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工业大学模电课程设计
模电实验教案实验
![模电实验教案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63bff6e452ea551811a68789.png)
模电实验教案实验(共40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课程教案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实验任课教师:何淑珍所属院部: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教学班级:自动化1301-02 教学时间:2014 —2015学年第二学期湖南工学院课程基本信息实验一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研究一、本次实验主要内容按要求连接实验电路,调试静态工作点,测量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分析静态工作点对输出波形失真的影响。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掌握放大器各性能指标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熟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验设备的使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1、静态工作点调试;2、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测量。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堂讲授、操作、讨论;五、作业与习题布置完成实验报告实验一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研究(验证性)1. 实验目的(1)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2)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3)熟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验设备的使用。
2. 实验设备与器材实验所用设备与器材见表。
3. 实验电路与说明实验电路如图所示,为电阻分压式工作点稳定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
它的偏置电路采用R B1和R B2组成的分压电路,并在发射极中接有电阻R E,以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
当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输入信号u i后,在放大器的输出端便可得到一个与u i相位相反,幅值被放大了的输出信号u0,从而实现了电压放大。
安装电路时,要注意电解电容极性、直流电源正负极和信号源的极性。
图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以实验的实际电路参数为准)4. 实验内容与步骤(1)电路安装①安装之前先检查各元器件的参数是否正确,区分三极管的三个电极,并记录其β值。
②根据图连接电路。
电路连接完毕后,应认真检查连线是否正确、牢固。
模电课程设计实训报告.doc
![模电课程设计实训报告.doc](https://img.taocdn.com/s3/m/c1198d62f121dd36a22d821f.png)
模电课程设计实训报告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题目带保护功能的串稳电源的设计与制作系别电子与电气工程系专业通信工程班级1120331学号112033117姓名张志庆指导教师徐昭云郑清兰完成时间2013.06.20评定成绩目录一、设计的目的 (6)二、设计的内容与要求 (6)三、设计方案 (3)四、电路设计 (4)五、设计总结 (5)六、参考文献 (5)一、设计的目的根据已掌握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知识,完成课程设计要求的项目。
了解稳压电源的产生,以及整流和滤波的方法,掌握可调电源设计的一般方法并学习使用万用表对电路进行测试。
通过动手设计和测试过程,加深对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电路设计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培养实践应用技能和创新意识。
二、设计的内容与要求1、学会使用焊接工具,识别基本的元器件,如色环电阻、电容、电位器和三极管等。
(50分)2、理解电路设计原理,并完成电路焊接设计,实现直流输出。
(75分)3、实现可调输出、得到一个好的可调输出范围。
(85分)4、电路设计、元器件排布合理美观、电路焊接符合要求,稳压可调输出效果好。
(100分)三、设计方案思路:将市电经过电源变压器变换成交流低压,再经过桥式整流电路整流和滤波电路的滤波得到一个较平滑的直流电压,最后用稳压管对电路进行稳压维持输出直流电压稳定,从而实现交流转直流。
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变压器:电源变压器的作用是将电网220V的交流电压U1变换成整流滤波电路所需要的交流电压U2。
整流电路:整流电路将交流电压U2变换成脉动的直流电压U3。
滤波电路:整流电路将交流电变为脉动直流电,但其中含有大量的交流成分。
为了获得较平滑的直流电压,应在整流电路的后面加接滤波电路,以滤去交流部分。
稳压电路:稳定电压,保证电路正常工作。
四、电路设计所需元器件:元器件名称型号数量元器件名称型号数量元器件名称型号数量接线端子 2 发光二极管LED 1 0.01uf电解电容 5 2A熔断器 1 1KΩ电位器 1 1N4001二极管 4 8Ω电阻 1 20KΩ电位器 1 1N4148二极管 1 100Ω电阻 2 470uf电解电容 1 2.4V稳压管 1 680Ω电阻 1 100uf电解电容 1 C9014三极管 4 1KΩ电阻 6 10uf电解电容 3 3DD15三极管 1 56KΩ电阻 1 0.1uf电解电容 2方案设计电路图:说明:接线端子J1输入降压后的交流电压(约为13V),经过2A熔断器保护后加到整流滤波电路,将交流电压转换为非稳定直流电压送到稳压电路转换为需要的稳定直流电压。
工大模电课程设计
![工大模电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3871311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5f.png)
工大模电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模拟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包括放大器、滤波器、振荡器等关键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
2. 学习并识别常用的模拟电子元器件,如电阻、电容、二极管、晶体管等,了解其特性与应用。
3. 掌握分析模拟电子电路的基本方法,能够进行电路图阅读和简单电路的设计。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使用Multisim等仿真软件搭建并测试模拟电子电路。
2. 培养学生对电路问题进行实验探究的能力,包括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
3. 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电路设计和搭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科学的兴趣,激发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责任感,认识到基础知识在工程技术中的重要性。
3. 通过课程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工程伦理观念,关注技术对社会的影响。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工程专业基础课,旨在通过理论教学与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模拟电子电路基础。
学生特点:学生为工科大二学生,具备一定的电路基础和电子学知识,对实际操作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特点和学生实际,通过启发式教学、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手段,将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通过对课程目标的分解,确保教学设计和评估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达成预期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模拟电子电路基本原理:包括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反馈放大器的类型与特性、滤波器的分类和设计方法、振荡器的起振条件及其稳定性分析。
教材章节:第一章至第四章2. 常用模拟电子元器件:详细介绍电阻、电容、二极管、晶体管等元器件的基本特性、选型和应用。
教材章节:第五章3. 模拟电子电路分析方法:教授节点分析法、环路分析法、等效电路法等基本分析手段,并进行实例讲解。
教材章节:第六章4. 电路设计与仿真:引导学生学习Multisim等仿真软件的使用,通过软件搭建和测试电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模电课程设计
![模电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33dc558e87101f69e3195dd.png)
指导老师:专业:学号:波形发生器模电课程设计姓名:一、设计题目:信号发生器设计二、设计目的:掌握方波-三角波-正弦波的设计方法和调试技术。
三、设计内容与要求:信号发生器是常用的测试仪器,常用的信号源有正弦波、方波、三角波、锯齿波、阶梯波等。
①RC桥式正弦波产生电路,频率分别为300Hz、1KHz、10KHz,输出幅值300mV~5V可调、负载1KΩ。
②矩形波电路,频率3KHz,占空比可调范围10%~90%,输出幅值3V、负载1KΩ。
③三角波电路,频率1KHz,占空比可调范围10%~90%,输出幅值3V、负载1KΩ。
④多用信号源产生电路,分别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频率范围100Hz~3KHz、输出幅值≥5V、负载电阻1KΩ。
四、设计思路及实验前的理论原理:1、正弦波产生电路(由放大电路、选频网络和反馈网络组成)从结构上看,RC正弦波振荡电路就是一个没有输入信号的带选频网络的正反馈放大电路。
振幅平衡和相位平衡是正弦波振荡电路产生持续振荡的两个条件。
其中,振荡频率是由相位平衡条件所决定的。
刚开始时,Rf略大于R1的两倍,这样放大倍数才会略大于3,电路才能够起振。
一段时间后,可以利用非线性元件来自动调整反馈的强弱以维持输出电压恒定,也可以将Rf 用滑动变阻器代替,人为调节放大倍数,从而使电路能够产生幅度稳定、几乎不失真的正弦波。
其选频网络的频率特性如下:1211,;11rj cr r j cZ r Z j c j c j c r j c ωωωωωω+=+===++反馈网络的反馈系数为2212();13()v Z j cRF s Z Z j cR j cR ωωω==+++由此可得RC 串并联选频网络的幅频响应及相频响应2003()v F j ωωωω=+-0()arctan;3f ωωωωϕ-=-可以计算,当00112f f rc rc ωωπ====或时,幅频响应的幅值为最大,即max 1;3F =相应的相频响应的相位角为零,即0;f ϕ=此时输出电压的幅值最大,并且输出电压为输入电压的3倍。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614dc68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44.png)
模拟电子技术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模拟电子技术基本概念,如放大器、滤波器等;2. 了解常用模拟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其应用;3. 理解并掌握模拟电路参数的计算与调整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并设计简单的模拟电路;2. 学会使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实验设备进行模拟电路测试;3. 能够运用Multisim等软件进行模拟电路仿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模拟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3. 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认识到模拟电子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高中年级电子技术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高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基础和数学基础,思维活跃,对新技术和新知识有强烈的好奇心。
教学要求: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2. 采用项目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工程意识;3.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实施个性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内容1. 基本概念:放大器、滤波器、振荡器、调制与解调等;教材章节:第一章 模拟电子技术基本概念2. 常用模拟电路:运算放大器电路、反馈电路、滤波电路、振荡电路等;教材章节:第二章 常用模拟电路及其应用3. 模拟电路参数计算与调整:放大器增益、频率响应、滤波器截止频率等;教材章节:第三章 模拟电路参数计算与调整4. 实验与仿真:使用实验设备进行模拟电路搭建、测试;利用Multisim软件进行模拟电路仿真;教材章节:第四章 实验与仿真5. 项目实践:设计并实现一个小型的模拟信号处理系统;教材章节:第五章 项目实践教学安排与进度:1. 第一周:介绍模拟电子技术基本概念,学习放大器、滤波器等基本电路;2. 第二周:学习常用模拟电路及其应用,进行实验设备使用培训;3. 第三周:深入学习模拟电路参数计算与调整方法,开展实验与仿真教学;4. 第四周:进行项目实践,分组设计并实现模拟信号处理系统;5. 第五周:项目展示与评价,总结课程学习成果。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8f1441d5ef7ba0d4b733b51.png)
郑州科技学院《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题目可调直流稳压电源学生姓名专业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号院(系)电气工程学院指导教师完成时间随着计算机、通信、工业自动化、家用电器以及电机电器等行业的发展,电源—电子线路的动力源也迅猛发展。
当今电源的设计潮流不仅表现在对电源更加准确的稳定度要求,还表现对便捷、使用寿命及节能等方面的要求。
电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是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中的一个重点课程。
众所周知,电源是各种电器和电子设备工作的动力源泉,是各种电器和电子设备工作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就像人不能离开心脏一样。
可调直流稳压电源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直流稳压电源的控制芯片采用的是目前较成熟的进口元件,功率部件是采用目前国际上最新研制的大功率器件,可调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方案省去了传统直流电源因工频变压器而体积笨重。
本课程设计为可调直流稳压电源,通常,在许多参考书上都有类似的电路设计图,在我们需要用时经常面临一个选择的问题,并且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也总会遇到许多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在书上又不能找到具体的解决方法。
此外,大多部分参考书上所提供的电路图的实物结果都是理想情况下的,并且有些元器件在现实生活中又买不到,还有些电路看似简单,但是实际操作时会发现有很多你没有考虑到的问题,这个课程设计是我构思了两个星期才把仿真图画出来的,把课本上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融会贯通,综合掌握模拟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设计步骤,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
摘要 (1)1 课程设计的目的 (2)2 课程设计的任务与要求 (2)2.1 课程设计的任务 (2)2.2 课程设计的要求 (2)3 设计方案和论证 (3)4 电路工作原理及其说明 (6)电路工作原理 (6)单元电路的设计(计算与说明) (8)5 硬件的制作与调试 (15)焊接实物图 (15)焊接过程出现的问题 (16)调试 (17)6 Multisim仿真 (17)仿真软件的介绍 (18)6.2 电路仿真分析和图示 (18)电子产品的调试结果与分析 (21)7 总结 (22)参考文献 (25)附录1:总体电路原理图 (26)附录2:实物图 (27)附录3:元器件清单 (29)摘要可调直流稳压电源一般由电源变压器,整流滤波电路及稳压电路所组成。
模电课程设计河工大
![模电课程设计河工大](https://img.taocdn.com/s3/m/862f7186bceb19e8b8f6bafc.png)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名称:模拟电子课程设计专业班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课程设计时间: 2010-6-14~2010-6-25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说明:本表由指导教师填写,由教研室主任审核后下达给选题学生,装订在设计(论文)首页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说明:本表由指导教师填写,由教研室主任审核后下达给选题学生,装订在设计(论文)首页1 设计任务及要求①直流稳压电源实验要求制作一个输入是220v的交流电压输出是正负5v的直流稳压电源。
由于电子技术的特性,电子设备对电源电路的要求就是能够提供持续稳定、满足负载要求的电能,而且通常情况下都要求提供稳定的直流电能。
提供这种稳定的直流电能的电源就是直流稳压电源。
直流稳压电源在电源技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本课程设计题目的主要功能是,将220v的交流输入电压转化为输出是正负5v的直流稳压电源。
②低频功率放大器实验要求利用三极管的电流控制作用或场效应管的电压控制作用将电源的功率转换为按照输入信号变化的电流。
因为声音是不同振幅和不同频率的波,即交流信号电流,三极管的集电极电流永远是基极电流的β倍,β是三极管的交流放大倍数,应用这一点,若将小信号注入基极,则集电极流过的电流会等于基极电流的β倍,然后将这个信号用隔直电容隔离出来,就得到了电流(或电压)是原先的β倍的大信号,这现象成为三极管的放大作用。
经过不断的电流及电压放大,就完成了功率放大。
功率放大器,简称“功放”。
很多情况下主机的额定输出功率不能胜任带动整个音响系统的任务,这时就要在主机和播放设备之间加装功率放大器来补充所需的功率缺口,而功率放大器在整个音响系统中起到了“组织、协调”的枢纽作用,在某种程度上主宰着整个系统能否提供良好的音质输出。
本课程设计的主要功能是,将大小为5v的输入电压接入此低频功率放大器,通过话筒可以把声音信号进行放大,且能使音频信号进行放大,并通过扬声器释放。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全篇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全篇](https://img.taocdn.com/s3/m/2735ed7d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07.png)
七、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6. 完成整个任务要求的总电路图、电路的仿真结 果(截图)。 7. 绘制的电路安装图 8. 实物与检测仪器的连接,在检测仪器上显示的 结果照片。 9. 总结及建议
附录: 元件清单 参考书目及参考文
举例一
一、设计一个串联型晶体管稳压电源
技术要求 1. 稳压电源输出稳定直流电压10V; 2. 最大负载电流300mA; 3. 输入的电网电压范围变化为±10%,输出亦满足上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的基础知识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包括 1.设计任务要求 2.电子电路设计 3.仿真测试 4.画安装图 5.电子器件组装、调试 6.撰写课程设计报告等教学环节。
电子电路的设计方法
设计一个电子电路系统时,首先必须明确系 统的设计任务,根据任务进行方案选择,然后 对方案中的各部分进行单元的设计、参数计算 和器件选择,最后将各部分连接在一起,画出 一个符合设计要求的完整的系统电路图。
3、串联型稳压电路的设计 (1)串联型稳压电路的框图
调整
+
+
比较放大
取样
UI
UO
基准电压
-
-
选择集成运放(或者三极管)作比较 (误差) 放大。以稳压二极管电压作为基准电压。
方法一:三极管作比较 (误差)放大
UO
(U Z
U BE2 )
R1 R2 R3 R2
R3
UO min
(U Z
U
BE2
UZ
R3
-
通过改变采样电阻中电位器R2的滑动端位置进行调节。
UO =
R1 + R2 + R3 R″2 + R3
UZ
UOmax =
模电课程设计报告
![模电课程设计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733662e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28.png)
1.对学生设计的放大电路进行测试与性能评估,确保电路满足预定的技术指标;
2.分析测试数据,识别电路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
3.介绍放大电路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典型案例,分析其设计思路和解决方案;
4.强调电路设计中遵循的工程规范和标准,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质量意识;
8.结合实验,对放大电路进行调试与优化,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教学内容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续
继前两章节内容,本节教学重点继续深化如下:
1.研究反馈电路的稳定性分析,包括相位裕度和增益裕度的概念;
2.探讨不同类型的滤波器设计,包括低通、高通、带通和带阻滤波器的原理与应用;
3.学习模拟信号运算电路的设计,如模拟乘法器、除法器和模拟开关;
4.分析电压控制振荡器(VCO)的原理,了解其频率稳定性和调谐方法;
5.研究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内部结构,理解其重要参数,如输入偏置电流、输入失调电压等;
6.通过案例分析,掌握放大电路在信号处理、通信等领域的实际应用;
7.强调电路设计中电源去耦、地线处理、信号完整性等工程实践问题;
8.实施课程设计项目,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模拟放大电路系统,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实践技能的应用。
2.介绍运算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符号表示及理想运算放大器特性;
3.分析反相、同相放大器的工作原理,掌握其输入输出电阻的计算;
4.学习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应用,包括比例、求和、积分和微分电路;
5.探讨运算放大器非线性应用,如比较器、方波发生器等;
6.研究放大电路中的噪声来源、噪声特性和噪声系数的计算;
7.通过实例分析,学习放大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设计方法与注意事项;
模电课程设计报告书
![模电课程设计报告书](https://img.taocdn.com/s3/m/d1e67964192e45361166f50d.png)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题目:多功能三角波产生器院系:工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系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二〇一六年十二月摘要信号发生器根据用途不同,有产生三种或多种波形的信号发生器,其电路中使用的器件可以是分离器件,也可以是集成器件,产生方波、正弦波、三角波的方案也有多种本系统以ICL8038集成块为核心器件,制作一种函数信号发生器,制作成本较低。
适合学生学习电子技术测量使用。
ICL8038是一种具有多种波形输出的精密振荡集成电路,只需要个别的外部元件就能产生从0.001Hz~30KHz的低失真正弦波、三角波、矩形波等脉冲信号。
输出波形的频率和占空比还可以由电流或电阻控制。
关键词:ICL8038方波正弦波三角波目录第1章绪论 (1)1.1 项目概况 (1)1.2 项目的意义 (1)1.3 设计要求 (2)第2章方案的选择及论证 (3)2.1 设计方案 (3)2.1.1 方案一 (3)2.1.2 方案二 (3)2.2 方案选取及论证 (4)第三章电路的设计过程 (5)3.1 信号发生器原理图 (5)3.2 电路主要元件的分析 (5)3.2.1 ICL8038 管脚功能图及实物图 (5)3.2.2 ICL8038的性能特点 (6)3.2.3 ICL8038的工作原理 (7)3.3 系统电路的仿真 (8)3.5 电源电路的设计 (11)3.5.1 电源电路的原理 (11)3.5.2 电源电路的仿真 (11)第四章元器件的选择 (13)总结 (14)参考文献 (15)第1章绪论1.1 项目概况信号发生器根据用途不同,有产生三种或多种波形的发生器,其电路中使用的器件可以是分离器件,也可以是集成器件,产生方波,正弦波,三角波的方案有多种,如先产生正弦波,根据周期性的非正弦波与正弦波所呈的某种确定的函数关系,再通过整形电路将正弦波转化为方波,经过积分电路后将其变为三角波。
也可以先产生三角波-方波,再将三角波或方波转化为正弦波。
模电课程设计光控灯--湖工专用1
![模电课程设计光控灯--湖工专用1](https://img.taocdn.com/s3/m/a339ff0e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c1.png)
模电课程设计光控灯--湖工专用1由于新型照明材料和节能装置的发展,光控灯是当今大多数室内照明中比较常见的装置。
通过自然光的照射,和传感芯片的检测,控制负责电源供应的电器,从而实现自动开关灯的目的,节约用电,提升照明效果和安全性,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本文的的研究目的是设计出一个具有自动开关灯功能的光控灯,以便能更加方便快捷地实现室内照明的自动化管理。
1、光控灯结构本文所述的光控灯不仅具有通常室内照明设备的基本功能,它采用了先进的电子技术,使它能够检测光照强度,自动开关灯。
它的结构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显示电路、光场传感器电路和智能控制电路。
显示电路通过电源提供电压给灯具,来显示它的工作状态;光场传感器电路通过检测周围环境光照,输出相应电流信号;智能控制电路利用电路中装有的特定器件,对电流信号进行运算和处理,以求自动开关灯。
2、系统功能本文所述的光控灯具有自动开关灯功能。
它在通常合理的光照状况下,可以自动检测到紫外线的存在,从而控制灯的自动开关。
在光线强度超过预计设定的阈值时,灯会自动关闭;当光线强弱处于一定范围内时,灯会自动打开。
此外,光控灯还具有抗电磁波干扰的能力,保证普通室内照明的正常运行。
3、组装及调试本文所述的光控灯组装及调试简便容易。
第一步,组装光控灯,将显示电路、光场传感器电路和智能控制电路按照指示安装到安装电路卡上;第二步,将安装完成的光控灯模块安装到室内照明上;第三步,检查光照强度,进行调整,确保灯在较强光照下自动关闭,在较弱光照下自动开启。
最后,将安装完成的光控灯接入电源,实现“无心插电”的室内照明.4、安全性本文所述的光控灯装置能够在紫外线较强的环境中自动关闭,以保护人员和环境:(1)防止有害紫外线侵蚀;(2)防止由于直射阳光而造成的照明灯泡耗竭过快;(3)防止由于过早关闭灯而影响室内照明的节省能源效果;(4)防止由于违规使用紫外灯而损坏其他电子产品;(5)增加室内照明的安全性和便捷性.总之,本文所述的光控灯装置的设计和组装,能够提供多方便与节省能源的照明,同时保障室内照明的安全稳定运行。
哈工大模电课程设计
![哈工大模电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3072b0c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fb.png)
哈工大模电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模拟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电路,如放大器、滤波器、振荡器等;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工具分析模拟电路的能力,理解电路参数对性能的影响;3. 使学生了解模拟电子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如信号处理、传感器接口等。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具备使用Multisim、Protel等软件进行电路设计与仿真的能力;2. 提高学生动手搭建和调试模拟电路的技能,培养实际操作能力;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查阅资料和撰写实验报告。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创新意识;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3. 引导学生关注模拟电子技术在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树立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旨在巩固和拓展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提高实际操作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大学本科二年级或三年级,已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对模拟电子技术有一定了解。
教学要求:结合实际应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在掌握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责任感。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基本原理回顾:包括放大器、滤波器、振荡器等模拟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对应教材第1-3章内容。
2. 电路分析与设计:- 放大器设计:教材第4章,重点讨论运放电路的原理、设计和应用;- 滤波器设计:教材第5章,涵盖低通、高通、带通和带阻滤波器的原理与设计;- 振荡器设计:教材第6章,介绍LC振荡器、RC振荡器和晶体振荡器的原理与实现。
3. 电路仿真与实验:- Multisim软件操作:进行电路仿真,对应教材第7章;- 实际电路搭建与调试:结合实验室设备,进行实际电路的搭建、调试和性能测试,对应教材第8章。
模拟电子仿真电路课程设计
![模拟电子仿真电路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c3b2e42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7d.png)
模拟电子仿真电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模拟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包括放大器、滤波器等基础电路的功能与组成;2. 学习模拟电子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能够正确搭建并修改仿真电路;3. 掌握分析模拟电路性能的基本方法,包括电压、电流、频率响应等参数的测量与计算。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自主设计简单的模拟电子电路;2. 通过仿真软件对设计的电路进行测试,验证电路性能,并优化电路设计;3. 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动手搭建电子电路的兴趣和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在小组合作中共同解决问题;2. 激发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学习兴趣,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验数据的真实性,遵循实验操作规范;4. 引导学生关注电子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科技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1. 模拟电子电路基本原理:包括放大器、滤波器、振荡器等电路的工作原理及性能分析;相关教材章节:第一章 放大器原理;第二章 滤波器与振荡器。
2. 仿真软件操作方法:介绍仿真软件的基本功能、界面操作、元件库使用及电路搭建方法;相关教材章节:第三章 仿真软件操作与应用。
3. 电路设计与仿真测试:结合实际案例,指导学生进行电路设计、搭建、仿真测试及性能分析;相关教材章节:第四章 电路设计与仿真测试。
4. 电路性能分析:教授学生如何分析电路的电压、电流、频率响应等参数,并进行优化设计;相关教材章节:第五章 电路性能分析。
5. 实践操作与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实际电路搭建、仿真测试,鼓励学生之间开展合作与交流;相关教材章节:第六章 实践操作与小组讨论。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1周:模拟电子电路基本原理学习;第2周:仿真软件操作方法学习;第3-4周:电路设计与仿真测试;第5周:电路性能分析及优化;第6周:实践操作与小组讨论,总结反馈。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系统的讲解,使学生掌握模拟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和仿真软件的操作方法。
模拟电子技术仿真与实验课程设计
![模拟电子技术仿真与实验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dd86123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6d.png)
模拟电子技术仿真与实验课程设计引言模拟电子技术是电子工程专业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它涉及电子元器件的运用、电子电路的设计、电路的仿真与实验等多个领域。
本次课程设计将重点关注电路的仿真和实验这两个方面。
在课程设计中,我们将使用Multisim软件(或者其他相关仿真软件)进行模拟仿真,然后通过自己动手进行实验验证,来加深对模拟电子技术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课程设计内容仿真设计我们将设计两个电路,一个是正弦波发生器电路,另一个是运放电路。
具体设计方案如下:正弦波发生器电路正弦波发生器电路的作用是产生一个正弦波形的信号。
这种信号在实际电路中广泛应用,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频率特性。
我们的设计方案如下:•使用运放以及电容、电感组成RC电路•通过正弦信号源和反馈电路将输出波形反馈到运放输入端口•调整RC电路参数,产生稳定的正弦波输出在使用Multisim软件进行仿真时,我们可以进行如下操作:1.打开Multisim软件,进入电路设计模式2.从器件库中选取所需器件,如运放、电容、电感等3.拖拽器件到画布上,进行连接和布局4.通过仿真功能,进行修改参数,获取相应波形运放电路运放电路是常用的增益电路,它能够对信号进行放大、滤波等功能。
我们的设计方案如下:•使用运放以及电阻、电容组成反馈电路•调整反馈电路参数,产生所需的放大倍数•将输入信号接入运放输入端口,获取输出信号在使用Multisim软件进行仿真时,我们可以进行如下操作:1.打开Multisim软件,进入电路设计模式2.从器件库中选取所需器件,如运放、电阻、电容等3.拖拽器件到画布上,进行连接和布局4.通过仿真功能,进行修改参数,获取相应波形实验设计在仿真设计完成后,我们将通过相应的电路实验来验证仿真结果。
具体设计方案如下:正弦波发生器电路实验正弦波发生器的实验主要步骤如下:1.将电路原理图转换为实验电路图2.根据电路图选用相应的电路器件和元器件3.按照实验步骤连接电路4.通过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与仿真结果进行比较运放电路实验运放电路的实验主要步骤如下:1.根据仿真结果确定所需的电路参数2.根据电路图选用相应的电路器件和元器件3.按照实验步骤连接电路4.通过信号源输入相应的信号,在示波器上观察输出波形,与仿真结果进行比较总结本次课程设计通过仿真和实验两个方面,加深了我们对模拟电子技术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大学模电数电课程设计
![大学模电数电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283b66a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af.png)
大学模电数电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及电路组成;2. 掌握常用模拟集成电路和数字集成电路的功能、应用及相互转换方法;3. 了解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在现代电子系统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并设计简单的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2. 学会使用相关软件(如Multisim、Proteus等)进行电路仿真和测试;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习积极性;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表达能力;3. 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使其认识到电子技术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性。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学习成果,以便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理论基础,为后续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模拟信号与模拟电路概念;- 基本放大电路原理与类型;- 模拟集成电路原理及应用;- 模拟信号处理技术。
2.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数字信号与数字电路概念;- 逻辑门电路与组合逻辑电路;- 时序逻辑电路与触发器;- 数字集成电路及其应用。
3. 模数转换与数模转换:- 模数转换器(ADC)原理及类型;- 数模转换器(DAC)原理及类型;- 模数转换与数模转换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
4. 仿真与实践:- 使用Multisim、Proteus等软件进行电路仿真;- 设计并搭建简单的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 进行电路测试与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制定,涵盖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电路设计及应用。
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与教材章节相对应。
湖北工业大学模电课程设计
![湖北工业大学模电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17cfd6cf7ec4afe04a1dfdc.png)
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二章.设计目的内容··································2.1.设计目的········································2.2.课程设计内容····································第三章.音响放大器的组成框图·························第四章.单元电路设计 (5)4.1.话音放大器 (5)4.2.电子混响器 (6)4.3.混合前置放大器 (7)4.4.音调控制器 (7)4.5.功率放大器 (8)第五章.主要技术指标参数计算与相应电路图设计 (10)5.1. 混合前置放大器设计 (10)5.2. 话音放大器的设计 (10)5.3. 话音放大器与混合前置放大器的设计 (11)5.4. 音调控制器的设计 (11)5.5. 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14)5.6. 整机电路设计 (16)第六章.音响放大器的测试方法 (17)第七章.实验设计总结与感悟 (19)音响放大器课程设计第一章.绪论1.1引言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要求越来越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二章.设计目的内容··································2.1.设计目的········································2.2.课程设计内容····································第三章.音响放大器的组成框图·························第四章.单元电路设计 (5)4.1.话音放大器 (5)4.2.电子混响器 (6)4.3.混合前置放大器 (7)4.4.音调控制器 (7)4.5.功率放大器 (8)第五章.主要技术指标参数计算与相应电路图设计 (10)5.1. 混合前置放大器设计 (10)5.2. 话音放大器的设计 (10)5.3. 话音放大器与混合前置放大器的设计 (11)5.4. 音调控制器的设计 (11)5.5. 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14)5.6. 整机电路设计 (16)第六章.音响放大器的测试方法 (17)第七章.实验设计总结与感悟 (19)音响放大器课程设计第一章.绪论1.1引言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要求越来越高。
音频是多媒体中的一种重要媒体。
人能够听见的音频信号的频率范围大约是60Hz-20kHz 其中语音大约分布在300Hz-4kHz之内,而音乐和其他自然声响是全范围分布的。
如何通过分析仪器让音频功放达到更高的要求是许多人为之努力的永恒的课题,声音经过模拟设备记录或再生,成为模拟音频,再经数字化成数字音频,音频分析就是以数字音频信号为分析对象以数字信号处理的各种理论为分析手段,提取信号在时域,频域内一系列特性的过程。
本文基于所学知识模拟制作音响功率放大器,践实所学知识掌握程度,并通过对所学知识来制造和改进相关产品,实际动手的过程中遇见了很多问题,但是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解决相应的问题。
同时在与同组人的讨论学习过程中加强可团队意识的培养,加强了相互间协调合作的能力,从而高质、高效的完成本项任务。
1.2 音频功率放大器概述音响技术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场效应管四个阶段。
1906年美国的德福雷斯特发明了真空三极管,开创了揉电声技术的先河。
1927年贝尔实验室发明了负反馈NFB(Negative feedback)技术后,使音响技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比较有代表性的如“威廉逊”放大器,而1947年威廉逊先生在一篇设计Hi-Fi(High Fidelity)放大器的文章中介绍了一种成功运用负反馈技术,成为了Hi-Fi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60年代由于晶体管的出现,使功率放大器步入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
晶体管放大器细腻动人的音色、较低的失真、较宽的频响及动态范围等特点,,各种电路也相应产生,如:“OTL (Output Transformer Less)”无输出放大器、“OCL(Output Capacitor Less)”放大器等。
直至70年代,晶体管放大技术的应用已相当成熟,各种新型电路不断出现,如:较成功地解决了负反馈电路的瞬态失真和高频相位反转问题的无负反馈放大电路;成功地将甲、乙放大器的优点结合在一起的超甲类放大电路;具有输出功率大、失真小的电流倾注式放大电路等等。
从而使晶体管放大器成为音响技术发展中的主流。
在60年代初,美国首先推出音响技术中的新成员——集成电路,到了70年代初,集成电路以其质优价廉、体积小、功能多等特点,逐步被音响界所认识。
发展至今,厚膜音响集成电路、运算放大集成电路被广泛用于音响电路。
第二章、设计目的与内容1.设计目的(1)了解音响放大器的构成,并组成一个简单的音响放大器。
(2)理解音调控制器,集成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方法。
(3)理解和掌握音响放大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和测试方法。
(4)根据给出的技术条件和指标,设计音响放大器。
(5)能够独立搭接电路、掌握调试技术2.课程设计内容设计一个具有话筒扩音,音调控制,音量控制,电子混响,卡拉OK伴唱等功能的音响放大器主要技术指标(1)额定功率Po≥1W(γ<3%)(2)负载阻抗RL=8Ω(3)频率响应fL =50Hz,fH=20KHz。
(4)输入阻抗Ri>>20kΩ。
(5)音调控制特性1kHz处增益为0dB、125Hz和8kHz处有±12dB的调节范围,AVL =AVH≥20dB。
给定条件(1)电源电压VCC=+9V。
(2)话筒输出信号电压为5mV。
(3)录音机的输出信号电压为100mV。
二.课程设计应完成的工作1、设计文本按学校的规定要求撰写。
2、独立完成设计任务(不能相互抄袭)。
3、按规范要求绘制一张3号电原理图。
第三章、音响放大器的组成框图音响放大器的作用是对于微弱信号进行电压放大和功率放大,推动负载工作,同时需要对音调和音量的调节。
音响放大器由话筒、话音放大器、电子混响器、混合前置放大器、音调控制器、功率放大器这几个部分组成。
其中话音放大器是不失真的放大话筒输出的声音信号,电子混响器是用电路模拟声音的多次反射,产生混响效果,使人听起来具有一定的深度感和立体空间感,混合前置放大器是将话筒传输的声音信号与放音机输出的音乐信号相混合并放大,音调控制器是控制和调节音响放大器的幅频特性,功率放大器是给音响放大器的负载提供一定的输出功率。
音响放大器的基本组成框图如图所示:音响放大器组成框图第四章、单元电路设计1. 话音放大器由于话筒的输出信号一般只有5mV 左右,而输出阻抗达到20k Ω(亦有低输出阻抗的话筒如20Ω,200Ω等),所以话音放大器的作用是不失真地放大声音信号(最高频率达到10kHz)。
其输入阻抗应远大于话筒的输出阻抗。
由于要求语音放大级的放大倍数为7.5,所以选择i R 10K =Ω,f R 采用阻值为100K Ω的电位器,使放大器可以根据需要调整。
同相交流电压放大器根据分压原理可得反馈电压V A ,o fA V R R R V +=22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VF A 为:21RR A f VF +=所以 B fif O V R R R V R R V 2221+=⎪⎪⎭⎫ ⎝⎛+= 由此可得反馈电压V A 等于输入电压V B,故R 1两端电压相等,称R 1为自举电阻,通过电阻R 1的电流可视为0,因此提高了交流放大器的输入电阻R i)1)(||(F A r R R VFic i += F 反馈系数为:2. 电子混响器电子混响器是用来电路模拟声音的多次反射,产生混响效果,使声音听起来具有一定的深度感和空间立体感。
在“卡拉OK ”(不需乐队,利用磁带伴奏歌唱)伴唱机中,都带有电子混响器,其组成框图如下图所示。
其中,集成电路BBD 成为模拟延时器,其内容含有由场效应管构成的多级电子开关和高精度存储器。
在外加时钟脉冲作用下,这些电子开关不断地接通和断开,对输入信号进行取样,保持并向后级传递,从而使BBD的输出信号相对于输入信号延迟了一段时间。
BBD的级数越多,时钟脉冲的频率越高,延迟时间越长。
BBD配有专用时钟电路,如MN3102时钟电路与MN3200系列的BBD配套。
电子混响器构成框图3. 混合前置放大器混合前置放大器的作用是将磁带放音机输出的音乐信号与电子混响后的声音信号混合放大。
R1R FV i1为话筒放大器输出的电压,V i2为放音机输出的电压,V o为混合后输出的电压。
三者之间的关系为)(2211vRRvRRv FFo+-=4.音调控制器:音频控制器主要是控制,调节音响放大器的幅频特性,对低音频和高音频的增益进行提升与衰减,中音频保持0dB 不变,音频控制器的电路由低通和高通滤波器构成,如下图所示:音调控制器常用的音调控制电路有三种:(1)衰减式RC 音调控制电路,其调节范围较宽,但容易产生失真;(2)反馈型电路,其调节范围小一些,但失真小;(3)混合式音调控制电路,其电路较复杂,多用于高级收录机中。
为了使电路简单、信号失真小,我们采用反馈型音调控制电路。
设电容C1=C2 >> C3,则,在中、低音频区,C3可视为开路; 在中、高音频区,C1、C2可视为短路。
幅频特性如图4-32所示1音调控制曲线图根据音响放大器的设计技术指标,要使VL VH A A 20dB =≥,结合VL A 的表达式可知,1R 、2R 、1PR 的阻值一般取到几千欧到几百欧。
现取1PR 470K =Ω,有21110.0082L C F fPR μπ==,1221PR 521L L R K f f ==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