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高中历史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 (2)

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 (2)

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一、第一章古代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篇1. 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1.1 夏王朝的政治制度 - 夏王朝的建立和结束 - 夏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君主制、宗法制 1.2 商王朝的政治制度 - 商王朝的建立和结束 - 商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君主权力和贵族集团 1.3 周王朝的政治制度和封建社会 - 周王朝的建立和结束 - 西周和东周的政治制度:天子、诸侯、卿大夫等职官 - 周代封建社会的特点:封建等级制度、分封制度2. 秦汉时代的政治和社会制度2.1 秦朝的统一中国和秦始皇的政绩 - 秦朝的建立和结束 - 秦朝政治制度的特点:秦始皇的权力集中、行政区划的改革2.2 西汉和东汉的政治制度 - 刘邦和汉高祖刘邦的政绩 - 西汉和东汉政治制度的特点:皇帝的权力、郡县制度 2.3 秦汉时代的社会制度 - 农业经济和中央集权制度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 儒家学说、礼乐制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二、第二章世界古代史篇1. 四大文明古国和古希腊文明1.1 埃及文明 - 埃及:尼罗河文明的发源地 - 内典、外典和显灵信仰 1.2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 古巴比伦:第一位国王汉谟拉比 - 宝冠、泡立塔和木板书写 1.3 印度河流域文明 - 印度文明:吠陀时代的四个阶级制度 - 婆罗门教和吠陀教典 1.4 古希腊城邦和罗马共和国 - 希腊城邦: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 罗马共和国:三级法官制度和元老院的特点2. 基督教和欧洲封建社会2.1 基督教的起源和特点 - 耶稣和基督教的创立 - 基督教的传播和影响:罗马帝国的两个时期 - 基督教教义和天主教会的组织 2.2 欧洲封建社会 - 封建主和农奴的关系 - 封建领主和农奴的权力和义务 - 封建制度的特点和影响三、第三章中国古代史的重大事件篇1. 古代中国的战国时期1.1 战国的形成 - 春秋时期的诸侯国 - 诸侯国争霸和战国的形成 1.2 诸子百家和思想的兴盛 - 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等学派的兴起 - 孟子、墨子、老子的主要思想 1.3 战国时期的经济和文化状况 - 铁器、货币和交通的发展 - 文化繁荣和齐国的礼仪音乐 1.4 秦灭六国和统一中国 - 秦朝的建立和结束 - 秦始皇的统一政策和其后续影响2. 近代中国的中外交通和中国的对外侵略2.1 近代中国的中外交通:鸦片战争和条约勒迫 - 鸦片战争的起因和结果 - 鸦片战争后的不平等条约 2.2 近代中国的对外侵略: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 -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和结果 - 八国联军对中国的侵略 2.3 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 辛亥革命的背景和意义 -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影响四、第四章世界近代史篇1. 平等互利和民族自决的倡导1.1 巴黎和会:凡尔赛和约和《国际联盟宪章》 -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和巴黎和会的召开 - 凡尔赛和约的内容和影响1.2 《国际联盟宪章》 - 国际联盟的设立和目标 - 《国际联盟宪章》的内容和遗产2.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二战后的国际秩序重建2.1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结果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和战场 - 盟军胜利和法西斯集权制度的瓦解 2.2 联合国的设立和冷战的爆发 - 联合国的设立和宗旨 - 冷战的爆发和两个阵营的形成 2.3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产生和核武器的威胁 - 原子弹和氢弹的发明 - 核武器的威胁和遏制政策的制定以上提纲是历史必修二的复习内容及重点,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进行复习和准备考试。

【实用】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复习提纲

【实用】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复习提纲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知识网络结构】:【背景知识与单元线索】1、“中国近代史”:指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划分标准:社会性质),开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结束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起止时间及标志)在这个时期,中国人民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革命任务及性质),因领导阶级不同,又分为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二者的分水岭1919 年的五四运动。

2、基本线索:①中国遭受外来侵略,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1840-1901):包括四次战争及五个不平等条约。

②中国各阶级反侵略反封建的斗争: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的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包括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③图示旧民主主义革命示意图1840 1842 1851 1856 1858 1860 1864 1894 1895 1900 1901 1911 1919侵略战争鸦片第二次甲午八国联战争鸦片战争战争军侵华不平等条约《南京》《天津》《北京》《马关》《辛丑》反抗斗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示意图1919 1921 1924 1927 1931 1934 1936 1937 1945 1946 1948 1949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五四中共成立第一次南昌红军七七日本三大运动(一大)国共合作起义九一八长征事变投降战役【专题总结】一、列强对中国的侵略1、发动侵略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近代列强侵华战争简表(1)名称时间发动者影响鸦片战争1840-1842年英国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英国、法国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日本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英美俄日法德意奥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日本全面侵华战争1937-1945年日本2、强签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高中历史提纲(全)

高中历史提纲(全)

高中历史全套复习提纲依据:人教版:历史教材中国古代史提纲练习第一单元、先秦时期一.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一)夏、商、西周的更替1.夏朝(建立、统治范围、桀的暴政、商汤灭夏、夏亡原因)2.商朝(建立、迁都、纣的暴政、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商亡原因)3.西周(建立、强盛、国人暴动、西周灭亡、平王迁都)(二)夏、商、西周的制度1.王位世袭制含义2.井田制(性质、内容、作用)3.分封制(性质、内容、重要的诸侯国、作用)4.井田制与分封制的关系二.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民族关系、文化(一)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1.时代特征2.春秋诸侯争霸⑴背景①②③⑵目的(奴隶主掠夺土地人口)⑶性质(奴隶主贵族争夺霸权的战争)⑷大事①齐桓公称霸(改革、口号、会盟)②晋楚争霸(城濮之战、楚王问鼎)③吴越争霸(地理位置、人物)⑸评价3.战国兼并战争⑴背景:战国七雄争霸格局的形成标志(、)⑵性质(封建统一性质的兼并战争)⑶大事①齐魏(桂陵之战、马陵之战)②秦赵(长平之战)⑷评价4.民族融合⑴主要民族、、、、⑵融合方式⑶作用:为秦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

(二)春秋战国的经济1.农业(铁农具、牛耕、水利)看图2.手工业⑴冶铸业:技术,比欧洲早年以上青铜铸造出现了新技术⑵漆工业:出现了技术⑶纺织业:麻布⑷煮盐业⑸酿酒业:用造酒技术⑹手工业工艺专著《》内容3.商业、城市4.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由公田到私田)⑴生产力发展⑵生产关系发生变化①②③(三)春秋战国的改革和变法(政治)1.春秋①齐国:②鲁国:实质:逐步承认土地私有2.战国⑴背景⑵目的⑶主要变法①魏国:②楚国:③秦国:⑷性质新兴地主阶级实行的封建化改革运动⑸结果新的封建制度确立⑹商鞅变法①时间②内容 a b c d e f g③评价积极局限④成功原因⑤认识商鞅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比较春秋战国变法异同】(四)春秋战国文化A.特点:、、、B.原因(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前代基础)C.表现:1.思想(派别、主张或观点、评价)⑴老子:①②③⑵孔子:①派别②政治思想③教育成就④文化成就⑶墨子:派别、主张、评价⑷孟子:派别、主张①②③、评价⑸庄子:派别、主张①②、评价⑹韩非子:派别、主张①②③、评价【比较百家争鸣和文艺复兴的作用】2.科学技术⑴天文:春秋、战国⑵物理:⑶医学:3.文学:《诗经》和屈原4.艺术:绘画、音乐【概括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第二单元、秦汉时期(封建大一统)一、秦朝的统治(统一——巩固——灭亡)(一).统一1.条件①社会基础②人心所向③经济条件④主观条件2.经过①②③3.疆域:东临,西到,南濒,北抵。

高中历史必修1-3全套复习提纲__人教版

高中历史必修1-3全套复习提纲__人教版

江苏省高二年级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材料必修一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了解宗法制的基本内容:宗法制由原始社会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它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即嫡长子继承父亲宗主地位,庶子进行分封。

嫡长子与众弟既是兄弟又是君臣。

了解分封制基本内容:周王把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守土、随从作战、纳贡和朝觐述职等义务。

2、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了解皇帝制度的创立秦始皇自以为功德超过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开始使用“皇帝”称号,确立了“皇帝”制度。

皇帝有天下独尊的地位,集行政权、司法权和军事指挥权于一身。

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取决于皇帝一人的意志。

了解秦朝的丞相、御史大夫与太尉秦朝在中央设立三公:丞相职责是协助皇帝,助理万机(行政);太尉主管军事;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助手,负责监察系统。

了解郡县制的建立平定六国后,秦始皇采用李斯的建议,把郡县制推广到全国。

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的形成和影响:①形成:秦统一后,创立皇帝制度。

从此皇权成为封建国家权力中心和主宰;推行郡县制奠定了中央集权制度基础;中央机构设立三公九卿,地方郡县官吏,建立了一套官僚体系,从而形成了中央集权制度。

它本质上是封建专制的统治。

②影响:a、对秦朝影响:有利于国家统一,有利于封建经济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中华民族的形成都起来重要作用;建立了地主阶级对人民群众的初步统治;秦的暴政导致了人民处境的恶化。

b、对后世的影响:秦朝中央集权专制统治具有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统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了解汉朝郡国并行制汉初刘邦实行的是郡国并行制(即郡县制和分封制同时实行)了解唐朝三省六部制唐代中央设三部六省。

三部是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六省是指:尚书省设吏、户、礼、兵、刑、工。

了解元朝的中书省和行书省行中书省(行省)开始于元朝。

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

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

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复习提纲: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章古史纲要1. 人类起源与文明发展- 人类起源与人类文明的兴起- 文明与文化的关系2. 原始社会与新石器时代- 原始社会的特点- 新石器时代的特点和影响-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主要文化3. 奴隶社会与青铜时代- 奴隶社会的特点与产生原因- 青铜文化的兴起与发展- 中国青铜时代的主要文化4. 前秦时代与西周时代- 秦国的形成与秦始皇的改革- 西周时代的政治制度与文化特点 - 周代的政治危机与分裂5. 其他古代文明- 希腊文明- 古印度文明- 古埃及文明- 古巴比伦文明第二章古代中国1. 五帝时代与三皇时代- 传说中的五帝与三皇2. 夏朝与商朝- 夏朝的历史地位与特点- 商朝的建立与发展3. 周朝的建立与分裂- 周朝的建立与分封制度- 西周与东周的政治制度与文化特点4. 春秋时代与战国时代- 春秋时代的政治制度与文化特点- 战国时代的政治格局与兵器发展5. 秦朝的统一与西汉的兴起- 秦始皇的统一战争与秦朝的政治制度 - 西汉王朝的建立与政治制度6. 古代中国的社会- 古代中国的社会阶层与人们的生活 - 古代中国科技和文化的发展第三章世界两大古代文明1. 古希腊与古罗马- 古希腊的政治制度与城邦文化- 古罗马的政治制度与法律文化2. 古印度与古埃及- 古印度的政治制度与宗教文化- 古埃及的政治制度与宗教文化第四章中古时代的变革与发展1. 河间燕趙与兵谏- 河间燕趙与秦朝的冲突- 兵谏的历史地位与影响2. 隋朝与唐朝- 隋朝的建立与政治制度- 唐朝的政治制度与繁荣3. 宋朝与元朝- 北宋与南宋的政治制度与文化发展- 元朝的建立与政治制度4. 日本的社会变迁- 日本的古代社会与文化- 日本封建时代的变革与发展以上仅为复习提纲的梗概,实际复习过程中,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和历史事件进行详细复习。

同时,建议多做历史题目和练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高中历史必修123复习提纲(人教版)

高中历史必修123复习提纲(人教版)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资料高中历史必修一《政治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1、夏商政治制度的内容:中央:(1)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2)参与决策相、卿士,负责祭祀占卜和记录王朝大事的卜、祝、史,执掌军权的师等。

地方:侯、伯夏商政治制度的影响: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响。

2、西周的分封:(1)被封的诸侯国的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2)影响:积极影响: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消极影响:西周后期王权衰弱,春秋战国暑期列国纷争(3)结果:西周后期分封制受到破坏;战国末年周王室失去分封大权3、西周的宗法制:(1)内容:用父系的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政治的制度。

(2)特点:嫡长子继承制(3)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第2课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特点:一人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评价: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2、中央集权的基本特征:权力高度集中3、中央集权制的作用及影响:积极作用:(1)使秦实力增强,通过战争扩大疆域,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成为当时世界大国。

(2)使秦能一实行各种巩固统一的措施。

(3)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消极作用: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汉朝汉承秦制有所变化中央设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 中朝决策机构外朝执行机构尚书台中枢机构魏晋南北朝逐步形成三省体制隋朝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唐朝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

历史必修Ⅰ、Ⅱ、Ⅲ复习提纲

历史必修Ⅰ、Ⅱ、Ⅲ复习提纲

历史必修Ⅰ、Ⅱ、Ⅲ复习提纲中国古代史各时期知识点总汇两大矛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和斗争。

但君主与中央占主导地位。

影响:有利于防止分裂、维护国家统一稳定,有利于促进经济和文化的开展;但容易产生暴政、腐败;实行思想文化专制;后期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和社会开展。

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第三单元: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四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第五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第七单元:新航路开辟、殖民扩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第九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德国工程师西门子制成发电机比利时人格拉姆创造电动机美国人爱迪生创立第一个发电站信息技术第三次科技革命标志成果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中国近代史构造图中国近代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时期〔1840—1949〕第十一单元:近代中国的革命第十二单元:近代中国经济构造的变动和资本主义的曲折开展第十三单元: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历史必修Ⅰ、Ⅱ、Ⅲ复习提纲〔二〕 工业 企业: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等是中国第一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甲午战后初步开展中华民国1912︱1949 短暂 春天 背景:一战前后〔1912—1919〕列强放松侵略、辛亥革命影响、民众抵抗日货 特点:短暂、轻工业〔面粉、纺织〕、快速 一战 之后 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开展受阻 抗战前1927—1937: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再度开展 抗战时期:日本入侵,民族资本主义再度受挫抗战胜利后:官僚资本和战导致民族企业风雨飘摇 结论: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是民族资本主义开展两大障碍维新思想1898 背景: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开展;列强掀起瓜分狂潮,民族危机容:康有为、梁启超等主“维新变法、君主立宪〞 意义: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爱国运动;资产阶级启蒙运动;客观上有利于革命思想的传播新文化运动1915开场 背景:辛亥革命后资本主义开展;封建军阀掀起尊孔复古逆流代表:独秀、大钊、胡适、鲁迅等中心:大学 主阵地:"新青年"〔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开场标志〕 容:前期提倡、科学、新道德、新文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性质:前期是资产阶级思想运动;后期为新主义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意义: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促进民众的觉醒;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片面性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背景:新文化运动后期,十月革命影响 容:大钊第一个高举社会主义大旗第十四单元:联社会主义建立的经历和教训背景容影响战时共外国武装干预农业:余粮收集制集中力量战胜敌人第十五单元: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二战后世界经济贸易关系的三大支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中国现代史、中华人民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立时期〔1949-今〕第十九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立与祖国统一第二十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立的道路第二十一单元:现代中国对外关系第二十二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二十三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第二十四单元: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新主义革命时期的重要会议⒈、两代领导集体形成: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

高一历史复习提纲

高一历史复习提纲

高一历史期末复习提纲1、简述唐代、宋代商业发展的表现。

(1)唐代商业:①条件:政治上的统一、大运河的开通,密切了南北方的经济往来②城市:A.布局: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与民居隔开(市坊分开);商业交易受到官府严格控制B.功能:主要是政治中心③商路: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空前繁荣(2)宋代商业:①货币: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②城市:A.布局:坊市界限不复存在,市分散在城中,市的启闭不再由官方统一规定时间,出现了夜市、晓市等;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视B.功能:经济功能大大加强2、两次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3(1)西方工业文明对近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2)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及资产阶级政治、文化运动的推动(特别是民主思潮的推动)(3)清政府和民国政府的推动4、简述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特点、实质和影响。

(1)背景:①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②胡佛的反危机措施宣告了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2)主要措施:①金融方面:整顿财政金融②工业方面:调整工业生产③农业方面:调节农业生产④社会福利方面: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3)特点:国家对经济的直接干预(4)实质: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5)影响:①对美国:A.经济上:逐渐走出经济危机的阴影,社会生产力得到一定恢复B.政治上: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②对世界:罗斯福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5、简述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意义。

(1)主要内容: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意义: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权,克服过去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弊端,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6、说明战后西欧走向联合的原因、过程、体现的趋势、特点及意义。

(1)原因:①共同的文化传统;②近代不断的战争使人们渴望欧洲统一;③二战使西欧丧失世界中心地位,成为冷战主战场。

2023年高考历史总复习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全册知识复习提纲(精华版)

2023年高考历史总复习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全册知识复习提纲(精华版)

2023年高考历史总复习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全册知识复习提纲(精华版)第1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时代。

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正在形成;政治上:分封制瓦解,新兴封建阶级正在形成;文化上:礼贤下士,学在民间兴起,学术逐渐下移;阶级上:士阶层兴起并受到重用。

二、各家代表人物及主张1、儒家思想(1)孔子——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推崇为“圣人”。

主要思想主张:A.政治思想——思想体系的核心——“仁”和“礼”。

①“仁”即“仁者爱人”,反对统治者实行苛政和任意刑杀;提倡广泛理解和体贴他人,调整好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爱人”就要遵循“忠恕”之道。

②“礼”就是要“克己复礼”,符合西周名分等级制度。

实现“礼”,就要“正名”,做到贵贱有序、名正言顺。

③“为政以德”,在以“德”、“礼”治国的同时,逐步改良政治。

B.哲学思想——“敬鬼神而远之”,优先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

C.教育思想——办私学(打破了奴隶主垄断教育的局面)。

教学对象——“有教无类”;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当仁不让于师”:学习方法——“温故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D.文化典籍——整理《诗》、《书》、《礼》、《易》、《乐》、《春秋》等。

E.评价——①“仁者爱人”具有积极性,“克己复礼”具有保守性。

②为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奠定了基础,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具有重要影响。

(2)孟子——战国著名的思想家,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被尊为“亚圣”。

A.思想——政治思想:“仁政”学说和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伦 理 观:“人性本善”说。

价 值 观:倡导“养浩然之气”,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B.评价——①“仁政”、“民本”思想对约束暴政、缓和阶级矛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并不是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的,是封建统治的一种策略。

高一历史上学期必修专题一、二复习提纲.doc

高一历史上学期必修专题一、二复习提纲.doc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复习提纲一、夏朝的政治制度:禹建立夏朝,启继承父位,创立王位世袭制。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1、分封制目的:巩固周朝的统治。

含义:封邦建国。

对象:王族子弟、功臣和亲周的商朝旧贵族。

主要诸侯国:鲁、燕、齐、宋等。

诸侯权利与义务:P8评价:P8“有利于……,但后来……”。

2、宗法制目的: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固。

实质:按照血统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影响: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宗法等级,调节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保证了王权的稳定。

3、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宗法制与分封制之间互为表里,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

分封制是按照宗法制的等级秩序严格进行的。

三、秦朝的统一1、秦灭六国:首先灭韩国,公元前221年统一天下。

2、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地区;修直道,加强北部边防。

3、南征百越,修灵渠,统一岭南地区,是岭南地区归入中央王朝管辖的开端。

4、修“五尺道”,统一西南夷地区,是该地区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版图的开始。

5、秦统一的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数百年混战局面;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规模,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四、秦汉的政治制度1、中央官僚机构:皇帝制(皇帝大权独揽,皇权至高无上)、三公九卿制(各自名称、和职责)、朝议制度(含义、评价)。

2、地方管理制度:秦朝实行郡县制(与分封制比较特点、影响;评价)、西汉初郡国并行制,后逐步削除地方割据势力。

五、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的演化(一)皇权与相权的矛盾1、史实①秦朝:秦始皇设立左、右丞相,协助皇帝,助理万机。

②西汉:汉初,丞相有相当大的权力,是皇帝的高级助手,是朝廷掌握行政实权的总理大臣。

汉武帝:频繁更换丞相,从地位低微的士人中破格提拔选用人才;创立中朝制度,在宫廷之内对重要政事先做出决策。

③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宰相权力一分为三;在门下省设立政事堂,分散相权。

必修一历史复习提纲

必修一历史复习提纲

必修一历史复习提纲仅供参考必修一政治史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公元前20702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目的是“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345、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过程:建立至高无上的皇权;中央实行较为完备的6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赢政规定封建最高统治者为“皇帝”,自称“始皇帝”;秦始皇规定:皇帝称“朕”;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包括: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中国封建专7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

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物。

太尉掌军事。

8。

县是郡的下级行政机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

910西汉汉武帝时用布衣为相,用身边侍从、秘书为尚书令等11时扩大尚书台的权力,成为决策的中枢机构。

12唐朝时:中书省掌决策,门下省掌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的长官均为宰相。

14隋唐时期,还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了三省六部制。

13”。

后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设三司使管理财政,削弱相权。

17元朝综合汉蒙政治制度,在中央,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领六部,以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关,设18.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①战国和秦朝实行郡县制,汉初郡国二制并行。

郡守和丞相分别是郡和王国的最高行政长官。

汉武帝时,设作为监察区,长官为刺史。

②东汉末年,州逐渐演变成地方行政区。

地方行政区划由郡县两级制转变成州、郡、县三级。

③隋,废⑤北宋初年,宋太祖削减地方节度使权力,派文臣做地方官。

路—州—县三级。

⑥元朝除河北、山西、山东归中央的中书省管,其余在地方实行。

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

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1,设立布政司、都指挥司和按察司,分管地方的行政、军废除中书省和丞相,杀丞相胡惟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

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

2.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

高中历史复习提纲完整版

高中历史复习提纲完整版

册一高中历史第一分册(世界古代史)第1课古代两河流域1.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位于西亚,即“美索不达米亚”地区。

2.古代巴比伦王国是古代两河流域最辉煌的时期。

3.公元前3500年至3100年左右,苏美尔人首先建国。

4.国家的职能:保障国家安全、调节国内社会矛盾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等(修建水利工程)5.楔形文字、泥板6.史诗《吉尔加美什》7.《汉穆拉比法典》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历史的第一手文献。

第2课古代埃及1.位于非洲东北部,“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2.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最终形成了统一的国家。

3.古代埃及国家实行高度集权的专制统治,法老是拥有绝对权威的专制君主。

4.最大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体现了古埃及人的来世信仰;狮身人面像矗立在哈夫拉金字塔旁边。

5.公元前3500年以前,象形文字、纸草第3课古代印度1.位于南亚、印度土著达罗毗荼人创造了古印度早期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

2.公元前14世纪,“雅利安人”部落从印度河流域征战到恒河流域。

3.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为“吠陀时代”;“吠陀”宗教经典。

4.种姓制度:婆罗门(雅利安人的祭祀阶层)、刹帝利(雅利安人中的军事贵族,包括国王)、吠舍(普通的雅利安自由民)、首陀罗(被征服的土著)。

5.种姓制度的特点:四大种姓皆为职业世袭、内部联姻、排斥外人。

6.公元前6世纪,悉达多创立佛教。

佛教汉代传入中国。

7.佛教经典——《大藏经》,由经藏、论藏和律藏三部分组成,因此又称为三藏。

8.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多为神话传说。

第4课美洲印第安文明1.土著——印第安人2.玛雅文化:中美洲;“美洲的希腊”;培育了玉米、马铃薯、西红柿、可可、烟草3.阿兹特克文化:今墨西哥一带;印第安文明的一朵奇葩;4.印加文化:南美洲;“印加帝国”;印加人是南美洲印第安古代文明的集大成者。

第5课古代黑非洲1.“黑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

高中历史必修1--3全套复习提纲(推荐)TXT

高中历史必修1--3全套复习提纲(推荐)TXT
(1)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2)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之风,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阻碍社会进步。
(3)明清之际,西方许多国家先后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建立起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或民主共和制,为资本主义工业化开辟了道路,跨入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新时代。而清朝统治者却继承明制,把君主专制制度推向高峰,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清军刘永福、秀才姜绍祖、义军首领徐骧英勇抗敌
4、 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
爆发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结果:清政府与侵略者签定了《辛丑条约》。
内容:(1)清政府向各国赔偿白银 4.5 亿两,分 39 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赔款以中国的关税和盐税作抵押,中国的税收在更大程度上受到外国控制。
胜利的原因:全民族抗战是胜利的根本保证。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第一课 ) 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1、标志:1851年金田起义 2、发展:1853年定都天京(标志着太平天国正式建立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
3、失败:1864夏,天京陷落,标志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4、《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颁布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 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
■ 第二单元 列强武装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
(第一课 )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 了解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主要史实;
战争 时间 侵略国 结果 主要事件
鸦片战争 1840-1842 英国 签订《 南京条约 》 广州北郊 三元里 自发抗英斗争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课伟大的杭日战争
1.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
2.抗日救亡运动的主要史实?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过程、影响?
4.简述卢沟桥事变、中共全面抗战路线和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等史实;知道正面战场和
敌后战场的主要战役;
5.抗战的胜利及其意义?
6.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背景、时间、地点、内容、影响?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第一课太平天国运动
1.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意义?
2.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天京事变、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3.简述《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的内容及其影响?
4.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与局限性。

第二课辛亥革命
1.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

知道中国同盟会成立、武昌起义爆发、中华民国成立、清
帝退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等史实;
2.辛亥革命的背景?历史意义?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意义?
第三课新民主主义革命
1.简述五四运动的导火线、主要成果和历史意义;
2.中国共产党一大、二大的召开时间、内容及其意义;
3.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国民革命、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
及其意义、土地革命的作用、红军长征及其意义、遵义会议及其意义、全民族抗战、全面内战爆发和粉碎国民党军队进攻、三大战役的名称及意义、渡江战役的作用;4.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的统一
第一课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1.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时间、地点、内容和意义。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内容。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及历史意义。

4.分别阐述三大政治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的过程及意义。

第二课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1.“文化大革命”的发动过程。

2.“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遭受严重破坏的典型事件。

说明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4.列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

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第三课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1.简述“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过程。

理解“一国两制”的含义;
2.知道香港和澳门顺利回归的史实,理解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
3.了解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情况。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一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新中国成立之初采取的外交方针及影响。

2.新中国从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重大外交活动:新中国第一次建交高潮、《中
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及其意义、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万隆会议及其意义。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过程,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第二课外交关系的突破
1.简述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背景、经过及其意义;
2.中美、中日关系改善的原因,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中日建交及其影响;
第三课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1.新时期中国的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不结盟政策。

2.列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专题六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第一课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
1.古希腊文明产生与发展的自然和社会条件。

2.古希腊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希腊城邦的主要特点、希腊公民的素质。

第二课卓尔不群的雅典
1.梭伦改革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2.雅典民主政治确立的标志。

3.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表现。

4.雅典民主政治的得与失。

第三课罗马人的法律
1.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十二铜表法”、“公民法”、“万民法”、“自然法”)及其在
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

2.罗马法的影响。

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第一课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1.光荣革命的背景、结果与影响;
2.《权利法案》的内容及其作用;
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4.责任内阁制形成的史实。

第二课美国1787年宪法
1.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特点及作用;
2.比较美国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3.联邦制的权力结构;
第三课民主政治的扩展
1.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主要内容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2.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3.资产阶级代议制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进步性。

专题八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第一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重大意义;
2.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
1.3月18日起义的原因与成果;知道巴黎公社的性质及成立年代;理解巴黎公社的革
命措施;知道保卫公社的战斗及其结局;
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建立背景与概况;
3.巴黎公社的失败原因和经验教训。

第三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 二月革命、《四月提纲》、“七月事件”、彼得格勒
武装起义、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2.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一课美苏争锋
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背景和基本过程。

2.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第二课新兴力量的崛起
1.简述欧洲共同体形成的基本过程;
2.简述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表现及影响。

3.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阶段与概况及中国在当今国际舞台上的作用;
4.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基本史实。

不结盟运动的作用;
第三课走向多极化
1.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
2.简述“一超多强”世界格局的形成及具体表现;
3.俄罗斯国际地位改善的主要表现及原因;
4.欧盟成立的标志及其影响;
5.日本加快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主要表现。

6.简述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主要表现;
7.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一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1.过度时期总路线制定的时间、内容?“一五计划”的时间、基本任务、结果、成就?
2.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内容、实质和意义?
3.中共八大的召开背景、主要内容和意义?
4.知道“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概况和后果?
5.“文化大革命”给我国经济建设造成的严重破坏。

6.“八字”方针内容及其作用。

7.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有哪些成功的探
索?有哪些失误?有些什么经验教训?
第二课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内容和历史意义;
2.阐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及作用;
3.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开辟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

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第三课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1.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的主要内容和重要作用;
2.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
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 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
2. 影响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
3. 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信工具进步的史实?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意义)
4. 报刊、影视发展的基本史实;近代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报刊;影视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互联网逐渐普及的基本史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