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版初中物理重点难点分析.ppt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难点把握PPT讲稿思维导图知识点归纳总结[PPT白板课件]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难点把握PPT讲稿思维导图知识点归纳总结[PPT白板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3a8038dc1c708a1294a442d.png)
四、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
重点:1.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正确放置、读 数、记录) 2.用量筒或量杯测液体、固体体积(正确操作、读数、 记录) 3.知道质量的含义,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4.探究理解密度的概念;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 的物理现象。 5.利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 6.利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液体的密度; 7.新材料的特点及其应用。 难点:1.测量物体的长度(读数:准确值和估计值、 误差);
2.探究并了解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 3.知道大气压强及其应用。 4.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5.通过实验,认识浮力。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
素有关。 6.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释生活、生产中
的一些现象。 7.用浮力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难点: 1.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浮沉条件的判别。 3 .浮力的计算。
2.会用温度计测温度; 3.探究物态变化的过程;了解物态变 化过程中吸热、放热现象; 4.蒸发、沸腾的特点、异同点、影响 因素。 5.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 活中的有关现象。 难点:1.探究固体的熔化; 2.探究水的沸腾;沸腾吸热温度不变; 蒸发吸热温度降低(蒸发致冷原理) 3.液化的条件。
光的折射现 象及其特点。分析、解释光的直线传 播、反射、折 射现象,画光路图;
初中物理重点难点分析ppt课件

第十章《力与运动》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 第十四章《欧姆定律》 第十五章《电功和电热》
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异 议侵权的话可以联系删除,可编辑
7
初二重点内容 “速度” “重力” “压强” “密度” “摩擦力” “浮力”
“物体的浮沉条件” “二力平衡” “力与运动的关系”
14
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
速度 压强
密度
功率
用归纳的方法建立概念的有: 力 惯性
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异 议侵权的话可以联系删除,可编辑 15
主要规律有: • 光的反射定律 • 光的折射规律 • 液体内部的压强规律 • 阿基米德原理 • 物体的浮沉条件
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异 议侵权的话可以联系删除,可编辑 16
•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关系 •二力平衡的条件 •牛顿第一定律
•力与运功的关 系 •杠杆的平衡条件 •欧 姆 定 律
•焦 耳 定 律
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异 议侵权的话可以联系删除,可编辑 17
(三)从物理实验来谈
•观察性实验
•测量性实验
•探究性实验
•设计性实验 •体验性实验 •验证性实验
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异 议侵权的话可以联系删除,可编辑 18
12
电流
电阻 电功率
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异 议侵权的话可以联系删除,可编辑
通过实验建立概念而引入物理量的有:
密度 压强 热值 比热容 功 电阻
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异 议侵权的话可以联系删除,可编辑
13
用类比的方法建立概念而引入物理量的有: 功率 电压 电流 内能
(完整)初中物理重点和难点分析

初中物理重点和难点分析一,《测量》单元:包括长度、体积的测量重点:(1)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正确放置、读数、记录):(2)正确用量筒或量杯测液体、固体体积(正确操作、读数、记录)难点:用排液法测不规则的密度小于某液体密度的物体的体积(关键测体积时要注意求得体积差值要真正为物体体积)。
二,《光学》单元: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反射定律及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折射初步规律及凸透镜成像。
重点:1,知道光在一种均匀物质里沿直线传播。
2,会用光速作简单的计算;光年的概念(光在一年中运动路程,是天文学上距离单位)。
3,应用光的反射定律来分析、解释光的反射现象,并画出光路图;4,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能应用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简单物体在平面镜里成的像(对称的虚象)5,知道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途径6,知道光的折射现象及初步规律(分垂直入射和斜入射;斜入射又分:从空气射入水中和从水中射入空气)7,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以及应有实验技能。
难点:1,会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等简单光现象。
2,用平面镜来控制光路(关键抓住垂直于镜面的法线平分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
3,认识平面镜所成的虚象。
4,用所学的知识解释有关的折射现象(画出从观察物到观察者的光线传播路线可加以说明)。
5,如何调节物距和像距来改变成像的大小(u>f成实象时像大则像距大,物距小)。
三、《声和波》单元:包括声音产生、传播、声速和声波。
重点:1、声源、声波的含义。
2、声音的产生、传播的条件和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
3、声波、(声波的反射)回声。
4、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速度的大小比较。
四、《热》和《分子动理论和内能》包括温度及其测量;物态变化;分子动理论和内能。
重点:1、正确使用温度计(会选、会放、会读)。
2、知道物态变化;物态变化过程中吸放热;物态变化与温度变化与否的关系。
3、蒸发、沸腾各自特点、异同点、影响因素。
4、能运用物态变化的有关知识解释自然界的有关现象。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ppt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ppt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将一起总结九年级物理的重要知识点,并使用ppt的形式呈现出来,以便帮助大家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第一部分:力和运动1. 力的概念和特性- 力的定义:力是改变物体状态的原因。
- 力的特性:方向、大小和作用点。
2. 运动的描述与测量- 位置、位移和路径的概念。
- 速度和速度的测量方法。
- 加速度和加速度的计算公式。
- 质点、刚体和弹簧的运动特性。
3.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 第二定律: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 第三定律:任何作用力都会有相等大小的反作用力。
第二部分:能量和工作1. 功和功率- 功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 功率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 功和功率的单位。
2. 动能和势能- 动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 势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 动能和势能的转换。
3. 机械能守恒定律- 闭合系统中机械能的守恒。
- 机械能转化和损失的因素。
第三部分:光的性质和现象1. 光的传播和反射- 光的直线传播。
- 光的反射定律。
- 光的反射现象:镜面反射和 diffused 反射。
2. 镜子和成像- 平面镜的成像特点。
- 凹凸镜的成像特点。
- 光的反射定律在镜子中的应用。
3. 光的折射和透镜- 光在介质中的折射现象。
- 折射定律的描述和计算。
- 不同形状透镜的特征和成像规律。
第四部分:电和磁1. 电路和电阻- 电路的组成和分类。
- 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 电阻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电流和电压- 电流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 电压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 电阻、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3. 磁场和电磁感应- 磁铁和磁场的关系。
- 磁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 电磁感应现象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这些知识点是九年级物理学习中的重点,通过这份ppt的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复习和巩固这些知识。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学习,掌握九年级物理的核心概念,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感谢阅读本次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ppt,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初中物理重点难点分析ppt课件

例1.(07南京)把重5N、体积为0.4dm3 的物体投入水中。若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 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g取10N/kg)
A.物体3漂浮,F浮=5N B.物体漂浮,F浮=4N C.物体悬浮,F浮=5N D.物体沉底,F浮=4N
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异
48
议侵权的话可以联系删除,可编辑
(2)按照小林的观点,电流从电源正极
出发后经过L2 、L1,电流是逐渐减小,应 该是L2 比L1亮,但实验现象仍然是L1 比L2 亮,说明小林的解释是错误的。
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异
53
议侵权的话可以联系删除,可编辑
例3.(07威海)有一小块不溶于水的复合 地板材料(比量筒口稍大),已知它的密度比 水小,晓梅同学想探究它受浮力的大小,以及 想知道它的密度的准确值,她和她的学习小组 选用了下列实验器材:牙签、天平、烧杯、量 筒和水。实验时,由于 小物块不能直接放在量 筒里,因而她进行的实 验步骤如下:
等效替代法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用电阻箱等效测电阻
转化法
比较动能大小
比较电阻大小
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异
40
议侵权的话可以联系删除,可编辑
理想化的思维方法 真空不能传声 探究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状态 类比法 把电流与水流类比
把电压与水压类比
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异
41
议侵权的话可以联系删除,可编辑
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异
63
议侵权的话可以联系删除,可编辑
(2)请你帮助小明画出记录一只小灯泡 实验数据的表格。
(3)小明按符合设计要求的电路图正确
连接电路后,将单刀分别掷于b、c两点时,发
现其中一个小灯泡发光过亮,不能进行实验。
八年级物理(重难点)精选全文完整版

第七章 运动和力
一、力的概念 二、弹力 力的测量 三、重力 四、摩擦力的影响因素
①二力平衡 ②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③牛顿第一定律:
第八章 压强与浮力 第九章 机械和功
一、压强 二、液体内部的压强 三、连通器 四、大气压强 五、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六、物体的浮沉条件 七、飞机为什么能上天
一、杠杆 二、滑轮 三、功 四、功率 五、机械是否省功
第四章 声现象
第五章 光现象
八 年 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 级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二、乐音 三、噪声与环保 四、声现象在科技中的应用 一、光的传播 二、光的反射 三、光的折射 四、物体的颜色
一、透镜 二、生活中的透镜 三、眼睛和眼镜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声速与声音传播的计算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探究——凸透镜成像
欧米培优·初中物理重难点
年 级
教学内容
重点
难点
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量和密度
一、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 二、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
①熔化和凝固 ②汽化和液化 ③升华和凝华
物质的密度
一、运动与静止
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 二、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三、平均速度的测量
①阿基米德定律 ②流体与流速
①定、动滑轮计算 ②滑轮组机械效率
中考物理力学重难点分析与突破 (九年级物理精品课件)

年度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分值
8
7
7 7 7
考点
要求:A了解
B理解 C会
牛顿第一定律、阿基米德
C
原理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
C
素、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力和运动、阿基米德原理
C
测量平均速度、密度测量
C
探究杠杆平衡、测密度
C
二、历年实验题考点细化表
年度
细化知识点
2014 实验方法判断(实验推理法)、实验步骤排
密度
1.密度的概念
B
2017
2.密度的单位及换算 3.水的密度
A A
4.运用密度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C
1.密度的概念
B
2.密度的单位及换算
A
2018 3.水的密度
A
4.通过实验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C
5.运用密度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C
2017、2018考试说明电学部分对比
2017
力的概 念
2018
1.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A
2018
1.大气压现象
A
2.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
B
1.通过观察、实验,检验大气压强的 存在
A
2.了解大气压强在人类生产、生活中 的应用
A
3.托里拆利实验
A
4.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
B
2017、2018考试说明电学部分对比
浮力
1.浮力的概念
A
2017 2.浮力产生的原因
B
3.阿基米德原理
B
1.浮力的概念
与计算(质量计算、阿基米德原理) 长度测量读数、平均速度计算(数据分析)、实验 操作(天平的使用)、天平的读数、实验数据分析
初中物理中学考试重难点归纳(整理)

初中物理中考重难点归纳一、光学难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物距和像距物距:物体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用u表示。
像距:像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用v表示。
2物距与焦距的关系像的性质像距物像与镜的位置关系能否用光屏接收到应用正倒大小实虚u>2f倒立缩小实像f﹤v﹤2f异侧能照相机u=2f倒立等大实像v=2f异侧能f<u<2f倒立放大实像v>2f异侧能投影仪u=f不成像u<f正立放大虚像同侧不能放大镜3、实像和虚像实像由实际光线相交而成;虚像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处长线相交而成的像。
实像既能显示在光屏上,以可以用眼睛看到;虚像不能显示在光屏,而只能用眼睛看到。
4、有关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 下载可编辑.⑴焦点是成虚像和实像的分界点物体在焦点以外时,另一侧光屏上一定成实像;物体在焦点以时,一定在同侧成虚像。
⑵2f是成放大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
u f时,所成实像与物体等大;u>2f时,所成实像是缩小的;f<u<2f时,所成实像是放大的。
2以上可记为“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
⑶凸透镜成实像时,若物距增大,则像距减小,像也减小;反之,若物距减小,则像距增大,像也增大。
(记为“物进像退,像变大”)⑷根据物距与像距的关系,也能判断出像的性质当u>v时,像比物小;当u=v时,像和物大小相等;当u<v时,像比物大。
⑸凸透镜所成实像都是倒立的,所成虚像都是正立的。
二、物态难点:燃机是一种动力机械,它是通过使燃料在机器部燃烧,并将其放出的热量直接转换为动力的热机.燃机由气缸、活塞、进气阀、排气阀、曲轴和连杆等组. 下载可编辑.. 下载可编辑 .成.汽油机气缸的顶部有火花塞,柴油机气缸的顶部有喷油嘴.燃机工作时,活塞在气缸往复运动,活塞从气缸的一端运动到气缸的另一端,叫做一个冲程.四冲程燃机的工作过程是由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组成的,这四个冲程叫做一个工作循环.在每个工作循环中,气缸的活塞往复两次,曲轴转动两周.在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是燃气对外做功,其他三个冲程是辅助冲程,要靠安装在曲轴上的飞轮的惯性来完成.在压缩冲程中,飞轮带动活塞压缩吸入的气体做功,使气体的温度升高,把机械能转化为气体的能.在做功冲程中,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燃气推动活塞做功,把能转化为活塞、飞轮的机械能.汽油机的主体是一个汽缸,气缸有一个活塞,活塞通过连杆与曲轴相连.汽缸上部有进汽门和排气门,顶部有火花塞.右图是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机构示意图,图中1是进气门;2是火花塞;3是排气门;4是活塞;5是汽缸;6是连杆;7是曲轴. 下图是四冲程汽油机的四个冲程示意图:四、电学难点 (1)电学部分重要公式:. 下载可编辑 .★电流定义式:t Q I =欧姆定律:R U I =电功公式: W = U I tW = U I t 结合U =I R →→W = I 2RtW = U I t 结合I =U /R →→W =RU 2t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能,则:Q=W 如电热器。
中考物理重难点.pptx

(二)切实理解一些重要规律: 1、理解基本物理规律:(包括以下环节)
3
学海无涯 (1)规律是如何建立起来的;(2)规律成立的条件及结论;(3)文字表达形 式及含义;(4)公式表达形式及每个符号的物理意义、各量的单位;(5)规律 的适用范围;(6)如何应用规律解决简单的问题。 2、需要理解的重要规律:(1)牛顿第一定律;(2)二力平衡的条件;(3)液 体内部压强规律;(4)阿基米德原理;(5)杠杆平衡条件;(6)功的原理; (7)机械能守恒定律(8)能量守恒定律;(9)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 电阻关系;(10)欧姆定律;(11)焦耳定律;(12)右手螺旋定则。 例如: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 成正比,与通电时间成正比。Q=I2Rt(所有电热的计算适用)研究方法:控制 变量法、转化法。 (三)重视能源与现代通讯相关知识 1、能源的分类: 一次能源:(1) 不可再生(煤、石油、天燃气、核能) (2)可再生(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质能、潮汐能和波浪能、地热) 二次能源:汽油、焦炭、煤气、蒸汽、电能等 2、能源的利用: 1 常规能源:煤、石油、天燃气(A:获取内能(燃料燃烧):化学能→内能; B: 利用内能做功(热机):化学能→内能→机械能;C:利用类能发电(火电站) : 化学能→内能→机械能→电能) 2 新能源:核裂变(链式反应)A: 不加控制—¬¬—原子弹 B:人工控制——核电站: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 核聚变(热核反应):——氢弹(太阳内部的反应)
4
学海无涯 3、知道太阳能利用方式与传输: 1 三种利用方式:①光热转换——太阳能热水器(光能→内能); ②光电转换——太阳能电池(光能→电能); ③光化转换——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光能→化学能) 2 太阳能传输:从太阳到地球,主要借助红外线来传递能量 4、理解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 1 内容:能量不会凭空消灭和凭空产生,只会转化或转移,总量保持不变。 2 一切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运动反映出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是有方向的。 5、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1目前能源的利用存在的问题:①化石燃料储藏量有限②环境污染和生态破 坏 ③能量转化效率不高;(注意:能量转化效率=输出的有用能量/输入的总能 量×100) 2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开发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6、 注意各种形式的能量及其相互转化:机械能、内能、电能、光能、化学能…… 二 、科学规范的完成作图 (一)作图题分类: 光的反射和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和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利用平面镜成像规律作 图、根据光路填光学元件、力的示意图、杠杆示意图 、滑轮组的装配、电路和 电路图、磁极和磁感线 1、光学作图: (1)要结合成像规律(小孔成像、反射或折射规律)作图;(2)要辨明光的传 播方向(光是从哪儿来、射向哪儿的去);(3)注意箭头不能漏画,箭头的方
(完整)初中物理知识点难点考点全面总结,推荐文档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物体发声要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
1.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声音传播靠介质,真空不能够传声2.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 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光的速度非常快,在空中可以一秒钟就能穿过一片山石林,姑比爷快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蛇喊了一声有回声就有两个人里面的一个来喂它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两音一响(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物体振动快慢,对应音调高低。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物体振幅大小,声音强弱响度。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联想消灭在根源不让它上四处扩散把耳朵捂住7.可听声:频率在 20Hz~20000Hz 之间的声波可听见的声是按铃的声音,按了两晚还在超声波:频率高于 20000Hz 的声波;超出的声波比比两晚还在都多次声波:频率低于 20Hz 的声波。
更次一点的声波就是还在按铃不到 20 下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超声波呀方向好穿透能力也是高,声能集中能治疗医疗应用少不了。
具体应用有:声呐、B 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能测速度能清洗还能焊接各种仪器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次声波传播远绕过障碍还无孔不入危害人体一定强度甚至毁坏机械建筑大多来自海啸地震火山爆发和人类制造的各种种交通工具和核爆炸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1.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3.(07威海)有一小块不溶于水的复合 地板材料(比量筒口稍大),已知它的密度比 水小,晓梅同学想探究它受浮力的大小,以及 想知道它的密度的准确值,她和她的学习小组 选用了下列实验器材:牙签、天平、烧杯、量 筒和水。实验时,由于 小物块不能直接放在量 筒里,因而她进行的实 验步骤如下:
演示课件
的关系”
演示课件
等效替代法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用电阻箱等效测电阻
转化法 比较动能大小 比较电阻大小
演示课件
理想化的思维方法 真空不能传声 探究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状态 类比法 把电流与水流类比 把电压与水压类比
演示课件
建立理想模型法 原子行星模型 磁感线等
演示课件
(五)从计算的要求来谈
中考的计算题约占总分的15%,计算 题的重点在力学、电学和热学三个方面。 难点是综合计算题。有力学综合、电学综 合、力电综合、热电综合、力热电综合等 题型。
=1.0×103 kg/m3×10N/kg ×0.4×10-3m3=4N。
因为
F浮<G
所以物体下沉。 演示课件
例1.(07南京)把重5N、体积为0.4dm3 的物体投入水中。若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 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g取10N/kg)
A.物体3 漂浮,F浮=5N B.物体漂浮,F浮=4N C.物体悬浮,F浮=5N D.物体沉底,F浮=4N
“二力平衡”
“力与运动的关系”
演示课件
初三重点内容 “杠杆及杠杆的平衡条件”
“功”
“功率”
“机械效率”
“欧姆定律及应用”
“焦耳定律 电热”
“电功” “电功率”
演示课件
其他重点章节举例: 第四章《透镜及其应用》 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 第十三章《电路初探》
演示课件
(二) 从概念和规律来谈
1.物理概念(物理量): 速度 质量 密度 比热容 力(弹力、重力、摩擦力、浮力) 压强(固体、液体、气体压强)
演示课件
(一)从重点章节来谈
第五章《物体的运动》 第六章 《物质的物理属性》 第八章 《力》 第九章《压强和浮力》
演示课件
第十章《力与运动》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 第十四章《欧姆定律》 第十五章《电功和电热》
演示课件
初二重点内容
“速度”
“密度”
“重力”
“摩擦力”
“压强”
“浮力”
“物体的浮沉条件”
演示课件
1.物理概念(物理量):
功
Hale Waihona Puke 功率电流电压
电阻
电功
电功率 电热
演示课件
通过实验建立概念而引入物理量的有:
密度
比热容
压强
功
热值
电阻
演示课件
用类比的方法建立概念而引入物理量的有:
功率
电流
电压
内能
演示课件
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
速度
密度
压强
功率
用归纳的方法建立概念的有:
力
惯性
演示课件
主要规律有: • 光的反射定律 • 光的折射规律 • 液体内部的压强规律 • 阿基米德原理 • 物体的浮沉条件
(g取10N/kg) G=mg=0.04kg×10N/kg=0.4N
演示课件
B.实验中探究出大小相等的两
个重要的物理量
演示课件
例2.(07年北京)小林用如图所示的电
路研究串联电路特点。闭合开关S后,发现灯
L1较亮,灯L2较暗。他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 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经过灯L1、灯L2,电流 逐渐变小,所以灯L1较亮,灯L2较暗。小欢认 为小林的解释是错误的,她只利用图中的器材
设计了一个实验,并根据实 验现象说明小林的解释是错
中考重点难点剖析
演示课件
中考的重点和难点主要集 中在力学和电学 。
通常力学与电学约占70分, 声、热、光约占30分 。
演示课件
一、重点难点概述 二、典型例题评析 三、考试应对策略
演示课件
一、重点难点概述
演示课件
•从重点章节来谈 •从概念规律来谈 •从物理实验来谈 •从研究方法来谈 •从计算要求来谈 •从中考热点来谈
演示课件
(六)从中考热点来谈 每年的中考试题在考察科学内
容和科学探究时,都力求体现基 础性、探究性、时代性、开放性 和创新性。
演示课件
二、典型例题评析
演示课件
例1.(07南京)把重5N、体积为0.4dm3 的物体投入水中。若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 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g取10N/kg)
A.物体3漂浮,F浮=5N B.物体漂浮,F浮=4N C.物体悬浮,F浮=5N D.物体沉底,F浮=4N
演示课件
【解答】
例1.(07南京)把重5N、体积为0.4dm3 的物体投入水中。若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 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g取10N/kg)
物体3 浸没时,浮力大小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如图所示。
演示课件
请你完成以下内容: A.小物块排开水所受的重力是
N。 (g取10N/kg)
B.实验中探究出大小相等的两个重要物理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利用上述实验器材,请你 设计出测定小物块密度的方 法,写出实验步骤: _______________
演示课件
【解答】 A:小物块排开水所受的重力是 0.4N N。
演示课件
•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关系 •二力平衡的条件
•牛顿第一定律 •力与运功的关 系•杠杆的平衡条件 •欧 姆 定 律 •焦 耳 定 律
演示课件
(三)从物理实验来谈
•观察性实验 •测量性实验 •探究性实验 •设计性实验 •体验性实验 •验证性实验
演示课件
(四)从研究方法来谈
控制变量法 比较法 归纳法 例如: “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
(1)他用天平测出了小物块的质量为40g。
(2)向烧杯中倒入了适量的水,在水面处的
烧杯壁上做标记A; 将小物块放入烧杯中使其漂浮
在烧杯的水面上,在此时水面烧杯壁上做标记B,
取出小物块烧杯水面回到A处。
(3)向量筒中加入适量的
水并记录体积为80ml,将
量筒中的水缓慢倒入烧杯
中,使烧杯中的水位到达B
处,此时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为40ml,
L1 L2
误的。
演示课件
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在右侧虚线框中,画出 小欢所设计的实验电路图。 (2)根据实验现象简要说明 小林的解释是错误的。
演示课件
【解答】
(1)
L1 L2
L2 L1
(2)按照小林的观点,电流从电源正极 出发后经过L2 、L1,电流是逐渐减小,应 该是L2 比L1亮,但实验现象仍然是L1 比L2 亮,说明小林的解释是错误的。