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力作用
外力作用有哪些
![外力作用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dafb1b63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50.png)
外力作用有哪些
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堆积)、固结成岩等作用。
内外作用主要表现为:岩浆活动、地壳运动(含水平运动、升降运动)、变质作用。
1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地球的外力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以及日月引力能、重力能和生物活动而产生的营力。
外力通过大气、水等所引起的作用,发生于地球的表层,在常温、常压下进行,使地球表面发生一系列变化。
外力作用主要表现形式外力作用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固结成岩作用。
2外力作用的地表形态
风力侵蚀:西北地区的雅丹地貌、风蚀蘑菇。
一般出现在干旱多风地区
流水侵蚀:河流谷地、丹霞地貌。
湿润、有径流、地形起伏大、植被稀少的地区,V字形冲沟
风力沉积:沙丘、黄土高原。
新月形沙丘
流水沉积:三角洲、冲积扇、冲积平原。
出山口、河流等有常年或季节性流水的相对平缓处。
外力作用的主要特征和影响
![外力作用的主要特征和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3a007735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29.png)
外力作用的主要特征和影响1. 外力作用的概念外力指的是一种作用于物体上的力,其来源不同于物体本身的内在能量。
外力可以是自然界的力,例如重力、风力、水流力等,也可以是人造的力,例如机器的拉力、推力等。
外力的作用会直接影响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形状。
2. 外力作用的主要特征外力作用的特征是多样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2.1 方向外力作用的方向可以是任意的。
不同的方向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例如向上的外力会抬高物体,向下的外力会使其下落。
2.2 大小外力的大小也是多种多样的。
物体接受到不同大小的外力,其受力情况也会不同。
当外力超过物体的极限承受能力时,物体就会破坏变形。
2.3 时间外力作用的时间也会对物体产生不同的影响。
长时间的外力作用会导致物体的疲劳断裂,而短时间内的外力作用则有可能使物体弹性形变。
2.4 形式外力作用的形式也各不相同,可以是拉力、推力、剪切力、弯曲力等。
不同形式的外力作用,对于物体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3. 外力作用的影响外力作用会对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形状产生影响,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3.1 运动状态外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例如加速运动、减速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等。
外力还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使其产生抛物线运动等复杂的运动轨迹。
3.2 变形外力作用会导致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例如形变、破坏等。
特别是当外力超过物体的极限承受能力时,物体就会发生变形、破坏。
3.3 力学性质外力的作用还会导致物体的力学性质发生变化,例如弹性模量、拉伸强度、冲击韧性等。
外力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力学性质,从而影响其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3.4 实用意义外力作用对于机械结构、建筑物体等大型工程项目的安全性、使用寿命等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
了解外力作用的特征和影响,可以有效降低工程项目的事故率和风险系数,提高项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4. 结语外力作用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在日常生活和各种工程项目中,外力作用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了解外力作用的特征和影响非常有必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形状,提高工程项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外力作用的五种表现形式
![外力作用的五种表现形式](https://img.taocdn.com/s3/m/89c0b4f9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81.png)
外力作用的五种表现形式一、拉力拉力是指外力作用于物体,使物体产生拉伸变形的力。
拉力可以是直线拉力,也可以是曲线拉力,它们都可以使物体产生拉伸变形。
拉力的大小取决于外力的大小,拉力的方向取决于外力的方向。
拉力可以用来拉伸物体,使物体变长,也可以用来拉紧物体,使物体变紧。
二、压力压力是指外力作用于物体,使物体产生压缩变形的力。
压力可以是直线压力,也可以是曲线压力,它们都可以使物体产生压缩变形。
压力的大小取决于外力的大小,压力的方向取决于外力的方向。
压力可以用来压缩物体,使物体变短,也可以用来把物体压紧,使物体变紧。
三、摩擦力摩擦力是指外力作用于物体,使物体产生摩擦变形的力。
摩擦力可以是直线摩擦力,也可以是曲线摩擦力,它们都可以使物体产生摩擦变形。
摩擦力的大小取决于外力的大小,摩擦力的方向取决于外力的方向。
摩擦力可以用来摩擦物体,使物体变粗,也可以用来把物体摩擦紧,使物体变紧。
四、弯曲力弯曲力是指外力作用于物体,使物体产生弯曲变形的力。
弯曲力可以是直线弯曲力,也可以是曲线弯曲力,它们都可以使物体产生弯曲变形。
弯曲力的大小取决于外力的大小,弯曲力的方向取决于外力的方向。
弯曲力可以用来弯曲物体,使物体变弯,也可以用来把物体弯曲紧,使物体变紧。
五、扭转力扭转力是指外力作用于物体,使物体产生扭转变形的力。
扭转力可以是直线扭转力,也可以是曲线扭转力,它们都可以使物体产生扭转变形。
扭转力的大小取决于外力的大小,扭转力的方向取决于外力的方向。
扭转力可以用来扭转物体,使物体变扭,也可以用来把物体扭转紧,使物体变紧。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https://img.taocdn.com/s3/m/743e42a8f524ccbff1218431.png)
【练习1】某山区中学的地理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野外调 查,发现某山南北两翼的山麓地带沉积岩质地较疏松,而山顶同类 沉积岩则较硬,但时间上山麓岩石早于山顶;山脚下土壤色泽黄 红,ph值在5左右;在山麓地带沿河谷底底部采集沉积岩样本,发 现从东南向西北,沉积物依次以粉砂、砂、砾石为主。回答:
风化作用
岩石崩解
风化作用
温度变化引起岩石膨胀收缩崩解
植物根部破坏岩石
球状风化壳
水的冻融
球状风化壳
花
岗
岩
地
区
最
为
典
型
风化作用
外力作用与地貌 ——风化作用
A. 温差作用 ⑴物理风化 B. 冻融风化 ⑵化学风化 根劈作用 ⑶生物风化
机械风化示意 图
当岩石中含 铁物质被风化后, 就带上了富有特 征的红褐色。
3、风力作用与地貌
1)风的侵蚀作用:
A、在干旱地区,风扬起沙石,吹蚀地表。
如:风蚀蘑菇、风蚀洼地 B、地表沙尘和碎屑被风力侵蚀搬走,形成戈壁、裸岩荒漠、 雅丹等地貌
风力侵蚀
风力侵蚀作用: 风蚀城堡、风蚀柱、 风蚀蘑菇、风蚀洼地
风蚀蘑菇
雅丹地貌——魔鬼城
“雅丹”——维吾尔语,原义为具有陡壁的土丘, 是干燥地区的一种风蚀地貌
河漫滩平原 分布:位于河床主槽一侧或两侧, 是在洪水时被淹没,中水时出露 的滩地,一般分布在中下游地区。
特点:
河漫滩由河流的横向迁移和洪 水漫堤的沉积作用形成。 平原区的河侵蚀作用
出海口——河口三角洲 河流出山口 河流上游 ——冲积扇
思考:图中A、B两点哪个地方以侵蚀为主,哪个地 方以堆积为主? 在河流的弯道处,水流集中于河流的凹岸,水流速度较
外力作用
![外力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b28bec1916fc700abb68fcc8.png)
——峡谷、V型谷、瀑布、黄土高原千沟 万壑的地表形态 ——(喀斯特地貌)石林、峰林、地下溶洞等
流水沉积地貌
—— 冲积扇
[来源:学科网ZXXK]
(河流上游出山口) (河流中下游) (入海口)
—— 冲积平原 ——三角洲
读河流平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河流在A、B、C三处对应的剖面图(甲、 乙、丙)以及流水外力作用方式: 侵蚀 乙 A对应________ ,以____________ 作用为主, 搬运 丙 B对应________ ,以____________ 作用为主, 沉积 C对应________ ,以____________ 作用为主。 甲 (2)A处河段特征:河流侵蚀作用明显,下切 峡谷 深,落差大,多__________ ,水能资源 丰富 __________ ;C处河段特征:地势平缓,流速 沉积 慢,泥沙__________ ,江面宽广,利于 航运 __________ 。 (3)若河流A段的纵剖面如上图所示,则形成 的地理景观最有可能是 ( C ) A.U形谷 B.喀斯特溶洞 C.河流瀑布 D.河口三角洲
生物风化(生物的生长活动) 使岩石变成松散的沉积物
风化壳:使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质残 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注:土壤是在 风化壳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流水作用
1、流水作用最为明显的地区是: 湿润、半湿润地区
2、流水作用:侵蚀(上游)、搬运(中游)、堆积(下游)
河流作用是地球表面最经常、最活跃的地貌作用,它 贯穿于河流地貌的全过程。无论什么样的河流均有侵 蚀、搬运和堆积作用,并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类型。
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在山 麓地带堆积下来,形成扇状堆积地 貌,称为冲积扇。
流水沉积地貌
外力作用与地貌
![外力作用与地貌](https://img.taocdn.com/s3/m/88b034e0daef5ef7ba0d3cb3.png)
外力作用与地貌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奠定地表基本格局外力作用的影响:地球表面的风、流水、冰川、生物等引起地表形态的变化。
1、能量来源:太阳辐射其次是重力势能2、外力作用动力因素: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的西北地区①风力②流水在我国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的东部地区③冰川主要分布在高纬、高山等寒冷有冰川的地区④海浪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2、外力作用动力因素:⑤生物在主要分布在生物活动频繁的地区风化作用因素温度、水、生物。
作用使地表岩石发生崩解和破碎。
侵蚀作用水、冰川、风等。
对地表岩石及风化产物进行破坏,并在原地形成侵蚀地貌。
因素作用为其他外力作用提供条件3、主要类型搬运作用因素水、冰川、风等作用移动风化或侵蚀的产物堆积作用外力减弱或遇到障碍物被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因素作用为堆积地貌的发育输送大量物质3、主要类型4、外力作用主要形式:①风化概念:在温度、水或生物作用下,岩石由大变小的过程。
4、外力作用主要形式:①风化花岗岩球状风化(物理风化)风化坑(化学风化)植被根劈作用(生物风化)一组题讲透(1)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变化等的作用下,在原地发生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岩石化学成分的作用叫物理风化作用。
通常情况下,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
据此完成下题。
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物理风化作用最强的坡向是D( )A.东北坡B.西北坡C.东南坡D.西南坡小积累影响风化作用强弱的因素影响风化作用强弱的因素主要有温度、水和生物因素,在题目中未出现有关说明时,通常只考虑气温的变化对风化作用强弱的影响。
气温日较差、年较差越大的地区风化作用越强,如我国的西北内陆地区风化作用强。
概念:风力、流水、冰川、海浪等在运动状态下改变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的破坏作用。
影响:使侵蚀掉的物质离开原地,从而形成侵蚀地貌。
风力侵蚀流水侵蚀冰川侵蚀海浪侵蚀湿润、半湿润地区的水的流动破坏地表岩石及其风化物,并将侵蚀掉的物质带离原地干旱、半干旱地区风力破坏地表岩石及其风化物,并将侵蚀掉的物质带离原地高纬度或高山地区,冰川运动不断侵蚀底部岩石和侧面岩壁在岩石海岸,波浪不断击打、侵蚀岩壁,使海岸后退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 ”型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红漠化”“石漠化”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一般地表崎岖,地表水易渗漏风力侵蚀流水侵蚀侵蚀溶蚀风蚀城堡峡谷石林形成冰斗、角峰、“U”型谷、冰蚀平原、冰蚀洼地(北美五大湖、千湖之国芬兰)等形成海蚀洞、海蚀崖、海蚀柱、海蚀平台等冰川侵蚀冰川侵蚀形成的角峰海浪侵蚀形成的海蚀柱和海蚀崖海浪侵蚀一、风力侵蚀地貌风蚀蘑菇一、风力侵蚀地貌②风蚀柱一、风力侵蚀地貌③风蚀城堡风蚀城堡是一种奇特的自然景观。
外力作用
![外力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7710a80102020740be1e9b36.png)
样的。由于不同矿物的膨胀系数不一样,久而久之,岩石出现了
裂隙,由大块变成了小块,由小块变成砂,由砂变为土,石头就 烂掉了。在有化学作用和生物作用参与的情况下,风化作用进行
得更快,风化的过程和产物也更丰富多彩。
水的冻融
球状风化壳
江西三清山——司春女神
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
风化作用的速度主要取决于自然条件和组成岩石的矿物性质。
岩石性质 1、成分
岩浆岩比变质岩和沉积岩易于风化。岩浆形成于高温高压,矿
物质种类多(内部矿物抗风化能力差异大)。 沉积岩易溶岩石(如石膏、石灰岩等碳酸盐类岩石)比其它沉积 岩易于风化。 2、岩石的结构构造
岩石结构较疏松的易于风化;
不等粒易于风化,粒度粗者较细者易于风化; 构造破碎带易于风化,往往形成洼地或沟谷。
优质的花岗岩作装饰材料,宜选择③处还是④处? ③ 处。
4)A、B两处有一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它是 甚至可能造成 滑坡 等地质灾害。 A 处。任意采伐A处 山区的森林,将会导致附近的河流泥沙量 增加 ,水旱灾害加剧,
【练习6】下图是我国两种典型陆地地貌等高线示意图。 1)甲、乙对应的地貌类型分 别是: A.沙丘链、三角洲
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及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一般而言,河流在上游多为高原、山地,以侵蚀为主, 中游搬运,下游沉积。因此,上游为高山峡谷,中游河道 变宽,下游为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受此影 响,聚落分布也不同。(如下图所示)。
(2009年莱芜质检)读地壳运动较稳定状况下的河流上游至下 游下蚀速度与侧蚀速度的理论关系示意图,回答5~6题。 5.一般情况下,“V”形谷在 哪条曲线代表的河段上最典型 A.ab B.cd C.de D.df 6.df线最可能代表下列哪条 河流的河段( ) A.鄂毕河 B.圣劳伦斯河 C.黄河 D.莱茵河 【解析】 越往河流的上游, 落差越大,河水的下蚀作用越明显。 df线下蚀作用较弱,侧蚀作用较强,地上河具备这样的特点 。 【答案】 5.A 6.C
外力作用与地貌
![外力作用与地貌](https://img.taocdn.com/s3/m/83a2a4e365ce05087732132a.png)
27 27 of 22
冲积平原 河流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 加强。河流在凹岸侵蚀,在凸 岸堆积形成堆积体。堆积体在 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 滩。如果河流改道,河漫滩被 废弃,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 接在一起,形成平原。
三角洲 河流到达海岸入海口时, 流速减慢,河流携带的泥 沙便会堆积在河口前方, 加上海潮顶托作用,形成 三角洲。
形成海蚀洞、海蚀崖、海 海浪侵蚀 蚀柱、海蚀平台等
图示
பைடு நூலகம்冰川侵蚀形成 的角峰
海浪侵蚀形成 的海蚀柱和海 蚀崖
6 6 of 22
一、外力作用与地貌
2.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堆积地貌
堆积作用
对地貌的影响
风力堆积
形成沙丘(静止沙丘、移动 沙丘)和沙漠边缘的黄土堆 积
图示
风力堆积形成 的沙丘
流水堆积
形成冲积扇或洪积扇(出 山口)、三角洲(河口)、 河漫滩平原(中下游)
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 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一 般地表崎岖,地表水易渗漏
图示
风力侵蚀形成 的风蚀城堡
流水侵蚀形成 的峡谷
流水溶蚀形 成的石林
5 5 of 22
一、外力作用与地貌
2.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侵蚀地貌
侵蚀作用
冰川侵蚀
对地貌的影响
形成冰斗、角峰、“U”型 谷、冰蚀平原、冰蚀洼地 (北美五大湖、千湖之国芬 兰)等
2.河流侵蚀地貌 (1)侵蚀形式
二、河流地貌的发育
下蚀:加深作用
河流把河床上的岩石冲 走,使河谷加深
溯源侵蚀:加长作用
河源背后的松散岩石被冲走, 河源向后退,河谷的长度增加
侧蚀:加宽作用 河流把河道两岸的岩石冲走,使河谷展宽
外力作用的主要特征和影响
![外力作用的主要特征和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957b9f47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e7.png)
外力作用的主要特征和影响外力作用是指外部力量对物体或系统产生的影响。
它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可以影响物体的运动、形状、结构和性质。
外力作用的主要特征和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外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如果没有外力作用,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但是,外力的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速度和方向,使其加速、减速或改变运动轨迹。
例如,当我们用力推动一个静止的小车,它就会加速前进;当我们用力拉扯一个运动中的小车,它就会减速或改变方向。
外力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当外力作用于物体时,物体内部的分子间力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
例如,当我们用力挤压一个弹簧,它就会变形;当我们用力拉伸一个橡皮筋,它也会变形。
这种变形可以是弹性变形,即物体在外力作用后恢复原状;也可以是塑性变形,即物体在外力作用后无法恢复原状。
外力还可以改变物体的结构。
物体的结构是由其内部的分子或原子组成的。
当外力作用于物体时,它会改变物体内部的分子或原子的排列方式,从而改变物体的结构。
例如,当我们用力挤压一个均匀的粘土块,它会变得更加紧密;当我们用力拉伸一个金属丝,它会变得更加细长。
这种结构的变化会直接影响物体的性质和用途。
外力还可以对物体产生其他影响。
例如,外力的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温度和电磁性质。
当我们用力摩擦两个物体时,它们会产生热量;当我们用力撞击一个物体时,它的温度也会上升。
此外,外力的作用还可以改变物体的电荷分布和电场强度。
这些影响是由于外力在物体上产生的能量转化而导致的。
外力作用的主要特征和影响包括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形状、结构,以及对温度和电磁性质的影响。
这些影响是物理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对于理解物体的运动和相互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研究外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控制物体的运动和变形,从而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外力作用名词解释
![外力作用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9956fc4c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96.png)
外力作用名词解释嘿,咱今儿就来说说这外力作用。
你说这外力作用啊,就像是个神奇的魔法师,不停地改变着咱们地球的模样呢!你想想看,风就像个调皮的小孩子,一会儿吹吹这儿,一会儿吹吹那儿。
它能把沙子吹起来,形成壮观的沙漠;还能在海边吹起海浪,拍打着海岸。
这风的力量可不容小觑啊,它能把一些小石子啥的吹得到处跑,时间久了,就会在地上弄出各种奇奇怪怪的痕迹。
还有水呢,那更是厉害得很。
雨水从天上落下来,汇聚成小溪、河流,然后奔腾着冲向大海。
在这个过程中,水会不断地冲刷着地面,把泥土带走,形成深深的峡谷。
你看那黄河,那水流得多凶猛啊,经过这么多年的冲刷,那河道变得多壮观!这就好比是个大力士,一点点地塑造着大地的模样。
那冰川呢,就像是个缓慢但有力的大手。
在寒冷的地方,它们慢慢地移动着,能把石头啊、泥土啊都给推走。
等它们融化的时候,又会留下好多独特的地貌。
再说说那海浪,不停地拍打着海岸,就跟敲鼓似的。
长年累月下来,海岸边的岩石都被它打磨得奇形怪状的。
这不就像个不知疲倦的工匠,一直在那雕琢着自己的作品嘛!你说这外力作用神奇不神奇?它悄无声息地就把咱们生活的地球变得丰富多彩了。
咱们能看到高山、低谷、河流、海洋,这些可都有外力作用的功劳啊!要是没有它们,这地球该多单调啊!你难道不觉得大自然真的很奇妙吗?这些外力作用就像是一场无声的表演,一直在我们身边上演着。
它们不需要我们的指挥,也不需要我们的干预,就自顾自地干着自己的活儿。
我们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有时候真的很渺小呢。
有时候我就想啊,我们得好好保护大自然,让这些外力作用能够继续发挥它们的魔力。
要是我们破坏了环境,那这些外力作用会不会也受到影响呢?那地球的美丽景色会不会就慢慢消失了呢?我们可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啊!所以啊,让我们一起珍惜大自然,一起欣赏外力作用带给我们的奇妙景观吧!这就是我对外力作用的理解,你觉得怎么样呢?是不是也跟我有一样的感受呢?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外力作用的分布规律
![外力作用的分布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90e0b750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84.png)
外力作用的分布规律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外力的作用是无处不在的。
外力的作用可以是有形的,比如物体受到推力或拉力的影响;也可以是无形的,比如心理压力或社会压力。
不同形式的外力作用会呈现出不同的分布规律,这些规律在科学研究和社会生活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让我们来看看物体受到的外力作用是如何分布的。
在物理学中,力的作用可以通过受力分析来研究。
当一个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这些力会按照一定的规律分布在物体上。
例如,在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下,物体会保持平衡。
而当物体受到不平衡力的作用时,就会出现运动或形变。
在这种情况下,外力的分布规律会影响物体的运动轨迹和形变程度。
除了物体受力的分布规律,人类社会中的外力作用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比如在工作环境中,员工可能会受到上级领导的指导和监督,这就是一种外力作用。
外力的作用方式和强度会根据不同的情况而有所不同,但总体来说,外力的作用都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或目标。
在这种情况下,外力的分布规律会影响员工的工作表现和工作态度。
在人际关系中,外力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比如在家庭中,父母对子女的管教和教育就是一种外力作用。
这种外力的分布规律会影响子女的行为习惯和人格发展。
同样,在社会生活中,政府对民众的管理和监督也是一种外力作用。
外力的分布规律会影响社会秩序和稳定。
总的来说,外力作用的分布规律是多种多样的,不同情况下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在科学研究和社会生活中,了解外力的作用规律对于解决问题和实现目标都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研究外力作用的分布规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的运行规律,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研究和探讨,深入探究外力作用的奥秘,为人类的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外力作用的主要特征和影响
![外力作用的主要特征和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2a97330a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9f.png)
外力作用的主要特征和影响外力是指与物体相互作用,并对其施加力或压力的力量。
外力的作用具有以下主要特征和影响:1.外力的类型多样:外力可以是物体之间的接触力,如摩擦力、弹力、支持力等;也可以是物体受到的引力、电磁力等非接触力;还可以是外部施加的力,如人力、机器作用的力等。
由于外力的种类多样,通过合理调控外力的大小和方向,可以实现物体的移动、形变和稳定等目标。
2.外力的作用力量有限:外力对物体的作用是通过施加力或压力来实现的。
但是外力并非无限大,它有一定的限制。
物体受到的外力超过其承受能力时,可能会发生形变、破裂或其他破坏。
因此,在应用外力时需要注意外力的大小,以及物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3.外力的方向对物体产生影响:外力的方向对物体的运动和形状有重要影响。
如果外力的方向与物体相互作用面垂直,通常会导致物体的形变,如拉伸或压缩。
而外力的方向如果与物体相互作用面平行,可能会引起物体的滑动、旋转等运动。
因此,在设计和应用外力时,需要考虑力的方向,以实现预期的效果。
4.外力对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状态产生影响:外力对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状态具有重要影响。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若受到力的作用,则会发生运动,或者改变原有的运动状态。
物体的运动轨迹、速度和加速度等都与外力密切相关。
另外,外力也可以使物体保持静止状态,通过在物体上施加平衡力,使其受力合力为零。
5.外力的应用可以造成物体的形变和破坏:外力对物体的作用可能导致物体发生形变和破坏。
当外力作用下超过物体的弹性极限时,物体会发生塑性变形,形成永久变形。
当外力作用超过物体的破坏极限时,物体可能发生破裂或断裂。
因此,在物体的设计和生产中需要考虑外力的大小和方向,以及物体的强度和韧性等因素。
6.外力对物体的变形和破坏可以通过工程手段进行防止和控制:为了防止和控制外力对物体的不良影响,可以采取一系列工程手段来进行防护和控制。
比如,在建筑物中设置抗震结构来抵御地震力;在机械设计中考虑外力引起的应力和变形,通过优化结构和材料选择来降低不良影响。
外力作用_精品文档
![外力作用_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72a634de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61.png)
外力作用引言外力是指任何不受物体本身影响的力量,它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或者运动。
外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各种效应,从而使得物体发生变化。
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外力作用是普遍存在且不可忽视的现象。
本文将探讨外力作用对物体的影响以及相关的现象和应用。
一、力的定义和性质力是一个基本的物理量,用于描述物体或系统受到的外界作用。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定义可以表示为:F = ma,其中F表示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根据这一定律,我们可以得出几个力的性质。
首先,力是矢量量,它具有方向和大小。
力的方向决定了物体的运动方向。
例如,向上的力会使物体上升,而向下的力会使物体下降。
其次,力是通过物体之间的接触或场的相互作用来传递的。
接触力来自于物体之间的直接接触,例如推拉物体。
而场力是通过场的作用来传递的,例如重力是一种场力。
最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者改变速度。
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如果力的大小大于物体受力性能的极限,物体就会发生形变或者破裂。
而当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如果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一致,物体的速度将增加,反之则减小。
二、外力对物体的影响1. 形变外力作用下,物体可以发生形变。
形变是物体内部相对位置的改变。
形变可以分为弹性形变和塑性形变两种。
弹性形变是一种可以恢复原状的形变。
当物体受到小的外力作用时,会发生弹性形变,而且当外力消失时,物体会恢复到原状。
例如,我们可以用手指轻轻弯曲一根弹簧,当我们松开手指时,弹簧就会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塑性形变是一种无法恢复原状的形变。
当物体受到大的外力作用时,会发生塑性形变,而且即使外力消失,物体也无法完全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例如,当我们把一块蜡状物体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它会变软,此时我们可以把它塑造成任意形状,但一旦冷却,它就会保持这个形状不变。
2. 运动外力在物体上产生的另一个明显影响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如果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考点十二 外力作用与地貌
![考点十二 外力作用与地貌](https://img.taocdn.com/s3/m/05e73b17cf84b9d529ea7a59.png)
外力作用于地貌一、外力作用主要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1.外力作用形成的典型地貌及分布地区湖、千湖之国芬兰)等湾、中欧—东欧平原海浪侵蚀形成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柱、海蚀拱桥基岩海岸地区(例:大连小平岛等)堆积作用冰川堆积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流水堆积形成冲积扇(出山口)、三角洲(河口)、冲积平原(中下游)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出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例:黄河三角洲、恒河平原等) 风力堆积形成沙丘(静止沙丘、移动沙丘)和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区(例:塔克拉玛干沙漠、黄土高原的黄土)海浪堆积形成沙滩海岸地貌滨海地带2.外力作用的差异(1)流水作用的差异①不同河段流水作用的差异:河流中上游,以流水侵蚀、搬运作用为主,如图中A、B;河流下游,以流水堆积作用为主,如图中C。
②河流的曲流处流水作用的差异: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如下图:(2)冰川作用的差异①高山上部侵蚀——冰斗、角峰等;②山下堆积——冰碛丘陵、冰碛湖等。
(3)风力作用的差异在风的源地附近,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在风力搬运途中,风力减弱,形成沙丘、黄土堆积地貌等。
【典型例题】图A示意新疆北部及其周边区域,图B为甲城市气候资料,图C示意甲城市附近某地典型地貌景观。
从气候的角度简析甲城市附近该典型地貌的形成条件。
(8分)【参考答案】气候干旱,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风化作用显著(4分) 大风日数多、风力大、风沙侵蚀作用强。
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变化等的作用下,在原地发生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岩石化学成分的作用叫物理风化作风化作用。
通常情况下,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
据此完成5-6题。
5、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在北半球中、高纬度A.东北坡B.西北坡C.东南坡D.西南坡6、地球表面物理风化作用最弱的自然带是A.温带荒漠带B.温带草原带C.热带雨林带D.亚寒带针叶林带下图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
外力作用的分类
![外力作用的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ded6c18e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40.png)
外力作用的分类
1. 风化,哎呀呀,这就好像一个东西长时间被风吹日晒,慢慢变得不一样了!比如说那山上的大石头,经过长时间的风吹雨打,表面都变得坑坑洼洼的啦,这就是风化的作用呀!
2. 侵蚀,嘿,你想想看,河水不停地冲刷河岸,不就像一个小淘气在一直捣乱嘛!就像黄河的某些地段,被河水长时间侵蚀,那河岸的形状都改变了好多呢!
3. 搬运,这就像是个大力士呀,把各种东西从一个地方弄到另一个地方去!像河流搬运泥沙,能把它们带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呢,多厉害呀!
4. 沉积,哇哦,就好比东西终于停下来休息啦!比如说在河口,河水带着泥沙跑累了,就沉积下来形成三角洲,那可壮观啦!
5. 固结成岩,这不就是把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慢慢变成一个整体嘛!像海底的泥沙经过漫长时间的作用,最后变成了岩石,神奇吧!
6. 生物作用,嘿,你可别小瞧那些小生物啊!它们也能起到大作用呢!像珊瑚虫建造珊瑚礁,这就是生物作用的体现呀!
总之呢,外力作用的分类可真有趣呀,它们塑造着我们的地球,让这个世界变得丰富多彩呀!。
外力作用的类型
![外力作用的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cba8816c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46.png)
外力作用的类型
1. 风化作用,哎呀,你看那山上的大石头,经过长时间的风吹日晒,慢慢就变得破碎了,这就是风化作用的厉害呀!就像人经历了很多磨难后会变得沧桑一样。
2. 侵蚀作用,那河水不断地冲刷着河岸,时间久了,河岸都被侵蚀得不成样子了,这多吓人呀!这不就跟我们被困难一点点消磨意志差不多嘛。
3. 搬运作用,你想想那些河流把泥沙石头啥的都给带走,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多神奇呀!就好像我们搬家,把东西从一个地方挪到另一个地方。
4. 沉积作用,河里的泥沙到了平静的地方就沉淀下来了,形成新的地貌,这多有意思呀!好比我们努力后收获成果,积累起来。
5. 固结成岩作用,那些沉积物经过长时间挤压啥的,就变成岩石了,哇塞,这变化也太大了吧!就像我们不断成长变得强大。
6. 冰川作用,那巨大的冰川能移动,能雕刻出各种地形,多牛呀!就如同一个大力士在塑造世界。
7. 波浪作用,大海的波浪不停地拍打海岸,把海岸都改变了形状,这也太厉害了吧!跟我们不断挑战自己从而改变自己一样。
8. 生物作用,那些动植物也能对外力作用产生影响呢,你说神奇不神奇!好比我们在生活中也能给周围带来变化。
9. 重力作用,物体因为重力会往下掉呀,有时候还会造成滑坡啥的,这多危险呀!就像我们如果不努力就会堕落一样。
10. 热力作用,太阳晒呀晒的,能让石头热胀冷缩破裂呢,这多惊人呀!就如同热情能让我们充满活力或者受到伤害。
我觉得外力作用真是无处不在,对我们的世界影响巨大呀!。
外力作用
![外力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ae26ff0cde80d4d8d15a4f81.png)
河谷地貌形成过程
河谷的一般发育过程----第一阶段
上游:“V”形谷
沟谷流水常形成下蚀和溯源侵蚀,使沟谷不断加深和延长。 当沟谷深及地下含水层时,地下水开始汇入沟谷。由于获 得了稳定的地下水补给, 沟谷发育成河谷。 发育初期的河谷集 水面积较小, 横剖面呈“v” 字形
V形谷——流水侵蚀作用
河谷的一般发育过程---流水侵蚀
贵州马岭河峡谷
黄土高原
桂林漓江
地下溶洞
流水溶蚀
路南石林
岩溶丘陵
通道万佛山丹霞地貌
韶关丹霞地貌
陆相红色砂砾岩在差异风化、重力崩塌、侵蚀、 溶蚀等综合作用下形成的丹崖赤壁的地貌形态称 丹霞地貌。
邵阳崀山
江西龙虎山
冰斗
角峰
“U”型谷
挪威峡湾
• 冰蚀地貌
角峰 刃脊
冰斗
海蚀崖
风力侵蚀
侵 蚀 作 用
流水侵蚀
流水侵蚀
流水溶蚀
冰川侵蚀
海浪侵蚀
风蚀柱
风蚀蘑菇
风力侵蚀
风蚀城堡
风蚀城堡
雅丹地貌:泛指干燥地区一种风 蚀地貌;在极干旱地区一些干涸 的湖底,常因干涸裂开,风沿着 这些裂隙吹蚀,裂隙愈来愈大, 使原来平坦的地面发育成许多不 规则的垄脊和宽浅沟槽,这种支 离破碎的地面称为雅丹地貌。有 些地貌外观如同古城堡,俗称魔 鬼城。
固结 成岩
风化作用
裸露岩石
风 化 物 侵 蚀 物
沉积
搬运
侵蚀作用
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
风化作用:裸露于地表的岩石受到温度、水、 大气、生物等因素的破坏,其理化性质发生变 化(如颗粒变细、矿物成分改变等)的过程。 物理分化 风化作用分类: 化学分化 生物分化 风化作用的产物: 风化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 平 运 动 垂 直 运 动
平行于地 岩层发生 绵长的断 球表面 水平位移、裂带或巨 弯曲变形 大的褶皱 山脉
垂直于地 球表面
岩层隆 起或凹 陷
喜马拉 雅山脉、 东非大 裂谷、 大西洋 同时存在、 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 地势起伏、台湾 相互渗透 海陆变迁 海峡
如刚刚那道题中涉及到的外力作用,我们在教学中应 该对风化、侵蚀、搬运、堆积这几个概念进行辨析。 辨析方法一:列表对比 外力 作用 形成的地貌形态 分布地区
流水侵蚀——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
流水侵蚀
流水侵蚀(溶蚀)—— 喀斯特地貌——云南石林
流水侵蚀(溶蚀)——喀斯特 地貌——桂林山水
流水侵蚀——溶洞
② 风力侵蚀(多出现在我国 西北地区) ——风蚀城堡、风蚀柱、 风蚀蘑菇
风蚀城堡
风蚀柱 风力侵蚀
风蚀蘑菇
风力侵蚀——风蚀蘑菇
雅丹地貌
风力侵蚀地貌
侵蚀 侵 流水 蚀 侵蚀 作 溶蚀 用
冰川侵蚀
海浪侵蚀 搬 运 作 用 风力搬运 流水搬运 冰川搬运 海浪搬运
续表
外力作用 冰川堆积 形成的地貌形态 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 分布地区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地区
堆 积 作 用
形成冲积扇(河流出山 颗粒 河流出山口、入海口和河流的中下游 口)、三角洲(河流入海 大、比 (例: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恒河平 流水堆积 口)、冲积平原(河流中 重大 原) 下游) 的先 沉积, 形成沙丘(静止沙丘、 颗粒 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区(例:塔克拉玛干沙 风力堆积 移动沙丘)和沙漠边缘 小、比 漠、黄土高原) 的黄土堆积 重小 的后 形成沙滩、沙堤等海岸 沉积 沿海地区 海浪堆积 地貌
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冰蚀平原、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 冰川侵蚀 冰蚀洼地(北美五大湖、千湖之国芬 (例:挪威峡湾、中欧-东欧 兰)等 平原) 冰川沉积 沉 积 作 用 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
形成冲积扇(出山 口)、三角洲(河 流水沉积 口)、冲积平原(中 下游) 形成沙丘(静止沙丘、 风力沉积 移动沙丘)和沙漠边缘 的黄土堆积
知识点 2 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外力作用主要有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四种方式,通过
风力、流水、冰川、海浪等因素对地表形态造成影响,形成各
种外力地貌,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风力和流水,其具体内容列 表总结如下:
外力作用 风化作用(物 风化和生物 风化) 形成的地貌形态 分布地区 使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状 普遍(例:花岗岩的球状风化) 化壳(土壤是在风化壳的基 础上演变而来的) 润地区则以化学风化为主;植被生长
颗粒大比重 出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例: 大的先沉积, 黄河三角洲、恒河平原等) 颗粒小比重 小的后沉积 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区(例:塔 克拉玛干沙漠、黄土高原的黄 土)
① 流水侵蚀(多出现在我国降水丰 富的东部季风区) ——河流的峡谷(V形谷) ——瀑布 ——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 ——云贵高原及广西桂林的喀斯特 地貌
瀑布
峡谷
流水侵蚀作用
喀 斯 特 地
黄土高原的沟壑
流水侵蚀——峡谷(v形谷)
流水侵蚀——峡谷(v形谷)
流水侵蚀——峡谷(V形谷)
流水侵蚀——瀑布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地壳运动
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 火山爆发 岩浆侵入
内力作用 地 质 作 用 外力作用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风化作用 侵蚀作用 搬运作用 沉积作用
风化作用
侵蚀作用
搬运作用
沉积作用
1. 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与地貌
——使地表岩石形成风化壳
风化示意图
风化 (花岗岩的球状风化)
2. 侵蚀作用
形成的地貌形态 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 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
分布地区 干旱、半干旱地区(例:雅丹 地貌)
风力侵蚀
流 侵蚀 水 侵 蚀 溶蚀
侵 蚀 作 用
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形谷, 湿润、半湿润地区(例:长江 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 三峡、黄土高原地表的千沟万 态。“红色沙漠”、“石漠化” 壑、瀑布) 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 峰林等喀斯特地貌,一般地表崎岖, 地表水易渗漏。 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地 区(例:桂林山水、路南石林、 瑶琳仙境)
4. 堆积作用
① 流水堆积——
•洪积-冲积平原(洪积扇)发育于山 前; •河漫滩平原发育于河流中下游(如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三角洲形成于河流入海口(如珠江 三角洲)。
洪积-冲积扇 发育于山前
河漫滩平原发育于河流中下游
三角洲形成于 河流入海口
上海崇明岛——我国第三大岛 崇明岛的形成: 流水堆积作用。 将来,也许崇明 岛会与长江北岸 连在一起(因为 地转偏向力)。
② 风力堆积 ——新月形沙丘
新月形沙丘——风力堆积
新月形沙丘——风力堆积
风向
深厚黄土层的来源——风力堆积作用
③ 冰川堆积 ④海浪堆积——沙滩
外力作用 风化
流水侵蚀
侵 蚀
风力侵蚀 冰川侵蚀 海浪侵蚀 搬运 流水堆积
对地貌的影响 花岗岩球状风化 峡谷、瀑布、喀斯特地貌、黄土高 原的沟壑 风蚀蘑菇、风蚀城堡、雅丹地貌
角锋、U型谷 海蚀柱 三角洲、冲积扇、冲积平原 新月形沙丘、黄土高原的黄土 沙滩 沉积岩
堆 积
风力堆积
冰川堆积
海浪堆积 固结成岩
解释下面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地貌的成因:
流水侵蚀
流水堆积
风力侵蚀
冰川侵蚀
内力作用
岩浆活动
解释下面不同地貌的成因:
冰川侵蚀
流水堆积
风力堆积
流水堆积
外力的相互作用
风化 搬运 侵蚀
堆积
固结成岩 所以,外力作用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平 缓 。(而内力作用则使地表高低不平)
内力作用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外力作用
太阳辐射能 风化、侵蚀、 搬运、堆积
地球内部放射 性元素衰变 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对地表形 态的影响
内外力作 用的关系
使地表高低起伏 使地表趋于平缓 同时作用、对立统一
内力作用中 地壳运动 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
地壳 运动方 运动 向 岩层变化 地表形态 举例 相互关系
使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 风化 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 作用 (注:土壤是在风化壳基础 上演变而来的)。
普遍(例:花岗岩 的球状风化)
•岩石是热的不良导体,在温度的变化下,表层 与内部受热不均,产生膨胀与收缩,常常使岩石 发生崩解破碎。植物根系的生长和穴居动物的活 动,也都可以对岩石起破坏作用。
外力作用
雅丹地貌
③ 冰川侵蚀
(出现在高山和高纬地区) ——角峰、U形谷
角峰——冰川侵蚀作用
U形谷——冰川侵蚀
冰川侵蚀——U形谷
流水侵蚀——V形谷
④ 海浪侵蚀 (出现在海边)
——海蚀陡崖、海蚀柱
海浪侵蚀
3. 搬运作用
黄土高原是怎样形成的? ——地壳隆起(内力作用) 黄土高原的黄土是怎样来的? ——风成说(风从蒙古吹来了黄土) 风力搬运及风力堆积(外力作用) 黄土高原为什么地表千沟万壑? ——流水侵蚀(水土流失) 黄河下游为什么形成地上河? ——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 失,流水搬运泥沙到下游进行堆积, 形成下游的地上河。
1.不同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
①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 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堆积地貌等; ②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 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堆积地貌; ③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多角峰、 “U” 形谷等地貌; ④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常见海蚀柱、 海蚀崖等地貌。
2. 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 貌。 ①如流水作用:上流侵蚀,中游搬运,下 游沉积。因此,上游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 宽,下游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 ②冰川作用:高山上侵蚀——冰斗、角峰 等;山下堆积——冰碛湖等; ③风力作用:在干旱区,风力侵蚀作用为 主,形成风蚀蘑菇、风蚀柱、雅丹地貌;在 风力搬运途中,形成移动沙丘、堆积地貌 (如黄土高原)等。
理风化、化学 风化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 干旱和高寒地区以物理风化为主;湿
条件好的地区生物风化显著
续表
外力作用 风力侵蚀 形成的地貌形态 分布地区 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 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 干旱、半干旱地区(例:雅丹地貌) 风蚀城堡等 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 湿润、半湿润地区(例:长江三峡、黄土 “V”型谷,使坡面破碎,形成 高原地表的千沟万壑、瀑布) 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 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 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地区(例:桂林 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地 山水、路南石林) 表崎岖,地表水易渗漏 形成冰斗、角峰、“U”型谷、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例:挪威 冰蚀平原、冰蚀洼地 峡湾、中欧—东欧平原) 形成海蚀崖、海蚀柱、海蚀拱 沿海地区 桥、海蚀穴 “飞沙走石” 干旱、半干旱地区和海滨地区作用强烈 “沙泥俱下” 湿润、半湿润地区作用强烈 物质迁移 冰川活动地区 物质迁移 海滨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