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二《功率》精品教学案
高中物理必修2《功率》教案
高中物理必修2《功率》教案高中物理必修2《功率》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功率的定义及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的定义;(2)P=w/t,P=Fv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1)P=w/t通常指平均功率,为瞬时功率;(2)P=Fv,分析汽车的启动,注意知识的迁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功率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提高学习物理科学的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功率的概念,并灵活应用功率的计算公式计算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所表示的物理意义,并能够利用相关公式计算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
教学工具多媒体、板书教学过程一、功率、额定功率、实际功率1.基本知识(1)物理意义: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2)定义:功W跟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t的比值叫做功率.(3)定义式:P=(4)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1 W=1 J/s,1 kW=103 W.(5)功率有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之分,用公式计算的一般是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功率.(6)额定功率指电动机、内燃机等动力机械在额定转速下可以长时间工作时的输出功率.(7)实际功率指电动机、内燃机等动力机械工作时实际消耗的功率.实际功率往往小于额定功率,但在特殊情况下,如汽车越过障碍时,可以使实际功率在短时间内大于额定功率.2.思考判断(1)各种机械铭牌上所标功率一般是指额定功率.(√)(2)某机械工作时的实际功率一定比额定功率小.(×)(3)机械可以在实际功率等于额定功率的情况下长时间工作.(√)探究交流去过泰山的同学会遇到挑山工,假设挑山工和缆车将相同的货物运至山顶,两者对货物做的功相同吗?做功的功率相同吗?【提示】两者对货物做的功都等于克服重力做的功,由于将相同的货物运往相同高度的山顶,因此两者做相同的功,而用缆车运送货物所用时间远小于挑山工的用时,根据功率定义知缆车的做功功率远大于挑山工的做功功率.二、功率与速度1.基本知识(1)功率与速度的关系式P=Fv(F与v方向相同).(2)推导(3)应用由功率速度关系式知,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和各种起重机械,当发动机的功率P一定时,牵引力F与速度v成反比,要增大牵引力,就要减小速度.2.思考判断(1)物体的速度为v,则重力的功率一定是mgv.(×)(2)汽车的速度越大,牵引力的功率也越大.(×)(3)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时,加速度减小.(√)探究交流在越野比赛中,汽车爬坡时,常常换用低速挡,这是为什么?【提示】由P=Fv可知,汽车在上坡时需要更大的牵引力,而发动机的额定功率是一定的,换用低速挡的目的是减小速度,进而增大牵引力.【问题导思】1.什么是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2.如何求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3.P=Fv中的三个物理量有什么制约关系?1.平均功率平均功率表示在一段时间内做功的平均快慢.平均功率与某一段时间(或过程)相关,计算时应明确是哪个力在哪段时间(或过程)内做功的功率.2.瞬时功率P=Fv·cos α(α表示力F的方向与速度v的方向间的夹角),它表示力在一段极短时间内做功的快慢程度.瞬时功率与某一时刻(或状态)相关,计算时应明确是哪个力在哪个时刻(或状态)做功的功率.也可用于计算瞬时功率,此时时间极短,t→0,但在中学阶段较少用到.3.P=Fv中三个量的制约关系误区警示1.求平均功率时必须说明是哪段时间或哪一个过程的平均功率.可由或P=F计算.2.公式P=Fv仅适用于F与v方向相同的情况,若F与v方向不同,则用P=Fvcos α来计算功率,其中α是F与v的夹角.例:如图所示,质量为m=2 kg的木块在倾角θ=37°的斜面上由静止开始下滑,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已知:sin 37°=0.6,cos 37°=0.8,g取10 m/s2,求:(1)前2 s内重力做的功.(2)前2 s内重力的平均功率.(3)2 s末重力的瞬时功率.【审题指导】解答本题应注意下列问题:(1)前2 s内重力方向上物体的位移.(2)前2 s内物体的平均速度.(3)2 s末物体的速度.(4)重力和速度的夹角.【答案】(1)48 J(2)24 W (3)48 W规律总结:求解功率时应该注意的问题1.首先要明确是求哪个力的功率,是某个力的功率,还是物体所受合力的功率,汽车的功率是指汽车牵引力的功率,起重机的功率是指起重机钢丝绳拉力的功率.2.若求瞬时功率,需明确是哪一时刻或哪一位置,再确定该时刻或该位置的速度,应用公式P=Fv,如果F、v不同向,则投影到相同方向再计算.四、机动车的两种启动方式【问题导思】1.如何分析机车恒定功率启动时的运动性质?2.机车以恒定加速度启动时,功率怎么变化?3.如何用图象描述两种启动过程?1.分析机车以恒定功率启动的运动过程2.分析机车以恒定加速度启动的运动过程汽车先以恒定的加速度启动,达到额定功率P额后再以恒定功率运动,因此启动过程分为两个阶段:误区警示1.在P=Fv中因为P为机车牵引力的功率,所以对应的F是牵引力,并非合力.例:在水平路面上运动的汽车的额定功率为100 kW,质量为10 t,设阻力恒定,且为车重的0.1倍(g取10 m/s2).(1)求汽车在运动过程中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2)若汽车以0.5 m/s2的加速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这一过程能维持多长时间?(3)若汽车以额定功率不变从静止启动后,当汽车的加速度为2 m/s2时,速度多大?【审题指导】解答该题应注意以下问题:(1)汽车达到最大速度时牵引力等于阻力.(2)匀加速运动时牵引力恒定,且可用牛顿定律求出.(3)匀加速运动结束时汽车达到额定功率.【答案】(1)10 m/s(2)13.4 s(3)3.3 m/s规律总结:机车启动问题的求法1.机车的最大速度vm的求法:机车达到匀速前进时速度最大,此时牵引力F等于阻力Ff,故五、功率问题的实际应用例:跳绳是一种健身运动,设某运动员的质量为50 kg,他每分钟跳180个,假定在每次跳跃中,脚与地面的接触时间占跳跃一次所需时间的2/5,则该运动员跳绳时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是多少?(g取10 m/s2) 【答案】75 W规律总结:求解本题的关键是求平均功率的时间应是跳跃一次时间T,而非上升过程所用时间2(t),即要明确求的是哪段时间内的平均功率.课后小结板书第三节功率1、功率在物理学中,一个力所做的功W跟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t的比值w/t,叫做功率。
高中物理必修2功率教案
高中物理必修2功率教案教学目标:1. 掌握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2. 了解功率与功的关系;3. 能够应用功率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 功率的单位及换算;3. 功率与功的关系。
教学难点:1. 功率的理解和计算;2. 功率与功的关系的理解。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课件;2. 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电阻丝、电源;3. 习题集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实例引入功率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功率,并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讲解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15分钟)1. 展示功率的定义: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大小,即P=W/t。
2. 通过实例进行功率的计算,并解释其物理意义。
3. 引导学生探讨功率的单位及换算方法。
三、讲解功率与功的关系(10分钟)1. 通过实例说明功率和功的关系,即P=W/t。
2. 让学生理解功率和功的关系,掌握二者之间的数学关系。
四、练习与检测(15分钟)1. 让学生进行功率计算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功率概念解决问题。
五、实验(10分钟)设置功率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验证功率的计算方法,并加深对功率概念的理解。
六、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功率的概念、计算方法和与功的关系;2. 鼓励学生多做功率相关的练习,深化理解。
七、课后作业(5分钟)布置功率的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功率的概念、计算方法和与功的关系,可以应用功率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验证功率的计算方法,加深对功率的理解。
希望学生能够在课后多做练习,提高对功率的掌握程度。
高中物理必修2《功率》教案
高中物理必修2《功率》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高中物理必修2第四章《功率》。
功率是描述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单位是瓦特(W)。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功率的定义、计算公式及单位,功率的计算,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以及功率的物理意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功率的概念,掌握功率的计算公式及单位。
2. 学会计算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并能运用功率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3. 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体会功率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功率的计算,特别是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的计算。
2. 教学重点:功率的概念,功率的计算公式及单位,功率的物理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三角板。
2. 学具:学生物理课本、笔记本、尺子、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汽车加速、运动员跑步等,引导学生思考“做功快慢”的概念。
2. 新课讲解:讲解功率的概念,介绍功率的计算公式及单位,引导学生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
3.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如电风扇、洗衣机等,让学生运用功率的概念进行解释。
4. 公式推导:引导学生运用物理公式推导出功率的计算公式,加深对功率概念的理解。
5. 练习与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功率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如运动员跑步、汽车加速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P = W/t单位:瓦特(W)功率的物理意义七、作业设计(1)一个50W的电灯,工作时间1小时;(2)一名运动员跑步,10秒内跑了100米;(3)一辆汽车从静止加速到30m/s,用时5秒。
2. 一名学生用功率为20W的电风扇吹风,电风扇的叶片直径为40cm,求叶片边缘的线速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功率的概念,掌握功率的计算公式及单位,以及功率的物理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多做练习,运用功率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物理功率优秀教案
高中物理功率优秀教案主题:物理功率的理解与应用教学目标:1. 理解物理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掌握物理功率的单位和计算公式。
3. 能够应用物理功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物理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 物理功率的单位和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1. 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
2. 运用功率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介绍本节课的主题为物理功率,并引出学生对功率的认识和应用。
二、新知讲解(1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功率,并介绍功率的定义为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大小。
2. 讲解功率的计算公式为P=W/t,其中P表示功率,W表示做功量,t表示时间。
3. 介绍功率的单位为瓦特(W),并讲解瓦特的定义和换算关系。
三、示例演练(20分钟)1. 给出几个实际例题,让学生计算功率的大小。
2. 让学生结合功率的定义和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四、讨论交流(10分钟)1. 学生就自己计算功率的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
2. 给出一些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功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五、拓展应用(10分钟)1. 设计一个实验,让学生利用功率的知识解决问题。
2. 让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并总结物理功率的应用方法。
六、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物理功率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理解物理功率的概念和应用方法,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后续教学可进一步拓展功率在不同场景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功率》教学设计(热门3篇)
《功率》教学设计(热门3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述职报告、心得体会、工作计划、演讲稿、教案大全、作文大全、合同范文、活动方案、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job reports, insights, work plans, speeches, lesson plans, essays, contract samples, activity pl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功率》教学设计(热门3篇)《功率》教学设计篇1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功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知道功率的单位。
高中物理必修二教案功率
高中物理必修二教案功率教学目标:1. 了解功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2. 掌握功率的单位和换算;3. 能够运用功率的概念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难点:功率与能量转化的理解。
教学准备:1. 教材:高中物理教材必修二;2. 教具:笔记本、教学PPT、实验器材。
教学流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简要介绍功率的概念;2. 提出问题:什么是功率?为什么需要考虑功率?功率与能量转化有何关系?二、讲授(15分钟)1. 讲解功率的定义和公式:功率P是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大小,即P=W/t;2. 解释功率的单位和换算: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1瓦特等于1焦耳/秒;3. 举例说明功率的计算方法。
三、实验(20分钟)1. 安排实验:利用小电灯泡和电表,测定不同电压下电灯泡的功率;2. 让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电灯泡的功率,并讨论实验结果。
四、练习(10分钟)1. 提供几道功率相关的计算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2. 统一讲解答案,强化学生对功率计算方法的理解。
五、拓展(5分钟)1. 给出拓展问题:功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如何提高设备的功率效率?2. 鼓励学生思考并分享答案。
六、总结(5分钟)1. 总结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 强调功率与能量转化的重要性。
七、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功率相关的作业;2.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并动手实践。
教学反馈:1. 收集学生作业并进行评讲;2.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给出相应建议。
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功率与能量转化的原理;2. 拓展探究功率在各领域的应用,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高中物理42功率优质教案教科版必修精选
高中物理 42 功率优质教案教科版必修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五章“机械能”,主要围绕第42节“功率”展开。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功率定义,掌握功率公式及其推导,探讨功率与能量关系,并通过实例分析功率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功率定义,理解功率是描述物体做功快慢物理量。
2. 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功率公式进行计算,并能解释生活中与功率相关问题。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功率概念及其公式推导,以及功率与能量关系。
2. 教学重点:功率定义,功率公式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秒表、天平、小车等。
2. 学具:练习本、计算器、直尺、圆规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辆小车从静止开始加速运动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描述物体做功快慢。
2. 例题讲解:(1)讲解功率定义,引导学生理解功率是描述物体做功快慢物理量。
(2)推导功率公式,并通过实例进行解释。
(3)分析功率与能量关系。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计算一个物体在给定时间内所做功,并求出其功率。
(2)让学生解释生活中与功率相关问题,如:为什电梯功率大?4. 学生讨论与分享: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解决问题方法。
六、板书设计1. 功率定义2. 功率公式3. 功率与能量关系4. 生活实例:电梯、汽车、电风扇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一个物体做功1000J,用时10s,求其功率。
(2)一辆汽车以恒定功率行驶,行驶过程中所需能量与行驶距离成正比。
已知汽车行驶100km所需能量为1×10^8J,求汽车功率。
(3)根据实际生活,举例说明功率在实际应用中作用。
2. 答案:(1)功率P = 100J/s 或 100W(2)功率P = 1×10^6W(3)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功率概念和公式掌握情况,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必修2《功率》教学设计范文(通用8篇)
必修2《功率》教学设计范文(通用8篇)必修2《功率》教学设计范文(通用8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必修2功率教学设计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必修2《功率》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功率。
能说出功率的物理意义,并能写出功率的定义式及其单位。
2.能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功率的含义。
3.能应用功率的定义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利用功率的概念设计测量生活中功率的大小。
(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究人体的输出功率的过程,进一步熟悉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2.通过资料认识常见运动物体的功率大小,了解功率在实际应用的重要价值。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测量活动的组织安排,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2.进一步形成乐于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习惯,增强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本节在学习机械功之后,从做功快慢的角度认识功这个物理量。
功率在实际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后续学习电功率等知识的基础。
教科书通过对生活、生产实例的分析,采用比值定义的方法引入功率的概念。
要求学生明确功率的物理意义,能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利用功率的概念测量生活中功率的大小。
对功率概念的认识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功率与功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与距离的关系相似,学生在学习速度概念的基础上容易进行知识的正迁移,所以,可以结合实例采用类比的方法引入功率的概念。
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认识与记忆,也可以渗透科学方法教育。
教学重点:功率的概念和利用公式的计算。
教学难点:对功率意义的理解。
三、教学策略与速度、密度和压强的定义方法相同,功率也是采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
教学中通过人上楼的实例创设情景,让学生思考做相同的功,用时不同,引出做功快慢的问题,为功率概念的提出做铺垫。
类比速度是表征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做功的快慢取决于相同时间内做功的多少,因此新概念的引入需要用功与做功所用时间的比完成,它的大小为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功率》教案
《功率》教案功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功率的概念、单位以及功率与能量、时间的关系。
2. 能力目标:能够通过实验测量功率,并掌握计算功率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热情和实验探究兴趣,提高学生学科素养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功率的概念及单位的介绍2. 测量功率的方法与实验探究应用三、教学重点1. 掌握功率的概念和单位的计算方法2. 了解功率与能量、时间的关系3. 通过实验测量功率,掌握计算功率的方法四、教学难点1. 掌握功率测量的方法2. 了解功率与能量、时间的关系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五、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2. 实验教学法3. 讨论合作学习法六、教学过程设计1. 引入环节:用问题导入问题Q1、小李和小王同时爬上一个山丘,小李用了5分钟,小王用了10分钟,为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本节课的讨论问题:两个人同时做了同一件事,为什么时间不同,我们应该如何描述这个现象?2. 讲授环节:讲解功率的概念和单位1)通过举例解释功率概念,并介绍功率的单位——瓦特(W);2)介绍功率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如电功率,机械功率等;3)通过实验教学法测量不同电器的功率,并掌握计算自己居家用电的功率的方法;4)通过讲解及实验等多种方式,让学生理解功率与能量、时间的关系。
3. 实践环节:完成实验任务1)分组完成实验任务,通过应用教学,让学生掌握测量功率的方法;2)通过讨论合作学习法,帮助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并进行计算。
4. 总结环节:归纳、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特别是思考题的答案。
七、教学评估1. 教学中测试:利用讨论活动来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2. 课后作业:给学生出功率的计算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八、教学资源1. 电动机、电热器等电器;2. 实验台、万用表等实验设备;3. 课件、PPT、实验手册等相关资料。
九、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基本掌握了功率的概念、单位及其与能量、时间等的关系。
物理必修二人教版功率教学设计
课课型新讲课( 1 课时)§7.3 功率备课人题《功率》是人教版物理必修 2 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第 3 节内容。
在本节前方教材分析教学目标主要介绍功和能的观点以及功和能的关系,进入功率这节课,将介绍功和能的效的问题,功率和功的学习既是延长了前方所学力的有关知识,又为后边马上学习能的有关知识做好了铺垫,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因此本节课在第七章中据有重要的地点。
知识与技术1、理解功率的意义及额定功率与实质功率的意义2、理解功率的定义式P W ,会用定义式及P Fv解答问题t过程与方法1.经过课前自主学习微课,明确功率观点,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知识迁徙能力2.经过课中合作议论学习,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感情、态度与价值观感知功率在生活中的实质应用,提升学习物理科学的价值观。
教课要点教理解功率的观点,并灵巧应用功率的计算公式计算均匀功率和刹时学功率。
重点教课难点、难正确划分均匀功率和刹时功率所表示的物理意义,并可以利用有关点公式计算均匀功率和刹时功率。
法教课前自主学习微课及微课中的问题,引起学生深入的思虑。
关于本节学课的重难点在课中经过合作学习,在议论、计算中内化重难点。
方段教教课手段学多媒体课件智慧讲堂系统平板电脑手教课过程学生活动一、课前自主学习阶段环节 1:课前自学(解说)提早经过qq 群将老师制作的微课发给学生,分别是“什么是功率” 、“均匀功率和刹时功率” “公式 P=Fv”学生经过观看微课,仔细思虑部署的问题,为课中合学生达成微课作学习做好准备。
自学。
环节 2:学生学习完微课后,反应学习结果,教师将采集的问题整理,以待课中解决。
二、讲堂教课阶段环节 1:【新课导入】学生仔细观看视第一播放一段自制的数字故事:播放科技发展带给人们生活、频,从不一样做功生产的变化。
方式对照中体验设计企图:让学生从中领会到在生活、生产中我们不单要关关注做功快慢的心做了多少功,更要关注做功的快慢。
重要性 :,初步感教师过渡进入新课 :我们如何表示做功的快慢呢?今日和同学知功率在生活中们一同学习功率这节课 .的应用。
高中物理必修2《功率》教案
目 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功率基本概念与公式 • 机械功率与电功率对比分析 • 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关系剖析 • 提高或降低机械效率方法探讨 • 案例分析:生活中功率应用实例 •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课程内容概述
功率的定义及物理意义
功率与速度的关系
图像解读
通过比较额定功率直线与实际功率曲线的位置关系,可以直 观地看出设备在不同时间点的功率状态。若实际功率曲线在 额定功率直线上方,则表示设备过载;若在下方,则表示设 备处于轻载状态。
05
提高或降低机械效率方法探讨
机械效率定义及计算公式
机械效率定义
机械效率是指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 即机械效率=有用功/总功。
机械功率概念及特点
01
02
03
机械功率定义
单位时间内完成的机械功 ,反映机械做功快慢的物 理量。
机械功率特点
与机械的运动状态、受力 情况等因素密切相关,具 有瞬时性和方向性。
机械功率计算
P=W/t,其中W为机械功 ,t为时间。
电功率概念及特点
电功率定义
单位时间内电场力所做的 功,反映电场力做功快慢 的物理量。
阐述功率是描述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 量,理解功率的定义式及其物理意义 。
推导功率与速度的关系式,理解机车 启动问题中功率与速度、加速度的关 系。
功率的公式及计算
介绍功率的公式P=W/t,以及功率的 单位,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功率的计 算方法。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与技能 掌握功率的概念、定义式及物理意义。
能运用功率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目标与要求
• 理解功率与速度的关系,能分析机车启动问题。
高中物理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优秀教案:7.3功率
3 功率整体设计“理解功率,关心生产和生活中常见机械功率的大小及其意义”是《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共同必修模块“必修2”中对于功率一节的内容标准要求.旨在要求学生理解功率的概念,会进行功率的计算;会分析汽车发动机功率一定时,牵引力和速度的关系;尝试自己设计实验,测量机械在工作中的功率.由于功率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很广,教学中可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指导多举实例,使抽象的物理概念变得容易接受.发展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功率”概念的建立,采用了物理学中经常使用的比值定义法,所以本节课的教学应立足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学习物理研究方法,使学生学会思考问题.在机车启动过程的分析着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引导学生认识物理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综合运用动力学知识和功率概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设计测量机械功率的实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功率的概念、功率的物理意义是本节的重点内容,如果学生能懂得做功快慢表示的是能量转化的快慢,自然能感悟出功率实际上是描述能量转化快慢的物理量.瞬时功率的概念学生较难理解,这是难点.学生往往认为,在某瞬时物体没有位移就没有做功问题,更谈不上功率了.如果学生没有认识到功率是描述能量转化快慢的物理量,这个难点就不易突破,因此,在前面讲清楚功率的物理意义很有必要,它是理解瞬时功率概念和物理意义的基础.关于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与汽车的最大速率之间的关系,最好采用课后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以便通过分析汽车由开动到匀速行驶的物理过程,使学生养成分析物理过程的习惯,避免简单地套用公式.教学重点理解功率的概念.教学难点理解功率与力、速度的关系,瞬时功率和平均功率的计算.课时安排1课时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功率的概念.2.知道功率的定义和定义式P=t W ,能够用公式P=tW 解答有关的问题.3.知道公式P=Fv 的物理意义,能够用公式P=Fv 解答有关的问题.4.区别理解额定功率、实际功率和最大功率.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体验功率概念的形成过程及功率的实际意义,理解功率概念.2.从功率概念的定义,体会用比值方法建立物理概念的方法.3.理解功率与力和速度的关系.会利用功率的两个公式来解释现象和进行计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功率概念建立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观点,坚持原则,善于合作的良好习惯.2.通过对生活中机械的实际功率、额定功率的观察和测量,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思想.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导入用多媒体分别演示两幅画面,并进行对比.画面一:一台起重机在1分钟内把1吨重的货物匀速提到预定的高度.画面二:另一台起重机在30秒内把1吨货物体匀速提到相同的高度.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刚才画面上展示的两个过程中,起重机都对物体做了功,且做的功是相同的,但是它们完成这些功所用的时间不同,第一台起重机做功所用时间长,我们说它做功慢;第二台起重机做同样的功,所用的时间短,我们说它做功快.通过上述例子,我们知道力对物体做功有快慢之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情景导入教师指导学生回忆日常生活中人们劳动时的情景,并分组让学生举例,讨论分析人和机械做功有什么区别,教师归纳.1.挖土机与人,要完成相同的挖土任务,人花的时间要长得多.2.建筑工地上要把砖块或水泥等建筑材料搬到楼顶上,起重机和搬运工相比,起重机要比工人快得多.3.从水井里提水,使用抽水机比人工要快得多4.家住在高楼(如9层),乘电梯比走路要快得多.5.拖拉机耕地比牛耕地要快得多,等等.列举生产、生活中发生的事例,使学生体会功率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研究功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功率.图片导入大屏幕投影有关功率的几幅图片,并提供相应的性能参数,让同学们仔细观察,体会即将学习的物理量——功率,是衡量机械的重要参数.自行车长时间前进功率约70 W;优秀运动员短时间功率可达到1 kW韶山型电力机车输出功率为4 200 kW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学生体会,在不同的机械装置中,功率这一参数的数值是不同的,它就是用来描述物体做功快慢的.学习了本节课,我们会对“功率”这一参数,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推进新课一、功率首先以提问方式复习上一节所学习的主要内容,重点是功的概念和功的物理意义.然后提出力对物体做功的实际问题中,不但存在着做功多少的问题,还有做功快慢的区别.做功多少的计算我们上节课已经讨论了功的计算公式,引导学生思考:物理学中又是如何来描述做功快慢的呢?物理学中为了描述力对物体做功的快慢,引入了“功率”这一物理量,本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情境设置1:现有甲、乙两人摘棉花,甲6天摘了500 kg ,乙8天摘了600 kg ,你打算怎样比较谁摘得快,并说出你的方法.情境设置2:力F 1对甲物体做功为W 1,所用时间为t 1;力F 2对乙物体做功为W 2,所用时间为t 2,在下列条件下,哪个力做功快( )A .W 1=W 2,t 1>t 2B .W 1=W 2,t 1<t 2C .W 1>W 2,t 1=t 2D .W 1<W 2,t 1=t 2学生能够想到利用工作量与时间的比值来衡量甲、乙两人的工作快慢.用比值来反映快慢,比值大的快,比值小的慢.在以上基础上,继续创设情境,引出“功率”的概念.对于功率的概念,初中已经作了初步的学习,因此学生在理解上较为容易.教师直接创设情景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功率”这一概念提出的必要性.总结:做功快慢的比较有两种方式:一是比较完成相同的功所用的时间;另一是比较在相同的时间内完成的功.在物理学中,一个力所做的功W 跟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t 的比值t W ,叫做功率.用P 表示,即P=tW . 物理意义:功率是描述力对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上式是功率的定义式,也是功率的量度式,P 与W 、t 间无比例关系,做功的快慢由做功的物体本身决定.根据这一公式求出的是平均功率,同时这个公式变形后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求功的方法:W=Pt.指导学生说出公式中各个字母所表示的物理量和单位.并概括功率的单位,国际单位:瓦特,常用单位有千瓦.【讨论与交流】小实验:把一枚硬币放在书的封面上,打开书的封面形成一个斜面,并使硬币开始下滑.请同学仔细分析一下,在下滑的过程中硬币共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哪些力做正功?哪些力做负功?哪些力不做功?如果斜面的倾角增大,情况会有什么变化?倾角增大时,功率是否也增大?提示:①比较不同倾角时的功率,应注意硬币开始下滑处的高度应相同.讨论功率时须指明哪个力的功率.②实验的分析讨论,要注意所分析的是某个力的平均功率.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受力分析、做功分析,可利用功率的定义式,在理论上进行的推演,使思维更加严密.开拓视野:认识一些常见机械做功功率①汽车发动机:5×104 W —15×104 W②摩托车约2×103 W③喷气客机约2×108 W④火箭的发动机约1×1013W⑤人的平均功率约1×102 W ,优秀运动员短时间内的功率可达1 000 W⑥人心脏跳动的功率1.5 W 左右⑦万吨巨轮106 W 以上⑧蓝鲸游动的功率可达350 kW 等等.例 一个物体在F 的作用下,在时间t 内发生的位移为s ,已知作用力F 的方向和位移方向相同,求:(1)力F所做的功;(2)力F的功率.解答:略.由此得到功率的另一种求解公式P=Fv,即力F的功率等于力F和物体运动速度v的乘积.由于v=s/t求出的是物体在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则P=Fv求出的是F在时间t内的平均功率.如果t 取得足够小,则v就可以为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据P=Fv求出的就是F在该时刻的瞬时功率. 讨论:由P=W/t求出的是平均功率还是瞬时功率?综合学生讨论得到:由于据P=W/t求出的功率反映的是做功的平均快慢程度,所以,据P=W/t 求出的是平均功率.总结:P=W/t 求平均功率P=Fv 可求瞬时速度(v是瞬时速度)P=Fv 可求平均速度(v是平均速度)课堂训练1.一台机器用2分钟时间做了6×104 J的功,这台机器的功率是多少?2.关于功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功率是说明做功多少的物理量B.功率是说明力做功快慢的物理量C.做功时间越长,功率一定小D.力做功越多,功率一定大答案:1.500 W 2.B二、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问题1:人用力直接做功能否像汽车做功那样快呢?汽车做功能否像飞机做功那样快呢?人如果做功过快,会产生什么后果呢?汽车超负荷运转会产生什么后果呢?问题2:长跑运动员能否用100米短跑的速度来完成5 000米的赛跑路程呢?为什么?提示:1.人做功过快,会引起疲劳,甚至受伤、生病等,汽车超负荷工作会造成发动机熄火或烧毁.2.奥运比赛是一种挑战运动极限的比赛,人与机器一样,不能长时间超负荷运动,短跑运动员在100米赛跑中,时间不过是十几秒,能以最大的速度跑完全程,此时运动员的输出功率是正常时的数十倍.在5 000米的长跑运动中,运动员不可能长时间超负荷运动,因此长跑运动员不可能一直保持百米赛跑那样的速度.总结:1.额定功率:指机械在长时间正常工作时的最大输出功率,也是机械发动机铭牌上的标称值,额定功率是动力机械重要的性能指标,一个动力机械的额定功率是一定的.2.实际功率:机械在运行过程中的功率是实际功率,实际功率可以小于额定功率,可以等于其额定功率(称满负荷运行),但不能大于额定功率,否则会损坏机械.课外作业:很多机械的铭牌上都标有这台机器的额定功率,请同学将家里的电器设备上的额定功率都记录下来,并计算家里的每部机器每天要做多少功?要消耗多少电能?哪一部机器最耗电?并与同桌进行交流.三、功率与速度根据力、位移、时间与功率之间的联系,指导学生推导出功率与速度的关系式.自主活动:学生结合课本内容,推导功率与速度的关系式.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帮助学生解决;投影学生的推导过程,点评、总结;分析公式的意义.问题:汽车等交通工具在启动和行驶过程中,其牵引力和行驶速度是怎样变化的?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相关内容,用自己的话加以解释.学生阅读教材,讨论、推理、作答.结论:根据公式P=Fv.①当功率P 一定时,F 与v 成反比,即做功的力越大,其速度就越小.当交通工具的功率一定时,要增大牵引力,就要减小速度.所以汽车上坡时,司机用换挡的办法减小速度来得到较大的牵引力.②当速度v 一定时,P 与F 成正比,即做功的力越大,它的功率就越大.汽车从平路到上坡时,若要保持速率不变,必须加大油门,增大发动机功率来得到较大的牵引力.③当力F 一定时,功率P 与速度v 成正比,即速度越大,功率越大.起重机吊起同一物体时以不同的速度匀速上升,输出的功率不等,速度越大,起重机输出的功率越大.教师投影教材上的例题,引导学生独立审题,分析后写出解题过程.投影学生的求解过程,总结点评.例2 如图所示,位于水平面上的物体A 的质量m=5 kg ,在F=10 N 的水平拉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向右运动,位移为s=36 m 时撤去拉力F.求:在下述两种条件下,力F 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各是多大?(取g=10 m/s 2)(1)水平面光滑;(2)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5.解题思路1: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步让学生计算力F 在36 m 位移中所做的功,强调功只由F 和s 这两个要素决定,与其他因素无关,因而两种情况下力F 做的功相同,均为W=360 J; 第二步由同学计算这两次做功所用的时间.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a 1=2 m/s 2,a 2=0.5 m/s 2;用s=221at 分别求出t 1=6 s ,t 2=12 s. 第三步用功率的定义式即平均功率的计算公式求得P 1=60 W ,P 2=30 W.解题思路2:用公式v t 2=2as 分别求出每次的末速度,再用公式=vt/2求出每次的平均速度1和2,最后用P 1=F 1和P 2=Fv 2求最后结果,这是解决问题的另一思路.课堂训练质量m=3 kg 的物体,在水平力F=6 N 的作用下,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从静止开始运动,运动时间t=3 s ,求:(1)力F 在t=3 s 内对物体所做的功;(2)力F 在t=3 s 内对物体所做功的平均功率;(3)在3 s 末力F 对物体做功的瞬时功率.解答:物体在水平力F 的作用下,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求出加速度a=F/m=2 m/s 2则物体在3 s 末的速度v=at=6 m/s.物体在3 s 内的位移s=221at =21×2×32 m=9 m (1)力F 做的功W=Fs=54 J (2)力F 在3 s 内的平均功率P=t W =18 W (3)3 s 末力F 的瞬时功率P=Fv=36 W.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回顾本节主要内容.1.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2.功率的单位有W 、kW ,1 kW=1 000 W.3.功率的求解公式有:P=W/t 、P=Fv 其中P=W/t 和P=Fv 可用来求解平均功率,而P=Fv 也可用来求解瞬时功率.4.要会用P=Fv 分析汽车的两种启动过程.布置作业1.教材“问题与练习”第1、2题.2.认真观察身边的电器铭牌,记录电器的额定功率,并与同学交流.板书设计3 功率一、功率1.定义:功和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比值.2.表达式:P=tW ,变形式:P=Fv. 3.单位:W 、kW.二、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1.额定功率:正常条件下可以长时间工作的功率.2.实际功率:机车实际输出的功率.三、功率与速度的关系P=Fv.活动与探究课题:探究某种运动中人做功的功率,让学生设计一个测量方案,并进行实际测量.目的: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并通过亲身的实验,达到内化知识,提升能力的目的,同时也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过程:教师激励学生积极思考,设计可行方案,动脑动手,体验科学实验方法和感受实验成果的喜悦.放手让学生自行讨论、分工,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给学生以合作交流的机会.方案选定后,要注意引导学生如何求功和功率,需要选择哪些实验器材,测量哪些物理量?测量是否存在误差问题,如何才能较准确地测量.根据学生设计的方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最后实验结果,让学生通过实物展台进行交流汇报,师生共同观看,最后还可以进行评选活动. 实验方案举例:(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情况来进行设计实验)方案1:学生提一桶水上楼时的平均功率.方案2:设计沿某一竹竿和树干上爬一定的高度,来测量做功功率.方案3:运动会上,百米比赛的同学的最大功率.方案4:测算自己举起杠铃时的最大功率.习题详解1.解答:在货物匀速上升时,电动机对货物的作用力大小为F=G=2.7×105 N由P=Fv 可得v=53107.21010⨯⨯=F P m/s=3.7×10-2m/s. 2.解答:这台抽水机的输出功率为P=1101030⨯⨯==t mgh t W W=3×103 W 它半小时能做功W=Pt=3×103×1 800 J=5.4×106 J.3.解答:此人推导的前提不明确.当F 增大时,根据P=Fv 推出,P 增大的前提应是v 不变,从v=F P 推出,P 增大则v 增大的前提是F 不变,从F=vP 推出,v 增大F 减小的前提是P 不变.说明:对这类物理问题的方向,应注意联系实际,有时机械是以一定功率运行的,这时P 一定,则F 与v 成反比.有时机械是以恒定牵引力工作的,这时P 与v 成正比.4.解答:(1)汽车的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因为,此时开始发动机在额定功率下运动,即P=F 牵v.v 增大则F 牵减小,而a=m FF 牵,所以加速度减小.(2)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F 牵=F ,所以v=FP ,此为汽车在功率P 下行驶的最大速度. 设计点评“功率”这一概念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们的联系较为密切,学生也有接触,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学设计立足于实际生活,采用让学生“自主举例、自主提问、自主探讨、自主总结”的探究方式.加强了与生产生活的结合,体现了物理知识学以致用的思想.“功率”与生活、生产联系密切,在引入功率、额定功率、实际功率等概念时,注意通过生产、生活的具体实例引入,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与知识性,使学生便于认识和理解“功率”概念,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知识形成过程中,教学设计注重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思维方法,体会比值法在定义“功率”概念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应用科学思维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设计测定人在某种运动中做功功率实验,来达到内化和强化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理解,实现知识由理论向实践的转化,加强物理与生活、生产和科技的联系.本教学设计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能够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新课标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设计目标.。
高一物理必修2功率教案7篇
高一物理必修2功率教案7篇高一物理必修2功率教案7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物理学上的几次大统一,也显示出美的感觉。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初中物理教学教案7篇,欢迎大家参考。
高一物理必修2功率教案精选篇1经验表明,科学的学习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差生智力上的不足,也能在学习过程中有效地改善差生的心理品质。
因此,我在初中物理教学中。
首先对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共性作出具体指导,使差生尽快地纠正盲目的学习状态和不科学的学习方法。
其次,要教会差生阅读物理教科书,要求他们课前预习,在认为重要的地方划杠,难懂的地方留下问号,看一遍还没有印象的要多看几遍。
课后看书,要求他们结合课堂笔记研读重点和难点。
第三,要求差生学会听课,勤记笔记。
听课时既要注意听那些简单的自己基本能弄懂的内容,更要专心听那些自己觉得疑难的问题,以及学习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第四,引导差生养成独立作业的习惯,学会质疑问难。
第五,要引导差生学会做单元小结。
每一单元学完后要求差生系统整理学过的知识,使之纲目清楚,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第六,为了引导差生对学习方怯正确与否进行自我检查,并及时矫正,我用多种形式帮助差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总结与交流。
如物理学习方法经验交流会,读书心得座谈会,听课笔记展览,单元小结比赛,等等。
高一物理必修2功率教案精选篇2新的中学物理课程标准提倡“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科学探究过程”的课程理念,教学既要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重视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发展学生的能力。
教学中应以科学探究为主线,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要素,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
新课标下,应如何上好每一节课,成为我们每个教师科研关注的主题。
我在这里谈谈我参加新课标赛课的一点反思:一、认真备课,更要认真备学生传统物理教学过于强调知识教学,老师备课时侧重于根据教学大纲备教材,因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差异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诸如情感、兴趣、意志和价值观念等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现代物理教育理念倡导让学生自己在创设的教学环境中积极主动的学习、获取难忘的体验。
高中物理必修二功率教案
高中物理必修二功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功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公式。
2. 掌握功率的单位及转换。
3. 能够运用功率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二、教学重点:
1. 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 功率的单位及转换。
三、教学难点:
1. 计算功率时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2. 理解功率对物体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出功率的概念,比如汽车的马力、电器的功率等。
2. 讲解功率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功率是完成单位功的时间率;用数学公式表示为P=W/t。
3. 讲解功率的计算方法:通过例题演算,让学生理解如何计算功率。
4. 讲解功率的单位及转换:介绍常用的功率单位及其换算关系,如瓦特、千瓦、马力等。
5.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功率对物体的影响,如功率越大,对物体的影响越大。
7. 总结:概括功率的定义、计算方法及单位转换,加深学生对功率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五、教学资源:
1. PowerPoint课件。
2. 习题册和答案。
3. 实验器材(如万用表、电源等)。
六、教学评价:
1. 学生参与度。
2. 学生对功率概念的理解及计算能力。
3. 课堂练习和作业的完成情况。
七、教学反思:
1.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确保教学效果。
2. 在实际生活中引用功率知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运用能力。
物理功率的教案高中
物理功率的教案高中教学目标:1. 理解功率的概念,掌握功率的计算公式。
2. 掌握功率的单位和换算。
3. 能够应用功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功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2. 功率的单位和换算。
教学难点:1. 功率的应用和实际问题的解决。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黑板、彩色粉笔、实验器材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引入功率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功率。
2. 示范一些例子,让学生体会功率的作用。
二、讲解功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10分钟)1. 介绍功率的定义: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2. 讲解功率的计算公式:功率 = 功 ÷ 时间。
三、讲解功率的单位和换算(10分钟)1. 介绍功率的单位:瓦特(W)。
2. 讲解功率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四、实验演示(15分钟)1. 教师进行功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2. 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功率并验证计算公式。
五、练习与讨论(15分钟)1. 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应用功率计算公式解决问题。
2. 学生讨论解题过程,解答疑惑。
六、总结与习题训练(5分钟)1. 综合讲解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单位和换算。
2. 布置功率的习题训练。
教学反馈:1. 对学生在课堂讲解、实验演示和练习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2. 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物理功率的知识。
拓展:1. 分组进行物理功率相关实验,探究功率的应用。
2. 拓展讨论功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电器功率、马力等概念。
教学反思:1. 教师要注重启发性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2. 教师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高中物理功率教案
高中物理功率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功率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2. 掌握功率的单位及其换算。
3. 熟练运用功率公式解决相关问题。
4. 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功率概念。
教学重点:功率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功率的实际应用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PPT课件、实验器材和实验题目、教学素材。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实例引入功率的概念,让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哪些活动涉及到功率。
二、概念讲解(10分钟)
1. 定义功率:功率是物体做功的速率,即单位时间内做的功。
2. 功率的计算公式:功率P等于做功W与时间t的比值,即P=W/t。
三、案例分析(15分钟)
教师通过案例分析带领学生掌握功率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并解答问题。
四、实验操作(20分钟)
1.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测量不同电器的功率。
2. 实验步骤: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测量不同电器的功率并记录数据。
3. 实验分析:学生根据数据计算不同电器的功率。
五、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功率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练习册上的功率相关题目。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同时,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和测量,更加深入理解功率的概念。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生活实例和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功率概念。
高中必修二物理功率教案
高中必修二物理功率教案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功率的定义和公式。
2. 掌握功率的计算方法。
3. 能够应用功率计算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1. 功率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2. 功率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 对功率的概念理解和应用。
2. 功率计算中的单位换算。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示例题目、练习题目。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计算器。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内容,让学生回忆功率的定义是什么,为什么我们需要考虑功率这个物理量。
Step 2:概念讲解教师介绍功率的定义:功率是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记为P,单位是瓦特(W)。
教师讲解功率的计算公式: P = W / t,其中,P表示功率(瓦特),W表示做的功(焦耳),t表示所用的时间(秒)。
教师通过实例解释功率计算方法,并引导学生进行练习。
Step 3:练习与讨论教师让学生进行练习题目,然后进行讨论。
学生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场景,如电器的功率计算等,进行更深入的理解和应用。
Step 4: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功率的重要性和应用,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思考思考功率这个物理量的作用。
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习题。
2. 思考并记录生活中的功率应用场景。
教学反思:本课时主要围绕功率展开教学,通过逐步引导学生理解功率的定义、计算方法和应用,帮助学生掌握这一物理概念。
在教学中,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际运用能力。
高中物理功率教案二
高中物理功率教案二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了解功率的定义,掌握功率的计算方法,理解功率与能量转换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激发对科学研究的探索欲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功率与能量转换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
1. 概念讲解
通过展示例子,引出功率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 实验操作
让学生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通过测量一个物体在一段时间内做的功来计算功率。
引导学生掌握功率的计算方法。
3. 知识拓展
介绍功率与能量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能量转换与功率的关系。
4. 练习与巩固
布置功率计算的相关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四、教学手段与资源:
1. 教学手段:板书、实验仪器、多媒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
2. 教学资源:实验仪器、教学PPT、教辅资料等。
五、教学评价:
1. 实验成绩:包括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实验报告的完整性。
2. 学习态度:包括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课后练习的完成情况。
3. 理解深度:通过课堂讨论和学生提问,检验学生对功率概念的理解程度。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有了初步了解,但仍需进一步巩固和拓展。
下节课将继续深入功率与能量转换的关系,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物理知识。
高中物理必修2功率授课教案
评估将采取多种形式并结合平时学习情况,包括小组展示、期末考试、课堂发言等。
总结:课程中理论学习与实际教学相结合,通过不同形式表达,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和掌握物理学中的功率概念和计算方法,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扩大知识面,拓宽学习视野。
2.功率的计算方法
a.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功率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所做的功为Fdcosθ,其中F为物体所受力,d为力的作用距离,θ为力与物体运动方向的夹角。
物体做功的时间为t,则所需的功率为P=Fdcosθ/t。
b.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功率
在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有F=ma,d=1/2at²,利用这些公式可推导出功率的计算公式为P=Fdcosθ/t=madcosθ/2t。
c.当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功率
在圆周运动中,物体所做的功为Fdcosθ,其中F为受力大小,d为物体沿圆周位移,θ为力的方向与圆周的切线方向之间的夹角。物体在圆周上所需的时间与圆周的长度成正比,因此所做的功率为P=Fdcosθ/l。
3.功率与能量转换的关系
在物理学中,能量是指物体所具有的能够引起运动或造成物理现象的物理量。物体做功所需要的能量即为E=P×t= W。
四、教学流程
1.导入环节
本节课导入环节引用一则实际生活中的新闻:“熊猫变革开新篇章,‘星梦云Lab’项目正式启动”。简短介绍越来越多的科技进入生活领域,让生活更加便捷和智能化。
2.理论掌握
讲解掌握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在讲解时,采用图形、视频、示例等形式生动形象地讲解,使学生更易理解和掌握。
3.现场观察
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学习内容,学生可以在实验中掌握功率计算方法。
4.总结
小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听取老师的总结,可以更好地理解、记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功率》教案3(新人教版必修2)
7、2 功率一、教学目标1、知道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掌握功率的定义和定义式P=W/t;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
3、知道公式P=Fv的物理意义。
二、重点、难点分析1.功率的概念、功率的物理意义是本节的重点内容,如果学生能懂得做功快慢表示的是能量转化的快慢,自然能感悟出功率实际上是描述能量转化快慢的物理量。
2.瞬时功率的概念学生较难理解,这是难点。
学生往往认为,在某瞬时物体没有位移就没有做功问题,更谈不上功率了。
如果学生没有认识到功率是描述能量转化快慢的物理量,这个难点就不易突破,因此,在前面讲清楚功率的物理意义很有必要,它是理解瞬时功率概念和物理意义的基础。
三、主要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首先以提问方式复习上一节所学习的主要内容,重点是功的概念和功的物理意义.然后提出力对物体做功的实际问题中,有做功快慢之分,物理学中又是如何来描述的?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二)教学过程1、功率思考:力F1对甲物体做功为W1,所用时间为t1;力F2对乙物体做功为W2,所用时间为t2,在下列条件下,哪个力做功快?A.W1=W2,t1>t2; B.W1=W2,t1<t2;C.W1>W2,t1=t2; D.W1<W2,t1=t2.上述条件下,哪个力做功快的问题学生都能作出判断,其实都是根据W/t这一比值进行分析判断的.让学生把这个意思说出来,然后总结并板书如下: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和完成这些功所用的时间之比,叫做功率.如果用W表示功,t表示完成这些功所用的时间,P表示功率,则:P=W/t明确告诉学生上式即为功率的定义式,然后说明P的单位,W用J、t用s作单位,P的单位为J/s,称为瓦特,符号为W.最后分析并说明功率是标量.2、平均功率与瞬时功率举例:一个质量是1.0kg的物体,从地面上方20m高处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第1s时间内下落的位移是多少?(与学生一块算出是5m,g取10m/s2)这1s内重力对物体做多少功?(与学生一起算出W1=50J)第2s时间内物体下落的位移是多少?(15m)这1s内重力对物体做多少功?(W2=150J)前1s和后1s重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各是多大?(P1=50W,P2=150W)这2s时间内重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是多大?(P=100W)指出即使是同一个力对物体做功,在不同时间内做功的功率也可能是有变化的.因而,用P=W/t求得的功率只能反映t时间内做功的快慢,只具有平均的意义.板书如下:(1)平均功率:P=W/t(2)瞬时功率为了比较细致地表示出每时每刻的做功快慢,引入了瞬时功率的概念,即瞬时功率是表示某个瞬时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提出瞬时功率如何计算的问题后,作如下推导:一段较短时间内的平均功率可以写成如下公式:P=W/t=W = F·s/ t,而s/t=v 所以:P= F·v当t值足够小时,v就表示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所以这时P就表示该时刻的瞬时功率.因此 P=F·v 就是瞬时功率计算公式讨论:①如果作用于物体上的力F为恒力,且物体以速度v匀速运动,则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保持不变.此情况下,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功率与任一瞬时的瞬时功率都是相同的.②很多动力机器通常有一个额定功率,且通常使其在额定功率状态工作(如汽车),根P=Fv可知:当路面阻力较小时,牵引力F也小,v可以大,即汽车可以跑得快些;当路面阻力较大,或爬坡时,需要比较大的牵引力,v必须小.这就是爬坡时汽车换低速挡的道理.③如果动力机器原来在远小于额定功率的条件下工作,例如汽车刚刚起动后的一段时间内,速度逐渐增大过程中,牵引力仍可增大,即F和v可以同时增大,但是这一情况应以二者乘积等于额定功率为限度,即当Fv=P额.以后,这种情况不可能实现.应用公式P=Fv计算m=1kg的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中下落1s末和2s末的瞬时功率.由v1=10m/s按公式求得P1=100J;由v2=20m/s按公式求得P2=200J.根据上述结果启发学生思考瞬时功率的物理意义.最后指出,此题中是重力对物体做功,使重力势能逐渐向动能转化.随着时间的延续,重力势能向动能转化加快.【例题讲解】1、功率的计算例1、从空中以40m/s的初速度沿着水平方向抛出一个重为10N的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求(1)在抛出后3s内重力的功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必修二《功率》精品教学案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功率的概念。
2.知道功率的定义和定义式P =t W ,能够用公式P =tW 解答有关的问题。
3.知道公式P =Fv 的物理意义,能够用公式P =Fv 解答有关的问题。
4.区别理解额定功率、实际功率和最大功率。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体验功率概念的形成过程及功率的实际意义,理解功率概念。
2.从功率概念的定义,体会用比值方法建立物理概念的方法。
3.理解功率与力和速度的关系,会利用功率的两个公式来解释现象和进行计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功率概念建立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观点,坚持原则,善于合作的良好习惯。
2.通过对生活中机械的实际功率、额定功率的观察和测量,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功率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功率与力、速度的关系,瞬时功率和平均功率的计算。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提出问题: 人们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使用了大量的机械来做功,这与人力直接做功或畜力做功,在完成功的快慢方面有何不同?请举例说明。
(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从身边生活寻找做功事例,并思考机械与人或畜力做功的差异。
)教师指出: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人们十分关注做功的多少,然而不同的机械或人,其做功的快慢是不同的。
(分析一些生产事例、工作场面,或展示一些做功快慢不同的图片。
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通过多媒体手段更生动地展示这些画面和情景,使学生对做功快慢的情形有更为形象和具体的认识,从而为建立正确的“功率”概念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过程(一)功率教师:请同学们看教材P60-61功率部分内容,归纳总结功率的知识提纲,并思考如下问题:在某高楼建筑中需要搬运一批砖头到一高层上,在搬运砖头过程中,起重机和搬运工人的生产记录情况如下表所示。
教师:不同的机器或物体做功有快有慢,如何来衡量做功的快慢呢?请同学们思考并提出解决方案。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比较物体做功快慢?讨论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预测:学生可能有以下回答:(1)选择相同时间,比较做功多少,做功多的,做功就快。
(2)选择做相同的功,比较做功的时间长短,时间长的,做功就慢。
(3)类比“速度”的定义方法,用做功和完成这些功所花的时间的比值来定义“功率”。
说明:学生提出的各种方案可能有问题或不完整,教师应鼓励学生在交流中补充完善自己的认识。
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类比如“速度”、“加速度”概念的定义方法,体会比值法定义功率的概念。
教师板书:1.定义:功W与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t的比值叫做功率。
2.定义式:P=W/t3.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4.单位:教师请一位同学正确地说出定义式中各个字母所表示的物理量及其单位。
国际单位:瓦特(w),常用单位:千瓦(kw)或焦耳/秒(J/s)W→功→单位:焦耳(J)t→做功所用时间→单位:秒(s)换算关系:1kw = 1000w1w=1J/s说明:用已知物理量的比值定义新的物理量,是建立物理概念常用的方法。
使用该方法能够进一步揭示和表述被探究对象的某些物理性质及变化规律,像我们已经研究过的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就是用这种方法来定义的。
5. 功率是标量,功率表示做功过程中能量转化的快慢。
6. 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①额定功率:指机械在长时间正常工作时的最大输出功率,也是机械发动机铭牌上的标称值,额定功率是动力机械重要的性能指标,一个动力机械的额定功率是一定的。
②实际功率:机械在运行过程中的功率是实际功率,实际功率可以小于额定功率,可以等于其额定功率(称满负荷运行),但不能大于额定功率,否则会损坏机械。
(二)功率与速度思考与讨论:一部汽车载重时和空车时,在公路上以相同的速度行驶,试讨论这两种情况下汽车的输出功率是否相同?为什么?预测:学生会回答:(1)载重汽车与地摩擦力较大,牵引力也大,由于行驶速度一样,故相同时间内,载重车的牵引力做功较多,所以载重汽车的输出功率较大。
(2)载重汽车行驶得比空车慢,因此功率较小。
(3)载重汽车比空车费力,因此载重车的输出功率较空车时要大些。
说明:上述分析讨论的目的是启发学生思考功率与力和速度有何关系。
学生分析可能会出现片面和不完整回答,教师要参加到学生的讨论分析中,帮助、启发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
正确的回答应是(1)。
教师根据课堂需要还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进一步讨论,如汽车在上坡和下坡时功率、速度和牵引力会怎样变化?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牵引力的功率?(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功率定义式进行推演,培养良好的科学思维能力和思维习惯。
)提出问题:某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其牵引力大小为F,运行速度为v。
试求此时汽车牵引力F的功率为多少?注意引发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思路,应用功和功率的定义式进行分析和推导:P=W/t,P=F l /t,W=Fl,v=l /t。
课堂分析结果:P=Fv即力F的功率等于力F和物体运动速度v的乘积。
注意:这里的F是速度v 方向上的作用力。
分析讨论:由v=l/t求出的是物体在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代入公式P=Fv 求出的功率是F在时间t内的平均功率;如果t取得足够小,则v表示瞬时速度,此时由P=Fv求得的功率就是F在该时刻的瞬时功率。
即当v为平均速度时,求得的功率就是平均功率;v为瞬时速度时,求得的功率就是瞬时功率。
(1)总结①平均功率P=Fv(v是平均速度)。
②瞬时功率P=Fv (v 是瞬时速度)。
③如果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于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相等,故此时平均功率等于瞬时功率。
交流讨论问题:由P=W/t得出的是瞬时功率还是平均功率?由公式P=W/t求出的功率,反映了该力在t时间内做功的平均快慢,故由其求出的功率是平均功率。
(2)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的认识问:人力直接做功能否像汽车做功那样快呢?汽车做功能否像飞机做功那样快呢?人如果做功过快,会产生什么后果呢?汽车超负荷运转会产生什么后果呢?解析:人做功过快,会引起疲劳,甚至受伤、生病等;汽车超负荷工作会造成发动机熄火或烧毁。
问:奥运长跑运动员能否用100 m短跑的速度来完成5000 m的赛跑路程呢?为什么?解析:奥运比赛是一种挑战运动极限的比赛,人与机器一样,不能长时间超负荷运动。
短跑运动员在100 m赛跑中,时间不过是十几秒,能以最大的速度跑完全程,此时运动员的输出功率是正常时的数十倍。
在5 000 m的长跑运动中,运动员不可能长时间超负荷运动,所以长跑运动员不可能一直保持百米赛跑那样的速度。
说明:此问题目的在于学生通过思考自己身边所熟悉的问题,认识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概念以及概念的意义。
①额定功率:指动力机械在长时间正常工作时的最大输出功率,也是机械发动机铭牌上的标称值。
额定功率是动力机械重要的性能指标,一个动力机械的额定功率是一定的。
②实际功率:机械在运行过程中的功率是实际功率,实际功率可以小于额定功率,可以等于其额定功率(称满负荷运行),但不能大于额定功率,否则会损坏机械。
③很多机械的铭牌上都标有这台机器的额定功率,请同学将家里的电器设备上的额定功率都记录下来,并计算家里的每部机器每天要做多少功?要消耗多少电能?哪一部机器最耗电?请与同学进行交流。
(3)汽车发动机的功率一定时,牵引力与速度的关系当汽车输出功率一定时,根据公式P=Fv可知,物体的运动速度与牵引力F 成反比,如果汽车需要较大的牵引力,就必须减小运动速度。
思考:汽车以额定功率在平直公路行驶时,若前方遇到了一段较陡的上坡路段,汽车司机要做好什么调整,才能确保汽车驶到坡顶?为什么?学生可能回答:①加大油门,汽车可顺利到达坡顶。
②汽车要换挡,才能顺利驶到坡顶。
师生共同分析:①根据P =Fv 知,汽车以额定功率行驶,因遇上坡路段,汽车所需的牵引力增大了,若要保持行驶速度不变,这是不可能的;加大油门,只会增加发动机的输出功率(超过额定功率),发动机将因超负荷而过热损坏。
②这是一种正确的操作方式,当司机将发动机的速度档位调低后,速度减少了,牵引力加大了;只要牵引力足够,汽车便可顺利上坡。
思考:汽车等交通工具,如何才能获得更大的行驶速度?对于汽车或机车等交通工具,从静止开始启动的过程中,发动机的输出功率、牵引力和速度的关系满足公式P =F ·v ,在P 、F 、v 三个物理量中,若保持一个量不变,当另一个量变化时,第三个量也随之变化。
关于汽车的启动过程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物理过程,下面我们就两种常见的启动过程分析如下:①汽车(或机车)以恒定的功率启动和行驶的过程(请把握教材的难度和课标的难度):汽车牵引功率保持恒定时,由P =Fv 可知,牵引力大小与速度成反比。
结合牛顿第二定律F -F f =ma 可知,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的过程,随着汽车速度v 的逐渐增大,汽车的加速度逐渐减小,直至加速度等于0,最后汽车做匀速运动。
②机车以恒定的牵引力启动的过程:机车做的是加速度a =(F -F f )/m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汽车的输出功率P 随汽车速度增大而增大,直至汽车输出功率等于额定功率,匀加速过程结束。
接着汽车保持功率不变,汽车通过减少牵引力,进一步提高速度,直到加速度a =0,最后做匀速运动行驶。
例 从空中以40m /s 的初速度沿着水平方向抛出一个重为10N 的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取g =10m /s 2,求(1)在抛出后3s 内重力的功率。
(2)在抛出后3s 时重力的功率(设3s 时未落地)。
解析 (1)3s 内的功率是指平均功率,3s 内重力做功212c W mgh mg gt ==⋅, 故110103=150W 2C W 1P ==mg gt =t 2⨯⨯⨯。
(2) 3s 时的功率是指瞬时功率,应用cos P Fv α=求解,结合平抛知识得===y mgv Fv P αcos mg ·gt =10×10×3=300W 。
三、课堂小结1.我们讲了功率概念之后,得到了两个公式,定义式P=W/t和瞬时功率的公式P=F·v。
2.公式P=W/t中的t趋近于零时,P即为瞬时功率。
不过此公式主要用来计算平均功率。
公式P=Fv中,当v为瞬时速度时,P即为瞬时功率。
四、课堂练习1.关于功率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对物体做的功越多,力做功的功率越大B.功率是描述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C.从公式P=Fv可知道汽车的发动机功率一定时,牵引力与运动速度成反比D.当轮船航行时,如果牵引力与阻力相等时合外力为零,此时发动机的实际功率为零2.A、B两物体质量分别为m和2m,A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B静止于粗糙水平面上,用相同水平力分别推A和B,使它们前进相同位移,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两次推力做功一样多B.第二次推力做功多一些C.两次推力做功的功率一样大D.第一次推力做功的功率小一些3.汽车以恒定功率P由静止出发,沿平直路面行驶,最大速度为v,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