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理论1

合集下载

从女性主义理论角度看媒介批评1

从女性主义理论角度看媒介批评1

PPT文档演模板
从女性主义理论角度看媒介批评1
女权运动
• 人类社会进入十九世纪后,随着西 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封建文化
对人类精神的束缚逐渐松动。在这
种背景下,妇女要求在家庭中拥有
与男性相等的地位的呼声越来越高, 女权运动开始萌芽。
PPT文档演模板
从女性主义理论角度看媒介批评1
• 第一次女权运动:两性平等
性因此丧失了大量的工作和升迁的机会,致使女性做事业的动力降低。
女性比较集中的职业由于缺勤率高、精力投入少,因此变得价值较低,
报酬也较低。

PPT文档演模板
地位期望理论:这一理论认为,男女两性在进入性别混合的目标 动力群体时,由于群体对男性的期望值高于女性,就降低了女性在群 体互动中的自信心、威望和权力。如果某位女性想反潮流而动,群体 内的两性都会反对她,敌视她。在这种情况下,性别期望模式得到了 巩固。

网络理论:女性主义用这一理论分析性别差异与性别不平等。一
个人的社会地位是他的社会关系的总和。男女两性由于从儿时起结识
的人就不同,后来的关系网络也不同,因此造成了两性发展机会的巨
大差异。

角色理论:这一理论涉及女性的家庭与工作的双重角色冲突问题。
这两种角色一旦发生冲突,女性的工作角色往往要服从家庭角色,女
(1)概念:女性主义(feminism)一般翻译为女 权主义和女性主义。这也是女性主义的早期和 后期的称谓。
feminism,是源自於法国的feminisme。根据柯 德教授的研究,1880年代创立第一个妇女参政 权会社的法国女子奥克雷最先提出了这一个词
汇。
PPT文档演模板
从女性主义理论角度看媒介批评1
• 时间:十九世纪末

女性主义理论与流派

女性主义理论与流派

女性主义理论与流派第一章绪论在人类的历史上,不分地区、种族与阶级,女性都是一种附属的地位。

自从十五世纪开始,西方开始有了专门论及妇女的权利与价值的文章。

但真正开始具有社会运动的雏形,却是迟到1789年法国大革命,革命女志士古杰所发表的「妇女权力宣言」,妇女运动到此才有明确的抗争对象与目的。

所以,虽然妇女运动到今日只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可是他带给世人的启发与迷惑却是最具震撼性的。

第一节女性意识的觉醒在父权体制长期的宰制之下,一直将女性视为男性的私有财产,而不能展现其之聪明才智,在中古欧洲,比较聪明的女性可能会被冠上女巫的标志,在古代的中国,也一直强调「女子无才便是德」,更有所谓的三从四德,女性一直不备当成是一个完整的个体,而只是一个附著在男性身上的菟丝花,就连大文豪卢梭也是如此的认为。

沃尔斯考夫特(Mary Wollstonecraft,1759-1797)在1792年发表了「女权的辩护」一文中,对卢梭有诸多的批评,卢梭认为,一个女子永远也不能自认自己可以独立,他应当被恐惧、害怕、胆小所控制,表现出可爱乖巧的一面,无论何时男子想要轻松休闲的时刻,他要风情万种地做出卖弄的姿态,成为富於诱惑力的尤物,才是男子的良伴。

沃尔斯考夫特认为这种说法实在荒谬之至,一个伟大的人物,竟会在此种主题上,充满男性自大与肉欲的思想。

他认为女人应该被视为具有理性动物的行为能力,不应将他们视为依赖他人而存在的畜类,教养他们应该涵养他们的心智,给予崇高的原则与训练,使其经由自觉而依赖人性本身的尊严,教育他们如同男子一般,接受挑战而非满足需要,使他们成为更好的一性。

米尔(John S. Mill,1806-1873)与他的妻子泰勒(Harriet Taylor)在1861年共同完成了「论妇女的附属地位」。

文中提到,婚姻使女人成为合法的奴隶;在吴尔芙(Virginia Woolf,1882-1941)的「莎士比亚的妹妹」一文中,莎士比亚的妹妹茱底丝,她和莎士比亚一样是非常聪明、一样富有才华。

女性主义理论

女性主义理论

女性主义相关理论女性主义理论可以被划分为宏观理论和微观理论两大类。

女性主义宏观理论包括一些对世界和历史加以阐释的宏大叙事,如:世界体系理论。

这一理论原本只是将世界区分为中心地域、半边缘地域和边缘地域,分析这些地域之间的权力关系,完全忽略了女性主义的因素。

但是经过女性主义的改造,增加了一些新的理论要点,其中包括不再把女性仅仅作为男性家长家庭的一个成员;不再认为家庭成员的利益总是一致的;分析女性独立的经济贡献,女性在全球经济中作为非正式劳动力、家庭工人、食品生产者的角色。

马克思主义的妇女理论。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对妇女社会地位的演变、妇女的社会作用、妇女的社会权利和妇女争取解放的途径等基本问题作出科学分析和概括。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主要内容包括:(1)妇女压迫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的社会现象。

(2)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妇女压迫是阶级压迫的特殊形式,妇女解放必须伴随全体被压迫阶级的解放而实现。

(3)人们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归根结底是由其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决定的,参加社会劳动是妇女解放的一个重要先决条件。

(4)妇女解放长期的历史过程,不仅受生产关系制约,也受生产力水平制约;不仅受物质生产水平的影响,也受精神文明程度的影响。

(5)妇女在推动人类文明、社会发展中有伟大作用;在人类自身生产中,妇女更具有特殊的价值,作出了特殊的贡献,因此应该受到尊重和保护。

女性主义的微观理论,主要有:女性主义社会性别理论:社会性别(Gender)这一概念发轫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女权运动中,是指社会对两性及两性关系的期待、要求和评价。

社会性别常常在社会制度(如文化、资源方面、经济体制等)以及个人社会化的过程中得以传递、巩固。

社会性别理论是女权主义理论的核心概念,是西方女性主义学者对女性主义文学研究的重要贡献,它标志着西方女性主义学者的理论自觉。

社会性别理论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传入中国。

女性主义理论

女性主义理论

• 角色理论:这一理论涉及女性家庭与工作双重角色问题。 这两种角色一旦发生冲突女性的工作角色往往服从于家庭 角色,女性因此丧失大量工作和升迁的机会,造成女性的 事业动力下降,在女性集中的职业里缺勤率高、精力投入 少,因此,变得价值感降低、收入也较少。
• 动力期望理论:这一理论认为,男女两性在进入性别混合 的动力群体时,由于群体对男性的期望值高于女性,降低 了女性在群体互动中的自信心、威望和权利。如果某位女 性想反潮流而动,群体内的两性都会反对她。在这种情况 下,性别期望模式得到巩固。
女性主义与社会工作
目 录
女性主义的起源 女性主义理论 女性主义派别 女性主义与社会工作
女性主义的起源
• 女性主义—Feminism一词,起源于19世纪末,最早出 现在法国,意味妇女解放,要求男女平等,这一要求 首先表现在妇女要求选举权上。20世纪20—30年代西 方妇女基本上都争取到平等的政治权利,但在社会生 活与人们的观念中,妇女与男性仍不平等。女权主义 者开始认识到这其中有一个性别关系、性别权利的问 题。所以女权运动着重分析男女为何不平等,强调性 别分析。 • 女性主义又称女权主义、女权运动,是指为结束性 别主义、性剥削、性歧视和性压迫,促进性阶层平等 而创立和发起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除在对社会关 系进行批判之外,女性主义也着重于性别不平等的分 析以及推动性底层(如女性、跨性别)的权利、利益 与议题。女性主义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一种男女 平等的信念和意识形态。
2、个体的即关系的 女性的自我感建立在她们可以建立和发展关系的
能力之上。关系成长是女性生活中的组织因素,
但是女性的关系在男权社会下没有得到足够的重 视,只是简单的标签化为具有依赖性或缺乏独立 性。社会工作的聚焦就是女性身处其间的不同关 系,包括社工与案主之间的关系,并且要特别注

女性主义(社会性别)理论

女性主义(社会性别)理论

女性主义(社会性别)理论女性主义理论吸收了女性主义哲学的思想,强调尊重女性独特的感受和经验,并希望借助与女性合作的方式,推进性别平等的实现。

女性主义社会工作不仅为妇女发声,更成为为所有相对弱势群体一方争取权利的价值理念与实践方式,它承认服务对象群体作为主体的多样性、差异性、能动性,将个人问题认定为公共议题的一部分,通过团体互助,寻求个人问题的集体解决之道。

社会性别是从女性主义理论中发展出来的一个核心概念、一个分析问题的视角。

其主要观点有:(1)制度因素和文化因素是造成男性和女性的角色及行为差异的原因,两性差异不等于女性次于男性。

(2)人们现有的社会性别观念是社会化的产物。

(3)社会对妇女角色和行为的预期,往往是对妇女生物角色的延伸。

(4)社会性别的角色不是生物性别决定的,而是后天学习来的,它是可以改变的。

(5)社会结构有利于男性,女性是受歧视和排斥的群体。

(6)性别既存在于私人生活领域,也存在于公共生活领域。

(7)社会性别概念是对传统社会性别关系不平等的不认可和挑战。

(8)社会性别是一种社会身份,它与其他社会身份(如阶层、民族等)交织在一起。

(9)个人的问题,也是政治的问题。

社会工作者需要从社会结构分析的视角理解人的问题,把女性放在社会分工、地位等级这样的社会处境中理解她们的遭遇,而不能仅从个人或者家庭这样的私人生活处境出发分析女性所面临的困境。

女性主义理论是当今社会重要的思想理论,对现代女性的社会地位有着深刻的影响作用。

女性主义社会工作承认并支持女性的力量,认为进行服务时应当深入了解女性案主所处的生活背景。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社会服务旨在让更多的人尊重女性,消除重男轻女的不平等现象,促进我国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发展。

简述波伏娃的女性主义理论

简述波伏娃的女性主义理论

简述波伏娃的女性主义理论
(1)波伏娃的女性主义理论主要体现在“女人形成”论的观点上。

(2)她认为一个女人与其说是天生的不如说是后天形成的,没有任何生理、心理或经济上的定命,能决断女人在社会中的地位,而是人类文化整体产生出这居间于男性与无性之间的所谓女性。

(3)这个女人形成论的观点无论在观念上还是方法上都对后来全世界的女性运动发生了重要影响。

波伏娃从存在主义的观点出发,对劳伦斯、司汤达等五位男性作家的作品进行了分析,批评了他们对女性形象的歪曲表现,对后世女权批评提供了极好的范例。

女性主义理论全解

女性主义理论全解

女性主义理论全解女性主义理论是指从女性解放的角度,以探讨性别平等和女性权利为主要目标的一种理论体系。

女性主义理论起源于19世纪初期的英国和美国,当时,妇女们开始争取自己的权利,包括投票权和接受教育的权利。

女性主义理论的发展历经多个阶段,现代女权主义可分为三个主要流派:自由女权主义、文化女权主义和社会主义女权主义。

自由女权主义自由女权主义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该流派主张个人自由,强调女性的权利和选择,并反对传统的性别角色和刻板印象。

自由女权主义认为女性应该有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追求自己的幸福的权利,如选择自己的职业和生育方式。

该流派的代表人物包括格洛丽亚·斯泰纳姆和贝蒂·弗里登。

文化女权主义源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关注女性所处的文化环境和文化角色。

该流派认为,性别是一种文化构建,女性在社会文化中处于弱势地位,需要反对女性在文化中的被压迫和边缘化地位。

文化女权主义强调女性参与文化生产,强调女性的文化创造力和独特的女性观点。

代表人物包括贝拉·胡克斯和朱莉娅·克里斯特娜。

社会主义女权主义社会主义女权主义起源于19世纪,该流派主张以阶级斗争为基础,认为性别不平等是一种阶级问题。

更具体地说,这意味着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男性控制生产资料,并在家庭和社会中占统治地位,导致女性处于劣势地位。

为了抵消这种不平等,社会主义女权主义强调社会所有制的改变和经济结构的重新组织。

该流派的代表人物包括安格拉·戴维斯和西尔维娅·弗雷德里克。

结论女性主义理论既包括对权利和自由的渴求,也强调文化和社会构建中的性别问题。

不同的流派强调了不同的方面,但所有流派都认为,改善女性的社会和文化地位是必不可少的,以确保女性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平等和自由。

女性主义理论的发展是女性权利和性别平等进步的重要标志,但它也继续面临挑战和反对,如反对女性堕胎权利的反堕胎运动。

女性主义理论的发展历程

女性主义理论的发展历程

⼥性主义理论的发展历程
⼥性主义的理论主张
1.⽬标:⽗权制→⼆元对⽴→权⼒关系
→核⼼:⽡解⽗权制
→托马斯·拉奎尔《性的创造》
⽂化差异
⼥性主义的理论基础
思想-创作-政治运动
1.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的分析、经济基础的决定作业、商品剩余价值
2.精神分析 弗洛依德演讲《⼥性⽓质》
3.解构主义→语⾔
⼥性主义的三次浪潮
起源:18世纪
Mary Wollstonecraft《为⼥权辩护》
1.第⼀次浪潮(19世纪中期-20世纪60年代)
异中求同
泰勒《⼥性的选举权》
巴霍芬《母权论》
穆勒《妇⼥的屈从地位》
伍尔夫《⾃⼰的⼀间屋⼦》
波伏娃《第⼆性》
朱丽叶·⽶切尔《妇⼥:最漫长的⾰命》
2.第⼆次浪潮(20世纪60年代-80年代)
同中求异 →英美派(实证派)vs法国派(理论派)
法国派:埃莱娜·西苏《美杜莎的笑声》、露丝·伊瑞格瑞《此性⾮⼀》《他者⼥⼈的窥镜》、茱莉亚·克利斯蒂娃《诗性语⾔⾰命》
英美派:伊莱恩·肖⽡尔特《她们⾃⼰的⽂学》《⾛向⼥性主义诗学》《荒野中的⼥性主义批评》、凯特⽶莉特《性政治》、舒拉⽶斯·费尔斯通《性的辩证法》、吉尔伯特《阁楼上的疯⼥⼈》、安妮特·克罗德尼《为⼥性主义批评下定义的⼏点想法》、劳拉·莫尔维《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

性别研究与女性主义理论

性别研究与女性主义理论

性别研究与女性主义理论性别研究和女性主义理论是当代社会学科研究中极为重要的两个流派。

它们对社会中的性别和性别关系的研究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仔细阅读性别研究和女性主义理论,我们可以了解性别的本质、性别的影响和我们应该如何在社会中处理它们。

性别研究是一个越来越重要的研究领域,它试图探索和理解性别的本质和各种性别之间的不平等。

这个领域越来越重要,因为性别问题是人类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它们影响着个人、家庭和社会。

性别研究集中关注两个方面:性别本身和性别关系。

性别研究的目的是寻找计算和描述人类性别之间差异的方式,并提出解决性别问题的方法。

它主要关注的是性别不平等和性别歧视,同时重视性别的经验和外部影响对一个人的性别认识和身份的建构。

性别研究的核心在于探讨社会结构对人们的性别认识和行为的影响。

从这个角度来看,性别之间的不平等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社会和文化制度所造成的。

性别研究帮我们认识到性别问题背后的重要性质:性别不仅是人类生物学的本质,还是文化制度和社会结构的结果。

女性主义理论是女权主义的发展,它借鉴了马克思主义和后现代理论的思想,致力于解决女性在社会中的受压迫和不平等的问题。

在女性主义工作中,性别不再是一个生物学和形态学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它指的是一种在社会和文化中被建构的种族、阶级和性别差异。

女性主义理论强调女性的问题,因为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是很低的。

虽然现代社会有了某些程度的变化和进步,但女性在工作、政治、社会生活等不同领域仍然受到许多不平等待遇。

女性主义理论试图找到一个拯救女性的途径,让她们在社会、工作领域中获得更多的权利。

女性主义理论的核心在于探索女性待遇背后的原因,让女性了解自己所受到的压迫和不平等是如何被建构和维持的。

女性主义提出培养女性和男性相同的责任感,让她们在社交、家庭、工作等方面拥有平等待遇。

综上所述,性别研究和女性主义理论都是人类社会研究中极为重要的两个方向。

只有全面了解性别和女性问题,我们才能找到解决性别不平等和性别歧视的途径。

女性主义1

女性主义1

• 从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整整十多年间,美国影坛兴起一股女性主义电 影风,许多优秀的女演员也在这一女性主义 • 段时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 如凡妮莎以及珍芳达合演的《茱莉亚》(描写反纳粹女杰 的生平故事)、莎莉菲尔德的《心田深处》(描写坚强的 农村妇女的故事)、杰西卡兰芝的《弗朗西斯》(描写性 格女星对抗好莱坞的悲剧故事)等‘
辅助女性摆脱蒙昧和压制,走向等位同格。
理论
• 1.宏观理论
• 对世界和历史加以阐释的宏大叙事,如世界体系理论。这一理论原本 只是将世界区分为中心地域、半边缘地域和边缘地域,分析这些地域 之间的权力关系,完全忽略了女性主义的因素。
• 2.微观理论
• 交换理论:女性主义还用交换理论解释男女两性之间的不平等:男性 占有了份额较女性大得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知识资源。 • 网络理论: • 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是他的社会关系的总和。男女两性由于从儿时起结 识的人就不同,后来的关系网络也不同,因此造成了两性发展机会的 巨大差异 • · 地位期望理论:这一理论认为,男女两性在进入性别混合的目标动力 群体时,由于群体对男性的期望值高于女性,
• 各种形式的女性主义
• 其中一个流派是激进女性主 义(radical feminism), 认为父权是造成社会最严重 问题的根本原因。
• 激进女性主义者提倡分离 主义
• 也就是将社会与文化中的男性 与女性完全隔离开来,但也有 些人质疑的不只是男女之间的 关系,更质疑“男人”与“女 人”的意义(请见酷儿理论)。
发展背景
• 妇女解放运动到今天为止,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 1.第一次妇女解放运动: • 19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末左右,是妇女解放运动的第一次浪潮,当 时争论的一个焦点是要求性别包括男女之间的生命 全历程平等,也就是两性的平等,当时也要求公民 权、政治权利,反对贵族特权。反对一妻多夫、一 夫多妻,强调男女在智力上和能力上是没有区别的。 女性主义 • 最重要的一个目标是要争取家庭劳动与社会劳动等 价、政治权利同值,往往被称作“女格运动”。

女性主义的理念有哪些?我们是否需要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的理念有哪些?我们是否需要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的理念有哪些?我们是否需要女性主义?女性主义是20世纪以来不断发展和深化的思潮,其主张的核心是平等、尊重和自由。

女性主义强调,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女性应该得到与男性相同的权利和机会。

那么,女性主义的理念具体包括哪些内容?我们为何需要女性主义呢?一、女性主义的理念1. 反抗性别歧视。

女性主义认为,社会上存在大量的性别歧视现象,包括收入不平等、职业歧视、性骚扰等。

女性应该有权利和能力反抗这些不公平待遇。

2. 倡导女性平等。

女性主义主张,女性的权利和地位应该得到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平等对待。

女性与男性应该享有相同的权利和机会,包括教育、就业、政治参与等方面。

3. 强调女性的自我决定权。

女性主义认为,女性应该对自己的生活和命运拥有自主决定权。

女性应该有权利选择自己的职业、伴侣、生育和家庭生活方式,而不受到外界的强制和社会压力的限制。

4. 打破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女性主义指出,社会上存在一些固化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比如“男子汉大丈夫”、“女孩子要温柔”。

这些刻板印象会限制人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女性主义主张打破这些陈规,让人们更加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

5. 关注女性的健康权利。

女性主义关注女性的健康权利,包括性健康、生育健康、心理健康等。

女性主义认为,女性的健康权利应该得到保障,女性应该有权利接受信息和知识,自主做出有关健康的决定。

二、我们为何需要女性主义?1. 促进性别平等。

女性主义的出发点是促进性别平等,强调女性应该得到与男性相同的权利和机会。

只有实现了性别平等,才能真正让每个人发挥最大的潜力,才能让社会更加公正和繁荣。

2. 让女性发挥潜力。

女性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原因,女性的权利和地位长期受到限制。

女性主义强调女性应该拥有自己的选择权和自主决定权,在各个领域发挥自己的潜力。

3. 消除性别歧视。

性别歧视是一种不公平的现象,它会给受到歧视的人带来伤害和痛苦。

女性主义批评理论

女性主义批评理论

女性主义批评理论)1 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女性主义批评理论是一种重新审视文学体裁,特别是文学作品中作者对性别和性别关系的展现与内涵的研究手段。

它既属于社会理论,也属于专业文学研究,旨在发掘文学作品中男女概念的表达、叙事形式和潜在的性别偏见。

这种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末、早期的二十世纪,以及1960年前后几位重要的文学家、女性主义者和女性学家的作品为基础。

女性主义者起初是希望社会本身实践性别平等,关注那些因性别不公而受到压制和忽视的女性,扩大女性的政治、社会和文化权利等;后来,随着女性主义的深入发展,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就从而制定出来。

2 女权及其影响女性主义理论的核心思想包括争取社会性别平等、促进同性恋权利以及支持和抗议男性主流社会文化的权力等。

它的研究从性别的角度剖析作品,从性别角色与情感之间的关系出发,分析不同性别背景和文化状况下性别偏见如何干扰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呈现,还有性别偏见如何反映在作品的结构和意义上。

3 电影领域的发展一些电影,特别是一些新的视角,从女性的角度出发,构建出一种新的视角去理解由本质上分裂开的女性和男性之间的关系。

同时,从摄影本身出发,采取不确定性的视角,将女性、男性、生活、性别等不同的维度综合起来,通过改写视角去理解生活、社会、家庭以及小范围社会之间的紧密联系。

此外,它还通过视角和美学形式表达出一种女性特有的态度、行动和价值观,诠释了女性发展的新路径,这是女性主义理论在电影领域的发展的重要变化之一。

4 总结随着女性社会的不断发展,女权作为一种新兴的理论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

文学研究理论也根据女权理论而发展出一种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目的是在于以不同的视角揭示社会文明中的性别版图,揭示男女关系的新机遇,进一步平衡男女力量,是一种对文学的新的思考方式,对以后的文学研究起到一定的重要作用,也对文学作品的研究与批评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女性主义理论

女性主义理论

4、性——男女支配关系的关键
许多激进女性主义者认为在性的实践上,透过“在性方面,男人 天生是有侵略性和支配性的,而女人生来是被动而顺从的”这样的臆 断,男性对女性的暴力被正常化和合法化了。激进女性主义代表人物 麦金农的名言是:“性对于女性主义就是工作之于马克思主义:既属 于自己,又被剥夺。”他们不认为有正确的法律与政治制度,异性关 系就会平等;她们也不认为只要有正确的经济制度,异性恋关系将不 会是剥削的、疏离的、压制的,激进女性主义者相信,除非性能够重 新加以构思、重新加以建构,否则女人将永远附属於男人。 激进女性主义将其理论重心放在男性针对女性的暴力行为以及男 性对女性在性和生育领域的控制上;它视男性群体为压迫女性的群体, 要在一个男性中心的社会争取女性的中心地位。这一理论的极端形式 是攻击异性恋、性暴力和淫秽色情品的制造与销售。它认为,女性受 压迫的基本根源是男性对女性身体的统治,这种统治是通过两种途径 来实现的,一是通过意识形态途径,其中包括淫秽色情品的制售,贬 低女性的思维定式,性别主义的幽默玩笑等;二是通过实践的途径, 其中包括男性中心的婚姻和财产法,剥夺女性的生育权利,性暴力等。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代表人物
• 早期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沃尔斯通克拉夫特(Mary Wollstonecraft)和穆勒(John Stuart Mill)。 • 沃斯通克拉夫特是早期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最主要的代表人物。她的代 表作是《为女权辩护》。在这部名著中,她批判了卢梭的女性观。她 的主要观点是:首先,否认女性在理性和理智方面的能力低于男性; 其次,提倡男女两性受同等的理性教育;再次,她认为,男女两性的 道德水准是相同的,都可以对品德做出自由的理性的选择;最后,她 明确提出,两性的价值平等必然会导致两性的权利平等。她认为,理 性是公民资格的基础,理性包含着克服或控制爱情与热情的能力。虽 然她承认女性的性存在,但却坚决认为,同爱情一样,女性的性欲也 必须服从于理性,因此,女性的结婚和生育必须建立在理性的选择之 上。

女性主义理论

女性主义理论

女性主义理论女性主义理论是指一系列关于女性权利和社会地位的观点、理论和观念的学术体系。

它涉及了对女性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中的地位和权利的探讨与争取。

女性主义理论源自对性别不平等和性别歧视的反对,试图通过批判和重构现有的社会体制来实现性别平等和女性权利的保障。

在全球范围内,女性主义理论以不同的形式和理论框架发展,展现出多样性和丰富性。

历史回顾女性主义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不同阶段和演变过程。

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是第一波女权主义运动的兴起时期,关注于争取妇女的政治权利和社会地位。

而在20世纪中叶,第二波女权主义运动揭示了性别歧视的深层结构,并追求性别解放和性别平等。

此后,第三波女权主义运动兴起,强调多元化和包容性,关注性别、种族、阶级、性取向等多重身份认同的交织。

核心理论观点女性主义理论包含了丰富多元的理论观点和范式,其中一些核心理论观点包括:- 结构性性别歧视理论:揭示社会体制中根深蒂固的性别歧视结构,强调性别是社会建构的产品。

- 父权制批判:批判父权制作为社会组织原则对女性的压迫和限制。

- 后现代女性主义:探讨性别认同、权力关系和文化表达的复杂性,强调个体和主体性的反思与实践。

- 生态女性主义:强调社会、经济和环境的整体性,指出性别平等与生态平衡的密切联系。

当前挑战与反思尽管女性主义理论取得了重要的成就和影响,但在当今社会仍面临种种挑战和困境。

性别暴力、职场性别歧视、性别薪酬差距等问题依然存在,需要持续关注和努力。

同时,多元文化和全球化背景下的女性主义面临着认同、包容和传统文化的挑战,如何在多元文化交织的当代社会中维护女性权益和实现性别平等仍需深入探讨和实践。

未来展望在未来,女性主义理论将继续面临各种挑战和机遇。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和发展,性别角色和性别认同的多样性将得到更多关注和重视。

女性主义理论需要不断创新和适应时代的变迁,引领性别平等与女性权益保障的发展。

综上所述,女性主义理论是现代社会中一个重要的思想体系,它关注着性别平等、女性权益和社会变革。

女性主义理论流派

女性主义理论流派

激进女权主义将其理论重心放在男性针 对女性的暴力行为以及性对女性身体的统治, 它视男性群体为压迫女性的群体,要在一个 男性中心的社会争取女性的中心地位。这一 理论的极端形式是攻击异性恋、性暴力和淫 秽色情品的制造与销售。它认为妇女受压迫 的根源是男性对女性身体的统治,这种统治 是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的,一是通过意识形 态途径,包括淫秽色情品的制造,贬低妇女 的思维定势等;二是通过实践的途径,包括 男性中心的婚姻和财产法,剥夺女性的生育 权利,性暴力等。
三、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
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是在审视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产生的, 分为古典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和非古典的马克思主义女 权主义。
古典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以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决定论和 阶级压迫论为唯一标准来分析女性受压迫的根源,把妇女 解放置于人类解放中的一个次要地位,代表人物,波伏娃, 卢宾 。
女性社会学的理论流派
教学目的——了解和掌握女性社会学主要理论 流派,为分析女性问题做理论准备
教学重点与难点 ——西方女性主义的四大大主 要派别
西方女性主义思想流派
女性
• 自由主义女权主义 理性与感性
主义
• 激进女权主义
生理与文化
理论
• 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 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
的基

• 社会主义女权主义
八、多元化和全球女性主义
多元化和全球女性主义不仅同意后女性主义者关于“自 我”是破碎的、分裂的观点,而且认为所谓支离破碎的自 我,并不在于性、心理和语言文字,其根源主要在于文化、 种族和民族。
多元化和全球女性主义承认世界各地女性经历的各种 压迫之间是有联系的,提出女性通过两种途径联合起来, 一是发展姐妹情谊,加强不同种族、文化、阶级和族裔的 女性之间的友谊;二是包容差异,鼓励女性之间相互接受 和容忍对方并成为朋友。

女性主义理论

女性主义理论

女性主义简单来说就是实现全人类男女平等。

主张女性主义的学者普遍认为女性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认知、观念、伦理、家庭等各个领域都处于与男性不平等的地位,而这种不平等的地位并非自然形成的;而是由社会和文化背景人为建构起来的。

女性受到压迫,并非由于她们属于某个阶级或处于某种地位而构成的,而还仅仅因为身为女性而遭遇的。

男性主义是造成女性受压迫的根本原因,所以女性主义从某种层面上讲是和男性主义相对的。

女性主义反对认为一个社会应由男性统治,以男性男性中心。

提倡女性在社会中,无论在政治、经济、法律、宗教、教育、军事、家庭领域中都理应有资格占据权威的位置,并被认可自己的价值。

女性主义理论可以被划分为宏观理论和微观理论两大类。

宏观理论包括对世界和历史加以阐释,分析女性独立的社会贡献,及女性在各个领域重要角色。

而微观理论也是门类繁多,如网络理论: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是他的社会关系的总和,而男女两性由于从儿时起结识的人就不同,后来的关系网络也不同,所以造成了两性发展机会的巨大差异。

角色理论:当女性的家庭与工作的双重角色发生冲突,女性往往要服从家庭角色,因此丧失了大量的工作和升迁的机会,因此变得价值较低,报酬也较低。

地位期望理论:男女两性在进入性别混合的目标动力群体时,由于群体对男性的期望值高于女性,就降低了女性在群体互动中的自信心、威望和权力。

如果某位女性想反潮流而动,群体内的两性都会反对她,敌视她。

这种情况下,性别期望模式得到了巩固。

符号互动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人的心灵、自我和社会都是通过符号交流和话语制造出来的。

女性往往在社会教化的过程中接受了社会对男尊女卑的符号定义,于是遇事常常会自责,取悦和讨好男性以避免惩罚,久而久之就造成了两性之间的巨大差别。

虽然女性主义理论千差万别,但是在一点上保持高度一致,那就是:男权制既不是自然的,也不是永恒的,它是人为建构的,是可以改变的。

在女性主义思想史中,被列为女性主义奠基作品的共有七部:较为突出的第一部是Christine de Pizan的The Book of the City of Ladies女性之城,1405出版。

(完整word)女性主义理论

(完整word)女性主义理论

一、女性主义理论“女性主义”一词起源于 19 世纪的法国.虽然自古以来女性已处于边缘地位,但随着三次女权运动浪潮的催生,大众才逐步意识到性别区隔的矛盾与不公义.西蒙娜·德·波伏娃(2004)在其著作《第二性》中表明了性别是后天制约的,而不是天生自然而成的,女性被视为“他者”,其地位是因男性主体的关系来定位的。

“被动"、“依赖”,甚至“臣服"被塑造成女性的“应然”特质,造成了女性在历史上的边缘地位。

第一次女性主义浪潮,将女性反抗的声音第一次全面地正式地引入到政治生活中,在此之后的一个多世纪里,众多被唤醒的女性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从争取政治权利、教育权利、工作权利到批判及反抗父权制意识形态压迫,对以性别压迫为基础的社会不平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反抗.第一波运动中出现的自由主义女性主义非常重视女性平等参与社会的机会,其基本立场可以被表述为一种社会正义的立场:在一个公平的社会里,每一个成员都应该获得平等发挥自己潜力的机会,男女两性应该拥有同等的竞争机会。

其主要目标就是为女性争取到与男性平等的政治权利,即在现有社会结构之内为女性争取男性所享有的公民权利。

之后的激进女性主义开始用父权制来描述男性对女性的系统压迫,通过这套话语体系,女性被被严格限定在家庭中的妻子、母亲的角色。

激进女性主义革命性地提出了一个口号“个人的就是政治的”,女性经历的困扰和痛苦不只是个人生活的苦难,更是性别关系的权力压迫下的结果.在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还有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后者认为,女性问题在工人运动、社会民主运动和马克思主义运动中将得到根本的解决。

女性解放最主要的途径是进入社会主义劳动市场.对女性参与有薪工作的提倡首先建基于对家庭神圣性的破除,这让女性从从属地位走出来,并显示出了家务劳动对于家庭利益的价值。

而后现代女性主义的出现则对之前的女性主义有了一个颠覆性的冲击.有的理论家甚至将这一新流派的出现称为女性运动的“第三次浪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由主义女权 主义
结果
欧美妇女赢得了选举 权、财产继承权、受 高等教育权和经商权 等基本权利 已经认识到父权制在 所有的社会中运行, 它通过教育、文学和 宗教这些手段的强 化,使人们将其对妇 女的压迫和歧视内化 在心灵深处。
20世纪60-70年代
消除两性差别,并把这种差 别视为造成女性对男性从属 地位的基础
3、女权思想的产生
1673年法国学者浦兰.德.拉巴尔发表了《论两性平等》一书,提出了男 女平等的思想。 ---天赋人权,人生而自由平等
1792年【英】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 Mary Wollstonecraft《女权辩护》 (A Vindication of the Rights of Women)。
女性主义主要观点
流派 时期 基本观点 代表人物/作品 目标
激进女性主义
出现于20世纪 60年代
பைடு நூலகம்
女性是一个阶级, 《复制娇妻》: 男性是另一个阶级。 揭露男权社 最主要的理论建树 会真相 是“男权制理论”。 《末路狂花》: 认为只有消灭男权 突围-叛逆 制才能达到女性运 男权 动目标。男权的统 《女魔头》:杀 治不仅限于公众领 死男权 域,且存在于私人 生活领域,例如家 庭和性。
第一节:西方女权主义的产生
3、女权思想的产生
全世界第一位女权主义者是 14世纪末15世纪初法国女作 家克里斯蒂娜.德.皮桑 (Christine De Pisan,1364~1430?) 《妇女 之城》。 ----“女人的名字不是弱者” Frailty, the name is woman
第一节:西方女权主义的产生
激进女性主义 Radical Feminism
• • 过分强调女性的生理特征和两性性别差异, 会让人觉得男性对女性的压迫是难以消除的。 过分仇视男人,将“男尊女卑”颠倒为“女 尊男卑”,是翻转过来的性别歧视,只能在 女同性恋分离主义者中引起共鸣。而主张同 男性分离,是对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实的回避。 很明显,这并非是实现女性解放的良策。 没能解释男权的起源,因此难以提供结束男 权统治的策略。 激进女权主义的第三阶段转而赞美女性优越。
女性主义观点
• 女性主义内部有许多不同的派别,它们的共同 宗旨是改变男女之间的不平等状况。但是由于 对性别的意义和价值、女性受压迫的根源和走 向解放的道路有不相同的理解,它们的观点有 很大差别,有时候甚至是针锋相对的。
第三节:西方女性主义主要观点
• • • • • • • • • • 1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 Liberal feminism 2 激进女性主义 Radical feminism 3 社会主义女性主义 Socialist feminism 4 文化女性主义 Cultural feminism 5 存在主义和女性主义 Feminist existentialism 6 生态女性主义Ecological feminism 7 有色人种女性主义Colored women feminism 8 心理分析女性主义Psycho-analysis feminism 9 女同性恋女性主义Lesbian feminism 10 后现代女性主义Postmodern feminism
激进女性主义 Radical Feminism
• Shulamith Firestone: 1970 《性的辩证法》

• •
生育机制是女性受压迫的根源。妇女由于无法摆脱 生育及抚养孩子的任务而不得不从属于男人。因此 妇女运动的目标就是使妇女摆脱生育子女的生物学 革命。只有这样,妇女受压迫的状况才能改善。 她将生理性别差异导致的性别家庭角色的不同看作 是超越种族和阶级的社会存在。 她还认为“性别就是阶级”。(女性的殖民化,即 普遍屈从于男权制的压迫,是超越阶级、种族和文 化的。在所有已知社会中,性别都是以权力为基础 的,因而是一种政治关系)。
激进女性主义 Radical Feminism
• 20世纪70年代,将女性地位低下的原因从归结为女 性的生理特征,转变为谴责男性的生理状态,从而走 向另一极端。攻击异性恋。“所有的已婚女性都是妓 女”。主张消除家庭,抛弃为母之道,不与男性性交。 • 把男性侵犯女性的倾向当作是与生俱来的,把男性当 作敌人来排斥,认为女人的主要敌人是男人而不是体 制 • 不看重经济压迫。女人是作为女人遭受经济压迫的, 而不是作为性别中立的无产阶级成员而遭受经济压迫 的。
摧毁男性对女性的统 治机制,代之以赋权 机制(systems of empowerment) 关注:1 男性针对女 性的暴力行为; 2 男性对女性在 性和生育领域的 控制。将女性的 低下地位归咎于 生理结构,特别 是女性的生育。 认为只有避孕技 术、试管婴儿、 人工受精等技术 才能把女性从压 迫她们的生理功 能中解放出来。
什么是女权/女性主义(Feminism)?
• Feminism 一词由西方舶来,在剑桥字典中释义如下, • Feminism: the belief that women should be allowed the same rights, power and opportunities as men and be treated in the same way, or the set of activities intended to achieve this state。 • 2000年版的韦氏词典中,将“feminism”定义如下: • Feminism: the theory of the political, economical, and social equality of the sexes; organized activity on behalf of women’s rights and interests; specifically, the 19th and 20th century movement seeking to remove restrictions that discriminate against women.
女性主义主要观点
流派 时期 基本观点 代表人物/作品 目标
自由主义女性主 义
18世纪到20世纪 60年代
深受近代西方启蒙运 动和资产阶级自由主 义思想的影响。 早期提倡理性,看重 公正、机会均等和选 择的自由 认为女性应当享有与 男性同等的权利:投 票选举权、受教育的 权利、就业的权利; 并把平等的权利诉诸 法律。 反对强调性别差异, 以男性规范为标准, 忽略两性差异和女性 品质的特有价值。 认为女性解放靠个人 努力,忽略女性群体 的不利地位和集体行 动的必要性。
• • •
第一节:西方女权主义的产生
2、语言中的性别歧视
• 英文中用Man作为笼统的人的专有名词 • 比如: Men可以替代People, 而Women却不能替代 People; • 人类是Human,男是人类的底色。History是His-story, 历史是他的故事,用男性的他替代了包括女性的她在 内的所有人类。
是人类历史上,也是妇女运动史上第一部站在妇女立场上来研究妇女权 利的理论著作。奠定了她在女权主义思想史上先驱者的地位。把婚姻视 为一种“合法的卖淫”,对女性自甘沉沦于依附甚至奴性状态深感痛心; 主张女性的权利同男性的权利应该是平等 。
“我一贯视自立为人生之最大 幸福、一切美德之根基;即便 生活在贫瘠荒凉之地,我也要 寻求自立,哪怕是降低需求。”
早期的沃斯通克拉 夫特、泰勒 、穆 勒;后期的弗里丹、 波伏娃
属于温和派, 稳健派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 Liberal Feminism
• John Stuart Mill: 1869 《女性的屈从地位》
• The Subjection of Women
• 著名的女性主义男性学者。女性的屈从地位是早期 历史野蛮时代的产物,是一群人强迫另一群人的结 果,远非一种自然的秩序。只是因为人们习以为常, 才被当作了自然的秩序。 • 一个性别从属于另一个性别是错误的。理想的社会 应该是:人不再生而有其生活地位,并不可改变地 被钉在那个位置上,而是可以自由运用其才能和有 利的机会去获取他们最期望的命运。
女性主义观点
• 妇女研究理论和妇女运动两个领域,都可以追溯到西 方女性主义理论和女性主义运动 • 对妇女和性别的哲学思考。围绕着如何认识妇女所处 的被压迫地位以及如何使妇女摆脱这种压迫。 • 女权主义转而称作女性主义,体现了对妇女争取权力 的反感。但是运动的初始阶段,的确包含了寻求平等 权利的政治含义。女性主义第一波(First wave of feminism):妇女参政权运动(Suffragette movement)
女权主义/女性主义
• 英文原意上看,feminism至少包含了三重含义: • 一是信念,即女性应该享有和男性同样的权益、权力 和机会; • 二是理论,即关于性别平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理论; • 三是行动,即追求女性权益、权力和机会的一系列社 会运动。
第二讲:女性主义理论
第一节:西方女权主义的产生
第三节:西方女性主义主要观点
•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 • 激进女性主义 • 社会主义女性主义
Big Three
• 文化女性主义:“女权优越论”-女权是优越的female as superior • 生态女性主义:建立一个遵循生态主义与女权主义的原则 的乌托邦 • 女同性恋女性主义:女同性恋是实践,而女权主义是理论 • 后现代女性主义:女权主义的立场已经过时或过于夸大 • 新女性主义流派:后现代女性主义,呈现多元化的格局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 Liberal Feminism
• Betty Frieden: 1963 《女性的奥秘》 • 对家庭主妇的形象说’不’!她号召女性冲出家 庭这个”舒适的集中营”,到社会上去接受高等 教育,从事高层次职业,实现自由价值。 • 多年之后,《非常女人》:在事业和婚姻上二者 可以得兼。第二阶段:在男女真正平等的基础上 重塑我们的制度,以使我们能够生活在对生活和 爱的新的肯定之中,能够选择要孩子。 • 《女性奥秘》反映的是白人中产阶级女性的生活, 忽略了黑人、少数民族和其他边缘人群的状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