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
08
“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
阴阳对立在医药学中的应用
诠释正常人体:
5
辛味行散、甘味益气、淡味渗泄,如桂枝、甘草、茯苓等,属阳;
6
酸味收敛、苦味泻下,如芍药、大黄等,属阴;
7
苦味润下,如芒硝等,属阴。
8
01
升降沉浮:
凡药质轻具升浮作用,如桑叶、菊花等,属阳。
凡药质重具沉降作用,如龟板、赭石等,属阴。
02
03
阴阳互根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 “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中医基础理论与唯物辩证法范畴学说
医学课件
*
毛泽东同志在1958年10月11日指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01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
十七大报告又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题库(附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题库(附答案)

1.整体观念:答案: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

整体观念又叫统—整体观,即认为人体自身是一个有机酌整体,人与自然界存在着统一性的思想。

题型:名词解释难度:32.百骸:答案:骸,泛指骨骼。

百骸,指全身骨骼。

题型:名词解释难度:33.九窍:答案:指头部七窍(眼二、鼻二、耳二、口)及前后二阴。

题型:名词解释难度:34.人气:答案:指人体的阳气。

题型:名词解释难度:45.证:答案: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题型:名词解释难度:46.辨证论治:答案: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题型:名词解释难度:57.同病异治:答案:指同一疾病,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亦异。

题型:名词解释难度:38.异病同治:答案: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相同的证,可采用同一方法治疗。

9.异法方宜:答案:同一种疾病,由于方域、季节、气候、生活、环境、职业、体质等不同,治法就应有所区别。

题型:名词解释难度:39.阴阳:答案: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

既可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题型:名词解释难度:310.阴损及阳:答案:由于阴阳是互根的.当阴精亏损到一定程度时,就会累及阳气,使阳气生化无源,出现阴阳两虚纳病变。

题型:名词解释难度:211.阳损及阴:答案::由于阴阳是互根的,当阳气虚报到一定程度时,就会累及阴精化生不足,出现阴阳两虚的病变。

题型:名词解释难度:212.阴阳互损:答案:在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的前提下,病变发展影响及相对的一方,形成阴阳两虚的病机。

题型:名词解释难度:313.阴平阳秘:答案:即阴阳平秘。

平,饱满之意;秘。

即秘密、潜藏之意;阴平阳秘,即阴阳充盛,相互潜藏,阶不外亢。

中医学理论与朴素唯物主义哲学

中医学理论与朴素唯物主义哲学

中医学理论与朴素唯物主义哲学在古代世界各地,基于各个地区人类对于世界和人本身的哲学思考,诞生了许许多多各有千秋的古代医学,中医学正是这些古代医学中的一门。

中医学与中国古代哲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医学的形成与发展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科学史告诉我们,任何一门科学的形成与发展都离不开哲学,都必然采取一定的认识方法,自然科学家必然受到一定的哲学支配,这种情况在哲学与自然科学尚未彻底分离的古代更是如此。

中医学经典理论的确立与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的三大学说——阴阳说、五行说、精气说的引入是分不开的。

阴阳说发轫于《易经》,《周易·系辞》云:“一阴一阳之谓道”,八卦实际上就是天地、风雷、水火、山泽四个中国古人认为构成世界的四种基本力量的对立与统一。

《内经》将阴阳说引入医学领域,作为中医学的基本理论,赋于至高无上的地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灵枢·病传》曰:“何谓醒?曰:明于阴阳,如惑之解,如醉之醒。

”指明阴阳是自然界万物变化的根本,世上万事万物都是符合阴阳平衡的规律的。

阴阳说的引入,构成了中医基础理论的框架,从而为中医学打下了朴素辩证唯物主义的烙印。

朴素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的第一种形态,即自发唯物主义。

它的产生与发展延续了很长的时间,经历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无论是古代中国还是古代希腊、罗马都存在过这种唯物主义学说。

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在于,它们肯定世界的物质性,并力图从某种具有固定形体的实物中寻找世界的本原。

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认为,天地万物是由五种元素组成的,它们分别是:木、火、土、金、水。

五种物质之间有“比相生,间相克”的关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相生相克”。

所谓“相生”是指: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所谓“相克”是指:木克土、火克金、土克水、金克木、水可火。

古人用五行学说把五季、五方、五气、五材、五脏、五色、五味等不同事物排列起来,构成世界的五行关系图式,实际上是用五行说来统摄古代各领域的知识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唯物辨证的古中医学彭子益著袁政平收集整理序中国医学,来自道家。

伏羲尝百药而制九针,为医药学、针灸学之始祖。

神农本草,多服食成仙之品。

黄帝内经,多有养生卻死之方。

伯高,传说上古之经脉学医家,黄帝臣。

伯高之为医是以针灸之理论、临床和熨法等外治为特长,同时,对脉理亦多有论述。

雷公,传说上古医家,黄帝臣,擅长于教授医学之道,望色诊断与针灸医术等。

少师,传说上古时医家,以擅长人体体质之论而闻名于世。

少师对五种人的体质、性格、行为特点等进行了比较具体的叙述,少师之论点近世为朝鲜医学家发展为“四象医学”。

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

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

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

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

王叔和在吸收扁鹊、华佗、张仲景等古代著名医学家的脉诊理论学说的基础上,结合自己长期的临床实践经验,终于写成了我国第一部完整而系统的脉学专著--《脉经》,使脉学正式成为中医诊断疾病的一门科学。

孙思邈积一生医学经验,著成《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较全面地总结了自上古至唐代的医疗经验和药物学知识,丰富了我国医学内容。

古中医学传承几千年,硕果累累,欲用科学方法来整理中医,须由中医方法去选择科学;须先认识古中医学的本身真相。

如不认识古中医学本身真相,而盲目的去用科学方法来整理中医,得了科学的虚名,失了中医的实效,可惜殊甚。

通过研究中医学是在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不断积累,反复总结而逐渐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传统医学科学,是中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具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历史地凝结和反映了中华民族在特定发展阶段的观念形态,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保健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国和世界科学史上一颗罕见的明珠。

彭子益著此书的原则,用中医原有名词,以唯物辨证思维方法,有原则有系统有证据的科学方法编成之,是书故命名为《唯物辨证的古中医学》。

是为之序。

2020年3月5日星期四袁政平于太极古城镇远彭子益小传彭子益(1871-1949年),云南大理鹤庆人。

清末民国年间著名白族医学家。

彭子益出言诙谐辛辣,孤傲不驯,才学过人,识见超迈不与同道合。

少年时代就对医道情有独钟。

经过不断的精心研读,他对传统中医理论典籍的理解和把握达到了一个辨识透辟,由博返约的层次。

成年后,负笈游历重庆,自荐于吴棹仙创办之重庆巴县国医学校任教。

后又到成都的四川国医学院任教。

彭子益游学京华,在清廷太医院当宫廷医师,从而乘机大量阅读了秘藏在深宫中的珍贵中医典籍,医学造诣更是一日千里。

辛亥(1911)改革后,太医院不存。

山西督军阎锡山闻其名,延主太原中医学校讲席,先生讲学自兹始。

日寇陷山西,赴南京充国医馆编辑员。

南京不守,乃浩然回滇,民政厅长丁又秋延入署,召省会之有志医学者,先后四百馀人,听夕而讲贯之。

先生之讲学也,于前数十年钻研而有得者,悉编为讲义,印发学子,口讲指授,罄其蕴而后已,犹不自满。

假敌机袭省垣,身外物不顾,独于讲稿珍之若性命!暇辄力加修改,期于至当,为滇医界树百年大计。

云南著名学者方树梅先生曾经说过:"近代愈加奇形研习,从事著述,辨证之细,析理之精,皇皇巨著,为滇医界放大光明者,则以彭子益先生为最著。

"这是对彭子益在近代云南医学史上的作用给予了一个恰如其分的评价。

他生前遗留下来的16种医学著作,是我国中医学界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先生之治病也,诊脉处方,详记医案,以究效验,求理论与实践相吻合。

尝谓须设立中医院,俾学子住院从事治疗实习,收效乃宏。

计划未克施行,为成都同道延往讲学,滇中学子,实慊于心。

三十一年(1942),敦促回省继任,因其婿抱病桂林,电促往诊,后留桂平、博白、合浦等处讲学都数载。

三十八年(1949年)科为海防市长聘往,未几病卒,年七十有八,滇中学子闻之,无不悼痛!所幸毕生遗著,治皆什袭藏之。

先生在蜀在桂,每治一危症,得一良方,必函告治皆,治皆俱珍存,时时转语于同人。

治皆可谓先生之薪传弟子矣。

先生遗著十六种,治皆一一撮其要旨胪举于左,俾后学者有所则效焉。

编著的大概意义人之生也,得大气五行圆运动之全,故人为万物之灵。

物之生也,得大气五行圆运动之偏,故物为人身之药。

全者,五行调匀,不偏多,不偏少,圆而又圆之意。

偏者五行圆运动中,有一方偏多偏少之意。

类如中医之麻黄,偏于疏泄作用。

芍药,偏于收敛作用。

半夏,偏于下降作用。

升麻,偏于上升作用。

甘草,偏于补中作用。

古中医治病方法,汗闭恶寒之病,是人身疏泄作用偏少,收敛作用偏多。

用疏泻作用偏多之麻黄,以增加疏泄减少收敛为药。

汗多发热之病,是人身收敛作用偏少,疏泄作用偏多。

用收敛作用偏多之芍药,以增加收敛减少疏泻为药。

呕吐之病,是人身下降作用偏少。

用下降作用偏多之半夏为药。

肛门重坠之病,是人身上升作用偏少。

用上升作用偏多之升麻为药。

收敛与疏泄欲调于平,上升与下降欲调于平,必赖中气之旋转。

故用以上诸药,必兼用甘草以补中气。

反之汗闭恶寒而用芍药,汗多发热而用麻黄,呕吐而用升麻,下坠而用半夏,与用上升下降收敛疏泻之药而不用中气之药。

皆能将人身不圆的运动,偏上加偏,使圆运动的个体,成了直不运动的个体而死。

人身五行的作用,运动圆则为人之生,运动偏即是人之病。

人身五行的作用,是人身的病,即是人身的药。

药的作用,所以帮助人身自己的作用,以治自己的病。

倘人身的作用已无,药亦不发生作用的效力也。

古中医学,用物性圆运动之偏,以调和人身圆运动之偏之学也。

此其大概也。

汉代张仲景先师,着伤寒杂病论,为中医内科方药祖本。

无一方不是整个五行圆运动的治法。

虽局部之病,治法仍是整个。

自来医书,虽为无有系统,无有原则,无有证实说明。

学者虽不知道五行圆运动的所以然。

然总在五行圆运动里摸索。

所以随时随地皆有良医继起。

使中医学至今不衰。

历代皆有整理中医之举,规模之宏,用款之多,以前清乾隆年间诏修医宗金鉴为极盛。

书成,除针灸正骨外科之外,徒乱人意,无有用处。

因当事者不知阴阳五行之所以然,敷衍成书故也。

今何如者。

最早的生物学,分生气说、机械说。

生气说,无物质上的证据。

机械说,有物质上的证据。

故生气说不能存在,而机械说独能盛行。

生气者大气也。

生气是整个圆运动不能分析的,科学是以分析为能事的,所以证明不出也。

中医学自来认为人身是大气所生,故仲景先师伤寒杂病论的病证方法,根于大气。

又申其说曰:人秉五行以有五脏。

字宙造化、生物生命、古中医学,并非分析得开的三个,乃是分析不开的一个。

不知生物之生命,不见宇宙造化之成功。

不知牢宙的造化。

不知生物生命的来源。

古中医学,乃宇宙生命的解剖与修理学也。

近代生理学,发明人身内分泌物,乃人身的刺激素,为人身无形的联络。

刺激者,人身的气的整个圆运动的表现也。

无形的气的联络,尸体剖解学中求之无有也。

商务印书出版之蔡翘生理学有云:细胞之生活作用如何,吾人不可得而知。

若用化学方法去分析他,他的作用,就会马上停止,今天所讲的,就是从生活作用停止后得来的云云。

细胞生活作用停止后的生理学中,无有中医学也。

以后国民,皆科学青年。

古中医学,将来之或兴或废,全视科学青年之能彻底认识大气的物质能力运动与否。

科学方法改良中医。

科学云者,有原理有系统有证实之谓。

非尸体剖解之谓。

尸体剖解学,是分析的,是片段的,是直不运动的,是死的。

大气的古中医学,是不能分析的,是整个的,是圆运动着的,是活的。

彼此立场,适成相反。

由尸体剖解来学中医的医家,未曾见其能治大病者。

凡改良一事,必须确知此事本身的究竟,而后可言何者为良,何者为不良。

向相反之立场上去求改良,结果必更加不良而已。

分析的尸体剖解学,只可作外科手术的研究。

人是生物之一,生物是大气生的,故人也是大气生的。

世界的人如都认识人是大气生的,岂止中医得着改进的根本办法而已哉。

中医不良,非中医学本身不良,乃为中医学本身说法的书不良耳。

不注意此点,乃曰取消五行,是无异坐井观天者,嫌天小也。

老子曰: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老子之言善夫。

汉儒董仲舒,谓大雪节,天气上升,地气下降,闭塞成冬。

关于生物生命的宇宙大气圆运动,总是天气下降地气上升,从无一息是天气上升地气下降者。

至于大雪之时,地下封藏的阳气特别之多,圆运动的力量特别之大,更不闭塞。

董仲舒下帏读书,目不窥园者三年。

研究宇宙,全要在事实上寻出实在凭据来。

三年目不窥园,在布帏子里面,凭空瞎造谣言。

后人尊之,未免太不实事求是了。

荀子曰:六淫之气,皆出于地。

荀子乃从实地考研得来。

有科学家的眼光。

中国的哲学史,有实地整理之必要矣。

中医学的唯物论思维方法,是中医学理论体系构建过程中的理性认识的方法学体系,它借助于语言,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反映人体内外的本质联系及其规律性。

它是在长期医疗实践活动的基础上,运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方法,并采纳了古代的天文、历算、地理、气象、生物、物理、心理等学科知识,对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因、发病、病机、养生和治则等进行了总结、分析、归纳和整理,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循环过程而形成的。

中医复兴,用唯物辨证法研究整理,更有必要矣。

目录一、唯物辨证篇;二、生命宇宙篇;三、中医原理篇;四、古方上篇;五、古方中篇;六、古方下篇;七、《伤寒论》方解上篇;八、《伤寒论》方解中篇;九、《伤寒论》方解下篇;十、药性提纲篇;十一、《伤寒论》六经原文读法篇;十二、脉法、舌胎篇;十三、温病本气篇;十四、儿病本气篇;十五、时病本气篇;十六、《金匮》方解篇;唯物辨证篇中医学的唯物论思维方法,是中医学理论体系构建过程中的理性认识的方法学体系,它借助于语言,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反映人体内外的本质联系及其规律性。

它是在长期医疗实践活动的基础上,运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方法,并采纳了古代的天文、历算、地理、气象、生物、物理、心理等学科知识,对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因、发病、病机、养生和治则等进行了总结、分析、归纳和整理,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循环过程而形成的。

中医学的唯物论思维方法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构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独特的思维方法才创造了中医学特有的理论体系。

这种思维方法能动地从宏观上把握了人体这个客观世界的某些生命活动规律,反映了人体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密切联系,强调从传统文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不同层面全方位考察研究人体的生命、健康和疾病,在养生防病中注重顺应自然,适应社会环境,在治疗中注重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