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反应(共三课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共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巩固初中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知识。
2.巩固初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知识。
3.培养学生“讨论式”的学习方法。
4.通过课堂练习,了解学生对初中知识的掌握情况。
教学重点
巩固初中化学反应分类的知识和主要反应类型的知识,并加深认识。
教学难点
学生“讨论式”学习方法的训练。
教学方法复习引导法
教学过程
讲述在初中历史课中我们学习过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与火有密切的联系,对于燃烧的探究是个既古老又年轻的课题,过去、现在和将来都研究它。
研究燃烧中的反应、能量变化、燃烧效率及产物对环境的影响等问题与本章知识有密切关系。
板书第一章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
讲述初中学习的燃烧是指可燃物与空气中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氧化反应,现在我们来进一步研究。
板书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
讲述初中学习过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这个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可见对化学反应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其目的在于了解各类反应的本质。
初中主要学习了两种不同的化学反应分类方法:基本类型反应和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板书 1.基本类型反应
讲述基本类型反应主要有化合、置换、分解、复分解四种,这种分类的依据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型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
板书反应类型表达式
化合反应A+B===AB
分解反应 AB===A+B
置换反应A十BC===AC+B
复分解反应AB+CD===AD+CB
练习各写出一个符合下列条件的有关化学方程式。
1.两种单质化合;两种化合物化合;单质与化合物化合。
2.一种物质分解成两种物质;一种物质分解成三种物质。
3.非金属单质置换非金属单质;金属单质置换金属单质。
4.复分解反应:氧化物与酸、氧化物与碱、酸与碱、酸与盐、盐与盐反应。
学生活动全班学生每人用一张纸完成上述练习。
评述挑选两个学生的练习利用投影讲评,指出存在的错误。
讲述化学反应还有其他分类方法。
例如,从得失氧的角度去分类,我们还学习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板书 2.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讲述根据反应中物质是否得到氧或失去氧,把化学反应分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板书反应类型得失氧的情况
氧化反应得到氧的反应
还原反应失去氧的反应
练习分别写出两个氧化反应,两个还原反应。
学生活动两个学生在黑板上做上述练习,其余学生在座位上完成,课后一并上交。
评述评述学生在黑板上做的练习中存在的问题。
讲述以上是从不同角度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是不是所有化学反应都可以从上述角度分类呢?
组织活动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最好4至6人一组。
说明如何讨论及讨论的作用。
再组织学生进行课本中的“讨论”。
讨论 1.课本第一题反应属哪种反应类型?为什么?对此你有什么想法?
2.分别从H2和CuO角度分析反应类型,再从整个反应分析反应类型,对此你有什么体会?
学生活动两个学生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讲述刚才的分组讨论的方式,在今后的高中化学学习中要经常出现,讨论法是高中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
学生阅读阅读本节教材有关反应类型的内容以及图1-2。
讲述通过刚才的讨论和阅读,我们可以得出下列结论:
1.四种基本类型反应不能包括所有反应,且不能反映化学反应本质。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分类也没有反映反应的本质。
2.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同时存在,同时发生,它们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不能分开。
3.知识是有阶段性的,许多概念是在不断完善和发展的。
学无止境,我们必须有探究的愿望和穷追不舍的精神。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已认识到以前我们学习的化学反应分类方法是不完善的,没有体现其本质,那么它的本质是什么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探究。
教学说明氧化还原反应共三课时。
第一课时主要是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从复习初中已有的得氧、失氧角度出发,通过化合价的升降过渡到从电子得失的观点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第二课时讲解另一种电子转移即电子对偏移(这样安排是为了分散难点),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氧化剂、氧化性、氧化反应等概念的辨析及联系。
第三课时是习题课,通过学生自己思考、练习,巩固上两课时内容,能较熟练地判断氧化剂和氧化反应等。
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从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角度来理解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等概念。
2.学会用化合价升降法判断氧化还原反应,掌握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3.理解得失电子、氧化还原的相互依存和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教学过程:【板书】氧化还原反应
一、化合价升降和氧化还原反应
【提问】CuO+H2Cu+H2O
1.在以上反应中,氧化铜发生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依据是什么?
2.标出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从中分析三种元素化合价各有什么变化。
【讲解】小结初中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知识后,引导学生把氧化还原反应跟化合价联系起来。
【讨论】2Na+Cl22NaCl H2+Cl22HCl
这两个反应没有氧的得失,但也是氧化还原反应,为什么?哪种物质发生氧化反应?哪种物质发生还原反应?
【讲解】小结上述讨论后,得出:
【板书】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这一类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的物质发生氧化反应;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发生还原反应。
【巩固性提问】下列反应中哪些是氧化还原反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各是什么物质?
2NaBr+Cl2===2NaCl+Br2 2NaOH+H2SO4===Na2SO4+2H2O
MnO2+4HCl MnCl2+2H2O+Cl2↑ Ca(ClO)2+CO2+H2O===CaCO3↓+2HClO
【板书】二、电子得失和氧化还原反应
1.电子得失和化合价升降
【讲解】以钠跟氯气反应为例,讲清钠原子为什么失去1个电子,氯原子为什么获得1个电子以及得失电子跟化合价升降的关系后,再举铁跟稀硫酸、铁跟氯气、氯化亚铁跟氯气的反应中化合价的变化情况。
小结如下:
【板书】2.电子得失和氧化还原反应
【讲解】把电子得失跟化合价升降的关系以及化合价升降跟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联系起来。
【讲解】凡有电子转移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得到电子的物质是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失去电子的物质是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
【思考题】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1.氧化剂发生氧化反应,还原剂发生还原反应。
2.化合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分解反应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3.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作业略。
)
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在复习化合价概念的基础上,学会用化合价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来描述氧化还原反应,加深对氧化、还原、氧化剂、还原剂等概念的理解。
(2)学会用化合价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判断、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并能举例说明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与电子转移的关系。
2.能力目标
(1)培养准确描述概念,比较辨清概念的能力。
(2)培养透过化合价变化的现象,看到电子转移本质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新旧教材的共同要素的联系,顺利完成知识的迁移,循序渐进,逐渐深入。
(2)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动力。
从氧化还原这一对典型的矛盾,领会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用化合价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来认识氧化、还原、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等概念。
教学方法
(1)创设问题情境,构造悬念,诱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兴趣。
(2)抓住共同要素,顺利迁移知识,引导学生循序渐进,逐渐深入学习,体验成功喜悦。
(3)创设和谐氛围,激发学习激情,培养学生热爱学习、好学上进的情感。
教学过程设计
1.复习提问
(1)什么叫化合价?化合价的实质是什么?
(2)什么叫氧化反应?什么叫还原反应?怎样判断?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判断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若是氧化还原反应,指出什么物质是氧化,什么物质是还原剂。
a.铁在氧气中燃烧b.氧化铜与氢气反应c.石灰石分解d.氢气与氯气混合爆炸
2.讲评小结
(1)化合价:一定数目的一种元素的原子同一定数目的其它元素的原子,相互化合的性质叫做元素的化合价。
(2)化合价的实质是:在离子化合物里,元素化合价的数值,就是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得失电子的数目,在共价化合物里,元素化合价的数值,就是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跟其他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用电子对的数目。
(3)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叫做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
判断方法:在化学反应中有无氧的得失。
3.因势利导让学生对4个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比较,并思考
(1)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2)d反应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3)氧化、还原、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应怎样描述。
4.指导读书
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就是氧化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就是还原反应。
凡是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是还原剂,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的氧化剂。
5.深入一步:从化合价的实质,引导学生思考化合价变化的实质,从而诱导学生思考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变化是电子发生转移。
6.归纳整理,列表比较
凡有元素的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其本质是发生了电子的转移。
7.巩固练习:判断下列反应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若是氧化还原反应,指出什么元素被氧化?什么元素被还原?什么物质是氧化剂?什么物质是还原剂?
a.2CuO+C=2Cu+CO2b.Cl2+2NaOH=NaCl+NaClO+H2O
c.Mg+Cl2=MgCl2d.KClO3+6HCl=KCl+3Cl2+3H2O
8.简要小结,留下伏笔
今天我们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和判断原则,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表示方法,物质氧化性、还原性比较,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我们将在以后讨论。
9.布置作业课本有关习题
【教学过程实施】
【引言】初中我们学习化合价、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上节课要求大家进行复习和预习,你们进行了没有?现在请大家思考下列问题
【提问】什么叫化合价?[追问]其中关键词语是什么?
【板书】数目化合性质
【提问】化合价的实质是什么?[追问]Na2S,H2S中S是几价?为什么?
【板书】离子化合物一个原子得失电子数
共价化合物一个原子共用电子对数
【提问】什么叫氧化反应?什么叫还原反应?怎样判别。
[追问]其特征是什么?
【板书】得氧失氧
【板演】(a、b找较差学生c.找中等学生d.找好学生)
【过渡】请大家对这四个化学方程式作一个比较,并思考下列问题。
[幻灯显示]
【阅读课本】教材有关内容,边阅读边思考上述问题
【齐读】教材有关内容
【讨论】(1)氧化还原反应与非氧化还原反应有什么不同
(2)d反应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3)氧化、还原、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应怎样描述。
【解析】从化合价的实质是电子得失与电子对的偏移,我们可以知道以化合价变化为特征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变化—电子发生转移。
我们再从电子转移角度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阅读】书中有关内容
【比较】我们把今天学习内容列表比较一下
【作业】课本有关习题
第二节离子反应(共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2)初步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分析、探究化学反应实质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全面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二)目标完成过程
[复习提问]什么是电解质?什么是非电解质?
[回答]把在水溶液或受热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称做电解质。
把在水溶液和熔化状态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称做非电解质。
[讨论]SO3、CaO溶于水能导电,是否为电解质?
[回答]上述物质溶于水能导电是因为它们与水反应后的生成物导电,而本身并不导电,所以它们不是电解质。
[板书]SO3+H2O==H2SO4
[讲述]SO3溶于水后生成的H2SO4是电解质,而SO3不是电解质。
电解质实际上指的是不与水反应,通过本身电离出自由移动离子而导电的一类化合物。
[讨论]电解质与电解质溶液有何不同?举例说明。
[回答]电解质是纯净物,本身不导电;电解质溶液是混合物,能导电。
如NaCl溶液导电,它是电解质溶液,其中的NaCl是电解质。
[提问]学过的哪些物质为电解质?
[回答]酸、碱、多数盐及某些金属氧化物是电解质。
[设问]什么是电离?如何表示电解质的电离过程?
[回答]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解离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叫电离。
用电离方程式表示电离的过程。
[提问]书写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HCl、KCl、H2SO4、Na2SO4、AgNO3、BaCl2、NaHSO4、NaHCO3 [板演]
[讲述]根据电离程度把电解质划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将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化合物称为强电解质,而只有部分电离为离子的则被称为弱电解质。
[板书]第二节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
[学生实验]向分别装有盐酸、氯化钠、氯化钾溶液的三支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
[提问]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
[回答]均有白色沉淀生成。
[提问]完成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Cl+AgNO3==AgCl↓+HNO3
NaCl+AgNO3==AgCl↓+NaNO3 KCl+AgNO3==AgCl↓+KNO3
[学生实验]向分别装有硫酸、硫酸铝、硫酸钾溶液的三支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
[提问]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 [回答]均有白色沉淀生成。
[提问]完成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2SO4+BaCl2==BaSO4↓+2HCl K2SO4+BaCl2==BaSO4↓+2KCl
Al2(SO4)3+3BaCl2==3BaSO4↓+2AlCl3
[讨论]以上两组实验,参加反应的物质不同,为什么每一组产生的现象都相同?
[分析]以上两组实验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均是在溶液中进行的,而易溶于的强电解质在溶液中是以离子形式存在的。
尽管反应物不同,但都含有某些相同离子,如HCl、NaCl、KCl 在溶液中均能电离出氯离子,与硝酸银电离出的银离子结合,所以都产生白色沉淀氯化银。
而K2SO4、
淀。
[过渡]电解质在水作用下可解离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这些电解质在溶液中发生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间的反应。
[板书]一、离子反应
1.概念: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叫离子反应。
2.类型:复分解反应溶液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过渡]如何表示离子反应呢?
[板书]二、离子方程式
[讲述]以NaCl+AgNO3==AgCl↓+NaNO3为例:
把在溶液中电离成离子的物质改写成离子形式,把难溶物质、难电离的物质或气体仍用分子式或化学式表示,可写成下式:Na++Cl-+Ag++NO3-==AgCl↓+Na++NO3-反应前溶液存在大量四种离子Na+、Cl-、Ag+、NO3-。
从方程式中删去,改写成下式:Ag++Cl-==AgCl↓。
把这种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
[板书]1.概念: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
[过渡]怎样书写离子方程式?
[板书]2.书写步骤
[讲述]可按“写、拆、删、查”这四个步骤来书写离子方程式,以石灰石跟盐酸反应为例分析。
[板书](1)写: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CaCO3+2HCl==CaCl2+H2O+CO2↑
[回答]将反应中各物质折成离子形式。
[设问]是不是所有物质都能被拆成离子形式呢?
[回答]CaCO3虽为强电解质,但难溶于水,不以离子形式存在,不可被拆成离子;H2O是极弱电解质,只发生微弱电离,主要以水分子形式存在,不可拆成离子;CO2不是电解质,也不能被拆成离子。
[追问]哪些物质能被拆成离子。
[回答]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
[板书](2)拆:将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强电解质)拆成离子形式。
CaCO3+2H++2Cl-==Ca2++2Cl-+H2O+CO2↑
[回答]将方程式两边未参加反应的Cl-删掉。
[板书](3)删: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
CaCO3+2H+==Ca2++H2O+CO2↑
[回答]检查离子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是否相等;检查方程式两边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板书](4)查:检查方程式两边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
[讨论]“Fe+Fe3+==2Fe2+”这一离子方程式正确吗?
[回答]不正确,虽然是质量守恒,但不满足电荷守恒。
[讨论]离子反应是否只能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
[回答]不一定,像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中,不仅有离子符号,还有分子式。
[讲述]凡是难溶、难电离、气体、氧化物等物质要依据有关规定用化学式或分子式表示而不能拆成离子形式,可见并不是所有离子方程式都一定要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在学习中应力求深刻理解概念的内涵,对知识灵活掌握,不要死记硬背定义。
[投影]课堂练习
完成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①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②硝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③硫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
学生自习练习,找三位同学上台板演。
[讲述]离子方程式两边的条数应是最简整数。
[讨论]“H++OH-==H2O”它表示几个反应?
[回答]表示强酸和强碱的一类反应。
[板书]3.意义:离子方程式不仅表示某一个反应,而且表示所有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提问]“Ag++Cl-==AgCl↓”代表的意义是什么?
[回答]表示可溶性氯化物和可溶性银盐进行的一类反应。
[回答]表示可溶性钡盐和可溶性硫酸盐进行的一类反应。
[练习]写出氢氧化钡与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板演]写:Ba(OH)2+H2SO4==BaSO4↓+2H2O
[讨论]离子方程式是否都能表示所有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有无例外?
[分析]离子方程式并非都能表示所有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如H++OH-==H2O是表示强酸与强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但氢氧化钡与硫酸反应不能用它表示,此外CaCO3与CH3COOH、SO2与溴水、CuSO4与Ba(OH)2等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也仅代表一个化学反应,并不代表一类反应,这是因为在这些反应中,所有物质的离子均参与了反应,不可能有另外的物质来代替。
在学习中应避免用绝对、静止的观点去看待问题,应当会在掌握一般规律的同时,还要记住特殊问题的这种认识事物的方法。
(三)总结与扩展
本课时学习了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有关知识,离子反应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离子方程式不仅能表示一定物质间的反应,而且能表示所有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通过离子反应可揭示化学反应的实质。
应熟练掌握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技能,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还应当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四)板书设计
第三节离子反应
一、离子反应
1.概念: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叫离子反应。
二、离子方程式
1.概念: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
2.书写步骤
(1)写: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CaCO3+2HCl==CaCl2+H2O+CO2↑
(2)拆:将易溶于水、易电离物质(强电解质)拆成离子。
CaCO3+2H++2Cl-==Ca2++2Cl-+H2O+CO2↑
(3)删:删掉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
CaCO3+2H+==Ca2++H2O+CO2↑
(4)查:检查方程式两边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
离子反应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离子反应的发生条件。
(2)能较熟练书写离子方程式。
(3)会由离子方程式改写成化学方程式。
(4)会判断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总结概括知识的能力。
(2)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旧知识去理解新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努力进取的优良品质
(2)使学生学会从个别到一般,又从一般到个别的认识事物的方法。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指导阅读]课本——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提问]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什么?举例说明。
[回答]复分解反应是电解质在水溶中进行的离子反应,这类反应必须在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难电离的物质出现之一者才能发生。
例:(1)生成难溶物质,如AgCl、BaSO4、CuS、CaCO3等。
Na2CO3+CaCl2==CaCO3↓+2NaCl
(2)生成气态物质,如CO2、H2S、SO2等。
CaCO3+2HCl==CaCl2+H2O+CO2↑
(3)生成难电离物质(弱电解质),如弱酸、弱碱、水等。
NaOH+HCl==NaCl+H2O
[提问]生成沉淀、气体或难电离物质时,离子浓度如何变化?
[回答]离子浓度减少。
[板书]三、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1.复分解型离子反应的条件:生成气体难溶、难电离物质(弱酸、弱碱、水等),即向着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进行。
2.氧化还原型离子反应发生条件:取决于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相对强弱,即要依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来判断。
课堂练习:判断下列离子反应能否发生,说明理由。
1.硝酸钠溶液与氯化钾溶液混合 2.碳酸钙和硝酸银溶液
3.硫化氢气体通入硫酸亚铁溶液中 4.碘水和溴化钾溶液混合
[回答]1.NaNO3与KCl溶液混合,无沉淀、气体难电离物质生成,离子浓度没有减小,所以离子反应不能发生。
2.盐与盐反应要求二者均溶,CaCO3不溶离子反应难以发生。
3.因FeS溶于强酸,所以离子反应不能发生。
4.因氧化性Br2>I2,离子反应难以发生
[过渡]为了能正确、熟练地书写离子方程式,特做如下规定
[板书]四、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有关规定
1.难溶于水的物质、难电离的物质(弱酸、弱碱、水)、气体、非电解质一律写化学式。
[总结](1)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规律
酸:除H2SiO3外,一般全溶于水。
碱:除NaOH、KOH、Ba(OH)2、NH3·H2O溶,Ca(OH)2微溶外,其余一般不溶于水。
盐: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全溶于水。
氯化物中AgCl、Hg2Cl2不溶。
硫酸盐中BaSO4、PbSO4不溶,CaSO4、Ag2SO4微溶。
多数弱酸盐中一般只有钾盐、钠盐、铵盐溶于水。
(2)常见的弱酸弱碱
弱酸:HF、HClO、H2CO3、H2S、H2SO3、CH3COOH、H3PO4等。
弱碱:NH3·H2O、多数难溶性碱[除Mg(OH)2]。
完成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硫化亚铁与盐酸反应(FeS是难溶于水的物质)
(2)硫酸铜与氢氧化钡反应(3)硫化氢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板书]2.单质、氧化物一律写化学式。
完成下列离子方程式(4)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5)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6)氧化铁与盐酸反应
[练习]写出固体氯化铵与固体氢氧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写法正确吗?
[回答]反应物均为固体,它们没有发生电离,怎么能写出离子方程式呢?我认为是错误的。
[讲述]离子反应不一定都能写出离子方程式,例如 NH4Cl固体与 NaOH固体间的反应,虽本质是离子反应,但不是以自由移动离子形式参加反应,因此不能写成离子方程式,只可写化学方程式,学习中要善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板书]3.固体间的反应,一般不写离子方程式。
4.一般浓硫酸写化学式,浓盐酸和硝酸写成离子形式。
完成下列离子方程式(7)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8)铜片与浓硫酸的反应
[过渡]有微溶物参加的反应,如何书写离子方程?
[板书]5.反应物中微溶物:处于溶液时写离子符号,处于固体时写化学式。
生成物中的微溶物一律写化学式。
[投影]完成下列离子方程式(9)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10)Cl2通入石灰乳中(11)向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稀硫酸
[讨论]硝酸铵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表示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