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开关电源并联供电

合集下载

并联电路的开关电源的原理

并联电路的开关电源的原理

并联电路的开关电源的原理并联电路是指电路中的电器元件或子电路的两个或多个构成部分之间是并联关系的电路。

开关电源则是一种能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的电源。

开关电源的原理比较复杂,下面将对开关电源的原理进行详细的解释。

首先,开关电源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输入变压器、整流器、滤波器、开关管和控制电路。

1. 输入变压器:输入变压器主要用于将交流电源的电压变换为合适的电压,以满足整流器的工作电压要求。

输入变压器通常采用高频变压器,其特点是体积小、效率高。

2. 整流器:整流器主要用于将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电源,常用的整流电路有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和三相桥式整流电路。

整流器的作用是将变压器输出的交流电转换为脉冲形式的直流电。

3. 滤波器:滤波器主要用于去除整流器输出的脉冲形式的直流电中的纹波,使得输出的直流电更加平稳。

常见的滤波电路有电容滤波电路和电感滤波电路。

4. 开关管:开关管是开关电源中最关键的部分,它通过开和关来控制输出电流的通断。

开关管根据工作的方式可以分为二极管型和晶体管型两种。

常见的开关管有MOS管、IGBT等。

5. 控制电路:控制电路主要用于控制开关管的开和关,以控制输出电流的通断。

控制电路通过控制开关管的导通时间和截止时间来调节输出电流的大小。

开关电源工作的基本原理如下:1. 输入电压经输入变压器变换为适合整流器工作的电压。

2. 经过整流器整流后得到脉冲形式的直流电,其中包含较大的纹波。

3. 经过滤波器的处理,去除直流电中的纹波,得到平稳的直流电。

4. 控制电路对开关管进行控制,控制开和关的时间,从而控制输出电流的通断。

通过不断重复上述步骤,开关电源能够输出稳定的直流电。

在整个过程中,控制电路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它通过对开关管的控制来调节输出电流的大小和稳定性。

开关电源相较于线性电源具有以下优点:1. 转换效率高:开关电源的转换效率通常可以达到80%以上,远远高于线性电源的转换效率。

2. 体积小巧:开关电源采用了高频变压器,使得整个电源的体积大大减小,适用于小型电子设备的应用。

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设计

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设计

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设计【摘要】选用开关电源芯片LM2596和load sharing芯片UCC29002,并选用两片load sharing芯片UCC29002的配合使用,通过调节上路电路中连接在UCC29002电位器,使上下两路对称,实现自动均流。

并由单片机监控调节,确保电路安全,灵活变换。

【关键词】LM2596;UCC29002;反馈1 系统整体设计方案系统整体如图1所示。

图 1 系统整体框图2 主要模块设计方案2.1 供电系统桥式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如图2:e2为正半周时,对D1、D3和方向电压,Dl,D3导通;对D2、D4加反向电压,D2、D4截止。

电路中构成e2、Dl、Rfz、D3通电回路,在Rfz,上形成上正下负的半波整洗电压,e2为负半周时,对D2、D4加正向电压,D2、D4导通;对D1、D3加反向电压,D1、D3截止。

电路中构成e2、D2、Rfz、D4通电回路,同样在Rfz上形成上正下负的另外半波的整流电压。

图 22.2 DC模块的选择电源芯片采用美国国家半导体的LM2596—ADJ它是一款降压型的PWM调节方式的开关稳压电源的芯片,内部振荡源频率为150KHZ,最大输出电流3A,最大输出电压40V,基本可以满足题目要求。

它通常被作为恒压电源应用,此时其通过电压取样电压反馈稳压方式达到稳定电压的目的。

2.3 输出电流比例实现方案输出电流比例实现有两种方案。

一是通过单片机控制ucc29002来实现电流比例,但电路极其复杂。

二是调节内部参数使DC-DC模块输出电流1:2。

当电流需要1:1的时候,通过检测,单片机识别选通,让均流模块电路ucc9002工作,实现电流1:1。

UCC29002采用一个高增益、高精度的放大器,能检测到外面的输入的微小的电压变化量,放大倍数的大小可以通过改变外电路的参数获得。

UCC29002中的电流检测放大器的输入偏置电压极低,使得它可以精确的检测到一个阻值很小的电流采样电阻上的微小电流变化量。

怎么在电源开关上并联一个用电器并且和开关互不干扰

怎么在电源开关上并联一个用电器并且和开关互不干扰

怎么在电源开关上并联一个用电器并且和开关互不干扰
要达到的目的是两个不同功率的灯,比如一个40W的灯泡,和一个彩灯,我把几种电路图画给你看:
1、第一种:两灯同时亮又同时熄、
把彩灯的两线,一根接开关下桩头,另一根接零线。

这是与40W灯泡并联,开关可控制同时亮同时熄!
2、第二种:40W灯亮,彩灯熄、(40W熄、彩电暗)
把彩灯的两线并联在开关上,打开开关彩灯熄,关闭开关彩灯暗,因为通过灯丝循环产生电阻降压。

这种办法,如果40W灯变成400W的灯,当关闭大灯的同时彩电就亮,因为彩灯的回路经过大灯时的电阻小多了!
3、第三种:两灯交换控制、
在火线上装个转换开关,向上彩灯亮,40W灯熄,向下彩亮熄,40W灯亮、
除了以上三种办法再也没有了,因为它已达到了:同时亮同时熄、这个亮那个熄
你把彩灯的两端分别接到了开关的两端,打开开关时彩灯两端被短路,彩灯失电,当然不亮了。

当断开开关时,彩灯串入电路。

与其他用电器串连,彩灯当然亮了,不过比正常接入承受的电压会低一点。

如果彩灯是220v的,可以并到原用电器两端,就可一起亮了。

如要分別控制,还得在彩灯迴路加串一开关。

从你的提问,看出你不懂电,为安全起见,还是找专业人员为你接线吧!
用电器具都是有标准使用电压供电,不可随心所裕,至于与其他电器供用供电开关和一个电源供电的原则是不可使两个用电器具互相承受它不该承受的电压和电流,学好电工的基本知识是欧姆定律和复杂电路的基尔菏夫定律,熟能生巧。

开关电源并联使用注意事项

开关电源并联使用注意事项

开关电源并联使用注意事项当我们需要提供更大的电流或电压给负载时,可以将多个开关电源进行并联使用。

并联使用开关电源可以提高输出电流和电压的能力,同时还具有一些注意事项,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开关电源的参数匹配在进行开关电源并联使用之前,需要确保各个开关电源的参数相匹配。

包括输入电压范围、输出电压范围、输出电流范围、负载稳定性等参数应该尽量一致。

不同参数的开关电源并联使用可能会导致其中一个开关电源因负载不均匀而工作于过载状态,从而导致其故障或烧毁。

2.电流均衡并联使用多个开关电源时,需要注意保持各个开关电源的输出电流相等或尽量相等。

为了实现电流均衡,可以使用恒压恒流控制模式的开关电源,并通过调节电流限制或负载的串并联关系来平衡电流。

另外,还可以使用电流分配器来确保电流均衡。

3.负载均衡当开关电源进行并联使用时,可以将相同负载分配到不同的开关电源上,以实现负载均衡。

负载均衡有助于减轻每个开关电源的负载压力,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负载均衡可以通过合理设计电路连接或使用负载均衡器来实现。

4.输出电压匹配在开关电源并联使用时,除了注意电流均衡和负载均衡外,还需要确保各个开关电源的输出电压相等。

可以通过调整各个开关电源的输出电压调节器来匹配输出电压。

输出电压不匹配会导致电流从高电压的开关电源流向低电压的开关电源,可能导致电流倒流和开关电源的故障。

5.整流电流交流平衡在开关电源并联使用时,需要注意整流电流的交流平衡。

整流电流是指由开关电源输出到负载的电流。

为了实现交流平衡,可以使用并联电抗或并联电容来调整电路参数。

交流平衡的实现有助于减少开关电源的负载干扰,提高输出电流的稳定性。

6.冗余设计并联使用开关电源时,可以采用冗余设计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冗余设计是指在系统中使用额外的备份开关电源,以备份主要开关电源的故障。

当主要开关电源发生故障时,备份开关电源将自动接管负载,从而保持系统的连续运行。

7.保护电路在开关电源并联使用时,需要注意添加适当的保护电路来保护开关电源和负载。

开关电源接线方法

开关电源接线方法

开关电源接线方法开关电源是电子设备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件,它能够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为设备的正常运行提供稳定的电源。

因此,正确的接线方法对于设备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开关电源接线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电源接线知识。

在接线之前,一定要确保电源已经断开,以免发生触电事故。

另外,要根据设备的功率和电压要求选择合适的开关电源,并且要确保电源的输入和输出端子清晰明了,以免接线错误导致设备损坏。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一种常见的开关电源接线方法,即并联接线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我们需要将交流电源的火线和零线分别接入开关电源的输入端子,然后将开关电源的输出端子与设备的负载进行连接。

这种接线方法适用于一些对电源稳定性要求较高的设备,能够有效地提供稳定的电源输出。

除了并联接线方法,还有一种常见的接线方法是串联接线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我们需要将交流电源的火线接入开关电源的输入端子,然后将开关电源的输出端子与设备的负载进行连接,同时将设备的零线接入交流电源的零线。

这种接线方法适用于一些对电源稳定性要求不是特别高的设备,能够简单地实现电源的转换功能。

除了这两种常见的接线方法,还有一些特殊的接线方法,比如双路供电接线方法、备用电源接线方法等,这些方法都是根据设备的特殊需求而设计的。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设备的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接线方法,并且要严格按照设备说明书上的接线图进行接线,以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总的来说,正确的开关电源接线方法对于设备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在接线之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设备的说明书,了解设备的电源要求,并严格按照接线图进行接线。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确保设备能够稳定、安全地运行,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便利。

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并联开关电源供电系统设计

并联开关电源供电系统设计

并联开关电源供电系统设计【摘要】针对电源并联供电的要求,采用主从控制法自动分配两路电源的输出电流,通过选用精密电阻采样控制,实现了分配电流的高精度输出。

DC-DC 模块采用非隔离式BUCK拓扑结构,具有拓扑简洁、使用元器件少、效率高等优点,应用高集成度脉宽调制(PWM)芯片MP1593作为DC-DC模块的主控芯片,极大程度地降低了损耗,达到了小型化、高效率的目标。

【关键词】并联供电;主从控制;均流1 总体方案设计并联供电系统主要由DC-DC变换器、并联电流分配模块、电流采样放大模块以及总控制器等构成。

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框图1.1 DC-DC变换器的设计方案一:正激式BUCK拓扑正激式变换器具有拓扑简洁、输入输出电气隔离、电压降范围宽、使用元器件少等优点。

如图2所示,PWM控制器通过控制加载到正激式变压器一次侧绕组上的PWM波的占空比实现稳压输出。

但是,正激变换器必须附加复位电路来实现功率开关截止期间变压器铁心磁复位,以避免变压器饱和,效率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脉冲变压器的转换效率。

图2 单端正激式变换器结构图方案二:非隔离式BUCK拓扑非隔离式DC-DC变换器使用元器件少,且损耗只包括开关导通损耗和续流二极管的损耗。

如图3所示,开关管导通时,对电感进行充电;开关管断开时,通过续流二极管向负载供电。

电路通过控制开关器件的占空比来控制输出电压。

图3 非隔离式DC/DC器结构图方案二,电路结构简单,工作稳定可靠,控制灵活方便,损耗较小,效率较高,在负载调整率、电源效率方面较方案一均有改善。

因此,选择方案二实现DC-DC变换。

1.2 均流控制方法方案一:最大电流均流法(自主均流法)采用负载共享控制器实现均流控制。

在DC-DC模块正常工作时,将两路控制器的均流母线连接,自动选出电流最大的一路,并将此路电源作为主电源。

均流母线上的电压由主电源的输出电流决定,控制器从电源的接收到母线上的信号后,会控制该路DC-DC模块调整输出电压。

用开关电源并联运行实现仪表24V冗余电源的问题

用开关电源并联运行实现仪表24V冗余电源的问题

用开关电源并联运行实现仪表24V电源N+M冗余的问题【背景】在对某(镇海炼化100万吨/年)乙烯工程进行质量检查时,监督工程师发现仪表24V电源是应用模块化开关电源并联运行来实现N+M(4+4)冗余的,各开关电源间没有通讯线或均流母线等联系,仅在输出端设计了“解偶二极管”,以防止某一或某些开关电源输出电压较低或短路时成为其它电源的负载,其电路原理如图1所示。

查阅该开关电源技术说明书,其电压/电流的特性如图2所示。

图1 仪表24V并联电源原理图图2 开关电源电压/电流特性曲线【评析】随着石油化工装置大型化及其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控制系统需要组建一个大容量、安全可靠的仪表24V电源系统。

但受构成电源模块的半导体功率器件、磁性材料等自身性能的影响,单个开关电源模块的输出参数(如电压、电流、功率)往往不能满足要求。

若采用多个电源模块并联供电,如图3所示,就不但可以提供所需电流,而且还可以形成N+M冗余结构,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可谓一举两得,这也是提供大功率电源的技术发展的一个方向。

图3 多个电源模块并联供电框图但是,在电源模块并联运行时,由于各个模块参数的分散性,使其输出的电流不可能完全一样,使电压调整率小的模块承担较大的电流甚至过载,热应力大;外特性较差的模块运行于轻载其至是空载。

其结果必然使电源热应力分配不均,寿命减小,可靠性降低。

有资料表明,工作环境温度每提高10℃,电子元器件寿命约降低1/2,这就是有名的阿雷尼厄10度法则。

因此,使各并联电源模块的输出电流平均分配,是提高并联电源系统稳定性的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保证模块间电流应力和热应力的均匀分配,防止单个或部分模块运行在过载或电流极限值状态[1]。

由于大功率电源负载需求的增加以及分布式电源系统的发展,开关电源并联技术的重要性也日益增加。

但是并联的开关变换器在模块间通常需要采用均流(Current sharing)措施。

它是实现大功率电源系统的关键,其目的在于保证模块间电源应力和热应力的均匀分配,防止一台或多台模块运行在电流极限(限流)状态。

并联型开关稳压电源原理图

并联型开关稳压电源原理图

并联型开关电源是现在用得最多的电源,电脑显示器,彩电,电脑电源等均采用它,所以了解其工作原理,掌握其电路特点是每个电子人员所必需的图K-3是并联型开关电源的最基本电路图,Q为开关输出管,T为脉冲变压器,D为整流二极管,C是滤波电容,R为负载电阻,因开关管Q与输入直流电压E1并接,所以属并联型开关电路,脉冲变压器耦合开关电路有正向激励和反向激励两种形式,正向激励方式--开关管导通期间,次级脉冲整流二极管也导通,而在截止期间,开关管Q与二极管D都截止.反向激励方式--开关管导通期间D截止,而Q截止期间D导通该电路的工作过程与行输出电路类似,开关脉冲信号加至晶体管Q的基极,当输入脉冲为正时,Q饱和,此时初级线圈上的电压特性为上正下负,次级感应电压则是上负下正,D反偏截止,当Q基极输入负脉冲时,晶体管Q截止,Q的集电极电位上升为高电平,此时T的次级感应电压是上正下负,D正向偏置而导通,电容C充电,取得直流输出电压E0,T在这里可看作储能元件,当开关晶体管Q导通,但二极管D截止时,初级线圈储存能量,当Q截止时,T则释放能量,此时二极管D导通.这里我们需要说明一个问题,当Q截止时,T的初级电流跃变为零,并失去回路,次级如何有电压输出?线圈的电流不是不能跃变的吗?这一问题我们可从能量不能跃变这一概念来理解,因电感中的能量是以磁能形成存在的,一般的电感只有一个绕组,而脉冲变压器有初,次级两个绕组,在开关晶体管Q从导通变为截止时的瞬间,初级线圈电流突变为零,而T便将能量转移到次级,这时二极管导通,次级线圈有感应电流产生,感应电流所产生的磁通与转换瞬间前的相同,而保持磁通量不变.输出电压E2有以下关系式:E2=E1×η2/η1×Tc/T0,η2和η1是初次级匝数,Tc是晶体管导通时间,To是截止时间.为此我们可以通过控制Tc/To比使来调输出电压E2的高低.下面我们以电路实例来对此种电路加以分析说明,图K-4是一种彩电的实际开关电源电路.电路工作过程如下:开机后,整流滤波电路建立的直流电压E1经电阻上R302加至Q304基极,随之使Q304导通,产生集电极电流,该电流在初级绕组产生感应电压,极性是8脚正,1脚负,在次级绕组9-10脚形成感应电压使Q304基极电位更正,从而使集电极电流上升,这是一个正反馈过程使Q304通过进入饱和导通,这一线性上升的电流,流过Q304发射极电阻R313产生相应的线性上升锯齿波电压降,此压降经R312及电容C310(隔直电容)耦合至Q303基极,与此同时变压器11-12脚的绕组输出的方波脉冲经D306整流,C312滤波建立了一取样电压En经R304,VR301,R305分压加至Q301基极,使 Q301集电极上保持与其有关的直流电压,再经R30准,R309分压加至Q302基极,因此Q302基极加有一直流电压并叠加上锯齿波电压,Q302,Q303是开关频率控制电路,它工作在两个状态,一是一齐导通,二是一齐截止,在Q304截止期间,T301的10-9脚绕组感应得到的方波脉冲电压是10脚为正,此电压经D307整流在C314上充有电荷.在Q304导通期间在R313上的锯齿波电压使 Q303导通后,C314上的电压加到Q304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使Q 304趋向截止,Q304截止后导通期间脉冲变压器所储存的能量通过次级绕组开始释放,经变压器耦合使 D320导通,C321滤波输出获得稳定的直流输出电压.当次级绕组能量释放至很小时,初次级电路均不导通,电路处在高阻状态,初级绕组电感与分布电容C组成的并联谐振电路产生谐振,谐振所产生的感应电压经脉冲变压器的反馈绕组(10-9脚)又使Q304基极有正电位而导通,从而进入饱和导通状态,开关电路进入下一个新的振荡周期.稳压控制过程:当输出直流电压上升时,相应的取样电压即电容C312上的电压变上升,经R304,VR301,R305分压,使 Q301的基极电位上升,经Q301比较放大,使Q302的基极直流电位下降,Q302基极是直流误差电压与锯齿波电压的相加,由于Q302基极上的直流误差电压下降,PNP型晶体管Q302更容易进入导通,也就是锯齿波电压的幅值较小时,就引起Q302的导通,这一锯齿波与Q304集电极的线性上升电流有关,即Q304集电极电流上升较小值 ,就导致Q302的导通,又使Q303基极电位上升而导通,电容314电压加至Q304的b-e结,使Q304截止.以上过程使Q304导通时间Tc减少,开关振荡频率升高,输出直流电压值与Tc成正比,Tc 减少,最后引起输出直流电压下降,达到稳压的目的.此资料来源: 转载请注明出处!。

开关电源并联均流技术

开关电源并联均流技术

开关电源并联均流技术1引言在实际应用中,往往由于一台直流稳定电源的输出参数(如电压、电流、功率)不能满足要求,而满足这种参数要求的直流稳定电源,存在重新开发、设计、生产的过程,势必加大电源的成本、延长交货时间、影响工程进度。

因此在实用中往往采用模块化的构造方法,采用一定规格系列的模块式电源,按照一定的串联或并联方式,分别达到输出电压、输出电流、输出功率扩展的目的。

但是电源输出参数的扩展,仅仅通过简单的串、并联方式还不能完全保证整个扩展后的电源系统稳定可靠的工作。

不论电源模块是扩压还是扩流,均存在一个“均压”、“均流”的问题,而解决方法的不同,对整个电源扩展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都有很大的影响。

由于目前稳定电源输出扩流应用较多,本文仅讨论开关电源并联均流技术。

均流的主要任务是:(1)当负载变化时,每台电源的输出电压变化相同。

(2)使每台电源的输出电流按功率份额均摊。

2提高系统可靠性方法(1)在电源并联扩流过程中,为了提高系统工作稳定性,可采用N+m冗余的方法。

其中m表示冗余份数,m值越大,系统工作可靠性越高,但是系统成本也相应增加。

(2)采用均流技术保证系统正常工作。

在电源并联扩流中,应用较为广泛的办法是自动均流技术。

它通过取样、电子控制调节环路来保证整个系统的输出电流按每个单元的输出能力均摊,以达到既充分发挥每个单元的输出能力,又保证每个单元可靠工作的目的。

(3)均流技术应满足条件:·所有电源模块单元应采用公共总线。

·整个系统应有良好的均流瞬态响应特性。

·整个并联输出扩流系统有一个公共控制电路。

(4)常用的几种并联均流技术:·改变单元输出内阻法(斜率控制法)·主/从控制法(master/slave)·外部控制电路法·平均电流型自动负载均流法·最大电流自动均流法(自动主/从法、民主均流法)·强迫均流法3关于均流技术中常用的一些概念3.1稳压源(CV)电路框图和特性曲线分别如图1(a)、(b)所示,输出电压UO=RFUREF/R1(a)(b)图13.2稳流源(CC)电路框图和特性曲线分别如图2(a)、(b)所示,输出电流IO=RFUREF/(RSR1)(a)(b)图23.3CV/CC(恒压/恒流交叠)特性曲线如图3所示图34常用几种均流技术的工作原理4.1改变单元输出内阻法(斜率控制法、电压下垂式、输出特性斜率控制式)实现方式:·UO固定,改变斜率·斜率固定,改变输出电压(1)工作原理和特性曲线(a)(b)图4见图4(a)、(b),图中△Imax=△UOImax/△Uslope,内阻RO=△UO/△IO当单元输出电流IO1增加时,IO1在电流检测电阻RS上的压降增加,致使A1输出电压增加,与单元电压反馈信号Uf 叠加后送至A2反相输入端,经A2放大后输出Ur变负,利用这个Ur电压控制单元输出电流,从而实现均流。

开关电源并联注意事项

开关电源并联注意事项

开关电源并联注意事项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开关电源并联这事儿。

听上去挺简单,是吧?其实这背后可是门道不少,咱们可得好好琢磨琢磨。

别小看这并联,有时候真是“画龙点睛”,让你的电源工作得更加顺畅。

但同时,如果处理不当,也会让你“自讨苦吃”。

好吧,咱们一步一步来,别急,保证你听了不会打瞌睡。

1. 理解并联的意义首先,咱们得明白,为什么要把开关电源并联呢?想象一下,你有一个小马达,功率大得惊人,一台电源根本满足不了它的胃口。

这时候,你就得用到并联了。

简单来说,多个电源并在一起,能增加输出电流,这样就能给马达提供足够的“营养”。

这就像你吃饭,吃得太少还不够饱,得多吃几碗才能过瘾嘛!1.1 电流分担并联的好处就在于电流能分担。

想象一下,如果只有一台电源,那可就忙坏了,要是有几台电源一起“加班”,那可是轻松多了。

不过,记住了,别想当然地以为电源的负担就均匀分配。

假如每台电源的输出电压不一致,就可能出现一台“吃得过饱”,另一台却“挨饿”的情况,这可就不好了。

1.2 故障冗余再说一说并联的冗余效果。

万一有一台电源挂了,其他的电源还能继续工作,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就像你和朋友们一起去聚餐,大家分摊费用,结果一个人没带钱,其他人也不至于“尴尬得无地自容”。

所以并联的设计,能让你的系统更加坚固,不容易“翻车”。

2. 注意事项既然并联这么好,咱们在操作的时候,还是得留个心眼。

总不能瞎搞,是吧?2.1 电压匹配首先,电压得匹配。

要不然就像穿错了鞋,一只高跟一只拖鞋,走路可就别扭得不行。

一般来说,开关电源的电压要在±2%之内,尽量做到“齐步走”。

这样电流才能平均分配,不会出现一台电源“过劳死”的情况。

2.2 使用均流电路接下来,咱们说说均流电路。

这个东西听上去高大上,但其实就是个小小的“守门员”。

它能有效地监测每台电源的输出电流,确保大家都在同一个水平线。

这就像运动会接力赛,大家必须在同一个起跑线,才能跑得快,不然就是“各自为政”。

开关电源16、并联均流

开关电源16、并联均流
备为从机,每台主、从机有各自的电流环, 电压环共用一个并设置于主机中,主机的电压环输出信号Vi经过通信传输从 机,在从机中实现内环电流控制,达到均流的功能。(从机按照电流源特性 运行)
缺点:一旦主机发生故障,电源系统瘫痪; 主机、从机之间需要通信联系,使系统复杂。
得更多电流。
本质上还是自动选主法。
5、其他均流法:平均值均流法等 参考文章:蔡宣三《并联开关电源的均流技术》电力电子技术,95年3期。
并联均流方法
1、输出阻抗均流法: 调节开关电源的输出外特性的斜率(输出阻抗),达到均流目的。 开关电源的输出外特性: V V I R
0 0 max 0
两台电源并联时,如果能将电源1的外特性斜率调整接近电源2,可使 得电流分配均衡。
优点:简单。 缺点:输出阻抗加大,负载电流变化会引起大的电压变化。
开关电源的并联均流
概述
开关电源在以下两种情况下,采用几台并联运行: 1、需要大功率输出; 2、需要供电可靠性非常高。采用N+M 台电源并联,其中N台供给负 载所需电流,另外M台为后备电源。正在工作的N台电源中即使有M 台发生故障,也能保证提供100%的负载电流。可靠性的提高以牺牲成 本为代价。 开关电源并联运行不能简单地将多台电源输出端并联联接在一起。并 联后输出电压被强制相等,但是由于电源参数的分散性,使得每台电 源开路电压和内阻存在差异,并联后电流分配不均衡。 开路电压存在差异:误差放 大系数和电阻测量。 内阻存在差异:并联输出母线。
3、改进主从均流法(自动选主法): 各个电源的电压调节器都处于工作状态,其输出仲裁出最大值,输出值最大的 调节器为主调节器。主机故障失效,剩余电源自动仲裁出新的主电源,不影响系 统工作。
4、最大电流均流法: 电流信号通过下图电路进行仲裁,电流反馈uifk最大的电源二极管VDk导 通,均流母线电压uSB(均流信号)正比于输出电流最大的电源电流。 各电源调节自身电流方法:均流信号uSB同代表本电源电流的信号uifk的误差乘比 例系数kSk后加到电源电压给定中。误差大时,提高本电源电压给定,使得本电源分

高频开关电源双闭环反馈并联系统

高频开关电源双闭环反馈并联系统
4.实验与结论
应用以上原理,制作了一台组合式并联的72KW高频开关电源.具体参数为:AC380V±10%,稳压输出18VDC;限流电流4100ADC;稳流输出4000ADC;限压电压18.5VDC.该并联系统由五台单独的高频开关电源并联组合,每台高频开关电源都输出同等的800A/18V.系统在稳压工作时,即使输出短路也能限流在4100A稳定工作;稳流工作时,输出端开路能实现限压而稳定工作.若为了提高并联系统的可靠性,还可增加一台备份.该电源在电镀行业镀铬工艺中现场运行已有近两年,基本上达到了设计要求,用户反应良好.
高频开关电源双闭环反馈并联系统
1.前言
高频开关电源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进入我国后,由于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噪音低等优点,大量地进入我国邮电通讯.电力部门及其它领域,其发展迅速,市场潜力巨大,取代了许多传统的中小功率可控硅整流电源.而在传统的工矿企业,如电解电镀.电化.电火花.电池充电.水处理.热处理.焊接.冶炼等诸多领域,目前还在大量使用传统的可控硅整流电源,不符合国家环保节能的政策.目前市场上的单台高频开关电源功率受到器件的约束及其它因素的限制,难以在大功率(50KW以上)场合实用需要.为了把功率做大,简单的方法就是把许多单台高频开关电源,将其输出简单并联,形成扩流输出.但这种方法有一个局限性,那就是并联后的系统只能是稳流输出,而不能适应稳压输出的应用场合.本文设计思想就是在上述简单并联后的基础上,再单独设计一个输出电压负反馈系统,利用电压反馈系统的输出来控制各台高频开关电源,形成双闭环反馈,从而达到并联系统的稳压输出.由于单台高频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众所周知,故以下着重从自动控制系统原理方面介绍并联系统的工作原理.
单台高频开关电源构成一个电流负反馈控制系统,简称内环.自动控制原理.

开关电源并联使用的方法

开关电源并联使用的方法

开关电源并联使用的方法开关电源并联使用是一种常见的电源设计方法,可以提供更高的输出电流,增加电源的可靠性,并提高电源系统的效率。

下面将详细介绍开关电源并联使用的方法。

一、开关电源并联使用的基本原理开关电源并联使用的基本原理是将两个或多个相同类型的开关电源输出端并联在一起,以增加输出电流。

这种设计方法适用于需要高输出电流的应用场景,例如服务器、数据中心等。

二、开关电源并联使用的优点1. 增加输出电流:通过将多个开关电源并联在一起,可以增加电源系统的输出电流,以满足高负载设备的需要。

2. 提高可靠性:当一个开关电源发生故障时,其他开关电源可以继续工作,从而提高电源系统的可靠性。

3. 均流作用:通过并联多个开关电源,可以平衡各电源的输出电流,减少因负载不均导致的过热和损坏风险。

4. 扩容能力:通过增加并联的开关电源数量,可以扩展电源系统的容量,支持更多的负载设备。

三、开关电源并联使用的注意事项1. 确保开关电源类型相同:并联的开关电源必须是相同类型、相同规格的,以保证良好的均流效果和系统稳定性。

2. 电压和电流匹配:并联的开关电源的电压和电流应相匹配。

如果电压不匹配,可能导致过压或欠压故障;如果电流不匹配,可能导致过载或欠载问题。

3. 均流控制:为了实现良好的均流效果,需要采取适当的均流控制措施。

常用的均流控制方法包括主从控制法、平均电流法、最大电流法等。

4. 负载分配:在并联多个开关电源时,需要合理分配各电源的负载,以充分利用各电源的容量,避免过载或欠载。

5. 热设计:由于并联的开关电源数量增加,总热量也会相应增加,因此需要进行合理的热设计,确保电源系统在高温环境下正常工作。

6. 维护和管理:对于并联使用的开关电源,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管理,包括检查各电源的工作状态、清理灰尘、更换故障部件等。

四、开关电源并联使用的实现方法1. 选择合适的开关电源模块: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开关电源模块,确保其类型、规格和参数与系统要求相匹配。

并联开关电源的均流方法

并联开关电源的均流方法

并联开关电源的均流方法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并联开关电源的均流方法大量电子设备,特别是计算机、通讯、空间站等的广泛应用,要求组建一个大功率、安全可靠、不间断供电的电源系统。

如果采用单台电源供电,该变换器势必处理巨大的功率、电应力大,给功率器件的选择、开关频率和功率密度的提供带来困难。

并且一旦单台电源发生故障,则导致整个系统崩溃。

采用多个电源模块运行,来提高大功率输出是电源技术发展的一个方向。

并联系统中每个模块处理较少功率,解决了上述单台电源遇到的问题。

在大功率DC/DC中,为了获得更大的功率,特别是为了得到大电流时,经常采用N个单元并联的方法。

多个单元并联具有高可靠性,并能实现电路模块标准化等优点。

然而在并联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就是电流不均,特别在加重负载时,会引起较为严重的后果。

普通的均流方法是采取独立的PWM控制器的各个模块,通过电流采样反馈到PWM控制器的引脚FB或者引脚COMP,即反馈运放的输入或者输出脚来凋节输出电压,从而达到均流的目的。

显然,电流采样是一个关键问题:用电阻采样,损耗比较大,电流放大后畸变比较大;用电流传感器成本高;用电流互感器采样不是很方便,州时会使电流失真。

一、一种新的电流采样方法如前所述,在均流系统中一些传统的电流采样力法都或多或少有些缺点。

而本文提出的这种新的电流采样力法,既简单方便,又没有损耗。

下面以图l所示的Buck电路为例,说明这种新的电流检测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电流检测电路由一个简单的RC网络组成,没流过L的电流为iL,流过C的电流为ic,L两端的电压为vL,输出电压为vo上电压为vc,则有vL+iLR1+vo.=vc+icR (1)对式(1)在一个开关周期求平均值得式中:VL是电感上的电压在一个开关周期的平均值,显然VL=O;Vo为输出电压平均值;IL电感电流平均值,等于负载电流ILoad;Ic是电容在一个开关周期内充放电电流的平均值,显然Ic=0;R1为电感的等效串联电阻(ESR)。

两路输出开关电源串联使用方法

两路输出开关电源串联使用方法

两路输出开关电源串联使用方法两路输出开关电源的串联使用技巧哎呀,朋友们,你们有没有想过,那些看似复杂的东西其实也可以很简单?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那个让人头疼的问题——两路输出开关电源如何串联。

别担心,跟着我一起,保证让你轻松搞定!首先得明白,什么是两路输出开关电源?简单来说,就是有两个独立的输出通道,可以同时给两个设备供电。

这玩意儿在实验室、电子工作室或者家里那些需要多用电的设备上特别有用。

那么,怎么把两个电源串起来呢?嘿,这可就有点小技术了。

你得先确保两个电源的输入电压是一样的,这样它们才能“合体”成功。

然后嘛,打开一个电源,让它工作一会儿,让内部的电路热热的。

这时候,再打开另一个电源,它就会知道这个小伙伴已经准备好了。

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一步——调调参数。

你知道吗,每个电源都有自己的脾气,你得慢慢来,一点点调整设置,直到两个电源都能稳稳地工作。

比如,有的电源可能需要你调低一点输入电压,有的则需要你调高一些。

别急,慢慢试,找到那个刚刚好的点。

还有啊,别忘了检查连接线路。

要是线路接得不对,或者接触不良,那可就麻烦大了。

你得仔细看看,确保每个接口都插得牢靠,没有松动的地方。

别忘了测试一下。

把两个电源都插上电,然后打开一个电源,让另一个也通电试试。

看看两个电源是不是能同时工作,电流是不是平衡。

要是有问题,赶紧调整参数,直到一切正常。

好了,以上就是两路输出开关电源串联的小窍门。

记住这些,下次遇到类似问题就不愁了。

当然啦,如果还有什么不懂的,随时找我,我们一起研究研究。

哎,说起来,咱们还得提一提安全的事儿。

在使用任何电气设备时,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记得戴上防护眼镜,小心操作,千万别让自己和他人受到伤害。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

希望我的小技巧能帮到你们。

记得点赞关注哦,我们下次见!。

开关稳压电源并联供电系统

开关稳压电源并联供电系统

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A题)设计报告摘要:此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采用MC34063为主控制器,构成输出电压可调的DC-DC变换器。

由MC34063构成DC-DC模块,由MC34063与外部功率开关构成它激式单管降压型DC-DC变换器应用电路。

经过滤分流控制电路额定输出电压值。

一、方案设计与论证方案1:主模块采用自激型推挽式直流变换器,调整初、次级线圈绕组,从而得到要求输出电压值。

方案2:由MC34063构成DC-DC模块,由MC34063与外部功率开关构成它激式单管降压型DC-DC变换器应用电路。

论证:理想状态方案1 在低输出电压情况下转换效率较低,而且电路易产生不平衡。

选用方案2可以通过两个外部电阻组成分压器来调节,输出电压由2%精度。

MC34063内部的输出级含有一个中功率的开关管,所以不需要外加功率管就能直接构成中功率的DC-DC变换器。

大大简化电路的设计。

选定:方案2二、电路设计1. DC-DC单元电路设计如图,R6为采样电阻,参考电压为 1.25V。

要使输出电压为8V,只需满足1.25/(8-1.25)=R6/R5.2.过流、和分设计在输出端回路上串联一个0.1欧姆的电阻,用放大器采集其对地电压,单电流等于1.5A 时,采样电阻上的电压为0.0.15V,放大到放大到74573的高电平后输出高电平,控制模块2分流电路上的开关管,从而起到分流作用。

当0.1欧姆上电阻上的电流为4.5A时。

压降为0.45V,放大为高电平后接到反相器7404上使其输出低电平,后控制快关管关闭,当电流低于405A时,反相器输出高电平,电路自动恢复工作状态,从而起到过载保护作。

三、测试方法与测试结果对模块一和模块二进行电压测试,两模块输出点压为8.0+-0.1,四、讨论通过使用MC34063,充分了解其性能及特性,利用其构成的主控制电路可很好地完成任务的基本要求。

在电路设计、制作过程中也产生诸多错误,有些没能很好得以解决,以致在电路测试过程中任务要求存在些偏差。

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设计报告

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设计报告

摘要在电源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各种负载对于供电的可靠性要求不同,当单台电源不能提供负载的全部容量的时,就需要多个电源模块并联使用,以提高电源的容量和运行的可靠性。

在实际的使用过程并不是简单的把各个电源并联使用就可以让电源平均承担功率。

这是由于电源各自参数的分散性,使得每个电源的开路电压和内阻均会存在差异,通常开关电源的内阻都非常小,因此开路电压很小的差异就会导致各电源的输出电流有较大的差异,这种状态会导致各个电源的寿命衰减不一致,达不到电源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的要求,这就要求在电源并联使用过程中使用均流技术。

关键词:开关电源电源并联均流技术一:设计要求1)任务设计并制作一个由两个额定输出功率均为 16W 的 8V DC/DC 模块构成的并联供电系统(见图 1)。

2)要求1.基本要求(1)调整负载电阻至额定输出功率工作状态,供电系统的直流输出电压U O=8.0±0.4V。

(2)额定输出功率工作状态下,供电系统的效率不低于 60%。

(3)调整负载电阻,保持输出电压U O=8.0±0.4V,使两个模块输出电流之和I O=1.0A 且按I1:I2=1:1模式自动分配电流,每个模块的输出电流的相对误差绝对值不大于 5%。

(4)调整负载电阻,保持输出电压U O=8.0±0.4V,使两个模块输出电流之和I O=1.5A 且按I1:I2= 1:2模式自动分配电流,每个模块输出电流的相对误差绝对值不大于5%。

2.发挥部分(1)调整负载电阻,保持输出电压UO=8.0±0.4V,使负载电流IO在 1.5~3.5A 之间变化时,两个模块的输出电流可在(0.5~2.0)范围内按指定的比例自动分配,每个模块的输出电流相对误差的绝对值不大于2%。

(2)调整负载电阻,保持输出电压 UO=8.0±0.4V,使两个模块输出电流之和IO=4.0A 且按I1:I2=1:1 模式自动分配电流,每个模块的输出电流的相对误差的绝对值不大于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关电源并联供电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题目: 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目录摘要: (1)一、系统方案 (2)1.DC/DC模块主电路 (2)2.开关管驱动电路 (2)3.辅助电源电路 (2)4.系统总体方案 (3)二、理论分析与计算 (3)1.DC/DC变换器稳压方法 (3)2.电流、电压检测 (5)3.均流方法 (6)4.过流保护 (6)三、硬件电路与软件设计 (6)1.硬件电路设计 (6)2.软件设计 (7)四、测试条件与结果 (9)1.测试仪器设备 (9)2.基本要求测试数据 (9)3.发挥部分测试数据 (10)4、结果分析 (11)五、参考文献 (11)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摘要:本设计以Atmage16L-8PU单片机为控制器,由DC/DC模块电路、开关管驱动电路、辅助电源电路、电流采样电路、单片机电路、键盘电路和显示电路组成。

其中,DC/DC模块采用BUCK电路实现,开关管驱动电路采用IR2110芯片完成,辅助电源由单片开关电源芯片LM2576产生,并增加后置线性稳压环节。

单片机实现闭环控制功能,稳定输出电压,并实现两路电源自动或按指定比例分流。

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各项指标均达到题目要求。

Abstract: In the design, MCU Atmage16L-8PU is used as a controller. The system is composed of DC/DC modules, switch drive circuits, auxiliary power suppliers, current and voltage detection circuits, MCU system, display and keyboard control circuits. DC/DC module is based on BUCK circuit. Switch MOSFET is drived by IR2110 chips. Auxiliary power suppliers are generated by the switch mode power supply chip LM2576 with a linear post regulator. Closed-loop control is realized by MCU, so the output voltage is stabled and the currents of the two DC/DC modules are decided automatically or by the specified proportion.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system has definitely met the design demand.一、系统方案1.DC/DC模块主电路方案一:采用反激式变换器。

反激式变换器适合小功率输出,输入电压大范围波动时,仍可有较稳定的输出,并且可以实现带隔离的DC/DC变换,但其反激式变压器设计比较复杂,且整体效率较低。

方案二:采用BUCK变换器。

BUCK是一种降压斩波电路,该拓扑效率高,电路结构结构简单,参数设计也比较简单。

综合比较,电压有24V变换到8V,为降压模式,且不要求隔离功能,为提高系统的效率,且方便电路的设计,本设计采用方案二。

2. 开关管驱动电路方案一:由开关电源驱动电路芯片GT3525产生驱动信号。

通过单片机控制GT3525芯片的基准电压调整PWM信号的占空比,从而控制主电路的输出。

方案二:由单片机直接产生PWM信号,经过IR2110芯片进行电平变换后,驱动开关管。

通过检测输出电压和电流,由单片机直接调整PWM信号的脉宽,从而调整主电路的输出。

方案二省去了开关电源驱动电路芯片,通过单片机直接控制脉宽,设计灵活,控制简单。

综合考虑,选择方案二。

3. 辅助电源电路辅助电源用于给单片机电路和驱动电路供电,需要+5V和+15V两路电源。

方案一:采用反激电路实现。

一路反激电路可以同时输出+5V和+15V,但反激电路结构复杂,需要变压器,效率较低。

方案二:基于单片开关电源LM2576的降压电路方案。

此方案每路电源只能有一路输出,因此要同时提供+5V和+15V,需要两路辅助电源电路。

但基于LM2576的降压电路外围器件很少,无需变压器和独立的开关管驱动电路,结构非常简单,调试方便。

综合考虑,选择方案二。

4. 系统总体方案系统总体方案,包括DC/DC模块主电路、开关管驱动电路、辅助电源电路、电流采样电路、电压采样电路、单片机电路、键盘电路和显示电路,系统总体框图如图1所示。

-图 1 系统总体框图二、理论分析与计算1. DC/DC 变换器稳压方法DC/DC 变换器采用BUCK 电路结构,由单片机产生PWM 信号驱动功率开关管,从而实现稳压和稳流功能,电路如图2所示。

电路主要由功率开关管、输出整流二极管和滤波电路等组成。

图2 DC/DC 主电路DC/DC 变换器输入电压为24VDC ,输出为8VDC 。

我们选择占空比为0.5,根据反激电路工作原理,开关管两端最大电压为V D V V 485.01241in Q =-=-=。

我们选择功率开关MOS 管IXTH200N10T ,该MOS 管耐压为100V ,电流为200A ,导通电阻只有5.5m Ω,耐压值留有足够的余量,而且由于导通电阻小,能有效的减小损耗。

由于反激电路在开关管关断时产生很大的电压尖峰,会损坏开关管,因此需要在变压器原边增加钳位电路。

我们选择RCD 钳位电路,选择电阻为2.2k Ω/2w ,二极管型号为MUR1100,电容为300pF ,钳位效果良好。

为提高效率,减少干扰,我们选择整流二极管为超快恢复整流二极管MBR1060,平均整流电流为10A ,反向击穿电压为60V ,反向电流的恢复时间非常短,满足本设计要求。

反激电路通常使用由一个二极管和一个电容组成的半波整流滤波电路。

本设计中负载电流最高可达2A ,常规的半波整流会产生很大的电流纹波,给电流检测和控制带来困难。

我们选择两个电容和一个电感构成的π型滤波电路,使输出电压纹波和电容纹波均较小。

滤波电容均选择2200μH/50V 的电解电容,电感选择自行绕制的1mH/3A 电感。

主变压器是反激电路最关键的器件,设计如下:参考现有的磁芯规格,选择磁芯有效截面积e A =1322mm ,所选磁芯饱和磁通密度0.3s B T =。

本系统选择开关电源工作频率f=10kHz ,频率较低,单片机较容易实现,并可减小损耗。

总功率: e P =30W峰值电流: e p in 22305240.5P I U D ⨯===⨯ A 电感量: in p 4p 240.5240510U D L uH I f ⨯===⨯ 原边匝数: o p 64s e 80.530.31321010U D N B A f -⨯===⨯⨯ 取30。

副边匝数: p o s in (130810.510240.5N U D N U D -⨯⨯-===⨯)() 线径选择: f =10kHz,趋肤深度0.72mm ε=== 为减小电路损耗,应尽量选择直径大的漆包线绕制。

但考虑到趋肤效应问题,应该选择线径不大于趋肤深度的线。

本设计中,我们选择直径为0.50mm 的双股漆包线绕制,既能减小损耗,又消除趋肤效应的影响。

根据参数制作变压器,测量得到实际原边电感 2.58mH ,适当增加气隙,使原边电感为220uH ,满足设计要求。

2. 电流、电压检测电流采样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使用康铜丝。

将康铜丝串入输出回路,输出电流将在康铜丝上形成压降然后做差分放大处理。

该方案简单,但存在不足。

康铜丝的实际电阻不易准确测量而且由于测量电路和功率电路没有隔离,必然引入噪声。

本设计采用霍尔电流传感器对电流进行采样。

霍尔传感器ACS712是一款将小电流信号测量转换为较大电压测量的高精度隔离测流芯片,其内部还集成了滤波放大器件,使测量精度大大提高。

单片机根据采样的电压值计算出两路DC/DC 模块的电流1I 和2I ,并根据o 12I I I =+计算总电流o I 。

电压的采样是通过电阻分压,直接从输出取样,然后进行A/D 转换。

根据取样电压值和分压比可计算出输出电压值o U 。

3. 均流方法本系统在通电后首先给负载两端提供稳定电压,然后通过单片机分别调整两路DC/DC 主电路驱动信号的脉宽,来调整各自的电流I 1和I 2,实现电流按比例分配。

通过同时调整两路DC/DC 模块的占空比来调整总的负载电流I o 。

4. 过流保护当I 1和I 2有任意一路大于2.5A 时,或者总电流I o 大于4.5A 时,电路进行过流保护,单片机关闭PWM 信号输出,关断输出电压,并通过蜂鸣器报警。

延时5秒后再次开通电源,如果仍然过流,则再此关闭电源。

如果不过流,电路正常工作,过流保护恢复。

三、硬件电路与软件设计1. 硬件电路设计(1)DC/DC 主电路系统中两路DC/DC 模块采用BUCK 电路,结构比较简单,驱动信号由单片机直接输出,驱动电路比较容易实现。

系统设计PWM 信号频率为15.6KHz ,频率较低,开关耗损小,效率较高。

DC/DC 主电路如图2所示。

(2)辅助电源电路本系统通过单片开关电源LM2576的降压电路来实现,使用两路辅助电源分别提供+5V 供单片机工作和+15供驱动电路工作。

LM2576的降压电路外围器件很少,无需变压器和独立的开关管驱动电路,结构非常简单,调试方便。

辅助电源电路如图3所示。

图3 辅助电源电路(3)测控电路测控电路是以AVR 单片机Atmage16L-8PU 为核心的控制电路,如图4所示。

电流检测利用ACS712实现,由A/D 采样其输出电压并计算出电流1I 、2I ,根据o 12I I I =+计算o I ;当o I <1A 时,12I I :按1:1自动分配; 当o I ∈(1,1.5)时,12I I :按1:2自动分配;当o I ∈ (1.5,3.5)时,12I I :在(0.5,2)范围内按指定比例自动分配; 当o I =4.0A 时,12I I :按1:1自动分配。

输出电压的检测同样是利用电阻分压,由A/D 采样输出电压值,根据分压比计算o U 。

电源电路的三路采样都反馈给单片机,由单片机根据要求做出调整,从而形成了一个闭环回路,使o U 稳定在8V 。

图4 单片机系统2. 软件设计系统采用AVR 单片机Atmage16L-8PU 实现闭环控制,系统软件编程采用模块化设计,分为四个子程序——PWM 产生、A/D 转换、液晶显示和键盘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