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1

合集下载

第三节 第1课时 共价键的极性(学生版)

第三节 第1课时 共价键的极性(学生版)

第三节分子结构与物质的性质第1课时共价键的极性[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能从微观角度理解共价键的极性和分子极性的关系。

2.通过键的极性对物质性质的影响的探析,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认知模型。

一、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1.共价键的极性H—Cl、说明:(1)(用δ-表示),电负性小的原子呈正电性(用δ+表示)。

(2)电负性差值越大的两原子形成的共价键的极性越强。

2.分子的极性(1)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2)含键的双原子分子是极性分子,含键的双原子分子是非极性分子。

(3)判断AB n型分子的极性①完成下表:②认真研究①中各分子中心原子的化合价,寻找中心原子的化合价与分子极性的关系。

提示:(4)探究判断下列分子是极性分子还是非极性分子。

①P4(白磷)②CH2==CH2③CH≡CH④C2H5OH⑤极性分子:________(填序号,下同);非极性分子:____________。

(1)以非极性键结合的双原子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2)以极性键结合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3)非极性分子只能是双原子单质分子()(4)非极性分子中,一定含有非极性共价键()(5)极性分子中不可能含有极性键()1.键的极性与分子极性有何关系?提示①:②:③:2.臭氧是极性分子还是非极性分子?从结构上如何理解?提示:键的极性和分子极性的关系1.下列跟氢原子形成的极性键最强的原子是()A.F B.Cl C.Br D.P2.已知N、P均属于元素周期表的第ⅤA族元素。

N在第二周期,P在第三周期。

NH3分子呈三角锥形,N原子位于锥顶,3个H原子位于锥底,N—H间的夹角是107°。

(1)N4分子的空间结构为,它是一种_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

(2)PH3分子中P—H________(填“有”或“无”,下同)极性,PH3分子________极性。

(3)NCl3是一种淡黄色油状液体,下列对NCl3的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 第三节 第1课时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  第三节  第1课时

第三节化学键第1课时离子键[学习目标定位] 1.通过NaCl的形成过程,理解离子键的形成过程与形成条件。

2.知道离子键、离子化合物的概念。

3.能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一离子键及离子化合物1.离子键的形成过程(以NaCl为例)Na原子和Cl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和7,均不稳定。

即它们通过得失电子后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分别形成Na+和Cl-,两种带相反电荷的离子通过静电作用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物质NaCl。

2.离子键(1)离子键的概念是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构成离子键的粒子是阳离子和阴离子。

(2)离子键的实质是静电作用。

这种静电作用不只是静电引力,而是指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引力与电子之间、原子核之间斥力处于平衡时的总效应。

(3)成键条件(4)离子键成键的原因是原子间相互得失电子达到稳定结构;体系的总能量降低。

3.离子化合物(1)离子化合物的概念是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

(2)请举例说明常见的离子化合物的类型:活泼金属氧化物(如Na2O、MgO等);绝大多数盐(如NaCl、K2SO4、CaCO3等);强碱[如NaOH、Ba(OH)2等]。

[归纳总结]离子键的三个“一定”和两个“不一定”(1)三个“一定”①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②含有离子键的物质一定是离子化合物;③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阴离子和阳离子。

(2)两个“不一定”①离子化合物中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如NH4Cl、NH4NO3等;②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AlCl3。

[活学活用]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离子键就是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引力B.所有金属与所有非金属原子之间都能形成离子键C.因为离子键是一种强相互作用,所以离子化合物均很难分解D.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答案D理解感悟离子键存在的前提是必须有阴、阳离子。

若没有阴、阳离子则没有离子键,若有离子键则一定有阴、阳离子。

2A.a和c B.a和fC.d和g D.c和g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离子键的成键实质、成键条件,同时还考查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1册 第二章 第三节 第1课时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1册 第二章 第三节 第1课时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A)1 mol氧
错误,必须指明微粒的种类,是氧原子、氧分子还是氧离子,改为 1mol O
(B)1.5 mol O2
正确
(C)2 mol H2
正确
(D)摩尔是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错误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 物质的量才是基本物理量之一
(E)0.5 mol 大米
错误 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的使用范 围是微观粒子
12 1.993X10-23
= 6.02X1023个
阿伏加德罗常数(NA)
1)定义值:0.012k1g212gC所含的C原子数。
2)符号:NA
3)数值:6.02×1023 4)单位:mol-1
阿伏加德罗常数不是一个纯数,它是有单位的, NA = 6.02×1023 mol-1
感受阿伏加德罗常数大小
n
微粒数
6.02×1023 物质所含微
2×6.02×1023 粒数
10×6.02×1023
N
N = n × NA
练习: (1)1mol O中含有 6.02 × 1023 个O;
(2)1mol H2O中含有 6.02 × 102个3 H2O; (3)1mol H+中含有 6.02 × 1023 个H+;
【交流•研讨】 1 mol微粒到底有多少个,其衡量基准是什么?
堆量思想
在日常生活中堆量思想的应用,如: 一打(12支)玫瑰 一盒(50支)粉笔
一箱(12瓶)啤酒
微粒 个数(N)
1摩尔 1堆的量
物质的量 堆数(n)
1 mol指含有多少个微观 粒子呢?
国际上规定,1 mol任何微粒所含的微粒数 与0.012 kg 12C所含的碳原子数相等。 已知一个12C原子的质量是 1.993X10-23 g , 计算12g12C含多少个碳原子?

人教版第四章第三节 第1课时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导学课件(共15张PPT)

人教版第四章第三节   第1课时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导学课件(共15张PPT)
重难探究 解决问题
探究点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情景展示】如图4-4-18是心脏的结构示意图。
第三节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问题探究】1.心脏壁主要是由什么组织构成的 推断它具有什么功能?
2.从心脏壁的厚薄来看,为什么心室壁比心房壁 室比右心室壁要厚? 3.心脏四个腔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4.心房和心室之间、心室与相连的动脉之间有什 构?这些结构有什么作用?
心脏壁:主要由心肌构成 [10]瓣膜
使血液在体内不停地循环流动
动 能
第三节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课外链接
先天性心血管病
先天性心血管病是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类。
轻者无症状,重者可有活动后呼吸困难、发绀、
晕厥等症状,年长儿可有生长发育迟缓。症状有无
病类型和有无并发症有关。新生儿心衰被视为一种急
是由于患儿有较严重的心脏缺损。其临床表现是由于
充血,心输出量减少所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聪明的人有长的耳朵和短的舌头。 ——弗莱格 2、重复是学习之母。 ——狄慈根 3、当你还不能对自己说今天学到了什么东西时,你就不要去睡觉。 ——利希顿堡 4、人天天都学到一点东西,而往往所学到的是发现昨日学到的是错的。 ——B.V 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 ——洛 克 6、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 ——阿卜· 日· 法拉兹 7、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 ——乌申斯基 8、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 9、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 10、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11、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 -茅以升 12、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 --屠格涅夫 13、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 --爱因斯坦 14、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真心英雄》 15、只有登上山顶,才能看到那边的风光。 16只会幻想而不行动的人,永远也体会不到收获果实时的喜悦。 17、勤奋是你生命的密码,能译出你一部壮丽的史诗。 1 8.成功,往往住在失败的隔壁! 1 9 生命不是要超越别人,而是要超越自己. 2 0.命运是那些懦弱和认命的人发明的! 21.人生最大的喜悦是每个人都说你做不到,你却完成它了! 22.世界上大部分的事情,都是觉得不太舒服的人做出来的. 23.昨天是失效的支票,明天是未兑现的支票,今天才是现金. 24.一直割舍不下一件事,永远成不了! 25.扫地,要连心地一起扫! 26.不为模糊不清的未来担忧,只为清清楚楚的现在努力. 27.当你停止尝试时,就是失败的时候. 28.心灵激情不在,就可能被打败. 29.凡事不要说"我不会"或"不可能",因为你根本还没有去做! 30.成功不是靠梦想和希望,而是靠努力和实践. 31.只有在天空最暗的时候,才可以看到天上的星星. 32.上帝说:你要什么便取什么,但是要付出相当的代价. 33.现在站在什么地方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往什么方向移动。 34.宁可辛苦一阵子,不要苦一辈子. 35.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36.不断反思自己的弱点,是让自己获得更好成功的优良习惯。 37.垃圾桶哲学:别人不要做的事,我拣来做! 38.不一定要做最大的,但要做最好的. 39.死的方式由上帝决定,活的方式由自己决定! 40.成功是动词,不是名词! 20、不要只会吃奶,要学会吃干粮,尤其是粗茶淡饭。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三章 第三节 第1课时 盐类的水解的实质、规律(课件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三章 第三节 第1课时 盐类的水解的实质、规律(课件PPT)
OH
CH3COOH
弱电解质
思考:此时溶液中C(OH-)和C(H+)的大小关系
C(OH-)> C(H+)
溶液显碱性
_
离子方程式: CH3COO +H2O
_
CH3COOH+OH
NH4Cl溶液为什么显酸性?
NH4Cl H2O
NH4+ + Cl-
+
OH- + H+
C(OH-) < C(H+)
NH3 ·H2O
弱电解质
溶液显酸性
离子方程式:
NH4+ +H2O
NH3 ·H2O + H+
NaCl溶液为什么显中性?
NaCl
Na+ + Cl-
H2O
OH- + H+
没有生成弱电解质,没有打破水的电离平衡
【结论】
一、盐类的水解
定义:
水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与水电离出来的H+ 或OH-结 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
实质:
盐 类 的 水 解
盐类水解的概念 盐类水解的实质 盐类水解的特点 水解的规律 水解方程式书写
谢 谢!
不能


中性
二、盐类水解的规律
有弱才水解, 无弱不水解。 谁强显谁性, 同强显中性。 越弱越水解, 都弱都水解。
三、水解方程式的书写
(1)盐类水解是可逆反应,反应方程式要写可逆符号 (2)一般水解程度较小,水解产物很少,通常不生成气体和沉淀,不写 ↑↓符号,不稳定的生成物如H2CO3、NH3·H2O也不写分解产物
pH试纸 颜色
pH值
<7

5 化学必修一第二章 第三节 第1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练习

5 化学必修一第二章 第三节  第1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练习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第1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1.了解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概念。

2.从化合价升降、电子转移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3.明确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1.从得氧、失氧的角度 (1)反应特点分析2CuO +C=====高温2Cu +CO 2↑反应中,CuO 失氧,发生了还原反应,被C 还原,得到Cu 。

C 得氧,发生了氧化反应,被CuO 氧化,得到CO 2。

(2)结论:得到氧的物质发生氧化反应,失去氧的物质发生还原反应;过程中有得失氧的反应叫氧化还原反应。

2.从元素化合价升降的角度 (1)反应特点分析①CuO +H 2=====△Cu +H 2O 反应中,CuO 中铜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被H 2还原,得到Cu 。

H 2中氢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被CuO 氧化,得到H 2O 。

②2Na +Cl 2=====点燃2NaCl 反应中,氯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被Na 还原。

钠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被Cl 2氧化。

(2)结论: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叫氧化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叫还原反应;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叫氧化还原反应。

3.从电子转移的角度 (1)反应特点分析①2Na +Cl 2=====点燃2NaCl 反应中,氯元素化合价降低,氯原子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被Na 还原。

钠元素化合价升高,钠原子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被Cl 2氧化。

②H 2+Cl 2=====点燃2HCl 反应中,氯元素化合价降低,共用电子对偏向氯原子,发生还原反应,被H 2还原。

氢元素化合价升高,共用电子对偏离氢原子,发生氧化反应,被Cl 2氧化。

(2)结论:物质中元素的原子失去(或偏离)电子的反应叫氧化反应,物质中元素的原子得到(或偏向)电子的反应叫还原反应;反应中凡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叫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实质是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第三节 第1课时 物质的量 摩尔质量

第三节 第1课时 物质的量 摩尔质量

第三节物质的量第1课时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导学案1、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2、通过对比、类比、归纳等多种思维活动,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的含义,体会从物质的量层次定量研究化学问题的意义。

3、能基于物质的量认识物质组成及其化学变化,利用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计算,知道从定量的角度认识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的相互关系是研究化学问题的科学方法之一。

1、物质的量的概念;建构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转化关系,感受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思想。

2、物质的质量与物质的量之间转化关系的建构。

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1.物质的量(1)物质的量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的物理量,用符号n表示。

(2)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①符号:mol②标准:1mol粒子集合体所含的粒子数为6.02×1023。

③计量对象:原子、分子、离子、原子团、电子、质子、中子等所有微观粒子。

(3)书写方法及含义表述微观粒子的物质的量时,必须指明微观粒子的种类:如1 mol H指1 mol氢原子,1 mol H2指1 mol 氢分子。

2.阿伏加德罗常数①定义: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伽德罗常数。

②符号:N A③数值即单位:约为6.02×1023mol-1。

3.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与粒子数之间的关系(1)关系式:n=NN A。

(2)结论:微粒之间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微粒的粒子数之比。

二、摩尔质量1.摩尔质量①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②符号、单位:符号:M ;单位:g/mol (或g ·mol -1)③数值:以g/mol 为单位时,数值与该粒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相等。

2.物质的量、质量和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n =mM。

3.以物质的量(n )为桥梁联系宏观物质质量(m )与微观微粒数(N )之间的关系:m M =n =NN A 。

总结:(1)摩尔质量概念的理解 ①等值性:摩尔质量以g·mol-1作单位时,在数值上与其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相等。

选择性必修3 第三章 第三节 第1课时 乙醛

选择性必修3 第三章 第三节 第1课时 乙醛

《乙醛》教学设计一、课标解读醛类、酮是《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选择性必修课程主题2“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的内容。

1.内容要求认识醛的组成和结构特点、性质、转化关系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2.学业要求(1)能写出醛类和酮的官能团、简单代表物(乙醛、甲醛、苯甲醛、丙酮)的结构简式和名称;能够列举简单代表物(乙醛、甲醛、苯甲醛、丙酮)的主要物理性质。

(2)能结合分子结构特点,运用类比迁移的方法分析和推断其他醛的化学性质,并根据有关信息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3)能从官能团和结构变化的角度理解醇、醛、酸的转化关系。

能列举甲醛、苯甲醛和丙酮等代表物在生活中的应用,分析和探讨这些物质对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双重影响。

二、教材分析本节内容的功能价值(素养功能):能结合醛、酮类物质的官能团及化学键极性特点分析和推断醛、酮类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培养学生类比迁移的能力。

人教版新教材在旧教材的基础上增加了醛类、酮两部分的内容。

旧教材内容中仅零散的涉及到甲醛的结构、性质和应用,丙酮仅作为拓展知识在“科学视野”中出现。

新教材系统的介绍了醛类代表物(甲醛、苯甲醛)、酮(代表物丙酮)。

新教材内容的改变带来的教学启示:教学时不能仅停留于认识乙醛的结构和性质,以及辨识醛与酮的层面,只要求学生掌握醛和酮的化学性质等碎片化知识;而应结合“醇、醛、酸”的转化关系,重视与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等化学知识关联的结构化设计,充分发挥结构化知识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为第五节“有机合成”的学习和完成本章最后的“整理与提升”奠定基础。

三、学情分析学生已有知识、能力等:学生在第二节课已经学习了醇类的典型代表物乙醇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初步了解了醇、醛、酸之间的相互转化。

但学生的类比迁移能力还有待加强。

特殊情况的应变能力不足,如乙醛的银镜反应和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的探究过程,需要学生反复实验,找到实验关键,能够根据实验现象,推断出反应方程式。

高中化学 第四章 第三节 第1课时 电解池 电解原理 学生版

高中化学 第四章 第三节 第1课时  电解池 电解原理  学生版

第1课时 电解原理[目标导航] 1.了解电解、电解池的概念,会描述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2.能正确书写电解池的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方程式。

3.理解并掌握电解规律和电解产物的判断方法。

一、电解CuCl 2溶液的实验探究1.实验操作如图所示,在U 形管中注入CuCl 2溶液,插入两根石墨棒电极,把湿润的KI­淀粉试纸放在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阳极)附近。

接通直流电源。

2.实验现象阴极石墨棒上逐渐覆盖一层红色物质,阳极石墨棒上有气泡逸出,并可闻到刺激性的气味,同时看到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色。

3.原理分析CuCl 2是强电解质且易溶于水,H 2O 是弱电解质,微弱电离生成H +和OH -,因此溶液中存在Cu 2+、H +、Cl -和OH -等4种离子。

通电前,离子做自由移动;通电后,Cl -和OH -向阳极移动,Cu 2+和H +向阴极移动。

在阳极,OH -、Cl -均可能被氧化,由于Cl -的放电能力比OH -强,Cl -优先于OH -在阳极上发生反应;在阴极,Cu 2+和H +都可能被还原,但Cu 2+的放电能力比H +强,Cu 2+优先于H +在阴极上发生反应。

电极反应为 阳极:2Cl --2e -===Cl 2↑(氧化反应); 阴极:Cu 2++2e -===Cu(还原反应)。

电解反应:CuCl 2=====电解Cu +Cl 2↑。

4.实验结论在直流电的作用下,电能转化为化学能,CuCl 2被电解为Cu 和Cl 2(Cu 在阴极生成,Cl 2在阳极生成)。

二、电解原理 1.电解让直流电通过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的电解质),而在两电极上分别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过程叫电解。

2.电解池(1)定义: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2)组成:与直流电源相连的两个固体电极;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的电解质;形成闭合回路。

(3)电极名称与电极反应: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溶液中阴离子移向此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高中物理必修三 第四章 第三节 第1课时 伏安法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高中物理必修三 第四章 第三节 第1课时 伏安法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返回
Part 2 精析典题 提升能力
例1 某同学用伏安法测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阻r,所给的其他器材有: A.电压表V:0~3 V~15 V B.电流表A:0~0.6 A~3 A C.滑动变阻器R1:(20 Ω,1 A) D.滑动变阻器R2:(1 000 Ω,0.1 A) E.电阻箱R(0~999.9 Ω) F.开关和导线若干 (1)实验中电压表应选用的量程为___0_~__3__V____(选填“0~3 V”或“0~ 15 V”),电流表应选用的量程为__0_~__0_._6_A___(选填“0~0.6 A”或“0~ 3 A”),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__R_1__(选填字母代号“R1”或“R2”);
(3)当干电池的路端电压变化不很明显时,作图像,纵轴起点可不从零开
始.纵轴单位可取得小一些.如图所示,此时图线与纵轴
交点仍为电池的 电动势E ,但图线与横轴交点不再是短
路电流,内阻要在直线上取较远的两点,用r=
ΔU | ΔI |
求出.
四、误差分析
1.误差产生的原因,__电__压__表__分__流__作__用__ 2.如图所示,在理论上,E=U+(IV+IA)r,其中电压 表示数U是准确的电源两端电压,而实验中忽略了通 过电压表的电流IV而形成的误差,而且电压表示数越 大,IV越大. 结论:①当电压表示数为零时,IV=0;I4A=I短,短路电流测量值=真实值 ②E测<E真 ③因为 r=IE短,所以 r 测<r 真
2.作图法:
(1)以U为纵坐标,I为横坐标,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根据几组U、I测量
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作U-I图像.
(2)将图线两侧延长,纵轴截距点是断路的路端电压,它的数值就是_电__源__
电动势E ;横轴截距点是路端电压U=0时的电流,它的数值就是短路

人教版必修2化学课件:第二章 第三节 第1课时 化学反应的速率

人教版必修2化学课件:第二章 第三节 第1课时 化学反应的速率
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时,化学反应速率的数值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
中相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知识点1
知识点2
知识点3
知识点4
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比较
【例题2】 反应A(g)+3B(g) === 2C(g)+2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
的反应速率分别为:
①v(A)=0.15 mol·L-1·s-1
②v(B)=0.6 mol·L-1·s-1
第1课时
化学反应的速率
1.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含义及表示方法。
2.能记住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一、化学反应速率


对于反应A(g)+B(s) === 2C(g),能否用B物质单位时间内的浓度
变化量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为什么?
提示:不能。因为B物质为固体,其浓度为常数,故不能用B物质单
位时间内的浓度变化量表示反应速率。
其他条件不变时,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


2.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产生气泡速率的相对大小为②>①,③>①
催化剂能增大 H2O2 分解的反应速率
3.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其他因素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除温度和催化剂外,还有反应物浓度、
反应物的状态、固体表面积、压强、溶剂、光照等许多因素。人
知识点3
知识点4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及计算
【例题1】 将4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在2 L的密闭容器中混合,
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2A(g)+B(g)
2C(g)
经2 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1。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三节 第1课时 运动的快慢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三节 第1课时  运动的快慢

【解析】 •甲图中,运动员是同时起跑的,均没有到终点,运 动了相同时间,经过路程越长,运动越快,故是利 用了“相同的时间内比较路程”来比较运动快慢的; •乙图中,运动员均通过了相同的距离,但是所用时 间不同,所用的时间越短,运动越快,故是利用了 “相同路程内比较时间”来比较运动快慢的。
总结
知1-讲
1. 运用公式v=s/t进行计算时要注意: (1)公式中v、s、t三个物理量必须是同一个物体在同一
个运动中的速度、路程及时间; (2)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要统一,如果不统一要进行换算。 2. 计算全程平均速度通常用 v s全 来求。
t全
1
v s 是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来表示运动快慢的。 t
能力提升练
9.甲、乙两列火车都做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之比为
3∶2,速度之比为3∶2,则甲、乙两列火车运动的时
间之比是( )
A.1∶1 A B.3∶2 C.4∶9 D.9∶4
【点拨】由 v=st得 t=vs,
s甲
t甲= t乙
v甲 = s乙
ss乙甲×vv乙甲=32×23=11,故选
A。
v乙
能力提升练
=83.3 m/s。
总结
比较单位不同的速度的大小,应统一单位再 进行比较。而在换算速度的单位时,同样可以采 用单位换算三步法。
1 下列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词语中,与物理学描述
运动快慢的方法相近的是( A )
A.一日千里
B.大步流星
C.风驰电掣
D.迅雷不及掩耳
知2-练
2 为宣传“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三个好朋
基础巩固练
3.[中考•武汉]关于某中学生的估测,下列数据合理的是 () C A.身高约为160 dm B.100 m的短跑成绩约为6 s C.步行的速度约为1 m/s D.脉搏正常跳动60次所用时间约为1 s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 第三节 第1课时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学案_131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 第三节 第1课时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学案_131

第三节物质的量第1课时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核心素养形成脉络1.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2.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并能运用N A进行计算(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3.了解摩尔质量的含义一物质的量及其单位1.物质的量(1)概念: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的基本物理量。

(2)符号及单位:符号为n,单位为摩尔。

2.摩尔(1)标准:1 mol粒子集合体所含的粒子数与0.012_kg_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约为6.02×1023。

(2)符号:N A。

(3)计量对象:原子、分子、离子、原子团、电子、质子、中子等所有微观粒子。

3.阿伏加德罗常数4.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与粒子数(N)的关系n=NN A。

二摩尔质量知识点一:物质的量——“四化”专有化“物质的量”四个字是一个整体,不能拆开,也不能添字。

如不能说成“物质量”或“物质的数量”等微观化只用来描述微观粒子,如原子、分子、离子、中子、质子、电子等及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如NaCl;不能表示宏观的物质,如大米具体化必须指明具体粒子的种类,如“1 mol O”“2 mol O2”“1.5 mol O3”;不能说“1 mol氧”集体化物质的量可以表示多个微粒的特定组合或集合体,如“1 mol NaCl”“0.5 mol H2SO4”(1)基准量:0.012 kg 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

(2)准确量:是一个物理量,用N A表示,单位是mol-1。

(3)近似量:6.02×1023 mol-1。

知识点三:摩尔质量——“四性”(1)等值性:摩尔质量以g·mol-1作单位时,在数值上与其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相等。

(2)近似性:由于电子的质量非常微小,所以离子的摩尔质量以g·mol-1为单位时,其数值近似等于相对原子质量,如Na和Na+的摩尔质量都为23 g·mol-1。

(3)确定性:对于指定的物质来说,其摩尔质量的值是一个定值,不随物质的物质的量多少而改变。

第三节 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1)

第三节 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1)

第三节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第1课时教学内容: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基本概念和知识,以及简单的应用。

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基本概念和知识,会计算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2、能进行简单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的计算方法与实际应用。

教学过程:一、基本概念和知识1、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例如:12的约数有:1,2,3,4,6,12;18的约数有:1,2,3,6,9,18。

12和18的公约数有:1,2,3,6.其中6是12和18的最大公约数,记作(12,18)=6。

2.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例如:12的倍数有:12,24,36,48,60,72,84,…18的倍数有:18,36,54,72,90,…12和18的公倍数有:36,72,….其中36是12和18的最小公倍数,记作[12,18]=36。

3.互质数如果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1,那么这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二、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的计算方法求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的常用方法:(1)列举法(2)分解质因数(3)短除法(4)辗转相除法例1、求28和70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

列举法这里我们不作介绍,重点学习短除法与分解质因数法。

解:方法一(短除法):2 ︳ 28 707 ︳14 352 5所以,(28,70)=2×7=14; [28,70]= 2×7×2×5=140方法二(分解质因数):∵28=22×770=2×5×7∴(28,70)=2×7=14; [28,70]= 22×5×7=140最大公因数取分解质因数式中公有的质因数的较小次方的乘积;最小公倍数取分解质因数式中所有的质因数的较大次方的乘积。

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一 第一章 第三节 第1课时 动量守恒定律

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一 第一章 第三节 第1课时 动量守恒定律

即学即用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一个系统初、末状态动量大小相等,即动量守恒.( × )
(2)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发生碰撞瞬间,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动量
守恒.( √ ) (3)系统动量守恒也就是系统总动量变化量始终为零.( √ ) (4)只要系统内存在摩擦力,动量就一定不守恒.( × )
2.如图2所示,游乐场上,两位同学各驾驶一辆碰碰车迎面相撞,此后, 两车以共同的速度运动.设甲同学和他的车的总质量为120 kg,碰撞前水 平向右运动,速度的大小为5 m/s;乙同学和他的车的总质量为180 kg, 碰撞前水平向左运动,速度的大小为4 m/s.则碰撞后两车共同的运动速 度大小为__0_.4__m_/_s_,方向__水__平__向__左__.
随堂演练 逐点落实
课时 对点练
梳理教材 夯实基础
SHULIJIAOCAI HANGSHIJICHU
一、系统、内力、外力
1.系统:两个(或多个) 相互作用的物体构成的整体叫作一个力学系统,简 称系统. 2.内力: 系统内 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 3.外力:系统 外部 其他物体对系统的作用力.
二、动量守恒定律的推导
如图1所示,质量为m2的B物体追上质量为m1的A物体,并发生碰撞,设A、 B两物体碰前速度分别为v1、v2(v2>v1),碰后速度分别为v1′、v2′,碰 撞时间很短,设为Δt.
根据动量定理:
对A:F1Δt= m1v1′-m1v1
图1

对B:F2Δt= m2v2′-m2v2

由牛顿第三定律F1= -F2
碰撞后的总动量为p′=(m1+m2)v.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知p=p′, 代入数据解得v=-0.4 m/s, 即碰撞后两车以0.4 m/s的共同速度运动, 运动方向水平向左.

第三节 一 地图的基本要素

第三节 一 地图的基本要素

比例尺的表示形式
比例尺的大小
1
40000000
1
800000000
分式比例尺分子均为1 那么,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分式比例尺分子均为1,那么,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小 结
比 例 尺 定义:比例尺=图上距离/ 定义: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线段式: 0 表现形式: 表现形式: 线段式:
10千米 10千米
阅读并记忆
1.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A ) 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A. 1:500000 C. 0
50千米 50千米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 500千米 B.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千米 D. 1/500000000
2.在比例尺为1:32000000的地图上,量得A与B的距离为 在比例尺为1 32000000的地图上,量得A 的地图上 4厘米,则两地间的实地距离是( A ) 厘米,则两地间的实地距离是( A.1280千米 A.1280千米 B.12.8千米 B.12.8千米 C.128千米 C.128千米 D.128000千米 D.128000千米 3.下列图例中表示国界线的是( A ) 下列图例中表示国界线的是( A. C. B. D.
练一练
小河流动方向是? 小河流动方向是? 西南流向东北
公路从左到右的 转向是? 转向是? 自西南向东北 折向正东
X在Y的什么方向? 的什么方向? 西南 Z在Y的什么方向? 的什么方向? 东北
试判断B 试判断B、C、D三点在A点的什么方向。 三点在A点的什么方向。
北 西
C
D

50°N 40 °N
4.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4.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流淌。 (1)A图中,小河自 北 图中, 向 南 流淌。 图中, 流淌。 B图中,小河自 东北 向 西南 流淌。 一辆汽车出村庄沿公路向河边驶去, (2)一辆汽车出村庄沿公路向河边驶去, 在A图上汽车的行驶 自西北向东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809
0.957 0.832
N
2、吡啶环系的反应:
1.586
(1)与亲电试剂的反应 A.在氮上发生反应:吡啶是一个三级胺,很像三级脂肪胺, 具有碱性,能与亲电试剂发生反应。由于氮原子用sp2杂化轨道 进行反应,s成分较多(与sp3杂化轨道比较),靠近核,是较 弱的碱,环上如有给电子基团,则可使碱性增强
Cl
3,5-二氯吡啶
在C2位进攻:
在C3位进攻:
在C4位进攻:
d.吡啶环不能发生傅氏反应。
(2)与亲核试剂的反应:吡啶环由于电子出现的几率密度低,易 进行亲核取代:吡啶环上α-位的氢负离子被亲核性极强的氨基负离 子取代,同时放出氢 气,成为齐齐巴宾反 + H2 应 (Chichibabin)。 如两个 α位都有取代基,则发生在 γ位。吡啶环的亲核取代反应 在 α , γ 位进行,这也与形成负离子的稳定性有关。 在C2位进攻:
EtO2C3 C N H
CO2Et HNO3,H2SO4 CH3
EtO2C H3 C N
CO2Et CH3
1、吡啶结构与物理性质
吡啶环上的碳原子与氮原子均以sp2杂化轨道成健,每个原子上 有一个p轨道,p轨道中有一个p电子,共有[4n+2]个p电子形成环
异喹啉
NO2 硝化 HNO3,H2SO4 0℃,30min N 氧化, KMnO4 H2SO4 N 5-硝基异喹啉 90% COOH COOH NO2 8-硝基异喹啉 10% N
N
3,4-吡啶二甲酸
二)喹啉的合成:
其反应过程是
NH2 OH H SO CH2CHCH2 浓 2 4 HO OH 硝基苯 甘油
4.腺嘌呤和鸟嘌呤: 是决定生命的遗传及合成 蛋白质的物质。核酸中存在的嘌呤环系是腺嘌呤与 鸟嘌呤。
本节内容结束
闭的共轭体系,具有芳香性。氮原子上还有一个sp2杂化轨道,被一
对电子占据,可以与质子结合,具有碱性。
C、N 原子都是SP2杂化
N
N原子的一个SP
2
杂化轨道上有一对电子可以结合质子 所以吡啶有碱性
这样一个吡啶环有芳香性,而且比较稳定,芳香性和稳定性不 次于苯
由于N的电负性、比C大,所以环上的电子云密度是降低的,(相 当于硝基苯),这就带来了一些特性。例如:电子云降低使得亲电 取代困难,而亲核取代比较容易。如发生亲电取代,取代基进入间 位。它的电子云分布情况如下:
H2SO4 CH3 CH3 NO2 N CH3
CH3COCl NH2
CH3 习题:由
CH3 合成 N
三. 嘧啶
嘧啶
脲嘧啶、
胸腺嘧啶、
胞嘧啶
四. 嘌呤
1.尿酸:存在于鸟类及爬虫类的排泄物中。
2.黄嘌呤:存在于茶叶及动植物组织和人尿中。
3.咖啡碱,茶碱和可可碱:都是黄嘌呤的甲基衍生物。存在于 茶叶,咖啡,和可可中,他们有兴奋中枢作用。
有亲水性,能溶于水,吡啶本身也是个很好的有机溶剂。
N H
1.17D
N 吡啶
2.22D
六氢吡啶
(CH3)3N pKb
4.20
NH3
4.76 8.64
N
9.42
NH2
碱性: N CH3
> N
> N Cl
HCl N N Cl H
如用非质子的硝化试剂,磺化试剂,卤代烷,酰氯与吡啶环进行反 应,形成相应的吡啶盐。如:
N 喹啉
斯克劳普法(Skraup Z H)
如果苯胺环上间位有推电子取代基,则在推电子的对位关环,得 到7-取代喹啉,如果苯胺环上间位有拉电子取代基,则在拉电子的 Y2 邻位关环,得到5-取代喹啉。
Y1 N 7-取代喹啉 Y1 : 推电子基团 N 5-取代喹啉 Y2 : 拉电子基团
(2)其他方法:
CH3 CH3CH=CHCHO NH2
第三节 六元杂环化合物
六元杂环化合物最重要的是吡啶和嘧啶,它们 的衍生物广泛的存在于自然界,不少合成药物也含 有吡啶环或嘧啶环。
—、吡啶
1、吡啶的来源和制法:吡啶及其衍生物广泛的存在于自 然界。 (1)来源和合成:
NH3 O CHO O CH2OH 500℃ N
2CH CH
OH NH3 2 CH2 OCH3 Al2O3 SiO2
在C3位进攻:
在C4位进攻:
C6H5Li N N Li
110℃ C6H5 8h
LiH N C 6H 5
(3)与氧化剂反应:吡啶环一般来说对氧化剂是稳定的。在酸性 氧化剂中吡啶较苯环稳定。烷基吡啶可氧化成吡啶羧酸:
NH3 N 烟酰胺 CONH2 烟酰胺能 治疗癞皮病
烟酸
CH3 HNO3 N
COOH NH3 N 异烟酸
CH3
200 300 0C
N I H
CH3
N I H
这些四级铵盐是很好的固体,是温和的硝化,磺化,烷基化,酰 基化试剂。在硝酸,硫酸中不稳定的化合物,可用此磺化,硝化等。
B. 碳上发生亲电取代反应
a.硝化
b.磺化
c.卤化。
Cl2 200℃ N 气相 N 3-氯吡啶
Cl
Cl N
Cl
Cl2 AlCl3 N 100℃ N
CONH2 N 异烟酰胺 (俗称雷米封)
是一种抗结核药
N—氧化物是有机合成的重要中间体。可以改变吡啶亲电取代反应 的位置,容易发生在4位取代。
(4) 还原反应
H2,Pt, 乙酸 N 0.1MPa ,室温 N H
95%
(5)侧链α-H的反应
二.喹啉。
1.亲电取代
2. 亲核取代
3.还原: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也不同。
N
(2)吡啶环系的合成: (Hantzsch)汉茨施合成法
**
H C H O
COOEt
COOEt CH2 COCH3
Et2NH
COOEt CH2=C
EtO2C
COCH3
CO2Et O O CH3
CH2=C
COCH3
COOEt CH2 COCH3
Et2NH CH3
EtO2C O
CO2Et NH3,EtOH O CH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