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晏列传(专升本)一介书生老师
《管晏列传》
7.下面六句话分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鲍 叔“能知人”的一组是( )
①鲍叔知其贤
②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
③鲍叔遂进管仲
④管仲既用,任政于齐
第四段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 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 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 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 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 之所欲,因而与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第五段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 贵轻重,慎权衡。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 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桓公 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 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 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 之宝也。”
答案 D
4.下列各句中含有古今异义的词的一项是 ()
A.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B.岂以为周道衰微 C.仓廪实而知礼节 D.鲍叔不以我为无耻 解析 “穷困”在句中指处境困窘。 答案 A
5.以下六句分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管仲的民本思 想的一组是 ( )
①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②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③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
第八段
越石父(fǔ)贤,在缧绁(léi xiè)中。晏 子出,遭之涂,解左骖(cān)赎之,载归。 弗谢,入闺。久之,越石父请绝。晏子戄 (jué)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 子于厄,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 然。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方 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 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 之中。”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大学语文之管晏列传PPT文档共24页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作业
1、预习下一章 2、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
米兰*昆德拉
在任何欲望之下, 每个人对于各类型 的爱皆有自由抉择 的权利,自应负起 诚恳执著的义务。
作业
1、成功靠奋斗还是机遇。 2、预习剩余文章。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第五段用三个例子论证了首句 “管仲执政的时候,善于把祸患 化为吉祥,使失败转化为成功。 ”
的外交策略。请分析这三件事为 何能因势利导,成就齐桓公霸业。
以三个典型事例写其外交方面的政治策略。
“袭蔡伐楚”一事,巧妙地变师出无名而为师 出有名,变霸权的膨胀为正义的申张。
“北征山戎”一事,救赵之危,并令其“修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公之政”,助邻实为睦邻,意为使燕永作齐之 北方的屏障。
的。
[美]伊莱利亚·达尼尼·布 瑞——漓江出版社
本书叙述一群盟军军人 穿越二战烽火,拯救西 方文明的源头的故事。 对于全体人类,他们的 贡献远胜百万雄师!第 二次世界大战时,一群 有志之士,深入意大利 大小城市抢救因战火而 岌岌可危的艺术品。这 群人们的正式名称是古 迹军官,但大家宁愿叫 他们“维纳斯修理工”!
“柯地盟会”一事,力劝桓公守约,意在取信 诸侯,播扬齐国之威名。
史记 管晏列传
史记:管晏列传引言《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西汉大历年间历史学家司马迁撰写。
它以其严谨的史料收集和独特的叙事风格,成为了中国古代史学的经典之作。
《史记》中的列传,以记述历史人物为主,其中《管晏列传》着重讲述了管晏这位春秋时期的政治家和思想家的一生。
管晏的生平管晏,战国末年至秦朝初年的政治家和思想家,本姓夷,名伯阳,字晏子。
出生于齐国武城(今山东省淄博市),被誉为“管仲之后”。
自小聪慧过人的管晏,对政治和军事有着非凡的天赋。
他师从齐国大儒孔周学习礼乐,后又拜郑国的须贾为师,研究兵法和战略。
在这期间,管晏对政治和国家管理的思考渐渐形成。
管晏早年曾在齐国担任朝廷的重要职务,因其卓越的才能和清廉的作风而备受称赞。
但是,随着战国末年的混乱局势,齐国的命运迅速衰落。
管晏看到王室腐败和贵族们争权夺利,他感到深深的忧虑和不满。
管晏深信胜利者应该以道义和德行来治理国家,而不是仅仅为了权力和利益。
他认为国家应该依靠优秀的政治家和思想家来辅佐君主,共同致力于国家的繁荣和发展。
管晏提倡“有德者辅之,无德者退之”,并以此为基础,奉行辅政思想。
管晏的辅政思想管晏的辅政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重视德行管晏认为国家的治理首先应该以德行为基础。
他主张君主应该以德行来赢得人民的支持,并通过德行来塑造自己作为一个优秀君主的形象。
只有德行彰显的君主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并且能够保持国家的安定繁荣。
2. 选拔人才管晏主张君主应该注重选拔人才,特别是具备道德和才能的政治家和思想家。
他认为,只有优秀的人才能够帮助君主有效地管理国家,推动社会的发展。
因此,君主应该倚重德才兼备的人,并给予他们机会展示才华。
3. 政治分权管晏强调政治分权的重要性。
他认为君主应该将权力下放给有能力和德行的官员,让他们负责具体的事务。
这样可以避免权力过于集中导致的腐败和失职问题,同时也能够激发政府官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4. 精打细算管晏主张节省和精打细算。
史记管晏列传阅读答案
史记管晏列传阅读答案【篇一:史记管晏列传】夷吾者,颍上人也。
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
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
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鲍叔遂进管仲。
管仲既用,任政於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吾尝三仕三见逐於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
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
子孙世禄於齐,有封邑者十馀世,常为名大夫。
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彊兵,与俗同好恶。
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
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
”故论卑而易行。
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
贵轻重,慎权衡。
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於周室。
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
於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
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管仲富拟於公室,有三归、反坫,齐人不以为侈。
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彊於诸侯。
後百馀年而有晏子焉。
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
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於齐。
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
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
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
以此三世显名於诸侯。
越石父贤,在縲绁中。
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骖赎之,载归。
弗谢,入闺。
久之,越石父请绝。
晏子戄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於戹,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
管晏列传文言文翻译(管晏列传原文及翻译注释)
管晏列传文言文翻译(管晏列传原文及翻译注释)《史记·管晏列传》是齐国两位宰相管仲与晏婴的合传,一位是兴国之相,一位为承平之宰,晏婴晚管仲百余年。
司马迁借传主管仲之口讲述其与鲍叔牙“管鲍之交”的故事,提出“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的观点,对管仲助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霸业却着墨不多。
司马迁通过对比方式展示管晏的不同:管仲任相,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晏婴任相,君行正道,顺(君)命而为,(君)不行正道,则斟酌办理(君的指示)。
管仲富于公室,有三归、反坫,奢侈僭越,司马迁没有提及管仲的后代,却写了鲍叔牙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晏婴力行节俭,食不重肉,妾不衣帛,三世显名于诸侯。
司马迁一边评价“管仲世所谓贤臣”,一边借“孔子小之”,说孔子认为管仲格局不够;对于晏婴,司马迁却丝毫不掩饰自己的情感:“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如果晏婴在世,我做他的车夫,也满心欢喜对他仰慕有加。
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在任鲁国大司寇审理的每一个案件,他都非常慎重,为避免差错,孔子将判词与别人共同讨论,对讨论结果他会择善而从,不独断专行。
而孔子在撰写《春秋》时,他认为该记入的事一定要写,该删削的内容则勿需保留,即使像子夏这样长于文辞以文学列于孔门十哲的弟子,也不容置喙。
后世称孔子写《春秋》,“一字之褒荣于黼衮,一字之贬严如斧钺”。
一字褒贬,微言大义,这种曲折而意含褒贬的文字被称做“春秋笔法”。
司马迁写《史记·管晏列传》,通过阅读两人的著作以察其言,通过两人的轶闻趣事以观其行,口无臧否,皮里春秋,令管晏之别立显。
苏轼的父亲苏洵在其《管仲论》中提出:“管仲死,竖刁、易牙、开方用,桓公薨于乱,五公子争立,其祸蔓延,讫简公,齐无宁岁。
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
故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鲍叔;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牙、开方,而曰管仲。
管晏列传译文总结
管晏列传译文总结引言管晏(公元前294年-公元前220年)是中国战国时期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他以聪明才智、勇敢无畏和杰出的领导能力著称,被誉为战国时期最杰出的智谋家之一。
本文将对《管晏列传》进行译文总结。
概述《管晏列传》是《史记》中的一篇列传,全文共计1517字,记述了管晏的生平事迹以及他在政治和军事上的精彩表现。
管晏是赵国的一位重要官员,他在赵国的历史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主要内容管晏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但他聪明好学,年轻时就显示出卓越的才华。
他以谋略出色和机智灵活而为人所称道。
在年轻时,他曾担任过一名驿使,通过与外界的交往,他获得了广泛的知识和经验。
这些经历为他的政治和军事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一名政治家,管晏非常重视赵国的国家利益。
他提出了许多对赵国有益的政策建议,并得到赵武灵王的认可和支持。
他在改革财政和军事制度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帮助赵国在战国时期保持了相对的独立和强大。
在军事方面,管晏也展现出卓越的才能。
他熟悉军事策略,善于分析敌情,并制定出了有效的战略计划。
他帮助赵国在与强敌秦国的战争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胜利,并为赵国赢得了关键的资源和战略优势。
然而,在文中也表明,管晏的政治手段不得人心。
他为了达成目的,不择手段,甚至采用了一些不道德的手段。
他的行为引发了一些反对者的不满,并最终导致了他被赵武灵王解职。
尽管管晏在政治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他的方法和手段为人所诟病。
总结管晏是战国时期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他以聪明才智和出色的领导能力著称,为赵国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然而,他的方法和手段也引发了争议。
他在政治上的成功与他不择手段的行为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管晏列传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复杂的历史人物。
他既有着卓越的智慧和领导能力,又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这种多面性使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战国时期的政治和军事情景。
管晏的经历也提醒我们,一个政治家和军事家的成功不仅仅取决于才干和智慧,还需要注重道德和人性的关怀。
管晏列传 司马迁
管晏列传司马迁司马迁">管晏列传司马迁蔷薇-静语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
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
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
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鲍叔遂进管仲。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
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
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
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
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
”“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下令如流水之源,令顺民心。
”故论卑而易行。
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
贵轻重,慎权衡。
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
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
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
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坫,齐人不以为侈。
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
(选自《史记·管晏列传》)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少时常与鲍叔牙游游:交往B.尝与鲍叔贾贾:做买卖C.天下不多管仲之贤多:多数D.管仲富拟于公室拟:类似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管仲善于为政的一组是()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有三归、反坫,齐人不以为侈A.B.C.D.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管仲年轻的时候,常与鲍叔牙交往,鲍叔牙知道他贤能,即使常常被管仲占便宜,也始终善遇之。
【大学语文 精】管晏列传
• 本纪——除《项羽本纪》,为历代最高统治者帝王的政绩
• 表——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
• 书——个别事件的始末文献, 分别叙述天文、历法、水利、经 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发展与现状
• 世家——主要叙述贵族王侯的历史
• 列传——主要是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阶层人物的传记,少数则是 叙述国外和少数民族君长统治的历史
• 九合诸侯——召集诸侯会盟。九合,即纠合(依陆 宗达先生说)。一说:九,多次。
• 一匡天下——统一和匡正天下,指使各诸侯国以齐 为盟主,事奉周天子。“一匡”是并列词组。
• 管仲之谋也——名词谓语句,不是判断句的谓语, 而是说明描写句的谓语,对主语进行解释、说明。 译为“靠的是管仲的谋略”。
第二段
• 已而——已,不久、后来。而,词尾。 • 事——侍奉,为……服务。 • 公子小白——齐襄公次弟。 • 公子纠——齐襄公弟,小白庶兄。 • 桓公——谥号。谥法“辟土服远曰桓”,是表示褒扬的。襄公也
是谥号。谥法“因事有功曰襄,辟土有德曰襄”。
• 进——举荐。可认作使动用法,使……进。 • 既用——被任用以后。 • 任政——执政。 • 以霸——以之霸,因而霸。
• 天汉三年(公元前98年),司马迁下“蚕室”(宫刑狱名)受 “腐刑”,这是一种奇耻大辱。但因为《史记》未写完,司马迁 没有自杀,出狱后升为中书令(名义上比太史令高,但均由刑馀 之人充之)。约在太始四年(前193年)左右,完成《史记》。
专升本《大学语文》课后练习答案
第一单元记叙文燕昭王求士【思考练习题答案】一、昭王能富国强兵、报仇雪耻的原因是卑躬屈节、求贤若渴、知人善用。
二、主要是指君主对人才的态度问题。
郭隗认为,君主要象对待老师和朋友那样来对待人才,要降低自己的身份,把人才看成自己的老师,诚心侍奉,虚心求教,这样才能使天下的人才前来投奔,从而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郭隗向燕昭王讲“古服道致士之法”的原因有二:一是让燕昭王知道“古服道致士”的方法有几种,供燕昭王作出正确的选择;二是希望燕昭王能由此懂得待贤如师,尊重自己,使自己的学问得以发挥,地位得以提高。
三、用了比喻。
郭隗将自己比作死千里马,将燕昭王比作“古之君人”,用千金买千里马比喻以谦虚的态度和优惠的政策招纳人才。
郭隗希望燕昭王通过这个比喻明白招纳人才的办法。
其作用是:1 .由于比喻贴切,使纳贤之理得到透彻的阐明;2 .增加了文章的活力和生气。
四、这段话中以排比为主,排比、对偶、层递三种修辞方法结合使用。
其作用是:排比使文章气势充沛、说理透彻;而对偶使文章句式整齐、韵律和谐;层递使三种待人态度的优劣层次更加鲜明。
五、注意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及用法:1. 币:礼物,与现代的币含义不同;以,连词。
2. 师之:把他(郭隗)当作自己的老师。
3. 见:表示被动,相当于“被”。
于:介词,表示比较,相当于“过”。
远:意动用法,以······为远。
4. 诎指:同屈旨,委曲自己意愿。
5. 事,为······服务。
管晏列传【思考练习题参考答案】一、管晏合传的内在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1. 两人分别从正反两方面贯注了知人善荐的思想。
管仲因得到鲍叔推荐才帮助桓公成就霸业,晏婴因知人善荐而使齐国三世强大。
2. 管晏二人都对齐国有显赫功绩。
管仲使“齐桓以霸”,而晏婴让“景公以治”。
3. 二人都让司马迁感慨万千。
文言文《史记管晏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
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
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
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遇时。
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
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
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
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坫,齐人不以为侈。
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
后百余年而有晏子焉。
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
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
越石父贤,在缧绁中。
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骖赎之,载归。
弗谢.入闺。
久之,越石父请绝。
晏子戄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
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
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
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
”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B.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C.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D.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公是爵位之首。
管晏列传原文-古文观止
管晏列传原文管晏列传(选自《史记·管晏列传》)◇原文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①。
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
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②。
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
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鲍叔遂进管仲。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③。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④。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
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⑤。
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馀世,常为名大夫。
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⑥。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
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⑦。
”“四维不张,国乃灭亡⑧。
”“下令如流水之源,令顺民心。
”故论卑而易行⑨。
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
贵轻重,慎权衡。
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⑩。
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
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
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坫,齐人不以为侈。
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
后百馀年,而有晏子焉。
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
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
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
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
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
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越石父贤,在缧绁中。
晏子出,遭之途,解左骖赎之,载归。
弗谢,入闺,久之。
越石父请绝。
晏子戄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
管晏列传
然而,当恩格斯想到:被迫流亡英国伦 敦的马克思一家经常以面包和土豆充饥,过 着贫困的生活时,他就咬紧牙关,坚持下去, 并取得了成功。这样做,为的是能在物质上 帮助马克思,从而使朋友,也使共产主义运 动最优秀的思说,也正是为了对刚刚兴起 的科学社会主义进行有效的指导,为了揭露 资本主义的根本缺陷,才接受了恩格斯这种 帮助。
蔡姬
蔡国位处中原,实力较弱,便嫁公主蔡 姬到齐国。蔡姬活泼甚至有些淘气,有次 和齐桓公在湖上泛舟,蔡姬见了水,就顽 皮起来,向齐桓公泼水,齐桓公也笑着回 敬几下。蔡姬见桓公笑,就摇晃起船来, 桓公不会游泳,一生气遣她回蔡国,本是 玩笑话,还打算接她回来,可蔡国国君一 怒之下,不等桓公反悔,就嫁蔡姬到楚国。 引发后战争。
老子:“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如何理解这句话?
国家的长治久安不仅仅需要一位贤明
的统治者,更重要的是需要来自其他 国家的认可和人民的支持。 管仲坚持让齐桓公兑现“曹沬之约”, 正是取信于鲁国。 除此之外,还要满足人民基本的需求, 让人民能享有自主的权利。
6.结合司马迁身世理解“假令晏 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 焉”。
4.什么样的友情最珍贵?
管鲍之交
《列子〃立命》-《管鲍之交》
管仲尝叹曰:“吾少穷困时,尝与鲍 叔贾,分财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 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大穷困,鲍叔不以 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 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吾尝三战三北,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 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 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名不 显 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 也!”此世称管鲍善交者,小白善用能者。
《报任少卿书》:“遭遇此祸,重为乡党
《管晏列传》司马迁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管晏列传》司马迁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管晏列传》司马迁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文言文了吧?文言文的特色是言文分离、行文简练。
相信很多人都在为看懂文言文发愁,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管晏列传》司马迁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作品简介《管晏列传》选自西汉文学家、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卷六十二、列传第二,是春秋中后期齐国政治家管仲和晏婴的合传。
司马迁略去了二人的主要事迹,而“论其轶事”。
文章着重选取了管鲍之交、晏婴推荐越石父和作者的故事,娓娓动人,天然成趣,于细微处见精神,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的爱憎。
作者惨遭李陵之祸身受腐刑,平生所交不为一言,故写管鲍之交,写晏婴赎越石父,无不是借题发挥。
来抒发自己的胸怀。
作品原文管晏列传管仲(1)夷吾者,颍上人也。
少时常与鲍叔牙(2)游,鲍叔牙知其贤。
管仲贫困,常欺(3)鲍叔牙,鲍叔牙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已而鲍叔牙事齐公子小白(4),管仲事公子纠。
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5),管仲囚焉。
鲍叔牙遂进(6)管仲。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7),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牙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牙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吾尝为鲍叔牙谋事而更穷困,鲍叔牙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牙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吾尝三战三走(8),鲍叔牙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
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牙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牙既进管仲,以身下之。
子孙世禄(9)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
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10)鲍叔牙能知人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
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11)。
四维(12)不张,国乃灭亡。
下令(13)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
管晏列传知识点归纳
管晏列传知识点归纳管晏(前公元前721年-前645年),中国战国时期人物,是晋国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
他的列传是《史记》中的一篇,通过对其列传的阅读,我们可以了解到以下几个知识点。
一、管晏的背景与早年经历管晏出生在晋国,是管仲的后代,他自幼聪明好学,深受家族的教育熏陶。
他在青年时期就展现出了出色的才智和领导能力,受到了晋国君主的赏识和重用。
二、管晏的政治改革管晏在晋国担任重要职位后,积极推行一系列政治改革,力图振兴国家。
他主张以德治国,倡导尊重礼法,注重政治纪律和道德修养。
他还主张重视农业发展,提倡节约粮食,改善人民生活。
此外,他还推行了一系列军事改革,加强军队建设,提高战斗力。
三、管晏的外交策略管晏在处理外交关系时,采取了灵活多样的策略。
他主张以实力为基础,通过强大的军事力量来维护国家利益。
他还主张与各国建立友好关系,通过联姻、贸易等方式增进相互间的利益。
同时,他也主张以武力相威慑,对抗那些对晋国构成威胁的国家。
四、管晏的军事才能管晏在军事方面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智慧。
他善于分析敌情、制定作战计划,并能迅速做出决策。
他还注重军事纪律,培养士兵的战斗意志和忠诚度。
在他的领导下,晋军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胜利,扩大了晋国的势力范围。
五、管晏的政治遭遇与结局管晏在晋国的改革过程中,遭到了一些保守势力的反对和排挤。
尽管他为国家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最终还是因为政敌的诬陷而被贬斥到了边远地区。
然而,管晏并没有放弃对国家的忠诚,他在贬斥期间依然为国家尽力,直到去世。
总结通过对管晏列传的了解,我们可以看到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在晋国的改革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的政治观点和改革思路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军事才能和外交智慧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尽管他在政治遭遇上遭到了不公正待遇,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奉献精神仍然值得我们敬佩。
管晏列传原文及翻译
管晏列传原文及翻译导语:《管晏列传》是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管仲和晏婴的合传。
司马迁描写这两位春秋中后期齐国国相,能抓住其特点,并选取典型细节加以生动地表现,如写管仲,着重写其同鲍叔牙的交往,以及任政相齐、助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谋略,写晏婴则通过对重用越石父和御者的典型事例的详细叙述来突出其“贤”。
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管晏列传原文及翻译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管晏列传司马迁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
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
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
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鲍叔遂进管仲。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
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
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
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
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
”“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下令如流水之源,令顺民心。
”故论卑而易行。
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
贵轻重,慎权衡。
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
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
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
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坫,齐人不以为侈。
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
(选自《史记·管晏列传》)【作品介绍】《管晏列传》是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管仲和晏婴的合传。
《史记·管晏列传》阅读答案及翻译
《史记·管晏列传》阅读答案及翻译《史记·管晏列传》阅读答案及翻译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们经常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所涉及的内容可能只是某一知识体系中的一个或几个知识点,或某一知识点中的一部分内容,在我们的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史记·管晏列传》阅读答案及翻译,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
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
即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
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
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
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越石父贤,在缧绁中。
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骖赎之,载归。
弗谢,入闺。
久之,越石父请绝。
宴子戄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
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
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
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
”晏子于是延人为上客。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
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既而归,其妻请去。
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
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
”其后夫自抑损。
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
晏子荐以为大夫。
太史公曰:吾读管氏《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及《晏子春秋》,详哉其言之也。
既见其著书,欲观其行事,故次其传。
至其书,世多有之,是以不论,论其轶事。
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
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
”岂管仲之谓乎?方晏子伏庄公尸哭之,成礼然后去,岂所谓“见义不为,无勇”者邪?至其谏说,犯君之颜,此所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者哉!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记》
壹 史记及司马迁介绍 贰 管仲及晏婴介绍 叁 文章精讲
肆 特殊句式及字词讲解
伍 习题演练(参考教材)
壹
史记及司马迁介绍
了解司马迁其人、《史记》的常识及对中国历史和文学 的影响。
史官世家
• ……当周宣王时,失其守而为司马氏。司马氏世典 周史。而司马氏入少梁。自司马氏去周适晋,分散 ,或在卫,或在赵,或在秦。 ……喜生谈,谈为太 史。——《史记· 太史公自序》
“实录”人物生平,
通过对人物形象的 具体描写,寄寓自
挑选具有典型意义 的事件和行为,突 出人物的主要性格 特征。
琐事展示性格,使
形象丰满、个性更
鲜明,创造了大批 典型人物。
己的褒贬、爱憎。
10
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重点要素一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司马迁持正不阿、公正严肃、敢于 求实的历史家态度和精神是后世进步史学家和文学家的榜样。
18
晏子使楚 •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yì)王。王曰 :“缚者曷(hé)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 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
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 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 人反取病焉。”
2
是世袭家族以及历代祭祀不绝的诸侯的传记。 “列传” 为本纪、世家以外各种人物或者民族的传记。
“表”、“书”
3
4
“表”,其实就是大事记,是用表格形式分项列出各历史时期的大事。 “书”是各类专门事项的记载,比如说天文、历法、水利、经济等制度。
9
《史记》艺术特色
01
02
03
04
语言符合人物个 性,生动传神, 抒情、叙事极富 表现力。
春秋五霸
• 春秋时代(前770——前476年),烽烟四起,战火连天。仅 据《春秋》记载的军事行动就有480多次。相传春秋初期诸侯 列国140多个,连年兼并,后来只剩较大的几个。周天子失去 了权威,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这些大国之间还互相攻伐 ,争做霸主,先后称霸的五个诸侯叫做“春秋五霸”。春秋 五霸一说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另 一说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汉武帝,被处宫刑。出狱后,他“隐忍苟活”,终于在征和元年(前92年)左
右完成了《史记》的创作,不久去世。(历时14年)
《史记》
我国第一部以写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记载 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大约3000年的历史, 是一部52万多字的巨著。
《史记》一百三十篇,由十二本纪、十表、 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五部分组成。
编制,设官吏管理;建立选拔人才制度,士经三审选,可为“
上卿之赞”(助理);按土地分等征税,禁止贵族掠夺私产;
发展盐铁业,铸造货币,调剂物价。管仲改革的实质,是废除
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管仲改革成效显著,齐国由此国力大 振,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15
晏婴
• 晏婴(?——前500年),字仲,谥平,习惯上称晏平仲 ,山东高密人。春秋后期齐国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 交家。晏婴是齐国上大夫晏弱之子,以生活节俭,谦恭下 士著称。据说晏婴身材不高,其貌不扬。1.4m晏弱病死,
译文 :
管仲在齐国执政为相之后,凭借小小的齐国处在临海的位置,流通货物,积累财富,使
得国富兵强,与老百姓同好恶。他在《管子》一书中主张:“粮仓充实百姓就知道礼仪道德, 衣暖食饱百姓就懂得荣辱廉耻,居上位者遵循礼仪法度行事,则六亲自然和睦而关系稳固;礼 、义、廉、耻如果不大加宣扬,国家就会灭亡。颁布政令应当像流水的源头一样,顺民心、合 民意,自然就会畅通。”所以,他的政令浅显而易于推行。百姓有什么愿望,就趁势给予满足 ;百姓不赞成的,就顺应民心革除掉。
7
“无韵之离骚”
• 这句主要称赞《史记》的文学成就,《史记》笔端饱含悲愤之情,
尤其是对布衣、闾巷和幽隐岩穴之士以及才高被抑、无处可诉的人 ,往往写得一往情深,文学价值极高。前人认为司马迁的文章风格 似《离骚》,正在于他的感情同屈原一致,《史记》仿佛是无韵的 《离骚》。
8
内容分类
1
“本纪” 记载历代君主或实际统治者的政迹,比如《项羽本 纪》、《高祖本纪》等。 “世家”
晏婴继任为上大夫,历任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辅政
长达40余年。周敬王二十年(公元前500年),晏婴病逝 。孔子曾称赞:“救民之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 子果君子也!”
16
《晏子春秋》
• 《晏子春秋》是一部记叙春秋时代齐国晏婴的思想、言行、事迹的
书,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短篇小说集。相传为晏婴撰,现在一般认 为是后人集其言行轶事而成。全书共八卷,二百一十五章,分内、 外篇。主要记述了晏子的言行思想,语言简练,情节生动,写出了 晏婴形象,具有较高的艺术性。书中寓言多以晏子为中心人物,情 节完整,主题集中,讽喻性强,对后世寓言有较大的影响。
译文
:
管仲,又名夷吾,颍上人。 年青时经常与鲍叔牙交往,鲍叔知道他有才干。管仲家境贫困
,常常占鲍叔的便宜,鲍叔却始终很好地对待他,不因为这件事而有什么怨言。不久,鲍叔侍奉齐 国的公子小白,管仲侍奉公子纠。到了小白立为桓公的时候,公子纠被杀死,管仲也被囚禁。鲍叔 就向桓公推荐管仲。管仲被任用以后,在齐国掌理政事,齐桓公因此而称霸,多次会合诸侯,匡正 天下于一,这都是管仲的谋略。
他人之论
孔子称之以“仁”,梁启超誉之为“中国之 最大的政治家”、“学术思想界一巨子”。
14
• 管仲注重经济,反对空谈,主张改革以富国强兵,说:“凡治
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 “仓禀
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齐桓公尊管仲为“仲父”,
让他主持一系列政治和经济改革:在全国划分政区,组织军事
问题探讨: 从内容(写了那些内容
28
整段文字是叙述管仲的一番话,内 涵丰富,语言很美,写得十分感人 。 从内容上看,是管仲对自己与鲍叔牙 多年深交的回顾,从经商、谋事、出 仕、做战、事君五个方面(管鲍合伙 作买卖而管仲图利自我、管仲为鲍叔 谋事未成、管仲从政频遭革职、管仲 参战屡次逃逸、管仲未如召忽般于公 子纠被杀后尽忠殉难)写鲍叔牙对自 己的深知和理解,突出强调了鲍叔牙 的大度和“知已”。
26
(1)尝:曾经 (2)贾:经商,做买卖。 (3)穷困:处境艰难。 (4)不肖:没有才能。 (5)见: 被。 (6)三: 多次。 (7)死:为动用法,为……而死。 (8)走: 逃跑。 (9)羞:意动用法,以……为羞。 (10)耻:意动用法,以……为耻。
27
)、感情(表达什么感情)、语言(语言 表达有何特点)、传记写作几个角度赏析 探究文本第二段(“管仲曰……知我者鲍 子也”)。
29
从感情上看,管仲十分动情,饱含着对鲍 叔牙的感激,洋溢着对真挚友情的礼赞。 从语言上看,连用几个句式相近的句子, 组成一组排比,热情地赞美了自己的知心 朋友。从传记写作上看,司马迁用较多文 字引述管仲的表白,一是对上段“鲍叔知 其贤”“鲍叔终善遇之”内容的具体印证 ,二是借以交代管仲早期的坎坷生涯为后 来的任政相齐时的“顺民心”、善于从实 际情况出发处理问题打下了坚实 的人生 阅历基础。
17
二桃杀三士
• 这个成语来自《晏子春秋》。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事景公,以
勇武而闻名。齐相晏婴因他们没有向自己敬礼,便让景公赏给三人 两只桃子,使三人各述其功后食桃。公孙接、田开疆先得桃,而古 冶子功劳更大,要前二人退回桃子,二人羞愧自杀,古冶子觉得对 不起二人也自杀。后人常用以指代借刀杀人的阴谋诡计。 • 三国蜀诸葛亮《梁甫吟》:“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 李白《梁甫吟》:“力排南山三壮士,齐相杀之费二桃。”
译文 :
管仲说:当初我贫困的时候,曾经同鲍叔一道做买卖,分财利往往自己多得,而鲍叔不把
我看成贪心汉,他知道我贫穷。我曾经替鲍叔出谋办事,结果事情给弄得更加困窘和无法收拾, 而鲍叔不认为我愚笨,他知道时机有时顺利,有时不顺利。我曾经多次做官又多次被国君驱逐, 鲍叔不拿我当无能之人看待,他知道我没遇上好时运。我曾经多次打仗多次退却,鲍叔不认为我 是胆怯,他知道我家中还有老母。公子纠争王位失败之后,召忽为此自杀,而我被关在深牢中受 辱苟活,鲍叔不认为我无耻,他知道我不会为失小节而感到羞耻,却为功名不曾显耀于天下而感 到羞耻。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啊!
19
过 渡 页
叁
文章精讲
• 《管晏列传》一文,选自《史记》,是春秋时期 齐国最有名的两位政治家管仲和晏婴的合传。 • 《管晏列传》在传述管仲、晏婴相齐称霸的业绩 时,显然有意在探索、论证一个如何对待贤才的 问题。
21
《管晏列传》管仲部分
• 第一部分(1——6自然段)写管仲。第一自然段概写管仲的生平和
重点要素二
把我国散文创作推向了一个高峰,成为后世散文家推崇的 典范之作。
重点要素三
影响了后世小说和戏剧的创作。描写故事、人物的手法给后 世小说家以很大的启发,《史记》中的历史故事是元、明戏 剧的一个重要题材来源。
11晏婴二人的合传,全传前半部分 写管仲,后半部分写晏婴,二人不交叉;最后是司马迁 对二人的赞词。
23
(1)游:交往
(2)欺:占便宜。
(3)遇:对待。
(4)事:侍奉、追随,名词作动词。
(5)及:等到。
(6)进: 推荐。 (7)合: 会盟。 (8)匡: 匡正、纠正。
24
第一节
• 分三个层次: • 一、交代管仲的字和籍贯。 • 二、简介管仲与鲍叔牙的交往及鲍 叔牙对管仲的深知。 • 三、叙述二人从政情况,评述鲍叔 牙举荐管仲对齐国,对天下所产生 的影响。 总领全文
30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