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复习笔记汇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哲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董仲舒
西汉一位与时俱进的思想家、儒学家,西汉时期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著有《天人三策》《春秋繁露》。他的重要哲学思想包括:神化儒学的“天人感应”宇宙论体系,以“性三品说”为主要内容的人性论,以阴阳观念为核心、纲常为等级的社会伦理思想,正名思想,以及“君权神授”、“独尊儒术”的社会政治思想和历史观。武帝时,正式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高儒学地位,使其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正统思想。但也因为他的学说,引发
了儒学的中大转向,甚至在一定意义上丢掉了人文主义精神。
王弼
三国时期著名经学家,魏晋玄学理论的奠基人。他少年时即享高名,好谈儒道,与何晏、夏侯玄等同开玄学清谈风气。其哲学思想核心是“以无为本”,带有思辨玄学的色彩。他把老子的宇宙生成论发展为“有无何以为本”的本体论玄学,由此,中国式的形而上学在他手中已具雏形。著有《老子道德经注》《周易注》等,现多佚。
郭象
西晋时期著名玄学家。他“少有才理,好老庄,能清言”,有人称其为“王弼之亚”。哲学著作为《庄子注》。郭象建立起“独化”的世界观体系:在“有”、“无” 相生问题上,他否定“以无为本”的观点,认为“生物者无物,物自生”,“有亦不得化为无”;另提出“独化于玄冥之境”以解释万物自生,认为事物各自“独化”,“各有定分”,“玄冥之境”是“独化”的精神境界。并由此观点提出“名教即是自然,自然即是名教”,主张顺应名教规范,便能实现自然。
韩非子
战国晚期韩国人,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不善辞令,善于著书,主要著作《孤愤》、
《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等后被编入《韩非子》一书。韩非好刑名
之学,亦多受黄老思想影响。其法治思想集中体现为一整套以“法”为中心,“法”、“术”、“势”相结合的君主集权思想,主张“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他的法治思想的根据在其“人皆自利,国君之利在耕战”的人性论;并以“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的历史观论证其变法理论。秦国应用他的理论统一了中国,建立第一个中央集权的专制国家。后世的改革家也多受其影响。
齐物
庄子思想。包括“齐物”和“齐论”两个方面。“齐物”强调包括人的品性和感
情在内的世间万物,虽有差别,但归根结底却是齐的。差别是相对的,差别来源于认识的主观性和标准的不确定性。因此要以“道”观之,才能看到万物本无区别。而以“道”观之得到真理性认识的途径则是“以明”,即放弃成心和经验。
齐物思想既是“齐是非”而达到真理性认识的思想,又是“齐万物”、“齐物我”后消解自我中心的“天人合一”的境界追求。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的主张,即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
进。”该思想以儒家的春秋大一统思想、仁义思想和君臣伦理观念为核心,掺杂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思想,神化了专制王权,适应了汉武帝高度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有助于国家的统一,使儒家思想逐步发展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和主流文化。
《孙子兵法》
春秋时兵家著作。传世本《孙子兵法》十三篇,是春秋末期齐人孙武的著作,兵家“经之以五事,较之以计”,提出战争的五个方面:道一一战争的正义性;天――自然气候条件;地一一自然地理条件;将一一将帅的指挥才能;法一一军队的军纪和规章制度。主要的战略战术有“上兵伐谋”、“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等, 其实已经上升到到“道”与“法”即规律的高度。《孙子》中还闪烁着军事辩证
法的光辉,提出“避实就虚”、“奇正相生”的思想。
二、简答题。
孔子的“仁学”思想
1、“仁”是孔子思想的中心观念。孔子所提倡的“仁”的内涵包括“爱人”、“克己复礼”、“忠恕”。爱人是“仁”的主旨,但孔子主张的爱是有差等的爱。“泛爱众”的前提是孝,仁是体,孝悌是用。“仁”的第二义是修己。“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实现仁的方法。
2、孔子之“仁”有不同层次。“仁”的最高层次为至善至美的“圣”。但圣人非自然人。孔子在这一层次从不轻许人为“仁”。第二层次的仁人叫“成人”。这种人格的普遍标准是“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 。第三层次的仁人叫“君子”。君子是现实人,只是在精神境界的追求上超越了自然与功利。
3、孔子仁道是人文主义的价值理想。
4、孔子认为仁具有内在性,是一种道德情感,不是知识,且易于流失。
5、孔子的仁学思想对当今社会仍有其适用性。
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的比较
1、孟子主张性善论,认为“人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特性,即包含“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的固有道德属性,并由此善端发展为仁
义礼智。这些道德规范源于本心,本心是性善的基础或根据,即仁义内在,性由心显,以心善言性善。将善的萌芽扩充便可为善,而不加以保养,泯灭本心,便会作恶。
2、荀子主张性恶论,认为“性”是与生俱来的本能,即人的情欲、情感、生理
本能等与动物形态相近的能力,而经过教化,后天习得的则是“伪”。因此,荀
子提出“化性起伪”,主张通过教育和主观努力,改变人性,成为君子,则“涂人可以为禹”,“性伪合而天下治”。
3、相同之处:都是对人性的研究;都认为人的本性都是先天的,与后天习得没
有关系;
都肯定了仁义道德对人类修养的重要意义;探究的终极意义都是成为君子。
不同之处:对“性”的定义不同,即研究人性善恶的起点不同;对待“人性” 的态度不同,“性善”注重性须扩充,“性恶”注重性须改造。
关系:性善论和性恶论并非完全相反,相互对立却又相辅相成。
法与术的关系
1、法是臣民所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术是君主所掌握的驾驭群臣百官的秘术、权术。法、术各有其特殊的职能:法用以裁抑社会群体的全体成员,术则专用以控制驾驭群臣。
2、法、术相互依存:1)法的实施与推行,必要通过群臣百官,而要使他们实行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