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节选ppt课件教学文稿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庸》节选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庸》节选课件

——《管子·修权》
赏读:这句话告诉我们:如果能精心地培育人才,巧妙如 神地使用人才,那么,从事大业就能得心应手。百年大计,教 育为本。知识经济时代,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培养人才 是中华民族腾飞必经的门径。培养人才是长远之计,培养人才 也是不容易的。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泰伯》
主旨归纳
本文介绍了儒学中的中庸之道,主旨在于修养人性,其中 包括学习的方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所追求的修养的最高境界是至诚或称至德。文章教育人们 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 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 德、至圣、合内外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至善的道德,并且坚守不渝。要广博地学习,要审慎地询问, 要谨慎地思虑,要明晰地辨析,要笃实地履行。有些东西不学 (也就罢了),(但只要)学了就要掌握,如果还不能学会,那就 不要放弃;要么不询问,询问了而没有听明白就不要停止询问; 要么不思虑,思虑了而未能彻底明白,就不停止思虑;要么不 辨析,辨析了仍不明晰那就不中止辨析;要么不去履行,履行 了但不够笃实,那么就不停止履行。别人一遍就行了,我(即 使)做它一百遍也要做好;别人用十倍的工夫就能成功,我用 一千倍的工夫。果真能够用这样的毅力追求中庸之道,那么即 使是愚蠢的人也一定会变得聪明,即使是柔弱的人也一定会变 得刚强。
件中的当事人或刑事案件中的自诉人、被告人查问 有关案件的事实
四、文言句式 1.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 2.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 3.恐惧乎其所不闻 4.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5.诚者,天之道也
___判__断__句_ 介词结__构__后__置__句 介词结__构__后__置__句

高中语文课件:《中庸》节选共38页PPT

高中语文课件:《中庸》节选共38页PPT
高中语文课件:《中庸》节 选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中庸》节选ppt

《中庸》节选ppt

子思,一个把哲学从天堂带到人间的人 中国有着道家乐隐山林的出世哲学,一个彻 底的道家主义者理应隐居到山中,一个彻底 的道家主义者理应隐居到山中,去竭力模仿 樵夫和渔父的生活,无忧无虑,简单朴实如 樵夫一般去做青山之王,如渔父一般去做绿 水之王。不过要叫我们完全逃避人类社会的 那种哲学,终究是拙劣的。 中国还有着儒家积极建功的入世哲学。一个 彻底的儒家理想者理应信奉入世建功,益国 家,光祖宗,荫子孙,可是这是在世间多少 成就大业者所能为,当然社会的进步,历史 的前进是需要这样的伟人,可是更多的普通 处世的人,他们的出路在哪儿?
三达德 儒家把“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 仁” ,“知耻近乎勇”并提,构成对知、 仁、勇“三达德”的一种阐发。 儒家所说的“知耻近乎勇”的勇是勇 于改过。这里把羞耻和勇敢等同起来,意 思是要人知道羞耻并勇于改过是一种值得 推崇、夸耀的品质。


越王勾践与吴王阖闾作战,阖闾伤足,气 病而死。夫差继位,每天必使人喊:夫差, 你忘了越国之仇了吗?夫差则涕泣说:不 敢忘!后来勾践成为他的奴隶。这就是 “知耻而后勇”!

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司马牛请教如何去做一个 君子,孔子回答说:“君子不忧愁,不恐惧”。 司马牛不大明白,接着又问:“不忧愁不恐惧, 这样就可以称作君子了吗?”孔子的回答是: “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也就是说,如果自 己问心无愧,那有什么可以忧愁和恐惧的呢?当 然,君子坦荡荡,不仅是一个行为端正的问题, 同时也来自于人的内在品德。古人认为,君子有 三种基本品德——仁爱、智慧和勇敢。孔子说: “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也就是说 人如果有着一颗博爱之心,有着高远的人生智慧, 有着勇敢坚强的意志,那么他就必然会具有良好 的心理和精神状态,从而心底宽广、胸怀坦荡。

《中庸》节选PPT

《中庸》节选PPT

越王勾践与吴王阖闾作战,阖闾伤足 气病而死。夫差继位,每天必使人喊:夫 差,你忘了越国之仇了吗?夫差则涕泣说 不敢忘!后来勾践成为他的奴隶。这就是 “知耻而后勇”!
勾践做了奴隶,含羞忍辱,当牛做 马,舔食粪便,卧薪尝胆,访贫问苦,发 展生产。那种形状,在中国历代统治者中 绝无仅有。最终一举灭掉吴国,勾践也成 为春秋霸主。这也是“知耻而后勇”!
他认为,用“和而不同”的观点观察、处 理问题,不仅有利善待友邦,也有利国际社 会化解矛盾。
参考译文 ③ 孔子说:“中庸是天下最 高的道德标准呀!可是人们已经很少能 做到了,这种情况已经有很长时间了。”
7.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 行之。
博学,多方面地学。博,宽广。之,指学的对 象。②审问,详细地问。之,指问的对象③慎思, 慎重地考虑。之,指思的对象。④明辨,明确的 分辨。之,指辨的对象。⑤笃行,踏踏实实的实 行。之,指行的对象。
涟源市行知中学 龙堂文
16
杨震四知

汉代华阴人杨震,通晓经文,风雅清
正,志存高远,人称关西孔子。他曾推
荐“贤人”王密做昌邑县县令。一次,
杨震因公事路过昌邑县,晚下榻于馆驿。
夜深人静之时,王密怀揣十金前往馆驿
相赠,以谢杨震知遇之恩。杨震拒而不
受。王密急切之下说“此时深夜,无人
知矣。”杨震正声而说“岂可暗室亏心
《中庸》节选
2020/5/25
涟源市行知中学 龙堂文
1
学习目标:
1.了解与《中庸》有关的文学常识,能准确 诵读,读准字音、句读,把握大意; 2.通过诵读翻译,积累文言词句的基本知识, 了解“中庸之道”的基本思想,探讨这些思 想的现实意义。
2020/5/25
涟源市行知中学 龙堂文

高二语文(《中庸》节选) 优秀 PPT课件 图文

高二语文(《中庸》节选) 优秀 PPT课件 图文

•①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 其所不闻。莫现乎隐,莫显乎微。故君 子慎其独也。
参考译文① 因此品德高尚的
人即使在大家看不到的地方也谨慎检点, 在大家听不到的地方,也恐慌惧怕。幽 暗之中,细微之事,虽无踪迹出现,但 动机已成,人虽不知,而自己却很清楚, 天下的事没有比这个更明显、更容易显 露的了。因此君子独处的时候特别谨慎 小心。
参考译文⑦ 诚是上天赋予的道理,而
努力达到“诚”则是人道。诚的人,不用 努力就能符合“诚”,自然而然就符合天 道,这样的人是圣人。努力达到“诚”的 人,选择至善的道德,并且坚守不渝。广 博地学习,详细地询问,慎重地思索,明 晰地辨识,坚定地履行。
⑦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 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 弗措也;有弗辨,辩之弗明,弗措也;有 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参考译文⑦ 别人一遍就行了,我
即使一百遍也要做好。别人十遍就行了, 我即使一千遍也要做好。如果能够用这样 的毅力追求中庸之道,那么即使愚昧的人 必能变成聪明的人,即使柔弱的人必能变 成刚强的人。
一、“修齐治平”四者的关系如何?要 达到身修,需经过哪些步骤?
“修身” 是《大学》中对个人修养的 最高要求,它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 本。齐家是指善于处理好家庭或家族内部 的关系,它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治国 和平天下是齐家的扩大和延伸。
身修需要“格物”“致知”“诚 意”“正心”四个步骤。这四个步骤依次 做来,就可以达到身修的目的了。
二、《大学》和《中庸》中采用了很多递进论述的方法, 如《大学》中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 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请将两篇文章中 的类似论证整理出来,体会其中的逻辑关系,弄明白它 们所说的道理。

中庸节选解读.ppt

中庸节选解读.ppt
《中庸》节选
诗 词 朗 诵
故 莫 莫恐 是可 道
君 显 见惧 故离 也
子 乎 乎乎 君非 者
慎 微 隐其 子道 ,
其 。 ,所 戒也 不

不 慎。 可

闻乎


。其




也睹Biblioteka ,,知知简君
微远而子
之之文之
显近,道
,,温,
可知而淡
与风理而
入之。不
德自

矣,

施。人 眯 其 《 人 子
诸治 而 则 诗 之曰
中庸之道的总原则
▪ 恪守中道,坚持原则,不偏不倚,无过无 不及。在处理矛盾时善于执两用中,折中 致和,追求中正、中和、稳定、和谐。并 且随时以处中,因时制宜,与时俱进。
《中庸》中为人处世的黄金律
▪ 慎独自修


▪ 忠恕宽容

▪ 至诚尽性
一、慎独自修
▪ 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在自我修养的过程中,坚持 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约束。《中庸》第一 章就提出了这一原则。其文云:“道也者,不可 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 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 君子慎其独也。”人们必须严格地自觉地进行自 我修养,尤其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应该谨慎 地进行自我反省、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监 督。在别人听不到自己讲话的地方也十分谨慎, 不说违背道德的话;在别人看不见自己物为的地 方,也时刻属守中庸之道,做到至诚、至仁、至 善、至圣,就必须坚持慎独自修的原则。坚持这 一原则,其乐无穷,其用无穷,其功无穷。故 《中庸》第三十三章云:“君子之道,淡而不厌, 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 显,可与入德矣。”

中庸节选ppt4 人教课标版

中庸节选ppt4 人教课标版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 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 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孔子说:“君子所作所为都合乎中庸的道理, 小人所作所为都违反中庸的道理,君子之所 以能合乎中庸的道理,是因为君子能常常守 住中道,无过与不及;小人之所以违反中道, 是因为小人不明此理,无所顾忌无所不为。”
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 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 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 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
加强自身修养就能确立正道;尊崇贤人就不会 思想困惑;亲爱亲族就不会惹得叔伯兄弟怨恨; 敬重大臣遇事就不会糊涂;体恤群臣,士人们 就会竭力报效;爱民如子,老百姓就会忠心耿 耿;招纳工匠,财物就会充足;优待远客,四 方百姓就会归顺;安抚诸侯,天下的人都会敬 畏了。
二、初步理解
中庸论道,主要在“慎独”上下 功夫。“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 子慎其独也。”这句话揭示了这样一 种情况:一些与“道”相背离的细微 的萌芽在隐蔽不为人所见的时候,人 们自己已经知道了,而有道德有修养 的人在这时候就非常谨慎,要阻遏这 种萌芽的发展,以免使自己越来越偏 离正道。
三、文本研读Βιβλιοθήκη 坚守道理原则 助词无实义 使真诚、诚恳 努力 符合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 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 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 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真诚是上天赋予人的道理,追求真诚是做人的原则 天生真诚的人,不努力就能做到,不用思考 就能拥有,自然而然地符合上天的原则,这样 的人是圣人。让自己变得真诚的人,选择至善 的道德,坚守不渝,要广博地学习,详细地求 教,慎重地思考,明白地辨别,切实地力行。

《中庸》(节选)教学课件

《中庸》(节选)教学课件

02
学生态度
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情感变化,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积极向上。
教学过程详细设计
05
教学环节安排
通过播放一段与中庸思想相关的动画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中庸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导入
将中庸的原文以PPT的形式呈现,逐句讲解,让学生了解中庸的内涵。
呈现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中庸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请小组代表发言。
xx年xx月xx日
《中庸》(节选)教学课件
CATALOGUE
目录
教学内容与目标《中庸》作者及作品简介《中庸》(节选)原文赏析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过程详细设计课后作业与思考题
教学内容与目标
01
教学内容
第3章论“中和”之道:从天命到人性的中和
第5章论“时中”之义:随时而行的中道
第4章论“中庸”之德:德才兼备的君子人格
详细描述
《中庸》(节选)原文内容
VS
这部分内容主要从思想内涵方面对《中庸》原文进行了赏析,重点探讨了中庸思想的内涵和价值。
详细描述
《中庸》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其中最核心的是“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一种思想方法,主张在适度与平衡之间寻求真理。同时,《中庸》还强调了人的本性善良、致中和等思想,对于塑造人的性格和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中庸》作者及作品简介
02
《中庸》简介
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秦汉时期已出现
传世本为四篇
宋元以后被列为“四书”之一
《中庸》作者介绍
宋代程颢、程颐兄弟首创
南宋朱熹作《中庸章句》
朱熹将《中庸》与《大学》、《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
《中庸》历史地位及影响
对儒家思想发展具有重要贡献

《中庸》节选PPT课件

《中庸》节选PPT课件
二.《中庸》的主题思想
*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三.《中庸》理论基础
*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七.课文注释(七)
*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诚者,天下道也:朱熹注云:”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天理之本然也。“言天道通行,四季昼夜,无一减差,最为诚实。可参见教材P37注18
诚之者,人之道也:朱熹注云:”诚之者,未能真实无妄,而欲其真实无妄之谓,人事之当然也。“指人生活在自然界中,应该学自然之理,遵循自然之法则,真诚实在做人。
不勉而中:指圣人不勉强而自能中节。
择善而固执:选择好的行为,坚定地去做。
3
2
1
4
1
“博学之”句:朱熹言:“此诚之之目也。学,问,思,辨,所以择善而为知,学而知也。笃行,所以固执而为仁。利而行也。”博,多,各方面。审,仔细审察。慎,谨慎,不粗心。笃,诚笃,切实去做。
2
弗能弗措也:弗,不。措,丢在一边,搁置。
修养自身,就能够达到美好的人格;尊重人,就不至于迷惑;爱护亲族,叔伯兄弟之间就不会有怨恨;敬重大臣,治理政事就不至于糊涂;体恤群臣,士就会尽力予以报答;爱护老百姓,老百姓就会受到勉励;劝勉各种工匠,财货就能充足;优待远方来的客人,四方就会归顺,;安抚诸侯,天下就会敬服。要做好这九项工作,就必须用至诚、至仁、至善的爱心去充分体现中庸的美好人格。做好这九项工作,事实上也就处理调节好了九种人际关系。调节这九种人际关系是使天下国家达到太平和合理想的重要保证。“九经”的提出,是对《尚书.尧典》的“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的太平和合理想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太平和合理想的继承和发展。

《中庸》(节选)教学课件

《中庸》(节选)教学课件

研读中庸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
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 知所以治人,
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孔子说:“喜欢学习就 接近了智,努力实行就接近了 仁,知道羞耻就接近了勇。知道这三点,就知道怎样修养 自己。知道怎样修养自己,就知道怎样管理他人。知道怎 样管理他人,就知道怎样治理天下和国家了。”
初识中庸

《中庸》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大致是指, 人们通过自学修养,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人道合一 鬼神与圣人合一 天性与人性合一
内外合一 理性与情感合一
研读中庸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 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天赋予人的就是本性,遵循本性而行动就是道,把道德修明,并在众人 中推广就是教。道,是不能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就不是道了。因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此品德高尚的人即使在大家看不到的地方也谨慎检点,不敢疏忽,在大家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 听不到的地方,也恐慌惧怕,不敢怠惰。幽暗之中,细微之事,虽无踪迹 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修养自身就能确立正道;尊崇贤人就不会思想困惑;亲爱亲族就不会 惹得叔伯兄弟怨恨;敬重大臣就不会遇事无措;体恤群臣,士人们就会 竭力报效;爱民如子,老百姓就会忠心耿耿;招纳工匠,财物就会充足; 优待远客,四方百姓就会归顺;安抚诸侯,天下的人都会敬畏了。
研读中庸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 天生真诚的人,不用勉强就能做到,不用思考就能拥有,自然而然 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 地符合上天的原则,这样的人是圣人。努力做到真诚,就要选择美好的 目标执著追求。广泛学习,详细询问,周密思考,明确辨别,切实实行。 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 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 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 要么不学,学了没有学会绝不罢休;要么不问,问了没有懂得绝不罢 休;要么不想,想了没有想通绝不罢休;要么不分辨,分辨了没有明确 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 绝不罢休;要么不实行,实行了没有成效绝不罢休。 柔必强。

中庸节选PPT课件 【人教课标版】

中庸节选PPT课件 【人教课标版】
广这些道叫做教化。
《中庸》名言
❖ 4、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 5、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 6、 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 【译文】天下和国家是可以平定治理的,爵位和俸禄是可以推辞的,明
晃晃的快刀是可以踩踏的,但中庸之道却是很难做到的。
❖(2)五达道
❖五达道主要是运用中庸之道调节五 种人际关系。这五种基本人际关系 是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以及朋 友的交往。将君臣关系视为上下关 系,这五种人际关系就是天下通行 的人际关系。
❖(3)九经
❖九经就是中庸之道用来治理天下国 家以达到太平和合的九项具体工作: 修养自身,尊重贤人,爱护亲族, 敬重大臣,体恤众臣,爱护百姓, 劝勉各种工匠,优待远方来的客人, 安抚诸侯。
故君子慎其独也
❖ 柔远人也,怀诸侯也
民鲜能久矣
❖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 不思而得,从容中道
❖ 博学之,审问之
❖ 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
❖ 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
❖ 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梳理文脉
❖ “中庸”释义
❖ “中庸”之于君子、小人
❖ 中庸之道 民鲜能久
❖ 世教不行 中庸衰落 ❖ 中庸之道的具体内容
至诚尽性
六言六弊
❖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 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 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 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论语•阳货篇》
作文
中庸之道对工作、学习、生活至今仍有其积 极意义,但也有其消极的一面。请以“生活中 的中庸之道”为话题,自拟文题,自选角度, 自定立意,写一篇议论文。
“三达德” “五达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 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 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 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
加强自身修养就能确立正道;尊崇贤人就不会 思想困惑;亲爱亲族就不会惹得叔伯兄弟怨恨; 敬重大臣遇事就不会糊涂;体恤群臣,士人们 就会竭力报效;爱民如子,老百姓就会忠心耿 耿;招纳工匠,财物就会充足;优待远客,四 方百姓就会归顺;安抚诸侯,天下的人都会敬 畏了。
4、中庸之道有何作用
大本达道,可使天地 位焉,万物育焉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 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 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孔子说:“君子所作所为都合乎中庸的道理, 小人所作所为都违反中庸的道理,君子之所 以能合乎中庸的道理,是因为君子能常常守 住中道,无过与不及;小人之所以违反中道, 是因为小人不明此理,无所顾忌无所不为。”
努力行善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 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 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 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孔子说:“喜欢研究学问的,就接近智能 了,能够努力行善的,就接近仁爱了,知 道什么是羞耻的,就接近勇敢了。知道这 三点,就知道修身的方法了;知道修身的 方法,就知道治人的方法了;知道治人的 方法,就知道治理天下国家的方法了。”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孔子说:“中庸之道是天下最高的道德 标准呀,可是人们很少能做到,(这种 情况)已经很长时间了。”
推行 通“智” 无能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 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 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 知味也。”
孔子说:“中庸之道不能推行的原因,我知 道了:聪明的人自以为是,认识过了头;愚 蠢的人智力不及,不能理解它。中庸之道不 能弘扬的原因,我知道了:贤能的人做得太 过分:无能的人根本做不到。没有谁每天不 要吃喝,但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品尝滋味。”
《中庸》节选
教学目标
1、掌握 “鲜”“与”“和”“同”“贼”在 文中的含义。
2、理解孔子社会理想的哲学基础——中 庸之道的精神实质。
教学重难点
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理解中庸的本 质内涵。
一、文化背景
《中庸》原是《礼记》
中的一篇,一般认为,
《中庸》是孔子的孙
子子思(前483-前
402)的著作。
据《史记·孔子世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 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 子慎其独也。
因此君子在没有人看到的地方,更是小心谨 慎。在没有人听到的地方,更是恐惧害怕。 最隐暗的地方,也是最容易被发现的处所, 最微细的事物,也是最容易显露的,因此君 子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要特别谨慎。
表现出来诚则恳 助词无实义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 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 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 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真诚是上天的原则,追求真诚是做人的原则。 天生真诚的人,不努力就能做到,不用思考 就能拥有,自然而然地符合上天的原则,这样 的人是圣人。让自己变得真诚的人,选择至善 的道德,坚守不渝,要广博地学习,详细地求 教,慎重地思考,明白地辨别,切实地力行。
家》记载,孔子生孔
鲤,字伯鱼,早卒;

伯鱼生孔伋,字子思。

《中庸》内容丰富,不仅提出了“中庸” 作为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而且还以此为基 础讨论了一系列的问题,涉及到儒家学说的 各个方面。所以,《中庸》被推崇为“实 学”,被视为可供人们终身受用的经典。
《中庸》之所以受到后儒的重视,根本 原因是其对先秦儒家思想的基本内容从总体 上作了系统化的阐述。其深刻而精微的思想 内容,它所阐述的一整套政治伦理思想体系, 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十分切合中国封建社 会的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的。
本性 遵循 修明 教化 片刻,一会儿
❖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 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上天所赋予人的本质特性叫做本性, 遵循着本性叫做道德,圣人修明道德,这 称之为教化。这个正道,是片刻也不能够 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就不是正道了。
警戒谨慎 在 没有什么比隐秘的地 方更易被发现
使动用法
优待
意动用法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 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 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
治理天下和国家有九条原则,那就是: 修养自身,尊崇贤人,亲爱亲族,敬重 大臣,体恤群臣,爱民如子,招纳工匠, 优待远客,安抚诸侯。
确立 此指糊涂、迷惑 受到劝勉而勤奋努力
放下、放弃 坚持
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 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 有弗辨,辩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 弗笃,弗措也。
不学则已,既然要学,不学到通达晓畅绝不 终止;不去求教则已,既然求教,不到彻底 明白绝不终止;不去思考则已,既然思考了, 不想出一番道理绝不终止;不去辨别则已, 既然辨别了,不到分辨明白绝不终止;不去 做则已,既然做了,不确实做到圆满,绝不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 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 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普遍推行的行为准则
喜怒哀乐的情感还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心 是平静的,称之为“中”;如果感情表现都 能符合节度,称之为“和”。“中”是天下 万事万物的根本,“和”是天下普遍推行的 准则。如果能够达到“中和”的境界,那么 天地都能各安其所,万物得以化育了。
内容解析
遵什循么本是性道做事
1、引入,道不可片刻离开
天什赋么禀是性性特质
即自我教育自我约束人自不怎我闻么不监慎睹督独之时亦谨慎警戒
2、提出君子应慎独 慎之3、独一什自,么修也是是是中庸实必(现由中中 之和庸 路)莫之 。见道为情 为乎的什感 和隐三么未 ,,原发 恰莫则为如显中其乎,分发微即而中中庸节
二、初步理解
中庸论道,主要在“慎独”上下 功夫。“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 子慎其独也。”这句话揭示了这样一 种情况:一些与“道”相背离的细微 的萌芽在隐蔽不为人所见的时候,人 们自己已经知道了,而有道德有修养 的人在这时候就非常谨慎,要阻遏这 种萌芽的发展,以免使自己越来越偏 离正道。
三、文本研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