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话和海派文化谈起
上海方言的传承 关键要让新生代们讲上海话
上海方言的传承,关键要让新生代们讲上海话作者:沈嘉豪原文载:上海观察上海方言最初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如何以其海派特色成为近代中国三大方言之一?如今孩子们多半不会说上海话,上海话的未来何去何从?大夏读书会“上海学”系列邀请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钱乃荣,详解上海方言的古今未来。
上海方言初形成:新兴的城市形成新的方言上海在古代本是松江下游入海处的一小段支流,称为“上海浦”。
有书记载的以“上海”相称的聚落,最早是1077年在华亭县(即松江县)东北部的一个名叫“上海务”的管理酒类买卖和征酒税的地方。
宋元之交时,上海逐渐成为华亭县东北部的大镇。
1291年元朝设立“上海县”时,上海已成了一个蕃商云集的滨海大港、人口数十万的大城镇。
至此,一种有别于原先松江方言的新方言——上海方言慢慢随着上海这座新兴城镇的繁荣而诞生了。
对于上海方言的使用区,钱乃荣经过对方言特征的分析认为,古时“上海县”形成的上海方言区,大致为今天上海市版图的东部黄浦江两岸,其中对于老上海方言最有权威和代表性的区域,是现今黄浦区人民路和中华路环线之内的区域,即古时县治所在地。
上海话走向辉煌:开埠后海派文化塑造海派方言在古代上海方言初形成时,府城松江的方言一直是上海人心目中的权威方言。
而上海方言真正自成一派,走向繁荣,乃至后来成为全国三大方言之一,要从上海开埠,形成海派文化说起。
在开埠前,上海县已有12万人,在中国城市中排名12。
在1843年11月对外开埠后,租界、原县城、南市、闸北等地,很快形成了繁华城区,上海也逐渐成为了国内和国际性的移民城市,人口急剧增加,经济飞速发展。
渐渐地,一种以繁荣的商业为基础,伴随着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而形成的不同于农业文化、官场文化的新型文化——海派文化诞生了。
对于海派文化的特点,钱乃荣总结,“海派文化海纳百川,善于融合吸收世界先进文化以及各种新思潮,与本土文化能很好地结合,并且善于创新。
这一新兴文化开始积极地影响着上海方言。
近代上海的海派文化
近代上海的海派文化近代上海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座重要的城市,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孕育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即海派文化。
海派文化是上海地区特有的文化现象,它融合了各种元素,包括汉族文化、外来文化以及本地特色,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风貌。
海派文化的形成与上海的地理位置密不可分。
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入海口,这使得它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港口城市。
长期以来,上海与外国有着频繁的文化交流和商贸往来。
海派文化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渐形成的,它吸收了外来文化的精华,同时又融入了本地的文化特色。
海派文化的代表之一是上海话。
上海话是上海地区的方言,它独特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结构,使得上海话成为海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海话不仅是上海人交流的工具,也是海派文化的象征。
上海话的特色之一是它富有幽默感和诙谐的语调,这正是上海人独特的精神气质的体现。
海派文化还表现在上海的建筑风格上。
上海是一个国际大都市,这里有着各种各样的建筑风格,包括具有欧洲风情的滨江建筑、传统的石库门建筑以及现代化的高楼大厦。
这些建筑风格的融合,展现了上海作为一个开放城市的多元文化特点,也是海派文化的重要体现。
海派文化还表现在上海的饮食文化上。
上海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它融合了各个地方的烹饪技巧和口味特点,形成了独具上海特色的菜肴。
上海菜以鲜美的口感和独特的调味闻名于世,它体现了上海人对美食的热爱和追求,也是海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派文化还表现在上海的艺术和文学领域。
上海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发源地,许多著名的作家和诗人都在上海活动过。
海派文化在文学和艺术上的体现,使得上海成为了一个文化繁荣的城市。
上海的书店、剧院、电影院等文化场所也是海派文化的象征,这些场所吸引了大量的文化爱好者和艺术家,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氛围。
近代上海的海派文化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它融合了各种元素,包括汉族文化、外来文化以及本地特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风貌。
海派文化的形成与上海的地理位置密不可分,而上海话、建筑风格、饮食文化、艺术和文学领域的发展,都是海派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海派文化和沪语的关系
海派文化和沪语的关系海派文化是上海地区的一种独特的地方文化,而沪语是海派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派文化是上海地区特有的文化现象,包括了上海的历史、地理、民风民俗、艺术表演等多个方面。
而沪语则是上海地区的方言,是海派文化中的一种语言形式。
海派文化和沪语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在海派文化中,沪语是最直接、最常用的表达方式。
上海人的日常交流、社交活动、艺术表演等都离不开沪语。
沪语作为一种特殊的方言,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通过沪语,上海人能够更好地传递情感、交流思想,体现出海派文化的独特魅力。
海派文化中的许多传统艺术形式也离不开沪语的支持。
比如,大上海戏曲中的角色台词,常常使用沪语进行演唱。
这种用沪语演唱的戏曲形式,能够更好地表达出上海人的生活情感和思维方式,使观众更容易被戏曲所吸引。
而且,沪语在上海的评书、相声等艺术表演中也占有重要地位,使这些表演更加地道、生动。
海派文化中的许多习俗和传统节日也与沪语密不可分。
比如,上海人过年时的拜年活动,常常伴随着一句句用沪语说的吉祥话。
而在传统的婚礼仪式中,新郎新娘在互相敬茶时,也会用沪语表达对彼此的祝福和感激之情。
这些沪语的运用,使得海派文化的习俗更加独特、有趣,也更能体现出上海人的热情和真诚。
除了上述方面,海派文化和沪语还在饮食、建筑、服饰等多个方面相互影响。
在上海的传统饮食中,许多菜品名称是用沪语来命名的,比如“生煎包”、“本帮菜”等等。
这些菜名不仅直观地反映了菜品的特点,也体现了上海人对美食的热爱和追求。
而在上海的传统建筑中,也常常使用沪语来命名,比如“弄堂”、“太平洋”等等。
这些沪语命名的建筑不仅具有历史和文化的意义,也使得上海的城市风貌更加独特。
总的来说,海派文化和沪语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沪语作为海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上海人日常交流的工具,也是上海许多传统艺术形式、习俗和传统节日的表达方式。
海派文化和沪语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共同构成了上海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海派文化是一种“见识”文化
海派⽂化是⼀种“见识”⽂化海派⽂化是⼀种“见识”⽂化海派⽂化的原动⼒是“见识”。
所有的⽂化在其产⽣时候都有其原动⼒,并由原动⼒产⽣众多⽂化现象。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化现象反过来淹没了原动⼒,留下的只有传统与传承。
作为某种年代久远⽂化的传承者,对所传承的⽂化⼤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于原动⼒就更不知道了。
很多古⽼的⽂化都是这个情况,包括,中华传统⽂化⽬前也是这个情况。
我们传承了⼀堆⽂化现象,⽽且,还在寻找更多的⽂化现象,却对中华⽂化的原动⼒⼀⽆所知。
其实,中华⽂化出现过孔⼦、⽼⼦;出现过那么多的灿烂的⽂化现象,不是因为了有了孔⼦、⽼⼦以及那些⽂化先贤,⽽是,因为中华⽂化在出现的时候就有了原动⼒,因为有了⼀个了不起的原动⼒,才会涌现那么多的⽂化⼈物、⽂化现象。
今天,绝⼤多数的中国⼈已经不知道中华⽂化的原动⼒是什么了。
中华⽂化的原动⼒是什么,我们以后再说,现在我们讲海派⽂化,因为海派⽂化的原动⼒是什么,我们差不多也快不知道了。
海派⽂化是有原动⼒的,⽽且,这种原动⼒⾮常的“弹眼落睛”,是“见识”!什么是见识呢?包括了两部分的含义组成:⼀部分含义:是“见多识⼴”的意思,这⾥的见,是看见,是接触的意思。
这部分意思也是我们平时对见识这个词的理解,这层意思,其实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上海是个海纳百川的地⽅,只要在上海,⾃然会⽐其他地⽅的⼈见多识⼴。
另⼀部分意思,这个“见”字,是“见”的通假字“现”。
海派⽂化的“见识”的厉害,就厉害在这个“现”上。
“现”字是啥意思呢?有点⽣活、⼯作经验的⼈⼀定知道,决定⼀件事情的,不是事情本⾝,⽽是事情背后眼睛看不见的那些规律、关系,要把事情做好,就不能看那些眼睛能看到的东西,⽽是要把那些眼睛看不到的东西显现“现”出来。
见识的第⼆个意思,就是在⽣活、⼯作中,把眼睛看不见的东西,“现”出来,并且认识它,这个“见识”(现识)才是让海派⽂化了不起的原动⼒。
我们后⾯讲的“见识”就是这种见识(现识)能⼒。
认识海派文化上海历史文化浅谈
认识海派文化上海历史文化浅谈"两千年历史看西安,一千年历史看北京,一百年历史看上海。
"近代上海在短短一百年的时间迅速崛起,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可谓是一奇迹。
文化是城市的生命,城市有了文化就有了生命,海派文化就是上海勃勃生气和活力的源泉。
追溯上海的文明渊源,可以发现在上古时期其文明已有相当水平。
据考古资料表明,上海文化的滥觞时期始于据今5900-4900年的"崧泽"文化。
崧泽文化属于新石器时期母系氏族社会过渡的阶段。
在崧泽文化的古遗址中,发现了捕渔的网坠,织网用的靴形器、捻线的陶纺轮以及狩猎用的剑簇、石刀、骨锥、牙刀等与渔猎有关的遗物,上古时期上海的物质文明程度据此可以略窥一斑。
1843年开埠以前·上海文化从属于中国古代的江南文化,而渊源于长江流域江浙的古吴越文化。
吴越文化是一种水文化,水是流动型的,而非静态型的,海派文化传承了吴越文化的亲水性特征,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动态文化;其次,海派文化还继承了吴越文化的敏感和细腻,对异质文化体现出一种宽容的姿态,善于接受新鲜文化因子,形成海派文化多元性的特点;另外,大量自南而来的浙江人和自北而来的江苏人,构成上海主要的"移民"群。
江浙人是古代吴越人的后裔,吴越文化大胆开放的冒险性格及雄健恢宏的拓边精神,构成了"海派"文化的开创性特征。
海派画家任伯年的商业画、刘海粟率先使用人休模特、开创机关布景等等,俱是"敢为天下先"的行为。
开埠后,西方文明又于此首先登陆华夏大地,上海由一个小镇迅速蜕变为全国的商业经济重心,中西大汇融的 "海派"文化随之渐趋形成。
"海派"一词,是20世纪20茸代北京一些作家的创造,用于批判上海某些文人和某种文风,海派的对立面是京派,海派和京派象征着申国两种风格迎异的文化。
京派是传统的正宗,海派则是叛逆的标新立异、中西结合的产物,充满浓郁的商业色彩和民间色彩。
“繁花”让海派本土文化“蒸蒸日上”
上海人大2024年第2期新年伊始,热播的电视剧《繁花》迅速引发观众的热议和追捧,尤其是沪语方言版本,更是备受好评。
观众们不仅沉浸在剧情之中,更对剧中呈现的上海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繁花》的繁华背后,不仅有黄河路的打卡热潮、时代亲历者的集体追忆,还引发了普罗大众对于沪语和海派文化的关注和思考。
“上海闲话”中的海派风情上海于1843年正式开埠,近现代的工业文明与江南的传统文化“嫁接”形成了兼具古典与现代、传统与开放的海派文化。
这种海派文化延续至今,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繁华的现代气息交织交融,成就了独特的本土海派气质。
沪语作为海派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了丰富的文化信息,反映了上海的历史变迁、社会风俗和人民的生活状态。
通过沪语,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海派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海派文化注重包容、多元和创新,这种文化氛围也促进了沪语的多样化发展,使其成为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语言形式。
例如沪语中夸赞别人“时髦”一词就来源于英文单词“smart ”,形容很多的词语“木佬佬”来自于杭州的方言,表示我的词语“阿拉”则脱胎于宁波话……这样多元文化融合而成的语言活泼而幽默、生动而新鲜,体现了海派文化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精神内核。
可惜的是,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普通话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上海年轻人开始放弃使用沪语,沪语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
“洋泾浜”的时代挑战让年轻人接纳沪语、愿意开口说沪语、乐于使用沪语、无惧“洋泾浜”,巧用文艺作品的影响力是一条不错的渠道。
由《繁花》可见,以沪语为基调的文艺作品令更多的人了解到“上海闲话”的特点和魅力,提升了沪语认知度和影响力。
在作品中,现代元素和俚语的融入丰富了沪语的表达方式和文化内涵,有助于推动沪语的进步和完善;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故事情节,激发人们对沪语的兴趣和热情,使人更加深入地了解沪语的语法、词汇和表达方式,从而增强对沪语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然而,类似于《繁花》这样大量运用沪语的影视作品屈指可数。
解读上海话:上海话的文化生态结构_心智玩家
解读上海话:上海话的文化生态结构_心智玩家环顾我们的周围,讲上海话的人越来越少,上海话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这种危机不是因为在上海人口总数中不讲上海话的外来人口多了,而是原本讲上海话的上海人讲上海话越来越少了。
不仅是上海市区的上海人讲上海话少了,连原来上海郊县的上海本地人,讲上海本地话也越来越少了。
有一次,我目睹了两个上海本地人妈妈为了孩子吵架,开始俩人都用正宗的上海本地话论理,慢慢就演变成了吵架。
按理说,吵架这种事都是下意识的行为,使用的语言应一定是平时最为习惯、最能表达情绪的语言。
但是这两个妈妈都没有用上海本地话吵架,也没有用上海话吵架,而是,很神奇的都用上了普通话,还是那种很标准的普通话!那个架吵得是酣畅淋漓,高潮迭起,极具语言的攻击性、创意性,挖空心思相互攻击。
很显然,普通话已经成为了她们意识深处的思想工具!这就是上海话的危机,土生土长的上海人都开始不把上海话当作主要沟通语言了。
据调查,读书的学生更是只要讲普通话,不少的,连上海话都不会讲了。
保护上海话,对于规模越来越膨胀,文化越来越式微的上海来说,已经变成了一种刻不容缓的事情。
那么上海话应该如何保护呢?"上海话"是海派文化的一种表现,保护上海话就是保护海派文化。
我们在"解读海派"一文中阐述过,海派文化是世界文化中国化的结果,是一种崭新的中国文化,所以,对上海话就不能像对方言一样看待,我们要看清上海话在海派文化中的形成以及作用,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很好地保护上海话,振兴上海话,从而,也是保护、振兴海派文化。
上海话说到底是一种语言,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语言的作用”,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下,语言起着什么作用?语言的作用语言从表面看是用来交流的,没有语言,人就没法交流。
从动物性的角度来看,语言只是用来交流的。
任何动物之间的交流都需要语言,人也不例外。
但是,人作为一种高级动物,其语言又有自己的特殊性。
从进化的角度来看,动物的进化是生物方面的净化,而人的进化,除了生物方面的进化,更重要的是心智方面的进化,人的语言在人的心智进化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上海话:千姿百态的海派词汇
上海话:千姿百态的海派词汇钱乃荣2010-05-08 06:53:51上海话语汇的丰富经历了一个相当完善的过程。
老上海话是松江方言在黄浦江两岸的一个分支。
松江地区有6000年人类居住的历史,语言的流传也历史悠久。
上海话中系统的生活语汇最早是从历史悠久的松江方言传承而来的,丰富细致,为人们基本生活用词打下了基础。
上海在1843年开埠以后,很快成为一个移民大都市,占80%以上的外来人口带来了各地方言和外国语言,五方杂处,中外交融,使上海话在老上海话的基础上发生了很快的变化。
客居者和移民中江浙来沪的人最多,他们的方言使上海话发展了吴语公约数的词语,比如“日头”为“太阳”取代,“户荡、场化”为“地方”取代,“安(放)”为“摆”取代,“净(洗)”为“汏”取代,放弃了一些强地域性的词语,所以近代在融会各地方言的杂交优势中上海话又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造优化。
许多打底的最基本的单音节词随着语音的简化变成了双音节词,双音节化的同时使词语的分工精细化,大大扩充了词语的信息含量。
上海话的快速发达主要不是外来方言的影响,而是自身的创新和繁衍,它得益于商业社会繁荣后滋生的巨大活力,得益于社会的多元和文化民俗的多样化。
首先是对大量新生的事物和行为的命名,晚清以来文人在上海的集聚,随着大上海的文化水准迅速飙升,一跃成为世界文化中心,上海话产生了大量的文化词,并实现了与书面语的交融,书面语词汇往往用字面意义明白标示事物行为的特征,如“周报、名片、洋房、自来水、电灯泡、博览会、的笃板、书报亭、露脐装”等,这类词语在上海话新词增长中所占比率大幅度提高,它们大都通过上海发达的报刊和文学传入国语普通话。
更进一步的发展,就是上海这个社会的大都市化,海纳百川,拿来主义,兼收并蓄,社会实现了多元文化造成的多样化生态,形成了强大的海派文化。
折射海派奇思遐想的语词如雨后春笋般地产生出来,都市市民各阶层、各职业的人群都参与了新词语的创造。
大量的包含着更多的语义蕴含量的更生动概括的市井流行语、习惯用语在市民口头产生传播开来,这种通过比喻、借代、比拟、通感、拈连、移就、双关、仿拟、夸张等语用修辞方法,和通过实义空心化扩用或文字缩略后定型的习惯用语大量涌现,用概括的形式表达了丰富和复杂的典型行为,富于表现力,这是词语构成的更高一个层次。
从近代上海史看海派文化形成
从近代上海史看海派文化形成因为开放,所以宽容,才会开明睿智。
在一个文化比较多元的社会,人们更容易理解跟自己不同的其他文化,承认其他文化的价值海派文化到底是怎样的?和京派文化、岭南文化有什么区别?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也难以说得全面。
上海自元代设县以来,曾是南北运输的重要中转港口,近代被开放为通商口岸,建国后为全国输送了大量技术人才,改革开放后逐渐奏出经济最强音,绵远的历史造就了什么样的海派文化?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新民周刊》专访了专注研究上海史的上海社科院原副院长、上海历史学会会长熊月之。
1900年,繁忙的上海码头迅速成为中国贸易和当地商业活动的中心。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春晚小品把海派气质定格在爱面子、排外、小气等特点上。
但如果真是这样,就无法解释上海对全国各地人才的虹吸力――上海人口从改革开放之初的1000多万发展到2400多�f。
熊月之认为,上海曾经是全国最大的移民城市,海派文化就是在移民社会中形成发展的。
移民社会文化比较多元,包容性强,不会特别排外。
而改革开放之后外地人涌入上海,其实是上海移民传统的恢复熊月之说,近代上海形成了移民社会双重认同的特点。
一个人在家里说的是家乡话,而上街了就说上海话。
他若去了外地,别人问他是哪里人,他会说是上海人,可在上海的时候别人问他是哪里人,他却回答是宁波人、无锡人。
当别人赞扬上海人,他会自认为上海人;当别人批评上海人,他又会自外于上海人。
所以,当他出手大方、喝酒爽快,外地人赞扬他“你真不像上海人”时,他心里会由衷地舒服重商是海派文化的最大特点《新民周刊》:上海自元代开始设县,漫长的历史给海派文化注入了什么样的DNA?有哪些历史渊源可以追溯?熊月之:上海的发展是从宋元时期开始的。
元代为什么要在上海设县?唐代以后中国经济重镇在南方,元代迁都到大都(今北京),比开封还要往北,需要从南方运输大量的粮食物资到首都。
南宋以后战乱不止,京杭大运河长期失修,多段淤堵,很难承担运输职能,而依靠陆路运输更困难,所以元朝想到从海路运当时人们对海路运输的认识不像今天这么成熟,元朝找了两个“专家”,一个是上海崇明的朱清,另一个是上海高桥的张�u,他们两个都是海盗出身,对海路很熟悉,也很懂造船,这两个人解决了粮食海运问题。
海派文化感悟
海派文化感悟第一篇:海派文化感悟从上海话和海派文化谈起在中国北方,以京派文化为代表的文化类型构成了北方文化。
然而,在中国南方,文化风格与北方迥然不同,海派文化是中国南方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南方文化和北方文化的差异如此之大,以至于近几年的春晚由于更多包含北方文化而被指北方农民春晚。
北京人便多半是生活在美梦和史诗之中。
这使他们虽然难免不切实际,但也确乎大气磅礴;虽然难免自以为是,但也确乎圆润浑成。
上海人就两样了。
他们的生活是世俗、实在的、精打细算和稳扎稳打的,是埋头做生计和精心过日子的在来上海之前,我对海派文化知之甚少,经过几个月在上海的生活,我逐渐感悟到了海派文化独有的魅力。
不同于北方的粗犷豪放,海派文化给我的印象是细腻睿智以及开放多元,兼容并包。
海派文化,是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基础上,融汇吴越文化等中国其它地域文化的精华,吸纳消化一些外国的主要是西方的文化因素,创立了新的富有自己独特个性的海派文化。
无论是别具特色的亭子间,还是文化气息浓郁的田子坊,或是热闹繁华的新天地,这些都代表着海派文化的精髓,它们或是文化交流的产物,或是传统老上海的传承,都散发着海派文化特有的迷人气质。
我以为上海在中国近代史上独特的发展轨迹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它是中外交流,内地与沿海交流,农村与都市交流综合形成的产物。
其中孕育着率先沐欧风美雨的上海人代代积淀下来宽广的世界观(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开放条件使然),部分从国外(俗话说,没有上海人不敢去的外国...)留学归来的学子带回的先进思想,部分内地流传到上海的传统思想(比如一些守旧的风俗),同样还有我们不得不坦然面对的部分上海人小家子气的精明和促狭......海派文化的包容性我认为是最可宝贵的一个特点(当然是不是包容洋泾浜的上海话是另外一回事),上海多元化发展的历史同样产生了多元化的文化,但是多种文化在上海并不冲突而相安无事则是海派文化的一大幸事。
但如果多加思考,我发现如此迷人的海派文化为何难以跨过长江,在中国南方海派清口这样的海派文化产品极为盛行,然而在中国北方却难以为大众所接受,简单的一个例子,就是周立波虽然红遍上海滩,由他主持的若干档栏目也都在卫视台播出,虽然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但他的“海派清口”至今没有在北京演出过,而郭德纲的相声、小沈阳的二人转则红遍大江南北,老少通吃。
认识海派文化的摘抄200个字
认识海派文化的摘抄200个字
篇一
什么是海派文化?它的定义应该怎样表述?要对海派文化下一
个定义,首先,要对什么是文化有个一致的定义,因为全世界对文化的定义多达260余种。
狭义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
有时又专指教育、科学、文艺、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知识与设施。
”但对此还需要概括得简明扼要,是否可以说:文化,是人类文明的总和?那么,我们再来对海派文化下定义,是否可以说:“海派文化,是上海城市文明的总和”?显然这过于简括了。
篇二
海派文化基本特点同国内其它地域文化,如吴越文化、巴蜀文化、客家文化等等,比较,海派文化有哪些独特之处?我认为,首先必须明确,海派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这棵大树上的一丛树枝,同中华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
与此同时,我们必须知道,海派文化是受西方文化影响较早、较多的一个复杂的地域文化,需要实事求是地分析和全面地认识,给予正确的评价,以便清醒地加以扬弃,积极而又慎重地看待。
篇三
海派文化的基本特征,我以为可以说是具有开放性、创造性、扬弃性和多元性。
一是开放性,海派文化姓海,海纳百川、熔铸中西,为我所用,化腐朽为神奇,创风气之先。
二是创造性,吸纳不等于照搬照抄,也不是重复和模仿人家,而是富有创新精神,洋溢着创造的活力。
三是扬弃性,百川归海,难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
我们及时地提出这时特别需要清醒地辨别,有选择地有区别地对待,避免盲目和盲从。
四是多元性,海派文化和其它事物一样,是复杂的共同体,不应该要求它纯之又纯,单一就不成其海派文化了。
上海特色文化类别
上海特色文化类别
(原创版)
目录
1.上海特色文化的类别概述
2.上海特色文化的具体类别介绍
1.上海方言
2.上海海派文化
3.上海民间艺术
4.上海美食文化
正文
【上海特色文化的类别概述】
上海作为我国的大都市,具有丰富的特色文化。
上海的文化类别繁多,包括方言、海派文化、民间艺术以及美食文化等,这些都彰显了上海独特的地域特色和历史底蕴。
【上海特色文化的具体类别介绍】
1.上海方言
上海方言,又称上海话,是一种吴语方言。
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上海地区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
上海方言的独特性,使得它在我国的语言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2.上海海派文化
上海海派文化源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是中西文化交融的产物。
它以开放、包容、创新为特点,对上海的城市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上海海派文化的代表性符号包括石库门建筑、海派艺术等。
3.上海民间艺术
上海民间艺术丰富多彩,如剪纸、皮影、江南丝竹等。
这些民间艺术形式多样,风格独特,充分体现了上海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4.上海美食文化
上海美食文化源远流长,有着丰富的内涵。
上海菜系以清淡、鲜美、精致为特点,融汇了中西方的烹饪技巧。
著名的上海美食包括小笼包、生煎包、糖醋排骨等。
海派文化
老上海民居风情:石库门建筑
石庫門建築的盛行,是在小刀會起義與太平軍橫掃中國後,因 從內地入滬避難的人群過多,因而順應他們的需要而發展出的 一種建築形式,它們在屋頂和廊柱的設計上有巴洛克風,但院 裡又是中式的四合院落,因結合兩種建築特色聞名,太平區一 帶的石庫門雲集,里弄之間便成培養小資與市民情調的空間形 式,現今經過有計劃的整修保存,則變成了鼎鼎大名的新天地, 西方遊客感到這是中國,中國遊客來看洋氣,老人來懷舊,年輕 人覺得這是時髦,另一張圖則是所謂的亭子間,以往的文人落 迫,鬻文維生,就只租得起這在廚房上樓梯邊的小房間,因此這 些作家產生的作品便有亭子間文學之稱,魯迅丁玲等人都曾待 過太平區的亭子間!
老上海的交通
老上海的服饰时尚:旗袍
老上海的明星
老上海的明星
海派文化的特色
海派文化的一大特征就是“ 海派文化的一大特征就是“杂”。大上海从建立伊始,就与国 大上海从建立伊始, 际接轨,以一种全盘开放照单全收的气势 以一种全盘开放照单全收的气势, 际接轨 以一种全盘开放照单全收的气势,把精华和垃圾通通 吸纳。有小瘪三也有资本家,有社会精英也有拆白党, 吸纳。有小瘪三也有资本家,有社会精英也有拆白党,三教九 流各色人等,不同的生存哲学,不同的人生况味, 流各色人等,不同的生存哲学,不同的人生况味,始终在物欲 中交织沉浮,各行其是。来自五湖四海,又汇聚在大上海。 中交织沉浮,各行其是。来自五湖四海,又汇聚在大上海。上 海人的“优越感” 是觉得自己离世界近。上海人更注重“ 海人的“优越感” 是觉得自己离世界近。上海人更注重“场 面”,场面上的事情,真真假假,逢场作戏,风花雪月自然是 场面上的事情,真真假假,逢场作戏, 少不了的 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的中心位置,气候温暖潮湿, 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的中心位置,气候温暖潮湿,就像上海人 绵软的个性。它是中国最大的金融中心。 绵软的个性。它是中国最大的金融中心。上海人在基本物质生 活得到保证的前提下,特别注意把骨子里的小资情调挖掘出来, 活得到保证的前提下,特别注意把骨子里的小资情调挖掘出来, 特别追求生活质量想方设法活得精细一些。以酒吧为例, 特别追求生活质量想方设法活得精细一些。以酒吧为例,上海 衡山路的酒吧就比北京三里屯的酒吧时髦和洋气,风格也更多 衡山路的酒吧就比北京三里屯的酒吧时髦和洋气, 样。 张爱玲如是评价上海人: 张爱玲如是评价上海人:“上海人是传统的中国人加上近代高 压生活的磨练。新旧文化种种畸形产物的交流, 压生活的磨练。新旧文化种种畸形产物的交流,结果也许是不 甚健康的,但是这里有一种奇异的智慧。谁都说上海人坏, 甚健康的,但是这里有一种奇异的智慧。谁都说上海人坏,可 是坏得有分寸。上海人会奉承,会趋炎附势,会混水里摸鱼, 是坏得有分寸。上海人会奉承,会趋炎附势,会混水里摸鱼, 然而,因为他们有处世艺术,他们演得不过火。 然而,因为他们有处世艺术,他们演得不过火。”
上海的方言戏剧与海派文化
上海的方言戏剧与海派文化
钱乃荣
【期刊名称】《上海戏剧》
【年(卷),期】2010(000)004
【摘要】@@ 方言戏剧活在大众中rn上海戏剧:钱教授您好!作为研究上海方言的语言学专家,今天我们请你来谈谈上海方言和戏剧的关系.rn钱乃荣:方言是戏曲的灵魂.地方戏曲本来就是属于大众的娱乐,上海的海派文化过去很发达活跃,粉丝遍地,戏曲是全民性本土性的大众文化.上海不但有上海话的沪剧、滑稽戏、浦东说书、方言话剧,还有评弹、甬剧、苏滩、锡剧、淮剧等,甚至昆曲、京戏,都是用方言唱的.【总页数】4页(P7-9,19)
【作者】钱乃荣
【作者单位】上海语文学会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创新学习形式弘扬海派文化r——上海市黄浦区"市民海派文化体验基地"建设工作案例 [J], 上海市黄浦区社区学院
2.上海文化核心价值的缺失批判与"新海派文化"的建构研究——上海城市发展与规划战略纠谬与创新 [J], 张鸿雁
3.上海学者眼中的“海派”文化上海文化中的理性主义 [J], 谢遐龄
4.建设海派商业文化推进上海商业发展形成商业文明新格局——上海商业文化建设十年 [J], 程锦川
5.“海派文化”学术笔谈--海派文化是上海城市之魂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传承沪语留住海派文化的根脉
样 的 场 景 :父 母 对 着 孩 子 说 上 海 话 ,小 孩 子 却是用普通话来作答。应 该 说 ,沪 语在年轻一代中已经慢慢失去了使用 价 值 。于 是 ,围 绕 沪 语 的 保 护 和 传 承 , 学 界 、媒 体 等 社 会 各 方 展 开 了 激 烈 的
中 的 文 化 属 性 ,以 此 达 到 维 系 地 方 文 化的持久生命力。
即使本身习惯于使用沪语的固定群 体 ,他们逐渐发现有 些 话 语 的 含 义 用 沪 语 来 表 达 ,所能传达 的 意 思 不 如 普
可以采用语言生态学的视角来研究, 尝试运用科学的方法来认识沪语的海 派 文 化 价 值 ,并且理性地探究出有效
44 声 屏 世 界 2017/4
视听艺苑
文艺直通车
方言中的地方文化属性
沪语是上海城市文化的一个标
识 ,保 护 和 传 承 沪 语 是 弘 扬 海 派 文 化
真 正 地 崛 起 。例 如 ,前几年红极一时的
的题中应有之意。沪语所蕴含的文化 属性体现了上海人特有的最真实的生
由 周 立 波 担 纲 的 海 派 清 口 “壹周立波 秀 ”不 过 是 一 时 风 光 无 限 ,在收视率上 并没有长久的吸引力和长远的发展空 间。
VOICE & SCREEN WORLD
文艺直通车
视听艺苑
传承沪语 留住海派文化的根脉
□吴怡敏
通 话 来 得 准 确 和 传 情 达 意 ,这样就渐 渐 偏 向 于 讲 普 通 话 了 。正因为这 些 复 杂 的 社 会 因 素 ,爱讲沪语的人越来越 少 ,沪 语 的 使 用 群 体 逐 渐 萎 缩 ,海派文 化的弘扬也受到了阻碍。
近 来 ,一 首 名 为 《老 鬼 心 不 死 》的 沪 语 歌 曲 在 网 络 上 大 热 。这 段 腔 调 很 浓的视频在短时间内居然获得了众多 知名视频网站和社交平台上数十万的 点 击 量 。另 外 ,近 年 来 ,上海逐步拓展 了沪语的社会化应用领域。先是广播 电台和电视台专门开辟了一档又一档 的 用 沪 语 来 播 报 和 主 持 的 节 目 ,接着 中小学生的课堂上也出现了沪语课 程 ,上 海 市 区 的 多 条 公 交 车 线 路 也 设 计 了 沪 语 报 站 语 音 提 示 系 统 ,社会上 也掀起了一股以沪语为主题的竞赛热 潮 。然 而 ,现 实 的 情 况 是 ,在这波拯救 沪 语 的 集 体 行 动 中 ,沪语 并 没 有 重 新
海派文化影响下的上海话词汇特色
“海派"文化影响下的上海话词汇特色虞洪捷(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上海200020)摘要: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研究上海话,必须把它与上海本土文化——“海派”文化结合起来。
本文基于“海派”文化的影响,探讨了上海话词汇的“海派”特色。
关键词:“海派”文化上海话词汇特色1.引言上海.这颗“东方之珠”.在近代短短的半个多世纪里.奇迹般地从一个偏居一隅的滩涂之地一跃发展成为了中国最大的都市。
如果从元至元二十九年,即公元1292年上海始设上海县算起.至今她只走过了区区七百多个春秋。
然而.由于上海所拥有的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使得她率先迈开了中国城市现代化的步伐.并迅速确立了在中国的经济、金融中心的地位,其影响力也扩大到了全世界。
除此之外,在社会文化方面,上海所取得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
鉴于上海在中国的影响力。
对上海的历史与文化进行追溯和研究便显得尤为必要。
语言是人与人交流必不可少的丁具,在人类的发展史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透过各种纷繁芜杂的语言现象,我们可以窥探出使用不同语言的不同种族和民族的历史与文化。
可以说,语言是一把能够打开人类文明密码箱的钥匙。
因此,要研究上海的历史与文化.我们就必须把研究上海话作为一个重要的切入点。
同时,语言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又具有开放性.它的形成与发展是受到其它因素影响的,其中之一就是它所寄寓的文化。
所以,要研究上海话。
我们又必须把它和上海本土文化——“海派”文化结合起来。
本文所要探讨的上海话词汇的特色。
就是在“海派”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的。
2.“海派”探究肇始于上海的“海派”文化是在近代才逐渐形成的。
与中国文化中的其他文化形态相比较.“海派”文化虽然不具备悠久的历史渊源,但就其对近现代中国的发展所造成的广泛影响而言。
“海派”文化也令世人瞩目。
现在普遍的观点认为.“海派”一词最早源于19出17纪中期清代的上海画坛。
当时,上海作为五个对外开放的口岸之一,受到了商业文化的猛烈冲击.一些在上海讨生活的画家为生计的考虑.无奈逐渐放弃了传统中国画的风格与题材而迎合大众的喜好。
上海海派文化
海派文化一提到海派文化,大家自然想到的是老上海的旗袍,夜歌,舞厅,电影等形象。
上海人,其实是个很模糊的定义。
解放前的上海,是一个类似于纽约一般的大熔炉,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人们,都可以来到上海,很多外来者都把上海当成了自己的家园,老上海正是以这种特殊的环境,造就了中国的海派文化。
海派文化影响了几代海派贵族,他们适应了新时代,在事业上取得相当的成就,在文化上实行了蜕变。
海派贵族往往被人指责为“崇洋媚外”,看的是好莱坞电影,吃的西餐,跳的社交舞等等,一般认为是上海被全盘西化的结果。
但只要了解真正海派贵族的人都知道,其实他们内心非常中国化。
他们拿起钢笔写出一串外语,提起毛笔就是一行漂亮的楷书。
虽然,上海的中等和高等教育机构的西方色彩很重,但他们到了家里,浓厚的传统风俗习惯会得到绝对的尊崇。
中国新文化运动后所出现的,真正融汇中西,推陈出新,具有勃勃生机的海派文化,现在又开始新一轮的崛起。
说到上海海派文化,人们一定首先会想到上海的石库门建筑和最具上海特色的沪语。
石库门是最具上海特色的居民住宅。
这种建筑大量吸收了江南民居的式样,以石头做门框,以乌漆实心厚木做门扇,这种建筑因此得名“石库门”。
上海的旧弄堂一般是石库门建筑,它起源于太平天国起义时期。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围合仍是上海住宅的主要特征,但不再讲究雕刻,而是追求简约,多进改为单进,中西合璧的石库门住宅应运而生。
早期的石库门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初,它脱胎于江南民居的住宅形式,保持了中国传统建筑以中轴线左右对称布局的特点。
在20世纪10年代以后,老式石库门逐渐被新式石库门取代。
到了20世纪30年代中期,随着新式里弄和花园里弄的兴起,石库门就风光不再了,开始逐步沦为城市下层居民的栖身之所。
可是石库门的魅力并没有就此退去,如今的石库门又吸引了世界各地游人来到上海,来一睹其风采。
“中共一大会址、“新天地、“田子坊”都是上海石库门建筑的代表。
但是它们现在也成为了许多创新型的产业,而这些创新型的石库门商业,不仅扩大了石库门的知名度,也变向保存了石库门的容貌,同时蕴含了它的历史,它的特色,它的美。
上海方言与地域文化(5篇材料)
上海方言与地域文化(5篇材料)第一篇:上海方言与地域文化上海方言与地域文化方言是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的基础,比如中国数百种地方戏曲和说唱艺术形式都是以当地方言为依托的。
方言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甚至是一种情结,具有相当的使用价值和文化价值。
要认识现今上海方言和其地域文化的关系,得先从了解上海话的历史形成开始。
上海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可能只有数百年,但追溯上海的历史,则会惊奇地发现它的历史并不短。
据考证,在距今5000年前的菘泽文化时期,上海地区已成为长江三角洲平原,上海的先民就已在此留下了足迹。
春秋时期的上海,属吴国,战国时期的上海先属越国,后属楚国。
上海的别称“沪”,源于“沪渎”,古时,上海地区的渔民发明了一种竹编捕鱼工具“扈”,当时还没有上海这个地名,这一带被称为“沪渎”。
“上海”这一名称的真正由来始于宋代,当时的上海,已开始成为我国的一个新兴贸易港口,那时的上海地区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条叫上海浦,在今外滩至十六铺的黄浦江中,它的西岸有个上海镇,这些便是“上海”这一名称的由来。
几个世纪以来,上海都只是个小渔村,直到13世纪才发展为城镇。
元代的上海镇已有很大的发展,并设立了市舶司。
此后,上海镇又升格为上海县。
明代的上海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棉纺业中心,商业经济日趋发达。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清政府在上海设立了海关。
清乾隆、嘉庆年间,上海逐渐成为中国的贸易大港和漕粮运输中心,被称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
1843年,在鸦片战争后,上海被殖民主义者强迫开辟为通商口岸。
1845年,英国首先在上海设立了租界。
之后,美国在上海设立租界。
1849年,法国也在上海设立租界。
1863年,英美租界合并为公共租界后,上海实际上被划分为华界、公共租界、法租界三部分,自1843年以后100多年里,上海成了外国殖民主义者在中国倾销商品,搜刮原料、钱财的主要口岸,上海因此也有了“冒险家的乐园”之称。
而这时的上海也是中国一块发光的繁华之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上海话和海派文化谈起
上海话是上海地区的方言。
有人说,语言与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没错,正是由于有了上海话这样的吴侬软语,才会有海派文化的独特性和非凡性,才会有上海人的精明沉稳的性格。
下面我就从上海话的起源谈起,说说上海话和海派文化。
上海话,俗称沪语,是主要分布于上海市区的方言,属于吴语,通常称为“上海闲话”,是现代吴语地区的最有影响力的方言之一。
上海话是历史悠久的松江方言在黄浦江两岸的一个分支,自宋代上海开埠形成上海港以来至少有700年历史,上海话最早是从苏州话发展过来的,并在20世纪开始由于上海经济大发展,上海话逐渐取代苏州话成为主流,曾在上世纪80年代成为长三角地区通用语。
后来由于国家强制推广普通话,上海话逐渐在新生代群体中没落下去。
上海话既继承了悠久历史所传承下来的方言基础,也吸收了很多西方文化因素。
上海开埠后,在100多年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1935年在上海的公共租界内,上海籍人口只占25%,非上海籍人口占了75%。
1950年,非上海籍人口占到了上海地区人口总量的85%。
大量的移民在到上海避难、经商、求学、工作的同时,也把他们家乡的南腔北调乃至纯正的洋腔带到了这座城市,就如美国的移民文化一样,上海也就诞生出了海派文化。
而语言之间的自我修复和校正,使得上海话很快吸收了来自各地,尤其是西方的语言发音,腔调等,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方言。
比如很多用普通话读不押韵的古诗,用上海话读就能押韵,再比如“日头”为“太阳”取代,常被上海人挂在嘴上的“阿拉”也不是上海本地方言,而是取自宁波话。
外来语对上海话的影响,如“摩登”一词来自“modem”,“脱口秀”一词来自“talk show”等等。
上海话的代表性我是知道的,作为一个外地人,虽然也生活在江南地带,但是我们的方言是闽南语,和上海话的吴语差别可不是一点两点就能数清的。
来上海之前,我也听说上海人是有点小气的,但是来上海生活了两年之后,我发现原来上海人的小气是来源于他们的精明,而上海人的精明则是糯糯的吴侬软语和海纳百川,富有自己独特个性的海派文化所造成的。
但是这其中也产生了一点弊端,就是由于上海人本土语言精确性的要求比较高,他们宁愿不讲上海话也不愿听很不标准的上海话,从而造成了上海话没比广东话热门的原因之一。
再说上海的海派文化。
海派文化主要是由吴越文化和西方的文化因素融合而成,具有吸纳百川、善于扬弃、追求卓越、勇于创新的特点。
说道海派文化,就不得不提海派文学。
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曾是中国的文化中心,其海派文学,更是一个郁达夫式的以抒情为
主打的文学派别。
正是由于这种文学在上海的积淀,造成了上海人如今的温文尔雅。
兼收并蓄的气度,使得海派文化往各个方向发展,催生出了建筑文化,舞台文化,书画文化,居家文化,饮食文化等。
著名的石库门建筑就是建筑文化的代表,而汇聚了川、粤、京、江浙、淮扬等各地菜系,并发展成为本帮菜,则是饮食文化的生动写照。
海派文化姓海,寓意海纳百川,它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与时尚和创造联系在一起。
上海民间用语赶时髦,崇尚新发挥,奇思遐想的词语如雨后春笋般产生出来。
这些词语广为流传在市民各个阶层,成为新一轮的时髦的象征。
这恰恰体现了海派文化的新奇的创造力。
还有一些与商业有关的词语,如“买账”表示佩服、认输,“翻盘”指最后结果逆转,反败为胜,“倒扳帐”指事情过去后又重新提起等等。
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海派文化的商业化特点。
海派文化很前卫,这也使上海在很多方面多数时候都走在全国的前端。
总而言之,上海话与海派文化在上海人心中的地位是当仁不让的,他们也是一个共生共存的组合。
但是随着普通话的强势,上海话逐渐走向衰败,也导致了海派文化不再继续以前的辉煌。
上海曾经热闹非凡的10多种海派戏曲濒于枯萎找不到年轻演员,许多年轻人都不会说流利的上海话,很多上海话学习班都倒闭了,年轻人喜欢的网络语言显然和上海话不沾边;一些老上海的习惯用语,年轻人都听不懂。
正如钱乃荣教授所言,上海话被时代揍得鼻青脸肿。
保护上海方言和海派文化,这是迫在眉睫的事。
在一定空间内允许方言的使用,在媒体,学校等大众场合推广讲上海话等,或许能起到作用。
钱教授也提出了他的几种设想。
他说道:除了之前说的文化艺术要贴近现实生活,还要处理好雅和俗的关系。
他也说道,中小学教学,关键是下课要讲上海话。
海派文化还有其深厚的根基,还有很多人深深喜爱着海派文化,我们应该争取吸引年轻人的加入,不断创新,鼓励下一代孩子讲上海话,还上海话和海派文化一个生存空间,这样才能挽留住这美丽的语言,才能再造海派文化在新世纪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